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技术范文

时间:2023-03-06 10:51:37

车工技术

车工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控车工;数控编程;数控车床

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5-0067-02

数控车工技术是集自动化、柔性化、敏捷化与数字化制造等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的关键技术与基础技术,它可以高效化、优质化地加工产品零件,尤其是形状复杂的零件。以下就数控车工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具体技术进行

分析。

1 数控车工技术简介及其特点分析

1.1 数控车工技术简介

1.1.1 数控车工技术的概述。数控车工技术通过利用数字化控制系统在数控车床上完成零件的整体加工。利用数控车工技术可以有效、快速地完成大量加工难度较大的曲面零件,并大大增加了零件加工的准确性及精确度。其中,数控车工技术主要包括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数控编程技术两部分。

1.1.2 数控车工技术的关键技术:

(1)自适应控制技术。数控车床加工过程中的自适应控制技术主要由数控装备自动化监测对设备本身有影响的信息,自动性、连续性地调整系统的相关参数,以便改善数控系统的运行状态。

(2)专家技术。专家技术主要是将专家的经验与机床切削加工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输入系统,并结合相关加工工艺的参数数据库信息,建立智能化的专家系统,为数控系统提供优化的切削参数。专家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控设备的编程效率,缩短生产准备的时间。

(3)故障自诊断技术。故障自诊断技术为数控机械设备提供了维护决策信息集成系统及智能诊断系统,包括二次监测功能、故障诊断功能、安全保障等功能。

1.2 数控车工技术的特点

1.2.1 数控车工技术的优点:

(1)效率高。数控车工技术以数字化的控制手段,可以加快零件的互换速度,以计算机控制,对复杂的曲面零件进行快速加工。

(2)劳动强度低。数控车工技术的零件加工过程由全数控自动系统完成,其自动控制化水平较高,数控机床操作人员仅需密切监视数控设备的运行状况,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3)适应能力高。数控车工技术主要以数控加工系统为操作系统,可以通过调整系统的部分参数,及时修改或改善数控系统的运作情况,大大提高其适应能力,扩大其加工范围,提升其加工能力。

(4)准确度高。数控系统通过优化传动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少加工过程中出现人为误差的概率,大大提高数控设备的加工效率。

1.2.2 数控车工技术的缺点。虽然数控车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及准确度,但其投资价格较高,而且对于加工部分形状较为复杂的零件时,其手工编程工作量较大,对数控设备的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专业化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2 数控车工工艺与编程

2.1 数控车工工艺与工装

由于数控车床是一次装夹,数控车工工艺中尤其应当注意切削用量及刀具的选择。

2.1.1 切削用量的选择。由于数控车工工艺中的金属切削加工环节效率较高,其被加工材料、切削工具、切削条件是主要要素,它们与数控车床的加工时间、刀具寿命及加工治疗水平息息相关。其中,切削条件的三大要素为:切削速度、进给量、切身直接引起刀具的损伤。刀尖温度将会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而上升,并产生一定量的机械性、化学性、热能性的磨损。当切削速度提高20%时,刀具的使用寿命将会减少一半。

因此,在进行切削用量及切削速度的选择时,应当注重结合被加工的材料、硬度、切削状态、材料种类、进给量、切深等要素进行选择。

2.1.2 刀具的选择。数控车工工艺中的刀具选择较为重要,由于刀具的寿命与刀具磨损、被加工尺寸变化、表面质量、加工热量、切削噪声等相关。因此,在进行具体加工条件确定之前,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例如,不锈钢与耐热合金等较难加工的材料,应当选择冷却剂或刚性较好的刀刃。

(1)粗车时,由于粗车时大背的吃刀量及进给量较大,应当选择耐用度与强度较高的刀具;(2)精车时,由于精车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应当选择精度高、耐用度较好的刀具;(3)另外,应当尽量采用机夹刀和机夹刀片。

2.1.3 夹具的选择:(1)尽可能选择通用夹具装夹工件,少选用专用夹具;(2)零件定位基准重合,尽量避免出现定位误差。

2.2 加工路线

2.2.1 确定加工路线。加工路线主要是指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刀具相对零件的运动轨迹与方向。在选择加工路线时,应当尽量缩短加工路线,减少刀具的空行程时间,确保其加工精度与表面的粗糙度符合要求。

2.2.2 加工路线与加工余量。由于数控车工技术对于数控车床的要求较高,在数控车床未达到普及使用的情况下,应当将毛坯上多余的余量,尤其是含有锻、铸硬皮层的余量安排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在使用数控车工工艺技术时,必须注意数控车床程序安排的灵活性。

3 数控技术的具体——数控机床

3.1 数控机床概述

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经历了两个阶段、六个时代的发展: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小型计算机、微处理器及基于PC机的通用CNC系统。当前,数控机床的类型,从最初的单一式铣床类数控机床,发展成为当前的金属切削类、特种加工类及特殊用途类数控机床。数控机床结合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精密测量、机床制造及其配套技术的最新成果,它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产品的多样化及复杂化、产品研制生产周期短、精度要求高的难题。

3.2 数控机床的精度选择

数控机床根据用途可以分为简易型、超精密型、全功能型等等,各类数控机床的精度大小也是各不相同的。简易型数控机床主要用于部分车床与铣床,其最小运动分辨率为0.01mm,运动精度与加工精度都在0.03~0.05mm以上。而超精密型按其精度大小可以分为普通型与精密型。

3.3 数控机床结构

数控机床主要由程序介质、数控系统、伺服驱动与机床主体四大部分组成。

3.3.1 程序介质。程序介质主要以指令的形式记载各项加工信息,包括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工艺参数与刀具运动等,并将相关信息输入到数控装置内,由数控机床对零件进行切削加工控制。

3.3.2 数控系统。数控系统为数控机床的核心系统,它通过接受输入的加工信息,并由数控装置的系统软件与逻辑电路进行译码、运算及逻辑处理,向伺服系统发出相应的脉冲,通过伺服系统控制机床运动部件按加工程序指令运动。

3.3.3 伺服驱动。伺服驱动由伺服电机与伺服驱动装置组成,由数控装置发出速度与位移指令控制执行部件按进给速度与进给方向位移。

3.3.4 机床主体。数控机床的动系统主要采用滚珠丝杠,其机床主体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刚性好。

4 数控车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应用数控技术,在提高制造能力与水平的同时,提升了本国适应市场变动的能力及竞争力。通过大力发展数控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先进制造技术水平,并加速经济的发展。数控车工技术将往高速、高精、高效化及柔性化方向发展,并通过减少工序、辅助时间进行复合加工,向多轴、多系列控制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占齐,杨莉.机床数控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王润孝,秦现生.机床数控原理与系统[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3]张超英.数控车床[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乔世民.机械制造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车工技术范文第2篇

