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自我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30 07:52:39

博士自我总结

博士自我总结篇1

一、在研究文字起源时,我经常想到伏羲氏画八卦,他老人家仰观天俯察地,一画开天,形成了八卦,这应当是人类早期文字的萌生。

过了约3千年,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在此之前3千年,八卦并没有形成今天意义上的文字,只是一种文字式的数字或符号。

宗白华先生讲,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虚实,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了人心之美,也流出了万象之美。仓颉在八卦的基础上,继续探求如何进一步形成文字,一方面观察各种事物,一方面从人们的实践中汲取营养。在他之前,肯定已有了文字的雏形,仓颉从两者结合中不断地总结创造,形成了较系统的文字。

人们总说中国有四大发明,我认为,除四大发明之外,中国文字也是一大发明啊!可以说从八卦到群众创造到仓颉,总其大成,是功德无量的。

荀子讲。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众人造字过程,从象形指事,假借其间,既有现实主义的思考,又有浪漫主义的思辨。所以中国字不仅实用,而且可欣赏;不仅可记事,而且又可成为信息载体。特别是一字多义,给人以启示。同时它又能成为一种书写艺术。

我们从事教育艺术研究,从中受到多方面的启示。一方面可表意,传导自己要弘扬的哲理;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乃至真草隶篆形成美的结构,使听者、观者在美的艺术享受中感悟到一种智慧。几十年来,我伴随演讲写了35000多件书法作品,聪明人一看就能达到一种顿悟,并在举一反三中形成一种智慧,使人受到启示。我在海内外讲课、演讲中,已送出多种形式的书法条幅。不仅被纪念堂、元帅纪念馆收藏。而且在中国美术馆及各种书法展上展出并获奖,还有些书法作品已被收入《古今中国书法大词典》,《碑帖书法集》中,其中有:

“夕阳无限好,妙在近黄昏。”

“孺子牛。喜牛爱牛从来不吹牛,学牛效牛甘为孺子牛。”

“龙。池鱼不知海,飞龙上九天。”

“文华元贞,艺林祥集。”

“美文继金石,正气贯中华。”

我在日以继夜的讲课、演讲、讲学的过程中,几乎每上台一次,就要写一、二十幅相关的书法条幅,真草行书,乃至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我都写,而且在写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想到讲课内容,又要想到听众的需要,更要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到书法创作之中。正体现了演讲既要有感情,又要有哲理,同时,还要有气,有情,有韵。有势,几者做到结合时,方能产生最佳实效性。其间,还注意学习各名家书法艺术。又要体现自己的个性,这样一来,就形成了自己的书法特色,追求自己的艺术特色,并形成自己的美学观点,而且起到了别人无法仿效的效果。

这些条幅,包括内在的正气、外在的艺术。在教育艺术研究中产生了极好的作用。有人来信说:“拿回家去,挂在客厅,不仅让自家三代人欣赏,而且让来往客人欣赏,大家都很喜欢。”

也谈博士

贾永生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痛切指出:博士群体不在高校在官场。余以为这是切中时弊的警世之语。

这里,我将中美博士的有关情况对比一下,很能说明问题。在美国,博士为官者极少,博士生要从事教育、医疗等职业;而教授、医生的收入要比议员高,又受人尊重,有社会地位。美国博士从政者仅为5,5%。中国则与此相反。2007年中国博士数跃居世界第一,博士就职数在各部委就占了一半,博士为官者已成“时尚”。质言之,某些博士(不少是“海归”博士,)担纲大部委要职,缺乏行政管理经验,工作不得要领,甚而抓得一塌糊涂,误国扰民,尽人皆知;一些官员用权位换来“博士顶戴”,党政干部攻博,高校进行“权名交易”。形成了一大堆泡沫博士,也制造了新时期的“文凭腐败”。贪污分子陈昭方这个权倾一时的原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一天书没教过,一节课没讲过,竟堂而皇之当上了“博导”,指导起博士生,真让人啼笑皆非。问题是此类事决不在少数,着实让人怵目惊心。博士主体在官场,根源在学术不端,政风不正。再者,中国许多高校早已官场化。高校不是官场,胜似官场,什么“民主办学”,什么“教授治校”。完全是一厢情愿的空话。高校管理体制不改,高校整体机制不变,不彻底摈弃行政化。不坚决去掉权力本位,回归追求真理、追求学问的净土无异于梦谈。

博士自我总结篇2

女博士得罪了谁?为什么我们可以纵容某些人对女博士的“妖魔化”?为什么女博士的爱情,在社会多元化的21世纪的前五个年头,突然成了桌面上茶余饭后被人消遣的话题?仅仅是因为她们的女性身份,还是因为她们头上笼罩的博士头衔?对于周围异样的目光,身在舆论漩涡当中的女博士如何来应对?

