车工工艺学范文

时间:2023-10-09 03:08:47

车工工艺学

车工工艺学篇1

一、采用形象化教学

学生对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零件和毫无感性认识的内容是很难接受的,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具体的实物或模型、形象的语言、挂图、多媒体、操作演示等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获得感性认识。如车工课讲“车刀角度”时,就拿车刀进行实物教学。这样边演示边讲解,能增强直观教学的感染力,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平常的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聊天人们爱听?那是因为这些人说话时会借助语气、手势来加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语言形象、风趣,善于调动起听者的联想,这就是吸引人的成功之处。其实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有着共同之处的,只要善于发现。比如,《车工工艺学》第一单元课题五中在讲述切削用量三要素的关系时,要求理解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之间的关系,而实际上这三个矢量不是一个简单的比例关系,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这三个概念要求学生必须吃透并理解,但在实际环境里面,又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材料硬度、刀具角度、机床功率、装夹方式等,初出茅庐的学生显然没有这么多的实际经验。如果要让学生理解,可以把这些概念人文化处理:负担(切削深度)太重就跑不快(切削速度),办事效率(进给量)也受影响;但人与人又有体力差别、性别差别、老幼差别,加工金属与加工木头就不能同样对待。这样深入浅出的举例,学生就好理解了。讲解一夹一顶加工的课题时,学生对三爪卡盘夹持的部位要少而感到不理解,如果用一根筷子做比喻既形象又有说服力:工件好比那根筷子,用手握住中间部分,想摇动那根筷子很难,要是只夹住端面上一段,那另一头就可以随意控制了,正好发挥一夹一顶加工的优势,达到利用中心孔来定位的目的。如果从工艺学的角度来解释,那先要讲明白六点定位原理,那是高级工的理论范畴,刚入门的学生显然无法接受。对形象的比喻掺杂其中的教学方法很显然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独立思考,从而真正领会教师传授的知识,以获得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讲零件加工步骤之前,可先让学生自己制定加工步骤,然后找出几个同学的加工步骤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自己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劣,最后再综合起来提出一个合理的工艺路线。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很好,既能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这个工艺的正确理解,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三、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让学生把理论课所学内容在实习课中灵活应用,并通过实习来巩固理论知识,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例如《车工工艺学》第一单元课题五车削和切削用量的基本概念,在课堂上讲学生很难接受,如果到车间教学,教师可操作车床车外圆,让学生观看后进行讲解:车削是工件和刀具相对运动来完成的,车削过程中形成了三个表面(已加工表面——已经加工完的表面;加工表面——正在加工的表面;待加工表面——等待加工表面)及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深度——工件上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进给量——工件转一转,车刀沿进给方向移动距离;切削速度——车刀在一分钟内车削工件表面的理论展开直线长度,但必须假定切屑没有变形或收缩),这样讲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总之,通过专业知识和生产实习的结合,使学生明确了这些专业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用处,不仅提高学了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性和自觉性,而且教会了他们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四、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要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果,多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多媒体教学可运用于专业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课,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能以其真实性、直观性,给学生第一手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在课件的制作中,可适当地运用动画、影片和声音来对学生的学习氛围进行调节,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多次重现,帮助学生复习掌握,能在静态和动态的状况下展现给学生,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大大加快理解速度,能把学生的作品或学生操作实况拍成录像在课堂上播放,师生共同活动,激起课堂高潮。这样,既便于观察真实现象,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果。

五、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要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引导学生认真钻研、勤于思考,鼓励他们提出疑问、提出不同意见,善于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判断、推理,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学中的系统连贯性,要求突出重点难点。抓住教材体系本身最主要的东西,即基本概念和规律性知识,要全力以赴地讲解明白透彻,使学生真正理解和巩固。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易于解决了。有的内容可以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得出正确结论。例如讲《车工工艺学》第一单元课题五,为了确定和测量车刀的角度,需要假想三个辅助平面作为基准,即基面、切削平面和正交平面。书中讲了,基面是通过切削刃上某个选定点,垂直于该点主运动方向的平面;切削平面是通过切削刃上某个选定点,与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正交平面是通过切削刃上某个选定点,并同时垂直于基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那么这些面究竟在哪儿,特别是基面切削平面的定义,有一些专业教师都不扎实,他们给学生讲时,就是就书论书,讲完了学生也不明白,其主要原因是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实际上我们只要认真仔细分析,判断垂直该点主运动方向的平面是与车刀底平面平行的,一般可认为基面是水平面。基面位置知道后由于基面与切削平面垂直,所以切削平面位置也就确定了,一般可认为切削平面是铅垂面。这样很难讲明白的一节课,由于我们因势利导分散了难点,化难为易,在学生理解的同时,其他问题如车刀角度的正确位置学生也就知道了。

车工工艺学篇2

1 学情及用人单位需求分析

1)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差,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更感到抽象,教师在授课时有些费力,因此,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开课前,应结合学科特点,介绍数控编程知识的实用价值,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数控编程与今后工作的密切关系,了解所学专业和数控编程及操作的联系。从学生的好奇中挖掘能激发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的问题和实际工作典型实例,充分展现数控编程及操作的价值,使更多的学生对数控编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2)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制造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这也促使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控人才的严重短缺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

