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十三五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1-12 06:55:16

档案馆十三五工作计划

档案馆十三五工作计划篇1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建设档案(以下简称城建档案)管理,充分发挥城建档案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江苏省城建档案管理办法》、《南京市档案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建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电子文件等不同载体形式的历史记录和文件材料。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建档案工作的领导,把城建档案管理列入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规划,保障城建档案工作与城市建设事业的协调发展。城建档案馆(室)的馆库建设、设备购置等所需经费应当列入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日常经费按照市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市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县(区)建设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县(区)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建档案管理工作。

第五条市、县(区)城建档案馆(室)是集中管理城建档案的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城建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收集、接收和保管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城建档案和资料;

(二)对城建档案的形成、报送和利用进行业务指导;

(三)对城建档案和资料进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城建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四)开发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开展档案利用和技术咨询服务。

第六条产生城建档案的单位应当设置档案室或者配备专(兼)职档案人员,收集和管理本单位的城建档案。

第七条城建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保守秘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取得上岗资格。

第二章城建档案的形成与归档

第八条城建档案馆(室)重点收集、接收建国前后下列范围的城建档案和资料:

(一)城市勘测:全市和局部地区的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综合成果;等级控制成果、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综合管网测量成果;各种编绘图集等。

(二)城市规划: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成果,以及城市规划基础资料(包括城市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计划、统计资料、历史沿革、地名、经济、资源、人口、气象、地震等方面的资料)。

(三)建设工程:

1、工业、民用建筑工程: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图、综合管网图、地质勘察报告、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建设工程档案。影剧院、展览馆、博物馆、宾馆、写字楼、医院、体育馆、商场、学校、住宅等民用建筑工程档案。

2、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道路(包括广场、地下通道)、桥梁(包括立交桥)、排水(包括河道整治、排水管道、泵站、涵闸)、污水治理(包括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截流管道、提升泵站及附属设施)、防洪设施等工程的建设工程档案。

3、公用基础设施工程:给水(包括水厂、供水管网、水库、增压站)、电力(包括电厂、供电线路、变电所)、电讯(包括中心枢纽及分支枢纽、线路、无线电微波收发台站)、城市公共交通(包括城市道路、市内公交车站点、地铁站线)、燃气(包括制气厂、燃气管网、调压站、储气柜、液化气储灌场)、环卫、城市照明等工程的建设工程档案。

4、交通运输工程:铁路(包括各场站平面布置图、主要建筑物、地下管网)、二级以上公路(包括长途客运、货运站点和桥梁遂道)、航空(包括站场总平面图、主要建构筑物、地下管线)、港口(包括港区总平面图、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主要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工程的建设工程档案。

5、园林绿化、风景名胜工程:风景区和公园的总体规划图、总平面布置图、主要景点建(构)筑物、公共绿地、纪念性建(构)筑物、城市雕塑等工程的建设工程档案。

6、人防工程:五级以上人防设施工程的建设工程档案。

7、军事工程:军事管理区和军事以外的地下管线走向和隐蔽工程位置图。

(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档案。

第九条建设单位向城建档案馆(室)移送的建设工程档案应当完整、准确、系统,其内容包括工程前期文件、施工技术文件、监理文件、竣工验收文件和竣工图。

第十条建设单位在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到市、县(区)城建档案馆(室)进行登记,签订《建设工程档案移交责任书》。

第十一条列入城建档案馆(室)档案接收范围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当将已形成的建设工程档案报送市、县(区)城建档案馆(室)进行专项验收,属于重点建设项目的档案验收应当由同级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专项验收合格的,由市、县(区)城建档案馆(室)出具建设工程档案认可文件。

第十二条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工程档案认可文件后,方可组织工程竣工验收。有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规划验收、竣工验收备案时,应当查验工程档案认可文件。未经档案专项验收或者档案专项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工程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建设单位应当向市、县(区)城建档案馆(室)移交准确、完整的建设工程档案。建设工程档案经检查符合归档要求的,由市、县(区)城建档案馆(室)出具建设工程档案接收证明。

第十三条城市勘测、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以及其他需要永久和长期保存的城建档案在本单位保管1至5年后向城建档案馆(室)移交。

第十四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以及城市地下管线综合图和专业图,应当由工程建设单位或者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按照建设部《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准确完整地收集、保管,并于工程竣工验收后30日内向市、县(区)城建档案馆(室)移交。

在城市的道路、管线及其附近地段进行开挖、爆破、钻探等施工活动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到城建档案馆(室)和有关部门查清该地段的地下管线分布情况。

第十五条向城建档案馆(室)报送的城建档案必须完整准确、图形清晰、字迹工整,案卷整理质量应当符合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和江苏省城建档案案卷质量标准。

第十六条重点建设项目在向城建档案馆(室)报送一套纸质档案的同时应当报送一份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归档的要求按照电子文件档案管理规范执行。

第十七条建设单位负责建设工程档案的汇总和报送,施工单位负责竣工图和与工程施工有关的文件的编制,工程监理部门负责监理文件的编制并督促检查施工文件材料和竣工图的质量。建设工程档案不得少于两套,城建档案馆(室)、建设单位各保存一套。

第十八条工程竣工图应按有关规定随工程进度同步编制,每张竣工图编制完成后,均应加盖统一标准的“竣工图”标志章,并由编制单位、编制人、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监理总工程师等签字。

第十九条新建、改建、扩建和迁建的房屋建筑,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核颁发房屋权属证书时,应当核验建设工程档案接收证明,并列入房产产权产籍档案。

