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人范文

时间:2023-02-28 07:39:07

监测人

监测人范文第1篇

血糖控制比较稳定:一周监测一天如果血糖情况比较稳定,患者可以考虑一周监测其中一天的血糖。这一天内的检查也因人而异,如果空腹血糖比较稳定,而餐后血糖比较高,这种情况下,患者只需要监测3次餐后血糖以及睡前的血糖,共监测4次。

血糖控制不好:监测三餐前的血糖如果三餐前的血糖水平较高,餐后2小时的血糖可能会更高。

血糖控制不稳定:先监测三餐前后的血糖如果三餐前的血糖均正常,那么再测餐后2小时的血糖。如果依然没有问题,可以补测夜间血糖,看看是否存在低血糖的情况。如果这些情况都良好,那么就可以算作血糖比较稳定的患者,可以一周监测一天的血糖。

1型糖尿病和2型较重的糖尿病患者及药物或胰岛素计量调整期间:一天监测8~9次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准确地观察到血糖波动,以及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

监测时间还可根据病情变化灵活掌握自测血糖的时间并非一概而论,对于一些突发的情况,比如突然感到心慌,怀疑低血糖的时候,要及时测血糖。

血糖控制目标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理想的血糖水平是达到正常人的水平,即空腹血糖4.0~6.1毫摩尔/升,餐后两小时血糖6.0~7.8毫摩尔/升,任何随机时间血糖在8.0毫摩尔/升,同时又不发生低血糖,就可以认为血糖控制良好了。由于个体的差异,血糖控制目标也因人而异,病人应随时向医生进行咨询,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血糖的适当范围。老年人容易发生低血糖,制定的血糖标准可略高一点;糖尿病孕妇为了胎儿的健康发育,血糖要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要定期(3~4个月)到医院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如能保持在6.5%~7.0%,说明血糖的控制处于理想状态。

血糖仪要定期检查、保养血糖仪长期放置,不可避免会受到环境中灰尘、纤维、杂物等的污染,特别是检测时不小心涂抹在仪器上的血液,都会影响测试结果,因此血糖仪要定期检查,清洁保养。擦拭时不要使用酒精或其他有机溶剂,以免损伤其光学部分。但如果是生物传感器型的血糖仪,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每半年到一年时间,可请厂家做一次校正,以确保血糖仪能提供准确的测值。

测血糖的试纸条要储存好试纸条会受到温度、湿度、光线、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应避免潮湿,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手指不要触摸试纸条的测试区。选用单独包装的试纸条,购买试纸条时有效期要长。

监测人范文第2篇

【Abstract】Capability assessment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measure to evaluate laboratory testing ability and quality control effectiveness of accreditation bodies, supervision authorities and laboratory customers. Commissioned by the State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the China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nuclear safety medicine organized the 2016 annual individual dose monitoring capacity assessment. A total of 242 assessment institutions, 237 provide assessment reports, of which 227 were qualified (30 of them outstanding), 10 failed, the pass rate was 95.8%.

【关键词】个人剂量;有效剂量;能力考核

【Keywords】personal dose;effective dose;capacity 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195-02

1 引言

个人剂量监测是保证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最有效的手段。为加强全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进一步提高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检测能力和水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组织开展了2016年度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工作[1]。

2 方法

2.1 实施步骤

本次能力考核依据《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测规范》(GBZ 207-2008)的 3.3.2条b)列项,考核类型为Ⅱ类(X和γ射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为活动组织者并负责实施。活动自2016年4月开始设计方案并发出通知,2016年4~6月考核方案论证与发放,6月30日接收考核悠罚8月31日前组织机构完成样品照射并寄出,9月30日前,参加考核机构提交考核报告,11月30日前组织机构对考核结果进行判定,并编写总结报告。

2.2 比对剂量计的准备

参加考核机构需准备7组个人剂量计(每组剂量计为3个),并在剂量计上清楚标识单位名称和样品组号。样品组号同意按照X-Y标记,其中X为组号,为1~7;Y为组内剂量计编号,以A、B、C标记。如“3-B”即为第三组B剂量计。

2.3 剂量计的照射

考核单位收到各参加机构的剂量计后将剂量计分组。其中1~5组为盲样,6组为跟随本底,7组为备用。

考核单位将各组剂量计按照既定条件在体模上进行照射,体模为30×30×15cm的ISO充水组织等效板模。(表1)

