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自动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9 03:42:10

电器自动化论文

电器自动化论文篇1

关键词:自动控制理论 模拟仿真技术 电气工程 实时监控

中图分类号:TP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a)-00-01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带动了自动化技术逐渐取代手工技术,当前工业社会生产活动中自动化技术已经大规模普及推广开来,而且自动化程度不断加深。随之自动控制理论随着数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的发展也取得很大的进步,并逐渐由传统的经典控制理论向现代控制理论发展,现代控制理论在精准度和过程控制方面的优势也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其过程更加复杂化,在自动化产品设计进入实际工程前要进行一系列的模拟仿真,以确保能够世纪工程需要。

1 电气自动化和仿真技术

1.1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和特点

电气自动化作为电气信息方向的一门新学科,因为和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而迅速发展。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如今电气自动化已经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部分而发展较为成熟。电气自动化从一个电气开关开始到整个电气系统的控制部分都有其分布组成。它包括了对开关信号进行控制,对工程目的进行分析,对系统中各设备进行信息交流,对系统中反馈的信息做汇总并按人们预期设定的程序步骤进行智能化的逻辑分析并准确快速做出动作反映,已达到脱离人工而能自动运行的目的。如今,电气自动化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和交通运输中。在电气自动化中,控制理论是其重要的基础内容。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控制理论一直在不断的发展。经典控制理论的出现标志着控制理论的形成,自动化技术开始得以普及推广。之后随着各种自然学科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依托于数列和计算机技术的状态空间法的出现标志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形成。经典控制理论计算简单便于分析,能够很好的解决单变量定常系统的设计应用。而随着工业进程的发展,人们对自动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中有关多变量事变系统的分析设计已经不能再用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向着系统更加复杂,控制更加精准的方向发展。

1.2 自动化中的仿真技术

随着工业进程的加快,工业工厂、交通管理、军事国防在进行自动化程度加深的同时也要求对控制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或着远程监控。仿真技术是自动化控制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通过力控软件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中采集的现场实时数据反映到人际交换界面上来,并用仿真模拟图像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模拟仿真技术也可以在自动化设备投入运行前进行预先模拟运行,以便检查自动控制程序是否稳定,是否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2 仿真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2.1 仿真技术在自动化钢铁厂中的应用

在大型钢铁厂中,从铁矿向高炉送料开始一直到钢铁成型,其过程大多是脱离人工的自动完成,这主要有现场的各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噪声传感器等),控制室的大型工控机(可编程逻辑器PLC),各种配套的逻辑开关,相关的变频器,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组成。PLC作为整个自动化的核心部分,对整个自动化过程进行逻辑分析和控制,逻辑开关通过通断作为相应PLC控制动作的执行者,现场的各种传感器和行程开关作为信息来源,将现场的各种实时数据信息传输给PLC,相关电气设备作为运行的支持。在中央控制室中,通过人机交换界面可以将PLC中汇总的各种实时数据反馈到显示屏上,通过这些配套的力控软件可以以图像的形式对钢铁厂的各个生产车间和每个生产过程进程数据进行仿真,并可以在显示屏幕上直接对各个生产过程进行手动控制操作。也可将其上传至网络进行远程协助操作和监控。

2.2 仿真技术在大型汽车组装厂的应用

在大型汽车生产厂,各种零部件的组装是汽车生产厂商所进行的主要活动,一辆车往往需要上万个零部件,而不同的车型需要不同的零部件,即便是同一辆车型的不同配置也需要不同的零部件,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组装出最多的车而且正确无误一直生产厂商所关注的问题。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项问题,并大大提高了汽车的组装速度。在汽车总装车间,各种细小繁多的零件需要按不同的车型组装到一起,由于汽车厂商往往是根据客户的订单需求,同一批次的车型中往往是不同的配置同时进行,这就使现场的操作工单靠脑力无法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通过自动控制技术和仿真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在将汽车组装进行几个部分的分割之后,在各个部分上安装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自动控制器,并安装显示屏作为仿真显示器,将各部分的PLC通过工业以太网连接在CCR(中央控制室)的服务器上,通过IPMS系统通过前端的仿真控制端将各种车型数据导入服务器中,服务器再降不同的配置信息分配到相应的现场PLC中,PLC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的配置信息将所需的零部件现实到屏幕上,或者制作零部件架并在加上安装拨码灯,使PLC直接控制对应零件拨码灯的亮灭,这样可以是操作工很快捷准确的选取各种零部件,减少了工作强度,增加工作效率。

3 结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使得我国各行业的自动化进程不断加快,仿真技术作为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组成部分,能够很形象的反映出设备实时运行的情况,方便监控与管理。目前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行业经常采用的生产控制设备,与之相应的力控软件能够很好的模拟仿真系统的运行状况,他们已经被越来越广泛运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

参考文献

[1] 肖金凤,朱荣辉,盛义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机学教学改革研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3(6).

[2] 王云岭,高建树.仿真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4(2).

[3] 杨敏南.中国自动化学会“系统仿真”79年学术交流会在烟台召开[J].冶金自动化,1980(2).

[4] 真虹.基于计算机动态图形仿真技术的港口生产调度过程优化方法的研究[C]//中国图象图形科学技术新进展―第九届全国图象图形科技大会论文集.1998.

电器自动化论文篇2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气工程;自动化

Abstract: Electrical automation control is to enhance the production, circulation, exchange, distribution and other key ring, realize the automation, is equal to the reduction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y new methods and technology into engineering, product of stage,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new challenges, promote the theory of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the control of complex system, to solve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can not solve the problem.

