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05 08:04:11

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研讨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1篇

大家下午好!

回想去年这个时节,我们也是在这里,大家济济一堂,分享生本教育给我们带来的可喜变化,聆听各位领导专家给我们工作的点拨指导。又一年过去了,在座各位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应该体会更深了,我们是否享受到生本教育给我们课堂带来的大变革,孩子们在生本教育环境里是否有显著变化,今天上午的几节精品课例的展示,大家畅所欲言的探讨交流,应该是对我们开展生本教育又一年来最好的诠释。在此,我也代表开封中学,就一年来我校开展生本教育的情况给在座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们做一个汇报,以期得到大家的点拨指正。

一、一年来我们开展的主要工作。

1、着力强化学校硬件建设,为我校生本教育健康有序开展铺路搭桥。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年来,学校在打造硬件设施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依凭国家项目工程,修建大型学术报告厅,改造和芬教学楼,建设校园网络平台,网络教室录播间,每个教室装备全套多媒体电子白板。增加学校图书室的藏书,有序开展图书借阅活动。有了这些硬件设施的投入,师生在生本教育活动中参与积极性有很大提高。

2.学校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强化交流合作研讨。

一年来,学校先后派骨干教师到宜川、成都、广元、下寺学习考察,又请专家来学校讲座,大部分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对生本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课堂教学有了改进,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学校借鉴宜川中学模式,强力推行学生自主管理,初中各年级建立了年级自主管理委员会,初步形成了“生管生,生教生”的常规管理模式。

3.学校围绕生本教育大刀阔斧的改革课堂模式。

学校着力从学生入手,变讲堂为学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的减少教师的无效或低效的灌输式填鸭式式的课堂结构。从教师入手,变教案为学案,从教师的教案写作,课堂要求,作业批改,阶段性检测等方面都做了一定的调整,在追求高效课堂的道路上,除去了一些传统的过时的死板束缚,在老师的指导下,课堂能够真正地生动,生成,生长。

4.通过校本教研常规活动,优化生本教育的具体操作步奏。

在生本教育研讨过程中,我们重点对前置性作业的设置和小组合作交流进行深入研讨,让学生的前置性作业能够及时高效的完成,并且通过长期规范,基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大程度地克服了一些学生把前置作业任务形式化,为完成任务购买相关的资料,找现成的参考答案,放弃了搜集和探索过程等不良现象。

小组合作交流学生由最初那种参与意识弱,两极分化严重,和交流过程中逢场作戏的,莫名其妙的,走马观花的,虚情假意的无效交流现象,现在基本做到了在教师的鼓励下,通过合理的分组搭配,人人都能积极参与,讨论与话题无关的内容少了,涉猎问题的广度增加了,理性思考问题有了一定地深度。

二、我们在生本教育实践中的一些困惑。

在生本教育实践中,我对以下几个问题体会十分深刻,很是困惑。

1.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模式转变与角色转换一时难以到位。传统“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和学生一代传一代,教师的思维模式中已经形成了主动给予知识的“灌输模式”,而学生一直以来也养成了根深蒂固的被动“接受知识”的依赖心理。要突然之间打破这种模式,进行思维和角色转换,形成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模式,颠覆教师与学生之间这种已经渗透骨头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蹴而就也是不可能的。由于这种转变一时难以到位,生本教育活动显得推进缓慢。

2.教学模式与当前应试教育现状存在不相适应,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目前,应试教育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我校高考亚历山大,教师跨跨年级现象严重,在初中搞生本,到高中搞应试教育。很多时候显得无所适从。并且生本教育教学方式与目前考试要求相脱节,甚至相背离,让学生不得不处于为难、痛苦的境地:一方面,学生们乐于接受互动性强、活泼有趣而又压力相对较小的学习模式;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面对需要大量基础性知识的考试。在考试现实面前,由于生本教育模式需要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这些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压力。所以往往出现生本教育开课一学期后,学生成绩整体不升反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3.部分学生过于重视交流和讨论,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生本教育的新意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实现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但在实践中,一部分学生对生本教育存在误解,乐于搜集资料完成课堂交流和讨论,而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讨论交流很热烈,一堂课下来,大体思路清晰,观点掌握了,但一些基础知识还是没有掌握;或者是主动参与讲课的同学明白了,其他听课同学还是不明白;或者是课堂上学生讲的不明白,还是需要教师讲。虽然,学生最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能力。但能力恰恰需要知识提供支撑,没有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提升的能力也是不牢固的。

三、我对进一步实践生本教育的思路探索

生本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作为教师而言,在实践生本教育中,结合我个人的体会和感受,我认为应当把握好几个重点:

1.进一步理解生本教育的内涵:深入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是生本教育的价值取向。在具体教学实践上就是要深入研究和了解学生特点,尽可能把握学生的个性与心理的特点,掌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做到“知根知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充分尊重学生就是要求教师不附带任何条件去对待学生,尊重他们学习的天性和思维,不能嘲笑和贬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活动,不带个人好恶,不管优生差生都要给予平等的机会,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学生才会全身心参与到生本教育中来。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依靠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教师要把从教育内容的确定,到教育形式的采用,以至教育过程的主持、检查、评比等等,都交给学生自己去做,这样,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这样学习效果也就能事半功倍。

2.搞好课堂教学设计。认真备课,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制造悬念,创设情境,把学生调动起来,什么时候让学生学,以什么方式学?什么由老师讲,讲什么内容等等,这些内容都要有精心的设计,才能保证教学质量。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前置性小研究,向学生提出的分工要求应简单明确,而且不能太深太繁杂,使学生认为这些事情自己还是能做到的,他们更愿意去做。

总之,教师的“讲”要恰到好处。生本教育以学生为主,并不是就不需要教师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讲”要讲到点上,一定要达到精粹、精炼、精彩,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到要“以学定教”。教师还要着力讲难点,讲规律,教方法。

3.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中有对生本教育存在误解,认为生本教育就是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其实,在生本教育中,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还是要求掌握的,不然的话,即使你在课堂讨论中能侃侃而谈,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都可能成为纸上谈兵,解决问题能力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着力于内容和练习题的选择,教学的内容和练习题不求多,要求精,组选那些典型、举一返三的内容和习题,使学生做会一个题就会做一类题,教学才有高效率。

4.继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当前教研意识淡薄的大环境下,教师都会不同程度的产生职业倦怠,满足于现状,凭经验教学,科研意识淡薄,那种传统的满堂灌显得十分轻松,而课堂生成的很少,不利于学生发展。生本教育实施过程中,“生本课堂”全新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冲击教师原有的教学理念,让教师的思想产生冲击,激发教师合作的意识、科研的意识,并在学校的有序诱导下进入专业成长的有效轨道,自觉提升教学素养,增强课堂教学的执行力。