2.4提交的文件

参加考核单位应出具正式检测报告,委托单位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委托人为质管办。同时,应提供测量数据原始记录复印件以及有效的仪器检定/校准证书复印件。

参加考核机构应提供数据处理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过程。

参加考核机构应将所有纸质文件装订在一起作为考核报告,内容至少包含:封面、目录、考核结果报告表、检测报告、数据处理记录、不确定度评定、原始记录复印件、仪器检定/校准证书复印件。

2.5.2 判定

①单组性能判定

|Pi|≤0.40为单组性能合格;同一类型单租性能检验不合格的组数≥2时,判定个人剂量系统对该类型的单组性能检验不合格。

②综合性能判定

|B|+S≤0.40则判定个人剂量系统对该类型的综合性能检验为合格。

2.5.3 合格评定

单组性能和综合性能判定均合格,则判定为该个人剂量系统性能合格。

2.5.4 优秀评定

合格单位中同时满足|Pi|≤0.10和|B|+S≤0.10为70分,检测报告评分为10分,满足此条件(80分)可参与优秀屏蔽。对符合条件的单位进行Q值(20分)评定,总分不小于95分的为优秀。

可见,数据的准确性、过程的完整性、报告的规范性等均在此评价标准中得到了体现。

2.6 客观公正性和保密性

为了保证本次能力考核的客观公正性和保护参加实验室的权益,本次考核对参加的每个机构均赋予一个唯一性代码,代码为A2016-001~242。

3 检测能力考核结果

各单位测量结果的单组性能大部分在-0.2~0.1之间,汇总如下图所示:

综上所述,在参加本次能力考核并提供了考核报告的237家单位中,有10家不合格,33家为优秀。可见,各检测机构的个人剂量监测能力呈纺锤形分布,不合格和优秀的机构均为少数,但总体来说大部分检测机构的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还是比较高的,能够满足日常需要,但仍有提升空间。

4 检测结果不满意的原因分析

造成检测结果不满意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仪器探测效率发生变化,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探测器污染,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

②所用个人剂量片分散度不是很好,影响最终结果。

③仪器分析时环境温度、湿度、电压等发生剧烈变化,可能造成结果不准确。

5 结论

2016年度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参加考核机构242家,提交考核报告机构237家,其中33家优秀、10家不合格、其余均为合格;优秀率为13.9%,不合格率为4.2%(均以提交考核报告的237家计)。可见各检测机构的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能力呈纺锤形分布,不合格和优秀的机构均为少数,大部分检测机构的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能力能够满足日常需要,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监测人范文第3篇

瘦身实战体验

结婚不到一年,由于老公体重的直线上升,开始了解脂肪与减肥,从最初理解脂肪的概念到关注家人的健康,Jane花了30天时间,与老公一同体验了一段健康的减肥旅程。

我的小日记

6.1

苗条体内可能不“瘦”

跟老公结婚不到一年,他的体重竟直线上升了十多斤,看着老公日益增大的肚腩,我决定让他减肥。咨询了专家后才知道。减肥原来并不是“胖子们”的专利,关键要瘦得健康!

专家提醒:其实,脂肪包括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存在于,皮肤下面,它让我们的外形显得肥胖。同时也影响健康。内脏脂肪围绕着人的脏器,一旦超标后,往往会引起代谢的紊乱,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许多人看上去很瘦。就觉得自己与减肥扯不上关系。其实这是个误区,体内的隐性肥胖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事实上,清瘦其实并不如人们想象中那么好,瘦人尽管外表看起来很苗条。但是体内却有可能是个“胖子”。那些通过饮食而不是运动保持体形的人,尽管他们看起来很苗条,却易将脂肪储存在体内。他们并不会因为身材苗条。而比一般人得糖尿病和其他心脏疾病的风险低。关键是要苗条得健康!

6.2

关注家人的脂肪健康

朋友推荐我使用欧姆龙体重身体脂肪测量器给全家做个全面身体检测,它不仅可测量体重及BMI,还能测内脏脂肪指数及肌肉率等。测量下来,老公与我的内脏脂肪指数分别是12和6,专家告诉我们标准的内脏脂肪数应低于10,老公的内脏脂肪指数偏高。

专家提醒:内脏脂肪的过多堆积,会令其转移到肝脏、心脏等其他组织。不仅损伤内脏功能,更会引起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系统性损害。所以,我们不仅要追求外在的美,更要追求内在脂肪健康。

6.3

锻炼+食疗+监测

如何保持正常的内脏脂肪指数呢?专家提醒我们,要坚持锻炼,如:每日步行1小时,并注重健康饮食,再加上欧姆龙体重身体脂肪测量器的时时监测,控制体内脂肪,保持身体健康。

专家提醒:对于不爱运动的人而言,步行是最简单可行的方法之一。但想要消耗足够多的卡路里,就必须注意有效步数及步行频率,每分钟须步行60步以上,且连续行走超过10分钟才能开始消耗卡路里。

6.30

收获健康!

