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8 01:24:17

感染管理论文

感染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观点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与原来的传统手术相比人们更愿意接受微创手术治疗。这就对介入手术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感染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1]。抓好介入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使介入室的感染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1建立健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建立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1)介入手术室成立了院感管理小组,感染管理小组在医院感染管理科指导下工作,感染管理科定期抽样监测、检查监督并及时反馈意见,促进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顺利进行。(2)介入手术室院感管理小组,负责介入手术室的微生物监测、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及感染管理督促工作。每月对介入手术室进行空气培养2次,每周对无菌敷料、器械、消毒液进行监测,对各种无菌导管每月进行检查登记。

2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提高控制医院感染意识

(1)由于介入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业务上由医务科和护理部直接领导,介入手术室的护士必须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包括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方能上岗。(2)认真参加院感科组织的院感知识培训,全科人员定期学习手术室一般制度、卫生制度、参观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洗手制度。训练和提高自身的医院感染意识与无菌观念,使大家都认识到介入手术室无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3介入手术室控制感染措施

3.1无菌物品的有效灭菌提高消毒灭菌质量,把好消毒灭菌质量关,可预防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为此,对手术器械原则上用高压蒸汽灭菌,对不能耐高温、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消毒。每一个消毒包都贴有明显的消毒和灭菌日期,包内放有3M化学消毒灭菌指示卡和灭菌指示带,并分类存放在固定的位置,使用时认真检查有效日期、灭菌日期及包内外化学消毒指示卡变色状况。对使用的无菌持物钳也采用一用一消毒法,防止交叉感染。

3.2一次性手术用品管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专柜存放,离地面30cm,柜内清洁干燥,温度、湿度适宜,通风良好,室内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室内空气含菌量≤200cfu/m3。由专人管理一次性物品,建立一次性物品登记本,确保无菌物品无菌有效,有利于介入手术的顺利进行。

3.3介入手术间的消毒隔离介入手术室需每日及术后进行清洁卫生消毒,用500mg/L氯三角泡腾片拖擦地面,每日用循环空气净化仪净化手术间的空气,每月做空气培养4次,使菌落数≤200cfu/m3。每周清洁空调过滤板1次。尽量减少手术间人员流动,将手术人数控制在5人之内,对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穿戴无菌手术衣裤、口罩、帽子。对于干细胞移植手术,为确保手术的无菌和安全,对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禁止进入,谢绝参观。保证介入手术室内物品摆放整齐,无灰尘、无血迹污染。对辅助用间每日用紫外线消毒,并做好登记。定期监测紫外线照射强度,不合格者立即更换。

3.4工作人员手的控制感染措施医院感染可通过医务人员手直接和间接传播,并且这一途径比空气传播更具危险性[2],有报道由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3]。洗手消毒称为是“非常必要的、最基本的、最简便易行的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有效手段”[4]。手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有效的洗手制度,接触患者前后均要洗手,脱手套后也要及时洗手。

4手术废弃物的处理

4.1一般废弃物的处理未被体液、血液污染的废弃物(包括一次性无菌物品包装袋、办公垃圾)用黑色垃圾袋放置;需要终末处理品的医疗废弃物如一次性使用的导管经破坏处理后用黄色垃圾袋放置,并将袋口扎紧贴上“医疗废弃物”,每日由专管保洁员统一收集,送往废物处理站统一处理。

4.2锐利废弃物的处理手术间内放置标有“针头和玻璃”字样硬塑料容器,用于收集术中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动脉穿刺针、手术刀片、玻璃类锐利废弃物。每日由专人收集进行统一处理,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4.3HBsAg和梅毒抗体阳性手术的处理将手术器械和导管用0.5%过氧乙酸浸泡15min,器械清水冲洗上油进行高压灭菌,导管进行破坏处理装置黄色垃圾,布类用黄色垃圾袋装好,注明“阳性”送洗衣房处理,手术单元用0.2%过氧乙酸擦拭,地面用0.5%过氧乙酸拖地。

5讨论

通过对院感知识的学习,增强了医院感染监控的自觉性。加强了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控感措施,使介入室的工作人员都能自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把好了消毒隔离质量关,加强院感和科室二级监控(及院感的随机抽样和科室每月定期监测相结合),对介入室空气、物体表面、无菌物品、使用中消毒液浓度及染菌量、医务人员手的科内监测与院感科的抽样监测均符合卫生学标准。全科医务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使我科自创建以来无一例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石兰萍,张红,丁小容.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中华医院感染管理学杂志,2002,12(3):222.

