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范文

时间:2023-11-03 03:04:53

影像诊断

影像诊断篇1

关键词:兽医影像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S854.4-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兽医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兽医影像学作为一门新的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兽医影像学不但在社会服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作为一门新兴边沿学科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兽医影像诊断学是利用不同原理的成像方法,使动物体内部器官和结构影像化,来推断机体形态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的目的现代化诊断方法。兽医影像技术包括传统X线摄影技术,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实时超声扫描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热记录摄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放射学,内窥镜技术和心电图技术等[1]。目前,全国很多高校及职业学院开始设立了兽医影像学课程,有些院校把其作为专业必修或限修课。

随着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兽医影像学当中,影像诊断学涉及到知识容量更大、相关学科很多,使得这门课程在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度较大。笔者结合近些年影像学的发展和教学实践,摸索了一些经验和方法,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内容

1.1 重点讲授常用的影像学成像基本原理

成像原理是学习影像诊断学的基础,学生对设备的主要功能及成像原理有一定的了解,才可能使他们对各脏器在各种影像技术下的影像学表现有所辨析,真正做到知其所以然。但是兽医影像诊断学为新兴学科没有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作为支撑,而且一般学时较少。这样就要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量把实践中常用的成像原理进行讲授。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侧重于X线和超声波成像原理的讲授,而诸如CT、MRI等没有在兽医临床广泛应用的成像手段仅简单介绍。X线诊断是目前兽医影像诊断中应用最多、最广泛的检查手段,同时X线诊断对学生打好整个影像学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内,超声诊断在兽医临床诊断上的应用发展较缓慢,主要应用在一些科研院所或较大型动物医院有所应用。所以在成像原理教学中重点讲授X线成像原理,超声成像做一般讲解。

1.2 以解剖学、病理学等课程为基础

影像学是以不同的成像手段来显示不同部位、不同断面成像的特征。因此,掌握大体解剖、断层解剖等相关知识,才能对病变部位、病理变化、位置改变等异常做出准确判断。学生以前的解剖、病理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往往停留在形态、位置和眼观病理变化上,而影像学需要有立体、断层解剖和病理密度改变等更深入的基础知识上。所以,在讲授各部位的病理影像改变前,应简要回顾一下各器官正常解剖以及断层解剖等相关知识。从而正确认识正常的影像结构,以便对病变做出准确定位和判断。

1.3 理论和具体影像图片相结合

影像诊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为临床兽医提供有效、准确的辅助检查手段。学生们在经过专业基础课和一些临床课程的学习后,对影像诊断学充满好奇,开始学习时往往很有兴趣。但经过了诸如影像成像基础、断面解剖、影像病理等知识学习后会感到影像学其实很枯燥乏味。例如,在讲授X线的成像原理时,很多同学感到理论索然无味。他们更愿意亲自拍片、体验暗室技术或直接进行读片等实践活动。所以,我们在讲授理论的同时,通常先选择一个与主讲理论相关的临床病例作为引线,通过这些病例图片来说明要讲授的理论。这样,学生即学习了枯燥的理论又为以后的读片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4 影像表现为教学核心

通过对基础理论的讲解,学生对影像学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认识是为影像诊断作为铺垫,影像诊断的核心是对影像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对疾病做出客观、准确的诊断。兽医影像诊断学涉及的动物种类很多,同种动物的个体差异也较大。所以,要培养学生对图像的观察和分析,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教学的核心。在教学中从正常图像的导入入手,让学生观察正常的图像,用学过成像原理、解剖等基础知识分析这些正常的图像。在学生全面掌握这些正常的影像之后,在从病理改变、病理成像特点等方面来分析疾病的病理变化在影像成像上的变化。例如,在讲解关节疾病时,根据以往的基础知识引入正常的关节X线解剖和成像的基础知识,再对表现在 X 线片上的形态学改变的原因和病理意义进行推导和理解。这样对病理的X光片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入病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对X光片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巩固了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对图像的分析能力。在整个的影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围绕着图像进行学习,图像成为整个教学的核心。

2 教学手段

2.1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图像是影像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影像学的教学核心是使学生对图像理解、提高阅片能力。传统的影像教学对影像基础知识往往采取黑板讲解,到疾病各论部分讲解时才接触到真正的影像学图像,且需要大量图像进行对比和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发生脱节,很难达到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时需要整理片子、挂图等大量的图像资料工作费时费力。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大多数院校都配备了计算机投影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在兽医影像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传统的板书教学往往只在遇到重点、难点问题或对多媒体幻灯内容进行补充时应用。多媒体这种教学形式信息量非常大,丰富的影像画面在兽医影像诊断学中教师可以随时从基础理论联系到图像、再从图像到理论进行交互。学生不再为生硬的基础理论感到头疼,也不再为冰冷的影像画面感到枯燥乏味。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影像诊断教学效果,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变得清晰、易懂。但通过近几年的应用多媒体教学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初期教师对多媒体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图像转化为多媒体课件质量不过关,多媒体课件制作粗糙、播放过快学生跟不上课程进度等问题尤为突出;后期则出现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忽视备课,学生课堂不做笔记、课后拷贝课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问题主要从教师自身和本校实际情况结合进行改进,使教学逐渐走入正轨收到了满意效果。

2.2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又使兽医影像诊断学的教学发生了变化。网络技术使教学不再受时间、空间等限制,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把教学课件、真实病例、习题等教学资源放在学校校园网上,各年级、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为了增强互动,应用网络开通了微博、微信等互动手段,教师和学生的联系更加紧密、及时。可以说网络虽然极大丰富了教学,学生获得了比课堂教学更多、更实际、更直观、更迅捷的获取知识手段;教师解答学生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对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也有很大提升。但网络教学互动的出现了过学生度依赖网络,忽视了课堂教学;网络内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学生和教师不能把握;知识抄袭、篡改等现象严重等问题在教学中相继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更要求教师做好引导、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来更好的应用网络这个新兴的教学手段。

3 改革教学方法

3.1 理论和实践综合化教学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在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中,学生都要经历将教学内容加以内化的过程,即把新的教学内容结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只不过前者的学习内容是教师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后者的学习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因而,二者的过程可以说是基本相似,只不过后者比前者多了一个发现的阶段[2]。兽医影像诊断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独立合理应用影像诊断手段来解决实际临床病例,并对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形成准确的诊断。对于这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在讲解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网络等适时技术引入实际病例、影像图片等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导入同种疾病的影像图片,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找出诊断要点,再由教师总结完善。这样理论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

