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4 13:01:57

电器培训总结

电器培训总结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课程特色;行业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6-0146-03

随着世界民用飞机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乘坐飞机出行需求的日益增强,中国民用航空局提出了我国要从当今的民航大国向未来的民航强国转变的宏伟战略。实施民航强国战略要求加强民航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加强行业关键人才队伍建设。全行业要建立完善多元化、开放式的教育培训体系,支持民航企事业单位通过自办或合作方式兴办高层次的培训机构。民航要重点培养飞行、机务、空管、机场运营管理四类专业技术人才和高层次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要加大培养国际化人才力度,增强民航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为了培养民航维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005年中国民航局在充分借鉴对国际民航业影响最大的美国联邦航空条例FAR-147和欧洲航空安全条例EASA-147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民航特色制定了中国民用航空条例《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部),并于2006年颁发了《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大纲》(AC-147-02),规范了民航机务维修人才的培养,并实现了与国际民航的接轨,为培养民航维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了依据和指南。

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是以培养合格的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为目的,为取得CCAR-66部的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和部件修理人员执照的人员提供培训的机构。国际民航约定,所有“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的民航规章编号为147,因此通俗地称“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为“147学校”。CCAR-147培训可分为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民用航空器机型培训、民用航空器部件修理基础培训和民用航空器部件修理项目培训。目前,国内有33家维修培训单位获得147培训的认证。2009年6月,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获得CCAR-147培训机构合格证,包含2个类别: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ME、AV两个专业)和民用航空器维修基本技能培训(ME、AV两个专业)。2010年,我院又与广州航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获得147学校“民用航空器部件修理项目”培训资格。这是我院长期以来坚持以“行业标准”为办学特色的又一重大成果。笔者以飞机机电维修专业为例,对CCAR-147培训课程的设置进行分析,并对CCAR-147培训大纲作为飞机机电维修专业的行业标准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本专业课程标准的设置所起的作用进行研究。

CCAR-147维修基础培训的课程特色

2006年5月颁发的中国民用航空局咨询通告AC-147-02依据CCAR-147部第147.4条、第147.17条、第147.27条制定,明文规定了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大纲。该大纲将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的内容划分为17个模块,明确规定了培训等级的定义、各模块的最低培训学时(见表1)、各模块具体的培训科目和内容,以及机电专业ME和飞机电子专业AV培训内容的培训等级。培训大纲将培训科目及内容按照教学深度的不同分为三个培训等级:1级、2级和3级,并定义了这三个培训等级相应的培训要求和培训目标。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机构应当根据教学等级确定每一培训科目及每一知识点的培训深度,编写各自的教学大纲,按照每一模块的内容制定各自的培训课时,但培训课时不得少于表1所规定的最低培训课时数。

由表1可见,CCAR-147维修基础培训ME-TA培训大纲规定的最低理论学时数为1100学时,最低实习学时数为1020学时。其中,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的规定》CCAR-145部批准的维修单位实习学时为250学时,培训总学时为2120学时。我院CCAR-147维修基础培训ME-TA培训大纲完全覆盖了CCAR-147维修基础培训ME-TA专业所规定的17个模块,还增加了104学时的《机务英语》培训,除了培养培训学员的机务维护能力外,还提高其专业英语水平,以满足中国民航局对民航高技能维护人员英语水平的要求,使培训学员能快速看懂飞机维护手册等英文资料,提高飞机维护安全性和工作效率。我院CCAR-147维修基础培训ME-TA培训理论总学时为1224学时,实学时为1106学时,其中维修单位现场实习学时为320学时,总学时为2330学时,都比CCAR-147规定的最低培训学时高,所以,完全满足CCAR-147培训大纲的培训要求。

CCAR-147基础培训大纲是制定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行业标准之一

我院机务工程学院的飞机机电维修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民用飞机机电维修专业基础执照(涡轮式发动机飞机ME-TA)要求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本专业高等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从事飞机机电维修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民航维修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人才培养方案是以中国民用航空法规《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部)、《中国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 部)、《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考试大纲》(AC-66R1-02)、《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大纲》(AC-147-02)为教学标准来制定的。飞机机电维修专业的教学内容根据《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大纲》(AC-147-02)、工作岗位能力需要和高职教学要求,将教学内容按与行业标准相似的模块内容分类,分为12个模块。12个教学模块为:基本素质、英语能力、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维护基础、空气动力学基础及飞行原理、人为因素和航空法规、涡轮发动机飞机的结构与系统、燃气涡轮发动机、综合能力、拓展选修课。我院校内实训基地设置和提供本专业实训教学所需的材料、设备和实训教学场地,以满足实训教学要求,包括钣铆实训室、飞机电器修理实训室、飞机系统修理实训室、航空发动机及附件实训室和无损探伤实训室等。本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各分(子)公司维修厂、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等符合《维修单位合格审定的规定》(CCAR-145R3)的民航维修单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职业素质和岗位职业能力得以提高,能掌握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航空机械专业(ME-TA)方向的必要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为适应民航生产一线工作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CCAR-147基础培训大纲是设置

高职专业课程标准的行业标准之一

我院飞机机电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同样也是依据中国民用航空法规《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部)、《中国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 部)、《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考试大纲》(AC-66R1-02)、《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大纲》(AC-147-02)的标准来制定课程标准,按照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

以《燃气涡轮发动机》课程为例。在CCAR-147基础培训大纲中是M14模块,ME-TA专业的理论学时是120学时,实习学时是60学时,总学时为180学时。飞机机电维修专业(ME-TA)《燃气涡轮发动机》课程的理论学时是122学时,技能实训是60学时,总学时为182学时。CCAR-147基础培训的《燃气涡轮发动机》M14模块的培训内容和飞机机电维修专业(ME-TA)《燃气涡轮发动机》课程的教学内容相一致,都包含了热工和气动基础、燃气涡轮发动机概况、燃气涡轮发动机部件、燃气涡轮发动机总体的特性和结构、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滑油系统、燃油控制系统、空气系统、启动和点火系统、指示系统、操纵系统、反推装置、飞机辅助动力装置、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监控和地面操作,以及燃气涡轮发动机技能实训等内容。所以,本专业《燃气涡轮发动机》课程完全覆盖《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大纲》(CCAR-147)和《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CCAR-66中M14模块的内容,满足培训要求。本课程突出技能和能力培养,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时进行,通过实物讲解和学生动手装拆实践,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航空发动机结构,更好地理解了航空发动机原理。学生学完本课程后,为取得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机电专业基础执照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形式包括课堂教学、专业教室教学、飞机发动机现场教学和基本技能教学等,学生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符合民航行业标准的口试、笔试、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结语

我国的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CCAR-147基础培训)是近几年才开始实行的一种培训,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随着我国民航和国际民航的发展,CCAR-147基础培训必将在为民航机务维修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 部)和《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大纲》(AC-147-02)在飞机机电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专业课程标准的设置方面起到行业标准的作用,也必将对我院的民航高技能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朝兵.高职教育“订单式”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0,(12).

