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5 16:58:47

硕士毕业总结

硕士毕业总结篇1

摘 要:针对硕士生普遍提前工作的现象,提出就业压力动因,运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硕士生知识积累的探讨,给出了硕士生是否应提前工作的建议,并指出高校和用人单位应有所作为。作为一个探索性研究,提供了有助于管理工作的参考性意见,值得进一步深入,为教育管理方法和决策的理论与应用提供有益的补充。

关键词:硕士生;就业;博弈论;上策均衡;知识积累

1 提前工作的动因

高校毕业生包括本专科毕业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应届博士毕业生。自本科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后更是成为热点问题。新闻报道2008年中国应届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不足70%,部分地区甚至传出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首次低于应届大学生就业率的信息,社会惊呼“皇帝的女儿也愁嫁”。而2009年,正如前一年年底主席在辽宁考察时对大学生求职者表示的那样,“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将有超过700万应往届高校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伴随着全球性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日益恶化,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减少与高校扩招政策综合作用,形成了一个非良性的流程。

如图1所示:大学生就业困难,于是转向升学,升学需求的增加迫使硕士扩招。硕士毕业生的增加使人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挤占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同时也造成自身就业水平的下降,因而出现了所谓“1500应届硕士竞聘卖猪肉”、“十万年薪聘请大学生掏粪”的新闻现象。并且,由于预计2010年博士学位的年授予人数将达到突破历史性的5万,已经开始有学者开始担心博士培养质量的下降,质量下降的博士毕业生以后还要去培养硕士生和本专科学生,势必进一步造成硕士毕业生和本专科毕业生质量的下降,从而更加剧了他们的就业压力,令他们倾向于尽早适应市场,做出提前工作地选择。

本研究仅以硕士生为对象进行探讨。硕士生是高级科研人才的后备军,而高级科研人才的培养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对硕士生的培养需要投入充足的时间和资源,若硕士生提前工作则有可能令实际培养时间不足,培养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对其今后的就业也将产生影响。所以,于国于己,硕士生的选择都值得商榷了。

2 博弈理论概述

博弈论也叫对策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冯诺依曼和奥?摩根斯坦首先提出的,是一种“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经济学、政治科学、军事战略问题、进化生物学以及当代的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和分析工具。此外,它还与会计学、统计学、数学基础、社会心理学以及诸如认识论与伦理学等哲学分支有重要联系。

一个博弈论模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局中人,方案集和局势。局中人是指在一个博弈中有权决定自己行动策略的参加者,一般要求一个博弈中至少要有两个局中人。策略集是指可供局中人选择的,实际可行的,完整的行动策略的集合,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中至少应包括两个策略。局势是指一个博弈中各局中人所选定的策略形成的策略组。当局势出现后,博弈的结果也就确定了。

本研究采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理论。上策是指这样一种策略,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这种策略都是最优的。博弈论中的均衡是指一种稳定的结果,当这种结果出现的时候,所有的局中人都不想再改变他们所选择的策略。因此,所谓上策均衡即指一种局中人选择的都是上策时的博弈均衡状态。

3 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的博弈

3.1 博弈模型的建立

3.1.1 三要素设定

出于能够更明确地表现分析结果的原因,本研究使用两两博弈的方式。局中人包括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其中硕士生按照意愿倾向还可分为两类,因此实际的博弈模型一共有五个,以报酬矩阵形式表现。

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都包括两个策略。高校可以选择允许或者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可以选择接收还是不接收在读硕士生,两类持不同意愿倾向的硕士生都可以选择提前工作或者毕业后工作。

每个局势包括模型中各局中人可选择的一个策略,每个模型产生四个局势,通过分析可得出其中满足上策均衡的局势。

3.1.2 度量方式设定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分析每个局中人对各种选择所产生结果,假设这种结果可以用满意或不满意两个属性值来度量。

一般来说,高校希望硕士生能够静下心来搞科学研究,一方面能够对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硕士生的目标就是使硕士生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如果没有科研和论文的培养则有失这个目标的要求,如果硕士生提前进入找工作阶段则科研的最佳时期——研二和研三——就没有发挥作用。从上述角度来看,可以说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才能保证满意的结果;若做出允许的选择则总会有一部分硕士生提前工作,高校的培养结果达不到效用最大化,可以认

为是不满意的。

而作为用人单位,也有出自短期利益的考虑,他们要求自己员工的综合素质越高越好,独立行为能力越强越好,因此硕士生能否提前来单位实习决定了要不要在硕士生毕业正式上岗后付出一笔培养成本——工作上手前支付的工资和其它费用。可以认为,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是令自己满意的,而选择不接收的结果则是不满意的。

最后,按照硕士生的意愿倾向可以把硕士生分为倾向提前工作,倾向毕业后工作两类。对于第一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对于第二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提前工作影响学业完成的质量,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

为了便于分析,设满意的值为1,不满意的值为-1,以此量化不同选择带来的结果。

3.2 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

根据上文对高校和用人单位选择结果的假设,本研究可以构建如表1所示的报酬矩阵,矩阵的每一个局势设为(E,S)。

当高校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若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则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而高校则因此不满意(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则必定不满意,而因为在读硕士生即便找工作也没有接收单位,所以高校最终得到满意的局势(-1,1)。当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硕士生受到纪律限制,则高校不管怎样都将得到满意的结果,而用人单位无论做何种选择都接收不到在读硕士生,结果必定是不满意(-1,1)。

由此可以分析得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达到一个上策均衡,即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却接收在读硕士生。两方的最优决策是相冲突的,而这恰恰解释了现状,即本研究前面说的高校要实现培养目标,而用人单位要追求用人成本的最低化。后面的分析中,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这种冲突将不断得到体现。

3.3 两类意愿倾向的硕士生与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博弈

3.3.1 倾向提前工作

如表2和表3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E)。

先来分析硕士生与高校的博弈,现实中总存在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当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时,若高校也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与后者形成的一个局势是(1,-1),若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受到纪律约束的局势为(-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则高校的选择不再重要并总会获得满意的局势(-1,1)。由此本研究又得到了一个上策均衡,即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

再来分析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博弈。当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面对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时,结果自然是“双赢”(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则结果自然是“双输”(-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用人单位的选择也不再重要,结果总是双方都不满意(-1,-1)。这里的上策均衡是“双赢”。

在这两个博弈中,硕士生面对的最优决策总是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由它们之间的博弈得出的上策均衡相同,互相冲突,这就解释了倾向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们为何会采取各种手段“欺骗”高校,出去寻找工作。

3.3.2 倾向毕业后工作

如表4和表5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2,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2,E)。

迫于经济压力以及别的原因不得不提前找工作的硕士生只要高校允许,就会达成(-1,-1)的局势,若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则硕士生和高校仍能达到“双赢”的结果。当硕士生不存在经济困难或自己另想办法克服了困难时,必然会坚持好好完成学业,毕业后工作的选择,这种情况中高校与硕士生总是“双赢”。所以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和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是这一博弈中的双方最优决策。

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必定与硕士生的意愿“合拍”,局势总是(1,-1)。当用人单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只有选择了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会让其实现满意的局势(-1,1)。这里的上策均衡却是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而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

高校最喜欢的自然是愿意毕业后工作的硕士生,就如同用人单位最喜欢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然而这并不是说无论持何种意愿倾向,只要选择了提前工作,用人单位都无差别的一视同仁。本研究在前面就已经探讨过,用人单位希望聘用的员工综合素质越高越好,而硕士生的科研水平无疑是衡量其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认为只有愿意毕业后工作的硕士生才最有可能主动静下心来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从而达到令高校和用人单位都满意的科研水平,很遗憾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恰恰不可能接收到其最满意的对象。也就是说,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其最满意的硕士生的最优决策相冲突,再换句话说,用人单位的成本最低化目标与对员工素质的期望相悖。

本研究的博弈分析就进行到这里,此时的问题是,硕士生是否应该提前工作以及高校、用人单位是否应该有所作为。本研究在最后就此进行一个探索性地讨论。

4 关于硕士生是否应提前工作的讨论

4.1 硕士生是否应该选择提前工作

让硕士生们产生不同意愿倾向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对未来预期收益的不确定,对此本研究认为可以从知识的可积累性给出探讨。