第二十条城建档案馆(室)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文件的形成、积累、整理、报送工作的业务指导,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督促检查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确保建设工程档案的完整、准确。

第二十一条建筑物、构筑物产权变更时,其工程档案的归属与流向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工程停、缓建的,其已形成的工程档案由建设单位负责保管;单位撤销的,其工程档案移交上级主管机关或城建档案馆(室)负责保管。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实施前已建成的工程项目,特别是重点工程和地下管线工程,无竣工图或竣工图不完整、不准确的,其产权单位应当组织补测补绘,并在补测补绘工作结束,验收合格后3个月内向城建档案馆(室)报送。

第三章城建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第二十三条城建档案馆(室)对接收的档案和资料应当及时登记、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做好档案的保管、统计、鉴定、保护、编研和利用工作。

第二十四条城建档案馆(室)及形成城建档案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保密制度,严防档案散失和泄密。

第二十五条城建档案馆库建筑应当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有抗震、防盗、防火、防水、防潮、防强光、防高温、防尘、防有害气体和防有害生物等防护设施。

其他保管城建档案的单位,应当配置专用库房和必要的档案防护设施,确保城建档案有良好的保管条件。

第二十六条城建档案馆(室)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档案用品和装具;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配备各种设备,逐步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

第二十七条城建档案馆(室)应当依法适时开放所保管的档案,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利用档案提供服务,并根据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工作的需要,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第二十八条城建档案的利用实行有偿服务,具体办法按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在城建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

(二)在城建档案理论研究和科学研究方面成绩突出的;

(三)将重要、珍贵的城建档案捐赠给国家的;

(四)在非常条件下,为抢救、保护城建档案表现突出的;

(五)同违反城建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作斗争表现突出的。

第三十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江苏省城建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一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未按照规定移交建设工程档案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江苏省工程建设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二条单位和个人损毁、丢失、涂改、伪造城建档案及城建档案管理人员在城建档案工作中,、造成损失的,按规定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附则

档案馆十三五工作计划篇2

也是档案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围绕推进西部大开发、落实“314总体部署和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发展做好服务,十二五”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市档案部门的重要任务。同时,抓好“三个体系”建设、转变工作方式和手段、尽快缩短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档案事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确保我市档案事业按照科学发展要求,找准薄弱环节,提出科学发展目标,特提出以下编制工作实施意见:

一、明确工作职责,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市档案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为加强编制工作领导。局(馆)长况由志同志任组长,其他副局(馆)长为成员,正厅局长级干部陆大钺同志为顾问。局(馆)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确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编制主要框架;下设“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局(馆)办公室合署办公,由副局(馆)长李玳明同志任“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局(馆)办公室主任同志任“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人事处处长高健、馆室处处长曾金、经科处处长、法规处处长周青、信息技术处副处长刘学国、整理处处长何红彦、档案管理处副处长张雪艳、技术保护处处长刘泽利、编研处处长唐润明等同志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曾向前、叶莉同志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的组织、汇总和修改工作,各处室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编写各自分管工作的十二五”发展规划。

二、明确编制方法,理清工作思路。

以及市政府与国家档案局即将签订的部市合作协议中提出的把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档案信息中心和西部档案事业发展高地、探索出统筹城乡档案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等目标来编制。市档案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必须紧扣全市“十二五”发展规划。

采取总分结合的办法,编制方法上。先由“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规划编制的总体框架,制定发展规划总纲,交由“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讨论;再由各处室根据分工职责及相关要求起草发展规划初稿,办公室组织汇总,组织不同层面的专家和基层档案人员征求意见;然后,提交市档案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集体讨论,进行再次修改,同时,利用《档案信息网》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反复修改完善的基础上,最后,由市档案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印发全市贯彻执行。

档案馆十三五工作计划篇3

一是前瞻性。准确把握发展趋势,提出通过五年的努力,力争建成治理科学、资源丰富、设施完好、手段先进、功能齐全的,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现代档案事业体系。二是权威性。严格按照规划制定要求,在体例、内容和论证上,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体现规划的权威性。三是可操作性。我们以记忆经典*、数字档案馆、企事业档案保管利用中心、重点珍贵档案抢救保护四大项目为载体,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目前,我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已经市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这是全市51个子规划中第5个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的规划,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档案事业的高度重视。

二、以扎实的工作,确保“十一五”首战必胜

20*年,我们在科学谋划的同时,扎实推进“十一五”规划,实现了首战必胜的目标。

一是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我们从专题调研入手,以推进涉农档案的规范化建设为重点,积极服务省十六运、苏通大桥等重大活动、重点工程,通过实施档案服务进行政审批中心、进政府门户网站、进社区的“三进”服务民心工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乡镇农经站达标率达90%以上,行政村建档率达100%。全市近116万农民建立了农保档案,118.37万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20*年,我们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的做法在全市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会上做了经验交流,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档案系统唯一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省十六运承办工作先进集体等。

二是四大项目建设齐头并进。第一,以成功举办“记忆经典*,再创新的辉煌”活动为标志,记忆经典*工程项目正式启动,*蓝印花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口述史料征集工作有效展开,档案资源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第二,数字档案馆项目稳步推进,电子文件中心初步建成,新的局域网正式开通,全文扫描突破100万页,*档案信息网在全市68家机关网站全面测评中名列第7位。第三,建筑面积达5300多平方米的企事业档案保管利用中心项目经市政府批准开始实施,预计今年下半年正式投入使用。第四,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项目全面启动,我们在全市开展了珍贵档案评选活动,编制了国家重点档案“十一五”抢救工作规划并开始实施。

