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2 10:27:54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以六权确权为核心,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按照国家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改革方向,镇以“六权”确权为核心,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2014年,结合省市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部署,镇作为市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镇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全区域试点工作,并于2016年1月顺利通过全省土地承包经营权试点检查验收。目前,镇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林权调整,涉及家庭承包户数3615户、面积51350亩,林地29016亩。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完成857宗,面积99670亩。宅基地所有权完成6603宗,共计638493.21平方米的发证工作。房屋所有权确权已完成100个村民小组、16000多间房屋共81万平方米的测量工作,累计上报申请2400本,完成办证约1000本,颁发到户近500本。另外,正在加紧推进共有宗地分割工作,分批组织村组干部进行宗地分割确认,已完成15244.28亩的地籍测量和权属调查工作。

确权是基础,流转是关键,增收是目的。在确好权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规范自发无序的农村土地流转状况,镇借鉴省内外产权流转的典型经验,逐步探索搭建规范化的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引导农民通过统一、有序的流转平台进行财产流转交易,截止目前,平台已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17宗,累计面积5261亩。通过流转,一批专业合作社和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落地,云美路沿途3000多亩的十里花卉苗木生产交易长廊、桃上村金棕榈苗木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和美丹产业园等农业项目已初具规模,有效的带动了农民增收。

“六权”确权试点工作受到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的关注,国土部、农业部等相关部委2016年1月到我镇调研考察。同时按照省农业厅的部署,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现场会拟于今年4月中下旬于我镇召开,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张筹备中。

(二)以镇级机构改革为动力,探索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按照“镇的建制、城的功能、市的职能”的方向,我镇正积极探索镇级体制机制改革,扩大镇级发展自,增强镇级政府治理能力。在驻镇机构管理方面,积极与市区两级编办沟通,拟将财政所、规划所、城管中队划归镇政府主管;将城管中队更名为综合执法队,增设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执法队、新型城镇化办公室,相关机构设置改革方案正在报批中。同时正在对区级下放的55项权力、市级下放的58项权力,合计113项权力进行梳理,以切实担负起市区下放权力的有关工作。

(三)以财税体制改革为契机,探索激发镇级自主活力

推行计划单列镇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力扶持计划单列镇发展。根据市委7号文的工作安排,今年3月份在镇人大十六届第五次会议上通过了2016年镇财政预算报告,有力的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发挥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了有利的资金保障,充分激发了镇级自主活力,全面、有力的推动统筹城乡示范镇的各项工作开展。

二、积极培育壮大经济新增长点,促进经济增长持续稳定提质增效

(一)狠抓重大投资项目建设

我镇按照区委提出的“六个一”工作机制的要求,全力抓好观澜湖·国瑞、墟镇污水管网二期、儒来新型农村社区、榕庄商业步行街、海科院、山湖海、裕泰龙湖湾等一批统筹城乡示范项目的配套服务落户工作。各大重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二)调优做精现代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发展作为我镇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在今年财政预算中安排四百万作为扶持农业发展的资金。一是为科学推动镇特色农业发展,安排专项经费聘请专家编制镇2016年农业发展规划及“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并多次组织有关干部赴澄迈、琼海等地考察学习现代农业发展经验。二是争取各方资金,全面实施“十个一”淮山扶持项目,即做强一个淮山协会,申报一个国家原产地商标,制定一个富锗淮山农业标准,统一一个产品包装,举办一次大型推介会,搭建一个营销平台,查明一项富硒富锗含量,扶持新种淮山一千亩,构建一条深加工产业链,创建一个富锗、富硒研究示范基地,再造一个亿的产值。三是美丹农业产业园、云美路花卉苗木长廊、金棕榈苗木花卉生产示范基地等农业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互联网、旅游、休闲等要素正逐步被引入我镇的农业开发领域,电子商务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型业态得到培育。

(三)做大做强园区工业

围绕“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目标,依托产业园工业项目带动和美兰机场临空经济园筹建启动,积极做好产业联动、产城带动、城镇化发展联动。全力配合高新区做好横二、横四、横五路建设工作,准备开展原股份公司1631亩土地青苗等附属物赔付和清表工作,保障服务园区。

三、强化城市管理和文明生态村建设,构建宜居宜游美丽

(一)以“六大工程”整治为契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举全镇之力全面推进城市管理六大专项整治工作。组织班子成员及相关镇村干部赴文昌、乐东、三亚等地考察城市管理方面的优秀经验,通过细化管理任务,明确管理职责,落实全员参与、定点定责管理等工作措施,整合城管中队、市政服务中心和环卫站职能,配合交警等多部门,整治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现象,做好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和墟镇环卫工作。

(二)以“五个片区”建设为抓手,实现文明生态村整镇创建

组织班子成员及相关镇村干部赴琼海、万宁、琼中等地考察学习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研究出台文明生态村连片创建方案,抓紧通过连片打造“五个片区”和“一个长廊”,即大后坡至坡仑村、美下村“三十六曲溪片区”、桃上村至湖汜村“环水库片区”、玉仙村至潭连村“南渡江休闲片区”、美丹村至北桥村“农业观光片区”、白水湖村至上村“环白水湖片区”以及云美路“十里花卉苗木生产交易长廊”,实现全镇文明生态村创建全覆盖,同时正在进行三十六曲溪湿地公园规划和申报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根据市委7号文和22号文的要求,为落实好区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结合我镇的实际,2016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六权”,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全力做好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现场会准备工作,争取在两个月内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收尾工作,在此基础上全面开展林权、宅基地使用权的完善和村庄建设用地的确权工作,确保在今年内全面完成“六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同时完成省里下达的唯一一个“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镇”的工作。

(二)做优农业,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用好用足400万元的农业发展资金,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一是全面实施“十个一”淮山扶持项目,打造淮山这一特色农业品牌。二是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土地流转,保障美丹农业产业园、云美路花卉苗木长廊、金棕榈苗木花卉生产示范基地等农业项目的用地需求,打造规模化现代农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促进农民增收。

(三)服务园区,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发展

全力配合高新区做好横二、横四、横五路建设,完成原股份公司1631亩土地青苗等附属物赔付和清表工作,完成那英、北布188亩、园区内夹缝地75亩的征地工作。配合做好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服务园区。

(四)整镇创建,打造“宜居宜游”美丽乡村

在今年财政预算安排400万元进行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创建,连片打造“三十六曲溪片区”、“环水库片区”、“南渡江休闲片区”、“农业观光片区”和“环白水湖片区”等“五个片区”。同时完成三十六曲溪湿地公园规划和申报工作。

(五)加强整治,实现城市管理上新台阶

进一步整合职能部门的力量,抓好墟镇整治和管理,做好农村垃圾收集转运等工作,构建与统筹城乡示范镇和“最美小镇”相匹配的城市综合治理体系。

(六)保障项目,汇聚人气助推镇域发展

按照区委提出的“六个一”工作机制的要求,全力抓好观澜湖·国瑞、墟镇污水管网二期、儒来新型农村社区、榕庄商业步行街、海科院、山湖海、裕泰龙湖湾等一批统筹城乡示范项目的配套服务落户工作。

(七)改善民生,全面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林业、绿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 F307 文献标识码: A

任城区为济宁市主城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处于济兖邹曲嘉组团结构大城市的腹地,现辖2个镇、13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89.2万,总面积651平方公里。2013年,全区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45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综合实力位于鲁西前列。近年来,全区大力发展林业,林地面积达到18.9万亩,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2.5%。

任城区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思路,狠抓造林绿化,将林业生态建设立足于“南水北林”大格局,以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和全市10项绿化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以城区绿化、镇村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苗木花卉基地和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努力提升森林覆盖率和人居环境质量。

一、景观通道绿化建设打造绿色生态走廊。任城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使每条道路在成为交通线、运输线的同时,还成为点缀城乡环境的绿化线、风景线。

任城区以城市快速路和结构性主干道路绿化为骨架,加强对重要节点的绿化,拓展绿色空间,按照常绿、落叶有机结合,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立体配置的原则,建设宽度不低于50米的高标准绿色生态走廊。任城区利用春季绿化有利时机,对火炬路、共青团北路等路段的行道树进行补植,对任城大道等重要城区道路进行高档次景观提升,对供销路北延、金宇路、济阳路、北二环任城段等新建道路实施绿化亮化工程,对南外环、琵琶山路、火炬路、太白楼路及辖区内重要道路、节点不达标的部分路段进行绿化提升,对日兰高速济宁17号、18号出入口四角进行高标准立体绿化建设,在城市道路重要节点栽种(摆放)鲜花。

各镇(街道)重点抓好“村村通”工程,村与村之间道路全部硬化,且两侧绿化按照不低于3行的标准栽植乔木;没有植树绿化空间的,必须栽上常绿苗木和果树,达到“有路就有树、有路就有荫”的标准。

二、镇村绿化提升打造绿色生态家园。任城区坚持以绿为主,以美取胜,采取区抓镇、镇抓村的办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镇村绿化是济宁市实施的10项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和全区上下共同关注的民生工程,同时也是任城区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任城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选苗、责任到人,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利用房前屋后、闲置空地等进行造林绿化、栽花种草,重点抓好村内健身广场、主要街道和围村林建设,确保每个镇(街道)2014年任城区将完成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重点项目建设任务185个,其中镇驻地绿化项目7个,村庄绿化项目135个。

去冬今春以来,全区根据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要求和区委、区政府总体工作部署,成立镇村绿化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创建目标任务,明确完成时限,科学编制镇村绿化规划和工作计划,制定了《任城区镇村绿化实施方案》,投入绿化资金1330万元,按照“村边林带化、农田林网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隙地全绿化”和“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绿化标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全力打造7个绿化示范镇、30个绿化样板村和105个绿化示范村,基本建立总量适宜、分布均衡、植物多样、特色鲜明的镇村绿化系统,初步建成“天蓝水清、镇绿村靓、花果飘香、和谐宜居”的新农村绿色家园。

三、发展品牌优势打造绿色生态产业。李营“乔禾王”牌法桐和“长沟葡萄”成功申报全国地理标志产品,既打出了任城区林业特色,又是当地农民的“绿色银行”。

李营苗木生产以北方落叶大乔木为主,主要树种为法桐,占苗木种植面积的70%,法桐以质优、价廉、规格全著称,销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在政府支持引导下,苗农积极成立各类苗木协会、合作社,抱团闯市场,建立3万亩苗木标准化培育基地,不仅有效解决了制约苗木发展资金、信息、技术、营销等瓶颈,还在带动苗木产业发展,规范苗木市场秩序,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任城区苗木产业发展不仅促进了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还进一步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了以苗木花卉为主,园林绿化、劳务市场、物流运输、餐饮娱乐、生态旅游共同发展的产业化新格局。

长沟镇是闻名遐迩的“葡萄之乡”,葡萄种植面积9200亩,长沟葡萄以个大、色艳、皮薄、肉厚、酸甜可口等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长沟镇围绕打造“葡萄休闲都市”的发展定位,在名特优新上下功夫,强势推进葡萄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全镇投资60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改造3000米葡萄长廊和150套观光亭、经营房,成为葡萄基地的一道景观;成立了全省第一家跨区域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济农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在长沟镇示范带动下,现全区葡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万亩,其中2014年新发展1200亩。

四、湿地及林业文化拓展打造绿色生态景观。任城区位于南四湖北端,境内河流纵横,充分利用现有丰富的林地、湿地资源,充分发掘林业湿地的文化内涵,重点打造京杭大运河景观带。

京杭大运河任城段全长27.85公里,结合南水北调东线输水与航运工程,对京杭大运河运河任城段堤岸及滨河大道沿线实施高标准绿化,其中城区段绿化长度6.3公里,绿化宽度200米,主要采取工程绿化模式,栽植法桐、银杏、白蜡、雪松、栾树、柳树等大乔木4.3万株,紫叶李、大叶女贞、石榴、红叶碧桃、红叶石楠等灌木3.2万株,小龙柏、连翘等地被植物及各种花草22万棵,城郊段绿化长度21.5公里,绿化宽度50米,栽植法桐、杨树16.5万株,大力营造风景林,着力打造运河生态旅游观光带。除京杭大运河外,2014年,任城还启动了府河、龙拱河、赵王河、蔡河、南跃进沟及运河入湖口湿地公园水系绿化工程,全区共营造防护林2037亩。对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防风固堤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五、全民义务植树打造绿色生态氛围。“全区动员,全民动手”是任城区打造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基本做法。

区委、区政府统领创建工作,书记、区长每年带头义务植树,坚持在植树节当日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带动全区植树造林进入高潮,市民逐渐成为绿化建设的主力军。义务植树知晓率达到90%以上,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5%以上。各系统、各部门分工协作,合力推进,展开全方位、多形式的持续宣传活动。春季植树节期间,全区涌现出多种主题共同建绿。区林业局联合齐鲁晚报开展了“百户市民家庭共植公益林”活动,200多个市民家庭踊跃参加,栽植树木1300余株;任城团区委组织区直机关和企业青年志愿者320余人参加义务植树主题活动,义务植树2600株;山东大众网、济宁远航等骑行俱乐部等组织也开展了义务植树活动。今春以来,全区建立义务植树基地20余处,共有85.5万适龄公民参加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376万棵。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科技服务网络镇党委、政府首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把科技兴镇工作做为一项硬任务摆在全镇工作的重要位置,把科技工作作为振兴经济的主要措施。今年,我镇重新调整了科技工作领导小组,把科技工作纳入“双目标”责任状中进行考核,镇党委书记、镇长亲自安排布置科技工作落实推广项目,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科技工作,并经常性到田间地头,在农户家中亲自指导科学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其次,镇上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科技副镇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和村场“一把手”为成员的“科技兴镇”领导小组。同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科技副镇长任办公室主任,从农科、农机、畜牧、企业、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等部门抽调精兵到科技兴镇办公室工作,在此基础上,各村(场)也成立了以村(场)书记,村(场)长及科技副村(场)长为正副组长,村民小组长、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科技服务小组,形成了镇、村、组三级科技服务网络,从而使科技知识能广泛地及时地传播到广大农牧民手中,确保实用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另外,镇政府不断加强对信息工作领导,党政领导分工中,常年有一名镇领导主管信息工作,镇主要领导也经常指导、督促信息办工作。目前,我镇信息工作也逐步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轨道,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二00*年,我镇专门成立了项目信息办公室,配备了一台微机,并安装了宽带。一年来,镇信息办共编制《信息通报》12期,发送达260多份。

二、加大科技体制创新力度,全面完成目标管理责任制1、加大科技管理工作,镇村两级不仅制定了本年度的科技工作计划,而且镇分管科技工作的领导与各村(场)科技副村(场)长还鉴定了目标责任制,并将考核分与村(场)“双目标”考核工作中所占分值挂钩,同时,完善了我镇科技工作例会制度,参会人员扩展到镇涉农部门的科技人员,并通过了以会代训的方式,宣讲市场信息和实用技术,包村技术人员并与村(场)科技副村长面对面进行技术交流,同时,将镇科技工作做了全面分工,从而保证了我镇今年科技工作能够有序地展开。2、为了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我镇的教育、涉农部门在去年改制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采取竞聘上岗,分片包干、双聘制、承包经营等措施,实行了技物结合,大大调动了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全镇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创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三、加大科技项目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力度,促进我镇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今年我镇依靠科技进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按照建立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农业技术体系的要求,我镇加大了对先进新技术、新成果项目、农作物优良新品种的引种、试验、示范、推广的实施力度,鼓励农牧民及技术部门大胆引进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继续把引进新技术项目列为考核指标之一。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今年引进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全镇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林牧草项目21项。(一)农业方面我镇今年结合镇情,确立了“稳定粮食作物面积,增加经济作物面积,扩大饲草料面积”的发展思路,同时围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及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种植面积,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需求,因地制宜地在*村、*村、*村发展具有地方区域优势的西甜瓜等特色无公害农产品。今年,我镇完成了1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工作。完成农作物总播面积12.7万亩,粮食作物1.67万亩,经济作物10.4万亩,青贮玉米及苜蓿等饲草0.62万亩。粮经草比例达到1:5.9:0.37。经济作物中继续抓好*这一主导产业,*播种面积6.84万亩,*定单1.45万亩,比上年增加1.37倍;*定单0.56万亩,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格局,避免了作物结构单一、风险较大的弊端。二00*年全镇农业总产值预计可达2.01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6200以上。1、围绕结构调整,抓好重大技术措施的落实。今年,我镇6.84万亩*全部使用了*10、12、13号、等优质抗病新品种,全面淘汰了*号不抗病品种;落实*栽培技术5.3万亩;实施微软膜下滴灌1.68万亩;*采取早中晚搭配种植、地膜覆盖与露地移栽相结合的方法,错开了交售高峰。这些重大技术的推广应用,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今年经农科人员实地测产,实施膜下滴灌的*平均节水40%,*平均增产*公斤,*2.5吨。同时,围绕我镇产业结构调整,抓好一些新品种的引进实验示范工作,积累经验,储备技术。二00四年,*引进了98-2、炮台一号、*栽培技术等;饲草引进了玉米中北410、412两个活杆成熟高产新品种;牧草引进了健宝草、饲用××等,这些新品种新技术在今年的小面积实验中反映良好,下年度将继续种植观察,待稳妥后将大面积推广。2、加大2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建设力度。今年,我镇以林场为核心的2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完成了2万亩基地现状测绘工作;二是完成了3.5公里苗木品种展示区建设工作;三是成功注册了“××*”苗木花卉商标;四是完成了项目规划、立项报告编制、项目申报工作,在县科技局的大力帮助下,立项工作也取得了新进展。同时,今年又引种了6个苗木新品种,基地面积已达到8600亩。3、继续巩固畜牧业的主导地位。二00*年,我镇坚持牛为主导、羊为基础、猪禽和特种养殖并举的发展方针,突出抓好奶牛养殖,走自繁自育的路子不放松,为快速扩大总量,今年我镇要求每一个包村干部新发展一户奶牛户。截止十一月底,全镇奶牛头数已达2270头。在畜牧业生产中,一是抓好奶源基地建设,新建了××两个养殖小区;二是抓好疫病防止工作,落实一年3次的防疫制度;三是抓好品种改良工作,积极开展了优质冻精冷配、胚胎移植等项工作。镇奶牛养殖协会引进了一家生产奶牛胚胎移植的科研单位,在养牛集中的*村筹建了动物医院。二00*年,小畜品种改良工作也上了一个新台阶,采取优惠政策,动员养羊大户购进了五只优质种公羊,建立了一个小畜采精点。由于各项措施扎实有效,今年秋季一户从疫区代牧回来的牲畜发病后及时果断的进行了处置,避免了牲畜大面积发病。畜牧产值在大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首次突破了35%,在今年全镇农牧民人均增收500元中,来自畜牧业的达300元以上。(二)工业方面1、乡镇企业:今年以来,我镇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规范化运作的管理,加大了技术改造投入,*公司、*化工、*机械、*塑料等企业不同程度进行了设备更新和厂房改造,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今年,我镇乡镇企业实现利润预计达1700万元,为农村转移劳动力237人。企业各项经济指标较去年相比,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招商引资工作:始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充分利用地缘及农产品优势,与*外企业、科研院所攀亲结友,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工业区建设,千方百计做好招商引资工作。2004年,先后引进*第二粮油机械厂、*油漆催干剂厂、*加油站、*金属结构有限公司等项目企业9个,合同金额8450万元,到位资金7220万元。3、项目建设工作:今年,镇党委把项目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项目办公室,健全了项目跟踪负责制,党政主要领导带领班子成员,积极主动出击,寻求投资项目,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全镇上下争项目的工作格局,使我镇项目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今年,全镇共上报实施各类项目18项,争取到国家、自治区项目投资并实施的项目7个,总投资2381.7万元,其中国家补助项目资金1685.23万元。这7项目是:⑴⑵⑶⑷⑸⑹⑺。

四、大力实施农牧民素质教育工程,认真抓好科普培训工作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使我镇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我镇把抓好农牧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牧民整体科技素质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常抓不懈。在开展科技培训工作中,我镇想方设法向广大农牧民推广普及科学知识,千方百计提高农牧民的科技意识和自身素质,在科普培训活动中,我镇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重大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抓好了几方面的培训,一是围绕*的应用,邀请了*材料厂家的技术专家来镇讲课,培训骨干,然后由镇项目实施办公室的技术员深入村组播放*技术光盘,大力宣讲该项目的重大意义;,二是为做大做强我镇苗木产业,高薪邀请了*种苗总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专题对林场、良种场等基地的种苗户进行了专场培训;三是突出抓好奶牛养殖和疫病防治知识培训,由协会出面邀请了*公司*老师,*大学*教授对协会奶农户进行了多次培训,县畜牧局奶办的*也多次被我镇邀请来深入村组面对面培训养殖户;四是邀请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专家,如:、*厂深入村组培训农牧民,教育农户按标准进行生产,诚信守约,农户原料生产是“企业第一车间”的认识得到认可;五是抓好田间现场会、外出观摩会,今年重点开展了高效节水、特色种养殖现场会。根据农时及时召开××应用田间现场会,引导农户正确××施肥,组织种养骨干、示范户分别到××××等地参观学习苗木繁育棉花新模式种植、××*式高新高效用水等。此外,组织村组干部、相关站所技术员参加了××*举办的第二届农业科技技术成果推广暨农用物资交流会和*会;六是抓好“定单”教育的落实工作,为大力实施农牧民素质教育工程,县上与××*签定了培训定单,我镇认真抓好落实,一方面选派了17名村组后备干部到××接受两年制的脱产培训,其次选送了14名优秀农牧民到××*参加一个月的现代畜牧业养殖知识培训。第三,抓好县农广校中等学历教育培训,推荐了7名学员到农广校学习。第十五届科技之冬活动,我镇正在按计划实施,加强了与××职业学校的合作,劳动力转移引导培训、技能培训、抗震减灾等新内容全面铺开。一年来,我镇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10场次,累计培训农牧民30000余人,召开各类现场会41次,参加人数4800人,播放科技电教片、电影160场次,收看人数达6500人次。农牧民党员、村组干部培训率达到了要求,农科人员完成棉花、甜菜、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点8个,示范面积2.5万亩。这些项目均顺利通过县农业部门的验收。

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规范科技管理工作今年,我镇争取国家投资和本镇实施的项目比较多,每一项镇财政都要想法给予资金支持,实施膜下滴灌地、埋式滴灌、苗木基地测量及品种展示区建设,十万亩无公害基地申报、小城镇项目可研论证等都投入了大量经费,今年累计投入十万余元,是历年来投入最大的一年,同时,对科技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镇上专门建立了科技宣传栏,科技办对科技示范户进行详细完整地登记造册,并且制定了科技活动记载表,新品种新技术登记册、科技示范田登记册、特色种植登记册、特色养殖登记册,使我镇的科技工作进一步走向档案化。

