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范文

时间:2023-09-25 10:04:15

新闻聚焦

新闻聚焦篇1

关键词: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舆论导向;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8-0051-01

一、建立制衡威慑机制

新闻舆论监督作为党内监督的诸种形式之一,在从严治党中有着其它监督形式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它包括“参加”、“影响”、“批评”、“制衡”、“威慑”等,其核心是“制衡”和“威慑”。

首先,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情况的跟踪监督机制。新闻舆论监督首要的任务是对国家和各级权力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新闻媒体是党内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守望者,必须对权力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既要将舆论监督客体的行为及时告诉舆论监督主体,又要及时将舆论监督主体的意见反馈给舆论监督客体。

其次,要建立健全重大案件追踪报道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鼓励、支持新闻单位对行政机关的违法乱纪行为进行监督、曝光;监督部门和政府法制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对新闻曝光案件的追踪报道制度和监督查处结果的制度,努力建构新闻媒体监督与政府依法行政的互动渠道,形成“曝光--追查”的互动模式,强化舆论监督的影响力,彰显新闻媒体的良知和正义感,促进现实问题的解决,维护和其他法规的严肃性。

三是建立监督职能机关与新闻舆论监督部门的互动机制。新闻舆论监督属于非权力性监督,它的监督无论从监督的内容、监督的时机、监督的力度等方面看都十分有限。因此,舆论监督部门必须同负有专门监督职责的机关加强联系,如纪检、监察、审计、检察等机关。对一些重点监督的问题,要组织统一的行动,专门监督机关对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和重要线索要予以重视,必要时应及时介入。

二、建立沟通对话机制

新闻报道肩负着进行正面宣传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使命。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需要广播电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抓住听众”。只有这样,广播电视的内容才能有效地实现其功能。新闻传播学有一个基本观点认为:传播的本质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一个相互沟通、交流和相互影响的双向过程,传播的价值是在传播者与受传者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因此,作为传媒就应当把握信息得以有效传播的核心,即尊重人、关心人,使传播内容更加贴近人民群众,力求贴人心、得人心、稳人心。在新闻事实、信息的传递上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体现崇高的人文关怀。把握这个核心并以此推进媒体的发展进步,既能迎合受众的需要、时代的要求,又是新闻业实现其自身价值的体现。

新闻媒体具有强大的社会公信力,是公众舆论的风向标,它反映舆论、引导舆论。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为人民负责,公正、客观地向社会报告事物发展变化的心理态势。运用这种心态和形式写作,最终目的是让我们的新闻报道,在受众那里可信、可读、可亲。

三、建立工作保障机制,促进新闻舆论监督有效实施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闻报道在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不想用一种新的模式要求所有的报道,但是可以肯定,有相当一部分报道,特别是那些从较大广度和深度反映某一事物的新闻、通讯、调查等,应该如此。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建设,要认真学习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党纪政纪条规,提高法律、政策水平;要严守职业道德,禁止有偿新闻;要树立政治责任意识从而负起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社会义务。

四、焦点难点、敢于面对现实

一是聚焦热点难点、敢于面对现实,在迎接挑战中攻坚克难,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前提。经过多年艰苦奋斗,我国改革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但前进中也会出现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渐显突出,且这些问题的存在又会制约着我们的发展进程。特别是一些涉及民生、涉及百姓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绕不开、躲不过,不容回避地摆在我们面前。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舆论环境、民主法治环境、民主监督环境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不再是“一言堂”,也不再是“一个调”。政府的指令通过政务公开,让百姓一目了然;群众的呼声,通过领导热线、政府网站、领导信箱、微博等各种渠道让政府明明白白,消息不再闭塞,信息广为传播。但如何看前进中的问题,却经常是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甚至有人采取回避的态度。

二是服务人民群众、致力改善民生,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解疑释惑,在析事明理中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理论不是简单的说教,必须以理服人。科学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错误的理论会误国误民。我们不怕出问题,关键是如何看问题,《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为指导,以大众视角观察社会现实,使我们深切感到理论并不灰色、理论并不遥远,其实就蕴含在百姓衣食住行中,融会在人民群众心坎上。面对物价上涨、分配不公、房价高、就业难、看病贵、就学难、发展不平衡以及党内存在腐败现象的现实,我们既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能坐井观天,对改革发展失去信心。要相信党和政府,相信人民群众,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总会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来,这就是“怎么办”的问题。

五、结语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越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就越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一些较为敏感的社会现象和改革发展中显现的问题,不仅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知道该怎么看,还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清楚地知道该怎么办。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旗帜鲜明地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实现广播电视工作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礼闻.理论在回应现实中活力迸发――读《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体会[N],人民日报,,2011-08-10(005).