在人才使用方面,企业需要专业知识扎实、实际经验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工作实习期后,能够从事研发、创新、技术管理等工作。高职教育在教学机制、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就业指导、实践教学模式、教材建设等方面应该与企业沟通、合作,按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

2 专业课及重难点分析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与编程》是一门不需要任何学科基础的专业课程,相关专业课程也一样。

如图1所示轴类零件数控车加工的大体过程。首先要读懂图纸(形状、尺寸),制定加工工艺流程,编制程序(手工或自动)。通过上述加工过程分析,需要用到的专业课有《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机械制造技术》、《数控车削加工工艺与编程》、《CAXA数控车》、《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都易掌握。

对于没有加工经验的初学者而言,学习的重难点主要有:程序编制的合理性、对刀的理解、切削三要素的合理确定、加工精度、坐标点的求出、加工工艺的确定、宏程序的编制等。

通过上述专业课程的学习,这些重难点都能解决。如图1所示,1)手工编程必须先求出坐标点,R10、R8、15o斜线之间相切的坐标点的求出是个难点,需用到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等几何知识,部分同学已忘了,可以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把图形绘制出来,进行标注便可解决。2)加工椭圆弧、抛物线(正弦和余弦曲线)的轴类零件,如图2、图3所示,需用到宏程序,大部分同学掌握不了,可以用CAXA数控车进行自动生动程序来解决(比手工编制的程序加工起来效率低)。其它重难点需要同学们多练习、多实践便可解决。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部分理论问题用实践更容易讲清楚、弄明白。如:

1)圆弧的顺、逆判断。理论课讲,对圆弧顺逆方向的判断按右手坐标系确定:沿圆弧所在平面(XOZ平面)的垂直坐标轴的负方向(-Y)看去,顺时针方向为G02,逆时针方向为G03;实践得出,凹弧用G02,凸弧用G03。

2)左、右补偿。理论课讲,顺着刀具运动方向看,零件在刀具的左边称左补偿用G41,零件在刀具的右边称右补偿用G42;实践得出,外圆右补偿(G42),内孔左补偿(G41)。

4)对刀。数控机床是如何按照编程者的程序加工零件,理论课讲,机床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的关系,很难理解;实践课中,借助仿真软件进行对刀讲解,很清楚。

另外,课本中编的一些程序及指令的讲解部分存在不合理,通过实践举例讲解更清楚、合理。(如:用循环指令加工时,循环点的选定、过多的空行程、程序段中多余的重复、切削用量的确定等)

4 仿真软件在教学中所起作用分析

数控车编程只在“纸上谈兵”,太抽象、难理解,如果不借助仿真软件进行程序的讲解、演示,就无法验证所编的程序是否合理与对错,教学效果不理想。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方便了教师授课

3)学生易掌握理论知识,教学效果好

4)便于学生操作,为实际操作打下基础

5 项目实训法分析

目前数控车加工所用系统占市场份额最大的有FANUC(法那科)、SIEMENS(西门子)系统和华中系统。不同系统的指令格式、功用都有差??。

1)根据实训实习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知识授课

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将来实习所用设备、系统,选择对应的课本,并对课本内容做好增删处理,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根据学情,多联系生产实例,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解、练习。

2)根据实训实习条件,编写实训实习教材

现代的数控车床种类繁多,结构、操作系统以及主要性能都不一样,特别是不同的车床、不同的系统,控制面板的操作、G代码和辅助功能的M代码的含义也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应根据理论知识所讲内容,有针对性的编写实训教材,通过实训练习,掌握所学理论知识。

3)采用项目实训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项目教学本质上就是任务驱动教学,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我仅以图4所示车削一组合件为案例做简单加工工艺分析。

组合件有三个零件装配而成,既有外圆加工又有内孔加工,首先要确定每个零件的加工工序。

1)应根据形状、尺寸确定加工顺序。如:件1,应先加工左端。

2)应根据组合情况,确定零件的加工顺序。如:图4,应先加工件3,再加工件2(把件2的右端加工好,然后与件3装配,再进行件2左端的加工)。

3)应根据装配情况,确定装卸顺序。如:件1与件2的配合,先加工件1,再加工件2,件2的内螺纹加工完,不好拆卸,先进行件1与件2的内外螺纹配合,看能否配合,如果尺寸过小,再进行加工。

车工工艺学篇3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管理;技术能力

0 引言

实践性教学是职业类学校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综合技能教育的必要途径,也是我们中职学校加快发展的关键。《车工工艺学》为机电专业的专业课,是一门工艺理论与技能训练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主要内括车削的基础知识、车削内外圆柱面、车内外圆锥面和特形面的加工和表面修饰、螺纹加工、较复杂零件的车削、偏心件的车削等内容。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中级车工应具备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车工工艺学的实践性教学,与大家共同探讨。

1 安全文明生产教育

安全生产是学生接受实践教学的第一课,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就必须树立牢固的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否则将可能造成重大安全隐患。车工实训课有很大的危险性,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必须把安全教育作为不可缺少的教育、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听从指挥,遵守车间实训操作规章制度,规范操作,增强安全意识,在保证人身与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训练技能,提高水平。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2 合理教学

