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年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14 05:54:09

信贷年中总结

信贷年中总结篇1

一、中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

1.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消费信贷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非常迅猛,随着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国民经济增长和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实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我国的消费信贷从有统计数据的2001年的0.699万亿元发展到2009年底的5.5万亿元。截至2009年我国消费信贷总量已占到GDP总量的16.42%①,银行贷款规模的13.75%。由表1可知,2001~2009年,我国住房和汽车消费贷款占消费贷款总额的比重基本都在85%以上,且住房消费贷款的比重基本都在75%以上,从而反映出我国消费信贷市场上以住房贷款为主的供给结构的极度不平衡。

2.各区域消费信贷发展现状。为了研究我国各区域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笔者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个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区域,具体划分如表2所示。鉴于各商业银行分区域消费信贷数据获取的难度,笔者采用2006~2009年各区域个人消费信贷总额为基础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从2006年到2009年全国个人消费信贷年末余额逐年增加,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个人消费信贷年末余额也在同步增加,而东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信贷年末余额除了2008年出现明显下降外也在逐年增加。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横行,而我国国内流动性出现过剩,通胀加剧,央行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因此2008年东部和东北地区消费信贷出现下降反映出我国东部和东北地区市场敏感度较高,货币政策的执行在这两个区域时滞较小。从图1还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个人消费信贷总额所占比例基本都在65%以上,2008年略有下降,为62%。西部地区个人消费信贷总额所占比例基本都在16%以上,2007年为14%,略有下降。而中部和东北地区个人消费信贷总额所占比例不足20%,这也反映了中部地区消费信贷所占比例较小,信贷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的供给结构不合理,呈现出东部地区一家独大的现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供给结构,改革相关体制,加强创新,加强供给主体的竞争性,以维持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欠发达地区消费信贷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

市场结构是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的概念,是指在特定行业中,企业与企业间在数量、规模、份额上的关系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的总和,集中体现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产品的差别化程度、企业的进退壁垒等,并由此构成了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四种典型的市场结构。从产业层面来分析欠发达地区消费信贷市场结构,目的是通过对欠发达地区消费信贷市场结构的研究来反映市场中消费贷款供给主体的行为,进而通过各供给主体的行为来实现欠发达地区消费信贷市场各供给主体的有效竞争,并以此来促进各供给主体信贷效率的提升,进而提高其综合竞争力。

由于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市场主要是由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供给主体,所以笔者采用与银行业市场结构相同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消费信贷市场结构,即采用市场集中度来分析消费信贷市场属于哪一种市场类型。市场集中度可用市场集中率和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两个指标来衡量。鉴于部分数据的可获取性,笔者仅用市场集中率进行衡量。市场集中率(CRn)是指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企业的有关数值Xi(销售额、资产额、产量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CRn=ni=1ΣXiNi=1ΣXiΣΣ100%CRn是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家企业的市场集中率,其中n值取决于计算的需要,通常取n=4或n=8,Xi为行业内第i家企业的相关数值,N表示行业中的厂商总数。0≤CRn≤1,CRn越趋近于1,企业市场支配力量越大,行业垄断程度越高。根据我国银行业现状,确定n=8,即测定中国银行业前8家最大的商业银行在相应项目所占的市场份额。全国与各区域消费信贷市场集中率(CR8)分别如表3、表4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全国消费信贷市场的CR8值都在40%以下,属于贝恩所划分的原子型(竞争型),从而就全国消费信贷市场而言,其市场结构属于原子型(竞争型),集中体现了8家主要商业银行在全国消费信贷市场的竞争地位。从横向看,由表4可以得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信贷市场的CR8值都在40%以下,说明这四大区域消费信贷市场结构都属于贝恩所划分的原子型(竞争型),集中体现了8家主要商业银行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信贷市场的市场竞争地位,这从侧面也反映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同质性较强。从纵向看,2006~2009年,只有中部地区CR8低于全国水平,东北地区2006年略高于全国水平,以后均低于全国水平,说明中部和东北地区消费信贷市场竞争性更强。2006~2008年西部地区CR8略高于全国水平,2008年二者的差距最大,2009年又略低于全国水平,从侧面也反映出西部地区对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流动性过剩的货币政策的响应较为滞后。东部地区CR8每年都略高于全国水平,说明东部地区消费信贷尤其是住房贷款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竞争性稍弱。

三、结论

信贷年中总结篇2

城西支行上半年信贷工作总结

上半年,城西支行的信贷工作在行领导和信贷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全行上下齐心协力,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扩增存贷规模、提高资产质量为核心,以加强信贷管理为重点,以各项信贷制度的落实为基础,经过了一季度的“非常奉献6+1”和二季度的“星光大道”等竞赛活动,城西支行各项经营业绩稳步增长,截止6月末,支行各项存款余额21307万元,较年初增加214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1344万元,较年初增加2527万元,存贷比例53%;不良贷款余额1.6万元,较年初下降0.9万元;办理银行承兑汇票金额8849万元;办理贴现金额5507万元;利息收入584万元,半年实现利润377万元,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信贷管理也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

一、认真执行政策,严格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切实加强信贷基础工作,确保各项指标圆满完成。

半年来,我行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总行会议和文件精神,适时分析形势,认真执行政策,从严监管企业,规范内部管理,切实防范风险,不仅提高了信贷管理水平而且为保证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经营责任考核指标打下坚实的基矗

在贷款投放上,支行狠抓贷款投放风险管理,采取的具体措施是:⑴严格执行总行下达的《信贷风险控制指导意见》,进一步对信贷风险进行控制,对授信行为进行规范。严密了贷前调查、审查及审批手续,对信贷人员贷前调查的范围及要求,确保信贷调查材料真实有效。⑵严格控制信贷风险,严格执行信贷风险防范控制管理体系,全面实行审贷分离,规范了贷审会,实行了贷审例会制,严格按照贷审会议事规程召开会议,明确各环节主责任人职责。(3)扎实细致地开展贷后检查工作,定期和不定期地对企业经营状况和抵押物状况进行检查和分析,认真填报贷后管理表。(4)切实做好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制定了五级分类的具体操作实施细则,对客户进行统一分类,从而提高了信贷管理的质量。(5)对流动资金贷款、贴现贷款,承兑汇票在上报审批过程中严格执行总行要求的调查、审查、审批环节的统一格式,切实从源头上控制信贷风险。(6)积极配合总行信贷处做好信贷检查工作,在检查中没有发现一例违规现象,信贷工作得到肯定和好评。

二、通过信贷杠杆作用,抢占市场份额,壮大资金实力,增强发展后劲。

上半年,我支行继续围绕开拓信贷业务、开展信贷营销、积极组织存款等方面做文章,切实做好大户的回访工作,密切关注并掌握贷款单位的资金运行状况和经营情况;大力组织存款,积极开拓业务,挖掘客户。

1、上半年,我行信贷资金重点投放于优质企业和大中型项目,继续重点扶持信用好、经营好、效益好的优质企业,如中联巨龙水泥有限公司、亿人城建有限公司、利玛置业有限公司等,把这部份贷款投入作为我行调整信贷结构、分散信贷风险、抢占市场份额、维持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信贷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而且,通过优化信贷结构,信贷资金正确的投放,使我行的优质客户不断增加。既降低了经营风险,同时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上半年,我行坚持业务发展多元化,加快票据贴现业务的发展,重点增加对优质客户的信贷投放量,不仅降低了贷款总体风险度,而且带来了丰厚的利息收入,随着相对独立核算的实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今年一至六月份实现利息收入584万元,超过去年全年收息水平,实现利润377万元,有效地壮大了资金实力,增强了发展后劲,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加大信贷营销力度,不断开拓业务空间,加快业务发展步伐。