[2]张健.论新闻写作模式的改革[J].魅力中国,2007,(05):72-73.

新闻聚焦篇2

中国式婚姻的7个错误观点

最近一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证实,我国的离婚率直线上升。婚姻的解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婚姻存在错误的认识。

错误观点1:婚姻给男人带来的益处比女人多

事实:调查结果显示,婚姻给男人和女人带来的好处是一样多的,只是不同方面而已。大部分家庭丈夫挣得比妻子多,相对的,妻子就得到经济上的支持。

错误观点2:孩子的降临会使夫妇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

事实:大量研究和调查结果表明,孩子的到来会疏远夫妻之间的关系,给婚姻带来无形的压力。但是有孩子的家庭比没有孩子的家庭离婚率稍微低一些。

错误观点3:一段婚姻能否长久的关键是运气和浪漫情调

事实:比运气和浪漫更重要的,是责任心和相敬如宾。最幸福的爱侣也是一对彼此分享生命中感动和兴趣爱好的朋友。

错误观点4:未结婚就长期同居能使两人更好地了解对方、适应对方,创造更和谐美好的婚姻

事实:大量调查结果证实,婚前同居者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分手的概率更高。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既然那么轻易就把自己交给对方,婚后一旦出现矛盾也会轻易提出分手。

错误观点5:结婚的女人比单身的女人面临更大的家庭暴力风险

事实:足够的调查结果证明,同居时,女人更容易遭受她们男友的暴力,这个百分比要比已婚家庭中的女人高得多。结婚后,男人更多地投入到家庭和社会中,社会准则无形中纠正了他们的行为。

错误观点6:已婚夫妇对性生活的满意度下降

事实:婚姻调查的结果显示,结婚后男人和女人对性生活的满意度比未婚男女高,精神上和生理上都能得到满足。

错误观点7:同居与结婚相比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没有那一纸证书而已。

事实:同居不具有婚姻给身心带来的益处,同居的伴侣缺乏已婚夫妻之间的忠诚,他们更重视自己。

数据

1/5:上海社科院进行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将近1/5的年轻人选择“不要孩子”,他们不要孩子的主要原因是把事业放在首位,担心有了孩子影响工作,特别是女性,更害怕有了孩子以后,影响身材和以后工作。

44%:据一项统计表明,我国城市居民中,44%的人开始进行自我药疗保健。

1/4:资料显示,成年人的性知识大多来源于书本,大约占1/4,其次为同龄朋友,约为12%,然后才是自己的父母,仅为3%。

五成:由北大人民医院主持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40-70岁男性中,高达52.2%的人面临着ED(男性功能障碍)问题的困扰。同时显示,当他们出现ED后,平均22个月后才去看医生,而国外是平均6个月,主要原因是内心的自卑和羞怯挡住了他们求医的脚步。

新知

月经可能变“季经”:前不久,美国食物药品局批准一种新型口服避孕药上市。这种避孕药与其它避孕药的最大区别在于:服用此药的女性一年中只会来4次月经,同时,该药的副作用也较其它避孕药小,安全可靠。

啼哭声调丰富,长大能说会道:德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每个婴儿啼哭时声调变化并不一样,而声调变化越丰富,表明这个婴儿以后的语言能力就越强。反之,旋律单一的啼哭声预示着婴儿以后学说话会困难一些。

女人天生好妒忌:加拿大约可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女性善妒还真有可能出于生理原因。这项新知认为:女性的妒忌与其生理周期有着直接关系,通常在每个月的排卵期内,妒忌的程度会不知不觉地达到高潮。

趣闻

美女盗精怀孕,男子含冤当爸爸:39岁的乔纳森・埃文斯也许是英国最倒霉的“爸爸”了。据报道,乔纳森是在里明顿市一家夜总会中结识了名叫卡罗尔的女子,几杯酒后,他们发生了性关系,为了防止卡罗尔怀孕,乔纳森使用了。然而几周后,卡罗尔突然给他打来一个电话,称她已经怀孕了。事实真相是她用乔纳森遗留在中的使自己怀了孕,因为她很想要一个孩子。

男性“隆胸”渐成美容新宠:只因羡慕健美胸肌,男人竟然开始填硅胶隆胸。据上海一家整形美容医院统计,大约有40来位男士曾先后要求隆胸,目前已有10多人在手术后有了健美的胸肌。他们多数是骨骼纤细的“白面书生”,有的表示强壮的身材对工作有所促进,能给客户或者上司留下信任可靠的印象;有的则是因为女友嫌自己“身胚小”,没有“宽阔的胸怀”才决定手术。

观点

单身公害VS性别公害

作者:艾宝贝

在电影情节中,反映在真实的世界里,人望的版图可说是永无止境的延伸着,其中“”的版块,也似乎随着社会的演变,更加地活络起来。

最引起大家关注与讨论的主题,想必非单身公害莫属!大概是单身女性较常提及,被已婚女性敌视的不满吧!

