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撤场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1-19 00:15:19

商场撤场工作计划

商场撤场工作计划篇1

一、会展预备阶段的文案的概念:

会展预备阶段的文案是指一次会展从确定展览题材、收集信息、进行展览项目立项策划一直到会展正式开幕前的预先准备阶段涉及到的所有文本文案。

二、会展预备阶段的文案种类:

一般来说,会展预备阶段的文案包括展会立项策划书、展会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参展说明书、展会招展方案、展会招展函、招展进度计划、观众邀请函、参展合同、展出工作方案、展会费用预算表、展会宣传推广计划、广告文案等。

第二节 会展预备阶段的文案写作

一、《展会立项策划书》的写作

(一)《展会立项策划书》的概念:

所谓展会立项策划,就是根据掌握的各种信息,对即将举办的展览会的有关事宜进行初步规划,设计出展览会的基本框架,提出计划举办的展览会的初步规划内容, 主要包括:展会名称和地点、办展机构、展品范围、办展时间、展会规模、展会定位、招展计划、宣传推广和招商计划、展会进度计划。现场管理计划、相关活动计划等。

《展会立项策划书》是为策划举办一个新展会而提出的一套办展规划、策略和方法,它是对以上各项内容的归纳和总结。

(二) 展会立项策划书的内容结构:

一般地,《展会立项策划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办展市场环境分析:包括对展会展览题材所在产业和市场的情况分析,对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的分析,对相关展会的情况的分析,对展会举办地市场的分析等。

2、提出展会的基本框架:包括展会的名称和举办地点、办展机构的组成、展品范围、办展时间、办展频率、展会规模和展会定位等。

3、展会价格及初步预算方案。

4、展会工作人员分工计划。

5、展会招展计划

6、展会招商计划。

7、展会宣传推广计划。

8、展会筹备进度计划。

9、展会服务商安排计划。

10、展会开幕和现场管理计划。

11、展会期间举办的相关活动计划。

12、展会结算计划。

(三) 展会立项策划书的写作要求:

1. 展会名称

展览会的名称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基本部分、限定部分和行业标识。如“第93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如果按上述三个内容对号入座,则基本部分是“交易会”,限定部分是“中国”和“第93届”,行业标识是“出口商品”。

下面分别对这三个内容作一些说明:

· 基本部分:用来表明展览会的性质和特征,常用词有:展览会、博览会、展销会、交易会和“节”等。

· 限定部分:用来说明展会举办的时间、地点和展会的性质。

展会举办时间的表示办法有三种:一是用“届”来表示。二是用“年”来表示,三是用“季”来表示。如第三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年广州博览会、法兰克福春季消费品展览会等。在这三种表达办法里,用“届”来去示最常见,它强调展会举办的连续性。那些刚举办的展会一般用“年”来表示。

展会举办的地点在展会的名称里也要有所体现,如第三届大连国际服装节中的“大连”。

展会名称里体现展会性质的词主要有“国际”、“世界”、“全国”、“地区”等。如第三届大连国际服装节中的“国际”表明本展会是一个国际展。

· 行业标识:用来表明展览题材和展品范围。如第三届大连国际服装节中的“服装”表明本展会是服装产业的展会。行业标识通常是一个产业的名称,或者是一个产业中的某一个产品大类。

2、展会地点

策划选择展会的举办地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展会在什么地方举办,二是展会在哪个展馆举办。

策划选择展会在什么地方举办,就是要确定展会在哪个国家、哪个省或者是哪个城市里举办。

策划选择展会在哪个展馆举办,就是要选择展会举办的具体地点。具体选择在哪个展馆举办展会,要结合展会的展览题材和展会定位而定。另外,在具体选择展馆时,还要综合考虑使用该展馆的成本的大小如何、展期安排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以及展馆本身的设施和服务如何等因素。

3、办展机构

办展机构是指负责展会的组织、策划、招展和招商等事宜的有关单位。办展机构可以是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等。

根据各单位在举办展览会中的不同作用,一个展览会的办展机构一般有以下几种: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支持单位等。

主办单位:拥有展会并对展会承担主要法律责任的办展单位。主办单位在法律上拥有展会的所有权。

承办单位:直接负责展会的策划、组织、操作与管理,并对展会承担主要财务责任的办展单位。

协办单位:协助主办或承办单位负责展会的策划、组织、操作与管理,部分地承担展会的招展、招商和宣传推广工作的办展单位。

支持单位:对展会主办或承办单位的展会策划、组织、操作与管理,或者是招展、招商和宣传推广等工作起支持作用的办展单位。

4、办展时间

办展时间是指展会计划在什么时候举办。办展时间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举办展的具体开展日期。二是指展会的筹展和撤展日期。三是指展会对观众开放的日期。

展览时间的长短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要视不同的展会具体而定。有些展会的展览时间可以很长,如“世博会”的展期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但对于占展会绝大多数的专业贸易展来说,展期一般是3-5天为宜。

5、展品范围

展会的展品范围要根据展会的定位、办展机构的优劣势和其他多种因素来确定。

根据展会的定位,展品范围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是几个产业,或者是一个产业中的一个或几个产品大类,例如,“博览会”和“交易会”的展品范围就很广,如“广交会”的展品范围就超过10万种,几乎是无所不包;而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览会”的展品范围涉及到的产业就很少,就只有汽车产业一个。

6、办展频率

办展频率是指展会是一年举办几次还是几年举办一次,或者是不定期举行。从目前展览业的实际情况看,一年举办一次的展会最多,约占全部展会数量的80%,一年举办两次和两年举办一次的展会也不少,不定期举办的展会已经是越来越少了。

办展频率的确定受展览题材所在产业的特征的制约。我们知道,几乎每个产业的产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产品的生命周期对展会的办展频率有重大影响。

产品的投入期和成长期是企业参屉的黄金时期,展会的办展频率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时期。

7、展会规模

展会规模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展会的展览面积是多少,二是参展单位的数量是多少,三是参观展会的观众有多少。在策划举办一个展会时,对这三个方面都要作出预测和规划。

在规划展会规模时,要充分考虑产业的特征。展会规模的大小还会受到会观众数量和质量的限制。

8、展会定位

通俗地讲,展会定位就是要清晰地告诉参展企业和观众本展会“是什么”和“有什么”,具体地说,展会定位就是办展机构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市场竞争状况,通过建立和发展展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使自己举办的展会在参展企业和观众的心目中形成一个鲜明而独特的印象的过程。

展会定位要明确展会的目标参展商和观众、办展目标、展会的主题等。

9.展会价格和展会初步预算

展会价格就是为展会的展位出租制定一个合适的价格。展会展位的价格往往包括室内展场的价格和室外展场的价格,室内展场的价格又分为空地价格和标准层位的价格。

在制定展会的价格时,一般遵循“优地优价”的原则,即那些便于展示和观众流量大的展位的价格往往要高一些。展会初步预算是对举办展会所需要的各种费用和举办展会预期以获得的收入进行的初步预算。

在策划举办展会时,要根据市场情况给展会确定一个合适的价格,这样对吸引目标参展商参加展会十分重要。

10、人员分工、招展招商和宣传推广计划

人员分工计划、招展计划、招商和宣传推广计划是展会的具体实施计划,这四个计划在具体实施时会互相影响。

人员分工计划是对展会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统筹安排。

招展计划主要是为招揽企业参展而制定的各种策略、措施和办法。

招商计划主要是为招揽观众参观展会而制定的各种策略、措施和办法。

宣传推广计划则是为建立展会品牌和树立展会形象,并同时为展会的招展和招商服务的。

11、展会进度计划、现场管理计划和相关活动计划

展会进度计划是在时间上对展会的招展、招商、宣传推广和展位划分等工作进行的统筹安排。它明确在展会的筹办过程中,到什么阶段就应该完成哪些工作,直到展会成功举办。展会进度计划安排得好,展会筹备的各项准备工作就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现场管理计划是展会开幕后对展会现场进行有效管理的各种计划安排,它一般包括展会开幕计划、展会展场管理计划、观众登记计划和撤展计划等。现场管理计划安排得好,展会现场将井然有序,展会秩序良好。

展会相关活动计划是对准备在展会期间同期举办的各种相关活动作出的计划安排。与展会同期举办的相关活动最常见的有技术交流会、研讨会和各种表演等,它们是展会的有益补充。

二、《展会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写作

(一)《展会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概念

完成了《展会立项策划书》,并不意味着该立项的展会就可以举办了。项目立项只是对举办什么题材的展会和如何举办该展会提出了一个初步的意见,制定了一套初步的方案,至于该展会是否真的可以举办和该方案是否真的可行,还需要对该展会项目及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的结论及其他必须考虑的因素,才是决定最后是否可以举办该展会的最终依据。

《展会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就是在对展会立项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的研究报告。展会立项可行性分析是展会项目立项策划的继续。展会项目立项策划主要是在掌握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初步提出计划举办的展会“是什么样的”;展会立项可行性分析则是在仔细研究各种信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举办展会立项策划提出的“那样的展会”是否可行,为最后是否举办该展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如果展会立项策划通过可行性分析,证明计划举办展会的市场条件具备,项目具有生命力,各种执行方案策划合理,项目在经济上可行,风险较小且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就可以通过该展会立项策划,决策举办该展会了。

(二)《展会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结构

《展会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要对展会立项是可行还是不可行作出系统的评估和说明,并为最终完善该展会项目立项策划的各具体执行方案提供改进依据和建议。因此,《展会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市场环境分析

