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28 12:54:36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 苗木花卉;发展现状;优势;对策;安徽宣城;宣州区

中图分类号 S629;S7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141-02

宣城市宣州区地处皖东南,辖18个乡镇、8个办事处,总人口85万人,面积2 614 km2,其中林地9.13万hm2,活立木总蓄积量330.2万m3,森林覆盖率32.43%,林木绿化率36.46%。近年来,随着林业改革不断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宣州区苗木花卉产业蓬勃发展,培育苗木花卉已成为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重要项目之一,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1-2]。

1 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1.1 基地规模不断扩张

宣州区苗木花卉种植起步较晚,但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截至目前,宣州区苗木花卉面积5 000 hm2,苗木种植大户200家,从业人员3 000人,主要分布在狸桥、金坝、杨柳、周王、寒亭、养贤等乡镇和5个国有林场。

1.2 种苗种类多样

宣州区苗木花卉主要树种有香樟、桂花、广玉兰、银杏、玉兰、木荷、枫香、马褂木、木莲、含笑、黄山栾木、无患子、杜英、紫薇、樱花、紫叶李、红豆杉、红叶石楠、榉树、构骨冬青等30余个树种,苗木花卉种植品种在常规品种的基础上已逐步呈现多样化趋势。

1.3 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

宣州区已有苗木花卉种植大户200个,苗木经纪人300余人,并涌现出一批园林绿化公司,如碧城园艺、新世纪园林、和谐园林等,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形成产、供、销一条龙[3]。园林绿化公司和种植大户带动了苗木的生产、销售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也引导了苗木花卉产业从单一的苗木生产向规划设计、绿化施工、养护管理一条龙服务方向发展,有力地促进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为宣州区苗木花卉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和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4 苗农组织程度增强

2010年以来,宣州区共组建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17家,改变了以往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局面,实现了苗木花卉产业“散户型”走向“联合型”,无序化迈向组织化闯市场,增强了苗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 宣州区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的优势

2.1 便利的交通条件

宣州区地处皖东南,临近苏浙沪,200 km交通圈涵盖了长三角地区大部分发达城市,境内宣杭铁路、皖赣铁路在此交会,318国道、205国道穿境而过。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必将逐步实现由长三角的中心区域逐渐向中西部实施梯度转移,也为宣州区苗木花卉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2.2 优越的自然条件

宣州区位于东经118°28′~119°4′,北纬30°34′~31°19′,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热、水资源充足,植物资源丰富,苗木生长环境得天独厚。宣州区属丘陵岗地,坡度平缓,大部分乡镇以黄壤、黄红壤为主,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且黏度较大,易起土球,发展苗木花卉的立地条件极为优越。而且,该区与长三角发达地区苗木花卉主销地的气候、土质条件十分相近,产品适应性和成活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苗木花卉产品具市场竞争力。

2.3 良好的产业基础

近些年,宣州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迅猛,苗木花卉面积发展到5 000 hm2,已初具产业规模,同时积累了发展的经验,群众也有了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的积极性。

3 存在的问题

3.1 主体品种单一,产品档次不高

目前,宣州区60%的苗木花卉产品为常绿类苗木,名、特、优、新品种较少,高档的观赏苗木、高档盆景占的比例还很少,特别是主体品种优势不突出,多而杂,缺乏具有地方的优势产品,且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体系不健全,品种更新步伐不快,供求、供销信息获取速度慢,造成了苗木花卉产业总体产品种类不全、数量不多、档次不高。

3.2 科技含量和标准化水平低

如今,宣州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主要是靠产业规模的扩张,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观赏苗木标准化生产工作滞后,大多数苗木产品还没有制定质量标准,广大种植户质量意识较为薄弱。

3.3 苗木花卉龙头企业少,示范带动不强

宣州区苗木花卉生产企业总体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辐射影响力较弱。这在客观上影响和制约了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壮大。

3.4 苗木花卉生产技术服务不到位

目前,宣州区苗木花卉产业指导、生产、服务、经营体系尚未健全。专业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并且在技术、信息、流通等诸多环节上,指导与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需要。

3.5 市场体系不健全

一是苗木花卉流通体系不健全。目前,宣州区苗木花卉产业缺乏专业市场,经营户和企业获得信息的手段落后,传递速度慢。二是市场存在无序竞争。压价现象时有发生,市场价格一哄而升,一哄而降,结果使经营户、企业的经济利益遭受损失,挫伤了生产者积极性,制约了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

4 对策

4.1 明晰思路,做好产业规划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应明确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引导,科学制定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需要,切实促进产业持续发展。2011年,宣州区编制了《宣城市宣州区“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根据规划,到2015年,以杨柳、向阳、黄渡、寒亭、洪林、金坝、双桥等乡镇街道办事处为主,新建苗木花卉基地3 333.33万hm2,使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6 666.67 hm2,到2020年使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33万hm2;建立大型苗木交易市场1座,培植龙头企业5家;成立苗木花卉合作社和协会,培养苗木经纪人1 000人,建立苗木花卉种植示范户300家,年产苗木花卉1 500万株;做好苗木花卉生产方面的科技支撑和服务。

4.2 改善环境,加大扶持力度

建立苗木花卉优势产业,必须要有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资金保障。要对投资苗木花卉的开发者,在土地流转、承包经营等方面给予优先,切实保障投资者利益。继续加强对苗木花卉产业的投入,增加苗木花卉种植的补助资金,对苗木花卉示范基地、龙头企业、交易市场给予优惠扶持。

发展苗木花卉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一是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把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列入财政重点扶持范畴。二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引资规模,拓展引进外资的新领域,吸引外来资金投资苗木花卉产业。三是鼓励、吸引社会各界来投资发展苗木花卉产业,保证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所需的各项资金,为苗木花卉产业的全面发展增加动力。

4.3 培育龙头,增强辐射带动

在现有的苗木花卉企业中,对发展势头好、带动力大、辐射面广、已成规模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给予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贷款贴息方面的资金扶持或政策优惠,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发挥其综合带动能力[4]。协调解决其在土地、林业、交通、水利、电力、检疫等方面的问题,给企业搭建发展平台,协助企业开拓市场。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引导宣州区苗木花卉向规模化、品质化、标准化发展。

4.4 成立协会,发挥桥梁作用

应充分发挥苗木花卉行业协会的功能和作用,积极向会员宣传有关政策、法规,努力做到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要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协调苗木花卉与同行业间、其他行业和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争取社会方方面面的理解和认识,取得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推进全区苗木花卉业的社会联动,逐步化解、打破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使企业利益、行业利益、社会利益实现和谐统一。

4.5 建立市场,提高产业效益

苗木花卉生产只有通过市场才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一是通过组建苗木花卉营销公司和专业营销队伍跑市场,采取承揽绿化项目工程和绿化园林物业管理服务等多种形式主动出击,牵线搭桥,使大批的苗木花卉走向天南地北的广阔市场,取得效益;二是依托即将建设的宣城市苗木花卉综合交易市场,设点布店,通过苗木花卉产品的窗口服务,看样定货,服务三包,沟通苗木花卉业的市场信息,扩大苗木花卉销售;三是通过积极办展、参展、新闻媒介、节会等形式,推广全区名、特、优、新品种、新品牌、新技术和招商引资新政策、新组团、新规划,扩大苗木花卉产品无形资产,把握优势,整体协同跟进,不断繁荣苗木花卉市场,使全区的苗木花卉产业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4.6 加强培训,完善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是实施科技兴苗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强技术培训。建立以科技为主的专业服务中心,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技术培训,同时要推进农、科、教结合,加强协作,联合攻关,在示范推广、教育等方面形成合力,保证苗木花卉种植水平不断提高。二是加强信息服务。完善宣州区林业综合信息平台和苗木花卉飞信平台,定期收集和产品供求、价格行情、科技动态、政策法规、栽培技术等信息,为广大林农和苗木花卉经纪人提供及时、准确、详细的市场信息。

5 参考文献

[1] 李永胜,孔伟丽,裘丽珍.浙江省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浙江林业科技,2006,26(6):60-64.

[2] 张献周.洛阳市苗木花卉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2010(1):55-56.

[3] 张满君.长沙花卉苗木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2005,32(2):85-86.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篇2

村隶属镇一个自然村,距县城3公里左右。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197户,农业人口为826人。稻田面积661亩,山地面积900余亩。全村自改革开放以来,苗圃不断发展壮大,苗木花卉品种不断增多,目前全村共培育了名贵苗木350余种,已有80%的农户成为苗木花卉种植专业户,其中规模较大的有15户,资产都在100万元以上,今年全村人平纯收入已达4000多元。

二、村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苗木花卉基地发展现状

近年来,村面对入世后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到目前为止,在政协委员同志的带领下全村苗圃花卉基地已初步建成,共有种植面积500余亩。年出苗木500多万株,拥有苗木、花卉储存量价值近2000万元,年销售收入350万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奠定了基础。

1、不断培育新品种,增强市场竟争力。全村共种植苗木品种已经有八月桂、四季桂、六月雪、苏铁、双面红桎木、花石榴、七里香、凤尾竹、雪松、日本樱花、杜鹃花、七星茶花、龙柏等名贵苗木350余种,目前正在培育的新品种有红豆杉、假槟榔、国防叶、大叶含笑等。以增强市场竟争力。

