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设备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06 08:45:29

影像设备论文

影像设备论文篇1

关键词: 医学影像; 交叉教学; 教学质量;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82-02

医学影像学专业是伴随现代电子计算机、物理学和医学飞速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兴专业,主要涉及领域有X光、MR、US、ECT等四大医学成像设备,随着四现代化成像设备在医疗、教学机构中的的广泛应用,医学影像科室在临床诊断中的地位逐年上升,要求有清晰的图像质量,较高的成像技术,和较好的诊断水平,对影像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有资料报道国家九五攻关重大决策将影像学一个分支学科介入放射学单独立项为一级学科,与内科、外科并列为现代医学三大技术[1],而目前从事影像诊断和治疗工作的医生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及专业水平等方面都十分薄弱[2], 如何培养高素质,较强动手能力的影像工作人员势在必行,对我院影像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 我院医学影像专业教学现状

我院针对医学影像专业,主要开设《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医学电子学基础》、《影像物理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影像诊断》、《超声诊断》、《核医学》、《肿瘤放射治疗》、《介入放射学》,同时开设选修课《常用医疗设备原理与维修》、《医学图像处理学》等课程,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专业各知识点比较孤立,学生学习过一门课程以后,和下一门课程联系不紧密,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脉络,只能获得表层知识,缺少理性认识,感悟少,难以内化,导致学生学习质量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在我院院长领导下,在教学各环节中进行改革,取得了诸多成效,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建立课程间系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理解各课程之间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一脉相承的。

2 医学影像课程设置应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

医学影像领域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其教学诸课程的设置应遵循连续性和系统性。例如,在技术线路,可以先让学生掌握电子信号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基本元器件的工作原理,运用所学知识将知识点运用到到影像设备学当中,掌握医学成像设备的特点,学以致用,然后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在图像处理环节,完成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学习之后,学习成像设备的成像原理,与图像后处理方式;结合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学习医学图像分析的技能。因此,要合理安排相关课程的顺序,使学生能够形成系统的知识脉络,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较为熟练的操作技能[3]。目前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在各课程中增加各学科的交叉融合,重点突出前一门课程为后一门课程服务的知识点,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做到前后连续、衔接,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思维,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3研究课程间交叉渗透的意义和具体工作

3.1 影像专业课交叉教学,相互渗透的意义

影像专业课交叉教学,相互渗透,主要目的就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在《医学影像设备学》CT部分教学时,由于目前CT临床进展的速度很快,我省哈医大四院就已应用320排螺旋CT从事增强扫描、CTA及三维重建[4],与此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就很多,在理论课当中,教师充分更新教材的理论内容,联系多学科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涉及到电子学的元器件,影像物理学的成像原理,诊断学的心脏三维图像等等,充分对相关理论内容进行融合讲解,同时在实验课当中, 让学生去建立感性认识,增加设备各部分的连续性,这样既能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又能使全体学生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3.2 影像专业课交叉教学的具体做法

针对医学影像专业,在医学物理学课程中,重点介绍X线基本原理及辐射衰减特征,人体医学物理特性;电子学中重点介绍基本元器件的结构及原理,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原理及特点;影像物理学中,重点介绍四大影像成像原理及基本物理算法等;影像设备学教学中根据成像原理重点介绍各设备结构,构造,新设备;检查技术学中利用影像设备讲解具体临床操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医学图像处理重点介绍所得图像的基本后处理方法以及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方法所得图像的特点;常用医疗设备原理与维修学介绍临床新技术及设备故障分析及排除;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学、主要根据各自的成像特点,介绍疾病的图像诊断依据。核医学、肿瘤放射治疗及介入放射学主要讲解影像的治疗方法。在各课程中,注重系统化教学,知识点脉络清晰,易于理解,同时又能避免知识的重复性讲解。

我院医学影像专业在目前的教改过程中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率逐年增加,总之,高等医学院校必须顺应医学科学和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以期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与效率[5],实现高等医学教育教学的科学运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小庆.创建特色专业,培养医学影像学高素质人才[J].东南大学学报,2006,25(5):382~385.

[2] 张淑丽,王哓东,钱丽丽. 医学影像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1):3448~3449.

[3] 杨春兰,吴水才,白燕萍. 医学影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2009,5(132):105~106.

[4]郝利国,李淑艳,王宏兰.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J].科教文汇,2011,6(166):46,61.

影像设备论文篇2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辽宁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具备文、史、哲、经、法、理、工、管、艺等多学科的辽宁省惟一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即沈阳崇山校区、沈阳蒲河校区和辽阳武圣校区,教学区占地面积2196亩,建筑面积64.45万平方米,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

辽宁大学初创于1948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在沈阳建立的商业专门学校,建校之初即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58年9月15日,东北财经学院、沈阳师范学院和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辽宁大学,朱德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55人,其中教授281人、副教授476人,博士生导师9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双聘院士1人。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8个,其中设有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JM(法律硕士)、MTCSOL(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FA(艺术硕士)等2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哲学、法学、化学和统计学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具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6个,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和金融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省重点一级学科;设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辽宁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校有2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2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教学实验平台、6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截止2014年4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8万余人,其中本科生近2万人,研究生7000余人,外国留学生1000余人。

学校现有校舍建筑面积64.45万平方米,各类实验教学中心(室)28个,实习基地125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564万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较为完善,图书馆总面积达4.2万平方米,馆藏文献277.5万册,其中珍本、善本书300余种,被联合国出版部指定为联合国文献收藏图书馆,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学校设有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珍藏2000余件文物和1.6万多号生物标本。校园网是中国教育和科研网的组成部分,已成为沈阳北部大学区域节点。

自建校以来,辽宁大学已为国家培养各类学生15万余人,为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94个国家培养长期留学生8000余人,短期留学生3000余人。学校分别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精心打造的孔子学院品牌跨越亚、欧、非三大洲,国际化办学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面对21世纪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要求,辽宁大学秉承“明德精学、笃行致强”的校训精神,力争经过全体辽大人的扎实工作,早日把辽宁大学建设成为人才培养质量上乘、学科建设特色鲜明,整体办学实力国内先进、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

