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9 10:39:30

地球科学论文

地球科学论文篇1

1.1主要研究方法得到继承和普及,运用熟练性水平提高由表1可知,论文研究方法使用频数排在前四位的依然是我国足球科研主要的研究方法即文献法、调查法、统计法和观察法[3],使用频率分别为文献法75.3%、统计法51.4%、调查法46.2%、观察法28.3%,远远超过相同期刊19992006年间的统计结果(文献法24.7%、数学方法36.2%、调查法24.5%、观察法23.1%)[4],说明在论文的研究中足球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得到了继承和普及.体育科学研究中常用体育科学方法得到更为广泛的普及是科学方法运用熟练性水平提高的表现之一[5],由此可见,我国足球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运用熟练性水平得到了提高.

1.2不同研究领域方法运用的独特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足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对足球教学、训练、比赛和实际管理工作以及足球运动发展和变革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自然离不开对相关社会影响因素的调查.因此,除文献法外,足球教学训练研究论文运用频次最高的就是调查法(表1),说明研究人员充分认识到只有多途径、多视角地研究该领域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该领域论文研究方法运用频数较高的还有统计法、观察法、逻辑法等.比赛分析研究论文主要通过观察法来实现研究资料收集,文献法也是该领域论文研究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由于该领域的研究需要准确地用数量这一客观证据来描述和分析足球比赛的特征和规律,统计法的运用频数是四个研究领域中最高的,大量运用了推断和多元统计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比赛分析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人体科学应用研究论文的研究方法运用频数依次为统计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等,说明其研究方法运用秉承了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传统,即/以实验为基础,以客观量化的统计数据为依据0[6].由于是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方法在足球领域的应用研究,研究有时需要对具体的研究对象或有关专家进行调查,调查法也是该领域研究使用频数较高的方法之一.

人文社会学研究论文的研究方法运用频数依次为文献法、调查法、统计法、逻辑法等,其方法运用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研究的烙印.研究的实证资料主要通过调查方法来收集,研究的理论资料主要通过文献法来收集.以定性分析为主的研究,如足球文化、球迷现象、道德伦理、足球运动发展的历史、足球运动与社会体育关系研究等,主要通过具体的逻辑方法,如比较与类比、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辩证地揭示足球社会现象,探索足球社会发展规律.任何具体研究方法都有其方法学的理论基础和具体要求[5],由表1可知,除文献法在各个研究领域的论文中都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外,随着我国足球科学的发展,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逐渐明确,研究内容不断明晰,科研人员能按照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内容等实际需要而灵活运用[7],不同研究领域论文方法运用的独特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如除文献法外,足球教学训练和人文社会学这2个研究领域的论文主要常用研究方法是调查法和统计法,但是,在它们各自的具体研究领域,也反映出方法的独特性,如足球教学、运动训练问题的研究方法与足球运动市场经济、俱乐部经营管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区别;比赛分析研究论文主要通过观察法来实现研究资料收集,同时,其统计法的运用频数是四个研究领域中最高的;人体科学应用研究主要采用统计法,实验法的运用频数是四个研究领域中最高的.

1.3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明显增强马樟生等的研究提出/足球科研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待进一步加强0[8],为了了解论文科研方法综合运用的状况,对其运用的研究方法数量进行了统计.由表2可知,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数量统计结果相比较于李仪的研究结果(1种方法占74.10%、2种方法占21.26%、3种及以上方法占4.64%)[9],运用1种研究方法的论文比例明显减少,运用3种及以上研究方法的论文比例明显增加(占58.8%),并且远远超过运用单一或2种研究方法的论文,足球论文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能力明显加强.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当代的足球科学研究正向高度综合性发展[10],需要探讨和研究的因素不断增加,因此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并发挥研究的综合作用,以增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能力;此外,随着整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供选择的科学方法明显增多[5],为足球科学综合运用研究方法创造了方法学条件.

1.4重视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之间虽有歧异却并不排斥和矛盾[11],如果能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使用,不仅能克服单一运用某种方法带来的缺陷,而且,必然在方法的使用上表现出更为全面的优势.调查发现,四个研究领域的论文在逻辑思辨的基础上,较好地结合了统计方法(足球教学训练研究为66篇,占48.2%、比赛分析研究为55篇,占74.3%、人体科学应用研究为27篇,占64.3%、人文社会学研究为48篇,占37.5%),利用统计方法对大量调查、观察、实验和测量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有效地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较准确地用数量来揭示影响所研究问题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较精确地描述了研究结果的本质与规律,从而对问题做出了客观的阐释和理解,提升了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1.5统计学方法运用水平明显提高统计发现,有196篇,占51.4%的论文运用了统计学方法对大量数据资料进行处理.研究人员大量运用了假设检验、非参数检验、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差异性分析、聚类分析等复杂的推断性统计方法,远远超出了/大部分论文所运用的数学方法还停留在百分比、平均数的水平0[4],统计学方法运用水平明显提高,如论文对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使复杂的、多变量的研究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较准确地用数量来揭示了影响所研究问题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提升了研究成果的理论深度.

1.6实证主义倾向表现明显统计发现,除比赛分析论文外,其他三个研究领域的足球论文大量运用了多种类型的调查法(表3),特别是对问卷调查法的使用,问卷调查法由于具有实证性质,有助于获得定量化事实材料,能帮助我们收集系统的数量化资料、经验理论假设[12],体现了足球科学注重采取定量的手段,依据客观的验证来分析和研究具体足球问题的研究特征.此外,人体科学应用研究有38.1%的16篇足球论文运用了可靠性、科学性。较强,能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并具有实证性质的实验法.由此可见,足球论文的研究中重视/借助于调查、实验等实证方法,获得更多的支撑论据,通过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做到有理有据,得出可靠的结论0[11],说明足球论文的研究中比较重视对研究对象的测量与客观分析,强调客观事实,实证主义倾向表现明显.