2、不断学习先进专业技术,靠科学技术发展致富。为了掌握苗木花卉栽培和园艺设计等专业知识,近些年来,政协委员同志带领本村的园艺工人到过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桂林、长沙等大中城市,进过中南林学院,湖南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学习各种苗木花卉的栽培技术,品种改良,新品种的推广、园林布局和临摹规划设计。同时还自学了《园林学》、《植物学》、《土壤学》等专业方面的书。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现在他不仅学会了种养业全套技术,而且还学会了扦插、嫁接、新品种培育等到专业技术与园林设计,苗木、花卉布局。他自己富了不忘群众富。为了更好地帮助全村群众共同富裕,他共在村里举办了10期苗木技术培训班,引导村民种植苗木花卉。把自己学到的苗木花卉栽培全套技术传授给村民。在同志的带领和指导下目前全村已有80%的农户成为苗木专业户。

三、在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村苗圃已成为全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重点和亮点,快速推进,发展势头良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制约发展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依然突出。

1、自然风险。在苗木花卉种植和新品种培育过程中,有时会遭遇到各种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阴雨、病虫害等,它们给苗木花卉造成的损失,轻则减产,重则劳而无获。

2、资金缺泛。全村大部分农户在种植苗木花卉时,由于原始资本积累少,在种植和培育开发新品种时或多或少地会受到资金的制约。农户有时想从金融机构贷款,但佷难得到资金,致使资金投入捉襟见肘,许多资源被白白浪费,发展时机也在等待中错过。

3、市场风险。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户种植出来的苗木花卉能否顺利卖出不确定性。同时有时候卖出的苗木花卉资金收不回。

四、下一步工作规划

1、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坚定不移强力推进调整,在“调深、调优、调高、调外、调强”上实现新突破。一是优化布局结构,着力推进优势主导产业的规模化。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优化配置资源,围绕提高产品规模,对重点品种,从培植专业户和示范园区开始,通过示范带动,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经济带。二是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大力推进农业的优质化和标准化。把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逐步由单纯的苗木花卉种植型调整向品种、品质优化的质量效益型即盆景调整转移,围绕提高苗木花卉质量,大力发展优质、高效、高产、生态苗木,开发建设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档次水平。

2、加大苗木花卉市场开拓力度,扩大现有规模,提升苗木花卉市场竞争力。尽快发展新品种即红豆杉、假槟榔、国防叶、榕树、大叶含笑等品种,加大农产品市场开拓力度,把国内大中城市作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突出重点。改进营销方式,通过在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点、代销点、一条龙服务,实行连锁、配送、和网上销售,同时精心参加好国内大中城市优质苗木花卉推介促销活动,提高白竹村苗木花卉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花卉;发展历史;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

新中国成立以来,花卉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生产模式、经营方式和服务对象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与它在二千多年封建制度下缓慢变化比较起来,是如此的巨大,足以使关注园林艺术发展的业内专家惊诧。

建国前,花卉业几乎不能算为一个产业。工业、手工业和交通设施落后,市政设施简陋,城市中几乎没有公共绿地和行道树。生产力落后,人们在低效率、大强度的状态下劳动,温饱问题成了生活中首要解决的大问题。列宁说“饿着肚子的人,给他一束鲜花,他是不要看的”。在这样的社会情况下,花卉苗木基本同那个时代农业生产状况一样,以自种自用、自娱自乐为目的。这个时期对花卉苗木的需求主要来自皇家苑囿和王宫贵族的私人府邸。只有在比较大的城市附近,有些花农依靠天时生产,就近供应有限的几种花卉。在品种上,因为交通条件和生产设施的落后,南北不易互换,中外不能交流,冬夏的冷热难以人为控制,在这个漫长的时期内,各地应用的花卉品种是很有限的。

新中国成立后,机械化革命带来的生产力变革和城市市政建设水平的提高,社会需求的增加,花卉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变化。现将其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简要总结和分析。

1 建国后约至1976年左右

在这个阶段,新的国家体制几乎是以前苏联作为模板,是一种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的代表模式被废除,国家按着计划有条不紊地运行,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建立了工业相对优先的发展模式。城市人口急速增加,工业的发展使得劳动效率有了相对提高,改善生存环境渐渐成了政府重点考虑的问题,在这个时间内,各地陆续建立园林绿化的管理部门,并配套建设了供应城市绿化美化所需要的花圃和苗圃。当时花卉苗木的生产基本也都是按着生产计划来进行,各地所生产的花卉苗木都是用到当地市政建设中,鲜有交流互换,那时花卉苗木主要用于各公园、行道树和街头小绿地中,没什么销售任务,只有极少数我国特有品种进行出口创汇。在品种上都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老品种,在那个时候就是想违背“适地适树”这个原则也是很难的,其间随着政治环境的左右摇摆,花卉业的生产也是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极左时曾被批为资产阶级的毒草,难得发展。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又号召园林结合生产,因此好多传统的优秀的花卉品种濒临灭绝,专业人才也是极度困乏。在这个时期,花卉苗木的发展是一波三折的缓慢发展,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上,几乎都是传统的、非定量的、模糊的经验和方法。

2 1977年约至1988年间

在这个时期,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政治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的绝对领导地位开始动摇,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制度。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劳动效率有了显著变化。国家逐步走上了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人民的生活也逐渐富裕起来,国家的经济状况显著改善,全国呈现出一片繁荣富强的景象。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有了改善人民生活状况的计划,各级人民政府也开始有能力关注城市环境的建设,工人和农民在温饱问题解决后也有了追求园林艺术方面闲情逸致的需要,于是花卉行业开始有了大的转机。全国成立了中国花卉协会,中国花卉报社应运而生,各大本专科院校相继成立了园艺和园林专业,各地市相继筹建了园林科研院所,这都促进了花卉行业的迅速发展。中国花卉协会于1987年在北京农展馆举办了首届全国花卉园艺博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来的首次园艺盛会,在中央的带动下,各省地市相继成立了各级园林花卉协会,在城市建设部门也加设了园林主管部门,各地市按着国家的要求扩大了花圃和苗圃,各公园也加大了对养花的投入。当时的经济主体还是以国营为主体,许多大型厂矿企业纷纷建设了玻璃温室生产花卉苗木,用于提高本单位的环境质量,也是在这个时期,因为对花卉苗木的需求日渐旺盛,苗木花卉价格普遍较高,农民以个体户的形式,利用自家责任田或者房前屋后开始自行生产花卉苗木,私有花圃苗圃开始萌芽。

3 1989年约至2000年

在这个时期,国家安定团结,经济形势得到高速发展,城市开始加大建设步伐,国家有了经济实力来改变城市环境,各地纷纷成立了花卉协会,花卉协会一般挂靠在当地的城建部门,用来组织政府专业人士到花卉行业发展好的地区参观学习、切磋交流经验。各地纷纷组织展,月季展,茶花展等一系列的公益性展览活动。各级政府在园林系统建立了较全的管理机构,加大了经济投入,对园林管理部门日益重视起来。各地国营的花苗圃的管理水平都有所提高,并按规划兴建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和各种小游园,在城市中一个个璀璨明珠式的绿化美化亮点熠熠生辉。在中国花卉协会提出的“黄土不露天,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见缝插绿”的要求下,各地园林建设事业呈现出如火如荼的繁荣景象,全国许多院校纷纷增设了园林专业。园艺专业对花卉方面也加大了培养力度,国外优质花卉种苗开始在国内出现,其优良的性状已被社会各界人士认可,国产种苗品种和质量上的不足使得各地从业者慢慢放弃了自繁自育的模式,彩叶树种的应用开始被重视起来,有超前意识的农民开始看重花卉的生产,纷纷扩大规模,租种其他农民的土地,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样的花卉苗木企业,各地的园林工程也从依靠国营花苗圃的提供转向农民提供的花苗圃。整个园林花木业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为满足群众对花卉艺术的追求,各地政府建立起相当规模的花卉市场:广州观叶植物生产基地应时而生,云南鲜切花生产已成规模,山东青州花卉市场正适时成长,北京花卉批发市场已经形成。

玻璃日光温室因其造价昂贵、维修费用高慢慢退出生产领域,塑料薄膜日光温室日臻完善,成了花卉业主流生产设施,现代化大型连栋温室纷纷从国外引入,各种园艺器材开始更新换代:瓦盆被塑料盆代替,育苗用营养钵代替了纸杯,大型苗木开始容器栽培。阻力棒的发明应用,使得广州观叶植物运输到各地的损失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年宵花成为另一个热点,奇花异卉开始成为贵重礼品,重要的年宵花大部分尚需要进口,国外的新优品种开始逐渐引入到我国,在高回报率的驱使下,各地纷纷开始尝试生产年宵花。更多的人士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整个花卉业繁荣起来,这一新兴的产业也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重视。

4 2001年至今

在这个阶段,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城市面积迅速扩大,国家整体经济状况快速发展,这对各地的绿化建设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提升城市品位、争创园林城市的目标更为明晰,城市园林建设的投入逐渐加大。大色块绿化配植方式、讲究节奏和韵律的景观道路建设,立体绿化美化应用方式从传统的绿化中脱颖而出,从将“公园建在城市中”的观念进步到“将城市建在公园中”的理念逐渐形成。国有花苗圃因为制度的关系,与私有花苗圃比较起来显得刻板、呆滞。私有的花苗圃已经开始公司化、规模化,在品种、质量和数量上也都有极大的进步和提高,成为供应市场的主流。彩色植物得到广泛的应用。地被植物因其后期管理简单、品种色彩丰富逐渐代替部分草坪,高档年宵花卉的国产化已基本取代了进口,高尔夫球场的建设越来越多。