(1) 宏观市场环境:包括人口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

(2) 微观市场环境:包括办展机构内部环境、目标客户、竞争者、营销中介、服务商、社会公众等。

(3) 市场环境评价:SWOT分析法,即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外部威胁分析。

2、展会项目生命力分析

(1) 项目发展空间:即分析举办该展会所依托的产业空间、市场空间、地域空间、政策空间等是否具备。

(2) 项目竞争力:包括展会定位的号召力、办展机构的品牌影响力、参展商和观众的构成、展会价格、展会服务等。

(3) 办展机构优劣势分析

3、展会执行方案分析

1)对计划举办的展会的基本框架进行评估,具体包括:

(1)展会名称和展会的展品范围、展会定位之间是否有冲突。

(2)办展时间、办展频率是否符合展品范围所在产业的特征。

(3)展会的举办地点是否适合举办该展品范围所在产业的展会。

(4)在展会展品范围所在产业里能否举办如此规模和定位的展会。

(5)展会的办展机构在计划的办展时间内能否举办如此规模和定位的展会。

(6)办展机构对展会展品范围所在的产业是否熟悉。

(7)展会定位与展会规模之间是否有冲突。

2)招展招商和宣传推广计划评估

(1) 招展计划评估

(2) 招商计划评估

(3) 宣传推广计划评估

3、展会项目财务分析

(1) 价格定位

(2) 成本预测

举办一个展会的成本费用一般包括:

1)展览场地费用。即租用展览场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费用。这些费用包括:展览场地租金、展馆空调费、层位特装费、标准层位搭建费、展馆地毯及铺设地毯的费用、展位搭装加班费等。

2)展会宣传推广费。包括广告宣传费、展会资料设计和印刷费、资料邮寄费、新闻会的费用等。

3)招展和招商的费用。

4)相关括动的费用。包括技术交流会、研讨会展会开幕式、嘉宾接待、酒会、展会现场布置、礼品、请展会临时工作人员的费用等。

5)办公费用和人员费用。

6)税收

7)其他不可预测的费用

(3) 收入预测

举办一个展会的收入一般包括:

1) 展位费收入

2) 门票收入

3) 广告和企业赞助收入

4) 其他相关收入

(4) 盈亏平衡分析

(5) 现金流量分析

1) 净现值分析

2) 净现值率分析

3) 获利指数

4) 内部收益率

5、风险预测

(1) 市场风险

(2) 经营风险

(3) 财务风险

(4) 合作风险

6、存在的问题

包括通过以上可行性分析发现的展会项目立项存在的各种问题、研究人员在可行性分析以外发现的可能对展会产生影响的其他问题等。

7、改进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展会项目立项策划的改进建议,指出要成功举办该展会应该努力的方向等。

8、努力的方向

根据展会的办展宗旨和办展目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办好该展会所需要具备的其他条件和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展会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写作要求

《展会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办展机构进行决策是否要举办该展会的重要依据,因此,《展会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写作必须做到材料真实充分,分析客观科学,判断准确有理。

1、市场环境分析

市场环境分析是展会立项可行性分析的第一步,它是根据展会立项策划提出的展会举办方案,在已经掌握的各种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论证举办展会的各种市场条件是否具备,是否有举办该展会所需要的各种政策基础和社会基础。市场环境分析不仅要研究各种现有的市场条件,还要对其未来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作出预测。使立项可行性分析得出的结论更加科学合理。

市场环境分析是从计划举办的展会项目的外部因素出发来分析举办该展会的条件是否具备;展会项目生命力分析则是从计划举办的展会项目的本身出发,分析该展会是否有发展前途。分析展会项目的生命力,不是只分析展会举办一届或两届的生命力,而是要分析该展会的长期生命力,即要分析如果本展会举办超过五届以上,本展会是否还有发展前途的问题。

2、展会项目生命力分析

市场环境分析是从计划举办的展会项目的外部因素出发来分析举办该展会的条件是否具备;展会项目生命力分析则是从计划举办的展会项目的本身出发,分析该展会是否有发展前途。分析展会项目的生命力,不是只分析展会举办一届或两届的生命力,而是要分析该展会的长期生命力,即要分析如果本展会举办超过五届以上,本展会是否还有发展前途的问题。

3、展会执行方案分析

展会执行方案分析是从计划举办的展会项目的本身出发,分析该展会项目立项计划准备实施的各种执行方案是否完备,是否能保证该展会计划目标的实现。展会执行方案分析的对象是该展会的各种执行方案,分析的重点是各种执行方案是否合理、是否完备和是否可行。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对展会基本框架进行评估,重点不是分析构成展会基本框架的某一个因素的策划安排是否合理和可行,而是从总体上分析展会基本框架是否合理和可行。因为,尽管对构成展会基本框架的每一个因素的策划安排可能是合理和可行的,但由这些因素所构成的展会基本框架从总体上看却可能是不合理和不可行的。所以,要避免这种“个体合理,群体冲突”现象的出现,对展会基本框架进行评估就十分重要。

4、展会项目财务分析

展会项目财务分析是从办展机构财务的角度出发,分析测算举办该展会的费用支出和收益。展会项目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计划举办的展会是否经济可行,并为即将举办的展会指定资金使用规划。

5、风险预测

从展会立项可行性分析的角度看,风险就是办展机构在举办展会的过程中,由于一些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的作用,使办展机构举办展会的计划和举办展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发生背离,从而使办展机构举办展会的计划落空;或者是即使展会如期举办,但办展机构有蒙受一定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6、存在的问题

包括通过以上可行性分析发现的展会项目立项存在的各种问题、研究人员在可行性分析以外发现的可能对展会产生影响的其他问题等。

7、改进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展会项目立项策划的改进建议,指出要成功举办该展会应该努力的方向等。

8、努力的方向

根据展会的办展宗旨和办展目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办好该展会所需要具备的其他条件和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参展说明书》的写作

(一)《参展说明书》的概念

办展机构在确定了展会的有关日期安排,指定了展会承建商、展会运输和展会旅游以后,就可以着手编制展会的《参展说明书》了。

《参展说明书》是办展机构将展会筹备、开幕以及参展商参加展会时应注竟的其他问题汇编成册,以方便参展商进行参展准备的一种小册子。编制参展商手册是展会筹备过程中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二)《参展说明书》包含的主要内容及写作要求

从某种意义上讲,参展说明书是帮助参展商进行参展筹备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办展机构对展会布展、展览和撤展等各环节进行有效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参展商手册所包含的内容涉及到举办展会的各个环节。

一般来说,参展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前言。主要是对参展商参加本展会表示欢迎,说明本手册编制的原则和目的,提醒参展商在筹展、布展、展览和撤展等环节要自觉遵守本手册的相关规定等。前言一般都很简短,言简意赅。

(2)展览场地基本情况。包括展馆及展区平面图、至展馆的交通图、展览场地的基本技术数据等。绘制展馆及展区平面图时,要注意标明展馆各种服务设施所在的位置、展区和展位划分的详细情况、展馆内部通道和出人口等;在绘制至展馆的交通图时,要注意标明展馆在该城市的具置、到展馆可以利用的各种主要交通工具和交通路线、各指定接待酒店在该城市的具置等;对于该展览场地的基本技术数据,要清楚准确地列出地面承重、馆内通风条件、货运电梯容积容量、展馆室内空间高度、展馆入口高度和宽度、展馆的水电供应状况等。对展览场地基本情况的介绍。对于帮助参展商准确地找到展馆和自己的展位,进而进行展位搭装和布展有着很好的指引作用。

(3)展会基本信息。包括展会的名称、举办地点、展览时间、办展机构、展会指定承建商、指定运输、指定旅游、指定接待酒店等。对于办展时间,要具体列明展会的布展时间、开幕时间、对专业观众和普通大众开放的时间、撤展时间、布展撤展加班时间等,对以上时间尽量精确到小时;对于办展机构,要具体列明展会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支持单位和协办单位等;另外,还要具体列明各办展机构、展会指定承建商、指定运输、指定旅游、指定接待酒店等的详细联系地址、联系电话、传真和联系人,如果有网址和E—MAlL也最好能公布,以便参展商在需要的时候方便联系各有关单位。

(4)展会规则。就是展会要求参展商和观众等参加展会时所必须遵守的一些规章制度,包括:展会有关证件使用和管理的规定、展会现场保安和保险的规定、层位清洁的规定、物品储藏的规定、现场使用水电的注意事项、现场展品销售的规定、消防规定、知识产权保护规定、现场展品演示的注意事项等。展会规则是所有与会人员必须遵守的一些制度,对展会现场管理和维护现场秩序十分重要。

(5)展位搭装指南。是对展会展位搭装的一些基本要求和说明,主要包括标准展位说明和空地展位搭装说明等。由于所有的标准展位的基本结构和配置都是一样的,所以“标准展位说明”主要是对展位的标准配置作出说明,列明参展商使用标准展位的注意事项,

提出如果参展商需要增加非标准配置以外的其他配置的处理办法等。

“空地展位搭装说明”主要是对参展商搭建空地展位作出的一些规定和要求,如使用材料的要求、动火作业的规定、消防安全的规定和铺设电线的规定等。层位搭装指南对指导参展商顺利、安全地搭装展位和布展有较大帮助。