女博士:我的美丽你不懂

当笔者走进女博士的生活圈后发现,其实在外界闹得沸沸扬扬的女博士的话题,在被评论者那里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心理波澜。有着充分智慧的女博士们有着丰富多彩的生命追求,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走自己的路,“任尔东西南北风,躲进小楼成一统。”

“考博士的时候,很多人告诫我:如果没有男朋友,上博士就很难找了,最好是先工作,结了婚再考博士。但是我就是喜欢搞研究的气氛,没有社会上那么复杂的关系,对于这种气氛我有很浓厚的感情。从20岁开始,我最重要的时光都是在这种环境里度过的,如果让我离开,或者放弃它,我就不是我自己了。”

上研究生时,吴芬谈过男友,但是因为两个人所处的城市距离太远,感情也渐渐地淡了下去,如今,她还是孑然一身。

“其实我的条件并不高,并不是我不想谈恋爱,只不过我们碰见的爱情太少,很难找到心仪的人。”说到这里,她的眼里有点淡淡的忧伤。

众所周知,博士的要求非常高。在巨大的发表博士论文的压力下,博士们自然极力压缩业余生活时间,很少和外界接触,更遑论结交男性朋友。“就是和普通朋友交往,我也属于比较被动的那种,都是他们来找我,我很少去找他们。我觉得女孩子在感情上还是属于被动的,本来机会就不多,再加上很被动,谈恋爱的几率真是太少了。”

其实对于感情的问题,吴芬自己并不是那么着急,主要是外在的压力:父母、亲戚、朋友。“特别是过年回家的时候,总是会有人问你找到男朋友吗,无形当中给你很大的压力,虽然他们是关心你,但总会让你不舒服。平时和朋友玩,大家都有爱人、孩子,只有自己没有,我会突然觉得有一种孤独感。”

对于外界对女博士的评价,吴芬也听到一些,但她只把它当成耳旁风。“外界将女博士看成异类,我想这是因为我们人数太少,人们总是会将少数人当作异类。过去研究生少的时候,大家也不是把他们当另类吗?现在人多,大家也就习惯了。将来读博士的人越来越多,我想,大家也会慢慢地了解我们,不再对我们指指点点了。”

被访者:崔樱山东大学日本文学博士28岁

母亲是大学讲师,父亲是国家干部,出身书香门第,崔小姐读博士尽在情理当中。

“我想,女博士的婚恋没有外界传得那么可怕吧。我周围的女博士都有男友,要不就结婚了,一般来说,那些没有男友的,都是年龄比较小的,人数也非常少。”

对于如今流传甚广的某校女博士因为征婚时谎报自己是本科生,后来被男友得知而与她分手的新闻,崔小姐表示自己非常怀疑这个新闻的真实性:“另外,我觉得那个男人要分手,可能并不是因为她是女博士的原因,也许在其他方面对她并不满意,现在正好找了一个分手的借口。”

坊间对女博士的各种非议,在崔小姐眼中都是不值一提。“书读多了,眼界也开阔了,心里非常充实,便不会拘泥于那些俗套,也不大想这些东西。”

个性随意、自由的崔小姐,喜欢自主独立的生活。对于感情的事,她原本并不放在心上,一切顺其自然。然而,毕竟是二十七八岁的大姑娘了,父母在这件事情上却不容她商量。

三年前,崔小姐到日本读日本教育专业硕士。女儿漂洋过海到了东瀛,父母的心仍然系着她的婚姻大事。当女儿放假的时候,他们用很传统的方式――相亲,帮女儿介绍了一位他们眼中优秀的男孩,在青岛某大学的博士生。