1.7参考的文献资料类型全面由表4可知,论文的参考文献种类较全面,涉及图书、期刊、论文集、学位论文、标准、报纸、汇编、报告、电子文献和未定义类型文件(该类型文件只做一种统计)等10种类型的参考文献,这表明论文获取文献信息的途径进一步拓宽,参考文献的分布正在逐步扩散.期刊、图书长期以来都是我国足球科研人员主要和习惯参阅的文献类型,参阅频数排在前两位;值得一提的是电子文献,由于其知识覆盖面广,时效高并且随着网络的普及获得更加快捷、轻松,正日益受到我国足球科研人员的关注,参阅频数排在第三位,将来有可能成为我国足球科研的主要参考文献类型.硕、博士学位论文的参阅频数也较高,说明我国足球方向的硕、博士研究生教育与科研水平正在提高,最能代表其科研水平的学位论文正日益受到我国足球科研人员的关注;其他类型的文献资料虽然参阅频数不高,但它们正日益丰富、充实着我国足球科学的文献资料库,使我国足球科研的文献资料更加全面.

1.8资料收集、加工手段日趋科学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可供足球科学研究使用的先进科学技术日益增加,这些技术的运用为足球科学研究提供了研究条件与应用保障,促进了足球科学研究手段的现代化发展.调查发现,大部分足球科研人员都掌握了较为扎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利用计算机联机检索系统和各种机构或专业网站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实现了文献资料的计算机检索,文献资料收集手段日益现代化,从而保证了文献资料的全面性、时效性.此外,科研人员大部分都能利用各种统计软件如SPSS、Excel对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部分科研人员还把Poiar遥测心率手表、奥林巴斯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新型身体机能测试系统、QualisysMCU500GC红外光点运动捕捉系统和SIMIOmotion7.3三维运动图像解析系统等现代科学的高新技术运用到具体的研究项目中,从而保证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先进性,提高了研究成果的科学化水平.由此可见,我国足球科研人员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利用正在逐步加强,研究资料收集、加工手段日趋科学化.

2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中文核心体育期刊刊载的我国学者完成的足球学术论文研究方法运用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方法学上呈现出以下特征:足球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在论文的研究中得到了推广和普及,方法运用熟练性水平提高;不同研究领域方法运用的独特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明显增强,增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能力;统计学方法运用水平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分析和研究水平;重视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比较重视对研究对象的测量、计算与客观分析,实证主义倾向表现明显;论文获取文献信息的途径进一步拓宽,参考文献类型全面;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利用正在逐步加强,资料收集、加工手段日趋科学化.

地球科学论文篇2

Scholte(1997)指出全球化内涵包含3个层次:跨越边界、开放边界和超越边界。跨越边界意味着国际化,侧重于描述要素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及其对东道国的影响;开放边界意味着自由化,侧重于从政治与制度的角度分析全球化过程中国际秩序的变革,以消除要素流动的壁垒。二者主要以地域为基本分析单元。而超越边界则强调以全球为整体,在超越地域概念的基础上重构空间。从全球层面上看,全球化重塑了全球生产、国际关系、文化交流、知识传播等过程的空间结构,并且参与主体呈现出鲜明的多元化特征,进而导致结果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在当前背景下, 全球化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政治及社会问题, 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问题,当代人文地理的研究在全球化的研究中逐渐开始占有重要地位。

当代人文地理学家对于全球化的定义,包含三种不同的态度-超全球化论、怀疑论和转型论。超全球化论者认为,全球化是不可抑制的巨大力量,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高度发达的技术和全球化消费观念的扩散使得信息、资本和创新的"流"达到最大的状态。最大化的自由的 "流"建了一个生产、贸易和金融的跨国网络,这使得世界经济成为 "无边界的"状态。怀疑论者质疑了已经存在的全球化,认为全球化是过于夸大的思想和分析的概念。他们认为全球化不是决定性的,而是被决定的。区域主义被认为是反全球化的有力的证据。怀疑论者认为国家政府在全球化经济的构建和管理行为者中仍占有中心性的地位。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者从不同维度开展了全球化研究:既包括了以问题为导向的社会经济分析要素流动、经济增长、区域发展、世界城市等,也涵盖了对政治与制度的解构(制度变革、国家转型、城市治理等);既涉及对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扬弃,也注重跨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值得注意的是,人文地理学者尤为重视对尺度与空间的理论重构,反对全球化意味着"地理终结"的论调,指出全球化不仅代表着跨国联系的强化,同时还推动着代表异质性的地方力量崛起和国家力量变革。

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生活的转换由物质-政治-文化的转化程度不断加深。在当代全球化阶段,国家已经无法维持持续的社会繁荣和经济的增长,个体开始突破国家尺度的管理,最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文化的"普遍化 "显示文化的全球化和渗透性,突出了全球化文化的重要意义,认为全球化历史主要体现在全球化文化的扩散和渗透,全球化文化由表层面的物质文化,中层面的制度文化,和深层面的精神文化的不断加深。从全球化的动力机制来看,是文化结构要素的自身出现的发展危机导致了全球化阶段变化。Murray 的全球化波动历史理论的核心思想强调了结构性危机是每一次波动产生的动力。欧洲的贸易殖民导致了工业变革和资本主义的加强,这种文化的改变对经济和政治产生了深入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后殖民主义文化"培育了全球化的政治制度。在现代化阶段国家发展主义大力推进跨国公司是资本主义文化扩散的主要动力;1970年的石油危机则导致了全球 "新自由主义"文化兴起,国家的力量受到全球制度和市民社会的挑战。其核心是致力于缩短资本循环周期的资本主义文化的扩散,其导致的空间结果是通过技术的革新带来的 "时空的压缩"。独立于领土空间的力量的存在使得全球化空间力量的结构表现越来越复杂,同时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他认为:一是全球化并不是像地毯一样均匀的铺展开来的。二是全球化也不是什么新的现象,但不同的全球化波动阶段存在一些明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差异。