三是档案馆主体建设得到加强。*市县(市)区档案馆新馆建设全面启动,海安县档案馆新馆土建工程今年下半年完工,如东、海门、如皋等县(市)新馆,有望在较短时间内开工建设。*市档案馆社会教育功能有效拓展,20*年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活动基地”。

四是档案队伍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20*年,我们以处室作风建设为抓手,在深入开展创建活动的同时,还开展了贯穿全年、覆盖全市的“三学三赛三考”大规模岗位练兵活动。该活动以学档案法律法规、档案业务基本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培训、网上知识竞答、现场操作比武、实地考核评选等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全体档案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该活动得到省局领导的高度评价。我们的成功做法在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三、以创新的思路,开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20*年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要害之年。我们将按照《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提升档案工作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水平,努力开创全市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为重点,切实提高档案工作水平。我们将力争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改革发展、服务重大活动和重点工程、服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政务公开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二是以档案馆主体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独特作用。我们将瞄准国内一流目标,不断提高各项工作水平,扎实推进县(市)区档案馆主体建设,研究制定全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工作评估体系,充分发挥档案馆“四位一体”功能。三是以“三个中心”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快档案信息化步伐。我们将扎实推进档案目录中心、电子文件中心、电子档案中心等三大中心建设,带动全市档案事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四是以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为重点,扎实推进依法治档进程。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考核指标体系,开展依法治档成果评选等系列活动,以执法检查和查处案件为突破口,切实提高依法治档水平。五是以档案资源建设为重点,不断丰富馆藏和优化结构。我们将继续以“记忆经典*”工程为抓手,加快建设图片数据库的步伐,建设覆盖全市的视频接收系统,扎实推进珍贵档案数字化和档案修复进度,确保档案完整与安全。六是以构建三大通道为重点,努力扩大档案部门的影响力。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向党委、政府宣传汇报、与兄弟部门加强沟通、与新闻媒体加强合作这三大通道的作用,结合建军80周年等纪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七是以加强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全市档案队伍整体水平。我们将以培养“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档案工作人才为目标,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三学三赛三考”活动,抓好全市档案系统先进典型的表彰等活动。八是以突破制约因素为重点,着力优化档案事业发展环境。我们拟以市委、市政府或两办名义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意见》,力争每年解决一两个制约本地区档案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推动全市档案事业区域协调发展。

档案馆十三五工作计划篇4

第二条为了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工程及档案的管理,防止和减少城市建设对管线的损害而造成灾难性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部《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以及《*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省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是指城市市区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种地下管线以及相关的地下工程,包括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热力、燃气、人防、工业管道等地下工程。

第四条*市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市地下工程及档案的管理、利用和监督工作;档案业务上接受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

第五条*市城乡管理综合执法局负责地上地下管线工程的日常监管,对任何地上地下管线工程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的,要及时发现、制止;并及时通报市城乡规划管理局,依法处理。

第六条地下管线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与市城建档案馆签定《报送建设工程竣工档案责任书》,未签定建设工程档案责任书的,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七条地下管线工程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规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图纸施工。确需变更设计的,应当按规定办理变更设计批准手续,并如实反映在竣工图及电子文件上。

第八条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查报建的地上地下管线工程或相关的建设项目,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提出明确的规划设计条件;严格城市地下管线工程建设的定线和竣工{覆土前}测量制度。城市地下管线探查和测量必须执行建设部颁发的有关技术标准和使用城市统一的平面和高程系统;地下管线工程覆土前,建设单位必须委托具备相应测绘资格的单位,按照国家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标准进行竣工{覆土前}测量。竣工{覆土前}测量进度与工程进度相适应。

第九条地下管线工程施工中发现未建档的管线,建设单位应及时报告市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由市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查明管线性质、权属,责令产权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测绘部门探测竣工图,并及时向市城建档案馆报送有关档案资料及电子文件。

第十条组织地下管线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将地下管线工程档案验收列为专项内容。地下管线工程竣工验收组织的成员应当包括城建档案馆。地下管线工程竣工{覆土前}的测量成果,如:地下管线的各转点的x、y、z三维坐标、检查井[井盖、井底]三维坐标,两点直线的坡度等相关内容及技术标准,应列为地下管线工程竣工质量验收的重要内容,所形成的质量鉴定材料应当包括这项内容。

对违反前款规定的,不得进行竣工验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不给予备案手续,地下管线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应在地下管线工程竣工验收后六个月内,应向城建档案馆移交下列材料:

(一)地下管线工程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件、附图,施工许可证、计划、规划、设计、用地、开工批准文件及其它审批材料;

(二)地下管线测量精度分析、测量成果及竣工测量数据;

(三)地下管线工程施工技术文件材料和竣工验收文件材料;

(四)地下管线工程竣工图及电子文件;

(五)其它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

第十二条地下管线投入使用进行改建、扩建或者对重要部位进行维修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实际变动情况修改原竣工图,并于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向市城建档案馆报送修改部分的工程竣工档案。

第十三条地下管线工程竣工档案必须完整、准确、真实、清楚,反映现状,并由编制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名盖章。

第十四条专业管理部门应当向市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及市城建档案馆提供专业管线图和有关资料,并及时报送更改、报废、漏测部分的现状图。