现代化的温室因其成本高昂,投入产出不适应市场规律,有的慢慢退出了生产领域。小跨径的塑料薄膜日光温室因难以适应机械化生产跟不上形势,其缺点越来越明显。结合这两种温室优点的新型大跨径日光温室在山东开始出现。高速公路网络的形成,对大型花卉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国外学习归来的各种人才在相关行业开始大显身手,精细化灌溉、配方施肥、智能肥料的引进和使用,数字化的生产管理使得产品的成本大大降低,质量和数量得到提高和增加,许多全新知识的在花卉领域的应用,使得仅掌握传统生产技术的从业者渐渐力不从心。育苗已经走上专业化和市场化的道路,各种园艺机械开始代替了部分人工生产。广东观叶植物生产和集散市场迅速扩大,云南鲜切花的生产和市场趋于稳定,北京花卉的生产和市场也在健康发展,青州的花卉生产及市场地位越来越高,花卉市场的经济地位得到确定。花卉业方方面面逐渐成熟起来。花卉由奢侈品变成了人民的日常生活消费品。这个阶段,是花卉业趋于成熟的过程,是同国际接轨的过程,也是从传统模式走向现代化模式的过程。

5 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国有花卉生产企业因其管理制度的僵化会逐渐退出市场,以农民为主的小花圃也会因成本问题被逐渐淘汰,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将不复存在。在正常的经济状况下,产品价格的定价权是由成本最低者所决定的。因此集人才、技术、现代化设施和高水平营销管理于一身的现代化企业,将成为花卉苗木生产的主流。从整体上看,未来花卉生产企业的数量会逐渐减少,总体水平高的企业规模会加大。能集约化生产的花卉品种价格会呈下降趋势,主要依托人工操作生产的盆景类苗木价格会相对上升,企业的利润会趋于合理。短期内优质种子还会完全依靠国外生产,精品种子的国产化还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北京作为一个花卉主要聚散地的区域地位不会被动摇;山东青州的花卉业未来的市场地位有可能不断下降;广州作为一个观叶植物的主产区因为气候和交通的原因,规模会逐渐加大,有可能成为供应全球市场的一个观叶植物生产基地;云南鲜切花在国内的统治地位将有所削弱。种苗的工厂化培育会是花卉种苗生产的主流,精细化数字化的生产管理会完全代替以前模糊的传统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传统的小跨径的日光温室和现代化联栋温室会被淘汰或者逐渐退出市场,在北方取而代之的将会是既能机械化集约生产又能节省能源的大跨径的日光温室,山东青州现在的新型日光温室会成为北方温室的一个样板。除制种外,花卉行业各方面水平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水平的差距也会减少。花卉对人们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的治疗作用,花卉应用对社会群体情绪影响作用的研究将会成为花卉业一个新的重要的课题被社会和国家所重视。在这一方面会有许多重大科研成果出现。花卉不再是人民生活的奢侈品,而会成为生活中的日常消费品。

6 结语

花卉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人为的生硬的将这个过程分成几个阶段来分析,确实不合时宜,也不科学。但为了能了解花卉业这些年有什么变化,只能粗略地按着情况发展的状况大致断开,分成几个阶段来加以分析说明,才能使大家明了花卉业在建国后是如何连续跳跃式发展的,从而给从业者提供这样一个认识:花卉苗木业发展得太快,如果囿于已有的经验和认识,不思进取,你将会很快地落后于现实,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折戟沉沙,让位于不断进取的后来者。而对花卉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是为了这样一个目的:为广大的从业者指出一个方向作为参考,能够感到不能追上未来行业发展进程的从业者,及时寻找一个退出或者转行的时机,免的到时候没有了退路,陷于恶性竞争的漩涡难以自拔,给个人、国家、社会造成更大的损失;而实力雄厚的企业,可以以此为鉴,及早确立本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上所述,是本人个人见解,囿于学识,难免偏颇。抛砖引玉,力争使广大从事花卉业的业者看到本文后对花卉业的未来发展有所思索。

参考文献

[1]付迪,袁天远.我国花卉生产发展的现状、前景以及政策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12)

[2]江泽慧.当前我国花卉业发展的形势与任务[J].林业经济,2002(03)

[3]孙迪.中国野生花卉的开发利用与花卉业可持续发展[J].林业科技情报,2012(04)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篇4

规划范围:镇全境

规划年限:-2015

编制单位:镇人民政府

编制时间:月日

目录

言.......................................4

区位概况......................................4

总体目标......................................4

分类规划..........................................6

农业规划..........................................6

规划总则..........................................6

一、规划背景...................................6

二、规划依据...................................6

三、规划期限...................................7

第一章镇现代农业态势分析....................8

一、镇农业产业结构分析.....................8

二、镇农业规模分析.........................8

1、种植业...................................8

2、畜禽养殖业...............................9

3、林业.....................................9

4、渔业.....................................9

5、农产品加工业.............................9

三、镇农业产业需求分析.....................9

1、苗木市场极具竞争力.......................9

2、花卉市场前景广阔.........................9

四、镇现代农业的发展条件..................10

1、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10

2、气候条件...............................10

3、土质条件...............................10

4、基础设施好.............................10

5、具有现代农业雏形.......................10

第二章发展战略篇...............................12

一、指导思想..................................12

二、工作目标..................................12

三、“十二五”农业发展目标.....................12

第三章保障措施.................................14

一、鲜切花产业................................14

二、苗木产销..................................15

三、现代物流产业..............................16

第四章保障措施.................................17

一、组织保障..................................17

二、资金保障..................................17

三、技术保障..................................17

四、政策保障..................................18

五、服务保障..................................18

工业规划.........................................19

一、指导思想..................................19

二、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19

1、计划完成的几大重要的指标.........19

2、“十二五”工业项目建设的重点工作.........20

城建规划.........................................22

一、城镇发展目标..............................22

二、城镇用地规划..............................22

三、镇区用地布局..............................22

1、城镇发展方向............................22

2、规划区范围..............................22

3、规划结构形态............................23

4、各类用地布局............................24

四、城镇综合交通规范..........................24

1、对外交通规划............................24

2、城镇道路交通规划............... .........24

五、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25

1、城镇绿地系统规划........................25

2、城镇景观风貌规划........................26

3、整体设计原则............................27

六、城镇建设规划........................28

1、规划原则................................28

2、建设规模.................................28

3、用地发展方向.............................28

4、近期建设主要项目.........................28

序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融入《沿海开发规划》,本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工业强镇、花卉富民”理念,结合我镇实际,制定镇及“十二五”规划。

区位概况:

镇位于县郊,南连沙河镇,西邻门河镇,北与城头镇和赣马镇交界。总面积4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万亩,下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4.3万。自然条件优越,青口河、朱稽河穿境而过,土壤矿物质含量较高,适合种植花木。青班、青抗、厉大三线贯穿全镇,并且与204、327国道连接。距沿海高速、连临高速两出口仅5分钟的车程,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镇工业主要集聚于黄庄和店子两大工业园区,主要涉及机械、化工、医药、纺织、建材、铸造、食品等行业。全镇目前有企业4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家。店子工业集聚区,占地约600亩,主要涉及化工、医药、食品、纺织、铸造等行业,区内工业产值约43310万元。黄庄工业集聚区,占地约500亩,主要涉及机械、建材、纺织、食品等行业区内工为产值约19130万元。农业经济以粮食种植和花卉苗木种养为主,花卉苗木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大力发展鲜切花及绿化苗木,是远近闻名的“苗都花乡”。

总体目标:

突出花卉苗木特色,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着眼本镇特色及市场需求,至,全镇花卉苗木生产总值达到1亿元,使特色产业转化为优势产业;至“十二五”末期非农比例要达到60%以上。

延长产业链条,推进新型工业化。壮大企业生产规模;扶持龙珠化工、蓝天包装、永泰焊割气等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强化运行调度,提高企业效益,龙珠化工年工业入库税收过二百万;围绕苗都花乡特色镇优势,重点发展苗木花卉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和运输流通业。

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至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5.24亿元;至“十二五”末期要达到9.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8万元,增长28%。到2015年,产业层次进一步提升,小康社会整体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很大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元;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分类规划

农业规划

规划总则

一、规划背景

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化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并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已获国务院通过,将给县现代农业带来了跨跃式发展,县根据本县的实际,提出了现代农业发展三大产业带,即沿海地区重点打造高效渔业、设施渔业,水产品深加工产业带;204国道以西平原地区重点打造设施蔬菜、花卉苗木、出口创汇蔬菜基地以及沿历大公路、塔海线沿线优质粮产业带;西部丘陵重点打造经济林果、农业旅游产业带。

在这种情况下,镇根据本镇的农业发展特色,规划了本镇“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20__年-2015年。

二、规划依据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国务院已通过。

县现代农业发展“三大产业带“的构想。

三、规划期限

(一)规划期限:20__年-2015年

(二)实施阶段:

1.全面启动阶段:20__年;

2.重点建设阶段:20__年;

3.全面铺开阶段:2013年;

4.整体推进阶段:2014年;

5.全面提升和基本实现阶段:2015年。

第一章镇现代农业态势分析

一、镇农业产业结构分析

,镇农业总产值3.3亿元,其中,畜禽业产值0.36亿元,林业产值1.38亿元,种植业产值0.92亿元,渔业产值0.64亿元,分别占总产值10.1%、41.8%、27.9%、19.4%。林业产值比重最大。

二、镇农业规模分析

1、种植业

1.1粮食生产

镇是县重要的粮食产区,主作物是稻麦,种植面积60838亩,总产量2.6万吨,总产值0.92亿元,全镇21个行政村都有种植,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1.2花卉生产

镇是省命名的“花卉之乡”,花卉种植历史悠久,1982年大棚种植花卉,1998年日光温室种植花卉,高科技设施种植鲜切花,生产技术、设施条件、产量、效益较高。全镇发展鲜切花面积500亩,主要以马蹄莲、玫瑰、百合种植为主,非洲菊、勿忘我等配花为辅,总产值2400万元。花卉生产以店子村为中心向周边辐射。