(6)展品运输指南。是对参展商将展品等物品运到展览现场所作的一些指引和说明,主要包括海外运输指南和国内运输指南等。不管是海外还是国内运输指南,都要对展品等的运输方式和运输线路、各种货品的交运和文件提交的期限、货运文件的准备和交付、收费标准、包装、海关报关、回程运输、可供选择的自选服务等作出具体说明。展品运输指南对帮助参展商及时安排展品等物品的运输有较大的作用。

(7)会展旅游信息。是对解决参展商及观众等参加展会期间的交通、吃、住、行等需要和展会前后的旅游需要等作出的一些说明。会展旅游信息要详细地列出各指定接待酒店的档次、协议优惠价格、地址、联系电话和传真以及联系人、与展馆的距离等,要列出海外观众和参展商入境的签证办法、会展期间及前后可供选择的商务考察和观光休闲旅游的线路和安排等。会展旅游信息主要是为了方便参展商及观众的日常生活服务的。

(8)相关表格。是有关参展商在筹展和布展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各种表格,主要包括展览表格和层位搭装表格两种。展览表格主要有贵宾买家服务表、聘请临时服务人员申请表、额外工作证。

和邀请卡申请表、研讨会和技术交流会申请表、刊登会刊广告申请表等。

参展说明书编制成功以后,可以印刷成册,在展会开幕前适当的时间寄给参展商,也可以将其内容在展会的专门网站上供参展商阅览和下载,如果展会有海外参展商,还要将参展商手册翻译成外语文本。

(三)《参展说明书》的作用

《参展说明书》主要是为方便和指引叁展商顺利进行筹展、布展、展览和撤展等服务的,它不仅对参展商进行参展筹备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也对办展机构对展会的布展、展览和撤展等各坏节进行有效的现场管理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

1、参展说明书对参展商的指引作用。参展商手册分别对展览场地、展会基本情况、展会规则、层位搭装、展品运输和会展旅游等作出详细的说明,参展商在得到参展说明书以后,就可以按照该说明书的指引对叁展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筹备,如安排展品的运输、准备展位的搭装材料和设计等;在展会布展现场,参展商将按该说明书的有关要求进行展位搭装和布展,避免布展期间的盲目和违规;在展览期间,参展商可以按该说明书的要求布置展品演示;在撤展期间,参展商可以按照该说明书的指引有条不紊地撤展;展会结束后,

参展商还可以按照该说明书的指引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会展旅游。在参展说明书的指引下,参展商可以更有效地准备和完成参加展会各工作环节的各项事务。

2、参展说明书对展会现场管理的作用。参展说明书对展会在筹展、布展、展览和撤展期间的各项规定,不仅有利于指导各参展商按规定办事,也有利于办展机构按该手册的规定监督展会现场的各种事宜,并按手册的规定为参展商提供各种服务。参展商手册是办展机构对展会筹展、布展、展览和撤展等环节进行现场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它为展会各阶段制定了大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有利于办展机构按此规范对展会各环节的现场进行管理。

3、参展说明书对观众的作用。除了对参展商的指引和对展会现场管理的作用外,参展说明书对展会观众也能起一定的作用。比如,手册对展馆平面图、馆内服务设施分布图、交通路线、指定接待酒店和展会开放时间的说明,就对观众参观展会有较大的帮助。

观众在展馆交通路线图的指引下可以更方便地达到展馆,在馆内服务设施分布图的指引下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服务提供点,可以享受展会指定接待酒店的优惠价格待遇。在展会开放时间说明的指引下可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参观时间等等。

一般来说,展会的观众有很大一部分是各参展商自己邀请来的,参展商一般都会将上述信息通知其邀请的观众,这样,参展说明书对观众所起的作用将更大。

四、编制《参展说明书》的基本原则

从参展说明书所起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参展说明书是展会筹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文件。要让参展说明书在展会筹备过程中切实地起到上述作用,在编制参展商手册时,我们必须做到:

第一、实用。参展说明书所包含的内容必须是对参展商进行筹展、布展、展览和撤展等有较大的指引作用,或者是对办展机构对展会筹展、布展、展览和撤展各环节进行管理有较大帮助,或者对参展商邀请其老客户来展会参观有辅助作用,否则,该内容就不能进入参展商手册。

第二、简洁明了。参展说明书对各方面内容的说明和叙述应该简洁,文字不要太多,篇幅不要太长,能说明问题就行;参展说明书对各方面内容的说明和叙述必须准确、具体,让人看得明明白白,不能让人看不懂,更不能让人产生歧义。否则,在展会筹展、布展。

展览和撤展等环节的具体执行中就会引起争议,既不利于参展商展出,也不利于办展机构对展会现场进行管理。

第三、详细全面。对于参展说明书提到的各项内容要尽量详细,如对布展和撤展加班时间的规定可以具体到小时和分钟,对各种表格的返回最后期限的规定具体到某月某日等等,这样更有

利于展会具体操作和管理;对于参展说明书提到的各项内容要做到没有遗漏。

如对展览场地基本情况的说明中,对展馆人口的高度和宽度、对展馆的地面承重能力、对消防的注意事项等要一一列明,不能遗漏,否则,现场操作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如果没有提到展馆入口的高度和宽度,就有可能会使一些较大较长的物品进不了展馆。

第四、美观。参展说明书的排版和制作要美观大方,印刷讲究,尽量不要出现错别字和其他印刷错误;参展说明书的制作和用纸与展会的档次和办展机构的品牌与声誉相符,不能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

第五、专业。参展说明书的遣词造句要符合行业习惯和规范,要使用行业熟悉的语言,所涉及的术语要规范,不能想当然地使用一些行业比较陌生的词语;内容编排要符合参展商筹展的筹备程序,不能让他们翻来覆去地寻找自己需要了解的内容。

商场撤场工作计划篇2

此举被认为是惠普企业级硬件平台从安腾架构转向x86架构迈出的实质性一步。作为安腾最重要的也几乎是唯一具有影响力的系统厂商,惠普的这一转身对于安腾处理器意味着什么,已是不言而喻的。

从2001年5月首发时的众星捧月到今天的寥若晨星,从安腾的兴衰中我们能够读出些什么呢?

身世不明?

安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4年6月,英特尔和惠普签署合作协议,双方为高端服务器和工作站市场共同开发全新的、开放性的64位架构。直到1997年11月,双方公布了这种名为显示并行指令计算(EPIC)的架构和相应的产品计划,这一全新64位计算架构才真相显露。

林林总总的处理器世界按照指令架构大致分为三类:复杂指令集(CISC)、精简指令集(RISC)和超长指令集(VLIW)。如PC使用的是CISC处理器、Unix服务器使用的是RISC处理器,而安腾处理器的EPIC架构则源自VLIW架构。

回顾安腾的历史就不能不提及俄罗斯。长期以来,俄罗斯IT产业在全球之所以被忽视,主要是受累于微电子制造技术的落后。但这并不妨碍俄罗斯在体系架构上的创新。

1991年,列别捷夫精密机械与计算设备研究所研发成功基于VLIW架构的超级计算机Elbrus-3(阿尔卑斯)。阿尔卑斯是欧洲最高的山脉,被用于命名计算机,寓意明显。

Elbrus-3的首席架构师鲍里斯·巴贝扬(Boris Babayan)曾因计算机辅助设计成为当年苏联国家奖两位获奖者之一。1987年他又因为ElBrus-2超级计算机而获得列宁奖章,这一奖章每年仅颁发给一位在科学、文学、艺术或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之后,在该研究所成立的Elbrus公司里,巴贝扬领导研发基于VLIW架构 的处理器Elbrus 2000(E2K),2000表示2000年。然而由于俄罗斯经济不景气,到了安腾处理器诞生的2001年,E2K还只是停留在硬件描述语言Ver ilog的RTL级验证上,但这已让业内人士认可E2K在性能指标领先安腾一倍以上,功耗和芯片面积均小于安腾的一半。E2K因而也获得“安腾杀手”的绰号。

E2K的成名还在于它与安腾血缘相关的传说上。俄罗斯科学院计算数学与数学地球物理学研究所Alexei Pylkin曾撰文透露,在Elbrus-3诞生的同一年,一位在该研究所参观的惠普高管 得到了一份有关Elbrus-3的详尽技术文件。

所有这些议论都止于2004年。当年5月,英特尔从Elbrus公司收购了相关的知识产权。当年8月,巴贝扬加盟英特尔,现已成为英特尔院士并兼软件和服务部门架构总监。

世态炎凉

安腾平台无疑创造了IT产业竞争合作难以企及的高点。HP、IBM、Sun、日立、SGI、康柏、戴尔、优利、布尔、NEC、富士通,安腾平台几乎囊括了这些全球服务器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微软、甲骨文、红帽等知名独立软件商也纷纷加盟。

然而,各类厂商加盟的目的各有不同。康柏、戴尔等厂商加盟安腾是因为64位的安腾为它们打开了64位服务器市场的大门。优利、布尔等主机厂商则是出于降低处理器开发成本的考虑。2002年7月在北京饭店举办的安腾2会上,优利大中华区主管告诉笔者,为自己拥有的1000多家客户持续不断地研发处理器,使经济负担日益加重。

但IBM、Sun等厂商的行为则令人费解,这些垂直划分的Unix服务器厂商用户的保有量远远超过主机厂商,加之在10多年前的网络泡沫年代,早已赚得钵满盆盈,为何要去支持竞争对手——惠普与英特尔主导的架构呢?究其原因,恐怕是惊叹于当时水平划分开放的PC产业的迅猛发展势头,加盟安腾为自己留条后路。

