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医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4 00:16:06

运动医学论文

运动医学论文篇1

(一)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

由于准备活动不足或不当而引起的损伤,是在损伤中比例占最大的。因为不充分准备活动,使身体的柔韧及伸展性都没有舒展开来,这样容易使身体各部位受伤。其次,准备活动中没有针对运动中负担量大和易受伤部位进行充分的拉伸,会使损伤的几率大大的提高。

(二)学生对体育运动安全意识不强

很多学生在上课前都没有专心听教师讲解安全措施,在进行练习的时候,经常由于技术复杂或者难得较大而造成损伤。同时,有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把一般的运动损伤看成正常现象,在观念上没有引起重视,对于运动损伤后并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使运动损伤不断加深,这样就造成学生身体得到进一步伤害。

(三)学生身体素质差

学生运动时的力量、速度及耐力是由学生的身体素质好坏直接决定,肌肉力量和弹跳差,反应慢、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不够,这些都会导致损伤发生。此外,在课中,学生对于动作要领的把握程度,也是导致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四)学生心理状态欠缺

如果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思想不集中,对于运动中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不能客观冷静的进行分析,高估自己的能力,在运动前准备不充分,轻视困难,这样容易引起急躁、急于求成的心理,进而造成损伤。其次,学生缺乏信心,害怕失败,害怕得到教师的批评和责怪、同学的嘲笑,因而在运动中过于紧张和焦急,这样也非常的容易引起损伤。

(五)场地、器材、服装有缺陷

造成学生运动损伤的又一重要原因是场地、器材、服装的缺陷,尤其是在我们中等师范学校,由于场地有限、场地不平及太硬等,都非常容易造成学生脚踝受伤。同时,运动服装与体型不适合等都极易引发损伤的发生。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一)树立安全意识

教师应当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在安排课程内容的时候,要将安全措施和方法做到处处得以体现,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在思想上牢记“安全”二字,同时要严格要求学生以安全为前提井然有序的进行体育活动。

(二)充足准备活动及加强课堂秩序

及时的对场地、器材进行检查,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课前。同时要对学生运动服装进行检查,尤其是对运动鞋进行检查,看是否适合上体育课。做好课前检查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逐步调动提升学生心血管系统及运动系统的机能,尤其是在冬季的时候更应加强准备活动,使肌肉的粘滞性降低,避免肌肉、韧带拉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因为学生面对新教材的好奇心,让他们一试为快,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基础知识开始讲解,对于动作要做正确的示范,与讲解相结合,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主要教学过程应当为:首先,看老师做师范;然后,试着做徒手练习;接着,进行小强度、低要求的联系;然后,进一步进行符合技术要求的学习;最后,进行巩固提高。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当中,需要时刻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并对其错误动作即时纠正。认真组织维护好课堂教学秩序,掌握练习节奏。在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时,要指定小组安全负责人,如在投掷练习时要分组,且组别之间要保持充分的距离,绝对不能面对面练习。并要给予符合标准的保护措施,不能因陋就简,如在进行单杠教学时需要垫子。教师要随时用正确的保护动作对学生进行保护,并教导学生正确保护自己和同学的放魔法,提高彼此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

(三)督促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中,对于运动生理的基本知识要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白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及如何做好准备活动。由于体育教学几乎是在室外进行,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管理,作为体育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使其养成讲秩序、守纪律的好习惯,如果平时理论知识学习好了,在户外进行训练的时候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容易得多。同时教师要以学生的健康水平为己任,尊重和爱护的身体,不能因为害怕出现安全事故就降低体育教学中的难度和强度,而应当从预防上来做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发展。

三、结语

运动医学论文篇2

【关键词】 逻辑 逻辑方法 中医

任何一种理论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并将反映的内容准确地表述出来,就必须使思维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中医理论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地反映自然、人体和疾病的本质和规律,就是因为中医思维遵循了一定的逻辑规律。虽然中医没有明确提出逻辑的概念,但却一直在不自觉地运用着逻辑的思维方法,遍及中医理论体系、中医经典著作以及中医教学等各个方面。因关于逻辑方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故笔者搜集近十年文献,作一综述,以期对广大中医工作者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思路。

1 中医理论体系中逻辑方法的应用

吴永贵等[1]认为中医学科学发现和理论构建的逻辑方法,既有通过归纳法发现一般原理,建立理论体系,也有通过类比、想象、提出假设、逐步验证而形成理论;认为中医学逻辑方法的基本特征是:①多向性和多面性一体的特征;②辨证思维的特征。任秀玲[2]认为古医家运用中国先秦逻辑的“应因之术”建构了中医理论体系。“应之道”指导中医学认识和发现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构筑了生理之应、病理之应和天人之应的理论框架。同时作者认为“应因之术”是以客观事物的实(实体)与形(形象、征迹)为基础,提出的解决名实如何一致、相符的逻辑方法。

刘喆[3]认为类比推理方法贯穿于经络学说的形成过程及其应用。认为脉、经、络的提出,是以类比法为依据的。在经络生理方面,类比推理方法被用于说明阐释其功能作用。文末作者综合地评价了类比法的应用价值,认为类比法在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中,一方面给予医家们在理论创新上以重要的指导作用,使经络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获得了形象的基础,促进了它的形成。

另一方面,它又阻碍了经络学说的深入研究,使经络的认识停留于表象。高京宏等[4]通过分析历代医家对体质从现象分类到本质分类的认识过程,从初步的现象分类、进一步的归纳分类和深入的本质分类三方面对中医体质理论中的逻辑思想作了简要论述。