1.3苗木生产

镇是周边县市绿化苗木生产基地。1985年镇开始发展苗木花卉种植,迄今已有20多年的种植发展历史,目前全镇已发展花卉苗木3300亩,现有苗木花卉25个系列100多个品种,主要品种有中山杉、广玉兰、梅花、紫叶李、雪松、女贞、紫薇等。苗木年产值达1.2亿元。

2、畜禽养殖业

镇畜禽业主要是生猪养殖和貂狐养殖。生猪年出栏量在350万头,三禽128万羽,年产值0.36亿元,主要分布于马朱孟、仙丘铺、腾庄、寺后等村。

3、林业

镇林业品 种丰富,以绿化苗木为主,品种达150余种,景观树效益可观,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得益彰。

4、渔业

渔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计划凭借县郊的区位优势发展休闲垂钓,现在寺后村已进行了有效探索。

5、农产品加工业

镇农产品加工以肉制品加工为主,境内的昌泰食品年可生产肉制品256万吨,粉丝、酱醋、甜闷瓜生产企业发展迅猛。

三、镇农业产业需求分析

1、苗木市场极具竞争力

镇年产各类绿化苗木300余万株,有多支集种、养、销、护于一体的苗木专业队伍,是县内绿化工程的一支主力军,目前市场已逐步向周边县市拓展。随着苗木基地的进一步壮大,下一步集种植、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高效生态园将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花卉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花卉生产、消费和贸易呈现出较强的区域性。亚洲已成为世界花卉主产区,占全球花卉总产值的53%。鲜切花亩效益达5万元,“一亩花百亩田”带动更多的群众从事花卉的种植和销售。我镇花卉种植历史悠久,花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十分丰富,当地群众有养花赏花爱花的优良传统。今天,花卉已经成为镇的一大产业。从当前形势看,花卉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到,我镇有望基本实现花卉产业现代化,使我镇成为省内闻名的花卉生产镇。现正在积极招引种养客商,以外商促外销。

四、镇现代农业的发展条件

1、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镇位于县郊,南连沙河镇,西邻门河镇,北与城头镇和赣马镇交界。总面积4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亩,下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4.3万。

镇自然条件优越,青口河、朱稽河穿境而过,规划的小官湖鲜切花基地整体地势较为平坦,地貌较为单一,景观位置重要。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距沿海高速公路出口仅5分钟的车程。青班、青抗、厉大三线贯穿全镇,并且与204、327国道连接。

2、气候条件

气候属暖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带有大陆气候特征。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年均降水量937毫米,平均气温13.2℃,平均无霜期210天,光照充足,平均全年日照时数2588.1小时。

3、土质情况

土质为河湖堆积物,土壤矿物质颗粒较细,以细沙粒为主,含大量铁锰结核,土壤属黄沙土、湖黑土、黄土、沙黄土、包浆岭沙土、白浆土等。

4、基础设施较好

4.1全镇有电灌站8座,机井28口,35kv变电站1座;

4.2全镇有设施花卉800余亩,高效苗林基地12126亩;

4.3规模较大,没有规模就没有农业现代化。镇苗木基地面积广大,配套设施齐全。

5.具有现代农业雏形

5.1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每人管理2亩鲜切花温室大棚,50亩苗木园林;

5.2具有较高的土地利用率,鲜切花基地亩产鲜切花48000朵,单体收益5万元;

5.3具有较高的资金利用率;

5.4具有较高的商品率,商品率高达95%以上;

5.5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成果贡献率达80%;

5.6具有较完善的组织,有苗木花卉协会引领,十二支苗木花卉专业队伍带动;

5.7具有较高的农民收入,苗木亩收入4万元以上,鲜切花亩收入5万元以上;

5.8达到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产业经营一体化。

第二章发展战略篇

一、指导思想

能胶建设高效设施农业,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新阶段农业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要求。高效设施农业就是用现代工业力量和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先进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镇作为城郊镇,既具有农业普遍共性的一面,更多的是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个性。在正确分析、充分认识当前形势和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符合实际的、科学的发展目标,是建设高效设施农业的前提和关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农业生产的一般规律,参照农业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从的实际出发,我们认为新形势下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应该定位为“高效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

二、工作目标

依据省生态农业建设和镇“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突出我镇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自身特色,全面开展生态农业建设,促进传统农业逐步向资源型、知识型和网络型高效生态农业转换。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重点实施以稻米、花卉、苗木为主的万亩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改进农业种植模式,重视农田生态系统建设,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带动全镇整个农业经济的高效发展,促进村镇生态环境向净化、绿化、美化的可持续生态系统演变,为社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逐步实现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生活环境舒适化,最终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十二五”农业发展目标

到2015年,镇农业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就业人员达到15000人。继续拓宽苗木基地建设,苗木基地面积扩大到1亩,在此基础上发展苗木观光旅游业,使苗木基地变成生态园、观光园、休闲园。做大做强鲜切花产业,起鲜切花种植面积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至2015年规模种植面积达到8000亩。在此基础上实现花卉苗木连片,建成花卉苗木生态示范园。推进寺后村月亮湾休闲垂钓中心二、三期工程,建成集休闲、会议、餐饮、观光为一体的月亮湾休闲商务区。以花卉苗木生态示范园为中心。结合月亮湾休闲商务区,-2015年逐步形成花卉鉴赏扦插区、苗木观光旅游和休闲商务区生态产业群。

第三章产业发展篇

镇人多地少,经过6年大力推进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现代农业是镇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提升镇农业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才能不断地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人均收入上的差距。

一、鲜切花产业

1、发展目标

我镇花卉产业的发展将以加大鲜切花的规模,适度发展盆栽观赏植物。鲜切花生产以玫瑰、百合种植为主,非洲菊、勿忘我等配花为辅。分年度发展规模为:规划面积为500亩,建设日光温室大棚200座,500亩,建设日光温室大棚200座,20__年1000亩,建设日光温室大棚400座,以后根据市场及政策每年按照400亩递增发展。

2、产业布局

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原则,根据我镇实际,花卉产业主要布局在小官湖村,并通过小官湖村辐射带动周边村。计划用五年时间完成8000亩的鲜切花种植任务,逐步形成高效设施农业产业集聚区。

3、建设内容

苗款根据品种和规格而定,大棚、花卉专用肥、农药、水电费等,预计亩需投入为50000元,采取由镇政府统一规划,财政打包资金补贴,投资 公司具体承建的模式进行建设。

3.1基地建设:,全镇花卉种殖面积发展至1000亩,20__年创建亩鲜切花基地,2013年创建5000亩鲜切花基地,2015年创建8000亩花卉种植基地。

3.2培育花卉专业合作协会,健全协会功能。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下的服务职能,引导和帮助建立当地的花卉专业合作协会,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花农做好政策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市场服务;

3.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设一流的种苗培育区;

3.4建设省级花卉产业示范区;

3.5加强花卉产业链薄弱环节建设,加强新品种引种及大规模苗种培育;

3.6打开国内市场,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4、投资概算

4.1基地建设:新增6580亩,每亩5万元,计32900万元;

4.2育苗场1个,500万元;

4.3花卉交易市场1个,1000万元;

总计3.44亿元。

二、苗木产销

1、发展目标

通过开展农业招商,引进江都、沭阳等地苗木项目,扩大种植面积,增加苗木新品种,提升苗木档次,做大做优苗木产业,逐步形成速生丰产苗木区、常规绿化苗木区、高档苗木种植区,进一步推动苗木产业规模发展,彰显规模效益,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2、产业布局

计划利用五年时间在原有的基础上分两期工程建成占地0亩苗木花卉种植基地,建成“工”字型绿色苗木花卉长廊。一期工程在青班线两侧发展花木种植8000亩;并通过一期工程辐射带动“青抗、青班、历大”三线沿线走廊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种植。二期工程计划从至2015年期间在镇中西部呼应城头、门河邻镇发展苗木花卉种植1亩。

3、建设内容

3.1通过“科技推动、大户带动、招商拉动、效益驱动”等运作方式促进产业发展,提升我镇鲜切花产业的内在品质,把基地逐步建设成一个集苗木种植、新品推广、生态观光于一体的苗木产业示范园,使苗木花卉产业成为我镇的观光产业、阳光产业、效益产业。

3.2实施企业+协会+农户的合作形式;

3.3扩大苗木种植面积,20__年亩;20__年3000亩;2013年4000亩;2014年5000亩;2015年6000亩。

3.4加强科学套种与立体种养植技术的推广。

4、投资概算

4.1基地建设:新增草莓面积1200亩,每亩1万元,计1200万元;

4.2其它配套建设300万元。

总计1500万元。

三、现代物流业

1、发展目标

现代农业物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有利保障,将通过5年努力,把建成花卉苗木物流中心。20__年完成店子鲜切花交易中心和苗木配送中心;到2015年完成花卉苗木物流中心建设,初步形成现代花卉苗木物流网络体系,形成资源配置合理和功能协调有序的花卉苗木物流服务网络。

2、产业布局

在镇花卉苗木科技示范园。

3、建设内容

3.1鲜切花交易中心1座,200万元;

3.2苗木配送中1座,150万元;

3.3其他配套设施,50万元;

资金合计:400万元。

第四章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高效设施农业建设时间跨度为5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市、县农林部门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举全镇之力协同作战,为了确保顺利运营,成立由镇政府、镇农业办、财政所、水利农机站、农经中心、相关村领导为成员的“镇-2015年度高效设施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技术、实施、督查等三个小组,抽调技术骨干专门负责,各成员单位将在领导班子的领导下,按照预期的目标,各负其责,协同作战。

二、资金保障

1、是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入的有利时机,争取上级资金,争取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建设完善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