1车工技术实习方案

1.1车工技术实习内容及工艺

车工技术实训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车床、端面的车削、外圆面的车削、台阶的加工,切槽与切断加工,螺纹加工,二次装夹加工,图1的是实习加工的典型零件,包含各个主要练习内容。该零件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装料,车平外端面,试切对刀,车外圆面,粗车大径,精车大径,粗车小径,精车小径,车倒角,车退刀槽,车外螺纹,卸料,二次装夹,试切对刀,车外圆面,粗车二阶,精车二阶,倒角,切断。

1.2实习教学安排

完整的整个实习周期需要4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8学时,由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机床的构造和操作上有了基本的了解,其余时间教师现场示教、学生上机操作。实习安排如下:从大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错误发生在上机前期,尤其是由于机床操作不熟练造成的扎刀、撞刀、试切不准等错误屡见不鲜,故在正式加工之前,先使用工程塑料毛坯,供学生练习。尼龙棒是最常用的塑性毛坯材料,它具有良好的韧性、耐磨力强、耐油、抗震、拉伸、弯曲强度好,并具有吸水性小、尺寸稳定性好等特点,在加过程废屑成带状,避免了因废屑飞出的危害,减少了学生因进退刀错误,加工切削量过大等造成的事故发生。因为工程塑料弹性系数大,在车削螺纹中让刀明显,所以取消螺纹车削的内容,使用工程塑料进行车削的时间约为20学时,剩余12学时实践时间用于金属切削及螺纹车削的教学。

2仿真加工训练的优点

2.1学生操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车工技术实训主要是实践性训练,受学校资源限制,在实习过程中不能对学生实现一对一辅导,而学生在独立操作时,往往容易忘记操作要点,产生误操作。表2是学生常见的误操及其后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车工技术操作中,很多错误操作的原因是很简单的,虽然教师三令五申,但是总是难以避免。学生在实训中出现的误操作往往是由于心理原因,而采用工程塑料作为加工工件后,学生的畏难情绪明显降低,减少恐惧心理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去尝试把工件做出来。即便不小心勿操作了也可避免刀具或机床的损伤,减少人身伤害。所以使用尼龙圆棒进行加工,对降低误操作的严重后果有着重大的意义。

2.2实验室建设的经济效益分析

我校在以往的实训中,平均磨刀间隔时间为25工时,采用塑料工件后,平均磨刀间隔为100工时,刀具的年损耗量有之前的3000元/年降低到1000元/年。以往用金属材料直接练习加工,对45号钢材消耗较多,以4.5元/公斤技算,平均每个实训周期下来消耗的材料约2500元,而采用尼龙塑料作为练习材料,用45号钢作为成品加工,这样节省练习的消耗,每个周期大约能节省1000元,大大的节省的实验耗材的损耗,节约实验成本。

3仿真加工存在的不足之处

当然,工程塑料作为一种典型的塑性材料,在金工实习中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材料塑性较大,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切削现象,如变形和让刀现象明显,导致加工尺寸误差较大,影响表面粗糙度;加工产生切屑为带状切屑,即使在有断屑槽的情况也不断屑,常常会缠绕在刀具和工件未加工表面上,需要在加工结束后从工件上取下,影响操作者视线。其次,塑料的熔点较低,在加工过程中不能采用较大的切削参数,有时切削速度较大时,甚至会出现材料熔化的现象,特别是在切断的工序,由于切削热难以排出,积聚在已加工表面,断面呈凸凹不平。另外南方夏季塑料会软化,工艺系统的动刚度不足,直接表现就是在装夹中圆跳动很大,而且很难消除。第三点是隐形的影响,工程塑料材质很软,对加工工艺的要求比较宽泛,可能会养成某些学生的错误习惯,如用手指触摸刀尖或工件表面等;在车削中用手撕扯切屑;单次背吃刀量偏大等等。以上种种弊端,一般可以通过后期的金属车削教学及操作中得到纠正,对实训操作影响不大。

4总结

总之,在车工技术实习中,在正式切削金属前,给予学生实际切削的经验,对于快速提高学生认识水平有较大的好处,另外在工科学校中,对于非机类学生,金工实习的难度可以适当降低,可以采用全程切削工程塑料的仿真训练教学方法。

车工技术范文第3篇

在对车工技术理论知识的教授方面,传统的车工技术教学习惯于用教师的口头讲解进行。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含义,但面对理论知识点较多的章节,部分学生就会由于部分的理论知识较为抽象无法及时理解其含义。车工技术的理论知识较为复杂难懂,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无法有效地提升学习兴趣。在车工技术技能的章节学习中,包含着许多工件的名称和操作的专有名词,同时也包含着各个操作步骤的主要细节性描述和各个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操作工序的变化。这些理论知识如果单凭教师口述,是很难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个中含义的,更别说是把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车工技术技能操作。在教师示范车工技术技能操作的教学环节,由于存在视角和距离等因素,教学效率不高,无法保证每个学生在此过程中观察到老师的演示过程。另一方面,教师在教授示范的过程中,假若对某个车工技术操作步骤有所遗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会有所影响。

二、多媒体教学的主要优点

多媒体教学以其便捷、高效和多元化的优点立足于当代教学系统。而其在车工技术教学的应用主要特点包括: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车工技术的操作过程有着更加直观和全面深刻的理解。在应用多媒体进行车工技术技能知识的传授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把相对复杂零散的课堂理论知识融合到其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当中,利用图片、声音、视频和文字等多种多样的传播媒介将所要讲授的知识具体化和生动化,使学生可以自如地理解车工技术技能操作环节。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学生对于车工技术的学习由以往的“任务式”学习,转变为现在的“兴趣性”学习。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激发下,他们可以更多地参与到知识的迁移和技能的练习中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在生动化的教学情境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可以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操作实践是车工技术教学的主要环节和教学目的,学生只有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多媒体教学中去才能为其全面提升自我的学习能力开拓辟科学有效的途径。

三、多媒体与车工技术教学整合的建议

在整合多媒体和车工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的基本工作思路。以数据处理软件和操作模拟软件为基础,配备教师准备的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把教学信息通过实时的多媒体通信软件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过程展示。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操作实践进行联网式的机床操控实时监控。在课堂的实践环节结束后,通过互联网或者局域网把操作工序、图纸制作和讲解及课后任务与作业等信息进行传播和共享,从而最终实现教师对于车工技术教学过程的教学管理。通过这种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的网络学习形式,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连接成一个有机的学习系统和整体,从而完成学生的学习任务。在这种课堂教学基本思路的指导下,整合多媒体与车工技术教学的办法如下:在硬件设备的安装和设置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车工技术操作技能学习的需要分组配备。在数量上,应该保证每个学生都配备一台计算机。而计算机的放置位置应该选择可移动的摆放平台,应用防水的键盘和鼠标。在教学内容的传播通信方面,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多端口的局域网与其他学校的内网连接,从而可以共享教育资源和信息。在软件的使用和开发方面,学校可以引进部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模拟教学,也可以自主组织软件研发团队进行教学软件的自我开发,结合教学内容和专业的教学特点,开发出适应性强的多媒体软件。这些软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配有监控功能,能够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离开教学系统也不能随意更改计算机里的数据。软件的设置内容最低限度也应该包括车工技术教学的图纸分析、车工技术教学实践演示视频、对学生的建议和提问的即时通信模块。