Key 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utomation

中图分类号:V24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引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长寿要求生产力更加发达,要求人类的经济生活更加智能化,以节省宝贵的人类时间去做其它有益的事情。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革新需要人工智能的大力支持,而人工智能在自动化控制方面的优势在这个领域也确实能够得到极大的发挥。促进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进步,促进了智能理论在控制技术中的应用,以解决用传统的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人工智能主要包括思维能力、行为能力和感知能力三个方面。人工智能指的是人类制作的机器所表达出来的智能,体现了自动化的特征。因此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可以发挥最大的效用,促进电气的优化设计、诊断故障和智能控制等。

一、人工智能应用理论分析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 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自从1956年“人工智能 一词在Dartmouth学会上提出以后,人工智能研究飞速发展,成为以计算机为主.涉及信息论.控制论, 自动化、仿生学、生物学、心理学、数理逻辑、语言学、医学和哲学的一门学科。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的工作。

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编程技术的日新月异催生自动化生产,运输 传播的快速发展。人脑是最精密的机器,编程也不过是简单的模仿人脑的收集、分析、交换、处理、回馈.所以模仿模拟人脑的机能将是实现自动化的主要途径。电气自动化控制是增强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等关键一环,实现自动化,就等于减少了人力资本投入,并提高了运作的效率。

二、智能化技术应用优势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到智能化技术,主要是以智能化控制器的形式,这种智能化控制器较过去的控制器相比的确具有不少优势,下面我们就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1.无需控制模型

过去的控制器在进行自动化控制时,往往会因为控制对象的动态方程比较复杂而无法精确到位地掌握,这会使得该对象模型的设计过程中会出现较多不可预估、不可测量的客观因素,比如一些参数的变化。无法掌握这些因素,也就不能设计出精准的模型,自动化控制工作的实际效率也会下降。而智能化控制器并不需要对控制对象模型进行设计,这就可以从根本上避免一些不确定因素的产生,提高自动化控制的精密系数。

2.方便调整控制

智能化控制器还有另一个大好处,就是可以随时根据下降时间、响应时间以及鲁棒性的变化来调节控制程度,从而有效提高自身工作性能,为自动化控制提供最基础的保障。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智能化控制器的调节控制与过去的控制器相比具有更方便调节的优势,更适合投入实际使用。还有一点好处,就是智能化控制器在进行调节控制时完全只需要根据相关数据的变化来自行调节,即使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在旁边也可以,同样远程调节控制也是可行的,充分体现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无人操作性要求,对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一致性很强

智能化控制器的一致性很强,这表现在它对不同数据的处理上,及时输入完全陌生的数据也可以收到很高的估计,完美达到自动化控制的相关要求。不同的控制对象的效果也是不同的,虽然在对有些控制对象实施控制时智能化控制器暂时没有采取行动,其控制效果也是非常优秀的,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可能在换了控制对象的时候就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了。所以我们技术人员在设计阶段还是不能松懈,要认真落实具体化原则,即在面对不同的对象时一定要根据其具体情况详细分析,不能因为马虎就降低了控制要求。一旦出现智能化控制器使用效果不佳的情况,不能盲目否定智能化技术,一定要从每个工程环节详细排查、认真分析,因为上述人为因素会给自动化控制结果带来很大的误差,影响试验的准确性。

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许多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就人工智能在电气设备的应用方面展开了研究工作,如将人工智能用于电气产品优化设计,故障预测及诊断、控制与保护等领域。

1.优化设计

电气设备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它不仅要应用电路、电磁场、电机电器等学科的知识,还要大量运用设计中的经验性知识。传统的产品设计是采用简单的实验手段和根据经验用手工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很难获得最优方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气产品的设计从手工逐渐转向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人工智能的引进.使传统的CAD技术如虎添翼.产品设计的效率及质量得到全面提高。用于优化设计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有遗传算法和专家系统。遗传算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优化算法,非常适合于产品优化设计。因此电气产品人工智能优化设计大部分采用此种方法或其改进方法。

2. 故障诊断

电气设备的故障与其征兆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具有不确定性及非线性.用人工智能方法恰好能发挥其优势。已用于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人工智能技术有:模糊逻辑、专家系统、神经网络。

变压器由于在电力系统中的特殊地位而备受关注,有关方面的研究论文较多。目前对变压器进行故障诊断最常用的方法是对变压器油中分解的气体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变压器的故障程度。人工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在发电机及电动机方面的研究工作也较为活跃。

3. 智能控制

人工智能控制技术在自动控制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已广泛展开,但在电气设备控制领域所见报道不多。可用于控制的人工智能方法主要有3种: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专家系统控制。由于模糊控制是其中最为简单、最具实际意义的方法,因而它的应用实例最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情况。只有加强电气工程的智能化程度,才是最终保证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手段。

参考文献:

[1] 院丕文.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科技创业月刊.2010,8.