通过一个月的努力,并且有欧姆龙体重身体脂肪测量器的时刻监测,我和老公不仅外形回复婚前状态了,最重要的是收获了健康!

欧姆龙V-BODY的独到之处!

监测体内脂肪,关注家人健康!

监测人范文第4篇

糖尿病并不意味不能吃糖,应挑选在体内缓慢释放能量的碳水化合物。例如全谷类,坚果、豆类、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重要的是每餐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要适量,并了解各种水果所含的热量值。

减肥

可以逐步开始,将患者体重减少10%~15%能减轻患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减肥后能更好的降低血糖和血压,看上去精力更充沛。减肥的目标就是每日消耗热卡超过摄入热卡。开始减肥时,就要拒绝如像炸薯条这样的高脂食物。

保证充足的睡眠

缩减睡眠时间能升高血糖并能促进高糖食物的摄入,这样能导致体重增加,同时可致糖尿病并发症如心脏病和肾脏疾病也增加,所以最好保证每晚睡眠时间有7到8小时。如果患有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治疗后能提高睡眠质量和降低血糖水平。

运动

建议选择一项你喜欢的运动,比如散步、跳舞、骑自行车或是通话时的走动都可以。每天坚持运动半小时,锻炼能帮助你减少患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症、降低血压水平和减轻体重。体育锻炼还可以释放压力和减少口服降糖药物剂量。

每日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每日监测血糖,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的并发症,例如神经痛等,并能及时有效治疗并发症。通过监测血糖能了解食物和运动对血糖水平的影响,还能知晓现在的治疗方案是否有效。由专科医师帮助设定目标血糖值,血糖越接近目标值就越好。

主动减压

当患糖尿病时,内外界压力能让血糖升高。尽量摆脱肉体和精神上的压力,学习处理压力的技巧;释放压力的技巧包括做深呼吸练习、瑜伽、药物等。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药物能有效地对付压力。

低盐饮食

减少每日的摄盐量,能降低血压和保护肾脏。只是烹饪的时候少放盐可能不够,有部分盐摄入来自加工的食物。宜少吃方便食物,每餐尽量食用新鲜食物。在烹饪的时候可以用香草或香料代替盐。

重视糖尿病监测指标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因此要监测下面的指标:

(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这项指标是评估2~3个月的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每年需要检测糖化血红蛋白2~3次,并跟医师沟通设定目标值。

(2)血压:血压控制在130/80 mm Hg以下。

(3)血脂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低于100 mg/dl,高密度脂蛋白要大于40 mg/dl,另外甘油三脂水平目标值在150 mg/dl以下。

避免身体外伤

糖尿病患者的感染的几率增加及伤口愈合缓慢,所以要治疗及时处理小的割伤及擦伤。正确清洗伤口、使用含消炎药膏和无菌绷带。若几天后无好转需去医院就诊。每天坚持检查双足是否有水泡、割伤、红肿;还需给足部皮肤保湿,以免皲裂。

戒烟

统计数据表明,吸烟的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不吸烟患者的3倍。戒烟对心脏和肺均有益,戒烟能降低血压和中风的风险,还降低心脏病和肾脏疾病的风险。患者可以向医师寻求戒烟的具体方法。

拒绝暴饮暴食

糖尿病饮食并不单一,但是有些基本原则要注意:多吃草莓、红薯、富含欧米珈-3脂肪酸的鱼类,及深色蔬菜、绿叶蔬菜;查看食物成分标签避免进食含有饱和脂肪及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可以选用单式和多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营养学家能提供个人饮食建议。

定期就诊

监测人范文第5篇

1

呼吸频率:在健身运动过程中,由于需氧量增多,呼吸会稍快一些,属正常现象,但不可过快,呼吸次数以不超过每分钟24次为宜。如运动中出现频繁咳嗽、喘气、胸闷和呼吸困难,则应减少运动量或停止继续运动。