在组织车工技术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上述的硬件和软件设备。例如,通过液晶显示屏和投影仪把软件的模拟操作进行课堂演示。通过对计算机上工艺图纸的讲解使学生产生对车工技术的初步认知,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意见可以通过即时通信软件和老师及同学进行实时交流和讨论。教师可以通过摄像头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表现,最终形成一个总结和反馈机制,从而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车工技术范文第4篇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double thread processing methods and NC machining is relatively simple. Double thread processing with general lathe is common. It can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machining worker and it is the essential skill of senior lathe worker. The machining technology is difficul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chining method of double thread belt wheel sets with C6140 center lath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achining of double thread belt wheel, the role of this project in the training of senior lathe worker can be played well, so it is helpful for the training of senior lathe worker whom are well wanted in modern society.

关键词: 双线螺纹;普通车床;加工方法;人才培养

Key words: double thread;ordinary lathe;processing method;training of talents

中图分类号:TG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7-0018-02

0 引言

当前,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先进的机床设备和加工技术不断被引进,对于车削双线螺纹已经相当成熟,特别是数控车床的车削相对简单。但是当今社会对于普通车工人才的需求极大,双线螺纹产品的大批量生产加工一般通过高精度的数控机床进行制造,但是对于学校、企业、社会培养高级车工人才,双线螺纹的加工过程相当重要,因此通过用普通车床对双线螺纹带轮套的加工分析,可以在双线螺纹加工、壁薄易变性工件加工、深孔加工及圆锥加工等方面对车工技能人才进行全面培养,可以有效提高车工技能人才的水平,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双线螺纹带轮套如图1所示。

1 图样分析

如图1所示的双线螺纹带轮套,左侧是薄壁内槽,且壁厚极薄,既有加工内槽的特点又有加工薄壁工件壁薄易变性的特点;中部为较深带轮槽,加工时切削力大,带轮槽夹角公差较小和槽壁粗糙度要求较高,是精度较高的带轮槽;右端内槽是双线梯形螺纹,外圆为公差较小的锥度。因此此双线螺纹带轮套是一件集薄工件、深孔加工、内槽双线梯形螺纹加工、锥度加工等特点于一身的套类综合工件,加工具有一定难度,对车工技术人员的在文献资料查阅、刀具知识、量具知识、加工技能等方面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2 工艺分析

我们知道带轮套和双线梯形螺纹在转动时,平稳运行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安排加工时将带轮、内双线螺纹、内孔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加工是比较理想的加工工序,这样可以保证带轮、内双线螺纹、内孔三者具有较高的同轴度和径向圆跳动要求,但此工件是内双线梯形螺纹,不能采用一夹一顶的装夹方法,因此加工过程中掉头找正必须达到公差技术要求,否则将影响双线梯形螺纹运行的平衡性。

普通车床车削多线螺纹时,主要是解决螺纹的分线问题,分线误差是直接影响多线螺纹螺距精度,它会严重影响它们的配合精度,降低使用寿命,依据多线螺纹在轴向和圆周等距分布特点,分线方法有轴向分线法和圆周分线法,根据此工件的双线螺纹为内螺纹,因此采用轴向分线法。

此双线螺纹带轮套集薄工件、深孔加工、内槽双线梯形螺纹加工、锥度加工等特点于一身的套类综合工件,车削过程中应先钻?J20mm孔,后车端面,以免因切削力过大造成零件晃动;因工件几何公差要求较高,粗、精加工应分开进行,先粗车后精车;调头找正时应注意同时保证轴向和径向都要符合要求,粗车后、精车前要注意进行复校,以免零件发生位移;车削薄壁内槽时,因零件刚度差异产生振动,所以,在选用刀具时优先选用前角和副偏角较大的工具,使切削轻快不易振动,后角可选小些,可有效抑制振动的产生;在加工过程为防止零件受热变形,应充分加注切削液。

通过对工艺的详细分析,并最终确定加工方案,对车工技术人员在夹具选择、装夹方法、刀具选择、加工路线选择等有着很好的锻炼和提高作用。

3 工艺步骤

①加工路线。

车削装夹位钻孔、车削内孔、粗车带轮槽车内槽、精车带轮槽、车外圆、车锥度、车内工艺槽、车内双线螺纹检查交验。

②加工工具清单,见表1。

③加工工序,见表2。

通过工艺步骤及加工过程,对车工技术人员在动手操作能力有着全面的检验和提高,如:机床操作、刀具和工件的装夹、刀具刃磨等等。同时,双线螺纹带轮套的结构复杂,尺寸配合、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可以使车工技术人员在公差配合、技术要求、加工精度及加工方法的创新上不断丰富,达到车工技能的显著提高。

4 结语

通过对此双线螺纹带轮套加工分析,知道它的集薄壁工件、深孔加工、内槽双线螺纹加工、锥度加工等特点于一身的套类综合工件,需要车工技术人员具有扎实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可以有效培养车工技术人员的车工技能,对于初级车工技能人才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一定的车工基础知识,对车工高级人才培养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戚建刚.车工综合技能训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3.

[2]金福昌.车工(高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朱淑萍.机械加工工艺及装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车工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车工技师 职业技能 鉴定指南

《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南》(以下简称《鉴定指南》)是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主要教材,《鉴定指南》既要体现《国家职业标准》,又要与相应的鉴定题库相衔接,其編写质量直接影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根据《浙江省职业培训及技能鉴定教材和题库开发建设方案》(浙人社厅[2010]144号文件要求,笔者主编了《车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南》(以下简称《车工技师鉴定指南》)培训教材,在此以该教材作为样例探讨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的编写思路。

一、对现有教材的审视

从整体上,近年来由各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编写的各类《鉴定指南》有效地推动了培训鉴定工作,但作为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培训指导用书,在吻合度、适用性、衔接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吻合度较低

不少《鉴定指南》没有全面体现《国家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复习指导的内容、重点、比例与《国家职业标准》吻合度较低,对知识、技能的复习要求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偏离。