电器自动化论文篇3

【关键词】可编程器件 自动增益 运放

1 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一些对精确度有要求的电路上,增益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另外,随着工业的发展,在工业生产上,对生产的控制也离不开增益。自动增益系统在电子技术和工业行业迅速发展,在这种环境下,专门的自动控制增益系统也开始出现。实现自动增益的方法有很多种,在本文中,我们采用当先最流行的可编程控制器对增益进行控制。采用可编程器件来自动控制放大电路的电阻阻值,达到控制信号放大的目的,从而模拟实际增益的自动控制。

2 自动增益控制的实现方案

本文的自动增益控制系统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滤波电路、放大器电路、 ad转换电路和cpld控制电路。

首先把输入信号(模拟信号)经过运算放大电路进行放大,然后在经过a/d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将转化后的数字信号输入到可编程控制器件,可编程控制器件内部有专门设定的数字比较程序,将当前的输入信号值和理论值进行匹配比较。如果输入信号值比理论值大,就说明输入信号不符合理论输入的范围,需要减小输入信号的大小。可编程器件通过内部的程序经过spi接口电路控制电位器,减小阻值,从而将输入信号变小。反之,若是输入信号和理论值相比偏小,就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电位器电阻,是输入信号变大,已达到理论输入值的范围。

2.1 系统的放大电路模块

放大器电路部分由运算放大器和电阻组成。采用op37和ad5263外加电阻r11、r9构成了最基本的放大电路,其中ad5263是数字电位器,其值得大小可以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不同的值对应着不同的放大倍数。由于ad5236有很多不同的型号,不同的型号具有不同的阻值范围,本系统中选用的是阻值在0-20k的ad5236器件。放大模块中好包含控制端口spi用来接受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信号。

2.2 自动增益系统的a/d转换模块

本模块的作用是输入信号(模拟信号)经过放大后,把放大后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因为在可编程控制器中只能处理数字信号,所以必须把输入信号数字化。具体的电路图如图2.0所示,其中模块的核心是ad9221,ad9221是一个12为的模数转换器件。其中,clk引脚控制着转换的速度,otr为范围溢出输出端,vrf为参考电平2.5v的输出端。整个电路的功能就是把-2.5v-+2.5v的输入电压信息转换成0-5v的电压信号。

2.3 自动增益系统的核心模块——cpld可编程控制部分

可编程控制器的种类非常繁多,比较常用的有intel的c51和altera公司的epm1270。本系统选用的是epm1270,整个系统的控制程序采用vhdl语言实现,主要包括采样程序、比较程序、增益控制程序、spi接口程序等等。其中比较重要的是clk的设计,由于整个系统采用一个时钟源,可编程控制器和a/d转换器的时钟频率又不一样,所以在主程序中一定要计算好每个器件的时钟频率,保证各个模块正常衔接。

2.4 自动增益系统的溢出处理

本系统使用了a/d转换模块,a/d转化器的参考电压和输入电压都有一定的范围,超出了这个范围就属于无效输入,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必须考虑到有无效输入的存在。在本程序中,如果输入电压高于5v,otr引脚会有溢出输出信号,同时,转化后的数据的最高位为“1”。同理,当输入电压小于0v时,otr引脚也会有溢出信号,转化后的数据的最高位为“0”。为了以后的程序方便比较,本程序将5v的溢出转换数据设置为0xff,将0v的溢出转换数据设置为0x00。

3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增益自动控制方法,大大简化了之前的控制电路,具有使用方便,安装方便,实用性强的特点,为以后的大范围推广做好了铺垫。

参考文献

[1]潘松,黄继业.eda技术实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谭会生,瞿逐春.eda 技术综合应用实例与分析[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电器自动化论文篇4

关键词:智能化;自动化控制;电气工程;理论;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6-0223-01

一、智能化的理论基础分析

智能化技术主要体现在计算机技术上,精密传感技术,GPS定位技术的综合应用。产品的智能化能够大大改善操作者的作业环境,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一些危险场合或重点施工应用得到解决;环保、节能;提高了机器的自动化程度及智能化水平等。

智能化技术的综合性很强,它的理论基础涵盖了信息论、控制学、仿生学、语言学、生物学、心理学、数理逻辑、医学、哲学等学科。智能化技术主要就是如何让没有意识的机器具备人工智能,能够通过一些程序指令而完成一些高危、难度大的工作。智能化技术的研究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的。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实例了,具有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它的研究主要表现在:电气技术、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处理。智能化技术运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可以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投入,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危险度。

二、智能化的特点和优势

(一)智能化的特点

第一,高精度高效化。在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中,精度和效率是至关重要的,智能化技术采用了高速CPU芯片、RISC芯片、多CPU控制系统,使得电气工程的精度和效率越来越高。

第二,工艺复合性和多轴化。智能化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工序和辅助时间。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上的运用正超着多轴多系统控制功能方向发展。

第三,科学的计算可视化。能够高效的处理数据和解释数据,信息的交流也不再局限于文字和语育的表达,有了更多的图形、图像、动画等可视信息。

(二)智能化的优势

将智能化技术运用于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主要表现就是智能化控制器,这种控制器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第一,具有很强的一致性。智能化控制器一致性表现在可以对陌生的数据输入进行估计,同时驱动器对其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不同的控制对象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在初期的电气设备的设计时需要认真仔细的核对每一项。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智能化控制器效果不佳的情况,这就需要从头开始排查每一个环节,找出错误,解决问题。

第二,可以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性能。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器是需要控制对象模型的,而智能化控制器却是不需要控制对象模型的,它可以自动的根据情况进行调整,譬如:调整下降的时间、鲁棒性等。智能化控制器的自动调整就可以提高自身的性能。

第三,更加容易调整控制。智能化控制器可以实现无人操作的机器自动化控制。另外,还有远程操作、高效化。

三、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运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在电气工程中的智能控制要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实现。

