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范文

时间:2023-09-25 04:29:42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篇1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精英教育 硕导

很多年之前,大学生是一颗众人想去摘得的星星。很多年之后,大学生越来越多,硕士又变成了一颗闪耀着光芒的金星。今天,硕士生越来越多,那颗曾经光芒四射的星星已混迹于苍穹。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时代已成滚滚长江东逝水了,一浪更比一浪高的硕士时代在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也感叹着它的苍凉。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趋势,这是一个伊甸园式的梦境与残酷骨感的现实相互碰撞的节奏,这让我们不得不停下匆匆的脚步,回头看看那留下的脚印,理理我们的思绪。

一、硕士研究生之自身篇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是学历的提升,但学历是否代表了综合素质的提升,代表了更高层次的提升呢?这是一个并不完全对等的平行,而从理想化的角度来讲,有着明显的不同或许才应该算更为合理的诠释。新型的精英教育应该更加偏重“教育的内质,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相对知识普及型教育而言的高层次高素质的教育,目的是让少数具有较佳天赋和潜质的学生成长为高精尖人才”。[1]

(一)懂科研

研究生之所以称为研究生,不懂科研之法,不懂科研之理,不会科研之实,这难免不是一大憾事,也不得不说是一大缺陷。所以懂科研,会科研,应该是研究生较之于本科生的一大区别,也是本科生上升到研究生的层次必须具备的一大素质。

(二)精专业

高素质人才,在博的基础上要做到专。样样都行,样样稀松,这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成才之道,能“多专多能”是很高的要求,即使达不到最起码也要做到“一专多能”, 将自己的专业掌握扎实,将自己的研究领域吃透,并在此基础上涉猎相关领域,关注其他专业,使其在专的基础上,达到得心应手。

(三)阔视野

“精英教育的质不在授予学位的高低, 而在于教育理念以及相应的教育模式。”[2]相对于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更多的是希望拥有更为开阔、广袤的视野,希望自己能够从区别于本科生的方面入手,体会更为活跃的学术氛围,接触视野更加宽广的空间。这是一个更大的舞台,就必须在这个舞台上积累更为厚重的素养。

二、硕士研究生之导师篇

硕士研究生一般采用导师制,这种导师制是一种更为灵活的方式。从北大著名的四大导师到陈信泰老师、陶愚川老师、毛礼锐老师、沈灌群老师等一大批赫赫有名的导师,再到如今各个大学的硕导,导师制的实行,将研究生与导师密切联系在一起。导师之于硕士生,既是师傅,也是家人;既是明灯,也是指南;既是指导者,也是促进者。

(一)为人之道

导师制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导方式。几个研究生跟着导师学习,学生就与导师绑在了一起。“精英教育具有高度选择性,不能因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袭来,便可以降低精英教育的门槛,精英教育是一种高标准、高层次的教育,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相应的标准,不能让精英教育俯就,应该是你能或者不能,标准就在那里,不降不低,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社会的期许,实现精英教育的要义。”[3]要把硕士研究生打造成真正的精英,真正的高素质的人才,为人之道是不可逃离的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做人”永远不过时,永远不能缺。在这样浮躁的社会,导师要让跟随他的学生懂得做人之道,懂得为人之举,要让那些学生感受到导师既是他们的师傅也是他们的家人。

(二)为学之道

硕士研究生也免不了上很多的基础课、专业课、必修课、学位课、选修课。除了学生的自觉之外,导师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策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硕士研究生在经过几年的培养与学习后,都得到质的提升。这就要求导师多带领学生接触更为广阔的学术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就犹如当年陈信泰老师培养他的研究生那样,让研究生有更大的平台去学习,去历练,去成长,在做学问时懂得走出去引进来,学会沉得下浮起来,做到进得去出得来。

硕士生不是本科生,也不是专科生,硕士生就是硕士生。既然如此,就要打造真正的硕士生,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素质人才。硕士生与导师,是各个角度中“最为生,最为师”的一个角度。从这两个最关键的角色入手,通过一个点剖析出其他的面,进而通过一个面反射出一个立体,这或许就是“管窥蠡测”。

参考文献:

[1]刘志刚.大众化教育、精英教育与研究型大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6(5).