总体来看,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有影响力的理论方法论包括计量地理学、后结构主义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女性地理学、制度主义地理学和关系的地理学,它们在全球化的研究主题、态度、分析的框架上各有特色,同时也存在交叉。分析庞杂的 '全球化'的概念,可以发现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全球化态度的演化经历了 "超全球化论-怀疑论-转型论"的演化。对 "空间 "概念的理解经历了 "绝对空间-相对空间-比喻空间"演化;空间辩论走向了 "真实的空间(地方空间)和比喻空间 (流的空间)共存"。总之全球化和地方化相互作用的观点成为当代人文地理学关于全球化空间辩论的主导方向。对于空间规模的理解,全球的 、国家的 、区域的和地方的多种规模空间权利存在,关于制度 (权力)空间结构的理解经历了 "分离的层级性-协调共存的层级性-网络的交织"的演化。从全球化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上,对全球化的动力机制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理论方法和后结构主义的方法得到较多的体现。

长期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一直将 "空间"研究作为研究的核心。即人文地理学关注解决 "what"和 "where"的问题,而其他学科则解决"why"和"how"的问题。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和学科地位的提升。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方向性显示,"空间"开始由 "研究的对象"转向了"研究手段 (way)",研究的对象则转向解决"why"和"how"的问题。面对复杂的全球变化,我国的人文地理学家也需要认真的思考和讨论学科的发展方向问题。关于全球化的研究,目前我国的人文地理学主要是关注经济层面的全球变化对区域产生的影响,相关的文献主要集中FDI 和产业集群的研究。就实质上看,就是思考如何被动"响应"全球化,而不是如何积极的"牵制"全球化。全球化是一种复杂的过程,仅仅从单方面,单层面入手是无法发现问题的症结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因此,多尺度的空间规模,多元化的行为者以及相互作用的网络关系的研究需要在全球化的研究中得到更多的体现。而这些问题的研究也需要其他更多相关学科理论的融入,如社会学,管理学等。

参考文献:

1、彼得・迪肯--《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性经济地图》

2、徐海英 -- 《人文地理》

3、贺灿飞、毛熙彦 -- 《地理科学进展》

4、高柏枝 -- 《环球人文地理》

作者简介:

地球科学论文篇3

作者:崔跃峰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2]还有一种理解方式是从狭义的科学的对象和功用出发,由于科学的精神、方法、规律具有普遍性、普适性,因而使科学成为世界性、全球性的文化。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物理学家卡洛•鲁比亚(CarloRubbia)教授的话“科学知识一旦被获致,或迟或早,直接或间接地就会变成全人类的财富”,[3]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前两种理解方式仅能说明产生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的科学具有世界性、全球性的一面,却不能说明产生于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的科学就是全球性文化。就第三种理解方式而言,产生于任何一个民族的科学都可以被视为世界性、全球性文化。