摊开报纸的社会版,一堆关于情杀的案件,都是“某狐狸精勾引有妇之夫”,或“某妇人被在床”之类的标题。但曾几何时,我们这类标题变成了“我老公外遇了,但他的情人却是一个男人”,或“我的老公爱上了另一个男人”之类的标题。

听起来着实地让人感到讶异,换句话说,过去我们常绕在嘴边的名词“单身公害”,也许应该正式的更名为“性别公害”才公道些。也许是性别意识的高涨,现代的爱情关系也变得复杂了起来。

只要有人开始不断抨击一夫一妻制,视结婚证书只是社会道德观下,一张合理的证书,是残害人类彻底失败的作法时,这就不禁让人思考,也许一夫一妻不尽然是最完美的制度,不过人类一直以来所寻求的,不正是一个感情上的的归属感吗?

换句话说,“家”其实就像是我们的精神堡垒与灵魂上的避风港。若人们只为贪图一时的个人,最后因为搞不定自己的欲望,而破坏家庭的和谐,难道这就是大家所追求的目标吗?或许这该是大家值得一再深思的问题!

域外

单身的欧洲

作者:西蒙

英国,700万的人独居;法国,单身人的数量翻了一番;40%的瑞典人正在过单身生活……欧洲已经被认定为“单身部落”。

■享受自由自在的单身生活

经济的繁荣意味着人们必须忙于赚钱,也更加努力地工作,这样他们用来花在发展一段感情的时间就大大减少了。平皮・阿罗约,一位35岁的作曲家现在巴黎独居,工作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忙了,他无空去约会;而另一位年满50岁的大学教师下定决心不重蹈母亲的覆辙――放弃自己的职业去相夫教子。

■谁能够选择得起单身

当然,选择过单身生活可是要付出代价的。在斯德哥尔摩、罗马或柏林等城市,高价的房租意味着只有较高收入的人才能够有一间像样的单身公寓,所以越来越多的高薪职业人士选择单身也就情有可原了。

■单身生活时干什么

女性的单身生活似乎比男人过得更加来劲。她们还有一种趋势就是几个单身朋友倾向于住在附近好有个照应,建立一种类似家庭式的网络,她们有着多姿多彩的生活,像去健身、看电影、泡酒吧等;而男性单身人则比较喜欢呆在家里,两者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反差。

■单身生活的爱情

单身生活并不一定意味着没有浪漫的爱情。越来越多的已婚男女选择分居生活。在这个流动性高度、快速的社会大环境中,职业人士为了工作的需要通常要居住在不同的城市或者不同的国家,他们通过电子邮件、电话或者周末约会来维持感情。

■单身生活的性

新闻聚焦篇3

关键词新常态报业转型聚焦战略

媒介形态的多元趋势,稀释了报纸的传播力、影响力,以及经营能力;加上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报业经济呈现出与以往不一样的“新常态”:广告、发行“断崖式下滑”,不再有广告客户排队在广告部交款的场景,费心费力策划组织的活动也不如过去那样吸引关注与广告投放;读者减少,一些早报下午才投递到,却很少接到投诉电话;即使报纸有明显错误,也不会有人发现;一些发展不好的报纸甚至亏损裁员休刊……

面对新常态,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报业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一味强调“做大做强”“跑马圈地”的发展思路,采用新的发展战略――聚焦战略。

一、目标聚焦:致力于舆论传播能力建设

当前的媒体格局呈现出媒体职能单一化的趋势。报业兼具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前者是报业的职责和使命所在,而后者是报业生存的基础。上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使报业在意识形态属性之外,经济属性得到强化;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都市报的出现,更是以都市报的经营能力助推报业持续繁荣了二十多年。而当时的媒介环境使大部分媒体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之外,都拥有较强的赢利能力。报业的普遍运营模式就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个媒体同时围绕这两个目标进行运作。

但最近几年,新媒体的兴起稀释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力,特别是经营能力,导致传统主流媒体运营收入利润“断崖式下滑”;更为重要的是,新媒体的全新模式也彻底改变了媒体的运营格局,一个媒体不再那么容易兼具赢利与舆论职能于一身。赢利平台与影响力平台不同体是新媒体时代媒体赢利模式的典型特征,网易、新浪、搜狐、腾讯等门户网站,主营业务是新闻,这是这些新闻门户影响力的重要组成;但是它们的主要赢利来源却是网游业务。主体业务不赢利,衍生业务或辅助业务成为赢利主平台。现在一个单独的媒体平台已经很难同时承担起赢利与舆论两个职能,媒体单职能化成为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报纸的意识形态属性得到强化,比如党报,而经济属性却在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时迅速地被弱化。