然而在开放性上,安腾比x86还差一点,这是因为在处理器层面只有英特尔一家供应商,而当时的x86处理器市场有英特尔、AMD、Cyrix、IDT等多家供应商。

在英特尔的服务器产品线上,32位计算与64位计算分别由x86架构和安腾架构承担。对于厂商而言,高端的安腾市场意味着更加丰厚的利润回报,同时又可以彻底“废”了AMD等x86兼容芯片厂商。

但是对于x86用户而言,安腾挡住了32位应用向64位的平滑升级,除非你愿意放弃原有的应用,重打炉灶另开张。

就在英特尔自信能把x86用户“迁移”到安腾平台时,AMD又一次充当了搅局者。2003年4月,AMD了新一代服务器芯片Opteron,一举突破了x86架构4GB寻址能力的限制。2005年5月,AMD又了双核Opteron,将内核级并行计算引入x86架构。按照AMD的解决方案,用户只须购买双核芯片和增添内存条,无须更换主板,就可使原有的x86应用显著提速,从而最大限度保护用户的IT投资。

此后,堪称IT历史上最强的梦之队的安腾阵容,开始分崩离析。2005年,IBM和戴尔放弃安腾。加之在安腾之前的2000年就宣布退出的Sun,已经有3家最重要的服务器厂商撤离。即便是次年2月,成立不久的安腾解决方案联盟宣布投入100亿美元推进安腾应用,但依然没有拦住日立(2008年)、优利(2009年)、SGI(2011年)和富士通(2011年)的撤离。

兴衰探源

没有了硬件平台,软件就成了无本之木。在服务器厂商大规模撤离之后,安腾平台注定会迎来软件平台厂商的撤退浪潮。2009年12月,Linux系统商红帽宣布下一版本不再支持安腾;2010年4月,微软宣布下一版本的Windows Server和数据库SQL Server不再支持安腾。2011年3月,甲骨文宣布终止基于安腾平台的软件开发。

由于数据库平台是企业级应用的基础平台,当三大数据库厂商IBM、微软、甲骨文和企业级最大的Linux厂商红帽要么撤离要么停止继续开发时,这意味着安腾平台已经名存实亡,毕竟没有企业愿意把自己的应用运行在一个没有主流数据库厂商支持的平台上。

在三大数据库厂商的撤离中,IBM和微软并没有遇到多少麻烦,因为IBM的撤离已是很久远的事情,而微软的撤离,当时英特尔发言人沃德引用IDC数据——Windows系统占安腾市场的份额不到6%。可见,撤离也不会对安腾带来多大影响。但是甲骨文的撤离则大不一样,因为占据安腾市场份额超过90%的惠普,自己并没有数据库软件,其平台严重依赖甲骨文的数据库。

于是,惠普在2011年6月甲骨文并索赔40亿美元。2012年8月,法院一审判决,只要惠普还生产安腾服务器,甲骨文就必须履行合同继续支持安腾。

表面上看,甲骨文是压垮安腾的最后一根稻草,实则不然。硬件系统厂商逃逸,引发软件系统厂商的撤离,最终导致用户的茫然,探究这种链式反应般解体的原因,必须找到击碎原子核引发链式反应的第一个中子。

英特尔与惠普联合研发安腾处理器这种合作模式,固然让其他服务器厂商有惠普“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担忧,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第一个中子是人为地用安腾架构断了x86用户向64位平滑升级的念头。

惠普在最新季报中将安腾服务器收入的下降归结于市场需求的萎缩,此次,惠普与NEC合作将x86架构带入关键任务应用市场,同样是基于x86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

商场撤场工作计划篇3

一、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

地处偏远、立地条件差、资源稀少、劳动力缺乏是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高寒干旱、十年十旱是全乡的主要气候特征。乡明年的发展要继续克服制约因素、充分发挥土地草场资源广阔、农牧产品绿色无公害、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一定的矿产风能资源的比较优势,坚持“项目带动促发展,规模种养促增收,减少农民富农民,退耕还草强生态”的发展思路,强力上项目,积极抓突破,促进农民传统种养方式和增收方式转变,实现农业农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明年农业农村工作谋划

(一)继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围绕国家产业政策,依托比较优势,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带动乡域经济发展。

1、投资1.06亿元的硅藻土开发加工项目。尽力协调、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促成该项目在尽快完成厂房建设、设备安装等前期工程建设,明年建成投产,开采加工运营。

2、投资1800万元的张北观音禅院项目。项目占地20亩,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今年投资1000万元,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佛塔等主体工程全部竣工。明年我们将继续落实以乡籍为主知名人士、企业老板的捐赠工作,协助完成该项目的广场绿化、禅院绿化、戏苑等二期工程建设,促使该项目早日竣工,带动全乡旅游业的发展。

3、抓好花岗岩、玄武岩开发和芨芨草种植加工的招商工作。

(二)下力推进规模养殖进程。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探索农民以牲畜、土地、草场等资产入股与争取国家扶持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奶牛、肉牛和生猪等规模养殖场,提升养殖水平,积聚规模效益。

1、奶牛规模养殖场项目。以乡东部现有2个奶牛规模养殖场为依托,带动东部9个村的农户饲养奶牛,入托集中圈养。并谋划在乡西部建一个奶牛规模养殖场,明年年底奶牛存栏达到1000头(现在全乡奶牛存栏数600头)。

2、1000头肉牛养殖项目。依托3个回民聚集村的传统育肥牛优势,新建1个肉牛规模养殖场,年内辐射带动全乡肉牛发展到1000头,增加效益200万元。

3、万头生猪基地建设项目。以满德堂养猪专业村为依托,继续提升满德堂养猪标准,扩大养殖规模。计划在满德堂附近再培育3个养猪重点村,新建1个种猪繁育基地,年出栏生猪达到1.5万口。

4、2000头育肥羊养殖基地。在等村,采取个人承包荒山、荒地、荒坡和鼓励村民种植饲草的形式,建设至少2个2000头以上肉羊规模舍饲养殖场。

5、3000头肉驴规模养殖场项目。针对目前市场对肉驴的旺盛需求,肉驴价格不断攀升,但优质肉驴、种驴短缺的形势,谋划在大庙湾村建设年繁育3000头以上的大型种驴繁育基地。

(三)着力发展推广旱作农业。针对实际,要把旱作农业作为种植业的重点。通过建设旱作基本农田、大力推广抗旱高产优良品种、推广配方施肥、保护地栽培、集水灌溉等旱作农业技术的形式,建立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1、25000亩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在3个村新建25000亩马铃薯、莜麦、亚麻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打有机牌、趟绿色路,推动农业产业增产增效。

2、13000亩饲草种植基地。在大力推进禁牧舍饲养殖的前提下,通过政府引导,示范引路,让“退耕种草,种草养畜”的思想深得人心。明年在养殖集中的明喜营、闫家坡、生意地带,集中连片种植青玉米、苜蓿等饲草10000亩。在徐大保村,由投资商,投资1000万元,承包荒山、荒坡2000亩,耕地1000亩,改良后的荒山、荒坡全部用于种植饲草,为明年建设的2000头肉羊规模养殖场提供饲草保障。

(四)适度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在水资源相对较好的5个村,完善配套新建水浇地2000亩,建设节水高效灌溉农业园区,龙头引领全乡农业发展。

1、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以大650亩高效农业园区为依托,建设650亩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

2、2000亩马铃薯种植基地。由投资商承包闲置土地,打井配套,科学化管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在建设2000亩马铃薯种植基地。

3、甜菜、蔬菜种植商品基地。依托的水浇地资源优势,建设3000亩甜菜、蔬菜规模种植商品基地。

(五)加速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继续配套搞好撤村并点、劳务输出、土地置换等工作,把撤村并点和发展个体工商业作为减少农民富农民的手段,在加速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和推进集镇化、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农民也可通过收取承包费和在村务工等方式增加工资性收入。

一是继续加大撤村并点力度。今年我们对45户、118人的胡家洼村实施了整体搬迁,明年计划继续对在家人口少、严重缺水、交通不便的等6个村进行撤村并点和土地复垦。

商场撤场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 预售资金 管理 商品房 交易秩序 规范

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商品房预售期间,为确保预售款专款专用、由法律法规确立的监管机构对其预售款收入及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行为,以确保开发企业将其预售款专款专用、工程项目按期竣工并交付使用。然而,由于监管责任意识缺乏、监管措施单一以及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形成预售资金监管工和更多流于形式、监管效果不够理想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资金归集率差、使用划款把关不严、监管信息缺乏有效交流、监督处罚力度不足等问题,客观上放纵了开发商挪用预售资金,导致被监管工程项目形成“烂尾楼”的情况时有发生。

进一步完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机制,切实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让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真正成为杜绝“烂尾楼”的防火墙。购房人预购商品房,取得的是未来拥有所购房屋权属的请求权、是一种期权,将面临开发商适应市场的抗市场风险能力因素和开发商的诚信经营即道德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在商品房预售制度下,必须有相对完的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机制作保障,从源头上防止烂尾楼的产生,以防购房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一、强化监管主体的法定地位,为监管机构实施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目前全国各地实施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主体虽有所差异,但银行作为监管主体之一却是共同的。银行对实施预售资金监管具有较大的专业优势,且从商业运作及经济利益出发为防范金融风险其自身也责无旁贷地应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而监理公司同开发商之间雇用与被雇用、监管与被监管的矛盾关系却使其监管地位十分矛盾,进而直接影响到监管效果。因此,进一步明确监理公司监管主体的法定地位和监管责任、为监理公司实施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显得尤为重要。