2

心率快慢:可以测脉搏中获得其反应心脏的负荷,60岁以下的中老年人,如咏搏每分钟不超过120次,说明运动量适宜,假若每分钟达130~140次,则说明已超量,应减少运动量。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运动中脉搏应保持每分钟不超过110次,如出现脉搏次数减少或脉律不整齐,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及时就医。一般健康老人运动后3~5分钟,最多10分钟,脉搏应恢复正常,如不能及时院复,说明运动量大,应予以调整。

3

饮食情况:老年人通过适当运动,可增加胃肠等消化功能,增强食欲,食量稍增。如食欲下降,需考虑运动项目和运动量是否合适,应进行适当调整。

4

睡眠状况:老年人通过适当运动,一般都会改善睡眠,睡得香一些。若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失眠加重,且出现腰酸体痛的现象,则应考虑运动是否过量,应及时进行调整。

5

疲乏程度:一般来说老年人在运动后,特别是在开始锻炼后,会有轻重不等的疲乏感,而随着锻炼的经常化,适应性增强,疲乏感会随之渐渐消失。如果老年人在健身锻炼一段时间后,不仅不觉得轻松愉快、精力充沛,反而感到困乏越来越重,甚至产生厌倦感,这说明运动量过大,应适当调整。

6

测量体重:老年人在健身运动过程中,可每周测量体重1~2次,最好在同一时间测量,一般刚开始锻炼的人,3~4周后体重逐渐下降,这是新陈代谢增强、消耗增多、脂肪减少的缘故,随后体重会相对恒定在一定水平上。如果体重呈“进行性”下降,可能是运动过量或有潜在性疾病,应及时查明原因。

7

运动情绪:当情绪非常好时,此时锻炼最好,但要防止因情绪过高而受伤;假如情绪不好,可减少运动量和时间或放弃,因为“硬挺”可能伤身。

8

监测人范文第6篇

资料和方法

根据《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人员基本情况和相关培训登记表》是对本系统中从事死因监测工作人员登记基本情况及接受培训情况的工具,本文即对第1次(即2006年)收集到的县(区)疾控机构中具体从事死因监测工作的人员资料(每个监测点1~3名,未包括中心主任等领导职位的人员)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该登记表内容包括人员的年龄、专业、学历、职称、系统调整前受培训情况等。共得到140个监测点(缺失21个点(13%)、共286名工作人员的记录。对文中有关变量划分和归类作说明如下:①硕士(3例)与本科合并;②初级职称包括医师(117例)和士级(医士、护士,共31例);正高级(4例)与副高级合并;③受培训情况是指系统调整前接受过有关死因监测培训的次数;④最小和最大年龄分别为22、57岁。对资料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实现。

结 果

①城市点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尤其是东部城市点在2/3以上;农村点则均为男性略多于女性,东中西部人员性别比例大致均衡。②城市点大致呈现年龄组越高比例越低的趋势,农村点则以30~39岁组为“最高峰”,城市点人员相对农村点更为年轻化。城市点中,东、中、西部29岁以下人员比例依次降低,尤其是东部城市点达到了42.86%。③城乡均有1/3的非公卫专业人员,尤其中部农村占近50%,另外还有少数非医学专业的。④城乡都以大专学历人员为主体(约50%)。城市点本科及以上人员和农村点中专人员比例均在1/3左右,城乡人员受教育程度差别即体现在这里。东、中、西部人员总体受教育程度依次下降。⑤城乡职称都以初级为主(50%);城乡高级职称的分别只有9.48%和3.53%,还各有5.17%和6.47%的人员没有职称。东部地区人员的总体职称较中部和西部为高。⑥有50%的工作人员系统调整前只接受过1或2次培训。城乡分别有1/5和1/3的人员未接受过培训,这些人员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反映出西部地区监测基础的薄弱。东、中、西部人员接受3次以上培训的比例依次下降。