教无定法,实训课也不例外,只有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实训课才会有成效。

2.1 精讲内容

依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精心选择课题,突出重点,强调难点,特别针对一些新知识,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增补,有些知识该简的就从简,同时强调知识点如何应用,从而使教学内容简明扼要且能跟实际接轨。通过对每次实训的理论要求、依据的回顾,巩固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强调实训目的、要达到的目标、实训步骤、安全要求及其它注意事项,核对每个工位的材料、器械等是否准备充足,让学生明确理论与实践一定要结合,侧重技能的培养。只有如此,才能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操作。

2.2 示范操作

示范操作是学生模仿的前提,讲完相关的专业知识后,示范操作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重点内容边做边给学生讲解,让学生仔细观察动作要领。同时教师的每一个举止是否规范、正确,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习动作,因此教师的示范应规范、正确。在演示过程中,教师不宜讲得过深、过细,主要使学生初步了解大致的情况,同时设置一定的悬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其积极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习的趣味性。例如,在外圆车刀的刃磨课题中,学生对车刀的几何角度一时难以理解,教师可先演示如何车削外圆,向学生讲解何谓主切削刃、如何切削工作,其它知识可在以后的示范讲解中详细展开讲述。对于每个新的实习课题,如能做到学前先演示一遍,让学生去观察、认识,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自发去思索,定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动手训练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操作,训练技能。可采取先合后分法、个别指导与集体讲评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训练中,教师要多巡回观察,积极指导,认真观察每位学生的操作动作是否规范和正确,对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对学生刚开始的技能训练,教师不能过分强求。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同,所反映出来的实习效果的好坏程度也不一样,应让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慢到快,逐渐掌握操作技能。

在巡回指导中,如果发现是大部分学生出现的问题,应及时集中讲解,不能让其延伸和扩展,应向学生道明原因、说清道理,使学生及时地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要注重学生个性,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潜能,因势利导,多加鼓励,正确引导,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浓厚兴趣,敢于多问,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4 课题小结

主要内容:(1)对学生的训练情况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2)总结出本课题实训的要点和关键内容;(3)部署课外训练内容。

通过对学生实训“工艺品”的评分,针对学生实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互相交流实习成功的经验和体会,讨论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造成工件差或报废的原因。让学生了解不合理的工艺和车削方法所造成的后果,懂得要获得较高的加工质量和正确的操作技能,必须养成细心、认真、严谨的学习作风,从而不断提高操作水平。

3 规范管理

实践性教学具有生产性的特点,完全不同于理论课教学。实践性教学过程管理主要对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使实践性教学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实践性教学管理包括对实训场地的管理,对实训教学设施、设备、工具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和对整个实训教学过程的管理等,其中对实训教学过程的管理尤为重要。实践性教学不是将学生安排到实训车间交待一下实训课题、示范一下操作过程就可以了,要严格按照讲解内容、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等实训教学程序的要求实施全过程管理。特别是巡回指导,是实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实施因材施教、加强个别指导、提高实习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规范实训教学过程管理对于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3.1 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要想使我们培养的人才紧跟时代的步伐,尽快适应社会、市场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向学生灌输科学技术知识,而且应该狠抓思想教育,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于吃苦的精神,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世界观,要鼓励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以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实训中去。同时教育学生在学习中应善于钻研、不断创新,用自己的能力在时展的大潮中考验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知识、能力、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的各环节当中,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3.2 培养团队精神

在实践教学中,由于学校的实训条件等原因,教师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可以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当“师傅”,对其他同学遇到的一些难题给予解答,同学们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经过实践,这种方式很适用,是实践教学过程中较好的管理方法。

4 完善考核方法

实训结束后,学生要认真填写实习日志、实训手册,总结实训经验。实践教学的考核与理论教学的考试相比有其特殊性,实践教学的考核重在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上,特别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理论知识在实际问题上的灵活运用。一般在考核中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占70%,劳动纪律、安全文明生产应占20%,设计创新应占10%。同时教师要及时做好工作,指导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展开实习交流。

经过上述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车工工艺学》实践教学有了很大改进。在内容的安排上有了一定的层次性;同时为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结合现代教学手段,提高了它的先进性,注重了创新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又锻炼了教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村编审委员会.车工工艺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车工工艺学篇4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传统教学存在教师教法缺乏创新、理论与实训教学相互分离、教学场地分散、教学评价不科学等问题。为改变这些困境,笔者提出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观点,通过营造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良好氛围,做好课程开发、场地建设、培养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重视对学习过程的引导、监督、指导,做好学习评价等手段实现一体化教学;同时重视一体化教学的教法研究,做好课堂教学质量控制,使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一体化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一体化教学体系,就是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笔者根据长期从事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及车工实训的教学经验,结合对一体化教学的研究,认为实施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一体化教学就要找出其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适合一体化教学策略及教法等,才能真正凸显一体化教学效果。

一、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法缺乏创新性

教师按部就班地教,学生也只能被动地学,不能积极参与,更不能开展知识拓展活动。因此,学生在上理论课时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难学易忘,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2.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相互分离,影响教学效果

车工工艺的知识是学生技能训练的理论基础,而技能训练则能促进学生对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理论知识的理解,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但在传统教学中,理论和实训教学相互独立,且大多由不同的教师分别担任理论与实训教学。理论课与实训课在教学上自成体系,教师间也缺乏沟通;学生先上理论课,过一段时间再上实训课,在时间的安排上跨度较大,上实训课时,在理论课上好不容易学会的知识已忘得差不多了。

