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1 13:59:59

监测技术论文

监测技术论文篇1

电力通信因其检测特性分为中心和两个部分,中心站是通信监控的核心,是对通信硬件的有效管理。这其中包括数据收集站、监控设备、数据存储设备。设备是于中心站相互连接的多个独立存在的设备。在电力通信检测过程中有一定统一的平台,这是基于网络管理系统发展的前提,通过网络实现的电力通信监控软件系统。一旦电力通信网络出现严重的问题,就会对电力通信网络产生严重的影响,监控网络会在第一时间进行追踪和预警反馈,防止因为电力通信暂时中断造成更大的通信故障问题。

二、通信检测的硬件系统结构

电力通信系统采用网络计算机应用模式,采用拓扑结构分布,实现检测系统的硬件结构传输,其有效的传输速率达到千兆。其主要的设备有数据存储器、数据服务分析其、设局检测通信展等等。电力通信管理机房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有效采集和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数据类型,分类,对数据结构进行响应,对复合预警的信号返回警告信号信息。中心站设备负责处理数据信息内容,通过数据网路将检测数据上传至监控设备中。监控器需要安装在中心设备的机房内部,用于存储基础数据信息。电力通信检测系统通过模拟客户服务管理环节,采用网络交换TCP/IP协议,对数据库中的内容进行传递,实现有效存储、处理和服务应用的效果。监控设备采用特殊图形报警,报警设置放置于值班室内,从而方便患者的操作和处理。将访问数据接口进行连接,建立良好的局域网互联效果,实现网络数据信息的实时。及时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和传输,实现对通信检测技术设备的有效采集。通过一台主要设备控制多台分质设备,从而有效的提高设备的综合集中化配置过程,对设备的信息终端进行设置,实现远端设备的连接管理,确保不同协议监控管理下,对不同设备之间数据的有效监测管理。另外,加强信息内容的有效反馈,实现工作站的对应显示传递效果。针对不同的协议,需要采用不同的主站转换过程。通过信息反馈确定网元数据,从而实现对不用电平信号的有效测定。

三、测定软件的应用

1.数据库的管理。系统测定软件主要应用数据库、应用平台和相关的应用程序软件进行组织简称管理。通过对实际管理数据的相关数据库管理水平,建立良好地数据库设备实用性管理,确保设备的有效离线数据统计应用,完善通信网络系统的有效数据同步管理。

2.软件应用。根据实际数据和通信实时系统进行管理,及时处理数据库中的相关梳理问题,调整数据平台的测试运行标准,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查询记录,采用逐层分析的方法,自动推送语音、文字信息。在短时间内确定计算机网络可能产生的问题。在短时间内追捕数据信息,确定计算机网络时间的逐步降低,从而有效的提升软件应用效率,确保网络正常管理,及时对网络故障问题进行处理,保证网络畅通合理。

四、通信电力检测技术的优势

电力通信检测网络因为是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播的,因此每一个都是具有独立的传播通道。通过软件技术,改善服务器上的服务变化类型,通过信息交换对信息媒体进行处理,从而方便通信设备的传输和维护监控,实现网络数据的有效安全信息互换。电力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具有较为独立的配套设备。每一个服务器在管理上都有较为方便的后续维护内容。通过扩网络交换控制通信检测技术分析,提升电力网络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在综合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完善信息数据的监控管理。

1.通信图像的检测。检测通信中心的相关调度人员,通过对通信网络电站中的每一个传输设备进行操控,确定固定的摄像图像和摄像时间。给定一定特定的摄像周期,逐步收录设定周期范围内的相关查询过程,确定实际的通信图像测定效果。

2.控制远程遥控控制功能。在变电站内,对需要采取监控测试的工作人员进行远程遥控控制。例如,对没有电站值班的地域进行监控,一到发现有不法分子进入,需要通过自动报警测试系统快速的通知工作管理人员。接到通知的工作管理人员会迅速开启照明设备,记录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

3.报警功能。报警包括运动和视频两种重要功能。因为变电站的摄像设备常常会被遭受盗窃的问题,造成珍贵视频信号丢失。采用通信检测技术及时报警的方法,确定视频报警的基础报警范围。如果有物体进入报警区域需要快速反应,报警同时响铃。远程变电所在主机响应后的1s后,检测系统主机会在5秒内自动报警提示,确定报警的具置,根据报警类型完善自动报警过程,从而提高现场有效录像效果,从而方便后期的变电保护处理和分析。