邢玉瑞等[5]认为类比思维是中医学广泛使用的逻辑思维形式,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它与形式逻辑学中的类比法并不完全等同,有其显著的特征与重要的价值。探讨了类比思维的概念、推理形式及特点。认为类比思维是指古人受天人合一理念的影响,在对自然界观察的基础上,将具有相似或相同特征(即象)的事物划为类,并在类的基础之上进行比较、推导,确定不同类间的联系,使知识在不同类间迁移的一种思维方式。其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运用称为中医类比思维;类比思维的基本形式分为比类、类推、比附3种;类比思维具有横向运动和联想性的特点。同时还论述了类比思维在建构藏象、经络理论,推论经脉气血运行与多少,阐述脏腑功能及阳气生理等方面的作用。孙雨来[6]认为中医对于治则、治法的确定,多是利用类比思维,取法自然之理,推入医学之中,成为医学之治则、治法。王志红[7]认为以五行为主线的类比法是中医学的主要逻辑方法之一。在五行类比的逻辑式中,其结构是:特殊-(五行)-特殊,五行是中介,借此中介过渡,才完成了由此及彼的类比推理。此外,中医学结合具体的医学理论及诊疗经验,借用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理论类比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指导诊断及治疗,在这些类比的逻辑应用中,都是以五行作为中介而展开的。周唯[8]认为以辨证论治为主的中医诊疗活动是一种科学的、理性的实践活动,逻辑思维是其中普遍存在的思维现象。论述了逻辑思维方法的应用及特点。章新亮[9]认为中医作为传统医学,虽然是通过象形思维来认识事物,但同时中医之象注入了逻辑思维,由象而进入理性分析。即中医认识人体的方法是象形的逻辑思维方法。文中从3个方面进行阐述:①物象以形和意构造逻辑思维;②形和意相结合的辨证思维逻辑;③中医象形观的逻辑形式,其中分为归比逻辑和推理逻辑。卓同年等[10]认为中医历代以来之所以能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施治,除了依据长期的经验效果之外,善于运用成熟的逻辑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极吸收了东西方各类逻辑思想并不断运用这些逻辑来指导临床实践的整个过程,逐渐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逻辑形态。从本质上说,中医的这些逻辑思想和方法是一种蕴含在各种具体问题之中的应用逻辑,是发展中医学的重要思维工具。鲁兆麟等[11]通过对近代名老中医医案的总结,指出其中运用的一般逻辑思维方法为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临床中分析与综合常结合使用,归纳与演绎也常互用互补。

2 《伤寒论》中逻辑方法的应用

陈宝明[12]认为《伤寒论》之所以能确立祖国医学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成为历代医家所推祟的不朽之作,正是由于张仲景掌握和运用了正确的思维逻辑方法,从而揭示了六经病证的内在规律。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①六经辨证的归纳演绎法。②六经辨证的分析综合法。③六经辨证的假说验证法。其中作者将假说验证法分为了病因的假说验证、诊断上的假说验证、六经病治疗的假说验证、六经病传变的假说验证以及六经病预后的假说验证五点。④六经病的比较分类法。陈瑞春[13]就《伤寒论》中常用的逻辑方法,如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推理等方面做了简单的归纳整理。王历等[14]就《伤寒论》中常用的比较法、推理法、分析和综合法以及归纳法作了初步探讨。其中,比较法分为对举比较法和互参比较法;推理法分为判断推理法、排除推理法以及试探推理法。钟玲[15]认为《伤寒论》通过许多条文具体表述了诊断假说的建立和验证过程。如第56条,就体现了一个诊断假说建立和验证的3个步骤。

3 《金匮要略》中逻辑方法的应用

宋建平[16]认为《金匮要略》中所涉及的科学逻辑思维方法有取类比象、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与具体等,而且这些逻辑方法在中医学中有着较广泛的运用,并举出《金匮要略》中相应的原文逐条进行了论述。赵力维[17]将《金匮要略》中所运用的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等逻辑方法作了简要论述。文中指出《金匮》一书分别从症状、脉象、病机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举出关于“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的原文为例;对于分析和综合的应用,以《虚劳病篇》为例进行了阐述。

4 《内经》中逻辑方法的应用

史新民[18]认为《内经》中的全息逻辑方法(全息思想:局部显现的信息是整体的信息的浓缩),以天人相应为基础,以生命活动的各层次系统为对象,运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动静、刚柔等范畴形成具有自我修补功能的公理系统,从而克服了用静止的概念把握运动的状态,用抽象的范畴把握具体生命活动的局限。特别是比类取象、司外揣内、比类别异、慧然独悟等方法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中医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赋予《内经》以无限的生命力。作者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内经》全息逻辑方法的特点:①《内经》全息逻辑范畴的具象性;②全息逻辑范畴的对偶性;③全息逻辑的非线性因果思维;④全息逻辑体系的自我修补特点。董尚朴等[19]简要阐述了归纳、演绎、类比以及验证在《内经》中的体现。

5 中医教学中逻辑方法的应用

邢玉瑞[20]从明晰概念、严密推理、辨证思维3个环节探讨了逻辑方法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情况:①概念的界定与匡正。中医教材对概念的正确定义重视不够,常有疏漏之处,如中医学两大特点之一的整体观念,《中医基础理论》中没有明确的定义;②推理方法的应用。中医学对阳气的生理功能、节律变化的认识,采用了类比的推理方法,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阳气者,若天与日。”③辨证逻辑方法的应用。如反佐法是《内经》提出的组方配伍方法之一,是针对方剂的主要治疗作用与部位趋向,配伍一二味性质、作用相反的药物,以达到纠偏克弊,或顺应四时变化,治不违时的目的,具体应用可分为寒热反佐、升降反佐、开合反佐、动静反佐等,反映了中医辨证思维对立统一的特点。

6 小结

通过大量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发现对中医关于逻辑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其中逻辑方法的研究更是寥寥。透过此综述可以看出,逻辑方法的研究虽然遍及中医理论体系、中医经典著作以及中医教学等各个方面,但论述多是只言片语,没有系统地进行深入研究;或者只论述了个别逻辑方法,很不全面,存在诸多问题。逻辑学虽然对中医来讲是一个新概念,中医学没有具体讲述逻辑学的知识,然而中医学这个严密而完备的理论体系,却处处体现着逻辑学理念和方法的运用。中医经典著作作为中医的根基和灵魂,逻辑方法的运用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故加强中医领域内,尤其是经典著作的逻辑方法的研究,已成为新的突破口,同时也为广大中医人提高临床辨证的思维能力,加速自身思维的改造,进行理论创新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 吴永贵,章涤凡.中医学的逻辑方法[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 28(2):3.

[2] 任秀玲.先秦逻辑的“应因之术”是形成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J].中国医药学报,1998,13(6):15

[3] 刘 喆.从类比逻辑方法看经络学说的起源与发展[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4,11(2):39.

[4] 高京宏,龚海洋.中医体质学研究的逻辑思想浅释[J].中医药学刊, 2005, 23(2):316,335.

[5] 邢玉瑞.孙雨来类比思维与中医藏象学说的建构[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26(6):414.

[6] 孙雨来.类比思维在中医治则治法中的意义[J].中医药学刊,2003,21(3):370.

[7] 王志红.五行类比的逻辑结构[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6,19(4):23.

[8] 周 唯.辨证论治中的逻辑思维应用举隅[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27(5):335.

[9] 章新亮.中医象形观与逻辑思维浅探[J].湖北中医杂志,2003,25(2):6.

[10] 卓同年,谷培恒. 论中医临床思维的逻辑方法及其运用[J].新疆中医药,1999,17(2):1.

[11] 鲁兆麟,杨蕙芝.近代名老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72.

[12] 陈宝明.《伤寒论》六经证治思维逻辑方法初探[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9,19(4):27.

[13] 陈瑞春.陈瑞春论伤寒,第1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6:28.

[14] 王 历,周纯杰.《伤寒论》的逻辑方法初探[J].中医药学报, 1988,16(3) :18.