2钟秀玲,程棣研.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07-108.

3牛秀成,张树德,周素琴,等.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2):88-90.

感染管理论文篇2

在医院环境中,由于病原微生物相对集中,各种医疗新技术的开展,大量抗生素的应用等,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因素增多,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医院感染能明显增加病人的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日,延误康复时间,给个人、家庭、医院和社会造成严重的损伤。产房作为医院的Ⅱ类环境,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成为产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房护理人员必须正确掌握有关医院感染的知识,严格履行医院感染的管理规范,认真执行相关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技术规范,现将产房的医院感染监控措施简述如下。

1建立二级监控体系

在医院感染科的领导下,建立职责明确的二级护理管理体系。一级管理:病区护士长和兼职监控护士;二级管理:护理部主任,为医院感染科的负责人,负责评估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性,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与产房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制度有:清洁卫生制度;消毒灭菌制度;隔离制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参观制度;感染管理报告制度等。

3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3.1产房的环境

(1)产房周围必须清洁,无污染源,与母婴室和新生儿室邻近,相对独立。(2)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各区域之间标志明确,并对各区域内的物品放置有具体的要求,做到洁、污分开,从区域划分上让医护人员强化医院感染意识。(3)墙、天花板、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与清毒。

3.2产房的清洁

3.2.1日常清洁工作

湿式清扫,定时通风换气。产房内桌面、地面每日用1∶200“84”消毒液擦拭1次,且必须用产房专用抹布、拖把,有明显标记,每次用后用清水冲洗、悬挂晾干备用。

3.2.2治疗活动后的清洁工作

每次治疗活动后产房地面受到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污染时应立即清扫,并用1∶200“84”消毒液拖地。

3.3消毒、灭菌

3.3.1产房所用器械的消毒灭菌

对于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的物品多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如某些金属锐器必须使用化学消毒剂灭菌时,应定时监测化学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并定期做细菌培养,以确保消毒效果。

3.3.2产房空气消毒

(1)紫外线灯管消毒法:每天定时照射1h;每次治疗活动后照射1h,应注意红外线消毒的适宜湿度为20℃~40℃,适宜温度为40%~60%,红外线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每1~2周用酒精纱布或棉球擦拭1次。(2)过氧乙酸熏蒸消毒法:遇有特殊感染病人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将过氧乙酸稀释成0.5%~1.0%水溶液,加热蒸发,在60%~80%相对湿度、室温下,过氧乙酸用量按1g/m3计算,熏蒸时间为2h。

3.4洗手对手的消毒

产房护理人员经常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分泌物等,手易被大量细菌污染,极易引起感染和交叉感染。所以,洗手是防止医院感染传播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产房护理人员在进入或离开产房前、处理污染物品后、护理特殊感染产妇前后、无菌操作前后均应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并在洗手后进行手的消毒。

3.5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技术,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违反,每个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

3.5.1严格无菌观念,保持慎独精神

进入产房必须更换产房专用衣裤、戴口罩、帽子、换鞋,必须严格无菌观念,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无菌物品如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以更换并重新灭菌。

3.5.2无菌物品的管理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无菌包外需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无菌容器(浸泡碘酊、酒精、碘伏)每周消毒、更换2次,并记录。

3.5.3无菌技术基本操作必须规范

如无菌持物钳的应用、穿脱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取无菌溶液法等。

3.6隔离技术

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在隔离室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产房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常用的隔离技术有:戴口罩帽子;手的消毒;穿脱隔离衣和无菌手术衣;戴手套等。

3.7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消毒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产房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产房空气消毒效果监测;(2)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3)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4)医疗物品消毒效果监测;(5)红外线消毒效果监测;(6)消毒液的监测。

3.8产房污物的处理

(1)将医用垃圾装入黄色塑料袋,密闭运送,采用焚烧处理。使用的污物袋坚韧耐用,不漏水。(2)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和输血器等物品进行初步消毒后送供应室集中毁形处理。