[2]郭石明等.精英教育: 量与质的解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

[3]靳占忠,孙健敏.精英教育的现代意蕴[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作者简介:

王莹莹(1988- ),女,汉,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小学教育。

硕士研究生篇2

关键词:体育院校;硕士生招生;比较

一、培养目标

北京体育大学和成都体育学院在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中指定的培养目标一模一样,内容是: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体育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上海体育学院和天津体育学院责没有“培养目标”这一条款。

二、报考条件

北京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四所体育院校都把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的报考条件分开。

(一)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学术型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北京体育大学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4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北京体育大学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体育教学领域、运动训练领域、社会体育指导领域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名参加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竞赛组织领域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四院校的相同规定: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不同的是,上海体育学院不接受大学三年级学生报考。而成都体育学院规定:“我校是经教育部审定可以开展推免生工作的高等学校,可以推荐规定数量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初试,并在2013年10月25日前直接申请参加招生单位的复试和办理接收手续。被接收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办理现场确认手续,且不得再参加全国统考。截止2013年10月25日仍未落实接收招生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生资格,接收推免生单位应及时为推免生办理相关接收手续。”北京体育大学规定报名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学院规定的条件。

三、招生人数

2014年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暂定620人,具体招生规模以教育部下达数为准。各专业方向拟招人数将根据教育部下达的2014年硕士生招生规模数和参加复试考生情况做适当调配。2014年拟接收120名推免生,推免生本科所学专业应与报考专业相一致。成都体育学院有教育学、医学和文学三个学科门类的11个学术型专业及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预计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349名(以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上海体育学院预招280人,而天津体育学院2014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260名左右(含推免生),具体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当年招生计划为准。

四、专业设置

北京体育大学设置的专业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心理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行政管理、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共12个。天津体育学院设置专业有课程与教学论、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共6个。上海体育学院设置专业有:体育人文社会学、新闻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赛事运作、体育管理、休闲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应用心理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工程学共11个。而成都体育学院先设十个系,在每个系下面都分别有不同的专业。十个系和下设专业如下:一、体育系(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二、运动系(体育教育训练学),三、武术系(民族传统体育学),四、运动医学系(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中医结合临床、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五、经济管理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产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六、新闻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七、外语系(体育人文社会学),八、艺术系(体育教育训练学),九、体育史研究所(体育人文社会学),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部(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伦理学)。

五、录取

北京体育大学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拟录取名单。将考生考试诚信状况作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未通过者,不予录取。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招收定向培养硕士生均实行合同制。北京体育大学、考生所在用人单位、拟录取为定向培养的考生之间,在考生录取前,分别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

上海体育学院初试合格的考生须参加复试,复试合格方可录取。复试具体要求见当年公布的复试方案。

天津体育学院根据学科发展需要,2014年我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拟从全国重点(含211)院校的生命科学、基础与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中招收部分硕士生。凡CET四级以上水平,学习成绩优秀,具有一定科研或临床经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在职人员均可报考。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并减免学制期间部分学费。近年各专业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符合国家统考初试要求的考生基本上被录取。

硕士研究生篇3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清华校友;校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085-02

一、样本简介

本调查通过在2008年校庆期间组织50名清华学生志愿者,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420份,有效问卷409份,问卷有效率为97.3%。调查对象为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的研究生。

二、硕士研究生培养校友评价

硕士研究生篇4

[关键词]政产学研用;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大批研究生成为我国各行业的中坚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才资源。我国研究生教育,立足于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但是,与国际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培养经验不足,创新应用能力较弱、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010年,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等。”教育部2011年提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要求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2016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强调:“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由此可见,现行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朝着“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的方向深化改革。

一、当前地方院校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长期定位于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而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相对较弱。2016年,全国有大约有124家高等院校招收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每年为全国培养几千名国际贸易学硕士。但总体来看,目前国际贸易学硕士培养模式还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模式相对单一

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着眼于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而国际贸易学专业对硕士研究生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扎实的经济学和国际贸易方面的理论基础以及系统的外经贸专业知识,能够针对现实国际经贸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具有基本的国际交流能力,毕业后到外经贸部门、各类涉外企业从事中高层次实际对外经贸实务工作,或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有关教学和科研工作。但从课程设置来看,高校仍将大部分精力投放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难以培养出创新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所以,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清晰,在培养学术型还是应用型人才定位方面也不太明确。另外,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学生通过了入学考试后,在培养过程中,规定了课程考核、科研论文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等质量监督评价环节,但这些环节的评价制度、管理体系不太严格。在经过三年的学习、学术研究、论文答辩,一般都可以拿到学分,顺利毕业。“严进宽出”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影响并降低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通过学生情况来评价其能力和水平,忽视了硕士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需求不符的现象。

(二)师资队伍结构单一,课程体系不完善

地方院校国际贸易硕士导师队伍建设落后,导师质量参差不齐、导师结构不合理、近亲繁殖情况严重,不能满足硕士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很多高校国际贸易学硕士培养方式采取的是“师徒制”模式。这种方式使硕士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环节都有导师指导,其学习视野也受导师水平的限制。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导师大多是学术型的导师,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课程体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环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载体,我国很多高校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包括国际贸易学基础的理论课程、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等课程。从课程设置来看,课程体系还不太完善,特色不突出。从课程安排来看,实践课程体系不完善,偏重于传授知识,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这导致其实践能力较差,适应社会所需的时间偏长。