任先生所提出的“科学”,显然并非狭义上的科学,他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过程来看待,是一种广义上的科学,而广义上的科学是既有世界性、全球性的一面,又有民族性、区域性的特点,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就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科学的物化成果而言,它是一种全球性的文化,具有世界性、全球性的一面;但就科学发展过程本身来看,各民族的传统科学在指导科学研究的世界观、本体论、科学思维等方面,各有自己的特色,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任先生所理解的科学的世界性、全球性是就科学的精神、方法、规律具有普遍性、普适性而言的,但就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方法论、科学思维本身而论,它体现的是西方的科学传统。哥白尼的科学思维就来源于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近代意义上的科学并不能称之为全球性的文化,而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它具有世界性、全球性的成分。以下将从全球性文化的内容及特点来具体分析。首先,从内容上来看,任先生的全球性的选取标准和选取内容存在矛盾。既然任先生的世界性、全球性是以普遍性、普适性为标准的,那么,任何民族产生的科学文化只要符合这个标准,都可以被称之为全球性的文化。具有西方传统的亚里世多德的二重逻辑具有普遍性、普适性,可以称之为全球性的文化;佛教传统的四重逻辑和耆那教的七重逻辑也具有普遍性、普适性,也应该被称之为全球性的文化。但长期以来的客观事实却是,西方传统一直凸显,南亚传统一直埋没。西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普遍性、普适性,被视为全球性的文化;同样,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具有普遍性、普适性,也应被视为全球性的文化,但任先生在文中却把西医学视为全球性的文化,而把中医学认同为“中国当时的社会文化”,排除在全球性之外了。这种选取上的矛盾使作者的全球性文化之说很难成立。由于择取标准和择取内容上的矛盾,因而使作者所选取的全球性文化具有单一性、简单性、独占性的特点。简单地把产生于欧洲文化土壤之中的形态完整的科学认同为全球性文化,客观上就容易造成以西方文化模式为样板去评判、择取其他民族的传统科学文化,从而形成以西方科学传统为指导的科学文化独占全球性文化的局面,对其他民族传统的逻辑思维一直忽视。直到近来,当人们认识到二重逻辑在发展科学的有限性时,才把眼光又转向四重逻辑和七重逻辑所提供的广泛的可能性。以普遍性、普适性为标准,把产生于欧洲文化土壤之中的科学认同为全球性文化,而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认同为民族文化,这种认识是不合理的。承认西医具有普遍性、普适性,难道中医就没有普遍性、普适性的吗?承认西方建立在观察、实证、逻辑和数学的科学方法以及分析和还原的思维方式基础之上的实证主义方法具有普遍性、普适性,是全球性文化,那么中国传统的科学的有机整体方法就不具有普遍性、普适性,就不是全球性文化吗?真正世界性的、全球性的科学文化绝不仅仅以普遍性、普适性为择取标准,它更应该具有多样性、互补性、复杂性的特点。就方法论而言,机械分析的方法是近代科学发展的最有影响的方面,特别是文艺复兴以后,机械分析的方法发展的更为完善、更加系统,长时间地支配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西方人认识和研究世界,包括认识和研究人类本身及自然界的最普遍的指导方法。它注重定量和实证精神,注重研究事物之间的区别,却忽视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它有利于人们深入、具体把握研究对象,有利于把研究工作不断地推向更深入的层次,是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但是,它易于将研究对象隔离孤立起来,不自觉地隔断客观事物本来就存在的丰富多样的联系,不利于人们从整体上把握客观事物,因而带有深深的机械论的印记。在物质运动日益深入发展,其辨证性、系统性越来越明显的时候,尤其是到了21世纪,现代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向着两极化的方向快速推进,试图揭示自然界更深、更广、更久远、更复杂的层次和各种极限状态下的运动规律的时候,经验科学时代盛行的机械分析的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要想全面、客观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以一种新的综合方法来指导科学研究。这就是,坚持机械分析的方法和有机整体方法的结合,实现西方科学传统和中国科学传统的结合。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戈金指出:“我们对自然的看法正经历着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转向多重性、暂时性和复杂性。”“我们相信,我们正朝着一种新的综合前进,朝着一种新的自然主义前进。也许我们最终能够把西方的传统(带着它对实验和定量表述的强调)和中国的传统(带着它那自发的、自组织的世界观)结合起来。”[4]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任先生的疏漏之处在于:既然把科学作为社会文化的过程来看待,就不应该把科学理解为狭义的文化,而应该从广义上来理解科学,认识到它既有世界性、全球性的一面(从对象和功用上而言),也有民族性的一面(从科学思维方法本身而论);既然以普遍性、普适性作为全球性的标准,就不应该把其他科学传统中的合理成分排斥在全球性之外。这在客观上把西方科学文化预设为唯一的全球性文化,并以此为范式,对其他民族的传统科学文化进行认识和择取,它实际上就是以形态较为完整、较为先进的西方近代科学文化(尽管它吸收了其他民族传统科学文化的一些成分,但这种吸收是不充分、不完全的)为全球性文化的样板,而将其他民族的传统科学文化(如中医学)摒弃在全球性文化之外,这样的全球性本身就是不充分、不成熟的,将其称之为全球性文化就有失妥当。

笔者认为,作为文化现象的近代意义上的科学,就其方法论而言,仍带有浓厚的西方传统特色,因而称其为西方文化没有什么不妥。当然,就科学发展的形态和层次而论,西方科学文化总体上来说较为完整、先进(同时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也吸收过其他民族传统科学文化的有益成分,因而在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中独领),但作为文化的科学要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全球性的文化,就不仅应该从科学精神、方法、规律的普遍性、普适性出发,更要以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多样性、兼容性、互补性为着眼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比较深入地认识作为文化的科学现象,才能更好地理清中国近现代科学的社会文化轨迹,也才能更科学地对待我们的科学传统和其他民族的科学传统,从而创造出一个真正的、丰富多样的全球性的科学文化。

地球科学论文篇4

【论文摘要】应用地球物理是矿业类高校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随着煤炭系统对物探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对应用地球物理课程内容的讲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学生的培养更加适应现代化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应用地球物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课程教学内容改进的方法和建议,对于矿业类高校的应用地球物理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言

《应用地球物理》课程是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系和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以及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的必修课。该课程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物理学,它利用物理学的力学、电学、磁学、热学等方面的原理与方法,通过观测和研究地球内部各部分的物理条件、物理性质和物理状态,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从而达到认识地球,借以实现地质勘查和找矿目标,减少地质灾害[1]。

对于河南理工大学等以煤炭资源为主要主导的矿业类高校来说,本科毕业的学生大部分进入到煤炭系统工作,如何合理地设置应用地球物理课程内容对于学生以后所从事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应用地球物理课程现状

应用地球物理课程主要讲授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应用地球物理方法的物质基础及地球物理场的基本概念;二是应用地球物理分析的正演方法;三是应用地球物理的各类勘探方法和应用,包括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地球物理测井和放射性勘探等。其中,第一、二部分是应用地球物理学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课程讲授的重点。

由于应用地球物理课程内容庞杂、知识面广、理论公式繁琐、内容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难度偏大,抓不住重点,难以理解地球物理概念。这已经不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矿产资源开发对人才的要求。一个完整、合理的应用地球物理课程,应该同时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既能传授学生相应的学科科学理论体系,又要顾及生产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使得学生工作后能尽快融入到工作环境中,并能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能够解决生产单位面临的实际问题。

目前,我校应用地球物理课程主要面临如下的实际问题:

(1) 课程内容相对陈旧。21世纪以来,应用地球物理学科发展迅猛,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例如物探数据处理技术早已融合了现代信号处理的思想、概念和方法。而课堂上讲授的仍是传统数据处理内容,且部分技术方法已经被生产单位所抛弃,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知识过于陈旧,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社会的需要。

(2) 基础课程开设偏少,导致应用地球物理概念理解困难。应用地球物理具有广泛的理论体系,涉及到数学、物理、电子、信号等领域。如果学生之前没有学过这些基础课程,在听课时,对应用地球物理课本中出现的理论公式难以段时间内消化,造成学习的困难。