各位领导,老师们,当我们初次接触“生本教育”这个名词时,有人觉得新鲜,还经常有朋友同事要我解释什么是“生本教育”,其实当前各种流派,各种模式的教学,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赞成“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这一点说来,我们一直都在追求生本教育,只是没有今天这么迫切罢了,我想只要我们的课堂坚持以生命为本,以生动为本,以生长为本。不断唤醒生命,启迪生命,激扬生命。孩子们得到春风化雨的滋润,快乐自由的成长,我相信必将有山花烂漫的那一天。

研讨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2篇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学习上缺乏主动和实效。在工作当中虽然能按要求参加单位集中学习,但主观上对学习不能持之以恒,有时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总是觉得事务繁忙,没有时间或不愿意挤出时间进行业余自学。平时学习,只是按上级布置的政治学习任务指定内容学,没有很好的联系实际,在工作中对招标采购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够深入和系统,对工作中用到的计算机、工程造价等知识学得不够全面,从而影响了学习上的实效性。

二是求真务实的精神不够扎实。平时在为招投标各方服务过程当中,站在科室职责和岗位职责的角度,从招标采购流程、按工作程序的提供服务,抓项目招标进度、抓规范,没有真正关注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在招投标过程中有的企业因未按规定上传标书、证件而导致废标,对这种情况按照规定在监管过程当中按工作制度进行处理,而对投标企业没有进行深入沟通,进一步了解投标企业为什么没按规定上传,是由于自身工作失误,还是遇到技术难题而导致这种情况发生。

三是创新意识还不够大胆。在工作中局限于上级布置什么做什么,有时产生的新想法也只是停留于心动而无行动的状态。不敢打破原有框框,求稳怕难,碰到新情况、新问题总是凭经验和习惯进行思考和处理。虽然对某些工作也有所思考,但思想上总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怕"违规",怕越位,怕背包袱,以致创新的思路还不够宽阔,层次还不够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政治理论学习抓得不紧。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学习不够深入、理解不够透彻、贯彻不够自觉。

二是宗旨意识、党性修养还不够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得还不牢固。有时候没有处理好对上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的关系,对群众负责的意识还够强。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一)加强学习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坚持把学习思想、领会邓小平理论、实践同志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等作为重点,进一步坚定理想想信仰,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适应工作需要,全面熟悉掌握招标采购业务知识,广泛学习科学文化等方面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努力充实提高自己。

(二)牢记服务宗旨,密切联系群众

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动了解招投标各方在招投标方面有什么困难,遇到什么问题,虚心听取招投标各方意见和建议,在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诚心诚意、脚踏实地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三)不断解放思想,努力开拓创新。

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更新思想观念,积极学习外地同行在公共资源集中监管、电子化招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并与工作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创新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坚持廉洁自律,严守政治纪律。

严格遵守并贯彻执行党规党纪、法纪、政纪,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力求做到防微杜渐,经得起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纯洁政治本色。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荣辱观、道德观、人生观,力求做到防微杜渐,经得起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纯洁政治本色。

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将以总书记的讲话为指针,把"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严的作风修身律己,以更实的作风谋事创业,实实在在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

研讨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3篇

4月18日,市农业局召开了“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动员会议,就全局“两学一做”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随后,我支部也积极行动,召开支部会议,传达学习了市农业局“两学一做”动员会议精神,特别是按照局党总支安排,此次“两学一做”活动,能源办支部的党员不再继续和机关支部一同学习,要求我们支部单独活动,为此,在支部会议上,我支部就如何开展和开展好“两学一做”活动进行了讨论,在进一步统一思想的基础之上,细化责任、明确分工,研究制订了详细的学习方案和计划,确保能源办支部的学习教育活动紧跟总支步伐。

“两学一做”,归根结底是要端正思想作风,解决突出问题。这次学习教育是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的巩固和深化,因此更要端正态度,树立起问题导向,抓住学习教育的核心,通过学习教育,锲而不舍、弛而不息地解决党性意识弱化、宗旨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涣散等问题,解决党员教育管理失之于宽松软、不严不实等问题,解决党内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等问题。为此,我们召开支部会议,自查和梳理自身存在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并以问题清单为党导向,融入学习教育活动。以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托,制定“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相关制度,把常态化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与“两学一做”融为一体。

自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们严格按照计划安排,将本支部的教育活动组织好,实施好。在对《》、《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本着“边学习、边对照、边自省”的原则,将所学所悟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对党总支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不搞选择执行、变通执行、拖沓执行,做到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确保局党组的决策部署在本支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两学一做”活动,“学”是基础,“做”是关键。一是发挥党员作用。坚持用的要求保持党员的先进性,自觉履行规定的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坚持用的规定规范言行,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及群众工作纪律,厉行工作规程,做到令行禁止。三是围绕2016农村能源重点工作,结合实际,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实施责任和完成时限。要根据职责分工,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和日常量化管理,层层传导压力,增进动力,激发活力,促使本支部的党员干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实干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

总体来看,我支部近一个月的学习教育活动能够严格按照计划安排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党组和总支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学习形式比较单一,仅仅是集中学习和自学,在创新学习方式和互动学习方面,存在不足;二是学习不能充分保证,往往会因为具体的工作安排,导致学习时间不固定,经常变更、推后或者学习中途停止;三是学习成效难以检验。

针对以上问题,和总体安排部署,在下阶段的学习中,我们将重点围绕“五个一”,抓好教育活动。

一是开展一次“两学一做”讨论交流会,通过交流学习,统一思想认识,促进支部党员在教育活动和当前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撰写一篇党性分析材料。每名党员对照查找差距和不足,结合自身实际撰写一篇党性分析材料,落实党性定期分析和民主评议制度。

三是邀请总支领导、分管领导开展1-2次党课辅导;

四是组织一次以“践行、服务群众”的主题的实践活动,将7月定位实践月,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主题,继续深化“两学一做”,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升党员的宗旨意识。

研讨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4篇

交流研讨是学生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实验所得的信息,交换彼此的看法,实现共同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交流研讨还存在着“蜻蜓点水”、效率低下等问题。

1.1 流于形式,以偏概全

科学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研究,不同小组之间的实验结果可能是不同的。这本是促使学生进行交流研讨的契机,但如果流于形式,忽视了学生在交流研讨中的发展需求,那么就会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有教师在执教《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一课时,虽然组织了交流活动,但目的仅仅是为了通过学生的汇报,能够让教师画出食物所经过的消化器官简图。交流并没有使学生关注其他组的研究情况,更没有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消化器官之间的功能区别和联系。

1.2 责任不明,低效研讨

在课堂学习中,各个小组大多都是根据座位而组合的。如果教师没有对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指导,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分工,那么各小组的组内研讨效值肯定是不高的。在讨论时,有些小组的成员都没有参与交流研讨,就等着教师宣布交流结果、出示正确答案;有些小组从开始讨论到汇报总结,只有个别学生发言;还有的小组人人都抢着发言,根本没有遵循交流研讨的基本方法,到最后也难以达成共识。