4加强医院感染学教育,明确产房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感染管理论文篇3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患者128例,其中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和2012—2013年各64例。其中男68例,女60例;年龄20~65岁,平均(32.5±1.5)岁;内科40例,普通外科35例,妇产科30例,其他科室23例。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64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控制感染时未实施全面护理管理干预(对照组),2012—2013年64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控制感染时实施全面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管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全面护理管理干预,包括严格执行管理规章制度、强化保护性隔离措施、护理用具消毒、加强消毒管理、医疗垃圾处理以及加大宣传力度等。

1.2.1严格执行管理规章制度

医院各科护理人员加强相关感染知识培训,强化日常工作中的感染意识,规范护理人员各项操作技术规程、提高操作技术,并定期进行考核。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各操作流程,对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应严格检查、核对;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治疗,防止细菌入侵导致感染。

1.2.2强化保护性隔离措施

患者住院后进行全面检查,而后对患者住院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对带菌患者与非带菌患者应分离治疗,对带菌严重者必要时可进行隔离治疗。患者治疗时的血液、体液以及排泄物等若发现有传染性需隔离处理,对接触传染源的其他患者或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消毒、治疗等措施。

1.2.3加强消毒管理

护理人员应每天按时消毒病房,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患者床单及枕头等床上用品应按时更换,并每天检测病房微生物,病房检测不合格时不得使用,并及时处理。医疗器械使用后要及时送往消毒室消毒,严禁使用消毒过期器械。

1.2.4护理用具消毒

护理人员应对使用过的听诊器、血压计等常规消毒,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检查后的器械应使用0.5%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必要时应使用一次性检查器械,防止污染其他器械。

1.2.5医疗垃圾处理

对一次性输液器和输液瓶在输液结束后应放到指定垃圾袋内,并将垃圾袋口封住,对消毒使用过的棉棒和静脉抽血使用过的注射器应分类放置,并每天按时处理。

1.2.6加强宣传教育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无菌知识和感染的严重后果,使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感染有充分的认识,并配合护理人员的无菌管理等。

1.3观察指标

统计和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的感染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使用的头孢类抗生素剂量和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医院感染12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8.8%,观察组医院感染3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7%,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P<0.05)。

2.2两组患者使用的头孢类抗生素剂量比较

对照组患者使用的头孢类抗生素剂量为(18.2±1.2)g,观察组为(12.2±1.1)g,观察组患者使用的头孢类抗生素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P<0.05)。2.3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9.5±3.5)d,观察组为(6.5±1.5)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P<0.05)。

3讨论

医院是患者就诊治疗的重要场所,绝大多数患者都携带致病菌,且细菌种类不同,在治疗过程中细菌会通过患者及医疗废弃物等进行传播,所以医院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之一。据统计,我国很多医院感染是由工作在一线的护理人员由于消毒隔离操作或处置操作不当所导致,所以实施全面护理管理干预措施对降低医院感染率具有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工作不当导致医院感染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护理人员缺乏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对医院感染发生的途径及发生感染后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很多操作流程和动作不规范,没有达到无菌操作的要求,特别是对携带传染病毒患者的隔离措施不到位,导致传染源扩散而造成医院感染。(2)医院内医疗废品污染,由于医疗废品带有很多病菌,空气传播是其主要传染途径,致病菌很容易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由于病房内患者多,加上流动性患者及家属的存在,使病房内空气很难达到清洁,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使感染率增加。实施全面护理管理干预,严格执行管理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感染意识和操作技术,加强院内保护性隔离措施,认真消毒用具和严格处理医疗垃圾等护理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率。综上所述,实施全面护理管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减少患者头孢类抗生素等的应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重视。