[15] 钟 玲.浅谈《伤寒论》中的几个医学逻辑问题[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1,14(3):21.

[16] 宋建平.《金匮要略》逻辑方法拾隅[J].国医论坛, l991,6(6):10.

[17] 赵力维.《金匮要略》几个逻辑方法举隅[J].吉林中医药, 1986,6(2):9.

[18] 史新民.《内经》全息逻辑方法的内涵及其特点[J].中医药学刊, 2003,21(9):1543.

[19] 董尚朴,张 暖,李会敏.先秦形式逻辑对《内经》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3,21(3):382.

运动医学论文篇3

【摘要】 探析传统医学文献中的哲学思想,指出《易经》《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形成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最具影响的哲学思想和方法,天人相应、心身统一、临床诊治整体观与气血变化恒动观是哲学思想的具体应用。认为挖掘和研究传统医学哲学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医学哲学; 医学哲学思想史; 医学人文精神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当时盛行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医学将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引入中医学,与中医学自身固有的理论和经验相融合,以说明人体的形态结构、生命过程,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因而形成了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与中医学固有理论和知识相融合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挖掘和研究传统医学哲学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1 《易经》、《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的形成奠定哲学基础

中医学的形成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有理论准备和积淀的。学术界普遍认为,春秋时期的扁鹊秦越人所提出的“信巫不信医”为“六不治”之一,标志巫医相混的时代结束,不科学的巫术开始从医学剥离出去。古人还认为疾病产生于人类“逐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六气斯,易愆寒燠之宜。”于是“饮食伺衅,成肠胃之眚,风湿候隙,遘手足之灾”[1]。还认为“暨炎晖纪物,识药石之功;云瑞名官,穷诊候之术”[1],才有了中医中药。“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2],即只有伏羲、神农、黄帝的书才能救助病人,而且许多医学史书籍也都普遍认为“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3]。而《黄帝内经》问世前,医学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哪些人充当医生,许多文献所谈都过于粗疏。笔者认为在这个时期奠定中国医学的哲学基础主要是来自于“六经”之一的《易经》,其充当医生的人也多来自于早期“儒”的社会职业之中。

“六经”之一的《易经》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哲学内容,如阴阳学说、天人合一的理论等,而且在思维模式、方法上也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而后者比前者在支配这一医学的行为上则更为重要。例如:在思维模式上,《易经》提出了"形而上为之道,形而下为之器"的道器论,在由“器”(物)升华为“道”(意)的过程中,《易经》主张要经过“观物取像”、“立像尽意”、“以像喻意”的过程,这里的“像”应该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特色之处,作为哲学体系,在取譬中,它也成为医学的思维模式。在方法上,取像类比是典型的《易经》,也是中医学被广泛应用的方法。“天人合一”原本是中国先民的重要思维方式,并被《易经》中的每一卦相包含。在中医学形成的过程中,吸纳了这一重大命题,以人取譬于自然,因此就有了“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的对应关系[4]。古人把物质世界的阴阳五行学说运用到医学的领域,借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想和方法

精气学说,是古代先哲们探求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精气学说认为,精气(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和调控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此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渗透到中医学中,促使中医学建立了精为人体生命的产生本原,气为推动和调控生命活动的动力的精气理论,并对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藏象经络理论、病因病机理论、养生防治理论的构建具有方法学方面的重要意义。

阴阳学说,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石之上的朴素的辨证法思想,是古人认识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学说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对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对立、制约、排斥、互根、互用、互藏、交感、消长、转化、自和等运动规律和形式,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世界本身就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中医学将阴阳学说用于解释人体,认为人体是由各种既对立制约又协调统一的组织结构、生理机能所构成的有机整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学说帮助中医学构筑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并贯穿于其中的各个方面,指导着历代医家的理论思维和临床实践。

五行学说,既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辨证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又是一种原始而质朴的系统论。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可在不同层次上分为木、火、土、金、水5类,整个宇宙是由此5类不同层次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生克制化运动所构成的整体。中医学以五行学说解释人体,将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志等分归于五行之中,构筑以五脏为中心的5个生理病理系统,并以五行的生克规律阐释此5个生理病理系统的相互关系。五行学说帮助中医学建立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整体思想,构筑了人体脏腑经络的系统模型,并用于解释疾病的病理传变和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虽是我国古代富含唯物辨证法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的限制,仍存在着较多的局限性。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尚有许多深层次的规律和机制需要去探索、去揭示,用古代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尚不能全面和从深层次来阐释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规律和机制。因此,我们对精气、阴阳和五行诸哲学思想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原始朴素的阶段,应该结合现代自然辨证法的研究成果,提高一个层次;对人体复杂的生命过程的研究,也不能仅用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来阐释,而应该在中医学整体思想的指导下,一方面吸收中国古代人文学科的精华,一方面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细微层次的研究,以逐渐揭示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3 天人相应、心身统一、临床诊治整体观与气血变化恒动观是哲学思想的具体应用

3.1 天人相应整体观人与自然界有着相类相通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生命的根本在于人之阴阳与天之阴阳的相通相应:“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自然界阴阳五形之气的运动,贯通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于天气”(《素问》)。

3.2 心身统一整体观人的生理功能具有整体性,人体的各种脏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砌而是相互协调、相互联系地维持着生命活动;生理与心理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生理状态决定着心理状态:“黄帝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歧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素问》)。心理状态影响着人的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

3.3 临床诊治整体观《内经》在对病因、病机、局部病变和整体状况的关系、各种治疗方法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鲜明地表达了整体思维的特征。如认为局部病变是脏腑病变的整体反映,因此在诊治局部病症时,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素问》);强调将各种治病方法综合起来,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使病人得到适宜治疗:“古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素问》)。

3.4 疾病转化恒动观《内经》借用哲学“恒动观”的概念﹑原理,认识人体生命过程的永恒运动及其伴随发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过程。它认为世界是运动的,生命在于运动。事物与现象运动的化与变,以及事物和现象量与质的状态为基本内容。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搏,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在论述脏腑功能之后总结谓:“恍惚之数,生之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此外《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灵枢·天年》篇关于人体生长发育的论述,《素问·热论篇》关于热病传变过程的记载,都是以恒动观为思想基础的。

4 传统医学哲学思想的现实人文意义。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易经》、《黄帝内经》阐述了医学人文观念、医生思维素质和医学职业品格等方面宝贵思想。为医学人文思想教育提供具体要求。

4.1 医学人文观念第一,以生命为本的医学本质观。《内经》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医家当以病人的生命为本。因此,在为病人诊治的时候,如同面临万丈深渊,极其谨慎;同时要象手擒猛虎一般坚定有力,全神贯注,决无分心:“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素问》)。第二,以人文关怀为本的医学目的观。《内经》认为,医学的目的不仅是疗病救伤,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关爱:“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内经·灵枢》)。《内经》认为,医者应关爱病人的生命,对病人满怀同情和仁爱之心,以尊重和珍爱病人的生命为出发点考虑问题:“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灵枢》)

