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思想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2:55

儒道思想

儒道思想篇1

关键词:儒道法家;财税思想;差异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大量土地被开发,私田大量出现,井田制开始逐步瓦解,私人所有制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开始产生。从春秋开始,

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革,并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由此形成我国古代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反映在财税思想方面,出现了许多反映新旧不同利益集团要求的财税观点,并

带来财税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局面。儒道法家三家财税思想由于其思想基础不同导致其在税负轻重、分配思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一、儒道法三家思想对比

1、财税思想基础方面的差异

由于儒家遵从“礼”法,其思想是建立在天圆地方、天尊地卑的宇宙观之上的,强调“仁”与“义”,提出礼治的主张。因此其财税思想要求统治者要实行仁政,方可长治久

安。法家由于奉“法”,其思想根源于“人性之恶”,因此强调“法”的重要性,要求依法对人民加以规则。而道家奉“自然”,“道”是其思想根基,基于此而主张顺乎自然,

无为而治,统治者要清静寡欲,无为而治,反对过分地扰乱百姓。并且也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即不违反自然规律。

2、对赋税轻重问题主张不同

儒家的孔孟荀都主张对人民实行仁政,轻徭薄赋,实行税率较轻的实行什一税,在减轻人民负担的同时保证国家的收入。

在赋税轻重问题上,法家的思想并不一致:管仲的赋税思想,不主张直接向人民征税,而是通过“官山海”的办法来增加国家收入。并且他认为应实行低税率,使国家通过经

济手段得到的更多的代替赋税的贸易收入;商鞅认为赋税不是敛财的工具,而是国家用来调节百姓利益、推行农战政策的一个有力奖惩手段;韩非赋税思想的基本特点是主张重征

,反对薄役。

道家的轻摇薄赋思想是其“无为而治”思想在赋税征收上的体现,道家这种对社会经济活动放任不干涉的思想常成为战乱时期过后的“与民休息”政策的理论基础。但在战国

时代,这一思想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天下的一统,是不合时宜的。

3、民力利用方式不同

在民力利用方式上,儒家主张惜民力。孔子的“使民以时”和荀子的张“度人力而授事”都体现出惜民力,且尽量不耽误百姓的农耕时间。这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很有利的,

也体现出儒家“仁”的思想。

法家强调农战立国。尤其是以商鞅的“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为代表。在法家看来,人民想奋斗、立功,唯一的方式就是打仗,“赏多威严,民见战赏之多则忘死,见不战之

辱则苦生。”

而道家则强调无为,任老百姓自己发展,不影响他们的生产、耕作。

4、财政支出思想的差异

儒家在财政支出方面强调节用,但是也强调在人民有需要的时候救济,特别是对鳏寡孤独者实施救济。而法家的思想更多的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强调财政支出应该维持国家

的对外护国、对内惠民的思想,但是当内、外都需要支出时,以备战即对外为准。道家则强调清心寡欲,崇尚节俭,这也是老子思想保持道之朴素的体现。道家把节用论推到了一

种无欲无求,甚至是虚无主义的境地。老子的节俭论不仅没有发展生产的要求,甚至反对生产进步,这充分体现了其思想的消极保守的一面。

5、财政管理思想的基本原则不同

儒家思想中对民富还是国富的观点不统一,但是都强调民富的重要性。孔子认为应“足君先足民”,要求把民富放在首位,国富建立在民富的基础上。孟子则明确反对国富,

而荀子则认为应该在实现民富的同时实现国富,以此实现上下俱富。

在财政思想的基本原则上,法家认为民富与国富是对立的,商鞅就曾认为,百姓富了就会淫侈,淫侈就不会尽力务农,从而影响国家的富强,因此应弱民强国。在韩非思想里

,使百姓尽力于农业生产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充实国库,而绝不是使百姓生活富足。

道家对于一些追求财富的行为予以蔑视和谴责,他们这种否定财富的做法完全是一种消极落后、逃避现实的思想。道家学派的财富观在诸子各家中可谓独特。他们对先秦诸子

热烈讨论的富国富民问题并不热衷,甚至加以反对。

6、赋税伦理思想的本质不同

国家最高赋税权力,儒道法思想都主张国家最高赋税权力应该全部由君主一个人独掌,而且是君主不受任何约束地独掌。

儒家在强调君主掌握税收权的同时强调君主应考虑民生,对人民实施仁政,轻徭薄赋以发展经济和维持国家统治。

法家的商鞅强调征税权的集中,如果财权不统一,无异为各地暗埋一个独立割据、自行征敛的祸根。韩非强调反对滥兴徭役,主张税权集中,反对官吏中饱。认为赋税的征收

权和使用权,都必须集中在君主手里。

道家本质上也是在维护封建君主的专制。只是强调的程度不一。道家更强调国家的无为,尽量减少干预,做好“守夜人”的角色。

二、儒道法三家思想评析

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儒家虽然十分强调仁政,但是都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进行的,其理所当然的认为统治者对人民的统治是合情合理的,其要求统治者实行

仁政的最终目的也是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并没有真正考虑人民的利益。法家思想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强调法制,但是其法制并没有现代文明的法制基础,其所谓的法都是统治者

自行定制的“法”,而非人民意愿的“法”,因此也只是维护封建统治而非从人民利益出发考虑的。道家思想主要强调无为而知,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情况下,有时需要政府的

干预才能够更好的调节市场运行中的缺陷,使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任何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社会、经济、政治的文化背景,对于儒家、法家和道家思想,由于其受历史经济和思想发展程度的限制,存在一些不足或是我们用现代眼光所唾

弃的。但是,儒法道三家思想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财税思想的非常宝贵思想和观点。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

参考文献:

[1] 孙文学、刘佐.中国赋税思想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3

儒道思想篇2

一、儒、道、佛心性道德思想的异同与融通

1.儒家:孝悌人伦、仁义为教、道德创性(仁)

儒家强调“孝悌人伦”,“孝”其实是对于我们生命根源的一个崇敬;而所谓“悌”,其实是顺着那个同样生命根源而来的一个横面展开。在华人文化传统,儒家讲“孝悌”,通过“孝、悌”而讲“仁、义”。仁,在孟子书里面讲:“仁者,事亲是也;义者,敬长是也。”仁义其实是从孝悌转过来的。当我们讲“孝悌”的时候,是落在一个“血缘性的自然联结”里,这血缘的自然联结的方式,也就是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而通过孝悌讲“仁义”的时候,就由“血缘性的自然联结”转到了“人格性的道德联结”。“仁”强调的是“人跟人之间”的一种真实的互动感通;而这种真实的互动感通从哪里来呢?是从家庭中对于自己生命根源的一种崇敬所引发出来的。“义”指的是在这社会上的一个客观的形式法则,而这客观的法则从哪里来呢?是从家庭中由“敬长”学来的。

“仁”和“义”就道德来讲,他的概念就比“孝”和“悌”更高一层,“孝”、“悌”可以把他当成一个道德的德目,而“仁”、“义”则从这个道德德目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他可以一直往上升,升到最后是一个对于善的追求。顺着孝悌人伦关系所形成的一种客观的法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义”。所以从孝悌到仁义,是放在一个人最自然的亲情脉络里头,一步一步展开——由家庭进而跨入到社会。

儒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要回溯到那个宇宙造化之源,所以他进一步谈“道德的创生”,“天地之大德曰生”,这里所说宇宙造化的源头,是一个价值的源头,就儒学而言,宇宙论、道德哲学,两者是连在一块说的。