“如果依照我的想法,我根本不想谈恋爱。”但是崔小姐内心小小的叛逆,还是敌不过遵从父母之命的传统。她妥协了,和那个父母非常满意的男孩子交往下去。

“其实这两年来我们相处的时间并不多,最多也不过一个半月。因为我过去在日本,而他在中国。现在则是我在济南,他在青岛。”

男孩显然对她一见钟情,每次见面也非常得体贴,并且正式向她求婚。连崔小姐也不得不承认:“他非常喜欢我,而且他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但是现在我还没有做好结婚的准备,我们之间应该再交往一段再说。”

被访者:遇辉 北京大学数据库专业博士 28岁

采访者:南方

这个成为2004年全球华人博士风云人物的候选人之一的美丽北大女博士生,因为成为国外的一个品牌代言人让人们惊讶。

“那天我在网上查资料,在清华大学的BBS上看到这条消息,说西班牙康乐氏橄榄油公司要找一位女博士当形象代言人。”遇辉回忆起2004年12月的一天。还有半年就博士毕业了,她本应该平平静静离开学校,就是这条消息,改变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遇辉是最后一个报的名。漂亮,健康,明亮,系研究生会主席,经常组织社会活动,多次获奖学金,她在招聘团做决定前的二十分钟改变了他们的选择。他们给遇辉一天时间考虑,因为,此前找到的一位女博士,由于家长阻挠,不了了之。

遇辉有自己的主见,但还是和家人朋友商量了一下,然后,她和公司签了一年合同――遇辉必须抽出一部分周末时间,为公司做宣布活动,她获得的是象征性的酬劳。她对商业运作的力量几乎毫无了解,也没有考虑对于学校的影响。“我喜欢挑战,想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当时我就想应该做这件事,我知道不会后悔。”

但事情并未像她想像的那样,几乎是一夜之间,她成了尽人皆知的名人,各种媒体都来采访她,她的事迹成了全国争论的新闻话题。压力几乎让一向豁达的她也感到无法承受。

很幸运,后来她就有了更多的支持。电话,短信,Email,家人和朋友鼓励她。

“他们扶着我面对一切”,她说,“现在我看那些评论,感觉不是在说我,他们讨论的是这个现象,如果讨论能改变女博士的形象,我当然高兴。”

遇辉结了婚,有一个房子,养一条白色的京巴狗,看各种时尚杂志。空闲的时间,自己做几个小菜,试着做寿司,一杯咖啡,缓缓的音乐声中享受生活的欢愉。

博士自我总结篇3

关键词:博士生;学制;博士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5-0034-07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的学习年限①(也称修业年限、培养年限或学制)究竟应该几年比较合适?这不仅仅是博士生们所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培养单位从培养质量保障、培养机制改革、培养过程管理和办学资源投入等方面十分关注的问题,而且也是政府部门合理配置资源、确立人才战略、实施财政拨款、进行绩效问责的重要判据。与此同时,部分学校硕士生学制逐步调整为二年,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学术训练环节。基于以上综合考虑,本研究认为博士培养单位仍然按照博士生三年基本学制来进行博士生教育组织管理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值得重新思考,政府财政部门仍然按照三年执行博士生教育经费投入和相关培养管理规定也应该重新考虑。本研究在系统考察我国有关博士生学习年限规定的演变过程、全面分析博士生实际毕业年限的变化趋势,并参考、比较国外博士生学习年限的基础上,提出了博士生合理修业年限的建议,并为相应政策的调整提供了依据。

一、博士生学制规定的演变过程

通过分析历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政策文本可知,对博士生培养(或学习)年限的规定主要反映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和管理相关的通知、规定和指导意见之中。在这些政策规定和制度文本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对博士生学习年限的规定,在时间长短、管理权限、弹性空间和灵活程度等方面,大致呈现出三个界线相对清晰又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历史阶段(参见图1)。