[2]倪莹.对企业单位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思考[J].中国民用航空,2010,(6).

[3]莫异昕.影响民航维修企业在职培训效果的因素及其改善对策[J].中国民用航空,2007,(12).

[4]余群英.广东高职教育管理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

[5]邓永萍.基于行业标准的《民航旅客服务与沟通》课程改革[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6]梁裔斌,白景永.以行业标准为导向的高职英语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 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7]张立平.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双支撑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呼叫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2010,(29).

作者简介:

电器培训总结篇2

[关键词]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技能测试;培训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028-03

一、引言

近年来,公司设备大规模升级换代,现有设备均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控制技术。PLC、现场总线控制、驱动技术以及先进自动控制技术的引进让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但同时也对电气维修工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为切实提高维修电工的技能水平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如师带徒、技能鉴定培训考核、各种委外培训。但以上各种手段,还不能有效保障维修电工技能持续提升,其培训存在不同漏点。为有效解决目前维修电工训练时间不够,训练内容不切合公司实际,训练内容不系统等难点,并利用该系统有效检验维修电工的真实水平和发掘人才;单位计划以国家职业标准为指导,以国家教育与培训部门所颁布的教学大纲、鉴定题库为依据,以职业技能各知识点技能点的实现为重点,结合当前生产实际,利用当前机电一体化的所有典型技术建立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系统。

二、维修电工基本现状

1.单位目前在岗员工4500余人,而在岗的维修电工定员175人,占在岗员工近4%,但确保障了近200万箱卷烟生产的设备运行。截止2012年10月,单位目前维修电工岗位人员见下表

2.单位在岗员工平均年龄38岁,从卷烟生产的劳动强度和技术要求分析,不存在老龄化的问题,应能满足生产的血药。截止2012年10月,单位目前维修电工的年龄结构如下表

3.单位目前高技能人才较为缺乏,从事维修的近500人中,取得高级技师资格的人员不到20人,只占维修队伍的近4%。截止2012年10月,单位目前维修电工的技能水平如下表

单位目前高级工和中级工及以下人员合计127人,占总人数78%,技师、高级技师人员占22%,高技能人才缺乏,与公司教育培训规划40%以上为技师人员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4.单位从事维修的近500人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44.4%,中专、技校学历的占32.51%,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23.32%;学历结构偏低。中专中技学历人员中,较大一部分属于函授学历,接近50%的维修人员未受到系统的专业知识训练,能力提升受限。截止2012年10月,单位目前维修电工的文化程度如下表

目前单位大专以下人员为34人,占总人数21%,大专及以上占79%,从其文化程度和所学专业情况分析,能有效支持公司的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5.单位维修电工有效工作时间现状。随着单位陆续开展的技改和购买先进设备,使单位设备大规模升级换代,现有设备均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控制技术。因而目前单位设备故障率较低,卷包设备有效作业率保持在90%左右,制丝设备停机率为1.4%左右,故单位维修电工的有效工作时间不足50%。

6.单位维修电工目前培训现状。目前单位维修电工培训主要是送外培训,如与高校密切协作,进行钳工基础知识培训;与鉴定机构培训,进行职业鉴定培训;针对维修电工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困难,与生产厂家联系,送外培训。

今年,随着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在聘任的技师和高级技师的任务工作单中,添加了带徒任务,加大了师带徒培训。

三、单位维修电工培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单位四个分厂先后进行了整体技改和局部技改后,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提升,四个分厂目前的设备在国内也处于领先水平。但随着先进设备的使用,其对维修电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目前维修电工人员现状分析,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才能有效对接单位“一流竞争力卷烟制造基地”的战略目标。

(一)维修电工技能整体水平不高,不能有效支持单位十二五规划目标

从单位维修电工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分析,按目前鉴定的要求,技师及以上人员应该占维修电工人员的绝大多数,但实际情况是单位的技师及其以上人员只占维修队伍人员的21%。而按照单位的十二五教育培训规划目标,技师及其以上人员必须占到公司维修电工队伍40%以上,才能有效保障公司先进设备有效运行,支持单位十二五战略目标的实现。

从单位近几年鉴定情况和公司的发展历程来看,单位维修电工技师及以上人员缺乏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1.行业从1999年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但维修电工未包含在内,一直以来,维修电工基本是靠维修工志愿参加地方鉴定,这种局面直到公司2009年出台了《职业技能鉴定办法》以后才得到改善。

2.用工制度改革以前,职工的薪酬与其职业技能等级基本无关系,只和职工所在岗位有对接,取证与否,对职工的收入影响不大。这种情况也影响了职工申报职业鉴定的积极性。

3.单位维修电工的来源基本为大中专毕业生,历史上这类型职工都走的职称路线,以取工程师等职称为目标,但在单位成立之前,由于各种原因,职称评定工作未有效开展,也使部分职工对取证或评定职称失去兴趣。

(二)维修电工技能培训方式单一,缺乏完善的培训规划

从目前维修电工的培训现状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问题,就是维修电工技能培训方式单一,缺乏完善的培训规划。一是单位缺乏实训设备,员工在工作间隙无法利用设备加强动手能力的培训,只能通过看图纸来熟悉,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不够。二是遇到维修难点和困难,只能送外培训,无法通过实训设备进行专研和攻关。三是维修电工的培训,基本靠送外培训,但送为培训有明显缺陷就是因工厂的生产导致送培人员少,费用高,其系统性不够,导致员工培训规划不完善。

(三)维修电工有效工作时间不足,不能从工作中有效提升技能水平

单位先进设备的引进,标志着单位设备具有多功能、高效率、高智能、高可靠性,同时又能省材料、省能源,并且产品轻、薄、细、小、巧,充分满足了生产的省力化、自动化需求。但同时也标志着机器电气故障减少,维修电工动手维修机器的时间减少,表明员工通过工作演练进行培训的时间减少,因而不能从工作中有效提升水平。

(四)社会鉴定机构鉴定的内容与工厂实际情况不符,不能有效检验维修电工技能水平

目前由于行业未开展维修电工技能鉴定工作,单位的鉴定工作主要依托社会力量。但从社会鉴定机构的培训教材和员工鉴定后反馈的情况看,其教材明显落后于现今主流技术,并且与工厂实际运用技术不符,不能有效检验单位检验维修电工技能水平。

四、通过建立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测试系统持续提升维修电工技能水平

随着行业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和持续深入以及单位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如《职工竞赛管理办法》、《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职工的收入与其贡献和技能水平挂钩,从思想上解决了职工提升技能水平的问题。但要真正使职工提高技能水平,我们不仅要在制度上保障,也要利用国内先进培训模式并结合公司实际在硬件上给予支持。