以往的实验教学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先对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等进行讲解,学生按部就班进行机械行操作,教学效果一般。针对存在问题在实验设计上进行创新,开设了一些开放性实验。所谓的开放式实验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教师对学生的实验不能包办,而是让学生放手去做[3]。

例如,以往暗室技术实验,由教师进行按照摸索好的条件进行药物配制、装片、曝光、显影、定影、晾干等操作,学生只是旁观或参与简单操作。改革为开放性实验后,教师只负责讲解其基本原理,具体实验条件由学生根据曝光量、温度等条件在理论范围内自己调节。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对实验进行总结,探讨出现的问题。这种开放性实验虽然增加了耗材的用量,但学生掌握了本实验的精髓、培养了创新能力,在从事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能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3.3 加强临床实践

兽医影像诊断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课堂和实验教学中所讲授的病例往往是典型和常见的病例。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许多病例是不典型或有其他并发症的病例,所以在切实掌握基础知识、理论同时,更应将知识应用实践。在教学中充分依托附属动物医院作为实习基地,对学生开放动物医院影像诊断室。学生在课余时间接触具体病例,将讲课的理论知识消化理解,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

4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

考核是督促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既是对教与学的检验,又有对教学的导向作用[4]。科学的考核机制可以使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同时提高对于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在教学中采取考试和实践考核2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考试主要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进行测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法进行。实践考核重点是对学生的读片能力进行测试,实践考核是学生对影像知识综合的考核,对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5]。影像诊断技术日新月异,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上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的改革和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创新能力,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谢富强,邓干臻,邓立新.兽医影像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2] 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5-60.

[3] 杨笃宝,雷留真,王振勇,等.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9(6):47-49.

[4] 左之才,邓俊良,刘长松,等.加强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建设,提高兽医学生临床实践与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6,12(4):7-8.

影像诊断篇2

本组病例共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80岁,平均约44岁。致伤原因主要是车祸,达26例,其次为撞击伤4例,临床症状主要有胸痛27例、胸闷18例、咳嗽24例、呼吸困难8例、肋骨骨折3例、痰中带血或咯血3例等。所有病人入院后均先后做了胸部正侧位X线平片和CT扫描,绝大多数(29例)病人复查了X线,有少数病人(7例)复查了CT。

2结果

2.1X线表现:肺挫伤后肺间质内的出血和血浆渗出,表现为肺血管纹理粗而模糊,伴有斑点状模糊影,肺泡内的血液和血浆渗出引起的实变,表现为不规则斑片状及大片状的实变阴影。间质和肺泡内的改变通常同时存在,或以一种表现为主,病变分布可不按肺段或肺叶的范围。

肺挫伤的吸收较快,在24~48h就开始吸收,于3~10d完全吸收,单纯的肺挫伤吸收后可不留任何痕迹。

2.2CT表现:是肺间质及肺泡的广泛挫伤和撕裂伤所引期的复合性改变。多位于中下肺野,上肺野较少见。主要表现有:①肺实质内散在性斑点状、小片状稍高密度灶,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边缘模糊。本组有此表现者18例。②大片状或呈叶段分布的高密度灶,其内密度欠均匀,边缘不规则且模糊。本组有10例。③呈磨玻璃样改变的云雾状稍高密度灶。本组有5例。④肺血管影增浓、模糊且粗细不均。本组有4例。⑤肺内显示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薄壁囊腔样低密度灶。本组有1例。上述CT表现在同一例中常混合存在。本组中CT发现有血、气胸者6例,肋骨骨折7例,纵隔气肿2例,皮下气肿7例,肺内血肿4例。

2.3MRI上新鲜血肿表现短T1和长T2信号,三维影像对于血肿范围的判断是其他方法不能比拟的。

3讨论

3.1胸部外伤的影像诊断中,常规X线胸片以其价格低廉、检查方便,成为首选检查项目。但胸片有其不足之处,其密度分辨率较低、影像重叠、病变定位不够精确。CT克服了常规X线胸片检查不足,不存在影像重叠,密度分辨率高,有利于细微病变的观察,而且能够显示脊柱肺门前后、心脏后部以及肺底膈面等等隐蔽部位的病变[1]。近年应用螺旋CT较普通CT更为优越,可以消除因呼吸运动所引起的病变遗漏之不足,一次屏气即可完成全胸扫描,成为胸部病变影像诊断的最佳检查手段。因此CT在胸部外伤的影像诊断中具有常规X线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肺挫伤为一种由外界暴力所致的肺组织渗出性病变。而肺撕裂伤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肺组织所引起的肺组织断裂损伤,主要病理改变为肺局灶性出血和肺气囊形成。小的肺挫伤及撕裂伤早期胸片常漏诊,CT以其断面成像而易于诊断,创伤性湿肺表现为肺纹理增强,弥漫性斑片状高密度影、肺透亮度降低,部分区域可呈现为实变征象。创伤性湿肺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创伤引起神经反射异常、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肺微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2]。病灶的分布不呈肺叶或节段性。散在性病灶可能是挫伤肺与支气管存在交通,致使病灶沿支气管扩散有关;只有当肺挫伤与支气管树的交通受到破坏,才能形成肺的局限性血肿。单纯肺挫伤吸收后不留任何痕迹,如伤后48h无吸收反而加重者则应考虑为肺实质内继发感染或继续出血等合并症存在。[

3.2对胸腔积液、积血及气胸的观察CT优于X线平片,少量积液X线平片常难以显示,CT由于对各种组织的衰减值不同,因此即使液体量很少也可分辨出来,同时还可以通过CT值测定推断是积液还是积血,血胸的CT值一般高于水,约30~40Hu。气胸的CT表现为胸腔内极低密度的气体影,位于所在的上部,内无肺纹理,与肺相邻侧可见片状脏层胸膜;伴胸腔积液或积血时,可见气-液平面,量大时可见纵隔移位[3]。少量气胸卧位时X线平片见不到肺组织被压缩的边缘,CT显示游离气体偏于胸壁前方,侧胸壁处仍为肺组织所占据,故卧位X线平片不能显示少量气胸。

3.3对胸骨、肩胛骨、胸锁关节及胸椎的观察,CT优于X线平片。对上述几个部位的病变,X线平片容易疏忽漏诊,而CT由于其密度分辨高,组织结构无重叠,因而能清晰显示以上组织结构的细微病变。本组病例CT检出胸椎骨折2例,肩胛骨及锁骨骨折各2例,X线平片均显示欠淸。

