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德育 第13期

时间:2022-02-24 01:30:12

中专德育 第13期

摘 要:家喻户晓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为后人树立了一个环境育人的光辉典范。当前我国处在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各种尾随而至的负面思潮严重挑战了我国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几千年之后我们重温典故,从中深刻体会到如何建立健康、良好的育人环境再次成为新时期中专德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育人环境 德育 中专生

一、当前中专德育教育的困境

赫尔巴特在《教育学讲授纲要》说:“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性。”教书育人以德为首,因此加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不仅是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目前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到来,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跟传统观念产生了剧烈的碰撞,深刻地影响了中专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当代中专生都是八零九零后的人,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长大,个性张扬、朝气蓬勃、追求自我,从小生活水平优越于前辈,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和速度非常快。但也普遍存在道德水准不高,缺乏理想信念教育,而且行动上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环境影响,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协作能力较差,对书本的求知欲望减退,追求时尚,承受挫折能力较差的缺点。由于网络等社会通讯的发达,他们在接受讯息时良莠不分。此外,就业压力较大的现实社会,使得中专生认为前途茫茫,学习信心和动力不足。因而在不少中专学生中出现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自暴自弃的错误倾向。市场经济最主要体现是竞争,鼓励人们在竞争中发挥才干,完善自我价值。可是在不健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会偏离正确轨道,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性等,市场经济本身的负面因素对职业道德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些外在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在中专生部分群体中正义感、羞耻感淡化,荣辱观、是非观混乱,谈情说爱、沉溺网络、旷课、、打架斗殴、道德观麻木等渐成为蔓延之势。社会的环境的良莠大杂烩,对于没有辨别能力的中专生而言,很可能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染缸,广告文化、网络文化、影视文化等所谓“文化”通过各种媒体各种渠道铺天盖地向这些成长中的学生席卷而来。在这种环境生态中,如果不加引导地默许其对青少年成长的侵蚀,那么学校的德育永远是一句空话。对育人环境中的要素进行分析、筛选、价值判断、改造提升,为成长中的中专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已成为广大中专教师德育教育的重要课题。

二、 “孟母三迁”与环境育人

自2006 年7月 10日《东方早报》报道 “全国第一家全日制私塾”――“孟母堂”在上海开办后,一时间议论纷纷。在议论的背后,折射出人们对教育环境的重新认识以及对现存教育环境的担忧。

孟母教子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三字经》里有言:“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史载:孟子3 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仉氏将其养大成人。最初,他家居邹城以北马鞍山下,附近是一块墓地,年幼的孟轲就和一群孩子学大人跪拜、哭嚎,还在墓地边玩堆土堆儿的游戏,模仿掘墓人埋死人。孟母深为担忧,于是举家搬迁到一个集市的旁边。结果孟子就去集市玩耍,学沿街叫卖和商人的讨价还价斤斤计较。孟母见此,就决定搬迁到学宫旁边。孟子就经常在学校旁边学着先生的祭祀、揖让进退。孟母说:“此处真可以居吾子矣。”至此,才定居下来。这就是著名的“三迁择邻”的故事。孟母在不利的环境面前果断抉择,四年之内搬家三次,采取“避劣就优”的办法为孟轲学习、生活和成长营造有利的环境,利用环境育人取得了最佳效果,后来孟子终于学有所成,被后世尊为“亚圣”,为后人们树立了环境育人的一个光辉典范。

“孟母堂”的开办无疑是社会教育者对环境育人思想的回归。在新的形势下,要培养健全的中专生,能否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成为关键之一。我们为人父母者、学校教育工作者及社会有关教育研究者都必须重视育人环境的重要作用,必须研究如何营造最优育人环境,克服不利环境的负作用,以求实现最佳育人效果。

环境育人,概而言之,是在一定时代背景下,教育者按照育人目标的要求,努力自觉能动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科学、合理地利用环境资源为育人教育服务,以提高育人效果。具体来说,人无时无刻不在受到来自周围各方面的有意或无意的、直接或间接的、积极或消极的种种影响。影响源总的可分为两类,即物质的和精神的,在教育活动中的影响源主要是精神的。它们通常有下面三种:一是英雄模范人物或教师、家长、同学、亲朋等的榜样影响;二是书报、戏剧、影视、舞蹈、美术、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传统观念等的文化影响;三是学校和班、团、队、社会团体等的人际环境影响与教室、校园、住所、街道等的静态环境影响。上述种种影响源中,有的可能已被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已经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有的可能还未被接受,未发生任何影响。教育者要清楚地认识这些原理,善于筛选、过滤种种影响源,善于及时地充分利用或创建组合具有教育影响的“源”,使它们成为有序的德育影响;善于防止和消除不良影响,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广为赞颂的“孟母三迁”就是中国历史上环境育人最典型的一例。