六、其它工作一是抓好以奶牛协会为主要的管理工作,引导协会走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道路,使其进一步发挥协会职能,增强会员凝聚力。二是配合我镇首届农牧民文化艺术节,搞好科普宣传月,邀请了8家单位前来参加现场咨询。三是做好项目储备、可研论证、申报立项工作。今年编写了各类项目建议书6个,搞好*基地项目、中低改项目的建档工作。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二00*年,*镇科技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在县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调动方方面面的能动性,做到了各项工作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了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职能,从而使我镇的科技工作步入了新的台阶,现将二00*年科技工作总结如下: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科技服务网络镇党委、政府首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把科技兴镇工作做为一项硬任务摆在全镇工作的重要位置,把科技工作作为振兴经济的主要措施。今年,我镇重新调整了科技工作领导小组,把科技工作纳入“双目标”责任状中进行考核,镇党委书记、镇长亲自安排布置科技工作落实推广项目,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科技工作,并经常性到田间地头,在农户家中亲自指导科学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其次,镇上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科技副镇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和村场“一把手”为成员的“科技兴镇”领导小组。同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科技副镇长任办公室主任,从农科、农机、畜牧、企业、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等部门抽调精兵到科技兴镇办公室工作,在此基础上,各村(场)也成立了以村(场)书记,村(场)长及科技副村(场)长为正副组长,村民小组长、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科技服务小组,形成了镇、村、组三级科技服务网络,从而使科技知识能广泛地及时地传播到广大农牧民手中,确保实用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另外,镇政府不断加强对信息工作领导,党政领导分工中,常年有一名镇领导主管信息工作,镇主要领导也经常指导、督促信息办工作。目前,我镇信息工作也逐步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轨道,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二0__年,我镇专门成立了项目信息办公室,配备了一台微机,并安装了宽带。一年来,镇信息办共编制《信息通报》12期,发送达260多份。二、加大科技体制创新力度,全面完成目标管理责任制1、加大科技管理工作,镇村两级不仅制定了本年度的科技工作计划,而且镇分管科技工作的领导与各村(场)科技副村(场)长还鉴定了目标责任制,并将考核分与村(场)“双目标”考核工作中所占分值挂钩,同时,完善了我镇科技工作例会制度,参会人员扩展到镇涉农部门的科技人员,并通过了以会代训的方式,宣讲市场信息和实用技术,包村技术人员并与村(场)科技副村长面对面进行技术交流,同时,将镇科技工作做了全面分工,从而保证了我镇今年科技工作能够有序地展开。2、为了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我镇的教育、涉农部门在去年改制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采取竞聘上岗,分片包干、双聘制、承包经营等措施,实行了技物结合,大大调动了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全镇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创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三、加大科技项目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力度,促进我镇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今年我镇依靠科技进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按照建立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农业技术体系的要求,我镇加大了对先进新技术、新成果项目、农作物优良新品种的引种、试验、示范、推广的实施力度,鼓励农牧民及技术部门大胆引进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继续把引进新技术项目列为考核指标之一。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今年引进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全镇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林牧草项目21项。(一)农业方面我镇今年结合镇情,确立了“稳定粮食作物面积,增加经济作物面积,扩大饲草料面积”的发展思路,同时围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及市场需求,合理安排__*种植面积,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需求,因地制宜地在*村、*村、*村发展具有地方区域优势的西甜瓜等特色无公害农产品。今年,我镇完成了1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工作。完成农作物总播面积12.7万亩,粮食作物1.67万亩,经济作物10.4万亩,青贮玉米及苜蓿等饲草0.62万亩。粮经草比例达到1:5.9:0.37。经济作物中继续抓好*这一主导产业,*播种面积6.84万亩,*定单1.45万亩,比上年增加1.37倍;*定单0.56万亩,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格局,避免了作物结构单一、风险较大的弊端。二0__年全镇农业总产值预计可达2.01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6200以上。1、围绕结构调整,抓好重大技术措施的落实。今年,我镇6.84万亩*全部使用了*10、12、13号、等优质抗病新品种,全面淘汰了*号不抗病品种;落实*栽培技术5.3万亩;实施微软膜下滴灌1.68万亩;*采取早中晚搭配种植、地膜覆盖与露地移栽相结合的方法,错开了交售高峰。这些重大技术的推广应用,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今年经农科人员实地测产,实施膜下滴灌的*平均节水40,*平均增产*公斤,*2.5吨。同时,围绕我镇产业结构调整,抓好一些新品种的引进实验示范工作,积累经验,储备技术。二0__年,*引进了98-2、炮台一号、*栽培技术等;饲草引进了玉米中北410、412两个活杆成熟高产新品种;牧草引进了健宝草、饲用__等,这些新品种新技术在今年的小面积实验中反映良好,下年度将继续种植观察,待稳妥后将大面积推广。2、加大2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建设力度。今年,我镇以林场为核心的2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完成了2万亩基地现状测绘工作;二是完成了3.5公里苗木品种展示区建设工作;三是成功注册了“__*”苗木花卉商标;四是完成了项目规划、立项报告编制、项目申报工作,在县科技局的大力帮助下,立项工作也取得了新进展。同时,今年又引种了6个苗木新品种,基地面积已达到8600亩。3、继续巩固畜牧业的主导地位。二00*年,我镇坚持牛为主导、羊为基础、猪禽和特种养殖并举的发展方针,突出抓好奶牛养殖,走自繁自育的路子不放松,为快速扩大总量,今年我镇要求每一个包村干部新发展一户奶牛户。截止十一月底,全镇奶牛头数已达2270头。在畜牧业生产中,一是抓好奶源基地建设,新建了__两个养殖小区;二是抓好疫病防止工作,落实一年3次的防疫制度;三是抓好品种改良工作,积极开展了优质冻精冷配、胚胎移植等项工作。镇奶牛养殖协会引进了一家生产奶牛胚胎移植的科研单位,在养牛集中的*村筹建了动物医院。二0__年,小畜品种改良工作也上了一个新台阶,采取优惠政策,动员养羊大户购进了五只优质种公羊,建立了一个小畜采精点。由于各项措施扎实有效,今年秋季一户从疫区代牧回来的牲畜发病后及时果断的进行了处置,避免了牲畜大面积发病。畜牧产值在大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首次突破了35,在今年全镇农牧民人均增收500元中,来自畜牧业的达300元以上。(二)工业方面1、乡镇企业:今年以来,我镇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规范化运作的管理,加大了技术改造投入,*公司、*化工、*机械、*塑料等企业不同程度进行了设备更新和厂房改造,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今年,我镇乡镇企业实现利润预计达1700万元,为农村转移劳动力237人。企业各项经济指标较去年相比,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招商引资工作:始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充分利用地缘及农产品优势,与*外企业、科研院所攀亲结友,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工业区建设,千方百计做好招商引资工作。20__年,先后引进*第二粮油机械厂、*油漆催干剂厂、*加油站、*金属结构有限公司等项目企业9个,合同金额8450万元,到位资金7220万元。3、项目建设工作:今年,镇党委把项目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项目办公室,健全了项目跟踪负责制,党政主要领导带领班子成员,积极主动出击,寻求投资项目,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全镇上下争项目的工作格局,使我镇项目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今年,全镇共上报实施各类项目18项,争取到国家、自治区项目投资并实施的项目7个,总投资2381.7万元,其中国家补助项目资金1685.23万元。这7项目是:⑴⑵⑶⑷⑸⑹⑺。四、大力实施农牧民素质教育工程,认真抓好科普培训工作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使我镇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我镇把抓好农牧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牧民整体科技素质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常抓不懈。在开展科技培训工作中,我镇想方设法向广大农牧民推广普及科学知识,千方百计提高农牧民的科技意识和自身素质,在科普培训活动中,我镇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重大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抓好了几方面的培训,一是围绕*的应用,邀请了*材料厂家的技术专家来镇讲课,培训骨干,然后由镇项目实施办公室的技术员深入村组播放*技术光盘,大力宣讲该项目的重大意义;二是为做大做强我镇苗木产业,高薪邀请了*种苗总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专题对林场、良种场等基地的种苗户进行了专场培训;三是突出抓好奶牛养殖和疫病防治知识培训,由协会出面邀请了*公司*老师,*大学*教授对协会奶农户进行了多次培训,县畜牧局奶办的*也多次被我镇邀请来深入村组面对面培训养殖户;四是邀请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专家,如:、*厂深入村组培训农牧民,教育农户按标准进行生产,诚信守约,农户原料生产是“企业第一车间”的认识得到认可;五是抓好田间现场会、外出观摩会,今年重点开展了高效节水、特色种养殖现场会。根据农时及时召开__应用田间现场会,引导农户正确__施肥,组织种养骨干、示范户分别到____等地参观学习苗木繁育棉花新模式种植、__*式高新高效用水等。此外,组织村组干部、相关站所技术员参加了__*举办的第二届农业科技技术成果推广暨农用物资交流会和*会;六是抓好“定单”教育的落实工作,为大力实施农牧民素质教育工程,县上与__*签定了培训定单,我镇认真抓好落实,一方面选派了17名村组后备干部到__接受两年制的脱产培训,其次选送了14名优秀农牧民到__*参加一个月的现代畜牧业养殖知识培训。第三,抓好县农广校中等学历教育培训,推荐了7名学员到农广校学习。第十五届科技之冬活动,我镇正在按计划实施,加强了与__职业学校的合作,劳动力转移引导培训、技能培训、抗震减灾等新内容全面铺开。一年来,我镇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10场次,累计培训农牧民30000余人,召开各类现场会41次,参加人数4800人,播放科技电教片、电影160场次,收看人数达6500人次。农牧民党员、村组干部培训率达到了要求,农科人员完成棉花、甜菜、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点8个,示范面积2.5万亩。这些项目均顺利通过县农业部门的验收。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规范科技管理工作今年,我镇争取国家投资和本镇实施的项目比较多,每一项镇财政都要想法给予资金支持,实施膜下滴灌地、埋式滴灌、苗木基地测量及品种展示区建设,十万亩无公害基地申报、小城镇项目可研论证等都投入了大量经费,今年累计投入十万余元,是历年来投入最大的一年,同时,对科技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镇上专门建立了科技宣传栏,科技办对科技示范户进行详细完整地登记造册,并且制定了科技活动记载表,新品种新技术登记册、科技示范田登记册、特色种植登记册、特色养殖登记册,使我镇的科技工作进一步走向档案化。六、其它工作一是抓好以奶牛协会为主要的管理工作,引导协会走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道路,使其进一步发挥协会职能,增强会员凝聚力。二是配合我镇首届农牧民文化艺术节,搞好科普宣传月,邀请了8家单位前来参加现场咨询。三是做好项目储备、可研论证、申报立项工作。今年编写了各类项目建议书6个,搞好*基地项目、中低改项目的建档工作。七、存在的问题及下年初步打算今年,我镇的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村级科技工作档案不健全、不规范。今年我镇八个科技副村长有6个派到__大接受为期二年的大专培训,使村级科技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2、农> !计划地培训科技人员,通过自学及继续教育等措施,努力提高科技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为农服务的能力。3、做好专业协会发展和管理工作,使协会正常发挥作用。4、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四新”要求,积极探索橷形势下的科技工作新方法、新机制,更好地为本镇的经济发展发挥最大职能。5、二0__年完成创建__级科普示范乡镇工作,为今后招商引资营造良好氛围。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在举国上下喜迎党的十召开之际,为提升组工干部业务素质,加强组工队伍自身建设,近日,巩义市举办知识竞赛,深化“三讲三提升”活动。

全市共67个单位、200余名选手经过预赛和复赛层层筛选,小关镇、夹津口镇、市直工委、住建局、组织部、商业总公司6支代表队脱颖而出,进入了决赛。经过三轮的激烈角逐,夹津口镇代表队通过在个人必答、队组必答、抢答和风险作答等环节中的精彩表现,勇夺桂冠:市委组织部代表队和住建局代表队夺得二等奖,市直工委代表队、小关镇代表队、商业总公司代表队分获三等奖。比赛中,组工干部反应敏捷,对答如流,展示了全市组工干部业务精湛、严谨细致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

(崔静)

博爱县试行“首席组工干部”制度

近日,博爱县委组织部在机关试行“首席组工干部”制度。担任“首席组工干部”需具备:有过硬的政治理论素养,熟悉国家省市等各级组织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有较好的个人素质,身体健康、乐观向上、提笔能写、开口能讲:有较高的业务水平,熟练掌握各项业务工作的办理流程:有较强的改革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所负责的工作取得创新性成果,群众认可度高:有较强的组织协调、综合管理和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

被评为“首席组工干部”的机关干部,颁发“首席组工干部”聘书,在评先评优、选拔任用上将享受同等条件下优先的待遇。目前,有5名组工干部被授予“首席组工干部”的称号。

(李志强)

长葛市“三下”实现零距离贴近百姓

在强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长葛市开展了送“钥匙”下乡,结“对子”下帮,解“疙瘩”下访,使党员干部、群众实现零距离贴近,从而真正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之目的。

一是送“钥匙”下乡,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实行“百家单位联百村”,选派100家市直单位党组织,联系筛选出的100个行政村,重点在解放思想、提升能力等方面对村党支部班子和党支部书记进行结对帮扶。二是结“对子”下帮,扶助贫困农户。全市千名党组织书记深入基层,开展大走访活动。每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在所帮村中联系1-2名困难党员和群众,每名科级干部帮助2-3名困难党员和群众。三是解“疙瘩”下访,察民情顺民意。实行“万名党员联万户”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

(高超杰 李淑敏 高翔)

东铺镇多措并举打造花木产业集群

罗山县东铺镇多措并举打造花木产业集群。积极对外招商,壮大产业规模。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及土地流转、合同签订、劳力输送等优质服务,吸引投资客商和当地能人加入种植行列。2010年,该镇成功引进盛林公司,规划5000亩倾力打造环城万亩生态园。强化科技服务,提高产业档次。积极邀请市、县有关专家为农民讲授苗木花卉种植管理技术,提高其科学种植能力。积极引进和推广新品种,力争做到乔、灌、藤、花、草、盆景齐头并进,全面满足市场需求。完善经营机制,拉长产业链条。积极鼓励种植户创办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并引导其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积极组建苗木花卉协会,在种植、管理、销售等方面为苗农花农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梁义娟)

宜阳县建立“三三机制”狠抓后进村整顿

一是明确三个整顿标准。该县紧紧抓住“后进村如何认定,认定后如何推进、整顿后如何验收”三个问题,把后进村整顿工作细化为认定标准、督导标准和验收标准,从而确保后进村整顿每个环节有据可依。二是划分三个整顿类型。对确定的后进村细分为乱村、慢村、散村三个类型,因村制宜,一村一策,有的放矢,确保整顿工作规范高效。三是建立三个整顿机制。该县注重发挥部门优势,建立了部门沟通筛选机制、部门联动整顿机制、部门合作帮扶机制,形成后进村集中整顿的合力。

(宜阳县委组织部)

濮阳市市直幼儿园实行听课录像

为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成长,濮阳市市直幼儿园采用摄像的方法有目的地摄录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记录下第一手资料,既能作为教研的真实案例,又可以供执教者自我反思,同时启发更多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每月的第一周和第三周的综合考研活动时,教研室便组织教师观看推门听课时的录像,让教师们自由发言。教师们在看他人或成功或失败的课堂教学时,更多的是在思考自己的课堂教学成效,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改进。此举有效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能力,促进了教师们自身专业成长。

(赵玲 魏素梅)

郑州市管城区地税局创新税源管理模式

为做好2012年税收工作,今年以来,郑州市管城区地税局不断创新纳税评估手段,寻求以纳税评估带动税源管理新的突破口。一是组建专门纳税评估小组。由该小组负责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范围、手段等事项。二是强化纳税评估人员业务素质。通过开展业务培训、经验交流、典型案例分析及实务演练等活动,不断提高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是开展重点行业评估。择机选取部分房地产、建筑等行业和年纳税额30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企业进行纳税评估的尝试。四是加强纳税评估考核力度。建立评估工作点评、考核机制,鼓励先进,带动后进,使评估质量实现稳步提升。

(任磊 高静)

嵩县组织部四策并举全力打造5A嵩县

为确保“六三三”工程强力推进,着力把嵩县建成生态最好、环境最美、宜商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美丽城市,成为效率最高、成本最低、近者悦、远者来的投资热土,最终为实现“郑州挣钱,嵩县休闲,洛阳工作,嵩县生活”的“5A”级标准大型景区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嵩县组织部“四策并举”狠抓组织工作:一是在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抓基层,打基础。二是在实施规划、培训、激励“三提升”战略中狠抓组工干部培训,提素质,树形象。三是在推动“作风转变年”活动中深入开展“三讲三提升”,抓班子,带队伍。四是在实施“科技兴嵩”战略中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抓示范,提技能。

(赵信 陈晓风)

浙川县住建局以能力建设强化学习阵地

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淅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抓载体、强阵地、建机制,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在阵地建设上,建成局党委、各二级单位党支部和党小组三级理论宣讲网络。以新兴媒体为载体开辟学习阵地,建立淅川县建设系统网络学堂,开通“理论学习博客网”、“微型党课”等。在制度建设上,建立机制,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推进。局党组每季度举办一次讲座,要求党员每月读一本组织推荐的好书、撰写一篇有分量的城市建设调研文章,同时每年举办一次读书班,举行一次党员干部理论知识考试。

(杜志富 李州平 胡保群)

通许县实行“三学两解一践”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通许县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围绕基层组织存在的问题,在全县组织开展“基层党(工)委书记带学,党支部书记领学,党员个人自学;解决党员干部自身知识、能力、经验不足问题,解决实际工作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实践”的“三学两解一践”活动。截至目前,全县33名基层党(工)委书记带学70余次,663名党支部书记领学2560余次,党员个人每天坚持自学1小时,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升。通过活动,解决问题500余件,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600余件。

(通许县委创先办)

西工区财政局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洛阳市西工区财政局从四方面入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收效显著。一是严格落实责任制。每半年进行一次自查,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作为考核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和源头治理。建立一系列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内部管理制度和绩效考评办法;制定七项制度作为政务公开的基础工作来抓;建立信息反馈网络。三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利用固定学习日和组织生活会,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纪、政纪条规,把思想教育纳入目标管理。四是突出反腐倡廉工作重点。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加快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完善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

(李光辉)

清丰县交通局采取三项措施加强队伍建设

一抓队伍廉洁。在日常工作中重点落实“净”、“洁”工作法。即执法人员上岗前做到身上净,现金、手机统一上交保管;严格落实查缴分离制度,当场不准收罚款,做到一身清洁;对有权钱交易,吃、拿、卡、要的违法违纪人员,铁起心肠抓责任追究。

二抓人员素质。对全体执法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学习,并通过不间断地开展法规知识考试、执法档案文书比赛和规范执法竞赛等,在全局大力营造“人人争当业务能手、人人都是执法标兵”的浓厚氛围。

三抓纪律作风。坚持每天上岗前和下岗后20分钟进行军事队列训练,并将“上岗有安排,下岗有讲评”落实到日常管理中,确保每一位执法人员在执法中都能做到规范执法、文明执法。

(巩志勇)

渑池县仁村乡狠抓“五创新”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党员发展求创新。采用积极分子推优制、发展对象公示制、预备党员票决制和发展党员程序规范化。二是党务公开求创新。各村结合实际制定2012年规划及近三年工作计划,并上墙公示,责任到人。每季度召开一次创先争优流动观摩会,交流经验,现场奖惩。三是承诺履诺求创新。对下派的村第一书记实行年度承诺,并定期点评承诺履行情况;坚持乡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每年向全乡(支部)党员、群众代表报告工作制度。四是干部考核求创新。考核成绩计入绩效范围,确定实际工资。五是群众工作求创新。实行机关同志联系户制度,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

(杨良伟 陈红中 韩中华 郑俊红)

办好“三个课堂”助推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今年以来,南乐县以抓好“三个课堂”为载体,大力加强农村党员队伍教育培训。

办好“常规课堂”夯基础。区委每年利用春秋农闲时节,对全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大学生村官分别进行一次全员培训,同时,各乡镇依托乡镇党校阵地,每年至少举办1期集中培训班。利用“远教课堂”添活力。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优势,利用全区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开展培训。今年以来,通过全区各远程教育站点,共开展集中培训396场次,受训党员群众1.1万多人次。开设“特色课堂”增实效。举办农民夜校,邀请村里的致富能手、创业党员传技术、讲心得。同时,区委组织部与涉农部门协调,组织农技人员不定期深入到各乡村,把培训班直接办在田间地头、养殖园区。

(南乐县委组织部党管科)

汤阴县将家庭美德纳入干部考核

近日,汤阴县出台规定,从2012年起把科级领导干部忠于配偶、孝敬父母、关爱子女、邻里和睦等“家庭美德”纳入干部考核,并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该县制定出台了考核办法,把家庭美德细化为三大项10小项评价指标,内容涵盖是否经常看望老人、夫妻关系是否平等、是否关爱教育子女等,对领导干部实行多层面、全方位的监督考核,以此来了解科级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综合素质,从而更准确地考核、了解、评价、使用干部。同时,该县还通过来人来访、维权热线、书面材料反映等渠道,采集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在履行赡(抚)养义务方面不良“失德”信息,提高干部任用的准确度和公信度。

(刘刚只 李文佳)

栾川县扎实推进“23444”作风建设工程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大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拼搏奋进的5年

过去的5年,是大杨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5年,是建设力度空前、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5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5年,是开创大杨历史新局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5年。5年来,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坚持以“融入城市战略”为主题,以建设“四园”为突破,以打造“四大经济带”为抓手,一心一意谋发展,克服了许多预想不到的困难,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取得了比预想更好的成绩,为实现全镇“十一五”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经济建设突飞猛进。5年来,全镇区域生产总值由1.3亿元上升到5.5亿元,年均递增33.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900元上升到6180元,年均递增16.3%;财政收入由1660万元上升到4250万元,年均递增20.7%;全镇完成企业总产值由2.45亿元上升到12.1亿元,翻了二番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一产比重明显下降,二、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占镇域经济主导地位。200年,主要经济指标均呈两位数高速增长,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8.39亿元,增长63.6%;其中工业投资1.289亿元,增长61.1%。完成工业总产值2.65亿元,增长3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2亿元,增长46.6%。工业增加值0.96亿元,增长33.2%;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0.899亿元,增长50.2%;工商入库税金2550万元,创历史新高。