3.4单纯肋骨骨折CT显示稍逊于X线平片:CT能反映骨折成角及向腔内突出的情况,但不能依据CT判断有无裂隙骨折及骨折的数目,X线平片在反映胸廓全貌、肋骨骨折方面优于CT。本组病例中,CT发现肋骨骨折仅3例,而X线平片证实单纯肋骨骨折达5例。

3.5CT检查对胸部创伤的诊断价值:胸部创伤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是临床治疗与抢救危重伤员的关键。胸部CT检查能够准确地显示胸壁软组织损伤的部位、范围及程度,胸廓骨骼的骨折,皮下血气肿、血气胸、纵膈支气管、血管及肺实质损伤等综合病症。胸部创伤往往是全身创伤的一部分,当病情危重时,特别是复合伤、休克、昏迷及呼吸急促的病人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检查,加之关系,不能过多搬动病人,有时给检查带来困难。CT检查时间较短,可免除不必要的搬动,而且检查多层次,前后无重叠,可以观察多个器官损伤,因此CT对胸部创伤危重病人的观察有其独到之处。

胸片和CT均能对气胸及血胸作出诊断,但CT对微量胸腔积气、微量胸腔积血的显示较为敏感。微量胸腔积气受影响及胸部影像重叠干扰,胸片难于显示;胸腔积液或积血量超过300ml方能在胸片上显示为肋膈角变钝消失,从而提示诊断。CT则基本上不受胸腔积气和积血量的限制,其极高的密度分辨率和断面成像有助于气胸和血胸的诊断。

纵隔少量积气积血和心包少量积血,胸片由于纵隔心影的遮挡而无法诊断。CT对纵隔病变的观察具有极达的优越性,即使是微量纵隔积气积血、微量的心包积血,CT也能诊断。胸片与CT对肋骨骨折诊断各具优劣:胸片对肋骨骨折定位准确、整体形态观强,而CT缺乏整体形态观,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有困难,但CT对发现隐匿部位的骨折、浮肋的骨折等具有优势,这些隐匿部位的骨折胸片往往会漏诊。

影像诊断篇3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5-0631-03 中图分类号:R816.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5.045

胰腺内分泌肿瘤中最常见的是由B细胞组成的胰岛素瘤(INSULINOMA)。胰岛素瘤很少见,年发病率为(0.8~0.9)/100万,但又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几乎占所有胰腺内分泌肿瘤的1/3~1/2[1]。由于多排螺旋CT及1.5T磁共振成像(MRI)的应用,胰岛细胞瘤的检出率大大提高,本人回顾本院2007~2010经手术与临床证实的10例胰岛素瘤患者的CT及MRI表现,旨在探讨本病的影像学诊断要点。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10例胰岛素瘤患者,均经手术与临床确诊,其中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5岁。其中8例为功能性,2例为无功能性。8例功能性患者表现为发作性头晕,冷汗及意识障碍伴抽搐等空腹低血糖症状,进食或静脉输注高浓度葡萄糖立刻缓解。2例无功能性患者表现为腹部包块及腹痛。

2.影像检查方法

(1)CT检查:10例患者采用东芝16排螺旋CT平扫及三期扫描,层厚3 mm,CT扫描前5分钟,口服500 ml开水。增强使用压力注射器将100 ml造影剂以3 ml/s的流速注入,监测腹主动脉CT值达180 Hu后自动扫描。检查完行2D多平面重建。

(2)MRI检查:6例行1.5T西门子MRI检查。常规GRE序列T1WI及脂肪抑制T1WI、T2WI。其中2例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4例行Gd-DTPA(0.15 mmol/kg)的横断位VIBE序列三期动态增强。2例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

结果

1.CT表现 8例功能性肿瘤有7例最大直径小于2 cm,1例直径为3 cm,3例位于胰头,1例位于胰体,4例位于胰尾。增强后病灶于动脉期中度或明显强化,病灶密度高于胰腺(见封三图1、2)。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呈等高密度影。2例无功能性肿瘤,1例位于胰头颈部,1例位于胰尾。胰头颈的病灶密度不均,其内可见低密度影,增强后病灶大部分中度强化,中心未见强化(见封三图3、4)。1例胰尾的病变表现为边缘模糊,周边脂肪间隙不清,增强后,病灶未见强化。术前诊断为胰腺癌,后手术证实为恶性胰岛细胞瘤。

2.MRI表现 T1WI脂肪抑制像5例呈边界清晰的低信号区,1例呈等信号,T2WI5例呈高信号,1例等信号。增强后,3例为明显强化,1例为中度强化。2例强化病灶与增强CT相比,增强的效果比CT强。所有病灶未见胆系梗阻及胰管扩张征象。

讨论

胰腺是人体同时具有外分泌与内分泌功能的腺体。胰腺的内分泌部为胰岛,是散在分布于胰腺实质内的许多小细胞团。按照内分泌功能,可将胰岛细胞分为:A细胞、B细胞、G细胞、D细胞等,A细胞主要分泌胰高血糖素,B细胞主要分泌胰岛素,G细胞和D细胞分别分泌胃泌素和生长抑素,这些细胞均可以增生形成肿瘤,并具有相应的内分泌功能。按有无激素分泌及有无明显临床症状分为功能性及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两者各占胰岛细胞瘤的85%和15%[1],目前不少证据表明无功能性肿瘤和功能性肿瘤的区分是相对的,不少无功能性肿瘤实际上具有潜在的内分泌功能,临床症状不明显。

胰岛素瘤多为良性肿瘤,恶性仅占3%~15%。好发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为2∶3[2],本组的男女的发病为1∶4,可能与病例少有关。儿童很少发生腺瘤,以胰岛细胞增生为主。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可分为两组相互联系的症状:早期症状多以交感神经兴奋为主,有60%的病人有这类症状;另一组是由于神经低血糖引起的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有这些症状的病人约占80%。本组病人几乎都有Whipple三联征:①在剧烈运动或饥饿后发生低血糖症状;②发作时血糖低于2.8 mmol/L;③口服或注射葡萄糖后,症状立即缓解。

