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式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6 03:45:20

研讨式教学论文

研讨式教学论文篇1

目前,大多文学教材采用“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作品节选”的三段式套路,因其“史”和“编”的特点,长期以来在学术理念上形成了误区:教材定位的非学术化,文学史知识的纯客观化,操作方式上的集体化。于是,教材忽视了文学自身规律和特性,重点不够突出,缺乏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实践证明,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反映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时代特性:

第一,从纵向上,根据“厚今薄古”的原则调整课程内容体系。整个西方文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7-18世纪的古典主义和启蒙文学,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以及20世纪中期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传统的文学教材及教学内容往往侧重于19世纪及以前的经典文学,对于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后的现代主义文学则无暇顾及或只是匆匆带过。于是便形成了这样的弊端:知识陈旧,即时性差,信息获取滞后于当代重要研究成果及前沿动态。因此,在教学中对课堂教学内容应做适当调整“,本着详近略远原则,把重点从古代移到现代”,尤其是20世纪后的现代主义文学,体现文明成果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转换,使学生了解现当代重要的研究成果、文学思潮、批评方法。

第二,从横向上,压缩文学史教学,开展专题教学。在以往的文学教学中,我们多采用“古代、近代、现当代”的分段式教学模式。这种文学史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宽,作家作品多,文学现象纷繁复杂,面面俱到,给教学增加了不少困难,容易影响教学效果。此外,基础课程占用的时间过长,既不利于教师的科研探索和学生的自学研讨,也影响课程体系的建设。所以,在保留外国文学史教学中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可对其大力压缩,并推出一系列专题选修课,比如:英美文学经典、西方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西方小说叙事研究、西方诗歌艺术研究、西方悲剧艺术研究、比较文学研究、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专题研究、西方文化概论等。这样改革,极大丰富了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趋于完善,尤其是为我们的研讨式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钻研和思考,完成文学的创造性阅读和阐释。

第三,重视文学理论在教材中的作用。文学理论是用于诠释文本的普遍理论,原是对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但反过来又影响和指导创作。具有历史重要性的文学理论学派包括有:新批评、形式主义、马克思主义、心理分析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等。学生掌握了不同的文学理论,便有可能采用多种文学批评方法从新的角度和层面对作品进行分析和阐释。现代文学教育正是要形成多元化的阐释格局,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阅读。总之,在编订外国文学教材时,我们应坚持“以史为经,以论为纬,以作品研究为中心”的原则,编写出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具有大学特点的外国文学教材。

二.采用主体性研讨式教学模式

大学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为了替学生解惑答疑,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为此,外国文学课堂应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和阐释能力。

第一,更新观念,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依据当代诗学阐释学思想,“作品包括文本和读者理解两部分,那么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才是文本自身意义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所以文学教学应当彻底改变以往以老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式教学方式。在主体性教学模式中,教师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在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引导”主体的作用,使教学活动具有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功能。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坚持“精讲、少讲、不讲”的原则,即重点、难点的地方精讲;参考资料多的内容少讲;简单易解的部分不讲,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一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单一的专业知识学习中解脱出来,达到“一课多能”的教学目标。学生既能掌握专业知识,提高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的能力,又能在思维方法、学习态度、表达技巧等方面得到综合训练。

第二,提倡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沙龙式”研讨。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学教学多采用单一的社会学历史学批评方法,以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作为衡量作家成败、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然而一部经典作品,无论在文化容量还是美学内涵上,都是博大精深的,因此我们应注重从文化、哲学、宗教、社会心理及科学等诸多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多方法的阐释,构建多元化的阐释格局。“在教学中将语言的输入和文化的导入”,就可以使学生体会和接受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价值观的空缺和不同,在沙龙式的研讨中更好的实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为此,我们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造。对于一个问题的认识,不给标准答案;对于不同的观点,也不作统一结论。学生依据不同的文学理论、批评方法和个人经验可以读出不同的意义。比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小说《邱园记事》,有人说它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淡漠和隔膜;有人说它反映了一战给人们带来的悲观和彷徨;也有人说它表现了人们对生死的不同看法;更有人分析了其中的生态主义思想。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研讨模式容易营造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活跃敏捷的主动思维。于是,学生在各抒己见中得出了不同而又深刻的个人感受,甚至不放过作品中的一个词一句话,文中出现的一些细节场景(花、蜗牛、机器轰鸣等),都作了细致而深入的探讨和推敲。

第三,论文写作是课堂讨论的结果。经过阅读准备、教师引导、全员参与和互动的课堂讨论,每一位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把握都达到了比较全面的程度,能够确定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提倡学生深入探索、大胆创新,启发和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运用新的批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作家作品进行新的解读。通过论文写作,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成就感和满足感自然而来,学习的积极性也就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当然,这种主体性教学模式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深谙教材的同时还要熟悉学生,在讨论时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有备而来。

三.结语

雅斯贝尔斯曾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我们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输送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而教育所担当的重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更为重要的是涵养丰富健全的人格,塑造完美高尚的灵魂,使人的潜能得到极大的挖掘和拓展,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和张扬。由此可见,教是为了不教,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才能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便是我们的文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任务所在。

研讨式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优化策略小组合作研讨会

合作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交互合作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互学习方式,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应用于教学之中,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小组合作讨论是合作学习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但这个被认为最有效的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变得低效和形式化。由于种种原因小组讨论变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点缀。践行合作学习的教师普遍有这样的感受:少了讨论。合作学习课堂失去了重要的特征,似乎又变成了传统的课堂;加上讨论。往往又费时低效,课堂变得嘈杂无序,讨论过程教师无法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监管。在这样的矛盾中,我就从讨论式教学的问题人手,寻求一种更加优化的讨论模式,从而使讨论式教学更加高效、有序,本文主要从对小组合作讨论环节进行反思并优化。