1、上半年,我行在信贷业务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特别在汽车消费贷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行还特别注重加强银企合作,协调处理好银企关系。根据形式发展和工作实际的需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与企业互通信息,加强理解与配合,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途径,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构筑新型银企关系。三月份,我行与市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举办了银企联谊活动,通过活动,加强了银企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建立了深层银企合作关系。

2、上半年,我行进一步提高对信贷营销的认识,不断推进文明信用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地抢占市场份额,建立稳固的客户群体,加大对个私经济、居民个人的营销力度,选择信用好、还贷能力强的个体企业和城镇居民做为我行信贷营销的对象,把信贷营销与绿色文明信用生态工程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文明信用创建活动,打造我行独特的信贷营销品牌。

三、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业务操作有条不紊,提高办事效率,推进业务发展。

我行在不断加强和改善日常信贷工作的同时,还注重加强信贷人员的业务学习,以便能在业务操作中得心应手,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做好信贷资料归档和各项结转工作,实行一户一档,建立完整系统的客户信息档案,以便于及时查阅和调用。对于信贷台帐和报表,能够完整、准确地反映数据,及时上报各项报表,做好信贷登记工作,及时提供信息。在搞好管理的同时,我行还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手段,积极开展优质文明服务,树立“窗口”形象,以服务留住储户、以热情吸引存款,始终以客户就是上帝的理念精神,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提高我行的对外形象,并以优质的服务促进业务的发展。

四、下半年工作思路

1、立足当前,抓好各项阶段性工作,在上半年打下的基础上,下半年全面启动。

下半年,我们要做好信贷各项业务的安排和落实,对于上半年已有意向的项目,下半年力争做好、做实,例如要做好新港国际和华茵房地产的商品房按揭工作,做好大户回访工作,加强贷款企业的资金回笼款统计工作,巩固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全面开展信贷营销工作,努力完成信贷业务各项指标任务。

2、做好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为信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认真调查核实企业情况,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有关文件和总行信用等级评定与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总行规定的统一标准和计算办法,确保客观、公正、准确地评定企业的信用等级,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和信誉程度,为我行衡量开户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实行信贷准入机制建立基本依据。

3、总结经验,切实加强管理。

进一步加强信贷基础管理工作,按照总行信贷处检查要求,加强信贷档案完整性、准确性、合规性和保密性的管理,建立健全信贷业务台账、授信台账、抵质押品台账和不良贷款监管台账。确立支行经营和管理目标的最佳组合,确保支行资产质量始终保持稳定状态。

上半年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行领导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冷静分析了存在的不足。一是业务规范化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要将制度规定全面落实到业务工作的各个岗位各个环节中去;二是业务开拓范围还需不断扩大,涉及的领域要更广,更深,以促进业务快速持续发展。

信贷年中总结篇3

关键词:社会融资总量 结构分析 数据测算 政策解读

5月13日,总理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错综复杂,下行的压力较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凸显,财政金融领域还存在多种风险隐忧”,尤其强调“在存量货币较大的情况下,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较高”。随后总理分别于6月8日的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和6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两次强调“盘活存量”,同时还指出“用好增量”。而且今年以来,对于中国经济出现了“金融热,实体冷”的讨论,可见当前社会融资情况确实存在着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

社会融资的含义

作具体分析之前,有必要先对社会融资的含义进行简单梳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定义,社会融资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因此,社会融资总量为增量概念。从统计口径来看,社会融资总量等于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或当期发行(发生)额扣除当期兑付(偿还)额的差值。

社会融资之所以被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环境监测之中,主要源于伴随中国金融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商业银行的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融资渠道得到快速发展;基金、证券、保险及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日益成为向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部门。因此,过去选用的新增信贷数据已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而社会融资总量指标的产生,可用于补充M2和信贷数据,以更全面地反映实体经济融资情况。

从社会融资总量的构成来看,其涵盖各主要金融机构和市场类型,体现整体金融理念。具体包括三部分:(1)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直接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全部资金支持,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保险公司的赔偿和投资性房地产等;(2)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机构信用或服务所获得的直接融资或信用支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及债券融资等;(3)其他融资,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贷款公司贷款等。

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等式如下:

社会融资总量=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其他

需要说明的是,社会融资指标还存在3个统计范畴的特征:(1)社会融资总量的持有部门和发行部门均为居民部门,故外商直接投资、外债及外汇占款均不计入在内;(2)专指实体经济获得的资金总额,故国债发行不计入社会融资总量;(3)主要统计通过规范的金融工具、正规的金融市场或金融机构获得的融资,民间借贷尚未纳入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范畴。

从增量视角观察中国社会融资的新变化

6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24亿元,虽然较前4个月的平均值1.98万亿元出现大幅回落,但社会融资的增速仍保持在相当高位(见图1)。同时,非信贷类融资也保持了较高增速,新增信贷与非信贷融资比例中枢处于下降通道(见图2)。

图1 我国近期社会融资情况(单位:亿元)(图中亿元去掉)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图2 我国新增信贷/非信贷变化情况(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从增量角度观察,自去年7月以来,中国的社会融资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非信贷类融资增速快于社会融资整体增速,社会融资整体增速又快于信贷增速,而今年以来这种变化呈加速扩大态势(见图3)。

图3 我国近几年各类融资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但是在社会融资增速不断提高的融资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速却没有如期持续提升,今年一季度GDP实际增速由去年四季度的7.9%回落至7.7%,我们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将继续降至7.5%左右。

而从融资效率来看,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融资效率呈现下降趋势。1978年至今,中国经济曾先后三次出现连续5年增速超10%的阶段,分别为1983-1988年、1992-1996年、2003-2007年,而在这三个高速增长的阶段,中国增量资本产出率1(ICOR)均值基本就在1978年至2008年期间3.8的均值水平附近,即意味着4个单位的资本追加投入,就能够带来1个单位的新产出。但此次危机以来,与发达经济体广泛去杠杆不同的是,中国经济通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来增加经济运行中的投资规模,以帮助经济快速复苏,却出现融资效率快速下滑的局面,2008-2011年间,中国经济的ICOR快速升至6.3附近(2009年曾高达8.7),仅实现了9.3%的年平均增长率,到了2012年,中国ICOR已经升至7以上,经济增速则进一步下滑至7.8%。

从存量视角观察中国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

经过上述分析,可见目前中国已经出现了“融资增速高,融资效率低”的局面,如何解释这一变化呢?需要从存量视角观察中国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

受数据可得性的制约,我们只能根据16家上市银行的年报进行测算2,得到2013年一季度到期债务量为38.07万亿元,利息支出为1.22万亿元,即在一季度万亿元的社会融资总量中,真正意义上的新增融资仅为4.94万亿元(见表1)。

根据年报披露的2012年12月31日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到期债务量占2013年全年到期量的55.78%。债务集中到期,导致一季度数据具有明显季节性,银行可用资金量相对充裕,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何今年一季度特别是春节期间的资金面没有像往年同期那么紧张。

预计未来随着到期资金集中释放效应的减弱,社会融资数据和实体经济的表现将会重新回归同向变化。按照16家上市银行年报披露的数据估算,预计2013年全年到期债务量为68万亿元,相应地,预计2013年全年社会融资总量将增加17万亿元左右,至2013年年末社会融资总量余额将达115万亿元。