──城镇建设和管理日新月异。5年来,镇政府始终把实施城市化战略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作为拉动二、三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带动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区建设逐渐完善。近几年累计投入690万元,建成高桥、照山、龙王、王墩等4个社居委办公楼房和青年活动中心计5630平方米。200年又投入80万元,建成水库、谢岗两个村委会办公楼。岗西、十张、夹塘、五里拐、吴郢5个村居办公楼正在建设之中,提高了村居硬件设施水平。积极做好全镇卫生工作,引入省立医院在龙王小区投资建成1000余平方米的社区卫生服务站。200年,8个社区档案管理达市级标准,充分发挥出档案信息资源作用,增强了社区服务功能。200年,镇党委、政府将产业园1~4#厂房按价分配给吴郢等4个社居委,盘活了政府资产,也树立了村居服务企业、发展自身的意识。创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200年,举全镇之力,强力推进查处违法建设工作。龙王社居委组织的“电厂路会战”拉开我镇拆违序幕,“杨郢、新大郢拆违大会战”掀起了全镇拆违高潮,声势浩大、规模宏大、效果良好,在全市带了好头。4个社居委被评为市无违建社区,12个单位被评为市无违建文明单位。全镇共拆除违法建设42万平方米,镇建设办、谢岗村、龙王、照山、高桥社居委被授予市查处违法建设先进集体,现正在申报市无违法建筑乡镇。大杨的主次干道路、住宅小区保洁面积发展到70万平方米,先后获得砀山路、环湖东路、合淮路、四里河路的保洁管理权。爱国卫生运动在市区检查中达标,除“四害”工作成绩突出。200年提前完成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任务,受市政府通报嘉奖。争创合肥市市容环卫管理“十强单位”已通过区市容局考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雷水路和四里河路北段拓宽工程相继建成顺利通车,为发展北片农业经济、启动老街改造及四里河路商贸经济带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四里河路南段即将完工,合淮公路、环湖北路拓宽工程也列入到省市近年工作计划之中。5年来,累计投资近38亿元,开发建设总面积150余万平方米,新修道路19万平方米,相继建成集镇中心文化商贸区、产业园区、墨荷园、高科技农业园、移民住宅区、农民别墅区和湖滨花园等小区,陆续建成中心幼儿园及五里拐小学等6所标准化校园,引进建成3所中、高等院校,不断加大镇区水、电、路、灯、通讯、有线电视和绿化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卫配套齐全,城镇设施逐步完善。143、157、300路公交车穿镇而过,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招商引资成绩显著。成立招商中心,制定优惠政策,创新招商方式。5年来,共引进项目70余个,民营企业70多家。特别是200年,镇调整了招商机制,拓宽了招商渠道,加大农业及三产招商力度,引进蓝斯凯花卉、红方绿菌草皮等农业龙头企业;涌现出夹塘光大建筑工程公司等2家年纳税额超百万元的村居私营企业;特别是成功引进了香港明发集团,注册资金1000万美元,计划投资10亿元,拟开发建设面积54万平方米的大杨镇明发商业广场,将建一座五星级大酒店,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不少于3家。该项目已拆迁完毕,今冬明春可望开工建设,计划3年建成。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是标志着大杨镇今后的拆迁安置工作将步入良性循环。此举促进了我镇四里河路三产商贸经济带发展,对我镇实现城市化战略,具有划时代意义。200年,全镇共引进100万元以上项目37个,其中过亿元以上项目2个。预计完成实际到位市外资金3亿元,占年任务的107%,其中省外资金2.69亿元,占年任务的168%;完成实际到位境外资金600万美元,成绩显著,有望获得区特等奖。

──森林公园安置稳步推进。城市森林公园征地7000余亩,相关费用发放结束,拆迁90余万平方米,涉及拆迁安置人口8000余人,一期安置房28万平方米已经竣工,1.5万平方米公共建筑已经封顶,主干路及下水、电力、通信、自来水、绿化亮化、燃气等基础设施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也正在办理之中。

──新农村建设创出亮点。5年来,全镇有8个行政村撤村建居,建成大杨花园、卫庄、龙王、红旗、湖滨、草塘等多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社区。200年,完成了全镇新农村布点规划和十张新村、岗西良余新村、大杨柳叶新村建设及整理规划。投入300多万元,完成岗西良余老村庄改造工程,70余户新居建设正在进行。启动十张村小钱郢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该项目于200年11月开工建设,是我镇实施“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战略”的标志性工程。结合城中村改造,完成五里拐村新大郢、龙王杨郢等村民组拆迁工作,做好明发商业广场项目建设的管理与服务,促其尽快建成四里河路商业副中心。完善对卫庄新村、大洋湖滨等新村的配套建设。投资15万余元新建卫庄新村健身广场,承办庐阳区新农村文化大院启动仪式。大杨湖畔生态新城项目,在200年香港徽商大会中已意向签约。镇团委联合合肥学院,建立了“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工业经济实力逐步壮大。加大产业园建设,合淮路工业经济带初显雏形。5年来,累计投入1.36亿元,完善了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与绿化。园区吸纳项目、聚集产业能力进一步增强。涌现出宏源电力、中国机械第五工程公司、虹达电信电缆、宝元物流等一批年产值超千万元的知名骨干企业。调整充实产业园干部力量,保证了产业园的稳步发展,现入园企业共71家,工业总投资达3亿元。年工业产值达8.9亿元,出口创汇150万美元。200年,工业区工商税收达1000万元。按照政策要求,铁腕清理闲置土地,使130亩工业用地重新焕发生机,近期将有3家投资超3000万元的工业企业入园。

──生态农业区建设加快。5年来,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完成多处泵站、小二型水库修建,硬化渠道、整治支渠。兴修、硬化村组道路50公里。200年又投入80万元修成柳叶村民组水泥路1500米;支付45万元修通高桥社居委沙石路1600米。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环湖北路的2300亩中低产田改造为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郊型现代化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年,获得区“林(瓜)果支柱产业”称号;200年,获得市农业科技“十佳项目”表彰。在安农大部级农业科技园的辐射下,全镇把发展苗木花卉作为农业主导产业,现拥有退耕还林和水涵养林8000亩,苗木花卉基地2400亩,200年新增1200亩。先后获得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市发展林业“先进单位”称号。岗西村200——200年,2年发展苗木花卉基地面积达1300亩,被区政府命名为“苗木花卉特色村”;摸索出一条集体带农户的路子,成立“北方苗木花卉有限公司”,被市政府授予合肥明星企业。

贯彻落实各项涉农政策。200年,向群众发放了粮食补贴资金11万元,退耕还林资金139.7万元,租地绿化资金93万元,水源涵养林补贴资金537万元。5年累计投入11万余元,有效抓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200年,获市级动物防疫工作“先进单位”。全面落实禁焚工作,200年保证了全镇没有发生一例焚烧秸杆现象,被市政府授予禁焚“先进集体”。

──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实施城市和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年发放保障金208万余元。加大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五保供养投入,年发放救济、优抚等款项共98万余元。积极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和企业退管工作,新增就业人员850人,接收退管人员248人。2004年,镇政府被授予合肥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荣获区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年,投入25万元对敬老院和公祭堂进行了维修改造;投入373万元为镇机关自聘人员、村居干部138人办理了社会保险。

着力推行计划生育“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管理机制,对村居计划生育家庭实施奖励扶助资金。5年来,兑现手术费、独保费等各类费用130余万元,广大群众执行计生政策的自觉性大大增强。5年来,出生人口率稳定在11.7‰,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为100%。200年,我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被评为市、区“先进单位”。200年,投入6万余元,完善镇计生服务所硬件设施,成功创建了全省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点服务所,开展了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及样本点基线调查工作,被市计生委列入合肥市计生工作20个乡镇示范点之一。

加大文化体育工作建设力度,组团参加省、市、区比赛,共夺得26枚金牌。200年,为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举办了文化艺术节大型广场文艺演出,投入5万余元组建大杨镇舞狮队、建设岗西村良余新村狮舞文化大院,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实现了文化活动向农村、社区、家庭辐射,营造了新农村文明乡风的氛围,被区政府授予新农村文化建设“突出贡献奖”。5年来,大杨镇先后被授予安徽省杜鹃花工程“优秀示范点”、安徽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王墩、照山社居委获得了安徽省全民健身“示范晨晚练点”。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平安创建取得实效。社区矫正工作于2006年8月顺利启动,开展了“民主法制示范村”、“法律进社区”创建活动,四个村均达到区、市示范标准。200年,大杨村被授予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深入开展网吧整顿、安全检查、整治“四乱”、消防宣传等多种专项活动,彻底清除了大杨液化气站重大安全隐患。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了一些改革发展中的矛盾,保持了全镇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200年,获得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0年,获得区消防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区“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集体、“无毒社区”单位称号,12个村居获得“平安村居”称号、5家企事业单位获得“平安单位”称号。

积极支持共青团工作,组织团员投身新农村建设。5年累计改好卫生厕所达2000余座。镇团委连续3年获区先进团组织称号。200年,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200年,大杨青年中心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中心”。

发挥妇女同胞半边天作用,开展创新“双学双比”工作,进行多种技术培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培养女经纪人,为农村家庭增收致富做好服务。镇妇联先后获得市“双学双比”活动先进协调组织、区“优秀妇委会组织”称号。

镇财政管理有序,资金调度及时,强化集中核算,实现统一审核,季度会审,定时通报,为实现科学决策提供了准确真实的依据。200年,获得区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

扎实开展民兵和预备役建设工作,镇政府连续5年被区评为武装工作和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投资1100多万元新建五里拐、跃进、十张、新农四所小学,改造学校危房2400平方米。创建省教育示范镇活动,通过市级验收;“两基”工作积极做好迎接国家检查。

镇政府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积极支持老龄委、关工委、残联、宗教、工会等单位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工作。连续2年,被授予区工会组织“先进单位”。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5年来,政府班子坚持以“高效型”、“学习型”、“诚信型”、“阳光型”四型政府建设为统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统筹发展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大大增强。大杨、谢岗两村率先开展村务公开试点工作,200年,投入8万元制作标准化村务公开栏,举办了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现场会,成功创建了市级村务公开示范镇、示范村。认真办理各级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依法实施村(居)委换届选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

加强政府廉政建设。从党政班子成员做起,严格执行政府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法律程序,实行网上信息,加强对森林公园恢复楼等重点工程招投标工作,对重大建设项目实行跟踪审计制度。提倡艰苦创业,勤俭办一切事业。认真抓好政府采购和监督,从源头上防止现象的发生。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进行清理登记,建立健全有效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开展了镇、村清财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村(居)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清理了债权债务。高度重视工作,积极推行首问“负责制”,坚持领导班子接待日制度,认真接待和办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维护了社会稳定。

持续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制定了挂牌上岗、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添置指纹考勤机实行上下班打卡办法,印发《大杨镇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意见》、《制度汇编》到各村居、机关各部门。狠抓工作作风建设,强化责任落实和工作督查,严格奖惩措施。通过实施为民办事全程,转变了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也进一步改善了经济发展环境,确保政府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

镇政府200年被区委、区政府授予两个文明“先进单位”;200年,被市政府授予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先进单位”;200年、200年,连续2年在区委、区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中获得优秀。

5年的艰辛探索和激情实践,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给我们开创新业,勇当先锋,实现跨越式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总结5年来的政府工作,我们深深感到:

一,思路决定出路。大杨这5年的快速发展,就在于我们确定了一条符合镇情的发展思路。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我们以推进大杨城市化为主线,建设“四带”“四园”,发展二、三产业,路越走越宽。从200年开始,我们用2年时间,跳出农业抓农村,减少农村抓发展,以小城镇建设为龙头,实施大杨镇一次创业,改变了原纯农业乡镇的发展模式。从2003年开始,实施城市化战略,开展二次创业,打造“四大经济带”,使全镇70%的区域、66%的人口逐步实现了由农村到城市、由农民到居民的不断转变,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大杨的发展也进入快车道。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大杨镇之所以发展快,形势好。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把发展作为强镇富民的第一要务。全镇上下始终把发展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门心思谋发展,想发展。几年来,大杨镇中心镇区从无发展到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从无发展到2万人,工业从无到有,现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200年入驻产业园的合肥建工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200年完成产值4171.6万元,增加值1460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比增长216%、189%。

三,实干才能出生产力。树立大干、苦干的精神,不计报酬,只求奉献,在困难中求机遇,在低谷中求发展,不争论,只讲干,试试看,已成为大杨人民的实干精神。正是有大家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我们才克服了数不尽的困难,战胜了常人难以承受的风险,干出了别人不敢想的业绩。没有模式,走出去学习借鉴,自己创造;没有资金,想方设法招商引资,盘活土地。200年,在全市第一家办起了乡镇3平方公里工业园,几年来自筹资金,投资1亿多元,引进项目70余个,成为我镇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四,团结才能出战斗力。一个有战斗力的团体,肯定要上下团结一心,共谋事业。一盘棋、大合唱、整体战,已成为大杨干部的扎实作风。从镇机关到村居、企事业单位,广大干部群众能够服从大局、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发展事业不争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镇几年内征地拆迁涉及到9个行政村、86个村民组,人口1.4万人,征地总面积2万余亩,拆迁总面积135万平方米,如此浩大的征地拆迁工程,内部的矛盾可以说层出不穷。我们都一个个解决了,有力证明了本届政府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也凝聚着全镇干群的智慧和心血,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厚爱。在此,我代表大杨镇人民政府,向为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镇人民,向各位代表,并通过大家向所有关心、支持大杨工作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镇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政府职能转变任重道远,机关作风建设有待加强,少数党员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二是经济总量不大,综合实力不强,表现在现有企业规模不大,商业网点不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比例太小,第三产业稳步发展但尚未形成气候。三是招商引资的观念和措施陈旧,方法不多。四是市容管理重难点增多,集镇内部及沿路环境有待改善。五是社保工作和社会稳定工作压力较大。六是产业园的进驻企业的建设进度较慢,投产运营企业效益不高,缺少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和名牌产品。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缓慢,老村庄改造进展不快,全镇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镇融入城市的进程。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深刻剖析原因,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坚持科学发展,积极创建经济强镇,着力构建和谐大杨

今后5年,是大杨镇在新起点推进新跨越的关键时期。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镇,大杨经济正一路疾走,但身置大格局,我们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慢进则退的严峻形势。区委、区政府提出“三产富区、工业强区、开放兴区、环境立区”的发展战略,制定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对大杨的发展寄予厚望,我们责无旁贷。现在,我们面临更加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期,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更加成熟。从宏观形势看,我国市场经济已经进入城市主导型发展阶段,象大杨这样处于城市近郊的乡镇,已经成为城市资源第一辐射地;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是我们推进大杨城市化进程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合肥市委提出“三大推进”,奋力向现代化大城市目标跨越式发展,对大杨大部分地区已做出控制性评细规划;区委规划建设大杨商业副中心,为大杨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有力的政策支持。从面临的机遇看,四里河路即将全线建成通车,正在建设的北环高速、合淮阜高速,即将建设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和机场快速通道,都在大杨周边,我镇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更加凸显。为我镇加快城市化战略,实施外向发展,接受东部地区产业资金转移,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南淝河沿镇南绕镇而过,中北部大房郢水库、董铺水库分列东西,生态环境十分优美,有利于建设适宜人居、便于物流的商贸地产经济强镇。从自身的条件看,第十二届人代会以来,我镇经历了二次创业,经济快速增长,初步形成了“四大经济带”,产业集聚力和支撑力不断增强,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正在实施的森林公园、大杨明发商业广场、大杨产业园、高新农业科技园、墨荷园等重大项目必将大大拉动未来几年大杨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在5年来的发展实践中,全镇广大干部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解放,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得到提高,大杨干部想干事、会干事、也能干成事,这是跨越式发展最有力的组织保证。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大干快上,继续保持争一流的胆略和气魄,就一定能开创大杨更加美好的明天。

今后5年,全镇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一个统揽,组织二个突破,实施三大战略,加快“四带”“四园”建设。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全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重点工程为突破,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经济强镇战略、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战略,进一步把“四大经济带”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加快“四园”建设步伐。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面建成经济更加繁荣、生活更加宽裕、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的“新大杨”。

到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亿元,年均递增34.8%;固定资产累计投资100亿元;财政收入超亿元,年均递增22.7%;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年均递增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今后5年期间,完成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压力很大,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必须采取六大措施:

(一)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在建工程,打通四里河南路;对森林公园、大杨明发商业广场、小钱郢新村建设要加快速度,尽快将新房交付被拆迁群众;完善小区内各项配套设施,让群众安置好、稳得住。实施拟建工程,做好老街改造,将老街改造至长丰交界;加快产业园区向南推进,用3年时间完成产业园南区建设及基础设施的配套工程;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西片四村工作落脚点,扩建环湖北路,用5年时间,将西片四村建设成为以高科技农业园为带动的环湖北路城郊型农业经济带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争取3—5年时间完成2500亩的湖畔新城建设框架,走出一条保护与发展的和谐之路。

(二)推进“四大经济带”规模发展。结合老街改造,加快建设以大杨明发商业广场为龙头的大杨商业副中心,推进四里河路三产商贸经济带规模发展;加快大杨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园区档次,大力引进一批规模型、关联型企业,推进合淮路工业经济带规模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环湖北路城郊型农业经济带规模发(本文源于文秘城:)展;加快合肥森林公园建设,结合合肥十景之一的“墨荷园”开放,推进南淝河旅游经济带规模发展。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正确把握和积极推进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现代农业,力争3-5年内传统农业从大杨全面退出。二是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理念。三是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好中心村。四是扎实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五是以素质提升为核心,培育新农民。六是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尚。七是加强村(居)组织配套建设,创建好班子。八是以民主管理为要求,实现村民自治。九是以社会和谐为理想,搞好社会事业。

(四)推进工业做大做强。进一步贯彻落实合肥市工业立市方略,树立“工业强镇”意识,着力推进“经济强镇”战略,打造好工业发展平台,集聚先进加工制造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奋力实现工业经济新跨越,为实现“城市化”战略提供强大支撑。进一步整合优化大杨产业园,扶持优势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一批优势明显、前景良好、主业突出的大型企业,培育一批如宏源电力等省市、全国知名的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

(五)推进投资引资工作。牢固树立“发展为上,投资为本”理念,强化领导,层层分解任务,严格奖惩措施。“放下身段、跨前一步、伸出双手”,突出抓好引进和在建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做好大房郢水库坝下区部分区域内招商引资工作,选准项目乘势而上,加快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六)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切实增强发展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更加激昂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当前,大杨正处于跨越式发展时期,各村(居)、机关各部门、产业园、各现场工作办公室都要围绕加快发展振兴大杨,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在抓好思想教育上有新起色,要在强化干部素质上有新提高,要在加强制度建设上有新作为,要在严明工作纪律上有新成效,要在服务发展上有新局面,领导带头,做好表率,务求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以良好的工作作风促进我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三、坚持以发展统揽全局,扎实做好200年各项工作

200年,是大杨镇实现经济强镇的关键一年。全镇上下要扎实苦干,顽强拼博,用良好的开端,为实现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年主要经济指标建议为:全镇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增长19.6%;其中工业投资1.93亿元,增长50%。完成工业总产值4亿元,增长50.9%,其中规模工业完成产值3.3亿元,增长50%。工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35%,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2亿元,增长30.6%。实现财政收入4800万元,增长13%;其中工商税收3000万元,增长17.6%。农民人均纯收入7032元,增长13.8%。完成招商引资市外资金3.6亿元,增长20%。

200年,镇政府将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着力抓好“工程”:

1、森林城建设工程。加大与市城司合作,加快森林城建设,完成森林城内部网络工程,打通四里河南路。

2、明发商业广场建设工程。多方服务协调明发集团加快商业广场建设,力争2007年配合明发集团完成五星级宾馆建设任务。

3、大杨产业园建设工程。服务现有项目建设,促其尽快建成投产。打通大创南路,启动实施产业园南区,争取引进20家工业企业入驻。

4、拆迁安置工程。完成森林城安置一期工程,实施二期工程,启动明发商业广场和大创南路拆迁安置工作。

5、房地产开发工程。支持中房公司工程尽快开工建设,服务燃气公司、自来水公司和电厂房地产开发项目加快建设速度。

6、新农村建设工程。建成岗西良余新村,建设十张新村,启动水库、谢岗和岗西新村等新农村示范点,整治大杨柳叶新村。

7、花草基地建设工程。支持蓝斯凯花卉、红方绿菌草皮、万春绿化等9个农业生态项目做大做强,争取新引进农业生态项目及农家乐项目6个以上。

8、招商引资工程。加大大杨对外宣传力度,完善大杨项目库建设,按照生态商贸地产经济重镇定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完成区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200年,完成上述目标和重点工程,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抢前构筑新一轮发展框架

加快森林城拆迁复建工作,本着以房地产开发带动生态环境建设、以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开发的思路,完成公园中心活动区、综合服务休闲区、主题乐园、国际花卉园等主要景点工程,开发湖景、河畔等五大社区,把森林公园建设成以生态旅游和生态人居为主导,集休闲度假、商务娱乐、旅游运动、生活居住为一体的生态复合型服务城区。依托合淮路、四里河路便利的交通优势和毗邻大房郢水库生态优势,集全镇之力,整合资源,优先加快发展以香港明发集团为龙头、重点节点商业网络为补充的四里河路商贸经济带,把该区建成庐阳区商业副中心。通过内培外引等方式,增加商贸企业数量,状大商贸企业规模,形成高档娱乐休闲业、餐饮业、物流业、运输业等各产业空间布局合理、服务配套齐全的大商贸格局,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抓住“工业立市”契机,加快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园区的规模。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入园,强化园区的产业支撑,项目布满并全部建成投产,实现产值、效益和税收同步增长。树立“希望在民间、活力在民营、发展靠民力、稳定靠民富”的民本意识,为企业实行全程办证等服务,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加速民营经济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组建家具、机械、电子、印刷等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增强整体竞争实力,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200年,全镇计划建成15家上规模工业企业,争创3个亿元以上企业;产业园计划完成企业总产值9.8亿元,整合税源,实现工商税收1500万元。

(二)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以林业和苗木花卉产业为主导,以高科技农业园为龙头,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村致富带头人,建立专业协会,逐步构建环湖北路集苗木花卉、无公害农产品、旅游休闲三位一体的特色生态农业经济带。200年,力争引进或扶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以上,农村致富带头人15人以上,建成特色专业化生产基地1个以上,促进全镇农业生产的优化和升级。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完善各项水利工程,硬化谢岗村提水渠道,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加快道路建设,修好科学岛路,按市政道路标准拓宽环湖北路。大力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完成苗木培育600亩、造林2万株,完成草坪培育800亩。积极推进封林禁牧、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

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推进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开展就业培训,缓解我镇非农业人口的就业压力,力争200年未,我镇非农业人口劳动力就业率达90%以上。建成谢岗村150亩连片钢架大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发展,使土地集中到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手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让农户在得到土地租金的同时,还能增加务工收入。

继续推进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支持中房公司工程,开展蔚老新村建设。工、青、妇、团、文教、社会事务、宣传等部门联合强化村庄环境整治,开展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垛,改水、改路、改厕、改灶“四清四改”活动,让30%的村庄面貌明显改观,努力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深入开展村居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镇居民素质,使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果。

加快社区建设和市容创建管理工作,突出查违长效管理,登门上户,加大垃圾处理费征收力度,在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素质上取得新突破。按照“利于发展,便于管理”的原则,完成北片部分村撤村建社区工作;按照“硬件完善、软件提升”的要求,加快新设立社居委办公服务用房建设,切实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市容环卫管理工作继续推行以人员定岗为主的网络化管理机制,按“三个一”标准,确立“三评奖”制度,强化工作督查和责任追究,实现市容环卫工作精细管理、长效管理,提升城市化管理水平。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高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水平。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地区经济活力

抓好湖畔新城等重点旅游景区的规划和开发,强化对外宣传,培育特色旅游品牌,形成南淝河景区、森林公园、明发商业广场、墨荷园、湖畔新城、高科技林业示范园、水库半岛生态农业基地、“苗木花卉特色岗西村”,点线结合、水陆联动、商农相助的旅游工作新格局,努力建设旅游乡镇。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商贸业态,强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现村村有超市。按市场规律强化农村集贸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做到谁投资,谁管理,谁得益。积极推进“四带四园”建设步伐,完善功能配套,把镇区规模做大,形象做美。

(四)加快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做大管严政府财力,确保全年财政收支平衡。科学培植财源,强化税费征管。重点扶优扶强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培育更多的纳税大户。利用多种税控手段,切实强化税收征管。坚持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和“人情税”等不法行为,做到应收尽收。

深化财政改革和创新,加强收入级次管理。进一步强化和规范会计集中核算,积极稳妥地推进核算中心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着力推进非税收入征管改革工作。依法强化政府采购监管,改进采购方式,规范采购行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继续推行政府投资工程公开招投标制度。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开支,确保政权建设、工资发放、社会保障及农业生产。开展增收节支,控制招待费支出,大力精简会议,建设节约型机关。切实抓好镇村财政建设,进一步增加镇村财政收入,提高镇村财政运行质量。