4.2 医者思维素质第一,完善的知识结构。《内经》从整体论的观点和医学的复杂性出发,对医者的知识结构有着独特的见解:医者不仅要具有医学知识,而且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内经·素问》),这样的医者,《内经》称之为“上工”。第二,主观与客观相一致。医者的诊断属于主观认识,病人病情属于客观事实。《内经》认为病人的病情是第一性的,“病为本”,医者的诊断是第二性的,“工为标”。医者的主观与客观相一致,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而主观背离客观,治疗就将失败。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内经》认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医者才能掌握医学的规律而不迷惑;对事物的要领了解极其透彻,才是所谓明事达理的人。

4.3 医生的职业品格第一,接诊疗病有方。《内经》认为,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需要从业者具有特殊的职业品格。在接诊的时候,医生应该注意起坐有常,举止得体,思维敏捷,头脑清醒:“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必清必净”。《内经》要求医者诊病时要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观察,全面分析:“故诊之,或视息视意,故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绝理,亡言妄期,此谓失道”(《素问》),《内经》对“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素问》)的不良职业作风予以了严肃的批评。第二,医患交往有礼。《内经》对医患交往的的方法和礼节作了首创性的阐述,首先提出“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的医患交往的一般礼节,突出强调了“临病人问所便”的重要性(《灵枢》)。

参考文献

[1] 唐·孔志约.新修本草序[A].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辑复本[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1:11.

[2] 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 1997:3.

[3] 清·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卷一)[M].北京:中国书店,1986.

运动医学论文篇4

【关键词】 洋务运动 中西医汇通 医学史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西方医学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和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固有的传统医学,一些思想比较开明的医家开始努力探索融合二者的途径和 方法 ,他们著书立说,发表各自的观点和体会,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术流派——中西医汇通派。中西汇通的思想最早可追溯至明末,当时著名的 科学 家、思想家徐光启在与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交往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汇通中西的重要性,他认为对于西法,“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先,必须翻译”,也就是先要 学习 ,然后会通,由“会通”而“归一”,最后达到“超胜”[1]。而最早提出“中西医汇通”的是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他在为《万国药方》(1890年)作序时写道:“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于医学岂曰小补哉!”我们暂且不论李氏秉国时为后世遗讥的一面,单就他的这一观点而言,无疑对近代中西医汇通派的学术思想影响甚大。谈到李氏,就不能不想到近代史上曾经风云一时的“洋务运动”,本文就“洋务运动”和“中西医汇通”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自的影响作一初浅论述。

“洋务运动”的背景及其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不久,国内出现了暂时相对“稳定”的局面,但在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头脑比较清醒的当权者,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在中枢掌握大权的恭亲王奕等人,并没有因为这种“和局”的出现而减少他们对清朝统治的危机感。他们在勾结外国侵略者对太平天国的“华洋会剿”中,亲眼看到了西方侵略者坚船利炮的“长技”,预感到一种潜在的长远威胁。面临 中国 “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曾、李、左等人认识到中国在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方,迫于当时局势不断恶化的压力,开始寻找扭转不利时局的对策。他们继承鸦片战争时期“经世派”代表人物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并且极力把这一思想主张付诸实践。他们“师夷长技”的目的,一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维持满清的统治;二是在与外国侵略者保持“和好”的条件下,徐图自强,免遭沦胥。这一时期,对“洋务运动”的宗旨说得最完整、最透彻的是冯桂芬。他在1861年写成的《校?庐抗议》中明确提出,对西方国家要“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自强之道,实在乎是”,他的洋务指导思想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道”[2]。这一思想很快就成了当时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并且开始在整个 社会 上流传开来,逐渐成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对待中西方事物的主流思想。随着“洋务运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和西方新事物的继续大量涌入,更多的问题摆在了国人的面前,需要人们去认真地反思。1895年4月,沈毓桂在《万国公报》第75期上发表的《匡时策》一文中提出:“夫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后,“中体西用”的说法流行整个社会,成为各阶层的人们都能接受的思想原则。毫无疑义,当时的洋务派是“中体西用”论的鼓吹者,如“洋务运动”后期代表人物张之洞为此专门写了《劝学篇》一书,对“中体西用”论进行全面而系统的 理论 阐述和 总结 ,可谓“洋务运动”指导思想的集大成者。

持续了30多年的“洋务运动”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毕竟是近代史上国人寻求救国真理的初次探索,给后人留下了值得深思的经验和教训。首先,在“求强”思想的指导下,洋务派创办了近代史上最早的军事 工业 并建立了新式陆海军,不仅使中国踏上了军事近代化的历程,也在古老的中国开创了近代工业的先河。其次,洋务派逐渐认识到西方诸国坚船利炮的背后是其所拥有的雄厚的 经济 实力,所以他们在“求强”的同时,着手兴办以“求富”为目的的民族工业,包括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以及航运、铁路、邮电等 交通 运输业。对于当时的国人来说,这些皆是新的开始和尝试。其三,兴办洋务需要通晓洋务的人才,而传统的旧式 教育 体制和教学 内容 无法满足洋务事业的需要,于是,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书籍和创办报刊等诸多新的文化教育举措开始付诸实施。其四,在思想观念方面,很多开明的官僚和士大夫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念。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不再被认为是“师事夷人”之举,而被看成是求强求富的重要手段;而西方的制造技术和各种器物,已不再被视为“奇技淫巧”,而被看作是“制造之精”。中国已不再是立于世界“中央”的“天朝”,也不是孤立于世界之外的“华夏”之邦,而是世界各国中的一员,并且是远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2]它表明国人已经从数百年“天朝上国”的美梦中醒来,开始睁开朦胧的双眼看周围的世界。面对残酷的现实和汹涌而来的西方文明,一部分开明的国人开始反思我们民族长期以来一直引以为傲的并且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差异所在,这当中显然包括中医学这门曾经为我们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过不可磨灭贡献的古老学科。