1.3 虎头蛇尾,顾此失彼

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教师由于担心学生出错,不能完成实验,因此将时间过多地用于实验前的布置,减少了交流研讨的时间。这样的设计是不可取的。有教师在执教《光和影》一课时,把实验前的指导交代得很详细。当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发现课堂时间所剩无几,于是匆匆结束课程,将结论强行灌输给学生。试问: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吗?事实上,这只会淡化学生的实证意识和求真精神,让科学实验活动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1.4 忽视特殊,回避分析

交流研讨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得出实验结论。笔者发现教师总是有意识地请那些记录了有利于获得正确结论的数据的小组上来汇报,一旦出现不符合研究结论的实验数据和意外发现,就往往以实验存在误差为借口蒙混过去,很少关注实验研究过程中的精彩发现。如《摆的研究》一课中,10个小组中有8个小组的数据支持“摆锤的重量与摆的快慢无关”,另外2个小组的数据却不能支持。教师只关注了那8个小组的数据,对其他数据刻意回避,可能是担心这样的数据分析交流会干扰课堂教学的节奏,因此急于让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2 提升研讨效值的策略

面对以上种种不和谐的现象,解决交流研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交流研讨的效值,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引导,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交流,帮助学生去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

2.1 适时精准提问,使研讨更深入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常用的一种互动交流方式。如果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适时追问,就能够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整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据,解释自己的观点,展现思维的全过程。

在《我们来造“环形山”》一课中,教师请学生将造好的“环形山”拿到讲台上来进行展示,并说说本小组造的“环形山”有什么样的特点?是否与真实的情况较为接近?当学生讲述支持“撞击说”的证据时,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一起追问:“有深有浅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环中有环’是怎么造成的?撞击后的陨石去哪里了?”从而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实验发现进行解释。

教师在模拟实验之后,让学生上台展示证据,就是为了引发学生对环形山的前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冲突。而通过教师的追问,学生在交流研讨中,串联起了证据链,从而更好地建构了科学概念。

2.2 丰富交流形式,让研讨更多样

交流研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研究内容可以灵活地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

2.2.1 重视科学记录

科学记录是科学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科学记录单是实验过程、思维和结果的载体,起到了加深学生科学理解的作用,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条理更清楚,表达更清晰。

在教学《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一课中,教师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张记录单。学生可以用画图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来记录自己在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时的发现。在之后的汇报中,学生就能够把自己的观察发现描述得更具体且富有逻辑性了。

2.2.2 增设交流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交流研讨只局限在说和写上。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在其中融入图绘、表演等多样化的交流研讨方式,那么学生的参与度就会大大提高。

在《维护生态平衡》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地认识到生态系统中各成员之间那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师采用了表演剧的交流方式:学生分别扮演一种生物,展示该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联系。用表演的方式来交流更有新意,更符合学生的心理,也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3 搭建交流平台

有些交流研讨活动看起来热闹有效,但学生其实是处于被教师牵着走的状态。而这种围绕着教师进行的被动交流,对提高学生的交流研讨能力是不利的。

搭建科学讨论会这样的交流平台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交流研讨。各小组派代表陈述小组观点,其余小组进行补充,并适时地提出意见和问题,教师在其中只需扮演协调者的角色即可。

《我们来造“环形山”》一课中的交流研讨就可以采用科学讨论会的形式展开。请各个小组上台展示造好的“环形山”模型,介绍本小组在模拟实验中发现的证据和产生的疑问,与同学们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分享研究的成果。

3 培养交流习惯,使研讨更规范

良好的交流习惯,可以使课堂研讨更加规范,从而提升交流研讨的效值。那么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交流习惯呢?

3.1 收好材料

在小学生的眼中,材料往往比教师更吸引人。如果教师在实验活动结束后没有让学生收拾材料,而是直接进入交流研讨环节,学生就容易受到材料的干扰,他们在交流研讨时仍会悄悄地对材料进行“研究”,置交流研讨于不顾。因此,在交流研讨时教师一定要采取措施,尽量让学生远离材料的干扰。对于一些收发比较简单的材料,可以在实验活动结束时,及时放置在一个集中的地方;有些材料不方便取走时,可以将实验室设成探究区和研讨区,分地点进行,保证学生不受材料的负面影响。

3.2 榜样示范

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是有差异性的。学生在作品展演、展示汇报或者是口述交流的过程中,其表现力也有不同。教师可以在之前的巡视过程中,事先了解哪些小组操作较好、记录单填写较完整,先请这一部分学生做示范。通过生生互动,带动其他学生了解交流的过程和形式,更好地开展集体研讨。

3.3 学会倾听

在交流实验成果时,学生应具有善于倾听、批判性地接纳他人正确意见的科学品质。如何教学生学会倾听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乐于倾听的心态。小学生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没有耐性去听别人说。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玩“传话”游戏,认识到“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学会“听”是件了不起的本领。

其次,要优化倾听的指导。细化要求,要学生边听边想。掌握“听”的方法:一听表达的大致过程,从总体上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二听别人的思维过程,采用的思考方法;三听别人表达的内容是否缜密,如何进行质疑或补充。

第三,教师要做好倾听的表率。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沉下心来倾听学生的发言,不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用充满期待的眼神注视发言的学生,以学生的角色去听。通过倾听,表达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4 关注概念生成,让研讨更出彩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受,实验后的研讨很难做到深入浅出,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如果实验现象明显且一致,那么学生就很容易得出结论。如果实验现象不一致,就会使交流研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面对这些不确定性,如果教师每次都视而不见,以误差或课后探究为借口,不了了之,怎么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呢,以后学生还会勇于表达不同见解吗?

因此,教师绝对不能忽略这样的不确定性,要关注那些有价值的“特殊”事件,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让实验后的交流研讨更出彩,产生更高的教育价值。

一位教师在执教《磁铁的磁性》一课中对于“特殊”事件的处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当学生结束实验活动之后,这位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研究结果。许多学生都说条形磁铁的磁性是中间弱,两边强。但是有一位学生告诉教师,他的磁铁是有一头强一些,有一头弱一些的。教师让学生拿着他的磁铁到讲台上进行演示。结果这块磁铁真的是一头强一些,一头弱一些。很明显,这对学生得出统一的实验结论是不利的。教师首先肯定了这个孩子的发现:“你的研究很重要。原来这里有一根条形磁铁的磁性是一头强一些,一头弱一些的。”然后,教师请学生自己总结研究成果,自己补充完善,最后达成一个共识:“我们这里大多数的条形磁铁是中间弱、两头强的,还有一块是两头不一样强,一头稍微强一点,一头稍微弱一点的。这是很重要的发现。我们不能忽视它。”