3.教学场地分散,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由于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独立进行,在教学场地设置时,理论教室或实训教室也独立配置,两者通常相距甚远。学生在学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理论知识时若想参照实物十分困难,而在技能训练遇到问题时想查阅资料时也十分困难。

4.教学评价不科学,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价一般都采用布置作业或考试。老师通过批改作业或考试题,给学生一个分数,通过分数来判断学生学习的好坏。由于评价时往往未考虑学生的参与度、情感因素及其他综合因素等,采用这样的方法,有失客观性;而且多数是学习过程结束后才给评价结果,未能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评价,因此评价效果必然受影响。

二、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及教学策略

1.营造实施一体化教学良好氛围

一体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肯定会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产生影响。因此,为了顺利开展一体化教学,学校要营造有利于一体化教学良好氛围。首先领导要重视,成立组织机构,确保一体化教学的有效开展;其次,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研讨会、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促进老师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学生转变学习观、就业观,增强对一体化教学认知;再次,对一体化教师在政策上给予合理倾斜与鼓励,如增加教师相应课酬补贴,评优、晋升、晋级加分等,多方面促进一体化教学良好氛围的形成。

2.做好课程开发,课程的设计要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原来的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学”,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形成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则处于被动地位。现在要转变,以学生为“中心”,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理论学习中强化技能,在技能训练中验证理论,形成“学中做,做中学”的学习方式。要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a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将第六版《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第三章第三节“车孔”部分的内容按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过程分析如下。

工作任务:隔套加工(设计一个车孔典型工作任务,零件图如下图1所示)。

名称:隔套。

活动一:接受任务(将设计好的零件加工任务分配到小组)。

活动二:分组讨论。讨论内容以专业培养技能目标为依据,主要内容以一体化校本教材为载体,主要包括任务图样分析,工艺制定,所需工、量、刃具,以及加工步骤和注意事项等,也可以是学生为完成该次任务产生的相关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引导、指导作用。

活动三:制订计划。小组制订完成任务的计划。

活动四:加工制造。老师要操作示范,并做好指导、监督。

活动五:检测与互评。各组学生对所加工零件做检测并对任务完成情况做互评。

活动六:教师评价、总结。教师对本次课题或任务完成情况作出评价,要对所加工零件专门设计评分表,及时肯定学生做得好的地方,指出不足。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将要完成“任务”的主体,为完成“车孔”这一工作任务,接受任务书,分小组展开讨论,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完成加工制造,自我检测、小结等。

在这过程中,学生必然要学习关于孔的加工工艺学知识。比如,在该次任务中会遇到问题:加工φ25孔要什么样的刀具?通孔车刀还是盲孔车刀?通孔车刀和盲孔车刀的几何角度是怎样的?各有什么特点?这是该次教学的重点。车φ25孔的技术要点有哪些,怎么把握?这是该次教学的难点。经过以上教学过程,教学重点突出了、难点也容易突破了。计划制订好以后,把零件加工制造出来,并且就任务完成情况做小结。这个过程就是将刚刚学到的知识用实践来检验的过程,同时也是知识强化的过程。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监督、及时评价的“辅助”作用。

3.做好场地建设

打破常规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直接进入实训车间,对照实物(包括机床、工件等)增加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体化教学对教学条件提出了较高要求,特别是教学场地必须满足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需求。教学场地设施包括实训室、理论教室、资料室、工作台、检验台、展示台、小会议室以及一定数量电脑、多媒体设备等。这些设施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关联性,还有数量上的对应匹配性,空间上布局要合理、实用等。学校需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综合实训场地建设,分层次稳步推进一体化教学。

4.培养“双师型”教师

实施一体化教学的首要条件是教师。作为一体化授课主体,教师必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能够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双师型”教师。传授的知识包括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工作经验、职业态度等,为学生将来能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这就要求教师要能转变教学观念,不断钻研业务,更新知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学校则需为教师提供提高素质的平台,采取多途径、多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使“双师型”师资成为教学的主力军。如采取“走出去”的方法,多派教师参加上级部门和培训机构组织的各类师资培训班、提高班,派教师到一些先进的企业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采取“请进来”的方法,请专业技术专家、管理专家、教育教学专家来校给教师做专题讲座,提高教师水平;促进校际、校内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制定激励机制,促使教师爱学爱教。

5.重视对学习过程的引导、监督、指导,做好学习评价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一体化教学,能极大地发挥学生积极性、能动性。教师在巡视、指导中了解学生对任务分工、加工情况,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察看学生操作动作规范程度以及安全防护措施情况。做学生的“辅导员”“导航员”。每次任务结束后,教师都要对学生的实践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要求学生写出任务小结。对学生科学而及时的肯定,会极大地鼓舞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时的小结可以让学生对实践中的错误进行纠正,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还可以了解当前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实际情况是否吻合,以便教师及时做出教学调整。

三、重视一体化教学的教法研究,做好课堂教学质量控制

正确的教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一体化教学的教法研究。笔者采用多媒体展示、现场操作演示与分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效发挥老师实操演示作用,充分发挥场地作用,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首先,在多媒体演示之前,将实训课的任务书制成二S码文件,让学生用手机进行扫描。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老师任务书的要求,然后给全体学生观看车加工操作视频,让学生对操作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看完多媒体视频后,对全体学生进行分组教学。