(三)创新能力不足,实践机会较少

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体现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地方院校的国际贸易学科起步较晚,科研力量相对较弱,科研经费有限,限制了部分学生的研究和学习,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主要立足于导师的科研项目,导师能力差距较大,科研项目没有形成体系,难以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平台,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行程。此外,国际贸易硕士研究生培养重视理论知识,缺乏国际贸易相关的实践经验,高校与外贸企业建立的合作平台不完善,学生的实习机会有限,没有建立起共同培养机制,致使学生实践能力较差,到社会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四)地方院校生源紧张,质量相对较差

在逐年研究生报考数量萎缩和专硕招生数量剧增的双重形势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越来越难,研究生招生数量下滑严重,并且生源质量也难以保证。从近几年地方高校国际贸易学学术型硕士招生情况来看,推免生外流,一志愿报考人数逐年缩减,生源一半以上属于调剂录取,专业不符情况较多,生源质量不高。

二、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模式的内涵

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是指由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用人单位等人才培养主体共同参与、整合资源、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将以学术研究为主的高校环境同以创新实践为主的应用环境相融合,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联合发挥作用。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的“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如下图所示,在政府营造的大环境中,以培养国际贸易学创新应用型硕士研究生为中心目标,各主体为硕士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服务。参与联合培养的各方是相互联系、互惠互利的。其中政府机构处于宏观层面,为联合培养各方提供政策资金支持环境,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不同环节具体的培养活动,属于微观层面,用人单位代表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效果的检验田。首先,在联合培养模式中,政府应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政府要营造好有利于企业、高校和研究所合作的大环境,出台明确的法律政策来确保“政产学研用”各主体的合法权益、知识产权归属等重要问题,同时,政府应通过设立项目来锻炼人才,在硬件基础设施和专项研究资金提供等方面提供政策引导与支持,将政府服务和市场导向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正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的保护网。第二,在产业中的企业是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对市场反应最灵敏,社会需求最了解,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大型跨国公司和外贸企业接纳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进行社会实习实践,吸纳研究生的创新思想和成果,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第三,高校为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传授专业前沿知识和提供必要的师资及学术环境。高校中云集了众多专家和学者,其研究成果代表了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内最前沿的新知识,在政产学研用中,高校扮演了知识与技术“加油站”的角色。第四,科研院所以项目合作、联合培养等方式为研究生提供项目研究和实践机会;研究院所具有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和便利条件,可以检验研究成果在市场中的接受程度。最后,用人单位为研究生提供工作岗位,人才创新应用能力评估反馈。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国贸研究生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来的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所以用人单位是人才创新应用能力检验器。政府营造联合培养的政策环境和相关的经费支持;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为研究生提供岗位实习机会,同时接收科研成果应用;高校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主体提供师资与学术环境;科研院所通过项目合作提供科研环境和成果转化环境;用人单位及时反馈人才评估结果和岗位用人需求。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利用各自资源和优势,弥补了高校硬件和师资的不足,形成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的联合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的模式。

三、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的建议

(一)整合教育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

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政府应立足于创造好的合作环境,协调好各方关系,出台各项政策引导,促进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网络的形成。政府可以建立国际贸易高层次人才政产学研用联合育人中心、国贸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基地和研究生实习实践企业联盟等多方合作组织,由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人员参与,明晰政产学研用各自职责,协调各方行动。政府可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设立政产学研用合作专项资金,扶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申报的科研项目,促进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通过提供市场需求促使研究生科研选题瞄准产业应用;高校要结合区域经济特色和自身优势,不断深化培养模式改革;企业和用人单位要积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完善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时向高校反馈用人需求信息,科研院所依托项目合作实现优势共享;用人单位应及时向高校反馈用人情况,以便优化培养方案等。

(二)改进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以应用创新型为主

国际贸易学是一个实践应用性强、涉及范围广的经济学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学术研究素质和创新应用能力。改革的重点在于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创新实践基地。培养目标要以培养人才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线,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科学有能力水平安排实践教学活动和进行科研项目合作,实现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的无缝衔接

(三)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多层次师资结构

高质量的生源是培养高水平研究生的基础。学生在选择报考院校时,倾向于教育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具有国际贸易学突出优势和特色的高校。地方院校对国际贸易学硕士的吸引力较弱,一志愿上线生源严重不足。为此,高校应大力推进学科建设,促进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高校应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工作。通过手机、网络以及参与研究生招生现场咨询会等宣传其国际贸易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为学生报考提供充足完善的信息。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应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培养和提高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安排国际贸易学硕士授课教师和导师到企业学习考察,聘请外贸知名企业人员来校进行讲座,使教师获得实践教学方面的思考和指导。由企业推荐一些专家,聘为高校校外导师,形成“双师”制培养模式或由政产学研用各方专家组成导师组,集体指导学生,发挥不同部门导师的专业优势,强化研究生的交叉思维能力,促进其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加大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地方院校应积极支持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的科研工作,利用各种资源和优势,争取层次高、水平高、含金量高的科研课题,开展创造性工作。此外,科研经费的多少也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应加大对研究生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设立国际贸易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为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平台,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校外优质资源,通过与企业联合进行横向课题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来吸引企业资金的支持,作为研究生培养的有力补充。同时,以创新实践基地为依托,扩大研究生创新实践的参与范围,充分调动政产学研用各方资源支持创新实践活动,支持创新成果的转化,在实践中提升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