这根“与众不同”的条形磁铁,是教师预先没有料想到的。但是教师尊重孩子的意外发现,并且有意地把这种发现进行放大,学生的意外发现得到了验证,学生善于发现与提问的天性得到了肯定,研讨交流的内涵进一步扩展。学生对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的性质有了更好的认识,而且还间接意识到某些特殊原因会使磁铁两极磁力的大小发生变化,从中领悟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研讨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5篇

1、市委中心组由四套班子全体领导组成。中心组集中学习时,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和宣传部分管部长、理论科科长参加,必要时可扩大到相关部门负责同志。

2、市委书记任中心组组长,分管意识形态工作的副书记和常委宣传部长任副组长,市委办公室主任和市委宣传部分管部长任学习秘书。

3、中心组学习由组长主持,组长和副组长确定学习内容,学习秘书负责中心组学习的具体工作,提供学习资料,做好学习记录。

4、市委中心组成员名单,报送镇江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备案。中心组成员工作变动时,应及时调整并上报镇江市委组织部、宣传部。

二、学习内容

1、学习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时事政治、中央领导的重要文件和讲话精神,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文化、法律等理论知识。

2、中心组根据中央和省、镇江市委部署,结合丹阳实际,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和阶段性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学习要求、学习专题、阅读书目、思考讨论题等。阶段性学习计划为月度计划,主要根据上级要求对全年学习计划起调整和落实作用。

3、由相关部门负责,确保中心组成员每年学法时间不少于40学时,并每年组织举办1-2次法律讲座,以提高学法质量。

三、学习时间和方法

1、中心组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时间一天,全年不少于12天次。

2、实行事先通知制度。每次学习,由市委办公室印发书面通知,包括学习时间、地点、内容、思考题、中心发言人等。

3、实行考勤考核制度。每次学习市委中心组成员应在考勤簿上签到,原则上不得请假,对因公外出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学习的,应向组长请假,并履行请假手续,事后及时补课。市委中心组组长、副组长每半年应对照各自职责进行自查自评,并就中心组成员学习情况和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核。

4、中心组学习形式要多样化,可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研读原著和学习辅导材料相结合,学习调研和交流发言相结合,请专家教授讲座和走出去实地考察相结合等方法。

5、实行中心发言和重点发言相结合制度。中心组每次集中学习研讨,确定中心发言人3-4名,并形成书面发言材料,交学习秘书保存归档。

6、实行集中研讨交流制度。集中研讨交流每年不少于4次,中心组集中学习时间主要用于学习辅导和研讨交流,中心组成员应根据所学内容,结合本市实际,并围绕工作分工,进行调查研究和理论思考,每人每年至少完成一篇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调查报告或体会文章进行研讨交流,并积极向各级报刊投稿发表,年底交由学习秘书保存归档。

7、实行学习通报制度。根据学习的内容,通过一报两台、互联网等媒体资源,就中心组学习情况和成果进行宣传报道,以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推动面上党员干部学习。

8、实行个人自学制度。中心组成员应按照中心组学习计划和集中学习的要求,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就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学习调研,并做好个人自学笔记,年底交由学习秘书保存归档。

四、学习考评

1、中心组学习要建立学习记录,有专门的中心组学习记录本,由学习秘书负责记录;各中心组成员要认真做好自己的学习记录,采用统一印制的中心组成员个人笔记本,每人每年一本,年底交由学习秘书保存归档。

2、实行检查考核制度。党委中心组学习列入市委工作议程,作为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县市和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县市的重要考核内容,并把学习情况作为上级考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依据。

3、实行旁听联系点制度。中心组成员要在搞好自身学习的基础上,每人确定一个联系点,每年至少参加旁听两次联系点党委的中心组学习活动,并到联系点作一次学习辅导。

4、做好学习台帐归档工作。建立完整的学习台帐,包括组织机构名单、全年学习计划、阶段学习计划、学习通知、学习考勤表、学习资料、学习讨论交流记录、成员个人笔记本、中心和重点发言书面材料、旁听记录、学习调研成果、报刊发表的中心组理论学习成果、情况和经验,上级党委及党委部门对中心组情况的书面评价、证书、荣誉等。

五、制度确定

研讨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6篇

现在开会。经过紧张而认真的筹备,××市全市政协办公室工作经验交流会今天在大 名宾馆开幕了。

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有:

市政协副主席××。

大名县委书记××、县长××。

市政协秘书长××、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办公厅副主任××和各县市区政协领导。

参加今天会议的人员有:

各县市区政协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市政协办公厅有关同志等。共计 60余人。

首先,我代表××市政协办公厅向出席交流会的各县市区政协领导和各位与会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大名县委、县政府为这次交流会的召开给予了大力支持、县政协做了精心的组织和充分准备,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代表××市政协办公厅向大名县委、县政府、县政协表示衷心的感谢!

市政协和各县市区政协的关系是指导关系,体现这种关系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总结交流经验、座谈研讨问题。新时期以来政协工作发展的事实证明,来自各地的富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经验,始终是推动人民政协工作前进的强大力量。各县市区政协办公室总结交流工作新经验,探讨研究办公室工作中的新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是推动各县市区政协工作不断前进的强大力量。因此,各县市区政协领导、办公室主任汇聚一堂,沟通各自工作新情况,总结交流新经验,很重要,也很有必要。

今天会议的议程有四项:

一是大名县委领导致辞;二是大会交流发言;三是市政协××副主席讲话;最后是合影留念。现在进行第一项,请××县委书记××致辞。大家欢迎。

下面进行第二项,大会交流发言。首先进行发言的是市政协办公厅副主任××。发言的题目是:《××》。××区政协做准备。大家欢迎。

下面请××区政协发言,发言的题目是:《××》。××矿区政协做准备。大家欢迎。

下面请××矿区政协发言,发言的题目是:《××》。××县政协 做准备。大家欢迎。

下面请××县政协发言,发言的题目是:《××》,*县政协做准备。大家欢迎。

下面请*县政协发言,发言的题目是:《*》。*县政协做准备。大家欢迎。

下面请*县政协发言,发言的题目是:《××》。××县政协做准备。大家欢迎。

下面请××县政协发言,发言的题目是:《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县政协做准备。大家欢迎。

下面请××县政协发言,发言的题目是:《当好参谋助手 提高服务水平》。*县政协做准备。大家欢迎。

下面请*县政协发言,发言的题目是:《强化六种意识 推动政协办公室工作再上新台阶》。××县政协做准备。大家欢迎。

下面请××县政协发言,发言的题目是:《强化四种意识 做好办公室工作》。××市政协做准备。大家欢迎。

下面请××市政协发言,发言的题目是:《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县政协做准备。大家欢迎。

下面请××县政协发言,发言的题目是:《与时俱进 创新服务 努力提升机关办公室工作水平》。

由于时间关系,大会交流发言进行到此。经验交流会的预备通知下发后,各县市区政协都进行了认真准备,共提交了经验材料20份,许多材料介绍的做法和经验都很好,我们准备会后将这些材料印为《××政协》专辑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下面 进行第三项,请市政协武解放副主席讲话。大家欢迎。