目前,各大院校和国内各大中型企业都陆续建立职工(学生)训练中心,单位这套系统的设计将充分借鉴当前控制技术和这些现有训练测试系统的成果,尽量涵盖机电一体化的所有典型技术并结合车间实际将卷包、制丝、辅联、动力涉及的各种设备工作流程包含进来。卷烟生产的过程中,制丝、卷包、辅联以及动力虽然需要掌握的技术大同小异,但侧重点不同且具体器件也有差异,所以本项目的技术关键就是通过大量调查研究设计出的综合实验系统要求符合车间大部分电工工作实际,并能用于招聘、训练学习、技能考核等。

(一)运用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测试系统,招聘合适的人才

虽然目前单位维修电工只缺员12人,但考虑到单位技改后,大量先进设备的应用,单位现有维修电工有部分员工由于基础差、底子薄,且年龄偏大,随着单位的发展和生产实际的需要,部分维修电工会调整到其他岗位。因此,单位在今后几年内会招聘一些维修电工,充实维修队伍。

运用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测试系统。一是我们可以测试招聘人员对常用电工工具、仪器仪表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二是我们可以测试招聘人员对常用低压电器(断路器、熔断器、按钮开关、各种继电器、接触器、启动器等)、传感器、常用电动机、变压器等的结构、特性、工作原理等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三是我们可以测试招聘人员电气识图和绘制简单电气控制图能力。通过这些测试,我们可以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到维修电工队伍上。

(二)建立维修电工培训规划,开展技能竞赛形成比学敢超文化氛围

建立了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测试系统,我们充分利用其涵盖机电一体化的所有典型技术并结合单位车间实际包含了卷包、制丝、辅联、动力涉及的各种设备工作流程的特点。一是我们结合维修电工现状,制订每一个维修电工的训练规划及年度训练计划,利用训练测试系统持续提升其技能水平。二是利用训练测试系统,我们可以开展一系列与公司生产设备维修技术紧密相关的维修竞赛活动,通过奖励竞赛活动的优胜选手,营造必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三)利用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测试系统,保障维修电工训练时间,提升技能水平

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测试系统,涵盖机电一体化的所有典型技术并结合公司车间实际包含了卷包、制丝、辅联、动力涉及的各种设备工作流程。我们的职工在工作时,利用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测试系统,按照维修电工训练手册,根据不同人员实际情况进行训练。一是训练维修电工对常用低压电器、气动元件、传感器、常用电动机等进行拆装、检修;二是训练维修电工对复杂电力拖动系统的快速识图、安装、调试、故障检修;三是训练维修电工对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熟练;四是训练维修电工对常用PLC(西门子S7-300/400、罗克韦尔/AB)的各功能模块的快速拆装、功能配置、故障检修;五是训练维修电工使用计算机辅助绘设计、仿真软件、组态软件、PLC(西门子/罗克韦尔)编程软件进行设计、组态、编程;六是训练维修电工掌握工业以太网、工业组态相关知识,熟练使用组态软件设计现场所需的组态程序。从而有效解决维修电工不能通过工作演练提升技能水平的问题。

(四)通过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测试系统,有效检验维修电工技能水平

鉴于社会鉴定机构的培训教材明显落后于现今主流技术,并且与工厂实际运用技术不符,不能有效单位检验维修电工技能水平。我们一是通过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测试系统,在维修电工参加社会鉴定前,对其依据公司依托系统开发的测试试题进行检验;二是通过加快维修电工培训教材的开发和建设,力争将与公司实际设备相符的考题纳入到社会鉴定机构的考题中,准确检验维修电工技能水平。

五、结束语

电器培训总结篇3

论文摘要:本文说明了各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的硬件具有相同的典型结构,讨论了模拟量的输入/输出回路,开关量输入及输出电路,微型机系统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算法,人机对话、、通信和电源插件,操作回路等各部分培训的内容、作用和培训方法,并具体介绍了测控装置。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培训教学中,学员要熟悉变压器、线路、电容器等设备的保护装置、测控装置、保护测控装置及各种自动控制装置。若在每个具体装置中都全面介绍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但重复太多,浪费时间,而且也不容易全面深人地介绍清楚,且不利于学员理解掌握。因此在培训中,都要对各种装置的共性部分进行统一介绍,即介绍装置的基本结构、原理与接线。下面就装置部分教学培训工作进行iv"结,与大家分享。

一、装置的典型硬件结构

装置部分教学培训中,首先要把装置的典型硬件结构弄清楚。成套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微机保护系统、监控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装置都是由若干模块组成的,它们的硬件结构都是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软件及硬件模块化的组合与数量不同。一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各种子系统的典型硬件结构主要包括模拟量输人/输出回路、开关量输人/输出回路、微机系统、人机对话接口回路、通信回路和电源,如图1所示。

装置采用统一硬件平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硬件采用整体面板、国际标准机箱。装置强弱电彻底分离,cpu板采用印刷板、表面装贴技术,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可自检和互检,同时减少各部分的关联性。通信接口方式选择灵活,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配合,可实现远方定值修改和切换、事件记录及录波数据上传、压板遥控投退和遥测、遥信、遥控跳合闸。可通过变电站监控系统对保护装置所具有的功能实施全遥控操作。装置采用统一软件平台,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延长了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从“作坊生产阶段”进人到“大规模生产阶段”。装置采用统一数据库处理,在设计装置功能模块时提炼不同功能应用信息的共性,建立一个统一的应用功能数据机构模块,包含每种功能所需的一切信息,形成功能程序的统一的开发平台,降低了功能模块程序开发的难度,提高了功能模块程序的可靠性。

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回路

1.模拟量的输入电路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采集的一次设备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温度等都是属于模拟量,由于微机只能识别数字量,故模拟信号必须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输人到微机中进行处理。典型的模拟量输人电路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电压形成电路、低通滤波电路、采样电路、多路转换开关及a/d变换芯片五部执电压形成电路除了起电量变换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将一次设备的电流互感器ta、电压互感器tv的二次回路与微机a/d转换系统完全隔离,提高抗干扰能力。通过低通滤波器与采样定理、采样保持器、模拟量多路转换开关、模/数变换(a/d)的详细讲解,使学员熟悉模拟量输人电路如何隔离、规范输入电压及完成模/数变换、与cpu接口,完成数据采集任务。

为了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培训内容,讲变换器时向学员展示变换器插件实物,讲清楚变换器的输人信号和输出信号。讲解低通滤波时也将实物插件展示给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可取得很好的培训效果。

2模拟量输出电路

培训中简要说明模拟量输出电路的组成、数/模(d/a)转换器工作原理。模拟量输出电路的作用是把微型机系统输出的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输出,该任务主要由数/模(d/a)变换器来完成。由于d/a转换器需要一定的转换时间,在转换期间,输人待转换的数字量应该保持不变,而微型机系统输出