“洋务运动”中的医学发展

在兴办洋务的过程中,洋务派一直在有选择地引进西学,这是整个“洋务运动”的一部分,其中 自然 包括西医学。西医学在经历教会途径传入,并在

早期汇通派医家的指导思想

虽然李氏首先提出“中西医汇通”的思想,但真正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是同一时期的汇通派医家唐容川,他在其代表著作《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中,引用西医的解剖生 理学 说来印证中医的经典 理论 ,如“《内经》名脉,西医名管,其实一也”,这是他汇通中西医的基本方式。他认为以《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为代表的汉代以前的经典中医学远胜过西医学,晋唐特别是宋元以降,中医学背离了经典原旨而出现了失误,才导致了近世中西医互有优势的状况。他还认为即使西医的生理、解剖学有所“长”,也没有完全超出《内经》、《难经》的范畴,如说“西人虽详于形迹而犹未及《内经》之精”。他甚至认为中医学早已超越了实体解剖阶段,而进入了更高级的“气化”阶段[3]。唐氏虽然也说过“西医亦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不存疆域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但他主张 学习 和吸收西医的 内容 ,着眼点在保存经典中医学,表现有“重中轻西”的倾向。唐氏显然是受到当时盛行的洋务思想的 影响 ,其学术观点基本上是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医学领域的具体运用。在当时那种 历史 条件下,洋务派的思想无疑是代表着 时代 潮流的,是先进的思想,他们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整个 社会 的主流意识。

当时的另一位汇通派大家是业医世家的朱沛文,他自幼从父习医,研读《内经》、《难经》等多种中医典籍,且生长在岭南一带,正当西方医学在我国广为传播兴盛之地,又曾到西 医院 亲眼观看人体解剖,接触的西医学知识相对较多,因此他对中西医学的认识相对比较客观,见解也颇中肯。在1892年编撰成的《华洋脏象约纂》(又名《中腑图象合纂》)一书中,他汇集《内经》、《难经》、《医林改错》等书中有关人体脏腑图象的内容,并详细介绍了西方解剖、生理学知识,进行中西医的相互参照比较并加以论述。从该书自序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中西两种医学的认识,“华洋诸说不尽相同,窃意多有是非,不能偏主,有宜从华者,有宜从洋者”,中医“精于穷理,而拙于格物”,但又“信理太过,而故涉于虚”,西医“长于格物,而拙于穷理”,但又“逐物太过,而或涉于固”。他认为中医与西医之间,虽有可通之处,但也存在不同之处,主张“中西医汇通”要以临床验证为标准,“通其可通,而并存其互异”。朱氏提出的“中西医汇通”的观点,显然要比唐容川进步得多,开明得多。[3]这种主张中西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来促进传统中医学 发展 的观点,应该也是当时社会主流思想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反映。就医学领域而言,自“洋务运动”以来,西方医学的传入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中医界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其 科学 性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其发展空间在逐步缩小,这不能不引起国人(尤其是中医从业者们)的关注。于是,一些思想更加开明的中医界人士开始采取较唐氏更加切合实际的观点,去处理他们在汇通中西医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 问题 ,上文提到的朱沛文就是早期的杰出代表之一。可以说,唐氏的思想来源于洋务派当中思想相对保守的一系,而朱氏的观点则来源于洋务派中更加开明务实的一系,他的汇通中西医的观点较唐氏“重中轻西”的倾向而言无疑是前进了一大步,因为他强调汇通中西医要以临证实际为出发点,这显然更符合中医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逐渐为更多的中医界人士所接受,并成为后期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主流,其对后世医学的影响远较唐氏深远。

汇通派对后世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尽管汇通派医家的探索性 研究 存在着某些缺陷和偏颇,但毕竟取得了一些成就,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对后世中医学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民国时著名医家张锡纯在继承朱氏学说的基础上,指出:“斯编(指《医学衷中参西录》)于西法非仅采用其医理,恒有采其化学之理,运用于方药中者,斯乃合中西而融贯为一。”可见他不仅主张医理上汇通中西医,还开辟了药理上汇通中西医的新途径。尤其是他中西药并用、重疗效的观点对后人影响很大,直至今天,仍不失为医家临证的一大基本原则。恽铁樵指出:“东西方文化演进不同,各有长,亦各有短”,“西医之生理以解剖,《内经》之生理以气化”,直接涉及到中西医学不同的理论基础和特点及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无疑是认识上的一大进步。杨则民认为:“中医重辨证,西医重识病,辨证的目的在 应用 药治,识病的目的在明了病所。”他在《内经之 哲学 的检讨》一文中提出:“中西医之不同,不在生理解剖、病理实验,而在整个思想体系上矣。”他从思想体系的高度来考察中西两种医学的不同之处,进而探讨汇通二者的途径,可谓认识上的又一进步。这些“中西医汇通”的观点为我们研究中西两种医学提供了宝贵的思路,至今仍有一定的 参考 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将“中西医结合”确定为我国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指导方针之一,大力支持开展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是承接“中西医汇通”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索中西医关系,是对中西医关系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全面准确地把握中西医汇通派医家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将有助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

总之,“洋务运动”未能挽救风雨飘摇的满清政府,但它毕竟是近代史上官方第一次主动地去认识和引进西方文明,这无疑给刚刚从梦中醒来的国人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使古老的 中国 踏上了近代化的道路,这正是它的积极意义所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为当时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有利于近代国人讲习西学风气的形成。就医学而言,政府首次创办新的医学 教育 机构,并翻译了一些西方医学书籍,以培养新的医学人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参考 文献 】

运动医学论文篇5

【论文摘要】本文对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学理论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教学管理、转变思想观念、合理分配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体育实践机会、积极开展网络教学等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建议。

运动人体学科学是一门医学、生物学、体育学相互交叉的学科。培养掌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理论和试验研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1988年30多所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相继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同意、备案,泰山医学院、温州医学院、赣南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等6家医学院校相继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概论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社会体育学》、《运动训练学》等体育学课程列为泰山医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必须课程或选修课程。

最初,由于是医学院校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医学、生物学课程依托医学背景,而体育学教学,我们与体育院校相比,我们没有雄厚的体育专业师资背景,体育学理论课程由基础部体育教研室教师担任,尽管教师具有多年的体育授课经验,与体育院校体育理论专职教师相比,还存在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不当等现象。再就是从学生调查中显示96%的学生没有运动训练实践的基础,学生对体育学知识的领悟能力和感知能力差,经常存在教师讲课,学生茫然的现象。这两个方面影响了体育学的授课质量。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内涵建设的发展,我们较好的完成了体育学理论的教学,在体育学理论教学中也取到了较好的成果。结合近年来该专业体育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针对该专业学生的特点,我们对体育学理论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加强教学管理,以科研促教学

充分利用2006年我校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契机,充分探讨体育学理论授课存在的师资情况,通过学校有关部门,从基础部体育教研室选调部分责任心强、有上进心、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到运动人体科学系体育理论教研室,相对固定了体育学教师的授课课程和研究方向,同时外派学习和进修。由2至3名教师固定教授1门课程,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学术讲座等教研活动,以此提高教学能力和改进教学方法。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校级、省部级等课题,以科研促进教学,目前,教师承担校级课题9项,参加省部级课题3项,逐渐形成了教师人人有课题的良好局面。