第一组观看教师现场操作演示讲解,进行实际操作。第二组则观看多媒体课件或是相关的微课视频教学。第一组操作完成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小结,对一些难点工艺问题进行详细讲解。讲解完后,第二组观看教师现场操作演示讲解,进行实际操作。第一组则带着问题观看多媒体课件或是相关的微课视频教学。两组都操作完成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对车加工过程中的具体工艺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课后,老师将课堂中工艺要点放到二维码文件中,学生可以利用手机进行复习。

好的教学方法,既要能满足学生的全员参与,又要能充分发挥场地的最大效用,且有利于管理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也自然显现出来了。

四、小结

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新的教学模式。探究如何构建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实施车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重要前提。我们要顺应新要求,抓住新机遇,搞好一体化教学,促进学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培养快速适应社会的专业人才。

车工工艺学篇5

关键词:汽车专业;热处理;制造工艺

【分类号】:TD353.5

汽车专业主要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汽车零部件各岗位人员具有的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笔者通过对汽车专业教学中热处理材料及制造工艺的现状分析,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汽车专业教学中热处理材料及制造工艺评价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汽车专业教学中热处理材料及制造工艺体系运行的解决方案,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对汽车专业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考核和加强。

汽车专业教学中热处理材料及制造工艺课程构建要点

1.1汽车热处理材料和制造工艺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要点

目前相关院校的汽车专业主要采取传统的汽车专业教学热处理材料及制造工艺课程,其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和实践教学等已不能满足当下汽车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构建过程中,应当着手改善某些环节的弊端,明确新型汽车专业教学中热处理材料及制造工艺课程评价体系,聘请有丰富经验的汽车专业教师,制定多元、灵活化的汽车专业课程评价方式,并且结合汽车在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编写内容具有科学现代化的汽车教学教材。这对推进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改革和扩大汽车专业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学生熟练掌握汽车制造工艺,积极完成汽车热处理材料的实践训练日志,进行工作总结。

1.2汽车专业教学中热处理材料及制造工艺的先进性分析

完善汽车专业教学中热处理材料及制造工艺课程评价体系,推行模块式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进汽车热处理材料及制造工艺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汽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性与感性认识,实现汽车专业理论与汽车制造工艺实践活动的密切结合。[1]因而对汽车专业教学中热处理材料及制造工艺课程进行先进性分析,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汽车专业教学内容,还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切合实际地采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指导,从而使汽车专业学生自身的汽车制造能力水平和汽车专业综合素质都能得到提高。

2.汽车制造工艺体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2.1汽车制造工艺体系专业教学执行力度弱

由于汽车热处理材料和制造工艺体系专业学校的精品课程教材在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受汽车专业学科体系教材的影响较大,比如教材编写内容陈旧,与现代的汽车技术与制造工艺的发展相脱节,使得汽车热处理材料和制造工艺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完全照搬照抄汽车专业教学理论知识,汽车专业学生对热处理材料和制造工艺方面课程评价体系的执行力度较弱,再加上疏于对汽车制造工艺规范的表述,使汽车专业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的执行能力较低,这种以汽车热处理材料和制造工艺体系专业学科本位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评价体系极易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倾向,不利于丰富汽车制造专业理论以及扩大指导学生实习的汽车热处理材料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也不利于提高汽车专业学生的实践转化能力。[2]

2.2汽车制造工艺体系专业教学课程评价方式单一

由于汽车制造工艺体系专业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安排时间跨度大,使得该汽车专业的课程评价指标低,评价方式单一化现象突出。比如汽车教学专业学校对同一汽车零部件和热处理材料总成的“故障排除” “制造工艺”和“汽车零部件构造”教学时间不集中,汽车专业技术理论和实习教学分段实施,自成体系,导致汽车制造工艺体系专业的学生对汽车某一热处理材料的理解不透彻,认识不全面,从而使其对汽车专业的学习难以深入和进行透彻理解。[3]汽车教学理论教师和汽车制造工艺实习指导教师缺乏有效沟通,使得他们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相互脱节,难以形成有机结合,最终导致汽车制造工艺体系专业课程评价指标降低,汽车热处理材料评价方式单一,不能合理统筹汽车专业教学内容。

2.3汽车制造工艺体系专业教学素质有待提高

汽车热处理材料和制造工艺专业学生在进入汽车制造工艺的实习教学阶段,会出现模糊的汽车专业技术理论知识与复杂的汽车实践不相一致的情形,汽车专业学校往往注重汽车热处理材料和制造工艺模仿性的操作训练,无法形成汽车专业的系统技能,使得学生汽车专业实践的积极性下降,汽车教学理论和汽车实习教学相融合,汽车专业素质难以得到提高。由于汽车专业学校进行大面积的学生扩招现象,因而汽车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学生生源质量相对较低,尤其在学习汽车专业知识时缺乏空间想象力,使得学生对汽车热处理材料和制造工艺专业的理论知识、汽车热处理材料与制造技能等基本关系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这十分不利于汽车教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汽车制造工艺时缺乏清晰的思路,仅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经常感到汽车教学专业技术理论枯燥无味且难学易忘,导致其兴趣下降。