同志们:刚才,××县委书记××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县委、县政府、县政协给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次会议有 8个单位根据各自实际工作情况作了大会交流口头发言,12个单位做了书面发言,讲得都非常好;市政协××副主席做了重要讲话。通报了市政协今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指出了做好办公室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并对学习贯彻中央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提出了要求和希望,对今年后两个月的有关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会后,大家要认真学习、贯彻和执行。

同志们:这次会议总结交流了各县市区政协开展工作的新情况新经验。会议内容丰富,形式别样,生动活泼,成果明显。这些经验和成果十分宝贵,一定能够对各县市区政协工作的开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有效形式和方法。我们要继续重视、用好这种形式和方法,并进一步发展、完善,努力使其更有成效。

研讨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备课组活动;备课平台;团队教学;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5-0053-03

典型问题

备课组活动是学校最为常态的学科研究活动,其主要形式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就是让每位参与者获得更多的思想和方法,使得教师之间集思广益,优势互补[1]。其主要目的是解决现阶段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教学案讨论、阶段教学测试试题讨论以及学进度安排等内容。而这些内容的完成主要依据学期初备课组制订的分工表,由备课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在每周的活动时间大家再讨论一下,进行必要的调整与统一。由于现行教材并没有多大的变动,沿用多年的教学案、测试题也基本成型,大多学校的备课组活动形同虚设,有分工没有协作,有形式而无实效。备课组活动“形式化”倾向严重,活动的质量大打折扣,没有充分发挥出备课组活动的价值。目前备课组活动存在以下三个问题较为典型。

1. 活动前准备不到位

我曾经多次参加一些备课组活动,在活动前,我并没有拿到所谓主备课人提供的材料,偶尔提前拿到的也是上一年的备课资料,问及备课组内其他同仁,也大多如此。这样的备课组活动前的准备显然是不到位的。

2. 活动中交流不深入

活动时大多由主备课人简要说明备课材料,然后请大家发表意见。一般情况,参与讨论者并不多,大多只充当看客角色。我曾事后与老师个别交流,大多反映没有过多的思考,当然也就发表不了意见。部分有经验的老师当然是可以根据这些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但由于在活动前没有认真研读、思考备课材料,交流、讨论的内容往往浮于表面,不能够深入。而且大多为建议性质,要能直正落实到课堂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如果改动调整内容过多,主备课人有时会难以及时完成。这当然与活动前的准备不充分也是密切相关的。

3. 活动后评价不充分

按照一般惯例,主备课人会对全组同志开设公开(研讨)课,大家听课后再做评估、交流,但限于人情、时间,一般很少有人会对上课者提出合理化的调整建议,即使有人提了,是否接受并做进一步尝试,无人知晓。大多数人还是按照提供的教学案实施教学,这样的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

原因分析

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重要载体的备课为什么成为一种“只有形式而无实质内容”的活动呢?分析可能原因,有人认为是教学任务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参加[2];也有人认为没有健全的集体备课规章制度,对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的作为没有相应的奖惩,从而导致教师不作为。[3]但个人认为以下三点比较重要。

1. 教师自我成长意识薄弱

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其专业技能提升是伴随教育教学整个过程的,但不少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备课组活动时,主备课人往往把它看作是备课组分配的一个基本任务,只要按时提交相应材料即可,其他同志不少感觉是被动参与,主动发言的不多,有时甚至根本不发言。分析这种现象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参与者认为自己能力、水平不够,发言没有质量;二是问题意识不强,认为主备课者提供的材料很好,没什么可说的。透过这一现象,不难看出本质:教师自我成长意识薄弱。

2. 对活动本身价值认识不足

备课组活动理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通过同事之间的交流研讨,不断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但不少教师对此活动价值认识不足,认为参加不参加活动无所谓,自己水平低,也提不出什么好的意见,只要得到主备课人提供的备课材料就行了,这显然是对备课组活动价值的误读。当然,备课组活动也应不断提升活动质量,让参与者有所收获,这样也才能形成良性互动,这其中备课组长至关重要。

3. 管理与指导常常缺位

加强对备课组的管理与指导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不少学校也有一些管理与指导措施,如安排行政人员参加备课组活动、安排检查人员开展备课组活动检查记载等。但这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备课组活动质量提升的问题,管理与指导需要解决的是形式与内容更好地统一的问题。

应对策略

1. 用好网络平台,让活动前准备更加充分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建立数字化的备课资源是必须的。借助校园网,我们建立了备课平台,并对平台使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一,主备课人必须在备课组集中活动两天前把备课资源上传到备课平台;第二,备课组同仁在集中活动前必须阅读备课资源,并做出阅读修改意见(备课平台提供了阅读修改功能,可以记录每位阅读者所做的修改)。第三,主备课人在集中活动前再次登录备课平台,整理各位阅读者的意见,初步形成讨论稿。主要包括:修改的意见是什么?为什么?如何修改?第四,备课组活动主要围绕大家所提意见集中讨论,能形成共识的,修改形成共识,不能形成共识的可以保留意见,通过课堂实践后再来评估、讨论。当然,每位同仁在实际上课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做出调整的可记录下来供下次集中r交流。充分发挥备课平台的功能,让备课组活动前的工作可以做得更加充分,这也为备课组活动质量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管理者也可以通过备课平台检查备课组集中活动前的准备情况,为落实管理职能提供了有效抓手。

2. 实施团队教学,让公开(研讨)课更有价值

在教师群体中有一个基本共识:认真准备一次公开(研讨)课,自己的收获将是显著的。这一方面充分说明教师平常对自己成长的不满意,或者说感受不到进步;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公开(研讨)教学活动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巨大推动力。但目前应付校级公开(研讨)课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学校管理层面有“一人一课”(每学期每人开设一节公开课)的要求,因而教师相互之间都存在着上课、听课、评课的活动。因此,公开(研讨)课也成了一种可以应付的活动,一方面拿着去年教学案上课的大有人在;另一方面交流时碍于情面不会多说什么,即使要说也大多是些不痛不痒的话、无关紧要的话,活动的质量大打折扣。如何进一步提升公开课活动价值,让活动能更加深入,上学期我们进行了团队教学的尝试。具体做法是:第一,在课表编排上,把团队成员看成一个人来安排,这样就有效错开了团队成员的课务。(注:我校信息技术教师9人,开课班级13个,一周计26节,分成两个教学团队,一个团队14节5人,一个团队12节4人。)第二,主备课人的公开教学不再是一个班,而是团队成员中的所有班级,开课时团队成员必须全部参与听课,并在课下充分交流,根据交流情况做出修改、调整,再继续在团队成员的其他班级执教,这样就将“一人一课”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第三,加大交流、研讨的力度,侧重于发现了什么问题?怎么修改的?修改后的效果如何?让问题的研讨更有针对性,能够更加深化。通过近一学期的活动,教师普遍感觉到自己在进步、在成长。