2、是启动民间资金,投入现代农业建设。

3、通过银行信贷筹措资金。

4、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5、政府投入适当引导奖励资金。

三、技术保障

1、继续发展百名教授进百村活动。

2、与南京农业大学签定合作项目。

3、加强推进镇、村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通过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基层农科人员的积极性。

4、大力引进先进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5、改革推广条件,配置先进的仪器设备,改善办公条件,加快镇、村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6、加强科技培训,培育新型农民。

7、发挥品牌带动科技升级。

8、扩大龙头企业的科技带动作用,通过“协会+企业”、“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组织+农户”、“企业+协会+基地”模式,在适度规模生产中提高科学种殖水平,推动现代化农业建设。

四、政策保障

出台资金扶持、考核奖励等相关政策,调动镇、村人力、财力、物力共同扶持项目开发。在建设过程中,创新建立“民投、民办、民营”的股份制经营机制。以种植大户为龙头,实行民主策、经理负责、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

五、服务保障

提供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全套服务体系,建设产品产—加—销产业化服务体系,确保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化进程。

工业规划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这个主题,以及富民强镇、建设现代化新农村为总目标,精神再振奋、目标再加压、标杆再提升,负重俱进,跨越发展,主动融入市《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发展战略,构建重工业园区和民营工业园区,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宜居化进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劳务经济和特色经济,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

在保持经济和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加快对重化工园区、民营工业园区的建设进度,着力培育新的工业园区、倾力打造工业重镇。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工业带动一、三产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至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其中工业投入不低于8亿元,gdp增长33%,达到7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

1、计划完成的几大重要的指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入5.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00万元,内联客方到位资金1.8亿元,工业入库税金1100万元。

需完成的重点项目,其中农业 项目1个,内容为小官湖鲜切花基地建设;工业项目4个,深圳合兴发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的家居项目、南通市新峰工艺服饰有限公司投资2200万元的服装工艺项目、杭州客商李先生投资5000万元的纸浆包装罐项目、青岛客商邱孟国先生投资3000万元的塑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2个,分别为河滨商住区建设项目和商贸步行街项目。

2、“十二五”工业项目建设的重点工作

在未来的五年里,全镇将集中所有的力量,根据现有的优势和发展条件,明确定位,坚持市场化动作、企业化招商,全力打造的“三区四基”工程,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大突破。

“三区”:①产业集聚区。规划占地1000多亩的产业集聚区,到2015年确保工业投入16亿元,新上规模以上企业16个,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投资万元以上项目20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亿元以上项目2个,引进内资达20亿元。②民营工业园区。继续实行重点扶持政策,加大引导典化力度,强力推进民营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步伐,争取形成以机械、服装、药品生产、塑料制品、农副产业深加工等为主的产业格局,倾力打造新型民营工业园。③中心商业区。以东朱堵村为中心,镇区继续向东、向南扩张,形成占地3平方公里的中心商业区,到2015年,平均每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00家。

“四地”:①花卉苗木种植基地。镇是一个有着30多年的花卉种植历史,种类齐全,品种优良,以青班线、青抗线为主的精品花卉种植,形成了10000多亩的种植规模,产品主要为大、中、小、高、矮苗,赏花、果、叶品种,乔木、灌木、草本等11个品种100多个系列,花卉产业的兴起发展不仅满足了客户、城市亮化、道路绿化、家庭美化的需求,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带动了我镇经济快速发展,到2015年,我镇的花卉苗木种植将在原来的10000亩基础实现0亩的种植规模,成为镇域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②废品拆旧基地。继续加大推进力度,重点扶持壮大望仙河拆旧业,通过政策引导,多轮驱动,扩大拆旧面,形成规模化发展趋势,到2015年,基地拥有废品拆旧专业户100家,其中大户10家,平均年创经济价值5600万元。人均增收450元。

③禽畜养殖基地。积极创优环境,在马朱孟村规划占地100亩,扶持农民发展鸡、鸭、鹅、猪、兰狐等经济动物规模化养殖,以此来带动农民的发家致富,到2015年,养殖基地养殖户将达到150家。

④竹编及稻草帘加工基地,一改寺后和岗尚村过去那种零散型加工,通过引导和采取有效措施,把零散加工户集中到规划区内,扩大加工规模,形成竹编和稻草帘加工基地,到2015年,基地将有加工专业户30家,年可纳税150万元。

城建规划

一、城镇发展目标

在规划区期内形成高效效益的城镇运行系统和高质量的城镇生活生活环境。主要是:

1、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其中包括畅通便捷的内外交通网络,先进的通信设施,良好的供电、供水、供气条件等)。

2、合理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一定的比例。

3、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功能高效、务实。

4、城镇空间布局合理。

5、保持独特的城镇生活环境。

6、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以上。

二、城镇用地规划

镇区近期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取134.85㎡/人,规模为148.76ha其中建设用地规模为119.76ha;远期建设用地指标取119.94㎡/人,规模为200.00ha其中建设用地规模为245.88ha。

三、镇区用地布局

1、城镇发展方向

主要向东发展,次要向北,谨慎向南发展,控制向西发展。

2、规划区范围

镇区规划用地东至红枫路,西至合欢路,南至临河路,北至青枫路,面积552公顷。

3、规划结构和形态

3.1、结构

规划结合现状道路情况,考虑操作的方便性,及建筑物的朝向问题,基本采用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最终整个镇区形成以“一心、两区、多组团”的规划格局结构。一心——镇区新的商业教育服务核心;两区——镇区工业生产区、镇区生活服务区。多组团——镇区生活区形成的多个居住组团。

3.2、形态

由于镇区主要向东发展,次要向北,谨慎向南发展,控制向西发展,为此镇区最终形成以原建成区为基础的逐渐形成集中团块状用地格局。

4、各类用地布局

4.1、工业用地

镇区工业为民营产业区。本区对镇域范围内部的传统工作业的整合重组,原则上要求无污染的绿色企业进驻。规划在镇区东北侧集中布置,建设用地面积49.70ha占镇区建设用地的16.55%。

4.2、仓储用地

规划集中布置了两处处仓储用地,位于镇区繁荣路和河滨路交叉口东南侧。另一处布置在产业区内,服务于工业。仓储用地总占地面积为6.30ha,占镇区建设用地的107%。主要用于粮食收储及物流存储。

4.3、居住用地

居住用地面积为92.92ha,占镇区建设用地的37.79%。

——镇区居住建设用地集中布置,由繁荣路及历大路的划分为四个组团。

——现状居住地主要进行调整,改造居住条件,调整人口密度,增加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设施。

——规划居住用地按规范要求,合理安排住宅,公建道路及绿化用地,加强居住环境建设,提高居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并形成居住中心。

4.4、公共设施用地

公共设施建设用地依需设置,规划总用地总面积为32.13ha,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3.06%。

(1)行政办公用地:将原镇政府扩大至龙槐路和繁荣路交叉口处。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政府形象的完善,其它行政办公机构用地尽可能在其周围集中设施。

(2)商业金融用地:完善原有的镇区商业金融区,规划腾飞路和盐化大道作为商业发展轴线。

(3)教育机构用地:现状中学和小学原址扩建,同时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远期在北部一所小学、两所幼儿园,更好地服务于居住区居民。

(4)文体科研用地:规划在新镇政府北侧结合水体绿化景观布置科研、文化、体育用地。

(5)医疗卫生用地:现状的老医院原址扩建,并且为远期预留发展用地。

(6)集贸市场用地:为强化本镇的商业服务功能以及良好的区域位置条件,规划在东北 部居住区处建设综合交易市场。

四城镇综合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规划

——过境公路:青班路,历路,均为二级公路。

——汽车站:在镇区西部设置汽车站。

——加油站:镇区共设置一个加油站。

2、城镇道路交通规划

结合现状路网情况,规划采用方格网式的道路系统,路网间距基本上为200—300m。道路等级主要采用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道路体系。

——主干道:红线宽度24-36米。规划将青枫路、红枫路作为主要干道。

——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为18-24米。

——支路:其他道路为支路,红线宽度14、16米。

——停车场和其它交通服务设施:停车场设置两个,一个在历大路西侧、公园路南侧,另一个考虑在民营产业园区设置停车场,镇区新建项目应按有关规范的留足停车泊位,居住区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家用小汽车的停车问题。镇区西侧设置汽车客运站一处。

——城镇广场:在镇政府南侧设置一个广场,平时供居游憩,特殊时可做集会之用。

五、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

1、城镇绿地系统规划

1.1、城镇公园

规划在镇区设置水上公园以满足城镇居民的休闲、娱乐的需要。并为镇区居住环境的提升打下基础。

1.2、城镇小游园

规划中以保护和利用自然河塘为原则,结合居民的行为特征,规划结合河道设置绿地景观小游园作为镇

区景观点供居民休憩、谈心、游玩等。

1.3、线性绿地

本次规划以整合镇区内部水系建设绿地为主、重点绿化道路为辅防护隔离带作为补充,形成线性网络。

——滨河绿地:在镇区北部、中部和东部通过整理形成的水系,在其两侧设宽不一的滨河绿带,以环境绿化为主,建军设对应突妯其休闲、

娱乐功能。

——重点绿化道路:路和和左路规划

为重点绿化道路,保证应有的道路绿化的同时,两侧还各增设4-15米的绿带,以丰富城镇景观。

——防护绿带:规划在汗水处理厂北侧和镇变电站西侧设置不小于30米的防护绿地,以尽量减少其对居民的干扰,现时为防护设施的扩建留有余地。

1.4、小块绿地

居住区的组团绿地,城镇内部的小块绿地,公建前的装饰性绿地等,在建设时,要按规范配置。

1.5、经济果林

在镇区周围结合地形、水塘种植果林,既有利于小环境气候的改善,又能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2、城镇景观风貌规划