感染管理论文篇4

1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出现时间、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感染的判定标准参照卫生部2001年《医院感染标准(试行)》。护理质量评分按照妇产科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检查,满分为100分。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包括10项内容,满分为100分。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感染出现的时间晚于对照组,切口感染、非切口感染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住院时间、费用、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医院感染会给患者及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相关报道,医院感染造成的额外死亡率约为4%~33%[5]。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对院内医源性感染的预防越来越重视。卫生部规定二级甲等医院的医院感染率应小于8%。妇产科收治的患者均为女性,正常条件下女性生殖系统中存在大量细菌,甚至还可能存在原虫、病毒和真菌[6]。入院后受住院环境、分娩、疾病或手术的影响,内源性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加强对妇产科医院感染的控制十分重要。环节质量控制是一个质量持续改进的过程,它强调全远程暗语、全过程质量控制,目的在于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近年来,鉴于我国医院感染情况越发严重,采用环节质量控制预防并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已经获得了临床重视。李春凤[7]的研究显示,在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实施环节质量控制,不仅有利于减少透析室感染的发生,而且还可以降低护士的职业暴露。钟爱玉[8]的研究显示,环节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的管理效能,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他们的研究结果均肯定了环节质量控制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性。但是关于环节质量控制在妇产科专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运用研究还较少。本研究通过对妇产科实施环节质量控制,结果发现,环节质量控制后患者的感染出现时间晚,感染率低,护理质量和满意度高,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少,与实施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环节质量控制的实施贯彻了以预防为主的思想,抓好环节质量,使护理过程更加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各项护理工作有章可循,使护理质量监控从简单的事后控制转为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价的系统管理,把监控工作重心前移到临床一线,以关键环节为重点进行过程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尽量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实现护理质量的可持续循环。该护理模式的实施改变了护士以往凭借经验和感觉为主的习惯,提高了护士对专科护理的观察力、判断力与理解力。综上所述,环节质量控制有利于减产科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的住院安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突出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感染管理论文篇5

在哪

【关键词】  护士;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显示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目前,各级各类医院已将医院感染管理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一项涉及全体人员的系统工程,护士在这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综述如下。

1 医院感染的分类

1.1 外源性感染 也称交叉感染,指病原体来源于病人体外。如:其他病人、病原携带者、污染的医疗器械、血液制品、病房用物和医疗环境等。

1.2 内源性感染 病原体来源于病人体内或者体表的正常菌群或者条件致病菌。如:人体的肠道、口腔、呼吸道、皮肤等部位异常成为内源性感染微生物的“储存库”。

2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2.1 管理制度不规范 (1)领导重视不够,未建立监察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机构或机构不完善;(2)未建立并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如监察、控制、隔离、消毒及污物处理等规章制度;(3)教育措施不力,如医务人员对控制医源性感染的认识不足或熟视无睹[2]。

2.2 微生物失衡与感染 正常微生物群包括人体表和体内的一切微生物。在长期的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于宿主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动态生理性组合。一般情况下,与宿主维持着共生、寄生的生态平衡关系。然而,微生物的致病与非致病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微生物所处的环境条件而变化。

在哪

2.3 侵入性诊疗手段增多 各种医疗操作是临床诊断与治疗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操作也会破坏自体的防御屏障而大大增加了感染的可能, 如各种导管、内镜、穿刺针的使用可因器械的污染或皮肤黏膜的损伤而使感染的机会增加[2]。

2.4 易感人群增加 大部分住院病人由于本身患有严重的慢性疾病,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抵抗力减弱,甚至出现免疫缺损[3]。随着医学发展,许多不治之症、器官移植、艾滋病、肿瘤等人群大大增加。此外,临床实践表明,老、幼、体弱者也极易发生医源性感染。

2.5 消毒灭菌不严格 微生物可存在于临床工作的各个方面,在临床诊疗护理过程中,把好消毒灭菌关,对防治医源性感染至关重要。由于消毒灭菌不严格致医源性感染者屡见不鲜。

2.6 抗生素应用不合理 医院中抗生素的应用呈增加趋势。广泛使用抗菌药物对病人和细菌均有明显影响。抗生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并可改变人体内正常菌群的生态状况,使内源性感染增多[3]。

2.7 环境污染严重 医院环境内大量细菌和易感人群并存的特点决定了医院场所的特质性[4]。医院是各种病原体汇集的场所,医院的卫生设施不足或污染物的处理不全,则增加感染的机会。