(五)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确保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培养过程各个环节的监督与管理,使研究生始终处于规范的有效的培养氛围之中,踏实地开展学习研究活动。落实淘汰机制,从严考核。从重处理在课程考核、科研论文考核、学位论文答辩、实习实践等环节中不合格的同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硕士研究生予以警告,要求其限期整改,如在整改期内仍不能达标者,予以延期毕业或清退,以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爽,谭忠昕.高等农业院校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对外经贸,2017(2):129-131.

[2]胡伟辉.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J].教育论丛,2013(3):159-160.

[3]王安国.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2(4):40-43.

[4]涂亚庆,毛育文,杨辉跃.“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中国电力教育,2011(26):57-60.

[5]涂亚庆,毛育文.“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相结合培养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C].推进军事教育理论创新暨研究生教育,2009:171-175.

硕士研究生篇5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教育 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a)-0177-02

1 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

为了提高我国就业者的整体水平和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从1999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研究生扩招。2003年我国硕士学位授予数已经猛增了35.35%。经过10年的高速发展,到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突破60万人,较十年前翻了一番。当年全国在校研究生人数已经达到了150多万,而我国也成为全世界拥在校研究生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1]于此同时,每年毕业季时庞大的研究生队伍流向人才市场,导致研究生面临着“求职的寒冬”。

与此相矛盾的是:随着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还在不断增加。由此可见,当前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并非意味着研究生人数过量,学历贬值,而是就业市场对研究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现有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可见研究生就业难现象的根源在于其自身素质的下滑,在于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

2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缺陷

自硕士研究生扩招以来,虽然研究生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急需完善,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我国研究生的整体素质下降并造成了研究生的就业困难。

2.1 宽进宽出政策

我国研究生招生所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在于考试形式。虽然我国研究生考试历经数次改革,但是其基本形式一直未改变:报考者只要通过各个高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及面试就可以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这种标准化的考试过分强调了考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对考生的综合素质的考察。虽然有初试和复试的层层考验,但总体来看,我国研究生的入学“门槛”相对较低。这样“宽进”的政策无法保障我国研究生生源的质量,从而导致研究生质量的下降。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另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是“宽出”。我国高校研究生只要在校期间遵守学校纪律,完成老师的作业,按时提交毕业论文,大多数都可以顺利毕业并取得学位。相比而言,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淘汰率很高。以美国为例,普通院校的研究生淘汰率在10%到15%,而著名高校高达30%至40% ,而我国研究生的淘汰率则不到2% 。[2]

2.2 重学术型硕士,轻专业型硕士

我国高校目前拥有约40种专业硕士。然而,这些项目所涉及的专业领域非常狭窄,一般仅限于社会认可程度比较高的经济、管理类及法律类,如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等。而社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几乎涉及到各个专业领域。据有关部门统计,社会对各类专业硕士的需求量已达到对研究生整体需求的70%。[3]与此相矛盾的是,我国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仍然以学术型硕士为主导。从这方面来看,培养模式的失衡也是导致相对过剩的学术型研究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

我国的专业型硕士培养不仅规模不足,而且质量也无法保障。我国的专业型硕士受到了高校的传统培养模式和导师的知识结构的严重制约,其培养模式与学术型硕士差别不大。本应作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得不到充分重视,实习也往往流于形式。这样使得专业型硕士实际上成为了缩短学习年限的学术型硕士。这种教育模式下的专业型硕士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

2.3 课程设置与授课形式单一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非常重视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的交叉及渗透。比如哈佛、麻省理工、普林斯顿等大学都设有跨学科研究中心以便设立和发展跨学科课程。[4]我国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和授课模式则相对单调,缺乏活力。班级的所有研究生都需要完成统一的课程,学生的研究兴趣无法得到个性化发展。虽然有必修、选修课程之分,但受限于庞大的在校生数量和有限的师资力量,很少有学校更够真正提供跨学科、多样化的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学校以统一的标准化课程来培养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在这种培养模式下,研究生的知识广度、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都受到很大限制。因而在就业压力面前也显得缺乏竞争力。

2.4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缺乏

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主要是针对本科、专科毕业生,而对研究生则几乎是个空白。无法接受就业指导服务的研究生仅能通过互联网收集就业材料,或从亲人朋友等有限的范围内获取就业信息。这很大程度影响了研究生的就业质量。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果没有对本专业和行业的就业形势和前景的深入了解,研究生就很难找准自己的就业方向。