一、优化讨论环节

合作学习小组由前后左右同学为单位组成,每组一般按优生、中等生、后进生比例配编。小组编排可按两种方式进行:教师分配式——教师把具有不同观点和不同经历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既可以把不同性别和层次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也可以让每小组中有不同风格的学生”。自由选择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平时能相处融洽的伙伴。因为他们互相了解,彼此信任,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所以合作研讨会模式在小组内进行,能使学生间交流更顺畅。合作研讨会和传统小组合作讨论的区别在于,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位发言人发言,学习小组中的优秀生不再成为主角,它让中等或以下的学生有更多的展示机会。

1.合作研讨会的角色安排、流程和主要规则:

小组角色分为发言人、主持人和记录人。发言人,除组长外的其他小组成员,轮流发言;主持人,由组长或副组长担任,职责是主持和最后进行组内补充和总结;记录人,由组长或副组长担任,职责是记录和向全班展示研讨成果,回答其他小组的质疑。

讨论流程:发言人主动发言——小组成员点评——主持人邀请发言或点评——主持人总结补充——记录入向全班展示。

研讨会主要规则:可以自主发言或由主持人邀请发言;发言人发言时需站立(站着说),发言要简明扼要;记录人记录,其他同学聆听发言(坐着听);有支持、反对或补充意见,等轮到发言时提出;主持人和记录人海课轮流担任。

记录格式:

2.合作研讨会的主要优势

优势一:有序。传统小组合作讨论一般是整个小组对某个讨论主题进行同时互动交流。用“七嘴八舌”夹形容较为恰当,发言带有随机性。整个过程较为松散,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下,但合作研讨会有基本的研讨流程,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位学生发言交流,

“站着说、坐着听”让整个过程有序进行,同时这样的有序还体现在思维上,从中等生、学困生开始的研讨,最后由优秀生补充总结,使问题得到逐步深入探讨,由浅人深的剖析问题,直至问题的最终解决。这符合我们语文思维的一般规律。

优势二:高效。表面上看,传统的“七嘴八舌”式讨论在单位时间内,交流的内容较多,但实际上存在着简单重复、空话连篇的问题。合作研讨会发言内容被记录在案,避免不加思考胡乱发言的情况。另外,发言人在发言时不会被人插嘴打断,保持了思维的完整性,这样也使单位时间内的研究效率大大提高。

优势三:均衡。传统的小组合作讨论中,往往是优秀生“独霸一方”,中下等生“坐享其成”。久而久之,中等或以下的学生思维得不到训练,但思维的惰性和对优秀生的依赖性却与日俱增,这违背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合作研讨会研讨起点是从中、下等学生开始,最后由优秀生总结补充,从而避免了这一问题,也使得小组成员在思维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提高,小组内部的发展更加均衡。

优势四:可控。传统的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单凭小组展示,对小组讨论的内容、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最终的讨论结果了解非常有限,在同一时间内教师能够参与某几个小组的讨论。但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每个班有6、7个小组,教师无法参与所有的讨论,在多数课堂上,教师只是巡视,在这嘈杂的环境下,无法对每一个小组的讨论情况有所了解,可以说整个讨论处在一个不可控制的状态的。合作研讨会讨论过程中,始终只有一位学生发言,发言内容有案可查,主持人可根据组内讨论情况邀请组内成员发言,这样使得交流处于一种可控范围。

二、优化讨论内容

提高合作意义。语文课选择什么内容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这是一个关系到合作是否有价值的重要问题。因此,教师要课前选准合作讨论的内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重点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掌握知识,它往往值得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能加深学生对重点的印象。难点是因理论性较强,或因距离学生认知水平较远,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对此可以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进行讨论、各抒已见,然后教师加以点拨,加深理解、化难为易。其实讨论内容的选择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语文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中的客观的知识应该排除在外,讨论的内容应该是带有主观性的、争鸣性的以及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例如:在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大部分古文词汇的注释是没有必要去讨论的,需要讨论的问题应该是古文内容上需要理解、感悟和运用的知识点,能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方面。

三、优化合作氛围

教师适当调控,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就是要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获得一种尊重与快乐的感受,在自主思考、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充分享受合作成果。通过组与组之间的学习竞争来培养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合作、互动中自觉、高效地参与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责任感,是小组合作讨论的关键。因此在小组活动之前,我们要学生具备以下理念:每个学生都是小组的一员、都很重要、都能为小组出力、都有责任保障其他组员完成学习任务,只有所有成员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才算完成任务,激励小组成员的集体参与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将评价的重心放在激励小组集体上,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更多的小组展示其集体的观点和集体的成果,及时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小组成果,使每个小组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认可,体会合作的快乐,提高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随时都会有意外问题发生,如果得不到教师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教师必须对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仔细的观察和介入,给学生解疑释惑,及时给于他们有效的点拨和引导。对一些不愿意参加小组活动,缺席小组讨论的同学,应该有耐心和爱心,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被人尊重的滋味,然后慢慢引导他们融入小组学习。对一些浑水摸鱼,爱开小差的同学,应及时纠正并耐心教育,以保证讨论顺利进行。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中我们应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我们应适当运用,不能流于形式,应注重实际效果。教学中只有不断探索,逐步完善,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以上是我关于“小组合作讨论”的一些肤浅的看法。我的教学实践证明“小组合作研讨会”能提高讨论的有效性,使小组合作讨论不再是课堂组织形式的一种点缀,加之对讨论环节的恰当优化,就能使学生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可以使用小组合作研讨会的形式。长期的经验告诉我,小组讨论的形式应视情况而定,好的工具也要用在合适的地方才能发挥其优势作用。