3 加强护士在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3.1 提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高度认识 落实好感染管理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医院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抓好医院感染管理可以减少医源性感染、控制传染病传播,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保证;要清楚地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不挣钱,但可以大大省钱”,因为如果发生了医院感染,造成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引发的纠纷不但是要赔钱,而且会对医院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给予重视和支持,不但是对患者负责,更是对医院负责,对医院的全体员工负责,同时全体员工也要提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高度认识,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共同为做好感染管理控制工作尽力。只有把关系到全院医、教、研质量的医院感染管理放到议事日程上,才能使护士更好地发挥其多重角色[5]。

在哪

3.2 建立分级监控体系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6]。除医院成立医院感染委员会外,护理部应建立消毒隔离管理小组,由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担任,成员主要由各科护士长组成,负责全院的消毒隔离管理工作,科室建立以感染监测护士为骨干的监控网络,层层落实到位[7]。

3.3 健全各项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是每一位护士的权利和义务[8]。建立整套科学完善的消毒、隔离、灭菌制度是防止院内感染的主要措施,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7]。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制定适合本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3.3.1 管理制度 如病人入院、住院和出院三个阶段的随时终末和预防性消毒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供应室物品消毒管理制度,感染管理报告制度等。

3.3.2 监测制度 包括对灭菌制度、消毒剂使用效果、一次性医疗器材使用、急诊常用器械的监测,对感染高发科室如手术室、供应室、分娩室、换药室、监护室(ICU)、血液透析室等消毒卫生标准的监测。监控护士对其病房发生的感染病例要进行登记,并随时与医院感染科联系[9]。大量事实证明,严格认真地执行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保证,护理人员在任何治疗和护理行为中都必须坚持这一点[8]。

3.3.3 加强病房管理 (1)病房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降低空气中细菌密度,保持相对的湿度和温度,室温控制在22℃~24℃,相对湿度在55%~65%;(2) 床、床旁桌椅、地面每日用1/500的“84”消毒液擦拭,一桌一布,定期用1/500的“84”消毒液喷洒,做空气消毒,病室内应适宜行紫外线灯管照射空气消毒[10];(3)患者出院后要做终末消毒;(4)治疗室、配膳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洁,悬挂晾干;弯盘、治疗碗、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5)加强各类监护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6)医院内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类处理,不准混合收集。收集器具必须严密坚固,防蝇防鼠,要防止液体渗漏。

3.3.4 加强医疗用具的管理 在护理工作中,每天要接触各种各样的医疗用具,除主管部门监测外,护士是最直接的质量管理者。例如:一次性医疗用品中,注射器、输液器、头皮针、导尿管、吸痰管等,都是从护士手中经过,质量的好与坏都是护士最先发现。如果护士不细心,不及时发现,不合格的医疗产品,就会引起医院感染的发生。所以,护士在操作中应认真检查各项医疗用具的质量,核对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产品有无生产批号,有无漏气等,防止质量问题造成的感染[11]。

3.3.5 合理使用药品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难点和重点。抗菌药物是医院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护士作为使用抗菌药物的执行者,要掌握合理使用药物,明确给药次数和间隔时间,是根据药代动力学中的该药半衰期决定的,自觉按照规定时间给药,积极观察疗效,及时向医生提供停药和换药的依据,以最大限度提高抗菌药物使用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11]。发现医嘱有误的地方及时反应给医生,避免配伍原因致使药物失去活性而降低疗效[12]。

3.3.6 理论知识储备和护士重视程度 理论知识储备是发挥好各种角色的基础,它要求护士不断学习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使知识得到及时更新。而护士的重视程度,对预防医院感染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13]。医院感染是一门边缘学科,许多医务人员缺乏此方面的知识,护士正确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认真及时填报医院感染报告表,是医院感染管理监测的关键,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的前提[14]。我们应加大培训力度,制订培训计划,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下发医院感染规章、制度、文件、应知应会知识,利用局域网、下科室提问等,以提高全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诊断水平和上报意识[15]。护士应树立主动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己的医院感染预防水平,针对不同病情及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在哪

3.3.7 加强病人及家属的教育 不少病人及家属认为预防感染是医务人员的职责,没有主动预防的观念。因此,护士应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自我护理能力。可针对性地进行讲座、交谈、示范等,用通俗的语言讲述疾病病因、病原体侵入途径、潜在并发症以及病人及家属理解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和方法,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加强防范措施[16]。

综上所述,护士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实践者,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以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医院感染是当代医疗实践中的一大障碍,直接影响医疗效果,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医疗费用,而护士的一举一动与医院感染又存在密切关系,所以护士应加强紧迫感、责任感,在防止医院感染工作中当好监护人[17]。

【参考文献】

   1 李春玉.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材.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9-24.