2.1、规划原则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自身条件,塑造一个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相结合、地方特色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的城镇风貌。同时强化生态景观特色的营造。

2.2、规划重点

a、主要水体景观轴线:对现状水体进行科学整治,在最大限度减少土方的同时,精心设计一个水体景观公园即“水上公园”。沿线建造造型优美的建筑物,以形成活泼有序、统一、和谐的水体景观画面‘

b、次要水体景观轴线:在现状水系的基础上加以整治疏通,设置两岸绿地小品形成次要水体景观轴。

c、道路景观轴线;以河滨路、柳林路为主要道路景观轴,在美化街道的同时对各个景观点以及各条水体刘观进行串联。

d、公园建设;公园是绿地景观系统中所占面积最大的景观中心,其建设效果直接影响整体绿化风貌,规划提出应挖掘景观资源、突出特色。

e、环境细部处理:规划要求在注重大环境塑造的同时,应注意各类小品、铺装、标志牌等细部设计,以真正达到环境点缀目的。

3、整体设计导则

3.1规划原则

1)以镇总体规划为指导,在城镇功能分区和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城镇的特色条件,加以充实、突出、提高,以创造新的城镇风貌。

充分利用城镇的经典门户区、控制点,重点规划,精心组织,使城镇景观富有生机。

根据城镇规划结构和自然环境,创造丰富有序的城镇生态景观。

3.2规划重点

重点研究在城镇总体规划前提下的城镇形态结构、城镇景观体系、开敞空间和公共性人文活动空间的组织,确定城镇特色形象塑造的标志、标识性景观区域及其景观节点,构筑城镇景观整体框架。

3.3规划措施

1)城镇形象整体景观框架构筑

城镇形态空间结构:“结合现状、中心发作、绿带环镇”的整体城镇空间形态。

2)城镇景区的划分

规划将镇区划分为以下景区:

——自然环境保护景观区:主要是中部水系周边区域。要求保护水体的自然形态,加强绿化,严禁污染;适当修筑人工景点作为镇区核心景观;

——近郊田园景观区:主要是城镇近郊观赏性农田、果林、苗圃、鱼塘等,突出田园风光特征,改善城镇生态环境;

——中心政务文化区:主要是新镇政府及附近的城镇中心区,强化建筑的风格、个性,反映现代化城镇的风貌;

——城镇门户景观区:主要是城镇对外出入口地区,其建筑、小品、环境等主要突出强调城镇门户的景观特征;

——城镇环境:强调城镇水体的保护与利用,重视绿化的质量和覆盖效果,提高景点与景区的观赏价值和品位。

——建筑物

a、建筑高度:新老镇区均为4-6层,城镇中心和地段中心可适当布置高层建筑;

b、建筑风格:以现代感为主,以有特色和个性为宗旨,建筑色彩宜淡雅、明快,并形成和体现地方特色。

六、城镇建设规划

1、规划原则

1.1、建设实施总体规划的关键步骤,注意与总体布局的协调统一。

1.2、依托现有镇区,逐步发展,充分利用原有各项设施,避免分散建设提高资金利用率。

1.3、成片集中开发为主,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1.4、在进行新区开发建设的同时,进行原有镇区控制、改造和建设。

2、建设规模

镇区人口将发展为1.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148.76公顷,人均用地为134.85㎡/人。

3、用地发展方向

依托现有镇区,沿繁荣路、历大向北、向东发展。

4、近期建设主要项目

4、1道路建设:拓宽历大路、打通马朱孟大街海棠路、合欢路、富康路、临河路以及公园区域一些道路、停车场等一期工程。

4、2完成镇政府周围环境的整治。

4.3、完成河滨绿苑的一期工程。

4.4、新建、改建居民居住生活区。建设部分高档次的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示范小区。

4.5、新建镇区的汽车站。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 花卉苗木产业;精准扶贫;福建龙岩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130-02

2015年龙岩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07万人,占总人口的3.6%。其中:缺资金14 505人,缺技术12 428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77 744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70%。产业扶贫涉及对象最广、涵盖面最大,这类群体是产业帮扶的重点,要避免扶农不扶贫、产业不带贫。产业精准扶贫,前提是做大做强产业,目标是实现扶贫脱贫。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领和扶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发展特色产业,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产业基地,建成一批对贫困户脱贫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品加工、服务基地,初步形成特色产业体系;贫困乡村的特色产业突出,特色产业增加值显著提升,品牌产品占比显著提升;有条件的贫困户至少发展种植、养殖等增收项目1个以上,掌握1~2项实用技术,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本文通过实施林业苗木花卉产业精准扶贫行动计划,提出了总体思路、花卉苗木产业扶贫原则、目标任务、扶持政策和工作措施,旨为龙岩市实施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引导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就业创业,实现稳定脱贫提供参考。

1 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关于精准扶贫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要求,树立“精准扶贫+花卉苗木”理念,做好“三个结合”(与扶贫政策、产业发展项目、职业技术培训相结合),采取“龙头企业+贫困农户”“种植大户+贫困农户”“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等扶贫模式,辐射带动贫困农户种植苗木花卉,因地制宜打造“连城兰花”“武平富贵籽”“漳平永福杜鹃花”“新罗蝴蝶兰”等四大特色花卉产业基地群,做大做强特色花卉产业,形成脱贫致富的长远产业、支柱产业。探索一条立足当地资源发展特色花卉产业的富民新路,实现就地脱贫,助推“生态龙岩”建设。

2 花卉苗木产业扶贫原则

2.1 坚持主导与特色相结合

围绕所在市域、县域、乡域已形成的花卉苗木主导产品,确定特色花卉苗木产业发展重点。也可以根据自身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条件,选择发展前景好、综合效益高的特色花卉苗木产品。

2.2 坚持长效与短平相结合

既注重培育投资少、见效快的特色花卉苗木培育项目,又要兼顾发展林下种植花木、绿化大苗等周期较长、长期受益的项目。

2.3 坚持种植与经销相结合

在引导公司、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扩大种植规模、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的同时,因地因户制宜,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户从事发展花卉苗木产品流通、药(食)用花卉产品加工、电商等产业。

3 目标任务

加大花卉苗木产业精准扶贫开发力度,创新花卉苗木扶贫开发模式,对武平、长汀、连城3个省级扶贫重点县实施整县推进工程;完成“新型职业农民” 花卉苗木栽培技术培训700人,提高贫困农民职业技能;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帮扶模式,完成70户贫困群众的花卉苗木扶贫任务,改善贫困地区群众花卉苗木生产条件;选择7个村开展“互联网+花卉苗木”平台建设到户增收项目,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开展花卉苗木产业扶贫贴息贷款工作,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扎实搞好定点扶贫,深入持久开展花卉苗木产业帮扶。形成以培育优良乡土树种为特色,常规绿化树种和外来树种为补充的花卉苗木产业基地,逐步建立集生产、销售、科研、服务于一体的苗木产业体系。到2017年,全市实现苗木花卉种植面积1.37万hm2,总产值55亿元,引导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就业创业,实现稳定脱贫。

4 扶持政策

坚持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重在从“人”“钱”2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出台扶持政策等方式,实施花卉苗木产业精准扶贫,重点扶持企业、合作社、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花卉苗木产业,通过“互联网+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带领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4.1 落实产业扶持政策

一是中央财政种苗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资金,优先满足有一定数量贫困户入股或吸纳一定数量贫困户就业的花卉苗木种植企业和大户的需求,并严格执行相关补助标准。二是在省级现代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50%用于支持有一定数量的贫困户入股或吸纳一定数量的贫困户就业的企业和大户进行设施花卉项目建设。三是龙岩市现代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全部用于支持有一定数量的贫困户入股或吸纳一定数量的贫困户就业的企业和大户进行设施花卉项目建设。四是在精准扶贫资金中安排花卉苗木产业扶贫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贫困户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五是对贫困户在房前屋后种植、自留山和承包到户山场林下种植的花卉苗木按照15万元/hm2的标准进行补助。六是支持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对吸纳贫困户达到一定数量的,在项目资金、信贷规模、技术服务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1-2]。

4.2 完善金融扶持政策

一是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开展花卉苗木产品抵押贷款试点,拓展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二是建立林业投融资服务中心,为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开发适合花卉苗木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设施花卉信贷产品,增加信贷投入;对综合实力强、信用记录好的花卉苗木企业开展授信业务,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三是进一步落实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的花卉苗木产品,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四是开展设施花卉种植保险试点工作,出台设施花卉种植保险优惠政策。

4.3 建立集生产、销售、科研、服务于一体的苗木产业体系

切实抓好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特色花卉种植基地、药(食)用花卉产业加工基地建设;进一步开展花卉苗木新品种的引进与研发,以及认定工作;加快推进“互联网+花卉苗木”平台和和闽西花卉苗木交易中心建设,实行花卉苗木全产业链发展。通过扩大市场知名度、引导支持特色花卉苗木产品商标注册、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等措施,加强品种创新、品牌培育、销售平台、技术攻关、检验检测等环节的配套建设,提升花卉苗木品牌效益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整合药(食)用花卉加工企业和花卉苗木种植基地等资源,支持推动龙头企业上市,实现花卉苗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 工作措施

5.1 借力发力,巧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增收

对武平、长汀、连城3个省级扶贫重点县实施整县推进工程,以产业扶持政策来为花卉苗木产业注入思路和资金,通过花卉苗木公司、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联姻”,撬动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带动机制,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传、帮、带”和辐射作用,把贫困户培养成为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的技术能手,完成70户贫困群众的花卉苗木扶贫任务,改善贫困地区群众花卉苗木生产条件,带动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5.2 坚持“扶贫先扶智”,建立“职业技术培训”长效机制,加强花卉苗木栽培技术培训