2.内容单薄

有的《鉴定指南》以试题精选为主要内容,缺少对复习重点的梳理、归纳,使考生全面复习产生难度。有些《鉴定指南》虽然罗列了复习重点,但没有将重点融入到典型案例中应用,考生对考核重点难以消化。有些《鉴定指南》对操作技能复习指导过于简单,仅提供了样卷。

3.衔接度不当

有些《鉴定指南》与鉴定题库脱节,造成培训的针对性差、培训效果不良。也有些《鉴定指南》中习题没有经过适当处理,直接呈现了鉴定试题,造成透明度过大,影响了鉴定的规范性。

二、《车工技师鉴定指南》编写目的与思路

《车工技师鉴定指南》编写目的是通过培训使考生明确鉴定要求、了解考核形式、掌握相关知识、巩固技能要点,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了让考生能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车工技师职业资格鉴定的相关要求,《车工技师鉴定指南》以“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对接题库,归纳要点,剖析案例、精选习题,展示样卷”的思路进行编写。

三、《车工技师鉴定指南》编写实践

根据《车工技师鉴定指南》编写目的与思路,该书分“命题思路与鉴定考核要点”“理论知识鉴定复习指导”“理论知识试题精选”“操作技能鉴定复习指导”“操作技能试题精选”“模拟试卷”六个部分。

1.依据标准,明确要求

《车工技师鉴定指南》第一章为命题思路与鉴定考核要点。这一章主要说明命题依据、原则,列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试卷结构。在理论知识试卷结构中说明了试卷的题型、题量与配分。操作技能试卷结构中说明了考核模块、比重、形式。例如,车工技师操作技能考核分工艺准备、工件加工、车床维护保养与调整三个模块,考核比例分别为20%、70%、10%,考核形式分别为笔试、实操、口试。最后,通过“车工技师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和“车工技师操作技能鉴定细目表”全面说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要点。

2.归纳要点,剖析案例

《车工技师鉴定指南》复习指导分为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两部分,每一部分按明确鉴定要求、归纳复习要点、典型例子分析的步骤展开复习。理论知识复习指导分为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轴类零件加工、套类零件加工、螺纹及蜗杆加工、偏心件及曲轴加工、复杂形体加工、车床维修保养与调整、管理与指导九个模块。分模块说明鉴定要求和复习重点,并将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归纳、梳理。通过举例,明晰解题方法与步骤,化解理论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对操作技能复习指导,首先按照考核模块说明鉴定要求,例如,车工技师在“工件加工”考核中,按五类不同零件说明考核应达到的形位精度、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然后通过典型例子,说明每个模块考核内容、考核要求、评分标准。

3.对接题库,精选习题

为了让考生全面掌握操作技能及相关知识,根据鉴定在各部分比例,《车工技师鉴定指南》从鉴定题库中精选60%左右试题,在不影响考核鉴定内容前提下进行适当处理,同时补充部分与考核内容相近的习题,理论知识习题与操作技能训练题总量分别达6~8份试卷量。理论习题按不同题型选取,并附参考答案及解题要点。操作技能训练题按照考核模块编制,每个模块包含了准备通知单、考核内容、评分表。考生通过练习与训练,达到鉴定要求。

4.明确目标,展示样卷

《车工技师鉴定指南》最后部分为模拟试卷,分理论知识试卷和操作技能试卷两部分。理论知识试卷展示格式、内容、配分,并附有标准答案。操作技能试卷包含了准备通知单、试卷两部分。试卷首页说明各个模块考核试题名称、配分、时间,并说明了考核要求,然后分模块说明考核内容与评分要求。通过样卷展示,考生进一步明确了考试形式及要求。

四、《车工技师鉴定指南》编写特点

1.覆盖面高

紧贴《国家职业标准》,理论知识复习围绕车工技师工作内容展开,复习要点是对鉴定点的细化、破解与拓展。操作技能围绕车工技师技能要求展开,操作技能训练模块是车工技师职业功能工作内容的载体,《车工技师鉴定指南》中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涉及内容基本覆盖了《车工技师职业标准》。

2.针对性强

《车工技师鉴定指南》首先提纲挈领地明确了考核内容、范围、比例,明确了试卷结构、考核的方式,然后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鉴定题库,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将考核要点具体化,确保考生复习有的放矢。同时,通过模拟试卷进一步展示考核的形式。

3.条块结合

“条”是培训教材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条主线展开,“块”是复习内容按职业功能模块展开。在理论知识复习指导中,通过轴类零件加工等九个模块进行复习指导,对所涉及相关知识给予梳理、筛选、归纳,形成车工技师职业模块的知识体系。在操作技能鉴定复习指导中,分别对工艺准备、工件加工、车床维护保养与调整三个模块进行复习指导,各模块明确了技能鉴定要求和复习要点。由于《鉴定指南》是针对具有一定基础的考生编写,通过“条块结合”的复习、训练,有效地促进了考生知识技能体系的重组、迁移。

4.衔接有度

《车工技师鉴定指南》通过重点知识与技能复习、精选试题等形式衔接鉴定题库,其中试题的60%精选自鉴定题库,其余40%鉴定试题通过重点内容复习、列举实例等形式间接衔接。显性衔接与隐性衔接比例为6:4,实践证明,这一比例即保证鉴定合格率,也呈现考生成绩区分度,较好地满足了培训鉴定的有效性和规范性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标准车工》(2009年修订)[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2]张玉珍,谢建平.非计算机类专业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编写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

车工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普通车工;技术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职技术学校在对国家发展培养人才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是中职技术学校重要的学科之一,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教学方法,实现了将学科知识和实际的技能应用相结合,大大的提高了中职技术学校的教学质量。但就目前部分中职技术学校的教学现状来看,由于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其中单调枯燥的车工工艺知识更是令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更是对教学质量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对此,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的改革和创新是中职技术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普通车工技能训练课目前存在的问题

中职技术学校在开展普通车工技能训练课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机床操作基础,包括认识车床的各部分机构,掌握车床的操作和车床上加工工件的类型,并能够利用车床技工简单轴类零件。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时,往往会产生生厌枯燥的感觉,学习兴趣不足,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理论知识,然后根据理论知识的学习开展象征性的实习教学,但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是由不同老师担任的,课程的进度开展不统一,根本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中职技术学校对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的重视程度不足,课程开展的教学方法与模式相对落后,这对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也带来诸多困扰。对此,针对普通车工技能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应该迫切解决。

二、提高普通车工技训练的方法

1、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上,要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被动学”的模式,而是要突显学生在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系统学习机械识图,车工工艺,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材料等基础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问题、设任务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去探索,自发的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车削外圆锥时,车刀没有对准中心高时会造成被加工工件的双曲线误差,通过简单的知识解释是不能够完全明白的,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分组形式进行直尺检查,将车刀没有对准中心高加工出的废品零件用刃口通过实际的测量数据得出结论,这样更加直观明了。