表1 社会融资数据的测算

项目(占比) 2013年1季度 2012年 2011年

社会融资实际发生额 100% 100% 100%

其中:债务到期 86.09% 78.91% 79.90%

利息支出 2.75% 5.80% 5.32%

真正新增融资 11.16% 15.28% 14.79%

项目(占比) 2013年1季度 2012年 2011年

社会融资净增量 100% 100% 100%

其中:利息支出 19.77% 27.53% 26.46%

真正新增融资 80.23% 72.47% 73.54%

数据来源:Wind资讯,作者估算

中国融资结构变化的两个趋势

(一)非信贷类融资比重提升很快

从增量角度看,2013年前5个月,新增本外币信贷融资占新增社会融资总量的52.46%,较去年同期显著下降16.05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水平也下降了5.40个百分点,较2007年水平则降低了14.90个百分点;新增非信贷融资占比则增加。

从存量角度看,2013年5月末,本外币信贷融资余额占社会融资总量余额的69.88%,较去年同期下降3.84个百分点,较去年年底亦下降1.61个百分点,较2007年底亦是大幅降低13.62个百分点;非信贷融资余额占比则增加。

可见,不论是从增量还是从存量的角度来考察,以本外币信贷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均在下降,相应直接融资占比均在上升(见图4和图5)。

图4 社会融资规模中的间接/直接融资结构(增量)

( 蓝色图例改为:本外币信贷新增占社会融资规模新增比重

红色图例改为:非信贷新增占社会融资规模新增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图5 社会融资规模中的间接/直接融资结构(存量)

( 蓝色图例改为:本外币信贷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

红色图例改为:非信贷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二)期限结构呈现短期化趋势

由于目前中国非信贷类融资主要包含企业债、银行承兑汇票、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融资方式,故一般意义而言,非信贷类融资的期限要低于传统意义上的贷款,因此伴随信贷类融资比重的下降,而相应企业债券、票据等非信贷类融资比重的提高,债务期限结构将呈现短期化趋势。

同时,从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期限结构看,新增短期贷款占比自2010年以来持续上升,今年前5个月占比平均为43.6%,高于危机前的水平(见图6);从存量的期限结构看,短期贷款余额的比重较危机前提升了10%,达到40%左右。

图6 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期限结构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如何理解“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政策意图

今年以来,无论是高层,还是监管部门,都已多次强调“加强对金融创新和业务发展中潜在风险的监测,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但目前中国经济现状存在着另一个难题:如果采取较为严厉的政策,主动降低中国经济的杠杆率,那么同样也面临局部环节因资金链紧张而上升为信用事件的风险,因此政策面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但对于未来的中国而言,无论是潜在增长率还是主观增长目标均在向下调整,因此客观上讲,实体经济来自于实业的现金流将很难出现大幅度改善,那么在微观经济主体不愿主动去杠杆,宏观不敢去杠杆的实际境况下,要在两者之间做好权衡,正是总理提出“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真正政策意图。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货币调控主导者,其在《2013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格外强调了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因素,重点提出“部分企业负债和杠杆水平有所上升,一些地方平台融资渠道更加复杂”、“全球资本流动仍将呈现规模巨大、方向多变的特征,溢出效应增大,外部资金流入增多助推了国内信用的顺周期扩张,增加了金融宏观调控的难度”,同时央行在本次报告中对于货币供给的措辞由上季度的“货币信贷增长符合预期”,变为了“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长较快”,结合此前银监会对于银行理财业务、平台融资规范新政的实施,以及监管机构近期对于债券市场的清理,表明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已经成为了宏观调控的重点。而且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提出,要“规范发展债券、股权、信托等投融资方式”。我们预计,加大对于包括影子银行在内的非信贷融资的监控,同时规范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成为贯穿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金融监管基调。(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机构无关)

注:1.增量资本产出率(Incremental Capital-Output Ratio,ICOR)=当年投资量(I)/生产总值增加量(ΔY),即年度投资与当年产出增量之比,是反映投资效率的经济指标,用以衡量一个经济体单位产出增长所需的投资量。一般而言,一个经济体的ICOR越高,其投资效率和生产效率越低。

2. 对于贷款利率风险,各家银行年报一般按合同重新定价日或到期日孰早,分3个月内、3个月至1年、1年至5年、5年以上等期限类别,对资产负债表日的贷款余额予以披露,相应可获取2013年一季度和剩余期间银行贷款到期总量的数据。而在样本银行中,仅有少数对1个月以内的到期情况予以披露,故无法据其2012年年报获知2013年各月度的银行贷款到期量。由此,本文仅对2013年一季度数据进行测算,而未对2013年其他季度和月度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

参考资料:

[1]盛松成:《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及实践意义》,中国人民银行官网,2011-02-17。

[2]盛松成:《社会融资规模是符合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方向的中间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官网,2011-03-07。

信贷年中总结篇4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其实主要是不良信贷的防范。上表1反映出来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大体情况,表中不难看出从2007年至2012年,随着商业银行贷款数量的不断增大,不良贷款的数量并没有随着贷款的数量不断扩大,不良贷款率在逐年降低,但不良贷款中的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并不是一直保持递减的趋势,而是在某些年度出现反弹的趋势,说明我国在信贷风险控制上有着自己的经验和方法的同时还存有很多疏漏。

1. 信贷风险的Z评分模型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已俨然成为信贷业务中必须尽早解决的难题,当然,我们知道信贷风险是不可能完全被彻底消除的,因此引入适当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使信贷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内便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处理信贷业务时的重中之重了。我国可借鉴国际权威的Z评分模型来作为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管理体系的方法。

Z评分模型是由奥特曼于1968年利用多元判别式法建立并提出的,模型首先需要从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中计算出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程度的经济指标,紧接着利用这些经济指标对财务风险影响的大小赋予不同的权重,最后加权所得便是这个企业的信贷风险Z的评估值。

奥特曼提出的Z评分模型就包括了以上变量中的五个:

X1=流动资金/总资产

X2=未分配利润(留存收益)/总资产

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X4=股权市值/总负债账面价值

X5=销售收入/总资产

Z评分模型如下:

Z=1.2(X1)+1.4(X2)+3.3(X3)+0.6(X4)+0.999(X5)

在这一模型中,分类临界值为: Z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以及信用卡等。下文将以制造业信贷风险为研究对象,选取1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2012年年度数据构建Z评分模型。

2. Z评分模型评价结果

将贷款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录入模型即可得到Z的评分结果。Z值越大说明资信水平越好;Z值越小则信贷风险就越大。若Z值大于或高于预先设定的特定数值或范围,就推断该家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或银行能够接受这样的信贷风险水平;若Z值小于预先设定的特定数值或范围,则推断该企业可能无法按时归还贷款,甚至亏损破产。

由上表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在10所上市公司中,前五只股票的Z值都在1.81以上,破产率较低,贷款损失率也相对较低。其中中颖电子业绩表现优秀,Z值为17.127;美菱电器虽不在破产率高的行列,但潜在风险明显比其他四只股票大。后五只股票即绩差股,在检测结果Z值上明显不足,而其他绩优股则能表现出良好的结果,即有着良好的预期还款能力。 其中SST华塑的检测值-1.79694,相对其他绩差股所存在的破产风险最大;而*ST株冶在2012年度的经营活动中业绩好转,Z评分模型检测结果为1.896467,有望扭亏。

根据以上研究发现,企业财务数据在Z评分模型中的各项指标对Z 值影响最大的指标是X1,即流动资金/总资产,这说明一个企业的流动性对该企业的信用风险有着相当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一家企业若遭遇业绩不断下滑或者重大损失,那么流动性资产一定会萎缩,企业的信贷风险也将不断增大。