第十五条移交的地下管线工程竣工档案不完整的,市城建档案馆有权拒绝接收,并责成建设单位重新按要求探测制作后移交。

第十六条市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应组织有关部门依据地下管线工程竣工档案和各专业管理部门的专业管线数字化图,及时修改全市地下管线综合图,并输入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对地下管线工程实行动态管理。

第十七条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和补测补绘。普查和补测补绘所行成的地下管线档案成果,应由城建档案馆统一接收和管理。

第十八条凡在市区范围内进行开挖、爆破、钻探等活动的,建设单位必须到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城建档案馆查清该施工地段的地下管线情况,然后到有关部门办理开工手续。

管线抢修工程,需调用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市城建档案馆应随时提供服务。

第十九条市城建档案馆应当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目录。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实行有偿使用。

第二十条市城建档案馆应当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依法做好城建档案的接收、整理、鉴定、统计、保管、利用、保密工作。

城建档案馆工作人员应忠于职守,保证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的利用,具备城建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并依法取得岗位资格证书。

第二十一条建设单位未按规定签定《报送建设工程竣工档案责任书》的,由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市城建档案馆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依据《*省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处以5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地下管线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未向市城建档案馆移交地下管线工程竣工档案的,依据《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由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未按规定期限移交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由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因建设单位或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未移交地下管线工程档案,造成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损坏地下管线的,建设单位或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暂停该建设单位新的工程立项审批手续;

第二十二条工程测量单位未按照规定提供准确的地下管线测量成果,致使施工时损坏地下管线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三条建设单位未按规定查询和取得施工地段地下管线资料而擅自施工,造成地下管线损坏的,建设单位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档案馆十三五工作计划篇5

山西省档案管理办法最新全文第一条 为加强档案管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应当遵守本条例,履行保护档案的义务。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将档案事业建设列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健全档案机构,配备专门人员,统筹安排发展档案事业所需经费。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档案局是同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二)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发展计划,对各级各类档案馆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三)组织进行档案宣传、档案教育、档案科学研究、档案工作人员培训和资格认定,指导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

(四)会同有关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点建设项目档案进行验收;

(五)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计划、财政、人事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做好档案工作。

第六条 乡(镇)人民政府和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指定人员负责管理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企业事业单位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应当建立档案,并指定人员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工作。

第七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依法设置档案工作机构或者配备档案工作人员,健全档案工作制度,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八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参与技术项目、建设项目、科研项目和重要设备档案的验收工作;

(二)统一管理本单位的各种门类和各种载体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准确与安全,开展档案利用工作,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和现代化;

(三)按照规定向有关档案馆移交档案;

(四)对本系统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九条 县级以上国家综合档案馆,承担下列工作任务:

(一)接收和征集本馆保管范围内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

(二)对所保存的档案采用先进技术按规定科学地整理和保管;

(三)开展档案的利用工作,为社会利用档案资源提供服务。

第十条 设置国家专门档案馆,由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设置部门档案馆,经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同意,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设置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馆应当提出申请,报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一条 各级各类档案机构的档案工作人员应当接受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书。

第十二条 从事档案鉴定、评估、咨询等社会中介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应当经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资质或者资格认定,接受其业务监督。

第十三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文字、图表、声像材料,由本单位文书部门或者业务部门负责收集齐全,进行鉴定和系统整理,向本单位档案工作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者拒

绝归档。

第十四条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应当依法移交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档案进行登记,并将登记认定情况通知相关档案馆。

第十五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向有关档案馆移交档案:

(一)列入省档案馆收集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二十年的,向省档案馆移交;

(二)列入市(地)、县(市、区)国家综合档案馆收集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十年的,向市(地)、县(市、区)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

(三)列入专门档案馆、部门档案馆和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馆收集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一年的,向相关档案馆移交;

(四)记录省、市(地)、县(市、区)重大活动的录音、录像、照片等档案,各单位应当严格管理,并在活动结束后半年内按照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

(五)机关、团体撤销时,应当及时向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档案馆或者单位移交档案;

(六)临时机构撤销时,应当及时向有关档案馆或者单位移交档案。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建设档案馆专用库房,并根据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配备计算机、复印机、缩微摄影、洗印等必要的设施。

第十七条 各级各类档案馆(库)的安全措施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省档案馆建筑耐火等级应当达到一级,市(地)、县(市、区)档案馆应当达到一级或者二级;

(二)档案库房内应当安装防火、防盗报警装置,配备消防器材;

(三)档案库房内不得存放易燃、易腐、易爆物品,严禁明火装置;

(四)档案库房内应当配备温湿度调控设备和防尘、防有害生物设施。

档案馆(库)的管理人员对霉烂、虫蛀、破损、字迹褪变的档案,应当及时抢救。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直接用于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的保护。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十九条 档案的鉴定、销毁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则、标准和程序进行。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销毁档案。

第二十条 档案馆开放档案,应当设置公示标志,为社会利用档案提供便利条件。

中国公民或者组织,凭个人身份证件或者单位介绍信可以利用档案馆已开放的档案。

外国人或者境外组织凭接待单位介绍信,向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可以利用已开放的档案。

第二十一条 档案馆和其他档案机构提供利用重要、珍贵的档案,应当用缩微品或者其他形式的复制件代替原件。档案缩微品和复制件载有档案收藏单位法定代表人的签名或者印章标记的,具有与档案原件同等的效力。

第二十二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利用档案,应当遵守查阅档案的有关规定,不得涂改、损毁、丢失、伪造。利用未开放的档案,不得擅自抄录和复制。