报业所运作的那些新媒体也是如此,通过手机、PC、微博、微信公号、客户端等数字终端看“报纸”的人比原来更多,在受众数量、接触率、传播力等方面甚至已经超过原有水平;但是,所运作的这些新媒体在获得影响力与传播力的同时,在赢利方面一直很难突破。

从近几年的报业实践来看,很多转型举措仍然固守媒体多职能化时代的思维定势。PDF电子版、报纸新闻网站、新闻客户端等报业新媒体都以多个媒体职能作为目标,试图同时实现拯救报纸、占领舆论阵地、获得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三个目标,比如在PDF电子版、报纸新闻网站、新闻客户端上原版样呈现报纸版面,试图吸引读者到网络上阅读报纸,以拯救报纸版面形态;或者希望这些新媒体在占领舆论阵地之外,还能成为另一个经济增长点。

目标的多向导致转型举措的矛盾与转型效果的互相掣肘,一些新闻客户端为尽快提升赢利能力,在最短时间内争取尽可能多的用户,以扒粪揭丑作为卖点,小道消息、政治内幕满天飞,这与中央对媒体弘扬主旋律、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的要求不相符合,与坚守舆论阵地,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的核心诉求更是背道而驰,值得警惕。

为获得市场认可,成为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大部分报业新闻客户端都使用各种非常规手段片面追求客户端的下载量。比如抽奖、让采编人员在朋友中推广、层层分解下载任务等。一些地方还直接通过行政手段推广本地的新闻客户端产品,要求像重视党报党刊发行一样重视新闻客户端的推广使用工作。如此方式获得的用户数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飙升,但是一般都黏性不够,日活跃率较低。这些虚夸的数字并不能增强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更不能履行主流新闻客户端的职责和使命,对于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国家战略并无多少价值。

报业存在的更多理由是党委政府舆论宣传和人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在当前复杂的舆论格局下,在社会思潮多元繁杂的情况下,最需要报业做的是真实权威新闻信息的专业收集者、传播者和有影响力的舆论引导者;而不仅仅是以经济效益作为指向的经营实体。坚守党的宣传舆论和文化阵地,是报业的根、报业的源、报业的本,离开这一“根本”,转型就是忘“本”了,转型就转锚了方向,最终只会让报业陷入困境。

报业转型的目的不仅仅是做大做强,繁荣发展;而是在当前的舆论格局下,更好地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舆论宣传的合力,更好地坚守舆论的主阵地。报业的所有转型举措,壮大经济实力、提高影响力,整合资源、加快发展等等,都应最终聚焦于这个目标。

在媒体职能分化的趋势与报业目标聚焦的要求下,报业应着力于三个方面:一是寻找并增加赢利平台,以赢利平台来支撑舆论平台;二是通过新媒体来强化整体舆论能力,将之作为最终聚焦目标;三是形成以舆论阵地建设为核心目标,打造以赢利平台支撑舆论平台的报业架构。

二、定位聚焦:不忘初心,坚持媒体风格与特色

在媒体产品多如牛毛的新媒体时代,每一个媒体产品的定位都应该非常精准,定位的摇摆将使媒体产品失去个性与核心竞争力。报业不能被新媒体所裹挟,应不忘初心,坚持媒体本来定位与风格。

新闻聚焦篇4

一是进一步加强数字出版的整体布局和产业引导。以制定上海市“十二五”数字出版产业规划为契机,明确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阶段性目标,进一步细化重点数字出版领域发展思路,加强整体布局和产业引导。以规划引领,政策保障,使上海数字出版成为新闻出版强市建设的强大助推力。

二是进一步推进国家基地建设。继续聚焦张江基地和虹口园区,努力形成对整个行业转型发展的示范效应和带动能力。重点关注、支持设立内容资源转化和加工基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打造大型综合性的内容投送平台;推动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和探索;以电子书包和在线教育为突破口,积极打造数字出版发展的新高地。同时,大力推动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和国家数字印刷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促进新闻出版全行业持续快速发展。

三是进一步深化传统出版结构转型。鼓励支持新闻出版企业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对出版内容资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开发利用。鼓励支持通过科技创新手段,聚焦尤其是整合数字出版产业链、创新组织形态、寻求共赢模式的重大项目。加大资源数据库建设推进力度,力争通过两期沪版图书内容资源库建设,完成新世纪以来出版的图书数字化工作;上海电子报库项目,拟于两年内逐步完成上海100张报纸的数字化全样本库建设。同时,鼓励支持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积极培育和打造主导数字出版产业格局、有国际竞争力的旗舰型市场主体。