3. 结论

归根究底,我国商业银行首先应对贷款企业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进行严格把关;其次,通过Z评分模型可对贷款企业的信用度、风险度、还款可能性等数据进行一系列评估;最后,商业银行自身通过Z评分模型将贷款企业进行合理分类排序,大大减少信贷业务的繁琐程序,降低评估成本和所要面临的信贷风险。

信贷年中总结篇5

一、金融危机以来银行信贷运行特点

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指引下,银行信贷投放大幅增加,基本投向国家振兴经济发展的行业,企业对中长期贷款需求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快速增长,中小企业贷款难得到一定缓解,信贷运行具体反映出以下新的变化特点。

(一)信贷总量规模大,新增贷款投放多。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使银行信贷扩张有了依据,2009年,湖南省(人民币)贷款总量(余额)达到9500多亿元,在全国居第14位,增量贷款达2500多亿元,是上年的一倍。分机构看,国有商业银行(工农中建)贷款投放总量和增量均较多,其中增量占到全部增量的60%以上;湖南建设银行信贷投放突出,信贷总量和增量均为国有银行之首。分地区看,对省会长沙市的贷款投放总量和增量均大幅超过其它市州,分别占到全省贷款总量和增量的50%和60%以上,其次是株州市和湘潭市贷款增加多,体现了长株潭城市群快速发展对资金的吸纳效应。

(二)信贷结构趋向合理,国家振兴领域贷款多。2009年,银行信贷规模迅速扩大,资金被用在哪些地方了呢?新增贷款主要被用于基本建设和消费领域以拉动经济增长。有35.7%和14.5%的新增贷款分别投向了基建项目和个人消费领域,特别是个人消费贷款增长较快,比上年翻两番,个人消费贷款主要用于购房,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增长30%以上、销售额增长50%以上,体现了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取向,而交通运输、水利、公共设施等基础建设贷款增加较多,这些正是国家政策受益行业,也体现了国家拉动投资刺激经济的政策取向。

(三)贷款投向继续优化,中小企业贷款难得到缓解。2009年,伴随银行信贷大量投放,银行一方面控制“两高一剩”(即高能耗、高污染、产能过剩)行业企业贷款,同时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投放,不断改善贷款结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和贷款增量均占到全部企业贷款余额、贷款增量的一半以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的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多,占到中小企业新增贷款的近一半,制造业作为湖南重要产业,该行业企业贷款规模保持稳步增长,因房市升温,中型房地产企业贷款有所增加,而对小型房地产企业贷款投放减少。

(四)贷款期限结构失衡,中长期信贷投放增加。截止2009年,信贷资金期限结构进一步表现出中长期贷款需求大、短期贷款需求少的特点,中长期贷款占到全部贷款的60%以上,主要是基本建设贷款和其它中长期贷款比重大;55.8%的中长期贷款为国有商业银行投放,其中湖南建设银行投放多,占到3成以上,20%以上中长期贷款为政策性银行投放,其中80%以上为开发银行投放。全省中长期贷款投放比上年增长近50%,全年新增中长期贷款1900多亿元,占全部增量的76%,中长期贷款比上年多增1100多亿元,而短期贷款仅多增26亿元,说明实体经济发展对中长期贷款占用增加。

二、银行信贷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隐忧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有力复苏,银行信贷投放迅速增长,信贷规模快速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抵御了国内经济的下滑并保持了GDP的较高增长,透过信贷高增长的表象,仍折射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担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信贷资金投放多加大了不良贷款风险。贷款投得越多,规模越大,风险自然越大,而且近年新增贷款大部分是中长期,这种贷款风险虽然目前暴露的可能性不大,即使存在也是潜在的,但2、3年后看,一些风险将会逐步体现,如果加上贷款对象集中,银行资产风险更难控制。2009年新增中长期贷款1900多亿元,假设不良贷款率为2%,则不良贷款额近为40亿元。中长期贷款主要用于固定资产项目建设,建设期长,还款周期也长,其中有的贷款因各种原因风险实际上已经产生,但由于贷款期限约定较长,表面上看贷款仍在正常期限内,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贷款风险。

二是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不足。2009年银行信贷投放快速增长,但并未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三农贷款难依然突出,湖南农业贷款(余额约840亿元)占全省贷款的不足9%,新增农贷占全部新增贷款的不足8%;按行业统计显示,全省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仅占全部行业贷款余额的8.5%,增量占比也不足10%,全省农业增加值达1969亿元,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与全省农村、农业、农户经济的发展不匹配。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面向“三农”的主要贷款者,但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仍显不足,在940多亿元农业贷款余额中,对农户的贷款(221亿元)仅占20%左右,农村信贷供给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障碍。

三是中小企业贷款需求难满足。尽管2009年全省中小企业贷款比上年增长30%以上,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量投入也占到全部企业增量的50%以上,但由于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大量集中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因此其它行业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县域企业贷款需求仍难获得。2009年第4季度,对全省268家工业企业调查显示,目前除大企业和一些政策受益行业企业资金宽裕外,60%以上小型企业和50%以上中型企业均反映资金紧张, 欠发达地区企业更为突出,资金紧张的企业超过70%,而县域企业贷款难一直困扰着当地经济发展。

四是信贷集中度风险增大。2009年信贷资金大量投放到国家振兴经济规划所涉行业企业,也就是与4万亿投资密切相关的行业占用了大量信贷资金,湖南的情况表明,新增贷款的大部分体现为中长期贷款,主要集中投放到三大行业即交通运输、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个人消费,占到全行业新增贷款的55%,信贷资金在行业间形成了极大的不平衡,新增贷款出现行业集中、客户集中和期限中长期化的趋势,使信贷资产的集中度风险日益凸显,而当前的集中放贷主要投向政府主导的项目或政府担保企业,这些项目在银行整体信贷中的配比还在增加,其风险隐患随之集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沉淀的巨额贷款,以及通过银信合作流向“表外”的信贷,都可能潜藏较大坏账风险,目前国有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已较为严重,只不过因其资本金高,把问题掩盖了,另外,在大规模集中投资的背后,产能过剩、资源错配、重复投资等问题也令人担忧。

三、银行信贷运行取向分析

2010年央行继续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提出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信贷政策提出“有保有控”,明确金融要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延续经济复苏的良好势头,在此前提下,银行信贷运行将出现一些新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总量:不会象2009年那样快速扩张,但仍保持较大规模。一方面,2010年信贷投放增速将明显趋缓,主要依据是虽然在建项目后续贷款需求较强,但受宏观调控影响、银行监管政策约束以及政府融资平台承债能力限制,银行在新增贷款控制方面,可能将减缓对地方融资平台的信贷审批,银行信贷供给能力受到制约,信贷高增长不可持续。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根据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和审慎标准,合理控制信贷增量,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努力实现逐季均衡投放和平稳增长。另一方面,信贷投放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我们最近调查了30 个在建项目,其2010 贷款需求相当于上年贷款投放的1.75 倍,湖南省工、农、中、建、开等五家行2009 年末已审批但未发放贷款超过2000 亿元,将安排在2010年投放。

2、投向:主要投向国家支持的技术新产业、“三农”、小企业、个人消费等领域。按照经济增长“促转变”要求,信贷政策成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信贷投入将增加,信贷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在建项目,严格控制对“两高一剩”行业以及新开工项目的贷款,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力度加大,银行优先考虑农业产业化贷款、农户贷款、小企业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城镇化贷款等重点发展需要。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需求将得到较好满足,监管当局要求全年涉农贷款和小企业信贷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且信贷投放的增量高于上年。为了增强消费的拉动作用,对个人消费信贷将持续增长。