第二十三条 公布档案,应当遵守国家保密规定,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保存在档案馆的,由档案馆公布;

(二)保存在单位档案机构的,由所在单位公布;

(三)集体或者个人所有的档案,由档案所有者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布;

(四)寄存在档案馆的集体或者个人所有的档案,由档案馆征得档案所有者同意后公布。

第二十四条 档案馆可以通过下列形式公布档案的全文、部分原文或者档案记载的特定内容:

(一)通过报纸、刊物、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等形式发表;

(二)通过电台、电视台播放;

(三)通过公众计算机信息网络传播;

(四)公开陈列、展览档案或者其复制件;

(五)出版发行档案史料汇编的全文或者摘录汇编;

(六)经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出售档案复制件;

(七)在公共场合散发、张贴档案复制件;

(八)在公共场合宣读、播放;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形式。

第二十五条 禁止出卖、擅自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或者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复制件。

禁止擅自向各级国家档案馆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出卖、转让、赠送非国家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依法建立档案机构或者配备档案人员的;

(二)未依法对各种门类和载体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

(三)不按规定归档或者向档案馆移交档案的;

(四)不按规定办理档案登记、统计的;

(五)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保护措施的;

(六)不按规定开放档案或者提供利用的;

(七)违反国家规定擅自扩大或者缩小档案接收范围的。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对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对个人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对单位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

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档案损失的,由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责令赔偿损失。损失档案的价值由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档案专家、鉴定人员评估确定。

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档案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条例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

档案管理的意义Tips 1: 人才服务机构是什么性质的机构?在编制上,它属于事业单位,在运行上,则实行企业化管理。但实际上,它履行着部分行政职能,提供的服务具有明显的行政属性。这种半官半商、亦官亦商,在官与商之中左右逢源,模棱两可。不少地方人才中心的负责人坚持:补齐代管费用及相关手续后,再提供人事服务。

档案馆十三五工作计划篇6

为提升我市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确保“智慧北京”目标下北京数字城市记忆的留存延续,使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领导决策、服务部门管理、服务社会民生,推动北京市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北京市档案局(馆)(以下简称“局(馆)”)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继实施“全面数字化”战略后,又进一步提出建设“区域性数字档案馆”的发展战略。

为落实好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工作,局(馆)从2011年就启动了相关工作,经过预研、立项、初步设计等阶段,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工程实施的主要工作,项目通过了初步验收。

一、建设背景

(一)档案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随着信息化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深入的应用,越来越多具有保存价值的信息以数字记录的形式留存下来,归档形成档案数字资源。根据统计,“十五”末市档案馆档案数字资源总量为2TB,“十一五”末增长到20TB,“十二五”末达到了300TB,数据量每5年都增长10倍以上。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可以预期,全市档案数字资源持续快速增长将成为一种趋势,档案部门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二)档案信息化工作面临着挑战

目前我市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平衡、电子档案管理亟待加强、资源共享服务水平较低等主要问题。相对于传统档案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管理体系,尽快建立起适应档案数字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制度标准、方法工具,实现档案工作从“纸与铁”时代向“数与网”时代的转变,成为档案部门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

(三)建设区域性数字档案馆重大战略的确定

为统筹推进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局(馆)经过深入研究,确定了建设区域性数字档案馆的重大战略。总的来说就是采用集约化的建设理念,建设全市统一的数字档案馆,通过统一建设、统一运维,分别使用的工作模式,推进我市档案数字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实现全市档案数字资源管理一盘棋。按照这一战略,我局将建设区域性数字档案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北京市“十二五”r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同时按照我市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总体安排,将电子文件中心系统建设统筹到数字档案馆系统建设中。

(四)数字档案馆重点、难点问题预研为解决数字档案馆建设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局(馆)积极开展了相关的预研性工作。2012年在市科委立项《基于异构系统的电子档案凭证性保障核心技术开发与应用》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提出了“区域性”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方案,研发了确保电子档案凭证性的核心技术,开发了原型系统对建设方案、核心技术进行了初步验证。此外,局(馆)以《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为契机,通过顶层设计对数字档案馆总体建设方案以及标准规范建设、应用系统建设、门户系统建设、应用支持平台建设、信息资源规划与数据库建设、基础运行支撑平台、存储备份支撑平台、安全保障支撑体系、机房建设及配套工程等分项建设方案进行了设计,形成了近30万字的可研报告。

二、建设目标

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的建设目标是立足北京市档案工作实际情况,采用集约化的建设模式,建设满足市区两级档案馆、档案移交单位(本项目建设的电子文件中心涵盖了数字档案室全部功能)对档案数字资源管理服务需求的区域性数字档案馆,实现对我市档案数字资源的齐全收集、高效管理、安全保存和便捷利用。进一步提升全市档案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提升档案服务能力,满足社会公众对档案利用的需求。

具体目标为建设4个系统平台:一是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子文件中心系统平台,实现市、区档案移交单位对列入进馆范围的档案数字资源的综合管理;二是建立全市统一的档案接收系统平台,实现对市、区档案移交单位档案数字资源的在线、离线移交接收;三是建立全市统一的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实现对档案数字资源的高效管理、长期保存;四是建立全市统一的档案利用系统平台,实现档案数字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分层次、多渠道的共享利用。

三、建设内容

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的建设内容包括软硬件基础环境建设、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应用系统建设、保障体系建设4大部分。

