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数学范文

时间:2023-09-23 23:28:46

中专数学

中专数学篇1

[论文摘要]探索新时期中专数学教学,以适应新时期中专教学的特点,是当今中专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中专教育作为职前教育以其特有的形式存在。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使其就职后即可成为车间、班组的基础技术骨干。因此,中专的教学体制和形式也必须围绕这一中心来执行。数学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工具,更应着重于实践技能的发掘和培养,为其后继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但就目前中专学校数学课程的教学形式而言,其重点仍然是理论知识的传授,以课堂教学为主,没有摆脱老的框框,违背了中专培养目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对中专数学教学形式存在的问题和变革方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制约教学形式变革的几个主要因素

中专数学教学脱离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我国几十年来在学校一直实行的那种教师讲课,学生记录;课堂听讲,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不论是中、小学,还是中专和大学。从教学大纲、教材、教师备课、讲课到学生作业、考试等诸环节都是几十年一贯制。这就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观念,认为这就是正规的教学形式。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已经习惯于这种规范化教学。殊不知这种规范化的教学形式,不仅使教师陷入了一种僵化的模式之中,而且也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讲授理解知识,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力。

其次,中专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排及课堂教学的环境,也限制了教师教学形式的发挥。作为教师,也希望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收到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受教学大纲、教材的约束和教学环境的限制而显得力不从心。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力使自己的授课生动活泼一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这些作法因脱离不了总体的限制,往往收效不大。特别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对教学形式的变化往往又显得不能适应,反而事倍功半。

再者,中专学校的学生,一方面要使自己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适应教学环境,排除外界干扰。另一方面又要熟练掌握所学知识,通过考试。而学生在一节课内完全集中精力听讲是不大可能的,课后还必须去复习、巩固课堂内容。繁重的课程使学生无暇对所学知识做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索,因此数学课程大多是前面学后面忘,达不到教学的真正目的。即使有少部分较好的学生掌握,往往也是停留在表面上。

二、对中专数学教学形式改革的一些看法

第一,应该在观念上有所转变。这里包括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学生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与学是一个整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应把自己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应使自己的教学手段成为引导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更应善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决不能仅仅是为了讲授课本内容而上课,那只能使数学课程教学陷入僵化模式。而作为学生更应充分认识自己是教学的主体,应主动去汲取知识,不能只是被动适应教师。要善于从教师的引导中发掘本质问题,掌握其实质,并能加以引伸,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去探索,做到先入为主。

第二,现行中专数学教学大纲与教材已采用多年,是一套系统性很强的教材,不失是一部好教材。但因为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计划、教材的编排,使得教师必须按部就班、面面俱到进行教学。按照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概念应该舍去。应删减必学内容,增加应用部分,缩短整个教学时间,使教师能够根据专业特点选排教学内容,增加灵活性,使学生切实学有所用。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专业要求和基础理论,对教学的侧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教学中应注重实践性教学。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中专数学课程作为基础理论课,无须有太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实不然,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都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回到实践这样一个循环过程,从而逐步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数学课的理论性较强,但从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来看,更应重视其实践环节,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拱桥形状可视为抛物线,让学生实地测量计算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电路中L-C振荡回路所产生的渡形在示波器上显示为正弦曲线。同学们通过观察不仅能理解正弦曲线的概念,若进一步介绍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还可以使同学们了解正弦曲线在电学中表示的波形是一种理想状态。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一分为二,再将剩余部分一分为二。重复这一步骤至无穷,这个过程涉及了多种数学概念,数列、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数列极限、无穷小量及级数等等。教师对这些概念加以引伸可以使学生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由浅入深地接受新概念。此外,如今计算机发展速度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是丰富的计算机软件,包括教学软件,都可以在教学中加以应用。这些新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都能起到增强理解、提高兴趣的作用。

第四,关于中专数学的考试形式。考试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是不可缺少的。但数学课的考试不能仅局限于演算、论证。对一些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可以通过笔试检验其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更主要的还应该考察其应用能力、理解能力。这只能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得出。因此,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重点在平时,考察其实际运用能力的权重应增大。这样才能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觉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避免出现高分低能。