综上所述,电力通信系统的有效监测控制对于加强电力通信设备的快速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稳定有效的基础电力网络工作对于通信安全管理检测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提高后期安全稳定运行变化,确定通信检测检测的相关数据,及时进行剪子电站数据监控管理,提高通信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准确通信检测数据的有效测量,确保电力产业的合理安全发展,稳固我国电力通信的基础发展标准。

监测技术论文篇2

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IOT)是指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扩展和延伸到物体与物体之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新型信息技术,物联网的定义是实现物体与物体、人与物体、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物联网在国内的应用一般是使用定位系统、红外线感应仪、全球定位系统(GPRS)、激光扫描仪和气体感应器等设备间的信息,进行交换和记录,实现检测、定位、监测和扫描的一种信息技术,实现各种设备之间信息的交流,让使用者能够在物联网中得到需要的信息,让监测和管理的信息具有时效性和保证其准确性,达到人工智能化的监控,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弥补传统工作中的不足。物联网在现代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中,例如医疗健康、道路交通、店铺监控等各种方面,也体现了物联网的智能化与实用性。

2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2.1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管理系统中使用不完善

由于我国环境监测建立是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环境监测技术是通过人工采集样品进行检测,其检验方式结果缺乏时效性,且准确度不高,需要耗费大量的工作量和成本,不利于环境监测结果的质量和准确度。现代使用物联网技术监测环境,虽然减少提高环境监测的工作量,但是由于现代环境监测管理系统中对于物联网技术使用不完善,让物联网技术监测环境的作用受到影响。在环境监测管理系统中,物联网数据管理没有制定相关的标准,让物联网信息不规范,缺失了其准确性,且由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方向单一,让政府部门、相关企业的信息得不到统一和整合,让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受到限制[2]。

2.2环境监测内容不周全

根据目前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环境监测中的状况分析,由于地域和环境等因素影响,环境监测中的水质量、空气质量和污染源等方面的监控技术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环境监测中的内容不够详细,所以,只能监测到物联网技术设定范围内的环境改变。而且,在范围内的环境监测,只能对于污染后续工作进行监测,不能对与环境变化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而不能提出很好的解决方案,让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监督管理职能受阻。2.3环境监测范围没有明确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中的信息分析显示:物联网技术在监测记录数据的结果会受气温、空气水含量和其他各种方面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使得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受到严重影响。由于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尚未成熟,环境监测的范围和事项是不完整的,使得环境监测范围没有得到明确的确认,例如物联网技术目前无法对生活噪音、辐射污染和粉尘污染进行智能监测。

3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发展方向

为了确保环境监测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深化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加大对物联网技术的开发水平,扩大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范围,加强其环境保护的作用。所以,未来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发展方向是以下几点[3]:

3.1加强环境监测中的噪音监控能力

可以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噪音标准,制定合理、科学的噪音监控,提高物联网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噪音监控力度,扩大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引起噪音污染的原因有许多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监测政策,提高物联网对环境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保障物联网的检测结果。比如:根据住户反映日常噪音的来源与发生的时间段,制定符合实际要求的监测方案,将噪音污染程度较高的地区统一,使用新的监控方式,对噪音污染进行物联网技术的监控,加强环境监测中的噪音监控能力。

3.2建立健全的物联网水质监测系统

可以根据物联网对水质监测的相关信息和监测地区的水质状况相结合,建立健全的物联网水质监测系统,对于检测地区的江河或其他水源的水质进行严格的监测。监测内容从常规的项目扩大到有毒物质、重金属等危害饮用者生命安全的因素,尤其是在重工业或污染严重的地区。例如,在居民饮用水源进行严格的物联网监测,并设置科学的水质标准,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一旦物联网监测到居民饮用水源水质出现变化,就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止居民饮用有毒水源。建立健全的物联网水质监测系统,能够保证环境监测中的水质监控能力,保障居民的用水安全。

3.3完善物联网监测数据共享平台

完善物联网检测信息共享,能够确保物联网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将环境监测的结果分享给更多的群众,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让社会对于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引起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从而促进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物联网监测数据共享平台,让政府部门与相关企业的信息能够相统一,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然后需要改进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水平,提高信息处理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并建立警报系统,对于超出标准的参数进行预警,从而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智能化。

4结束语

物联网能够实现物体间、人之间、人与物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一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对监测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中。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兴信息技术,能够弥补传统环境监测的不足,为环境监测提供新的方式。文章对物联网的概念进行简单阐述,提出了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最后对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发展方向进行讲解。