研讨式教学论文篇3

一、读

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过程,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要求和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通过“读读、划划、圈圈”来学习认识新知和回顾巩固旧知识,找出教材中出现的新、旧知识点,并写好读书笔记。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阅读分析能力。以便在解题时,能读懂包含在题目中的各种信息,学会推敲题意,整理分析出能解题的“信息”逐步提高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安排的优点是: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

二、议

(一)是学生根据阅读教材内容说出圈划内容中哪些是新知识,哪些是已知的,知识点间存在着什么联系。这是进一步理解教材,再现知识的过程,有利于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消化吸收。

(二)是学生相互议论新、旧知识点在提出的问题中的作用。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完善知识,有利于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三)(是)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说出解答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思考、敏捷应对能力。

通过阅读教材、议论问题、学生就会产生疑惑,逐渐感爱到力不能及。此时,老师再传授知识时,学生听课目的明确,注意力集中,可主动联想旧知识、结合知识点进行思考,使旧知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利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三、验

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通过教师的操作示范,把直观的实验现象展示给学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关键。而实验技能的全面提高,最终应是通过学生实验来完成。这就要求除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外,还应尽力创造条件,增设学生实验,或转化部分演示实验,让学生有更多地机会去动手操作。要重点指导学生分析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掌握操作步骤及观察的方法,并简要总结出实验结论。

四、写

书面写作。一是根据读书和听课,简要地整理出读书笔记和听课记录,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今后记忆和理解。二是强化习题解答,它是进一步熟练和进一步消化、再巩固知识的过程,是对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过程,是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每教完部分内容,都要设计相应的题目来强化学生的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题目设计应努力抓住教材重点和学生的欠缺点,尽力挖掘出知识的内在联系,适当发展知识的外延;题目的难易要层次不同,既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其对知识有个再发展再创造的过程,同时也要兼顾那些求知欲高,接受能力强的优秀学生,让他们也带点“危机感”,增其动力,不可一概平淡无趣。

研讨式教学论文篇4

摘 要: 本文以研究型选修课“媒介文化研究”为例,探讨研讨式教学的方案设计与课堂组织。作为一门研究型课程,该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以问题为导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注重讨论议题与讨论形式的设计。

关键词: 研讨式教学 设计 实施 新闻专业 选修课《媒介文化研究》

研讨式教学,近来受到高校界的探讨与关注,这是令人欣慰的事情。因为十多年来的高考扩招,导致我国高等教育迅速进入大众化阶段,在学生激增、教师有限的情况下,许多课程采用大班型授课,粗放式教学,造成“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局面,明显不利于人才培养。研讨式教学,以小班型授课、研究性学习为特点,注重人才培养的精细化,它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自然是一种进步。然而,研讨式教学怎样才能收到实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呢?教学方案的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具体组织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实践、反复摸索,才能使研讨式教学的提倡不光停留在教学理念层面,而做到对教学环节具有切实的指导作用。本文试图从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组织等三个方面,对研讨式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与同行进行交流与切磋。

一、教学目标定位

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目标,纲要强调要“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无疑对高校“培养什么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它要求高校教学不仅传授知识,还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意识。

研讨式教学与传统传授式教学的不同就在于,后者重在传授知识,而研讨式教学,要突出“研究”,也就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思想,提出新的理论”[1]的能力与素质。这种能力与素质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比如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的质疑和批判的思维品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总之,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是研讨式教学最终的落脚点。

“媒介文化研究”这门课程,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选修课,属于一门新兴的课程,课程开设历史并不长,至今不过近十年的时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的繁荣昌盛,以及新媒介技术的传播、扩散,使我国社会急剧向媒介化社会转型。我们置身于一个传媒所建构的景观社会里,传媒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于是带着探究传媒文化如何建构我们的认知与行动的任务,这门课程应运而生。目前,这门课程,在不同的高校,课程名称不尽相同,有“大众文化概论”、“传媒文化研究”、“媒介与大众文化研究”、“媒介文化专题”等。这类课程面向本科生开设有两个教学层次,一个层次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各年级开设的通识课,属于概论型课程。另一个层次是面向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属于研究型课程。“媒介文化研究”属于研究型的层次,它是面向新闻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选修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批判思维,学生在了解基本文化研究理论的基础之上,掌握媒介文化的研究方法与视角,提高对媒介文化现象的分析能力,进而站在批判理论的立场,对中国90年代以来的媒介文化现象进行观察与研究,对形成热点、引起争议的媒介文化文本进行独立的判断与分析。重在观察与分析、而非基础知识习得,它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能力。设定好了这个教学目标,接下来教学内容设计与课堂教学的组织也就围绕它逐步展开。

二、教学内容设计

研讨式教学,如何贯彻全面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的目标呢?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突出研究特色,以教师的知识与理论讲授为铺垫,学生的参与和研讨为重心。教师课堂讲授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知识,能以具备的知识经验去建构、生长新知识”,[2]因此,授课时教师精讲课程内容,扼要勾勒出完整的知识脉络,讲清楚理论的要点与来龙去脉即可,余下的时间留给学生自由讨论。在内容设计上选择那些适合讨论的议题,即适合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抓手”,提炼难易适中、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问题。