2、创新和丰富教学内容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逻辑性内容较多,教师要认真做好组织教学、讲解、示范和讲评等教学环节,做好车工训练课的备课准备,根据《车工工艺教学大纲》和《车工实习教学计划》的要求,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实习教材内容和学生现有的水平,认真充分地备好课。主要通过讲解与示范相结合、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要灵活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并将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理与归纳,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开发车工一体化教材,将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在教学内容中增加时下流行的元素,将教学内容形式以任务课题为主,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都融入到每个课题。使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好的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变向的利于学生对车工知识的掌握。

3、项目教学法的创新运用

项目教学法的创新应用是现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较为重视的教学改革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大大的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设计好项目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充分的将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训相结合,将课堂演变为实习车间的模式,学生也又原来的被动听讲开始转变为带着问题去学习,在理论学习中强化技能,在技能训练中验证理论。

项目教学法增加了教学模式的互动性,例如教师设计学习任务《轴类零件的加工》,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师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实践,学生首选要搜集一些有关轴类零件加工的学习资料包括,课本第四单元“车外圆锥面”和“锥度检测”两节,第六单元“车三角螺纹”一节,第十一单元“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一节,以及机床的操作规程与说明书、安全知识等,让学生作为学习参考的资料,然后经过讨论设计的加工方案:先夹一端车毛坯,伸45长,先粗精车左端外圆φ29、φ24、――切2个沟槽――倒角――掉头夹φ24――平端面保总长――车外圆φ26、φ20――切槽――加工圆锥――倒角――加工螺纹。每个学生选取相应的刀具,分别对机床进行加工前的检查与调试,然后进行加工。工件加工完成后,各小组学生之间按照评分标准进行相互检查,认真测量,并把结果记录下来,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是中职学校普通车工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为了提高车工实训的教学质量,必须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在专业基础课上采用精讲多练,压缩理论课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有关的课堂讨论、练习、营造快乐轻松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有兴趣上课学习,由被动改为主动学习。真正推动项目教学法的改革,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做到有方法、有步骤的,与实际生产工作接轨的规范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多的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 飞.张世龙.车工技能训练教学常见问题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2] 常艳艳.把拓展训练引入中职管理教学[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3] 卢 鹏.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尝试[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6期

车工技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车工;数控车床;监测技术

0.前言

目前,我国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应用数控监测技术,它在帮助提高制造能力与水平的同时,提升了本国适应市场变动的能力及竞争力。虽然数控技术较成熟,但数控车工的监测技术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发展。通过大力发展车工监测技术,提高数控车工的精确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先进制造技术水平,并加速经济的发展,使数控车工技术往高速、高精、高效化及柔性化方向发展。

1.数控车工监测的重要意义

车工是用车床加工的一种方法。车床的种类很多。在各种车床中,普通车床是用途最广的一种通用机床,它的传动和构造也很典型,几乎所有形式的通用机床,都有其相应的数控机床存在,两类机床的要求有所不同。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数控机床。同时,数控车工技术是集自动化、柔性化、敏捷化与数字化制造等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的关键技术与基础技术,它可以高效化、优质化地加工产品零件,尤其是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强对数控车工的监测,可以有效、快速地完成大量加工难度较大的曲面零件,并大大增加了零件加工的准确性及精确度。其中,对数控车工技术的监测主要在于数控机床加工与数控编程监测。它对我国的车工及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数控车工的一些监测技术的分析

2.1关于车工的自适应控制技术的监测分析

数控车床加工过程中的自适应控制技术主要由数控装备自动化监测对设备本身有影响的信息,自动性、连续性地调整系统的相关参数,以便改善数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目前,我国的数控装备自动化监测水平一般,设备的先进度与监测的精确度不是特别高,相比与发达国家的监测自动化水平还有一段距离。其次,我国企业对设备的保持与维护欠缺妥当,经常维修,影响着设备的性能,间接影响着数控系统的运行。

2.2关于数控车工的专家技术的监测分析

专家技术主要是将专家的经验与机床切削加工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输入系统,并结合相关加工工艺的参数数据库信息,建立智能化的专家系统,为数控系统提供优化的切削参数。首先,对专家技术的监测需要严格审查车床的规律。其次,参数数据库必须要监测,并对其进行数据库的定期更新,使参加工艺的参数准确,另外,智能化的专家系统需要配以监测子系统,帮助专家系统找出安全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控设备的编程效率,缩短生产准备的时间。

2.3关于数控车工的故障自诊断技术的监测分析

故障自诊断技术为数控机械设备提供了维护决策信息集成系统及智能诊断系统,包括二次监测功能、故障诊断功能、安全保障等功能。它是数控车工的监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首先,二次监测功能帮助查找数控机械设备潜在的故障,提高设备的自查能力,延长其寿命,缩小企业的成本。其次,故障诊断也是监测的一方面,再者,安全保障是监测的目的之一。其故障自诊断技术为数控车工的安全实施提高了保障。

3.关于加强数控车工监测的一些建议

3.1对数控车工工艺与工装监测的建议

数控车床是一次装夹,数控车工工艺中尤其应当注意切削用量及刀具的选择。根据研究显示这个过程常给数控车工带来实施困境。笔者建议应该加强对其的监测。首先是切削用量的选择。由于数控车工工艺中的金属切削加工环节效率较高,其被加工材料、切削工具、切削条件是主要要素,它们与数控车床的加工时间、刀具寿命及加工治疗水平息息相关。对其的监测需要加强对切削条件的三大要素即切削速度、进给量、切身直接引起刀具的损伤的严格把关。而且,在进行切削用量及切削速度的选择时,应当注重结合被加工的材料、硬度、切削状态、材料种类、进给量、切深等要素进行选择。其次是刀具的选择。数控车工工艺中的刀具选择较为重要,由于刀具的寿命与刀具磨损、被加工尺寸变化、表面质量、加工热量、切削噪声等相关。因此,在进行具体加工条件确定之前,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因情制宜。例如粗车时,由于粗车时大背的吃刀量及进给量较大,应当选择耐用度与强度较高的刀具,而精车时,由于精车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应当选择精度高、耐用度较好的刀具。另外,应当尽量采用机夹刀和机夹刀片。

3.2对其加工路线监测环节的建议

加工路线主要是指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刀具相对零件的运动轨迹与方向。首先,加工路线的设计。它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几种方案,并设有专门的部门对加工路线的科学合理性进行分析审查。其次,加工路线的选择。它应当尽量缩短加工路线,减少刀具的空行程时间,确保其加工精度与表面的粗糙度符合要求,可以预先进行小零件的测试已验证加工路线的正确性。另外便是加工路线与加工余量。由于数控车工技术对于数控车床的要求较高,在数控车床未达到普及使用的情况下,应当将毛坯上多余的余量,尤其是含有锻、铸硬皮层的余量安排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在使用数控车工工艺技术时,必须注意数控车床程序安排的灵活性。