(五)努力为民办实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坚持以维护民生为根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推行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特困人口生活救济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困难居民基本医疗救助制度,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力争全镇所有农民能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认真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做好岗西新校的筹建工作,继续把事关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列入今年为民办实事工程。

(六)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和谐大杨建设

加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增强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切实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全镇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控制在100%、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加强文化体育网络管理,逐步壮大文化体育骨干队伍,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加快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建设步伐,搞好电信和有线电视服务工作。加大社区文体设施建设力度,结合新建村(居)办公楼工作,抓好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建设。组织好文化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引领基层文化生活。

推进军民共建,大力发展电力、交通、保险等各项事业。全面做好兵役、人防、民族、宗教、老龄、地震、档案等方面工作。

将“平安大杨”创建活动,延伸到校园、企业和家庭。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建立健全民调工作网络,积极稳妥做好安置帮教工作。不断完善社区矫正人员、经费保障,充分发挥社区基础性作用。强化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和全民群防工作,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对村居实行年终岗位目标责任考核,继续抓好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积极构建和谐社区、和谐村居、和谐企业、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和谐大杨。

四、坚持以落实“三大推进”为准绳,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建设“四型”政府,落实“三大推进”,必须提高五种工作能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提高学习创新能力。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努力培养一支有本领、敢负责、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大力倡导敢试敢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保护闯劲、支持冒劲,善于把宏观与微观、上级政策和外地经验与本地本部门发展实际有机结合,用发展的办法、市场的手段和创新的精神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以创新的强势形成发展的强势。

(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切实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健全完善法制机构,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扎实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镇政府及各村居要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完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多方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邀请法律顾问和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坚持政务、村务、居务公开制度,继续加大投入,提高村(居)务公开质量,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

(三)提高决策执行能力。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责任机制,狠抓工作落实。从镇长职责分工开始,细化量化工作责任,层层分解重点任务,强化岗位目标管理考核,加大行政督查力度,坚持定期通报制度,严厉查处不作为、不配合等失职渎职行为,切实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继续推进政企、政事分开,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建好社会服务大厅,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深化全程办事制度。突出拥军优属这条主线,重点抓好扶贫救济、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通过政府网站,及时把政府决策、政务信息、服务程序、办事方法向社会公布。积极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实施行政效能责任追究,提高行政服务质量,确保政府工作高效运转,最大限度地实现“阳光政务”。

(五)捉高廉洁从政能力。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决反对各种奢侈浪费行为,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侵蚀,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五个不允许”规定。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警示教育,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发挥新闻舆论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进一步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巩固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聚集各方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立足发展,把好方向,出好思路,抓好大事,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选干部,以选准配好领导为抓手,激发各部门和村居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全镇经济快速发展。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大杨镇人民政府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大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拼搏奋进的5年

过去的5年,是大杨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5年,是建设力度空前、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5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5年,是开创大杨历史新局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5年。5年来,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坚持以“融入城市战略”为主题,以建设“四园”为突破,以打造“四大经济带”为抓手,一心一意谋发展,克服了许多预想不到的困难,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取得了比预想更好的成绩,为实现全镇“十一五”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经济建设突飞猛进。5年来,全镇区域生产总值由1.3亿元上升到5.5亿元,年均递增33.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900元上升到6180元,年均递增16.3%;财政收入由1660万元上升到4250万元,年均递增20.7%;全镇完成企业总产值由2.45亿元上升到12.1亿元,翻了二番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一产比重明显下降,二、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占镇域经济主导地位。2006年,主要经济指标均呈两位数高速增长,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8.39亿元,增长63.6%;其中工业投资1.289亿元,增长61.1%。完成工业总产值2.65亿元,增长3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2亿元,增长46.6%。工业增加值0.96亿元,增长33.2%;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0.899亿元,增长50.2%;工商入库税金2550万元,创历史新高。

──城镇建设和管理日新月异。5年来,镇政府始终把实施城市化战略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作为拉动二、三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带动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区建设逐渐完善。近几年累计投入690万元,建成高桥、照山、龙王、王墩等4个社居委办公楼房和青年活动中心计5630平方米。2005年又投入80万元,建成水库、谢岗两个村委会办公楼。岗西、十张、夹塘、五里拐、吴郢5个村居办公楼正在建设之中,提高了村居硬件设施水平。积极做好全镇卫生工作,引入省立医院在龙王小区投资建成1000余平方米的社区卫生服务站。2005年,8个社区档案管理达市级标准,充分发挥出档案信息资源作用,增强了社区服务功能。2006年,镇党委、政府将产业园1~4#厂房按价分配给吴郢等4个社居委,盘活了政府资产,也树立了村居服务企业、发展自身的意识。创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举全镇之力,强力推进查处违法建设工作。龙王社居委组织的“电厂路会战”拉开我镇拆违序幕,“杨郢、新大郢拆违大会战”掀起了全镇拆违高潮,声势浩大、规模宏大、效果良好,在全市带了好头。4个社居委被评为市无违建社区,12个单位被评为市无违建文明单位。全镇共拆除违法建设42万平方米,镇建设办、谢岗村、龙王、照山、高桥社居委被授予市查处违法建设先进集体,现正在申报市无违法建筑乡镇。大杨的主次干道路、住宅小区保洁面积发展到70万平方米,先后获得砀山路、环湖东路、合淮路、四里河路的保洁管理权。爱国卫生运动在市区检查中达标,除“四害”工作成绩突出。2006年提前完成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任务,受市政府通报嘉奖。争创合肥市市容环卫管理“十强单位”已通过区市容局考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雷水路和四里河路北段拓宽工程相继建成顺利通车,为发展北片农业经济、启动老街改造及四里河路商贸经济带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四里河路南段即将完工,合淮公路、环湖北路拓宽工程也列入到省市近年工作计划之中。5年来,累计投资近38亿元,开发建设总面积150余万平方米,新修道路19万平方米,相继建成集镇中心文化商贸区、产业园区、墨荷园、高科技农业园、移民住宅区、农民别墅区和湖滨花园等小区,陆续建成中心幼儿园及五里拐小学等6所标准化校园,引进建成3所中、高等院校,不断加大镇区水、电、路、灯、通讯、有线电视和绿化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卫配套齐全,城镇设施逐步完善。143、157、300路公交车穿镇而过,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招商引资成绩显著。成立招商中心,制定优惠政策,创新招商方式。5年来,共引进项目70余个,民营企业70多家。特别是2006年,镇调整了招商机制,拓宽了招商渠道,加大农业及三产招商力度,引进蓝斯凯花卉、红方绿菌草皮等农业龙头企业;涌现出夹塘光大建筑工程公司等2家年纳税额超百万元的村居私营企业;特别是成功引进了香港明发集团,注册资金1000万美元,计划投资10亿元,拟开发建设面积54万平方米的大杨镇明发商业广场,将建一座五星级大酒店,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不少于3家。该项目已拆迁完毕,今冬明春可望开工建设,计划3年建成。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是标志着大杨镇今后的拆迁安置工作将步入良性循环。此举促进了我镇四里河路三产商贸经济带发展,对我镇实现城市化战略,具有划时代意义。2006年,全镇共引进100万元以上项目37个,其中过亿元以上项目2个。预计完成实际到位市外资金3亿元,占年任务的107%,其中省外资金2.69亿元,占年任务的168%;完成实际到位境外资金600万美元,成绩显著,有望获得区特等奖。

──森林公园安置稳步推进。城市森林公园征地7000余亩,相关费用发放结束,拆迁90余万平方米,涉及拆迁安置人口8000余人,一期安置房28万平方米已经竣工,1.5万平方米公共建筑已经封顶,主干路及下水、电力、通信、自来水、绿化亮化、燃气等基础设施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也正在办理之中。

──新农村建设创出亮点。5年来,全镇有8个行政村撤村建居,建成大杨花园、卫庄、龙王、红旗、湖滨、草塘等多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社区。2006年,完成了全镇新农村布点规划和十张新村、岗西良余新村、大杨柳叶新村建设及整理规划。投入300多万元,完成岗西良余老村庄改造工程,70余户新居建设正在进行。启动十张村小钱郢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该项目于2006年11月开工建设,是我镇实施“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战略”的标志性工程。结合城中村改造,完成五里拐村新大郢、龙王杨郢等村民组拆迁工作,做好明发商业广场项目建设的管理与服务,促其尽快建成四里河路商业副中心。完善对卫庄新村、大洋湖滨等新村的配套建设。投资15万余元新建卫庄新村健身广场,承办庐阳区新农村文化大院启动仪式。大杨湖畔生态新城项目,在2006年香港徽商大会中已意向签约。镇团委联合合肥学院,建立了“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工业经济实力逐步壮大。加大产业园建设,合淮路工业经济带初显雏形。5年来,累计投入1.36亿元,完善了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与绿化。园区吸纳项目、聚集产业能力进一步增强。涌现出宏源电力、中国机械第五工程公司、虹达电信电缆、宝元物流等一批年产值超千万元的知名骨干企业。调整充实产业园干部力量,保证了产业园的稳步发展,现入园企业共71家,工业总投资达3亿元。年工业产值达8.9亿元,出口创汇150万美元。2006年,工业区工商税收达1000万元。按照政策要求,铁腕清理闲置土地,使130亩工业用地重新焕发生机,近期将有3家投资超3000万元的工业企业入园。

──生态农业区建设加快。5年来,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完成多处泵站、小二型水库修建,硬化渠道、整治支渠。兴修、硬化村组道路50公里。2006年又投入80万元修成柳叶村民组水泥路1500米;支付45万元修通高桥社居委沙石路1600米。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环湖北路的2300亩中低产田改造为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郊型现代化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获得区“林(瓜)果支柱产业”称号;2003年,获得市农业科技“十佳项目”表彰。在安农大部级农业科技园的辐射下,全镇把发展苗木花卉作为农业主导产业,现拥有退耕还林和水涵养林8000亩,苗木花卉基地2400亩,2006年新增1200亩。先后获得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市发展林业“先进单位”称号。岗西村2005——2006年,2年发展苗木花卉基地面积达1300亩,被区政府命名为“苗木花卉特色村”;摸索出一条集体带农户的路子,成立“北方苗木花卉有限公司”,被市政府授予合肥明星企业。

贯彻落实各项涉农政策。2006年,向群众发放了粮食补贴资金11万元,退耕还林资金139.7万元,租地绿化资金93万元,水源涵养林补贴资金537万元。5年累计投入11万余元,有效抓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2005年,获市级动物防疫工作“先进单位”。全面落实禁焚工作,2006年保证了全镇没有发生一例焚烧秸杆现象,被市政府授予禁焚“先进集体”。

──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实施城市和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年发放保障金208万余元。加大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五保供养投入,年发放救济、优抚等款项共98万余元。积极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和企业退管工作,新增就业人员850人,接收退管人员248人。2004年,镇政府被授予合肥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荣获区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投入25万元对敬老院和公祭堂进行了维修改造;投入373万元为镇机关自聘人员、村居干部138人办理了社会保险。

着力推行计划生育“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管理机制,对村居计划生育家庭实施奖励扶助资金。5年来,兑现手术费、独保费等各类费用130余万元,广大群众执行计生政策的自觉性大大增强。5年来,出生人口率稳定在11.7‰,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为100%。2004年,我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被评为市、区“先进单位”。2006年,投入6万余元,完善镇计生服务所硬件设施,成功创建了全省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点服务所,开展了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及样本点基线调查工作,被市计生委列入合肥市计生工作20个乡镇示范点之一。

加大文化体育工作建设力度,组团参加省、市、区比赛,共夺得26枚金牌。2006年,为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举办了文化艺术节大型广场文艺演出,投入5万余元组建大杨镇舞狮队、建设岗西村良余新村狮舞文化大院,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实现了文化活动向农村、社区、家庭辐射,营造了新农村文明乡风的氛围,被区政府授予新农村文化建设“突出贡献奖”。5年来,大杨镇先后被授予安徽省杜鹃花工程“优秀示范点”、安徽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王墩、照山社居委获得了安徽省全民健身“示范晨晚练点”。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平安创建取得实效。社区矫正工作于2006年8月顺利启动,开展了“民主法制示范村”、“法律进社区”创建活动,四个村均达到区、市示范标准。2005年,大杨村被授予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深入开展网吧整顿、安全检查、整治“四乱”、消防宣传等多种专项活动,彻底清除了大杨液化气站重大安全隐患。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了一些改革发展中的矛盾,保持了全镇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2005年,获得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06年,获得区消防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区“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集体、“无毒社区”单位称号,12个村居获得“平安村居”称号、5家企事业单位获得“平安单位”称号。

积极支持共青团工作,组织团员投身新农村建设。5年累计改好卫生厕所达2000余座。镇团委连续3年获区先进团组织称号。2005年,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2006年,大杨青年中心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中心”。

发挥妇女同胞半边天作用,开展创新“双学双比”工作,进行多种技术培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培养女经纪人,为农村家庭增收致富做好服务。镇妇联先后获得市“双学双比”活动先进协调组织、区“优秀妇委会组织”称号。

镇财政管理有序,资金调度及时,强化集中核算,实现统一审核,季度会审,定时通报,为实现科学决策提供了准确真实的依据。2006年,获得区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

扎实开展民兵和预备役建设工作,镇政府连续5年被区评为武装工作和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投资1100多万元新建五里拐、跃进、十张、新农四所小学,改造学校危房2400平方米。创建省教育示范镇活动,通过市级验收;“两基”工作积极做好迎接国家检查。

镇政府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积极支持老龄委、关工委、残联、宗教、工会等单位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工作。连续2年,被授予区工会组织“先进单位”。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5年来,政府班子坚持以“高效型”、“学习型”、“诚信型”、“阳光型”四型政府建设为统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统筹发展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大大增强。大杨、谢岗两村率先开展村务公开试点工作,2006年,投入8万元制作标准化村务公开栏,举办了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现场会,成功创建了市级村务公开示范镇、示范村。认真办理各级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依法实施村(居)委换届选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

加强政府廉政建设。从党政班子成员做起,严格执行政府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法律程序,实行网上信息,加强对森林公园恢复楼等重点工程招投标工作,对重大建设项目实行跟踪审计制度。提倡艰苦创业,勤俭办一切事业。认真抓好政府采购和监督,从源头上防止现象的发生。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进行清理登记,建立健全有效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开展了镇、村清财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村(居)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清理了债权债务。高度重视工作,积极推行首问“负责制”,坚持领导班子接待日制度,认真接待和办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维护了社会稳定。

持续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制定了挂牌上岗、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添置指纹考勤机实行上下班打卡办法,印发《大杨镇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意见》、《制度汇编》到各村居、机关各部门。狠抓工作作风建设,强化责任落实和工作督查,严格奖惩措施。通过实施为民办事全程,转变了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也进一步改善了经济发展环境,确保政府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

镇政府2005年被区委、区政府授予两个文明“先进单位”;2006年,被市政府授予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2005年,连续2年在区委、区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中获得优秀。

5年的艰辛探索和激情实践,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给我们开创新业,勇当先锋,实现跨越式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总结5年来的政府工作,我们深深感到:

一,思路决定出路。大杨这5年的快速发展,就在于我们确定了一条符合镇情的发展思路。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我们以推进大杨城市化为主线,建设“四带”“四园”,发展二、三产业,路越走越宽。从2001年开始,我们用2年时间,跳出农业抓农村,减少农村抓发展,以小城镇建设为龙头,实施大杨镇一次创业,改变了原纯农业乡镇的发展模式。从2003年开始,实施城市化战略,开展二次创业,打造“四大经济带”,使全镇70%的区域、66%的人口逐步实现了由农村到城市、由农民到居民的不断转变,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大杨的发展也进入快车道。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大杨镇之所以发展快,形势好。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把发展作为强镇富民的第一要务。全镇上下始终把发展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门心思谋发展,想发展。几年来,大杨镇中心镇区从无发展到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从无发展到2万人,工业从无到有,现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2003年入驻产业园的合肥建工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2006年完成产值4171.6万元,增加值1460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比增长216%、189%。

三,实干才能出生产力。树立大干、苦干的精神,不计报酬,只求奉献,在困难中求机遇,在低谷中求发展,不争论,只讲干,试试看,已成为大杨人民的实干精神。正是有大家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我们才克服了数不尽的困难,战胜了常人难以承受的风险,干出了别人不敢想的业绩。没有模式,走出去学习借鉴,自己创造;没有资金,想方设法招商引资,盘活土地。2002年,在全市第一家办起了乡镇3平方公里工业园,几年来自筹资金,投资1亿多元,引进项目70余个,成为我镇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四,团结才能出战斗力。一个有战斗力的团体,肯定要上下团结一心,共谋事业。一盘棋、大合唱、整体战,已成为大杨干部的扎实作风。从镇机关到村居、企事业单位,广大干部群众能够服从大局、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发展事业不争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镇几年内征地拆迁涉及到9个行政村、86个村民组,人口1.4万人,征地总面积2万余亩,拆迁总面积135万平方米,如此浩大的征地拆迁工程,内部的矛盾可以说层出不穷。我们都一个个解决了,有力证明了本届政府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也凝聚着全镇干群的智慧和心血,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厚爱。在此,我代表大杨镇人民政府,向为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镇人民,向各位代表,并通过大家向所有关心、支持大杨工作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镇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政府职能转变任重道远,机关作风建设有待加强,少数党员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二是经济总量不大,综合实力不强,表现在现有企业规模不大,商业网点不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比例太小,第三产业稳步发展但尚未形成气候。三是招商引资的观念和措施陈旧,方法不多。四是市容管理重难点增多,集镇内部及沿路环境有待改善。五是社保工作和社会稳定工作压力较大。六是产业园的进驻企业的建设进度较慢,投产运营企业效益不高,缺少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和名牌产品。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缓慢,老村庄改造进展不快,全镇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镇融入城市的进程。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深刻剖析原因,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坚持科学发展,积极创建经济强镇,着力构建和谐大杨

今后5年,是大杨镇在新起点推进新跨越的关键时期。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镇,大杨经济正一路疾走,但身置大格局,我们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慢进则退的严峻形势。区委、区政府提出“三产富区、工业强区、开放兴区、环境立区”的发展战略,制定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对大杨的发展寄予厚望,我们责无旁贷。现在,我们面临更加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期,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更加成熟。从宏观形势看,我国市场经济已经进入城市主导型发展阶段,象大杨这样处于城市近郊的乡镇,已经成为城市资源第一辐射地;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是我们推进大杨城市化进程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合肥市委提出“三大推进”,奋力向现代化大城市目标跨越式发展,对大杨大部分地区已做出控制性评细规划;区委规划建设大杨商业副中心,为大杨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有力的政策支持。从面临的机遇看,四里河路即将全线建成通车,正在建设的北环高速、合淮阜高速,即将建设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和机场快速通道,都在大杨周边,我镇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更加凸显。为我镇加快城市化战略,实施外向发展,接受东部地区产业资金转移,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南淝河沿镇南绕镇而过,中北部大房郢水库、董铺水库分列东西,生态环境十分优美,有利于建设适宜人居、便于物流的商贸地产经济强镇。从自身的条件看,第十二届人代会以来,我镇经历了二次创业,经济快速增长,初步形成了“四大经济带”,产业集聚力和支撑力不断增强,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正在实施的森林公园、大杨明发商业广场、大杨产业园、高新农业科技园、墨荷园等重大项目必将大大拉动未来几年大杨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在5年来的发展实践中,全镇广大干部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解放,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得到提高,大杨干部想干事、会干事、也能干成事,这是跨越式发展最有力的组织保证。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大干快上,继续保持争一流的胆略和气魄,就一定能开创大杨更加美好的明天。

今后5年,全镇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一个统揽,组织二个突破,实施三大战略,加快“四带”“四园”建设。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全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重点工程为突破,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经济强镇战略、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战略,进一步把“四大经济带”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加快“四园”建设步伐。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面建成经济更加繁荣、生活更加宽裕、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的“新大杨”。

到2010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亿元,年均递增34.8%;固定资产累计投资100亿元;财政收入超亿元,年均递增22.7%;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年均递增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今后5年期间,完成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压力很大,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必须采取六大措施:

(一)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在建工程,打通四里河南路;对森林公园、大杨明发商业广场、小钱郢新村建设要加快速度,尽快将新房交付被拆迁群众;完善小区内各项配套设施,让群众安置好、稳得住。实施拟建工程,做好老街改造,将老街改造至长丰交界;加快产业园区向南推进,用3年时间完成产业园南区建设及基础设施的配套工程;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西片四村工作落脚点,扩建环湖北路,用5年时间,将西片四村建设成为以高科技农业园为带动的环湖北路城郊型农业经济带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争取3—5年时间完成2500亩的湖畔新城建设框架,走出一条保护与发展的和谐之路。

(二)推进“四大经济带”规模发展。结合老街改造,加快建设以大杨明发商业广场为龙头的大杨商业副中心,推进四里河路三产商贸经济带规模发展;加快大杨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园区档次,大力引进一批规模型、关联型企业,推进合淮路工业经济带规模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环湖北路城郊型农业经济带规模发展;加快合肥森林公园建设,结合合肥十景之一的“墨荷园”开放,推进南淝河旅游经济带规模发展。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正确把握和积极推进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现代农业,力争3-5年内传统农业从大杨全面退出。二是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理念。三是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好中心村。四是扎实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五是以素质提升为核心,培育新农民。六是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尚。七是加强村(居)组织配套建设,创建好班子。八是以民主管理为要求,实现村民自治。九是以社会和谐为理想,搞好社会事业。

(四)推进工业做大做强。进一步贯彻落实合肥市工业立市方略,树立“工业强镇”意识,着力推进“经济强镇”战略,打造好工业发展平台,集聚先进加工制造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奋力实现工业经济新跨越,为实现“城市化”战略提供强大支撑。进一步整合优化大杨产业园,扶持优势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一批优势明显、前景良好、主业突出的大型企业,培育一批如宏源电力等省市、全国知名的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

(五)推进投资引资工作。牢固树立“发展为上,投资为本”理念,强化领导,层层分解任务,严格奖惩措施。“放下身段、跨前一步、伸出双手”,突出抓好引进和在建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做好大房郢水库坝下区部分区域内招商引资工作,选准项目乘势而上,加快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六)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切实增强发展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更加激昂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当前,大杨正处于跨越式发展时期,各村(居)、机关各部门、产业园、各现场工作办公室都要围绕加快发展振兴大杨,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在抓好思想教育上有新起色,要在强化干部素质上有新提高,要在加强制度建设上有新作为,要在严明工作纪律上有新成效,要在服务发展上有新局面,领导带头,做好表率,务求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以良好的工作作风促进我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三、坚持以发展统揽全局,扎实做好2007年各项工作

2007年,是大杨镇实现经济强镇的关键一年。全镇上下要扎实苦干,顽强拼博,用良好的开端,为实现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7年主要经济指标建议为:全镇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增长19.6%;其中工业投资1.93亿元,增长50%。完成工业总产值4亿元,增长50.9%,其中规模工业完成产值3.3亿元,增长50%。工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35%,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2亿元,增长30.6%。实现财政收入4800万元,增长13%;其中工商税收3000万元,增长17.6%。农民人均纯收入7032元,增长13.8%。完成招商引资市外资金3.6亿元,增长20%。

2007年,镇政府将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着力抓好“工程”:

1、森林城建设工程。加大与市城司合作,加快森林城建设,完成森林城内部网络工程,打通四里河南路。

2、明发商业广场建设工程。多方服务协调明发集团加快商业广场建设,力争2007年配合明发集团完成五星级宾馆建设任务。

3、大杨产业园建设工程。服务现有项目建设,促其尽快建成投产。打通大创南路,启动实施产业园南区,争取引进20家工业企业入驻。

4、拆迁安置工程。完成森林城安置一期工程,实施二期工程,启动明发商业广场和大创南路拆迁安置工作。

5、房地产开发工程。支持中房公司工程尽快开工建设,服务燃气公司、自来水公司和电厂房地产开发项目加快建设速度。

6、新农村建设工程。建成岗西良余新村,建设十张新村,启动水库、谢岗和岗西新村等新农村示范点,整治大杨柳叶新村。

7、花草基地建设工程。支持蓝斯凯花卉、红方绿菌草皮、万春绿化等9个农业生态项目做大做强,争取新引进农业生态项目及农家乐项目6个以上。

8、招商引资工程。加大大杨对外宣传力度,完善大杨项目库建设,按照生态商贸地产经济重镇定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完成区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2007年,完成上述目标和重点工程,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抢前构筑新一轮发展框架

加快森林城拆迁复建工作,本着以房地产开发带动生态环境建设、以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开发的思路,完成公园中心活动区、综合服务休闲区、主题乐园、国际花卉园等主要景点工程,开发湖景、河畔等五大社区,把森林公园建设成以生态旅游和生态人居为主导,集休闲度假、商务娱乐、旅游运动、生活居住为一体的生态复合型服务城区。依托合淮路、四里河路便利的交通优势和毗邻大房郢水库生态优势,集全镇之力,整合资源,优先加快发展以香港明发集团为龙头、重点节点商业网络为补充的四里河路商贸经济带,把该区建成庐阳区商业副中心。通过内培外引等方式,增加商贸企业数量,状大商贸企业规模,形成高档娱乐休闲业、餐饮业、物流业、运输业等各产业空间布局合理、服务配套齐全的大商贸格局,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抓住“工业立市”契机,加快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园区的规模。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入园,强化园区的产业支撑,项目布满并全部建成投产,实现产值、效益和税收同步增长。树立“希望在民间、活力在民营、发展靠民力、稳定靠民富”的民本意识,为企业实行全程办证等服务,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加速民营经济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组建家具、机械、电子、印刷等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增强整体竞争实力,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2007年,全镇计划建成15家上规模工业企业,争创3个亿元以上企业;产业园计划完成企业总产值9.8亿元,整合税源,实现工商税收1500万元。

(二)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以林业和苗木花卉产业为主导,以高科技农业园为龙头,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村致富带头人,建立专业协会,逐步构建环湖北路集苗木花卉、无公害农产品、旅游休闲三位一体的特色生态农业经济带。2007年,力争引进或扶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以上,农村致富带头人15人以上,建成特色专业化生产基地1个以上,促进全镇农业生产的优化和升级。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完善各项水利工程,硬化谢岗村提水渠道,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加快道路建设,修好科学岛路,按市政道路标准拓宽环湖北路。大力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完成苗木培育600亩、造林2万株,完成草坪培育800亩。积极推进封林禁牧、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

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推进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开展就业培训,缓解我镇非农业人口的就业压力,力争2007年未,我镇非农业人口劳动力就业率达90%以上。建成谢岗村150亩连片钢架大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发展,使土地集中到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手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让农户在得到土地租金的同时,还能增加务工收入。

继续推进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支持中房公司工程,开展蔚老新村建设。工、青、妇、团、文教、社会事务、宣传等部门联合强化村庄环境整治,开展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垛,改水、改路、改厕、改灶“四清四改”活动,让30%的村庄面貌明显改观,努力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深入开展村居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镇居民素质,使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果。

加快社区建设和市容创建管理工作,突出查违长效管理,登门上户,加大垃圾处理费征收力度,在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素质上取得新突破。按照“利于发展,便于管理”的原则,完成北片部分村撤村建社区工作;按照“硬件完善、软件提升”的要求,加快新设立社居委办公服务用房建设,切实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市容环卫管理工作继续推行以人员定岗为主的网络化管理机制,按“三个一”标准,确立“三评奖”制度,强化工作督查和责任追究,实现市容环卫工作精细管理、长效管理,提升城市化管理水平。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高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水平。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地区经济活力

抓好湖畔新城等重点旅游景区的规划和开发,强化对外宣传,培育特色旅游品牌,形成南淝河景区、森林公园、明发商业广场、墨荷园、湖畔新城、高科技林业示范园、水库半岛生态农业基地、“苗木花卉特色岗西村”,点线结合、水陆联动、商农相助的旅游工作新格局,努力建设旅游乡镇。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商贸业态,强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现村村有超市。按市场规律强化农村集贸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做到谁投资,谁管理,谁得益。积极推进“四带四园”建设步伐,完善功能配套,把镇区规模做大,形象做美。

(四)加快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做大管严政府财力,确保全年财政收支平衡。科学培植财源,强化税费征管。重点扶优扶强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培育更多的纳税大户。利用多种税控手段,切实强化税收征管。坚持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和“人情税”等不法行为,做到应收尽收。

深化财政改革和创新,加强收入级次管理。进一步强化和规范会计集中核算,积极稳妥地推进核算中心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着力推进非税收入征管改革工作。依法强化政府采购监管,改进采购方式,规范采购行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继续推行政府投资工程公开招投标制度。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开支,确保政权建设、工资发放、社会保障及农业生产。开展增收节支,控制招待费支出,大力精简会议,建设节约型机关。切实抓好镇村财政建设,进一步增加镇村财政收入,提高镇村财政运行质量。

(五)努力为民办实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坚持以维护民生为根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推行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特困人口生活救济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困难居民基本医疗救助制度,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力争全镇所有农民能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认真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做好岗西新校的筹建工作,继续把事关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列入今年为民办实事工程。

(六)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和谐大杨建设

加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增强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切实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全镇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控制在100%、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加强文化体育网络管理,逐步壮大文化体育骨干队伍,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加快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建设步伐,搞好电信和有线电视服务工作。加大社区文体设施建设力度,结合新建村(居)办公楼工作,抓好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建设。组织好文化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引领基层文化生活。

推进军民共建,大力发展电力、交通、保险等各项事业。全面做好兵役、人防、民族、宗教、老龄、地震、档案等方面工作。

将“平安大杨”创建活动,延伸到校园、企业和家庭。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建立健全民调工作网络,积极稳妥做好安置帮教工作。不断完善社区矫正人员、经费保障,充分发挥社区基础性作用。强化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和全民群防工作,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对村居实行年终岗位目标责任考核,继续抓好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积极构建和谐社区、和谐村居、和谐企业、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和谐大杨。

四、坚持以落实“三大推进”为准绳,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建设“四型”政府,落实“三大推进”,必须提高五种工作能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提高学习创新能力。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努力培养一支有本领、敢负责、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大力倡导敢试敢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保护闯劲、支持冒劲,善于把宏观与微观、上级政策和外地经验与本地本部门发展实际有机结合,用发展的办法、市场的手段和创新的精神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以创新的强势形成发展的强势。

(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切实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健全完善法制机构,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扎实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镇政府及各村居要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完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多方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邀请法律顾问和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坚持政务、村务、居务公开制度,继续加大投入,提高村(居)务公开质量,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

(三)提高决策执行能力。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责任机制,狠抓工作落实。从镇长职责分工开始,细化量化工作责任,层层分解重点任务,强化岗位目标管理考核,加大行政督查力度,坚持定期通报制度,严厉查处不作为、不配合等失职渎职行为,切实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继续推进政企、政事分开,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建好社会服务大厅,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深化全程办事制度。突出拥军优属这条主线,重点抓好扶贫救济、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通过政府网站,及时把政府决策、政务信息、服务程序、办事方法向社会公布。积极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实施行政效能责任追究,提高行政服务质量,确保政府工作高效运转,最大限度地实现“阳光政务”。

(五)捉高廉洁从政能力。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决反对各种奢侈浪费行为,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侵蚀,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五个不允许”规定。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警示教育,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发挥新闻舆论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进一步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巩固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聚集各方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立足发展,把好方向,出好思路,抓好大事,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选干部,以选准配好领导为抓手,激发各部门和村居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全镇经济快速发展。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现在,我代表大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拼搏奋进的5年

过去的5年,是大杨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5年,是建设力度空前、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5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5年,是开创大杨历史新局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5年。5年来,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坚持以“融入城市战略”为主题,以建设“四园”为突破,以打造“四大经济带”为抓手,一心一意谋发展,克服了许多预想不到的困难,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取得了比预想更好的成绩,为实现全镇“十一五”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经济建设突飞猛进。5年来,全镇区域生产总值由1.3亿元上升到5.5亿元,年均递增33.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900元上升到6180元,年均递增16.3%;财政收入由1660万元上升到4250万元,年均递增20.7%;全镇完成企业总产值由2.45亿元上升到12.1亿元,翻了二番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一产比重明显下降,二、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占镇域经济主导地位。*年,主要经济指标均呈两位数高速增长,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8.39亿元,增长63.6%;其中工业投资1.289亿元,增长61.1%。完成工业总产值2.65亿元,增长3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2亿元,增长46.6%。工业增加值0.96亿元,增长33.2%;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0.899亿元,增长50.2%;工商入库税金2550万元,创历史新高。

──城镇建设和管理日新月异。5年来,镇政府始终把实施城市化战略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作为拉动二、三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带动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区建设逐渐完善。近几年累计投入690万元,建成高桥、照山、龙王、王墩等4个社居委办公楼房和青年活动中心计5630平方米。*年又投入80万元,建成水库、谢岗两个村委会办公楼。岗西、十张、夹塘、五里拐、吴郢5个村居办公楼正在建设之中,提高了村居硬件设施水平。积极做好全镇卫生工作,引入省立医院在龙王小区投资建成1000余平方米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年,8个社区档案管理达市级标准,充分发挥出档案信息资源作用,增强了社区服务功能。*年,镇党委、政府将产业园1~4#厂房按价分配给吴郢等4个社居委,盘活了政府资产,也树立了村居服务企业、发展自身的意识。创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年,举全镇之力,强力推进查处违法建设工作。龙王社居委组织的“电厂路会战”拉开我镇拆违序幕,“杨郢、新大郢拆违大会战”掀起了全镇拆违高潮,声势浩大、规模宏大、效果良好,在全市带了好头。4个社居委被评为市无违建社区,12个单位被评为市无违建文明单位。全镇共拆除违法建设42万平方米,镇建设办、谢岗村、龙王、照山、高桥社居委被授予市查处违法建设先进集体,现正在申报市无违法建筑乡镇。大杨的主次干道路、住宅小区保洁面积发展到70万平方米,先后获得砀山路、环湖东路、合淮路、四里河路的保洁管理权。爱国卫生运动在市区检查中达标,除“四害”工作成绩突出。*年提前完成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任务,受市政府通报嘉奖。争创合肥市市容环卫管理“十强单位”已通过区市容局考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雷水路和四里河路北段拓宽工程相继建成顺利通车,为发展北片农业经济、启动老街改造及四里河路商贸经济带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四里河路南段即将完工,合淮公路、环湖北路拓宽工程也列入到省市近年工作计划之中。5年来,累计投资近38亿元,开发建设总面积150余万平方米,新修道路19万平方米,相继建成集镇中心文化商贸区、产业园区、墨荷园、高科技农业园、移民住宅区、农民别墅区和湖滨花园等小区,陆续建成中心幼儿园及五里拐小学等6所标准化校园,引进建成3所中、高等院校,不断加大镇区水、电、路、灯、通讯、有线电视和绿化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卫配套齐全,城镇设施逐步完善。143、157、300路公交车穿镇而过,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招商引资成绩显著。成立招商中心,制定优惠政策,创新招商方式。5年来,共引进项目70余个,民营企业70多家。特别是*年,镇调整了招商机制,拓宽了招商渠道,加大农业及三产招商力度,引进蓝斯凯花卉、红方绿菌草皮等农业龙头企业;涌现出夹塘光大建筑工程公司等2家年纳税额超百万元的村居私营企业;特别是成功引进了香港明发集团,注册资金1000万美元,计划投资10亿元,拟开发建设面积54万平方米的大杨镇明发商业广场,将建一座五星级大酒店,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不少于3家。该项目已拆迁完毕,今冬明春可望开工建设,计划3年建成。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是标志着大杨镇今后的拆迁安置工作将步入良性循环。此举促进了我镇四里河路三产商贸经济带发展,对我镇实现城市化战略,具有划时代意义。*年,全镇共引进100万元以上项目37个,其中过亿元以上项目2个。预计完成实际到位市外资金3亿元,占年任务的107%,其中省外资金2.69亿元,占年任务的168%;完成实际到位境外资金600万美元,成绩显著,有望获得区特等奖。

──森林公园安置稳步推进。城市森林公园征地7000余亩,相关费用发放结束,拆迁90余万平方米,涉及拆迁安置人口8000余人,一期安置房28万平方米已经竣工,1.5万平方米公共建筑已经封顶,主干路及下水、电力、通信、自来水、绿化亮化、燃气等基础设施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也正在办理之中。

──新农村建设创出亮点。5年来,全镇有8个行政村撤村建居,建成大杨花园、卫庄、龙王、红旗、湖滨、草塘等多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社区。*年,完成了全镇新农村布点规划和十张新村、岗西良余新村、大杨柳叶新村建设及整理规划。投入300多万元,完成岗西良余老村庄改造工程,70余户新居建设正在进行。启动十张村小钱郢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该项目于*年11月开工建设,是我镇实施“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战略”的标志性工程。结合城中村改造,完成五里拐村新大郢、龙王杨郢等村民组拆迁工作,做好明发商业广场项目建设的管理与服务,促其尽快建成四里河路商业副中心。完善对卫庄新村、大洋湖滨等新村的配套建设。投资15万余元新建卫庄新村健身广场,承办庐阳区新农村文化大院启动仪式。大杨湖畔生态新城项目,在*年香港徽商大会中已意向签约。镇团委联合合肥学院,建立了“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工业经济实力逐步壮大。加大产业园建设,合淮路工业经济带初显雏形。5年来,累计投入1.36亿元,完善了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与绿化。园区吸纳项目、聚集产业能力进一步增强。涌现出宏源电力、中国机械第五工程公司、虹达电信电缆、宝元物流等一批年产值超千万元的知名骨干企业。调整充实产业园干部力量,保证了产业园的稳步发展,现入园企业共71家,工业总投资达3亿元。年工业产值达8.9亿元,出口创汇150万美元。*年,工业区工商税收达1000万元。按照政策要求,铁腕清理闲置土地,使130亩工业用地重新焕发生机,近期将有3家投资超3000万元的工业企业入园。

──生态农业区建设加快。5年来,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完成多处泵站、小二型水库修建,硬化渠道、整治支渠。兴修、硬化村组道路50公里。*年又投入80万元修成柳叶村民组水泥路1500米;支付45万元修通高桥社居委沙石路1600米。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环湖北路的2300亩中低产田改造为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郊型现代化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获得区“林(瓜)果支柱产业”称号;2003年,获得市农业科技“十佳项目”表彰。在安农大部级农业科技园的辐射下,全镇把发展苗木花卉作为农业主导产业,现拥有退耕还林和水涵养林8000亩,苗木花卉基地2400亩,*年新增1200亩。先后获得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市发展林业“先进单位”称号。岗西村*——*年,2年发展苗木花卉基地面积达1300亩,被区政府命名为“苗木花卉特色村”;摸索出一条集体带农户的路子,成立“北方苗木花卉有限公司”,被市政府授予合肥明星企业。

贯彻落实各项涉农政策。*年,向群众发放了粮食补贴资金11万元,退耕还林资金139.7万元,租地绿化资金93万元,水源涵养林补贴资金537万元。5年累计投入11万余元,有效抓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年,获市级动物防疫工作“先进单位”。全面落实禁焚工作,*年保证了全镇没有发生一例焚烧秸杆现象,被市政府授予禁焚“先进集体”。

──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实施城市和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年发放保障金208万余元。加大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五保供养投入,年发放救济、优抚等款项共98万余元。积极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和企业退管工作,新增就业人员850人,接收退管人员248人。*年,镇政府被授予合肥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先进单位”;*年,荣获区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年,投入25万元对敬老院和公祭堂进行了维修改造;投入373万元为镇机关自聘人员、村居干部138人办理了社会保险。

着力推行计划生育“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管理机制,对村居计划生育家庭实施奖励扶助资金。5年来,兑现手术费、独保费等各类费用130余万元,广大群众执行计生政策的自觉性大大增强。5年来,出生人口率稳定在11.7‰,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为100%。*年,我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被评为市、区“先进单位”。*年,投入6万余元,完善镇计生服务所硬件设施,成功创建了全省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点服务所,开展了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及样本点基线调查工作,被市计生委列入合肥市计生工作20个乡镇示范点之一。

加大文化体育工作建设力度,组团参加省、市、区比赛,共夺得26枚金牌。*年,为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举办了文化艺术节大型广场文艺演出,投入5万余元组建大杨镇舞狮队、建设岗西村良余新村狮舞文化大院,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实现了文化活动向农村、社区、家庭辐射,营造了新农村文明乡风的氛围,被区政府授予新农村文化建设“突出贡献奖”。5年来,大杨镇先后被授予安徽省杜鹃花工程“优秀示范点”、安徽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王墩、照山社居委获得了安徽省全民健身“示范晨晚练点”。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平安创建取得实效。社区矫正工作于*年8月顺利启动,开展了“民主法制示范村”、“法律进社区”创建活动,四个村均达到区、市示范标准。*年,大杨村被授予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深入开展网吧整顿、安全检查、整治“四乱”、消防宣传等多种专项活动,彻底清除了大杨液化气站重大安全隐患。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了一些改革发展中的矛盾,保持了全镇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年,获得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年,获得区消防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区“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集体、“无毒社区”单位称号,12个村居获得“平安村居”称号、5家企事业单位获得“平安单位”称号。

积极支持共青团工作,组织团员投身新农村建设。5年累计改好卫生厕所达2000余座。镇团委连续3年获区先进团组织称号。*年,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年,大杨青年中心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中心”。

发挥妇女同胞半边天作用,开展创新“双学双比”工作,进行多种技术培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培养女经纪人,为农村家庭增收致富做好服务。镇妇联先后获得市“双学双比”活动先进协调组织、区“优秀妇委会组织”称号。

镇财政管理有序,资金调度及时,强化集中核算,实现统一审核,季度会审,定时通报,为实现科学决策提供了准确真实的依据。*年,获得区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

扎实开展民兵和预备役建设工作,镇政府连续5年被区评为武装工作和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投资1100多万元新建五里拐、跃进、十张、新农四所小学,改造学校危房2400平方米。创建省教育示范镇活动,通过市级验收;“两基”工作积极做好迎接国家检查。

镇政府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积极支持老龄委、关工委、残联、宗教、工会等单位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工作。连续2年,被授予区工会组织“先进单位”。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5年来,政府班子坚持以“高效型”、“学习型”、“诚信型”、“阳光型”四型政府建设为统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统筹发展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大大增强。大杨、谢岗两村率先开展村务公开试点工作,*年,投入8万元制作标准化村务公开栏,举办了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现场会,成功创建了市级村务公开示范镇、示范村。认真办理各级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依法实施村(居)委换届选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

加强政府廉政建设。从党政班子成员做起,严格执行政府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法律程序,实行网上信息,加强对森林公园恢复楼等重点工程招投标工作,对重大建设项目实行跟踪审计制度。提倡艰苦创业,勤俭办一切事业。认真抓好政府采购和监督,从源头上防止现象的发生。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进行清理登记,建立健全有效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开展了镇、村清财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村(居)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清理了债权债务。高度重视工作,积极推行首问“负责制”,坚持领导班子接待日制度,认真接待和办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维护了社会稳定。

持续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制定了挂牌上岗、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添置指纹考勤机实行上下班打卡办法,印发《大杨镇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意见》、《制度汇编》到各村居、机关各部门。狠抓工作作风建设,强化责任落实和工作督查,严格奖惩措施。通过实施为民办事全程,转变了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也进一步改善了经济发展环境,确保政府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

镇政府*年被区委、区政府授予两个文明“先进单位”;*年,被市政府授予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年、*年,连续2年在区委、区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中获得优秀。

5年的艰辛探索和激情实践,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给我们开创新业,勇当先锋,实现跨越式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总结5年来的政府工作,我们深深感到:

一,思路决定出路。大杨这5年的快速发展,就在于我们确定了一条符合镇情的发展思路。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我们以推进大杨城市化为主线,建设“四带”“四园”,发展二、三产业,路越走越宽。从2001年开始,我们用2年时间,跳出农业抓农村,减少农村抓发展,以小城镇建设为龙头,实施大杨镇一次创业,改变了原纯农业乡镇的发展模式。从2003年开始,实施城市化战略,开展二次创业,打造“四大经济带”,使全镇70%的区域、66%的人口逐步实现了由农村到城市、由农民到居民的不断转变,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大杨的发展也进入快车道。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大杨镇之所以发展快,形势好。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把发展作为强镇富民的第一要务。全镇上下始终把发展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门心思谋发展,想发展。几年来,大杨镇中心镇区从无发展到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从无发展到2万人,工业从无到有,现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2003年入驻产业园的合肥建工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年完成产值4171.6万元,增加值1460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比增长216%、189%。

三,实干才能出生产力。树立大干、苦干的精神,不计报酬,只求奉献,在困难中求机遇,在低谷中求发展,不争论,只讲干,试试看,已成为大杨人民的实干精神。正是有大家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我们才克服了数不尽的困难,战胜了常人难以承受的风险,干出了别人不敢想的业绩。没有模式,走出去学习借鉴,自己创造;没有资金,想方设法招商引资,盘活土地。2002年,在全市第一家办起了乡镇3平方公里工业园,几年来自筹资金,投资1亿多元,引进项目70余个,成为我镇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四,团结才能出战斗力。一个有战斗力的团体,肯定要上下团结一心,共谋事业。一盘棋、大合唱、整体战,已成为大杨干部的扎实作风。从镇机关到村居、企事业单位,广大干部群众能够服从大局、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发展事业不争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镇几年内征地拆迁涉及到9个行政村、86个村民组,人口1.4万人,征地总面积2万余亩,拆迁总面积135万平方米,如此浩大的征地拆迁工程,内部的矛盾可以说层出不穷。我们都一个个解决了,有力证明了本届政府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也凝聚着全镇干群的智慧和心血,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厚爱。在此,我代表大杨镇人民政府,向为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镇人民,向各位代表,并通过大家向所有关心、支持大杨工作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镇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政府职能转变任重道远,机关作风建设有待加强,少数党员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二是经济总量不大,综合实力不强,表现在现有企业规模不大,商业网点不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比例太小,第三产业稳步发展但尚未形成气候。三是招商引资的观念和措施陈旧,方法不多。四是市容管理重难点增多,集镇内部及沿路环境有待改善。五是社保工作和社会稳定工作压力较大。六是产业园的进驻企业的建设进度较慢,投产运营企业效益不高,缺少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和名牌产品。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缓慢,老村庄改造进展不快,全镇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镇融入城市的进程。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深刻剖析原因,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坚持科学发展,积极创建经济强镇,着力构建和谐大杨