作为高层次人才,我国研究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率仍然偏低。虽然国家在各个层次的教育中都强调创新意识,研究生的创业教育却一直是被广大高校所忽略的问题。虽然,近年来,某些高校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内已经开展了一些关于创业教育的活动,但其主要的形式仅限于创业或创意大赛,创业讲座等。这些形式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模拟实践的阶段。通过这些短期的、有限的活动,研究生的整体创业技能很难得到提高。

3 对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对策

3.1 “严进严出”的教育政策

所谓的“严进”不是指减少研究招生的数量,而是指提高研究生的准入标准,进一步完善选拔程序。我国研究生招生的主要依据是考生的初试与复试成绩。而这种“唯分数论”的考核方式无法客观全面地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研究潜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所以我国研究生教育应该改革这种考试模式,科学安排的考试内容来综合评定每一位考生的学术素质,为研究生入学把好质量关。

在“严出”方面,我国应该建立有效的淘汰机制和质量评估体系。加大对研究生的考核力度,对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未能达到制度要求的,一律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除了对学位论文的评估外,高校应该加强对在读研究生平时表现的监督和测评,注重学生的一贯表现及治学态度。通过阶段性的考核来督促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学术水平,提高创造力。

3.2 重视专业型硕士

我国硕士研究生在培养类型上,应适应人才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大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同时完善其教学体系。专业型研究生的课程应该突出课程和实践的结合,加大实习和实验在整个课程中的比重。在其论文撰写方面,应根据各专业的实际需求来制定论文的形式和内容,不能一律比照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比如,专业性硕士可以使用实践中所做的项目计划、实验报告、调研结果等作为毕业论文,不必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统一。

3.3 加强交叉学科的教育

复合型人才是现代社会的主流需求。复合型人才需要将各种不同学科知识渗透融合,并以其创造性有效地动用多方面能力解决现实工作中所遇到的复杂问题。这应成为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各高校的研究生院应该打破文理科间的界限,重视交叉学科课程的建设,实现跨学科的学习。应赋予研究生跨学科选修课的机会,建立跨学院、跨文理的特色培养项目,并且增加选修课所占的学分比例。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模式能够健全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而增加研究生的就业机会。

3.4 完善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加强创业能力的培养

目前很多高校研究生院还没有建立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团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首先,各高校应该完善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建设,设立专门机构来负责研究生就业工作。其次,高校应该将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让学生一入学就开始为就业做准备,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情况。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式,高校应该鼓励研究生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创业教育。首先,研究生院应设置一定的创业教育课程来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创业意识,加强研究生创业技能的训练。其次,高校应该加强与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增加社会力量、非学术力量进入课堂从事教学的机会,使教学活动更加贴近现实。最后,在政府所提供的基础设施和政策便利之下,高校应广泛地建立与地方合作经营的高新产业孵化基地,为有自主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加大对创业板块的扶持力度。

参考文献

[1] 2013研究生招生计划.http:///html/ky/taiwan/zs2013.shtml.

[2] 宋立丹.建立硕士生淘汰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3] 新增硕士专业学位凸显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OL].http:///kao_yan_za_tan_3914/20100521/t20100521_477331.shtml.

硕士研究生篇6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完善

2009年是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第一年,它与以往的专业硕士不同,它是我国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而诞生的。

1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区别[1]

2009年教育部将“全日制普通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两种类型属于同一层次,报考条件相同,毕业成绩合格均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学术型,重视学术理论兼顾实践;专业型,突出实践兼顾学术理论。2010年是分类后的第二次招生。有媒体介绍,国家是鉴于国内对实用型人才需求增加而学校教育又普遍与社会脱节的情况,并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作出这次分类的。部分西方国家(如英国)对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和重视程度超过学术型研究生。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录取要严格按照“一视同仁,同等对待”的原则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分数标准。国家在确定今年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时,将统筹考虑前期计划和新增专业学位招生计划需要,确定统一的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另行制定标准)。34所自主划线高校也要按照上述原则确定本校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分数要求,考生调剂到校外和接收校外调剂生执行全国统一复试分数要求,各高校要严格执行统一标准,不得对专业学位招生执行另外标准。

2010开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独立招生,独立且国家统一划分国家复线分数线,跟学术型硕士招生并驾齐驱。

2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2]

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日新月异,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大批量、多规格、高层次的特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都主动适应这种变化,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调整,大力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竞争力。研究生教育必须要增强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

我国自1991年开展专业学位教育以来,专业学位教育种类不断增多,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不断增强,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学位教育既要培养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满足他们在职提高、在岗学习的需要,也要培养应届本科毕业生,满足他们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开展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于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3创新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

3.1科学定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要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必须科学确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合理定位,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培养理念,改革培养模式,确保培养质量。