儒家认为,人活在这世间,家庭是他最基本的生活场域。从家庭里头开始伸展,人活着,他不是一个“个人”,人活着就是放在家庭的脉络里,自然而然地去理解、诠释与体会,在这过程中参与促成,别人帮助你,你也帮助别人。在整个华人文化传统提这个问题时,一定是不离家庭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育就在家庭,我们现在的教育之所以不好,家庭教育是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我常提“教育三要素”,好像植物成长三要素“阳光、空气、水”,“阳光”是家庭教育,“空气”是社会教育,“水”是学校教育。没有阳光,没有空气,猛灌水,根就烂了,这里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儒家强调家庭这个脉络,“人”的概念是放在一个网络里面,是放在一个可以yīn@②yūn@③调节生长的脉络下来看待你自己。“自我”的概念不能与外在事物分离开来,不能先把自己孤立起来作为一个认知主体去认识这个世界;而是人和家所形成的一种情感互动的关联,生命的互动关联。我从这样的一个场域来说明自我,可见华人的“自我”概念,与西方特别是近现代以来的“自我”概念有很大不同。

这就牵涉到当我们展开心理辅导的时候,自我如何安顿的问题。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方式来安顿自己,就儒学来讲,有几个层次来安顿自己,从家庭的脉络,亲情的脉络,跨出去在社会里头,仁跟义,人跟人,社会跟社会之间的互动感通。社会上人跟人之间的一种忠诚与信义的关系,这样形成一种新的朋友群。除此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是,儒家认为人跟天地造化亦有一种冥契的关系。所谓“默契道妙”,就是宇宙造化之源,跟我们内在的心性,两者有一种同一性,所以只要我们做深刻的内省活动,就可以企及那个宇宙造化之奥妙。

因此,儒学由几个层次来安顿自己:从家庭到社会,到宇宙造化之源。当然,儒学还有一个“生命资源”是来自于整个历史记载所形成的典型。所谓“古道照颜色,典型在夙昔”,而这些典型通过一大套的语言文字符号系统,成为一整套文化教养,成为我们这个族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资产。儒家将之落实,而形成一套统系,把宇宙造化之源的那个价值本性跟整个人的传递连在一块,名其为“道统”。

“道统说”对于儒学来讲,是一个历史的根源性力量。至于溯及到宇宙造化之源,谈到天理,谈到天道,谈到天命,那是一个宇宙造化之源的奥秘,是一个神秘的力量。另外回溯到自己内在的良知本心,以良知本心来说,这是内在心灵的力量,从而在心灵的力量,到历史道统的力量,到宇宙造化之源的力量。“天道论”、“道统论”、“良知学”,这三者是儒学所不能或缺的三个面向,它们构成一个非常重要的整体。认为人活着,是活在世间的实存脉络之中。当他们谈到自己时,一定放在这样三个脉络里面,要问是否对得起天理、良心、古圣先哲;并且把古圣先哲连着自己的列祖列宗说,还有整个历史哲学的一个道统,这种思维向度会促使个体在思考问题时更为深思熟虑,人生在世,就要担当社会责任,如此才能获得生命的意义。当然,如果没处理好,也可能会被层层罗网束缚。

2.道家:尊道贵德、兹俭虚静、自然无为(慈)

道家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跟儒学显然不太一样。儒家将人放在血缘性的纵贯轴里,一谈就谈五伦,后来又在帝王专制时代谈三纲。道家认为儒家太繁文缛节,故认为要回溯到真正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宇宙造化之源,就是大自然。道家认为人应该回溯到这个源头。回溯到整个自然的场域里,把人在那里放开,人不必被太多语言文字符合系统所形成的文明所限制,因为文明造成另外新的遮蔽,造成文蔽,所以应该把文蔽解开,放在大自然里。大自然里反而有一个“自然之明”存在。所以人的问题常常是因为人文这个“文”太过而造成的麻烦,所以必须把这个文饰所造成的异化、疏离、遮蔽解开,让人回返到原先自然无为的状态,一个自发的、和谐的秩序。

道家认为,天地人我万物所形成的这个场域本身就拥有一个自发和谐的次序,人不应去破坏这个次序,而应该去参与促成这个自发和谐的次序。我们从《庄子·逍遥游》中许由与尧的对话可以看出,道家强调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在世间建构什么伟大,而应该是放到这个自然里头去求,去跟自然浑而为一,很真实诚恳地活着。

老子强调“尊道而贵德”,这里所强调的“道德”其实就是“自然的生长”。“道生之,德畜之”,“道”就是总体的根源;“德”就是内在的本性。道是总体,而回溯到自然上谈,也就是自然大道、自然的总体。“道德”就是天真的本性回到自然的大道,而且人人都有天真的本性,如果我们的整体根源调理得良好,那么每个人内在的本性就自然获得良好生长。

儒家非常强调“自觉”的重要性,而道家则强调自然和谐所隐含的一个调节性力量。举个例子,儒家可能一直强调你必须要反躬自省,你要做一个具有自由意识的自律人;而道家则言,你如果活在一个场域之中,这个场域是隐含着一个自发的和谐秩序,恰当地面对这个秩序,与之浑而为一,你的生命就在这个自然而然的过程里得以安顿。道家着重的是人的生命的真实生长,是从整个场域去思考的,认为万物的存在都是人们经由一个话语系统去制定以后所形成的存在。任何存在都经由人们话语系统的介入,经由一种主体的对象化活动之后,使得对象成为决定的一个定象。在这过程之前,对象都应该跟我们的生命浑而为一,都是无分别的,归本于无的状态。道家认为,人间的美丑善恶是非等一切价值判断,都是人们通过一套话语系统去论定,而在还没有论定以前,通通可以把他解开,还归到一种存在的真实。

道家强调把那个名取消掉,回溯到地个真实,而儒家是要审定那个名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经由正名的活动去求那个实,即“正名以求实”;而道家是“去名以就实”,去除名而回溯到实本身。道家认为最真实具体的东西来自于我们生命内在,而不是一种外在符号系统介入的论定,所以道家强调场域的思考。

所以道家思考问题用negative的思考,否定性思考、负面的思考,回答问题、思考问题,道家不一定是vertical,而是horizontal,是平面的,水平性的思考,他很清楚你所给出的问题只是一个向度,而关联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向度,所以道可能不被你给出的问题所限制。这一智慧非常重要,若运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上是很受用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为别人所给的问题限制住了,但道家就不这样,他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而不会被现实既有话语系统所形成的那个价值论断限制住,他跨出去了。道家认为,惟有正视最真实的存在状况,从这里作为整个生命起点,这叫做“认命”的哲学。在道家思考里面,认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认命才能够再造新命”。认命不是消极,认命是比抗命还来得积极。华人几千年来受了许多苦难,但有道家这样的一个思考,就能给人以精神慰藉,保存实力,从自己真实的存在状况出发来处世,才能更好地开启新生,获得人生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

道家启示人们不要用一种单线式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而必须放在一个场域之中,放在天地人我万物通而为一的“圆环性的思考”(circularthinking)里面。这不同于任何一个话语系统最常有的单线性思考的价值论定,而是通过圆环式的思考方法,将这端的A(善)和那端的非A(恶)所形成的矛盾两端拉在一块,发现原来善和恶是同一个点。因此,对于恶,要用善心、慈心去对待,“善不善,是之谓德善”。对于不善,你以善对待之,才是真正的善,因为“善”跟“不善”,只是一个圆环的同一点拉开做成两端。所以他常用这样的思考来把很多问题消解掉。他把人间事情很多的苦乐,把很多的是非、美丑、善恶、相生相待的状态一一讲明解开。