的数据在数据总线上稳定的时间很短,因此在微机系统与d/a换器间必须用锁存器来保持数字量的稳定,经过d/a转换器得到的模拟信号一般要经过低通滤波器,使其输出波形平滑,同时为了能驱动受控设备,可以采用功率放大器作为模拟量输出的驱动电践 d/a转换器的作用是将二进制的数字量转换为相应的模拟量,其主要部件是电阻开关网络和集成运算放大器。

三、开关量输入及输出电路

开关量输人、输出电路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学员只有明白了断路器、变压器分接头的位置状态是如何被采集和输出后才能更好地工作。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采集中,除模拟信号外,还有大量的以二进制数字变化为特点的信号,如隔离开关、断路器的状态,按钮、普通的开关、刀闸、断路器的触点以及人机联系的功能键的状态等,称为开关量。

1.开关量输入电路

开关量输入电路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变电站内需要的状态信号引人微机系统,如断路器状态、继电保护信号等。开关量输人电路由消抖滤波电路、信号调节电路、控制逻辑电路、驱动电路、地址译码电路、隔离电路等组成。培训中讲清消抖滤波电路与信号调节电路、电隔离技术的应用、驱动控制与端口地址译码问题,特别是要了解简单的开关量输人电路。开关量信号都是成组并行输人(出)微机系统的,每组一般为微机系统的字节,即8, 16或32位,对于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开关量的状态,体现在开关量信号的每一位上,如断路器的分、合两种工作状态,可用0, 1表示。简单的开关量输人电路包括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辅助触点、跳合闸位置继电器触点、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等输入、外部装置闭锁重合闸触点输人、装置上连接片位置输入等回路。

2开关量输出回路

开关量输出电路主要是将cpu送出的数字信号或数据进行显示、控制或调节,如断路器跳闸命令和屏幕显示、报警信号等。开关量输出电路与输人电路基本一样。简单的开关量输出主要包括保护的跳闸出口以及本地和中央信号等,一般都采用并行接口的输出来控制有触点继电器(干簧或密封小中间继电器)的方法,但为提高抗干扰能力,最好也经过一级光电隔离。

四、微型机系统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算法

微型机系统的cpu是由一片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制成,不仅能进行算法逻辑运算,还能执行各种控制功能。配备一定容量的存储器、输人/输出设备的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计算机监控系统都应具有数据采集和输出控制部分,这两个部分构成了基本测控单元的主要内容。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是一种经过优化后用于处理实时信号的微控制器。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计算机对采样值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所需的电流、电压的有效值和相位以及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量,或者算出它们的序分量,或者线路和元件的视在阻抗,或者某次谐波的大小和相位等,并根据这些参数的计算结果以及定值,通过比较判断决定装置的动作行为,而完成上述分析计算和比较判断以实现各种预期功能的方法就称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算法。其主要任务是如何从包含有噪声分量的输入信号中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的各种电气量参数。培训中要说明研究算法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运算的精确度和提高运算的速度。算法的运算速度将影响自动化装置检测量的检测和自动化装置的动作速度。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保护和监控对算法有不同要求。

五、人机对话、通信和电源插件

1.人机时话

人机对话的主要内容有显示画面与数据(包括时间、日期);单线图的状态、潮流信息;报警画面与提示信息;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记录;趋势记录;装置工况状态显示;保护整定值;控制系统的配置显示,包括退出运行的装置的显示以及信号流程图表;值班记录;控制系统的设定显示等。主要介绍人机对话微型机系统的硬件原理、键盘响应电路、屏幕(液晶)显示电路、打印机的接口电路、多机通信和巡检开关、人机对话插件等。重点讲清人机界面操作和命令菜单使用说明。

2.通信插件

通信插件承担着装置的管理和通信任务,是承接装置与夕卜界通信及交换信息的管理插件,如与面板、pc调试软件、监控后台、工程师站、远动、打印机等的联系,根据保护的配置组织上送遥测、遥信、soe、事件报文和录波信息等。通信插件可根据需要设置有lan网口、以太网口、rs485口和rs232口,满足不同监控和远动系统的要求。另外,还设置有gps对时功能,可满足网络对时和脉冲对时方式的要求。

3.电源插件

每个装置均有一个独立的开关电源,向其他插件供电,此开关电源与插件面板构成电源插件(又叫电源模件)。培训中要重点说明输出电压的作用。输出电压十sv为cpu及其芯片提供工作电源;15v为模拟输人回路运放提供工作电源;+24v为开出、开人回路提供电源。

六、操作回路

培训中分两个方面介绍操作回路。一是介绍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原理框图,让学员明白操作回路的基本原理;二是让学员看懂实际的操作回路。

1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原理框图

首先介绍断路器操作回路总体上分为合闸回路和跳闸回路两大部分,介绍合闸回路和跳闸回路的工作过程。手动操作时可选择遥控操作或就地操作。当就地/遥控选择开关打至遥控”位置时在后台机上手动遥控操作;当就地/遥控选择开关打至“就地”位置时工作人员在装置上就地操作断路器。然后介绍自动操作时保护接点通过连接压板直接接人控制电源进行断路器操作,并介绍防跳回路的作用和原理。最后介绍位置信号、控制回路断线和事故信号。

2.断路器操作回路实例

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原理框图与实际操作回路还有一些距离,为了学员更好地工作,还需要讲解断路器实例操作回路,如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rsc-941a型装置操作回路和南自iokv线路保护测控柜断路器操作回路。

七、测控装置

测控装置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中,综合考虑变电站对数据采集、处理的要求,以微机技术实现数据采集、控制、信号等功能。采用现场测控网络与安装于控制室的中心设备连接,依靠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间隔测控单元实现全变电站的监控。装置完全按照间隔单元实现测量、记录、监视、控制等功能,能够满足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要求。

1.测控装置硬件结构与功能

测控装置主要由交流变换插件、cpu插件、显示面板、通讯插件、开入开出插件、电源插件等模块构成。测控装置功能有开关量变位遥信;电压、电流的模拟量输入;断路器遥控分合,空接点输出,出口动作保持时间可程序设定;脉冲累加单元,空接点开入;遥控事件记录及事件soe;支持行业标准通讯接口。

2.psr650系列数字式综合测控装置

psr650系列数字式综合测控装置适用于各电压等级变电站等测量控制领域,实现四遥及同期合闸等自动功能。

psr650系列数字式综合测控装置为19英寸机箱装置配置,2一3块交流采集模件(ac),共采集12路电流、12路电压、1块直流温度采集模件(dc, tdc)可选,共12路采集、2块数字量采集模件(di),共40路采集(包括脉冲量采集);2块智能控制模件(out),共20路开接点输出;cpu模件、power模件各一块。该装置插件图如图3所示。

psr652数字式综合测控单元面板由液晶显示屏、二级管指示灶复归按钮和键盘等四部分组成。psr 650系列数字式综合测控装置的键盘操作和液晶显示界面采用对话框结合菜单式操作方式。