在“媒介文化研究”课程中,教师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方法,提炼能够体现课程精髓的知识点与议题,每个单元涉及一个重要议题,每个议题均为该门课程关注与探讨的中心问题,通过“意义的生产”、“文本与语境”、“阅听人与身份认同”、“技术与文化”等四个议题的设定,实际上将媒介文化的生产、传播、接受等核心问题予以提炼与设计。为了便于学生思考与具体讨论,大的议题可以继续拆分成几个话题,以“意义的生产”这一单元为例,这个单元议题主要关注的是,“意义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通过话题拆分,再将其分成四讲内容,即“符号学”、“话语与权力”、“文化霸权理论”、“传播政治经济学”等,由此,该议题变得简化而利于把握与操作。这一单元的线索十分明晰,即首先抛出话题,提出意义不是自然的,而是人为的、建构的,以符号学理论为铺垫;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话语背后的权力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探究支配意义生产的政治力量、经济力量,以及其他影响意义生产的因素。统帅上述内容的核心即是本单元的核心议题“意义的生产”。总之,以“议题”为轴心组织课程内容,将大的问题分解为数个话题但又始终不离开核心问题、不离开本门课程的主线。

与此同时,如何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怎样才能使学生不对西方的文化理论产生望而生畏的心理呢?针对这类问题,教师采取的办法是选取贴近中国现实、贴近当下文化的个案。这样授课的另一条辅线就是中国90年代以来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形成热点、引起争议的媒介文化文本。如何讲清楚意义生产的制约因素?如何讨论意义生产背后的政治经济学力量呢?教师选取典型个案,以2004年电视剧《林海雪原》改编为例,(配以曲波小说原著《林海雪原》,1960年电影版本《林海雪原》为参照),讨论该剧在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上进行了怎样的改编与再创造?哪些因素制约着电视剧的意义生产?或者左右改编方向的力量有哪些?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下决定意义生产的力量与因素。经过这样的设计,“意义生产”这个议题便被缩小、被具体化了,学生查阅相关评论与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观看感受来谈,讨论起来也就显得饶有兴趣,发言也变得踊跃。

三、课堂教学组织

研讨式教学包括两部分内容,即:研究与探讨。所谓研究,就是学生探究式学习、自主性学习;所谓探讨,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个人见解,互相启发与争论,教师引导与点评的过程。

与传统课堂老师“满堂灌”的授课方法不同,研讨式教学强调师生的深度互动,教师不再是一个知识的权威者,而主要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也就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学生被动听讲、被动记忆,学习的过程主要是接受、记忆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潜能从来没有被有效地予以调动。在研讨式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讨论议题,营造民主的讨论气氛,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组织课堂,学生积极参与发表意见,独立探索和解决问题,实践研究的全过程。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在自主性学习、课堂讨论中,不是简单地获得一种结论,而是在了解结论产生的学术渊源中,掌握了获取结论的过程,从而增强了探索意识,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主要采取以下四种讨论形式:小组陈述、主题讨论、随机发言、网络课堂讨论。小组陈述,就是三到五个同学为一组,共同协作,完成一个讨论议题,并选出代表进行课堂陈述。主题讨论,是由老师事先布置讨论题目,学生课下查阅资料、形成发言大纲,然后课堂上进行口头阐述。随机发言,老师事先不做布置,在讲授中随机设计小问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这三种形式都属于课堂讨论,但是一门选修课只有区区36个课时,如果每个专题都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发言,“普惠”每个学生,确非易事。为使课堂时间延长、讨论参与度提高,教师还尝试开辟网络课堂,让学生在网上发言,变封闭课堂为开放式课堂,这样便在相当程度上拓展了研讨式教学的时空,使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均有所提高。

针对如何有效控制讨论的过程与成效,以及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参与中全力投入、不走过场的问题,教师认为关键在于精心设计讨论话题和认真组织讨论。教师主要抓好四个环节,第一,设置情境、选好题目。讨论的题目要大小适中、难度适宜。因为,问题太大学生不易把握,问题太难学生会失去信心、丧失讨论兴趣。第二,精心准备讨论。要求在小组陈述、主题讨论中,学生必须课下认真准备,阅读相关文献、提炼观点、形成自己的见解,或者做成“PPT”形式,或者形成发言大纲。第三,有序引导讨论。在讨论中,老师适当引导,注意避免只放不收,课堂变成信马由缰的场所。对过于冗长、繁琐、不得要领的发言,老师应适当打断;有时一个问题抛出来,长时间没有学生举手发言,老师就应该用适当的语言给予启发。同时注意鼓励不爱发言的同学多发言,并且引导踊跃发言的同学提高发言质量,努力发表好见解。第四,做好点评与总结。讨论应该做到能放能收,大家畅所欲言,同时,扣紧主题,得出可信服的结论,最终回到课程的知识要点。

参考文献:

[1]顾沛.把握研究性教学 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中国高等教育[J].2009,(7):31.

[2]朱庆华.高校社科类选修课之探究——讨论型教学模式.中国大学教学[J].2010,(6):34.