正因如此,他能真正正视存在的真实是什么,所谓存在的真实是天地人我万物通而为一,一种真实的,来自于内在的一种彼此感通,这是一种爱,道家称之为“慈”。只要每个人的心不被外在纷扰事物拉走,清虚而宁静,慈心就会长出来。他强调“尊道而贵德”,只是回溯到那个场域,场域源头有一种自发性的力量,自发性的力量会源源滚滚,沛然莫之能御地发挥出来,成为你内在的本性。

相对于儒家谈“孝悌人伦,仁义为教,道德创生”;道家强调的是“尊道贵德,慈俭虚静,自然无为”。儒家强调人跟人之间有一种真实的互动,来自生命最深沉的那种爱与关怀。道家仍然强调这点,但他认为这是自然而生的一种慈。道家强调慈,儒家强调孝,强调仁,孝顺父母跟慈爱自己的子女最大不同就是,慈爱子女是自然的,而孝顺父母是自觉的。道家认为要好好护养内在的慈心。将慈心好好地施展开来,真实的爱之生长和养护是非常重要的,这点儒道有共通之处。只是儒家强调在人伦教化这边,而道家强调要归返自然。如果我们把儒道连在一块说,其实人伦教化就必须归返自然,不然人伦教化就会僵化了;而道家的归返自然也必须要通过人伦教化来实现,要不你的归返自然就变成一种无政府主义或虚无主义。

3.佛家:悲智双运、涅pán@①寂静、缘起性空(悲)

如果我们说,儒家强调“挑起”,道家强调“看明”,而佛教则是强调“放下”。佛教强调放下,是通过非常丰富的哲理,阐明一切存在的事物是空无的。认为任何一个存在之为存在,其实都和我们心灵意识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我们心灵意识的活动,能够及于物,所以才能够使得那个事物能够成为物。如果我们心灵活动回到自己,我们心灵意识和外在事物回到一个浑然为一的状态,这就是“空无”、“自在”的状态,也就是所谓“境识俱泯”的状态。

这个“境识俱泯”的意思是说:外界和心灵意识两者一起浑合而无分别,就是一个“归本于空”的状态。归本于“空”和“真空”连在一起,真空才有妙有。佛教一方面通过了心灵意识的分析,说明一切存在是空无的,通过缘起法,用缘起的方法论来说明一切存在是空无的。“缘起性空”这个词是说明通过缘起法,来说明一切存在事物本质上是空无的。事物成为存在的过程是经过一个从“境识俱泯”,到“境识俱起”到“以识执境”。当人们经由修行方法、体验的功夫,让意识活动回溯到自己本身,这时候意识对于外在事物不起贪念执著,不起一个对象化的执著,让事物回到事物本身,让心灵回到自己本身。如此心灵与事物是一体而不分的状态,一个寂静的状态,一个真实的存在,就是所谓真如的存在。这样的存在,生命就不会被原先的执著所连带而起的欲求、贪婪及种种染污烦恼所控制。

佛教讲求“般若智”。般若智的意思就是“能够观空的智慧”,具有一种把外在事物能够洞察其存在为空无的这样一种智慧。这样的智能你能够达致的话,那么任何一切人间种种烦恼,皆为空无。你与万物之间本无差等,既无差等,应为同体。所以在这种状态之下,人跟人之间,人跟物之间,人跟宇宙万物之间,一切皆为空无,这叫“真空”。就此空无来说,就心灵意识来说,是处在一个透明没有执著的状态,也因此使得山河大地万有一切如其本然,自在自如,这叫“妙有”。在佛教来讲,在这种状态之下,人由于能够把心灵意识的各种执著杂染彻底放下,这时候反而会从内心里头升起一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意向出来,因为“心、佛、众生,本无差等”,最后是通同为一的。

佛教的悲心是回溯到源头,重新在那里体现,这点跟儒家有某些类似的地方;但不同的是,儒家要去说宇宙造化之源为何,而佛教不说这个东西。简单地说,儒家要谈本体论、宇宙论,佛教不谈。佛教要的是治理人世的创伤,要治理人的病痛,人的烦恼,而不必老去问那烦恼是从何来的,不必老去问那创伤是如何来的。依佛教看来,人们要去了解那创伤、那烦恼,它的特质何在,该如何去解开这个烦恼、这个创伤,根本不必去做一个形而上的历史之源的追溯。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提法。佛教认为一切的烦恼与我们心灵意识的执著有密切关系,跟生命里头隐含着内在的无明,以及自古以来所累积的业力,与这个疑惑、业惑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必须通过一个修行的过程,通过一个实践的过程来克服。

最终的克服就是佛教所说的证得涅pán@①,你的外境跟你的心灵意识回到一个涅pán@①寂静的状态。佛教这套思想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也就是当我们面对任何一个艰难困苦的时候,我们应该好好去了解烦恼的特性是什么,这个特性很可能就是因为我的心灵意识的执著,由我这个执著带来了我的贪取、占有、利益等;因此把我团团缚住,故应该把我内在的那个心灵的执著解开。如果把心灵执著解开以后,那才有一个真正复原的可能。这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惟有我们真正能够怀有同情跟慈悲之心的时候,我们的智慧才能够好好地展发出来。

这里所说的“智慧”有两层,一个就是连着我们的慈悲而去想:我们怎么去帮助别人;而这重要的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我怎么样解开我自己内在所执著束缚的痛苦。佛教在这方面有独到的治疗效果。

我们简单地对儒、道、佛的异同作了一个简单区别。我们说佛教“悲智双运,涅pán@①寂静”,而基本的意义则从“缘起性空”说起,如果用一个字去谈佛教的根本义理的话,我们说是慈悲的“悲”字。

二、儒、道、佛与“意义治疗”

1.儒家提出了人伦教化的落实,并强调了主体的自觉性:“我,就在这里”。

儒、道、佛和意义治疗的关联可以从哪开始?我们刚说了儒家提出了人伦教化如何落实,而儒家强调主体的自觉。儒家的资源强调通过家庭一直扩散出去,我觉得这即使到了21世纪的现在,仍然是值得重视的。在教育上仍然是值得重视的,因为惟有在家庭才能够长养出我们真实的爱与同情。家庭最重要是亲情,亲情是最自然的,因此家庭是人伦可以培养出来的地方。除了家庭,没有其他地方更适合培养人伦。从人伦之爱的教养,我们才有办法真正长成主体自觉之爱的能力。

这主体自觉的爱的能力,在儒学来讲,重点在于“怵惕恻隐”,这是来自生命深层的不可抑制的真情。这并不是如同康德哲学意义下道德的无上命令。康德哲学意义下所说的道德自觉,主体的自觉,道德无上命令,他背后是放在一个“社会契约论”的传统之下说的,儒学却是放在一个亲情伦理下说的,这有很大的不同。儒学的重点在于真情实感的仁,在于“怵惕恻隐”之仁,追溯其源,这不是道德的法则,而是道德的真情,这道德的真情是从家庭中陶养出来的。儒家认为你陶养的这个道德真情,扩而大之,就能展开所谓仁义之教。这个主体的自觉落在我们的教养过程里面,我们可以提醒自身。我们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我,这个我是什么样的我呢?是一个具有可以上通于道,契及于造化之源,而且可以尚友古人,与那历史之源的典型相结契,并直契于自家内在心性之源。这个“我”,“就在这里”。