八、总结

培训过程中从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先讲授一般装置的原理与组成,再讲一个具体的测控装置的组成、原理、特点、功能。针对受训人员所在的工作环境、所使用的设备及上述电路的实物插件,拍一些相关实物图片放在课件里,让学员摸得着、看得见,以便更好地实施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知识更新,知识更新包含两个内容: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学习。“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培训更是体现在应用中。职工培训注重实际及相关技能的培养是职工培训与传统学校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是职工培训的特性所在。培训内容的安排、培训过程的实施、培训方式的设计等都应充分体现这一理念。学习内容不是固定不变,而是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变化,即从标准模式到量身定做,直接使用实际案例,案例分析要与当前的业务相结合。在教学形式上,强调业务导向、结果导向和日常工作导向,现场培训采用团队学习、专题讨论等方式,很好地促进了技能的传播,使员工具有多种技能。

电器培训总结篇4

1系统结构

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数字仿真系统实现变电站及相关局部电网的实时仿真数据量的模拟。原有的变电站测控系统实现对全站工况的的监控与报警。数字仿真系统产生的数字信号通过高速总线发送给接口及模拟部分。从而实现与真实变电站一致的培训环境。数字仿真系统基本功能简介如下:(1)实时电网及全电网仿真服务器。实时电网服务器负责运行教学变电站相关的电磁暂态仿真程序,由双CPU构成,一个CPU用于仿真计算,另一个运行通信及协调软件,为信号输入输出接口提供准确、可靠的数字信号源。(2)调度员学员台。该子系统为学员提供真实的控制中心环境和SCADA软件功能。实时电网仿真程序模拟前置机向SCADA系统发送仿真电网的遥信遥测数据。调度员学员台可仿真数据采集和更新、派生数据计算和数据处理、越限和变位监视、拓扑着色、报警处理和人机界面等SCADA软件功能。

2关键技术及其实现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接口技术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接口保证了实时地将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系统采用PCI总线技术将各功能模块紧密集成。数字模拟转换器精度为16位,具有多路同步D/A转换输出的能力。实时操作系统通过软件信号驱动数字模拟转换器、开关量输入输出器,电网实时仿真数字信号经数模转换、电流和电压功率放大器处理后转换为足以驱动变电站实际二次设备的电流、电压模拟量。实际设备的位置辅助触点连接至开关量输入器,当位置发生变化时,辅助触点的电位发生变化,开关量输入器根据采集端子的电位可以判断出状态变化并将其转换为0或1的数字量。同时,中断服务例程定时通过PCI总线读取开关数字量,从而实现开关或刀闸状态的采集。

3小河教学基地实施方案

在原有的小河教学变电站二次回路中,接入仿真系统,模拟现场CT、PT二次侧电压电流,采集相关开关量状态,将变电站二次设备驱动起来。其他一、二次设备均采用原有综合自动化设备不做改动。3.1 硬件系统配置3.1.1仿真服务器为了满足系统性能要求,实时仿真计算机的具体配置为CPU:2颗2.13GHzIntelXeon四核4MBCache,4GB内存,146GBSAS硬盘,15KRPM,网络适配器:100/1000MBAdapter2块3.1.2教员机教员机主要用于教案编制、运行方式的整定、一二次故障设置、系统维护管理、数据组织和对学员的监管等功能。采用DELLOPTILEX960MT,具体配置为:英特尔(R)酷睿(TM)4核处理器Q94002.9GHZ,2G内存,250GB硬盘,PCI1000M网卡,显卡:ATIRadeonHD4870512M独立显卡,键盘、鼠标、电源线,19寸宽屏液晶显示器,操作系统软件为windowsXPprofessionaledition操作系统。3.1.3信号输入输出接口装置信号输入输出接口装置是I/O信号扩展转换箱,高速、高精度同步输出数字模拟转换器,高速通信及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电流、电压功率放大器构成。3.2 软件配置操作平台采用Linux实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根据小河教学变实现功能的情况配备:仿真软件支撑平台软件,交互式、全过程电磁暂态仿真软件,I/O接口软件。

4现场应用情况

110kV小河教学变采用数字物理混合技术进行仿真,其主接线如图2所示,小河教学变及相关电网一次设备仿真采用数字仿真进行模拟,通过信号输入输出接口装置驱动小河教学变的二次设备。图3是母线发生CA相永久接地故障的仿真结果,其中从图3可以看出:在t=100ms时发生设定的故障,110kV#1母线的C和A相电压降低为0,110kV#1进线中A和C相由额定电流增大至1.63kA(有效值),在t=200ms时,110kV#1进线的母线侧开关三相跳闸后切断故障电流,110kV#1进线电流和110kV#1母线电压均降低为0。表明该培训仿真系统可以达到严格的实时性要求。

5结论

本文介绍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技术在小河教学变电站的运用。解决了目前现有仿真系统与实际脱离、培训效果不佳的缺点,成功实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与仿真系统的联合一体化仿真。从而使的培训人员,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得到锻炼,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

电器培训总结篇5

关键词:高职;“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能力训练;虚拟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9-0033-02

《电子技术》是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重要的职业能力训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传统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是由理论讲授+实践操作+综合实训三部分构成,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存在理论与实践衔接不上、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差的问题。对高职学生而言,存在着理论学习难以理解、实践能力难以提高等问题。笔者拟对《电子技术》课程标准设计与“教学做”一体化实践进行探讨。

课程标准设计理念

项目教学法对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而言,具有针对性强的优点。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受到了师生的广泛欢迎,成为职业教育领域探索追求的新方法。

经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后,《电子技术》课程打破了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与知识体系,采用项目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项目的选取以小型化、典型化、实用化为目标,以够用、实用、有用为原则。每个项目分解为多个任务,以任务为中心,整合技术实践知识与技术理论知识,驱动项目教学。选择以典型的电子产品为主题的项目学习单元,以典型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为主线,让学生在每一个学习单元中,都能体验电子产品从设计、制作到调试的整个过程。课程教学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课程标准设计了以“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扩音器的设计与制作”和“三角波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3个典型项目为主题的学习单元,其学习内容涵盖了原来模拟电子技术部分的学习内容;设计了以“四人表决器的设计与制作”、“四路抢答器的设计与制作”、“计数器的设计与制作”与“触摸延时电子开关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四个典型项目为主题的学习单元,其学习内容涵盖了原来数字电子技术部分的学习内容,整个学习过程围绕典型电子产品项目进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电子设计与制作兴趣。学习完每个项目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拓展项目学习。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设计有综合实训项目,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电子制作的兴趣,使其善于应用相关的电子技术知识。

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实践技能并重,课程的实施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探讨