第二,电气产品的优化设计要如何实现。

第三,智能化技术如何运用到电气工程故障的诊断和维护上。

1.智能控制。从前文中就可以知道所谓智能就是实现无人的机器自动化控制管理,在电气工程中运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电气工程控制的无人化、自动化、远程化和高效化。实现电气工程的智能控制,可以降低成本,在人力资源的利用上也可以适当的减少或者是使人力资源结构得到优化配置,最大限度的利用人力资源。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智能化,可以减轻目前的操作人员的压力,提高电气工程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优化设计。电气工程设备的设计是一项复杂艰辛的工作,运用到的专业知识很多,譬如:电磁场、电路、电机等学科。另外除了专业的知识外,还需要很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扎实的情况下才能保证电气工程设备的设计能顺利完成。计算机技术的变革使电气工程设备的手动设计变成了CAD设计,这样就使得产品的生产周期缩短了,并且由此引发出了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电气工程设备的设计以更高速度和质量实现。

在设备的优化方面,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体现在遗传算法上,遗传算法是模拟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自然选择和遗传学机理的生物进化过程的计算模型,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的方法。遗传算法能够得到较精确的数据,可以使得电气工程设备的优化更加的合理。

3.故障诊断。在电气工程系统的运行中,不可能永远都是顺畅运行的,总是会出现一些故障和毛病。而很多时候,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前会有预兆,但是预兆与故障之间却具有不确定、非线性的特点。将智能化技术运用于电气设备中,可以对电气设备出现的故障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诊断。在电气设备中由于变压器的重要性,因此经常要对变压器进行检测和维修,减少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运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及时的将故障检测诊断出来,这样可以迅速的对故障采取相应的正确的办法来维修,促使电气系统能迅速的正常运行。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各行各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电气工程方面主要体现在自动化的智能控制。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的程度与电气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息相关,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要求电气工程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性能,才能减少出现故障的几率,才能不断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智能化技术目前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智能化技术是一个涵盖了多种学科的技术,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系统的技术。在其他各行各业中也应该不断的得到运用,促使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耿英会.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2.

[2]华树超,孙娜.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6.

[3]王楠.浅谈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0.

电器自动化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无功补偿,硬件设计,软件实现

 

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该文研究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新型的静止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整个系统围绕传统TSC展开研究。该装置能够连续地调节供给电网无功功率的大小软件实现,而不产生谐波。并且具有造价低,响应速度快的优点。

2.无功补偿原理

我国电力设备的有关规定,即:在电力用户变压器的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软件实现,低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85。其无功补偿装置,一般是在用户端并联电容器或同步补偿电动机。

由于电网以及用电设备中大多为阻感性负载,我们可用RL来近似等效软件实现,这样电路原理图如图2-1所示。正常情况下相当于开关断开即没有并联电容器,这时负载两端的电压U、功率因数cosθ线路上流过的电流I1及无功功率Q1为:

图2-1等效原理图

当开关K闭合,即投入适当电容时软件实现,整个电路的相量图如图2-3。从矢量图知:由于电容性电流Ic在相位上超前电压90o,这样可以抵消一部分相位滞后电压90o的感性电流I1,这不仅使线路上的总电流由I1减少到I软件实现,而且使功率因数从提高到。若通过此方法,将功率因数从提高到,则可确定出所需的电容器的容量:

图2-2补偿前向量图图2-3补偿后向量图

3. 本系统采用的无功补偿方式

传统的无功补偿装置采用机械开关(接触器或断路器)投切电容器软件实现,开关触头易受电弧作用而损坏。据调查,我国过去使用的自动投切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在使用3年后损坏率达75%。

本系统使用单片机控制双向反并联晶闸管自动投切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采用三相分补和三相共补相结合的综合补偿方式,以无功功率作为主要控制参数。

并联电容器共补分补相结合的接线

4. 系统硬件介绍

整个系统的硬件是以AT89C51为中心模块的监测与控制系统。其主要构成和模块包括:(1)复位模块。(2)信号采集模块。(3)模拟数字信号转换模块。(4)无功补偿电容器投切模块。

5.软件具体实现

软件是整个控制系统的灵魂软件实现,软件的质量对系统的功能、性能指标等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软件设计往往能够弥补硬件设计的不足。

由于本系统处理的对象是周期性的电压、电流信号,这就确定了主程序的框架是一个循环处理、累加计算的过程。主程序负责将上述几个功能模块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实现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合理调度。它首先是完成整个系统的上电自检和初始化,在初始化结束后,系统进入主循环,主程序在主循环中通过查询各功能标志来判断是否需要进入相应的模块进行处理。各个模块在完成各自的任务后通过改变标志的方式通知主程序可以继续执行下一步工作。主程序的整个工作流程下图所示:

主程序流程

6.结语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了无功补偿的目的和原理,并对并联电容器低压无功补偿技术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2)在硬件设计过程中遵循了低功耗设计的原则

(3)在软件设计过程中遵循了模块化设计思想

(4)在软件设计时,把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很多任务放到中断中处理。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

参考文献

[1]艾欣,等.伊敏一大庆500KV系统采用SVC提高稳定水平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7,21(3): 54-57.

[2]陈贤明,等.士500Kvar静止无功发生器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5(24):53-57.

[3]崔学祖.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发展中的新应用[J].能源技术,2002,23(16):268-270.

[4]顾晓荣,等.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稳定控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23(12):50-53.

[5]韩英铎,等.电力系统最优分散谐调控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12:115-143.