四是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制定《上海市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若干规定》,从政策高度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继续加强数字出版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版权服务体系和版权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加快数字版权保护平台建设;积极促进金融资本与出版资源对接,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提供所需要的投融资平台和金融支持。

五是进一步聚焦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和重要工作。聚焦今年启动的总投资为20亿元的盛大彩虹城项目,推动打造一座科技与文化相结合,体验与互动相结合,生活与娱乐相结合的经典数字之城;聚焦上海方正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推动国家复合出版工程核心技术研发落户张江;聚焦中国出版集团与市新闻出版局战略合作,推动国家中华字库工程部分项目落户虹口;聚焦推动资源数据库、数字化内容投送平台和内容资源转化及加工基地的建设,鼓励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尽快在国内形成电子书产业优势;聚焦上海电子书包项目路线图,抓紧开展相关研究和探索;聚焦三网合一的机遇,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

焦扬

女,1957年8月生,汉族,山东人,工商管理硕士,主任编辑。现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上海市版权局局长。

1983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2005年2月至2006年7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职工商管理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

新闻聚焦篇5

为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大荔县融媒体中心在掀起学习热潮的同时大力开展学习教育宣传报道工作,采取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等形式,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聚焦聚力“学党史”,从党的百年历程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古田军号》红色电影,凝聚奋进力量。认真学习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辅导书籍,真正把党的历史学习好、领悟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聚焦聚力“悟思想”,从党的百年历程中汲取真理的力量,以绝对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创新运用多种方式扎实开展理论学习,真正学出理论清醒、学出政治定力、学出使命担当,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聚焦聚力“办实事”,从党的百年历程中汲取人民的力量,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工作实处。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奋力提高节目的艺术水准和群众满意度。聚焦聚力“开新局”,从党的百年历程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以更大担当更大作为奋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4月19日,大荔县融媒体中心负责同志以“牢记奋斗历程 坚定理想信念”为主题,为中心全体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下一步,大荔县融媒体中心将从科级领导干部、股室负责人、普通党员干部中选取优秀代表,围绕本职工作、一线经验、业务素质等方面内容开展讲党课活动,通过“比学赶帮超”、“业务大比拼”等多种形式,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实处走、向深处行。4月20日,为了更好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县融媒体中心特别邀请了全国劳动模范赵贤若在中心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之“劳模讲堂”宣讲报告会。通过生动、全面展示劳模先进事迹,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形成崇尚劳动光荣、学习劳模、学做劳模的良好社会风尚。4月27日,大荔县融媒体中心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举办“品读红色经典 共庆百年华诞”读书分享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大荔县融媒体中心突出“学以致用”,充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中心发展的强大动力,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通起来,推动中心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有效地履行好职责使命。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平台,精心做好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宣传报道作用,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和重要论述,推出一批特别节目、专题专栏和系列报道,展现好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好成果。精心打磨一批庆祝建党百年重点节目,打造更多生动鲜活的“爆款”新媒体产品,以精品力作深情礼赞党的百年华诞。

截至目前,《播报大荔》电视新闻开设《学党史 举旗帜 奋斗新征程》《奋力十四五 实现新跨越》《红色党旗高高飘扬》专栏共播发新闻45条,广播共播发新闻45条,新媒体共播发新闻403条。其中,《播报大荔》微信公众号开设《学党史 举旗帜 奋斗新征程》《党史学习教育——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栏共播发新闻57条,《大荔融媒体》美篇开设《党史学习教育——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党史》专栏共播发新闻235条,《播报大荔》微信朋友圈开设《党史回眸》《历史瞬间》《党史百年 重要论述》专栏共播发新闻72条,《爱大荔》APP客户端开设《党史学习教育——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栏共播发新闻235条。

新闻聚焦篇6

一、做好新闻监督的后续报道,是维护百姓利益的需要

新闻报道要求一事一报,完整准确。一个新闻事件,媒体不报则已,报道的话则应有花有果,有始有终。如《收取装修保证金不应该!》报道铁岭市某小区物业公司在交房的时候,都要向业主收取装修保证金。这种做法是否合理?笔者经过对多部门的采访最后确定,收取装修保证金的行为属于违规行为。节目最后,相关单位领导表示,责令物业公司退还向业主收取的装修保证金。但是,这笔钱到底能否如数退到业主手里?后续情况怎样?这是报道的目的。为此,我们一周之后连续播发了《收取装修保证金不应该!》的后续报道――《我市清退装修保证金》。报道了全市清退“装修保证金”的总体情况,得到市纪检监察部门联合市劳动保障部门的重视,表示:一定要彻底治理“装修保证金”问题。可以说,这样的节目尽到了媒体监督的责任,节目的后续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问题解决的进度,维护了百姓利益。