监测技术论文篇3

石武高客卫共特大桥为跨越共产主义渠和S226省道,在1237#墩到1240#墩之间设计了一联(60+100+60)m连续梁,全长221.500m。连续梁采用箱形截面,箱梁为单箱、单室、变截面、变高度结构。箱梁顶宽12.0m,底宽6.7m,箱梁在主墩支点处的梁高7.85m,中跨跨中的10m直线段和边跨两端的15.75m直线段的梁高均为4.85m,其余梁段的梁底为二次抛物线型变化的曲线段。箱梁顶板厚度40cm,底板厚度40到120cm,按直线变化,腹板厚度60cm到80cm、到100cm,按折线变化。0#块长度为14m,悬臂浇筑段1#到12#段长度由2.75m到4m变化,中跨和边跨合拢段的长度均为2m。箱梁混凝土标号为C55,配有三向预应力筋。

2施工温度监测目的

连续梁桥施工时结构的温度始终是处在一个气温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其结构温度和桥梁所处的位置、环境、风力、日照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与桥梁结构使用的材料有关。桥梁设计时不可能确定施工期间结构的实际温度,只能根据施工的季节和当地的气象资料进行预估,而桥梁的结构温度直接影响着连续梁桥的线形和内力,因此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对结构的实际温度进行监测,以保证连续梁桥施工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应力状态和线形要求,有效地克服施工中温度的影响。由于桥梁施工过程中气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因此,气温对桥梁施工的影响是很难控制的,再加上桥梁结构各个部位的温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在结构设计时就不可能把温度的影响单独拿出进行计算,只能通过对桥梁结构的自身温度变化以及环境气温的变化进行不间断地监测,预估这些变化对桥梁施工的影响,施工过程中不断地做出修正和调整,使桥梁结构的应力状态和线形能够尽量的符合设计的要求。结合以往的经验,在卫共特大桥(60+100+60)m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中,通过对环境气温的连续监测和对梁桥结构自身温度的测量,预估了温度变化对结构施工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用温度测试元件和铂电阻表面温度计测量箱体和箱内、外的温度,测量精度控制在0.5℃以内。

3桥梁结构温度的测试方法

3.1温度测试元件和测试仪器的选择

3.1.1箱梁结构内部的温度量测

通常,用来测试梁体结构内部温度的常用元件有“热电阻”、“热敏电阻”、“热电偶”等几种。其中的“热电阻”是利用元件自身的导体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设计出来的一种测温元件;“热敏电阻”是利用元件自身的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设计出来的测温元件;“热电偶”则是一种测温传感器,它是利用物理学中的塞贝壳效应设计出来的。经过对比,选用了“热电阻”作为测温元件,它具有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精度高、敏感性好等特点。在温度监测过程中,使用“PT100薄膜铂电阻”进行温度监测,使用FLUKE45-2型万用表进行数据采集。PT100薄膜铂电阻片的性能指标为:温度量程,-70~600℃;冰点电阻,100Ω;温度系数,1.3850±0.0005;量测精度,±(0.15+0.002t)(t为被测介质温度)。FLUKE45-2型万用表性能指标为:分辨率,0.009Ω(折算温度为0.025℃);测量精度,(0.049%+0.01)Ω。测试温度时的换算公式:t=(Rt-100-R′)/0.385。式中:Rt为PT100薄膜铂电阻片的电阻值;R′为测试时所配导线的电阻值。

3.1.2箱梁梁体里、外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测试

施工过程中采用铂电阻表面温度计对箱梁里、外混凝土表面的温度进行测试。这种表面温度测试仪器可以很方便地测出混凝土表面任意点的温度。

3.2温度测试点的布置

在2个“T”构的4个悬臂中选择1个悬臂进行温度测试,用它的测试结果代表全桥的结构温度。在被测试悬臂上共布置3个测试断面,分别是1#块前端断面、6#块前端断面、12#块前端断面,每个断面的顶板、腹板和底板上共布置11个测温点。测温点的设置方法是先把测温用的铂电阻片粘贴在钢筋骨架上,将测试导线引出来,在做好铂电阻片的防潮和防撞伤处理后浇筑混凝土。3.3温度测试的时间温度测试和分析工作由专职人员负责,温度测试的时间在每天的早晨6:00~9:00点之间进行。

4结束语

在大跨度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除了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的控制应力和线形以外,还采用温控方法,以对连续梁的线形控制和应力控制进行修正,提高了连续梁的合拢精度,保证了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些许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监测技术论文篇4

[关键字]变形监测 监测技术 GPS D-InSAR

[中图分类号] X830.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149-1

变形是指变形体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变化,包括大小、形状、位置等在时空域中发生的变化。随着技术进步,现代变形监测技术正在由传统模式的单一监测向现代的立体交叉空间监测发展。