[6]韩英铎,等.现代电力系统中三项具有变革性影响的前沿性课题一柔性输电、智能控制、基于GPS的新一代动态安全分析与监测系统[J].清华大学学报,1997,37(7):1-6.

[7]何大愚.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和用户电力技术的新进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23(6):8-13.

[8]何仰赞,等.电力系统分析[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7:(上)10-38,(下)7、49, 124,207.

[9]何益宏,等一种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谐波检测的离散滤波方法[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2, 21 (4): 13-15.

[10]黄燕艳,等.svc对限制超高压输电系统工频过电压的影响[J] .高压电器,2003,39(5):1-6.

 

电器自动化论文篇6

微电子论文2000字(一):浅谈一种新型的25Hz相敏轨道电路微电子接收器论文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相敏轨道电路接收信号处理装置已逐步实現电子化,以电子接收器代替以前的机械式二元二位继电器,彻底解决了原继电器接点卡阻、抗电气化干扰能力不强、返还系数低等问题。目前广泛使用的微电子接收器都是使用单片机来处理信息,对输入信号采用升压方式进行采样处理,虽提高了信号强度,但是不利于防止输入高压损坏接收器;且每个接收器仅采用单一信号处理通道进行信号分析处理,并由其输出信号驱动轨道继电器动作,接收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有待提高;另外,现有接收器故障后相关电气参数不能实时监测;前述不足以影响到轨道电路的整体可靠性和可用性。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新型微电子接收器,以提高微电子接收器的可用性、可靠性及安全性。

关键词电子技术;25Hz轨道电路;接收器

1系统原理

1.1接收器冗余结构

图1新型微电子接收器(0.5+0.5方案)的冗余结构图

接收器的冗余结构图,每台接收器同时进行两个轨道区段(区段A和区段B)的轨道电路信号和局部电源信号的处理,相邻两个轨道区段可共用两台接收器,这两台接收器中的任一正常工作,均可正常处理这两个轨道区段信号,并驱动这两个轨道区段的后级轨道继电器动作。如图1所示,相对于目前的接收器冗余方案,新型微电子接收器的冗余方案可使每个轨道区段节省一个接收器,从而降低建设成本。在接收器冗余结构图中,当接收器1和接收器2中的某一个发生故障时,若另一个接收器能够正常工作即可确保轨道区段信号的正常处理;同时可以通过接收器的自检功能发出报警,提醒维护人员及时更换故障接收器,从而提高轨道电路的整体可用性。

1.2接收器二取二原理

接收器系统内部采用独立的双套硬件和双套软件,实现一路信号,两路处理,最终通过安全与门判决,输出判决结果。当无论是接收器哪一套硬件或软件出现问题,两路处理结果不一致时,系统输出判决都是导向安全的结果。且仅当两路信号处理的结果完全一致时,安全与门输出相同结果。

2系统构成

如图2所示,新型接收器核心处理部分采用双DSP芯片构成二取二安全结构。主从DSP同时处理轨道电路信号和局部电源信号,分别输出判决信号;将主从DSP的判决结果进行与运算,如果主从DSP的判决信号不一致,接收器输出信号将保持轨道继电器处在落下状态;只有当主从DSP的判决信号一致且满足轨道区段空闲条件时,接收器才会输出驱动轨道继电器吸起的信号,显示轨道区段处于空闲状态;主从DSP任一故障,接收器均不能输出驱动轨道继电器吸起的信号,从而提高接收器安全性。

新型接收器电路模块包括:局部输入隔离电路、轨道输入防雷电路、输入信号采集电路、数据处理电路(DSP芯片)、安全与门电路、输出控制电路、电源电路、通信电路和显示与告警电路。

输入隔离:采用电流互感器将轨道信号和局部信号与后级信号处理模块进行电磁隔离,隔离变压器采用降压方式,当输入的信号出现大的冲击或干扰时,通过变压器进行衰减,加载在后级信号处理电路上的信号将被衰减,对后级信号处理电路起到防护作用。

轨道输入防雷电路:采取大功率双向瞬态防雷管,实现对输入雷电和浪涌的防护。

输入采集电路:将输入交流信号的负半周信号抬高到零电平以上,满足后级单电源工作运放的输入要求,单电源工作可减小器件功耗。

数据处理电路:把输入的25Hz轨道和局部模拟信号通过芯片自带的A/D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对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测出轨道输入的25Hz信号幅值及轨道信号与局部信号的相位差,在主处理器采集从处理器的输出信号和后级输出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并经其判断接收器正常后,再由主处理器控制显示告警电路,并由主处理器将相关数据通过接收器的通讯电路送监测分机。

安全与门电路:比较主从DSP输出信号,经安全与门判决二者一致方能向后级输出控制电路送出有效信号。

输出控制电路:采用开关电源方式输出驱动轨道继电器的直流电压信号。

通信电路:采用总线方式,向集中监测分机传送25Hz相敏轨道电路接收器采集到的轨道交流电压值、相位角和接收器的工作状态等信息。

显示与告警电路:显示接收器自身工作状态及接收器所处理轨道区段的占用与空闲状态,显示接收器DC24V工作电源及局部电源的正常或故障状态。

3结束语

新型接收器将实现接收器工作状态和轨道电路电气参数的实时在线监测,提高运营维护效率,降低维护人员劳动强度,同时,根据新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接收器的功能和特点,可减少现有接收器和轨道架的数量,大量地减少室内配线,初步分析可节约建设成本约20%。