二、做好新闻监督的后续报道,是加强媒体公信力的需要

《舆情聚焦》节目的公信力主要建立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给出明确的答复、权威的解释、具体的办法基础之上。群众之所以向《舆情聚焦》节目反映问题,是基于他们对媒体的信赖,希望借助舆论监督的力量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进行督促改正。

机关作风建设是机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2011年6月,《如此机关工作作风怎能行》节目作为《舆情聚焦》的第一期节目在电视中播出,对个别党员干部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上网、玩游戏,窗口单位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进行了曝光。

之后能不能把监督进行到底,彻底解决机关工作作风问题。为此,栏目组决定在节目播出之后,迅速推出后续报道――《机关工作作风应常抓不懈》。节目公布了对上期节目中被曝光的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决定,还对各县、市区在内的机关工作作风继续明察暗访,把媒体监督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后续报道推出之后,社会反响更加强烈,观众给节目组打来电话,觉得这样的媒体、这样的节目才真正反映了百姓心声,并纷纷为栏目组提供新闻线索。

百姓的认可一方面坚定了《舆情聚焦》继续维护社情民意的决心,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栏目的发展,加强了媒体的公信力,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崭新的媒体形象。

三、做好新闻监督的后续报道,力促行业部门工作的改进

一般地说,某些违规违法行为被媒体曝光之后,被监督的单位都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改正,制定规章制度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表现其改正错误的决心。新闻媒体有责任、有义务对这些情况加以报道,一方面满足受众的知晓欲,一方面客观地报道事实,帮助舆论监督对象树立新的形象。

2011年10月,《舆情聚焦》播发了一期题为《变了味的社会保障卡》的节目。节目反映铁岭市个别药店,向医保卡的持有者销售营养保健品、化妆品等生活日用品。医保卡本是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为参保人就医、购药办理的凭证,用于验明身份、记录、储存个人账户资金及使用情况的电子信息卡,是体现国家惠民利民政策的,由于相关职能部门的疏于监管,却被商家改变了味道,也给医保制度改革带来极大隐患。在《变了味的社会保障卡》节目中,记者对这一违反国家政策的现象进行了曝光,把相关责任人漏洞百出的解释呈现在观众面前。

节目播出第二天下午,该单位的领导表示对全市使用医保卡的药店将进行一次彻底整改。为此我们对此事进行了接续报道,这样就给相关监管部门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也给百姓一个合理的交待。

长期以来,新闻监督类报道一直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人民群众的关注,在维护稳定、化解矛盾、改进工作、鞭挞假恶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这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续报道作用明显。后续报道运用得当,舆论监督则更有力量,更得民心,反之亦然。

新闻聚焦篇7

一、文化媒介落地:以提高电视节目收视率和受众面为诉求,实现重钢电视新闻节目在长寿区、大渡口区两地的区域覆盖;

【关键语】“传媒区域阵地 、受众全线覆盖”

成立于1987的重钢集团电视台,经过25年的发展历程,重庆钢铁集团电视台为重钢主流宣传媒体,拥有两个独立频道,用户达到43900户。每天制作13分钟的《重钢新闻》在大渡口老区区滚动播放,借此传达企业的使命,张扬企业的精神,宣传企业的目标,塑造企业的形象。

2011年,随着重钢环保搬迁工程一期650万吨钢规模在长寿新区的建成投产,老区钢铁生产线全面关停拆除,目前在长寿新区工作的重钢职工已达到2万余人。为解决重钢环保搬迁万余名职工的住房问题,重钢集团先后在长寿城区开发了“6号原舍”、“半岛香颂”和“朵力江畔”等3个职工住宅小区。目前,仅入住小区的重钢职工户数达7575户,职工观众收视群体数达2万余人,他们对《重钢新闻》节目的收视需求日益强烈!

【《重钢新闻》落地长寿】

2011年随着重钢长寿新区的顺利运行和重钢老区关停拆除以及大渡口区旧城改造工程步伐的加快,重钢电视台所属大渡口区的有线电视用户也逐年递减。针对此情况,如何促进和实现文化媒介落地,解决广大职工和观众对本企业电视文化的渴望,就成为重钢电视人急待思考和解决的课题。在重钢集团党委宣传部的统一领导下,重钢电视台在提高电视新闻覆盖面、增加受众量、提高节目收视率等方面开始了积极探寻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2011年9月,经过相互磋商,本着媒体互动、资源整合的原则,重钢集团电视台先后与大渡口区新闻中心、长寿电视合,在各自的新闻节目互播对方的部分新闻节目,分别在长寿电视台《长寿新闻联播》中播出“来自重钢的报道”,在大渡口电视台《大渡口新闻》中播出“看重钢”,初步实现了企业电视新闻在两个区级电视台播出。新闻节目播出后,虽然观众反响较好,也增加了企业电视新闻传播的范围,但由于新闻播出的随意性和条数有限,传播还是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而远在重钢长寿新区工作、生活的2万多名重钢广大职工,却因距离集团本部近百公里,而无法收看重钢电视台每天播出的《重钢新闻》节目,为此。职工们收看《重钢新闻》的呼声日益高涨。