1 传统监测方法概述

变形监测是指为确定被监测对象空间位置、形态、大小随时间变化的特征,从而对其进行的测量。

1.1 变形监测非大地测量方法

用于变形监测非大地测量方法的仪器较多,大致有电测类、物理类以及机械类三种。进行非大地测量需要将这些机器固定在被监测对象上或者附近的某个位置,并且需要直接接触到需要观测部位。

1.2 变形监测传统大地监测方法

传统大地监测方法是变形监测的传统主要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三角测量、交会测量以及水准测量等方法。传统大地监测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可以适用传统测量仪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理论和方法都比较成熟,测量较为准确,数据可靠,费用相对较低,但传统大地监测技术观测所需时间多、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

2 现代变形监测测量技术

由于传统变形监测方法的缺陷和弱点,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高效率、高精度、自动化的要求,所以新的变形监测技术在经过雏形、成长阶段后逐步进入成熟阶段,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2.1 地面现代变形监测新技术

2.1.1 测量机器人。

测量机器人即全站仪变形监测技术,其以自动化、高精度、三维监测等众多优点,在变形监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带马达驱动并且具有程序控制的全站仪,在激光、CCD以及通讯等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实现测量过程的全自动化控制,相当于一台机器人自己完成测量任务,所以全站仪测量技术被称作测量机器人。测量机器人可以智能搜索观测目标,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测量,可同时对多个目标进行测量,大大提高作业效率。测量机器人结合测量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可以实现变形监测的自动化。

2.1.2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激光雷达通过向被监测目标发射红外线直接测定雷达中心到地面的角度和距离,从而获得地面被监测目标的三维数据。激光雷达无合作目标,属于主动遥感测量技术,在发射红外线之前不需布置任何测量标志,直接通过红外线对变形体的扫描,能够短时间内获取变形体的高密度三维坐标数据。按照遥感搭载平台的不同,三维激光扫描分为站载型、车载性和地载型。工程建筑变形监测中主要使用车载型和站载型。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拥有高速度、高密度的数据采集能力和很强的数字空间模型信息的获取能力。不同的仪器拥有不一样的测量范围,可从几米到几千米进行测量,并且测量精度很高,可达毫米级,所以该技术在精度要求较高的桥梁建造、文物尺度测量、滑坡监测等领域应用颇多。

2.2 地下变形监测技术

地下变形监测是指监测某种目标结构体或岩土内部结构变形的技术。位移计、测缝针、引张线、应变计等都是常用的地下变形监测仪器。传统的测缝针等点式监测设备,采用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和压电式传感器,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电磁干扰,常常发生故障。但是随着近几年光纤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善了这一情况。采用光纤技术的传感器的变形监测技术能够进行分布式监测,还能进行长距离、大范围监测,最重要的是光纤技术采用光传输信号避免了雷电等外界电磁干扰,传输信号强、信息准确,还可以采用光纤传感器进行远程监测,成本较低。

2.3 对地现代变形监测观测技术

对地变形监测观测技术主要是利用飞机或卫星上的传感器对地面进行沉降和位移监测。目前常用的技术有GPS技术、D-InSAR差分干涉雷达测量等技术。

2.3.1 GPS监测技术

由于GPS接收机越来越小,使得GPS监测技术在工程领域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在是20世纪末,随着接收技术和处理技术的日益完善,测量的精度和速度越来越高,使得GPS监测技术在我国变形监测领域得到大范围应用。GPS变形监测技术在我国的首次应用是在1998年的隔河岩大坝外部变形监测。GPS的应用使测量技术实现了突破性变革,GPS技术具有高精度、连续、实时定位以及能够提供三维坐标、全天24小时工作等特点,能够提供被监测对象实时的三维坐标。

2.3.2 D-InSAR监测技术

D-InSAR差分干涉技术又称卫星遥感技术,是在InSAR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微波传感技术,研制成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随即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得到了飞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随着SAR的飞速发展出现了新的交叉学科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InSAR)。InSAR是SAR与射电天文学干涉测量技术的完美结合,对于监测大面积滑坡、崩塌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特别适用,其精度高、准确,可达毫米量级,是一项经济、快速的空间探测高新技术。在InSA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D-InSAR继承了SAR和InSAR的所有优点,并具有自己突出的特点。D-InSAR的信息源来自合成孔径雷达复数,可从收集的干涉纹图中提取地面目标的形变信息,主要用于对DEM精化和修测、地面沉降监测、滑坡监测等。监测精度很高,可达毫米量级。

3 小结

本文在对传统变形监测技术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对现代变形监测技术进行了细致研究,详细概述了现代变形监测技术的实施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形测量技术还会保持不断地发展,未来的变形监测技术将更加注重计算机的参与和应用,更加注重自动化。新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也会出现并结合计算机技术和智能技术参与变形监测,使变形监测技术向着高精度、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岳建平,方霞,黎昵.变形监测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J].测绘通报,2007,(07).