二、艺术类专业介绍

2015年我校艺术类共有艺术设计学、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编导(数码影视制作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摄影、表演、表演(民间艺术表演方向)、表演(民间器乐方向)、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10个专业(含方向)招生。

艺术设计学

本专业以传统造型艺术为基础。能够掌握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懂得一定的管理知识,具备为企事业进行整体策划、创意与设计的能力。主要课程:设计管理学、设计概论、展示设计、计算机平面与三维设计、标志设计、创意广告、CI设计、多媒体动画设计、艺术概论、艺术鉴赏、表现技法等。

广播电视编导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适合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及电视节目编导、制作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传播学、艺术学概论、电视艺术概论、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电视节目制作、摄像技术、照明技术、电视节目策划、电视纪录片创作、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等。

广播电视编导(数码影视制作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数码影视制作领域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具备丰富的文化艺术知识,适合在电视台、广告公司、影视制作公司以及其它视频制作领域从事动画设计与制作、影视特效与包装、网页设计等工作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传播学、艺术学概论、动画创意与制作、影视策划与制作、电视摄像、剪辑技术、影视特效、影视照明、导演基础、编剧理论、电视广告等。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适合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它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主要课程: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文艺作品演播、播音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

摄影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图片摄影、电视摄像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具有专业水准的摄影、摄像技巧与技能,适合从事专业图片摄影、电视摄像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主要课程:艺术学概论、摄影光学、色彩与构图、暗房技术、摄像技术、数码技术、人像摄影、新闻摄影、广告摄影、影像编辑艺术等。

表演

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文学和表演理论知识、塑造人物形象的表演技能和具有个性化创作意识的影视、戏剧表演方面的艺术人才。主要课程:表演基础、表演技巧、台词、形体、声乐、经典戏剧赏析、表演理论、艺术概论等。

表演(民间艺术表演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文学和表演理论知识,在表演上力求艺术性与生活性相结合、地域性与民族性相统一,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艺术人才。主要课程:表演基础、台词、民族舞、民间舞与技巧、唱腔、乐理、声乐、剧目等。

表演(民间器乐方向)(类别:弦乐、管乐、弹拨乐、打击乐)

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文学、音乐表演理论知识,专业的独奏、重奏、合奏能力,适应“新民乐”等现代演奏需要的艺术人才。专业课程:独奏、重奏、合奏、乐曲改编。专业基础课: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音乐赏析、艺术概论、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形体、声乐。

戏剧影视导演

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文学、导演理论知识和导演、创作技能的影视导演方面的艺术人才。主要课程:表演基础、英语、舞台导演元素、台词、导演理论、舞台美术、经典作品赏析、影视剧作、艺术概论、视听语言、影视导演创作等。

戏剧影视文学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编剧理论知识、编剧创作技能及认识、提炼生活的能力,成为戏剧、影视创作方面的高级艺术人才。主要课程:剧本创作、戏剧赏析、影视作品赏析、文艺理论、戏剧影视艺术概论、视听语言、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基础等。

影像设备论文篇3

【关键词】 医学影像;服务平台;构建与完善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74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725-01

社会发展新时期,人们对医疗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医学影像专业人员而言,需要具备正确使用与维护医学影像仪器设备,减少故障出现几率,延长仪器设备使用寿命,构建和完善医学影像服务平台,从而最大化地发挥医学影像工作的效能。笔者在综合本地多家医疗单位的医学影像服务平台构建情况的基础上,就医学影像平台的构建与完善展开详实的论述。以期对自身工作形成有益的引导,为我院医学影像领域工作贡献最大的力量。

1 所用材料及方法

笔者对本地区多家医疗单位的医学影像服务平台的构建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汽医学影像设备运行情况及故障出现原因,也就构建和完善医学影像服务平台的措施加以探讨。

2 调研结果

笔者所调研的医疗单位都极为重视医学影像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完善工作,重视对医学影像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医学影像设备的正常运转率超过96%,有效发挥了医学影像设备的应用价值。但也有部分医疗单位的医学影像设备存在故障,需要做进一步的检修与保养,医学影像服务平台有待进一步完善。

3 讨 论

总体而言,本地医疗单位中医学影像服务平台仍有不尽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一是有些医疗单位所具备的医学影像设备存在故障,未全面发挥医学影像设备应有的效能;二是部分医学影像专业人员工作技能有待提升;三是部分医院缺少维修医学影像设备的专业技术人员,需要从外面聘请;四是医学影像设备使用与维护方面存在“以养代修、被动检修”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广大医疗单位应采取可行性措施,完善已有医学影像服务平台,实现对医疗单位整体工作的有益推动。简要概括如下:

3.1 领导予以重视 医疗单位领导是机构整体工作的管理者与引领者,对医学影像服务平台的构建和完善工作的开展也起到决策与推动作用。近年来,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医学影像设备也综合了电子及机械领域的先进技术,具有种类多、型号新、自动化的特点,对设备操作人员与维护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正因如此,医疗单位领导确定医学影像设备操作及维修人员时,应选用思想过硬、技术过硬、讲奉献、有责任心的员工来担任。做到有专业人员操作设备的同时,也有专业人员保养与维修设备,减少故障出现的几率,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转,最大化发挥设备的使用价值,降低设备使用及维修成本。

3.2 正确使用设备 医学影像设备是极为精密和贵重的仪器设备,对相关操作人员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正因如此,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应对设备的运行原理、结构、性能、特点、规格、操作常规、安全防护等有足够的了解,能够做到专人使用医学影像设备,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做定期的保养与检修。在日常工作进程中,设备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需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当发现医学影像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向上级领导及相关人员报告,唯有在查明事故原因并排除故障的情形下,才能将医学影像设备再次投入使用。

3.3 实施平台保养 保养设备是维护医学影像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将设备故障隐患消除或降低在萌芽状态的有效手段。为构建并完善医学影像服务平台,应在平时做好如下设备保养工作:一是做好清洁工作,对机房做定期的除尘和去湿处理,从而保持整个机房的整洁与恒温;二是对医学影像设备做定期检查,涉及到设备旋钮、活动部位、操作键盘、床体移动、限位情况、安全接地等几个方面;三是对设备相关数值做定期调整,如照射量和光密度的一致性、曝光剂量过载试验、荧光器对比分辨率、MRI信噪比、CT对比分辨率等;四是对于已损坏或疑似损坏的仪器仪表、元器件、配件应予以及时更换,从而降低医学影像设备使用故障出现的几率。