第一阶段(1981~1990年):博士生学习年限为2~3年。在我国研究生教育恢复之初,为了尽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教育部决定从1981年开始招收博士生(由于时间紧迫,实际招生始于1982年),并在《关于做好一九八一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二至三年”。1983年,教育部在《关于高等学校制订理工农医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几项规定》中,进一步明确规定“脱产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学习时间一般在取得硕士学位之后,再继续学至三年”。经过“六五”(1981~1985年)期间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尝试,博士生的实际学习年限一般是二年半至三年。博士生的学习时间主要用于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用于课程学习的时间累积为半年左右[2]。而且,培养单位已经意识到“博士生的情况差异较大,学习年限(应当)有一定的灵活性。”[2]1986年底,国家教委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对此前规定的学习时间有所调整,规定“博士生学习年限以3年左右为宜”。

第二阶段(1990~2000年):博士生学习年限为3~4年。国家教委在1992年初出台的《博士生培养工作暂行规程》中,对博士生的培养年限规定为“全日制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如确有必要可延长学习年限,延长期一般不超过一年……在职博士生的学习年限相应延长一至二年,一般最多不超过五年。”在1995年国家教委出台的《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中,重申“博士生(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一般不能延长。因特殊原因未能完成学习任务,经培养单位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推进,教育部在1998年4月出台的《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在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前提下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而且,该指导意见针对不同类型的博士生提出了不同的学习年限要求,“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至4年;硕博连读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至6年,并且可根据实际情况允许研究生提前或延期毕业。……非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6年。”1998年8月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进一步从法律层面明确“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三至四年。非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修业年限应当适当延长。”同时,高等教育法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培养单位的办学自。“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报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对本学校的修业年限作出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七条)

第三阶段(2000~至今):弹性学制和学校自行规定学习年限的现象日益普遍。我国博士生教育经过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培养类型与学习形式上不断趋于多元化,博士生学制已在实际执行中不断地被国家和培养单位进行弹性化处理。因此,迫切需要从政策层面改革博士生学制,回应博士生培养多元化的现实状况。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提出“实行弹性学制。……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具体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并且,从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少数博士生培养单位的某些学科、专业,进行硕士、博士连读的试点工作”(《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要点》)调整为该意见中的“培养单位可自行决定采用本科毕业生直接攻博或硕士生提前攻博等培养方式”。此外,考虑到在职学习、终身学习和学生创业等实际情况,在弹性化的学习时段中,该意见还允许研究生分段完成学业,并规定学生累计在学的最长年限。2002年,科技部、教育部在《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提到,“逐步推行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取消对研究生培养年限的统一规定,实行弹性学制”。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再次强调“学生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由学校规定。”

至此,博士生学习年限似乎已“弹性化”,不再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但是,在博士生培养管理过程中,与博士生培养有关的经费投入、资源调配、培养方案、激励约束和质量保障等诸多环节都需要正视博士生基本学习年限。例如,在国家新一轮研究生投入机制改革中,财政部和教育部于2013年颁布的《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指出:“超过规定学制年限的延期毕业生不再享受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这里的“规定学制年限”便是国家财政和学校执行研究生培养经费和奖助经费时的重要依据。再比如,有学校明确规定“按研究生培养学习年限发放培养费。目前本校学术型研究生的基本学习培养年限为3年,因此每生培养费发放时间为3年。延期毕业者在延长时间内不发培养费。”[3]

二、博士生毕业情况并获得学位年限的实证分析

1.全国博士毕业生延期数据分析

根据现有的资料可以判断,我国博士生毕业并获得学位的年限实际在不断延长。据报道,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能在3年内毕业的仅为10%,约70%延期至3年半、20%延期至4年[4]。2005年南开大学延期毕业的博士生有300余名,约占应毕业博士生总数的一半[5]。同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次对没有达到要求的博士毕业生亮起“红灯”,95名博士研究生被延期毕业,人数占当年该校应毕业博士生的51.9%[6]。2006年复旦大学延期毕业博士生达389人,延期毕业率约为37%。同济大学同期申请延期的博士生约占40%[7]。2013年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按期毕业率为50%,其中硕博连读博士74%,普通博士生44%[8]。同年,上海大学按照正常学制授予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占比为27.04%,和前两年相比,该校正常学制授予博士学位的比例在一路走低[9]。