3.完善汽车热处理材料和制造工艺专业教学评价体系运行的解决方案

3.1加强汽车热处理材料和制造工艺专业教学评价构建和执行力度

为了加强汽车热处理材料和制造工艺专业教学评价构建和执行力度,汽车专业院校应当建设汽车实训基地,加强学校的汽车热处理材料和制造工艺专业教学的执行力度,提高学生的汽车技能和汽车制造的兴趣,拓宽汽车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渠道,加大对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评价体系的执行力度。此外,还应当建立一些汽车检测中心、汽车制造工艺实训室等多媒体汽车实训的专业教室,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汽车热处理材料和制造工艺专业知识,积极参与课堂的实践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汽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3.2丰富汽车热处理材料和制造工艺专业教学课程的评价方式

为了丰富汽车热处理材料和制造工艺专业教学课程的评价方式,汽车专业课程的评价主体需要实施模块式的一体化汽车专业教学组织,通过对汽车制造人员的必备技能进行培训,按照学生汽车制造能力的强弱进行细致的归纳和整理。为了保证汽车教学改革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学校需要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有利于为开展“一体化”汽车热处理材料和制造工艺专业教学评价体系打下扎实的实践基础。

3.3提高汽车热处理材料和制造工艺专业教学评价主体的专业素质

汽车院校一方面要引进高水平的、优秀的、有较强汽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以保证汽车专业教学的教学质量,汽车院校应当加大汽车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汽车制造工艺的核心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对汽车专业专门的定期培训力度,促进汽车热处理材料和制造工艺理论与实践指导老师的不断交流,进而提高汽车专业学生对汽车热处理材料和制造工艺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得汽车专业理论指导与汽车制造技能训练的教学任务融为一体,促进汽车专业教学活动有规律地进行。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汽车制造工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要求的提高,为了完善汽车专业教学中热处理材料及制造工艺课程教学体系,汽车专业院校应当明确热处理材料及制造工艺课程基础知识学习和汽车专业实践训练技术,了解热处理材料及制造工艺课程模块系统所包括的机械部件,配合汽车专业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汽车专业制造工艺实验台的演示过程,同时深化汽车专业教学系统的工作原理,不断创新汽车热处理材料和制造工艺各零部件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志坚.浅析汽车热处理材料及制造工艺的完善[J].汽车之窗,2013,(11):11-12.

[2]徐建迅.汽车热处理材料及制造工艺的探讨[J].社会科学,2014,(10):11-12.

车工工艺学篇6

[关键词] 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4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b)-0177-03

随着我国药学体系的健康发展、产业化结构跨越式改进的基本完成,整个药学的大环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的同时,药学人才的培养方式和人才的需求类型也随着这种格局的转变而发生了巨大变化,专业性强、复合能力拓展范围宽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怎样培养,怎样才能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信得过,干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了一个摆在面前的问题,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本院对《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这一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了改进,特别在GMP认证车间的工业化生产现场实地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知识结构简单

《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这门课程是药物制剂本科教学中不可却少的一门学科,与制剂生产密切结合,使学生对制剂设备和车间工艺的设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今后更快的适用工作岗位的能力。但是,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剂型的不断出现,GMP的不断完善,本课程中的一些教学内容有些落后于现今企业发展的要求。目前要求自动化、一体化、全封闭式、节能等制药设备,才能满足新版GMP的要求,有利于与国际标准接轨。新型的制药机械设备在本书中没有得到及时更新,甚至有些设备已经淘汰[1]。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药品包装、注射剂、液体制剂、固体制剂、软膏剂和软胶囊剂和中药制剂的生产设备,基本上涵盖了常见剂型生产所需的设备,主要讲解典型设备的型号、结构、应用原理、性能、操作和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基本能满足学生对常见剂型设备的了解。另外还介绍了制药企业车间工艺设计包括空调净化和车间设计,这也是GMP认证和验证中重视的内容。

1.2 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

《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与其他必修专业课有很大的不同,涉及机械制图、制剂设备、电器自动、药剂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度较大,以往的学习中大部分是理解和记忆的内容,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们迷惑和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本课程的内容又与药物制剂的大生产紧密联系,学生缺少生产实践,仅限于书本的讲解,让整个内容枯燥、乏味和难于理解,加之择业的方向,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 教学方式的单一性

教学方式是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将课程内容制作成PPT的形式进行讲解,大部分是以文字为主,结合制药机械设备的图片来分析结构和原理。书中以理论为主,缺少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内容,课程结束后学生掌握的内容能运用到实际大生产中的很少,没有达到真正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过于单一,影响教学效果。

2 《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

2.1 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知识点杂、难度和广度都很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以药剂学为主线,通过各个剂型制备的工艺流程来讲解每个操作单元使用的设备和原理,让内容讲解的过程中更有条理性、理解更容易,同时可以降低内容的难度。

课本中的内容要讲解的透彻和清晰,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将来进入到制药工作岗位的需求,充实制药设备相关的新内容,了解最新国内外发展现状,如德国菲特公司生产的P2020压片机,它可更换不同冲模数的冲模盘,冲模盘可配置22~47个冲模。使用导轨、冲模提高效率,可靠性、安全性高等;德国BOSCH公司生产的气流分装机是真空吸取定量容积粉剂,用净化干燥的压缩空气将粉剂吹入药物包装容器中,装填速度快,产量可达300~400瓶/min,且具有计量精准、自动化程度高等性能。同时介绍一些新剂型的制药设备,如滴丸剂使用的滴丸机、脂肪乳剂使用的高压乳匀机等。