当我进到这个世界,我就在这里,每个“我”都是具有“古往今来”,通“死生幽冥”能力的我,“我”就从这里开启。当你坐下来反省的时候,把自己放在一个理想的情境,通古今,溯其本源,而且放在一个家庭脉络、历史架构之下,这个时候你从这里开始,作为我们主体自觉的一个起点,这就是以前宋明理学家常谈到的“一念警策,便觉与天地相似”。“当下一念”,警策之心一起,你就深深地从自身自觉到自己和天地合而为一的。这个时候内在里头会生出一个力量来,这在阳明的哲学里面是很清楚的。他就把它变成这样一个说法:“知行合一”。在阳明的说法里面,“知”是来自于内在的本心良知,这本心良知就是一个内在不可自己的实践动力,推而扩充之,在当下起念时,我那个主体自觉,就会有一个很强的力量,好像来自一个神圣的讯息,在这意念指使下,你觉得该当如此!你应该护养它,马上去实践它。这在儒学里头强调“我,就在这里!”它所生起的力量是来自于宇宙造化之源,那么宇宙造化之源就是内在心性之源。那么内在心性之源其实可以跟你现在生活的场域形成的一个约定,譬如说你跟你的家人约定,你跟你自己约定,这是一个主体自觉下的承担。

2.道家开启了自然天地的奥蕴,并点示了场域的和谐性:“我,归返天地”。

道家开启一个自然天地的奥蕴,并点示了场域的和谐性,所以用一句话说就是“我,归返天地”。道家谈问题时,不是一个主体自觉式的承担。它想到的是放在一个场域里头去思考。所以当它做完一件事之后,它能够彻底地退开。这就是“为而不有”。因为它只是这个场域里头的一渺小分子。所以他开启一个自然的天地奥蕴,它相信自然有一个常理常道,不应该被破坏。我们应该恰当地去顺而成之,顺承它,让它好好地成长。整个场有一个和谐共生的可能,从道家的思考,我还有另外一种提法,就是“归返天地”。

当你想到“我”的进修,这个“我”和其他众多总体形成的我,你要作为一个实践的起点可以,可是你必须把它放在这个场域下去理解它,才不会勉强。道家不强调勉强,儒家强调自觉,在自觉底下该勉强就要勉强。道家认为进到儒家这一层以前,或者进到儒家这一层之后,我们都必须回到一个“自然”的状态,方得苏息。进到儒家这一层以前,你还没有面临问题以前,你必须“致虚守静”,用谦虚而宁静的心境,去理解诠释这个世界,让你恰当安顿在那里。当你自觉承担去做了什么事之后,你要能够看透、放下,回到原来的你。譬如说,你对社会的贡献越多,你的名衔越多,你要能够拿掉名衔,而去正视你自己,这是道家的方式。

儒家强调“承担”,道家则强调“看淡”,就道家来讲,这是可以和儒家放在一起来理解的,也就是当你恰当地理解场域之和谐有其恰当的自然力量,你那主体自觉将会更轻易地开启,而当你主体自觉轻易地开启落实之后,主体可能导致的执著性也会更轻易地放下,所以“儒”和“道”,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而言是两者兼而修之的。

3.佛教深化了意识层次的分析,并廓清了意识的透明性:“我,当下空无”。

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文明最大的贡献是深化了意识层次的分析,廓清了意识的透明性。佛学强调意识回到意识之本身,对纯粹意识本身是没有任何杂染的,它涉及存在事物,它是没有执著、没有染污的。在这种状态之下,当我们能够透过这样一个诠释解析的活动,这个“我”可以没有任何干扰,这时是一个融入无碍的我、空无的我。“我,当下空无”而到一个真空的境地,让其他的存在事物,烦恼如其烦恼,智能如其智能本身。当烦恼如其烦恼彰显时,佛教讲这里就有一个来去自如,佛教讲如来就是来去自如,来而不来,去而不去,这就是来去自如。由于彻底地放下,生命显得彻底从容,因为没有挂搭与痛苦,而这时候会生出一种非常强的实践勇气。因为任何世俗的荣誉、世俗的名利乃至生死,通通干扰不了你;因为你回溯到自身,“我,当下空无”。做了深层的意识的解析阐释,我们真正看到“意识的透明”、“存在的空无”,进而“实践的如是”,如果而实践之,因此有一种很强的生发力量。

再者,这种力量是可以和儒家、道家连在一起说的,当你经由佛教深化意识层次的阐析诠释而洞察了自己存在的空无,回到当下空无的境地,也因此能归回场域的和谐与自发的@④造化之中,在这过程中,主体因之而自然自发自觉。我们或者可以这么说,当你病得很深的时候,就得经由佛教的“药”来调理,调理之后,让你回到一个“自然的天地”,因之而“主体的自觉”方得诞生。你的身心倘若一向是不错的,其实儒家当下主体的自觉很容易出现。儒、道、佛三者连在一起谈,儒家强调“主体的自觉”,道家强调“场域的和谐”,而佛教强调“意识的透明”,我们可以这样看待——佛教如同“药”,道家如同“空气、水”,儒家如同“饭”一样,健康的人其实有空气、有水、有饭,也就够了,在一个苦闷湮郁的年代里面,病痛难已的年代,就非得需要佛教不可。

结语:迈向本土心理辅导学之可能

儒道思想篇3

关键词:《红楼梦》;儒释道伦理思想;具体表现

引言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是主流思想,但是,佛家和道家思想也已深深扎根,并成为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核心,对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曹雪芹将自己学习和体悟到的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了《红楼梦》中,使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主题思想等都渗透着儒释道伦理思想。

一、《红楼梦》的写作背景与曹雪芹在儒释道伦理思想中的体认

康熙年间,曹家是身份显赫的贵族,三代人连任江宁织造,曹雪芹出生于清朝雍正二年,殁于乾隆二十八年,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处于“清朝盛世”,但是曹家由于康熙与雍正的政权交替,牵涉到了混乱的政局中,由此由盛转衰,因此,曹雪芹经历了家族的没落,在悲欢离合中看尽了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红楼梦》便是曹雪芹历经了政局变动、家族落寞、穷困潦倒后,在明末清初反理学启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己的经历为依据,写成的一部自传体小说。

虽然《红楼梦》是一部自传性小说,但作者通过包罗万象的自叙性的写实效果,描绘了清朝中期的政治时局、人情冷暖、社会文化思想。而清朝中期也是儒释道思想发展趋于完善且相互交融的时代,但同时也有很多思想被歪曲或舍弃,一方面是世人认知上的偏差引起的,另一方面是因为统治阶级为了自身的政治目的而故意篡改的。曹雪芹清楚地看到了这些,他在小说中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披露了被歪曲和篡改后文化现状。因此,《红楼梦》中体现出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发展与交融,以及各自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红楼梦》中的儒释道伦理思想表现

(一)人物形象中体现出的儒释道伦理思想

宝玉、黛玉、宝钗三人分别对应了传统文化中的佛教、道教和儒教。宝玉和黛玉灵魂相通,源于道家和佛家相似的出世态度,源于两人共同的叛逆精神。黛玉和宝钗的对峙,本质上是老庄思想和孔孟教义的格格不入,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互不相容。

宝玉身在红尘之中,便已对世间美好的一切有佛家的大爱。所以他懂葬花的黛玉,所以他同情弱者,所以他尊重每一个女孩儿。宝玉每回参加诗社都甘当末位,时常替丫鬟们包揽罪责,已隐隐有佛门高僧“舍己全人”的气量。

林黛玉则是道家思想的代表,她并不像王熙凤或薛宝钗那样一生都在努力地力争上游,她只是在安心地做一个自己,就连她对别人的讥讽或取笑,也只是出于自我情感的表达,没有什么更深层次的目的。