从全国博士生毕业情况来看,2003~2011年,我国博士延期毕业率从46.52%攀升到了59.82%(详见表1)。也就是说,每年我国博士生实际毕业率自2003年的53.48%逐年下降到2011年为40.18%。这一统计结果表明,到2011年,我国培养的博士生在规定学习年限(3年)内按统计应该毕业之时,只有四成顺利毕业,剩下六成因各种原因延迟了毕业时间。于是乎,在校(或注册在学的)博士生中处于延期毕业状态的博士生所占比重也由2003年的11.97%跃升到2011年的27.60%。

以上实际说明,实行弹性学制,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博士生修业年限已逐步成为高校的共识和普遍性做法。通过设置博士学位要求和毕业门槛,推迟博士生毕业生时间,延长博士生学习年限已然成为我国博士生培养单位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实行博士生淘汰、分流的一种制度选择。

2.全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学习年限的总体情况分析

从2003~2012年间我国博士学位获得者数据库③的分析结果来看,过去十年来我国博士生获得学位的平均学习年限逐年攀升,从2002年的3.6年延长到2012年4.3年。博士生获得学位年限的中位数也从2002年的3.3年发展到2012年的4年(参见表2)。也就是说,从总体情况来看,博士生获得学位所需的平均学习时间十年来增加了10个月左右。

进一步分析不同学习年限的博士生学位获得者的分布情况可知,在3年以内(含3年)顺利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在当年获得博士学位的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从2003年的50%递减到2012年的31.9%,已不足三分之一。也就是说,3年以内获得博士学位者所占比例在十余年间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参见表3)。其中,以在职(相对脱产而言)形式培养的博士在我国博士学位获得者总人数中所占比例约占20%。这类博士在三年以内获得学位的人数所占比例从2005的35%下降到2012年的22.1%。以公开招考方式入学(相对硕博连读、直博而言)的博士是全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群体的主体,占比超过70%,这类博士生获得学位所需时间在三年以内的人数所占比例从2009的37.6%下降到2012年的32.4%。

总之,过去十年来,我国博士生获得学位的平均学习年限逐年增加,从十年前的三年半左右延长到目前的四年半左右。其中,以公开招考类别入学的、在职形式学习的博士生所需学习年限相对更长。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学科之间存在明显的学习年限差异,工程类博士学位用时最长。2002年工程学科博士学位用时(指平均修学年限,下同)就需要近四年(3.8年),到2012年,该类博士学位用时已接近五年(4.7年),能够在四年内获得学位的人数所占比例不足一半(43.1%)。人文学科类(哲学、文学、历史学和艺术学)博士学位用时从2003年的3.3年增加到2012年的4.3年,而且人文学科的博士十年前有四分之三能够在三年内毕业获得学位,到2012年这一比例已低于五成(45.1%)。自然科学类(含理学和农学)博士学位用时从2003年的3.4年增加到2012年的4.2年,社会科学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和管理学)博士学位用时从2003年的3.2年增加到2012年的4.1年。医学类博士学位用时从2003年的3.1年增加到2012年的3.8年,医学门类的博士十年前有八成(79.6%)能够在三年内毕业获得学位,到2012年这一比例已低于五成(49.8%)(详见表4)。

三、美国大学的博士生学制规定和实际学习年限分析

1.美国大学对博士生学制的规定

近年来,博士生学习年限和完成率也是美国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博士生们选择院校、学科专业的重要依据。在美国并没有政府统一规定的博士生学制,政府部门及各种基金会主要通过财政资助引导博士生的学制年限。相应地,美国的大学和院系在各自的博士项目培养要求中都会明确规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total registered time limit,TRTL或者normative time to degree,NTD),特别是攻读博士期间能够接受财政资助的规定年限(Support limit,SUTL)和博士生资格考试时限(或称博士候选人预备期限,Pre-candidacy time limit,PCTL)。

举例来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下称伯克利)研究生院规定,博士生标准学习年限(NTD)分为两段:一是从注册入学成为研究生,到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晋升成为博士候选人;二是从博士候选人到提交博士学位论文。一般来说,博士生从注册入学到完成学位论文的标准修业年限为10~14个学期或者说12个学期左右[10]。有的院系则明文规定博士生标准学习年限为6年,不论学生之前是否获得硕士学位[10]。为了激发学生在标准学习年限内顺利完成学业、获得博士学位,伯克利先后在大部分基础学科类(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项目,不含工程技术、应用学科项目)博士项目中设立了研究生标准学习年限院长奖学金(The Dean’s Normative Time Fellowship,DNTF)[11]和博士学位奖学金(The Doctoral Completion Fellowship,DCF)[12]。