2.2 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将原有内容生动化、简单化进行讲解。可以制作动画、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相结合[2-4],如硬胶囊填充机的填充方式,有冲程法、填塞式定量法、双滑块定量法、定量圆筒法等,在授课过程中只以简单、平面的图面讲解说明很难理解粉末和颗粒是如何填充的,学生们缺少感性认识,所以将其以动画的形式,在平面基础上运动起来,增加视觉效果,降低难度,使原本较难的内容简单化,学生印象加深,进而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注射剂中安瓿洗灌封联动线中,学生很难想象三个工作单元是如何连接来起来的,此时在教学中结合某制药企业注射剂生产联动线的视频录像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教学效果非常明显。所以,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不断增加新形式,让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良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固然重要,但不是全部,在教学中还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自身的不断完善、知识的不断更新也尤为重要。为了加强教师对现今制药设备的了解,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到制药企业中进行学习,真正掌握设备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及常见故障的排除等。教学工作不是仅限于理论上,而是将理论和实践能很好的结合。在制药企业学习阶段,可以拍摄照片、录制视频录像作为教学素材提供给学生[5],如片剂单元操作中使用的设备、注射剂生产联动线、全自动胶囊填充机、中药制剂设备等,都可以提供给学生生动的照片和录像,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有价值的信息。

2.3 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施

《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的理论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实践教学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为了实现本校培养药物制剂本科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会有极大的体现。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空间,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尽量增加实践课的内容和学时。实验课的内容安排摇摆式颗粒机、压片机、包衣机、滴丸机等固体制剂设备的使用和装卸等,将学生分轮、分组,都有机会拆装设备,了解其内部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及拆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亲自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决解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发现,理论知识要在实践中得到良好的应用,必须增加实验课的内容,多做、多练和多学才能真正将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

在实践教学中,本校与多个制药企业建立了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参观、实习的平台。①选择一些制药企业作为参观的教学场所,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制药设备的种类、简单的结构和原理、厂区总体布置、制剂洁净厂房的设计及车间布置设计等简单内容,让学生对制药企业中的一些基本概况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6-7];②安排有兴趣的学生到制药企业中进行实地实习,深入了解从原料的准备到质量检查等各个环节的程序,不仅可以了解设备,还可以对药品生产的整个过程有一定的认识,可以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资源,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8]。实习结束后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收获很大,理论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为今后就业的选择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增加一些实践活动,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基地。

2.4 更新陈旧的教学理念

在《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这门课程中,选择液体制剂的生产设备中的口服液剂洗瓶、干燥及灭菌设备这一部分内容作为学生自学的内容,由于此章与水针剂生产设备的洗灌封设备有相同和相似之处,在注射剂生产设备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自行制作课件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点评,找到从制作课件到讲解这些环节中的优点和不足[9-10],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们很珍惜这次难得的试讲机会,教师也可以在此次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为今后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素材,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 小结

药学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实践操作中[11]。《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这门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最强,是与实际生产应用最为接近的一门课程,应该加以重视。在未来的教学中,还应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加课外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提高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 苏青,臧志和,钟玲,等.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题式教学的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09,6(5):107-108.

[2] 万春杰,王存文,张珩,等.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J].药学实践杂志,2011,29(2):158-160.

[3] 潘永兰,黄耀洲,戴小斌.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6(2):74.

[4] 何锦丽.浅谈多媒体教学在药物制剂设备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与教育,2009,(6):30-31.

[5] 郑珂.药物制剂工程设计与设备课程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医药,2009,22(3):338-339.

[6] 陈淑萍.制剂设备课程刍议[J].教育导刊,2001,8(17):29-30.

[7] 吴素香,李范珠.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实践性教学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70-71.

[8] 杨岩涛,何群,吴春英,等.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4):234-235.

[9] 吴素香,魏颖慧,苏璇.直观教学法在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11,27(1):45-47.

[10] 孙纪元、缪珊,毕琳琳,等.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307-309.

[11] 常占瑛,高晓黎,李岩,等.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46-147.

车工工艺学篇7

关键词:药物制剂设备 车间工艺设计 教学改革

前言

在高职《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首先,教师应该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课堂指导,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再次,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另外,在教学改革中,教师还需要将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促进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最后,教师需要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学生能够及时的将理论性的知识转化成为专业的技能,促进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通过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分析和探讨,进而完成本文要呈现给读者的全部内容,下面就进行具体的研究。

1、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

在高职《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在如今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比较偏爱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已经成为了高职《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新课堂下主流模式,分组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更好的提升学习的能力[1]。在教学中,把全班的学生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并且在每个小组中选出一个小组长,通过这样,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激发相互之间学习的潜力,其中有组长来对小组成员进行分配工作,遇到的问题有组长来进行整合分析,并且可以在老师寻求答案,最后得出的答案,再由组长进行整合分析,通过口述的形式、书面的形式,为小组以及全班的学生进行运动项目动作的详细的讲解,最后再由教师对其进行点评[2]。