二、师生转变思想观念,改变教与学的方法

学生从第二学期就逐渐学习体育学的各门理论课程,学生所采用的学习方法往往还沿袭着高中时代的学习方法,但面对厚厚的书本和大量的陌生知识,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如何才能掌握和理解这些内容。作为教师,如何为他们架起一座从中学到大学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成功的关键,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具体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意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转变教师和学生思想,更新了观念,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积极主动地推进了创新性体育学理论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密切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合理分配教授任务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具体的体育学知识与运动技巧固然重要,学习方法及对正常人体的认知能力更加重要。学生将来要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康复指导与医学相关的工作,不可能在学校把知识都学到,将来工作后还要对本专业的知识进行细化、强化。对他们来说掌握所有体育学理论知识显然不现实,能够更好地将体育学理论和他们的专业方向紧密结合起来,显然更为重要。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体育理论,了解国家体育战略方针,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的影响与需求;教授运动训练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等课程,让学生理解、掌握运动的基本规律、训练原则、训练方法、队员、学生的心理状况等基本知识,结合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大纲,重点突出“运动与医学”的结合,使学生形成较强的专业知识体系,为胜任未来从事的运动康复、体育健康促进、运动医学服务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主动式实践教学法,使学生称为教学主体

主动式实践教学法正是基于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这一指导思想,着眼未来而构建的,它主要是实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PBL强调“先问题,后学习”,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同等重要,包括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始终保持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学生是主动学习者,教师只是促进者和设计者。应用于体育学教学的主要过程是:把学生分成小组。学生针对某一阶段要学习的体育学理论内容先自学,在自学中提出许多问题,针对问题去积极查阅参考资料,并且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进行讨论,每组学生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做中心发言,其他学生作补充发言,甚至可以争论。老师只是针对前一阶段的学习进行总结,给出正确的答案。这样,课堂的主体不再是老师,而是变成了学生。

五、增加学生体育实践的机会,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是从高中理科招生的,大部分学生没有运动训练的实践基础,学生对运动知识感知能力和领悟能力较差,缺乏对体育理论现象和运动规律的了解,这就不利于学生正确的理解体育学理论。为之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也取到了较好的效果。第一,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组织体育术科观摩课,包括田径、球类及武术等课程;第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组织运动训练和比赛;第三,充分利用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体校、运动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体验运动现场情况。

六、积极开展网络教学

结合我校开展网络教学,体育学理论课程大部分进行了网络课程制作。通过网络课程的开设,补充了书本上没有且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网上进行模拟测试,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点;通过视频资料下载观看,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抽象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网络教师及时布置作业,通过答疑讨论区及时解决了学生提出的困惑与疑问,通过交流,解决了学生与老师当面不方便交流的问题,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密切联系程度。

总之,进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学理论课程教学探讨,主要是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体现专业特色,培养高级人才。以上是笔者在我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学理论教学和管理的一点体会,仅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姚洪恩.等,办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理论与实践.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1.

[2]李裕和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能力结构调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4):188.

[3]曹兰菊.加强体育院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着力点.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35(3):231.

运动医学论文篇6

1我国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从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至今,社会体育已成为体育专业教育中的主干专业,办学规模仅次于体育教育专业,布点院校也从单一的体育类院校扩展到师范、综合、工科、医药、财经、农业、民族等类型院校。[1]但其毕业生改行易业的现象严重,这与课程本身的设置有很大的关系。在《专业规范》中,设置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陈章玉在《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计及其课程设置的研究》中指出在社会体育大专业下细化专业方向的必要性,提出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保健康复专业(医疗体育和矫正体育)三个方向。[2]本文就健身指导这一专业方向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体系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适用性进行判别,其依旧沿袭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的课程体系,例如以生理学、运动医学和生物力学等为代表的传统学科体系,其服务对象仍然限定在部分高水平的运动员,目标也只是提高运动成绩。尽管有的学校也开设了一些符合专业特色的学科,如华南师大开设的《运动与健康促进》,但就全国范围而言,预防的观念、服务于“亚健康”人群的观点还需要一个讨论、推广的过程。大多数高校如成都体院、华东师大、首都体院、广州体院、广西师大、湖北大学、湖南师大、云南师大等学校的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以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为主,[3]这些课程的设置与运动训练等专业的课程区分不明显,沿袭了传统的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服务于正常人运动状态下人体的变化,并以此为研究基础。其理论基础的构成是“运动”,并没有体现出社会体育专业服务于大众体育健身的特色。

显然,这与社会体育培养的目标———即大众体育健身的专业体育指导人才是相悖的。预防医学作为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卫生学基础理论,必然与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与实施有着极为重要的逻辑关系,其中的“一级预防”是最积极主动的预防,更是与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体育运动是预防医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级预防”。而传统预防医学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出发,对影响大众健康的社会、心理、生物等因素有着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尤其在亚健康预防与调治上也有着独到的优势。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社会体育课程体系,把“预防医学”理论引入大众健身指导的理念中,从而培养出能够运用专业的体育健身和预防医学知识来指导大众健身、缓解社会亚健康危机的专业人才。马玉成在《体育学科加强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提到:在当前的专业设置下,改革课程,加强体育专业中健康教育的比重或加强预防医学专业中体育的教学内容。[4]

2预防医学理论对大众健康的理论指导

数据表明我国大多数人群属于亚健康状态,而预防医学理论无论是在现代医学还是传统中医中,都是维护人群健康的主要理念;以预防医学理论为基础的大众体育健身是缓解亚健康、促进大众健康最为简单、有效的手段。

2.1中国的人群健康分类和亚健康人群

众所周知,21世纪是健康的世纪,人们对于健康的诉求超过以往任一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文明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并且使疾病谱出现新的变化趋势。这些“文明病”的产生与病变,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属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学者将这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根据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人群健康基本分为健康、不健康和亚健康三类,分别占的比例为15%,15%,70%。(见图2)对于这70%的庞大亚健康人群,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临床医学对此人群的干预也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和被动性。它是一个动态的状态,或者向疾病状态转化,这是自发的;或者向健康状态转化,这就需要自觉,需要付出代价和努力,同时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

2.2预防医学思想与运动干预理念对预防、治疗亚健康的指导

预防医学是研究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中西医的预防医学思想同多异少,双方的预防手段都多样而有效,两者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

2.2.1现代预防医学

现代医学由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三大部分组成。应该指出的是,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预防医学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预防为主的思想,探讨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分析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通过公共卫生实践,达到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5]促进健康和防止发生健康向疾病转化正是预防医学所研究的范畴,亚健康也成为新世纪预防医学所面对的重要研究课题。