中专数学篇2

关键词:注重积累;复习;预习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贯穿我们的小学、中学、中专和大学。数学如此重要,为什么大多数的学生费了好大的劲儿总是学不好数学。课堂上老师讲的都明白可是课下自己做题总是无从下手。因此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下面将给出一些见解。

第一,任何课程的学习都是一样的,在课前要进行预习,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哪方面薄弱。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抓住听课的重点,提高自己的做题能力。但是许多学生预习的效果不佳,存在预习的误区。我们应该养成正确的预习习惯,课前认真学习课本知识,理解学习的方法,重点做教材中的例题。这样有针对性地去看书,注重理解书中的概念和解题技巧。而不是简单地“依葫芦画瓢”。善于总结课本中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要在笔记本上记下自己看不懂或者是不太明白的地方以便于上课仔细听讲,寻求突破。

第二,学会听课。在上课时要注意一些听课技巧。听课首先要专心,认真做好笔记,在听课的同时多问自己为什么,仔细考虑老师是怎样分析题目的,在听课的过程中要手、心、脑并用,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

第三,要多做题,善于做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学数学不做题,等于入宝山而空返。”我们做过的题多了,了解的解题方法也就多了,看到相似的题型就很容易下手了。这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有时候题海战术确实是一种有效的学习途径。在做题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一些要求:(1)认真审题,只有明白了题目的要求,我们才能知道这道题是让干什么,要分清哪些是条件,哪些是结论。(2)学会分析题目,要把困难分解成一个个的小问题,逐步地去解决这些小问题,最终解决整个问题。从而培养自己做题的自信心。

第四,要经常的去看上课的笔记,由于人类记忆规律的存在,时间长了我们就会忘记一些解题方法。时常的复习有助于我们记忆的牢固。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看过去的笔记时有时会产生新的见解。这就是儒家思想“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所以学习一段时间后我们要复习前面的知识。

第五,学会总结和概括。好多学生学习只是泛泛的学习,认为归纳总结只是浪费时间。这只能说明学生还没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学会总结和概括,这样我们才能厚积薄发,才能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

总之,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书本例题、习题和课外练习的作用。在课前做到认真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的复习和完成作业。同时要注重找到适合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学习数学才不会成为难事,我们的学习能力和效果才会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邹婷婷,杨田.中专数学教学方式的探究.科教导刊,2011(15).

[2]张海.如何提高中专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考试周刊.2011(79).

中专数学篇3

关键词:高职数学,数控专业;教学;作用

一、高等职业教学存在的弊端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服务、管理、建设等多方面的人才的责任,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优质的技术人才,要想完成这一光荣的社会使命,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课程体系强调的学科的分科体系,注重的是传授学生单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样往往会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缺乏课程整合的意识。注重单一学科的系统性和广泛性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多变的社会需求。因此,基于社会和企业对人才多方位的考量,以及整体的教育背景下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我们要更加关注学科之间的结合,培养学生多维度、多角度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借此改革契机,我校将高职数学的教学与数控专业教学融合,来寻求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教材整合的必要性

从我校毕业的数控专业的学生情况来看,高等职业院校资源整合后的大规模招生,使得大多数生源的质量不太理想,整体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并且最让高职学生头痛的就是数学,因为他们数学基础不扎实,缺乏科学严谨的数学思维和缜密的数学运算能力。如果照搬原有的教材体系,学生原有的学科素质不达标从而影响后续的教学进程。虽然我校的高职数学教材几经修改,但对于数控专业的学生还是存在内容偏多、偏深、偏难的现象,教材与专业的需求脱节,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没有很好地突出职业院校以专业为核心的教学特点,因此要树立数学为专业服务、与专业整合的理念。根据学校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得知,高职数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重新整合数学教学,使之与专业相结合显得至关重要,这也是高职院校完成转型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如何发挥高职数学在数控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职业院校的教学任务是为社会和企业输送高质量的技术人员,因此职业院校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首先要认真分析数控专业的学科特点,针对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努力体现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数控专业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材整合,努力实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职业学校应实行探究式教学,提倡师生互动和数控专业学生自主讨论,灵活操作等改变,避免学生消极听课的教学现象。针对高职数控专业的数学教学教材内容的整合,应该从如下几方面来进行教学:

1.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教授给学生缜密的数学思考能力

掌握知识是提升能力的基础,拥有足够的能力又会反作用于掌握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高职数控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必然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

然而,如何将高职笛У慕萄е识融入数控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呢?最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全方位地渗透缜密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职数学具有严密的数学知识体系,其中涉及很多数学解题思路和方法,数学作为理科的学习基础,它的思维方式也为数控专业的学习提供了多方位的思考。例如,数控专业学生都要学习“机械制图”,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开阔的空间思维以及实际机械的架构组织、拼接能力,学生如果没有数学的空间思维能力作为基础,就很难学好这门课程。因此,我们在高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机械制图”这门课的教学,融入必要的空间思维讲解和辅导,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之适应数控专业的需求。

2.过程比结果重要,树立多方位的评价体系

树立多方位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改变以往教学模式的单一化以及教学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的弊端。新课标的改革理念强调教师由关注结果转为关注过程,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为了契合新课标的改革理念,高职数学应该改变以往“分数定论”的传统评价方式,而应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来判定。平时成绩的评定我们可以设置为与数控专业有关的作业,可以是完成与之相关的模型制图或者是完成某一模型的实体操作等,更加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及操作能力,与专业紧密结合,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期中、期末考试也应当分为书面和实际操作两个部分来进行,不再简单地将期末成绩作为评定学生的指标,有效地避免单一评价模式的弊端,以显示学生全方位的才能,更好地展示高职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基础性,具有专业针对性。

高等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用发展和全面的眼光去看学生,要体现高职数学的基础性,做到与专业教材和需求紧密结合,不仅要求我们教师改变学科单一性的错误认知,更要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践行学科融合理念,以寻求学生高效发展的途径。在平时作业的布置以及最终成绩的评定中都可以适当地加入数控专业的学科要求。例如,“数控机床”是高职数控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也是体现学生专业基础的学科,其中很多机床的操控以及模拟实践都需要高职数学空间逻辑的参与,我们可以利用与之相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课后作业以及考试题目,以体现高职数学为专业服务的特征,更好地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有效发展。

3.全面分析数控专业的教材,更好地展开教学

综合分析数控专业的课程设置,大部分有“机械制图”“加工编程”“CAD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等,我细致地比较了一下这些教材中基本会涉及的高职数学知识。例如,“机械制图”这门课程中会涉及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这几个章节的知识,我们可以和数控专业的教师商议,有意识地将这些知识进行同步讲解,在同一时间段内不断强化学生对这几个章节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学生运用高职数学知识解决数控专业问题的能力,构建严密的数学思维体系。再如,“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中主要会涉及三角函数的表达式、特性以及三角函数的图像的特征等高职数学的知识,这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三角函数学习基础,了解三角函数图像的变化特征,具备开阔的数学想象能力,能适时根据机械设计的模型特点快速联想到所学的三角函数的知识,并顺利解决问题。下表是笔者总结的一些数控专业会涉及的高职数学的知识点:

以上简单地列举了一些数控专业课程会涉及的高职数学的知识,由此可见高职数学贯穿了数控专业的绝大部分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与之相关的章节教学,这是数控专业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基础。教师要明确其他专业课程对数学学科知识的要求以及高职数学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同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m度够用的概念和数学原理,确保能为数控专业提供严谨的思维,进一步解决数控专业的实际问题,确保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4.树立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意识,促进教学融合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能力,并引导他们运用高职数学所涉及的知识解决专业问题,让学生发现数学无处不在。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开设的数控专业课程合理地安排课时数目,有选择性地根据学科重点和难点安排精细讲解。通过上表,我们不难发现空间解析几何、向量代数以及函数知识在数控专业多门学科中都有涉及和运用,因此这几个重要章节我们可以安排较多的课时,确保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这些章节的知识,为数控专业的后续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最关键的是让学生明确教学的重难点,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展开适当的学习、巩固和提升。

高职数学作为职业院校理科专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的开设保证了学生具备开阔的思维空间以及严谨辩证的思维,这符合课程改革对学生能力素养的要求,它为高职学生的后续发展和专业延伸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遇到比较复杂的专业问题时,要学会灵活地运用高职数学中的知识点来解决,以此体现高职数学的基础性、工具性和多维性。

四、总结

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快速发展,机器生产大范围取代了手工劳动,数控专业的操作需求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为数控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同时也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迎合社会对数控专业人才的招聘契机,我们必须做好学科转型,确保高职数学为数控专业的教学服务,实现学科融合,以此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以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云连英.面向专业需求的高职数学课程设置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 2008,8(4):73-76.