[2]卫建东.现代变形监测技术和发展现状与展望[J].测绘科学,2007,32(06).

[3]王晓华,胡友健,柏柳.变形监测研究现状综述[J].测绘科学,2006,31(02).

监测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环境监测 核心技术 污染物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265-1

环境监测技术是针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保护,而建立起来的监测和预防等功能为一体的技术。环境监察技术在我国经历了5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效果,尤其在最近10年,环境监测技术在监测范围、检测速度、检测效率等方面均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全国已有各级环境监测站5000余个,形成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为中心,省、市、县四层级环境监测系统,基本建成覆盖全国范围的环境监测闭环网络,起到较好的环境监测、预防预控效果。但随环境保护技术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加上国民经济、工农业的快速发展,环境监测其功能作用和公共服务功能要求日益提高,如何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完善现有的环境监测系统和技术体系,推动环境监测技术向科学化、定量化、定性化、网络化等方向快速发展,就显得非常有工程实践应用研究意义。

1环境监测技术需求性分析

在进行环境监测、监控、预防等功能开展过程中,无论是排放单位,还是监测主管部门,均需要在基于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开展相应工作。从目前的技术应用效果来看,对于最近测定的项目扩展或项目极低浓度化较低的监测项目,采用常规监测技术和分析仪器可以满足环境监测、预防预控需求。但对于未来环境监测范围、监测技术指标越来越苛刻的条件下,常规的环境监测技术在精细化管理、精益化管理、检测实时性、检测精确性、资源共享网络化等方面,均很难满足环境监测动态智能自动化需求。这就要求各行各业的环境监测技术管理人员,要充分分析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基础上,在维持自身环境监测质量水平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人才引进、设备采购等,提高自身在环境监测、预防预控方面的竞争力和高附加值。连续自动、多点位、快速准确、网络自动化的动态环境监测技术,将代替常规的静态成分检测和简易检测分析,在未来环境监测、预防预控等工作发挥非常良好的作用。

2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常见问题

虽然我国在50余年的环境监测技术方面的研究,并取得非常多的研究成果。但就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同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在理论研究和实践项目中,不断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以满足现代环境监测、预防预控技术性能要求。

2.1环境监测技术系统的监测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大量实践运用效果表明,我国现有的环境监测技术系统结构基本完善,但其在监测范围、监测能力等方面还比较弱,尤其在极端环境或特殊数据处理方面,无法实行可靠准确的测量分析,其分析数据结果往往与实际不能有效匹配,不能完全满足环境监测、预防预控和工程项目科学规划数据需求。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快速稳健发展的环境监测、预防预控需求,我国在环境监测技术方面还有待结合城镇化建设步伐特性要求,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和研发,突破当前的技术瓶颈。另外,在各级环境监测系统中,尤其在县级环境监测站中环境监测费用综合投资经费不足,监测技术设备配套性普遍较差,可测项目不多、监测效率不高、地区不平衡度较大,大型实时动态分析的精密仪器、自动监测系统主要依靠进口(约占所有监测设备系统的70%左右)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2.2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专门实验室不足

目前,我国在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专门实验室建设方面投入不够,专门实验室数量不多,很难于日益快速增长的环境监测、预防预控技术需求相匹配,对环境监测技术起不到很好的指导和支撑作用。从实践应用来看,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的技术手段,大多产生与大学的学科研究,或通过国外技术的引进吸收,这就存在很大的理论性和针对性,很难与我国实践情况完全匹配,很难掌握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环境监测核心技术。

2.3专业环境监测技术人员不足

环境监测工作量随环保要求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快速增加,相反监测系统由于编制问题,实际工作人员却在不断减少,很难完成现代环境监测、预防预控任务人员需求。另外,当前从事环境监测技术的人员结构存在较大不合理性,有待进一步优化重组。监测人员数量不足、综合技能素质水平不高、监测技术设备系统滞后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环境监测工作的高效优质开展。

2.4监测技术滞后、标准不统一

没有系统的监测标准和统一资源管理,造成在污染物采样、分析等方面缺乏系统性,重复采样、设备材料利用较低。以(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水源地特定项目”要求的检测指标为例,其中80个项目需近20种国标或行标进行采样分析,每种方法均需要单独进行样品采集、保存、前处理和分析,如果每种方法均配备完所需的样品、试剂和仪器设备,则费时费力,导致设备综合利用率较低,运算分析结果耗时太长,很难满足实际环境监测项目需求。