3.4 及时维修设备 为维护医疗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转,应设立专门的医疗器械维修部门,具备专职或兼职的医学影像设备维修人员,甩掉依赖于外界的错误思想,转变设备维修观念,变被动为主动,确立并落实设备维修良性循环机制,实现对故障设备的及时维修。当医学影像设备出现异常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人员维护现状,及时通知上级领导及维修人员,阐明故障发生情况,由专业设备维修人员来查明故障原因并进行维修,从而尽快恢复设备运行状态,完善医学影像服务平台的整体运行情况。

3.5 做好日常记录 为了实现对医学影像服务平台的有效利用,相关人员应做好日常记录情况,如对于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而言,需要做好交接班记录、设备运行记录、工作日记;对于兼职设备维护人员而言,除做好上述记录外,也要做好设备保养检查记录与维修记录;对于专职设备维修人员而言,需要做好设备故障检修记录、设备安装调试记录、设备配件及工具支领记录、配件更换记录、辅助材料使用记录等。除此之外,上述三类人员都需做好年度统计工作,主要包括设备使用率、设备完好率、设备维修率等几个方面,从而为医疗单位领导制定医学影像服务平台构建和完善方面的决策提供参考性资料。

综上所述,医疗单位医学影像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完善不是一项短期工作,而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需要医疗单位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需要充分利用当今设备与技术优势,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最大化发挥医学影像服务平台的效能。

参考文献

[1] 王淑亚.当前高职院校医学影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完善对策[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6).

[2] 刘谦.基于大集中模式的区域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建设的探索[J].医疗卫生装备,2010(3).

影像设备论文篇4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日益普及,使现代高科技引入教学领域[1]。多媒体技术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引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和交互性、直观性给教学带来不胜枚举的好处,大大增强了人们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成为现代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笔者多年来从事医学院校医学影像专业医学影像设备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对这门课程的教学作了一些探讨。医学影像设备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影像专业课,是学生掌握临床影像操作技能的桥梁课程[2]。它的特点是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既有X线、超声波、磁共振、γ射线等的原理和特性,又有机械制造、电子线路、计算机、摄影、摄影及医学影像设备的参数、性能、功能、指标等内容。它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抽象的概念,又有大量形象的图像的课程[3]。由于安排授课学时少,因而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让学生掌握医学影像设备学的理论知识,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笔者思考的问题。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运用PowerPoint为主体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具体化、形象化和信息量大的优势,解决授课学时少、内容多的问题,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笔者以PowerPoint为主体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实践的一点体会。

1 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虽然学生在学习医学影像设备学之前,已经学过医用电子学和医学影像物理学等课程,对理工类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医学影像设备学打下基础,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是遇到如下一些问题。

1.1 教材内容多,授课学时少 医学影像设备学涉及到不同的医学影像设备,如X线机、CT、MRI、超声诊断仪等等。在30学时内,传统教学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将这些内容全部概括进来。教材内容多,授课学时少,如何提高课堂授课信息量成为理论授课时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1.2 概念抽象,线路图复杂,学生不易理解 由于医学影像设备学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线路图,学生从未接触过,很陌生,而且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与思维习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欠缺。若按照教材编写的思路来开展教学,学生会由于自己太过薄弱的理工基础而听得满头雾水,无所适从。如何将抽象、复杂的知识通俗易懂地传授给学生是必须解决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2 多媒体在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中的优势

2.1 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约课时,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和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板书和挂图上花费了不少时间,而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节省了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的时间,而且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形象、直观,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解决教学学时少的问题。

2.2 多媒体教学能够较好地模拟动态过程,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4] 教材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很难用简洁的语言解释清楚,学生也不易理解和掌握。多媒体动画模拟动态过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比如X线发生装置的教学,笔者利用Flash软件制作多媒体动画生动的再现“飞焦点技术”、“X线管阳极旋转”、“X线产生”的过程,既形象、直观,又可反复播放,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3 多媒体教学,便于教学设计,突出重点内容 在传统教学中,靠板书和教师的语言来让学生体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紧张的授课中,板书不能过多,有时难以规范。教师边写边讲,还要看学生的反应,常常会顾此失彼。应用多媒体教学,幻灯片上的内容可以合理设计,规范处理,并可用一定的方式突出重点,如用不同颜色、不同字形、不同字号,使学生明白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熟悉掌握内容,哪些是只需要了解的内容。

2.4 多媒体教学,学生不受忙于记笔记之苦 传统教学中,教师边讲边板书、绘图,学生忙于记笔记而无暇听老师讲解。多媒体教学可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课堂上学生可以不必忙于记笔记,用更多的时间跟随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课后再拷贝该课件在电脑上自行复习,不受记笔记之苦。

3 多媒体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1 重视多媒体课件质量 教学效果优劣与教学课件的质量关系重大。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课件时应遵循认知规律。课件中引入的图表要经Photoshop处理变得清晰后才可使用,同时图表颜色的搭配应协调,色彩不宜过于刺激。文字的色调应较统一,不过于华丽,以3种以内不同文字颜色为佳。文字内容宜简不宜繁,重点要突出。课件中不添加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以免分散学生课堂注意力。总之,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质量至关重要,课件制作时应尽可能地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授课内容上,而不应该被其它的内容所分心。

3.2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有许多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其始终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教师的作用。在多媒体教学中应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不仅要充分备课,优化教学过程,精心设问,增加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而且还要适当控制教学进度和换片翻页的节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3.3 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 虽然多媒体教学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它不能够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诊断用X线机的教学,学生从课件中的文字、图片、动画和教师的讲述等认识电磁继电器从电磁线圈得电到各触点动作的过程。但是,笔者发现学生对电磁继电器整体的认识没有亲眼看实物演示那么具体、深刻,当学生观看了实物的动作过程时有种“百闻不如一见”的感觉。

3.4 课外时间应设辅导答疑 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学生在课堂上来不及消化,而且课外自学也会遇到许多疑惑之处,因此,每周至少安排2小时的课外辅导答疑时间,以便及时指导学生学习,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在少学时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时间利用率,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解决了授课学时少、内容多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教学有利也有弊,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之成为教学腾飞的翅膀,更好地为本门课程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玉子.多媒体技术在循环循环内科学教学中应用的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07(3):101-102.