二、强化商品房预售资金专用账户监管机制

《交易条例》中规定“一个预售项目只能开设一个商品房预售款专用账户”,但就实际情况看,在资金专用账户变更和撤销的监管机制上还不够完善。特别是要在变更资金专用账户时需要对变更前后的账户资金同工程进度的匹配等情况进行清理,并依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设工程项目转让备案文书、重新签订资金监管协议以变更专用账户的权益主体;撤销资金专用账户应有相关职能部门的把关,主要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是撤销账户的时段。二是撤销账户的职能部门证明。监管进入专用账户的资金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商品房预售资金专用账户从设立、最低限额要求、变更及撤销等环节均应纳入严格的资金监管范畴。

三、强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专用账户的资金归集机制

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中专户资金的归集的确远未到位,目前我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范围主要纳入了开发商预售商品房过程中购房人直接交付的购房款,而开发企业通过售房项目取得的银行贷款分散于多家银行,没能进入专户集中监管,资金专用账户“散户流行、专户不专”,这必将影响预售资金监管力度和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强化和完善商品房预售资金使用划款机制

开发商加强工程进度、造价总额及按进度用款计划的科学制定是其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完工的重要基础,而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难点重在预售资金的使用划款审核以及专户资金余额与工程施工进度的恰当比例关系上。一是进一步强化监理公司的预售资金监管职能。二是进一步强化银行的预售资金监管职能,确保监管专户资金专款专用于工程建设。三是要建立统一的协调处理机制,妥善处理因司法执行等强制划款问题,四是需要进一步强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责任。确保预售资金专款专用于工程建设,严格审核预售资金使用风险。

五、强化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协调机制

首先,强房地产主管部门同建设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促进房地产市场联合监管。房地产主管部门同建设主管部门之间应在工程施工计划及进度、投资总额及按进度用款计划、项目转让、施工停滞以及市场监管等方面密切合作、协同监管。其次,加强房地产主管部门与银行监管部门之间的联合监管,进一步增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有效性。一方面银行加强行业内部信息互通,大力促进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以及规避潜在的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至关重要,同时,在机制上房地产主管部门与银行监管部门对其实施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或专项检查也很必要,通过检查监管主体可以对照规范要求改进监管工作,相关职能部门也可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漏洞以及时加以调整和完善。三是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同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管理的相互衔接与协调,充分发挥两个资金专户的保障作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资本金管理与商品房预售资金管理的方式和监管的目的相同,因此,在联合监管机制上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过程中应完善同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管理的相互衔接与协调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势必将使得相关职能部门对商品房销售款专款专用的监管进一步形成监管合力。

针对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须进一步完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机制,切实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从源头上防止烂尾楼的产生,让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真正成为杜绝“烂尾楼”的防火墙,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为重庆市九龙坡土地房房权属登记中心)

参考文献

[1] 陈成.浅谈房地产预售制度[J].商,2014(21).

[2] 周贵华,李丹.我国商品房预售预告登记制度的检讨[J].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2(07).

[3] 吴迪.我国商品房预售款监管模式法律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2(25).

[4] 孟祥娜.我国商品房预售监管制度的法律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3(03).

[5] 王瑞婷,王晓博,吴恺.我国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模式探析――以商品房预售制度再掀存废之争为切入点[J].现代商贸工业,2013(14).

商场撤场工作计划篇5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决定的通知》要求加强农业用地征用管理工作。禁止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名义,占用基本农田变相从事房地产开发;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禁止圈占土地搞“花园式工厂”;禁止擅自通过“村改居”等方式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禁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严禁闲置土地。农用地转用批准后,满两年未实施具体征地或用地行为的,批准文件自动失效。

征地补偿可以超过年产值30倍

新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明确提出,被征地农民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合计按法定的统一年产值的30倍计算,仍不足以使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话,当地人民政府将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划出一定比例给予补贴。经依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征收补偿按当地人民政府公布的最高补偿标准执行。

大力发展农资连锁企业

根据加入WTO的承诺,我国将逐步放开包括化肥在内的农资市场。“这一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将是提高农资流通企业竞争能力的必要选择。”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在2004年11月12日召开的“全国农资连锁经营战略发展研讨会”开幕式上表示。

张志刚指出,政府下一步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关于支持连锁经营的政策措施,对连锁企业实行统一纳税,简化工商登记手续;鼓励农资流通企业体制创新,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将农资连锁配送设施、仓储、门店的改造与建设纳入各地基础设施建设的范围,给予支持。

及早筹划2005年农资打假

年前,农业部副部长牛盾指出,必须对当前的农资市场形势保持清醒的认识:假劣农资仍在流入市场,假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仍有发生,农资打假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牛盾强调,2005年要进一步加大农资打假工作的力度,要及早筹划,早作准备。

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评选揭晓

第九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是:江西省余江县青年农民万河保;河北大名县青年农民丹志国;河南省新郑市青年农民石聚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河县青年农民李兰江;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青年农民肖亚农;云南省丽江市青年农民和云;辽宁省凌海市青年农民张运生;湖北省荆门市青年农民郭从莲;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青年农民斯琴花;山西省娄烦县青年农民曹春亮。

农民工有了《维权手册》

年前,数十位农民工代表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官员手中领过了一批只有手掌大小的《农民工维权手册》,《手册》介绍了农民工在劳动保障方面享有的基本权利,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途径、应该履行的义务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向农民工人手发放一份《手册》是普法宣传活动的重要内容。

全国撤并864个乡镇

据国家民政部消息,截止到2004年9月30日,全国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撤并乡镇工作,共撤并乡镇864个,精简机构17280个,裁减财政供养人员86400人,减轻财政负担8.64亿元。撤并乡镇有利于精简机构,减少乡镇行政人员和财政开支,降低管理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

外交部定点扶贫累计投入1.3亿元

近日,云南省金平和麻栗坡两县的农民向外交部赠送了锦旗,感谢多年来外交部通过参与中央定点扶贫活动对他们的扶持,特别感谢外交部坚持参加“文化扶贫送报下乡”活动。外交部坚持“动真情真扶贫扶真贫”,连续12年不间断,累计向两县投入资金和实物达1.3亿元,今年又投入资金1240万元,实施项目37个,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商界杂志社捐图书2万册下乡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商业财经媒体《商界》杂志日前向全国部分扶贫办、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资企业捐赠其出版的乡村财经版――《农村致富天地》杂志2万余册,价值近5万元。商界杂志负责人表示,希望更多的扶贫办、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资企业与其联系,共同参与“文化扶贫传播行动”,为中国农村脱贫致富作进一步的贡献。

我国大米在韩国有竞争优势

记者从商务部获悉,韩国农林部依据该国大米研究机构的报告认为,在目前向韩国出口大米的诸多国家中(包括中国、美国、泰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中国东北三省的大米从质量、卫生标准和价格方面最具竞争优势。我国粮食生产和经营企业要把握机遇,适时开发韩国大米市场。

中央将全面取消农业税

记者从全国农业税收工作会议上获悉,2004年以来,中央先后做出决定,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部分地区免征农业税、降低农业税率,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税务财政系统将继续推进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向深度发展,决定在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

四川退耕还林直补现金每公斤1.4元

商场撤场工作计划篇6

一、《行政许可法》的理念创新

1、服务行政理念

《行政许可法》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作为自己的立法宗旨,将便民、高效、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同时,《行政许可法》规定了许多方便申请人的许可方式和制度,强调了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原则上不收取任何费用。这些规定,体现了行政许可设定和实施中的服务行政理念。

长期以来,政府习惯于计划、审批、许可的方式管理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环境的监管者。无论规则的制定还是市场的监管,都是为市场、企业、公民提供服务。从而,政府的管理目的转向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管理方式也应由指挥经济变为服务经济。服务行政理念在行政许可立法上的确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和参政意识不断增强的现实反映。

2、有限行政理念

《行政许可法》只允许对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有限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公共利益的垄断性企业的市场准入等事项设定行政许可(第十二条)。即使是上述事项,也不一定都设行政许可。凡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调节、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规范的自律性管理以及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方式能够予以规范的,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第十三条)。《行政许可法》的这一规定,限制了政府规制人们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范围,确立了有限行政的现代行政理念。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大事小事都要经政府审批、许可,政府的职能无所不包。这种全能政府的管理模式,限制了市场主体和公民个人的自由,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民个人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市场经济条件的深入发展,要求合理界定政府职能,要求政府从“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中退出。有限行政的行政理念,是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行政许可法》限制行政许可事项的范围,充分体现了法治政府减少规制、放松规制的要求。法律通过限制行政许可事项的范围,一方面取消了政府过去实施的大量的不必要的规制,还市场主体和公民个人以自由;另一方面将某些必要的规制转移给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实施。只保留少量的,必须由政府实施的,真正属于“公共物品”范畴的行政许可由政府实施,从而促使政府职能转换和转移,促使政府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化。

3、公平行政理念

《行政许可法》把规范许可程序作为立法的重要目标,规定了一系列保障公正、公平的规则和制度,主要有:(一)将公平、公正确定为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规定行政机关对任何许可申请人应一视同仁,凡符合法定条件和标准的,均应平等给予获得行政许可的机会,不能厚此薄彼(第五条);(二)对于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均符合法定条件和标准,法律要求行政机关根据受理申请的先后顺序予以许可,或者通过招标、拍卖、统一考试等公平竞争的方式确定被许可人(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七条);(三)行政机关审查行政许可申请,发现许可事项直接关系第三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第三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充分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第三十六条、第四十七条)。上述规定,体现了公平行政理念。