3.2教学要求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习年限一般2年,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与实践课程要紧密衔接,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可以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注重培养创新和实践研究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能力。

以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材料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为例,其中的基础课程与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的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基本相同,并也采用学分制,总学分要求大于28学分。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请工程背景强的优秀教师、薄膜材料工程企业的总工程师或总设计师主讲相关课程,结合企业的实际案例,讲授材料制备与检测的关键技术,比如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材料检测技术等课程。这样就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整体课程设置,在强化基础理论的同时,突出了应用知识的课堂教学[3]。

3.3实践要求[4]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要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研究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结报告。要对研究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以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材料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学院积极联络和本学科相关的企业建立实践基地,比如天津市激光技术研究所等有关薄膜材料检测的单位,为今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3.4学位论文要正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也可以是大型项目中的某一子项目。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可以按两种形式提交:①结合工程课题的论文(研究论文);②工程设计及其分析研究(工程设计)。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4结束语

我国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在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在培养环节中的课程设置和实践实习是关键核心环节,我们要不断探索,充分借鉴、吸收国际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先进做法,不断创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和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环节和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教探讨,2010(22):55-56.

[2]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9.

[3]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定的探索与制定[J].科技信息.2009.(31):7-8.

硕士研究生篇7

由此,一系列研究生质量问题摆在研究者的面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任务、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才能推进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才能真正发挥硕士研究生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l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中所凸现的主要问题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原本存在的质量问题更加突出。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基本上是数量方面的增加,这种数量的增加,对于一个国家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来说,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事业产生质的进步准备了量的基础。但硕士研究生教育如果只顾规模的扩大,而不能保证质量,只能导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贬值。随着在校研究生和毕业研究生数的迅速增长,研究生质量呈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考研动机复杂生源质量差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硕士生的生源呈现多样化趋势。生源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培养质量。

1.1.1越来越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近年来,普通高等教育连年扩招,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本着逃避就业的心态,加入了考研大军。有些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是因为本科上了一个冷门专业,就业前景不好,希望考研可以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同时延缓了就业压力。

1.1.2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选择在职或脱产攻读硕士研究生随着社会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青睐,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众多在职人员因为现有工作不如意,希望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及待遇。

1.1.3还有一些人盲目攀比学历考研动机具有过多功利性,硕士学位对他们来说已不再是学术有造诣的标志。

1.2研究生缺乏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人们习惯上认为,经过层层选拔的研究生已经是“精英”了,在思想、道德、文化、心理和身体等各方面都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准,并且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但事实上,一些研究生价值观念扭曲,功利心重,人文素养差,社会责任感低,缺乏科研实践能力,其含金量已经大打折扣。由于研究生教育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研活动的开展情况,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训练状况,研究生科研所达到的水平、程度等,就成为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而在目前的教育中,主要体现于对专业文化教育的重视,而忽视了研究生教育中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有的高校没有提供足够的科研基金和科研实验的场所,以及所需的实验设备,科研工作只能处于理论研究的初步阶段,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培养出的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十分缺乏。

1.3社会不良风气严重影响研究生学习态度和整体素质

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经历了一个高峰期,在校硕士生数和毕业硕士生数都随之迅速增长,硕士生的就业压力随之而来。市场经济的冲击,就业的压力,外部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读研究生只是为了一纸文凭,找个好工作,所以对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敷衍了事。学校或专业不理想,就业形势不乐观等因素,使许多硕士生产生了消极心理,无心向学。随着市场经济对个人价值的尊重,一些人被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所沾染,滋长了急于求成、追名逐利的思想。有的研究生学习不刻苦,做论文没深度,就易避难,不愿到现场调查研究,怕苦怕累,这样必然导致硕士毕业生的质量下降。不好就业,或者就业不理想,都使得学生对研究生教育产生消极的看法。硕士生大部分时间忙于找工作,无心学习,导致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无法保质保量完成。学生对学位论文急于求成,拼凑应付,研究生教育质量势必受到影响。

1.4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逐渐降低

进入市场经济后,用人单位的人才的消费观念增强,使得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高学历的学生,部分单位认为,硕士研究生可塑性不如本科生,在科研学术方面不如博士生。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制约了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量,市场的吸纳能力已大不如从前。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正呈下降趋势。

2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面对众多问题,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结合我国研究生培养特点,笔者提出“精选拔”、“重管理”、“严出口”的三步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2.1精选拔

精选拔,指的是在高等教育逐步走向规模化的同时,严格把关研究生入学考核及条件,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入口,其生源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但鉴于当前我国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普遍不足及应试教育的弊端,研究生选拔考试已越来越为专家学者所诟病。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门槛”,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选拔具有学术研究潜质和研究志趣的人才。有学者提出,研究生入学考试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应是由偏重知识、技能型向偏重能力、创新潜能等综合素质转轨。应当建立一套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前提,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人格、合作精神及有关非智力因素等综合素质为参考,以突出能力和创新潜能为核心的考评系统”。考试的改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只有从研究生教育的入口抓起,彻底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才能为提高我国研究生含金量提供基本保障。