讨 论

目前对某项工作人力资源的专门研究较少,现与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作一比较。卫生服务调查结果中,疾控机构内高、中、初级(初级与员/士级相加)卫技人员比例在城市依次为13.0%、37.0%、43.6%,农村为3.4%、28.0%、61.2% ,本文相同指标城市依次为9.48%、33.62%、51.72%,农村为3.53%、38.24%、51.76%,显示死因监测人员在城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农村则略高。卫生服务调查结果中,疾控机构内本/专科及以上(硕/博士与本/专科相加)和中专卫技人员比例在城市为分别为60.2%、39.8%,农村为38.7%、61.3%,本文相同指标城市分别为81.0%、19.0%,农村为66.5%、33.5%,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可能与二者研究对象的不同有关(相对于总体疾控技术人员,被指派从事或负责一项专门工作的人员可能具有相对较高的学历水平);另一方面,本文结果显示大专人员比例仍占主力,城乡监测点大专人员分别是本科人员的1.3倍和3.5倍,因此,死因监测人员的整体学历水平仍不容乐观。

根据前述结果和目前现状,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疾病监测系统县(区)级死因监测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人力资源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应尽快改善死因监测工作人员的专业结构。国家卫生部在《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中提出2005年全国卫技人员中要杜绝无专业学历者。本文结果显示从事死因监测工作的97.5%是医学专业的,如果以医学专业为标准,可以说基本接近目标;如以公卫(预防医学系列)专业来作为标准,该目标在死因监测领域显然并未达到(城乡非公卫人员比例各为30.9%和35.8%,中部农村达几乎50%)。死因监测的前述特点决定了其对县(区)级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在不能立即改善人员专业构成的情况下,对非公卫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和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其能够首先满足死因监测原始资料收集工作的需求,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如:对于临床人员,结合死因监测对死因分类和编码的需求,应在提高其公共卫生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其临床医学背景的优势;对于少数非医学专业人员(计算机、会计等专业),应发挥其计算机运用能力、统计和信息管理等优势。

第二,应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确定各自培训重点,同时保证监测队伍的稳定性,提高监测队伍整体素质。如果说非专业人员是因为“质”的不同而被认为不属于专业人员,那么学历、职称等则反映了“量”方面的特征――人员专业技能的水平高低,年龄分布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支队伍专业经验的多少(年长者)和创新能力的大小(年轻者)。首先,改善现有人员技术素质水平的途径只能是培训,因此应根据各地区人员构成特点和当地监测基础来确定各自的培训重点,具体如下: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首先应注重对监测关键技术的培训,提高其实际应用监测技能的水平,其次是对较低学历人员公卫基础知识技能的继续教育;而在城市和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应着重发挥女性较细致、耐心和低龄人员可塑性和学习能力强的优点,在监测基础技术被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监测资料分析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人员素质。其次,从前述结果可知,系统调整前从未接受过监测方面培训和只接受过1~2次培训的分别占约1/3和1/2,初级职称占了现有人员的50%,二者可能与死因监测工作刚刚进行调整,新纳入的人员比较年轻有关。这两个问题随着监测系统的发展将会有所改善。另外,由于本研究所用的培训登记表是在使用之初,仅能够得到死因监测人员的基线数据,对死因监测人力资源的进一步研究有待于今后持续的动态追踪,其内容也有待补充。

监测人范文第7篇

首先是经常测血压。老年人大动脉硬化,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对血压的调节能力降低,故老年人血压波动大,易发生性低血压。应常测上午6-10时、下午2-4时的血压,因为这两个时段是24小时血压的高峰,可以判断药物效果。必要时做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一般老人血压控制在150/90毫米汞柱以下为宜,合并糖尿病、肾病者,应控制血压不超130/80黾米汞柱。

其次应做血生化检查,包括血脂和血糖。血脂要看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是否高,高密度脂蛋白是否低,以判断是否有血脂紊乱。血糖化验也十分重要,因为高血压患者约40%胰岛素抵抗,而糖尿病人约80%有高血压。老人若空腹血糖正常,一定要查餐后2小时,及时发现糖耐量受损。

三是要做心血管方面的检查。做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以了解是否有冠心病或高血压性心脏病。拍x胸片,了解主动脉、主动脉弓是否迂曲延长,主动脉是否扩张,有否左室肥大。心脏彩超可以测定室间隔或心室后壁的厚度,以确定心肌肥厚的程度。

四是要做肾脏方面的检查,以了解是否肾功受损。主要检查包括尿常规、尿蛋白排泄率及肾功能检查。

五是要做眼底检查,因为眼底的视网膜动脉是全身动脉中唯一能够直接观察的小动脉,医生通过检查眼底的视网膜动脉变化,可以了解全身动脉硬化程度。

上述检查要定期进行,对有变化的项目要复查,以了解病情变化,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如果患高血压时间长,且伴有头痛、头晕、嗜睡、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饮水发呛、轻瘫、一侧视力减退等,要做脑血管方面检查。CT或核磁共振可以了解是否有脑出血或缺血性卒中发生。