(3) 计算机技术对于应用地球物理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现代地球物理处理技术,更是离不开计算机。例如目前绝大多数地球物理处理软件都是基于unix或linux平台,而学生普遍缺乏该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生产单位发展需求脱节。

(4) 实验课对于学生提高应用地球物理的感性认识作用明显,尤其是对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地球物理课来说,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才能深入理解。而目前实验教学大多属于观察、验证性类型,缺少实际地区的实际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的训练,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

2 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针对以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多年应用地球物理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个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想法。

(1) 作为以煤炭为主导的矿业类高校,本科毕业的学生大多进入到煤炭系统工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因充分考虑煤矿企业对物探技术的需求。如增强地震勘探在解决煤田构造方面的内容,以及电法勘探对煤矿富水区和采空区的探测内容,使得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能够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

(2) 由于课时有限,而应用地球物理覆盖的物探专业知识领域广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有所取舍对。对于应用面较窄的放射性勘探、地热勘探等可作为课余了解内容,而探测效果明显的地震勘探、电法勘探和重力勘探等需要详细讲解。

(3) 课程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保持行业先进性。在保留传统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增加应用地球物理新技术、新方法的讲解。将现代信号处理、计算机处理的信息传授给学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4) 重视应用地球物理数值正演模拟。地球物理正演模拟是反演的基础,通过正演模拟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球物理场的变化特征,避免空洞的公式推导,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地球物理的概念。同时,还能增强学生计算机编程能力,让学生自己上机进行运算模拟,提高对正演模型的理解。

(5) 重视实验课的作用。地球物理实践性很强,应通过实验课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使学生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野外数据实际采集,提高学生对地球物理的理解,提高物探行业的感性认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物探仪器设备,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理工大学)购置了国际先进的aries三维地震仪、v8电法勘探仪,为学生认识物探仪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好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提高学生对地球物理概念的理解作用明显。

3 结语

应用地球物理课程对于资源勘查、地质等本科专业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是煤矿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作为培养人才的矿业类高等院校,应注重学科发展的动向,保持与实际生产密切结合,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为培养新世纪人才不断努力。

应用地球物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实践教学对学生认知地球物理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使得学生把课本上说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赖旭龙,金振民,国外地质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平松,刘盛东.地球物理勘探课程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实施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5(4):97-99

[3] 孙爱群,牛树银.探索教学方法、讲究授课艺术[j].中国地质教育, 2006,(3):43-45

地球科学论文篇5

论文(设计)题目:浅析非智力因素对中学篮球教学的影响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同智力活动的效益有关的一切心理因素。他们同智力因素结合,在智力活动中发挥作用。燕国材认为,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成功=智力因素ⅹ非智力因素。可见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成功有着多么巨大的作用。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学生是有思想感情、有个性、活生生的人,所以我们要以“教育学生必先了解学生”为原则,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扬其个性特点,激发学生对篮球学习的真正热爱与追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全面展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从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运动的愉快感。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项目。但是学生的篮球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对篮球基本技术的学习兴趣不高、篮球战术教学效果不明显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不断探索与改革的今天,篮球选项课的如何完善与改进,以期在教学内容上能满足学生的知识渴求,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能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在篮球技能上能有一定的提高,并能终身受益,是我们目前必须探讨的重要研究课题。

国内外学者对非智力因素的论述多集中于心理学层面,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已逐渐受到重视。本文旨在通过对非智力因素在中学生篮球教学的影响作用分析,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促进中学篮球教学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的主要内容:

1非智力因素对中学篮球教学影响作用进行调查分析

2非智力因素对中学篮球教学影响研究

2.1动机与篮球教学

2.2焦虑情绪与篮球技术教学

2.3情感态度与篮球教学

2.4.

意志、思想品质与篮球教学

3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篮球教学的深远意义

3.1对转变、更新篮球教学观念有着积极作用

3.2对篮球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有着促进作用

3.3对篮球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3.4对完善篮球教学原则起着积极作用

预期目标:

1.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维持与调节、补偿与抑制等作用。它不是单独的某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它与智力因素相互渗透交织在一起,共同制约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非智力因素对篮球教学影响很大,具有重要意义。非智力因素与教学效果之间的联系是双向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对一个学生的成功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

3.教师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价值培养至关重要。应采取最优化的激励方法,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动机,稳定而积极的学习兴趣,热情愉快的情感情绪,果断坚毅的意志品质,进而开发出他们的学习潜力。

三、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

1.本选题研究步骤:

本选题研究步骤分三阶段,分别是: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包括:技能迁移与干扰规律研究方向的确定、收集资料、查阅文献、访谈调查、导师指导、文献综述撰写、题目确定、确立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包括:论文撰写工作的实施、走访调查、访谈调查。

第三阶段:完成阶段。包括:研究内容归纳分析、撰写论文、修改论文及答辩。

2.课题的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关于非智力因素在中心篮球教学中运用的相关文献。

2.2访谈调查法:在研究的选题论证阶段,针对本课题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等走访部分专家,广泛征求其对本课题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与体育教师、学生和社区篮球爱好者进行随机的交流与咨询,以帮助拓宽论文的分析视角与分析深度。

2.3逻辑归纳法:通过得到的资料与调查进行逻辑归纳与总结,得出较为科学合理的结论。

2.4数理分析法: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相关重要结论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1.毕业论文开题

3月20日—3月30日第一周

2.收集论文资料

4月1日—4月15日第二、三周

3.形成论文初稿

4月1日—4月15日第二、三周

4.修改论文

4月30日—5月5日第六周

5.论文二稿的形成与修改

5月6日—5月12日第七周

6.答辩稿的形成

5月13日—5月20日第八周

五、已查阅参考文献

[1]

刘福军.  篮球教学中应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

宁贺男.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11)

[3]

徐海滨.  篮球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

科技信息.