3、期限:中长期贷款增幅回落,但仍保持增长势头。期限匹配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一个基本要求。由于目前中国金融市场不完善,虽然银行无法自主选择负债-存款的期限结构,但可以自主选择资产-贷款的期限结构。所以,根据经典银行理论,银行应该根据负债结构来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资产结构,也就是说,银行应该主动调整资产的期限结构,使其与负债的期限结构的变化保持某种一致性。针对2009年中长期贷款大量投放,贷款期限结构不合理,要求商业银行今后新增中长期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应有所回落,掌握在正常年份的平均水平。

4、风险:不会在近期暴露出来,但隐患在逐渐积累直至形成风险。包括信贷存量风险和增量风险,信贷存量风险一部分在逐步化解,一部分在逐步形成并暴露,依靠大量放贷是无法减少不良贷款,更令人担忧的是2009年投放了大量贷款,其中一部分将成为新增不良贷款,比如国家加强房地产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调控管理,可能使有些项目的贷款风险提前形成和暴露,全省“两高一剩”行业贷款达960多亿元,占中长期工业贷款的67.5%,占全部中长期贷款的17.5%,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可能形成新的不良贷款。只是这部分不良贷款规模多大目前不确定,而且目前尚未到风险发生的周期。因此,可以预测2、3年后信贷风险将得到集中释放。

信贷年中总结篇6

时至今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5年有余,但衰退阴霾依然笼罩全球,世界经济在短时期内难以快速恢复。欧美债务危机相继爆发,发达经济体复苏低迷,深陷高失业、高债务泥潭;新兴经济体扩张强劲,但热钱涌入、资产泡沫、通货膨胀;全球贸易战与汇率战此起彼伏。众所周知,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源自美国次贷危机,是经济全球化下的一场金融危机,也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成因非常复杂。直接导因有经济金融化、金融证券化、金融全球化等,金融创新过渡,政府监管不力,是美国虚拟经济膨胀的必然结果。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就是要保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平衡,使其能够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避免虚拟经济在自我循环的小圈子里不断膨胀进而酿成危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在第九届《财经》年会上指出:“金融业有些产品基本上在金融业内循环,对实体经济作用较小,甚至成为利用非金融业专业知识不够而赚钱的工具。因此,需要对金融工具进行划分,看哪些金融工具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哪些可能会脱离实体经济;对监管来说也一样,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应区分哪些金融市场工具的发展应该支持。”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也提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近年来金融信贷数据增长较强,而实体经济却改善有限,出现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冷热失衡的现象。从辽宁省历史数据看,作为社会融资主渠道的银行信贷资金增长率基本高于GDP增长率,2008年以来高出幅度尤为明显(见图2)。如此高的融资总量为什么没有带来相应的经济增长?大量的资金到底都流向了哪里?是否真正投入了实体经济?摸清这些问题对执行好货币政策,提高银行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率,以及保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银行信贷投放与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

综合1999年~2013年辽宁省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增长及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LOAN)说明信贷投入规模,相关数据详见表1。

从总量分析,1999年以来,辽宁省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99年的4135.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7077.7亿元,按现价计算增长了6.5倍。同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由1999年的4556.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7944亿元,增长了6.1倍,经济与贷款总量都快速扩张,且增速趋于一致。

对贷款余额与GDP总量进行动态比较,总体上看,两轨迹十分贴近,表明贷款与GDP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紧密联系,也就是说从贷款与GDP的绝对量分析,在1999年以来贷款年平均余额与辽宁省国内生产总值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2008年以前两轨迹十分贴近,2008年以后,两轨迹曲线呈逐步发散态势,贷款余额大于GDP,差距逐步扩大。其中2005年至2008年,两轨迹紧密贴近,贷款规模与当年GDP总量的差距不大,且GDP轨迹曲线一直在贷款余额轨迹上方,即当年GDP总量大于贷款规模,差距最大的2008年GDP总量比贷款规模高1667亿元。但两轨迹曲线从2009年交叉换位后呈现逐步发散态势,即当年GDP总量小于贷款规模,GDP与贷款的差额不断扩大,2013年贷款规模反超当年GDP总量866.3亿元。

1999年~2013年,辽宁省信贷投入年均增长15.2%,同期GDP年均增长为11.4%,信贷投入增速超过GDP增速3.8个百分点。其中2009年辽宁省金融机构贷款增长33.18%,而GDP仅增长13.1%,增速差为20.08个百分点,为信贷投入与经济增长差距最大的年份。尽管信贷投入增速与GDP增速数次交替变化,两者出现峰与谷的年份不同,但从整体来看,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表明经济增长与贷款增长有着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另一方面,2008年以来,贷款增速明显快于GDP增速,其中2008~2013年信贷投入增速超过GDP增速7.81个百分点,即便剔除2009年差距最大的一年,2008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五年间信贷投入平均增速超过GDP平均增速5.4个百分点,高于1999年~2013年的4个百分点,尤其是2010年以来,辽宁的GDP增速和信贷投入增速开始放缓,但信贷投入增速超过GDP增速的趋势却更加明显。

银行信贷投放制约因素

总体看,银行基本能够对信贷资金的支付和流向进行严格监控,信贷资金通过受托支付的方式支付给交易对手,一定程度上防范了信贷资金的挪用风险。但是,不能因此就说明信贷资金真正用到了生产和贸易活动之中。因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下,银行信贷资金投放受多重因素影响,投放压力也越来越大。

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不容乐观,对银行信贷投放产生较大影响。在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中国的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两个层面都受到了影响。中国正在面临出口减速、物价上涨的多重压力。全球经济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刺激下会逐步走出困境,但难有强劲增长,长期衰退局面难以破除;新兴经济体仍将面临增长放缓和通货膨胀上行双重压力。国内经济将企稳回升,可能转入一个较长时间的中速增长期,需求动力不足,部分周期性行业和新兴行业产能过剩,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一般加工业和传统制造业将更加困难,实体经济仍不容乐观。目前,大型企业投资活动趋于保守,对银行贷款的有效需求有所减少,优质大客户成为同业竞争的焦点。部分大客户已通过提前还贷并办理再融资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部分压降行业出现客户主动选择银行的迹象;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四大新市场也出现了需求不足的情况,平衡信贷总量与信贷结构调整的难度加大。

法人客户信贷需求萎缩,制约银行信贷资金供给。以某国有银行辽宁省分行(以下简称A银行)为例,实体贷款需求同比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需求总额下降。从统计需求上看,2014年三季度实体贷款需求73.4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0.48亿元。且贷款需求仍集中在钢铁、电力、交通运输、房地产等景气度较低的行业,非周期性行业贷款增长缓慢,流动资金贷款需求不旺。二是单笔贷款平均需求金额下降。三季度每笔贷款平均需求金额为524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016万元。三是城市客户需求占比下降。三季度城市客户需求占比为90.19%,比上年同期下降7.78个百分点。

社会融资渠道趋向多样化,直接替代银行信贷投放。目前企业通过直接融资、理财融资、影子银行及海外融资等方式获取资金的渠道十分便利,银行贷款投放空间受到挤压。这些融资方式监管相对宽松、资金规模大,企业获取资金、运用资金较为便捷,极大地冲击了传统银行贷款的融资地位。自2012年4月开始,全国债券融资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中票、短融等直接融资产品利率维持在4%~6%的低位运行,较年初下降近3个百分点。受此因素影响,省内直接融资市场表现活跃,下半年,省内各金融机构累计承销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债务融资工具262亿元,是上半年累计承销量(124亿元)的2倍。同时,理财融资的平均利率在基准下浮5%~基准上浮10%之间,比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略低,且外部监管环境相对宽松。此外,受境外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海外代付的境外融资成本大约在3%~3.5%之间,融资资金成本低于一年期贷款利率下浮10%。