微电子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微电子控制机电设备在工业中的具体应用论文

摘要:在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的背景下,工业自动化水平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提升,在机械制造方面表现的更加明显,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微电子技术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微电子控制机电设备在工业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实际提供良好的借鉴意义,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电子;机电设备;工业;应用探讨

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先进电子设备的产生催生了机电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所谓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把电工电子技术、机械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结合,再综合应用于实际的综合技术,现代化自动生产设备可以说为机电一体化的设备。微型计算机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作用能够总结成如下三点:第一,直接控制机械工业生产过程;第二,机械工业生产期间加强各物理参数的自动测试,进行测试结果的显示记录,在计算、存储、分析判定并处理测量参数或指标;第三,进行机械生产过程的管理与监督。机电一体化系统里微电子控制机电设备怎样进行适宜计算机选择,怎样设计硬件系统,怎样组织软件开发,怎样对现有计算机系统等进行维护与使用是相当关键的,也是值得探索的

课题。

1微电子控制机电设备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在某微电子控制机电系统当中,主要是由PLC、管路压力变送器、变频器等多种设备组成的。在控制系统当中,管路压力变送器主要是检测控制辅助冲量、管路水压、蒸发量等三个变量,接着将数据信号向PLC当中传送,并且通过PLC进行分析和计算,将信号发送信号控制器,通过信号控制器来控制水泵运转,在设计系统的過程中需要与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结合,并且对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进行确认,输出频率在整个系统设计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系统的控制息息相关,在确定系统输出频率是需要综合性的分析和考虑用水量以及扬程参数等。在整个系统当中控制流程的用水量变化,主要是通过压力变送器向PLC传送的通过PLC进行分析和计算,可以有效的调节循环泵的频率,合理的分配能源,让工作的效率提高,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

2微电子控制机电设备在工业中的具体应用

1)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应用。从PLC的角度进行分析,其主要优势在于具有很强的控制能力,而且稳定性较高,机身体积相对较小,可以有效的和其他的配件进行组合。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因为机电设备往往会占据一定的面积,如果想让其厂房中的占比较高,就一定要注意让厂房的空余面积加大,尽量让控制器的数量减少,让机电设备的数量增多,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PLC的节能性较高相比,其他的控制系统可以节约资源,让工业生产的成本支出降低,让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由于PLC设备可以有效的和其他设备之间进行组合,可以灵活方便的在厂房当中进行布设,让一机多用。可以实现让厂房的设备结构进一步得到简化,对设备维护中耗费的人力物力进行控制,减少人力输出,可以将人力有效的分配到工业生产当中,让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提高。PLC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可以通过现场总线和生产设备之间

进行连接,有效的监控工业生产,可以动态化的监控生产的全过程,确保在生产过程中,第一时间解决生产时产生的故障,避免由于机械故障而导致生产进度停滞,让设备的维护开支得到控制,PLC的计算速度很快,可以轻松的对生产时的任何变动进行管理和控制,有效的防止由于设备变化控制器无法及时应对而产生的问题,PLC还可以进行相关的升级,伴随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就算生产线当中的产品产生了变动,只需要正确的调整,控制程序也可以符合新产品生产的具体需求。

相比于其他编程操作,PLC控制器在编程的过程中较为方便,员工通过短时间的训练就可以熟练的掌握编程的技巧,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工作步骤相对较为简单,可以很容易的掌握设备的维修安装以及操作,由于PLC自带程序编辑器只需要工作人员了解梯形语言,就可以对其进行熟练的掌握。对控制器的工作语言进行了解,当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及时的调整和处理控制器。

2)变频器调速器的作用。变频器工作状态分作自动与手动两类,手动工作状态即在PLC结束工作后展开的人工操作行为,经电位器调节能对变频器输出频率进行给定。自动工作状态实质是PLC输出信号为变频器输出频率展开控制。和传统调节阀控制方式相比,PLC控制可节电,更好进行水泵磨损控制,在延长设备寿命与实现系统自动化水平提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和传统正弦波控制技术相比,因变频器用到了电压空间矢量控制技术,先进性和独特性在性能上得到充分凸显,同时因其特有的低速转矩大、运行稳定性强、谐波成分小等特征,这对我国电网而言输出电压自动调整功能能充分进行优势发挥。第二,变频器具备外部端子、键盘电位器与多功能段子等一系列操作方式,功能完善,可输入多种模拟信号(如电流、电压、频率等效范围检测,转速追踪等);并且变频器可实现摆频运行与程序运行等一系列模式。第三,因变频器全系列元件应用的是西门子产品,有极强的保护性能,可靠稳定,能很好的避免过流、短路、过压等问题,确保本机能正常运行。并且变频器有良好的绝缘耐压性,产品质量好,设定简单等使得其有更强的适用性。

3)电路发挥的作用。在安装PLC和变频器的时候,保证电路的稳定是保障工作的必要。电路在安装过程中,应该采取边安装边测电的方式,这样更能使电流稳定,这同样属于工作期间需引起重视的关键环节。在电路安装完毕之后,不要急着通电,应该先再次检查电路是否安装正确,查看是否有少安装或者多安装的情况。另外,测量一下接触元器件的连接点,这样可以发现一些接触不良的地方,若有漏电情况应该及时对此进行维修。电路在工业中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安装电路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不要遗漏一些小问题,有时一些小问题也可能出大错,保证电路的稳定才能更好地协调其他设备的安装稳定。应认真复查电路,查看电路有无正确安装,或存在设备多安装或少安装的现象,同时应认真检测每个接触元器件连接点,明确有无接触不良或短路现象,若发生漏电务必要及时维修与处理。电路调试的具体流程总结如下:

第一,应认真查看明确电路整体状况,了解电路面板线有无准确连接,有无看似连接实际并未连接的线,或易短路的线;是否存在两条或多条线混淆的情况;此后,使用最小量程档的万用表对电路面板进行检查,查看开路处和闭路处有无正确开路与闭路,地线是否漏接,电源连线连接的安全性等,同时需测量电源有无短路现象。测量期间可直接进行元器件连接点测量,如此可明确有无以上情况的同时又弄清楚是否存在接触点不良现象。第二,电路调试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即硬件电路调试。调试期间务必要注意细小环节的把控,根据电路功能原理做好各个单元电路的调试,再作整体调试,后进行整个电路的调试。电路在工业生产里发挥的作用是相当大的,电路安装过程里务必要综合考量多方因素,认真谨慎,切不可遗漏或放过存在的小问题,确保电路稳定性得到保障。

3结束语

电器自动化论文篇7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厂的现状,然后讲述该系统在发电厂中控制过程和特点,如何提高系统的管理水平和可靠、安全系数将直接关系到对电厂的安全生产和经济生产,该文从自动化控制角度和现场实际情况出发对电厂的发展方向,与实现方式作些探讨。

根据霍林河坑口发电公司过热器汽温自动调节系统的情况,介绍了串级PID控制系统在火力发电厂DCS中减温水自动调节中的应用,针对上述控制策略提出的AGC方式下快速跟随的模糊控制构思,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 模糊控制器,模糊决策,流量线性化,串级PID控制器

2.引言

根据霍林河坑口发电公司过热器和再热器汽温自动调节系统的情况,随着火力发电厂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系统越来越复杂,出于机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的考虑,对水汽品质的要求越来越严;由于减温水自动中原调节系统,存在调节滞后,阀门开度线性和实际流量线性不成正比,导致调节系统调节品质下降,阀门频繁摆动,既减低了调整门的使用寿命,又降低了电厂发电效益,理论中的单冲量调节系统已无法满足器调节要求,所以减温水自动调节系统的改进也迫在眉睫。

3.电厂减温水控制系统改进的意义

随着近年来DCS控制系统在电厂中的不断普及,系统自动也成为了现实,不但使整个系统得到简化,而且其可靠性也相应提高。但同时也会因为控制系统理论和实际工况中的差距,降低了其在实际运用中的调节品质;而且随着机组运行各参数要求的提高,实际生产中对调节系统的经济性、实时性、稳定性、调节时间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3.1电厂减温水调节系统现状

近年来,随着火力发电厂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系统越来越复杂,出于机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的考虑,对水汽品质的要求越来越严;由于减温水自动中原调节系统,存在调节滞后,阀门开度线性和减温水实际流量不成线性关系,现场仅依靠闭环调节系统进行调温自动控制,导致于在负荷变化较大或投入AGC和滑压方式的情况下,主蒸汽流量的变化,较快,而锅炉的负荷前馈信号作用有延迟,原有的串级PID调节方式下,主蒸汽温度波动频繁,工况值无法稳定在设定值的要求偏差范围之内,若减增大比例带和放大系数,会导致系统频繁超调,且超调量较大,执行机构动作频繁,减低了调整门的使用寿命;若减小放大系数和调节增益,响应时间长,调节品质下降,影响机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理论中的单冲量调节系统已无法满足高经济效益发电企业的调节要求,所以减温水自动调节等系统的改进也迫在眉睫。

4.现场减温水自动原控制系统原理

霍林河坑口电厂减温水自动的基本原理及组成。

(一)调节系统作用:

汽温调节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调整喷水阀的开度,控制进入减温器的水量,调节锅炉出口的过热汽温、再热汽温在设定值。

(二)调节系统原理:

每台机组共有2台一级过热器喷水调节阀、2台二级过热器喷水调节阀、2台三级过热器喷水调节阀、2台再热器喷水调节阀。因为原设计的前馈控制不再应用,所以过热器6套喷水调节的控制策略基本一致,再热器2套喷水调节的控制策略基本一致。下面只介绍1套过热器喷水调节和1套再热器喷水调节。

图二中,调节器743为主调节器,调节器822为副调节器。由调节器822构成的回路成为副回路;由调节器743构成的回路称为主回路。

主调节器的入口信号为过热器出口温度及其定值,所以主调节器的作用是调节过热器出口温度。其输出作为副调节器的定值即过热器入口温度的定值。副调节器接受主调节器的输出和过热器入口汽温信号,其作用是调整过热器入口汽温满足主调节器对过热器入口汽温的要求。这样只要导前汽温(过热器入口汽温)变化,副调节器就改变减温水量初步维持过热器入口汽温在一定的范围。副调节器组成的回路起着“粗调”的作用,以快速消除内扰为主要任务,所以称快速回路;主调节器组成的回路任务是维持过热器出口汽温在给定值,起着“细调”的作用,所以称校正回路。

调节器771是一个纯比例的调节器,由图三可知,当过热器出口汽温与其定值的偏差超过4℃时,调节器有输出,在偏差超过20℃时,调节器的输出达到限制±10。它的输出直接作用在副调节器上,也就是说,当过热器的出口温度与其定值偏差超过4℃时,超驰回路起作用,直接进行减温水量的控制。