[2] 郝利国,刘丽杰,黄德胜.医学影像设备学双语教学效果评估语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7,6(7):653-658.

[3] 金林.教育技术与《医学影像设备学》课程整合[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4,18(4):212-214.

影像设备论文篇5

关键词 广告学专业 影视制作 教学研究 实践

Abstract In the past days, people always faced dual confusions about teaching and studying on making of film and television. Given this, our department boldly reforms old methods, and innovates the teaching and practicing on the course of making of film&television, thus we have accumulated abundant experience and made great progress.

Key words the advertising specialty making of film and televisionresearch of teaching practice

一、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教与学的双重困惑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影视创作还属于影视艺术的专业领域,被媒介长久垄断, 90年代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使得数码摄像器材和非线性编辑设备的性能不断提高,而且出现大幅度降价,稍具规模的广告公司都有能力配备精良的数字摄录编系统,他们不再依赖专业电影公司和电视台的专业人士进行电视广告或宣传片的制作,在招聘员工时将目光投向那些不仅具有广告学专业背景,同时具有影视创作能力的求职者,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员工不仅能进行电视广告创意写出文案,还要求他们能根据文案写出分镜头脚本,绘制故事版,有些公司将拍摄交给影视公司进行,后期制作则由员工完成,而有些公司前后期制作完全由本公司员工完成。再如电视台在招收新闻记者时,除考虑相关的专业背景外,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根据需要进行角色的转换,要能采、能写、能编甚至能播。

面对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电视学院、广告学院均开设有与影视创作相关的短期培训班,面向社会招收学员,学员中除在电视台、影视广告公司工作的从业人员以外,还有一部分是即将踏入社会和刚踏入社会的具有广告学、新闻学、艺术设计、文学专业背景的大学生。于是开设有以上专业的各院校也针对人才市场的需求相继开出了与影视制作相关的课程,我校广告学专业于2002年开始进行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学,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非影视艺术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带来的教与学的双重困惑,教师方面,面对毫无影视艺术基础的学生,在课程目标、内容、侧重和深度上就很难把握;学生方面,一部分文科背景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他们渴望多学些文化理论,增强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理论分析能力,一部分理科背景的学生则抱着艺术专业的理想,甚至简单地与专业性院校的影视艺术类专业相比,希望通过开设影视制作课程迅速掌握影视艺术作品创作的能力,对影视制作课程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二、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的主要经验

我院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经过了5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通过厘清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的特点,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进而规范课堂教学的内容,开展教学实践。

1.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

我们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成为不仅具有一定的影视艺术修养,还要具有一定的影视制作能力的电视广告创作、各类宣传片创作的专门人才,为广告学专业服务。

2.厘清课程设置的特点

影视艺术类专业从整个影视学科的整体出发,培养通晓影视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全面人才;体例上,以整个影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和基本技能为主体,包括影视理论、影视历史、影视摄像、视听语言、影视剪辑、影视编导、影视照明、影视造型、影视美学、影视声音等。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从师资、学生的来源、教学条件都不全面和专业,因此不能要求学生能达到影视艺术准专业的程度,但能通过影视制作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画面感,即能将文学的作品视觉化,写出分镜头脚本,同时使学生具有一般镜头叙事能力,完成影视作品的前后期创作。

3.规范课程教学的内容

我院广告学专业开设有《电视摄像与编辑》、《电视广告制作》这两门和影视制作相关的课程,在课程体系上,《电视摄像与编辑》是《电视广告制作》的先修课程,《电视摄像与编辑》教授的是影视制作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理论教学着重讲授不同镜头的艺术特性、画面造型的元素以及艺术特性、画面构图、固定画面及运动摄像的特点及影视剪辑学的相关理论,和理论同步开出的是电视摄像技术实验和非线性编辑实验;《电视广告制作》课程是《电视摄像与编辑》课程的后续课程,理论教学具体涉及到的是电视广告的分类及特点、电视广告创作的原则、电视广告创意的原则、电视广告视听语言的风格等等,和理论同步开出的是AFTER EFFECT影视特效合成软件的学习,主要通过该软件让学生掌握电脑合成技术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题化的电视广告创作实验。

4.教学实践

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让学生进入到影视创作的学习状态,迅速培养学生的画面感并能较好的运用镜头叙事成为课程教学的关键。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电视摄像与编辑》课程和理论同步开出的是电视摄像技术实验和非线性编辑实验,每一个实验项目都和理论部分相结合,如理论课讲授的内容是不同镜头的艺术特性,紧接着的实验项目就是摄像机的光学镜头,学生在实验中进行光学镜头训练时能迅速领悟到理论课讲述的如广角镜头景深范围大、透视感强、强化纵深方向运动物体的速度、适合抢拍、抓拍等艺术特性。再如当理论课讲授的内容是电视剪辑中动作的分解与组合,紧接着的非线性编辑实验就利用不同机位拍摄的不同角度不同景别的镜头素材进行动作的分解与组合,这样一个环节下来,学生明白了电影之所以好看是因为通过后期剪辑将前期不同机位拍摄的镜头进行分解与组合,通过画面完成一段情节的完整表达,使观众的视点得到的解放。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得到了统一。