研讨式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多元化;通信网络理论与应用;研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165-02

一、引言

研讨式教学在授课教师的引导和管理下,通过教师和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和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相比,研讨式教学能够广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因而在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工程应用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关键的作用,深受学生的欢迎。

一般认为,研讨式教学法以郭汉民教授提出的“五步”教学法为典型。[1] [2]该方法将研讨式教学分为“教学示范和布置任务”、“学生查找资料,撰写讲稿”、“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讲课,老师评议”和“总结提高”五个步骤。上述方法在不少的课程教学,特别是在文科相关领域中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在研讨课程的具体组织方法上也有一些新的发展。[3] [4]本文结合我校研究生通信网络理论与应用的授课实践,针对选课学生专业基础的差异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提出了多元化研讨教学的组织方法。

二、通信网络理论与应用课程特点简介

通信网络理论与应用是针对通信与信息类研究生开设的36课时专业课程,授课内容涵盖了背景知识、基础理论、技术应用和前沿技术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既包括经典的通信网络理论(包括排队论、图论等),也包括一些热点方向的关键技术(比如认知网络、协同通信等)和典型应用场景,还介绍了最通信网络方面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和动态。

由于该门课程面向全校,每年选择学习该课程的研究生专业背景差异也较大。以2014年选择本课程的研究生为例,虽然一半以上的研究生来自信息与通信工程,但选课学生总体上覆盖了信息与通信工程(约53%)、电子科学与技术(约13%)、控制科学与工程(约10%)、管理科学与工程(约7%)和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约17%)五个不同的专业。

三、多元化研讨教学组织方法

由于授课内容覆盖面广、选课研究生专业背景差异大,直接应用目前的研讨式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献的选择。即使授课教师指定了选择文献的方向和范围,学生自己选择的文献在重要性、难易度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如果选择了不恰当的文献来阅读,既浪费了学生自己的时间,学生的收获也会大打折扣。2.研讨小组的划分。因为文献阅读的难易有不同,一些综述性的、原理性的文章相对简单,一些技术性强的文章相对难,而且文章的长短也不尽相同。因此,如果固定进行小组划分,不同小组所承担的工作量就会有很大差异,这对学生不公平,也会增加最终成绩评定的难度。

鉴于该课程的特点,我们逐渐探索,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研讨式授课方法。

第一步:文献阅读。由教师根据本次授课的内容,选定若干篇主要论文在授课前两周下发给学生,并根据文献的难易程度指导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在课前完成阅读。这样可以节省学生自己搜集资料的时间,同时可以利用教师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选择更恰当的文献由学生阅读。

第二步:课堂授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完成当次课的授课任务。特别注意要在讲解与后面研讨相关的内容时引出问题,启发大家思考。

第三步:根据当次课教授内容和研讨问题的不同,可以首先进行学生小组交流,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或者直接由学员进行大班讲课,然后由其他学生提问,从而进行研讨。

第四步:针对本次研讨课的过程,教师进行总结。

最后,由学生根据研讨课的心得,总结成阅读报告和交流体会一起提交,作为评价学生课堂成绩的重要依据。在整个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多元化研讨教学组织的核心特点主要体现在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讨、文献的选择、分组大小和研讨形式等四个方面。

(一)根据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讨

并不是任何授课内容都适合研讨型授课,比如像图论、排队论等基础理论,其进行研讨的余地不大,而认知网络、协同通信以及通信网络最新研究等新技术的授课内容进行研讨的余地就比较大。教师需要根据授课内容选择是否进行研讨授课。

(二)点面结合的文献选择

由于课程教授内容既有基础理论,也有专业技术,还有前沿动态,因此内容深浅各不相同。比如专业技术的内容较深,因此适合就某一技术点进行研讨;而前沿动态涉及的面比较广,适合在更开放的面上进行讨论。

(三)灵活有针对性的阅读小组划分

根据阅读文献的不同,在研讨小组的划分上也要有针对性的调整。专业性较强、有一定难度或者较长的文献,应进行分小组阅读和交流,这样能减轻每个人的工作量;偏重介绍性,专业深度较弱的文献可以由个人进行阅读总结,并做大班讲课。

(四)小组讨论与大班讲课相结合的研讨形式

在进行课题研讨时,要根据小组的划分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由一个小组完成阅读的文章,要由整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最终形成一个总结报告;而由一个人完成阅读的介绍性文献可以直接进行大班讲课,然后由学员提问,进行集体研讨。无论是进行小组讨论还是进行大班讲课时,一定要指导学生清楚地讲明白下面四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写这篇论文?作者做了些什么?作者的结论是什么?学生自己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四、案例研究

研讨式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法;理论教学;运动生物化学;考核方式;教学方法

运动生物化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对理论和实验操作能力要求高,在运动员选材、身体机能评定和运动营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指导竞技体育与大众健身科学化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因此,体育专业的学生只有掌握运动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我校体育教育本科学生运动生物化学课程已开设10年,笔者作为专任教师,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现对10年来的教学方法、手段等进行分析、回顾总结、改革并提出相应对策。研讨式教学是将研究与讨论贯穿于课程始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打破旧模式的“满堂灌”和“一言堂”的基础上,实行以教师指导学生研究问题,师生展开讨论的“群言堂”,重方法传授、能力培养、学生主体作用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通过指导学生研究和讨论问题,强化培养学生的多种科研能力。本学期,笔者总结以往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学,以研讨式教学方式对2014级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取得了初步效果。

