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6 03:58:47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篇1

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保定,是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是河北省第一文物大市,直隶总督署,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众多的文化遗迹和文物古迹,是保定的宝贵财富,更是建设保定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众所周知,历史文化是长时间沉淀产生的,是一个地区传统特色的积累与表现,它既带有某一历史阶段的时代烙印,又融合了多个历史阶段的修正与积累,具有丰富、珍贵的科学文化价值和教育美学价值.城市历史遗留下的建筑空间环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它们凝固与浓缩了当时的文化,并以物质的形态进行展示,是城市传统与特色的继承.从不同时期的建筑空间环境的变化可以找寻到城市历史演变的轨迹,从而了解一个城市的发展变化.

我国现在已进入城市化发展的高速阶段,1990年我国城市化率为28%,至2005年已快速上升为43%,而据权威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还将以平均每年1.5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城市化是我国当前发展主要趋势所向,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土地资源稀缺性问题的突出,旧城改造及其规划设计开始成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焦点,而随之所出现的历史文化保护问题也成了旧城改造中备受争议的问题.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素和原则

1.1保护要素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首要条件是要保存有相当数量具备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建筑群)、构筑物或工程遗址,并被分别认定为一定等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管理部门按“抢险第一、保护为主”的方针和“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这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第一要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第二要素是“原貌保护”,主要是指历史街区、历史村镇这一较大地域范围内原有建筑及其历史环境的外观保护.这个地段的多数建筑物应保持其建造之初的原貌,或大致按原貌来修复,但建筑物的内容可以更新,可以改变用途,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城市演变至今已迈入21世纪,几乎不可能对历史文化漫长的古城实施整体原貌保护,因而遴选少数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比较容易实施.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第三要素是“风貌保护”,一般是指在特别重要的文物建筑周边地段或城市的“景观走廊”中,对新建工程实施高度控制和建筑风格协调.对于国家明令实施古城风貌全面保护的少数历史文化漫长的城市,风貌保护的范围则扩大到整个古城,包括街市、河网、城廓的基本布局以及街景和民宅原有特色的适度体现等等.这种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传统与现代的两类建筑形象之间寻求一种过渡,使本已寥寥无几的古建筑不致悄然埋没在现代建筑的夹缝中.

1.2保护原则

首先要落实名城保护的具体内容.如历史街区、自然风景区、重点文物、风貌控制区、文化景观敏感区等都要进行规划控制并落实实际保护措施.对于具有独特的城市景观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要提出全面系统的整修控制方案,同时还要注意古城天际线与新区的风貌相协调,强调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

第二,要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要在整个城市范围内,明确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域范围、城市总体布局、古城整体保护方案、历史街区或历史保护区、文物古迹的分布以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及整治.

第三,协调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城市是一个活着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让它活得更加和谐,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又不伤害原来的脉络和空间肌理构成.其重点就在于古城内部旅游产业的选择与协同发展模式,处理好名城保护与旧城改造、环境整治绿化与名城文脉复兴的关系.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设计策略

2.1科学规划

从科学的规划出发,在保护中寻求发展.规划是从全局出发,对整体的部署和安排,有利于从空间上和时间上对整体的协调,达到和谐发展.旧城改造由于其内容的复杂性、涉及对象的多样性、目的的综合性,一个全局性的综合性的规划显得更为必要.要想协调好城市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间的关系,合理解决拆与留的矛盾,一个具体详细的旧城改造规划必不可少.

以城市规划为主要依据.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与具体安排,是对于一定时期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旧城改造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目标,以城市规划作为建设的主要依据,根据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结合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确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内容.规划要留有余地.任何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历史的积累,智慧的结晶.但城市建设是一个连续相继的过程,有时可能是断断续续的,城市规划很难也不可能做到一步到位.因此,在城市规划时要留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不要大拆大迁,要给后人留下余地.对于直隶总督署所在的裕华路,规划时要充分利用旧城的现有设施,考虑旧城原有建筑风格和传统.完全保护直隶总督署现状,改造周边环境,保护其所涵含的历史文化片断,使其成为街区的标志性建筑,突出传统街道的艺术魅力.

2.2合理城市设计

旧城改造是为了使原来的城市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功能作用,使市民能够工作、生活在一个舒适、安全、美观的环境当中,所以城市的设计以及城市的再建设是旧城改造的重中之重.但是这种新的城市设计和再建设也要根据所设定的城市文化、城市特色来进行.

对于在已保护的古建筑周围进行的城市建设,应在总体设计上与古建筑尽可能的保持一致,使城市有整体感、协调感,处理好现代化和历史性的关系,不至于出现一个城市,两种文化的现象,这会使城市出现分裂感.如在进行古建筑周围建设时,新建的建筑物在外形结构、高度体量上应与古建筑相照应,甚至是相一致,不能出现一片古朴的古建筑群孤独的陷入大片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中.这种格格不入将会埋没了具有城市标志性的古建筑群,同样带给别人一种极度的不协调感.这样的城市设计将会是一个失败的作品.