课程的教学实施突破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教理论、实验室练实践能力的模式,将二者合一,将知识学习融入实践中,采用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始终把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下面就本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践过程进行探讨。

围绕核心器件展开教学 每个项目的电路都有其核心器件,核心器件的特性及典型应用电路的学习是整个项目学习的基础。抓住核心器件展开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项目电路,进行与核心器件相关的其他电子电路的学习。“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的核心器件是二极管、稳压管、集成稳压器件,“扩音器的设计与制作”的核心器件是三极管,“三角波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的核心器件是运算放大器。掌握了核心器件的特性和作用,学生可以理解其他的应用电路。再进行拓展项目学习,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能力训练作为任务驱动项目学习 每个项目的学习以适量的能力训练任务驱动,训练任务与传统模式下的实验教学内容相似,所不同的是这些训练任务是在学生没有学习基础知识之前,就由学生自主完成,通过实践的相关数据或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结论。“扩音器的设计与制作”能力训练任务设计如表1所示。根据该项目电路的特点,将该项目的学习分解为前置放大级的测试与分析、推动级的测试与分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测试与分析、功率输出级的测试与分析、扩音器的搭接与测试五部分,各部分又设置了小的能力训练任务,以便于教学实施。

将知识学习融入能力训练任务中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学生搭建与测试能力训练任务电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总结思考,然后由教师进行理论分析。如在“晶体管测试能力训练”项目中,测试电路如图1所示。改变UBB值为0V、3V、5V分别进行测试,同时改变Rc的值,测试iB、iC、uBE、uCE。测试后,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要求学生画出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分析出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并得出晶体管在三种工作状态下及在每种工作状态下发射结与集电结的偏置状态。之后,教师再通过介绍晶体管内部结构特点与载流子的运动规律分析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这样,通过能力训练任务可让学生认识三极管的特性,较传统知识讲授的方式教学效果要好。

积极进行核心器件的应用拓展 完成能力训练任务之后,要积极引领学生进行知识总结与应用拓展。如可以利用三极管的开关特性,设计一个简单的LED闪烁灯,应用电路如图2所示,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晶体管的开关作用。可以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特性设计一个温度电压转换电路,应用电路如图3所示,测试时可以用电位器替代热敏电阻。在应用电路的设计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人表决器的设计与制作”、“四路抢答器的设计与制作”、“计数器的设计与制作”与“触摸延时电子开关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等项目,便可用器件的PDF文档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拓展学习。

电器培训总结篇6

[关键词] 机器人 创新活动 实践教学

机器人综合应用了多门学科的最新成就,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机器人竞赛活动和训练涉及人工智能、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通讯技术、传感器应用、机械传动和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各级各类机器人大赛在全国各个地区广泛开展,该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大学实践教学的改革,同时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创新的舞台,使得一批高素质的学生脱颖而出。笔者作为盐城工学院机器人参赛队的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参加了两届“广茂达杯”全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分别取得了Robocup中型组足球比赛大学组冠军和季军;参加了两届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在机器人灭火、Robocup中型组足球、机器人游江苏项目上取得了一等奖、二等奖的比赛成绩。本文从机器人创新训练基地的建设、竞赛活动的组织开展以及机器人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机器人创新训练基地的建设

1.机器人创新训练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机器人创新训练基地作为工科院校的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可以直接为电子、电气、自动化、计算机、机械类等专业的学生提供服务,其应用除了组队参加机器人竞赛外,还可以为大学生毕业设计、学生科技活动、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等提供必要的条件,机器人以其技术先进性、综合性、可开发性、趣味性成为综合的实践创新训练平台,基于机器人的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协作能力。

2.机器人的选择

在机器人的选型上,我们考虑了几个因素:一是机器人的资源开放性,作为教学型机器人,其硬件资源要具有开放性,在机器人本体的电路主板上能够进行硬件扩充,为此,要求机器人提供一定数量的可扩充接口,实现以机器人本体为基础的硬件功能扩展,特别是便于外接各种传感器;机械方面要便于改造和扩充,实现机器人不同的作用需求。二是机器人的软件开发平台,应该能够用高级语言(如C或者C++)进行机器人的软件编程。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提供的图形化交互式C语言(简称VJC)软件开发系统,不仅可以用直观流程图编程,也可以使用交互式C语言(简称JC语言,具有C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编写机器人程序,从而为机器人的编程提供了方便。三是兼顾机器人比赛的需要,对于机器人比赛项目,不仅要求机器人能够完成特定的任务,还要求运行速度快,稳定性好。对机器人CPU的运行速度和数据处理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践证明,早期的采用以68HC11单片机为核心的机器人在运行比较复杂的程序时(例如PID算法)速度较慢。对于Robocup中型组足球比赛用的机器人,全向轮结构的机器人以其运动控制灵活和反应快捷逐步取代过去的双轮结构。

二、机器人竞赛和创新活动的开展

机器人竞赛是一项很好的科技创新活动,机器人的趣味性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同时将竞争引入训练过程,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以竞赛项目为训练课题,将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一个竞赛小组,同学们在研究竞赛规则、制定策略方案、设计调试程序的过程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团结协作,这种在探索中学习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其他教学环节无法实现的。通过几次组队参加机器人大赛,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1.报名与组队

我校机器人大赛的报名与组织工作由教务处统一领导,由工程训练中心具体承办。为了做好机器人竞赛的报名与组织工作,我们在学生中成立了大学生机器人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由相关专业的学生会干部负责,志愿报名,机器人兴趣小组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机器人创新活动(包括机器人开发环境的学习与实践、机器人运动控制的研究、机器人通信的实现、各种传感器的功能及其应用实验等等)。目前参加机器人兴趣小组的学生数已经有近30名同学,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年级。在组成参赛队时,以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结合,大四的学生作为每个参赛队骨干,以老带新,形成梯队。同时根据比赛项目选择不同专业的学生参加,例如,机器人灭火比赛项目和机器人游江苏比赛项目,以电气、电子、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为主,计算机和机械专业学生配合,对于中型组足球比赛项目,因为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图像处理技术、MFC编程技术等,则以计算机专业学生为主。机器人兴趣小组的成立和平时的实践活动,为学校参加机器人大赛组队提供了保证,同时,在学校领导和主管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下,我们尽量多组参赛队,安排机器人兴趣小组的同学参与机器人比赛,从而也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机器人兴趣小组。

2.集中训练

机器人竞赛训练的过程实际上是综合了机械、电气、信息、控制、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知识的一项综合性实践训练环节,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制定粗线条的训练计划和进度,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教师进行适当的辅导和基础知识的培训。我们认为,竞赛成绩固然重要,但是赛前的训练才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最好途径。由于竞赛的竞争性,同学们对训练热情很高,把课余时间都用在训练上,营造出了良好的学术和学习气氛。在第三届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训练期间,我校的一个机器人灭火参赛小组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自学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自己设计电路、制作电路板、购置元器件、进行机器人的安装调试,在机器人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同学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这样一个设计制作的训练过程就是一个工程实践过程,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是其他教学环节无法达到的。机器人竞赛是一个真正创新的平台,学生的训练成果在大赛中得以展示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