薛宝钗虽出身富商家庭,却完全接收与承继了儒家思想。儒家的主要精神之一是积极的入世态度,一个有才能的人要将服务社会当作正事。薛宝钗有儒家入世的情怀,她对儒家思想的维护与坚守,完全出于真诚,她只是按儒家的礼教要求去说去做,不知不觉就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局外的人看她是儒家的牺牲品,而她自己并不觉得,那种思想与观念早已深入到了她的内心,异化成了那样的一个人。

(二)故事情节中体现出的儒释道伦理思想

小说的第四十一回为“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主要说的是贾母带着刘姥姥和众人逛大观园,走到了妙玉的住处――栊翠庵,妙玉便用茶水招待客人,但是却对不同的客人用不同的茶杯,如给贾母用的是“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对宝玉、宝钗、黛玉是另外的待遇,而其他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妙玉虽然是佛家弟子,但是却没有践行“世法平等”的理念,将贾府众人划分为了不同的等级,尤其是嫌刘姥姥脏,贾母要刘姥姥尝一尝她的“老君眉”,刘姥姥便喝了一口,妙玉便要扔掉成窑的杯子。由此可以看出,妙玉的修行与佛教的核心思想还相差甚远,她的意识中也有儒家的“尊卑”“阶级”思想。

(三)作品主题中体现出的儒释道伦理思想

俞平伯先生就曾提出“《红楼梦》的主要观念是色空”的说法。《红楼梦》到处流露出明显的佛家色空观念和道家的出世思想,开篇第一回就表明整个故事是“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比如,小说开头跛足道人阐发了“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对《好了歌》作了简要概括,甄士隐进一步为《好了歌》作了详细注解。在《好了歌》里,将相功名、金银财富、夫妻恩情、儿孙孝顺等都是虚无缥缈、转瞬即逝的,表现出佛家人生如“梦幻空花”的观念和道家浮生若梦的思想。《好了歌》里所否定摒弃的“功名”“金银”“娇妻”“儿孙”,正是儒家以及一般世人信仰的基本内容。

(四)作品结局中体现出的儒释道伦理思想

小说第一百二十回写贾政扶贾母灵柩到金陵,归途中天降大雪,遇见出家当了和尚的宝玉与他拜别,继而随着一僧一道飘然离去.贾政急忙追赶,已倏然不见,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并无一人。这是宗教般的感悟,真假难辨的善恶人世,最后也不过是一场幻梦,让每个人从中参照到了自己。一僧一道的前后对话画龙点睛,也让人在现实生活的藩篱中,望见了铺就的来路和去路。

三、儒释道“礼”“空”“无”的哲学思考

纵观《红楼梦》全文,作者以一道一僧开篇,最后以一道一僧结尾,体现了他对儒释道思想的哲学思考。细细梳理小说中的一些关系,我们可以发现:甄士隐为儒家人物,之后他出家做了道士;而空空道人在转念之间又变成了僧人;而小说的开头就是和谐相处的一僧一道了,从中我们可以找出隐藏的信息,即甄士隐由儒入道,空空道人由道变僧,最后僧道同行。曹雪芹似乎要告诉我们:儒释道三者虽然各有所道、各道其道,其思想核心分别为“礼”“空”“无”,但到了至高境界它们又是相通的。

四、结语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它们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对人们的思想、生活、言行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学巨著,不仅有极高的文学研究价值,也渗透着浓厚的哲学思想,在儒释道思想的碰撞和融合中,小说的内容更具哲理意蕴。

【参考文献】

[1]王玲.由《红楼梦》看老子哲学――浅谈贾宝玉所表现出的老子哲学思想[J].魅力中国,2008(24)

儒道思想篇4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儒道思想 渗透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儒道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前,语文教学中对儒道思想的渗透不够重视,即使有涉及,也是浅尝辄止,导致学生的儒道思想教育缺失严重,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不高,在面对顺境或逆境时,不能理性积极地面对社会,不能很好地理会和处理人生。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儒道思想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因此,如何渗透儒道思想是当前语文教学中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两股文化,两者以其高度的哲理性、深刻的思想性、积极的实践性赢得了后世人们的亲睐与膜拜。历代许多文人在追求建功立业的时候,往往会以儒家思想的“出仕”精神来激励自己,即使面临困境,也百折不挠,“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努力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比如屈原、杜甫。也有相当一部分文人在遭受挫折、遇到逆境时,不自觉地走向道家思想中的“归隐”情怀,通过在田园山水中低吟浅唱提高人生修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比如陶渊明。当然,在更多情况下,是二者的结合体,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接受不同的思想主导,年轻时意气风发,胸怀天下,济世之心溢于言表;中年为官场黑暗而苦闷,为各派势力角斗而焦心;晚年无意世事,向往田园,恬淡自然,比如苏轼。一个人的成长经历由于人生际遇的差异会表现不同的人生形态,但逃脱不了以上三种人生形态。

儒家思想以孔孟思想为代表,它要求人们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精神。道家思想以老庄思想为代表,它要求人们不执着于功名利禄,内在的修为才是真正的德行,要追求自然,向往田园,本真率性,不为世俗所牵绊。真正健全的人格应该是“儒道兼综,孔庄并重”,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用儒家的思想“干”,用道家的思想“活”。个体生命的穷达除了主体自己的努力之外,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当个体生命的外在诉求得不到实现和满足时,必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挫折感和失落感。此时,则要教育学生要由外在诉求转向内在诉求,由儒家的积极进取、责任担当意识转向道家自然通透、乐观旷达的精神,通过个体生命的内在修养与完善来实现心灵的安顿,达到一种无所利念的洒脱、无所欠缺的圆满。

二、儒道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儒道思想的可行性。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觉追求与认同感越来越强烈,认识到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去学习,这是前提;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这是关键;语文教科书中选取更多的体现儒道思想的经典文章,这是载体。儒道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中国的历代作家及文人或多或少受到儒道思想的影响,而且大多数作家的人生经历都有一个转折期,也就是儒道在作家思想弈的过程,是进是退,是仕是隐,成为很多文人苦苦思索的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也实践了儒道思想中的生命、生存哲理,铸就了一个个伟大的个体生命,创造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人文图景,让后人有一个可以学习的模板。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儒道思想的主要途径:“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下》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在这里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思想与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作者讲解,让学生认识作者形象,通过选文的讲解,阐述选文中蕴含的儒道精神。

1.杜甫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讲到杜甫时,首先要介绍杜甫经历了由盛唐到中唐转变的关键历史时期,诗人先天的敏锐感让他比一般人更先体验到唐朝的衰退,在看清事实后想极力扭转局面却又无力挽回,内心充满悲痛与矛盾。但是他面对任何遭遇都不退缩,永远古道热肠、忧国忧民,儒家思想深深地烙印在杜甫其人其诗上,也成就了其诗“诗史”之名。其次要通过杜甫诗歌讲解,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杜诗歌甫的沉郁顿挫、深刻悲壮。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表现了诗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热血豪情和雄心壮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为“天下寒士”呼号的理想;《登高》流露了作者一生颠沛流离、漂泊辗转的凄凉孤独之感;《兵车行》反映了唐朝帝王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和人民妻离子散、生活困苦形成鲜明对比,《蜀相》表达了对刘备与诸葛亮君臣遇合的向往,以及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无比惋惜之情……杜甫在诗歌中记录了当时真实的历史和深刻的人生体验,集中反映了自身的儒家情怀。教师通过对学生学过的和没有学过但很有代表性的杜甫诗歌进行专题讲解,可让学生深化对杜甫其人其诗,以及体现在杜甫诗歌中的儒家思想的认识。除此之外,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体现了他们对人民的深情,对真理的执着,对生命的进取,对挫折的挑战,这些都是儒家思想的精髓。