3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水平的措施对策探讨

3.1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建立包括环境监测学基础理论体系、环境监测核心技术路线体系、环境监测国际化融合的技术规范体系、监测技术指标统一分析方法体系、统一综合评价标准等体系为一体的符合我国实际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切实为环境监测、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的、实时的、规范统一的技术支持、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系统。

3.2加大环境监测核心技术研究专门实验室投入

为了在进行环境监测核心技术专研的同时,能够更好为实践应用中环境监测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建设专门的环境监测核心技术研究实验室,由专门的人员针对社会经济和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实际特性,钻研匹配、适用、高效、精确的监测技术,有效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效率和质量水平。

3.3加大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进行人员结构的优化重组,合理增加、补充专业对口的、亟需的技术人员。要制定完善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有效提高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技能素质水平。

3.4完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体系建设

结合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和国际环境监测技术要求,全面清理、修正和编制包括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生态等在内的完善系统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系统,形成适应我国环境监测管理需要和与国际相接轨的完善健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体系。

4结束语

只有结合我国环境监测项目实际功能需求,形成一套科学合理、完善健全、实时准确的监测制度、技术规范、方法标准后,才能有效提高环境监测技术能力水平,为环境管理和大众服务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监测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GPS技术 环境监测 应用 未来展望

在21世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GPS即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全球定位系统,作为科学技术中新的产物,主要工作原理在于通过新型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对大地测量及信息空间定位问题进行完善。一般来讲,在当前的GPS系统构成中,主要包括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机构以及分散接收机用户等几个部分。而将GPS应用到生态环境监测中,也已经成为当前环境保护中的必然趋势。在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对该问题做如下简要分析:

一、GP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应用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在环保事业开展前,其基本前提在于准确掌握相关环境信息,制定出与之相符的治理方案。而在这些信息的传递中,GPS技术能够凭借自身传递速度快、信息全等优势,受到人们的青睐。针对GP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应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GPS 技术为环境保护监督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在整个环境治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环境监理直接关系着治理工作的开展效果,在强化环境污染防治设施顺利运行的同时,还能将国家制定的相关制度充分的体现出来。GPS技术在该环节中的应用,能够通过对污染源及排放的污染物进行准确监测,并在综合采样分析法的帮助下,对环境污染的实际状况进行准确了解;与此同时,环保部门在日常工作中,GPS技术能够为其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使其对症下药的制定方案,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

2.GPS 技术为环境保护执法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从当前环境保护的整个程序不难看出,环境保护执法能否顺利进行,其核心在于是否掌握了环境污染中的相关监测信息,GP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换而言之,在很大程度上为环境保护执法提供了相应的科学依据,对环境污染事件事故调查及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等有着极大的治理作用。

3.GPS 技术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数据依据

排污收费工作作为环境保护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监测中,在GPS技术的帮助下,能够对一些环境污染单位实际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进行定期定量监督,并将得出的数据第一时间传递给环保部门,确保排污收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GP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国情不难看出,我国人口众多,在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处于落后趋势。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生态建设中的技术保证及支持体系,在环境保护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主要通过对地面的现场调研、中低空的航空照片以及大气外层空间的卫星资料剖析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我国现今针对环境监测所采用的监测仪器设备主要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图像系统等。实现环境监测网络信息化,必定将成为环境监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关于针对 GPS 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方法综合有以下几种:

1.城镇中环境监测的应用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规模的迅速扩大,GPS技术在城镇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其核心重点在于城镇规划过程中污染物的大量排放监测开始的。而在这一方面的治理中,GPS技术能够凭借自身的空间优势,对城镇环境现状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并结合着分析数据,对城镇环境动态进行24小时监控,确保在发现问题时,能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完善,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2.工农业中环境监测的应用

近几年来,工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环境污染程度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呈上升趋势。GPS技术在这一方面的应用,可以结合着工农业项目中的拟建土地、生产潜力及持续利用价值等几个方面,对其开展监测。一般来讲,在这种监测活动中,除了对土地的表观性能进行实地定位监测外,还应结合着土地原理的地质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判断土地土质的实际变化状况。

3.林业中环境监测的应用

顾名思义,GPS技术在林业防治工作中的应用,主要是对森林资源荒漠化、森林火灾预防等工作开展及时、有效的监控;且通过GPS技术,能够对森林前后固定时间内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构建完善的数据库,在为林业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准确依据的同时,还能为治理方案的确定,提供必要的材料依据。

4.草原及荒漠治理中环境监测的应用

在当前我国的环境治理中,草原及荒漠治理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其治理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当前草原及荒漠治理的实际效果能够看出,该项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环境监测中提供的科学数据,以便治理方法能够灵活运用。GPS技术的应用,为该项治理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材料依据,在推动治理方案顺利进行的同时,还能为下一步的环保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环境治理工作中,GPS技术的应用,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环境资料,确保相关部门能够制定出与之相符的治理方案,真正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协调。

参考文献

[1]王京伟.全球定位系统(GP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9.