以花卉苗木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贫困户为重点,分类别开展联合、订单、定向培训,完成“新型职业农民” 花卉苗木栽培技术培训700人。加强花卉苗木扶贫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建立林木种苗、花卉栽培等市、县级花卉苗木产业专家库。创新扶贫技术服务方式,采取科技特派团、特派员制度、结队帮扶等形式推广花卉苗木栽培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以龙岩市林业种苗站、花卉办、市林科所及各级林业技术推广站、林业工作站为依托,免费为贫困户培训花卉苗木栽培实用技术,传授实用技能;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通过组织科技人员开展“一对一”技术帮扶,指导贫困农户的花卉苗木生产经营,提花卉苗木产业项目建设的科技含量、产出能力和发展水平[3]。

5.3 建设“互联网+花卉苗木”平台和和闽西花卉苗木交易中心

拓展销售渠道,做好花木网络销售文章,着力在提高花农收入上下功夫。积极扶持花木网络销售业发展,促进传统花卉苗木产业和网络销售紧密结合,形成生产、销售、科研、服务于一体产业体系,实行花卉苗木全产业链发展。一是着力抓好网络销售主体培育,二是着力抓好供货体系建设,三是着力抓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村)创建。选择7个村开展“互联网+花卉苗木”平台建设到户增收项目,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建设闽西花卉苗木交易中心33.33 hm2。

5.4 做好融资扶持和种植保险工作

做好“银企、银社、银户”对接工作,组织开展设施花卉苗木、电商贷款试点活动,帮助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通过设施花卉苗木抵押等方式解决融资难问题,支持花卉苗木产业做大做强,完成7个县(市、区)林业投融资服务中心建设。开展花卉苗木产业扶贫贴息贷款和设施花卉苗木种植保险工作,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4]。

5.5 严格考核评价

建立花卉苗木产业精准扶贫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将花卉苗木产业精准扶贫纳入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工作重点考核内容,建立健全调度、通报、考核制度,定期不定期对花卉苗木产业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就项目实施进度、建设质量、建设成效等内容进行跟踪监测和综合评价考核。

6 参考文献

[1] 陈常理,韦茂兔,沈福泉,等.萧山花卉苗木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0(1):18-21.

[2] 王仕保,刘相武,王世国.我国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7(3):52-54.

[3] 周建国,朱海军.常州市武进区花卉苗木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J].江苏林业科技,2013(6):55-57.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园林花卉 种植 气候

2l世纪城市化水平将加速提高,城市建设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城市总面积在不断地加大,城市的绿地率也不断地提高,城市园林花卉种植设计及布局的水平直接影响与关系到城市市民生活环境的质量。园林花卉种植设计及布局包含着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气候学对园林花卉种植有着重要的影响[1]。

1、花卉种植气候区的划分

世界大花卉原产地气候型 ,即大陆东岸气候型、中国气候型、大陆西岸气候型、欧洲气候型、地中海气候型、热带高原气候型、墨西哥气候型、热带气候型、沙漠气候型和寒带气候型 ,大部分可在中国国土上找到·其中冷凉花卉区及喜温花卉区均属大陆东岸气候型 中国气候型 前者为冷凉型 ,此区原产花卉主要有牡丹、荷花、芍药、海棠等,而主产北美东部的百合等就适宜在此区种植 后者为喜温型 ,原产花卉有梅花、樱花等著名花卉 ,而属于同一气候型原产非洲东南 部 的 非 洲 菊也适合此区栽培 热带花卉区夜盖着我国两广、台湾、海南及闽东南、滇西、滇南等南亚热带或热带地区 ,属 大花卉原产地中的热带气候型 ,原产著名花卉有桂花等 ,而适宜此区栽培的花卉更多以 非洲紫罗兰等最负盛名 其中海南西部地区盛产多浆植物,具有沙摸气候型特征·高原花卉区主要包括滇东 、滇 中、黔西及 川西地 区 ,适宜栽培晚香玉、球根海棠、报春 、云南山茶 、常绿杜鹃等,我国只缺少欧洲、地中海和寒带气候型 ,其中寒带气候型花卉生产潜力不大 ,欧洲和地中海气候型的花卉可进行保护地栽培[2]。

2、加强园林花卉种植的措施

(1)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从事园林绿化的单位、集团和公司越来越多。为优化产业结构, 各县(市)应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如园林局),协调和指导产业的开发。

(2)花卉产业是以开发生物有机体为内容的特殊产业,要求较高的自然科学资质和人文科学素养。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综合素质, 要用科技密集型取代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开发模式。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加速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 具有高度敬业精神的园林专业人才。

(3)加强园林科学研究, 逐步培育和建设园林科研队伍。近期可设立室内观叶植物、 郁金香商品种球、冷凉型花卉商品盆花开发研究基地、亚热带香花植物研究开发基地等开发项目, 以科研为动力, 发展花卉龙头企业,采取公司+ 农户的生产模式, 推动产业发展。

(4)拓宽投资渠道。在产业启动初期, 适度规模的国家投资是必要的, 但是国家投资不能代替民间投资的作用。只有真正唤起民间投资才能推动产业发展。要简化企业注册审批程序, 降低纳税标准, 减少企业运作的前期风险, 要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外地资金流入, 推动产业快速成长。

(5)要立足扩张式战略, 制定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气候优势和资源优势, 把产品推进华东、华南的花卉市场, 参与竞争。

(6)发展绿色文化,兴办绿色刊物,开展文化研究。通过举办花卉展销、画展、 摄影展、绿色知识竞赛等形式,大力宣扬绿色文化,营造人人参加绿色植物栽培的文化氛围。要加强绿色教育, 增强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力度。

(7)开展花卉产业信息研究, 建立花卉生产销售的计算机网络,开展网上贸易, 定期绿色产品信息, 研究国际、国内花卉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加强花卉拍卖市场、网上花店或花卉供应商的站点建设, 积极发展网上花卉交易。联合省内、区内现有园林绿化公司, 建设花卉销售联盟, 逐步发展为花卉产业集团。

3、极端气候的防范对策

3.1设立园林花卉苗木业国家政策性保险基金

随着国家政策性保险基金覆盖面的扩大,建议设立园林花卉苗木业国家政策性保险基金。园林花卉苗木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世界各国都在扶持和鼓励。比较中国同荷兰、以色列等国同面积花卉业的产值,我国只是前者的1.7%和5.9%。说明我国发展花卉苗木业的潜力大,政府更应加以引导发展园林花卉苗木业,加大抗击自然灾害经费投入,设立园林花卉苗木业国家政策性保险基金。提倡开展灾害保险、再保险和利用各种金融手段提高园林花卉苗木业防灾抗灾的能力,从而实现从减轻灾害损失到减轻灾害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这无疑会提速中国园林花卉苗木业的发展步伐。

3.2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升园林花卉

苗木业抗灾减灾科研水平自然灾害对花卉业造成的损失是多方面的,为此,政府职能部门应整合各学科优势,如地质学、气象学、信息学、植物学、水电和水利等学科,共同研究花卉苗木业抗灾减灾的具体防范技术和措施,努力在提高园林业抗灾能力上寻求突破点。同时,借鉴国际农业、林业抗灾减灾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并有选择地用之于园林花卉业。还要加强抗击自然灾害制度建设,争取资金支持,通过国家出一点,企业挤一点,社会集一点来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3.3加强灾前防范和灾后恢复自救

在自然灾害多发时期,如夏季既是干旱时期,也是洪涝多发时期,同样是台风肆虐时期,各地要根据受灾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灾害防范措施。当灾害发生后,要根据受灾特点,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人员进行灾后自救。如洪涝灾害后应及时做好清沟排水、树木洗苗、补植、苗木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如大雪天气,要及时扫除大棚、树木上的积雪,减轻积雪对大棚设施、树木枝干的压力;对压断的树枝要进行整形修剪,并做好修剪口的防腐工作;为减少干旱的危害,要利用水循环原理,充分做好雨水的收集贮备工作,为营造节水型园林打好基础,从而全面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4、结论

总之,气候对园林花卉的种植是综合而又复杂的,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提出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的建议 ,仅供有关部门及花卉生产者参考。

参考文献:

[1]南京中山植物园. 花卉园艺[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篇7

许昌市的花卉苗木产业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悠久的发展历史使得花卉苗木产业在当地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同时也孕育了丰富的花卉苗木文化。“十五”以来,许昌市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调优农业结构,扩大花卉苗木面积;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产品档次;优化发展环境,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全市花卉苗木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规模效益良性互动的局面初步显现。到2011年底,全市花卉苗木面积可达到100万亩。已建成311国道许昌至鄢陵段、107国道许昌至长葛段两条总长72公里的花卉苗木长廊,“L”型花卉苗木产业聚集区雏形显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拥有以大叶女贞、国槐、垂柳、桧柏、脱毒樱花、红叶石楠、美国红栌、大叶丝棉木、北海道黄杨、金枝白蜡、常青白蜡、紫薇、玉兰等为主的绿化苗木;以腊梅、火棘、蝴蝶兰、仙客来、羽衣甘蓝、瓜叶菊、万寿菊、一串红等为主的盆花盆景;以康乃馨、唐菖蒲、百合、非洲菊、腊梅、绛桃、碧桃、红梅等为主的鲜花切花;以地被石竹、马蹄金、本特4号、本特8号等为主的草皮草毯等四大系列,600多个种,2400多个品种。以北方花卉集团、鄢陵鑫地苗木公司、龙源世纪花木园、河南恒绿苑、新科桧柏艺术园、鄢陵林海园等为龙头的各类花卉苗木企业达781家,专业户、重点户1.5万户,从业人员30万人,花卉苗木亩均效益5000多元,年产值43亿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和销售集散地,先后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重点花卉市场”、“中国花卉苗木之乡”和“中国腊梅文化之乡”,鄢陵县成为名副其实的“ 中国花卉苗木第一县”。