知识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与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不同,“知识溢出足以抵消固定生产要素存在引起的知识资本边际产品递减的趋势。因此知识积累过程不会中断。”社会知识就在人类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并得以延续和更新,而个人知识积累得益于社会知识的积累沉淀,同样不断增长。这种知识积累是质和量双方面的,在当今的经济形态下,已成为整个经济的基础。在校学习可看做知识积累的最稳定途径之一,因此硕士生花在在校学习与科研方面的时间越长,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积累得越多,其创造价值的潜力越大,可以预期较大的未来收益。若提前工作,放弃的学习时间不谈,在工作中能获得知识多少也是不确定的。

事实上人们选择读硕士的目的不外乎希望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和找到比之前更好的工作两个,这两个目的的实现都要求知识积累到一定水平,因为前面已经分析过用人单位也希望能招聘到科研水平最高的硕士生。如果硕士生都能明白这一点的话,就不会受到经济环境和就业环境的影响,认真完成学业,在毕业后凭借优异的知识积累接受社会的选拔应该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

这里不能不提到的是,整个社会,包括所有的高校和用人单位,都应该为促成硕士生做出这种选择而有所作为。

4.2 对高校和用人单位提出的建议

(1) 高校安排好硕士生的日常生活。在推广自费制的同时,设置更多的奖学金和生活补助项目,提高物质激励的比重以降低硕士生的总成本,解决高校与持提前工作意愿的硕士生的冲突,并保障完成对硕士生的培养目标。

(2) 用人单位要把目光放长远,对接收在读硕士生工作的决策应当有所限制。应当看到一个科研功底扎实的硕士在未来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为单位创造的价值将远远大于一个水平一般,仅仅多半年或一年工作经验的硕士,足以弥补用人单位短期的成本损失。

(3) 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冲突的化解之法,除了提高各自的认识外,最好能够更多地进行“产学研”合作。用人单位欢迎高校前来调研和利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高校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确立科研项目,设置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如此,一方面硕士生通过“干中学”和“学中干”把科研和实践联合起来,必能提高其知识掌握水平,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为高校协助解决的问题支付的费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硕 士生的经济状况。

(4) 整个社会应当保证舆论的正确导向,不要宣传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并为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努力发展经济。

5 结论

本研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推导,提出了硕士生提前工作的动因。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报酬矩阵,运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分析了这种现象。最后通过对硕士生知识积累问题的分析,认为硕士生不应该提前工作,并对高校和用人单位如何促成硕士生做出这样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硕士毕业总结篇2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研究生;就业

作者简介:周伟(1974-),男,甘肃会宁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曹银贵(1982-),男,湖南津市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讲师。(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研究生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国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127-02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项涉及管理学、资源环境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等学科的交叉学科,[1]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丰富的理论基础,更要有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2]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来自于社会需求,中国人多地少及现阶段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特殊国情,决定了社会、政府、专家学者对土地问题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从而呈现出全方位研究土地问题的态势。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外因与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不无关系,1998年以来,土地资源管理赋予了更多的公共管理内涵。[3]面对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如何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成为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培养高素质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显得尤为重要。[4]

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一直以来都活跃在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土地整治、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第一线。[5]随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接近尾声,同时全国大学生就业数量猛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竞争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无论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同样面临着竞争压力加大的挑战,相比之下,研究生就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要强于本科生,尤其是具有工科背景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因为在研究生期间参与了科研及生产项目,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6]

一、研究背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并授管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该专业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随着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逐步形成了六大研究方向:土地产权产籍管理、土地整治与生态恢复、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规划、不动产估价与管理、3S技术及应用和土地制度与政策,并且该专业在2010年获得了部级特色专业的建设资格。该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高层次国土资源管理专门人才。

开展此次研究主要是从我校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就业的角度出发,分析2007~2011年各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检验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的吻合程度,分析目前培养方案所培养研究生的竞争力。本研究第一有利于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第二有利于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调整招生方案和培养方案;第三有利于指导硕士研究生成功就业。

二、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所利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我校就业中心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库,涵盖了2007~2011年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主要的就业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政治面貌、籍贯、工作单位、单位所在地、单位性质等。这些信息有利于全面了解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状况。

三、就业情况分析

1.毕业生人数

从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规模来看,其数量相对比较稳定,2007~2011年间,基本上保持在20人左右。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7~2009年间,该专业毕业生的人数是在增加的,随后又有所减少。2004年地矿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28人,(卞正富,2008)从2007年的就业数据来看,2007年我校该专业硕士毕业生是19人,表明2004年我校该专业招生人数占地矿院校招生的大多数。另外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占学院硕士毕业生的比例来看,整体上呈下降的趋势,从2007年的73.08%降低到2011年的34.62%,一方面是由于该专业招生门槛高,很多考生报考该专业都没有成功,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优势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学院相关特色型专业的发展。

2.就业率情况

就业率是评估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就业率分为一次性就业率和传统就业率。就业率是指某一时点已经落实毕业去向的学生人数与毕业总人数的比。一次性就业率是指广义的就业率,其中已落实毕业去向主要包括签订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考研录取、出国申请成功。传统就业率是指狭义的就业率,其中已落实毕业去向主要包括签订三方协议、考研录取。这样,一次性就业率就要高于传统就业率。

就业数据显示,在2007~2011年间,截至每年的8月31日,土地资源管理硕士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都是100%,远远超过了全国硕士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的平均水平。在研究期内,该专业硕士毕业生传统就业的人数先增加后减少,如图2所示。而传统就业率(截至每年8月31日)逐渐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由2007年的78.95%增加到2011年的88.89%,增加了9.94%,而2009年的传统就业率略微有点下降,主要是由于当年较多毕业生想留在北京,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用人单位缩减了用人指标,并且北京户口指标也随之缩减。

3.毕业去向

硕士毕业总结篇3

关键词:护理硕士研究生 工作状况 质性研究

随着我国护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护理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护理教育体系,是为护理队伍输送高级护理管理、教学、科研、临床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护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其毕业后工作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队伍的稳定,也是我国护理综合实力的体现,随着每年毕业的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数量的不断增加,这些毕业生毕业后工作状况如何引起了教育者的关注。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探讨了护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面临的问题以及他们自身的感受,为改进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引导护理硕士研究生正确就业择业,以及用人单位合理使用高学历人才、发挥高层次护理人才优势、避免人才资源浪费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了四川省和重庆市医学院校已毕业参加工作的护理硕士研究生为抽样样本,纳入标准为:①为国家统一招生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排除定向委培和在职研究生。②自愿参与本研究,语言表达清晰,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③毕业后从事与护理专业相关的工作。样本量以受访者的资料达到饱和,资料时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为标准[1]。共访谈了14名硕士研究生,访谈时间从2012年10月到2013年12月,均为女性,年龄27~38岁,硕士毕业后工作年限为2~5年。

2.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与研究者在同一城市的采用面对面访谈,不在同一城市的采用电话访谈的方式进行,本次共电话访谈5名,面对面访谈9名。在正式进行访谈之前征得被访谈者的同意,向被访谈者说明本次研究的目的、方法和内容,并承诺保护被访谈者隐私,采用匿名的形式,用编码替代姓名,先拟好访谈提纲,预约好正式访谈的时间和地点。访谈提纲包括4个问题:(1)当初选择读研的原因是什么?(2)毕业后在哪工作?选择这份工作的原因是什么?(3)谈一谈工作后的感受?(4)对将来有什么样的职业规划。访谈时间30~60min。访谈时,面对面访谈在征得被访谈者同意的前提下访谈录音,电话访谈采取通话录音的方式,并妥善保存录音记录,研究者在访谈过程中鼓励被访谈者自然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注意观察其面部表情、手势、语调等信息,不明白的地方可适当澄清和追问,避免个人意见或看法干扰被访谈者或采用诱导式的提问。

4资料分析方法

访谈结束后,对照录音文件进行逐字逐句的转录,形成文字文件,按照L1―L14依次编码每个访谈记录,研究者通过反复聆听录音及阅读访谈记录,从被访者角度去思考和理解资料,对访谈内容进行客观细致的分析,找出主要问题。

二、结果

通过对19名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访谈得知,5名目前在高校工作,9名进入三甲医院工作,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无论是在高校还是在医院工作,她们或多或少的都承受一定的压力,工作后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惑。经过归纳总结,共发现以下几个问题,现分述如下:

1 就业现实与与择业理想的差距。

本组受访对象选择读研的原因主要有:①为了更好的就业②逃避进入临床工作③想进一步深造④为获得更好的工作环境或晋升机会。L1:本科毕业的时候我们很好找工作,我的同学绝大部分都能留在三甲医院当护士,但我不想在临床干,我想继续读研以后留在学校教书。L9:我以前在一家三甲医院工作,有正式编制,待遇也不错,但是工作强度太大,严重透支健康,所以我毅然辞职考研,希望毕业后能够到学校工作,哪怕收入少点都没关系。L14:我从事护理工作已经20多年了,读研前已是某科室的护士长,我觉得自己的管理能力、科研及教学能力提升有待提升,于是我辞职读了研究生。当然也有私心想的是如果我毕业后再回原单位的话至少能进入护理部。

然而现实是:L8:硕士毕业时找工作发现,我当年本科毕业就能进的单位现在都要求是硕士学历以上了,本科院校甚至都要求博士研究生学历或者副高职称了。L2:大城市基本是不可能了,要想当老师的话只能到三四线城市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在大城市的医院工作。L14:毕业后又回到了原单位,护士长的位置已经被人占了,最后只能在护理部当了一名没有实权的干事。L9:现在大医院的编制越来越紧张、对护理硕士研究生的需求还没有本科生多,而一般的医院又不甘心去,很矛盾。

2 .用人单位要求与自身能力现实的差距

护理硕士研究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面对着单位的高期望高要求,感觉自身能力欠缺,有很强的受挫感,这种感觉尤其体现在之前没有过工作经验的毕业生身上。L10:我所在的医院是一所教学医院,作为该院招聘的第一个护理研究生,领导们对我非常的重视,一去就让我给本科实习生带教、给我各种培训机会,一段时间后还让我担任科室的副护士长,可是我除了学历比其他人高,工作经验和处事能力都不如经验丰富的同事,要管理科室里那些资历都比我高的人,没有底气。L3:我的研究方向是护理教育,我想我以后肯定不去医院当护士,所以不需要太多临床经验,当真正走上讲台之后才发现,护理是一门综合应用型学科,你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最新的临床知识,才能上好课,没有临床知识的武装,讲起课来很费劲。所以不管是当老师还是上临床,临床经验都是非常的重要。

3.自我定位与外界看法的差距

护理硕士研究生在本专业领域内属于高学历人才,然后却被其他人不理解,其中也包括其他医疗人员。L4:我上学、上班的时候总是会有人很惊讶地问我,当护士也需要研究生吗?打针输液这种简单的事情还需要研究啊?这种疑问听多了心里有点酸酸的,还有点自卑,总觉得这个研究生读得名不符实。L1:我们科室主任认为护士的活谁都能干,什么学历都无所谓,重要的是形象好,会交际。L12:本来以为自己是研究生,即使是去当护士工作内容应该会不一样。事实是我在临床上干着跟中专生、大专生一样的活,拿着跟他们差不多甚至比他们还少的薪酬,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4.缺乏职业规划

受访者大都缺乏职业规划。L7:毕竟学了这么多年,而且我们学的东西专业性太强,想改行太难了,只能过一天算一天了,至少现在的工作还稳定,日子也还过得去。L4:我还是想去学校当老师,一边在临床干着,一边找机会跳槽去学校呗,如果实在不行,我就再去读博,到时候应该总能进学校了吧。L6:对未来也没有太多的规划,先把职称评上去吧,另外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遇到晋升的机会努力去争取一把。

三、讨论

1护理硕士研究生需调整自身定位、端正工作态度、提升自我

从本次访谈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受访者选择就读硕士研究生基于“功利主义”,为了就业、逃避工作或晋升。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 曾经毕业生数量少, 就业市场供不应求[2] ,于是很多人把研究生学历当成通向自己理想工作、职位的跳板,随着高校研究生扩招,护理硕士研究生不再是稀缺的“抢手货”,导致护理硕士研究生自觉就业不甚理想,再加上“重医轻护”大环境的影响,护理研究生到单位后不受重视,致使护理硕士研究生没有发展空间,使得他们缺乏对职业的热爱,产生失落感、落差感,甚至有离职或转行的念头。高泽宇,马玉萍[3]调查发现,65.3%护理研究生是应届毕业直接读研,导致其对职业发展的认识不足,再加上社会经验缺乏,读研期间不进行职业规划,择业时将会困惑与迷茫。 护理硕士研究生需要调整自身定位,需认识到“硕士研究生”只是学历的象征而不是能力的象征,在工作中是否得到重用、工作是否取得成就是跟自身工作能力成正比而不是跟学历成正比,学历只能给护理硕士研究生提供更广更大的就业平台和空间,个人发展则取决于自身能给用人单位提供的贡献和价值。因此护理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应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改变自己重理论轻实践及眼高手低的心态,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只有自身能力提高了,能让人看到护理硕士研究生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与其他人的差别,能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才能改变外界对“护理研究生”的看法,而不是一味的抱怨环境的不公,总而言之,只有使自己变成“金子”,才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发光。

2 高校需提高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水平,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访谈中部分受访者表示,面对工作单位的高要求高标准,感到自身能力和临床工作经验的欠缺,工作压力大。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虽然目前在蓬勃发展的阶段,但是对于培养模式尚在探索和实验阶段,没有统一的培养目标和模式。且护理师资力量薄弱, 缺乏护理专业特色,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课程体系与临床医学生相似, 严重地影响了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3]。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笼统地要求护理硕士研究生掌握护理教育、管理、科研和临床护理方面的能力,对所培养的研究生应具备的能力没有具体描述和明确要求,对研究生的教育培养缺乏指导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4]。与护理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美国护理研究生培养目标明确、层次清楚, 强调护理伦理、预防保健、专业角色、护理理论和科学研究。硕士学位以培养具有各专科临床护理实践专长的高级实践护士及护士指导者为目标。毕业后可政委护理专家、担任临床护理指导或护理学教师等[5]。护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的学科,高学历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壮大,我们在追求数量的同时更加要注重质量的提高。国内教育者应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改善人才培养模式,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力求在培养综合素质能力研究生的同时侧重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并与用人单位形成很好的对接,这样才能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提高毕业生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加强其就业信心,提升成就感。同时高校需加强对护理研究生的专业思想、人文素质教育及就业指导,避免学生出现消极怠学混文凭以及功利主义的思想,影响护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帮助她们理性认识自我,科学择业,也避免在工作中缺乏职业规划或者盲目跟风、为了逃避当前工作环境而选择跳槽或又期望通过进一步求学来改变工作现状,从而维持护理人才队伍的稳定。

3 用人单位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

用人单位出于对人才的需要和重视,迫切期望能够通过引起人才引进带动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护理水平或带动护理学科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护理硕士研究生一来就成了“万金油”,科研任务、教学任务、临床管理等等任务接踵而来,哪里有需要就把他们往哪里搬,缺乏系统的培训,忽略了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事实,有“揠苗助长”之嫌。另一方面,护理硕士研究生到了临床之后,由于传统的护理工作模式难以根据个人的能力、知识、学历层次的高低来解决各级护士的分层使用[6],护理硕士研究生干着跟中专大专生一样的活,难免觉得屈才,这也是许多护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更愿意去学校的原因。而去了学校又觉得自己缺乏临床实践经验而受挫,由此形成不管从事临床或是教学对工作状况都不太满意的现状。刘秀娜[7]等对护理博士临床使用困境的质性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认为目前临床对护理学博士使用中存在护理学博士自身定位过高、临床能够提供给护理学博士的发展空间较小、护理管理部门权力有限等困境。因此,用人单位应该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要认识到人才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促进人才成长、稳定人才队伍才是单位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明.护理质性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9-59.

[2]张岳. 吉林省护理研究生择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D] . 吉林: 吉林大学, 2009.

[3] 高泽宇,马玉萍. 护理硕士研究生择业观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2,9(6):266-268.

[4] 谭静,曾兢. 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对策 [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2):5-7.

[5]刘蕾, 钟玉杰, 迟琳琳.中美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能力的比较分析[J].吉林医学,2009,30(8):762-764.

[6] 高婧,何国平. 辩证角度浅析我国护理人才供需矛盾[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141-143.