监测人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基层监测站 人员素质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为地方环境规划和目标的制定提供基本依据,不断为环境监督管理服务。环境监测还为制定环境目标提供依据,各执法部门必须依据环境监测结果,利用已制定的环境法规(标准)等执行自己的监督职能。所以环境监测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为适应当前的环境保护形势,各级环境监测站不断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更加主动融入环保工作大局中,不断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三个说清”的能力。结合当今的环保形势,需要监测站所作的工作越来越繁杂,尤其是基层环境监测站,辖区的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和污染源的监督工作任务随着各地的经济发展以及监测项目的不断扩展而不断增加,还需要配合国家及各省的各类研究课题进行的调查工作,并需要提供相关的监测数据,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各项工作的工作质量。

所以,要想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在现有的工作任务重,技术人员少的情况下,做为基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人员就需要具备能适应这项工作的能力,下面就基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人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

1 做为一名基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人员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

理论学习对每项工作都是很重要的,没有基本的理论知识,就会影响到你的工作质量。所以,做为环境监测的一名监测员,是需要具备一些环境监测的基础理论知识的。环境监测不同于其他的工作,他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我们除了搞水质分析外,还有大气监测、噪声监测、土壤监测、固废监测、生物监测及生态监测,监测过程中会涉及到化学、物理、生物、地理等多学科。在一些监测站,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比较高,监测工作比较专一,监测人员可以针对自己的工作加深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但是,对于人员缺少的监测站来说,要完成每年的监测工作,每个人需要承担比较多的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好这些工作,就需要我们的监测人员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可能以前的你是学化学的,可是因工作需要,你还要搞生态监测时,就需要你去学习有关生态方面的知识,在需要你去评价环境质量时,为了能更准确、更快的完成任务,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环境评价及相关的标准等。

所以,做为一名合格的监测人员,尤其是基层监测站的一名监测员,为了能更好的完成辖区的环境监测任务,就需要我们的监测人员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业务理论学习,丰富自己的环境监测知识,利用自己的所学不断地提高本地区的监测能力,更好的为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2 做为一名基层监测站的监测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监测人员只有具备很强的责任心,监测结果才会更真实准确。提高对监测工作责任心、责任感的认识也至关重要。监测工作要为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提出准确的、科学的监测内容、项目和数据。应当站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提高对监测工作重要性、责任感的认识,树立起监测工作要对得起人民群众、要对人民群众利益负责任的意识。要下决心解决监测工作中存在的“数据不准”等各种问题,尤其是要解决弄虚作假的问题,维护环保工作的权威性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要加强监测队伍的建设,造就一支思想作风硬、技术精、仪器设备优良的队伍,为促进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事业做出新贡献。有人说我们环境监测工作很轻松,化验室里“摇摇晃晃”即可得数,却不知环境监测工作有较大的危险性,还有不少技术难关。有时为了一个监测点位、一组准确的数据,监测人员要翻山越岭、趟水过河,甚至要跑几十趟,走上百公里路。回到实验室后,还要加班加点及时分析化验。尤其是遇到突发事件,更是连家都不能回,没有很强的责任心,就很难完成好本辖区的环境监测工作。

3 做为一名基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人员还要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在实际的监测过程中,对于很多规范的排污口,采样时还比较简单,按照相关的监测技术规范,就能获取有代表性,准确度好的样品。当我们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尤其在一些落后的小作坊类的企业,在没有规范的排污口的情况下,就需要我们的监测人员利用平时积累的经验以及掌握的相关资料,比较准确的确定出流量的测算方法,使测算出企业的排放量更加接近真实地排放量。在化验室分析时,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平时的常规样品化学需氧量做的非常多,在做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问题,对不同的水样,尤其是不同的氯含量,所用的方法不同,在繁重的工作中,要通过平时的工作经验去判断含氯的浓度后在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避免分析结果因为水样的监测方法选择错误导致数据出现大的偏差。又比如在水样的六价铬的分析中,当按照分析方法先从感官上判断,若水样是无色的,分析人员一般不会考虑对水样进行预处理直接对水样进行分析,按照相关的标准方法加入显色剂进行分析,实际工作中发现,这类的水样有时会因为个人主观原因和水样的本身很低的色度影响监测结果,经过不断做试验发现,还是要通过色度校正的办法来分析该类水样,才可以获得满意的分析结果。同样,在实际水样的总磷分析中发现,浊度对分析结果也有影响,标准的监测分析方法中却没有提到如何消除干扰,经过反复的试验,我们可以在比色前将溶液离心分离后再进行比色,将分析方法进行验证后,所出具的监测分析结果才比较令人满意。