2 马如娅.护理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33.

3 张景龙.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139.

4 张彦,冷琼芳,查红,等.治疗室空气细菌与医院感染的细菌相关性分析.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3):14-15.

5 马新梅,姚桂莲.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对策建议. 中国实用医药,2008, 3(13):208-210.

6 薛赤,池云峰,王成玉.普通预防与重点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34-135.

7 张旭琴.加强护理管理预防医院感染.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2):322-324.

8 魏新社.强化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现代医药卫生,2008,12(4):358-360.

9 李花兰.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监护中的作用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20(2):204-206.

10 刘蜀晋.护士在控制院内感染中的作用.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7):14-16.

11 管兰婷.护理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2):156-157.

12 韩甜甜,张俊红.同悦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0):67-69.

13 王翠霞.医院感染控制与护理管理.中国医药导报,2007,4 (16):288-289.在哪

14 陈汉芳.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和进展.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9(14):369-370.

15 任南. 现代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与技术.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88-91.

16 朱士俊,陈世平,吕增春,等. 现代医院感染学.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387-390.

感染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院内感染管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临床护理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护理人员不仅要服务患者、家属,也要服务临床医师[1],共同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以往常规院内感染管理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必须强化管理,从而降低手术室院内感染率,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38例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0.8±4.3)岁;文化程度:本科以上7名,大专22名,中专9名。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2组护理人员性别、年龄、学历等资料比较(P>0.05),临床可比性较高。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接受常规院内感染管理,按照手术室护理流程进行术前准备、术中常规配合、术后基础护理等。观察组护理人员加强院内感染管理,具体措施为:①强化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手术室护理工作专业性强,涉及内容广,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工作,通过集中授课、科室讲座、自主学习等形式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无菌操作、器械物品准备、基本手术配合、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沟通学、管理学等[2],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业务素质和思想水平。②无菌质量监控。对手术房间、手术器械、物品等按规范进行消毒处理,手术室空气培养合格率、高压灭菌消毒器械包合格率、手细菌培养合格率均应达到100%[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核对制度、消毒制度;进入手术室时,必须更衣、戴帽、戴手套、刷手、换鞋等,手术间相互隔离,各区域严格划分。③完善护士长核心作用。根据护理人员的年龄、学历、经验等,合理分工和排班,及时掌握手术安排情况,对器械、物品等进行合理调配。护理管理层应将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与低年资护理人员进行搭配,为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提供展示机会。护士长应尽可能准确地预测护理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提高护理质量。④手术室的质量管理。科学合理的划分手术室,明显标示出清洁区、无菌区、相对无菌区、污染区等,各区门窗必须处于关闭状态。手术室每晚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周进行空气消毒,每月进行空气细菌培养,确保细菌总数<200cfu/m³[4][5]。合理管理手术器械、设备、物品、耗材等,术后应仔细清洁地面,更换手术铺单,避免交叉感染。⑤加强手术科室间协调。做好各科室、医护人员、患者之间的协调工作,确保每台手术广东省惠东县第二人民医院(516351)赖瑞华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对于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意义研究顺利进行,掌握临床医师需求,积极配合手术,把握协调力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提高护理质量。

1.3评价指标

每个月对护理人员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包括急救药品和器械处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书写、常规手术室护理流程、规范等内容,分值越高,表明综合能力越强。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问卷,由患者、医师填写,调查患者及医师的护理满意情况[6]。1.4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作收集整理,建立数据库,在SPSS20.0数据包中作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经卡方和t检验,若P<0.05或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理论和实践操作考核