今后5年,是大杨镇在新起点推进新跨越的关键时期。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镇,大杨经济正一路疾走,但身置大格局,我们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慢进则退的严峻形势。区委、区政府提出“三产富区、工业强区、开放兴区、环境立区”的发展战略,制定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对大杨的发展寄予厚望,我们责无旁贷。现在,我们面临更加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期,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更加成熟。从宏观形势看,我国市场经济已经进入城市主导型发展阶段,象大杨这样处于城市近郊的乡镇,已经成为城市资源第一辐射地;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是我们推进大杨城市化进程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合肥市委提出“三大推进”,奋力向现代化大城市目标跨越式发展,对大杨大部分地区已做出控制性评细规划;区委规划建设大杨商业副中心,为大杨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有力的政策支持。从面临的机遇看,四里河路即将全线建成通车,正在建设的北环高速、合淮阜高速,即将建设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和机场快速通道,都在大杨周边,我镇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更加凸显。为我镇加快城市化战略,实施外向发展,接受东部地区产业资金转移,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南淝河沿镇南绕镇而过,中北部大房郢水库、董铺水库分列东西,生态环境十分优美,有利于建设适宜人居、便于物流的商贸地产经济强镇。从自身的条件看,第十二届人代会以来,我镇经历了二次创业,经济快速增长,初步形成了“四大经济带”,产业集聚力和支撑力不断增强,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正在实施的森林公园、大杨明发商业广场、大杨产业园、高新农业科技园、墨荷园等重大项目必将大大拉动未来几年大杨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在5年来的发展实践中,全镇广大干部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解放,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得到提高,大杨干部想干事、会干事、也能干成事,这是跨越式发展最有力的组织保证。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大干快上,继续保持争一流的胆略和气魄,就一定能开创大杨更加美好的明天。

今后5年,全镇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一个统揽,组织二个突破,实施三大战略,加快“四带”“四园”建设。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全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重点工程为突破,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经济强镇战略、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战略,进一步把“四大经济带”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加快“四园”建设步伐。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面建成经济更加繁荣、生活更加宽裕、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的“新大杨”。

到2010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亿元,年均递增34.8%;固定资产累计投资100亿元;财政收入超亿元,年均递增22.7%;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年均递增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今后5年期间,完成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压力很大,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必须采取六大措施:

(一)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在建工程,打通四里河南路;对森林公园、大杨明发商业广场、小钱郢新村建设要加快速度,尽快将新房交付被拆迁群众;完善小区内各项配套设施,让群众安置好、稳得住。实施拟建工程,做好老街改造,将老街改造至长丰交界;加快产业园区向南推进,用3年时间完成产业园南区建设及基础设施的配套工程;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西片四村工作落脚点,扩建环湖北路,用5年时间,将西片四村建设成为以高科技农业园为带动的环湖北路城郊型农业经济带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争取3—5年时间完成2500亩的湖畔新城建设框架,走出一条保护与发展的和谐之路。

(二)推进“四大经济带”规模发展。结合老街改造,加快建设以大杨明发商业广场为龙头的大杨商业副中心,推进四里河路三产商贸经济带规模发展;加快大杨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园区档次,大力引进一批规模型、关联型企业,推进合淮路工业经济带规模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环湖北路城郊型农业经济带规模发展;加快合肥森林公园建设,结合合肥十景之一的“墨荷园”开放,推进南淝河旅游经济带规模发展。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正确把握和积极推进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现代农业,力争3-5年内传统农业从大杨全面退出。二是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理念。三是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好中心村。四是扎实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五是以素质提升为核心,培育新农民。六是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尚。七是加强村(居)组织配套建设,创建好班子。八是以民主管理为要求,实现村民自治。九是以社会和谐为理想,搞好社会事业。

(四)推进工业做大做强。进一步贯彻落实合肥市工业立市方略,树立“工业强镇”意识,着力推进“经济强镇”战略,打造好工业发展平台,集聚先进加工制造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奋力实现工业经济新跨越,为实现“城市化”战略提供强大支撑。进一步整合优化大杨产业园,扶持优势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一批优势明显、前景良好、主业突出的大型企业,培育一批如宏源电力等省市、全国知名的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

(五)推进投资引资工作。牢固树立“发展为上,投资为本”理念,强化领导,层层分解任务,严格奖惩措施。“放下身段、跨前一步、伸出双手”,突出抓好引进和在建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做好大房郢水库坝下区部分区域内招商引资工作,选准项目乘势而上,加快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六)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切实增强发展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更加激昂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当前,大杨正处于跨越式发展时期,各村(居)、机关各部门、产业园、各现场工作办公室都要围绕加快发展振兴大杨,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在抓好思想教育上有新起色,要在强化干部素质上有新提高,要在加强制度建设上有新作为,要在严明工作纪律上有新成效,要在服务发展上有新局面,领导带头,做好表率,务求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以良好的工作作风促进我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三、坚持以发展统揽全局,扎实做好*年各项工作

*年,是大杨镇实现经济强镇的关键一年。全镇上下要扎实苦干,顽强拼博,用良好的开端,为实现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年主要经济指标建议为:全镇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增长19.6%;其中工业投资1.93亿元,增长50%。完成工业总产值4亿元,增长50.9%,其中规模工业完成产值3.3亿元,增长50%。工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35%,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2亿元,增长30.6%。实现财政收入4800万元,增长13%;其中工商税收3000万元,增长17.6%。农民人均纯收入7032元,增长13.8%。完成招商引资市外资金3.6亿元,增长20%。

*年,镇政府将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着力抓好“工程”:

1、森林城建设工程。加大与市城司合作,加快森林城建设,完成森林城内部网络工程,打通四里河南路。

2、明发商业广场建设工程。多方服务协调明发集团加快商业广场建设,力争*年配合明发集团完成五星级宾馆建设任务。

3、大杨产业园建设工程。服务现有项目建设,促其尽快建成投产。打通大创南路,启动实施产业园南区,争取引进20家工业企业入驻。

4、拆迁安置工程。完成森林城安置一期工程,实施二期工程,启动明发商业广场和大创南路拆迁安置工作。

5、房地产开发工程。支持中房公司工程尽快开工建设,服务燃气公司、自来水公司和电厂房地产开发项目加快建设速度。

6、新农村建设工程。建成岗西良余新村,建设十张新村,启动水库、谢岗和岗西新村等新农村示范点,整治大杨柳叶新村。

7、花草基地建设工程。支持蓝斯凯花卉、红方绿菌草皮、万春绿化等9个农业生态项目做大做强,争取新引进农业生态项目及农家乐项目6个以上。

8、招商引资工程。加大大杨对外宣传力度,完善大杨项目库建设,按照生态商贸地产经济重镇定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完成区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年,完成上述目标和重点工程,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抢前构筑新一轮发展框架

加快森林城拆迁复建工作,本着以房地产开发带动生态环境建设、以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开发的思路,完成公园中心活动区、综合服务休闲区、主题乐园、国际花卉园等主要景点工程,开发湖景、河畔等五大社区,把森林公园建设成以生态旅游和生态人居为主导,集休闲度假、商务娱乐、旅游运动、生活居住为一体的生态复合型服务城区。依托合淮路、四里河路便利的交通优势和毗邻大房郢水库生态优势,集全镇之力,整合资源,优先加快发展以香港明发集团为龙头、重点节点商业网络为补充的四里河路商贸经济带,把该区建成庐阳区商业副中心。通过内培外引等方式,增加商贸企业数量,状大商贸企业规模,形成高档娱乐休闲业、餐饮业、物流业、运输业等各产业空间布局合理、服务配套齐全的大商贸格局,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抓住“工业立市”契机,加快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园区的规模。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入园,强化园区的产业支撑,项目布满并全部建成投产,实现产值、效益和税收同步增长。树立“希望在民间、活力在民营、发展靠民力、稳定靠民富”的民本意识,为企业实行全程办证等服务,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加速民营经济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组建家具、机械、电子、印刷等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增强整体竞争实力,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年,全镇计划建成15家上规模工业企业,争创3个亿元以上企业;产业园计划完成企业总产值9.8亿元,整合税源,实现工商税收1500万元。

(二)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以林业和苗木花卉产业为主导,以高科技农业园为龙头,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村致富带头人,建立专业协会,逐步构建环湖北路集苗木花卉、无公害农产品、旅游休闲三位一体的特色生态农业经济带。*年,力争引进或扶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以上,农村致富带头人15人以上,建成特色专业化生产基地1个以上,促进全镇农业生产的优化和升级。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完善各项水利工程,硬化谢岗村提水渠道,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加快道路建设,修好科学岛路,按市政道路标准拓宽环湖北路。大力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完成苗木培育600亩、造林2万株,完成草坪培育800亩。积极推进封林禁牧、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

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推进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开展就业培训,缓解我镇非农业人口的就业压力,力争*年未,我镇非农业人口劳动力就业率达90%以上。建成谢岗村150亩连片钢架大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发展,使土地集中到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手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让农户在得到土地租金的同时,还能增加务工收入。

继续推进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支持中房公司工程,开展蔚老新村建设。工、青、妇、团、文教、社会事务、宣传等部门联合强化村庄环境整治,开展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垛,改水、改路、改厕、改灶“四清四改”活动,让30%的村庄面貌明显改观,努力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深入开展村居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镇居民素质,使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果。

加快社区建设和市容创建管理工作,突出查违长效管理,登门上户,加大垃圾处理费征收力度,在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素质上取得新突破。按照“利于发展,便于管理”的原则,完成北片部分村撤村建社区工作;按照“硬件完善、软件提升”的要求,加快新设立社居委办公服务用房建设,切实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市容环卫管理工作继续推行以人员定岗为主的网络化管理机制,按“三个一”标准,确立“三评奖”制度,强化工作督查和责任追究,实现市容环卫工作精细管理、长效管理,提升城市化管理水平。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高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水平。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地区经济活力

抓好湖畔新城等重点旅游景区的规划和开发,强化对外宣传,培育特色旅游品牌,形成南淝河景区、森林公园、明发商业广场、墨荷园、湖畔新城、高科技林业示范园、水库半岛生态农业基地、“苗木花卉特色岗西村”,点线结合、水陆联动、商农相助的旅游工作新格局,努力建设旅游乡镇。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商贸业态,强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现村村有超市。按市场规律强化农村集贸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做到谁投资,谁管理,谁得益。积极推进“四带四园”建设步伐,完善功能配套,把镇区规模做大,形象做美。

(四)加快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做大管严政府财力,确保全年财政收支平衡。科学培植财源,强化税费征管。重点扶优扶强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培育更多的纳税大户。利用多种税控手段,切实强化税收征管。坚持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和“人情税”等不法行为,做到应收尽收。

深化财政改革和创新,加强收入级次管理。进一步强化和规范会计集中核算,积极稳妥地推进核算中心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着力推进非税收入征管改革工作。依法强化政府采购监管,改进采购方式,规范采购行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继续推行政府投资工程公开招投标制度。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开支,确保政权建设、工资发放、社会保障及农业生产。开展增收节支,控制招待费支出,大力精简会议,建设节约型机关。切实抓好镇村财政建设,进一步增加镇村财政收入,提高镇村财政运行质量。

(五)努力为民办实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坚持以维护民生为根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推行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特困人口生活救济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困难居民基本医疗救助制度,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力争全镇所有农民能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认真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做好岗西新校的筹建工作,继续把事关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列入今年为民办实事工程。

(六)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和谐大杨建设

加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增强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切实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全镇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控制在100%、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加强文化体育网络管理,逐步壮大文化体育骨干队伍,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加快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建设步伐,搞好电信和有线电视服务工作。加大社区文体设施建设力度,结合新建村(居)办公楼工作,抓好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建设。组织好文化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引领基层文化生活。

推进军民共建,大力发展电力、交通、保险等各项事业。全面做好兵役、人防、民族、宗教、老龄、地震、档案等方面工作。

将“平安大杨”创建活动,延伸到校园、企业和家庭。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建立健全民调工作网络,积极稳妥做好安置帮教工作。不断完善社区矫正人员、经费保障,充分发挥社区基础性作用。强化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和全民群防工作,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对村居实行年终岗位目标责任考核,继续抓好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积极构建和谐社区、和谐村居、和谐企业、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和谐大杨。

四、坚持以落实“三大推进”为准绳,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建设“四型”政府,落实“三大推进”,必须提高五种工作能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提高学习创新能力。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努力培养一支有本领、敢负责、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大力倡导敢试敢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保护闯劲、支持冒劲,善于把宏观与微观、上级政策和外地经验与本地本部门发展实际有机结合,用发展的办法、市场的手段和创新的精神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以创新的强势形成发展的强势。

(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切实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健全完善法制机构,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扎实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镇政府及各村居要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完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多方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邀请法律顾问和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坚持政务、村务、居务公开制度,继续加大投入,提高村(居)务公开质量,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

(三)提高决策执行能力。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责任机制,狠抓工作落实。从镇长职责分工开始,细化量化工作责任,层层分解重点任务,强化岗位目标管理考核,加大行政督查力度,坚持定期通报制度,严厉查处不作为、不配合等失职渎职行为,切实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继续推进政企、政事分开,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建好社会服务大厅,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深化全程办事制度。突出拥军优属这条主线,重点抓好扶贫救济、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通过政府网站,及时把政府决策、政务信息、服务程序、办事方法向社会公布。积极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实施行政效能责任追究,提高行政服务质量,确保政府工作高效运转,最大限度地实现“阳光政务”。

(五)捉高廉洁从政能力。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决反对各种奢侈浪费行为,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侵蚀,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五个不允许”规定。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警示教育,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发挥新闻舆论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进一步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巩固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聚集各方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立足发展,把好方向,出好思路,抓好大事,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选干部,以选准配好领导为抓手,激发各部门和村居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全镇经济快速发展。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一是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呈现新的亮点。我镇依托循环经济产业,抓住政策优势,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建设有序推进。今年上半年,新引进一家建材公司——森山轻质材料厂,并于5月份试产;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吸引力,我镇对基地道路及自来水供给系统进行了提质改造,主供水管道已到达基地入口。此外,我镇按照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总体性规划,计划在长岭村新规划600亩作为二期开发建设用地,相关筹备工作正在进行。

二是项目招商引资来势较好。上半年全镇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00万元,共引进项目三个,在谈项目一个。其中在建项目有:森山轻质材料厂,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县榜塘彩砖厂,项目投资2000万元;宏信鞋业长塘分厂,项目投资500万元。金泉高铝土开发项目正在洽谈中。

三是各项经济指标有增有减。继续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为各大规模企业热情服务,排忧解难30余次,成功化解了离心机械厂企地纠纷、松山原砖厂遗留等问题。上半年,全镇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9亿元,同比减少10%;完成新增工业投入4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规模企业利润500万元,同比减少50%;实现规模企业产销率99.6%;上半年完成入库税金2200万元,同比减少50%。

二、坚持以农稳镇方针,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1.农业农村工作稳步发展。各村加大向上争取力度,政府各职能部门加大服务力度,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今年上半年,全镇共硬化村道2公里,拓宽公路31公里。完成各类水利工程586处,完成土石方55万方,其中完成高标准渠道11公里,清淤扩容30余口,防渗加固71口,清污渠道110余公里,治理病险水库5座,更新改造45千瓦以上机埠7台。完成涉及基础道路设施和水利建设等14个移民项目的申报工作,申报资金70万元。完成2个村农网改造,陈家垅村立电杆工作完成。二是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今年我镇早稻种植面积31840亩,全年集中育秧面积5300亩,新发展1家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全镇专业合作组织增至16家,涵盖了蔬菜、乌梅、湘莲、花卉苗木等产业,新增科技示范户30户、种粮大户28户;全镇完成义务植树11.4万株,组织村组四旁绿化造林10.4万株,完成新造油茶200亩,油茶抚育300亩,完成荒山造林100亩,完成封山育林200亩,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100亩,月塘、荷叶坝等村道绿化3公里、庭院绿化300多户;全镇现存栏生猪23745头,存笼家禽126192羽,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免疫率各99.3%,禽流感免疫率99.9%。积极处理10起丢弃病死畜禽事件,无害化处理死猪62头,死鸡27羽,有效地控制了动物疫病的传播和蔓延;全镇实现土地流转面积53590亩,成功引进市向阳苗木花卉有限公司在新龙潭村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金额达2亿元,开发3000亩山地和水田,农村经济发展形式不断优化。三是“双百工程”示范效应不断凸显。月塘村利用片区农业资源,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形成了以“花卉苗木、良种油茶、生态养殖、油菜种植、中药茨实、优质水稻”等六大产业为主导的农业发展格局。截至2013年6月份,该村已拥有1000亩高档优质双季稻示范基地、200亩中药茨实种植基地、150亩花卉盆景观赏基地、500亩油菜种植基地、3500亩油茶种植基地和200亩生态养殖基地,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1家,黑山羊养殖等农业科技示范户10户,种粮大户15户。新泉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投入60万元用于村道硬化,上半年硬化村道2公里,村容村貌不断改善。

2.民生工程建设热火朝天。一是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年我镇继续加强对城镇建设的投入,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200万元,项目建设投入400万元。分路口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和商务区的投入建设,使镇新镇区有了新的面貌,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展开。规划区紧紧依靠107国道和313省道为交通主动脉展开建设,目前已完成各级公路建设10.5公里,自来水管道27公里;安置小区建设已完工12栋,面积4.5万平方米;商务区完工5栋,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二是S313建设进一步推进。到6月份为止,省道S313段道路提质改造完成项目投资2100万元,完成投资总额的44.7%。其中,征地拆迁、青苗补偿等780万元,多杆迁移费用230万元,报批手续支付600万元,工程费用500万元。征地拆迁方面:全线征地129亩,拆迁房屋15栋,迁移坟墓83座,青苗设施补偿已经全部到位,涉及十三家单位的多杆迁移已经协调,正在抓紧施工。工程建设方面:到6月底止,完成土石挖填3万方,K3+475盖扳涵已经完工,二孔桥梁板预制已经完成,4根桩基已经浇灌3根。

3.农村环境整治成效明显。今年上半年,我镇在环境卫生上继续加大管理力度,制定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目标和考核方案。今年以来,出动宣传车近30天(趟),建设大型广告宣传栏2块,白化标语50条,电线杆悬挂宣传160块,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发放环保围裙400多个。成立了9人的专职环卫队伍,对镇区进行不间断维护,并在107沿线新建垃圾池8个,安装垃圾桶、垃圾箱、垃圾焚化桶等垃圾容器共计180个,拆除违章建筑36户,半年来顺利迎接县检7次,市检4次,环境整治工作受到了各级充分肯定。

三、坚持保障民生政策,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1.社会保障全面到位。一是慰问救助有温暖。春节开展“送温暖”活动,发放各类慰问金10.23万元,棉被40床。上半年慰问救助特困优抚、五保、城乡低保、残疾等共计200余人次,救助资金12万元,近600个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优抚对象得到了住院救助;上半年新申报五保对象22人,取消城镇低保3户、4人,取消农村低保4户、9人。二是合作医疗有保障。上半年本镇参合群众37925人,共计缴筹新农合基金180多万元,群众享受住院补偿金额570余万元,补偿率为55.57%;新农合门诊补偿3872人,补偿金额8.59万元。新农保工作目前已完成4479人,缴纳保费87.8万元,全镇已享受新农保政策对象达6411人。三是残联工作有亮点。今年以来,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105户,发放慰问金3万余元;落实了30户残疾人家庭的最低生活保障,为肢体残疾人赠送轮椅、拐杖;举办了残疾人养蜂培训班,肖冲村成立了“残疾人鸣鸽养蜂合作社”,泉丰村成立了全市首个村级残疾人协会,为残疾人解决了就业渠道问题。四是就业服务有举措。今年以来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5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300人,加大了在职人员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力度。

2.阳光计生全面铺开。加强计生队伍建设,全面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强化工作措施,狠抓目标任务的完成。上半年全镇共出生人口236例,违法生育二孩及多孩27例,其中一孩148例,二孩85例,多孩3例,男孩127人,女孩109人,计划生育率88.6%,性别比为116;新增奖扶对象34人,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780人,金额10.74万元。社会抚养费应征对象立案60件,征收社会抚养费40万元。

3.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按上级要求及时足额发放各种惠农补贴资金共计13项,共计发放660.9万元。其中发放上年度晚粮补贴50.8万元,综合补贴273.3万元,双季稻补贴196.7万元,粮食直补45.8万元。设立农机购置补贴窗口,受理农机补贴246份,补贴金额约20.67万元。

4.文教卫事业全面发展。成立了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并将图书馆、阅览室、青少年校外辅导活动中心及绿色网吧等设施全部免费投入使用;积极组织全镇参与“欢乐潇湘·幸福”大型群众文艺汇演活动,佐塘社区《欢聚一堂》节目获得县复赛三等奖;放映电影62场,完成了铁炉村的有线电视“村村通”工作;全面落实重点人群免费体检工作,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开展了主题为“预防接种,健康的保障”宣传活动,发放了预防接种知识宣传资料3000多份。镇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工程预算、设计、报建、网上招投标报名等前期工作全部完成,7月中旬即可进入招投标阶段。

四、坚持安全和谐原则,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一是安全生产常抓不懈。以本年度安全生产执法计划为大纲,结合“打非治违”、“安全生产活动月”、“烟花爆竹专项整治”等活动,对本镇范围内的各个安全生产场所进行了多批次的联合检查,组织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在土地庙集市、分路口安置小区、107国道沿线集中悬挂安全知识横幅30条,张贴标语120条。上半年对全镇2家正常生产的煤矿进行了20余次的下井检查,60余次的地面检查,对3家停工停产煤矿进行监督,防止其非法开采,尤其是加强对茶园煤矿关闭后的隐患大排查。严格落实驻矿制度,24小时驻矿盯守,杜绝违法生产。坚持安委会全会季例会制度,对行业、各领域安全工作认真进行“回头看”,逐一点评,及时通报全镇安全生产形势。上半年共排查安全隐患212处,整改到位209处,进行不定期检查68次,发现无证经营烟花爆竹8家,违法销售烟花爆竹3家。关闭了南方片石场,6月30日,在县煤矿关闭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对茶园煤矿依法进行了关闭。

二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今年以来,与各村(社区)及综治责任单位签定了综治维稳、、消防安全等5类责任状;继续推行领导干部挂牌接访和开门办公制度,畅通人民群众渠道;上半年共发放便民册30000份,开展走访310余次,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4起,镇、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介入调解59起,成功调解58起,成功率99%;上半年,我镇辖区发现刑事案件36起,较去年同期下降31%,其中“两抢两盗”案件25起,较去年同期下降7%,破案77起,打击处理13人,抓获逃犯5人,其中外省逃犯2人,全镇政治大局稳定,治安秩序良好。

三是群众工作做实做优。群众工作日制度得到全面落实,群众工作室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开展“真心实意解民忧,履职尽责化积案”的主题活动,上半年接待来访群众87批,近千人次,其中个案28起,已解决26起,矛盾纠纷49起,已解决48起,成功化解积案3件,签订停访息诉协议1份。发放《致全镇人民的一封信》2万份,提醒群众防范诈骗,投入2万元建立移动电话用户服务平台,发送“温馨提示”手机短信3万余条,在全镇各村(社区)、中小学校开展法律服务宣传活动,共计30余次。成立关闭茶园煤矿专项群众工作组,全面走访各利益群体,宣传好政策,疏导好情绪,确保了茶园煤矿关闭工作有序进行。

同时,人大、政协、工青妇、武装、老龄老干、科协等部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今年上半年,募集“春蕾助学”资金1万元,发放8人,完成企业工资集体协商15家,6月份启动2013年夏秋季征兵工作。