前后期制作相结合。在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将电视摄像与编辑结合在一门课程中,而影视艺术专业将电视摄像与编辑作为《电视摄像》和《电视编辑》两门课开出,影视艺术学院之所以分得细是因为已开设有电影电视剪辑学、视听语言、影视编导等等影视理论方面的课程来指导实践性较强的电视摄像与编辑,但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不可能象影视艺术专业一样分得很细,过程拉得很长,我们要求能通过影视制作课程的学习迅速培养学生的画面感和镜头叙事的能力;另外电视摄像与编辑本身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前期拍摄是为后期编辑作准备,而后期编辑也是为了完成前期创作的思维和理念。如果分为两门课,电视摄像使学生虽然掌握了电视摄像的艺术和技术,但不明白拍摄的镜头将作何用,不适合培养学生镜头叙事的能力,而电视剪辑部分讲授的内容大多是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对电视剪辑的理论和技法涉及较少,软件只是工具,关键在于如何教导学生运用电视剪辑相关的理论知识来进行作品的剪辑,培养学生剪辑的思维,如果要求学生将自己前期拍摄的素材剪辑成片,就会发现前期拍摄的不少问题,如画面的构图不美,景别不够规范,拍摄的角度和机位应该调整等等,不仅培养了他们的画面感,同时对镜头叙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由此我院将电视摄像与编辑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开出,配备了一位具有影视制作综合能力的师资,既能进行电视摄像的教学也能进行电视剪辑的教学,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分组进行电视小短片的前期制作,包括剧本的拟定、分镜头的撰写及拍摄,然后要求学生将拍摄的素材剪辑成片,并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讲解,同时让制作小组的学生发言谈创作的体会,让同学们对各组的作品互相作出评价,这一过程下来同学们很快对影视作品创作的整个过程有了一个把握,同时对怎样用镜头叙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文字表达与视听语言的表达相结合。影视作品其实就是文学作品的视觉化,除了在实题化作品上培养学生的画面感和镜头叙事的能力外,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根据教师规定的主题即兴用一段文字表达与主题相关的一段情节,然后将这段文字视觉化,利用分镜头表达出来,这一训练在《电视摄像与编辑课程》及《电视广告制作》课程中均被采用,在《电视摄像与编辑》中会以约会、离别、感动等主题由学生先进行文字表达再将这段文字用分镜头表达出来,在《电视广告制作》课程中,要求学生将课前布置的30秒的电视商品广告的文案创意表达出来,并将其视觉化,同时请其他学生提出意见并进行修改。学生们在这个环节有着较高的积极性,有的学生能写能说,但画面感不强,通过这个训练可以培养他们的画面感以及镜头叙事的能力。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影视艺术的理论修养在影视创作中是十分重要的,而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不可能如同影视艺术专业般在影视艺术的理论修养上给学生全面细致的培养,作为任课教师要推荐一些与影视艺术相关的书籍给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影视艺术的理论修养。另一方面任课老师还要推荐一些好的影片给学生加强读解影片的能力,将影片中的创作手法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如在《电视摄像与编辑》课程中,任课老师布置学生课外观摩经典影片,在课内针对其中精彩的段落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蒙太奇的思维、时空的转换、时空的压缩与延长,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的运用等等,课外布置读解电视广告,在《电视广告制作》课程教学中播放一则广告马上让同学们说出共有多少个镜头,背景音乐在什么时候响起的,里面时空压缩与延长的段有哪些等等,利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由提高学生读解影片的能力,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画面感。

三、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学效果

经过近五年的教学实践,广告学专业开设影视制作课程教与学的双重困惑得到初步解决,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广告学专业特色的影视制作课程教学之路,学生们可以自由组成一个团队进行影视作品的创作。

在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中,我院的影视广告作品在湖南省分赛区取得了影视类作品的一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优秀奖。在全国的评比中又获得两个三等奖,影视作品的获奖等级在湖南省处领先水平。

从2004年开始我院陆续有学生考入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导演系研究生。另外从事与影视创作相关工作的广告学专业毕业生正逐年增多,有的在影视广告公司从事影视广告文案创意及分镜头和故事版的制作,有的在影视广告公司从事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有的在电视台从事摄像记者,有的在电视台从事后期编辑,有的利用学到的影视创作知识为单位创作企业形象宣传片或是情景式的培训短片。如在深圳某外资公司工作的三个2007届毕业生联合为该公司创作了一部企业形象宣传片,该片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赞扬,将该形象宣传片作为东南亚地区的形象推广片,并向我院寄来感谢信,信中说到“名校出名师”“名师出高徒”。这无疑是对我院广告学专业影视制作课程教学的肯定。

参考文献

[1] 张晓冬.影视艺术手段与教学[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2(2)

[2] 宋红岩.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影视语言的读解能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3)

[3] 刘军.全国高校影视专业的DV设备配备及学生DV作业情况[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1)

影像设备论文篇6

方法:将相关设备和软件连接成医学数字影像传输(DICOM)网络;DICOM服务器与各图像浏览及诊断报告书写终端连接成Ethernet网络;二者再通过集线器连接成PACS。

结果:最终实现了放射科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网络化、数字化,且在整个放射科的结果处理中完成了无胶片的革新。

结论:比起传统的放射科工作管理模式,以网络化为主的工作方法在提高放射科工作效率方面更为明显。

关键词: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网络化放射科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326-01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在放射科中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几年,因为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使用在临床治疗中的疏忽而引发的事故屡见不鲜,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在放射科中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使用工作中的管理不当,导致工作中出现失误所致[1]。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正确规范使用以及合理管理是确保放射科工作安全、可靠的最主要的前提。因此,提高放射科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工作水平和效率是极为重要的。近几年,已经有相关学者发现将放射科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网络化对于提高放射科工作质量的提高所作出的贡献是明显的。我们通过对我院放射科将网络化应用于医学影像设备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进行简要探讨,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设备。使用数字化医学图像采集设备为德国Simens公司Magnetomopen0.ZTMRI,Plus4Somatom螺旋CT;ToshibaAukletCT,CoroskopT、O、PDSA;其通讯方式采用的是局部网络通讯技术,可直接产生和输出高分辨率数字化原始图像,在SunAdvantageWindows(简称AW)工作站分别可存储、打印、浏览及后处理。