银行贷款定价水平下滑,间接压缩银行信贷投放。受法人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和融资渠道多样化等因素影响,银行贷款定价水平逐步下滑,银行收益随之下降,间接影响银行信贷投放。其中一家国有银行辽宁省分行的贷款利率平均浮动幅度为上浮13.58%,较去年同期减少1.1%。A银行新发放实体贷款加权执行利率为6.08%,比上年下降0.53个百分点。其中,受贷款投放客户集中等因素影响,新发放法人实体贷款加权执行利率为5.9%,比上年下降0.63个百分点;受产品结构单一等因素影响,新发放个人实体贷款加权执行利率为6.66%,比上年下降0.34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银行信贷资金投放压力越来越大,不排除银行为增加收益而另辟蹊径。当前,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银行信贷资金存在“资金空转”现象,即认为金融机构通过大量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相互拆借资金、购买债券和理财产品等方式,使大量货币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并未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数据显示,我国银行承兑汇票的“承贴比”(贴现额/承兑额)从2009年末的53.4%下降到2012年年末的21.2%。2013年一季度我国银行业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6704亿元,同比猛增4381亿元,增量高达189%。2013年一季度,辽宁省票据“承贴比”也仅为13.3%,为近年来最低点,新增银行承兑汇票与直接贴现额存在255亿元的巨大差额,这种“倒票”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资金空转”现象的存在,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当前辽宁省银行信贷较好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但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当前辽宁省信贷投放具有集中于大中型企业和侧重于传统行业的特征,应进一步优化银行信贷资金结构;二是当前银行信贷资金投放面临较大压力,存在“资金空转”现象,应进一步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更加有效地投向实体经济。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地方政府要为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创造条件。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经济条件具备实体经济的典型特征,实现信贷资金更多地、持续地投向实体经济关键是将实体经济存在且合理的信贷需求与商业银行天然的“趋利性”有效对接。然而,现有市场本身不能在该方向上完成自我调节,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进行干预,积极为两者对接创造条件。短期内,地方政府首先要推动好项目尽快落地,如提高规划、土地、环评等贷款要件审批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行政耽搁;就长期而言,一是要继续扶持有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做大做强,丰富优质信贷客户资源,从根源上解决银行有钱贷不出去的问题;二是要建立并完善银行信贷风险补偿机制,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成本;三是自上至下调整对各级政府金融工作的考核思路,将考核核心从信贷增长总量向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效果上转变,利用好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导向作用。

人民银行要强化货币政策工具的导向作用。合理运用再贷款和再贴现工具,对切实将信贷资金用于支持当地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要优先给予支持,反之,对于过度参与公开市场操作,以“资金空转”追求短期效益的金融机构要在这方面坚决予以限制;动态调整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参数,将涉农及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结果合理运用到稳健性参数调整,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增强对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继续发挥准备金工作的定向支持作用,对新增存款用于当地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实施优惠性存款准备金率奖励政策。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信贷资金流向监控和用途管理。全面强化贷款三查,切实防范信贷风险。首先要严格贷前调查,对于贷款用途模糊不清的企业要深入细致的调查,严把贷款准入关。其次严格贷中审查,明确层级审批权限,落实审批责任,切实做到审批授信依法合规。最后要切实加强贷后检查,强化贷后定期检查报告制度,严控企业借款资金的用途、进度和流向,确保其用于真实的生产经营和贸易活动。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能有效调动资金组织者和供给者的积极性,形成以价格为导向的市场利率机制,使资金的经济功能充分发挥。进一步放松利率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消除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差距,推动民间利率形成机制走向合理化。

信贷年中总结篇7

关键词:信贷;优势;不足;经济结构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0)12-65-03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山东省银行业努力支持经济发展,深入贯彻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调控要求,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规模和效益上均有较大的进展,货币信贷运行良好,金融市场交投比较活跃,资本市场融资速度加快,金融体系日趋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推进,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但与浙江、江苏等东部经济相当的省份相比。山东省银行业存在着其优势和不足。

一、山东省银行业信贷情况的优势表现

1 贷款增速较快,信贷结构持续变化

受现阶段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保增长投资拉动影响,近两年山东省本外币贷款增量同比翻番,新增、多增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省贷款投放节奏与全国基本同步,上半年增速较快,下半年增势趋稳。短期贷款增量占比微降,中长期贷款增长迅速,新增比达60%以上。票据融资冲高回落,月度间波动加大。与江浙地区相比,增速明显。新增涉农贷款居全国首位,中小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3.7个百分点,新增企业贷款八成投向制造业、公共服务业、租赁业和批零业。

2 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继续实现“双下降”

山东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同步增长,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继续实现“双下降”。今年上半,年山东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934.14亿元,比年初减少162.2亿元,不良贷款率3.1%,比年初下降0.9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97.08亿元,比年初减少32.22亿元,不良贷款率1.30%,比年初下降0.36个百分点。

3 银行业信贷对经济结构调整和引导作用明显

随着总量规模的扩大,银行服务业较好地发挥了贯穿于整个国民经济的链条作用,服务和支持三次产业的能力大大增强。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首先表现在,突出了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全省22家银行设立了小企业贷款专业管理部门机构以及122家特色支行,组建了6740人的小企业信贷客户经理队伍,开发了数10个专门信贷品种。2007年全省小企业贷款余额1334亿元,扶持小企业14万户。其次,支持了新农村建设: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共对“三农”发放贷款3283亿元,累放年均增长20%以上,占全部贷款的15.3%,农户贷款余额近220亿元,农业贷款余额和新增量均已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第三,引导了消费结构升级:近5年,山东省银行业消费信贷业务一直保持高增长态势,全省消费贷款增长28.11%,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4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比2003年提高17.5个百分点,汽车消费贷款已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全省汽车贷款增速为15.7%。

4 对技术创新和技术改进贷款比例较高,发挥作用较好

根据表1“技术创新改进占比”一列分析可以看出,2006―2008年3年来,山东省银行业在贷款比重上,远远高于浙江和江苏两省,这些贷款在技术创新和改进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促进技术的更新,新产品和服务的出现,为经济全省经济注入新的力量。

二、山东省银行业信贷发展不足的表现

1 信贷总量不足,与经济规模和发展不匹配

2008年,山东省GDP超过3万亿元,仅次于广东省。全国排名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了广东,排名全国第一。而山东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在全国均排名第6位,与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称。2008年末,山东省银行业机构存贷款余额之和与全省GDP之比,即金融相关率为155%,分别低于同山东省经济规模大体相当的江苏和浙江等省60个和149个百分点(表1给出比率),且近3年来基本没有太大提升,经济货币化程度偏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业动员资金的能力偏弱。

2 投放于农业和基础产业的比例较大。投资效益差

2007年,山东省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分别比粤、苏、浙等3个省高出4.1、3、4.2个百分点,农业贷款所占贷款总额比例高于江苏和浙江(见表1),传统制造业实现的工业增加值所占比例达到了83%,基础产业实现的工业增加值所占比例比粤、苏、浙等3个省高出8.6、6.6和9个百分点,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远逊于粤、苏、浙。

3 贷款投放于非银行服务业比例较小,对第三产业促进作用小

相对于江浙两省,对于经济比较发达、总量较大的山东省,银行的网点数较少,地方银行投放给服务业的贷款比例较低,在民间借贷资本较少时,无法改进服务业的资金短缺现象,地方税收的税基也无法较大规模增长。中小银行业机构不能较好的培育和发展小型服务企业和有区域特色的服务业客户,基本没有具体的措施进一步完善和细化银行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与规划指导。