3.赛后总结

每次参赛结束,无论成绩如何,我们都要求学生及时写出书面总结,这些参赛队的总结,既为下一届的参赛同学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是学生工程实践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训练过程。在2004年我校夺得第五届“广茂达杯”全国智能机器人大赛中型组足球比赛项目冠军后,同学们在总结中感慨地说:“在这样一个全国性的比赛中,不论出现什么问题,都得现场调试、现场解决,让我们得到了锻炼,提高了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要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也希望学校能在校园里推广这类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得到锻炼。”

三、机器人在大学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高校机器人创新活动和竞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借助于机器人创新训练基地,近两年,我校有4个工科毕业设计课题在工程训练中心完成,成功申报了两项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省级项目。但是,机器人竞赛活动和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毕竟是少数同学参与,就机器人平台来说,其在实践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应用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智能机器人是技术前言之一,集成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电子、材料、能源、计算机硬件、软件、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众多领域的科学与技术知识,没有一种技术平台比智能机器人更综合,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实验中增加以移动机器人为平台的综合性实验内容是可行的,比如《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中的PID控制算法实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中的PWM直流电机控制、A/D、D/A实验等。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也可以引入机器人平台。开展校内机器人竞赛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和教师参与到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中来,将有力地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互动性,从而推动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结束语

机器人实践创新训练基地的建设和以机器人竞赛活动为切入点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激发了大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创新的激情,培养了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拓宽了知识面,同时,机器人作为一个综合性实践平台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将有力推动大学实践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云洲等.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与实践.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1):116-119.

[2]万佑红,蒋国平.机器人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4):6-9.

电器培训总结篇7

关键词:配电登杆;智能监护;信号传输

引言

一切经济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都是以安全为中心,安全生产是企业提升效能,发展壮大的基石。电力生产也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升电力员工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建设一支技术能力过硬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电力工作中,配电登杆作业是一个具有标准流程的操作工作,其在高空杆头工作环境较特殊,工作流程标准度高,成为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对配电工人培训也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培训方式中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形式为主,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个考核监控不到位的问题,给个人生命和企业生产带来安全隐患。随着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手段的多元化,借助相关技术开发配电登杆作业培训智能监护系统来辅助相关培训工作,设计此智能系统达到使配电登杆作业工人在培训工作中能够按照安全标准行为进行操作;在“断电—验电—装设接电线”三个安全环节上重点进行培训监控。

1系统的设计配电登杆作业培训智能监护系统由四部分构成,控制系统、信息采集系统、反馈系统和信号传输系统

根据配电登杆作业杆下和杆上的工作内容,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标准流程我们确定了从断电操作;高压验电器自检;安全工作区;验电操作行为和顺序;架设接地线操作和顺序五个重点环节进行监护。针对五个重点环节,我们开发了不同的传感器组成了信息采集系统,这些传感器能够采集到培训者的操作行为信息。主控系统由工控计算机和可视化操作界面软件组成,由培训师来负责使用,主要实现对信息采集系统传递过来的信号进行逻辑判断,评判受训人员的操作是否符合培训标准;对反馈系统的显示状态发出指令。反馈系统由延时继电器、警示灯光和语音播报组成,接收主控系统的指令,对操作行为对错进行绿灯或者红灯不同警示,并伴有语音播报。信号传输系统采用顺舟科技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制造的SZ02、SZ06等模块实现数据的传输。培训工作开始之前由培训师启动系统,并按照操作界面导入excel格式的培训学员的电子数据,点击开始后,系统先进行对传感器的自检,各个状态正常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始培训操作了;传感器获得操作行为的信号以后,信号通过SZ06模块无线传输给主控工作站SZ02进入主控系统,主控系统进行逻辑判断,根据结果对反馈信号发出反馈指令。

2系统的实现在断电操作行为采用通断开关传感器获得信息

操作者的操作行为转为通断开关的闭合与断开两种触发状态信息,状态信息信号传输系统传给上位主控计算机。高压验电器自检操作行为使用自主研发、制作了无线信号发射、接收模块装置获得信息。发射模块安装在验电器内部同时保留验电器原有自检时的蜂鸣提示音和红色闪烁灯,按动验电器自检开关时,发射模块发射特定频率的脉冲信号。状态信息信号传输系统传给上位主控计算机。安全工作区操作信息采集使用激光光幕传感器。传感器包括发射器、接收器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有等间距的激光光束将发射器、接收器安装在安全工作区范围的等高处,如果受训者超过安全区,就会遮挡光线,则控制器的继电器闭合,状态信息信号传输系统传给上位主控计算机。在验电操作行为和顺序,搭接地线操作行为和顺序两个信息点,采用研发的四绕线通断开关传感器获得信息。在对比、研究高压验电器接触电极,高压接地线导线夹,穿刺接地线夹金属接地环的构造,在金属接地环上四线并行环绕形成多路通道,配以电路板则相邻两线总是不导通的状态;当进行验电操作时,因接触电极的构造每次只能让任意单一通道导通;当进行搭接地线操作时,因导线夹的接触面积大,每次都能让任意相邻的两个通道导通。主控系统根据同一时间内获得的信号数量判断是哪种操作行为,对于操作顺序的判断则通过主控系统获得信号的顺序来进行逻辑判断的。传感器的状态信息信号传输系统传给上位主控计算机。反馈系统由SZ06数据输出模块、延时继电器、扬声器和红绿信号灯组成。主控系统软件对受训者操作行为做出判断后,发出指令给反馈系统,系统通过声音、灯光来提示。主控系统作为整个《配电登杆作业培训智能监护系统》的中心控制部分,当整体系统运行时以实现对软、硬件设备的监测。配套开发的软件根据配电登杆作业安全操作标准流程而设计固定程序,当受训学员的操作与标准安全操作要求不相符时,系统根据采集到的信号及时进行评判,当有操作失误的情况出现时,主控系统会给反馈系统发出指令,反馈系统发出提示。系统软件还有对硬件设备的状态进行自动初始状态监测功能,一旦硬件设备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软件界面上会有相应的状态指示。软件的开发是基于WindowXP操作系统平台,采用LabWindowsCVI应用软件编写而成。系统软件分为两个子软件,培训系统软件和考核系统软件。培训系统软件强调培训功能、当受训者出现操作错误时候,软件系统就会发出报警提示,受训者获知后,可改正错误,继续进行培训,直到培训的整个流程结束;考核系统强调操作步骤的记录,受训者完成自己的操作流程,系统会自动记录其操作行为,出现错误时不将反馈提示给受训人员,操作完成后系统自动给出是否合格的评判。系统软件以OfficeExcel为基础开发了内置数据库系统,建立了培训名单导入、培训统计和考核结果成绩单打印等内置数据库操作功能。

3结语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安全生产法中规定安全培训是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是电力企业能够进行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配电工人安全操作培训工作非常重要,培训工作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工人的实际操作的安全性,系统使用必将提升培训效果,成为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丽丽,谢强等.配电登杆作业实训安全防护设计[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2):56-57.