硕士毕业总结篇4

【关键词】硕士三年级学生 学业压力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020-02

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已从1996年的59398人扩大到2011年的560168人,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扩招人数已成几十倍增长。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加之现在就业形势的紧张,硕士研究生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硕士三年级学生,一方面面临撰写毕业论文的压力,另一方面面临就业的压力。

笔者针对这个群体的状况,对硕士三年级学生的学业压力状况进行调查。以期找出影响硕士三年级学生学业压力的主要因素,进而找出应对策略来缓解该群体的压力状况。

一 问卷的编制

本研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问卷参考了《大学生学业压力研究》《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研究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等文献,又结合笔者自身的经验,编制了《硕士三年级学生学业压力调查问卷》。

问卷涉及5个因子:学习负担、学习环境、他人期望、个人发展或就业前景、学习动力。共有20个单选题目,每个题目有5个选项,程度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

预测问卷的信度采用克伦巴赫ɑ系数,该问卷信度为0.869,可信度较高。

二 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一所高校的100名硕士三年级学生的学业压力状况进行调查。其中男生38人,女生62人;理工科64人,文科36人。

本研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硕士三年级学生学业压力调查问卷》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三 研究结果

下表为100名受试者填写硕士三年级学生学业压力问卷的平均分与标准差:

将上述数据整理成图表,见图1。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平均分得分排名前5名的题目为:第七题、第二题、第十四题、第二十题、第十二题。这几道题目内容分别为:第七题“朋友们一直对我寄予厚望,我不希望让大家失望。”第二题“我担心自己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与找工作时间冲突。”第十四题“我担心自己本专业所学的知识,不能在未来个人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第二十题“我认为学习是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第十二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对我来说有些困难。”从这几道题的类型来看,硕士三年级学生对自己的个人发展或就业前景方面较担心。

图2中显示,压力感很大的学生占6%,压力感较大的学生占38%,压力感适中的学生占32%,压力感较小的学生占24%。由此结果可以看出,较多数硕士三年级学生的学业压力感适中,不过仍有42%的硕士三年级学生存在较大的学业压力。

由图3可以看出,男生的学业压力的平均分比女生稍高一些,但结果不明显。文科学生的学业压力问卷平均分远高于理工科学生的平均分。

四 结论与建议

从上述的研究结果来看,硕士三年级学生的总体压力状况适中,不过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学业压力。硕士三年级学生处于人生的转折阶段,有些同学准备出国深造、有些准备直接就业,这个阶段又正值撰写毕业论文、找工作、申请国外学校的时间,多件事情交织在一起,增加了该群体的学业负担。

因此,问卷中的个人发展或就业前景这个因子的得分较高。

从男女生对比结果来看,男女生在学业压力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男生的学业压力稍高于女生。这个结果可能是由于男生在这个阶段面临的挑战更多。家庭因素、他人期望及硕士三年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都迫使这个群体的压力更大一些。虽然硕士研究生经历了大学阶段的锻炼,要比大学本科生更独立、思想更成熟,但由于年龄阶段已在25~30岁之间,涉及要建立家庭、成就事业,加之撰写硕士毕业论文的深度加大,使得其在学习之余,不得不受一些社会环境的影响。

从文理科对比结果上看,文科学生的学业压力远远高于理工科学生的学业压力。这一点可能是由于学科性质所致。理工科学生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相关联,且理工科学生的毕业论文多数涉及实验、编程等,这些内容在其研一、研二阶段都有所涉及,数据会在论文中占相当的比重,同比之下文字方面的压力就会减轻很多。文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极少涉及实验处理,文字叙述性较强,且文献综述涉及古今中外的内容,因此阅读量较大,相对的学业负担会重一些,致使文科学生的毕业论文压力要大于理工科学生。

对于硕士三年级学生的学业压力笔者有以下建议:

1.对于硕士三年级学生

首先,要树立积极的价值观,正确看待三年级学业压力这个事实,勇敢面对,不要逃避。要了解每个硕士三年级的学生都要经历这段时间的忙碌,因此要正确看待三年级学业负担较重的现实。另外,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压力,加强体育锻炼可加速体内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而且可以培养我们的意志力、耐力,对于强身健体、发泄压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次,加强朋辈交流。多交流、多沟通,有利于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平时认为困惑的问题,在和他人交流之间可以获得灵感。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多和他人交流有利于我们多角度地分析事物,不至于因自己看问题偏激而将问题扩大化。再次,寻找适合自己的有效缓解压力的方式。每个人缓解压力的方式和途径不同,每个人适用的缓解方法也不同。因此我们要多尝试,找出适合自己的减压方法,如听音乐、看电影、旅游、运动等等。

2.对于高校

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出国留学指导的工作,尽早让学生们了解、明确自己将来的方向,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在毕业季的盲目性。此外,可以请往届优秀的经验丰富的学姐学长为毕业生做讲座交流,使大家充分了解往届毕业生的压力及应对状况。此外,我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

3.对于社会

加强社会的支持度。首先家长要多和学生沟通,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此外,社会媒体可以加强舆论导向,减缓学生的压力。

参考文献

[1]陈江波、简福平.研究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2]臧玲.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2)

硕士毕业总结篇5

关键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市场因素

一、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形成

随着研究生整体规模发展,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规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1981年,全国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21人,约占全国首批授予硕士学位的0.24%。随着我国研究生规模发展的增快,教育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也开始增加。1989年,我国共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559人,大约是1981年的26倍之多。

1989-1998年,教育学研究生呈稳步发展的趋势,其招生规模逐步递升,教育学硕士的招生从1989年552人,上升到1998年的1 383人,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1%左右,在校的教育学研究生也从1989年的1 685人上升到1998年的3 913人,年均增长率约为9.8%。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的人数也从1989年559人增长到1998年的813人。

1999-2005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连续扩招,也带来了研究生整体规模的发展。在此期间,教育学研究生的招生以年均31%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全国研究生的平均增长速度26%。2005年教育学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12 357人,其中教育学硕士研究生11 352人,比2004年招生人数增长了24.9%。高于全国同期硕士生招生增长率13.6%。截至2005年,全国共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24 693人。就在校生数而言,到2005年,在校教育学研究生已接近3万人,是1982年的120倍左右。特别是从1999年随着高校的扩招,教育学研究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规模也急剧攀升,在校研究生数从1999年的5 499人增加到2005年的29 855人,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3%左右,这样的发展速度,乃为历史之罕见。毋庸置疑地是,这种发展速度和规模与目前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息息相关。

在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的就业压力也在进一步扩大。2008年12月15日,中国社科院举行“2009年《社会蓝皮书》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与会专家指出:预计大学生今年毕业560万左右,估计到年底的时候,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如此背景下,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又受制于哪些因素呢?

二、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市场因素分析

(一)就业空间狭窄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空间狭窄,签约率低、对口签约率更低,就业压力大,就业满意度普遍不高,许多毕业研究生宁愿待业也不就业,“结构性就业难”成为教育学毕业研究生的真实写照。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学校是他们就业最集中的区域,而学校一直也是吸纳硕士、博士毕业生的第一大用户。而在各级各类的学校中,普通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当之无愧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主要选择。在毕业生对高校的追逐热度不减的情况下,高校、教育科研、教育培训等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却不增反降。特别是最近几年,高校的进入门槛逐步提高,同时,随着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接近尾声,普通高校的师资需求量逐渐减少,再加上高校中需求教育学硕士毕业生的岗位原本就少,使得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进高校显得难上加难;而在现有的中小学课程教学活动中,并没有对应的教育学课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尤其是中心城市的中小学对教师需求量逐年减少;各类职业学校主要培养具有操作性的人才,对教育学毕业生的需求非常有限。机关事业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另一主要选择,近几年人才相对饱和,其对毕业生的需求正逐年下降。

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基本上是以专业是否对口而做出的,目光大部分锁定在高校、科研、培训单位或者教育行政单位,校外职场普遍对教育学硕士毕业生没有吸引力,广大毕业生求安求稳心理没有根本突破。对企业、公司、创业等话题普遍反映冷淡。原因有二:一是研究生本人主观上不愿意到这些单位;二是这些单位的用人需求大多与“教育学”专业不对口,对其毕业生的需求量较少。这两方面原因导致教育学专业毕业生长期涌向需求量越来越少的学校、事业单位和机关全民所有制领域,就业空间越来越狭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势将进一步加剧。