2.陶渊明是道家思想的实践者。讲到陶渊明时,首先应该介绍陶渊明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他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抉择。宗白华先生在他的《美学散步》一书中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陶渊明曾经多次出仕,但每次都以归隐告终,到《归去来兮辞》序文中说明了当官的理由:“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但是“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从诗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愿意当官,当官只不过是一个谋生的手段,为了使自己和家人不挨饿,最后辞官是为了顺从自己“质性自然”的本性,不愧平生的志愿。在陶渊明的诗歌里处处有自然,如“采取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里的“自然”,一是指大自然,诗人要回归到大自然中,本丘山,也就是道家思想中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二是指恬淡朴素、自然通透的澄明之境,也就是本真、率性的人生之境,也就是《逍遥游》中追求顺其自然无所依,最终获得无穷的自在自由的精神境界。陶渊明也因此被钟嵘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诗人的人生抉择成了中国文人的一种精神范式。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陶渊明的“仕隐”的人生经历与诗歌内涵的学习,能让学生懂得不要汲汲于富贵,不要汲汲于名利,要懂得进退,当遭遇挫折时,要懂得寄情于山水自然,做回本真的自我。

3.苏轼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紧密结合体。他的为人处事、人生态度都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能进能退,能仕能隐,乐观旷达,人生范式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轼年轻时深受父亲苏洵的影响,读书刻苦勤奋,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胸怀儒家匡国济世之志,报负满怀。在仕途上,平步青云,21岁高中进士,但由于新旧党之争,先是被旧党诬陷,酿成“乌台诗案”,接着又为新党所排斥。因此,苏轼一生几经起落,先后被贬到黄州、颖州、惠州、儋州(今海南),在仕宦沉浮过程中,苏轼也由儒家的积极进取、以拯救苍生为己任向道家悠游淡泊、乐观旷达、自然通透的人生境界转变。比如:“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了诗人年轻时意气风发、豪迈自信的精神风貌和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而“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则表现的是一种历经磨难后的淡定、平静和无所欠缺的情绪。教师应通过教学苏轼儒道思想转变的始终,引导学生以自由的心灵、洒脱的心胸、真诚的行为去面对人世,面对人生。

以上通过“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举三个典型的案例向学生介绍和阐述了儒道思想,以及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儒道思想的践行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也可以根据选文进行拓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感知和实践中国儒道思想的精髓,能进能退,能屈能伸,用进取的心态和自由的心灵去面对社会人生,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戴建业.老子现代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上海:新世界出版社,2004.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儒道思想篇5

关键词: 先秦儒道音乐思想 核心内容 社会功能 审美准则

先秦儒道音乐思想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理论的滥觞。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二者既对立,又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这是由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所决定的。它们对于后世的音乐艺术发展与理论建设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先秦儒道音乐思想的核心内容、社会功能、审美准则三方面对儒道两家音乐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

一、先秦儒道音乐思想的核心内容不同

儒家文化就是礼乐文化,“礼乐并重、礼乐相成”是儒家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先秦儒家的音乐思想也是以“礼”和“乐”为目标建构起来的。“乐统同,礼辩异”(《礼记・乐记》),儒家的“礼”是关于个人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的文明秩序,是由外向内的;“乐”在儒家看来是自由愉快、轻松活泼的心理体验,是由内及外的。儒家学派的代表孔子常说:“礼乐并举。”乐能使人情感调和、欢欣而愉悦;礼使人收敛,收敛而精神专一。乐就是和谐音律,礼乐能协调一处、表里如一,使人愉悦欢畅又庄严,内外恭敬规矩;礼乐和谐能使生活艺术化,从而社会安宁、进步。孔子把礼乐视为一体,既重视礼对人的道德影响,又重视音乐对人的品质的影响。孔子音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说出了“仁”与“礼”、“乐”的关系。在孔子看来,“仁”是“礼”、“乐”的前提,要维护和实施“礼”所规定的各种社会道德秩序和行为规范,就必须首先在社会人际关系中建立起仁爱的情感基础,有了这样的社会情感基础,个人才能遵循“礼”来行事;而“乐”的实施也要靠“仁”的“爱人”之道德情感,并通过“乐”的活动把这种情感加以发扬。“仁”是孔子所说的道德情感中最基本的内容,而“乐”是一种手段,是用来感化人教育人的一种方式。荀子作为儒家后期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与孔子的音乐思想有众多相似之处,他从“性恶论”出发,认为人的本性的“恶”可以通过音乐进行引导,使之由恶向善,更加强调了礼乐的重要性。

与先秦儒家不同,道家对“周礼”是从根本上予以否定的。道家学派的代表老子提出了“道”的思想,即“道法自然”,以自然而然为法则,因任自然,就是无为。“道法自然”表明了最自然的即是最美的,而这种完美的状态在道家看来只有在自然界才有最佳的体现,对于音乐,道家采取的也是这样的态度。道家音乐思想认为事物的矛盾变化是由一种被称为“道”的自然法则所支配,美丑相比较而存在,声音相反相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夫唯弗居,是以不。”(老子,《道德经》第二章)。道家所说的“乐”和“道”紧密结合着,道家认为“道”就是“无”,“无”就是“道”,事物从“无”中产生、发展,最后还要回到“无”的状态,所以要排除一切感官所积累的经验,依靠人心灵的感受去感受物的存在。道家用“道法自然”的态度去看待音乐,提出“乐由心生”,把音乐归结为一种自然的“道”。只要能在自然中把握住“道”,也就能把握住音乐了。庄子继承了老子的美学思想。他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天地之谓也。”(《庄子・外篇・知北游》)他崇尚从自然的思想出发,认为音乐美的本质表现为人的自然性情,可抒性,娱乐人心;认为音乐美的准则是自然而不造作、朴素而不华饰。

总之,先秦时期儒家重“礼乐”,道家重“自然”。儒家主张通过“礼乐”制度对人们的行为、思想加以规范,从而达到社会稳定、和谐的目的。而道家重“自然”的思想是对社会进步的一种反思。儒家的音乐思想是实用主义,或称为功利主义的音乐思想。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音乐思想则与之相悖,认为真正的音乐是形而上的,与“道”合一,而并非带有功利性的。

二、先秦儒道对音乐社会功能的看法不同

先秦儒家非常重视音乐的社会作用。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广要道》)孔子重视音乐在政治和教育中的作用,主张“乐”要为“礼”服务,是“礼”的艺术表现,他认为只有依靠“乐”的陶冶作用,才能完成对理想人格的培养,这就是他所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他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这是论诗的功用,也是论乐的作用。孔子充分认识到音乐有“兴”、“观”、“群”、“怨”的作用,并主张极大地发挥这种作用,来获取社会效果,用音乐培养人的修养。他认为音乐可以调和等级关系,使“君子”爱人、“小人”易使,并重视音乐在政治中的作用,强调“为政”必须“兴礼乐”,为政之道礼乐最为重要,这些都反映了孔子对音乐社会功能的重视。儒家认为音乐是教导人、使人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改造社会、治理国家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大乐与天地同和,礼与天地同节”(《礼记・乐记》),儒家主张用礼、乐相互配合端正社会风气,从而使整个社会达到和谐一致。“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礼记・乐记》)。“礼”可以节制人们的内心活动,“乐”可以调节人们的感情,要用“政治”去推行政策和措施,用“刑”去防患于未然,礼、乐、刑、政都发挥得好,安定的政治局面也就会出现了。孔子提出对待好的音乐和坏的音乐要有不同的态度,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也符合当时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的政治要求,对当时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荀子在《乐论》中提出:“乐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他的这种“立乐之术”与伦理道德相为融合的治国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乐论》中,荀子驳斥墨子的“非乐”主张,强调音乐的巨大社会功能。