3.3对数控机床监测的建议

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一个复杂的多方面的综合监测系统。它运用了数控机床结构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精密测量、机床制造及其配套技术的最新成果,它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产品的多样化及复杂化、产品研制生产周期短、精度要求高的难题。数控机床主要由程序介质、数控系统、伺服驱动与机床主体四大部分组成。

首先,程序介质。程序介质主要以指令的形式记载各项加工信息,包括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工艺参数与刀具运动等,并将相关信息输入到数控装置内,由数控机床对零件进行切削加工控制。笔者建议运用电子信息以及计算机技术对信息进行安全性和完整性监测。其次,数控系统。数控系统为数控机床的核心系统,同时配有相应的监测子系统。另外,伺服驱动由伺服电机与伺服驱动装置组成。需要对数控装置发出速度、位移指令控制执行部件按进给速度进行精确地计算。除此之外,机床主体。目前,数控机床的动系统主要采用滚珠丝杠,其机床主体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刚性好。

3.4对数控车工及监测人员的建议

数控车工亦指数控车床的操作人员。其职责重要,需要仔细研究和详细了解各种车床的零件,部件,机构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是正确使用车床、车床的附件、其它工具以及排除故障,并熟悉车床各加油孔和一些零件的构造和保养。二是熟悉图纸和工艺,掌握有关车削工件的计算,了解常用金属材料性能及热处理知识。这能促进数控车工技术的准确实施。另外重要的是监测人员。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公正公平地进行监督管理。再者就是提高专业技能与素养,提高监测能力。

4.结语

数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制造业。很多国家侧重于提高制造能力与水平,忽略了其监测能力的提高。要想稳定地提高国家的市场适应的能力及竞争力,长远的发展,我国必须要加大对车工监测技术的资金和研究投入,大力发展数控技术和监测技术,帮助减少工序、辅助时间进行复合加工,向多系列、高监测性的控制化方向发展。发展智能监测技术。基于数控车工的特点要求必须系统具备高强度的监测能力。同时,它又是现代化制造业发展的方向,是走向未来世界的必备利器。 [科]

【参考文献】

[1]惠飞,赵祥模,杨飞.油罐车在途状态监测系统及其任务调度策略[J].长安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87-90.

车工技术范文第8篇

《车工技能训练》的任务是以《车工工艺学》为理论基础,通过车工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车工基本技能,从而成为中级技术工人。近几年,车工中级工考核及一些技能竞赛过分地强调了高精度,从而导致了仅仅注重这方面的训练而忽视了其他的技能训练,导致技能的缺失,以至于学生无法适应实际生产。长期下去,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根本无法适应竞争激烈的劳动就业市场的需求,我们的职业教育将无法完成培养中等技术工人的使命。因此现行的《车工技能训练》教学必须进行改革。

关键词:

车工技能训练;教学改革;开发校本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创多媒体教学;新实训教学环境

《车工技能训练》是一门培养学生中级车工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实训课程,实践性很强。提高车工实训课的教学水平,使毕业生不但能达到车工中级工的操作水平,而且能满足用人企业的生产需求,实施教学改革是关键,这也是作为车工实训课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并积极钻研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编写适合实际的车工技能训练校本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教师情况不相同,实训设备的配备也不相同,如果采用相同的《车工技能训练》实训教材进行教学,效果不是太好。目前《车工技能训练》的教材单一,过多地侧重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统一性较差,实用性低。编写针对性强的校本教材,使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相辅相成,这样既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练就过硬的操作技能,又能使毕业生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

1、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1)熟悉安全、文明生产的有关知识,养成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2)了解常用车床的主要性能、结构、传动原理、并掌握其使用、维护和调整的方法。3)能合理的选用常用刀具并进行正确的刃磨。4)初步掌握工件的定位、夹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能较熟练地解决实际操作中的计算问题。6)能较合理地选用切削用量和切削液,正确使用工、量、夹具。7)会查阅车工有关的技术手册。8)了解有关车削的先进工艺,养成文明生产,安全操作的职业习惯。9)会分析废品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10)掌握车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能正确地分析工件质量,达到中级工的操作水平。11)熟悉中等复杂零件的操作过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车床的操作、维护保养的能力,同时获得车工中级工的职业资格。