2009(34)

[4]

贺建福.  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5]

李加奎.  目标——导控式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6(04)

[6]

李俊平.  体育游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促进作用[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30)

[7]

费洪林.  对篮球专选课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8)

[8]

宋子祥.  对篮球专选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J].

民营科技.

2010(11)

[9]

侯志岚,马侠.  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科学大众.

2007(09)

[10]

陆培祥.  试谈体育教学对非智力因素的促进作用[J].

科学大众.

2009(03)

[11]

李菲菲,葛文,刘丹.浅析非智力因素对竞技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影响[J].四川体育科学.

2006

[12]

王力.  非智力因素在速滑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作用[J].冰雪运动.

2006(02)

[13]

聂武生.浅析非智力因素对篮球教学的影响[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7)

[14]

赵素云. 对田径运动训练中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28)

[15]

刘福军.篮球教学中应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16]

王建密.试论篮球教学中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17]

荣敦国,刘一民.非智力因素在不同运动项群中的作用等级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06)

[18]

崔树林.东北地区体育院系篮球专选班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0.

六、指导教师意见:

本题研究具有一定意义,研究内容明确,研究方法可行,研究步骤合理。同意上报。

指导教师(签字):

七、系(教研室)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注:1.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达的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论文(设计)开始二周内完成,交指导教师审阅,并接受教务处抽查。

地球科学论文篇6

近5年来,杨秋明在海气相互作用和延伸期天气预报研究方向方面亦取得了国际领先的重要原创性成果,在SCI核心期刊《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和美国《地球物理学研究》(JGR)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篇;在“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研究中,用主振荡型分析(POP)识别出全球夏季环流20—30天振荡的南半球中纬度绕球遥相关波列(SCGT)和热带西太平洋型(TWP)两种主要ISO型,发现在20—30天时间尺度上长江下游夏季强降水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SCGT存在强降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长江下游夏季强降水延伸期预报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型;对夏季长江下游地区强降水10—30天延伸期预报准确率的提高也有重要意义。

尤为一提的是,在“海气相互作用”研究中,杨秋明发现北半球冬季南印度洋副热带海温偶极子(IOSD)能激发显著的南北半球环绕太平洋的波列结构(CP),通过改变东亚、南亚和热带西太平洋地区水汽通量、高低空风场和垂直运动的分布和强度,影响冬季中国东部地区和西北太平洋地区降雨(雪)变化。

在杨秋明职业生涯的2 8年来,其已在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和《中国科学D辑》(中英文版)和权威期刊《大气科学》(中英文版)、《气象学报》、《海洋学报》和核心期刊《应用气象学报》、《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等国外SCI刊物和部级、省部级刊物上先后发表论著58篇,其中被SCI收录第一作者论文2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第一作者论文18篇。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SCGT与夏季东亚ISO相互作用研究及其在长江下游强降水延伸期预报中的应用(41175082)”1项,作为主要完成者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四等奖各1次,获南京市政府(副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论著《冬季欧亚雪盖与东亚夏季风》获《科学中国人》2000年优秀论文奖。其传略业绩目前已入编《中国人才辞典》(2000年),《中国专家人才库》(光盘版)(2000年)等名录。

杨秋明目前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SCGT与夏季东亚ISO相互作用研究及其在长江下游强降水延伸期预报中的应用”(41175082),已形成了延伸期预报研究团队,并对长江下游地区延伸期强降水预报方法研究这一国际前沿性课题开展了深入研究,该科研团队力争获得20—30天时间尺度南半球中纬度和东亚副热带环流相互作用的规律、控制因子与机理的具有一定原创性的成果;同时,杨秋明提取导致夏季长江下游地区强降水过程的全球大气主要低频信号,提出了改进夏季长江下游强降水过程10—30天延伸期预报精度的理论和方法,有效推动了气候预测理论的科学发展。

人物简介:

地球科学论文篇7

关键词:社会可持续发展;地球系统科学;教育与教学改革;新型地学人才;机制与体制

一、地学新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1)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

人类社会发展面对全球变化与资源生态环境恶化,需要整体认识人一自然关系和整体地球系统行为与规律,维护地球的生命支撑系统。

关于全球变化原因迄今虽仍有争议,但历经近10年来四大国际研究计划(WCRP,IGBP,IHDP,DIVERSITAS)研究,得出初步结论性认识(“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①人类整体作为一种地球上的智能地质营力加剧作用于地球系统,正在改变破坏人类自身存在发展的地球生命支撑系统;②地球现在正以前所未有的全球变化超过过去50万年的自然变率范围,以非同寻常的状态在运行,已威胁到人类和生命的存在发展;③人类整体行为有潜力改变地球系统,强迫影响地球系统运行,致使地球进入一个可能对人类及其他生命形式不友好的运行状态,有可能变成一个不适合人类与生命生存的星球。

总之,人一自然关系正在加剧恶化,除自然因素外,人类活动引发的全球变化,已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已成为自然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社会与自然科学问题和现实问题。重新认识人一自然关系,地球系统,适应全球变化,调整与规范人类行为,需要提出全球可持续发展管理战略和对策。

地球科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因此社会需求:“人类需要一个全球系统科学的全球系统对应变化中的地球的紧急挑战”,改善人类生存条件,规范人类行为,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重新整体认识、理解地球,要求地学领域扩展与加强社会功能,这是地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扩展加强地球系统短过程与作用研究

在加强整体地球认识与地球从内核到外层空间,从大陆到海洋,从遥远古老时期到现今长尺度的研究同时,现在社会更需要人类生存尺度的地学理论体系与方法,以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