[2]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教育研究, 2005(8).

[3]张 红.数学教学中的隐性课程及其开发[J].数学教育学报,2008,8(4):57―59.

中专数学篇4

【关键词】中职 模块化教学 专业课 教学评价

本文着重探讨数控专业的数学教学改革,结合当前正在全面提出的模块化教学改革实践,提出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调整,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以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应用数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特别是数控专业问题的能力。下面谈谈两点具体的做法。

1.以专业课需求为依据,对内容进行整合

目前中职学校数学课作为公共基础课,普遍存在着课时少,许多时候数学教学的进度与专业课内容并不协调,经常出现专业课中涉及的数学知识,学生在数学课上还没有学到。因此,数学课就不能为专业课学习提供直接、及时、有效的服务。另外,中职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有些初中的知识在讲授新课时需要复习、补充。面对这个实际,如何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能初步应用数学知识于实际工作中,是一个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模块化教学的设想,也就是把教学内容根据专业知识需求进行整合,分成几个大的模块,整理出了一套适合数控专业学生使用的数学教材。

第一学期: (基础模块)

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像和应用,是学习普通车工、钳工过程中用到的基本内容,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据处理技巧。

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三角函数(27课时):1.角的概念;2.弧度制;3.三角函数的概念;4.诱导公式;5.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6.正弦函数的性质和图像;7.余弦函数的性质和图像;8.正切函数的性质和图像;9.y=Αsin(ωx+φ)的性质和图像;10.简谐交流电;1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1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第二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0课时):1.指数运算;2.指数函数;3.对数运算;4.对数函数。

第二学期:(提高模块)

这学期数控课程会接触到相对复杂的零件图形,对数值数据的处理和对零件图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要求。内容n安排如:第一章空间坐标系和向量(18课时)1.平面直角坐标系;2.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3.向量的加法和减法;4.数乘向量;5.平面向量分解定理;6.用坐标作向量运算;7.平面向量的坐标和点坐标的关系;8.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和定比分点坐标公式;9.平移公式。第二章立体几何(11课时):1.平面的性质和确定;2.线线关系;3.线面关系;4.面面关系;5.线线角的计算;6.线面的垂直和三垂线定理;7.线面角的计算;8.二面角与面面垂直。第三章几何制图和几何初步认识(10课时)1.尺规作图;2.立体几何和初步认识;3.棱柱的初步认识;4.棱锥的初步认识;5.球的初步认识。

第三学期:(强化模块)

本学期学生对数控加工工艺有了更深入的学习,要对含有椭圆、双曲线及抛物线等曲面的零件进行加工,这样对曲线轨迹的运算能力有很大的要求。根据这些需求内容安排如:平面解析几何(38课时):1.直线的点向式方程;2.直线的斜率;3.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斜截式;4.直线方程的一般式;5.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6.平面上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7.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夹角;8.圆的初步认识;9.椭圆的初步认识;10.双曲线、抛物线的初步认识;11.求简单的曲线轨迹。

第四学期:(专题模块)

本学期学生面对的零件图形会更加复杂,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将会高,结合这学期实际授课时较短,我们做了计算能力提高专题模块。内容安排:第一章解方程组(18课时):1.解一元二次方程;2.解二元一次方程;3.多元方程组的介绍第二章一元次函数的认识(9课时):1.一元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2.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3.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法。