胰岛素瘤的影像表现比较有特征性,功能性胰岛素瘤的病灶一般比较小,平均为2 cm,本组病例中1例大于2 cm。由于临床症状明显,病人就诊比较早并且病灶较小。85%~90%胰岛素瘤是单发良性肿瘤,并且大部分是富血供,少数为囊性及少血管。MSCT薄层动脉期扫描成为胰岛素瘤主要的检查方法,目前普遍认为敏感性达71%~82%[3]。病灶增强早期呈均质的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内分泌肿瘤在T2WI上病灶的信号比较高。MRI的快速动态增强及脂肪抑制有助肿瘤的进一步定性诊断。MRI检查可以作为CT检查的重要补充,由于MRI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可以更好了解病灶周围的情况及与血管的关系,为病灶的诊断及外科手术增加信心[4]。

无功能胰岛素瘤无明显临床特异性内分泌症状,主要以腹部肿块及腹部肿块压迫周围脏器产生临床症状而就诊。病史较长,以体尾部多见,病灶直径多在5 cm以上。无功能胰岛素瘤可分为实性,囊性和混合性三种[5]。良性多为实性,CT表现为包膜完整,病界清楚,钙化多见,囊变少见。增强后,动脉期实性病灶强化,门脉期病灶呈等密度。恶性病灶向周围浸润性生长,周围可有淋巴结肿大及肝脏等器官转移,CT表现密度不均,边缘模糊。增强后实性病灶强化,囊变、坏死不强化。本例中1例恶性无功能胰岛素瘤误诊为胰腺癌,主要因为此病灶增强后,未见强化。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就诊时多为恶性。部分文献报道无功能胰岛素瘤有70%~80%的肿瘤为恶性或潜在恶性[4]。其诊断取决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尤其是肝脏和淋巴结的转移。当胰岛细胞瘤为恶性时,出现肝脏和淋巴结的转移,对于胰岛细胞瘤的良、恶性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胰岛素瘤主要与胰腺癌鉴别,最主要的表现为,内分泌瘤为富血供肿瘤,动脉期强化明显,高于胰腺实质,胰腺癌为少血供肿瘤,动脉期病灶几乎不强化,明显低于胰腺密度或信号。次要的表现为胰管的改变,病灶边缘及生长方式。胰岛素瘤很少引起主胰管的阻塞,侵犯血管。胰岛素瘤向腹侧生长,胰腺癌具有嗜神经生长而向背侧生长。

胰岛素瘤的诊断,对影像学来说仍然面临着挑战。随着多排螺旋CT及1.5T MRI的广泛应用,术前对肿瘤精确的影像学定位、定性检查为成功的外科根治性切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李传福,张红蕾,刘松涛,等.胰岛素瘤的MRI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2):99-102.

[2]Gualdi GF,Casiani E,Polettini E.Imaging of neuroendocrine tumors[J].Clin Ter,2001,152(2):107-121.

[3]林珊,李坤成,许 卫.胰岛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6):620-622.

[4]胡先贵,何天霖.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外科诊治[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6,18(1):1-3.

[5]成丽娜,段小慧,钟小梅,等.胰岛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附10例分析)[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8,17(2):51-54.

影像诊断篇4

肺癌的影像检查方法较多,无论是病变检出还是鉴别诊断影像检查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简称SPN)检出是各种检查方法常常面临的问题,动态CT、MR、FDG PET和锝99m SPECT是常用的非侵袭性检查手段,对SPNs中恶性病变的检出有较高准确性。

FDG-PET是评价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本身、淋巴结和转移的影像工具,幸存者原发肿瘤SUV值作为可能的预后判断因素已经进行了研究。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幸从者FDG-PET检查测量原发肿瘤SUV值对其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PET-CT检查:疑诊肺癌,但难以取得病理活检者可行PET-CT以鉴别肿块的良恶性;依据CT等进行临床分期有困难时,可行PET-CT以协助分期,避免因误判导致患者丧失手术机会或过度手术;对于确诊为转移癌而原发灶未明者可用于寻找转移灶;鉴别肿瘤治疗后残存组织的性质,即局部病灶已坏死或仍有存活的肿瘤;肿瘤复发的早期判断及复发或转移灶定位。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纵隔分期,内镜超声导引的细针活检(EUS-FNA)是一个微创型的可选技术,Micames CG等[1]对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分期(N2/N3 disease)中EUS-FNA的诊断准确性做了meta分析进行评价,共纳入18个适合的研究,EUS-FNA检出阳性纵隔淋巴结患者83%和97%阴性纵隔淋巴结患者,在CT检查患者有异常纵隔淋巴结的8个研究中的敏感性90%、特异性97%,在CT检查患者无纵隔淋巴结的4个研究中总的敏感性58%,小的并发症10例,没有大的并发症,其结论为在CT检查看到的淋巴结证实是否转移方面,EUS-FNA是一个判断肺癌侵袭分期的安全方法,其敏感性很高,此外在CT显示正常纵隔淋巴结的肺癌患者中,尽管EUS-FNA敏感性低,但对于CT扫描错过的大部分病例,EUS-FNA可能预防不必要的手术。

PET和CT是目前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分期中最准确的影像技术,意大利的Alongi F等[2]对此进行了meta分析评价诊断准确性,研究了1998年~2005年间包括各种语言的相关文献,结果纳入13篇研究进行分析,其中12篇报告在检出纵隔淋巴结转移FDG-PET的准确性较CT高。

纵隔淋巴结的大小与转移相关,如前所述对NSCLC患者的纵隔分期PET优于CT,近期的研究提出PET的作用特点是依赖于CT显示的淋巴结大小,对于CT显示增大淋巴结PET的特异性低而敏感性高,淋巴结大小与恶性可能性的相关性需要知道预测PET的验后可能性,最终的、成层排列的病人是做纵隔镜还是开胸手术还依赖于PET和CT检查结果。荷兰研究人员de Langen AJ等[3]做了一个meta分析,他们发现PET检查阴性、CT显示10~15mm淋巴结患者N2病变验后可能性5%,提示此类病人应该计划进行开胸手术,因为纵隔镜的获益率很低,对于PET阴性、CT显示≥16mm淋巴结患者,N2病变的验后可能性21%,此类患者可优先进行纵隔镜检查以预防太多的不必要的开胸手术。