相对于儒家强调音乐在社会中的作用,道家是从根本上反对的,老子认为最美的音乐是“希声”,也就是“无声”,而“无声”的音乐只能存在于个人的意识中,它并不能存在于社会共同的心理状态中。因此,对于君王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解决有关音乐的问题,而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道家认为:“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要想社会太平,必须采取让人们“无知无欲”的愚民政策。因此,道家从崇尚“道”的自然无为的精神出发,否定人为的、现实的音乐,否定音乐的社会功能,崇尚“大音希声”,否定一切具体的音乐和其他艺术,从而彻底否认了音乐对社会的影响与作用。庄子提倡“法天贵真”,崇尚“天籁”之乐的审美思维方式和审美人生态度,其目的是要重新唤起人们的宇宙念识、自我生命念识、审美念识的觉醒,而只有“拮击圣人”,“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才能“天下始治”,“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庄子・外篇・箧》),使人返璞归真,进入与“道”为一的审美境界。在庄子看来,音乐源于自然,是大自然自身性情的自由抒发体现,具有天然素朴的本质品格,这样的音乐才是“道”的音乐,是“天人合一”的大美至乐。“天人合一”就是宇宙的一种原初状态、真实状态和本质状态,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故人与音乐都应像天那样,以天为其“大宗师”,自然而无人为,无需任何华丽的矫饰,音乐就是自然本身,无所不在,这样的音乐是素朴、平易、简淡、适性的大乐,也才蕴涵着真正可贵的未被污染的生命。

总之,儒家和道家音乐思想对社会功能的看法不同。社会教化功用上的差异表现在理论上有偏重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儒家的价值观以人文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道家的价值观则以自然主义为取向,注重天然的真朴之性和内心的宁静和谐,主张因任自然,否定了音乐的社会功能。

三、先秦儒道音乐思想的融合与共通:“和”的审美准则

“和”在先秦儒道两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儒道两家都以“中和”和“淡和”为准则,以平和恬淡为美,可以说“和”是我国先秦音乐思想的主题。

孔、孟、荀都以“和”、“中和”为审美准则,都以情合于礼、声合于度为美,而以逾礼、过度为丑。他们都强调音乐的社会、政治功能,特别是力求发挥音乐的功用,以达到安抚民心、维护统治的目的。孔子在“中和”思想中着重强调音乐与礼义、仁德的关系,他认为音乐应“发乎情,止乎礼义”(《十三经注疏》),符合中庸之道,他注重的是美和善,要求“美善相乐”。“中和”思想中的善和美,首先体现在孔子学说之中。孟子提出的“性善论”,主张仁、义、礼、智四德,在音乐上同样强调“与民同乐”,而“与民同乐”则是“和”的音乐美学思想中最好的实践理论。荀子则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审一定和”的“声音之道”,他不仅认为雅、颂之乐的根本特性是中和,而且认为这种音乐的社会功用同样在于中和。可见,在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中,始终没有脱离“和”这一宗旨,而这也是与儒家的哲学思想紧密联系的。

以老子、庄子思想为代表的道家音乐思想,虽然崇尚“法天贵真”,否定礼乐教化,但同样主张“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庄子・外篇・缮性》),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恬淡平和”,以平和之态表现人的自然情性。《老子・三十五章》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通过道与乐的对比继续论道、颂道,而这一论述也是仅仅围绕着道家心目中的“和”的观念。老子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主要是围绕“淡乎无味”的道的本体美。老子的淡乎无味是一种“平淡”的审美趣味和音乐的审美标准。他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即是说顺从“道”者一则应以“无为”的心态去作为,以“无事”的原则去行事,以“平淡”(无味)的标准去衡量生活中的一切。这一“道”的核心思想无疑也会贯穿到老子的音乐思想中去,使其音乐思想呈现出“淡和”的色彩。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这种“淡和”的音乐思想。《庄子・缮性》篇说:“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礼乐偏行,则天下乱矣。”庄子认为学者应该用恬静的精神来保养真智,真智产生了再用来保养恬静的精神,真智与恬静互相保养,平和恬淡的德性、自然无为的道理就会出现于性情之中。他认为“道”的特性是自然无为,人的本性是平和恬淡,仁、义、礼、乐都应符合这样的“道”。可见老庄同样十分重视“和”的观念。

通过以上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儒家重功利、重情理,道家重艺术、重精神,儒、道两家音乐思想的分庭抗礼,导致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历史发展,而它们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一面,又形成了中国传统音乐思想的总体风貌,这对中国音乐的发展孕育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孔子家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刘康德.老子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3]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4]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儒道思想篇6

关键词:佛教;儒家;道家;“斋姑娘”

一.引子

“斋姑娘”是生活在云南丽江永胜县北片农村的汉族女子,她们“终身不嫁,安于独身,吃斋信佛”。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民俗文化。从生活起居、吃食禁忌、穿着打扮、吃斋形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

在生活方面,“斋姑娘”年轻时和父母一起生活,年纪大了,和哥哥、嫂嫂或弟弟、弟媳一起过日子,晚年生活主要依靠自己或者家族、侄儿、侄女赡养。关于吃斋则有两层意思:一是专门指饮食,只吃素。二是指对性的忌讳,终身不结婚。“斋姑娘”在穿着方面也有一定的讲究,颜色以黑蓝这样的素色为主。而最为关键的便是“收头”仪式,一旦女子要做“斋姑娘”,除了立誓,学习经书以外,还要举行“收头”仪式。“斋姑娘”选择一个黄道吉日,请佛家、道家、儒家和年纪稍长的“斋姑娘”到家里。佛家念经超度,道家吹拉弹唱,儒家释经,年长的“斋姑娘”帮忙梳发,整个过程庄重而严肃。可以说“收头”仪式是“斋姑娘”人生的一个里程碑!

二.佛儒道思想对“斋姑娘”习俗的影响

佛教产生于印度,弘大于中国。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中国化的进程,从思想上看,这一过程有两种趋向:一是心性化倾向,一种是重世间的倾向,分别以禅宗和近世“人间佛教”为其极致。佛教中国化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中国以儒家为主流的背景,佛教要想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必须与儒家重世俗、重人伦的传统进行协调。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佛教徒对印度佛教的经典进行了选择性的翻译,还作了删改、比附、衍生、补益。

而道教是由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而来的,是一种发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宗教,它在中国古代的影响仅次于佛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被认为是和儒家、佛教一起的各种理论学说和实践方法。

儒家思想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它的思想核心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其中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而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这两点在“斋姑娘”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她们留在家里确实尽到了孝养父母,扶持兄弟的责任。

就儒释道三者关系而言,宋代就有“儒家治世,道教治身,佛教治心”之说,明代则有“不知儒无以人世,不知道无以忘世,不知佛无以出世”之论,宋明以来在大众教化上还出现了三者合流的重大转向。

到了明代,这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个朝代。首先,从社会形态变迁上讲,它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如果不是满清外力的进入,它极有可能就成为封建社会的末代。其次,从思想史上看,自阳明心学产生后,传统儒学的各种形态已经充分展现,清代的儒学思想实已不能超出传统范围。同时,明代也是一个在政治、社会等方面充满了各种矛盾现象的朝代。但明代却是历史上佛教最为民间化的时代,明代儒佛交涉的特殊性无疑又是这一特定的时代产物。[1]永胜的汉族是明代以后迁移过来的,自然在文化方面要受到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影响。“斋姑娘”的“收头”仪式便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最佳体现。