2.美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学习年限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等机构对学术型博士生的修业年限等教育经历、资金来源和就业去向进行了跟踪调查(SED)[13]。根据SED的调查结果,自获得学士学位到获得博士学位的总时间(TTD,Total Time to Degree Since Bachelor's)已从峰值时中位数的10.8年逐步下降,2011年中位数为9.1年。从注册研究生入学到获得博士学位的总时间(ETD,Time-to-degree since Starting Graduate School)也相应由峰值时中位数的8.7年逐步下降,2011年中位数为7.7年(参见图2)。

从分学科领域博士学位获得者学习年限(RTD)的变化情况来看,过去三十年(1983~2012年)间,自然科学类博士学位获得者学习年限基本稳定在6~7年之间,近15年均为6.7年,工程类博士获得学位用时则基本保持在7年左右;生命科学类博士获得学位用时则基本保持在7~8年;社会学科类博士获得学位用时近5年均为7.7年;人文学科类博士获得学位用时近20年呈递减态势,到2012年为9年;教育类博士获得学位用时最长,长期保持在12年以上(2012年为11.8年)[14]。

四、结论与建议

1.主要结论

首先,改革开放之初,社会建设急需人才之际,我国博士生教育肩负“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历史使命,加之硕士生普遍按照3学年制进行培养,因而将博士生学习年限设定在2~3年。发展到今天,我国博士生教育基本已实现依靠自身力量、持续稳定地培养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博士生培养单位逐步根据博士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对博士生学习年限不断进行弹性化、灵活性处理。目前,大部分“985工程”高校已将博士生培养的学习年限调整为3~6年。但是囿于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和教育资源,绝大多数非“985工程”的博士生培养单位仍按照3年基本学制培养博士生。

其次,在不少博士生培养单位中,制度规范与培养过程情况之间、管理预期与实现执行之间存在明显的分野,而且这种分歧还在继续扩大。名义上,国家和部分培养单位已在博士生培养规定中强调实行“弹性学制”,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国家对高校的财政拨款,以及学校向博士生提供的津贴补助、宿舍资源等,以及学校和院系制订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都是以3年为限。

因此,国家和培养单位亟待在博士生培养管理制度(包括淘汰分流、就业引导等)、教学资源配置、后勤服务保障(包括物质、精神层面)等方面正视博士生延期毕业现象,适时调整与博士生实际学制相一致的资源配置政策。

2.建议

综上所述,建议将博士生基本学制调整为4年。通过学制改革,明确博士生在校学习的年限范围,改善在读博士生的待遇,从而激发博士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博士生培养质量。

具体来说,第一,应明确将博士生的基本学制由3年改为4年。相应地,培养单位应通过国家财政专项、科研基金、重点建设、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按照4年学制改善博士生办学条件、科研设施、培养环境和生活待遇。第二,要对博士生学习年限进行弹性化管理,兼顾不同学生特质、不同学科特色、不同院系文化而设置博士生学习年限的区间范围。诺斯曾经说过:看好的制度有效性有多长,关键是该制度的灵活性有多大。对博士生学习年限的规定也应力戒“一刀切”,既要允许特别优秀、做出原创性成果的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学位,又要对超过基本学制的博士生进行适时监控,督促其在规定的最长年限范围内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 吴镇柔,陆叔云,汪太辅.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244-245.

[2]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关于研究生培养业务费使用管理暂行规定[EB/OL].[2013-11-20]. ,2005.

[5] 支勇平,杨永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半数以上博士生被延期毕业[EB/OL].[2005-08-04]. .

[11] UC Berkeley. Dean’s Normative Time Fellowship [EB/OL]. [2013-10-11].http://grad.berkeley.edu/policies/guides/dntf/.

[12] UC Berkeley.Doctoral Completion Fellowship [EB/OL]. [2013-10-11]. http://grad.berkeley.edu/policies/guides/f3-1-dissertation-completion-fellowship/.

[13] NSF.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 (SED) [Z]. [2013-10-11]. http:///Research/Projects/Pages/survey-of-earned-doctorates-(sed).aspx,2012.