1.2方法。建立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eation system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它以DICOM服务器为中心服务器,按照DICOM30标准将CT、MRI、DSA等数字化影像设备联网,通过细缆连接到主干电缆上形成总线拓扑结构的DICOM网络;DICOM服务器与各图像浏览及诊断报告书写终端通过双绞线以集线器(HUB)为中心连接成星形拓扑结构的Ethernet网络,二者再通过集线器连接成星形总线拓扑结构的PACS,供中心存储,打印,浏览,管理及后处理.使用WindowsNTServer/Workstation4.0软件可以在浏览图像后直接书写诊断报告,医疗诊断报告主窗体上的输人项如姓名、性别、年龄、CT号、检查序号及检查日期可直接从数据库获取,报告日期由系统自动生成、科别、报告模板等项通过下拉菜单选择程序提供了撤消、剪切、复制、勃贴、消除、全选、字体等编辑功能”用户可通过1个或多个关键字段检索和调阅诊断报告。

2结果

我们通过将上述的设备和软件按照上面提到的方法进行安装后,通过对其进行多次的调试和实验处理并进行了整体的工作评估后,最终实现了放射科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网络化、数字化。在放射科的整个医学影像过程中,实现了数字化图像在PACS内的传送、中心存储、打印、浏览、管理和后期处理。并且,其后期检测报告的书写也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其打印和共享也实现了网络化。在整个放射科的结果呈现中完成了无胶片的革新。

3讨论

3.1根据网络化的优势以及结合我院放射科的特殊性,可以将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网络化在放射科管理中的优势归纳为如下几点:

首先,当今的世界在每秒钟都发生着变化,知识结构、信息技术、科技创新,时刻都在向前进步着。在这种大环境下,放射科对于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使用与管理不能停滞不前,而要积极主动,勇于发展,敢于发展。可以说,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实现网络化就是在不断进步的过程。所以,将网络化结合到放射科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使用和管理中上是符合当下医学发展进程的,其标志着在当今世界科技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医学影像学也是在向前进步的,并且在该学科中的每一个行为主体也是在不断发展的。

其次,与传统的放射科管理相比,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网络化有着许多难以比拟的优点:①传统的影像图像处理上基本是以胶片为主,需暗室冲洗、烘干、归档等,这无疑增大了图像处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在胶片的保存和使用方面,科室不得不建立一个庞大的区域来放置胶片。在管理上时而会出现错档、丢失等。而网络化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管理则摒弃了胶片式的影像图像处理,实现了数字化的图像呈现。影像结果就算经过长时间的存储其信噪比特性也不会变坏,且任意调用不丢失信息、从而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对胶片等硬拷贝的手工管理方式。通过这种影像管理,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丢失和片损情况的发生,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②传统的影像图像处理在管理上存在着混乱和不规范,经常会发现胶片的丢失、变质、资源难于共享等缺点。这不但丢失了对病人复诊和其他医师认为有用的诊断信息,而且由于是手工登记,会耗费大量不必要的时间且出错率难以降低。而网络化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管理则实现了数字化的书写功能,克服了手工书写报告字迹潦草的缺陷。同时,便于图像传递和交流。实现数据共享,发挥教学医院教学和支持作用,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医院的诊断质量、效率和教学、科研水平。

再者,在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要通过各个医院与科研院所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来进行的。然而,当前大部分医院在临床诊断与治疗方面还是存在着固步自封,闭门造车的现象。这种诊治方式是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以及医院的长远发展。而将网络化融入到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管理中,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状。网络化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管理可以将影像图片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医院间医师的相互交流与协作,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更有把握的诊断并可做到更为准确的对症治疗,从而提高了患者治愈率,并减少了误诊的发生。而这种开放性的特点,正好满足了医院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不断丰富并完善着医院院际间相互交流与协作的平台。

3.2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在我院网络化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管理工作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工作人员对于网络化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管理工作业务不精。因此,医院应该高度地关注如何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这方面的工作,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一些必要的业务技能培训,可以经常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网络化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操作专业技能培训并定期对其进行考核。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去参观学习网络化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管理优秀单位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提高工作人员对于网络化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管理的认知和认可程度;要积极开展一些工作研讨活动,让工作人员之间能够进行网络化管理的经验交流,积极讨论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3.3近年来,提高放射科工作的质量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医疗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研究。医院放射科工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治疗工作的成败。当今,提高放射科影响诊断工作水平,加强网络化的管理已经成为国内众多学者广泛关心和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文峰[2]等通过对该院放射科工作进行PACS管理后发现,PACS可以有效的提高放射科工作的水平程度,实现了放射科医学图像的数字化和无胶片化。兰琦[3]等则通过对该院放射科进行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网络化管理后发现,通过对放射科的图像管理进行科学的、合理的且有针对性的网络化管理后,实现了数字化图像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网络化内的传送、存储、报告的规范化和计算机化,实现了图像无胶片化。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通过对我院放射科进行网络化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管理后,最终实现了放射科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网络化、数字化,且在整个放射科的结果处理中完成了无胶片的革新。

4结语

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不断推进,医院放射科的管理工作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的关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通过网络化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管理在放射科的工作管理中取得了长足的研究进展,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近些年,已经有相关医疗科研工作者发现,网络化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管理在医院诊疗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比起传统的放射科工作管理模式,以网络化为主的工作方法在提高放射科工作效率方面更为明显。相信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医院放射科的管理工作将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高培毅,林燕.计算机辅助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处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41-42

[2]文峰.PACS在放射科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8,17(3):105-107

影像设备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 课程设置 技能培养

2005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职高专专业目录》(试行)“规定了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职业技术门类,反映了职业技术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培养目标,是国家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的一项基本的指导性文件,是指导高等院校设置、调整专业、制订培养方案、组织教育教学和人才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在该《普通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中,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的招生专业由原来的可以开办相关医学类专业调整为只能开设医学技术类专业。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目录专业简介》中,对医学技术类中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环节作出了界定:“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从事临床影像检查、诊断与治疗技术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核心能力:医学影像检查与治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人体解剖学基础、医学电子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基础、外科学基础、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核医学与放射治疗、医学影像设备原理及构造、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以及各校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该简介中培养目标强调高职高专院校医学技术应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而非学科性人才。学生所具有的专业核心能力是影像检查与治疗技术。为了适应新的需求,高职高专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只有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才能应对新形势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挑战。

一、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对课程设置阐释

课程设置主要是指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和课程内容安排的科学性。课程结构的合理性指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合理,包括开设的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和各课程之间的有序衔接,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课程内容安排的科学性指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展的要求与前沿。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它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