为发挥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势,起好正确的舆论导向,丰富新区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尽快实现《重钢新闻》在长寿区电视台所属频道播出刻不容缓。为了发挥电视宣传的凝聚职工、弘扬企业文化、助推重钢持续健康发展的作用,在重钢集团和长寿区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大力关心、高度重视下,在重庆市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2月,重钢集团电视台与长寿区广播电视台、长寿网络公司积极协调,就《重钢新闻》在长寿区广播电视台所属频道播出事宜初步达成共识和解决方案,本着宣传互动、友好合作、互惠互利、共谋发展、实现双赢的原则,双方同步签定了关于《重钢新闻》在长寿区播出的协议。经双方友好协商,长寿广播电视台将从5月3号起,在该台“生活频道”正式播出重钢电视台制作的《重钢新闻》节目。

此次落户长寿电视台生活频道的《重钢新闻》节目时长为15分钟,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19点30分为节目首播时间,重播时间为当天23点 ,以及次日7点30分和13点,共计播出四次。《重钢新闻》节目的播出,得力于双方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可以说节目的播出意义重大,这为政企电视媒体实现互动和强强联合,创造性地探索出了有益的路子和模式。

【节目播出效果】

长寿电视台拥有用户15万余户,观众近50万人。据了解,重钢集团电视台出品的《重钢新闻》节目能在长寿地区如此庞大的有线系统播出,在全国大型国有企业尚属首家,这也为政企电视媒体资源整合,强强联合实现互动,开了个好的先河。

《重钢新闻》节目在长寿地区播出,不仅丰富了长寿地区电视节目的内容,也满足了长寿重钢职工及广大市民收看企业新闻的需求。同时,也给重钢集团电视台进一步提高节目档次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到把《重钢新闻》办成一档领导满意、观众喜欢、形式多样、内容精彩的精品电视新闻节目。

二、电视媒体行为落地:努力践行“走、转、改”精神,奉行“精巧策划力、精细执行力、精准传播力”原则,让电视新闻宣传做到:聚焦基层、贴近一线;

【关键语】“聚焦到一线、记者走基层”

2012年,重钢集团党委宣传部根据的要求,号召新闻宣传工作者践行“三贴近”原则,积极开展“走、转、改”活动,真正让新闻报道做到聚焦基层,贴近一线。为此,重钢集团两大主流媒体重钢集团电视台和《重钢报》从年初开始,派出大量记者,深入生产一线和非钢领域,注重拓宽宣传报道方式,记者“走、转、改”采访活动亮点纷呈、浓墨重彩。

“脚深方能文不浅”,本着“贵在走,走的实;难在转,转得真;重在改,改得透”的要求,重钢集团报、台两大主流媒体坚持弘扬 “走、转、改”精神,每年坚持派出大批精干记者,深入采访第一线,做到“走”――走基层,倾听一线心声;“转”――转作风,践行“三贴近”原则;“改”――改文风,坚持客观、清新的报道风格。

【“走、转、改”成果丰硕】

自2011年党委宣传部启动“走、转、改”活动以来至2013年6月,重钢两大主流媒体报、台主动策划、积极参与,广大记者热情高涨、自觉深入基层一线,制作了大量的采访报道新闻精品。

在深入开展的“记者走基层”、记者走一线”系列采访活动中,广大记者们不辞辛劳,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们走进新区、行走矿山、直击原料入厂、走进营销一线的广东、江苏、江苏靖江、福建

厦门,走进环境产业的云南、成都九江、走进三环监理在新疆天山脚下的项目工地、走进非钢领域的建设公司、新港公司、产业公司、聚焦新区食堂、聚焦钢城支队。记者们用最生动的镜头,最客观的采访,最鲜活的文字,用纪实或抒情报道风格,纪录和讴歌了重钢人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乐于奉献的精神面貌。

据统计,重钢集团电视台“记者走基层”栏目组跨省外采播出系列报道近69集,创重钢集团电视台成立以来全部外采新闻数量总合最高记录。同时,在集团本部“记者走基层” 栏目组记者深入各子公司采访播出新闻598条;深入项目建设工地采访播出新闻290条;深入车间采访播出新闻359条;深入班组采访播出新闻290条;深入一线采访人物播出新闻59条;记者走基层采访制作的五集电视新闻系列报道《聚焦新区食堂》,荣获2012年度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企业分会“好新闻”评比一等奖;

在“走、转、改”采访实践活动中,重钢广大新闻工作者牢记职责、肩负使命,奔波穿行在火红的钢铁生产线和非钢领域,用手中的笔书写奋战一线的重钢人风采,用镜头聚焦基层普通职工的感人故事,用智慧、责任和汗水,用沉甸甸的收获,无愧于重钢!