PET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分期的准确性较CT高。美国研究人员Gould MK等,于2003年做了meta分析,共纳入39篇研究,作者构建了CT和PET的SROC,18FDG-PET检出纵隔淋巴结受侵的准确性较CT更高(P<0.001),CT的平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和79%,FDG-PET分别为85%和90%,在CT显示淋巴结增大时FDG-PET的敏感性比CT没有显示淋巴结肿大时更高,但特异性较低,前者的平均敏感性100%,平均特异性78%,CT未显示淋巴结肿大者FDG-PET的平均敏感性82%,平均特异性93%。其结论为FDG-PET的纵隔分期准确性更高,在CT显示纵隔淋巴结肿大时FDG-PET的敏感性更高但特异性低。

证据并不支持用胸片或痰脱落细胞检查进行肺癌普查,且经常的胸部拍片检查可能是有害的。这是2003年由澳大利亚学者Manser RL等[3]做了有关肺癌普查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所得的结论。作者纳入1个非随机对照试验和6个随机对照试验的245、610例为对象,确定是否用规律的痰检查或胸片或CT进行肺癌普查可减低肺癌死亡率。结果是经常的胸片普查较很少普查者患肺癌的死亡率相对增加11%,观察到痰检查结合胸片较单独胸片普查有减低肺癌死亡率的非统计性的有意义的趋势,所包含的几个研究有潜在的方法学缺陷,螺旋CT的对照研究没有报道。

参考文献

1 Cronin P,Dwamena BA,Kelly AM,et al.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meta-analytic comparison of cross-sectional imaging modalities for diagnosis of m alignancy.Radiology.2008,246(3):772-82.ACP J Club,2008,149(1):12.

2 Alongi F,Ragusa P,Montemaggi P,et bining independent studies of diagnostic 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in mediastinal lymph node staging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Tumori.2006,92(4):327-33.

影像诊断篇5

1资料与方法

1.1相关临床资料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1月经CT、MRI诊断为CSDH的患者共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60~82(72.4±11.5)岁。12例患者有明显头部外伤史,经追问病史5例有轻微头部外伤史,4例否认外伤,发病原因不明确。主要症状:根据血肿不同部位表现各异,主要临床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嗜睡、偏瘫、颅内压增高、记忆力下降等,1例有突发性昏迷失语,偏盲、抽搐各1例。1.2检查方法MRI扫描仪采用SiemensAvanto超导高场强1.5T磁共振机,9例均进行平扫。扫描参数如下:采用自旋回波(SE)T1WI(TR375ms,TE16ms);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TR2875ms,TE375ms)及FLAIR[TR8000ms,TE130ms,反转时间(TI)2200ms]。CT检查:扫描层厚5mm,扫描层距5mm,采用SiemensSomatomSensation16层螺旋CT机(德国西门子)。1.3影像学检查头颅CT21例,MRI9例,该组病例均显示为一侧血肿,血肿位于额颞顶部15例,顶枕部3例,颞部2例,额部1例,血肿量13~225mL,有占位效应12例。CT示:病灶多为高密度灶,少数为等密度灶。MRI示血肿主要为高信号,在T1WI、T2WI上均较脑灰质信号高,即短T1、长T2信号影。1例患者中可见分层混杂信号影,上层为水样低信号,下层为血肿高信号。1.4误诊情况未经CT或MRI确诊前有9例误诊为其他疾病,其中脑梗死3例,2例老年性痴呆病,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肿、高血压脑病、老年精神病各1例。

2结果

该组2例血肿较少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其余病例均在基础加局麻下手术,单孔钻颅或双孔钻颅冲洗,17例预后良好,无颅内感染并发症,1例术后复查有少量颅内积气,经自然引流后积气消失。1例因全身情况差,保守治疗无效死亡。

3讨论

由于老年人多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老年脑生理性萎缩的特殊性,本病常被忽视和误诊。

3.1发病机制

目前对于CSDH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的定论,但当前大多数研究表明[1],老年人易患CSDH是由老年人颅脑的特点决定的,老年人生理性脑萎缩,脑组织体积缩小,颅腔容积相对增大,在遇到轻微外伤惯性力作用下,颅骨与脑组织产生一定相对运动,使进入上矢状窦的表面桥静脉撕裂出血进入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形成硬膜下血肿,血肿内的纤溶酶导致血肿范围不断扩大,导致硬脑膜内层继发炎性反应形成包膜,其包膜可以产生组织活化剂,进入硬膜下腔,血肿内局部纤溶酶增多,使纤维蛋白降解物提高,降解产物的抗凝作用,致使血肿腔内凝血功能消失,导致包膜中新生毛细血管不断血浆渗出及出血,从而导致血肿再增大,晚期出现颅内高压和临床局灶性症状。

3.2临床外科特点

颅内CSDH发病率约占硬膜下血肿的25%[2],占颅内血肿的10%,常发生在额颞顶大脑半球凸面。该病发病常常隐袭,临床上早期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继而出现恶心、呕吐、智力衰退、易疲劳、双下肢无力、意识模糊等非特异性变化,症状不典型,早期因此其易误诊。如果血肿再增大而出现颅内高压或脑缺血或脑疝形成时,相应的临床症状才会出现。如能迅速准确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效果往往满意[3]。钻颅引流是目前治疗CS-DH的首选方法,手术是采用单孔钻颅还是双孔钻颅依据血肿部位、大小而定。术别注意的是,双孔冲洗时,在高位孔放软管于血肿腔中,勿插入脑皮质,低位孔引流血肿腔内液及血块。用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中心,一定要彻底,冲洗后不要残留过多纤维蛋白降解物,否则血肿内膜又会缓慢持续渗血,再次形成CDSH。但血肿液清除速度不宜过快,避免颅内压迅速下降,造成硬膜塌陷,硬膜与颅板之间的小血管撕裂,形成硬膜外血肿。

3.3影像学特点

CSDHCT影像表现较典型,CT像显示颅骨内板下方可见弧形、新月形或半月形不规则的等密度、高密度或混杂密度区,血肿期长短不一,阴影亦呈不同密度表现,可为高、等或低密度影。增强扫描能更清晰显示脑组织与血肿内缘交界面呈条带状强化密度增高,血肿内无脑回、脑沟影。国内学术报道,35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征象,发现CT图像上为等密度者占约7.0%,给诊断带来困难[4]。进一步MRI扫描方发现新月形异常信号。MRI图像由于无骨伪影,而且骨内板为低信号可以勾划出血肿外缘的大致轮廓。由于血肿的信号在T1加权或T2加权像中与脑实质信号比较均明显增高,因此可以在脑组织外侧勾划出血肿的内缘,对等密度CSDH,MRI像较CT更清晰更直观地显示出血肿的形态。