(二)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目前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课程结构不合理。没有合理定位影像技术专业课程。目前大多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不是脱胎于原来的中专学校,就是参照医学类本科院校课程,很少做必要的调整,有的学校甚至是因人设课,能够真正深入社会调查市场需求和用人动态而调整专业计划并合理设置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很少。课程科目的设置往往偏重医学类科目,学时分配不合理,单纯理论性学时过多。通识类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开设不合理,通识类课程和专业基础课所占比例过大,人文类课程太少或几乎没有开设。教材的选择两极分化,不是沿用中专的教材,就是采用本科医学类的教材,不能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展的要求与前沿,这就导致学生所学不多或难于消化吸收,不能符合培养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2)轻实践环节,重理论课讲授。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是高级应用技术人才,而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不注重实践,单纯突出理论课的讲授作用,多数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并不重视实验环节,认为实践内容只是理论内容查缺补漏的方式而已,没有固定的实践课程安排,实践内容安排的随意性大,缺乏系统和科学性,完全达不到实践课程在技术类课程中所应该具有的巨大功效。而且实践环节往往集中安排在理论学时之后,学生只是单纯按照试验大纲或实验指导进行操作,极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意识,导致学生丧失了实践中的探索、钻研意识,对知识的掌握停留在表面层次上,最终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基础知识不牢动手能力又差的学生。(3)采取单一的考核方式,考核结果不能作为全面衡量学生能力的依据。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因为升格于中专学校或脱胎于本科院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仍旧沿袭原来学校的考核方式,主要采取单一的考核方式,侧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对实践环节的考核往往流于形式。单凭理论考试成绩确定学生的优劣,学生的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被忽略不计,学生在学业上掌握的程度不能被全面客观地评价。从这种考核方式上反映出的教学质量情况难免以偏概全,失去准确度。

二、应对新形势,优化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目录专业简介》中所界定的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医学技术影像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仅仅突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用性和综合性还不够,更要建立科学、系统和完善的实践培训体系。在课程设置中除加入人文知识内容外,还应该通过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课程选择上应立足于高职高专院校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大多提升自中专院校或脱胎于本科院校,加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特殊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教学内容不是相对滞后就是脱离高职高专院校实际,处于探索与实践阶段的高职高专院校课程建设还是参照传统的医学类专业的课程建设模式,不能脱离母体的羁绊,所做的只是在课程科目的数量和难度上加以减少和降低,而没有开设适合高职高专的课程。为了适应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服务社会的职能,高职高专院校应该结合专业特点和市场需要,优化原有的课程设置,脱离医学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创设新的课程,增开一定门类的技术类课程。结合服务区的需要和本院校的资源与优势,大力发展校本教材。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有所取舍,侧重实际应用技能的展示与讲解,适当减少单纯的理论研究。

(二)医学技术类专业的特点是课程体系基石,实践内容所占比重过小

合格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是高职高专医学技术类专业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是影像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开设成败的关键。科学、完整、合理的课程体系应该建立在工学医学结合基础之上,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根据就业市场用人需求,通过让学生及早接触与熟悉工作岗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及实践操作技能。同时要兼顾学生职业能力可持续提升,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契合专业特点,要以影像技术岗位职能培养为出发点

教师安排教学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到医学影像技术类专业工作职能要求,改革传统的以理论内容为主忽视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根据医学影像技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岗位的职能要求等选取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本着“理论内容是实践能力的基础,实践能力是理论内容的升华”的指导思想,明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从而达到培养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的目标。时刻以问题为基础,知识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证相融合,教学中采取院校与模拟医院和附属医院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学校影像中心和现代化教学设备及附属医院专业岗位的人力、设备等优势,把部分理论课堂内容直接搬入模拟教室或到附属医院影像科室去讲授,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真实的学习场景。

(四)以坚持技能培养和工作相结合为出发点,积极推进整体课程实施

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应该在传统讲授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路,注重学生校内学习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做到校内学习和实际岗位工作需求的统一。在专业技能课程方面,采取理论为点,实践铺开的方式,采用任务型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应用为载体,以注重培养学生具体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能力为目标,为学生理论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可持续提升提供一个有效和良好的途径。

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将医学技术类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为一个总教学模块,参照综合医院影像科的设置来设置子教学模块,也就是各门课程所包含的章节。这样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上就会避免出现错位现象。学生在系统学习掌握好实际操作后既可胜任医院影像科的某一个职业岗位工作,学校也可根据各级医院影像科不同的职业岗位需要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这样,既便于安排各门课程的教学进程,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发展及就业岗位意向重点选择一个或几个课程模块,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

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淡化成绩观念,提高能力衡量分值。采用笔试+ 技能操作+ 平时作业+ 实践报告的综合考评方式。通过测评,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能力。重视实践考核的绩效分值,使其考核总分值与理论考试成绩权重相等。考核内容以医学影像技师所应掌握的技术标准,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加大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性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有着它自己的独立性,通过加强实践教学能够印证学生在理论课中掌握的理论知识,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着日常理论教学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通过加大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能有利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实践性教学所包含的实验、实训与实习三大环节中,不但要认真编制实践教学大纲与计划,还应该对实验内容及方法进行合理改革调整,在实验中,指导教师一定要精于演示,才能带动学生,促进学生的实际技能操练。可以采用role playing的方式,在实验与实训中让每两位学生结成训练对,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进行操作训练并互换角色,教师对于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给予指导。实践教学是影像技术专业的重点和难点,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应用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还应该适当增加实训教学,每学期抽出一定的时间,以“模拟医院的方式将医学模拟设备应用于影像技术专业技术实践教学, 倡导以贴近医院的真实环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开展实践和考核”。或者带领学生到附属教学医院,充分利用医院的影像设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临床实际操作技能。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充分安排学生在三级以上具备CT、MRI等大型影像设备以及具有较高诊断和操作技术水平的教学医院实习,开展技能实训,让学生在岗位的氛围中印证所学专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健全实习管理制度,确保实习质量。