2、确定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教学目前采用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符合职业标准的要求。我们结合本校具体情况等对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删减,编制一本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用于教学。本课程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车工生产安全常识:安全生产内容、文明生产内容、车削加工守则。2)车削基本知识:车床结构、车床及保养、车床基本操作、车刀刃磨与安装、工件的定位与夹紧、切削用量的选择、量具使用。3)车轴类工件:轴类工件的装夹、车削、测量,轴类工件的质量分析。4)车套类工件:套类工件的装夹、车削、测量,套类工件的质量分析。5)车圆锥面:圆锥各部分的尺寸计算,圆锥工件的装夹、车削、测量,圆锥工件的质量分析。6)表面修饰与车削成形面:车削成形面、表面修饰。7)车螺纹:车削螺纹的基本知识、车削三角螺纹、车削梯形螺纹、车削蜗杆、车削多线螺纹、车削多头蜗杆、车削螺纹时产生乱扣的原因及预防、螺纹的测量、螺纹的质量分析。8)车较复杂的工件:车床夹具介绍、在花盘和花盘角铁上车削工件、车削偏心工件、车削细长轴、车削薄壁工件、车深孔工件。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对车工实训课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1、采用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车工技能训练》项目教学是教师将一个实训课题交给学生,明确项目任务,然后同学们讨论,收集资料、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项目实施步骤:1)确定项目任务。首先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围绕车工专业培养目标,为学生设置出几个适合的项目任务,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具体任务。合理设置教学项目是“项目教学法”的关键。项目的选择要以车工应知应会为基础,既要将《车工工艺学》、《车工技能训练》的知识紧密结合,又要有一定的难度,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制定计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中不同水平的学生均衡搭配。学生根据项目任务,利用教材、图书或互联网络,了解并学习该项目包含的理论知识、技能知识,获得完成项目相关的专业知识。然后由各个小组分别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得到教师的认可。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互。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生源等客观原因,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很被动,他们不喜欢独立思考,不愿意互相协作。因此,教师在检查学生制定的工作计划时要认真研究,保证计划是切实可行的。3)实施计划。学生小组讨论并确定各自的分工以及成员之间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经确立的工作步骤进行工作。这一过程使学生强化了以往所学的理论知识,是获得操作技能的重要阶段。教师要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确定的工作步骤进行一遍,看看是否可行。作为实施环节,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与项目的关联,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理解。4)检查评估。项目全部结束后,先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然后分组讨论,对照项目结果和工作步骤,分析并确定需要完善的部分。这样,同学们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进行检查评定。教师的评定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项目的验收一是看要求完成的内容是否有遗漏。二是看要求完成的内容是否有重大或明显的错误。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一般第一学期进行《车工工艺学》的理论教学,第二学期进行《车工技能训练》的实训教学。由于理论课教学与实训课教学在不同的时间由不同的老师担任,当《车工技能训练》课上教师提到相关的理论知识时,大部分学生很迷惘就像从来都没接触过一样,实训老师只能再次重新讲解一遍,这样既费时费力,又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它突破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象,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训车间,来完成某个教学任务,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技能目标作为学习的目标。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围绕技能训练的要求,理论教学的内容、要求和进度等均由技能训练的需要来确定,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技能训练。教师边讲课、边演示、边指导;学生边学习、边动手、边提问,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的融合。例如在讲“车刀的刃磨”时,1)教师讲解车刀的材料、车刀的种类、车刀各部分的组成、车刀的几何角度及车刀的刃磨要求。2)教师示范刃磨外圆车刀,一边讲解车刀刃磨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动作要领,一边刃磨车刀,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老师的动作、然后进行模仿。3)要求学生每人刃磨一把外圆车刀。4)教师检查学生的车刀,指出不足并一一讲解,给予指导,直到每人刃磨出一把合格的车刀。5)老师收集所有刃磨不合格的车刀,集中学生逐一进行讲解,最后归纳总结。6)要求学生整理归纳出车刀的刃磨步骤,写出刃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是如何解决的,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理论—实践—理论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有理论知识的讲解,有技能知识的的操作示范,和单纯的站在讲台上上理论课有很大的区别,教学过程的设计是上好车工实训课的关键,应遵循以下思路:①明确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学生应掌握哪些理论知识,掌握哪些操作技能?②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解决重点、难点?③如何正确地选择工具、夹具、量具、刀具?④教学顺序如何安排,教师是边操作边讲解,还是先讲解后操作?⑤学生如何分组,设备如何配备?⑥教学中应明确的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知识有哪些?⑦如何引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加工工艺步骤?只有谋划好整个车工实训教学的全过程,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采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车工技能训练课是由一名教师示范操作车床,十几名甚至几十名学生在车床周围观察学习。这样就造成了很多学生不能全面地观察到教师的操作细节,甚至还有的学生自始至终看不全教师的示范过程,使得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质量下降。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对整个车工实训的教学课题进行梳理,将每个实训课题对应的“教师示范操作”提前录制成视频,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在一体化教室中播放给学生,这样每位同学都能清楚地观察到教师操作的每个细节、每个动作。我们学院的车工实训场地很大,经常容纳几个班的学生同时进行实训,环境十分嘈杂,教师讲解时扯着嗓子喊,学生听着却很费劲。因此我们将每个实训课题(内容包括相关工艺知识、零件图纸、加工步骤、加工注意事项、教师操作视频)制做成课件,在课上播放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车工技术的操作过程有着更加形象、更加直观的理解。在讲解车工技能知识时,教师可以把相对难懂的理论知识融入到课件中,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等载体将所要讲授的知识生动化、具体化,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车工技能操作环节。学生对于车工技能训练的学习由“任务式”学习,转变为“兴趣化”学习,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实训的教学环境

创新车工技能训练实训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学生通过学习能灵活地运用车床和各种材料、工具、夹具、量具、刀具,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实际的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任务。根据车工实训室的情况对实训室的设备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实训室进行区域规划,把实训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教学讨论区、实训操作区、测量检验区和库房,确保实训室的教学环境与实际企业生产环境保持高度一致,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感受企业的生产氛围。在实训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要制度化、规范化,例如学生的上下班考勤、交接班、工夹量具的领取、材料的领取、工件的检验、实训报告等都要统一规范。这样学生毕业后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车工技能训练课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车床操作技能,而且要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车工实训教师必须开拓思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辟新的教学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认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使其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参与,从而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陈雪燕 单位:河北衡水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翁承恕:车工生产实习96新版[M],中国劳动出版社,1997.7.

车工技术范文第9篇

如果教师在开展实训课程的过程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很好的结合,那么,一定会达到将琐碎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这一目的。在教师教授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内容比较多,操作性比较强,记忆量很大的知识点,如果学校的教师仅仅是在课上将这些知识点泛泛带过,将记忆的工作丢给学生,那么,即使学生能够在短时期之内将这些知识点记住,学生也不能够长时间掌握这一知识点。因此,要求教师在开展实训课程时,要先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感性的认识,在感性认识以后再安排学生进行理论的学习,教师还可以一边实训一边传授理论知识[2]。比如说,近些年来,有些学校实施了先前堂后车间的教育教学方式,这样能够使学生自身的感性认识以及消化理论这二者进行交互的作用,进而达到学校车工技能实训教学环节这一目的。

建立车工生产车间

想要将车工技能实训教育教学质量很好提升,要求学校必须要和企业进行合作,建立起一个车工生产的车间,这样能够有效培养新型人才,要求学校必须要和企业签订合同,在学校的校园里面建立起车工生产车间,并且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委派一些教师来到合作企业之中挂职,使教师能够在对自身进行锻炼的同时有机会和企业的技术骨干人员共同进行车工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还要求按照企业的需求来将学校自身车工技能实训课程的设置进行调整,探索以及开辟一种生产和教学相结合、学校和企业合作以及学校和企业共同赢利的车工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新途径[3]。

深化车间教学的改革

在第一学期以及第二学期中,要注重对学生基础训练进行实施,将知三、会二以及精一作为主要的实训教学目标,实施实训教学的内容也要和实训教学的理论进行相互衔接,教师要遵循从简单到复杂这一种实训学习的过程。在第三学期到第五学期之间,要求教师要带领学生到达车工的生产车间里面实施体验式的产品加工实践,与此同时,要求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学生都要达到车工技能的中级工水平,教师要帮助学生考取到中级车工的资格证书。其次,要求教师必须要建立起一个三级车工技能实训教学的组织管理体系以及生产管理体系,并且对学生实施考核上岗的制度,实训教学组织管理体系必须要兼有班组以及车间的三级管理的职能,要求实习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兼任车间的质检员、车间的生产调度以及车间的主任等等职务,车工实习的班级要分组来按照企业的班组管理模式来实施管理,车工实习的指导教师可以扮演师兄、组长、师姐或者班长等等角色,进而生动形象的构建起一个车工三级实训教学组织管理系统以及生产管理体系。最后,要求在第三学期的时候,教师必须要采取部分时间制度,使学生能够在学校自身车间里面轮流实施产品加工实践以及专业技能实践,严格按照合作企业对于新职工的培训和上岗要求来对学生进行训练。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探讨了学校车工技能实训教学环节。实践证明,这些改革能够提升车工技能实训教学质量,能够很好的将专业课教育教学目标实现,最终使学校和学生都能得到良好发展。