4 投资于民营经济、私营企业和外向型企业的比例较小,银行竞争力不强

山东省国有经济在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份额,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07年山东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的比重为54.1%,山东总体上还属于沿海外向型经济起步滞后的地区,外资企业不多。山东的这种经济结构导致银行业体系发展不全面,地方法人机构竞争能力偏弱,外资银行相对薄弱。相对于广东、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地方法人银行机构股权结构单一,省外资金投入少。缺乏成长型大企业股东和境外战略投资者,不仅机构规模小、分布散,而且市场地位和信誉度不高,对外辐射和带动能力差。

三、信贷发展不足的原因和对策

山东省信贷发展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山东省的经济结构等金融发展外部环境、政策支持欠缺、不良贷款总额较大、金融机构竞争力不强等几个方面。

山东经济结构的典型特点是一、二产业明显占优,基础产业在工业中所占比例较高,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和基础工业是经济的主体,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比较大。山东省经济结构性特质决定了经济创造货币的能力不足,单位GDP创造的存贷款数量以及贷款派生能力都远低于粤、苏、浙,经济对银行业发展的反馈和回报较低,从而限制了银行业的发展。

很多省份确立了金融优先发展目标,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支持银行业的发展。在山东省银行业政策支持的传导和贯彻方面,措施力度不足,政策支持不多,并且一些政策设计初衷很好,但执行效果不理想,在数量和深度上

远未达到政策设计初衷,政策支持的导向和扶持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至2008年末,山东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占全国的比例为7.18%,不良贷款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6个百分点。从不良贷款内部结构看。损失程度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准备覆盖率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关于金融机构竞争力方面,大型银行主要是信贷投向集中,以大型集团客户授信为主,经营战略转型及适应环境变化能力不强。城市商业银行由于业务空间有限和产品科技含量低,加之资本监管指标的约束,业务发展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无法显现,核心竞争力欠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依然处于艰难阶段,经营机制僵化依然未得到实质性转变。再加上信托业、金融租赁业以及资产投资等业务的发展相对滞后,导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影响了业务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

针对山东省银行业的信贷的优势和不足及其成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几点对策:

1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银行信贷结构,提高经营效益

要进一步加快山东省经济结构升级改造进程,第一、二产业内部要实现产业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加速生产要素向第二、三产业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政府应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改善经济结构,从宏观上引导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方向。鼓励向中小企业,尤其是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培育新兴企业,对新领域的行业给予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帮助其快速发展。改变目前过于集中的经济结构,最终实现优化信贷结构的目标。地方政府应站在整体和全局的高度对山东产业格局进行统筹,合理选择兼顾超前性和现实性,构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体系,鼓励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社会发展后劲。金融机构坚持总量微调与结构优化相结合,确保新增信贷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发企业开展创新型投资,培育和发现新的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防止贷款过于集中于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

2 加大政策扶持,加快发展银行业

学习借鉴金融发达省份和城市的经验,制定有关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金融机构用地及办公用房补助等政策,鼓励和吸引国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部、区域总部或事业部总部落户山东。健全完善金融创新奖励政策,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产品、机制、管理创新。尽快研究建立地方金融风险处置专业机构,构建市场化的地方金融风险处置长效机制。有关部门要尽快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促进全省银行业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

3 加强银行业自身竞争力建设

以较小的改革成本来满足银行业务、流程创新的内在管理需求,为提升银行综合竞争力提供持续的制度保障,改革组织架构,为提升竞争力提供基础的组织保障。银行业的基础已经基本实现同质化,各银行机构亟需做好市场定位、客户细分等工作,加快建设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体系,通过差别化竞争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以此实现银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如果哪家银行能够真正在其中的一个方面创出特色、关注民生,打出品牌,它就建立了核心竞争力和稳定的客户群,并将极大地提高自身的声誉资产和社会地位,赢得无形资产价值。

4 加强信用建设。完善金融外部环境

信贷年中总结篇8

                               --以文成县为例

   文成县总人口37万,下辖33个乡镇,总面积1293平方公里,其中人均耕地面积0.41亩。1986年列为国家重点贫困县,1997年全县基本脱贫,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30个乡镇,人口27万。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亿元,财政收入1.46亿元,尚属欠发达地区。

   经济决定金融,欠发达的文成县决定了其辖区金融机构的数量不多、规模不大、经营状况一般等。全县有农发行、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保险公司、寿险公司、太平洋财险、寿险公司、中华联合五家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一家证券公司分理处等金融机构。2003年,全县存款余额26.8亿元,贷款余额12.3亿元;保险收入0.4亿元,理赔支出0.1亿元;证券交易额2.02亿元。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有所弱化

   1、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弱化的主要表现

  从经济结构和贷款结构分析(列表一):1999-2003年,文成县工业总产值每年稳定增长,年均增长速度为13.2%,而同期文成县金融机构工业贷款从1999年末的7533万元下跌至2003年末的2560万元,呈逐年递减趋势,年均减少速度高达22.4%;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2.3%,同期农业贷款的年均增长幅度大大高于农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幅度,但波动幅度也大,农业贷款大幅减少或相对增加少的年份里,农业总产值就相应降低。

   列表一

   经济结构和贷款结构及其增长幅度变化表

   单位:万元

   内容日期 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增长(或减少)幅度 工业贷款 工业贷款增长(或减少)幅度 农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增长(或减少)幅度 农业贷款 农业贷款增长(若减少)幅度

1999年 53883 / 7533 / 37666 / 11835 /

2000年 60501 12.3% 4637 -38.4% 37409 -0.1% 8081 -31.7%

2001年 69398 14.7% 3429 -26.1% 40822 9.1% 12342 52.7%

2002年 74666 7.6% 2517 -26.6% 38893 -4.7% 18308 48.3%

2003年 88209 18.1% 2560 1.7% 40736 4.7% 30118 64.5%

年平均增长速度 / 13.2% / -22.4% / 2.3% / 33.5%

从存贷款增长速度及存贷比变化趋势分析(列表二):1999--2003年,文成县金融机构存款的增长速度与贷款的增长速度是极其不相称的,存贷款虽然都在同步增长,但二者的增长速度相差一倍以上,存款年平均增长率为29.6%,同期贷款年平均增长率为12.6%。金融机构存贷比也从1999年末的80.3%下跌至2003年末的46%,呈逐年下降趋势。

列表二:

存款、贷款及存贷比增减变化表

单位:万元

内容日期 各项存款 各项存款增长幅度 各项贷款 各项贷款增长幅度 存贷比

1999年 96051 / 77095 / 80.3%

2000年 112795 17.4% 80204 4.0% 71.2%

2001年 141512 25.5% 93080 16.1% 65.8%

2002年 196214 38.7% 107137 15.1% 65.8%

2003年 268026 36.6% 123394 15.2% 54.6%

年均增长速度 / 29.6% / 12.6% 

从经济总量发展趋势和贷款总量增长趋势分析:1999--2003年,文成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1.9%,而同期文成县金融机构的贷款年平均增长率12.6%,略高于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但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比较,我县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数,而贷款年平均增长率则低于全国平均数,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对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支持明显不足。

2、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支持弱化的主要原因

(1)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化经营战略,过分强调集约经营的统一性,忽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没有找到集约经营统一性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结合点。在机构网点设置上实行收缩战略,撤并在偏远山区或经营效益差的金融网点,据统计,从1999年末到2003年末,文成县金融机构网点由86个减少至41个,减幅高达52.3%,使县域经济金融服务网点不足;在信贷管理上实行严格的授权授信制度,尤其是镇级金融机构没有审批贷款的权力,只负责实地调查、组织材料申报;在信贷考核上实行"零风险"和"信贷人员第一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即便是由上级行履行审批手续的贷款,一旦出现风险,也要基层行承担主要责任,信贷员本身也将背负上重大责任,造成信贷人员的"惜贷"、"惧贷",削弱了信贷支持的力度。