一、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运动生物化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中较难的一门基础课程,加上体育本科学生虽然具有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水平,但基础低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存在一定难度。1.运动生物化学课程内容理论性强而抽象,知识点、难点较多,课时数少,由于实验室条件差,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偏重理论,实验相对较少,理论与运动实践脱钩。这导致原本就重术科轻理论课的学生更加觉得理论课程枯燥乏味,更不愿进行理论的学习。因此,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不佳。2.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法,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低头看手机或者睡觉。3.学生依赖性强,在没有具体要求的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碰到问题不愿思考,希望教师能直接给出结果。4.由于体育学院实验室条件差,实验项目开设不足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理论与实验、实践脱钩,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5.目前的考核制度是一张试卷定结果,不能客观、公正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二、研讨式教学法在运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学校这几年注重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一直提倡将研讨式、合作式、微课、慕课、现代教育技术、互联网+等教学形式应用于课堂教学,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有其独特的特点,也应该形成自身的特色教学形式。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运动生物化学应用的教材是张蕴琨、丁树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全书共有绪论和12章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掌握内容情况,将研讨式教学法应用到本课程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运动生物化学各章节研讨内容的确定。根据教育部体育专业课程的教学指导纲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依据运动生物化学的定义,将运动生物化学内容应用于体育锻炼与竞技体育的运动实践之中。对课本进行认真研读之后,确立专题讨论内容,研讨内容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运动能力、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为目标。研讨内容如下表所示。从上表可以看出,除了绪论和第12章,1~11章都安排了研讨内容,在确定内容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较差,对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所以选择了一些与运动和训练、生活实践比较接近的题目,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即,理论联系实际。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返回书本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等。2.研讨式教学法在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黄世虎认为,一个有效的研讨式教学实践模式应满足前提条件、实施过程和关键因素3个构成要件。实际操作中,教师的个人工作能力和学术涵养起着重要的作用。研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师生角色转变之后,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讨论教学的全过程,加强师生交流与探讨,以此使研讨式教学处于良性循环过程。(1)上好第一次课。在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教学计划的共同指导下,研讨式的教学内容确立后,第一次课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在第一次课上要立好本门课程的课堂常规,也就是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课的性质、内容和学习要求。其次是知道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4~6人的分组安排,分配每次课的研讨内容,布置学期末的考核内容。最后,教师引导小组研究、讨论研讨流程,特别是对资料收集的途径、数据整理的方法,研究报告的撰写等等进行引导。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以便学生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有条有理。(2)培养科研与创新能力。从郭汉民提出的学生必须具备检索文献、收集、阅读、鉴别文献资料、发现和提出问题、归纳综述、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创新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等10种科研能力出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首先,在确定研讨内容之后,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去阅读,然后根据关键词使用相关的检索工具进行文献查阅,让学生自己收集筛选资料。其次,按照索引,充分利用互联网,有目的地查找和搜集有关资料,学会利用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方式全面详细地占有资料,必要时可进行实验或实地调查。在课堂教学中每次安排针对性的资料进行阅读与讨论,加深学生对文献的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再次,为避免收集的资料过多,建议学生查阅权威期刊、网站等,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处理,鉴别真伪与价值。学生围绕专题讨论内容,对资料进行取舍与归纳,发现和提出一些有一定创新意义和研究价值的问题。最后,在资料的收集、阅读过程中,学生对不懂的问题进行关联性的查找,小组讨论试着解决问题,并在新的联系中提出新的看法、观点和假设。问题要有创新和新意,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这些,还有问题的呈现,建议学生积极思考,用不一样的方式呈现问题。例如,一节课程中,有的学生用话剧呈现问题,有的学生用辩论形式呈现问题,有的学生以相声的形式呈现问题,显现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运动生物化学课上,没有重点对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进行训练练习,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本门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既能加强交流和讨论,又能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仅锻炼学生的胆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等。上课之初,笔者鼓励学生要积极踊跃地发言,不发言就提问他们,慢慢地,学生习惯了发言、讨论,课堂氛围活跃起来。从一学期的课程讨论之后发现,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得到了提高。(3)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从一上课,教师就将学生分成4~6人一组,小组内各成员之间在不同的专题中有明确的分工,可以保证专题研讨的顺利进行与呈现。一学期下来,学生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共同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逐步提高。这对学生以后踏入社会有很大的帮助。3.研讨式教学法在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研讨式教学法在实验课中的应用,验证性实验主要是以视频的形式呈现,教师在一边指导,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问,全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实验对象和实验环节不同于以往。特别是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讨论,更具针对性,可以保证小组之间的数据不会出现雷同,更具针对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中,首先,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选择研究的题目;其次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完成实验;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体现研讨的作用;最后总结经验得失。这样的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探索能力,同时还可以保证小组之间实验设计的唯一性,提高了实验课程的价值。

三、研讨式教学后的课程考试方式

验证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标准之一是课程考核。以往课程考核的内容包括平时成绩(10%)、实验实践成绩(20%)和课程考试成绩(70%),大部分成绩依赖于最后的一张试卷,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同时,会使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临时“抱佛脚”,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加入研讨式教学法后,学生的考核内容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考核内容包括平时成绩(10%)、研讨式成绩(70%)和课程考试成绩(20%),研讨式的考试内容包括专题研讨视频、查阅文献资料、查阅资料与研讨内容时的照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交,既体现个人能力,又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题材不限,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到了讨论式教学,提倡上研讨课。我校近期举办了首届研讨式教学比赛与立项,足见学校对研讨式教学的重视。经过一个学期的研讨式教学发现,在体育学院运动生物化学理论课中进行研讨式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水平,不足之处是学生的基础不牢,探讨问题的深度还不够。学生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更重要,相信学生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张慧敏,李晖.运动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2]郭汉民.研讨式教学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3]李丽.高等院校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4

[4]黄世虎.研讨式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实践模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

研讨式教学论文篇7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graduate students’ curricula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 of curricula teaching in graduate students, discuss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discussing teaching method, which is abvious democracy, prominent interactivity and resonable operablitity; at the same time analyzed some points that needed to pay attention to. Based on that, it designed the model of discussing teaching method, and carried it out in the teaching of system sinc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关键词: 研讨式;教学方式;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

Key words: seminar-style; teaching method; graduate curricula;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213-02

0引言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整个研究生培养中的基础环节,其质量直接决定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人发展,现行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并非始自今天,只不过在目前的形势下矛盾更加凸显[2]。因此,如何根据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专门人才的要求,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的研究生课程教学状况,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已是当务之急。本文结合研究生课程《系统科学理论与应用》的教学实践,谈谈研讨式教学方法的思路和应用。