2.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改变

(1)合作学习法:是将班级划分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提出一个在专业课实践活动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比如对加工设计图形的分析,对加工角度和结点的计算等等,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解决问题,或者得出一定的结论。每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时,四位同学轮流承担小组长、设计、收集资料、观察、记录、分析等任务。活动完毕时,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自评和互评,对每个小组的成果结合专业老师的指导进行点评,最后形成一次小组活动的综合评价分,记录在“合作学习小组评价表”中。在小组活动时,能较真实地反映出每个人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新精神、与人合作的态度等。学生对他人的评价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是自我反馈互相学习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定更能体现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合作互动的新模式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2)综合评价法:中职学生普遍学习成绩较低,如果单纯从测试成绩作横向比较,势必会挫伤学生的上进心和学习积极性。为此,在数学教学评价方面应构建一套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综合考核评价制度。期末总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方面,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测试、个人进步等方面。)占60%,考试成绩(分为笔试和小组合作实践成绩,如果在实践中表现突出,可以适当增大实践成绩所占的比例。)占40%。

中专数学篇5

关键词: 生活数学 中专数学课堂 教学实践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笔者所任教的中专学校,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数学兴趣不浓厚,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问学数学有什么用。其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何在中专数学课堂中体现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学生经常问:“我们学数学有什么用?”其实他们想知道的是: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哪里。为此我们要把数学的实用性强调出来。如:要讲均值不等式,首先摆出问题:建构一个容积为8m3,深为2m的长方体无盖水池,如果池底和池壁的造价每平方米120元和80元,那么水池的最低总造价为多少元?通过分析,只要令长方体的长为x米,总造价为y元,就可列出方程y=480+320(x+4/x)。经分析要求y的最小值,先要算出x的取值范围。带着问题学,让学生的学习具有目标性。

在“等比数列的前n项求和公式”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作为背景:从前印度有一位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给我一个棋盘,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在第4个格子里放上8颗麦粒,依此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国王觉得这很容易,就同意了。可是国王后来发现就算拿出全国的粮食,也不能把棋盘装满。听了这个故事,学生觉得很吃惊,迫切想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这时教师提出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揭示出新的课题。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求知欲望非常强烈。这时展开新课的学习,学生就会愉快、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后来学生经过计算,发现如果将这个数字的麦粒铺在地球表面上,其谷层的厚度可达9毫米。

二、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数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生活,越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比如利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以小李家国庆旅游如何选择旅行社为题引入课题。各旅行社推出的不同收费方式为:甲旅行社:大人全价,小孩半价并赠送150元的现金红包;乙旅行社:大人、小孩每人8折。该怎样选择合适的方案?从这一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究解决这类决策问题。

接着以小徐买了新手机用哪一种方案入网为线索把例题套进问题中,给出下列表格。

步骤为:(1)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再分4人小组合作交流,大部分学生立即用解析法解题,然后教师让学生感受到用解析法解决问题的繁杂性,最后引导学生用图像法解决问题;(2)由学生讨论做出这2个函数的图像;(3)由小组代表在黑板上作图,并分析用图解题的过程;(4)提炼,师生共同总结图像法的具体步骤。

这样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由学生去合作探究,把“知识课堂”变为“生活课堂”,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背景中感知数学,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激发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

中专教材中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内容有很多,比如排列组合问题:“在50件产品中有3件次品,从中任意抽出5件,至少有2件次品的抽法共几种?”数列求和问题:“某人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一套住房,共需120万元。付款方式如下:购买当天先付30万元(首付款),以后每月的同一天付款5万元及欠款的利息,月息1%。全部房款付清时实际花了多少钱?”概率问题:“东方商厦打算在元旦举办促销活动,策划部决定从4种洗衣机、2种彩电、3种冰箱中,选出3种商品进行促销活动,求选出的3种商品中至少有一种冰箱的概率。”再如指数函数可以解决一些银行的利率问题。还有有关方程(不等式)、几何体、圆锥曲线问题,等等。这些例子都能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三、练习设计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在练习时,应多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认为对于“有价值的数学”应该理解为学生学习课堂数学后能在实践中或真正的生活中进行运用,并提炼出有效的数学思想与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可以走出课堂,开展一些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成立一些兴趣小组,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发展数学。

在学习课堂知识后,可以结合课内知识让学生课后搜集家庭中的日常生活事例,对生活现象进行抽象与概括,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写成研究报告或者制作成网页的形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练习设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中专数学篇6