公平行政理念,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政府的“裁判员”角色,要求政府确立实施行政许可的公正、公平程序,防止偏私、歧视,杜绝不平等对待。

4、透明行政理念

《行政许可法》确立了许可实施的公开原则和一套相应的制约机制。首先,法律要求行政许可的事项、条件、程序必须公开,不允许暗箱操作;其次,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根据其性质,有的必须经过公开招标、拍卖等公平竞争程序,有的必须以经过统一考试为前提,有的必须事先依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检验、检测、检疫,凡未经过这些法定公开程序的,所实施的行政许可行为将被有权机关撤销或确认无效;此外,行政许可涉及申请人或利害关系人重大利益的,应相对人申请,行政机关要为之举行听证;最后,行政许可的结果应当公开,接受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的普遍监督。

透明行政是公平行政的自然延伸,公开、透明的原则及其制约机制,对于防止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腐败和滥用权力,建设廉洁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5、高效行政理念

《行政许可法》将效率原则规定为实施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并为此确立了一系列相应规则和制度,主要有:(一)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二)行政许可需要行政机关内多个内设机构审查的,应当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行政许可依法应由地方人民政府两个以上部门分别实施的,本级人民政府可以确定由一个部门受理许可申请,并转告有关部门分别提出意见统一办理(所谓“一站式服务”);对有些行政许可,当地人民政府可以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办理、集中办理(所谓“政府超市”);(三)申请人申请行政许可,其提供的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文字错误、计算错误一类错误,行政机关应要求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以申请材料存在此种错误为由拒绝受理;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行政机关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补正;(四)如果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当场作出决定;如不能当场作出决定,则应在法定期限(一般为20日,特定情形为45日)内作出决定,法定期限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至多可延长10日,属特定情形的可延长45日。这些原则和制度,充分体现了高效行政的公共行政理念。

由于观念、体制和具体工作制度等各方面的原因,一些政府机关在实施行政许可行为时,不是尽可能为相对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而是设置种种繁琐的程序、手续,致使相对人为获得一个许可往往要跑几个甚至几十个政府部门,花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对于消除行政机关推诿、拖拉、办事效率低下,建设高效政府,无疑将起重要作用。

6、责任行政理念

稳定性、可预期性是法的一个基本特征,理性的法律应该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合理的心理预期。《行政许可法》明确,行政相对人依法取得行政许可后,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撤销、变更或注销其许可;当行政许可决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颁发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行政机关虽可依法变更或者终止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但对由此给行政相对人造成的财产损失应依法给予补偿(第八条);撤销违法的行政许可决定,可能对公共利益能够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撤销因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致使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第六十九条)。《行政许可法》的上述一系列规定,第一次以国家立法的形式肯定了信赖保护原则,确立了责任行政理念。

责任行政理念,要求政府要建立行政许可实施的内部责任制度,更重要的是,责任行政理念坚信法治政府是诚信政府,要求健全信赖保护的程序机制。

二、适应现代许可理念, 改革工商行政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是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许可法》的理念创新,将对现有工商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工作机制产生的深远影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必须适应现代行政许可理念。

1、坚持便民原则,建设服务型工商。行政许可法规定的便民的原则,要求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要做好服务。就行政审批的实施而言,网上受理、网上年检、网上审批是体现便民原则的现代审批方式。我们目前的受理方式和受理条件,还不能完全适应。需要尽快开通对外的审批(包括年检)专用电子邮箱;将各种通信地址和有关号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在操作流程、设备要求和审批人员业务素质等方面制定应对方案,逐步配套。就管理和服务的关系而言,我们不应把管理和服务对立起来,谈服务,就放弃了一些原则,谈管理,就淡化服务。

2、树立有限政府观念,对行政审批事项应减尽减。在我们工商系统执行的审批事项中,有些属于企业自主决定就能加以规范的事项,有些是采用事后监督等方式能够解决的事项,有些则属于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我们要用改革的的眼光看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不符合审改方向、不符合《行政许可法》精神的审批事项,能取消的,先行取消,不予执行,以适应建设“服务型工商”,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要求。

3、尊重当事人权利,保证公平行政。遵循正当原则,认真对待当事人在行政许可程序中的陈述、申辩权。发现许可事项直接关系第三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第三人。对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陈述和申辩,应当充分听取。对行政许可行为,工商机关没有听证过。急需对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及早研究听证的具体范围、形式以及程序,并组织实施。

4、适应透明行政要求,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公示制。2001年我省工商系统推行了行政执法公示制,但要求公示的内容,限于办理审批需要提交的材料目录。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公示制,对有关许可事项的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书示范文本,也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行公示。

5、力避内部程序外部化,提高行政效率。多个内部机构实施行政审批的情况,在工商系统仍有存在。比如,广告企业的年检,目前的做法是企业先去广告处,然后再到个体处。年检企业需换营业执照或需要先变更才能通过年检时,也牵涉到不同处室的协调问题。需要加强协调,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