1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教学方法上的探究性、教学内容上的不定性、考核方式上的创新性等特点[3]。根据查阅的文献资料[1-4]和教学过程中的感受,本文认为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1.1 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功能性存在认识误区目前对研究生课程功能的认识有两种:一种是实用主义,思路是“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认为研究生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强调课程的体系性,课程学习是工具性的,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另一种是能力主义,思路是“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认为研究生在教学中获取解决问题能力,注重知识结构合理性与专业化,该思路有规范的课程体系,将能力培养贯穿教学过程始终。这两种认识不能说哪种更优,都存在偏颇之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因此,既不能只注重实用主义,也不能只注重能力主义,而应将两者有机结合,即“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是研究生培养内在规律性的要求。

1.2 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前瞻性重视程度不够研究生课程内容的选择十分重要,既要反映当前的创新成果,又要满足研究生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目前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缺乏更新、教学内容重复,把反映本学科前沿的思想、理念、方法和研究成果纳入研究生的教学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选择研究生教材有一定的随意性。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合理选择教材,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另一方面,我们一定要把握本学科发展动态,及时介绍当前研究的进展和热点、难点问题,把学生引领到学科前沿,特别应该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纳入教学之中,使研究生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1.3 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方法性没有根本转变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不同于本科生教学,应该更加强调探究性,应该以科学研究的方式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获取并运用知识并培育学生创新精神。但是,目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研究生的学习方法都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可以说,绝大多数研究生还是习惯于本科学习方式,缺乏学习的自主性,不少研究生没有带着自己的问题学习,还是被动地依赖老师把什么问题都讲清楚。对教师而言,目前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变革教学方法的主动性不够,照本宣科现象比较严重。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进行研讨,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民主性。因此,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应该践行研讨式教学,教师应该在研讨中启迪学生的研究思维和研究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

2研讨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研讨式教学方法的特点研讨式教学方法是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积极尝试,它将提高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目标落实到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在加强研究生自学能力、学习方法及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研讨式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5]。

2.1.1 具有明显的民主性将研讨式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可以充分体现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不存在不利于学术研究探讨的所谓权威,非常有益于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合作。由于民主气氛浓厚,使得师生能够轻松地讨论问题,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2.1.2 具有突出的互动性研讨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通过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的学习潜能,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认知互动。师生之间在研讨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互动,可以深化对研讨主题的认识,实现课程学习的最佳效果。

2.1.3 具有合理的操作性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他们已经具备了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研究生课程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研讨式教学方法在研究生阶段已经具备了合理的操作性。研究生阶段虽然也要学习一些较深入的知识,但课堂教学更应是启发性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造研讨问题的环境。

2.2 研讨式教学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根据教学实践经验,研讨式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2.1 防止出现“放羊”现象显然,对于研究生而言,研讨式教学比“填鸭式”教学要好,尤其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但研讨式教学也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产生我们熟知的“放羊”现象,即出现放任不管的现象。因此,教师需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课中严格控制课堂局面,这样才能防止出现“放羊”现象。

2.2.2 防止出现“跑题”现象研讨式教学的一个核心就是研究和讨论,有利于激活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但相比而言,如果疏于组织管理,研讨式课程教学不易规范有序,容易出现“跑题”现象,即讨论过程中容易从东扯到西。研究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也很容易发散开来。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善于掌控和引导,在出现“跑题”现象时,要能够及时使大家回归主题,最终实现研讨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课前就要预想可能出现的情境,提前思考好应对的策略,掌握灵活引导学生的技巧,这样才能防止出现“跑题”现象。

2.2.3 防止出现“漫游”现象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是成体系的,为了实现教学目的,不能随意破坏所学课程的系统性。但是研讨式教学方法由于其独特之处,研究生为了准备研讨,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收集资料、阅读资料和分析资料,相应地减少了对课程内容体系整体把握的时间,减少了对难点、重点内容学习的时间,不仅容易破坏知识的系统性,而且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容易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造成研究生仅在该知识领域“漫游”了一番,即出现了所谓的“漫游”现象。

3研讨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具体应用

3.1 研讨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根据研讨式教学的特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适应研讨式教学方法的需求,可以按以下几点设计研讨式教学模式[6] [7]。

3.1.1 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实现研讨式教学首先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构建课程内容基础平台,营造学生参与讨论的空间。研讨式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式有较大不同,不能按照原有的课程内容逐堂讲解,更不能照本宣科。对于一门研究生课程的知识体系,其发展脉络、主要观点及相关主题是后续研讨式教学的厚实理论基础。对于知识内容的整合,可考虑按模块化设置内容,分为巩固性内容、强化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等。

3.1.2 研讨教学实施步骤研讨式教学方法是一种调动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增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并及时补充该领域的最新成果。依据研讨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可以按照课程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实施,主要工作和步骤包括:①布置题目;②给出要求;③引导学生查阅文献;④指导学生消化、归纳整理及研究;⑤辅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⑥准备研讨资料;⑦组织报告、讨论、交流;⑧讲评、总结及考核等。

3.1.3 专题讨论阶段划分专题讨论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和提出研究题目,学生自行组合成研究小组,根据各自的兴趣或研究方向自行设计和选择题目;围绕相关主题,布置和开展专题讨论,增进师生之间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课前提出讨论的专题,上课时由学生作为专题讨论的主持人。这种模式大体上分四个阶段:①头脑风暴阶段;②归纳综合阶段;③争论辩论阶段;④提炼升华阶段。