[2]张丽颖.GPS在环境监测与监察中的应用[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9.

[3]张骥,张宽,易晓娟.GIS在环境监测管理中的应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

监测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桥梁健康监测;损伤识别;状况评估;传感元件;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桥梁的生命过程一般包括规划与论证、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以及养护维修等几个阶段,以往人们往往只关注设计与施工阶段,但桥梁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有害物质的侵蚀,车辆、风、地震、疲劳、人为因素等作用,以及材料自身性能的不断退化,导致结构各部分在远没有达到设计年限前就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由于缺乏对桥梁的科学监测与管理,桥梁的健康状况信息得不到及时反馈,国内外,因桥梁的突然倒塌与破坏造成人车坠毁的重大事故屡见不鲜,不仅影响了交通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现代桥梁的质量和寿命才逐渐关注起来,尤其是随着桥梁分析理论、施工技术、材料性能的迅速发展,桥梁的结构越来越柔,跨度越来越大,对桥梁结构进行健康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概述了桥梁健康监测技术的概念及重要意义,然后对其系统构成及应用实例也作了简要介绍。

桥梁健康监测技术简介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Bridge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BHMS)是一个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检测技术和结构损伤诊断技术、安全性评估技术等的新兴技术。1997年,Housner等对结构健康监测进行了定义:“在现场进行结构特性,包括结构响应的无损检测和分析,其目的是:如果有损伤,则进行损伤识别、确定损伤的位置、估计损伤的严重程度并评价损伤对结构影响后果”。即一个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必须同时能够进行结构损伤检测和状况评估。

目前,大型桥梁的健康监测、养护与维修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是在出现问题后才亡羊补牢。传统的检测方法由于其滞后性、效率低,造成桥梁管理成本的提高与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已跟不上桥梁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桥梁健康监测与安全评定系统,能够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实时掌握桥梁状态变化,评价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功能,以及桥梁的安全可靠性,其意义在于:

及时把握桥梁结构运营阶段的工作状态,识别结构损伤以及评定结构的安全、可靠性与耐久性;

为运营、维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可以使得既有桥梁的技术改造决策更加科学、改造技术方案的设计更加合理、经济;

验证桥梁设计建造理论与方法,完善相关设计施工技术规程,提高桥梁设计水平和安全可靠度,保障结构的使用安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系统研究方法分析

桥梁由完好到破坏是一个逐步损伤演变的过程,直接源于环境有害物质的侵蚀,车辆、地震、风及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以及材料自身性能变化等结构损伤的存在。1971年,美国制定了国家桥梁检测标准(NBIS),提供了检测方法的细节、检测时间间隔和检测人员资格的统一指导,随后世界各国在桥梁检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通常从三个方面对桥梁损伤信息进行监测:风、车辆、温度、压力等荷载等环境作用;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对应力、应变、裂纹、疲劳等局部响应情况进行监测;位移、速度、加速度、挠度、索力、振动特性、状态反应等结构整体响应情况。

在整个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中,各类高性能智能传感元件、信号采集与通讯系统、综合监测数据的智能处理与动态管理系统、结构实时损伤识别、定位与模型修正系统、结构健康诊断、安全预警与可靠性预测系统是关键部分,监测系统基本组成见下图所示。

图1 监测系统结构

结语

随着现代检测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桥梁综合健康监测技术越来越趋于智能化、实时化、自动化和网络化。但是目前的检测系统也普遍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缺乏有效的传感器优化布设评估标准,随着信息需求量的增多,监测指标体系越来越庞大,如何确定传感器的最优布置点就成了目前研究的热点;桥梁工程自身体积大、质量重,具有较低的自然频率和振动水平,动态响应易受环境状态、非结构构件等影响,目前还没有一个损伤指标可以全面、敏感地反映桥梁损伤状态。

参考文献

[1] 张莹.浅谈桥梁健康监测技术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5).

[2] 王长材,张斌等.浅议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第18期:192-194.