(一)软硬件基础环境建设

包括机房及配套工程、网络系统、服务器系统、存储系统、备份系统、系统软件等,为应用系统提供基础环境支撑。

(二)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

设计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的档案数字资源体系,依据档案数字资源体系建立档案数字资源库,为完成历史数据的迁移,为接收、管理、长期保存、利用等业务应用提供资源库支撑。

(三)应用系统建设

包括北京电子文件中心系统、档案数字资源接收系统、档案数字资源征集管理系统、档案数字资源综合管理系统、档案数字资源利用服务系统5大应用系统以及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元数据智能捕获与封装、数据交换管理和全面运行控制等核心保障系统。为业务工作提供应用系统功能支撑。

(四)保障体系建设

包括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为系统的建设、运维和管理提供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

四、建设规模

建成一个用于支持全市档案数字资源管理服务的系统平台。系统跨因特网、政务外网和档案馆内部局域网3个不同网域,满足市属档案移交单位对列入进馆范围的档案数字资源收集、归档、保管、利用、移交的系统管理,能够支持市区两级综合档案馆对档案数字资源收集、管理、保存和利用的系统管理。

项目实施将依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分批接入”的原则,在项目建成伊始,先行接入3家档案移交单位和3家区档案局(馆)作为试点,待系统运行稳定后,陆续接入其他档案移交单位和区档案局(馆)。

五、建设特点

(一)集约化建设模式

北京底值蛋腹荩ǖ缱游募中心)是按照集约化模式建设的区域性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馆由局(馆)统一建设、统一运维,为市区两级档案部门提供系统服务。通过集约化建设模式,力求更好地对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统筹,达到提高建设质量、降低建设成本、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加强资源整合、共享、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效果。

(二)电子档案身份证技术应用

在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中应用了一项保证电子档案凭证性的核心技术,即电子档案身份证技术。该技术通过为每一份电子档案建立一个电子档案身份证,将电子档案身份证保存在电子档案身份证库中,当需要验证电子档案的原始性时,即可从身份证库中取出其身份证对其进行验证,从而为电子档案的凭证性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全面国产化

在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中,采用的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备份设备、安全设备、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硬件全部为国产化产品。对国产化产品在关键系统中全面应用进行了尝试、积累了经验。

六、建设过程

(一)项目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2014年6月5日,市发改委正式印发了《关于批准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在可研批复后,重点完成了项目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组建项目工作团队。组建了由基础环境建设工作组、应用系统建设工作组、标准规范建设工作组、新馆信息化建设工作组组成的新馆智能化管理和数字档案馆建设筹备组。筹备组组长由陶水龙副局(馆)长担任。筹备组人员包含了市局(馆)、试点区局(馆)和市属档案移交单位的领导和业务骨干。由筹备组具体负责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的建设。

2.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严格按照我市对项目招投标管理的相关规定,通过全市公开招标形式,对应用系统建设、软硬件基础环境建设和项目监理进行了招标,确定了项目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

(二)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工作

2015年3月31日,局(馆)组织召开了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项目启动会。项目启动后重点完成了项目的需求调研和初设编制、报审工作。在对市、区档案局(馆)、移交单位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覆盖项目全部建设内容的初步设计方案。2015年11月18-19日,召开了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评审会议,针对初设方案征求了局(馆)相关处室、市属试点单位以及16区档案局(馆)的意见,并请档案、信息化专家对初设方案进行了评审。通过对初设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于2015年12月18日,正式将《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初步设计及概算》报送市发改委。

(三)完成了项目初步验收工作

2016年5月4日,市发改委印发了《关于批准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初步设计概算的函》,项目进入工程实施阶段。

通过全面实施,已完成机房建设、软硬件采购集成、应用系统功能开发、1个标准体系、8个标准规范的编制、档案资源分类设计方案与资源库建设以及约80TB历史数据的清理等主要工作。

2016年12月21日,局(馆)组织召开了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项目初步验收专家评审会。项目通过了初步验收。

七、后续工作安排

按照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项目进度计划,2017年,数字档案馆建设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开展数字档案馆系统的试运行。通过在实际工作中深度应用数字档案馆系统,全面检验系统的可用性、易用性和性能,进一步完善系统。通过试运行,使数字档案馆系统在支撑档案业务工作方面发挥出实效。

二是开展数字档案馆应用试点。按照北京市档案局印发的《关于开展北京数字档案馆试点工作的通知》,组织好3家区档案局(馆)和3家市属档案移交单位的应用试点,通过试点着重验证数字档案室、电子档案在线移交接收、政务外网、因特网利用服务、档案数字资源整编管理、电子档案身份证、跨馆查阅出证等系统功能,逐步健全数字档案馆使用管理机制,为数字档案馆系统在试点单位的全面应用以及下一步的推广使用奠定基础。

三是组织数字档案馆的培训宣贯。结合数字档案馆的试运行与试点工作,认真做好数字档案馆系统的使用培训,并对数字档案馆的相关制度、规范、标准进行宣贯,通过培训宣贯使用户能够熟练使用系统开展业务工作,规范数字档案馆的使用与管理。

四是做好项目竣工验收工作。按照市发改委对项目管理的相关要求,认真做好数字档案馆竣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以最佳的建设成效通过项目竣工验收。同时,积极构建科学的数字档案馆运维体系,做好项目建设转运维的准备工作,为数字档案馆的试运行以及正式上线后安全、稳定、高效、经济地运行提供保障。