商场撤场工作计划篇7

在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对一个企业及其经营者来说,发展战略是企业参与激烈的竞争能否取胜的核心问题。在综合分析工程咨询业现状、国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突出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国有综合性工程咨询企业可选择应用的战略包括:差异化战略,即塑造特色服务和品牌;市场重点集中战略,即巩固为政府服务的传统市场;多种经营战略,即扩大业务范围,构筑多元化的业务发展框架;构建战略联盟,即实现企业横向及纵向的联合;撤退战略,即放弃前景不佳、竞争力弱的业务和部门;国际化战略,即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走国际化之路。一、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特殊的需求,形成竞争优势的战略。企业运用这种战略主要是依靠产品和服务的特色,而不是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差异化战略在工程咨询行业应用十分普遍和广泛。国外知名工程咨询企业几乎都有自己的经营特色,或以综合服务见长,或以专业服务著称,或有良好营销模式和网络,或有先进的技术装备,如各种理论模型、经验模型,或有著名咨询专家。如美国兰德公司以宏观战略研究见长,麦肯锡咨询公司以规划发展和企业管理见长,普华永道、毕马威等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以企业内部审计、财务分析见长,各公司之间专长突出,经营特色鲜明,差异明显。作为市场竞争的相对弱体,国有综合性工程咨询企业更应注重差别化战略的实施和应用。大体上看,我国国家各部委、各省、市、自治区的国有工程咨询企业长于工程前期论证、评估,经济、商务咨询实力较强,尤其是部委所属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熟悉国际惯例和长期参与国际工程招投标业务。工程勘察设计类工程咨询公司长于工程勘察、设计、监理,专业咨询实力较强,实践经验丰富。但我国工程咨询公司多以行业、地域为经营空间,业务范围相近,实力相当。同行竞争激烈,大型公司都有自己的专有技术;却未形成拳头产品。国有工程咨询企业实行差别化战略,要根据市场需求,提供有差异的特色产品和服务,机动灵活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实行这种差异化,要求企业首先要调查、了解和分清该项目市场上现有的服务种类、竞争对手和自己的优劣势所在,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发服务项目,满足目标市场顾客的需要。其次要从原有的项目前期工程咨询业绩中,筛选若于个专业作为强项,树立专业形象,专注自己特长的发挥,着重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以自身的特长来赢得市场的青睐。二、市场重点集中战略市场重点集中战略是指企业把经营战略的重点放在一个特定目标市场上,为特定的地区或特定的购买者集团提供特殊的产品和服务。一般来讲,采用重点集中战略的企业,基本上是特殊的差别化企业或特殊的成本领先企业。企业实施重点集中战略的关键是选好战略目标。一般的原则是,企业要尽可能地选择那些竞争对手最薄弱的目标和最不易受替代产品冲击的目标,在选择目标之前,企业必须确认:1、购买者群体之间在需求上存在着差异;2、在企业的目标市场上,没有其它竞争对手试图采取重点集中战略;3、企业的目标市场在市场容量、成长速度、获利能力、竞争强度等方面具有相对的吸引力;4、本企业资源实力有限,不能追求更大的目标市场。根据重点集中战略的特点和存在的风险,笔者认为这一战略适用于大多数的工程咨询企业。这类企业应集中优势资源,把经营战略的重点放在为政府服务上,把各级政府委托的重大项目咨询论证作为中心任务,以为政府服务、为国家把好关作为公司的主要目标和市场重点。首先,政府培育和支持诚信度与权威性比较高的咨询机构为其提供咨询服务,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比如美国的兰德公司主要就是为政府决策服务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国家项目决策服务的工程咨询机构不仅不能削弱,相反还会进一步得到加强。这是重大建设项目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的发展趋势。其次,长期以来,由于体制的原因,广大国有工程咨询单位与政府有紧密的工作关系,有为政府投资决策服务的长期经验和业绩,建立了密切的业务合作关系并深得信任,这是多年经营形成的极其宝贵的业务资源和无形资产,是国有工程咨询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也是实施重点集中战略的基础条件。在新条件下,继续保持和发展而不是淡薄或疏远与政府的工作关系。积极地参与政府工程咨询服务市场的竞争,为政府提供优质的服务,这对于工程咨询企业的业务建设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三、构建战略联盟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营实体之间为了达到某种战略目的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战略联盟可以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各个活动领域,也可以局限于某一个具体的活动领域,例如研究开发、生产、营销、采购等。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短期的松散型合作到长期的资本连结。战略联盟可以是强、强联合,也可以是强、弱联合。战略联盟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甚至是网状的。战略联盟可以分散风险和分享资源,以及减少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进入市场的时间,通过合作,公司能够在技术研究开发、技能、产品、市场占有、生产能力等方面实现互补。随着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和竞争的加剧,国有工程咨询企业原有的优势会逐步丧失,功能单一,规模偏小的弱点将会显露出来。在资金、技术、信息网络、管理等诸多方面和国外知名咨询机构实力十分悬殊。除了极少数有实力的工程咨询企业可以通过扩大业务范围和经营规模的方式来增强实力,以期同国外大型工程咨询公司相抗衡外,对于绝大多数的咨询企业而言,采用自我发展壮大实力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不仅容易造成“小而全”的局面,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在短期内也难以实现。因此对国有工程咨询企业来说,最佳的选择应是进行行业重组,加强横向和纵向联合,构建战略联盟。应打破地域和行业、专业界限,走强强联合之路,以资本为纽带,在品牌、技术、管理、资金、市场等企业诸要素上进行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拓、风险共担、利益共沾,建立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发展。按照有利于专业化分工和项目全过程咨询服务的原则,相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少数有实力的大企业为龙头,以专业化和特色服务为特色的小公司为主体,组建成跨行业、跨地区的以国际工程公司运行模式的大型工程咨询联合现代企业集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形成既有一定的全方位咨询服务能力,又有行业特色的工程咨询企业集团。由集团公司进行市场的统一规划,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四、多种经营战略多种经营战略,是企业在新产品领域和新的市场领域形成的战略,即企业同时增加新产品种类和增加新市场战略。企业实行这种战略是为了长期稳定地经营和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无论何种原因促使企业采用多种经营战略,企业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成功的多种经营不是经营单位或企业的简单聚合。在多种经营中,企业要获得成功,需要考虑:1、共同的市场或共同的技术;2、新经营的业务所处于的产品一市场发展阶段;3、构成多种经营需要原因的时间性;4、加强企业内部的协调。对国有工程咨询企业而言,多种经营战略也是一种较为适用的战略。工程咨询企业可通过积极稳妥的方式逐步开展多种经营业务。使工程咨询在不同层次上充分发挥作用,在上层为政府政策的贯彻执行保驾护航,以体现工程咨询业的智能性和渗透性;在中层为投资责任人出谋划策,以体现工程咨询业的全局性与全程性;在基层为项目参与者当家理财,以体现工程咨询业的机动性和实效性,在咨询服务中以质量取胜。五、撤退战略撤退是指企业出让某个经营单位、子公司、事业部或者某个产品系列。撤退战略包括收割战略、清算战略和放弃战略三种形式。企业在考虑从某个经营领域中撤出来时,通常还是先考虑该经营单位或业务是否还可以保留,或是否只消减经营的规模。即使企业下决心实行撤退时,管理人员还要考虑撤退的时机和回收的资金。在撤退的过程中,企业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决策、计划和出让三个阶段。企业在做出撤退决策后,要制定可行、合理的撤退计划,充分考虑克服退出障碍,有效地制定与实施撤退方案。同时要注意撤退后的安排,尽可能减少资产流失等问题。对于国有工程咨询企业来说,有效地实施企业收缩和撤退战略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对国有工程咨询企业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大多数的国有工程咨询企业,都应走专业化、特长化的道路,以自己的特长来获取竞争优势。这样必然面临一个取舍的问题。国有工程咨询企业应当机立断,放弃没有竞争能力或收益太差的业务,及时调整经营业务方向和范围,向自己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方向发展。武汉市国际工程投资咨询公司在成立之初,除项目的咨询、论证工作外,也相继开展了审计和会计业务,并尝试组建物资经销公司、营销策划公司,开展多元化的试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业务的劣势日益明显。一个是它们不是主营业务,因此在企业内部受到重视程度不够,获取的支持不足,缺乏发展持续动力。二是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与专业的审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广告公司相比,无论在人才、资源、技术等各个方面都难以抗衡,导致市场日益萎缩。三是浪费大量公司宝贵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因此,公司当机立断,全面消减这些业务,通过出售、转让、注销、转向等多种方式,将这些经营不善的业务相继剥离出去,对人力和财力进行重组,结合咨询行业特点和市场需要,充分发挥特长,组建了项目管理公司和监理公司,开展对武汉市财政性项目的全过程服务工作,为政府和业主严格控制工程建设质量、工期和投资,不仅开辟了新的业务来源,也获取了可观的利润。六、国际化战略国际化战略是指企业将其具有价值的产品与技能转移到国外的市场,以创造价值的举措。广义上,国际化作为当代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诸多方面。狭义上讲,国际化包括商品国际化、资本国际化、技术国际化、生产国际化、人力资源流动的国际化等内容。而企业的国际化,则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跨越国界向更大、更广的范围拓展的过程。只有成为国际化的公司,才是我国工程咨询企业成熟和具备实力的标志。走国际合作之路,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学习和锻炼,是我国工程咨询企业加强实力建设,迅速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采用这种战略的企业应该是具有较强知名度,资金和人力资源雄厚的大中型咨询公司,如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国国际经济咨询公司等。工程咨询企业要走国际化之路,推行国际化战略,首先要全面学习和引进成熟的工程咨询组织和服务的国际惯例,学习国际工程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方法和手段;其次应积极参加国际交流和合作活动,最后是循序渐进地开展国际业务。当然,也可能同一个业主同时属于几类不同类型的业主,这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商场撤场工作计划篇8

一、跨国公司撤资的市场环境因素分析

根据邓宁(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三因素中,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可以通过企业自身的发展而具备的,而区位优势是外生变量,只能通过投资主体在外界寻求,企业自身无法创造。相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形成巨大的市场优势;投资环境尤其是软环境不断改善,不仅在涉外经贸投资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中央与地方制定了颇具吸引力的外资特殊优惠政策,而且在渐进式改革中保持了政局稳定和社会稳定;劳动者吃苦耐劳,工资低廉,劳工标准较低,可以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富有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所拥有的这些区位优势是吸引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制造能力,扩大在华投资的主要因素。在联合国贸发会议所进行的GIPA(GlobalInvestment Prospects Assessment)中,有87%接受调查的跨国公司认为中国是最佳的投资目的地。

然而,在持续的渐进式改革和经济转轨过程中,中国区位优势也在逐渐变迁。对于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而言,面对中国国内投资环境和外部市场环境既区位优势的变化,必然会调整投资战略。

(一)国内市场环境变迁

由于一些跨国公司低估了中国市场的竞争强度和复杂性,使其在华投资遭遇不同程度的风险,从而导致撤资。在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EIU)调查的22个在华跨国公司中,有56%的跨国公司认为在其初始的商业计划中过高估计了中国市场,只有22%的跨国公司认为低估了中国市场,22%大体正确估计了中国市场。

1.市场结构变迁,多数产品供过于求

在经济体制转轨初期,我国无处不在的市场短缺给包括外商在内的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商机,跨国公司在对中国市场乐观的预期下,大举对华投资。然而,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市场的供给快速成长,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基本结束了经济短缺,多数产品形成了买方市场。近几年来,中国政府施行了多项政策措施以拉动内需,但是大多数产品供过于求的状况仍未改善。早在2004年中国商务部对国内市场600种主要商品供求调查结果表明,供过于求的商品有462种,占77%,而供求基本持平的商品为138种,占23%,投有供不应求的商品(见图1)。2006年,除能源和一些矿产资源类产品外,其他投资品和消费品大都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

中国已经饱和的市场,使得那些以寻求市场为导向而又没有明显技术和品牌优势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很难成功。对于一些拥有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的跨国公司,由于其定位于高端产品的生产销售,也使其在华投资的盈利无法抵偿投资成本。如电力行业跨国公司在华撤资,最重要的原因便是15%的投资回报率无法得到满足。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电力需求旺盛,政府为鼓励外资进入中国电力市场,提出了保证15%的年固定回报率的条件。这一措施吸引了世界上众多大型电力投资商纷纷来华投资。然而,1999年中国出现电力供应过剩,2002年国务院声明“固定回报率”属于违规优惠政策,取消了固定回报政策,跨国公司不得不重新认识中国电力行业的经营环境。2002年以来,外资大举撤出电力行业。

2.跨国公司大量进入引起国内竞争加剧

迄今为止,《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大多在中国进行了直接投资,项目数达2300多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大规模的不断进入,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市场的竞争强度。这些竞争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来是自其他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另一方面是来自快速成长的中国本土企业。

(1)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

为了避免市场垄断,中国在同一领域引进多家跨国公司。大批跨国公司的进入,形成了不同国家跨国公司之间、同一国家的不同跨国公司之间激烈竞争的局面。一些弱势的中小跨国公司和不适应中国市场的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企业也被并购或淘汰出局。韩国一些企业在中国市场竞争失利就是例证。

2003年2月,韩国著名快餐品牌“乐天利”在中国的最后一家餐厅赛特店关闭。韩国乐天集团在1990年创立了“乐天利”这一餐饮品牌,并于1994年组建了北京乐天利食品有限公司,“乐天利”进入中国,先后在北京和哈尔滨设立了9家餐厅。然而,由于“乐天利”在食品口味、餐厅装饰方面与肯德基、麦当劳相比处于劣势,新店开发速度缓慢,公司规模无法和肯德基、麦当劳抗衡,因此,“乐天利”品牌无法让消费者记住,自然被竞争激烈的国内餐饮市场所淘汰。