(3)能源资源需求

能源需求已是世界重大政治经济核心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紧迫的问题。而世界发展中国家正处于消耗资源的发展时期,对能源资源需求还正在快速增长。

2、地学基础理论重大发展的新孕育

(1)地球科学的发展,需要进行天体地球从内核到外层空间的各圈层,包括人类活动在内的相互作用与演化的统一整体系统研究,建立地球系统科学。这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科技发展与建立新的地学理论体系的需要。

地球系统科学与传统分支各学科关系和科学研究方向的新组合:地球系统科学不是代替各分支,而是需要以地球系统整体的理念、观念、理论知识体系构成新的统一认识基础,深化发展各分支。

社会与地学发展新的需求,构建了新的研究方向,需要开展新的学科群的研究和向地球系统科学的核心问题探索攻关。

世界科技发展与地球科学从外层空间、地表系统到地球内部的整体综合系统交叉研究,使地球科学正处在一个重大理论发展时期。

(2)发展板块构造,创建后板块构造理论,正是天体地球复杂体系与极端条件下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地学理论的重要新发展。可以概括地说,在宇宙和地球内外动力学复合作用下,复杂多元非线性多重耦合系统是地球系统的基本运行机制。

(3)全球变化,地球系统科学和板块与后板块理论及地球动力学正在孕育构建新的地球观和理论体系与知识结构,建立地学新的知识体系与方法。

(4)面对新的发展,需要加强地学教育与人才培养,以适应发展,培养新型地学人才。

3、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需求

(1)我国发展战略与需求

20世纪末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出现新格局――单极与多极世界的竞争,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与人才的激烈竞争。

从国内看,国家工业化过程是大量消耗资源时期,对地学提出了重大需求,资源、能源、环境、灾害已成首要突出问题,所以地学应该为国家和世界作出应有的新贡献。

(2)我国21世纪上半叶发展与需求

工业化与后工业化,现代化与后现代化使我国正处于双重压力与机遇的重要发展时期。因此抓住时展机遇,需要我国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安全、良好快速发展。对此,我国地球科学要面对国家改革开放,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形势下,发展地学,培养新型地学人才,首先是要满足国家发展与安全需求。

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需求的资源战略原则应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同时必须要有全球和人类整体与人一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平衡发展;资源-产业-市场-科技的政策支撑;现实、超前发展的和和平、非常、特别时期的国家资源战略与策略,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环境安全,资源安全。

因此综合上述,我国发展对地学教育与人才培养提出了重要新要求。

二、新世纪需要新型地学人才

1、21世纪对人才的新要求

(1)社会发展需要新人才:需要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人与自然的协调,综合与专长,开拓创新与合作竞争的开发复合型人才。

(2)科学发展需要新人才:掌握人类最新综合知识与技术,大视野、专长特长与开拓创造及合作共事的创新型人才。

(3)需要培养适应世界新发展与国际新秩序、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的开放、合作、竞争与创造性人才。

2、我国发展对地学人才的要求

(1)我国高等教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经历多年改革,取得重要发展,扩招之后,规模已居世界首位,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毛入学率达21%)。但在新的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仍面临着艰巨的教育与教学改革的历史使命,面对社会与科技发展,要建立真正适应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发展需求,培养创新人才和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体制,还任重而道远。

(2)需要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新型地学人才。国家需要复合型、创造研究型、应用型和管理型地学人才。地学发展需要适量、通用与高才的人才。目前我国地学又处在经历一段低谷之后的回升期,需求旺盛,但目前供需与流向脱钩,第一线适用人才贫乏,问题突出,急需解决。我国高等地学教育与人才培养需要适应满足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和培养参与当代地学新理

论的创建、发展的新型地学人才。

(3)新的地学人才需要具有新的社会发展观念与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基础,具有整体系统行星地球观与新思维、新观念、新的知识体系,具有综合、复合与专长及技能,重实践,富于开拓创新能力,参与国际地学发展与竞争,适应国家需要的创新人才,使我国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

(4)新的地学人才还需具有基本综合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关于地学教育与地学人才培养的思考

1、地学大学教育目标与任务

(1)地学教育应普及与分工

地学教育应分层次分工合作:中小学要进行地学基本知识教育,这方面我国过去与现状是相对薄弱的;大学要进行专业与复合型人才教育,加强地球系统科学教育;研究生进行专门人才地学教育与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总体应加强普教、大学与研究生教育和公民地学素质教育。大学教育应是在素质教育中培养专业知识人才,并为英才培育奠定基础。

(2)地学教育目标与任务

面对21世纪发展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我国高等地学教育的目标应是:满足国家需求,发展地学,培养人才。任务是:面向陆地、海洋和天空,即上天、入地、下海,全面全方位又有重点的发展与研究:①研究认识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球及其规律和探索人类基本科学命题;②研究认识与提供人类需求的自然资源、能源,并使其转化为社会财富;③认识与保护地球,改善人类生存条件与维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之,要培养满足适应国家社会需求与地学发展需要,参与国家发展和国际地学发展与竞争,具有开拓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地学人才。

(3)地学人才素质与社会、科学教育

新的地学人才需要有以下基本素质和受到社会与科学的教育:需要人文精神,社会观念、思想与知识,意志与毅力,素质与品位;需要科学精神、科学意识、科学思维、科学实践、科学创造;科学使人懂得人类存在的道理;人文使人知道人类生活的价值;人文与科学相结合,像人的左右脑一样各司其职,统一思维,造就国家与人类社会的高层次人才。

2、地学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

鉴于人类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科技和地学的发展及对地学人才的需求,需要深化教育与教学改革,探索构建新的地学教育体系,适应国家、人类社会和地球科学发展的需求。