2.2.2传统预防医学

传统预防医学即中医预防,早在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观点,已经孕育着“预防为主”的思想。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从预防观点出发,通过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规律,探索消除对人体健康有害因素和利用有益因素的措施,以预防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的系统理论。[6]现代预防医学重视外因,重视群体,主要是针对疾病,尤其是流行病、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规律,探索和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而中医“治未病”思想则更重视内因,重视个体,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促进人体的阴阳和谐,提高机体内在的防病抗病能力。[7]

在新的健康医学观的指导下,中西医的预防医学体系正在走向融合,并将成为指导大众健身、促进民众健康的理论基础。体育健身在各个方面都对人们的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其一,体育运动能够有效治疗心理疾病,排解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其二,长期合理的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延长寿命、增强体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其三,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使大众的娱乐生活方式体现健康、阳光、科学和文明的特点,防止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侵蚀人们的健康。通过专业的运动健身指导,充分发挥预防医学的理论优势,现代预防医学能够为社会体育工作者开具“运动处方”提供理论基础,而推广传统预防医学的健身气功及一些养生术可以有效促进大众健康。总之,社会体育工作者应该合理运用预防医学知识,及时把介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中间人”拉回到健康人的队伍中来。

3“医体结合”与健康促进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取得金牌总数第一的优异成绩,奥运争光计划基本完成。北京奥运后,作为我国体育工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健身计划,也借着奥运之东风开展的如火如荼。而要想真正在理论上对体育的健身意义和作用有较高的认识,必须借助于预防医学的深入发展。因为社会体育的服务对象是人群,调查研究人群的健康与疾病状况,了解引起疾病和健康的背景和原因,是制定体育保健措施的基本前提。没有基本的预防医学的理论指导,全民健身运动就难以有的放矢。[8]在预防为主观念上建立起来的三级预防原则是预防医学的核心,它体现在对个体及群体在疾病发生前后的各个阶段的全方位预防,其中的一级预防是指控制和减少有关危害健康的任何危险因素,建立并维护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体育运动正是属于“一级预防”。[9]医学家认为,当代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主要在一级预防上下功夫,因为这些疾病的病因都来自不合理和不正的“生活方式”。而体育的本质和特点决定了体育是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价值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培养人们的生命活力、心理品格和社会能力。[10]因此,从本质上来讲,体育锻炼和预防医学的根本宗旨都是预防疾病,提高大众抵抗疾病的身体素质。那么,两者在具体的实施途径上都有众多的相通之处,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可见,医体结合对健康的促进是全方位的,“医体结合”的健康中心是防治生活方式疾病的新载体,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在健康促进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0]所以在体育基础理论教学中将两者紧密结合就具备了足够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4把预防医学理论引入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必要性

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体育对大众健康的积极指导和促进作用,1995年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首次把大众体育健身锻炼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其中“体育服务体系”的战略构想明确提出要把指导大众体育锻炼作为提高人民身体素质,保证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更是推出了《全民健身条例》的指导文件来推动社会体育工作的发展,可以预见,全社会的体育人口会随着社会体育的普及推广大幅度增加。为此,从基础教育改革上入手加快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教育工程。其中已经颁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和《社会体育指导制度》从细节上规范了社会体育指导从业人士的职业素养和准则,也迫切要求各体育院校加快社会体育教育的改革,以适应当前社会体育引导大众健身的现实需要。在人们主动参与健身运动、“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社会体育无论从政府政策还是大众观念上都有了良好的发展条件。然而该专业的毕业生面临尴尬的就业环境,所培养出来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利用率低,究其原因在于课程设置定位不明晰,课程理论模仿运动训练、学校体育的痕迹明显,造成学生自我定位不明晰、就业前景也不明朗。根据《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中的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和知识领域一览表看出,当前的运动人体科学这一知识的领域还局限在以运动生理学、生物力学为基础的学科体系。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应在整个课程建构的理论基础上有个整体的定位。就开篇提出的问题,学校应该以预防医学为基础的理论建构整个课程,给学生灌输预防的思想。对此问题,笔者通过问卷的方式征询了39位社会体育及运动医学方面的专家,大部分的专家表示认可这一课程设计,尤其是运动医学领域的专家们更是表示非常期待预防医学给社会体育专业带来的新变化;小部分专家提出当前开设此课程的困难:领导者及决策者认知、市场需求、师资、经费、课程设计上的论证等。

运动医学论文篇7

【关键词】  中医运气学;时间医学;相关性

        中医运气,即中医五运六气的简称。中医运气学说是我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其根源于《黄帝内经》,在中医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时间医学属于现代医学概念,然而其形成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主要研究的时间生理学与时间病理学与阴阳、五运六气,四时时令,时辰规律,人体生理,病理等息息相关。

        本文将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

        1  中医运气

        1.1  中医运气学简介  中医运气,即中医五运六气的简称。古代医家根据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天干以定“运”;根据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以定“气”。前人结合五行生克理论,推断每年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黄帝内经》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统称为运气七篇,构成了五运六气学说的理论基础。古人云:不通五运六气,遍读方书何济?可见其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1.2  五运六气与人体疾病的关系  每年天干地支的不同组合,就有不同的中运与司天之气的组合,从发病的规律看,由于五运变化,六气变化,运气相合的变化,各有不同的气候,所以对人体发病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从五运来说,木为初运,相当于每年的春季。由于木在天为风,在脏为肝,故每年春季肝病较多为其特点;火为二运,相当于每年的夏季,由于火在天为热,在脏为心,故每年夏季心病较多为其特点;土为三运,相当于每年夏秋之季,由于土在天为湿,在脏为脾,故每年夏秋之间脾病较多为其特点;金为四运,相当于每年的秋季,由于金在天为燥,在脏为肺,故每年秋季肺病较多为其特点;水为五运,相当于每年的冬季,由于水在天为寒,在脏为肾,故每年冬季肾病、骨病较多为其特点。 

        从六气来说,与五运基本相似。主气的初之气为厥阴风木,相当于初春;二之气为少阴君火,相当于暮春初夏;三之气为少阳相火,相当于夏季;四之气为太阴湿土,相当于暮夏初秋;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相当于秋冬之间;终之气为太阳寒水,相当于严冬。 

        总之,我们可以根据运气中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来推测疾病发生的大致情况。

        2  时间医学

        时间医学的概念是现代医学根据时间的规律提出来的,但是早在2500年以前的《黄帝内经》和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就有了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昼夜节律,七日节律,四季节律以及年节律的论述。古人所谓“天人相应”等理论其实就是现代时间医学的理论基础[1]。 

在中医学中,医家非常善于把握因时制宜的治疗原则,现代人把这种治疗手段称为时间医学。时间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物节律在医疗上的具体应用。

        时间医学与现代医学也有许多吻合点。研究发现某些与疼痛有关的基因以及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基因,在某一时辰总是有较多的表达,人们发现了这一规律并把它运用于临床。