【“走、转、改”任重道远】

作为发挥正确舆论导向、反映企业改革发展、客观纪录历史、鼓舞职工士气的企业媒体,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发动广大记者努力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精神。用镜头和笔作武器,走进基层、聚焦采访、反映一线心声,这是重钢新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让他们真正做到深入基层,以企业新闻人的实际行动和精彩作品,去弘扬主旋律,纪录重钢攻城拨寨夺取最后胜利的历程,讴歌那些发生在基层、发生在身边的无数感动和精彩,这才是企业新闻人的首要任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的征程上,重钢新闻工作者,将肩负职责、牢记使命,继续坚持“走、转、改”精神毫不动摇,高举弘扬主旋律的大旗,用更加努力的工作,用更加深入的采访,用更加优质的作品,宣传企业、服务职工、鼓劲加油、助推企业发展步伐。

新闻聚焦篇8

应邀出席新闻会的上海市政府嘉宾有:上海市政府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倪俊南、上海市政府侨务办公室经济科技处副处长计宁。会上,CBF《中国经贸聚焦》杂志发行人张力、上海市政府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倪俊南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2008年的春天,“新阶层人士”在中国“两会”上首次高度亮相。作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新阶层人士”主要包括私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法律、会计等中介组织的专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六种菁英分子。目前,这一新的中国社会结构人群的总数,据统计已经超过1.5亿,掌握或管理着10万亿元以上的社会资本,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8年5月,CBF《中国经贸聚焦》杂志以独到的海外视角和新闻敏感,关注到了这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革,第一时间策划、开辟了同名专栏――“新阶层人士”专栏,创海内外媒体政治、经济类栏目之先。近一年来,专栏以“人物访谈”和论坛的形式,接触了大量蓬勃兴起的中国新阶层人群的菁英分子,关注他们事业的发展、理念的创新、观点的激荡,以及生活中的兴趣爱好、品位方式等,栏目及内容得到了各界新阶层人士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时光荏苒,告别不同凡响的2008年跨入新的2009年,改革开放、海纳百川的中国将以更昂扬、饱满的姿态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1949-2009)华诞。为此,CBF《中国经贸聚焦》杂志响应中共中央关于新阶层人士要“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统战方针,特别携手海内外各大知名媒体――《澳洲日报》、美国《国际日报》、香港《镜报》、澳大利亚GBC全球商业联盟网,以海外视角,独家聚焦中国“新阶层”――这一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推出“中国首届新阶层菁英领袖”评选活动,以此盛举,共襄国庆。

活动邀请中国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均、新加坡酒楼餐馆业公会主席、新加坡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周颖南、CBF《中国经贸聚焦》总编辑Lu Zhang博士、澳大利亚《澳洲日报》总经理郭凡、澳大利亚墨尔本商学院商业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原执行主任Harper Ian教授、加拿大约克大学Schulich商学院国际MBA项目主任Bernard M. Wolf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主任郑国汉教授、香港浸会大学财务及决策学系主任邓裕南教授、香港浸会大学经济系主任王家骁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商学院院长何顺文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院长助理彭月娥博士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经济学者,社会贤达、商界领袖和资深传媒人士构成阵容强大的专家评审委员会;从课题研究的角度,联合中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各大主流媒体的资深财经专栏人士参与,全面、深刻地进行调研、解读,以影响力、个性力、创新力、社会责任为准绳,形成一套具有一定公信力和权威性的“新阶层人士”评审体系;与中国大型门户网站――东方网、和讯网一起强强联手,组成“立足上海、覆盖全国、影响世界”的评选投票平台,通过媒体推荐、网络投票,专家评议三大环节,严谨、公开、公正地评选出中国10大“新阶层菁英领袖”和6大个人单项奖(共计20人)。欢迎中国大众的热心关注与参与,凡参加活动投票者将有机会获得主办单位提供的丰厚奖品。(详情请登陆:省略.au)。

关注中国统战事业的蓬勃发展,肩负历史使命,全面、深入体察中国新阶层状况,及时分享“中国新阶层菁英领袖”企业成功的经验,感受他们的管理魅力,致力于筑造当前全球金融海啸下中国的“诺亚方舟”,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1949-2009)华诞的到来。

上一篇:网贷平台范文 下一篇:超声波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