2.3开辟新区、保旧城

中国城市大多具有较高的密集度和紧凑度.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多功能过度重叠的城区,而这种多功能重叠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非常不利,必须对它进行硫导.从功能上看,较有效的方法便是通过开辟新区来保护旧城,引导城市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形态.在中国每年大约有1500万的农民移居到城市,这相当于每年中国都要创造一个像纽约那么大的大都市来容纳新增的人口.所以每一个城市都要考虑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妥善保护老城.我国作为一个高紧凑度的历史文化名城众多的国家,如果没有良好的思路、正确的定位、准确的时机把握来进行新城开发,就很难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特色风貌.

对于保定来讲,应重点向北、向西发展,建设新市区,保护好老中心街区和古建筑,促进旅游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把保定建设成为具有古都魅力和地方特色的现代化风景旅游城市.

3结束语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篇2

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能够将城市所受到的污水之害降至最低程度,是保证物质循环以及生态系统中各种能量正常流动的必要手段。根据许多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也能充分说明,城市水污染的有效控制关键在于排水管道系统的合理设计。然而我国目前无论在污水处理厂建设方面或排水管网的设计都相对滞后,很难与当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适应。这种情况下要求合理规划设计城市的排水管道系统,充分发挥排水管道的重要作用。

2规划设计排水管道系统准备工作

从系统工程方面考虑,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水工程规划要求以总体规划为指导,通过与区域实际发展情况全面规划排水水体、污水处理厂以及排水管道系统。而从工程经济角度,规划设计排水管道系统的目标在于坚持节省资源能源的战略,使具体规划内容可涵盖各方面因素如城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工程技术等,确保该规划方案能够成为具体设计施工中的指导参考。

2.1构建排水系统体制

城市化进程中排水管道系统体制的构建通常体现在两方面,即:第一,排水系统合流制。具体指为利用统一管道系统将城市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雨水等同时进行排除。第二,排水分流制。主要将管道进行雨水、污水管道的划分,使城市的工业生产或生活污水废水利用同一管道系统,而雨水则利用另一管道系统。以目前常用的合流制系统为典型代表,其又可细化为直排式、截流式以及全处理式三种类型。其中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在国内外许多旧城区的应用较为广泛,不对混合污水做任何处理便向水体中排入,所以这种方式对水环境的破坏与污染情况极为严重。而截流式合流制主要针对直排式合流制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通过溢流井的设置、下游处污水处理厂的构建以及截流干道的修建等完成对污水的处理。但需注意这种排水系统体制仅适用于气候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若存在雨天或其他较差气候条件情况下只能完成部分处理工作。另外,全处理式合流制一般适用于余量较少地区,能够将城市污水废水以及降水都可通过处理厂进行处理,将对水质的影响降至最低,但这种方式涉及的投资较多。因此在选择排水系统体制时需充分考虑到区域的总体规划与财政情况并最大程度上保证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2.2规划设计的基础资料准备工作

排水管道系统的合理规划设计、工程的整体投资情况以及排水管道系统应用的效果等都要求在前期设计过程中做好基础资料准备工作。基础资料中具体应包括:集城市环保规划、防洪规划、道路规划以及给水规划等于一体的城市总体规划思路;关于城市水质污染情况、水体流量以及pH或SS等的排放水体资料;区域的自然气候条件;当前排水系统的相关设施;工业污水排放量与水质的具体情况。

2.3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规划设计排水管道过程中需遵循的原则主要体现在:首先,排水系统体制的合理选择。选择过程中针对小城镇可利用合流制方式,完成废水局部处理并达到排放标准后才可向管道系统中排入。对于新区或新建城市可利用分流制,将收集的雨水直接向附近水体排放,为污水处理厂与管道系统减轻负荷。其次,污水管道设计。污水管道设计过程中从区域性与系统性角度,要求坚持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再次,雨水管道的设计。若城市处于多山区、丘陵区域,城市的排水体系需保持与山洪防止相结合,对雨水的处理可遵循就近排放的原则。最后,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对于污水或雨水应做好定期规划,通过深度净化或二次处理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情况。

2.4规划设计参数的确定

排水管道设施规模的确定要求参考设计中的相关参数,而参数的选择既应满足经济合理与节约资源能源的原则,还需与具体操作中的技术相适应。通常规划设计的参数主要包括规划人口与年限、污水排放量、污染负荷、排水定额、溢流时间以及径流系数等。