“斋姑娘”在收头时佛家为其念经超度,道家吹拉弹唱,儒家释经,在“收头”的过程中最常讲的便是观音经。据当地“斋姑娘”介绍:观音原本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她长大后便不愿嫁人,立誓一辈子要吃斋修佛,期间遭到家人的极力反对,但不管家人怎么反对,都无法动摇观音吃斋修佛的决心,观音的诚心感动了上天,后被仙人接走。[2]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留“斋姑娘”这一习俗是受佛儒道思想影响的。首先,佛教成了“斋姑娘”信仰的一个根基。明代是历史上佛教最为民间化的时代。老百姓认为家里有个修佛的人,家业便能兴旺,而对于“斋姑娘”来说,信佛成了她内心的归宿。当看到其他女子有着自己的丈夫、女儿的时候,信仰变成了她内心唯一的精神支柱。她需要用佛教的思想来调和内心的矛盾,以求达到内心的平和。其次,儒家细想教育女性必须要孝悌。对于“斋姑娘”来说,当家庭需要你,父母需要你的时候,她们便不得不舍去女子本该有的婚姻、家庭、儿女,去完成自己的孝道,父母的心愿。虽然,留下来做“斋姑娘”是要征得她们的同意的,但在儒家孝道观念的影响下,这种选择变成了一种被动的选择。最后,道家的道和德是信仰的基本核心,一旦立誓成为“斋姑娘”,她们就必须得遵守“斋姑娘”应该遵守的一切准则。她们和尼姑、修女有很大的区别。尼姑首先要出家,到寺庙、道庵里去修行,她们有特定的场所和法门法规,一般不为异性所骚扰。而“斋姑娘”却是生活在自己家里,平时下地干活,在家里做家务,还要和常人打交道。她们在红尘中修行,必然会比出世之人的修行来得艰难得多,身上的精神负担也要重得多,这要是没有“道”和“德”作为信仰的根基,那一生的誓言要被打破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佛成了“斋姑娘”寻求内心平和的精神支柱;儒为“斋姑娘”的一切行为给予了最为崇高合理的解释;道则是约束“斋姑娘”行为的准则。“斋姑娘”这一习俗在佛儒道思想的影响下,生根发芽,在三川这片土地上形成了一种永胜汉族独特的风俗!

参考文献:

[1] 程曦,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29

[2] 摘自2008年6月笔者在永胜三川的田野访谈记录

儒道思想篇7

论文摘要:孝道被先秦儒家视为“诸德之首”,是先秦儒 家人文伦理的基石。本文首先阐述了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 发展 ,接着又对孝道思想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指出孝是一个优弊共存的“杂糅体”,即有其适应时展的合理性因素,又有其阻碍社会发展的局限性,最后指出弘扬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仍有重要意义。 

先秦儒家开创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构建的孝道观,则是这一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儒家人文理论的基石。注重孝道,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道德传统,是

三、先秦儒家孝道的 现代 意义 

孝作为家庭伦理规范,有维持家庭稳定的功能和作用。人们用孝来调节家庭关系,使之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成为人们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古代,中华民族有着敬老孝亲的良好风气,在 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的今天,弘扬养老敬老的孝道德传统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孝道思想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保证 

儒道思想篇8

关键词:;儒家思想;道家哲学;艺术创作;文艺思潮

Abstract: Confucianism, Taoism two thought and theory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artistic creation process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This will be through the Confucian and Taoist thought connotation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effect on art.

Key words:; Confucianism; Taoism; artistic creation; trend of thought in literature and art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儒道之异:

(一) “出世之道”与“入世经学”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己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亦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

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图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相孺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或院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可以说,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出世入世与有为无为的观点对中国古诗艺术的创作影响较大,杜甫自始至终执著地关注现实是与他头脑中的指导思想有关的。杜甫常常自称“儒生”、“老儒”、“腐儒”,谈到自己的家世也说“奉儒守官”,所以历来批评家认为这是儒家的思想意识的体现,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仁政学说铸就了杜诗中的忧国忧民的主旋律。杜诗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其中所体现的仁爱精神。杜甫的仁爱精神绝不仅限于此,他还将对爱推及他人,甚至是一些与己无关但和自己有同样命运和遭遇的人,杜甫也是本着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处理与偶然相逢的人们的关系的。晚年,他逃避战乱、漂泊湖湘,深感“乱世少恩惠”(《宿凿石浦》);然而,杜甫仍然是:“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解忧》),并没有因为个人的苦难而减少对他人的同情。

而李白,表现更多的是一个“逸”字。在他的诗篇中,他写自己的闲情逸趣,写自己对故乡、朋友的怀念,写自己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热爱,写平凡人的日常生活等等。这些更多的是表达了李白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样展示的是一个天真可爱的李白。“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望月有怀》)“长安一片月,万户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吴夜歌》其三)以上所述思乡、思友、男女相思和怀古,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有的感情。李白这类作品抒发的感情既是人们生活中常有的,而抒发的方式也是平易近人、人人都能接受的,实足以代表李白性格的天真纯朴的一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卢山瀑布》)这是李白忘情山水的代表作品。

(二)“有为治国”与“无为国治”

在治国方面,儒家强调有为,道家主张无为。儒家的有为治国是指:“导之以镕,齐之以礼,和之以乐,辅之以法,任之以贤,使之以惠”用宗法主义治国。它必然繁为礼、重为教。道家不然,其治国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无为而治”无为不是无所作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最后要达到皆有所为的目的,无为的要求只是;一不违背事物自然本性而强行妄为;二不违背公众意愿利益而膨胀私欲;三不违背和谐宁静生活而滋彰礼法。[ 杨少华·儒家、道家与日神、酒神【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年 03期

]执政者所要做的事是“捕万物之自然”,让众人各得其所,白化自官。孟子提出“仁者无敌”,道家提出“因则无敌”的命题,可以精辟概括儒道治国原则的不同。

而这也正体现在中国服饰艺术的创作中;儒家文化强调“礼”“仁”观念,孔子维护周时建立的色彩典章制度,把红、黄、青、白、黑定为正色,其他色彩定为间色,将正色和间色赋予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意义。服饰色彩不可混淆,更不可颠倒,如《论语》“恶紫之夺朱”,以礼的形式保持单色的纯正性。同时,在尊卑伦理体制下,统治阶级崇美尚丽,追求气象宏大的华丽尊贵,其服装多用金银色装饰。反映在现代中式服装中,礼仪性服装更多使用以“五色”为基础的单纯色彩,装饰色彩也以鲜明的正色和金银色为主。

道家则主张“五色令人目盲”“无色而五色成焉”“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刻忌》),体现在艺术上追求向黑色回归的无色之美,偏爱黑、白、青等平淡素净之色。受其影响,现代中式日常服装以黑、白和中性色居多,常应用同类色的微妙对比,色彩组合很少大面积的强对比色彩。同时由于纯白、纯黑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往往与丧葬服装相关,现代服装常会进行分割组合或使用鲜艳色彩予以装饰,从而更加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习俗。

(三) “克己复礼”与“道法自然”

孔子说:“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知者静,仁者动”(《论语‘雍也》),老子说:“上善苦水”(八章);孔子以山自比,老子以水自比,生动地表现了仁者与智者之异。孔子乐山,老子乐水;孔子好静(化人以德不以力),老于好动(因势利导不阏滞),不亦宜乎。我个人认为儒家较道家而言更看重社会整体水平,为了达到社会整体天人合一和谐共处儒家提出克己复礼,道家为使自己达到自由脱俗状态更注重道法自然。

上一篇:三角函数范文 下一篇:三好学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