(二)年龄歧视

对用人单位来说,年龄是他们招聘员工时的一个重要尺度;而对毕业生来说,则是影响他们能否顺利就业的一个关键因素。几乎所有的招聘,包括每年中央及各地的公务员招录中,都对年龄作了具体的限制。对不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28岁和30岁成了影响他们顺利就业的拦路虎。以现在的学制计算,如毕业直接读研,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在25-28岁之间,如果是工作后再选择读研,不少毕业生毕业时已超过30岁。而事实上是,不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以前是中小学教师,在工作若干年后才读研,在就业时,虽然知识增加了,但年龄却成了影响他们就业的巨大障碍。

就业压力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时只能选择普通高校的辅导员和行政管理等岗位,而这些岗位几乎无一例外地把应聘者的年龄限定在了28岁内,稍微宽松点的也在30岁以内。同时,不少中小学招聘教师时,也都把年龄作为了一个重要条件,考虑到女性在婚姻、家庭和生育中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少中小学宁可选择年轻点的本科女生而不愿选择大龄的研究生女性。如此规定,使得不少优秀的毕业生因年龄“不过关”而失去就业机会。

(三)性别歧视

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和大量的访谈可知,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重庆市某高校某研究中心2007届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中,女生的比例占到了总人数的69.23%。事实上,各个院校的教育学研究生女生的数量也普遍呈现出绝对地多于男生(艾诗根,2007)。

女硕士生毕业时是结婚和生育的高峰期,生理因素和传统社会分工使性别成为困扰女研究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用人单位又无一例外地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的,挑选人才十分谨慎,在录用女研究生时通常会有所顾忌。几乎在所有的招聘活动中,均能发现“重男轻女”的影子。再以高校招聘辅导员和行政管理等岗位为例,不少岗位都明确注明了只要男生。一个成绩优秀的女研究生竞争不过一个成绩平平的男研究生甚至是本科男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即使在某些招聘中,由于种种原因用人单位没有明确要求性别,但在实际操作中,性别毋庸置疑地已经成为女研究生求职就业中的首要的和最大的障碍。

(四)第一学历歧视

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研究生就业市场中的各种就业歧视悄然而起。其中,第一学历歧视就是当前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歧视现象。所谓第一学历歧视,就是指用人单位在录用研究生的过程中,除了对研究生的学历进行审查外,还对毕业生在研究生教育之前的大学学历情况进行审查,分出三六九等,以区别对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学历层次区分。如规定第一学历必须是本科,专科或者是专升本的则不予录用。2.第一学历类别区分。如规定第一学历必须是全日制本科,其他类别,如函授、自考、电大等则不予录用。有的用人单位规定第一学历必须是重点大学毕业,等等。

在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中,第一学历为非全日制本科或者非本科的研究生占了相当一部分。再以重庆市某高校某研究中心2007届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为例,第一学历为非全日制本科的研究生几乎占到了总人数50%,而且相当一部分在就业时受到了第一学历的歧视。实事求是地讲,第一学历是对毕业生过去学习所付出的努力的一种印证,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参考价值的。但是,过分强调第一学历,毫无道理的“一刀切”作法,完全是用人单位基于买方市场的强势所采取的一种破坏社会公平的行为,在主观上是对人的蔑视,在客观上断送了那部分“出身”不好而研究生阶段非常优秀的同学的就业机会,这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的话,势必会影响整个社会正确人才观的形成和社会公平。

三、解决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学学科和专业建设

加强教育学学科和专业建设是改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重要基础。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也是教育学这个学科和专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问题出在毕业生的就业上,但是根子却是教育学学科和专业本身。所以,对教育学学科和专业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是解决其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基础。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现象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在这些原因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目前教育学学科和专业本身存在着与整个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不相适应,或者说,教育学学科和专业的调整和发展落后于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亟须大批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熟悉某项操作与技能的实务型人才,但现实的人力资本供给却与此需求结构不相吻合,这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质,也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遭遇种种就业问题的本质原因,换句话说,目前教育学学科和专业本身存在着与整个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不相适应,是造成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市场种种歧视的根源。对此,笔者认为在适度控制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扩招规模的同时,必须施行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型教育与技能型教育的均衡分离。

研究型教育的培养模式主要为继续升学,真正有志于学术研究,以培养创新性的科研人员为目标。目前就业市场上对此类研究型人才的需求并不十分旺盛。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适度缩小研究型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培养重点应该向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倾斜。而对于具有学术潜力和扎根学术研究的研究生而言,应该严格筛选、重点培养,确保学术型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小批量小规模方式确保博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再通过博士研究生层次的规范和训练,初步成为一个专业知识深厚、人类知识广博的职业教育学者。

技能型教育的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有强烈就业需要的研究生,定位于创业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业型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在教育贸易和教育服务市场中工作,属于教育经营人才而非教师,在课程设置上应增设教育理论与人力资源市场的知识,将教育与人力资源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创业型人才;应用型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指为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等基础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目前,这种人才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才是社会所广泛需要的,再加上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很强的实践经验,所以笔者建议此类人才的培养应以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为主要对象,以在职教育为主要形式,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要目的,且在数量上要有所增加。

(二)毕业生个人调整求职策略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就业去向上,必须改变以往的择业观念,去掉精英意识,以面向中小学和校外职业市场为突破口满足就业。

首先,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必需改变以往拘泥于高校和科研系统,俯视基础教育领域的择业观念。用专业知识服务于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科研岗位,积极探索教育理论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结合的生长点,充分体现出专业理论学者指导教育实践的有效力度。其次,突破以往囿于学校系统求稳求安的心态,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在新兴的职业行列――教育经纪人、教育咨询师、教育经营者等之间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而精通外语、具备广告策划、产业开发、营销战略才能的人,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自主创业自谋出路,在生活与“教育事业”之间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平衡点,把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用亮点展示给社会。只有这样,大规模地培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价值和意义才会得到人们的肯定,教育学学科地位的存在价值也由于这些人为社会和自己所贡献的资源得到切实的彰显。同时,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研究生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竞争力的培养。对所有毕业生来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新劳动法的实施都要求他们必须重视自身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发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如此,才能在就业市场中获得成功。

(三)用人单位正确发挥就业主体作用

在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是平等的主体,但是在目前的“双向选择”中,两个主体并不平等,用人单位的主导地位得到加强,主动权在多数情况下掌握在用人单位手中。所以,在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必须正确发挥就业的主体作用,摒弃各种求高、求奇、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第一学历歧视等错误的用人观念,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合理接受人才,协助政府、高校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具体来讲,用人单位首先要认识到承担、消化就业压力是用人单位应尽的社会责任。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到本单位工作,就像守法、纳税一样,是每一家用人单位应尽的责任。在招聘新人时,不搞应急式招聘,更多的是应该考虑单位长远的发展,长远的需要,而不能只顾眼前的、暂时的利益。同时,合理招聘是用人单位应持的基本招聘态度。用人单位的职责,在于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来招聘大学生,来对待今天的高等教育。任何一个谋求事业长远发展的用人单位,都要把人力资源作为组织的战略资源,把每一个人才作为事业发展的伙伴,在这样的理念下,用人单位必须认真、合理地对待校园招聘。比如,对于到中小学应聘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应该看到研究生三年来在学业、思想上的积累,尤其是在教育学理论方面扎实的基本功,而不应当简单地以“没有这门课程”拒绝毕业生,甚至大搞年龄歧视、性别歧视等。唯有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进行招聘,用人单位才能真正得到有发展潜力的员工,也才能真正为毕业生就业尽到应有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谢作诗,杨克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教育研究,2007,(4).