3. 用好录播设施,让活动过程可视

充分利用现有录播设备,让备课组活动过程实现同步录制,这一方面可以有效保存备课组活动的过程资料,另一方面也为研究、评价备课组活动提供第一手资料。本学期,我们尝试将部分备课组活动安排到录播教室进行,由于需要在录播教室进行活动的录制,参加活动的教师大多做了较为充分的准洌这为活动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基础保证。由于环境的改变,活动进行较为顺利,大多教师也都是做了有准备的发言,有了问题讨论也更加聚焦,与活动无关的内容也不见了,在这种“活动过程可视化”的要求下,活动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可视化活动过程视频也为进一步提升备课组活动质量提供一手基础资料,因为这些资料可以提供给相关学科专家进行研判,分析活动情况,并根据活动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当然,可能由于顾及现场录制,在交流讨论时,大多发言比较谨慎,似乎还不够深入,这还需要后期改进。

4. 邀请学科专家参与,引领活动走向深入

管理者参与备课组活动,应该是管理初期对备课组活动质量监控的需要。当备课组活动走上正轨后,可能更需要的是学科专家的同步参与,他们需要既熟悉学科教学内容,能够为备课组活动引领方向,又要熟悉备课组活动交流、研讨、深化等方面的技巧,从而为推进备课组活动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撑。这里的学科专家既可以是区域的学科教研员,也可以是区域内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一学期安排3-4次有学科专家参与备课组活动无疑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学科专家参加活动前也可以请他们对已经进行的活动过程视频做一些剖析研究,这对有针对性指导备课组活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 建立项目或课题载体,让教师参与研究

备课组活动的内容决不限于学进度、研讨教学案、通过阶段测试试题等,要想让一个备课组能够有持久的研究动力,项目或课题应该是最好的载体之一。在备课组不断的深入研讨中,总会有些问题不是当时就能有效解决的,它就可以成为备课组研究的项目或课题,让大家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来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如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我们在推进基于平台的教学,而基于平台的教学就需要基于平台的教学设计,我们把它称之为“电子学案”,那这种电子学案如何来设计就成为我们备课组共同研究的课题。在课题研究的初期,只有少数教师积极参与研究,通过边研究、边实践、边交流,我们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他教师逐步感受到了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不断加入,最终全组教师都参与了研究。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我们已经初步明确了电子学案的基本特征,电子学案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等,并在平台上做了有益的尝试,这为后期进一步深化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一课题就是源于备课组集体备课中发现的问题,而且每位同仁都遇到了这一问题,因而所有人都主动或被动卷入了研究。目前,虽然研究两年多了,大家仍然有兴趣在研究,因为他们在研究中,还在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从中也收获着研究的快乐。

备课组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提升备课组活动的质量既是学校管理的问题,当然也是个人专业成长的重要课题,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超越。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王德明. 课例研修: 让教师成为集体备课的“自由人”[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 107.

罗祖兵,周婷婷. 教师集体备课的困境与突围[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8): 50.

研讨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8篇

情境与任务结合,驱动研究主体

一位德国学者曾做过这样的比喻:将15毫克盐放在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毫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毫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任务,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任务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易于理解。

在对概念教学进行探讨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明确任务——探讨概念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在每位教师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学校教研组开展研讨,镇大学科组再结合课例深入研究。最后,全市组织展评,探讨形成概念教学的有效模式。为确保任务的有效落实,我们在各个不同的环节设置相应的情境,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

比如,每位教师在进入教室前都要在门口抽一张扑克牌。在研讨过程中,组织者可以根据参与的人数或扑克牌的花色、数字进行分组;也可以随机点扑克牌的花色或数字进行即时发言,让每一位教师都有参与的机会。

再比如,在研究前有一个“研前渗透”情境,也就是提前让教师了解活动内容,对研究有一个初步认识,基本能做到心中有目标、有方向。

开发有效的研究工具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每位教师都是研究者,做自己的研究,研究自己的教学,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呢?

1 开发研究程序与工具。

作为研究的组织者,我们首先开发了概念有效教学模式的主题研究程序。该研究程序包括三个环节:①课前,学科教研员搜集和分析教学模式的文献资料——界定专题性的有效教学模式研究主题——提出明确的基于问题的假设模式;②课中,设计课堂教学有效模式的观察表;③课后,汇总观察结果——执教者讲教学意图——基于观察结果展开集体研讨——形成改进建议——二度教学设计。

研究程序的开发使研讨内容更为具体,如课前提出明确的基于问题的假设模式,便于大家有针对性地讨论,避免了研讨过程空、散、漫的情况,也为课中观察提供了载体。课后的二度设计,为研讨结果的实践提供了保障。

另外,为了提高研讨的针对性,我们开发了课堂观察表,引导教师进行课堂观察。我们把重点放在观察学生的“学”,从观察一个小组或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投入程度等方面来观察、分析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科学、有效。

为了让每位教师都学会研究、观察和思考,观察表中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提示。比如,有没有提前完成任务的同学,完成任务后他们做什么?再如,小组交流时,组内有没有话语霸权现象,如果有,其他同学是什么表现,弱势群体是否参与讨论,后面发言的同学有没有针对前面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小组汇报的内容是小组意见还是个人意见,等等。这些细致的观察为有效的研讨提供了支点。

2 制定研究的实施进程。

针对研讨的具体环节,我们与各个研究小组一起制定可操作的“进程板”,提示大家把握研讨进程,不偏离主题。

一是总进程板。假设模式分析(交流各环节的观察结果)——小组研讨(各环节实施策略讨论)——交流汇总,并形成改进建议。

二是小组发言进程板。我观察到的——我分析到的——我提出的建议。每名教师轮流发言,不能重复,大家相互补充。

三是小组汇总进程板。提出组内认可模式——结合日常教学形成模式的实施策略(简洁语言,逐条呈现)——对模式实施的风险预测及策略推荐。

“进程板”的提供,让教师明确了不同环节的研讨目的,知道自己该怎样发言,怎样讨论,怎样形成结论。

3 在研究过程中适时加以引领。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既要调动参与者的主体性,也要发挥组织者的主导作用,观察各组的研究进程及研究内容,适时进行调控。如,在小组研讨环节,我们发现,尽管一些教师能够按照“进程板”中的提示进行交流,但所谈问题多浮于表面,缺乏实例支撑,有些想当然。发现这一情况后,组织者适时进行调控,统一进行了以下的“捕捉课堂中的研究点”的研究策略引领:

请各研究小组暂停一下。我发现各小组在讨论的时候空对空发表看法的比较多,究竟该如何深入地思考,进而形成自己的看法?我们一起来研究概念有效教学模式中的一个“小”环节——“自主建构”。我捕捉了《认识周长》一课中的一个镜头,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教师指着学生课前制作的毛线画,其中的一幅是大石头图。学生纷纷说“它没有周长”。这个镜头或许就是一闪而过,可是在讨论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捕捉住,这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周长的概念”。请老师们想一想,为什么学生会认为这样一个弯弯曲曲的线围成的大石头图案会没有周长呢?