3.4临床误诊原因

通过分析该组全部病例,部分患者被误诊为老年性痴呆、老年精神病、脑梗死、脑出血、高血压性脑病等,未给予及时的影像检查而给予相应治疗,耽误疾病的尽早诊断。分析原因如下:该病起病缓慢,多发生于老年人,老年人常见高血压、老年性痴呆、脑血管硬化等疾病造成错误导向[5];老年人常常伴有脑萎缩,颅腔空间较大,蛛网膜下腔常扩大,脑组织代偿能力较强,早期临床症状多为非特异性,神经系统临床定位体征缺乏或出现晚,缺乏特异性体征;部分临床医生对病史询问不详细,且对本病没有深刻了解和认识;对有些无明显临床体征的患者未及早行颅脑CT或MRI检查而误诊。

3.5避免误诊的对策

应该详细追问病史,多数患者有轻微颅脑外伤史。由于外伤时未对脑组织造成明显损害,容易被忽略。充分认识、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特点及临床症状,提高对本病的全面认识,对老年人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而无明显定位体征者,应首先考虑为CSDH的可能。就诊病人治疗前或内科疗效不佳时应尽快行头颅影像学检查。综上所述,对老年人出现上述非特异性临床症状者,应仔细询问有否轻微外伤史,同时及时做颅脑CT或MRI等影像检查,以除外CSDH的可能,为及时正确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惠国桢.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理的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学,2005,8:80.

[2]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张志杰,郑钧,徐伟,等.CSDH的非手术治疗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22(8):463.

[4]将建刚.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发生机制分析(附376例临床报告)[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20(5):339.

[5]罗仁国,范杰.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2,15(3):208.

影像诊断篇6

关键词:影响学;诊断;发展前景;影像技术

一、前言

在医学诊断中,影像学还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作为诊断的依据,影像学诊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从伦琴发现X线开始,到人们历史上的第一张X线片,从CT、MRI、介入放射学等技术的新兴,到影像学技术、影像学诊断的普及,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是一个快速而逐步科学的过程。当前,医学影像学技术在诊断中的运用,已经开始了影像学新的数字影像时代,技术不断革新,在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领域更是不断进步。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是整体医学发展中的一个热点,也是未来医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在未来,医学影像学的诊断作用将会更加普及,技术也会更加先进,对医学的贡献将会更大。

二、医学影像学的含义

在广泛意义上,医学影像学是指通过X线的成像,电脑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超声成像,正子扫描,脑电图,脑磁图,眼球追踪,穿颅磁波刺激等现代成像技术,来检查人体无法用非手术手段检查的部位的过程。医学影像学也称医学成像,又因,之前的胶卷使用的是感光材料卤化银化学感光物来成像的,所以其又称为卤化银成像。

三、影像学的发展现状

目前,随着影像的发展,在临床检查中,X线的透视检查已经逐步减少或被取代,X线摄影检查,被推广开来,其中的DR检查运用的最为广泛。传统的X线造影检查也被多排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取代。这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首先是X线的脊髓照影技术被MRI技术取代,其次是X线在消化道造影、经静脉肾盂造影等,被多排的螺旋CT、MRI结合光学内镜成像技术所替代,另外,DSA的诊断价值逐渐开发出来,取代了CT血管成像和MR的血管成像技术。目前,CT已经成为了临床急诊和确诊的重要依据,MRI也因其无创性、无辐射性、成像参数多、承载信息量大等特性,成为了临床重大疾病的诊断技术。超声及其设备也因其价格低、无创伤等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在了影响学筛选检查中。此外,DS A E t成为了介入治疗的工具。从影响学的发展来看,将来,分子成像将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之一。

四、影像学的诊断作用

影像学诊断已经被广泛运用在了临床上的各个方面,一般来说,影像学的诊断作用为:检出病灶、病变点定位、肿瘤良恶性鉴别、术前分期评估、介入诊断及治疗、随访观察等,涉及骨科检查与诊断、胸腔检查与诊断、消化道检查与诊断、泌尿系统检查与诊断、妇产疾病检查与诊断等。诊断技术主要包括:透视、放射线片、CT、MRI、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目前影像学诊断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价值。

(一)反应局部循环的状况

CT技术和MRI的灌注成像以及MRI的扩散成像等,均可以反应出人体结构的血流量、血容量、循环时间,甚至可以细微到水分子在细胞内的扩散运动等,通过这些技术的运用,在临床上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多、更详细、更细微的诊断信息,临床主要用于脑、心肌等一些实质性脏器的诊断。

(二)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的走形级改变情况

影响学技术中的MR张良成像技术在诊断时可以显示出脑白质的纤维束走形情况和改变情况,MR张良成像技术其实属于扩散成像技术的延伸,更加有利于人们准确的诊断疾病。

(三)脑皮质功能定位

MR功能性成像技术可以实现脑皮质功能定位。随着影像学的发展,此项技术已经从简单的脑区功能识别发展到了神经学、生理学等领域。可用于喉癌术后与发音功能相关的脑区变化观察,有利于发音功能的恢复。可用于某些疾病康复患者脑皮层反应的观察与训练等。

(四)心脏功能成像

通过CT、MRI成像技术在心肌检查中的运用可以显示出某支冠状动脉闭塞后相应心肌供血情况和活性,及观察治疗后的康复情况,指导心肌梗塞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五)检查组织变化,鉴别疾病

影像学磁共振波普可以检测组织的化学成分在磁共振波普上的波形,以此来诊断疾病的类型与组织变化。如,前列腺疾病增生与癌变的诊断、脑肿瘤的诊断与术后复发性诊断等。

五、影像学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与影像学的不断发展,目前集诊断与治疗一体的影响学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成熟中,未来疾病的诊断将会更加快捷与准确,治疗效果也会大幅度提升。此外,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影像学诊断技术奖更加直观与明确,手术范围的确定与病灶切术范围将会更加准确与直接。

在影像学网络化发展的基础上,影像学的图像处理技术也会成为临床上的常规技术,服务器软件也将取代工作站,实现多点化同时处理,提高图像自动处理技术水平。此外,影响学图像的传输也将更加便捷、清晰、准确,甚至医生可以在家里或是度假图中处理诊断图像,完成诊断报告等。

分子成像将会是未来影像学发展的热点,针对多组织、器官特异性的对比剂将会问世,通过特定基因表达、对比增强效果将会更佳,诊断特异性也会更强,在临床上真正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