三、环境育人的构筑与突围

环境育人要成为当前中专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与突破口。那么,如何构建最有利的育人环境呢?本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建设一个团结和谐的学校领导集体,是创建和谐校园育人的关键。毫无疑问,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的舵手,领导集体的眼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各项具体工作的谋划者、组织者和带头人。只有学校领导班子之间精诚合作,学校建设才能万众一心。而这有赖于校长的管理艺术。如根据学校实际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领导班子,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管理学校,协调各分管领导及处室之间的关系,以宽容的胸怀,把握集体领导的方向性;大胆分权,分责到人,充分发挥每名成员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做好“将才”,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

2. 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是中专育人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中专教育要培养科技与人文素质兼备的人才就必须重视人文环境建设。构建育人环境,创造和谐校园关键在于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德育教育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理顺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校园周边社会各界的关系,使领导班子思想统一,职责分明,团结协作;使教师精诚合作,心系莘莘学子;使师生平等,互相合作,彼此尊重,和谐共处;使同学之间平等互助、亲近友善、同学关系和谐,从而形成和平共处、彼此包容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在学生人格健全、个性发展中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学校人文环境又与学校目标导向、价值取向、教师素质、办学氛围以及课程体系和校园环境息息相关,必须从学生全面成才、全面发展的高度去关注和重视中专学校的人文环境,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把人与人相互包容、尊重、合作、团结、互助的群体精神,自尊、自立、自重、自强的独立精神,公平、公正、守约、诚信的道德精神,注入校园的每个角落,让学生在洋溢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气息中,在能力提升和和谐统一中实现全面发展。

3. 以师生为本,建立和谐的精神环境。邓小平同志精辟地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就要求我们的每位教师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成为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现代知识具有领先地位的合格的教育者。在学生看来,老师的形象就是他们有形的学习对象,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那么的可敬、可亲,师生间既是益友又是良师;老师那深沉的内涵修养所体现出的气质是那么的高雅、端庄,博学的才华与才干光彩照人、风度翩翩;那博大的胸怀、宽厚的待人、对生活的热爱、奉献的精神感人向上。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希望和灯塔。另外,为拓展学生的视野,除了加强本校教师的培养外,还需聘请专家学者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革命传统教育”、“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讲座;成立“心理辅导小组”,制定严密的辅导计划,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还可利用“校园文化”专栏、校广播网、心理咨询室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总之充分利用现代手段,不断创新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4. 关注学生自身内环境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学生是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当前,市场经济活跃,人才竞争激烈,尤其是中专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们能否承受竞争机制冲击的淘汰和排挤?能否经受挫折的考验?实践证明,学习好的学生不一定能在社会中经受住挫折和胜利的考验,这就要求德育应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放到首位。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应包括:道德品质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应成为学生的“保健医生”,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培养新时期人才的着眼点,使学生增进心理环境的内稳性和环境的有效适应性,以积极主动、平衡灵活、正确理智的心理状态去主动适应和协调社会环境,成为竞争中的强者。这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竞争的心理适应力。在校期间应为学生设计竞争的舞台和竞争的环境,训练学生对竞争的适应力。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积极参与竞争。

5. 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配合。教育学生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学校教育单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注重学校、家庭教育的和谐发展,才会达到育人的目的。其一,注重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催化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多数家长虽然有“望子成龙”之心,但缺乏“育子成龙”之道。为此,学校应积极鼓励家长订阅家庭教育杂志,在《校刊》和学校网站上开通家校交流平台,促进家长提升教育理念,掌握教育孩子方法,使孩子享受成长的快乐。其二,提供家长了解孩子的机会。要想教育孩子,首先要全面了解孩子。为了提供给家长了解孩子的机会,我们举办了一系列亲子活动,诸如家长会、家长公开课、家长开放周等。我们鼓励家长拿出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走近孩子的心灵。我们还与中国电信联手共建“家校通”平台,便于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总之,提高德育工作成效,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逐步形成学生、学校、教师、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积极协和的教育网络态势,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坚持不懈,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管理思想和经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在教育观念上彻底地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为中专生尽量营造最优良的育人环境,以适应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对中专人才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崔秀红.浅谈中专德育教育.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梁晓.浅谈大中专学生的德育教育.南方论刊,2005年第6期.

[3]张金煜.新时期对中专生德育工作的思考.中国西部科技,2005年第5期.

[4]王业伟.中专德育的原则与主要途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3期.

上一篇:如何指导研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下一篇:对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