五、坚持固本强基道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1.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推动工作作风转变。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主题活动,举办“转变作风、忠诚履职、服务乡村”五讲五比演讲比赛,开展“入户双联”、“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困”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今年以来,共走访群众700多户,收到问题与建议共163条。强化干部绩效意识,坚持月工作例会,对村(社区)、站办单位涉及的党务、经济、计划生育、综治维稳、满意度评估等工作的考核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建立和完善机关内部管理制度,今年3月,将机关制度汇编进一步细化,印制成小册子,做到人手一本,以制度来约束、规范和激励人。认真落实中央的“八项规定”,加强部门预算,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今年以来,非生产支出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0%。坚持党委中心组和机关干部学习制度,提高干部学习能力,共计学习6次。弘扬传统美德,加强干部思想教育。4月25日,组织全体镇村干部、知名人士开展“心系灾区民众,秉承济世情怀”雅安地震募捐活动,共募集善款130375元;5月5日,组织全镇青年干部开展“红色韶山行”活动。全镇上下展现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

2.加强制度监督,政务党务公开全面落实。加强政(党)务公开组织领导,加快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完善政(党)务公开有关制度,做到日常性工作按月公开,阶段性工作按时公开,动态性工作随时公开,拓宽公开覆盖面;大力推进“首问责任制”和“谁接待,谁负责”的办事制度,确保群众办事能找到门,找对人,办好事,安好心,增强工作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和回复工作,确保社情民意畅通,确保党群、干群关系密切。

3.加强组织建设,基层战斗堡垒得到巩固。全面落实创先争优公开承诺制度和“一会四评”制度,“四议两公开”和村干部“五制管理”工作得到深入推广。一是夯实基层组织力量。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程序关和材料关,上半年共发展17名新党员,7人被吸收为预备党员,80人被列入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对象。充分发挥远教作用,全镇28个村实现了远教站点全覆盖,在村级总投入中明确3000元作为每村远教站点设备更新、远教操作人员工资发放、实用技术培训等经费。二是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在县下拨村干部的基本工资的基础上,村主任、计生专干每月增加工资额10%作为补助,镇另外给村三大干部每月增加200元。三是强化村级管理。严格执行站办所包村工作责任制,全镇12个站办所联系28个村及2个社区,司法及综治部门负责矛盾复杂村,农口站办负责重点工程建设村,经济部门负责村级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混乱村,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同时,加强村组财务管理,对村、社区财务进行全面审计,上半年共审计4个村,认真总结财务管理中好的做法并在全镇推广,在荷叶坝、月塘2个村试行组级财务村代管,财务管理规范到组。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财政运转压力空前。我镇当前财政状况及其困难,茶园煤矿被依法关闭,新源煤矿今年未产生任何效益,到目前为止,全镇仅完成财政税收2000多万元,同去年相比下降了50%,镇政府的日常开支及职工工作福利待遇均靠县财政拨款维持。同时,我镇民生工程任务繁重,支出陡增,在收入锐减而支出比例同比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镇财政保运转极为艰难,实现“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任务艰巨。

2.稳定经济发展困难。长期以来,构成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煤炭采掘业及与之相关的深加工业,今年来,受房地产行业影响,各大钢厂较之往年相比原材料需求出现压减,价格下滑,从而岛主选煤产业销售市场不景气。再加之煤炭挖掘业未完全恢复生产,给各大选煤企业带来原材料供应紧张。同时,镇其他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制造业等产业还处在发展起步阶段,在短时间内难以充当镇域经济的发展后盾。

3.综治维稳压力巨大。近年来,我镇小煤矿多数停工停产,矿区群众与矿业公司的矿群矛盾日益突出,房赔、田赔等赔偿呼声日益高涨,甚至妨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给社会稳定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茶园煤矿依法关闭后善后协调工作正在进行,如协调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大规模的或上访事件。同时,由于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很多来自煤炭行业的问题日益凸显,如矽肺、尘肺等职业病问题,群众要求企业进行赔偿,政府难以协调;自来水人饮工程水质问题由于历史承包原因,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变,成为易发矛盾的不稳定因素。

4.重点工程建设进度较慢。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建设用地缺乏,不利于项目引进、建设和基地健康发展;S313总投资4700万元,每公里投资达到840万元,由于谭煤高压专线、两道国防光缆、自来水、农村电网、移动、电信、有线电视等多杆迁移和征地折迁工作量大,导致预算大大超过,目前缺口资金达2500余万元;在S313公路建设中,不能全封闭施工,而且该路段通行的大都是大货车、大巴车,通行频率较高。加之,运往株洲砂砾石的大货车,超载超速严重。边通行边施工,不但影响施工进度,更重要的是造成施工的安全隐患。

5.矿区地质环境后续治理困难。镇由于长达70余年的煤矿开采,地表地貌破坏严重,受采煤影响的有9个村,约49平方公里,影响人群达2.8万人,水不能饮、田不能耕,房屋开裂、道路塌陷,矿区地质环境后续治理工作开展困难。

下半年工作计划

1.致力于镇村干部队伍建设和工作作风的转变。将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年”和“五讲五比”主题活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基层组织堡垒。在村级组织和站办所干部队伍中广泛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促进共同提高,营造和谐发展的工作氛围;加大干部使用和选拔力度,进一步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认真做好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增强全体上下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和镇域要兴、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增强镇村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确保在思想和行动上与镇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年各项量化指标稳中有升。

2.致力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总量的提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一切围绕发展,一切服务发展,一切让位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的实施“工作强镇”战略,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积极推进小煤矿兼并重组工作,引导重组后的公司尽快转换发展方式,步入正轨,做大做强煤炭产业,发挥好社会和经济效益。加快推进镇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建设,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良好的招商投资环境,完成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不断扩大我镇的外向度和影响力。

3.致力于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积极引导村级参与对新农村水、电、路、气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继续夯实和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加快S313筹资和建设进程,力争今年年底通车。切实改善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水源水质,维护用水秩序,继续争取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后期国债投入,扩大受益范围。加快农网改造力度,力争年底完成陈家垅、铁炉、花门、新泉、荷叶坝5个村的农网改造。着力推进“双百工程“建设,加快帮扶村和示范村的建设步伐。继续深化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特别是加大对村级环境整治工作的宣传和以奖力度,积极争取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后续治理项目和独立工矿区治理项目。

4.致力于创新社会管理和民本事业的发展。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继续做好新农合、新农保以及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巩固教育卫生工作,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推进泉丰小学合格学校建设和佐塘小学、肖冲小学、长岭中学、茶园中学等6所学校校舍维修改造,加快镇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建设进度,力争今年完成主体工程的80%。着力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科学探索加强和改进人口计生工作的新路子,使我镇的计生工作进入全县乃至全市的先进行列。深入开展“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探索和建立新时期农村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融洽干群关系,提高人民满意度。积极推进“平安”创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继续执行干部联点住矿制度,稳妥开展茶园煤矿关闭善后处置工作,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零伤亡”。

苗木花卉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题 记

时间回到10年前。

假如面前是一张湖南省老科协分布的全景图,上面依稀分布着七八个星点,长沙、娄底、益阳、衡阳……,寥若晨星。或许是时机未到,抑或是困难重重,这些散落分布的星点看上去稀少而又冷清。但是,身处其中的人却会发现,这种冷清之下,正暗自蕴藏着一股汹涌的正能量,只待时机成熟,这些点点星光就会发光发亮,布满三湘大地。因为,每个星点都代表一支老年科技人才队伍的存在。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老年人才已成为社会中一股强大的正能量,若将这股正能量利用起来将会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但在当时,因为条件不成熟,这种力量还在反复涌动,等待时机。只待时机成熟它便会汹涌喷薄而出,在社会中发挥巨大作用。这是一股潜在的社会正能量。也正是在这种正能量的推动之下,老科协组织随之孕育而生,并随着这种正能量的不断蕴积而逐步成长壮大。

湖南省老科协创建伊始,根据湖南省情,围绕人才兴国的发展战略把工作的切入点放在了服务“三农”上。然而,由于老科协组织建设以及活动运作还不够成熟和完善,直到二届理事会时,全省14个地市,只有8个地市成立了老科协。其中长沙市老科协虽然成立较早,但是8年时间却仅发展80多名会员。实际上在服务“三农”上并未发挥出实质性作用。当时,这不是湖南一省存在的问题。湖南省老科协组织建设上进程缓慢,也折射出全国各省区都存在的问题。

2002年,湖南省原省委书记熊清泉披挂上阵走到了湖南省老科协的前台,随着湖南省原政法委书记朱东阳、国防科技大学原政委汪浩、湖南省化工厅原厅长郎艺珠等人的加入,省老科协领导班子得到了加强,新的班子随之明确了湖南省老科协的发展之路。同时,随着中办发(2005)9号文件的出台,湖南省老科协组织建设的步伐从中游水平一跃上升为全国前列。截止到2012年3月,全省14个地市、126个县(区)全部成立了老科协,其中97.6%的乡镇和38.6%的社区以及15%的农村建立了老科协组织,会员总数达到了14.5万人。形成了上下左右、纵横交错的组织网络体系。 湖南老科协成为一支人才荟萃、网络从省会延伸到村落的编外科技大军,在威望、人脉、知识、研发、推广方面都具备着强大的实力和能力。

湖南省老科协组织网络的蓬勃发展,为老年科技人才发挥余热提供了有利的平台。老年科技人才所汇聚而成的巨大的正能量沿着老科协从省会到乡村的组织网络体系,输入到了湖南省的各个城市社区和乡村的田间地头。老科协组织的发展为蕴藏在社会中的巨大能量找到了理想的释放途径,老科协也深深扎根在了湖南省的各个角落。

一、“湖南模式”的序幕

在一次采访中,某省老科协一位领导对记者说:“湖南老科协工作做得好,大家有目共睹。但是,他们是因为有了一个人或者几个,工作才做的风风火火,没有形成固定而长期的发展机制。”;报告文学作家刘书良在《证实人的力量》一文中写道:“个人的力量在老科协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也是湖南省能把老科协做好的原因。”乍看上去,两种说法似乎是矛盾的。但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在湖南省的各级各类老科协组织中,选拔有能力、有魄力、有威望的人担任协会领导,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了的机制,即是重视人在老科协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湖南模式的生成,也正得益于这样的一种“机制”。

2002年,随着各地市老科协组织的建立,朱东阳凭借多年行政工作的经验,意识到要把湖南省老科协这个夕阳人的朝阳事业做大做强,还得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省级老领导来掌舵,把握方向。于是,朱东阳与汪浩等其他省老科协领导商定找一位对湖南省情较为了解的老领导来出任第一会长。经过一番考察,朱东阳等人把目光瞄准了一个人,这就是湖南生、湖南长、为湖南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一辈子心血的湖南省原省委书记熊清泉——“熊书记,具体工作由我们做就行了,您只管把握着方向,别让老科协这条船偏离了方向。”朱东阳早就把这样的话打了腹稿。熊清泉听了这些,默默无语。他自小在农村长大,也看到了湖南缓慢的发展历程。他曾经担任过湖南省委书记,用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在了“三农”事业上。他发自内心地希望农民兄弟富裕起来,可是农民要想富裕没有科技指导显然不行。那些同时代的农业专家大都从岗位上退了下来,组织起来一定是一支不可低估的农村科技力量。想到这,熊清泉老书记动了心。

2002年11月,熊清泉走马上任那天,有人向他汇报老科协要走搞好经营的思路。熊老书记并没有接受这样的意见,“这些常年在农业一线上的专家,你让他们搞农业,那是权威,搞经营,很可能就一窍不通。”他认为,老科协搞经营,做企业,并不擅长,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才能把锋利显现出来,才能发挥它的真正价值。熊清泉的这番话,为湖南老科协的发展思路定下了基调。

湖南是个农业大省,农村、农业、农民在湖南经济上占有重要的比重。湖南不仅有名扬国内外的袁隆平院士,还有成千上万的把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科技成果推广到三湘大地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现在,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从农业科技岗位上退下来,进入了老科协组织。他们需要的不是金钱,而是给他们丰富的研究成果、丰富的工作经验搭建一个能够发挥老有所为作用的平台。

就这样,湖南省老科协调整了工作思路后,又借中办发(2005)9号文件的春风,提出了老科协要实现“3+X”农业推广普及战略,这其中的“3”是湖南特色农产品楠竹、红薯、中草药;“X”是所有能开发的有前景的特色农业。“3+X”战略让全体的老科协人耳目一新,湖南老科协重点扶持楠竹、红薯、中草药产业以及所有的有利于农业增产增收的项目。谁都看得出来,没有对湖南省情的深邃认识与思考,没有对发展湖南农业的丰富经验,肯定提不出这样有战略眼光的发展思路。

如今,湖南省老科协随着组织建设的推进,“3+X”农业推广普及战略在三湘大地开花结果。因为给农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湖南老科协会员们在湖南农民心目中的地位很高,他们成了农村里最受欢迎、最受尊敬、最受爱戴的人。有了这样的成绩,湖南省老科协的社会的地位迅速提升,从省政府对各级政府都把支持老科协工作列为全年工作评定的一项内容。

在熊清泉2002年担任第一会长后,湖南全省地、县都有了老科协组织。

如果要探寻湖南省组织建设为什么做的这么好,那么,在湖南从省老科协到市县等各级老科协领导班子的成功搭建,是湖南老科协进行组织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同时,这也为老科协组织在湖南的蓬勃发展掀开了序幕。

二、“有为”换来遍地开花

我们把目光转向湖南省各地市。

“陈恒祥会长并周志超同志:

首先,我要感谢陈会长和您领导下的益阳市老科协,使我有机会拜读你们的《调查报告》,对贵市‘农合’、‘农协’组织的发展和经营状况有了总体了解,尤其是它们在推动‘三农’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效能,以及农民会员们的获益,令我欣慰和高兴!因为你们的报告实例再次验证了一个真理,这就是在新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分散户营农民惟有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按合作制自愿组织起来,走新型合作之路,这是我国户营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和农业现代化的最佳选择和必由之路。

我十分赞赏你们的调研工作和提出的《调查报告》,并呈市委、市政府。这充分表明,在陈会长领导下的益阳市老科协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事业的高度重视。《调查报告》也写得好,5点建议也甚好,颇受启迪,具普遍意义。同时,我也希望能将工作继续下去,因为农民专业合作事业是新时期的伟大事业,利国、利农、利农民。当然也希望更多的老科协也能像你们这样做下去。……”

这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专家钱仁教授写给益阳市老科协会长陈恒祥、副会长周志超的一封回信,话语中饱含着对农业事业的热爱,饱含着对农民真挚的感情,同时也表达着这位老科技工作者为国奉献余热的渴盼。情真意切,让人感动。而这里面的故事还要从头说起。

钱仁,1935年出生于江苏省丹阳市,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党委书记、省老科协常务理事。在职时长期从事科研行政管理工作,1991年退休后加入老科协从事科研管理、农业软科学研究工作。一生都奋斗在科研战线上的他,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着自己看法和思路。1994年,钱仁教授根据调查和研究,撰写了一份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报告,希望能够引起国家的重视。通过各种关系,他把这份报告送到了当时中国科协科普部一位部长的手中,这位部长很快作了批示并把报告通过组织形式转到国家科委、农业部等部委。但是,遗憾的是迟迟没有了下文。

钱仁并没有灰心。1995年,他又到湖南省科委、省计委向负责人当面汇报了他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认识和建议,当时,他提交的一份科学详实的报告得到了省里有关部门的支持,决定立项,进行试点推广。但是,随后几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的研究内容并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到农村。钱仁教授认识到,依靠个人的力量去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面临的将是重重的困难。

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被推上了议程。“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这次会议上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的具体部署,让钱仁的内心又燃起了希望的火苗。推进农村改革无疑会给农村经济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为此,钱仁又一次满怀激动地把对发展农村经济的认识与建议整理成文。这一次,他把《建议》送到了省老科协会长,时任省老科协秘书长的郎艺珠的手上。他希望省老科协能够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大事,纳入到省老科协的工作计划中,列为老科协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凭借对国家政策与方针的把握与关注,郎艺珠意识到这是一份具有重要价值的建言献策,服务“三农”是老科协的工作方向,帮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无疑能够极大地推动“三农”事业的发展,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发家致富。另外,湖南老科协随着组织网络的发展也具备了帮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能力。

就这样,在湖南省老科协召开的常务理事会上,郎艺珠对钱仁教授的这份《建议》作了重点介绍,会议最终决定把帮扶农民专业合作社列为全省老科协的重点工作之一。而钱仁教授的这份报告,也被收录进了省老科协的《建言献策》报告中,报送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那里,同时,这份报告也通过老科协的组织网络传达给了各地老科协。

2009年,钱仁教授的这份建言献策内容,引起了益阳市老科协会长陈恒祥的注意。在他看来,益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早已蓬勃发展,钱仁教授的这份《建议》无疑是一份宝贵的指导资料。于是,益阳市老科协开会讨论后,决定了根据钱仁的《建议》,去帮扶益阳市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建设。首先,为了了解益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情况,陈恒祥会长亲自带领老科协的专家到农村进行调研,并撰写了《关于我市‘农合’、‘农协’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报告》。报告的结果出来了:益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但是,办的规范的不多,不少只是所谓的“老板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还需要更加科学规范的指导。

老科协如何从组织上帮建转到规范化建设上来?如何指导建立一批示范性合作社,更好地起到带动作用?陈恒祥决定要请专家来指导。2009年1月底,他亲自给钱仁教授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他们撰写的这份报告,并在信中请钱教授针对益阳市的情况给予指导。

收到陈恒祥的信函与随信寄来的调查报告,钱仁教授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自1994年以来,他已经多次提出了对发展农村经济的看法和建议,但是这些建议最终了无音讯。而如今,益阳市等市县老科协的实际行动使得他的科研成果有了实践和发挥作用的机会,怎能让他不感到激动呢?钱仁教授带着激动与欣慰,随即回信给陈恒祥,信中除了对益阳老科协溢于言表的赞赏之外,也把他对调查报告的感受和看法直接提了出来。

“举的例子,挂的是合作社的名字,并没有合作社的性质。”

“与国家政策上真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精神不符合”

钱仁教授对于益阳市老科协的调查报告,在肯定的基础上也尖锐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回信很快就转到陈恒祥的手中。在益阳市老科协会议室,这位说话声音大,办事干脆利索的益阳市统战部原部长,对钱仁教授的建议大加赞赏,他决定要把钱老的这份建议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去。随后,益阳市老科协副会长周志超等人专程到长沙与钱教授举行座谈,他们想通过当面向钱教授请教学习,然后再回去指导当地农民建设科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如今,益阳市老科协在帮扶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12年年初,陈恒祥会长又写信给钱教授,在信中热情洋溢的介绍了益阳市老科协帮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情况,并告诉钱教授,益阳市老科协把帮扶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纳入了2012年的工作计划,同时,他们还把钱仁提出的意见与国家农业部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文件印发出来,并在各区县(市)老科协和市直农口分会组织专人深入2~3个合作社调研,从中选择一个帮助完善,现在已经选了几个合作社进行了试点,成效非常明显。

看到陈恒祥的信,钱仁脸色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作为一名农业战线上的老科技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农民走上富裕的道路作出点贡献,他就感到非常的满足和快乐。而这正是源于一个农业老专家对农村事业发展肺腑的热爱。

益阳市委副书记丛培模曾在市老科协三届四次理事会上高度评价老科协:

“老科协尽管不是党委政府系统的在编单位,但起到了党委、政府系统在编单位达不到的作用。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重视和支持老科协的工作。”

“希望组织部、老干局、科技局、科协等部门一定要全力支持老科协工作。凡是老科协的事情,可随时给我打电话,只要我在益阳,随时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

评价高了,给予老科协的支持自然也就上来了。这最直接能体现出来的就是益阳市委、市政府给予老科协的“四个纳入”待遇。所谓的“四个纳入”,一是老科协的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日程。二是老科协工作纳入政府的年终总结;三是老科协的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的发展,做到逐年增加。四是发展会员纳入经常性的工作。

这对老科协工作的推动以及组织建设的推进,无疑于是插上了一对强有力的翅膀。“四个纳入”使得老科协工作走上了长效的发展机制。如今,益阳市的组织建设在“一手抓数量的增加,一手抓质量的提高”的思路之下,顺利地向村级推进。据了解,益阳市全市1723个村,2010年底已建立老科协的有432个,占25%。最为突出的资阳区104个村子,有98个建立起了老科协组织,占了94%。桃江县有5个乡镇实现了村级老科协的全面覆盖。

益阳市赫山区交河镇橘园村,因历史上种植柑桔而得名。全村23个村民小组,共2208人,2009年10月,村里成立了老科协组织。24个村里的能人成为第一批老科协会员。

在过去,橘园村因为村民纠纷多,告状的多,上访的更多,被人称作是“闹事村”,镇里干部到村里做工作,只能听取情况不能表态,谁表了态谁就脱不了身。有一次村里起了邻里纠纷,镇里下来一位干部进行调解,结果调解不成还被村民打伤了。2009年,橘园村老科协成立以后,为了改变村里的这种状况,村老科协不间断地请来区法制办的专家来村里讲法制课,以真实生动的法制故事每次都能吸引100多人来听讲。通过这种讲课和法律知识的宣传,村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地提高了,慢慢的村民间的纠纷也越来越少。针对一些纠纷问题,村里新成立了调解委员会,4名老科协会员参加了进去,很多纠纷在调解员的真诚劝说下慢慢化解。如今,橘园村未发生过一起大的矛盾纠纷,“闹事村”变成了“和平村”。

路是村落与城市联系的关键。橘园村决定把村里通往外界土路修起来。村支书周铁兵为此算了一笔账,修路上面拨款24.3万元,而整条路13.2公里下来最少要44万元左右,还有20万的资金缺口。周铁兵感到很为难。如果搞摊派,政策不允许,群众也会有意见。想来想去,周铁兵想到了村里的老科协,他决定先去找老科协商量下,看看他们有什么好的办法。

听完周支书的介绍,村老科协会长谭云辉向周铁兵打起了包票:“周支书,你放心,这项任务就交给我们老科协来完成吧。”随后,谭云辉便召开了村老科协理事会进行研究,请大家一起出主意。最终,他们决定了采取2个办法:一是进城召开橘园籍同乡会,获得捐赠9万多元;二是将老科协会员分成3组,在村里挨家挨户宣传公路硬化带来的好处,以及需要大家出资来建设的道理。谭云辉带头捐了2.3万元,其他村民也纷纷响应。就这样,仅仅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筹集了资金将近20万元,修路的难题迎刃而解。周铁兵对此感动不已。

另外,村老科协成立后,组建了村文艺队,村民办喜事便上演节目助兴,村民办丧事就上门唱孝歌,表示哀悼,有效地活跃了村民的文化生活。遇上老科协会员和村民生病住院,他们还同村里的负责人上门慰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老科协的蓬勃发展不仅仅是在益阳市。

邵阳市地处湖南省西南部,下辖武冈市和邵东、新邵、隆回、洞口等8个县,人口770万余人,总面积20829平方千米,作为农业大市,邵阳的粮食、猪牛、桔橙等产量位居湖南之首。2012年,随着老科协组织建设在村级的发展,以及当地农民、政府对老科协的认可与支持,邵阳市老科协通过对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老科协领导的讲话精神,明确了以主要精力抓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老科协工作的载体和主要抓手的思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脐橙是邵阳市下辖武冈市的特色产品,个大圆亮,香甜口感好,曾是赠送外国政要的特色产品。2010年,武冈市政府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首先想到的就是发展甜橙绿色产业。在这一背景下,邵阳市李文食品有限公司在老科协的牵线搭桥下,决定在武冈市邓元泰镇投资建设万亩有机脐橙基地。整个基地计划投资5500万元,将用3至5年时间,建成集生产、加工、贮藏、流通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这对武冈市政府来说是一个大项目,而对武冈市老科协来说,这更是一个可以发挥老科协人老有所为作用的大好机会。