我国高等地学教育当前实质、关键、深层次问题是什么?这需要我们真正思考与认识地学的变革与转机。关键是体制、机制和氛围与教育质量,建立新的地学教育体系与内容。以现代地学教育思想,面向21世纪,面向国家发展,面向世界地学发展,改革建设新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及实践,加强创新思维教育,加强培养适应国家与科学发展的创新人才。当前更需要培养适应国家现实需求的各类适用人才,同时又必须要培养立足中国,面向全球,走向世界的高层人才,造就一代地学大师!为此,我们需要思考以下问题,深化教育与教学改革:

(1)社会需求与地学发展和专业设置。改革应以人类、国家发展要求和地学最新发展需要为动力,以加强素质基础、专业教育与分流培养和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

(2)综合基础与专业基础和分配比例:需要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目标,提出新的正确科学的要求,深化提高教学改革,达到培养新型地学人才目标。

(3)教学方法改革,要渗透于教学中的新观念、新系统、新内容、新方法和志趣与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

(4)教学改革要重点突出地学思维与技术、实践与能力和如何充分发挥人的最大聪明才智的教育与改革。

(5)要加强地学的野外实验室与基地及实践教学。

3、师资队伍培养

(1)对教师的需求

新的发展需求新世纪的教师为人师表、思想、思维、素质品德与真才实学,突出体现在具有现代社会意识、世界观与社会国家责任感,现代文化、文明素养与行为;现代人文与科技的广阔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及专长,实践与教学能力,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等方面。教师要不断进取,使自己不断深入社会和自然,探索研究创造,奉献人类与国家,要把言传身教,传授知识与培养人才作为己任与人生志趣。

(2)培养与要求地学教师的综合基础(当前尤为重要的是地球系统科学的观念、知识)与特长,并要以不同教师类型要求充分发挥其特长与作用(教学与科研型等)。

(3)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教师培养方式与途径:建立国内国际平台;通过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在实践、研究、教学、探索竞争中培养提高。

4、最大限度出人才的氛围与条件、机制,激励与发展平台

地球科学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吉尔伯特,电磁现象

 

吉尔伯特出生于1544年5月24日,1603年12月在英国伦敦逝世。他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御医,也是一位物理学家。

吉尔伯特1558年考入剑桥圣约翰学院,以后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担任过皇家医学院院长。他在40岁左右的时候开始研究磁石和琥珀的性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开创了近代电学和磁学的研究先河。

在吉尔伯特以前,人们已经发现摩擦过的琥珀可以吸引轻小物体,也发现了磁石具有吸引铁的特性,不过对这两种现象并没有分清。吉尔伯特经过了大量的实验率先区别了电和磁。他认为磁的作用有两种,即吸引和排斥科技论文格式科技论文格式,而电只有吸引(现在我们知道同种电荷也是相互排斥的,吉尔伯特那时还没有发现)。他认为电的吸引比起磁来要普遍得多,许多物质经过摩擦后都可以带电,而磁的吸引只有一些特殊的物质才具有。他还指出,电力不是永久的,摩擦带电的东西一旦变潮湿就会失去电性,而磁力则是永久不会消失的。

对于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过去人们认为地球的北极有座大磁山,还有的人认为北极星具有指方向的力。吉尔伯特通过做了一个著名的“小地球”实验非常有力地证明了地磁场的存在,他把一块很大的天然磁石磨成一个球状,用细小的铁丝制成小磁针放在磁石球的表面上,结果发现这枚小磁针的全部行为与指南针在地球上的行为十分相似,即磁针在球面的一定位置上的指向总是与磁针在地球的相应位置上的指向一致,从而初步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吉尔伯特把这个大磁石叫做“小地球”。由此他提出了一个假设: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石,它的两极位于地理南极和地理北极附近。这一假设后来经过德国数学家高斯从数学上加以论证和完善,至今仍是地磁理论的典型概念。

在这里不得不说的是,虽然吉尔伯特用实验证实了地磁场的存在,但这与我国科学家的最早发现相比,还是晚了数百年之久论文提纲怎么写论文下载。

其实,在我国古代就发明了用人造磁石来做成指南针,它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在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中就有“慈石(磁石)召铁”的记载。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用天然磁石琢制的“司南”科技论文格式科技论文格式,这实际上是一种最原始形式的指南针。十一世纪初年,就将其应用于航海中。

北宋沈括(1031~1095)所著的《梦溪笔谈》中对于磁石磨成的指南针已有较详细的记载,沈括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清楚而又准确地论述磁偏角的科学家。他明确地指出,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总是稍微偏离南北方向。这比西方哥伦比横渡大西洋时(1492年)才观察到磁偏角早了400多年。而到南宋已把磁偏角因地而异的情况明确地记载于书籍之中。

吉尔伯特的另一个伟大功绩是给“电”命名。他研究了许多东西受到摩擦后的性质,结果发现不仅琥珀有吸引力,像硫磺、玻璃等物体经摩擦后也有吸引力。同时他还发现,有些东西无论怎样摩擦也绝不能吸引别的东西。于是他给这个神秘的引力命名为“electricity”。这就是英文的“电”,与希腊文“Elektra”(琥珀)极为相似。吉尔伯特还发明了“验电器”,这种仪器非常简单,只不过是用一根针尖支起来的稻草秆,但是它与现代仪器的原理是一致的。由于它的灵敏性高,用它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显然比用轻小的木屑更准确。

吉尔伯特把他对电磁的研究成果都写在一本叫做《论磁铁、磁性物体和大磁铁》的书里,后来的科学家和谢尔称赞此书“充满了有价值的事实和天才地论述了的实验”。

 

上一篇:精心设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理工科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