未来影像学的作用将不单单局限于诊断与治疗,甚至会广泛涉及到疾病的预防与保健、人体健康管理等领域。科学在发展,影像学技术也在不断更新,随着分子技术、基因工程等更加细微与高端技术的发展,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空间将会更加广阔,应用范围也会更加广泛,其前景是我们无法预料的。

参考文献:

[1]唐农轩.矫形外科应用影像诊断学基础[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

[2]林曰增,张雪林 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3年第22卷第1期

[3]李果珍.临床体部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4]张雪林,陈贵孝.脊柱和脊髓CT诊断[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5]李立 分子影像学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4年第3卷第5期

影像诊断篇7

关键词:影像诊断科室;医疗质量;质量管理

1影像诊断科室的特点

一提供服务的双重性:影像诊断科室既需向临床医护人员,又需向病人提供双重服务。他们须视临床和病人的需要而决定实施检查的种类、部位、复查周期及工作量,通过影像检查结果,从不同角度上指导临床展开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临床的诊断与治疗。

二是工作结果的双重性: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作为医学影像诊断科室的工作结果的各种影像学资料不仅对于确定临床诊断、解决诊断及治疗上的实际问题越来越具有指导意义。

而且还是影像诊断科室工作结果最直接、最客观的评判指标,成为影响影像诊断科室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三是人才系列的双重性:影像诊断科室具有诊断、技术两大人才系列,他们在实际医疗工作中相互依存,紧密配合,共同促使影像诊断科室的工作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目前,这两大人才系列有发展不平衡的趋势,即:技术系列的作用日趋重要,但高层次的专业及管理人才缺乏;诊断系列高层次专业人才相对密集,但缺乏指导技术系列人才的能力,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四是经济投入与收入的双重性: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突出了大型仪器设备在影像诊断科室工作中所占的比重;一方面,这些仪器的引进和正常运转,需要医院较大的经济上的投入;另一方面,这些仪器的高效性和先进性又可使医院获取较大的经济收入。这种状态也为影像诊断科室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新课题,即如何控制仪器设备的性能状态对影像诊断科室工作质量的影响。

五是发展趋势上的双重性:其一是专业技术发展快,仪器设备更新周期的快速性。其二是部分影像诊断科室的临床性:随着技术范围的不断拓展,影像诊断科室已从一单纯提供某种诊断方法的非临床科室演变为可兼做某些特殊的甚至临床力所不及的治疗,向病人提供更直接的治疗方面,且有着广阔的前景。

2医学影像诊断科室的工作质量保证

(1)基础质量保证:这是实施影像诊断:科室全面质量管理的最基本条件,常受多种因素制约。

(2) 进一步提高医技人员的自身素质:人的因素是各行各业最根本的质量管理及控制要素。具体到影像诊断科室,其内涵扩展到医德医风、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质量意识等诸多方面。目前,受过高层次教育的年轻技术人员相对缺乏,部分高年资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等需要更新。

3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严谨、规范、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的制定与落实,是保证医院工作质量的前提,是完成各项日常医疗工作的必备条件。根据近年来医学影像诊断科室设备购置和业务开展的情况除着力修定原有的普通X线检查、造影检查、同位素检查等有关规章制度外,还重点修定或制定了CT、MRI、DSA检查等规章制度,并以多种方式督促落实,为提高影像诊断科室的工作质量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4制定和落实专业工作质量标准

由于医学影像诊断科室具有专业性强、技术发展快等特点,长期以来,缺乏统一衡量、检查尺度,无法对其工作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与监测,是其质量管理及控制中的难点。为解决此问题,我们下气力制定医技科室工作质量标准,为使标准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经过几上几下的反复,现已基本完成的工作质量标准:①图像质量标准,如放射诊断科图像质量标准按各检查室(CT室、MRI室、DSA室等)特点分别界定图像分级标准及对甲级片和废片率要求,并明确了对图像质量的检查方法。②报告单质量标准。③附加监控标准等,附加监控包括大型仪器检查阳性率、申请单合格率、仪器设备维修使用情况等。

5环节质量保证

我们将影像诊断科室工作质量分解为:检查(治疗)前与临床联络的环节;实施检查(治疗)的环节;出具检查结果的环节。为了确保三个环节质量,一是抓三个环节质量保障措施的落实,二是充分发挥职能科室的作用。

(1)狠抓三个环节质量保障措施的落实

实施检查前的环节管理:①要求临床医生出具项目齐全,描述清晰准确,检查、治疗要求明确的合格规范的检查申请单;②规定病房卫生员及时准确地递交申请单;③检查(治疗)科室坚持预约登记制度及有创检查的同意签字制度,视病情及顺序安排检查治疗等。

检查(治疗)过程的环节控制:采取的方法是:上级医(技)师坚持在岗检查监督、指导各项检查(治疗)的实施。如放射科各特殊检查(CT、MRI、DSA、特殊造影)室均有高年资医(技)师复核投照前准备及介入治疗实施过程。所有维修人员坚持检查(治疗)前对仪器设备的检查、检查(治疗)过程中对仪器设备进行监控、检查(治疗)后进行维修,保证检查(治疗)过程正常进行。

加强对检查结果的重点控制:对该环节的控制,我们采用的主要方法为:①上岗人员均须接受培训及较严格的考核:本院住院医师须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并在日常工作中接受考核后方能上岗;进修医师上岗前接受专门培训及考核,合格后由本院医师监督指导上岗。②坚持实行诊断报告的三级检诊制度:多年来我们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如放射科诊断组坚持集体重点阅片、住院医师首签报告、主治医师复检并主签报告、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审核并重点抽签报告;直接操作的住院医师出具报告,主治医师复检审核,副高技术职称人员重点把关。事实证明,此方法的实施,不仅可防止诊断报告的质量偏差,而且有得于技术人才的培养和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6终末质量保证

终末质量保证是对科室工作结果的终末控制。影像诊断科室的工作结果并非医院工作的终末结果,而是整体医疗工作的中间环节,所以其终末工作质量的保证不仅可以确保本身工作质量不出偏差,而且有助于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效果,从而间接提高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影像诊断科室的终末质量保证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加强图(像)片质量控制:①每日技术组集体阅片、评片;②诊断组每日重点阅片时参与评片;科室质量检查组每月随机抽查验片。根据检查结果总结、判断投照方法是否得当角度是否合适仪器性能及状态是否良好等等,以指导下一步工作。

回顾性抽查及审核报告单质量:科室主管领导及质量检查组成员每月随机抽查当月发出报告100份以上,对照原始影像学资料进行复检,从报告单的格式、清晰度、描述的准确性、诊断的正确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存档;机关职能部门定期、非定期地抽查报告单质量,并以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建立和坚持病例随访制度:跟踪随访重点病例,是不断提高影像诊断质量及水平的一项极重要的措施。长期以来,我院所属的各影像诊断科室建立并坚持了这一制度。其中放射科各检查室每周派专人下临床跟踪随访,每两周全体人员对重点随访病例进行讨论。

总之,我们要着眼于基础质量,以统筹影像诊断科室工作质量的全局;具体抓环节质量,以落实各项措施,对质量实施管理;以终末质量进行反馈控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影像诊断科室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谈高,姜兆侯. 影像诊断与医生的思维素质[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2, (03) .