3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案分析

3.1合理布置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在布置工程需保证管道在走向上应与城市的地形趋势相适应,做好顺坡排水工作。同时,为满足城市中各区域的规划要求,在管径大小与官网密度方面应保持合理,对排水路线进行控制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另外,需避免集中排放污水与雨水的情况,可采取分散处理的方式,并在水体附近布置污水截流干管。

3.2排水出路与排水线路的选择

在排水出路选择方面,可将现行的排水干线作为排放雨水或污水的出路,也可将天然排水系统作为排水出炉。但需注意无论高程或流量方面都应保证能够进行污水的排放。而在排水线路选择方面,需要考虑的主要为根据排水规划的总体安排,避免排水线路设定在构筑物与其他难以通过的地带。

3.3汇水面积的合理控制

汇水面积的在进行划分过程中,应从四方面进行考虑。第一,根据城市地形条件、小区规划等完成汇水面积的具体划分。第二,在污水与雨水汇水面积划分时,需使其面积保持适中。第三,汇水面积在形状上需结合地形变化特征,最大程度上保持规则。第四,汇水面积的设定应注重与其他系统统筹规划。

3.4排水管道系统高程的控制

排水系统在搞成控制方面首先需考虑到管道出口高程的控制,具体需根据水体的常水位、洪水位等情况。其次应做好管道起点处的高程控制,一般管道的起点主要指排水要求较高的地下室或低洼地带等。最后对管道节点高程的控制,其主要包括地下管线交叉处的节点或接入的支管等。

4结论

合理规划设计排水管道系统是解决城市水污染与水资源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具体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求正视排水管道系统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构建排水系统体制,做好基础资料的准备工作并确定规划设计的基本参数。另外在方案设计过程中也应考虑到排水系统、排水出路、排水线路、汇水面积以及系统高程控制问题,确保排水管道系统的设计更为合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历史;城市文化;保护

引言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是优秀的历史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生活品质,还可以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目前,历史和文化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如何实现对历史文化的有效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近年来城市设计理念的不断进步,其规划与设计的对象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城市的空间上,开始深入到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实现城市空间规划设计与文化内涵的有效统一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意义

首先,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有效保护,能够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和文明进步提供巨大的帮助,因为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除此之外,历史文化的保护,能够为城市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资源,带动社会、经济以及环境效益的不断提高和改善,有助于现代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

其次,对城市特有风格、传统文化以及历史风貌的有效保护,为城市在国内外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城市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物质基础,这在带动城市科学技术、经济建设以及文化艺术发展的同时,能够使城市更好地融入到世界城市的发展潮流当中,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条件。

再次,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有效保护,能够更好的满足城市居民对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借助城市历史文化功能的有效发掘和应用,对促进现代城市的文化昌盛和文明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城市规划设计中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效保护策略

(一)重视科学规划

在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中,由于旧城改造会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内容和对象,对旧城改造的目的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做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的总体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在城市的规划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要善于从历史文化的保护中需求发展,做到从全局出发,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进行整体的安排和部署,确保城市空间规划和历史文化的有效统一。例如,在旧城的改造规划中,一定要遵循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为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留有余地,因为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也很难一蹴而就,所以在城市规划时要为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留足空间。

(二)确保城市设计的合理性

无论是城市新城的规划,还是旧城的改造,为了使城市的各项功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并使现有的历史文化能够更好地为城市服务,并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美观、安全而又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环境,城市功能设计的合理性至关重要。对此,在城市的规划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的保护,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上要实现历史传统文化和城市现代文化的有效统一,不能出现“一个城市,两种文化”的冲突问题,那样会导致城市出现分裂感。例如,在城市的古建筑周围进行城市建设与规划时,在城市设计上需要与古建筑尽量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得城市显得更有整体感和文化底蕴,避免新建建筑对城市传统标志性建设物的埋没,使得城市丧失原有底蕴和历史特色。

(三)做好历史文化名城新区与旧城的协调开发

由于中国的人口众多,因此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人口密度都比较大,紧凑性比较强,中心城区、老城区基本都是多功能过度重叠的区域,而随着城市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这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相对不利的,为了使老城区的功能更加完备,服务压力有所降低,很多城市都是通过城市新区的开辟来实现对旧城的疏导和保护。但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新城的开辟与旧城的改造必须保持协调和统一,引导城市创造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空间形态,在实现对历史文化名城有效保护的同时,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构建完善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首先,城市的相关部门要持续增加投入,扩大对名城的保护范围,不仅要做到对城市建筑、街道等有形文化进行有效保护,还要重视对民间工艺、民俗精华、传统戏剧等无形文化的保护;其次,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供更多的法律依据和政策参考;再次,要充分发挥城市各个阶层和组织的保护职能与作用,如地方政府、城市街道、志愿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等。

(五)提高市民的历史文化保护意识,建立奖励机制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人人有责,城市的相关部门只有重视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和指导,才能提高全民对历史文化保护的意识,敢于同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做斗争。同时,相关部门要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奖惩机制,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及其人员的权责和义务,加大考核与奖惩的力度和范围,这样才能将各项保护措施进行有效的贯彻与落实。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对历史文化的有效保护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历史沉淀,相关部门应当对其进行更加充分的挖掘和保护,才能不断提高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水平和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于冬波, 黄祖群, 王春晖. 城市历史性建筑广场的景观规划与设计——以长春市文化广场为例[J]. 河南科技:上半月, 2011, (3).