这个项目得到了武冈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当然,流转1万亩土地实施起来并不容易,从动员、通知、协调到实施每个环节都面临着很多问题。为此,武冈市立了以市委书记为顾问、副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农业、水利、交通、财政等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支持措施。这里面,老科协由于组织建设的覆盖到村,农民对老科协最为信任,因此很多协调工作就由老科协承担,老科协把政府的措施和老百姓的心声联系到了一起。老百姓的合理要求和遇到的问题,老科协协调各市里各单位解决不了的,他们就去找市委书记协调解决。就这样,通过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涉及6个村、1700多人,顺利完成了6000亩土地的流转工作。如今,当地老百姓在企业的指导下已经在2000亩的土地上种植了脐橙,繁育脐橙苗木50万株。这种既发展了当地经济,有让老百姓获利的项目得到了中央部委以及省、市政府领导的肯定 。

当然,万亩有机脐橙基地只是武冈市老科协抓的项目之一。其实,在2012年,他们确定的6个项目被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六”,即种植1000亩葛根、2万亩特色红薯、3000亩油茶、4000亩脐橙、500亩高产旱稻、600亩优质黄豆,而这些项目都有老科协正副会长分工负责抓落实。

老科协主抓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发挥自身优势的做法,得到了武冈市委、市政府的认可。武冈市委书记王春生提起老科协抓的项目总是赞不绝口:“老科协的工作非常重要,对我们在职同志的支持很大。我们提出‘项目兴市’,老科协就抓了6大项目,这些项目都是他们经过调查研究之后,根据武冈的实际提出来的。我市东边严重缺水,老科协2011年推广种植125亩‘沪优2号’旱稻,对照品种颗粒无收,旱稻只喷了2次水,亩产就高达五六百斤,成绩真是了不起。我们市委、政府一班人,都非常支持老科协抓项目,我常说搞项目‘你们不要为钱发愁’。”

湖南省老科协会长、秘书长郎艺珠对邵阳市老科协主抓项目的做法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老科协要把工作重心逐步向“人才、研发、信息、务实”的轨道转移,标志着老科协工作全面提升到新阶段,如果说2002年至2011年的10年是巩固发展时期,那么今后无疑将是大发展阶段,抓好项目建设势必成为老科协的工作重点。

武冈市老科协的“有为”也为自身组织建设的发展换来有利的条件。早在2008年,武冈市就曾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会议明确了,市老科协工作由市委专职副书记牵头负责,分管组织工作的市委常委和分管科教的副市长分管;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老科协由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分管组织的党委委员和分管科教的副乡长分管;市直机关老科协分会由其主管局分管政工的副局长分管。同时,还对武冈老科协的工作经费和科研经费的落实给予了明确的要求。

也正是这些政策的支持,如今,武冈市老科协的发展走上了一条具有长效发展机制的道路。在职领导对老科协的支持,武冈市老科协会长蒋正诚既感激又自豪,因为,在他眼里,市委、市政府领导这么支持老科协的工作,除了有敬重老同志的因素外,也是因为老科协在项目建设上作出了成绩,赢得了信任。

三、乡镇老科协的发源地

娄底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全市下辖娄星区、涟源市、冷水江市、新化县和双峰县,83个乡镇、9个城镇街道办事处,人口400余万,其中农业人口占73%,是一个农业人口比重较大的市。娄底相传“娄星”和“氐星”交相辉映之处而得名。也就是在娄底,全国最早的乡镇老科协诞生在这里,全国最早的村级老科协也诞生在这里。可以说,娄底市老科协的组织建设进程奠定了湖南老科协“湖南模式”的样本。

张经发,娄底市老科协会长,曾任中共娄底地委委员、娄底地区行署常务副专员、中共娄底市委秘书长等职务。正是在这位有着多年党政管理经验的官员的带领下,以敢为人先的气魄,才使得娄底市老科协组织建设发展到了村一级。

首先是乡镇老科协的建立。当湖南省2004年全面建立起县级老科协并已开始正式“服务‘三农’”时,娄底市老科协就迈出了这一步:全面商讨在乡镇建立老科协的必要性。这在当时,全国其他省份还在为地市级老科协的建立探索时,无疑是一个超前的做法。

乡镇老科协要不要成立,成立之后他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大多数的农业专家都在省、地、县,而乡镇一级的老科协的专家哪里来?一时间种种疑问涌了过来。大多数老科协领导在思想上还没有做好准备。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首先从搞试点做起。而这个试点就选定在了双峰县。

选择双峰县做试点并不是“突发奇想”。在县级老科协建立起来后,大家都明显地感到了一种成功在呼之欲出,首先表现在各项活动普遍开展得很顺畅,送科技、送文化、送医药、送温暖等深入农村基层的服务活动,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比预想的还要热烈,并且深得乡镇领导的支持。

这一发现引起了乡镇离退休老科技工作者的格外关注,“为何我们不更近距离地靠近农民群众,更直接快速地为他们服务呢?”于是,住在县城的一部分老科技工作者开始主动要求加入县直分会,而一部分住在乡下的老科技工作者则更为直言不讳地提出:“要在乡镇建立老科协!”

乡镇老科技工作者的这种迫不及待的要求和愿望,对县老科协的启示很大。经过几次三番的调查和研究之后,他们在将县老科协的7个专业组扩建成7个县直分会时就进行商讨:是否在乡镇建立老科协?在基层建立老科协组织是否真有必要?会议的结果是:大家一致认为,建立乡镇老科协,不仅是乡镇老科技工作者的要求和愿望,而且非常必要。

为此,他们总结了几点作为依据:一是要团结广大退离休科技工作者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社会发展作贡献,就不应该忽视在农村乡镇退离休的这一部分老科技工作者;二是从老科协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重心来说,双峰县隶属娄底市,是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的90%,老科协要为“科技兴农”再作贡献,就必须面向农村,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基层。而建立乡镇老科协却可以推进和深入老科协的工作,并且更近地了解农民的需要,形成一个更系统的服务农村的组织网络体系;三是从当前的服务“三农”需求上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还很多,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还有一大部分农民甚至还没有摆脱贫困。解决“三农”问题主要靠科技,在乡镇建立老科协,正是顺应了这个形势发展的需要;四是从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看,广大离退休人员中的各行各业科技人员比县城机关还多,他们既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特长,又有丰富的领导管理经验,而且他们本身都有组织起来再作贡献的强烈要求,建立乡镇老科协,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一要求。由于双峰县老科协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大家决定,在双峰搞试点。

如今,事实证明,建立乡镇老科协的试点是成功的。随着试点的推广,2005年,娄底市乡镇全部建立起了老科协组织,随后进行了全省的推广和建立。可以说,娄底市老科协的组织建设工作使得湖南省老科协的组织网络向更深层次迈进了一大步。但是,娄底市老科协组织网络的拓展并没有停息,反而在遍地开花的形势下,继续向着更基层的农村伸展下去。

自2005年,乡镇老科协在娄底市全部建立以后,部分地区开始建立村级老科协。这条路在老科协谁也没有走过,以后会发展怎么样?没有人敢打这个包票。为此,娄底市只能是在省老科协的指示下,按照乡镇老科协的方式,在悄然进行试点工作。

娄星区对江村,地处城区边缘,属于城乡结合部,成立村级老科协后,首先帮村里解决的就是一件大事。当时市里要在对江村附件建一个占地800多亩的体育馆,这就要占对江村将近100亩的耕地。面对征地,有些人认为是赚钱的机会来了,有的提出了天价的补偿要求,有的连夜在被征收土地上盖房子、种树。面对这种情况,对江村老科协发挥出了重大的作用,他们凭借着在村里的口碑,首先从自身做起,然后会员纷纷包户上门讲政策,最终帮村委解决了房屋的搬迁问题。

村民为什么能买老科协的账?这靠的是老科协实实在在为村里做的实事。江村在老科协成立之前,村里的生活设备建设比较落后,看到村民还在使用原始的井水取水,很难喝到干净卫生的水,于是村老科协联合起来找到街道办事处,往返于区政府反映此事,最终在区领导的支持下,筹集了资金,把附近火车站的水管引到村里来,让村民们从此也喝上了自来水。后来,村老科协还组织村民为村里修通了6米宽的砂石路。

不只做些建设方面的事情,村老科协还能为调解邻里关系纠纷、子女赡养做些事。村里有年纪大的老人,子女们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赡养老人,这种现象还不仅出现在一个村里,为此,村老科协了解到这情况,选择两三户重点做工作,由老科协出面找到子女谈心,有时一个月能跑七八次。出面做这些的人都是村里有威望的人,有的是办事处的老主任、老区书记,随着工作的做通,老科协还组织村民召开讨论关于赡养父母该不该?通过这些活动,村里的风气好了起来。

娄星区石井镇的蛟龙村也是老科协发展较好的一个村。村里的聂玉良在外面做建筑生意。2007年,村里成立老科协以后,他便作为能人之一加入了进来。从2009年,随着聂玉良生意的起步,2009年开始,每年年底都给村里70岁以上的10多个老人发500元钱的过节费,2011年还会给村里的特困户也发500块钱,钱虽然不多,却温暖着村里人的心。另外,村里的周晓熊,40多岁,懂花卉苗木,2011年,还是组织村里30多户成立优质苗木花卉合作社,种了140多亩的苗木,一年以后,当初90元买的桂花树苗卖到400多元,大伙跟着赚到了钱。

涟源市的乌鸡坝村也是村老科协的一个典范,其最为突出的是老科协帮助农民把农业科技搞的有声有色。在这个村,涟源市老科协副会长、农艺师吴应芝到乌鸡坝村带领4个会员搞种子科技园,经过这位农业专家的把关,他们从外面买进种子,然后进行种植试验,经过验证后再把技术传授给村民,在他们的帮助下,村民学会了用玉米套种花生、红薯、黄豆等,村子四周的荒地都利用了起来,土地的产量提高了三分之二。算下来,参与种植的农民每户增加4000元以上。

另外,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新化县老科协建立到了乡镇,在田坪镇老科协有一个来自该镇白岩村的80多岁的老科协会员,镇上老科协开会举办活动时,考虑到他已经80多岁了,就没有通知他参加活动。这位老人没有等到镇老科协的通知,于是就生气地打电话到市老科协,询问老科协是不是有年龄限制?为什么不让他参加老科协的活动?

娄底市老科协工作人员把电话转到了新化县老科协秘书长那里,秘书长接过电话半天才明白怎么回事。挂掉电话,秘书长连连感叹,老同志的再做贡献的热情这么高,我们怎么能忍心拒绝呢。于是他把这事汇报给了会长,会长一听也乐了,很快带着慰问金去看望这位住在村里的老同志,告诉他以后老科协的活动一定通知到。

村民从老科协这里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老科协会员也因此有了发挥余热的途径。看到几个试点村级老科协的蓬勃发展,2008年下半年,娄底市老科协决定把精力放在建立村级老科协上面。因为,在农业比重较大的地区,村老科协正如上级老科协的脚,只有深深扎根在土地上,才能把老科协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如果要回顾娄底老科协村级组织建设的历程,那么,可以说,2005年到2008年是建立村级老科协的探索试点阶段,2009年到2012年则是发展阶段。如今,随着湖南省老科协对建立村级老科协的推广,村级老科协的建立已经发展到了湖南省的各个角落。村级老科协也得到了村子的欢迎。2011年,双峰县双石村、龙返村两个村的退下来的村支部书记得知老科协可以发展进村里,于是,他们在村里各自建了一栋2层小楼,作为村级老科协的办公地点,然后向镇老科协申请,找到镇老科协的时候,他们乐呵呵地汇报道:“我们已经有了活动的场所了”。

当然,乡镇老科协和村级老科协的建立不是有办公地点就可以的。能不能建立,如何建立是经过一番验证和摸索的。在娄底市,他们的建会经验大致是这样的:

重视会长、秘书长人选的考察与确定。一个老科协组织能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领导班子,其核心便是会长。会长在一个组织里面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决定性作用。老科协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老科协会长的人选,最好是党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干部,既德高望重,又要热心老科协工作。同时,“一个好汉三个帮”,有了一个好会长,还要有一二名得力的副会长和一位热心的秘书长,只要把这几个成员都配备好,领导核心自然就能形成,老科协的工作就能开展起来。这些经过精心挑选的老科协主要领导一走上岗位,工作局面很快就可以打开,对老科技工作者的作用就可以发挥得更充分。

在市里或者县里,老科协会长一般找刚退下来的书记、副书记或者人大常委会主任,因为他们(她们)曾经担任过领导,德高望重。而做这些老领导的工作则有市委组织部负责,按照湖南省老科协的建议,经过市委组织部发文任命。对于乡镇老科协的建立,在选会长、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时,则是由县市老科协出面挨个乡镇去跑,调查了解这些人的情况。

对于已经建立的老科协组织,上级老科协不定期进行检查。经常到下面检查的娄底市老科协副会长曾令奇深有感触地说:“基层老科协基本做到了一个电话随时就能联系到人。乡镇老科协建立起来后,老科协基本形成了‘四有’的局面,即是有地位、有项目、有票子、有房子。”

乡镇老科协和村级老科协的建立,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必须严格按照章程办事,不能走过场。这是湖南省老科协为建立各级老科协总结出来的另一条重要经验。他们说:在乡镇和农村组织的基础是会员,首先必须把从乡镇“七所八站”退下来的老科技人员、学校和医院退休的老教师、老医务人员,以及民营企业家、专业示范户都发动起来,通过履行入会手续,正式发展他们为会员。倘若这些所、站里已经具备了30个以上的基本会员,那么理事会和正副会长及秘书长就必须通过民主选举产生,这样选举出来的领导阶层才能深入民心。

此外,还必须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使老科协的工作纳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使乡镇老科协基本都做到有办公室、有会议室、有工作目标、有文体活动场地、有自我保健科普网站和医疗义诊点……为老科协工作的全面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为了加强上下联系,县级老科协常务理事会还必须建立与乡镇老科协联系的制度,每两个常务理事负责联系一个乡镇,不定期到乡镇去指导和督促老科协工作。乡镇老科协如需要请县老科协解决难题,则应主动联系负责这个乡镇老科协的常务理事。通过这样的机制便能使县老科协与每个乡镇老科协建立起经常性的联系,从而推进乡镇老科协工作的开展。

乡镇老科协必须坚持以县级老科协为核心、县直分会为纽带、乡镇老科协为基础,上下联动,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作用。凡是县直分会面向基层开展的活动,都应吸收有关乡镇老科技工作者参加;有的活动还可以县乡两级老科协的名义联合开展,既可扩大老科协的影响力,又能带动乡镇老科协的工作不断深入。

有为才有位。只有乡镇老科协有所“为”,才能争取到在党政工作的“位”,各乡(镇)党委和政府才能把老科协列入自己的重要议事日程,才能愿意听取老科协的工作汇报;分管老科协的副书记和副(镇)乡长才能理解重视老科协提出的困难加大解决力度。

由于乡镇老科协建立后,在农村科普和技术咨询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广大农民欢迎老科协,各级党政需要老科协。正如一位镇党委书记所说:“老科协是我们党和政府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们没理由不重视老科协。”

四、袁隆平背后的故事

在邵阳市,曾听到这样一段故事:

2011年9月18日,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的名字再一次出现在各大媒体头条。在湖南验收杂交水稻的国家农业部专家,通过中央电视台向世界宣告: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第三期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在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雷锋村108亩连片土地上,“Y两优2号”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再创世界纪录。

袁隆平院士试验的成功,再一次为我国的粮食产量的提高,以及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荣誉。这一天,是隆回县羊古坳乡原副乡长龙吉甫无数个日日夜夜最想看到的一天,因为,他曾同其他数不清的人一起为超级杂交稻的种植和推广耕耘过、拼搏过、奉献。但遗憾的是,他却没能等来这一天。在杂交稻平均亩产过900公斤实验成功的前夕,龙吉甫倒了下去。

1999年,龙吉甫时任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乡副乡长,主管农业生产与技术推广,同时,他也是羊古坳乡老科协会长。当时,袁隆平院士正在隆回县进行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实验,龙吉甫认识到这是一次提高当地粮食产量和农民技术水平的机会,于是就主动请缨,要求由其所在乡承担袁隆平院士的攻关任务。

袁隆平面对请求,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起了他与一位美国记者的对话:“在一次国际粮农组织会议期间,美国记者布朗问我:‘到了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我斩钉截铁地回答:‘靠国人的努力,靠科技的发展,我们自己养活自己,绝不仰赖神仙皇帝’”。

听完袁隆平回答记者的话,龙吉甫激动地从袁隆平的办公室的沙发上蹦了起来,他大声说:“对,我今天来,就为尽到一个国人的努力,让农业科技不断发展,实现您老人家的伟大承诺。”当时,这位衣着打扮看上去与普通农民完全一样的副乡长给袁隆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经过多方的争取,袁隆平把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实验示范点定在了羊古坳乡。

项目争取了过来,龙吉甫决心要打个“漂亮仗”,以实现当初他在袁隆平面对发下的誓言。从此,龙吉甫就在也没有停歇下来,同他的战友——乡老科协副会长肖利民一起,长年累月地忙碌在超级杂交稻高产试验田间。

为了保证插秧的株、行距和行向的科学性,他1米6的个头,常常在乍暖还寒的天气,脱掉鞋袜,高卷裤管,拉着四五米长,四五十斤重的划行器,在丘田里划行,一身汗水一身泥,一干就是一整天。他拖划行器的田,每年超过100亩。只要见到哪块丘田有秧苗浮了蔸,他就会下田一蔸一蔸重新插好。发现哪块丘田的放水口塞高了点,他马上跑过去调整到合适的水平。有一次,在田间巡视中突然发现一蔸禾患上叶稻瘟病,他果断地及时组织农民进行防治,控制疫情。

他的这种拼搏的劲头当地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农民翘着大拇指连声称赞道:龙乡长真个是姓“农”,是农民的好干部!时任县委主管农业的副书记杨弟美,在一次干部大会上说:“同是一个天,同是一个地,同是一个品种,为什么羊古坳乡的农户喜笑颜开,而有个别地方农户的却怨声载道?关键原因就是病虫防治及时与不及时、得当与不得当,还是人在里面起的作用。”

就这样,在一批农业专家共同的努力下,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在羊古坳乡这块普普通通的土地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目标从2000年的亩产700公斤一路飚升,到2008年,平均亩产突破了800公斤。袁隆平院士连续4年组织全省、全国水稻专家观摩了羊古坳的超级杂交稻高产片,并且他也充分肯定当地党委、政府和县、乡老科协所取得的业绩,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先后作了报道,不少省还派了代表团来实地参观。

掌声响了起来,光环亮了起来,在荣誉面前,龙吉甫和肖利民随着袁隆平的构想,又把眼光放在了突破亩产900公斤的目标上。

新的目标要有新的措施作保证。千家万户的田间管理很难如愿以偿,只有集中连片才能显示优势。他们商定,让一位既有经济实力又具科学头脑的人来承担这一攻关任务,而这能人就选定了在羊古坳乡经营砖厂的王化永。慧眼识真珠,这是龙吉甫、肖利民的眼光;为科技效力,为感动过他的人抛开红红火火的事业是王化永的胸怀。三人一拍即合,扛起了攀上高峰的大旗。

2009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王化永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150亩水田,并从中选了100亩作为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试验田。技术上的指导,难题上的攻关,落在龙、肖二人肩上,从育秧到收割,每一道环节他们都同其他农业专家一样,付出了艰辛的汗水。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通过专家的现场验收,平均亩产达到841.9公斤,为实现超级杂交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攻关目标迎来了曙光。但是,也就是在这年年末,龙吉甫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2009年12月24日,邵阳市老科协的三届四次理事会上,9时30分,龙吉甫作为特邀先进单位代表,上台介绍超级杂志稻高产攻关经验。初始,龙吉甫精神饱满,情绪激动,声音洪亮,台下鸦雀无声。9点40分,龙吉甫讲话中突然低下头,趴在讲台的发言稿上。邵阳市老科协秘书长王国清冲上讲台,一把将他搂在怀里,大声呼唤:“龙会长、龙会长……”9时47分,救护车赶到,医生检查后宣布,病人已经死亡。龙吉甫躺在王国清的怀中,再也没有醒来。后经查实,龙吉甫的死因为突发性脑溢血。长期的辛劳,他顾不上休息,顾不上治病。为了介绍好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的经验,头天晚上12点还在给肖利民打电话核对数据和事实,当日凌晨两点还在修改发言稿。他太劳累了,为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鞠躬尽瘁。59岁的龙吉甫就这样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土地。

龙吉甫倒下后,他的战友并没有放下他的那杆大旗。如今,龙吉甫当初最想看到的亩产900公斤的目标早已经实现。

其实,在湖南省,还有很多像龙吉甫这样的人。如刘劲凡。这是一个如果回顾湖南老科协先进人物时,不得不提及到的一个人,因为,他的事迹让人永远不会忘记。

刘劲凡,1936年8月出生,卒于2006年7月,享年70岁。1969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农学系,曾担任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副局长、总农艺师、农技推广研究员,退休后担任沅江市老科协副会长、益阳市老科协副会长、沅江市科协副主席。

1997年,刘劲凡退休后参加了沅江市老科协,他凭借老科协这个平台继续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每年有280多天奔波劳碌在农村,无偿地为当地农民传授农业科学技术,每年为农民增收2.4亿元。

人们无比热爱和尊敬刘劲凡,把他当成这个土地上的本色英雄。不少农民经过他的指导,走向了增产增收的富裕之路。有的出于无比感激之情,把刘劲凡像供奉财神一样供到了“天地君亲师”的神龛上,尽管这种行为烙上了封建迷信的色彩,但是却表达了老百姓对刘劲凡扎根农村大地,帮助农民发家致富的一种无以言表的感激和热爱。

如果说“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养活了大半个中国,了布朗的杞人忧天的定论: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那么刘劲凡却以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创新求的科学精神,为当地农民的农业增收、增效,打造出湖南农业史上不朽的丰碑。

在刘劲凡的追悼会那天,来自不同地方的300多人赶来为他送行。长长的送葬队伍形成了一幅流动的风景,只是那样的一幅风景更多的却是浓墨重彩的悲哀。

在当日,中共益阳市常委徐耀辉、沅江市委书记陈冬贵、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国腾、市长胡主安、政协主席张映芳,几乎所有当日在家的市领导都出席了刘劲凡的追悼会。当日,大家都知道,为一个退休的科技工作者举行这样规格的追悼会在沅江市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刘劲凡的事迹很多,多到必须用大量的篇幅才能够描述。逝者已去,人们对逝者的评价难道不足以表明他的不平凡吗?

为什么老科协有着这么顽强的生命力?那么我想,这些动人的事迹中,饱含的老科技工作者对土地的热爱,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不是最好的说明吗?如今,在湖南省有着成千上万个刘劲凡、龙吉甫这样的老科技工作者,他们正在把毕生的经验和知识无私地奉献给着这个他们深爱的祖国和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上一篇:老年书画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大学文体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