2.2重管理

重管理,指的是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贯穿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的,应本着“厚基础,宽知识”的原则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在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学研究与课程学习各占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半时问,在这个阶段,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相关领域知识与实验技术的学习,扩大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进人论文阶段做准备,并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基础。因此,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首先要合理构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重视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突出课程设置的前沿性;明确课程设置体系的层次性;强调课程设置体系的个性化。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研究取向。谢安邦教授指出,研究生教学,其目标指向不仅在于对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且要凸显专业领域的研究,或为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知识背景和方法论。在教学和研究的关系处理上,则是以研究来组织教学。这就决定了研究生教学活动不是一种教案式的规范化过程组织,而是以学术性的研究为取向,灵活地、弹性化地组织教学活动。

2.3严出口

我国研究生长时期以来存在着“严进宽出”的现象,也就是存在着“只有考不上的研究生,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的问题,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严出口”指的是彻底改变“严进宽出”的现象,即抓好学位论文写作及论文答辩,提高治学水平。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科研能力的体现,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直接影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对于学位论文的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做好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加强论文写作过程的指导;建立成熟的论文答辩及授予制度,严格把关。

硕士研究生篇8

一、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内部动力

“制度变迁的动力是指推动制度发生变迁的动力,是影响制度变迁的各种因素对于制度施加作用并使之改变的力量”[2]。根据制度变迁动力的来源不同分为制度变迁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诺思认为制度变迁的内部动力源泉来自于利益相关者期望在制度中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当现有的制度有无法实现潜在利润的预期,利益相关者便会采取新的制度安排以无限接近利益均衡,并且新的制度安排一定是基于改革的预期收益大于改革的预期成本而制定的[3]。当利益相关者认为改革预期收益大大超过改革预期成本时,制度改革的内部动力也会大大增加。林毅夫教授对中国的制度变迁理论研究颇多,与诺思的制度变迁内部动力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制度变迁是基于“成本-收益”这个行动法则的,利益相关者站在使自己大大获利的角度,对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进行核算,通过利益表达和不断的协商进行制度创新从而发生制度变迁[4]。尽管我国是由政府为主导制定和颁布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但并不意味着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仅仅是为了满足政府的利益诉求而进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涉及教育管理部门、招生单位、导师及考生这几大核心利益相关者,因此利益相关者追求自身利益的驱动则是招生制度改革的根本原因。利益相关者根据现有资源的分配确定各自的需求,并在需求能最大程度实现的预期下进行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教育管理部门、招生单位、导师、考生在制度改革中因利益的不同担任不同的角色,由于性质各异、利益大小等从而采取不同的博弈策略,形成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研究生教育逐渐恢复和重建,教育管理部门根据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特色,将政府对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利益诉求放在首要位置,开展以政府利益为主导的计划改革。结束后,教育改革配合经济体制及政治体制改革,政府允许其他利益相关者表达利益诉求,为满足他们的利益需求对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进行调整改革。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了更为宽松的利益诉求表达环境,招生单位、导师及考生的利益诉求得以更进一步凸显,驱使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呈现大改革小改革不断的局面。利益相关者为追求潜在利益,获得预期收益而进行的利益博弈是制度变迁产生的内部动力,而制度变迁的方向、速度、深度、广度等则是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力量及博弈策略比较而决定的。我国政府尊重并协调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且在利益博弈中占主导地位,因此政府的利益需求是制度变迁内部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招生单位、导师及考生则通过教育主管部门颁布政策法律等强制性措施,进行权利和利益的再调整而达到促成制度改革,实现自身诉求的效果。

二、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外部动力

制度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基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博弈行为是制度进行变迁的内部动力。但是任何制度都是处于一定的外部环境里,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环境的变动性和不确定性造成利益相关者进行一项制度创新,达到某些目的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副产品,这就要求利益相关者适时改变或调整已有的行为规范才有可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总体看来,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进行改革的外部动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发展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也在迅猛发展,对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发展速度、人才培养规格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研究生教育及其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而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改革及深化推动研究生教育进行不断改革,其中包括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在建国后的近30年里,研究生教育的投资均是来自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代表中央政府意志的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研究生招生管理体制实现“自上而下”的计划模式。其后,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解决研究生教育发展中资金投入困难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开始招收计划外委培生、自筹经费研究生,以此争取地方政府和个人分担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成本。当地方政府的经济实力得到增强,中央政府适当放权以强化地方政府对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力度,招生培养单位也获得一定的自,招生培养单位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得以加强,依赖程度逐渐提高。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话语权随之减弱,招生培养单位的自进一步扩大,导师的招生自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由此看出,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对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大背景,使研究生教育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二)人才需求的不匹配