监测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风险监测;有效性;质量安全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2-0233-01

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是指产品质量因素的不确定性对消费者、企业、监管机构及社会等各类主体造成的影响,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是通过动态获取和分析风险信息,发现区域性、行业性和系统性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提出预见性的建议和应对措施,防止风险发生或发展蔓延,成为特大质量安全事件。工业产品风险监测从2009年逐渐兴起,国家质检总局专门成立了风险监测中心负责推进相关工作,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区监管部门也相继建立了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机制。我省风险监测工作在局领导大力推动下,风险监测工作已经从探索研究的起步阶段向建设体系加快实施、全面推进阶段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风险监测主动性差等问题,现就如何有效地开展风险监测工作谈几点想法。

1 提高对风险监测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与监督抽查不同的是,风险监测不是标准符合性判定,而是一项带有科研性质的风险调查及预警研究工作。从目前我省开展主动风险监测情况来看,主要还是按照监督抽查的思维来开展风险监测,对风险监测工作的目标定位认识不清,偏重监测结果符合性判定而忽视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缺少模拟风险实际曝露环境进行风险监测实验方法设计,导致监测结果不能成为有效的质量风险预警数据依据。更有甚者一些市县质量监管人员用依据文献、国外标准、参考标准做试验判定原则的风险监测数据去处罚企业,使一些对风险监测工作根本没概念的企业对风险监测产生抵触,不许抽样人员抽风险监测样品,使风险监测工作没有有效地开展,从而达不到对产品质量风险监测、预警的目的。因此,加强对风险监测工作的宣传,提高认识、统一理解,建立风险监测工作模型,真正有效地实现对产品质量风险的监测、评估、预警。

2 明确职责,各司其职

总局质检监函〔2013〕78号《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规范(试行)》中对各级组织机构及其职责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职责是收集本区域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加强风险监测能力建设,开展区域性风险监测,组织调查、核实、督促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化解风险;承检技术机构职责是收集风险信息和相关资料,提出风险监测建议,承担样品采集和检验工作,分析监测数据,提出改进建议,编写监测结果分析报告。

我们做为技术机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广泛收集风险信息,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设计模拟试验和数据分析模型,形成技术含量高的风险分析报告,为确保省局有效开展风险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3 着力推进技术支撑,努力提升监测水平

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包括风险信息采集、风险研判、风险预警、风险处置等多个环节,且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可能存在于从原材料到消费使用全过程,从加工、生产、流通与消费全过程都需要风险监测。技术难点在于通过研究产品质量中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从产品类别、生产区域等多个角度,采用风险矩阵图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这些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和研判,在此基础上以概率论方法、专家打分法、蒙特卡罗方法、直接积分法评价各检测项目的风险危害程度及影响程度,提出消除或减小风险的建议,形成高质量的风险监测报告。

如何依托技术力量,提升监测水平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课题。

首先要加大基础研究的力度。这方面包括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和制度研究等。风险监测工作究竟应该怎么样开展,如果理论上不清的话,可能会走弯路。所以,不仅仅是总局、省局等主管单位要进行理论研究、我们基层的技术机构也应该重视理论方面的研究,使风险监测工作一开始就要在正确的理论指引下开展工作。同时,要加强方法研究。一方面需要广泛借鉴国外、省外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总结地方实践的经验,把它提炼出来,归纳出来,最后,还要把这些方法上升到制度的高度,用制度去保障今后工作的持续开展。通过理论、方法和制度的基础研究不断推进以预防为主的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监测体系的健全。

其次要加强科研攻关的能力。近年来总局风险监测中心联合多家协作网成员单位,共同开展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关键技术研究》、《我国产品质量风险安全与网络预警研究》以及质检行业公益等多个重大项目,不断夯实了技术基础。我们作为一线工作的技术机构也应该积极围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信息分析、产品安全性验证和风险分级预警四个方面的核心技术,结合工作实际研究、探讨科研项目,通过项目的研究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

再次要加强专家队伍的建设。通过一系列培训和交流,在各个层级的风险监测中心培养、组建一支具有专业敏锐感并且具有交叉学科分析能力的专家队伍。只有人才伍强大了,才能真正做到对重大隐患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才可能避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和行业性质量安全问题。

最后要加强专业科学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库中要包括专家的评估数据、前瞻性研究数据等。通过对国外召回通报数据,质量申诉数据,国家标准比对数据,各地重点产品风险监测数据,各地质量安全问题处理案例等数据的有效搜集和整理为风险分析、研判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保障。

4 结语

上一篇:税收会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民用建筑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