(2)中国本土企业“挤出”跨国公司

与具备多种优势的跨国企业相比,我国大部分本地企业处于竞争劣势地位,那些实力弱小的民族企业或被兼并或被淘汰。然而,包括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内的一批中国企业,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成长起来,形成了本土企业的竞争优势。中国企业的优势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来自“本土”的比较优势,包括掌握低成本的生产要素,熟悉本国市场环境,拥有丰厚的人脉关系等;二是来自跨国公司技术外溢产生的后发优势,可以借鉴模仿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改革开放初期,一批中国本土企业纷纷寻找合资对象,期待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管理知识,但由于缺乏经验,甚至来不及对外资进行详细考察,也不清楚自己与外资之间在技术、管理、品牌、营销渠道等方面是否存在互补性,盲目引资,而跨国公司则出于全球产业布局的考虑,进行价值链整合,向中国投资,并在合资后把中国品牌束之高阁。中外双方合资之后利益冲突、摩擦不断。随着中方母公司的成长,中方选择终止合资协议,外商被迫撤出中国市场。湖北活力28、上海家化美加净等都走过了这样的道路。

此外,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不仅保持或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甚至使一些跨国公司被迫退出,其中,啤酒业、家电业、移动电话和乳品等行业这种情况最为突出。以啤酒业为例,20世纪90年代中期外资啤酒厂商开始大批进入中国市场,在1998年达到高峰,在中国境内生产的外国啤酒品牌有46个,全国中外合资啤酒企业为95个,产量占中国总产量的32.9%。然而,2000年前后,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啤酒企业90%以上都出现了巨额亏损,

2000年开始出现大面积“退潮”。与此相对,作为中国啤酒的第一品牌,青岛啤酒积极推行“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的经营战略,从1997年开始先后兼并了数十家啤酒企业,除了一些地方啤酒厂外,还将一些跨国公司投资企业收归麾下。

3.外资政策调整削弱部分企业来华投资的动力

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初期便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了多项优惠政策,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可以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率。优惠政策增强了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尤其是政策导向型的外商投资企业对政策变动的敏感度更高。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为了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国对外商投资的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从以税收激励为主的优惠政策转向以公平竞争机制为主的规制政策。2007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NPC)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将于明年开始把内外资企业税率统一调至大约25%的中间水平。受这一政策调整影响最大的是那些通过香港或英属维京群岛等避税天堂流出再流回中国的假外资,撤资成为无可避免的选择。

不仅是税收,其他方面的政策调整也必然趋向于放弃按照所有制性质设置优惠政策的做法,转而按照产业倾斜政策和区域倾斜政策,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实行产业优惠、区域优惠,这对缺乏核心技术优势、较为依赖优惠政策的中小跨国公司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国际经济环境因素

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引起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撤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母国经济不景气,会限制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投资的能力;另一方面,来自他国或地区的竞争,中国的区位优势减弱,会诱发部分跨国公司将投资从中国转移出去。

1.母国经济的影响

母国经济不景气致使跨国公司减少海外投资,最典型的案例便是亚洲金融危机时亚洲跨国企业的行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企业遭遇了财务困难,濒临破产,为了缓解困境,被迫出售海外资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75%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于亚洲国家和地区,亚洲金融危机不仅使外商对我国的投资增速放缓,也出现日本、韩国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的投资撤离的现象。

2.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

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可以弥补储蓄和外汇的双缺口,而且是多重竞争力的载体,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采取系统性措施吸引国外直接投资。这与我国产生明显的竞争关系,使我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的一些比较优势逐渐若化甚至消失。

第一,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转移。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对跨国公司投资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比较低,但在亚洲范围内已经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印度、菲律宾等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已低于我国。跨国公司所关注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慢慢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其他国家。

1995-2005年,中国城镇地区的名义工资年均增长达到11%。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源于以下几方面因素:中国人口增长放缓,1990-2005年中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9%,低于印度的1.7%和亚洲其他国家的1.8%;伴随中国经济增长,房地产、基础设施、原材料、能源价格上升,居民支出上升,要求工资水平相应提高;人民币升值也强化了中国工资水平上涨的趋势;再加上《劳动合同法》草案的颁布,严格的规定将限制用人单位的灵活性,并将最终造成中国生产成本的提高。基于以上几点原因可以预计,中国的工资水平仍将继续增长。劳工等成本的提高将迫使外国公司重新考虑其投资区位或是否继续在中国的业务。

第二,源自他国的竞争性FDI政策。随着国际投资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采取各种形式的激励措施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根据联合国《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截至2005年底,双边投资条约总共达到2495项,双重征税条约达到2758项,还有232项包含投资规定的国际协议。1996-2005年,世界范围内总共实行了1868项投资制度的改革,其中,更有利于外国直接投资的项目达1688项,占总数的90,4%(见表1)。

国家之间对FDI的争夺,使跨国公司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选择投资区位,引起一些在华的外国跨国公司转移投资。

三、跨国公司撤资特点和趋势

跨国公司撤资是正常的经济现象,今后或将经常发生。根据跨国公司在华撤资企业的组织特征可以预知,撤资呈以下特点和趋势。

(一)撤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

毛蕴诗、蒋敦福等在2005年对某省的调查研究发现:1996年以来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行为渐增,跨国公司撤出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在544家撤出投资的企业中,有396家企业属于制造业,占了72.79%。买方市场的形成、本土企业的成长、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优惠政策的逐步取消,中国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正逐渐消失,是跨国公司撤资的主要原因。

(二)小型跨国公司更易于撤资

第一,大中型跨国公司实力雄厚、经验丰富。一方面它们更易于获得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另一方面总部也会投入更多的资金、管理人员等资源。因此,大中型跨国公司能承受投资初期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导致的高成本低收入,进而获得成功。相反,投资规模较小的在华跨国公司则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其母公司资本实力较弱且国际投资经验较少,给与在华公司的财务和管理资源有限,无力承担投资初期的亏损,撤资的可能性更大。

第二,投资企业规模较大的跨国公司,沉淀成本高,退出损失大,从而撤资的壁垒更高。大中型跨国公司在撤资时会遭遇结构和公司战略障碍。

(三)合资企业撤资的可能性最大

基于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各自不同的特征,合资企业撤资的可能性高于外商独资企业。

由于合资企业涉及两个以上的母公司,合资各方的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利益分配、文化等都存在差异,因此与独资公司相比,合资企业更易于产生摩擦和冲突,若无法妥善解决,就有可能导致合作失败,引发跨国公司撤资。近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大举独资化也伴随着撤资行为。

独资企业则避免了合资企业可能面临的那些冲突。母公司通常会向其投入一揽子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员等,对其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决策,使其更好地服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和整体利益,相比合资企业,撤资的可能性减低。

(四)珠三角对跨国公司的吸

引力下滑,撤资增加

从1990-2006年,珠三角吸收的FDI占全国FDI的1/4以上,是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最多的地区。然而,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的大大提高,外商在选择投资区域时,重点已经转向了经济增长势头强劲的长三角地区。2001年,长三角两省一市(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实际利用FDI的比重达到28.62%,第一次超过珠三角0.95%。珠三角吸引外资面临以下挑战:

第一,外商投资成本和投资结构变化。珠三角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为主体的外商投资结构,为此,外商投资受劳动力成本变化的影响较大,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珠三角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和劳工成本也居全国前列,并随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步提高。珠三角地区劳工成本上涨速度明显快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国际竞争中,该区域的跨国公司投资外移的可能性增大。

第二,区位优势的变化。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心逐步内移,长三角地扼大陆中部,对我国南北两翼和以长江为纽带的中西部发展都能产生强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而珠三角远离内陆地区,对内地经济腹地的辐射力相对偏弱。长三角地区具备了更好的区位优势,能更好地满足跨国公司战略变化的需求。

第二,投资软环境变化。在基础设施、产业配套、人才、政策法规和社会治安环境方面,珠三角都已逊于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基于以上两点,未来跨国公司会更青睐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将部分投资,特别是技术投资项目从珠三角转移到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四、基本结论

外商撤资是对外开放过程和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利益关系变化的必然产物。影响跨国公司撤资的国内因素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结构的变化和优惠政策的调整;国际因素则表现在母国经济变化以及来自他国对国际投资的争夺。根据在华企业撤资的组织特征,可以预计,撤资的产业将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在撤资的企业类型上,小型的跨国公司更易于撤资,合资企业撤资的可能性也大于独资企业;在撤资的区域上,珠三角地区的撤资现象将多于长三角地区。

对于以享受优惠政策和避税为目的的假外资的撤离,虽然对就业等会产生不利影响,但总体说来,这是回归我国利用外资本源的过程。对于盲目合资后中外双方产生利益冲突,外商撤资,也是正常的企业利益关系调整。对于竞争中本土企业挤出跨国公司,则属于市场竞争的结果,说明我国本土企业发展壮大起来。而由于国际竞争中我国区位优势削弱,外商转移投资,撤离中国市场,或在中国不同地区转移投资,如果规模加大,则会对我国社会经济、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我国需要考虑进一步培植区位优势,在制度创新、投资环境维护、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控制房地产和劳工成本过快上涨(在人民币升值、社会发展中上涨是必然的)等方面持续努力,并致力于培育国际竞争优势,不能长期寄望于以低成本优势吸引外资。

上一篇:人防商场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商场每月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