3.2 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3.2.1 课程教学实施计划我院《系统科学理论与应用》共48学时,其中重点内容的讲授为30学时,占总学时的62.5%,目的是保证课程的内容体系完整并且重点突出;相关研究内容的讨论为16学时,占总学时的33.3%,目的是充分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研能力;考核为2个学时,占总学时的4.2%,目的是进行效果检验和成绩评定。

3.2.2 课程专题研讨内容本门课程共设计了8次专题研讨内容,其中6次由教师设计,2次由学生自定义,对所研讨的问题可采用综述、评述和讨论等研究方法,可以参考期刊、书籍、网络等一切信息渠道的文献资料。例如,根据课程对于系统方法论的学习要求,设计了“论述系统方法论的实质及其在你感兴趣领域的应用”的主题,需要学生理解并掌握以兰德公司为代表的系统分析方法论、以Hall为代表的硬系统方法论、以Checkland为代表的软系统方法论和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论这些内容。教师对专题讨论的布置举例见表1。

此外,专题研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自定的专题讨论内容涉及范围广泛,部分题目见表2。

4结束语

实践证明,研讨式教学方法在研究生课程中的专题讨论进行运用,真正地使教与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该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线,增进了师生之间的知识交流和信息反馈,提供了一个开放、宽松、积极的学习空间。特别是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学生获取的知识面。在专题研讨课中,活跃的交流方式可以激发同学们从各自学科背景出发,进行跨学科的理论思考,多侧面、多角度地对相关主题进行剖析,从而深化和完善对某一问题的理解。研讨式教学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很受学生欢迎,具有现实意义及实际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陈勇,钱旅扬.对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5):80~81.

[2]苗卫平,牛海云.高校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324-326.

[3]秦发兰,汪华,胡承孝.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初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48-150.

[4]刘小敏,李佳孝,高敏.研究生课程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8,25(2):40-42.

[5]刘国福,李慧等.研究生课程研讨式教学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1):37-38.

[6]邱林.开放互动式教学方式在高等传热学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4):95-97.

研讨式教学论文篇8

社会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社会型教学模式是西方社会理论家在学院式教学活动中实施的教学方式,其本意是强调学习者如何学习社会行为,以及社会影响如何促进学业的提高,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公民的民主行为,即既要改善个人和社会的生活,又要保证有创造性的民主社会秩序。按照这种思路,社会型教学模式的教学多采用学生参与式、合作式的方法,组织学生选择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学生通过合理的分工合作开展研究,对课题进行学理阐释,进而提出解决方案。该教学理念的精髓在于“介入社会、合作学习、训练技能”。

运用社会型教学模式的两种方法

社会型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针对新闻学专业的学科特点以及《传播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团体调查研究模式和社会探究模式是两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1.团体调查研究模式

团体调查研究模式有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让学生而临问题或疑难情境;第二阶段,让学生对问题情境作出试探性反应;第三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系统地陈述研究任务;第四阶段,学生分析所需要的角色,把他们自己组织起来,独立研究和群体研究;第五阶段,分析研究的过程和取得的进步;第六阶段,循环活动。教师的任务是参加形成课堂社会秩序的活动,目的在于把情境模拟导向探究。

以群体传播理论中的“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为例,各类教材对这一部分的讲授均较为精简,理论性、概括性强,仅仅通过讲授,学生很难透彻理解,但这一部分又是理解群体传播理论精髓的“敲门砖”,是学生理解群体传播理论的关键。笔者在这一部分的讲授中采用设置“模拟校园”的方式,把课堂虚拟成为紧张的校园突发事件现场,第一课时进行案例虚拟,向学生陈述“危机”,第二课时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进行课堂讨论,在两个课时中,学生先体验了的氛围,后经过讨论完成了知识点的讲授,效果良好。

运用团体调查研究模式开展讨论课教学要避免两个倾向:一是重讨论而轻讲授,教师应该明确,讲授是本,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不能完全以学生讨论替代教师讲授,否则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不深入的;二是仅仅为了求得情境真切而忽视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开展这种教学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必须在课前充分地预习课堂讲授内容,否则,面对虚拟情境学生只会就事论事,不能“实际”联系“理论”,这样就不能完成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2.社会探究模式

社会探究模式有六个阶段:第一阶段,定向、介绍和阐明情境,把概括地陈述情境作为探究的出发点;第二阶段,提出假设以探索或解决问题;第三阶段,确定和阐明假设中的术语;第四阶段,根据假设的设想、含义和逻辑的有效性探索假设;第五阶段,收集事实和证据以支持假设;第六阶段,形成概括的表述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大众传播的功能、效果理论,在讲授中引入社会探究模式进行课堂讨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传播学》课程中“大众传播的宏观效果理论”为例,这一部分是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主要讲授议程设置理论、培养理论、知沟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四个研究小组,分别向每个小组提供与某一个理论相关的案例,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理论阐释内容及经典的研究论文,通过小组讨论运用理论进行案例分析,每个小组成员共同撰写案例研究报告,最后在课堂中由小组代表进行案例分析陈述,全体学生参与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能力,使教学目标由识记提升到了理解、运用。

教师运用社会探究模式进行讨论课教学,同样要引导学生避免进入两个误区:一是讨论主题的游离,讨论课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在讨论时往往会把焦点放在对案例中社会问题的意义评价上,如腐败问题、就业问题、医疗改革问题,要提示学生及时回归到传播学理论问题上,不要“跑题”;二是研究方法不规范,社会探究模式要求学生针对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而不能随意举证、任意发挥。因此,要求教师在开展讨论前对学生进行传播学研究方法的训练。

【本文为宁夏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文科应用型专业基础理论课研讨课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现代语文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体裁教学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