[2]阎宏斌. 现代城市规划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以洛阳为例[J]. 生产力研究, 2011, (8): 120-123.

[3]宋雅春. 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历史文化三位一体[J]. 大众文艺:学术版, 2011, (24): 340.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篇4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战略要求,长沙镇原有的城市中心的主要功能依规划将逐步转移至新的城市中心,城市结构将相继产生变异,城镇规模扩大,人口分散等使得旧城中心区经济活力正面临日渐衰落的危机(图1)。长沙镇旧城区面积约40万m2,其中本项目所在山花街地块占地面积3万m2(45亩),位于旧城区中部,为其镇政府原所在地。项目用地包括南北两个地块,北部地块长约180m,宽约76m,用地面积约1.35万m2;南部地块长约225m,宽约64m,用地面积约1.63万m2。现状总建筑面积6万m2。周围教育资源集中,邻近镇区最主要的文化娱乐空间和景观核心,曾是长沙镇最重要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在未来规划中也处于镇文化教育中心地段。

现状分析与设计条件解析

功能———从多样走向单一。山花街地块内部包含15m宽的城市道路(山花街),地块内建筑以临街线性分布的2~4层居民自建房为主,其形式多为底商上宅。随着政府的搬离,由政府机能所带动的地块生命力逐步丧失,商业功能没落,仅剩的居住功能也由于建筑老化,环境落后等原因在逐步衰落,只留下老年人和留守儿童成为了山花街生活场景的主要人群。这一情况与我国大多数小城镇中心地块十分相似,即复合功能向单一功能转变,建筑品质下降等都成为了旧城衰退的诱因(图2)。

空间———从丰富走向衰落。山花街地块作为沿街形成的线性地块和道路交叉口,道路与建筑之间形成的交往空间自然成为了街区公共、半公共的场所,内部街道成为了居民的主要生活场景。围绕着街道邻里熏肉箱、夜间的小烧烤摊等等都充分体现了山花街以“街”为主的空间传统和生活习惯。然而随着90年代以来的房地产的开发,地块外侧的高层商品房建设将地块内部的自建住宅孤立,外加居民擅自建设及乱搭乱建的情况严重,整体环境变差(图3)。

机遇与危机同在,位于本地块东南侧的陈家中学是镇区最主要的教学资源,东北侧的桔子广场正在进行改造,旨在创造出适宜公众的公共空间,其中的戏台、广场等重要节点的塑造正是植根于当地特有的娱乐活动;同时西侧的现有过境路向城市内部道路转变所形成的商业氛围也为本地块提供了商业潜力。如何结合文教功能与公共交往空间,合理重置本地块的功能成为本更新的重点问题之一。同时现状的低层高密度也给更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形式束缚。

更新改造模式

通过上文对于山花街现状的介绍,可以发现,对其进行形如大城市的居住区规划是不符合其发展需求的。大城市的旧城更新为居住区规划的策略主要有以下两个导向:第一,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多是以房地产商的资金为经济依托,通过高容积率来达到经济效益。这样的规划策略在小城镇是不适用的:高的容积率在小城镇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空间效益,对小城镇的传统肌理产生破坏。第二,以景观效益为导向,强调居住区的景观优势,多为单一的居住功能和少许配套功能。这种规划策略在长沙这样的小城镇也是不适用的:山花街本已单一的社区功能如不在更新规划上加以补充,将使社区无法延续其原有的生命活力。因此该方案提出以下更新框架:在规划上结合新旧绑定开发的政策手段,引入商业的多样化功能,采取点式高层的住宅以满足更新开发的经济压力,同时运用建筑裙房的空间塑造来延续地块文脉,给予居民宜人的交往空间。

政策引导———新旧绑定开发的政策手段。长沙镇山花街更新因地块较小,原住民较多的情况,采取大规模激进式的开发模式在地块经济性和更新可行性上是不可避免的,原因有以下两点:原有容积率高于2.0,依据现有的旧城拆迁还房的经验以及长沙镇现阶段地价和房价之比,“拆一建三”①才能基本满足房地产开发有利可图;然而,若单一地采取以开发商利益为主体的政策导向,必定会导致不符合小城镇现状的城市格局和不符合原有居民居住习惯的建筑形制。故该次更新改造积极探索适应长沙镇发展需要的多元共存互补的更新模式:在政策手段上,建议政府对开发商采取“新旧绑定”的政策,规避开发商利益优先的问题,在给予新区容积补助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旧城更新的容积率压力,将山花街地块的容积率压力降至“拆一建二”②,同时加强对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原住民提供可选择的居住地,这样才能带动新区建设和旧城更新。