    关键词?:中专;数学;教学;层次化  

    职业中专与普通高中在数学课教学中有很大的区别。在几年来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浅显的探索。 

    一、注重初中与中专数学教学的衔接 

    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性很强的一个知识系统,任何一个知识的漏缺,都会给后继课的学习带来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善于做好查缺补漏的工作,以缩短初中与中专数学知识跨度的距离,顺利进入中专数学园地。 

    初中与中专数学教材内容有许多知识需要做好衔接工作,如:命题;函数的概念;映射与对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锐角的三角函数;立体几何中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和垂直与平面几何中的线线平行和垂直;二面角和平面几何中的角;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方程与代数中的一次函数;抛物线和二次函数……等等,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初中有关知识的复习,而且更应注意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刚开始要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通过联想对比,回顾初中知识,明确概念的内在联系,知识的衔接,使学习逐步深入,适应中专数学教学的节奏。

   二、灵活运用中专教学教材,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数学大纲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教材率先进行改革,采用新体系,引进新符号、新内容。它对传统内容进行了精选,在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方面作了一定的增补,尽可能地考虑了各专业各大类的通用性和特殊性的要求。然而由于职业中等专业门类的多样化,现行教材的文化课与专业课在知识的衔接上存在两个方面的矛盾:(1)数学内容的安排顺序与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在时间上脱节;(2)有些专业必须用的数学知识恰好是中专数学教材的删减内容。针对这些特点,对数学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在主体内容保持不变,不影响数学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专业作必要的顺序调整或作内容增补,制定了不同专业的数学大纲,使调整数学内容能与专业课很好地衔接。如: 

   (一)对机械类专业、广告设计专业,学习了“集合”后,就可以上“立体几何”。“立体几何”是一些专业删去的内容,但对这两个专业来说是最基本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识图制图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二)电子类专业,应把“三角函数”“复数”等内容适当提前。特别是三角函数内容中,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其他专业删去的内容)要作为重点讲解。这种函数在物理学和工程技术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物体简谐振动时,位移y与时间x的关系,交流电中电流强度y与时间x?之间的关系等,都有可以用这种形式的函数表示。这样才能做到与专业课很好的衔接。?

(三)对计算机专业,可以补充“逻辑代数”有关知识,如二进制等知识,为学生学习计算机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对数学教材的灵活处理,制定不同专业的大纲,基本上适应了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学生在学习中,由于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在教学中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掌握化归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模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及消元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类比法等到数学思想和方法。如在学习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这个内容时,首先学习推导sα-β的方法,接着指出,由“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不数的相反数”,公式sα-β=sα+(-β)化归为sα+β推导,由cosα=sin(π/2?-α)式ca+β也可以化归为sα+β的推导。由此可知:这部分的公式全是由公式sα+β通过化归的方法推导出来。这样学生不但容易掌握知识,而且深刻理解化归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注意教学中的层次化

     由于中专学校的学生教学基础差异也较大,因此在教学上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次教学,力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失。 

    (一)备课中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把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不同层次的要求:基础差的学生适当降低教学起点,力求学会最基础最主要的知识,并逐步在掌握基础知识前提下灵活应用:对中等学生要求在“熟”字上下功夫,对所学知识具有分析归纳的能力和应用能力;对优等生要求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启迪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特长。有了备课时不同目标的设置,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因材施教。 

    (二)在授课过程中有“难、中、易”层次的问题,提问时,基础题鼓励差生作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对差等学生的答案可给予评价;中等题中等生作答,优生补充完善,教师作出评价后,让差生再回答;难题让学生思考,再让优生回答。这样全班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各抒已见,互相启发,相互补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授课时,从中,差生都能接受入手,采用不同的方法施教,如:在讲“等比数列”时,前25分钟把全班分为三组,对基础好的学生实施自学,对中等学生实施自学指导法,对差生实施讲解法,后20分钟教师集中解答疑难,这样三级学生都有能达到各自学习的目标。 

   (三)在布置作业时,设计分层次的题目。对于全班布置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又布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选做题。中下层学生会做课本例题和练习上的基本类型的题目,优等生除做课本题目外,还可以加做练习册和老师特编的思考题。也可以就一个问题,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要求的作业。如在学习了如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后,设计了下面一组作业: 