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P<0.05),见附表1。

2.2护理满意率

医师、患者对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附表2。

3讨论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临床护理内容逐渐精细化,以患者为中心,对其进行生理、心理、社会、生活等方面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需要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7],也是院内感染发生的主要场所,易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影响医院整体影响。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高低与护理人员素质、手术室质量管理、手术配合、无菌质量控制等因素有关。加强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尤其是强化院内感染管理,有利于降低手术室感染率,确保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我院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实施强化院内感染管理措施,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强化无菌质量监控、强化护士长核心作用、强化手术室的质量管理、强化手术科室间协调等,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实践操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见强化院内感染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同时发现患者和医师对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满意率明显提高,说明此管理措施的实施,可确保临床护理服务的精细化,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并积极配合临床医师,减轻医师工作压力,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加强院内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手术室、手术仪器、手术器械、手术物品、医护人员本身等进行消毒处理[8],能最大程度降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管理质量[9]。综上所述,加强院内感染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患者和医师满意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瑞华 单位:广东省惠东县第二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董薪,宋烽,王艳,等.手术室特异性手术的感染控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1):1416~1417

2帕提古丽•艾拜.基层医院急诊科预防院内感染管理的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14):420,354

3张东英,杨永忠.护理管理在医院内感染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8):310

4王美华,龚光明,周红芳,等.强化医院感染管理提升内涵工作质量[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4):148~149

5朱国忠.强化医院感染管理提升医院感染管理水平[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2):138~138

6张迎杰,李春华,李风琴,等.医院内感染控制与医院消毒管理的重要性[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5):171~172

7李琼,崔克雄.实施综合措施强化环节管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510~3511

8王小娟,鱼丽荣.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对控制介入导管室医院内感染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225~226

感染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 预防 医院感染 方法

医院感染已经是现代医院管理和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1]。我们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医院感染进行了有效性的预防和控制,常用的几种控制措施如下。

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医院感染三级网络。①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分管医疗副院长负总责。成员由各临床相关科室负责人及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专家组成。工作职责是对医院感染控制科制定的全院性医院感染工作计划进行审议,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方面的重大事项。②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科,科室配备主任、护士长等相关专业人员。③各临床科设立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医院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分工负责,层层把关,相互制约,彼此督促的三级管理组织及网络体系[2]。

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各级人员防控感染的工作范畴。为便于全院医务人员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每名医务人员配发1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各科室、各专业配发《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专业书籍,明确了各级人员工作职责。医务人员做到了有法可循、有章可循,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有章不依的现象。

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的意识。①加强学习,让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②以考促训。医院按专业划分,每半年组织一次医院感染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将考核成绩与《医院岗位目标责任制》中奖惩条款挂钩。③组织院感知识竞赛,掀起重视医院感染工作的氛围。④转变领导观念,建立一流的层流手术室,改善手术环境,降低手术感染率。

强化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控制队伍人员的专业水平[3]。根据医院实际,制定出周密的医院感染培训计划,定期对全院临床医师、护士、医技人员等各类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规范性培训。对刚分配新上岗的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为期1周的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为做好医院感染工作打牢理论基础。

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定了切合医院实际的《抗生素管理制度》。①提高病原学的送检率和培养的阳性率;②规定使用抗生素时必须考虑病原菌的特点和细菌室的药敏结果,根据患者病理、生理等状况,选择不易产生耐药的抗生素;③严禁滥用和频繁更换。④制定有个体差异性的给药方案,注意用药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药方法,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加强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①供货厂家的资质论证,由药械科统一采购,供货厂家“三证”齐全。②进货验收,专室储存。③用前检查。④用后处理,严禁重复使用和回流社会。

加强环境卫生学监测力度。自2005年我们将医院环境卫生学的监测工作交地方疾病控制中心承担,医院环境卫生学的监测效果比较满意,达到了预期目的。

加强中心供应室的管理。为了使中心供应室达标,我们建立健全了供应室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供应室的区域划分;按医院感染要求,对照供应室建设标准进行整改,投资近百万元更新消毒设施,完善了监测手段,确保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盖显英,王成玉,黄英华,等.全面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1):1265-1267.

2 徐廷模.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2):137-138.