(六)立足校本实际,深化丰富教学资源

课程设置的成功依赖于学校提供的教育资源。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整体素质决定了课程的实施。作为应用型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富有前瞻性,能够站在技术的最前沿,要充分掌握本行业的工作背景和行业发展情况。院校在师资的培养上要注意突破教师的单一教书职能,积极鼓励教师到医疗卫生行业的一线进行充分的理论实践,丰富教师的专业素养。同一门课程可以由不同的教师承担,互帮互学,取长补短。院校可以根据需要合理地甄选本行业优秀人才做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发挥各自所长,共同承担课程的教学任务。

积极研制与开发校本教材,从本院校与服务区的实际出发,增强专业课程的适应性。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目录专业简介》中,鼓励各个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学校的特色课程。而目前大多院校的课程建设研究只是初级阶段,基本是沿用原来的老教材,目前还没有使用效果更好、具有影响力的教材。所以院校应该根据影像技术专业的特点,大力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根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特点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可以由院校和附属医院共同合作编写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特色教材及与之相配套的实验、实训指导书,并由附属医院共同承担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实训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和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模式,以提高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目标,为毕业生在各级医院就业做好更充分的岗位适应准备。鼓励教学一线教师积极采用国内外同类课程的优秀教材,通过对该教材内容的吸收与消化,并结合本校实际和专业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进行校本化处理,提高教材的适用性。体现医学影像技术类专业的特点,理论知识宜广不宜深,实践内容要以就业岗位职能为依据。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同时加大资金投入,购入先进的教学设施和相应的实验设备,充分满足教学需要。

影像设备论文篇8

关键词:影像科;诊断与技术水平;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50-01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影像科诊断与技术的质量问题逐渐关注起来,而当代社会的县级医院影像科也顺应社会的发展引进了大量的医疗设备,如X线检查、螺旋CT、MRI、大型数字化胃肠机、彩超、ECT等,使医院的诊断水平与技术得到了提高。然而如何对这些设施进行管理,对医疗设备进行最大效率的合理应用成为影像科人员重视的问题,本文就其管理问题进行探讨以及观点的表达。

1医院人员素质的提高

医院医疗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影像诊断技术已经成为医疗诊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然而在长期工作中,机器由于管理不当会发生一系列事故,给患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的隐患,不利于医疗水平的发展与进步,严重时还会对医院的声誉造成影响,因此在进行科学化管理的同时,应该加强医院相关人员的素质水平。

1.1影像科人员的技术要求

(1)提高医疗水平不仅仅是引进医疗设备,还应该保证影像科人员在技术层次上做到游刃有余。好的技术水平可以减少误诊的几率,对患者的心情起到平复的作用,还能够促进医学水平的发展。

(2)影像科人员在掌握本身的技术之外,还应该进行业余学习,了解不同医疗设备的优缺点,通过业余知识弥补专业水平的缺陷,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增加知识水平与技术水准。

(3)影像科人员在保证技术水平的同时,还应该学会爱惜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时长以及减少维修次数。

1.2影像科人员的道德要求:作为医疗人员,不仅应该掌握过硬的技术水平,还应该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感以及工作责任感。只有提高医疗人员的总体道德素养才能够对患者的健康提供保障。影像科的医疗人员应该树立为人们服务的思想,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保证与提高影像的质量。

2设备的合理使用与维护

良好的环境是设备合理使用与维护的良好保证,技术人员在使用医疗设备时,应该保证影像科的空气清洁度、温度以及湿度在合理的指标范围内。我院是县级医院,影像科的机房内拥有空气除湿机、中央空调等设备。设置26摄氏度为一个恒温温度,当室内温度高于这个温度时,调节系统便会发挥作用使电路自动关闭,因此在进行设备操作时,应该对室内温度、湿度进行调节,保证在诊断检查的过程中医疗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定时对影像科机房进行打扫,保证室内卫生,防止灰尘以及细菌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

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开关机,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死机等现象。在进行维护保养的过程中,应该保证数据资料的完善再进行重启,然后按照相关指标检查机器的各项设施,检查完毕后进行关机清洁,采用专门的清洁剂将干净擦拭巾润湿,再进行擦洗,避免用酒精擦洗Bucky,保护好显示屏幕,避免液体进入机器内,避免对设备进行高压消毒。在消毒工作完成后一段时间内对机器内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工程师或者是服务商。

3管理制度的完善

完善相关制度,是保障影像科诊断与技术质量的根本。

3.1制定技术读片制度:技术读片有利于影像的质量控制。这种质量控制的手段能够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也能够增强其竞争意识。每日在进行读片时,准备记录表格,对所读的片子进行登记,提高高片率,自动销毁人为的废片,并且对出现问题的影像片进行及时修复,降低乙片率。

3.2进行奖惩制度评定:奖惩制度的评定有利于提高影像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能够增强其工作责任感。因此,定期进行质量的评定,对责任感强、工作质量好的工作人员予以奖励,对不负责任、影像质量差的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培养其技术水平的学习意识与贯彻各项影像质量控制标准的合理性。

3.3严格的影像质量评定:对影像的质量应该进行严格的质量评定,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患者的诊断结果正确,因此影像科在进行影像质量评定的过程中,应该制定一套质量分级评定标准,保证影像质量的准确性。

3.4进行定性分析:通过我院影像科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的定性、定量分析,寻找提高影像质量的方法与规律。在进行数理统计法分析后,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的经验总结,结合临床案例实现全面的质量管理。

4结语

我院是县级医院,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以及影像质量的准确性,对影像科的诊断与技术质量进行了严格管理。通过合理的规章制度、完善的医疗水平以及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影像科诊断与技术质量的管理水平达到更高的层次。这些措施的应用有利于减少患者误诊的几率,保障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院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增强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提高了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我院的进步与发展。

影像科诊断与技术质量管理是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符合人们需求的一种手段,顺应了我院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关策,杜伟,庄惠丹等.影像科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12):49-49

[2]李双民,杨明.浅谈X线投照技术质量控制[J].医疗装备,2010,23(11):11-12

[3]陶剑光.影像科大型数字化影像设备的管理[C].//2006中国数字医学论坛论文集.2006:152-153

上一篇:土地测绘论文范文 下一篇:近代文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