开发策略———以商业为导向的开发方向。如前文现状分析中提到,山花街现状的单一的居住功能是地块活力丧失的主要原因。简•雅各布斯的“城市多样性”的概念曾明确提出了若要一个地区保持活力,就必须保证内部区域的主要功能必须要多于一个,最好是多于两个。这些功能可确保人流的存在[3]。该次更新正是基于对于山花街地块多样性的分析,结合周边环境提出以商业为导向。这里设置的商业并不是巨大的商业综合体,而是适宜于小城镇发展的小企业(小规模功用),这些零售业、文化和娱乐业等服务行业的入驻,确保了分时段的人流的存在:区别于单一的住宅区所导致的同时段出行,多样的零售业可以将学生流聚集与此,文化与娱乐业也可以吸引晚间来广场散步或娱乐的居民。同时商业导向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开发商的利益,也为原住民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性。

建筑设计策略。由于在更新模式上选择以高层点式住宅来满足“拆一建二”的开发经济压力,对于裙房的建筑空间的营造则成为了延续城市文脉,满足居民交往需求的主要途径(图4-图5)故在设计中提出以下两个建筑设计策略。生活场景的保留是延续城市文脉最现实的思路,而街道正是山花街地块中大部分生活场景的载体。设计中保留“街”这一空间主体,以一条曲折的街形成两侧线性的商业界面,并在转折处形成“院”式节点,设置室外的交往空间,以进一步完善街道空间的品质,增强其吸引力;用两层的商业裙房屋顶形成屋外平台,使得街道的剖面及视线效果更接近传统的街道尺度,二层的公共空间也起到了强化街道氛围的作用。步行空间作为提高小城镇旧城区公共聚集性,增强城市公共生活吸引力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未得到足够的重视[4]。对于小城镇,步行不仅仅是交通方式,也是一种交往方式。在该设计中,步行成为了主要交通方式,车辆由场地进入地下停车库,裙房之间步行空间与交往空间交错布置,在这样的步行空间中,人们聊聊家常,熏熏腊肉,老年人拥有了夏日乘凉的地方,孩童们上下学从这里穿过。这样的街道融合了日常生活的多样性与各式各样的使用者,也就越能得到人们随时随地的包括经济上的支持。

结语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篇5

1.空间设计

一般而言,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毫无疑问就是空间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作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生态规划中重要的一环,大体上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建造城市内容,二是作为城市空间内容,三是进行城市自身空间的构造建设。空间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完善自身内部空间的构建,设计出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另外,设计师在对城市环境进行艺术设计时,应全方位地考虑人与自然的位置关系。城市建筑物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更不能破坏地区环境。我们要建设的理应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型空间,同时是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生活空间。城市建设者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过程以及结束后对地区环境产生的影响,要不断完善设计方案,使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甚至消除,创造最接近自然的生态环境。当前我国生态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亲绿化空间设计,二是亲地空间设计,三是亲水空间设计。亲绿化空间设计就是通过设计合理的绿化场地为人们提供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场所。亲地空间设计是指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满足高层楼栋居民需求,创造出更多的休闲场地。亲水空间设计就是要创造出舒适怡人,且具有各式各样功能特色的近水空间,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此外,不仅要拓展地面资源,也要适度拓展地下空间,这样不仅能够节约土地使用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能够有效减少能源与运营费用的损耗。

2.绿化设计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绿化设计,它也是建造清新亮丽、怡人宜居的城市的基础。许多美丽的城市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园林绿地,这里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人们在繁忙生活中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绿化程度。城市建设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加大绿化建设的力度,适当扩大城市的植被覆盖面积,不仅能够起到调节氧气与二氧化碳浓度的作用,还能够保证本土植物不会被外来植物入侵而打乱生态平衡。同时在进行绿化过程中要加强物种多样性配置,要考虑种植植物的高低、密集程度以及景观美化性质。这种注重人与自然和谐一体化的环境绿化配置,既能够愉悦心情,又能够使景观与生态、植物与人类生活环境融合,最终创造出多元、美观、和谐的生态环境。

3.水体设计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城市的发展往往与当地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有密切关联,一个城市的温度、湿度以及景观绿化质量、卫生质量都依赖于水环境。根据水流动的特性,通过将水作为载体进行一些环境艺术设计,既能够满足人们对环境美的需求,又能够让人体验到水带来的怡人享受。