(教师陷入了思考)

师1:这可能是学生下意识作出的反应,说明他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就是这样的。

师2:可是,孩子对周长的概念是第一次接触,尽管孩子们有一些生活的经验,但是联系他们的生活经验去认识数学的周长是第一次,这个时候老师提供的让学生自主建构的感性材料就非常关键。我觉得这与老师之前提供的感性材料有关。

师3:我也这么认为。老师之前提供的感性材料全是直的图形,一个是三角形,一个是普通的四边形,还有就是五边形,其边都是直的,通过这些得出了“周长”的概念,所以才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印象,周长都是直的。

(老师们都点头认可)

主持人:是啊,这就是说在自主建构环节,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要丰富、全面,避免学生构建错误的概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任何表现都不是没有缘由的,希望大家能借鉴刚才的思路,在真实的案例中去深入剖析、提炼观点。

交流分享,碰撞教学智慧

为了保证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意识地将研究内容分得更为具体、细致,让教师自主结成研究小组,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在组内研究的基础上,各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成果的展示以实施策略的方式进行,避免理论讲解。在交流的过程中,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进行实施策略的补充,直到大家都认同,形成较为完善的策略为止。以下就是经过研讨,碰撞出的概念有效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 前置渗透。教师提前一天给学生布置“前置作业”,探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基础,发现与利用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前置渗透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调查类。让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调查。如在学习新数之前,教师先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大数”、“身边的小数”、“我见到的百分数”等。课上,教师以检查作业的方式,利用这些调查内容导入新课。②操作类。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如学习圆柱表面积前,教师请学生“找一个圆柱体,为它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课堂上,在学习圆柱表面积的过程中,学生就能主动地联系“前置作业”,理解圆柱的表面积。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前置作业”能帮助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③复习类。安排学生练习与新知相关的题目,为新知学习作准备。如学习“百分数应用”前,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对应的分数应用的题目。

2 情境导入。教师围绕提出新概念的必要性和概念的本质去创设简单的、有现实背景或数学背景的情境。在合理的情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验概念、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指导学生联系已有经验建构并迁移。

3 自主建构。在充分的感性材料中,学生自主建构概念构成的要素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师既可以“自主活动”为主体,为学生提供感性活动材料,组织观察、操作等活动,也可以“问题串”为主导,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的思维。

4 交流理解。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活动,深入理解概念,从而丰富概念的内涵,扩展概念的外延,把分散学习的各个概念串成线,织成知识网络。

5 应用发展。教师设计应用练习题,有目的性、针对性、成效性地进行训练,形成“基本练习一变式练习一综合应用”的结构。

基本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概念的基本属性。变式练习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概念各要素之间的新关系。如在“图形的周长”概念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求正方形变式图形的周长,学生会得出形变周长不变的结论,这样的综合应用可以使学生在概念的发展中理解概念。

6 后置测评。下课前,教师对学生进行当堂的概念学习检测,一般提前5分钟。教师可以用2~3分钟的时间进行检测,利用2~3分钟的时间进行反馈和查漏补缺。

研后反思,践行常态教学

就像我们在每个小组的展示纸上所写的“从这里开始——我们作为研究者”一样,研究不是随着活动的结束而结束,而应该是新的开始。之后,每位教师所要开始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进行二度设计,针对课例进行后续设计,上传到网上共同分享,并开展进一步讨论。第二项任务就是将研究成果在自己的课堂中去实践,进行深度的实践研究,每周上传一份教学案例。第三项任务就是践行研究的方式与方法,捕捉教学中的问题,寻求解决策略。

在这样的研究活动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另外,与看得见的实施策略相比,那种教师内心的研究意识的激发、研究方法的渗透虽然是看不见的,但这些会给教师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深远的影响。

研讨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9篇

—、开展专题党课辅导暨动员部署(5月中下旬)

1.5月15日,局领导班子参加市委XX同志先进事迹表彰学会,在局系统部署开展学同志先进事迹活动。(落实单位:局机关党委)

2.5月20日,召开局党组会,学习中央“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座谈会和全省“三严三实”专题党课暨专题教育部署会议以及全省“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会议精神,研究讨论我局《关于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实施方案》。(落实单位:局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

3.5月29日,召开全局“三严三实”专题党课暨专题教育部署会议,局党组XX书记主讲“三严三实”专题党课并进行动员部署,启动我局专题教育工作。(落实单位:局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

4.5月底前,班子成员在适当范围讲一次党课。可在联系分管领域或所在单位讲一次党课,课前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找准突出问题,深入剖析根源,亲自动手撰写讲稿。(落实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及所联系部门)

二、加强专题学习研讨(5月20日至11月20日)

领导班子成员在抓好自己学、自己讲、自己找、自己改的同时,指导督促联系分管领域专题教育。三个专题学习研讨期间,都要把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有关重要文件规定作为重要内容,把《谈治国理政》、《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作为必读书目。

1.专题一:严以修身,突出铸魂补钙,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

重点研读《同志在XX视察时的讲话》、《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研讨会上的讲话》、《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优秀领导干部先进事迹选编》等篇目,切实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

(1)5月20日-7月20日,自学;

(2)6月20日左右,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交流会,围绕专题内容和学同志先进事迹组织学习研讨和交流发言;(落实单位:局办公室、机关党委、领导小组办公室)

(3)7月20日左右,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交流会,结合庆祝建党94周年,组织开展学习研讨和交流发言;(落实单位:局办公室、机关党委、领导小组办公室)

(4)7月20日前,各位领导对照第一专题学习研讨内容,初步列出“不严不实”问题清单。(落实单位:各位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

2.专题二:严以律己,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重点研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共XX省委关于落实从严管理干部“五个要”的若干规定》、《中共XX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十项规定》、《中共XX市委关于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规定(试行)》等篇目,切实做到慎独、慎微、慎行、慎情。

(1)7月21日-9月20日,自学;

(2)8月20日左右,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交流会,就开展专题调研撰写践行“三严三实”心得体会,进行交流发言;(落实单位:局办公室、机关党委、领导小组办公室)

(3)9月20日左右,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交流会,结合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围绕专题学习内容以及“弘扬铁军精神、践行‘三严三实’”组织开展学习研讨和交流发言;(落实单位:局办公室、机关党委、领导小组办公室)

(4)9月20日前,各位领导对照第二专题学习研讨内容,认真修改“不严不实”问题清单。(落实单位:各位领导)

3.专题三:严以用权,真抓实干,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做人,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

重点研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领导干部违法违纪典型案例警示录》等篇目,切实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1)9月21日-11月30日,自学;