电器培训总结篇8

关键词 大学生电子竞赛;竞赛培训课程体系;实践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2-0092-02

1 引言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1997年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来,成绩斐然,先后获得国家一等奖、国家二等奖多项,山东省奖励若干。电子设计竞赛的举行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电子竞赛为契机,完善当前竞赛培训课程体系,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 完善竞赛培训体系

赛前选拔 首先,根据竞赛的时间,由学校教育处拟定竞赛通知,在全校二、三年级的电子类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中进行选拔。首轮选拔由学生自行填写个人情况表并参加面试考核。该过程主要考核学生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并是否参与过类似科技活动或工程训练项目等方面。对于此次选拔未能通过的学生,根据个人时间与兴趣,也可参加暑期的课程培训,由此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也可为今后的竞赛提供后备力量。二次选拔在暑期课程培训后进行,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参加竞赛学生名单,并由学生每三人一组,根据个人专业特长自由组队,并上报组委会。

题目讲座培训

1)竞赛题目解析。培训之前要对历年竞赛题目进行解析、归纳。近几年的竞赛题目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通信类、测量类、控制类、电源类。细分的话则包含运动控制类题目,高精度、高速度的仪器制作类题目,电源制作类题目,射频收发系统类题目,信号采集类题目,信号放大类题目等。对于仪器制作类题目运用到的知识点有振荡器、滤波器、放大器、CPLD、TTL电路、单片机等;电源制作类题目运用到的知识点有A/D、D/A、DDS、稳压电路、单片机等;射频收发类题目包含调制解调电路、射频功放电路、滤波电路等;信号类题目包含运算放大电路、波形产生电路、滤波电路等。

2)完善培训课程。根据对竞赛题目的解析以及归纳所能运用到的知识点,建立竞赛课程培训体系。题目所涉及课程广泛,包含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设计、单片机原理、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测量技术、EDA等课程。根据所涉及课程及知识点开展专题讲座培训,主要包含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实训、FPGA系统设计与实训、PCB印制电路板设计开发培训、模拟电路设计实训、常用仪器仪表系统设计与实训、小车及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训、电源系统设计与实训,以及射频传输、SOPC、嵌入式及操作系统培训等相关专题。竞赛培训课程内容必须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并以最新器件的功能应用为前提,着重培养学生对最新知识、最新器件的获取能力。

实训项目模拟 以3人为一组队进行实训模拟,为竞赛作提前的检验。指导教师以历年竞赛题目为参考,给出实训项目,对学生进行项目模拟。本队成员集中讨论,分工协作。

1)制定方案。首先根据题目和参考器件或芯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芯片以及器件的功能、使用方法,制定出相关方案。

2)制作PCB印制板电路。在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中,元器件布局和电路连接的布线是关键的两个环节。布局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后面的布线工作,而且对整个电路板的性能也有重要影响。要求元件应均匀、整齐、紧凑地布放在PCB上,尽量减少和缩短各元器件之间的引线和连接。

3)焊接、调试电路。调试电路是关键的环节,通过调试发现和纠正设计方案的不足和安装的不合理,然后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使电子电路达到预定的技术指标。调试的方法首先是不通电检查,检查焊接的连线有没有“虚短虚断”,焊接器件的引脚有没有错误;接下来通电观察,观察电路有无异常现象,集成芯片有无发烫现象,如有异常应立即断电;然后进行静态调试,在不加入输入信号的情况下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各点的电位,观察直流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态调试,在输入端加入合适信号,测量动态指标,如果发现不正常现象,分析原因,排除故障再进行调试。

4)撰写论文。论文的撰写应包含方案设计、电路设计、测试方法、测试结果等。方案设计是指对该题目设计的可行性方案,提出选择方案的理由以及方案的优缺点。电路的设计主要指电路原理的叙述和主要参数的计算。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包含测试用的的仪器、测试的步骤和结果的记录。

3 注重学生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与团队精神

1)培养创新能力。当前教育的方式多数是填鸭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人文教育薄弱,学生缺乏积极的思维活动。大学生电子竞赛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竞赛过程中,面对难题要不断钻研、敢于克服、勇于创新。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同时也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践证明,参加过竞赛的学生在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上要明显具有优势,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1]。

2)培养团队精神。在竞赛过程中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注重与别人讨论和分享成果。优异成绩的取得靠的是队员的协同合作、优势互补,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电子竞赛是一项团体的比赛,试题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各组成员内部必须充分交流、集思广益,才有可能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佳绩[2]。

树立正确的参赛观 在竞赛中取得佳绩是件令人欢欣鼓舞的幸事,但参加竞赛的目的不是盲目追求奖项。国家举办电子竞赛旨在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有些学校一味追求奖项,以奖项来衡量教学,并以高额奖金作为激励,这与举办电子竞赛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通过参加电子竞赛来巩固课堂知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而不以追求奖项为目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参赛观,参与竞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知识结构,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和对新技术、新知识的运用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讲,将来无论是就业还是考研都是一种优势。

4 竞赛后工作总结

后备力量培养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面向学生的科技类活动日益增多,“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每两年举行一次,此外还有“山东省大学生电子竞赛”“嵌入式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多项赛事。每年在各项赛事如火如荼开展期间,学校需更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计划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推进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在课堂教学之外,学校的创新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实验中心等实践教学区为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切实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场所。

加快资源共享 利用虚拟网络平台,建立资源库。将历年来学生参赛作品及项目论文等纳入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在日常学习、科研与教学中注意相关资料的积累,将科研课题和学生创新实验、创业训练项目进行汇总纳入题库,以备竞赛之前学生使用。将开设的培训课程及相关专题建立网络共享,带动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

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以利于指导队伍建设 竞赛结束后总结分析,与兄弟院校间进行交流,借鉴汲取其他院校在竞赛培训中的经验。组织兄弟院校间的科研活动或专题讲座,了解不同的文化氛围,为科研注入新的活力。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竞赛指导教师要在知识水平、实践经验、科研能力上实现自我提高[3],了解新技术、新器件的应用及发展,开阔眼界,拓展知识层面。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积累更丰富的经验,为实现多元化、开放性、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支优秀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韦文详,等.由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引发对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0):11-13,175.

[2]黄磊.大学生电子竞赛的组织与培训[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3):18-20.

上一篇:推拿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培训调研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