档案馆十三五工作计划篇7

(一)符合规范的档案馆馆舍是做好档案馆各项工作的前提。年,加强档案馆舍建设是档案安全保管和利用的坚实基础。把馆舍建设工作纳入工作重点,以国家补助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为契机,全力抓好档案馆舍建设项目的争取工作。与发展和改革局密切配合,科学选定档案馆建设地址,并按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标准》要求,开展了档案馆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并通过审查。目前,该项目已被列入国家“十二五专项规划”。

二、全力服务全县中心工作

强化全县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机关、农村、企业档案工作整体水平。

(二)一如继往抓好档案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印发了《关于开展年度档案执法年检工作的通知》,于至月对全县个乡镇、69个县直单位进行了档案执法检查。抓好档案、地方志“五五普法”检查验工作,获得全县“五五普法”最佳单位称号。

(三)按照县委、县政府印发的《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要求,为确保机构改革中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结合我县实际,加强机构改革档案管理工作。对机构改革单位档案工作进行重新登记,并按照国家档案局8号令要求修订了“三合一”制度。

(四)扎实推进档案复查换证工作。全年共复查县交警大队、水利水电局、审计局3个单位,有3个乡镇移民工作站已准备就绪,计划明年初进行验收。

(五)加大机关档案提档升级工作力度。县地税局机关档案成功晋升为省特级。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县国土资源局、榔坪镇人民政府5个单位顺利通过验收,达到机关档案管理省一级标准。鸭子口卫生院通过验收达省企业科技事业单位档案规范管理a级水平。贺家坪镇贺家坪村、青岗坪村、七里坪村档案成功验收,达省二级标准。

(六)继续深入宣传贯彻国家档案局8号令。按照3月全市档案工作会议安排,今年对二级单位推行新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表进行规范。通过召开会议、个别辅导,62个县直二级单位重新制定“三合一”制度。为执行国家档案局8号令打下良好基础。月,市档案局对我县“三合一”制度审核复函工作进行了检查,评定为优秀等次。

(七)为切实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惠农政策的信息资源,在全县农村安排部署建立方便实用的“三惠”(惠农政策、惠农台账、惠农信息)档案。5月,下发《关于建立农村“三惠”档案的指导意见》。月,召开全县档案工作座谈会,安排部署建立“三惠”档案。随后,深入到个乡镇进行调查研究,帮助建立“三惠”档案。

(八)强化重点建设项目的档案管理,开展年重点建设项目摸底、登记工作。经过摸底,全县重点建设项目有九家:长阳清江画廊旅游风景区综合开发项目(一期)、北纬三十度岛之世外桃源项目、新首钢资源控股有限公司高磷铁矿开发项目(一期)、华饴长阳百万亩木本油料加工项目(一期)、任森农业科技公司马铃薯深加工开发项目、北大荒丰润生物科技长阳有限公司肠衣肝素钠加工项目、长阳中国三峡·清江古城文化旅游度假区、长阳清江路市政改造工程、长阳人民医院应急救治住院部综合楼建设项目。及时召开重点项目的主管部门座谈会,安排部署并开展档案登记工作。

三、全面夯实档案基础业务工作

以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和档案安全体系为抓手,加强档案信息化和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

(九)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全面改版长阳档案史志网,坚持每周至少更新信息2条以上,并不断充实和完善栏目设置、栏目内容。到目前为止,新改版的长阳档案史志网点击率达到4300多次,总访问量达到19000多次;建立录入情况分全宗统计台帐、入库数据及数据库数据增减统计台帐,完成年档案目录录入计划、机构名称录入全简称对照表;完成104530条目录数据的录入,修改30000条目录数据;完成15032条目录的上报工作;完成数据库档案目录的清理工作,文书档案目录中共清理出无法查询利用或者档案未进馆的21603条目录。并将原录入在文书档案库中的146条名人档案目录转入专业档案名人档案库中;完成接收进馆进库档案需移出修改的目录64888条数据的导出工作,完成数据库中56186条需移出修改的目录数据的导出工作;完成省百馆珍品的信息采集、上报工作;完成省红色档案集粹的采集、上报工作。

(十)加强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完成馆藏印章档案编目工作;完成年度档案的审查开放、编目工作。年度案卷总数1579卷,开放1307卷,延期的有272卷;完成284册报刊、图书资料的整理、编目、登记工作;完成陈金祥名人档案的收集整理;整理馆藏照片档案册、641张;接收民政局婚姻档案14288件,县人大常委会照片档案842张;接待档案查阅利用1078人,提供利用3342卷,复印2346页。收集利用效果实例10例。

(十一)加强档案馆安全建设。为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关于创建国家档案安全体系的精神,保障档案库房国家档案(资料)的安全,制定《档案馆安全检查制度》和《档案(资料)出入库房安全检查制度》,建立档案(资料)出入库房安全检查记录、档案库房安全检查记录、档案馆安全检查记录簿,实行主要领导、值班领导、值周领导、办公室(档案管理股)负责人、库房管理员和专职安全管理员层级负责制和问责制,确保档案管理安全。

四、全面加强史志编研工

史志编研以出精品为基础,以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的,获得丰硕成果,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认可,月17日,局党组书记张国振同志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表彰为全国地方志工作先进工作者。

(十二)如期完成《中国共产党长阳历史·第二卷》初稿编撰工作。《中国共产党长阳历史·第二卷》共设5编19章,全面反映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中共长阳县委领导全县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曲折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截止月底,经过全体编撰人员的共同努力,已经形成了20多万字的初稿。