    第一组(好):已知f(x)是一次函数,且f[f(x)]=4x-3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第二组(中):已知一次函数y=kx+b,当x=2时,y=-6当x=3时,y=9,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第三组(差):已知一次函数y=kx+1,当x=4时,y=5求k的值。 

     在教学中实施层次化教学,能够使好学生“吃得饱”、中等学生“吃得好”、差生“吃得了”,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各有所得。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加强课外辅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通过作业批阅、课堂提问、学生提问等多种手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给予不同的指点和帮助。针对学生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中专数学篇7

中专的学生数学基础相当差,而且成绩很悬殊,这就增加了任课教师的教学难度,容易顾此失彼,使学生对学数学失去信心。我们针对中专学生的实际,正确把握学生的差异,改变统一的数学教学模式,开展“数学分层次教学”实验,使数学教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持续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分层次教学”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原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提出“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分层次教学”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力、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得到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这就是“分层次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

数学是一门科学性、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在的知识结构及严密体系,决定了数学必须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在数学知识链条中,不掌握前面知识,就难以接受后面的知识。要解决学生数学基础差异大的问题,也必须实施分层次教学。为了让所有学生得到同一数学活动交流的机会,教师必须提供不同层次的交流内容,“分层次教学”正是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差异,改变统一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人才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二、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1.确定组别

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教师教学的要求,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层次。但要做到客观地把握住学生的层次,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因此对学生的层次单纯以入学成绩为依据机械地分层,有一定的偏差。要求教师通过对前任教师的了解,向家长了解、向学生座谈。对学生面试、笔试以及查阅有关的档案等方法对全班学生进行全面摸底,掌握全班学生的智能差别以及他们的学习态度、方法、生活习惯、兴趣等。新生以升学考试成绩和摸底考试为主要依据,二年级则以上学期考试成绩和新摸底考试成绩两者综合分析的结果为依据,初步确定层次。将一个班分成A(下层次),B(中层次),C(下层次)三个层次。另外,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差生”一词,这样学生即使分在了A组也不会有自卑感,同时,对学生讲明白,分组只是暂时现象,每一次测验后对学生进行重新的分组调整,并允许学生按自已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组别选择,学生对此都欣然接受,对学好数学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

2.分层布置作业及时反馈、纠正

对于各层次学生作业的难易程度和量的掌握要恰当。B组低层次的学生可仿例题做简单的练习和基本题型,检测公式的套用,B组中等层次的学生要求脱离例题能独立做基本题和带有小技巧的主题练习题,检测公式的逆用和活用。A层的学生要求能处理有一定难度的题和有探索性的题,检测公式的变通和发挥。这样,学生乐意完成各自的作业,抄袭作业现象会逐渐减少,乃至消失。

3.分层辅导,相互提高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辅导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会学生怎样带有兴趣自觉地融入学习中去。由于中专学生基础悬殊相当大,光靠老师一人进行辅导是不现实的。因此采用让学生之间相互辅导的方法,通过辅助式的对应辅导,如在上课前让A、B、C三人组成同排桌的小组,进行集体讨论学习。特别在每次课还有5分钟时留给学生相互辅导时间,使课堂气氛进一步活跃,把同学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更使C组学生能成为教师的好帮手。

4.分层测试,合理评分

中专学校的学生基础差,学习成绩较低,在评价学生时,如果单纯从考试成绩作横向比较,势必会挫伤学生的上进心和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考评注重从学习态度、听课表现、作业情况、考试成绩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标准,要公正、恰如其分。评价一个学生,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学生的进步情况。

中专数学篇8

每年的录取分数线不同,需参考大学历年来的分数线。

中专毕业建议通过网络教育的方式报考大专。网络教育需参加学校的自主组织的入学考试,符合条件的可免试入学; 报考对象为:年满18岁的在职、从业人员和社会其他在职人员,报读的必须是获得普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或职业技术学校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历者。专科起点报考本科,必须具有国民教育系列的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证书。

(来源:文章屋网 )

上一篇:纺织专业范文 下一篇:口译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