        时间医学一方面研究时间与人体生理变化的关系,另一方面研究时间与人体病理变化的关系。人们发现,有些疾病总是集中在某些有规律的年份,集中在某年中的某季或某月,集中在某月中的某旬或某日,集中在某日中的昼、夜或某时发生;有些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总是在某个时间段效果要好一些;有些疾病的死亡率总是在某个年份、某个季节或某个时辰较高。这就是时间病理学的研究范畴,时间病理学的基础则是时间生理学。

       时间医学的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对于去除疾病的病因和诱因,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了解时间医学的目的在于顺应自然规律,在生理节律处于低峰期时避免致病因素的侵扰,同时主动地维系不宜破坏的自然节律,维护自身健康[2]。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只有顺应它的变化并及时调节自己,按照“天、地、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才可以使自己的身体不断维持动态的平衡,从而健康永驻,延年益寿。   

        3  中医运气与时间医学的关系

        从上述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医运气与时间医学的关系极为密切。五运六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时间医学模式。五运六气学说以系统的方法,把人体放到天文(日月五星)、气象(风寒暑湿燥火)、地理环境(东南西北中)及物候(五谷、五果、五畜、五虫)的自然环境背景中进行考察,把古天文、历法、气象、物候、生物、医学、数理逻辑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综合在一起,把疾病流行周期与天文历法统一起来,以时间为辅线,以五运阴阳调控运转机制为纲,建立了以五运六气历法、干支序列形式的系统控制程序,形成了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五运六气时间医学模式。因此五运六气学属于时间医学的重要范畴,是时间医学不可分割的体系。

        4  案例分析

        4.1  案例一  王某,性别男,于1958年扭伤,1979年腰痛加重。

        分析:病者扭伤年为戊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而腰痛加剧时为己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容易产生因太阴湿化太过反施于厥阴,使厥阴风化,反施于太阳而致腰痛。因此可以初步得出腰痛之所以于1979年加重很可能与1958年的扭伤有关系。

        4.2  案例二  白某,性别男,1950年9月20日午时出生,牙齿痛1年多,1985年加重。

        分析:齿属肾,《内经》曰:太阴湿化施于太阳。此人出生于庚午年四之气,主气与客气均为太阴湿土。而1985年为乙丑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故更显太阴湿土太过,造成太阴湿化太过施于太阳,使太阳寒而湿,故齿痛。

        5  讨论

        在当代,时间医学在生物节律及其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产生这些节律的环境背景和生物节律与外部环境的周期性变化的相关性缺乏探讨。时间医学在五运六气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五运六气无论是在丰富的时间内容方面,还是在具有系统论思想的独特的时间医学模式方面,都对现代时间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现代时间医学的研究应当充分重视中医运气学的研究,借鉴其中的思想,探讨五运六气时间医学模式的优点,从而逐步使自己完善起来。

参考文献

[1]  魏攀.对中医时间医学的几点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2009,4(3):62-84.

运动医学论文篇8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疗体育;教学

医疗体育又称康复体育,它是运用各种体育运动方法治疗创伤和疾病的学科。主要内容是为提高康复效果和缩短疗程,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药物治疗,按运动处方进行定性定量锻炼。运动形式可以分为四类:医疗体操、医疗性运动、我国传统体疗手段和适应性体育活动的锻炼[1]。医疗体育不但能够治疗疾病,而且可以促进患者身体各脏器机能的恢复,对局部器官也有积极作用。因此,医学院校应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大力开展医疗体育教学,以此培养现代医学需要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1医学院校开展医疗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1.1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需要 随着我国现代康复医学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更加关注如何通过体育运动来促进伤病的康复。这也要求临床医生具备相应的医疗体育知识,对患者进行医疗体育指导。医学院校开设医疗体育课程,可以让医学生学习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并身体力行地为患者的康复服务,对医学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职业实用价值。因此医学院校树立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目标,开展医疗体育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1.2医体结合是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医疗体育是运动医学的组成部分,对全身器官有积极影响,对局部器官也有重要作用。医学界将运用运动治病的方法称为体育疗法,它在临床医学及康复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2]。当前的运动医学、保健体育、健康评估等是医体结合的产物,也是医学院校开展医体结合教学的突破口。运用医体结合教学,符合我国素质教育思想的要求。将体育和医学结合在一起,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有利于个体和群体的健康,是新形势下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1.3医疗体育教学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医疗体育教学以终身体育为主要指导思想,结合了医学专业的特点,医疗体育课程的设置以适应社会生活需要为标准。同时,医疗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教育他们科学地运用体育健康知识,以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并指导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将学生培养成医学与体育健康结合的综合型人才。

2医学院校开展医疗体育教学的策略

2.1加强师资培训 医疗体育属于医学与体育专业的边缘学科,教育者需要熟练掌握医学和体育两门专业知识。但目前我国的这种复合型人才主要集中在体育研究单位,以及从事体育事业的竞技体育部门,并且数量非常短缺。为适应现代医学对医疗体育复合型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医学院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相关专业的任教教师进行医疗体育专业知识培训,以提高师资水平,更好地开展医疗体育教学。

2.2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医疗体育教学中应合理设置相关专业课程。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有相应的教学方式,例如对低年级学生,可以先讲运动医学的基础理论课程,当学生学习完人体解剖和人体生理学等课程后,再补充运动解剖、运动生理和运动生化等相关知识。与运动联系紧密的医学专业,除了开设运动与健康临床课程之外,还应开设关于运动医学的基础理论课程,如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普通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开设医疗体育选修课,或平时通过讲座的形式传授医疗体育知识。

2.3结合体育课进行教学 医疗体育教学是特色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医学院校结合体育课进行医疗体育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其它院校没有的知识优势,扩大医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他们专业知识结构,以实现医体结合的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体育教学。医学院校的学生可以运用知识优势,利用上体育课的机会掌握医疗体育的方法,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2.4密切联系临床 医疗体育教学需要密切联系临床[3]。在医疗体育的临床教学中建立临床技能实验室,作为医疗体育教学辅助工具,可以解决学生临床实践机会少的问题,也有助于学生医疗体育的技能操作和考试。综合灵活地运用临床小讲座、病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操作技能,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加强临床实践操作。

3结论

医学专业的学生肩负着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任,因此他们必须具备强健的身体和扎实的医学知识。医学院校开展医疗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医疗体育方面的知识,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为患者的康复和医疗事业服务,对医学生有重要意义和职业实用价值。目前我国处于医疗体育教学的尝试阶段,教师应采用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拓展医疗体育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此培养更多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湛育明.医学院校体育教育中应突出医疗体育的功能[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02(05):54-56.

[2]国伟,周利.某医学院校开设医疗体育课程必要性探析[J].医学与社会,2010,10(12):71-73.

上一篇:示范工程论文范文 下一篇:环节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