(十三)圆满完成全县革命遗址普查工作。自今年月份以来,按照中央、省委、市委以及县委对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圆满完成全县革命遗址普查工作任务,最终形成“五个一”的革命遗址普查成果:即编辑了一份全面详实的全县革命遗址目录;绘制了一张标识准确的全县革命遗址分布图;拍摄制作了一本反映全县革命遗址现状的相册;编辑整理了一册客观权威的全县革命遗址普查资料汇编本;刻录了一套与全县革命遗址普查资料汇编本相配套的电子光盘。经过对全县革命遗址的全面普查,共登记上报革命遗址58个,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30个,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8个,革命领导人故居7个,烈士墓7个,纪念设施6个。另有其他遗址5个,其中重要人物故居1个,烈士墓2个,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地1个,纪念设施1个。

(十四)及时完成《天南地北宜昌人·长阳篇》的报送工作。按照市委党史办公室的要求,及时征集、整理符合《天南地北宜昌人》收录标准的21人的资料上报市委党史办公室,并形成8000字左右的上报材料。

(十五)积极参加市委党史办、市党史学会“纪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表10周年的活动”,撰写的“博大精深的意蕴,理论创新的瑰宝”理论文章获二等奖。

(十六)积极帮助县政协文史委编撰“老区革命叙事集”。建议并审定该书初稿,使其顺利出版发行。

(十七)《长阳县志》(-)的编纂工作顺利进行。年完成《长阳县志》(-)的政治建设、司法、科技、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精神文明建设篇等7篇及大事记的总纂、补充修改;完成附录资料收集整理及后记的编写;对彩图进行选编并进行版式制作,同时收集内文插图;完成《长阳县志》(-)一审、二审工作并进行修改完善后,于7月2日召开终审评审会议,根据评审会议意见经过再次修改补充后,现已进入印刷程序。

(十八)完成《长阳年鉴》()的编纂工作。根据省、市要求,经县委、县政府同意,2月26日召开《长阳年鉴》编撰动员及培训会议,县委办公室主任王功平主任亲自做动员,《<长阳年鉴>()篇目》同时下发到各单位。到4月底,各单位全部完成供稿任务。从4月中旬开始《长阳年鉴》()的编纂,至6月底完成《长阳年鉴》()的统稿、初审工作,经过市方志办审核定稿后,《长阳年鉴》卷于月出版发行。《长阳年鉴》()在卷的基础上调整了部分篇目,增加了电子书,并由内部资料改为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十九)完成《年鉴》、《宜昌年鉴》()长阳部分的供稿任务。

五、全方位建设和谐机关

(二十)“三型”机关建设常抓不懈。在制定全年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年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强化勤政建设与管理,坚持实行考勤制度,坚持机关学习制度;坚持一月一评会议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制定政务公开工作计划,政务公开工作指南和目录。及时公开政务信息,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获得信息

提供方便;在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党员、公务员示范岗活动;开展第个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在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基础上,继续在机关开展-年度市级文明创建工作;加强外宣工作,向上级行政、业务部门报送信息131条,采用9条,撰写调研文章两篇,均被采用。月日,《长阳着力建设档案安全体系,推动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经验在宜昌市档案局《宜昌档案》上登载,并加编者按在全市推广。年县档案局被省档案局表彰为全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档案馆十三五工作计划篇8

一、项目基本情况

县全县面积3670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19.3万人。县档案馆成立于1959年,现有编制9人,实有6人。县档案馆库于1984年建成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57平方米,建成以来经历了三次地震,其中2007年“6.3”地震给档案馆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经建设局鉴定为严重损坏,属危房,需拆除重建。由于馆库建成年代久,库容小,功能单一,无对外服务用房、档案业务用房、技术用房和附属用房,办公用房拥挤。截止2009年实际馆藏量为50014卷,因库容饱和,现还有23076卷到期档案不能入馆,预计30年后馆藏量达150010卷。根据《档案馆建设标准》规定的县级档案馆建筑面积指标对县级档案馆的分类,县档案馆建设规划定为二类馆,档案馆建筑面积按照指标测算为3642.35平方米,总投资估算1022.03万元。由档案库房、对外服务用房、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办公室、附属用房五个功能区组成。

二、领导重视、项目申报工作顺利进行。

接到项目申报通知后,我县高度重视,县四班子领导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县政府将档案馆建设项目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督查,要求县档案局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做好项目申报工作。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和《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着眼于县档案事业长远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档案馆建设用地,县人民政府已在县行政中心划定2050平方米独立地块作为档案馆建设用地,拟建的档案馆位置,“三通一平”(通路、通水、通电)已做好,县政府同时做出相关承诺(见宁政函[2010]90号)。2011年,在县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县政府还安排了10万元资金,作为档案馆建设项目前期启动经费。

三、积极主动,完成项目前期所需材料上报工作。

目前已完成项目前期所需材料上报工作。上报材料包括县人民政府关于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承诺的函、县人民政府关于划拨县级国家档案馆建设用地的批复(宁政复[2010]52号)和(宁政办发〔2011〕155号)、县档案局(馆)建设项目用地审核表、县级综合档案馆库建设用地证明、宁县档案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项目选址意见书、县档案馆控制性规划红线图、区域位置图、地形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历年档案事业费纳入财政预算证明,以及功能概述和其他相关材料。同时,由于我县设计水平达不到相关要求,我县档案局积极与省理工大学设计院联系,委托该院为我县做好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申报的方案及下一步初步设计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上一篇:体检科档案室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会计档案销毁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