硕士毕业总结篇6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项目自1999年批准设立、2000年开始招生以来,得到迅速发展。招生领域从开始设置的4个到目前的13个;招生单位从开始的24个,发展到2008年的63个;2000年全国录取1611人,2007年录取5789人,7年中招生录取规模增长了近3倍;已有五届毕业生,毕业人数近2万人。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经过了起步与发展阶段,培养单位不断增加,培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教育质量管理机制逐步健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已经为我国“三农”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了解现阶段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具体状况,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状况开展了调查工作。本研究根据需要又对相关问题做了补充调查,以下是对调查情况的总结和分析。

一、调查工作介绍

调查主要通过问卷和访谈进行。农推教指委秘[2007]12号文件提供了五种问卷:招生、培养单位(问卷1,本文没采用);导师和管理人员(问卷2),有25个问题;专业学位在读研究生(问卷3),有37个问题;专业学位已毕业研究生(问卷4),有42个问题;用人单位(问卷5),有14个问题。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18份,有效率90.9%,其中问卷2共发放74份,收回65份;问卷3共发放106份,收回105份;问卷4发放110份,收回103份;问卷5发放60份,收回45份。问卷发放覆盖作物、园艺、植保、养殖、林学、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农业资源利用、农业机械化等领域的在读和毕业生、管理人员和导师、有关用人单位。本文将几种问卷的相关项目进行归类,相关的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对调查数据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访谈等开放性问题的结果加以汇总、归纳和整理,总结出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建议,以得出较全面的结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关于“对在读专业课程设置的看法”

已毕业的农业推广硕士中有28%的人认为合理,62%的人认为基本合理;在读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有24%的人认为合理,66%的人认为基本合理;“对所开课程教学效果的总体看法”,已毕业人员中认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分别是32%和58%,在读人员认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分别是25%和69%。这说明目前农业推广课程设置基本适合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2.关于“喜欢的教学方式”

无论是已毕业还是在读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喜欢案例式和研讨式教学的人占大多数(50%~60%)。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多种方式结合,如研讨和案例结合,启发和自学结合,更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关于考核方式,60%~80%的人认为以课程论文、开卷笔试等多种方式结合的考核方式为好。

3.对教学内容安排的看法

在本项调查中,调查对象大多认为教学内容应该侧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为应多讲授一些案例分析(70%);其次是重视实践教学,增加切身感受(54%),多安排一些前沿理论性课程(40%)和多学科性学术讲座(30%)。这说明,对于来自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第一线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学内容应以案例或实践内容为主,同时也要讲一些前沿理论性或多学科交叉性课程,以便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励他们在实践和应用方面的创新。

4.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内容的看法和攻读专业学位的收获

已毕业和在读(已修完课程,进入论文阶段)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认为,目前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拓宽知识为主(70%~80%),其次是能够结合实际工作(50%~60%),认为深化基础的为30%~40%。对教学内容是否反映最新研究成果、是否新颖,已毕业和在读的研究生认识差别较大,这可能因为2006年以前用的旧培养方案没有更多体现这方面的内容,农推教指委对培养方案统一修订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能体现新颖性,结合生产实际反映最新研究和应用成果。在攻读专业学位收获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主要收获在综合素质提高(70%),专业理论和技能的提高及观念的更新(各60%),其次是创新能力的提高(40%),也有部分人认为拓宽了社会人际网络。

5.关于学位论文和指导教师

已毕业和在读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以结合工作自选最多(分别占50%和46%),导师指定研究课题的也占40%以上。课题类型多是设计或应用型,其次是研究型的;大多数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工作在科技推广与管理部门或科技工作站,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课题研究内容多是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正承担的研究课题进行。在攻读专业学位过程中,最需要导师指导和帮助的环节是论文选题(60%)、研究设计与方法(56%)、论文研究与写作(40%);与导师半月到一个月联系一次的较多。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更侧重于应用和实践研究,对论文的要求要达到一定的标准[2]。导师在论文选题针对性、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可行性等方面给予指导,对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实施起关键作用,已毕业和在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对这一点的看法基本一致。

6.影响课程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通过调查可知,影响课程学习效果的因素依次是:缺少参考书,不利于自学;课时偏少,内容少;针对性不强,兴趣不高;理论性太强,不易理解;专业跨度大,难听懂;注意力难集中;内容陈旧,不丰富;教师讲课效果不好。由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位类型,没有针对性很强的教材体系,只能通过案例研讨等方式实施教学。在授课时间方面,多数人认为一年授课4次,每次15天左右比较合适。由于有的人跨专业报考,就出现了听课吃力的情况;由于没有专职任课教师或教师缺少培训,也影响讲课效果。攻读专业学位时遇到的主要困难依次是:工作和学习的矛盾突出,学习时间难以保证(80%)、论文工作条件难以保证(50%)、学费和论文经费难以保证(15%)。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的人员是在职人员,在单位是业务骨干,这就很难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因此出现学习时间难以保证、注意力难以集中而影响学习效果的情况。

三、讨论与思考

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从产生到发展仅有十余年的时间,已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它通过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以理论提升实践应用的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持。但如何使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更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是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p#分页标题#e#

1.影响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因素

从学校层面讲,影响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发展和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教学场地和设备等资源紧张;办学经费投入不足;组织生源机制不健全。近几年,本科生教育连年扩招,高校的教学资源一般先满足本科生教育,在研究生教育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投入普遍不足,调查对象对这一点的认识基本一致。从教师层面讲,教师工作负担太重,对学生指导不力;导师对专业学位的认识不够,责任心不强是主要因素。据调查,目前研究生导师所指导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较多,各校对研究生等一般都有明确的硬性要求;研究生通过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来完成学位论文,因此导师倾注的精力相对较多。而对于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学校对他们一般没有硬性学术方面的规定,师生均认为这类学位对学生要求不高,导师因此投入精力不足,指导不力。从学生层面讲,主要是学生学习动机不纯,学习目的不明确,因而学习热情普遍不高;另外,学生“工学”矛盾突出,入学前他们的知识基础对本阶段学习的支持力度不够等,也是不利的因素。

2.统一认识,提高质量意识

由于国家不拨付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经费,因此,学院在生源发动和培养方面不得不考虑成本和收益,很容易出现培训化和营利性倾向。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要狠抓质量和培养环节,要做好宣传,让各级管理人员、导师和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都清楚专业学位的特点和要求,在质量意识上协调统一。为促进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应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培养单位和来自农村基层的学员实施补贴;在相关政策上将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任职资格、就业资格紧密结合[3];或者将农业推广硕士招生纳入招生计划,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3.优化生源质量,注重职业背景

目前招生学校和领域扩展较快,生源职业背景弱化[1],加之招生时对考生前置专业没有严格要求,且部分考生学习动机不纯,因此就出现学生“专业跨度大,难以听懂”的现象。鉴于此,应对招生领域和培养目标进行科学论证,对报考人员的职业背景和前置专业提出严格要求。招生学校要重视对考生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考核,录取学有专长、有学习愿望和潜力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和管理一线人员,培养与行业、职业相对应的应用人才。

4.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课程教学既要重视巩固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反映研究、应用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要有新颖性和系统性。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毕业离校时间较长,从事的职业不一,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内,对课程内容和质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要求比较高,但现在却是教学过程中缺乏专用教材和专职教师。因此要重视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选用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任课,也可以聘请企业、科研院所的高管或专家开设专题讲座。

5.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以便于不同领域的同学灵活掌握学习时间来自学。但是,跨专业和同等学力人员的补修课程、不同领域交叉课程和前沿课程的开设仍不足,而且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不同领域之间的实践教学条件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取得满意的实践教学效果。因此,应通过完善的针对性强的课程教学体系,重点培养农业推广硕士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6.导师在培养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硕士毕业总结篇7

[关键词]硕士生 就业 职前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4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22-05

[作者简介]熊慧,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纪彬彬,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部辅导员(北京100048)

2009年初,我国扩大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重新定位了硕士生教育的培养目标,硕士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了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以“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为指导方针,构建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的终身教育体系。笔者结合多年来的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经验,在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硕士生职前教育体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探索,主张新形势下硕士生职前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具备观念时代化、内容系统化、形式多样化等特点。

一、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现状

2004~2008年的就业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基本体现了与学历层次高低相一致的状况,学历层次越高,初次就业率越高。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初次就业率在2004~2006年间都在90%左右,2007~2008年研究生阶段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仍基本保持在85%左右;而五年间本科生的初次就业率在80~84%之间浮动。而近几年,初次就业率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北京市教委公布的“2011年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毕业生就业率”显示,截至2011年8月31日,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全员初次就业率为95.7%,其中研究生为95%,本科生为95.5%,高职(专科)为96.9%。研究生成为初次就业率最低的群体。另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显示,近几年,硕士生的就业率连续下降甚至不敌本科生。

1.北京某高校就业实际状况分析。笔者对北京某高校近5年的研究生毕业去向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表1)。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毕业生人数每年以10%的比例增长;女生比例超过60%,且逐年增加;京外生源比例在84%以上,呈下降趋势;就业率基本持平,保持在95~98%之间,而签约率和留京比例逐年下降;超过一半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少数人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出国,到基层工作的人非常少,但有增加趋势。这些数据反映出,研究生中女生和京外生源偏多,就业求职难度更大,影响因素更多;研究生毕业后的去向以就业为主体,就业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由于留京政策的限制,留京工作越来越难,愿意到北京基层就业的研究生逐年增加。