所以做为一名基层监测人员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就需要我们的监测人员要有随时总结经验,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将相关的标准和分析方法进行刻苦的研究,才能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总之,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基层监测站的责任也是非常艰巨的,基层监测站要培养出更多复合型中高级人才来充实基层监测站,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本辖区的监测工作,真正实现环境监测工作健康有序的运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检测机构的人员要求,魏晓东《计量与测试技术》20110.1.

监测人范文第9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人才发展;技术培训;培训教师

随着对环保事业的逐渐重视,环境监测人才的地位日益凸显,对环境监测人才的技能要求也随之提高。可见环境监测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提升职业素养,而多参加技术培训就是提升自己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实现环境监测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一、环境监测人才的发展问题

我国环境监测人员的技能水平有很多不足之处,造成人才发展现状的主要原因分为两方面:一方面,相关部门未能认识到环境监测人才的重要性,把人才培养误认为是先进设备采购,致使监测人才的技能难以提升。另一方面,某些环境监测部门对监测人才短缺的现状缺乏合理认知,认为学历高、职称高的监测人才是提升监测水平的唯一方法,忽略了对人才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这种重视人才引进,忽视人才培养的状况不利于监测人才的后期成长,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使人才的评估标准缺乏公正性,对人才的专业发展、技能创新十分不利。除此之外,在监测人才的招聘上,监测机构应该分清主次,根据岗位需求招聘具有发展潜能且可长期工作的人才,而不是一切流于形式。具体应体现在面试与笔试独立进行上,不能把试用期与实习期概念混淆,以提升人才的选拔标准。另外监测人才的培训方法不合理,培训过于形式化,达不到以补充专业知识、提升技能为目的的培训目标,难以实现创新工作理念的培训目标,培训效率低下。还要重视检测人才的日常工作,一切问题都来自实践,实际工作是检验监测水平的标准,重培训轻实践的结果是人才所掌握的知识技能难以与实际工作相对接,导致培训工作发挥的实际作用不大。

二、基于人才发展的环境监测技术培训

从我国环保事业对监测技术的要求上分析,技术监测培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培训师资的分布区域不均匀、培训人员的任用不严格及培训人员能力不足等原因影响了培训成果。为确保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打造一支专业技能强、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十分必要。

(一)组建优秀师资队伍。组建优秀师资队伍的首要工作是培训教师的选拔,因为培训教师关系到培训的最终成果,只有师资队伍过硬才能保证后续的各项工作。针对我国目前的师资状况,相关部门可考虑建立部级或省级师资队伍,同时增加培训教师数量,可以根据各地情况组建不同特色的师资队伍,各地政府不同师资机构相互关联,最终构成培训师资库。构建师资库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便掌握各地培训队伍的相关动态,使不同地域的培训工作协调进行。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除了严格规范培训教师的选拔标准外,还要鼓励思想先进、具有创新意识的青年人加入队伍之中。

(二)完善评估考核制度。健全的培训师资机制是培训工作高效开展的前提,例如做好培训教师的调动工作,完善评估考核制度等。具体内容为做好详尽的培训教师调用计划,对教师授课任务早通知、早准备,以避免因为培训教师不足或时间冲突而导致无授课人员的状况;在教师的评估考核上要制定科学的评估奖励制度,通过学员抽查反馈、跟班听课等方式监督教师的工作状态,使师资队伍的整体培训水平得到有效保证。还要定期开展全国优秀培训专家的评选活动,对在培训岗位任劳任怨的工作者给予晋升或薪资奖励,以此激励广大培训教师的工作热情,使全国师资培训队伍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

(三)教学标准统一化。从各区域质量监测人才的技能水平来看,不同区域或同区域不同教师的培训标准不同,最终的授课成果也存在很大差异。为了达到更高的培训目标,实现对培训各环节的动态掌控,教学标准的统一化十分必要。根据各领域人才的培训需求,主管机构要对重点课程内容及主要授课方法进行划分,如背景分析、重点解读、技术实践、分组讨论、技能创新等环节,并且对各环节所用时间进行规定,以保证课程内容丰富、比例均衡。并且对培训教师的课件提前审核,对不同教学方法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确保教师的授课内容在规定标准内顺利进行,提升授课效率。