(2)资金外流现象严重。由于经营机制、追求利润最大化等因素,邮政储蓄部门上缴全额存款、各国有商业银行将剩余资金上划等,使资金流出县外。从1999年以来,文成县金融机构存差不断增加,由1999年的1.9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14.5亿元。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各商业银行从县域吸收的资金50%以上流向了城市,进一步削弱了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

(3)信贷投向政策发生很大变化。县金融机构在一如既往地支持农业经济等国家产业政策的信贷投入时,逐步从一些高风险行业退出,大力发展个人消费贷款等新兴贷款。如住房消费贷款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在个别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中已占1/3以上,一方面减少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信贷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县域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此类贷款对地方经济发展无丝毫作用。

(4)信用环境影响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由于历史等原因,全县信用观念仍然较差,2004年文成县国有商业银行在剥离了4017余万元不良贷款和核销了637.4万元不良贷款后,不良贷款依然出现反弹,导致金融机构贷款大量沉淀和流失,严重威胁金融资产安全,并使对好的经济个体产生"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信用环境更趋于恶劣,使金融机构惧而却步,贷款发放慎之又慎,直接导致了金融机构贷款的逐年下降。

(二)贷款使用效率降低影响了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贷款使用效率降低的现象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货币信贷处所做的以上海市为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衡量贷款使用效率的指标主要有两组,一组是相对指标之间的关系即GDP 实际增长率与贷款增长率之比;另一组是绝对指标之间的关系即GDP 总量与贷款余额之比;当期贷款增长率对当期GDP实际增长率影响不明显,而当期贷款余额对当期GDP问题影响非常明显。

1999年-2003年,从全国范围看,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科学技术的进步、信贷管理制度的健全,贷款使用效率逐步提高。而对文成县GDP 总量与贷款余额之比着项绝对指标的分析,1999年文成县域GDP/县域贷款余额=1.44,2003年文成县域GDP/县域贷款余额=1.40。这说明文成县域贷款的使用效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下降现象。

2、贷款使用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1)信贷长期化趋势降低了贷款的周转速度,直接影响贷款的使用效率。近几年以来,中长期贷款增长很快,在贷款中占据比例越来越大。据统计,2003年末,县域中长期贷款余额占全部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达32.7%,同比上升近3个百分点。这表明贷款结构出现了由以前的"借短用长"向"借长用短"的趋势,信贷长期化必然降低贷款的周转速度,从而影响贷款的使用效率。

(2)县域投资结构的一些不甚合理面弱化了贷款的使用效率。2003年文成县域房地产开发共完成7000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2.6%,县域信贷投入房地产开发的量亦增长明显。房地产开发具有直接进入最终消费的性质,而文成县工业不发达的特性使得钢筋、水泥等生产建设资料绝大部分在外购买,因此,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对文成县GDP的贡献相对较弱。此外县域中的一些重复建设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也对有限的信贷资源造成浪费。

(3)银行经营体制变化,银行之间的竞争激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贷款的使用效率。某些商业银行支行为了既完成上级行的贷款投放任务又完成存款考核任务,采用虚增贷款方式,信贷资金仍然流在银行,并没有进入经济活动当中,从而降低贷款效率。

(三)政府越位和市场缺位现象使金融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乏力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及领导的金融意识增强,政府越位现象在淡化,但由于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还没有真正完成,市场缺位现象还是比较严重。

(1)金融机构的贷款直接或间接受到行政干预。金融机构的信贷自主权或多或少地受到政府管制,甚至于出现地方产业与国家产业政策矛盾的现象。

(2)金融机构的业绩考核由行政做出,而非市场做出。近些年强调金融风险和金融稳定时,则干脆不发放有风险的贷款,浪费了有限的资金,而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

(3)金融机构负责人的任免由行政决定,没有建立银行家制度。金融机构内部的任免奖惩和工资制度,类似于行政机构而非企业机构,导致金融部门无法提供有吸引力的工资和机会,难以留住优秀人才,面临竞争时,人才流失更为严重。

二、措施、建议

(一)改善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弱化的建议

1、整合金融资源,建立有利于减少县域资金流失的机制,确保县域资金用于县域经济发展。一是人民银行要发挥窗口指导作用,有效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建设实际,适时信贷政策指引,确保县重点项目资金需求。二是规定各国有商业银行从县域吸收的资金按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要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提高存贷比率(最好确定一个最低存贷比),将上存资金降到最低水平。三是要求邮政储蓄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要改变当前邮政储蓄全额转存的情况,邮政储蓄机构吸收的资金须全额委托县级法人金融机构使用,风险由县级法人金融机构承担,这部分资金用途和对象不受限制,只要用于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2、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大对县域经济支持的力度。商业银行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争取最大限度的信贷审批权限、指标和较宽松的信贷政策,增加经营自主权。县域经济特色各异,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县域经济的调查研究,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和特点,加强和改进信贷工作,避免信贷资金运用上的"一刀切"。建立完善信贷考核制度,发挥信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用好用活每一分信贷资金。

3、加快县域信用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各级地方政府要强化金融意识,加快信用村、信用镇的创建,协助金融部门维护金融债权,营造和维护好镇域的信用环境,使金融部门能够放心地增加对镇域经济的贷款支持。人民银行要积极发挥现有信贷咨询系统的作用,加大推进金融业征信体系建设,为"守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创造条件。县域企业、个人应珍视信用,诚实守信,贷款有借有还,以良好的信誉赢得金融部门的贷款支持。

(二)提高贷款使用效率的措施、建议

1、商业银行要切实以市场为导向,贯彻适度从紧的稳健货币政策,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应注重结构上的优化和调整。要围绕文成县政府确定的"五大基地"建设,寻找信贷工作新的切入点,以此统领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2、建议建立担保公司,引导资金加大对县域中小企业的支持。当前,银行资金之所以趋向于基础设施、消费领域和少数优势企业,其重要原因在于缺乏良好的信贷投入环境。政府部门要出台政策、改善环境,按照支持发展与防范风险相结合、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开展担保与提高诚信相结合的原则,加快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建立,解决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因找不到担保企业而无法贷款的问题。从而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3、贯彻落实投资体制改革政策,实现投资资源优化配置。要以"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引导企业、民间资本投向。民间资本相对于银行间接融资更具有单纯的趋利性,其流向和流量完全以市场为准则。市场化的民间融资行为必须与信贷资金的投放形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同时也使信贷资金的投向更为合理,使信贷投向更贴近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实际需求,从而更高效地发挥效用。

(三)政府归位和市场到位的政策措施及建议

1、减少行政干预,转移政府对金融业的干预目标。政府对金融业的干预和监管者的监管必须要制度化,要严格依照现有制度进行监管并及时披露。政府要从汲取金融,转向建设金融。要建设金融,必须赋予金融机构以独立决策权,强化银行独立审贷和风险控制,变金融机构"钱袋子"的角色为"资源配置者"的角色。

2、稳步推进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创建有效率的金融市场体系。根据《公司法》规定,商业银行属于竞争性行业,不必采取国有独资的股权形式,应对其进行股份制改造。要推动国有银行的真正商业化经营,形成竞争性市场机制;要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开放度,放宽银行业的市场进入限制,尤其是鼓励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进入市场,使市场上存在一批独立的、规模合理的商业银行,以促进银行市场的有效竞争。

上一篇:安全年中总结范文 下一篇:家装年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