2.北京某高校2012届硕士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笔者对北京某高校2012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多选)调查显示,在就业地区上,北京仍为毕业生的就业首选地区(占被调查人数的94.19%),其次是长三角地区(占被调查人数的10%);从单位性质来看,该高校的毕业生主要工作意向单位是国企、政府机关和外资企业,分别占79.18%、60.86%和47%,民营企业仅占27.13%;从期望薪酬和能接收的最低薪酬上看,有88%的毕业生期望月薪在4000元以上,53.62%的人期望月薪在5000元以上,16.4%的人期望月薪在6000元以上,没有人期望月薪在3000元以下;从影响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因素上看(按重要程度排序选择前三项),“个人成长和发展空间”占81.07%,“薪资福利”占72.87%,“工作地点”占51.74%,而“专业对口”仅占23.97%。

在限制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方面,有56.78%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缺乏社会资源”(家庭、师长、朋友等),54.26%的人认为“缺乏求职技巧”,46.37%的人认为“招聘信息”有限;44.16%的人认为自己在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为“英语水平不佳”,43.53%的人认为“缺乏社会实践、实习经验”。面对就业中的种种压力、困难,89.27%的人希望“获得更多的招聘信息”,82.02%的人希望获得的就业指导为“相关职位的面试经验”,26.50%的人希望得到关于“求职心态调整”方面的帮助,25.55%的人需要“简历制作指导”。

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

毕业生对就业地区、单位性质、薪金待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但实际情况却不能完全满足毕业生的期望。

1.北京某高校校园招聘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查。笔者利用校园招聘会的机会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参与招聘的191家单位为该校硕士毕业生共提供了3915个职位。在用人单位提供的薪酬待遇方面,用人单位能提供给初入职毕业生的薪酬待遇主要集中在2000元至3500元之间,占比74.43%。其中,薪金分布在2000元至2500元区段的用人单位占26.7%。这与硕士毕业生的期望薪金(5000元左右)有不小的差距。在关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要求方面,“实践和学生干部经历”、“工作经验”、“学历”最被用人单位看重,占比分别为21.22%、17.27%、15.47%。而传统上认为较为重要的户籍、政治面貌因素占比总和约为7%,这与招聘单位多为非公有制企业有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实干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四项,占比分别为28.04%、22.51%、22.51%和15.13%。

2.全国人才市场供求分析。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按季度的全国部分人才市场供求情况来看,全国劳动力的供求总量处于增长状态,人才市场求职压力明显,招聘职位仍然处于供小于求的局面,但是职位供求比(职位供求比为1:2.48,表示需求职位数为1,求职人数为2.48)在逐年降低;用人单位中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的需求占据主体地位,国有企业仍为促进就业的生力军,且进入人才市场的用人单位逐渐增加。

从最近5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所统计的宏观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职业构成呈现如下特征:就业竞争的压力逐年加大,高学历毕业生从就职于“单位负责人”或“经理人员”逐渐向专业技术性工作和普通办事员转移。随着经济和服务业的发展,到该领域就业的硕士毕业生逐年有所增加。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就业差距逐渐缩小(如表2所示)。

三、新形势下硕士毕业生就业困境透析

一方面用人单位纠结于人才难觅,另一方面研究生却苦于就业难。这对矛盾如何解决,是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

1.传统观念限制研究生多层次择业。虽然研究生就业意向调查显示“个人成长和发展空间”成为影响毕业生择业的首要因素,但多数毕业生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还是首选在北京就业,并且还抱有铁饭碗思想和互相攀比的观念,更愿意到国企、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事实上,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内地的各个城市更需要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才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国企和政府机关能够提供的岗位有限,而各类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硕士毕业生到其中就业,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能力。硕士毕业生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不自觉地缩小了择业的范围,错失了很多好的就业机会。另外,不少硕士生导师出于对“纯学术”的追求,坚持“只负责研究生的学术指导”的观念,也容易耽误研究生就业。如有的研究生反映自己3年的学术研究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没有什么关联;又因为科研任务重,导师明确要求不准外出实习,找工作时部分导师却不管不问,对此研究生显得很无奈。

2.价值取向的错位制约了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共同愿景的达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表现出注重个体功利性、向往职业稳定性、强调地域就近性、缺乏个体创业积极性等特点。研究生群体处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顶端层次,他们花费了高干多数人几倍的精力讲行学业深造,付出了更多的就业成本,因此在就业的时候难免会有更高的期望值。然而,现实中用人单位的用人策略渐趋于理性,入职之初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待遇差别很小,在薪金方面有的也就几十元差距,这让研究生的挫败感陡增。与此同时,有不少招聘单位希望研究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如“专业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人际交往能力强”、“有独当一面的能力”等,而且研究生在入职之初需要从基础岗位做起,失去了期望中的高级人才职位。研究生与用人单位的这种价值取向错位严重制约了二者之间共识的达成,大大降低了研究生的应聘成功率。

3.择业素质缺陷是硕士毕业生的难言之痛。一般高校都比较重视本科生的就业指导,而忽视研究生的就业指导,认为研究生较成熟、阅历丰富、素质高,所以不需要指导。实际上,目前硕士生中应届生读研的比重较大(约为60%),他们没有就业求职的经历,更没有社会工作经验,即使有短期实习的经历,由于缺乏长期职业规划,实习也存在盲目性。在读研期间,研究生们往往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学业和科研上,耐挫力、抗压力、心理调试力、交流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力等明显不足。笔者在多年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发现,有的研究生不仅缺乏职业规划意识,甚至连基本的求职技能也匮乏,包括简历的写作、就业信息的收集和面试的技巧等。而他们因为年纪大、自尊心强,遇到问题也不会主动询问或求助辅导员,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经常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如不注意面试礼仪、与面试官争执、简历中多错字等。择业素质的缺陷有硕士毕业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的原因,必须区别对待。

四、新形势下硕士生职前教育体系的探索

研究生就业遭遇“寒流”虽有客观原因,但更在于研究生的就业观念需要转变,就业能力需要提升,就业指导工作需要加强。有研究表明,对于研究生这样一个年龄及生源构成相对复杂的群体,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其打造最佳职业锚,有利于促进就业。基于此,有研究者提出了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环境认知、求职技能、职业素养、基本职业能力等为核心的全程职前教育体系,试图帮助和促进研究生实现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全面、系统地提升其就业力与职业发展力。

笔者主张以需求为导向构建硕士生职前教育体系,以满足研究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硕士生职前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分年级、分学科、分阶段设计教育模块,发挥网络教育灵活性和多样性的优势,再结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展硕士生职前教育,使该体系具有观念时代化、内容系统化、形式多样化等特点。

1.观念时代化。硕士生职前教育应以研究生的人格发展特点和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为导向来设计,以帮助研究生改变就业观念,传授求职的知识、经验、技能,提升择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包括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独立处理问题能力,以及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职业素质与能力等。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相协调的问题,即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个人职业发展与企业事业发展的双赢,把二者的价值取向统一于时展的背景之下。作为研究生的培养单位,高校应该转变观念,在专业教育中更加重视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不能把研究生视为科研的工具、简单的教育产品,而要以对研究生成长负责任的态度。围绕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总目标,精心培养和引导研究生成长成才。在实际工作中。要求硕士生导师在就业、心理、情感等方面应给予研究生积极的指导,并且在硕士生导师考核指标体系中把研究生对导师就业指导效果的评价作为一项指标,与导师资格审核、优秀导师评选、职称评聘等相挂钩。

2.内容系统化。新形势下的硕士生职前教育应改变传统的“毕业班就业教育”的临时性指导模式,不能仅限于简单的信息和单向灌输就业政策与技巧,而应建立“以学生为本,以市场为导向”的系统化教育体系。硕士生职前教育的内容要持续贯穿于培养的整个过程之中,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甚至到毕业之后,依据培养阶段与目标、实施形式等,设计相应的4个大类18个教育模块。它对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生都可适用,是一个系统的、开放的、个性化的教育体系(如表3)。

高校应根据硕士生培养的目标和人才市场导向,设计必选和鼓励的教育模块;每位研究生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其他的模块进行组合学习和实践,组成不同的硕士生职前教育套餐选择。研究生的年龄及生源构成相对复杂,对个性化教育的需求更加强烈,可以发挥网络教育灵活性和多样性的优势,同时结合面对面的深层引导,提高职前教育的针对性。网络教育系统的实现可以通过与企业联合共同开发建立。