二、结语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建设城市有着积极的意义。设计师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格局,多元化地设计城市建设方案,使得环境艺术设计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对城市环境进行艺术设计,在保持现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之下,对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完善,真正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创造有益于人们身心的理想的生活环境。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篇6

主要从人文学视角探讨城市规划对公民民主意识的影响,认为城市规划会影响公共空间的设置,影响人群的集

>> 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 论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规划管理 论校园规划与城市规划 论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 论城市规划管理的现状与改进建议 论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路 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论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的关联 论城市规划与施工测量 论城市规划与旅游发展 论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 论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 论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论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协调 论城市规划与精品城市设计 论城市化与城市规划之关系 论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 论城市空间发展与城市规划 论城市规划与城市空间发展 论城市规划的主体性与规划尺度的适宜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庞文治,于进海.政治对规划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规划师论坛,23

[3]尼格尔・泰勒.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徐善登,李庆钧.论公民参与城市规划的民主价值.理论与改革,2009,(02)

[5]帕克,伯吉斯,麦肯齐.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

[6]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

[7]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

[8]学明,吴松,远东.哈贝马斯论交往.云南人民出版社

[9]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午印书馆

[10]对美国城市规划的新认识.http:///NewsShow6147.aspx

[11]Roland Martin.A. et J. Picard.古希腊城市规划.1974

[12]从工具理性到交往理性――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内核与理论变迁.城市规划,2009,33

[13]路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篇7

关键词: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8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6003204一、凝炼特色,另辟蹊径

城市规划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近年来,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培养模式日趋多元化,其侧重点和办学背景各有不同:有的以建筑学为背景,有的以宏观规划为重点,有的以地理学为背景,有的以园林学为背景[1]。各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办学历史也长短不一,教学资源分布不均。笔者认为,探索一种在地域、时代、学缘关系、学科资源上优势互补,面向社会的城市规划专业特色培养模式,是各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农林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属弱势专业,学习借鉴强校培养模式固然需要,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凝炼特色、另辟蹊径”,才是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出路。

农林院校地缘分布广,因自然气候和自然资源的差异性,各地农林院校的研究特色较为鲜明,这正是城市规划专业所需要的;因此,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应借助这种多样性,探索城市规划专业的特色培养模式。

结合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地域及教学资源特点,文章探索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特色培养模式,以期抛砖引玉。

二、整合资源,优势交叉

(一)特色课程设置

园林专业是农林院校的传统专业,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与城市规划专业交叉,可以弥补城市规划专业的盲区。园林专业的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等可作为一门综合课程纳入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模块,学生在完成城市设计方案时,可在这方面发挥特长。农林院校在非主流的传统材料研究上也有自身特色,如木材、竹材、农作物纤维类材料等。结合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创新实验项目,可将低碳理念、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内容融入城市规划教学,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规划实践中的问题,使规划从文本到图纸具备可操作性。

生态学也是农林院校的专门学科,通过引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促进生态学理论发展。城市规划专业可适当开设生态学的相关课程,在低年级通过专业基础课程掌握生态理论,进而学习城市生态学专业选修课程,在高年级参加设计实践,融入生态规划理念,使规划设计更具前瞻性。城市生态学是在生态学基础上,面向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工科专业开设的城市学类课程,是专业领域知识拓展的特色专业选修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学生理解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理解城市化过程及其主要问题,理解有关城市社会结构,理解城市人口、社会、生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从而掌握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2-3],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城市发展实践中的问题。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郑玮锋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模式探索

农林院校的校级公共选修课程有许多与农林直接相关,城市规划专业在这方面课程上有一定的选修空间,适当选修这方面课程,建立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特色知识体系,为学生就业打开新局面。

(二)就业点的选择

与城市规划专业强校相比,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弱势不言而喻,毕业生在高资质规划设计单位就业的可能性低,因此,创新培养模式,另辟蹊径,找到强校毕业生就业盲区,发挥自身特长至关重要,而这一特色只能借助农林院校自身的学科特点建立。福建是林业大省,与林业结合的规划设计院有一定数量,如各地的林业勘察设计院,对具有林业背景的规划人才需求量较大。这些就业点往往不是强校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的选择,至少不是首选,农林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可在这些用人单位寻找空间。

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在实践教学中交流

农林院校的强势学科是农林,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及科研资源的投入上比其他综合性大学及规划专业强校肯定要少,为弥补这一不足,需要“高位嫁接”“借船出海”。

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区域性或全国性设计竞赛的方式走出去,扩大与强校的校际交流;通过聘请资深教授、专家、设计师开设讲座,指导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扩大与强校的校际交流及与设计单位的交流。

充分利用寒暑假及综合设计实习时间,加大学生设计院实习力度。学生在设计院内与强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实习生直接交流,与毕业于强校的设计院规划设计师交流,取长补短。这是农林类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特色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