二、许昌在引进外来园林植物中在存在问题

1、各自为政盲目引进。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昌花卉迎来了大的发展机遇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大力发展花木产业的各项优惠做事,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花农的积极性,各个行业各条战线各显神通,从南方和北方都引进了许多花木新品种,大规模引进南方树种,比如大面积引进重阳木、杜英,造成大部分苗木死亡,结果给花农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打击了花农发展花卉产业的积极性 。

2、短期效益为主,盲目跟风。许多引种单位和个人只根据局部和眼前利益的需要制定引种计划,引种工作缺乏全盘性、预见性和长期性,导致苗木结构不合理,重复引种屡见不鲜,甚至不遵循严格规范的引种程序,盲目大力引进,结果造成了惨痛的损失。1998年前后引种扩繁的三倍体毛白杨和2004年大面引种复叶槭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3、对树种的抗性缺乏了解。对病虫害的抗性有易受害和抗病虫害树种,如抗病虫害的有厚朴、樟叶槭、连翘、火棘等,而抗性极差的有桐状槭(挪威槭一种)、复叶槭、金钱松、金叶过路黄等。抗多种有害气体的树种有柽柳、夹竹桃、木芙蓉、紫薇、女贞、桂花、广玉兰、柿树、火棘、石榴等。

4、对植物引种缺乏限制和管理。目前,很多地方和单位开展广泛的引种工作,外来植物前所未有地进入我市。由于缺乏统一的有效管理措施,缺乏系统性、共享性和预见性。引种人员对生态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不符合引种推广程序。动植物检疫法明确规定,引种单位对新引入的植物种类,应设置隔离区进行少量栽培观察,确定不会造成伤害当地生物和环境后,才可进行扩繁。但是,不少引种单位和个人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时常对引进的优良植物进行“超常规”快速扩繁,对新引进植物可能危害环境的隐患漠视。

三、外来园林植物引种驯化对策

1、引如准入机制。植物引种应以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和引种风险,不恰当的引种不仅可能导致引种失败和经济损失,更可能产生严重的生态和社会后果,产生诸如生物入侵、危害环境、损坏地域绿化特色等后果。因此,植物引种部门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应设置较高的“门槛”,形成准入机制。

2、加强监管切忌漫无目的滥引或为猎奇追风而乱引。对那些目前了解甚少无把握的品种,或虽有了解但技术能力、设施条件不具备的品种不宜引进,没有经过中试实验的品种严禁大面推广。如在南方表现良好而在北方不易存活的香樟、红木、云南山茶花等,要慎重引种。根据自然及社会条件而言,以引种耐寒、耐旱、耐盐碱品种及城市园林绿化所必需的常绿品种(尤其是常绿阔叶树种)和彩叶品种为主要目标。如红叶石楠、红千层、平枝兆印⒔鹨痘薄⑺恼栈ā⒚拦白蜡、猬实、卫矛、羽衣甘蓝、花叶常春藤等。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篇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湖北省花卉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近年来,湖北省加大了对花卉产业的扶持力度,花卉产业发展的态势较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1 花卉生产基地迅速发展

据统计,全省苗木花卉种植面积68.5万亩,苗圃8504个,年生产合格苗木55亿株,盆栽植物2.4亿盆,盆景116万盆,兰花1002万兜,初步形成了两条沿107和207国道的百公里花卉苗木长廊,以及鄂南、鄂中、鄂北三大片特色苗木产业集群,涌现出了一批苗木花卉专业乡镇、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和科技产业园区。苗木花卉行业管理、良种良苗培育、质量监测和科技支撑体系初步建立,交易市场、信息平台、营销网络、行业协会以及合作组织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正在建立健全和逐步完善之中。

1.2 花卉产业化进程加快

2005年,湖北省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已具雏形,基本形成了江夏区大花山花卉基地、107国道孝昌县万花园、宜昌三峡花卉基地、黄州区花木基地、荆门花木基地、建始高山反季节花卉种球基地等6大花卉苗木龙头基地。至目前为止,全省已建成武汉市大花山段、207国道荆门段、汉十公路武当段、318国道长阳段、107国道咸安段等几大苗木花卉走廊。

随着一批花卉合资企业的建立以及现代设施农业技术的推广,湖北省花卉骨干企业的设施装备、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较高的花卉龙头企业已逐步形成,如武汉现代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武汉法雅园林集团公司、武生种苗有限公司、宜昌市高农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花卉开发中心等。

1.3 花卉产业效益初步显现

据统计,至2010年6月,湖北省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68.5万亩,苗圃8504个,年生产各类成品苗木55亿株,盆栽植物2.4亿株,盆景116万盆,兰花1002万蔸,初步形成了沿107、207国道的两条百公里花卉苗木长廊以及鄂南、鄂中、鄂北三大特色苗木产业集群。

1.4 花卉产业的科技创新基础

“惟楚有才”。湖北省科研机构众多,科研资源丰富,力量雄厚,在生物工程、新品种选育、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在全国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

近些年来,湖北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花卉生产企业根据花卉产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围绕野生花卉资源收集、引种驯化及迁地保护,国外花卉新品种及育苗技术引进,花卉及园林植物新品种选育,花卉良种快繁、优质高档盆花规范化种植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一批阶段性研究成果,初步筛选出一批花卉优良品种。如荷叶铁线蕨迁地保护:巴东木莲、红花木莲、宜昌楠引种驯化;百合、春兰、大花蕙兰组培快繁:荷花、梅花、紫薇、无果悬铃木、转基因抗虫、香石竹优良品种选育;矮牵牛、瓜叶菊、天竺葵、三色堇等草花种苗的工厂化生产;蝴碟兰、仙客来、红掌、一品红等中高档盆花规范化种植;园林植物控根栽培技术等,为湖北省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

近年来湖北省选育了大量的花卉良种:

1992-2008年,经湖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通过的观赏植物类品种23个。

1999年审定通过了深山含笑(光叶白兰)。

2003年审定通过富贵草(顶蕊三角咪),认定通过宜昌楠、川桂、蓝蝴蝶(鸢尾)等3个品种。

2004-2005年,审(认)定通过罗田垂技杉、金桃(猕猴桃)、武植花榈木(花榈木)、武植山姜(山姜)、武植蜘蛛抱蛋等个品种;认定通过斑蓝(睡莲)。

2006-2007年,审定通过花叶爬山虎、秤锤树、‘武宜’荷叶铁线蕨、鄂薇1号(紫薇)、金铃(观赏型猕猴桃)、超红(观赏型猕猴桃)、江山娇(观赏型猕猴桃)、黄鹰(睡莲)等8个观赏植物品种:认定通过活血莲、绿元宝、银荆(金合欢)、黄花鸢尾(水生鸢尾)、芫花、紫珠等6个观赏植物品种。

2 湖北省花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湖北省是中国东西南北植物过渡区域,本是花卉资源大省,同时气候条件、交通运输条件都在全国有明显优势,然而与其资源优势不相称的是湖北省花卉产业发展水平落后广东、云南、上海、浙江和北京等花卉产业强省,也落后周边的湖南、河南等省,可以说“湖北是花木资源的大省,产业的弱省。”

2.1 花卉生产基础较薄弱

全省花卉生产虽然已有一些专业化的龙头企业形成,但整体上仍以传统常规育苗技术为主,生产条件较差,设施利用率不高,技术水平中等,花卉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大部分花卉生产单位以分散农户为主,生产规模小、品种少,或是品种虽全但苗木规格不齐、苗木品质差,基本上还处于低水平重复扩大生产面积阶段,单位面积产量低,劳动生产率较低,造成生产成本偏高,生产效益相对低下。

湖北现有花农2万多人,大多数的小规模花农缺乏生产技术知识,主要靠经验进行栽培和经营,生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分散的小规模生产造成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2.2 本土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发掘不够

花卉资源是植物育种的物质基础,尤其是野生花卉资源不仅是现有栽培花卉的祖先,而且是培育花卉新品种重要的种质资源和原始资料。野生植物资源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将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转化为商品,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湖北省可供利用的野生花卉资源有数百种之多,其野生观赏植物以其特有的观赏价值及抗病虫害、抗湿热、抗干旱等特性,在国内外观赏植物种质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真正得到开发利用的还不足5%,资源开发大多数尚停留在本土资源调查和少数重点保护野生物种的引种驯化、就地及迁地保护等,而在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多数园林植物资源仍在原种水平或野生与半野生水平,园林植物遗传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十分薄弱。目前,除荷花、梅花、紫薇等少数传统花卉外,几乎未见湖北省利用本地野生花卉资源进行花卉新品种选育方面的报导。

2.3 自主知识产权花卉品种开发薄弱

由于长期以来忽视了对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湖北省至今未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花卉拳头产品,与国内花卉发达省份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湖北省花卉产品生产中应用的品种绝大多数从国内外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很少,失去了占有市场的资本。湖北省每年审定的花卉新品种非常少,真正应用于大规模商品花生产的品种更是屈指可数。其原因在于我国的花卉育种基础和前期积累较薄弱,难以源源不断地推出花卉新品种。再加上湖北省对本土丰富的花卉资源缺乏长远的开发利用计划。只注重眼前短暂的经济增长,不重视真正成为产业推动力的品种问题。

2.4 缺乏具有湖北特色的花卉品牌

市场竞争的核心就是品质和品牌,而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花卉品牌的关键在于,一是不断选育花卉新品种,二是花卉生产的专业化和集约化。

上一篇:老年书画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大学文体协会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