[2] 林春华,郭惠尧. 影像诊断思维在实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4, (03) .

[3] 张进才,杨文铎. 论科学观察与逻辑思维在影像诊断中的应用[J]. 医学与哲学, 2000, (06) .

[4] 王玉. 医学影像诊断工作中的哲学思维与人文思考[J]. 医学与哲学, 2004, (01) .

[5] 姜兆侯. 影像学的历史功绩与辉煌现实的忧虑──纪念伦琴发现X线100周年[J]. 医学与哲学, 1995, (11) .

[6] 姜兆侯,姜立. 少见疑难病的临床思维特点[J]. 医学与哲学, 1997, (06) .

[7] 王红光,李顺宗,胡树芳,赵俊京,李智岗. 立体-平面-立体思维方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 医学教育, 2002,(02)

[8] 姜兆侯,姜立. 疑难病及其诊断思维[J]. 疑难病杂志, 2003, (02) .

[9] 张洪新. 改进医学影像学实验课教学的初步设想[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4, (02) .

影像诊断篇8

关键词:脊柱结核;CT;MRI;影像诊断

脊柱结核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结核病,主要表现为胸段、胸腰椎、骶尾和颈椎等部位的病变[1]。脊柱结核具有隐匿性的特点,潜伏期长,症状不显著,很难及时、准确的予以诊断,误诊和漏诊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其生命健康安全。因此,提升脊柱结核早期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尤为重要,应用X线、CT和MRI等影像学技术,明确病变的范围及具体情况,为手术提供重要的参考,提高手术质量,降低复发率,对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本研究做了相关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9月我院及外院收治的96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51例,女45例,年龄7~76岁,平均年龄(43.1±4.8)岁。病变部位:胸腰段28例、腰椎段20例、胸椎段24例、颈椎段16例以及腰骸段8例。以上患者病历资料完整,由手术病理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均应用X线光、CT和MRI进行检查,排除合并脊柱血管瘤,脊柱外伤等其他脊柱疾病患者。

1.2方法 行X线检查,连续拍摄可能发生脊柱结核病变的目标区域,主要采用正侧位和受累部位双斜位检查。应用西门子64层螺旋CT进行检查,患者保持仰卧位,根据X线摄片揭示病变部位,连续行脊柱平扫(层厚5 mm、间隔5 mm),重建软组织窗和骨窗,重组MPR冠状、矢状,利用VR三维显示观察病变[2]。

应用西门子1.5T超导型MRI仪进行MRI检查,采用颈胸腰相控阵线圈,患者保持仰卧位。T1WI扫查矢状位、横轴位、T2WI扫查轴面和冠状位,必要时需增强扫描。

2 结果

比较X线片、CT和MRI的诊断符合率,X线片筛查病灶破坏椎体阳性54例(51.8%),阴性42例(48.2%);CT筛查病灶破坏椎体阳性63例(65.6%),阴性33例(34.4%);MRI筛查病灶破坏椎体阳性96例(100%),无阴性病例。X线片评估单个椎体结核病灶破坏范围为24%~48%,CT评估单个椎体结核病灶破坏范围为55%~83%,MRI评估单个椎体结核病灶破坏范围为65%~91%。对比差异显著(P

3 讨论

脊柱结核是一种隐匿性很强的疾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加上其病程漫长,很容易被忽视而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导致病情的延误,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像学检查资料是脊柱结核的诊断结果,是手术治疗的重要参考。脊柱结核早期诊断需要更加及时和准确,提升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及有效性。X线光、CT和MRI是脊柱结核影像学检查的主要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选择合适的影像学诊断方法[3]。

3.1 CT检查 CT检查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能够清晰的呈现病变位置的具体情况,可以从CT影像当中了解椎体和附件的病变情况,比如骨质破坏或骨质密度增高,清晰呈现小块死骨形成和椎管受累等情况,明确冷脓肿的形态范围。目前在脊柱结核影像学诊断主要应用多排螺旋CT,有效利用其在任意角度重建图像的功能,所显示的脊柱结核征象更加清晰。当然CT检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比如椎间隙和软组织的病变,很难通过CT检查影像当中清晰的呈现,并予以准确的诊断。

3.2 MRI检查 在MRI影像检查当中,能够详细了解患者椎间隙和软组织的病变情况,能够清晰的对骨质破坏、骨髓水肿予以呈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CT检查存在的不足。MRI能够在脊柱结核发病早期发现病灶,确定病变的部位、范围大小以及脊髓受压情况,通过三维图像清晰的显示出来。MRI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其影像检查不容易发现骨质钙化[4]。

本组研究表明,在96例脊柱结核患者中先后行X线光、CT和MRI,影像学分析显示,CT与MRI均能清晰的显示骨质破坏、附件受损、椎管狭窄、脊髓受压、椎间盘受累以及椎旁软组织脓肿等。其中在脊髓受压检查中,CT显示例数明显低于MRI,对比差异显著(P

综上所述,在脊柱结核影像诊断中,CT和MRI是有效影像学诊断方法,其中以MRI的应用效果最佳,联合应用CT及MRI影像诊断办法,能够有效提升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卢东霞,张凤翔,晨曦,等.脊柱结核的CT及MRI影像诊断价值[J].影像技术,2014,05:13-14.

[2]王莉莉,盛海萍,雷军强,等.CT、MRI在脊柱结核中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02:71-72+76.

[3]邓清文.脊柱结核的CT影像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3,08:69.

上一篇:烟草专业范文 下一篇:数控车床加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