(二)“宽口径”培养

城乡规划学已设置为一级学科,但从大建筑的角度看,建筑与规划不可截然分开[4]。城市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的强校,其培养模式的专门化程度高,学生就业对口性强,而农林类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应注重培养模式的宽口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即多方借鉴建筑学专业强校的培养模式,结合自身特点消化吸收,形成独特的“宽口径”培养模式。适当加强建筑设计能力培养,并结合农林院校特色,融入前述非主流的传统材料应用,使学生在中、低端建筑设计院也能适应工作需要,找到就业岗位。

四、知行结合,创新技能

校内特色实践环节实训,农林院校特色规划设计实训,使学生在农林类专项规划项目方面得到独到的培养。

(一)特色教学环节

新农村规划、森林旅游规划、农产品物流园区规划、农业生态园区规划、设施农业生产区规划、林产品加工区规划、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规划、林业生产区规划等,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福建农林大学作为一所位于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农林类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对台学术交流也是特色培养模式之一,通过选送本科生到台湾培养,实现学术交流与互补,培养特色专业技能。

(二) “大设计”主线

城市规划专业学制5年,作为非农林专业,自2004年以来,其专业培养计划经过6次修订。近几年,结合社会宽口径、高水平人才需求,根据2004级到2010级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实习情况,发现城市规划专业培养计划中设计实践课程尚存在结构体系不尽合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设计题目概念化,真题少;规划与建筑的设计基础不扎实,互不联系;专业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脱节,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设计课程没有形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完整体系;设计课程的主导地位不明确,学生介入设计课程时间晚。

设计实践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与社会接轨,体现专业技能的重要课程[5]。为彰显设计实践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完善设计实践课程的结构体系,打通规划与建筑的设计基础类课程,以各种形式的设计实践类课程为主线,与专业理论课程有机结合,注重设计真题,做设计院的实际项目,建立设计院高级技术人员对教案的评价机制,形成贯穿城市规划专业5年教学全过程的“大设计”特色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农林院校城市规划本科设计类课程形成有机的“大设计”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并以此为主线引领整个专业课程教学,为城市规划本科专业特色型培养计划的修订提供了依据。

五、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宋代叶适《水心别集·十五·终论》:“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挟弓注矢以从之。”

对《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一) 重点培养

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想通过自身努力在本科毕业后考研,而且目标院校多为城市规划专业中、高端院校。对这类学生,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上应体现“拔高”原则,通过公共选修课程、专家教授学术报告、课外设计小组、校际设计竞赛等形式,发挥学生长处,激发学习兴趣,有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实现梦想。

(二) 创新项目

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平台,结合地区特点,组织学有余力的城市规划高年级学生尝试特色研究。城市规划专业已在福州城市滨水区规划建设方面展开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特色探索。

福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闽江下游冲击平原,闽江入海口在城市东部,城内分布较多内河、湖泊,从而形成了福州独特的“江—河—湖—海”四位一体的城市水文化。

根据中国传统的文化取向,阴阳五行是人们认识自然的基础,金、木、水、火、土是构成自然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指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风水理论体系,对中国城市的建筑空间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以水为主脉形成城市空间结构,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原生态理念。当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原生态的城市生活空间日渐消失,对城市生存环境构成了威胁。如何让城市回归自然,如何以科技塑造生态型城市空间成为突出问题。

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平台拟理清水文化对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形成的效应,从中整理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脉络结构,总结其中的原生态理念,得出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脉络结构图,为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学生在此方向与指导教师沟通,形成具体的研究子项目,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规划与建筑设计创新性探索。

六、凝炼特色,水到渠成

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问:‘如何是妙用一句?’师曰:‘水到渠成’”[6]。

实践证明: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办学模式应在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培养模式基础上,借鉴强校的培养模式,高位嫁接,明确专业培养方向,但不能脱离实际照搬照抄。

凝炼特色是找准自身培养模式的重要前提,特色定位正确,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才能水到渠成。因而,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模式的确立应着重以下4个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现有办学资源,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

第二,强校的优秀培养模式为我所用,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寻求个性化发展。

第三,以设计实践技能为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核心,立足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第四,分类指导,点面结合,将“创新”作为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永恒的主题。城市规划专业特色培养模式的形成,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前虎.《城乡规划法》实施后的城市规划教学体系优化探索[J].规划师,2009,25(4):77-82.

[2] 徐海燕,谭振锋.凸显研究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的教学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4):152-154.

[3] 周江评,邱少俊.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和不足[J].城市规划学刊,2008(4):112-118.

[4] 陈征帆.论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素养及教学模式的应变[J].城市规划,2009(9):82-85.

[5] 叶飞帆.本科工程教育的能力与课程关系模型及其应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1):120-124.