(2)10月上中旬,参加全市警示教育会,以通报的一批违法违纪典型案例为鉴,集中观看专题教育片;(落实单位:各位领导)

(3)10月20日左右,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交流会,围绕专题学习内容组织学习研讨和交流发言;(落实单位:局办公室、机关党委、监察室、领导小组办公室)

(4)11月20日左右,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交流会,联动开展学习交流,处室、分局、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代表交流发言;(落实单位:局办公室、机关党委、领导小组办公室)

(5)11月25日前,各位领导对照第三专题学习研讨内容,进一步完善“不严不实”问题清单;(落实单位:各位领导)

(6)结合领导班子述职述廉,组织开展述学,各位领导在述职述廉后,谈自身参加“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习研讨情况。(落实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位领导)

三、组织专题调查研究(6月至8月)

1.6月,各位领导结合“三解三促一加强”活动,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调研。面对面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问题整改的评价,对存在“不严不实”问题的反映,对践行“三严三实”的意见建议,进行示范带动。(落实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位领导及所联系部门)

2.7月,各位领导结合“三解三促一加强”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进一步梳理修改自身“不严不实”问题清单,撰写践行“三严三实”心得体会,做到察民情、知不足,受教育、明方向。(落实单位:各位领导)

3.8月20日,局党组XX书记结合市委领导干部与基层一线市党代表结对活动安排,深系村党代表工作室,面对面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其他领导结合实际,深入基层开展活动(落实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位领导及所联系部门)

四、过好专题组织生活(12月)

1.11月底前,广泛征求意见。各位领导带头开展“六查六看六整治”,主动查摆问题。在深入学习研讨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采取书面征求、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征求各方面对局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意见和建议,要注意听取联系县(市、区)部门基层同志的意见和建议。(落实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位领导及所联系部门)

2.11月底前,开展谈心谈话。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班子成员之间进行谈心谈话,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并征求对自己的意见。(落实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位领导及所联系部门)

3.12月10日前,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各位领导按照“两对照三联系”要求,认真梳理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检查自身落实“三严三实”要求的情况,找准找实找全存在的突出问题,亲自撰写党性分析材料。(落实单位:各位领导)

4.12月20日左右,党组XX书记对照检查材料报市委领导审阅,其他领导的对照检查材料报党组XX书记审阅。(落实单位:各位领导)

5.12月20日左右,召开民主生活会。以“三严三实”为主题,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组XX书记带头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班子成员逐一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落实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位领导)

6.12月下旬,各位领导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落实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位领导及所联系部门)

7.12月下旬,各分局、直属单位召开党员领导干部年度民主生活会。各位领导按分工,参加所联系的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落实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位领导及所联系部门)

8.12月底前,形成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专项报告,上报市纪委、市委组织部。(落实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强化整改立规执纪(5月中旬至12月底)

各位领导对照“三严三实”要求,把自己摆进去,把责任扛起来,从自身做起,从自己改起,立行立改、带头整改,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促进。

1.突出边学边查边改。各位领导对照征求到的干部群众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落实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位领导及所联系部门)

2.集中抓好整改。各位领导根据查摆出的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逐项抓好整改。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方案一计划”和个人整改清单,特别是中央21项、省委18项和市委“10+2”专项整治任务,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兑现承诺。对群众反映强烈、具有普遍性的“不严不实”问题,牵头抓好分管领域整改工作。(落实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位领导及所联系部门)

3.健全长效机制。针对“不严不实”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围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加强权力运行制约监督等,进一步完善加强干部人事管理等相关制度规定。(落实单位:局办公室、监察室)

研讨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10篇

主持人邵老师介绍了今天沙龙的主题和流程之后,研讨就开始了。每次举行串门沙龙,各人的分工是不一样的,这次,组长早早就通知我今天要负责活动的录像。为了提高录像的水平,我都练了好几天,还请了专业人员进行了辅导呢。

今天讨论的话题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小龚是一位班主任,说起跟学生们相处的幸福点滴,真是滔滔不绝;冯老师认为,教师的幸福需要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可以是教育教学,可以是班级管理,也可以是读书写作等等,这个观点引起了我们的共鸣。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李老师却说了自己的困惑: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首先对教育教学工作要有信心,可自己却时常感到缺乏底气。李老师的话让大家陷入了沉思。是的,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才是通往幸福的正确起点,大家又就此发表看法,谈了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师幸福的话题,讨论也逐渐走向了深入。大家笑着、说着、争论着,时而吵得热火朝天,时而又陷入沉思。

从邵老师家出来,已经是9点多了,月亮已经升得挺高,空气中略带寒气。我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静静地回想着刚才老师们的讨论。是啊,教师的幸福到底是什么?怎样寻求教师的幸福?刚才的讨论似乎只是个开始,更多关于教师幸福的问题还需要认真思考啊!我加快了步伐,要赶快把今天拍的录像内容整理出来,准备下周三进行沙龙活动的汇报交流呢!

串门沙龙,让“大组研讨”走向“小组交流”。主题沙龙研讨是青研组内经常开展的活动,旨在让大家在研讨中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升青研组成员思考、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原先,40多位老师挤在会议室里参加讨论,多数老师没有发言的机会。后来,学校领导决定变大组为小组,地点由学校改为老师家里,将40多位老师分为好几组,每一组老师聚集在组长家中,由组长组织开展小组沙龙研讨,我们称之为“串门沙龙”。

串门沙龙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学科组为单位,将青年教师分为语文一组、语文二组、数学组、英语组、综合组等等,每个组里的青年教师轮流做组长,每次在组长家里进行活动,主要讨论学科教学方面的内容。第二种活动形式较为自由,由学校指定一位组长,组长“招兵买马”,选定自己的组员,活动主题可以是学校指定,也可以是自己确定。每次活动,校长和相关领导随机插组参加活动,各组都记录下活动内容,再在大组内进行活动的汇报和交流。

串门沙龙,让“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有一位老师在博客上谈到青研组沙龙研讨时说:“每次在青研组的交流研讨时,我都感到特别的紧张和害怕,生怕自己说得不好。有时,还要进行即兴的发言,那就太难了。”是的,刚刚参加青研组时,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和困惑。正因如此,原先在大组讨论时,大多数老师参与研讨的积极性不高,也从来不主动在组内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称之为“沉默的大多数”。

大组讨论变为串门沙龙后,每个研讨的小组都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人参加研讨,这就从时间上保证了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另外,在同事家串门,大家围坐在一起,没有压力,不需要过于担心自己说得对不对、好不好,表达起来比较自然,轻松的氛围让那些不善言辞的老师更愿意参与讨论和交流。很多老师常说:“串门沙龙活动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在众人面前发言时不再紧张和脸红!”的确,大家都在这样的串门沙龙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不再紧张和脸红”的背后,正是我们青年教师自身素养和自信力的提升呀!

上一篇:培训工作交流材料范文 下一篇:督查工作交流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