5.调节系统模糊控制方案

模糊控制和串级PID控制(即保留原串级PID控制方式)2部分组成,这是因为模糊控制为了提高稳定性和快速性,需要进行决策判断的点很多,如:AGC负荷指令、锅炉燃料量、给水流量、主汽流量、主汽压力、给水泵抽头减温水温度、压力;(本文中仅做主汽温度偏差校正模糊控制预想,未加入上述众多模糊子集进行讨论)。

如上图可知模糊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模糊化、模糊规则、模糊控制决策、控制方式切换、指令流量优化,5部分组成;

5.1控制系统模糊化

6.控制切换及优化

6.1控制切换

模糊控制系统快速决策对测点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较高,这样就增大了控制系统误调和反调的概率;且控制系统的隶属度函数,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现场实验,此过程中如果隶属函数的设置不当,将导致被控量大幅度超调;当偏差值超过最大偏差设定值时,控制方式将通过偏差切换,把当前模糊控制方式切换到串级PID控制方式,以减小测点故障导致的控制系统超调;同时这就要求在模糊控制方式中,串级PID的PV值必须时刻跟随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输出,这样才能在超调的时候达到真正无扰切换的目的。

6.2指令流量优化

实际输出流量优化,通过反应出模糊控制器实际输出流量,有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引入焓熵计算公式,对模糊控制的隶属度进行进一步优化。

7.结 论

本文全面地分析了电厂减温水调节系统的基本知识,及其重要意义。并详细地研究了减温水自动的控制过程,在现场工况的大系统环境下,对系统的运行稳定性、调节品质、灵敏度、响应快慢等参数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如下结论:

在现场工况的大系统环境下,AGC负荷跟随时,模糊控制较经典PID的有着快速、精度高、超调量较小、稳定性较高的优势,同时改用流量信号输出,代替了响应速度较慢的温度测量元件,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系统调节品质。

8.参考文献

[1] 边立秀等 热工控制系统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

[2] 张栾英 火电厂过程控制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0

[3] 李尊基 热工自动控制系统 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7

[4] 牛玉广等 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火电厂中的应用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3

[5] 诸静等 模糊控制原理及其运用机 械工业出版社 1995

[6] 王士同 模糊系统、模糊神经网络及应用程序设计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电器自动化论文篇8

关键词:变流器;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继电保护

中图分类号:TM7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987X(2015)04-0024-08

通过对电力元件的控制,实现电能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是电网运行者不变的追求。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电力元件进行调节和控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为实现电力元件的可控性,电力电子器件在发电、输电、配电以及用电环节广泛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新能源发电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当前大规模并网运行的主要是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这两者均无法直接并网,需要经过变流器变换后方可馈入交流电网。

(2)直流以及交直流混合输电。无论高压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还是交直流混合输电,都是通过变流器实现电能的交直与直交变换。研究变流器的动态特性,有助于提高输电线路保护的可靠性。

(3)柔流输电。输电网的柔流输电与配电网的柔流输电都大量采用电力电子器件,研究电力电子器件的调节特性,可以更好地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调节与控制。

新能源发电以及直流输电、交直流混合输电是目前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风机、光伏电源、换流器等作为一类含变流器的电力元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变流器是该类电力元件中应用最广泛的电力电子设备。变流器是一类由电力电子器件及其控制驱动电路组成的电力设备,可以实现对电能的变换、调节和控制,在智能电网中具有重要应用。智能电网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对含变流器电力元件的特性进行研究分析。

继电保护是电网安全运行的第一道防线,对快速切除故障、迅速恢复供电、提高供电连续性、减少设备损坏等具有重要作用。故障特征分析是继电保护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其关键问题在于研究电源输出短路电流的暂态变化特性。传统电力系统是由同步机和输电线路构成的线性网络,电源的响应特性较明确,短路电流易于计算分析。随着新能源发电以及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器件大量应用于电力系统,电网不再只含单一类型的电源。含变流器电力元件作为一种新的电源形式被引人系统,受变流器特性影响,其输出特性明显不同于同步机,使得系统表现出许多异于传统电网的故障特征。为了更好地分析含变流器系统的故障特征,给今后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提供依据,有必要研究含变流器电力元件故障过程中输出短路电流的理论分析与计算方法。

由于频带宽度的限制,互感器对一次系统中的高次谐波具有一定的滤波作用,电网的二次侧一般只能获取系统电流的低频分量。虽然目前已经提出许多基于暂态量的保护新原理,但当前现场广泛应用的继电保护原理仍旧主要关注系统故障过程中工频电气量的变化规律。因此,从理论上分析含变流器电力元件输出的工频响应特性,得到其短路电流中工频分量在故障暂态的变化规律,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分析及整定计算意义重大。

目前,关于含变流器电力元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简化建模、控制策略、谐波分析等方面,关注其故障暂态输出特性的较少,且基本上基于仿真结果分析。文献对逆变型电源故障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但对其故障电流暂态特性的研究不够深入;文献分析了三相电压对称跌落时直驱风机的响应特性,但其主要利用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文献对光伏发电故障暂态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但没有对继电保护关注的故障电流变化规律进行详细理论推导,且其主要结论均是基于仿真结果得到的;文献对直驱风机仿真模型进行了简化,提高了直驱风电系统仿真速度,但仍未给出变流器故障响应的解析表达式。

上一篇:模具制造论文范文 下一篇:口述历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