Training mode of urban planning specialty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ZHENG Weifeng

(Department of Urban Planning,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Fujian Province, P. R. China)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in the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is nonmainstream specialty. Urban planning specialt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originates from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the existing education resources of school. With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planning specialty, employ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 requirement in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characteristics training mode of urban planning specialty.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篇8

关键词:城乡规划学;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240-02

2011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印发了《学位指导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其中,“建筑学”一级学科中的“城市规划”二级学科被分离出来,并被设置为新的“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这被认为是“我国国情所地,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求,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需要”[1]。随着这一宏观形势的变化,原来以培养城市规划与建设人才为主的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必然需要重新建构才能与学科的调整与发展相适应,才能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一、城乡规划学的内涵

1.城乡规划学是对城乡统筹问题的认同与回应。从21世纪开始,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希望和出路则在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号召;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据相关报道,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7.5%,三次产业结构为12.8:52.2:35.0,农业就业人数只占就业总人数20%。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看,中国总体上已经基本具备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条件。因此,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与发展将有利于城乡统筹战略思想的有效实施。

2.城乡规划学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的统一。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一直都将城市物质空间作为研究的主体,将城市看作为一个放大的建筑物,一直过分地强调城市规划的工程技术性和审美意识。1960年后,欧美城市机体的高度复杂化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得城市规划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领域[2]。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带的问题也不断增多,以致于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地理等其他学科理论和交叉思想不断来调整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如吴良镛院士提出了“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任致远研究员提出“城市科学”等。纵观世界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盖迪斯的“人与自然融合”到芒福德倡导的“区域整体协调”等思想,正如尼格尔・泰勒所言:二战以后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经历了规划方法变革和规划重心的转移,在不断地批判与反省中,城市规划早已不再是早期单纯的空间设计,而走向了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道路[3]。

3.城乡规划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从传统的城市规划到现代的城乡规划学,不是单纯的物质空间研究范围的扩展问题,而是要研究城乡空间统筹中的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也不是工程技术应用面的扩展问题,而是涉及公共政策、法律法规、历史文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城乡规划学的研究对象是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安排、空间管制以及相互关系。研究内容包括:城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土地统筹利用与设计、城乡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基础设施规划。

二、现有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1952年开始设立城市规划专业至今,已有约60年的发展历史,其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育评估体系等是作为建筑学之中的“工学”门类来进行构建的。随着全球化进程和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结构和职业需要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建筑学”为专业主体的传统内容[4]。因此,相对于新的城乡规划学,现有的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1)重视城市物质空间规划与设计的教育和训练,使得学生在城市社会、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知识不足。比如始终强调“城市是扩大的建筑”这一设计理念。(2)重视规划技术手段和工具运用的教育和训练,使得学生在政策理解、法律运用、沟通协商等人文素质方面的能力不强。一方面表现在相应的课程缺乏,另一方面表现在训练或实践缺乏。(3)缺乏乡村自然、社会、经济等理论知识。由于学科发展长期以来都以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为对象,不仅导致乡村理论研究十分薄弱,人才培养也局限于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在目前的新农村规划与建设中,就是沿用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和思想。

三、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1.人才培养定位。以自然、社会、经济和人文构筑而成的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巨型系统,是在各自不同或特定的地理条件下成长、发展起来的。城乡规划作为城乡社会经济建设的龙头,无疑是要致力于城乡空间的有序发展,致力于城乡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从而为城乡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人居生态环境。因此,城乡规划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承担着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的重任。宋绍杭等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态势,要求未来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要承担起城乡建设、区域发展与城镇化、城乡社会服务与物质形态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制等重要工作[5]。

2.课程体系构建。根据人才定位,参照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可划分为理科类、文科类和工科类课程等三大类。其中,理科类课程包括城乡地理学、景观生态学、资源学、空间经济学、可持续环境和系统论等;文科类课程包括城乡住房社会学、土地政治经济学、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行政管理体与法规等;工科类课程包括城乡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设计、道路与交通、建筑技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城乡社区规划与建设、地理信息系统等。以上三大类课程体系中,理科类以培养理论基础为主,文科类以培养综合素质为主,工科类以培养技术技能为主,从而达到培养城乡规划综合型、创新型、社会型人才的目标。

传统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已经走过了60年,新的城乡规划学站在了时代的起点,抓住机遇,探索创新是当前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必然的选择和共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关于广泛征求《增设“城市规划学”为一级学科论证报告》意见的涵[EB/OL].

http://省略.cn/news/shownews.asp?id=232

[2]杨俊宴.城规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的雷达圈层模型研究[C]//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2011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尼格尔・泰勒.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流变[M].李白玉,陈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赵万民,等.关于“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学术思考[J].城市规划,2010,(6).

[5]宋绍杭,等.地方工科院校规划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路径探索――浙江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办学思路[C]//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2011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上一篇:商务平台设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现代平面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