车工技术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技校;阶段目标训练法;运用

一、阶段目标训练法的内涵

这里所说的阶段目标训法是指在技校车工实习训练中,实习指导教师根据车工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实践教学总目标与大纲要求,结合学校车工实习实训条件,学生实际,采取分解总目标,科学系统地分阶段安排车工技能训练项目与内容,讲究训练过程的计划性、目的性、步骤性与整体性;建立阶段目标训的考核评价机制、反馈总结机制、奖励激励机制,以确保教学与实训总目标的达成的一种训练法。

二、技校车工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笔者对当地几所技校车工实习教学的调查发现,技校车工实习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有的技校车工实习实训设备简陋,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达不到车工实习的要求。其实车工实习包括普通车工实习与数控车工实习及数控铣床、数控刨床、数控磨床等的实习。有的技校车床(主要指普通车床)已很陈旧,迫切需要更换;有的技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刨床、数控磨床等的数量有限,很难实现一人一岗的实习要求;有的技校一个小组合用一台数控车床实习,一天下来轮到自己不到一个小时。如此一来就很难保证实习实训质量。

(二)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模式传统,直接影响着实习教学的质量。技校很大一部分实习教师是从企业里应聘过来,有一部分是技校优秀毕业生留校的。这些实习教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缺乏理论支撑,做做有一手,讲讲缺乏理论高度。有的是根据师傅带徒弟的那一套来进行教学,观念落后,教法陈旧,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有的是根据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那一套来进行教学,自己觉得可以,但没有借鉴他人的经验和优点,参加技能竞赛无法跟别人比,难以取得好成绩。实习教学质量也难以提高。

(三)缺乏创新,用同一的“标准”培养学生,难以发挥学生个体差异的优势和创造思维。这是当今车工实习教学最令人痛心的问题。有的学校实习教师往往是用统一的实习标准和要求去指导学生实习,不允许学生有任何自己的想法及改进意见,学生稍有异议和想法,就大声训斥,唯恐出事。有的实习教师严格按照自己的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操作,这在学生初学时比较好,但当学生操作熟练时仍然坚持这些操作法则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了学生个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不过是一台“活机器”,而没有自己的个性与创新处。

(四)实习教学时间不足。机械专业的学生实习不单单只有普通车床,还有钳工、数控车床、焊工等。因此,学生在校实习就受到各种因素等的限制,致使车工专业实习实训时间无法得到保证,难以达到车工考证的时间要求。

(五)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调查发现,有的学校《车工工艺学》理论知识学习后到实际车工实习有较长一段时间。有的是半学期,有的是一学期。这使得部分学生到实习时已差不多忘了理论知识。对于较自觉地学生来说,它会主动去复习学过的知识,而对于不自觉或者说本来基础就较差的技校生来说那肯去复习呢。实习效果的不理想可想而知。

三、阶段目标训练法在技校车工实习教学中的运用

(一)车工技能训练阶段目标定位

技校车工技能教学阶段目标的定位:应以中技培养目标为方向,以企业需求为根据,以技能人才岗位应达到的技术水平为依据(即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级车工标准为依据),基本定位是培养企业一线工作的技术工人;经过学校科学规范的训练使学生达到中级车工技能等级,少数达到高级,缩短学生从毕业到上岗期间的时间准备,能使学生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二)车工技能训练阶段目标的确立

技校车工技能训练阶段目标的确立应以培养总目标为依据,根据机械专业车工实习应达到的技能等级确立各阶段训练目标。笔者在车工技能训练教改项目中承担主要负责人,对绍兴市、宁波市等六所技工学校的机加工实训模式及当地一些企业做了调查,提出了强化技能训练,突出主干技能的观点。对于将来走上工作第一线的技术工人来说,关键是有一手过硬的操作本领。为达此目的,笔者将车工技能实习训练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实习认知阶段,二是基本技能训练阶段,三是强化技能训练阶段。

(三)车工技能训练阶段目标的组织与实施

1.实习认知阶段是指学生在尚未具备必要的车工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知识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进入车工实习实训室,指导学生了解车床的结构、功能、操作方法及安全操作应注意的问题等,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初步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如何安装刀具、装夹工件,能车削简单的加工表面。此阶段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要求不可过高,重在认识并能初步正确加工。该阶段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影响很大,如《车工工艺学》、《机械加工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的学习都要用到有关加工的知识。因此,要以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与学习兴趣为重点,使学生在头脑中牢固树立印象,为以后学习与训练奠定基础。

2.基本技能训练阶段是指在实习认知阶段基础上的提高与进一步。由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与初步实践,已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个个的项目训练,如车外圆、车端面、车槽和切断、车螺纹、车圆锥面等。这些技能训练十分重要和必要,必须一个个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还须指导学生进行车削工艺分析,出现的故障排除,对做出的工件进行对比,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制订改进的措施。在此阶段实施过程中,学校应保证一人一岗;保证足够的实习时间;保证实习材料的供应等。

3.强化技能训练阶段。为确保技能等级的考核成功,车工实习阶段目标训练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还须实施技能强化训练。综合运用各项技能,增加实习实训难度,集中时间进行等级考核前的强化训练。这阶段训练的要求是:一是制订好强化训练项目。这项目的确定应根据考核的具体要求,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最终达到目标。二是准备好强化实习实训的各项预备工作,如实习的图纸、原材料、工量具,检查与维修好车床;安排好各班强化实习训练的时间等等,以确保实习的顺利进行。

4.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包括实习实训教学计划的制定,实习指导教师的安排,实习工量具的配备,实习工场的卫生打扫,实习车床的维护与保养,实习原材料的准备,实习考核评价制度的制定,实习考评领导小组的成立等。

四、阶段目标训练法在技校车工实习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贯彻落实车工技能教学改革的精神。包括阶段目标训练法实施方案的制定、组织与学习,统一思想与认识,领会实训精神与要领,尤其是要懂得如何实施,即具体操作措施。

(二)对各阶段目标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易后难的原则,注意个体差异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走过场。应讲究实效,讲究对学生的实习有进步与提高。

(三)注意各阶段目标训练的总结反思,尤其是对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要及时处理与解决;要有激励机制,奖励那些进步明显和成绩突出的学生,鼓励那些后进生。要上下配合,相互协调,部门协作,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梁秀萍.试论重职《车工工艺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家教世界,2013.05.

[2]陆石磊.新课改背景下《车工工艺学》教学方法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05.

上一篇:低碳环保范文 下一篇:低碳出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