硕士毕业总结篇8

关键词 南京师范大学 国教院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就业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概述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制两年,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该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截止目前,全国共有82所高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自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十二所试点院校之一,正式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近年来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进步。但一个专业的成功绝不仅仅只是“将毕业生送出校门”,对于培养实践型对外汉语教师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而言,能否学以致用,将汉语推广人才与汉语教学职业选择相结合,是决定本专业能否稳定、健康向前发展的因素之一。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近期在北京结束的第七届孔子学院大会也将“加强本土教师培养培训”列为重点讨论议题,更是作为今后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之一。

本报告将以我校2011与2012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现状为基础,综合分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就业方向及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望可为本专业的发展提出具有参考性的建议。

二、南师大国教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

自2006年至今,在过去的七年中,我校已培养出112名合格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每年新生入学人数均保持在25人左右。以下将对2011、2012年国教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就业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国教院汉硕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2011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共毕业38人,其中已就业26人,有12人尚未就业,就业率为69%。(数据截止至2011年12月30日)见表一:

表一:2011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情况统计表

2012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包括2010级两年制汉硕士毕业12人;2009级三年制汉硕毕业17人; 2009级两年制汉硕(外派新西兰回国志愿者)毕业5人。共毕业34人,具体就业情况如下表所示:(数据截止至2012年12月30日)

表二:2012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情况统计表

结合两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较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方向集中在四个领域: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和出国任教。相对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对外汉语教师而言,实际就业情况所显示出的就业选择更为丰富多样,打破了与专业相关的单一的职业选择。

(二)我校汉硕毕业生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具有一定认可度

2011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38人,有6人出国任教。2012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共毕业34人,其中有4人出国任教。从以上总结的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培养的汉语推广人才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具备了一定的认可度。

(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毕业生选择国内稳定行业者占据大多数

由表中可以看出,事业单位、公务员和企业占据了我院汉硕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大半壁江山。2011届汉硕毕业生有20人在这三个领域找到满意工作,2012届则有27人从事此三类工作。其中,比重最大的事业单位主要以国内中小学及高校为主。由此可以看出,国内行业更受毕业生们的欢迎。

(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就业率尚有提高空间

根据统计得出的数据,2011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截至当年年底未就业人数仍有12人,未就业率为31%。而2012届汉硕毕业生仍有3人未实现就业,未就业率为9%。故两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五)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历届就业率明显提高

由表一和表二中最终的就业率数据可明显看出,2012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远远高于2011届汉硕毕业生,为91%,比2011届就业率增长了22%。这一巨大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院汉硕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在近两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取得了巨大进步。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

综上所述,南师大国教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相对较好,毕业生大部分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国教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就业面有待拓宽

从就业情况得出:选择在国内就业的汉硕毕业生绝大多数选择了公务员及事业单位,青睐企业的人很少。2011届仅有4人进入企业工作,占当年就业率的11%;而2012届有2人进入企业,仅占当年就业率的6%。而随着研究生群体不断扩大,所谓“铁饭碗”的竞争压力也加大,进入“铁饭碗”单位的难度必将越来越大。有必要对毕业生加强引导,同时积极与相关企业单位(如民营培训机构)联系,积极拓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渠道。

(二)缺乏职业长远规划

根据数据显示,我院本专业毕业生工作的首选及签约地点绝大部分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国外。这一方面反映了现实问题,研究生寒窗苦读十余年,想拥有较好的工作环境和较多的经济利益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倾斜,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沿海中小城市均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从长远来看,我院毕业研究生在上述地区获得较好发展的潜力是存在的。

(三)我院本专业部分毕业生因择业标准过高延误就业时机

2011与2012届毕业生中,尚有15人未实现就业,究其根本原因之一是理想薪酬过高。研究生是高素质人才,要求较高的工资待遇可以理解,但是部分毕业生要求过高,一旦达不到理想预期水平,便采取等靠拖延原则,耽误了择业就业的最佳时机。

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及条件

我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着眼于实践,融入了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测试、教学媒体应用等多门学科。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教学技能的训练,同时提供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出国锻炼提升自我的机会。鉴于多方面的培养条件,我院本专业学生在毕业时自身都已具备了一定的用人单位要求的基本能力条件。

(一)语言文字能力

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传统课程,加强学生的中文能力训练,不论是汉语本体知识还是文字写作能力都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锻炼。在外语方面,为了锻炼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我院不仅开设了“英语口语”课程,同时为了增加学生的见识广度和知识储备,还特别增设小语种例如法语、韩语等语言课程。此类课程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院毕业生在走进社会时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字处理能力。

(二)组织管理能力

我院不仅设置有正规的学院学生会和党团组织,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管理,同时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学生会和各种校园社团,组织国际化的交流活动,给予学生处理社会事务锻炼能力的机会。

(三)教育教学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目标主要是针对母语为非汉语的二语学习者进行汉语教学。为此,我院不仅提供本专业学生海外实习的机会,在国内也利用学院优势条件为无法出国实习的学生提供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机会。针对部分就业意向为国内中小学老师的同学,学院通过与本市优秀中小学的积极联系与争取,建立了多所实践教学基地,锻炼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

(四)自主创新能力

在国家大力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今天,我院也不乏此类优秀的创业者。2011届毕业研究生杨春花便是成功自主创业的典型代表,该生毕业后成立了教育培训公司并任董事长,发展势头良好。这和她研究生在读期间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实践和教学实习是分不开的。

五、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指导工作的成绩与不足

南师大国教院2011届、2012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大多数都进入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较好的工作单位,部分毕业生还远赴重洋担任汉语教师。两届毕业生良好的就业去向极大地提高了我院的知名度,为我院吸引优质生源铺垫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成绩有

1.成功召开“优秀毕业研究生校友职业生涯发展”报告会

国教院每年在新学期伊始都会举办优秀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经验交流会,邀请的对象包括公务员、中小学教师、自主创业者、博士等。这些优秀毕业生受邀回到母校与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经历经验,以切身体会向大家介绍了宝贵的经验,给应届毕业生提供了极其有用的帮助。

2.成功建立首个海外教学实习基地

经过学院的不断努力及友好协商,2009年,新西兰路易・艾黎中文学校成为我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的首个海外教学实习基地。该基地的成功设立,不仅有助于提高我院国际汉语硕士专业的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为毕业研究生今后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成功举行研究生教学实习动员大会

为提高研究生教学实习能力,引导研究生投身教育行业,学院会定期召开一年一度的研究生教学实习动员大会。大会主要动员对象为应届进入实习期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动员大会的召开极大地增强了研究生教学实习的热情,为投身教育行业做好了预先准备。

(二)主要不足有

1.我院汉硕研究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有待加强

学子能否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正确的就业理念与社会责任感能够帮助学生找准定位,解决就业问题。而根据目前我院本专业近两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尚未能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间接导致就业情况不理想。

2.我院汉硕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反馈及总结缺乏时效性

在毕业期,学生在各地应聘、实习,在择业就业中的问题困惑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及时有效地反馈给学院;同时,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选择情况、社会适应情况、工作满意度等就业指导的后续效应等没有给学院形成及时的反馈。这也造成了本专业就业指导工作无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措施

(一)应全面加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就业指导咨询与培训

要高度重视本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培训优秀的师资力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指导活动,以拓宽学生的就业视野,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帮助研究生理性认识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积极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

(二)应建立全方位全程就业指导体系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汉硕专业研究生就业指导应当加强全程性指导。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学生入学起,在两年学制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学术、素质、心理相结合的全程就业指导。提供就业信息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活动,如典型案例分析、专题讨论、模拟市场招聘等。

(三)应建立汉硕专业就业指导反馈信息系统

就业指导工作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对研究生就业指导效果进行反馈统计。不断提高我院汉硕专业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通过建立就业指导反馈信息系统,及时收集本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择业方面的相关情况,从而为下一届汉硕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的改进与开展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发展工作任重而道远,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承担了重要的检验学科培养成果的任务。与此同时,对学生而言正确树立择业就业价值观,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终生幸福,更关乎到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在今后的汉硕专业就业指导工作中,我院将继续秉承“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工作理念,积极为国家输送优秀的汉语推广人才,同时也力争为每一名学子展开未来的画卷,让他们拥有自己书写精彩人生的宽广舞台!

作者简介:

上一篇:毕业成果总结范文 下一篇:培训毕业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