2、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在教学中,教师将学生作为学习者,这里的学习者并不是传统的学生学习的方式,而是以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共同进步的。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生的学,用现在的说法就是被灌输的对象,不情愿没有兴趣的去学习,最多只能掌握面上的东西,而不能进一步的思考。而现在新课改下的教学,让教师脱离了传统的教学的范畴,而成为一名引导者,去给学生提示,而不是一语点明,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这样学生不被死的知识所捆缚,而是开发自身应有的潜质去思考问题,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利于更好的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3]。

3、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中,一些教师比较注重理论性知识的讲解,并且在实际教学中,没有更好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有计划的培养。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爱好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等等,选择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激发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4]。

4、将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在制剂产品中,常用的药物剂型主要有30多种,在这30多种药物剂型上,其中有将近20种为口服的剂型,10多种为注射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口服药和注射药的教学有所侧重。在实际的教学内容讲授的过程中,应该以胶囊剂,片剂以及水针剂和粉针剂进行重点的讲授。另外,在讲授片剂的粉碎,过筛、混合以及制粒和压片的过程中,需要将各个过程所涉及到的相应设备制作成三维立体仿真动画课件进行适时的讲解,并且结合在生产的过程中实拍的录像对整个工艺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讲解,对于建筑的结构,净化空调系统,车间的布置,设备的布置以及人流物流的走向等等,通过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师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整个《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5]。

5、注重实践教学

5.1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高职《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堂,因此,高职学校应该建立相关的实践教学基地。在如今的《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的教学中,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进而不利于学生在进入到工作岗位中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性的机会。高职学校可以和药厂进行合作,建立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并且让学生进入到车间进行学习制剂工艺设计的流程和制剂设备的原理等等,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

5.2鼓励学生自主实践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实践。所谓的自主性的实践主要就是指,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寒假和暑假,自己寻找机会进行实践,学生可以到相关的企业中去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过程中迅速的将理论性的知识转变成为自身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实践的效果,促进学生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罗学刚,张同存,王楠,姜勇.药物制剂工程课堂教学体会[J].药学教育.2008(04).

[2]唐燕辉,卓超,景秋芳,杨军,沈永嘉.制剂工程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 2005(04).

[3]赵广荣,元英进,蒋建兰,李霞.美国制药工程教育一瞥[J].药学教育.2005(01).

[4]潘永兰,黄耀洲,戴小斌.《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车工工艺学篇8

这次我们去长春一汽实习,采用讲座及到工厂进行现场参观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克服了实习时间短,实习经费少的困难,圆满完成了本次实习任务。通过观看汽车冲压件、锻件、铸件、焊接件的制造工艺、热处理工艺、汽车零件的机加工工艺、模具的制造工艺,以及卡车和轿车的装配生产线,使学生们对汽车零件的制造工艺及过程和装配过程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实习管理科周科长采用多媒体做了关于汽车厂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到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和一汽人的艰苦创业精神,锻造厂朱老师的讲座,不仅使同学们学习了锻造专业知识,还使学生们对本次实习的重要意义及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有了理论上的、系统的认识。

通过到锻造厂现场参观,同学们不仅了解了传统的模锻工艺和设备,还了解了一些目前较先进的锻造技术和设备,如电液锤、热镦机,摆辗机,楔横轧,辗环机等。通过参观工具厂锻造车间,同学们目睹了轴类件和圆环件的自由锻工艺,增加了自由锻工艺的知识,同时系统地了解了锻造工艺过程。 通过参观车身厂薄板和厚板车间,使学生们了解到汽车覆盖件和大梁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通过参观车轮厂、吉发配件厂,使同学们了解了冲压新技术如车轮的旋压,同时还了解了在汽车覆盖件批量不大的情况下,采用简易的冲压工艺、设备及模具可大大降低成本,显著提高效益。如焊接结构的拉深模代替铸造结构的拉深模,可大大节省材料,无须铸造用的模型;通用油压机代替双动压力机,可大大降低设备的费用。

通过参观第二铸造厂使同学了解了铸件的生产工艺流程,如发动机缸体的铸造工艺及后续的打磨清理工艺。

通过参观车身厂、吉发配件厂、车轮厂使学生了解了板材零件的焊接方法、工艺及设备,如点焊、CO2气体保护焊,埋弧焊。

通过参观工具厂机加车间、三鑫模具厂,使学生了解了锻模和冲模的制造工艺和设备,了解了模具材料和模具结构。

通过参观第二发动机厂、底盘厂,学生们了解了汽车零件的切削加工工艺和自动生产线。

通过参观卡车装配线、一汽大众桥车装配线,使学生对汽车装配流水线有了全面的了解。

我们采用现场参观、讲解和讲座相结合,相互间穿插进行,使学生们能够将感性的认识与相关理论有机地结合,大大提高了实习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通过这次生产实习,学生们不仅对汽车零件的制造工艺及过程有了感性的认识,对下学期的专业学习起到积极作用,而且使他们更加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这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按照学校关于实习的要求,我们实习队由xxxx实习教师组成,结构合理,在xxxx实习教师的积极配合下,顺利地完成了实习期间的各项任务。

这次实习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上一篇:低碳环保范文 下一篇:仿真软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