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一直是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市场和用人单位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最重要的评价方,而我国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并没有满足市场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这与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尤其与其综合选拔性有密切的关系。如何丰富选拔形式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如何使综合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等难以测度的项目成为选拔硕士研究生的测试指标;如何建立综合的录取评价标准等一系列难题促使研究生招生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

(三)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压力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敞开大门迎接来自世界的挑战,各国也毫不例外的感受到综合国力比拼的压力。为了在世界强国中生存和发展,各国进行的综合国力比拼是保证本国国际地位的检验手段。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指标,而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有力保证。可见各国综合国力的比拼最终落实到高素质人才培养上。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同样也分担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压力和责任,因此不断推动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和完善是各国专家、学者致力完成的重要课题。

(四)发达国家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成功范例

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较晚,从历史文献看,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是在对其他国家的研究生招生制度,特别是招考方式进行借鉴与模仿,并进行中国特色化的自我探索而形成的。由洪堡所创立的研究生教育制度及德国的免试入学制度就受到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推崇[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前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借鉴,包括研究生教育制度和研究生招生制度。尽管在教育指导方针上强调将苏联经验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进行借鉴和融合,但实施中在招生计划,招生条件及招考方式上都有生搬硬套的痕迹。改革开放后,尤其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一现实引起政府、专家及学者的重视,对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制度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帮助我们正确总结成功范例的精华,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提供参考和指引。

三、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路径

当制度的利益相关者发现制度出现不均衡,在原有的制度框架下无法实现预期的“潜在利益”,因此总有其中一个利益相关者打破原有的制度框架,采取新的制度安排,并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形成博弈关系,想方设法获得超出成本的新收益。一旦新的制度安排得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认同或默许,原有的制度框架则被打破,利益进行重新分配形成新的利益格局。率先打破原有制度框架的利益相关者,也就是制度的某一主体,决定从哪个特定的切入点进行改革,因此可以根据制度改革主体选择的切人点来判断制度变迁遵循什么路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也是由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对招生制度的某一方面进行突破改革后再逐步推行到更广的范围。制度变迁根据制度的需求与供给分析框架及改革主体的不同分为需求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两种变迁路径,两者最大特征是一个表现为“自下而上”的程序,另一个表现为“自上而下”的程序。需求诱致性变迁是由于制度的需求性使制度的基层主体对潜在利益追求而发生的,它是以制度的基层主体为改革主体,自发性的,自下而上的变迁路径。这种变迁路径大多采取渐进式改革,历经时间较长,稳定性较高,且更能尊重改革主体的意愿和要求,但由于改革主体的基层性使改革难以彻底,核心制度较难突破。强制性变迁这一概念是林毅夫教授根据中国的经济改革的现实而提出的,强制性变迁是以政府为主体,“以政府的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6]进行的制度变迁。付泳等学者也提出类似解释:“以追求租金最大化和产出最大化,通过政策法令实施的”[1]102-103。由于是由国家或政府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所具有的强制力使制度变迁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完成,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可以看出,两种制度变迁的路径是相互补充,相互并存的,事实也证明鲜有某种制度变迁只呈现为某一种路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路径也不例外。作为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与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路径呈总体一致趋势。由于中国长期以来是以自上而下的集权管理模式为主,教育领域的制度安排都是由政府推动的,而且我国研究生教育有“公立”性质,带有浓厚的“政府”色彩,因此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的约束和强制。如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一直是由国家教育管理部门根据社会需求及各招生单位的培养能力而定制的,在招生计划管理制度改革中,国家意识到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对市场介入过多,将些许自下放到地方政府和招生培养单位,但这依然与招生单位拥有招生自的诉求目标差距甚远。尽管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双轨制”模式,然而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摆脱不了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因此国家在转型期间教育制度的改革仍然以国家实行的强制性变迁为主,这有利于国家的权威性对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需求诱致性变迁的缺失。在80年代中期,硕士研究生招生类型呈现多样化,其原因是由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及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剧增,企业向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表达对人才的需求,希望利用培养单位的教育资源进行“委托培养”,而招生培养单位因拓宽了教育资金来源,满足了自身利益需求,也乐于与企业达成一致,因此培养单位招收委培生和定向生的意愿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使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出台政策丰富招生类型。可以看出,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是以国家的强制性变迁为主,需求诱致性变迁为辅的路径进行改革,强制性变迁为需求诱致性变迁提供良好的环境,若需求诱致性变迁能促进国家利益的实现,其在一定程度上会转化为强制性变迁,而国家实现的强制性变迁能规范教育市场,纠正因“市场失灵”而导致的秩序混乱,克服各个利益相关者为各自的利益而浪费教育资源,造成不公平的现象。当然若强制性的制度改革过于强制,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根本利益,产生消极影响,制度就会呈现不均衡状态,为下一次制度变迁做准备。

上一篇:硕士论文格式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硕士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