(四)培训教师的专业化提升。提升培训师资队伍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提升培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将培训教师打造成培训专家,这样可以同时兼顾技术、教学两大难题。培训专家不仅要十分精通监测技术,也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如果将培训队伍专家化,可以培训出多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由此可见,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提升是环境监测事业的重点工作,专业化的方向可以从知识理论与授课方法上着手,提升培训教师研究课题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广大培训教师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实现教学方法、实践操作的创新。同时国家主管部门还要定期组织不同区域的培训队伍进行教学水平的切磋,以实现师资队伍的更高发展。

三、结语

环境监测工作关系到环保事业的最终成果,而今的监测人才技能显然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针对不同区域环境监测人才的技能水平,在基于人才发展上的环境监测培训策略十分关键,组建优秀的师资队伍,完善评估考核制度与教学标准的统一化是强化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同时其它后续工作也要积极进行,如教材的编订、培训基地的建设及服务水平的提高等,都将会成为我国提升环境监测人才发展的工作重点。

【参考文献】

[1]李林楠,牛航宇,高国伟,马莉娟,徐琳.基于能力素质理论对环境监测技术人才发展的建议[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06):1-4.

监测人范文第10篇

目前开展的慢性病研究内容局限,主要是收集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生物危险因素,吸烟、饮酒、饮食习惯、身体活动等行为危险因素,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情况等相关信息,而无慢性病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等指标,与临床关联性不强,对保健工作的临床指导作用有限。人群流动性大依从性不理想现况调查所获得的描述性资料是在某一时点或在较短时间内收集的,客观地反映了这一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们的某些特征与疾病之间的关联,但由于被调查人群的不固定性,难以继续进行再次或多次调查,因而无法与既往的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此外,受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所表现出的依从性也并不理想。监测形式陈旧人力投入较多目前,我国慢性病信息监测主要是依靠常规报卡和流行病学调查,大样本人群和较高层次的监测网络尚未建立。在监测中,通过单病种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的信息量较少,通过常规报卡效率低、环节多,手工操作量大,数据质量不高。同时,所收集的信息不便于数据交换、数据共享和数据再利用,制约了研究的延展。

2慢性病监测新思路

有关慢性病行为方式的研究已经很多,但呈现给临床医生的患者大多已经是症状明显或相关临床指标警示明确的人群,而处在临界状态的人群却失去了更好的干预时机。对于有相同特征的固定人群,或是有更高医疗保健需求的人群,我们提出了一个慢性病监测新思路:将健康管理与慢性病监测结合起来,实现慢性病研究的早期化、临床化、连续化、数字化。

2.1长期监测与随访实现监测早期化

较好的预防疾病和及早发现疾病是保健工作的重点。对于健康医疗需求较高的保健人群,不仅需要在患病后得到良好的诊治,更需要对健康状况进行长期监测。通过对各种健康指标的长期监测并及早进行临床和行为因素的干预,为处在临界状态的人群赢得更好的干预、治疗机会,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期获得良好的预后。

2.2结合体检与临床实现监测临床化

将慢性病监测的内容由单一的行为因素拓展到更多的临床项目,将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等指标纳入监测内容。这不仅对研究临床指标变化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有所帮助,更可以为保健计划的制定及体检项目的设立和执行提供指导。

2.3开展持续性调查

实现监测连续化开展长期的、连续的、有间隔的、定时定点的现况调查,短则6个月1次,长则24个月1次,将同质指标的结果按时间顺序排列或连接起来,形成慢性病相关的临床指标和危险因素曲线。这些曲线既可以反映慢性病及相关因素的变化,也可以反映临床和行为因素干预的效果和效益。

2.4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监测数字化

随着较大规模研究的开展,监测的数据量将不断增加,传统的纸张记录和手工操作已不能满足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监测信息采集、管理、分析和利用的管理系统,可以更好地支撑业务活动的信息管理需求,从而实现数据采集网络化、信息管理自动化、调查分析一体化[4]。这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手工操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更可以较好地提升信息准确性并提高数据质量。

3总结与展望

上一篇:监测仪范文 下一篇:广告监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