感染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腰椎骨折;尿路感染;导尿管护理

随着私人汽车的普及,交通事故发生率的升高,腰椎骨折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一般可通过腰椎骨折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近些年来,这一内固定技术应用逐渐成熟,各项并发症发病率在逐渐降低,但有部分患者在术后恢复期内出现尿路感染的情况,而导致患者出现尿急、尿痛的情况,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进程及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针对导尿管护理与尿路感染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自2012年1月~2015年4月所收治的100例腰椎骨折留置导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包括男56例,女44例。年龄范围在19~67岁之间,平均年龄(39±7.6)岁。车祸32例,坠落47例,砸伤16例,其他5例。

1.2护理方法

1.2.1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进行护理,包括导尿,导尿管的正常更换,每次尿道口的消毒等。

1.2.2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做好导尿基本知识宣讲,加强巡视,储尿袋位置需低于耻骨联合,在患者进行变换时,需夹闭导尿管,防止出现尿液回流的情况,引发逆行感染。

1.2.3督促患者加强会内环境的卫生清洁,每日需更换尿袋,定期清洁尿道口,及时更换内裤,保证导尿管留置期间会内观景的卫生清洁。

1.2.4对导尿管尿液引流状态进行监视,叮嘱患者注意观察导尿管是否存在扭曲、脱出的情况,同时注意导尿管是否存在生理盐水结晶堵塞的情况,应定期使用无菌用水进行气囊内注水[1]。

1.2.5在患者恢复期间,需注意饮食的摄入,可通过富含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的饮食来快速提升患者对细菌感染的免疫能力。可根据情况适当提高饮水量,已达到稀释尿液,冲洗膀胱的目的。

1.2.6帮助患者进行锻炼,恢复膀胱功能,以达到及早拔出导尿管的目的,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的几率,需长期使用导尿管的患者需定期更换导尿管。

1.2.7在导尿管的选择方面要慎重仔细,操作时动作宜缓不宜急,个别存在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可通过液体石蜡进行后再进行导尿管插入,以免发生尿道损伤引起的尿路感染[2]。

1.3尿路感染诊断标准 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尿急、尿痛的情况,对下腹部、肾区叩诊有痛感,尿常规检查存在白细胞或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则为尿路感染。

2 结果

100例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人数为3例,发病率为3%。

3 讨论

腰椎骨折在临床上占到脊柱骨折及脱位的九成以上,一般多见于胸、腰段,最常见的一般是第十二胸椎及第一腰 椎[3],主要是来自头、足方向的传达暴力使脊柱骤然过度屈曲所形成,由于脊柱的屈曲位受伤,外力集中到一个椎体前部,同时又受到上、下椎体的挤压,故该椎体被压缩而呈楔形,并向后移位,损伤脊髓或马尾神经[4],患者常见脊髓,圆锥或马尾的损伤[5]。腰椎骨折行内固定治疗后,由于存在患者排尿不便的情况,卫生清洁不及时等情况,我院通过临床工作经验总结及文献搜集,分析腰椎骨折患者留置导尿管易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①无菌操作不严格,消毒不过关,存在污染区。②患者会可能有排泄物污染的情况。③导尿管扭曲或变形引起的引流不畅。④营养补充不足,患者自身对细菌感染的免疫力较差。⑤导尿管留置过程出现尿道损伤的情况等。针对上述原因,制定了前文中提到的几种护理措施。通过对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采取这种护理措施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仅为6%。提示可通过加强导尿管护理来避免感染情况的发生,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加速患者恢复进程。

参考文献:

[1]杜幼红.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对预防其发生腹胀、便秘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5(22).

[2]李质素,李俊荣,赵莉,邹强国,姜永红. 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马尾神经损伤的术后护理[J].海军医学,1993(S1).

[3]赵文新,刘爽.导管护理对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干预效果评价[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3).

[4]郇秋霞,单桂梅.循证护理干预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压疮与尿路感染的预防[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9).

[5]陈谷.骨折患者术后夜间疼痛的原因及护理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05).

[6]Zhong Yinghui. Through injury after vertebr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 treatment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J]. 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2010.

[7]Chen Chuanrong Cheng Lingyan, fu-ling wang. The protruding after vertebral plasty treatment experience from the nursing of senile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J]. Journal of health today,2015.

上一篇:糖尿病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医院感染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