博士自我总结篇4

一股“单身女人荒”的风潮似乎席卷国内各大城市。其中尤以“女博士们嫁不出去”最让女人们愤愤不平。女人们的愤怒在于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男人们只爱花瓶式的女人。他们喜欢丰满的身姿,喜欢脸蛋,喜欢搔首弄姿的女人。总之,喜欢一切浅层次的外表的东西,他们不喜欢内涵,他们也读不懂一个女人的内涵,所以越是女博士越是高处不胜寒。因为没有优秀的男人能读得懂她。

其二,男人害怕女人的精神过于强大。他们选择一个女人做妻子时,总希望这个女人更无知一些,这有利于以后好控制。而女博士,因为知识渊博、思想深邃、不可捉摸,所以男人不好掌控。

所以,我认识的一位女博士朋友金每次提起这个话题时,一面对男人的浅薄无知愤愤不平,一面带着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清高决心终老一辈子。她的口头禅是: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金,30岁,因为读博士,青春转瞬即逝。上大学时期,她不解风情,因为一心读书,对班里的风月男女总是嗤之以鼻。虽然有一段时间自己也心猿意马地感到孤独,但想想博士大业,还是觉得一定要将清高进行到底。因为过于清高,一直没有男人敢亲近,终于在28岁那年,好不容易有一位敢吃螃蟹的男生,但绣球刚抛过来不久,据说有一次约会因为男生不懂得海德格尔,金鄙视的目光让男生不寒而栗,从此对金敬而远之。

彻底没有男人亲近,这让金更加只好躲在自己的书里,幻想她的萨特式精神知己出现。她相信总有一个优秀的男人在远方等待着她,可以读得懂她。因为一直热爱读书,金越来越没有风情了。她懒得打扮,因为她太注重内心了。她讨厌对男人搔首弄姿,讨厌超短裙,讨厌一切过于出位的举动;她不会撒娇,我不知道她是觉得没有必要对男人撒娇还是确实不会。甚至,她拒绝谈性,她认为那是的,只有精神至上的爱情才叫做真正的爱情。如果哪一个男人对她开点玩笑,她立刻拉下脸来,觉得这是男人对自己的侵犯。

熟悉金的一位男性朋友告诉我,他有时特别害怕和金谈话。因为读了多年的博士了,金说话时不苟言笑,冷峻的目光从厚厚的镜片后射过来,缓缓地盯住和她说话的人,这让对方立刻感到一种距离的压迫感。也许是修女,也许是神女,总之,难以亲近。他用了一个词来总结就是:干巴。在他看来,金没有风情。

女博士们可能愤愤不平自己的境遇,但事实上却是:男人不喜欢女博士们,不是因为她们的知识高深,而是比起更多的普通女人,女博士们身上的女人味更加少了。她们没有风情、风韵,不够性感、狂野,她们过于理性,没有偶尔爆发的对生活的热情。她们过于矜持,把自己看得圣洁而高高在上,等等。

这些才是男人不喜欢女博士们的原因。

到底为什么,女博士们的知识和风情会成反比呢?在我看来,很多女博士们学的不是知识,是一种技术。她们成为知识的工匠,没有活学活用。这可能和我们的应试教育有关系,这样的教育让她们越来越远离自然、鲜活、情趣的一面,她们刻意地压抑自己,严格按照书中的教导变成淑女或者精神至上主义者。再加上她们可能有的一些自恋或者清高,使她们看不起“坏女人”,活得规矩、刻板。

但是,到底是一个矜持的好女人,还是深夜里一个在酒吧里叼着烟,目光迷离的女人对男人更有吸引力呢?大多数男人会告诉你,他们觉得是后者,是那些坏女人更容易打动人。这一方面来源于坏女人更容易刺激男人天性中的冒险心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坏女人更代表着自然、鲜活、情趣和不拘一格的生命力。

所以,如果说男人不喜欢女博士,请让我在这里替男人叫屈,他们不是不喜欢女博士,而是不喜欢干巴的,没有情趣和鲜活生命力的女博士。他们不喜欢清高的,貌似深刻的女博士。在有些人看来,知识和性感、知识和风情似乎是一对矛盾体,那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中存在着一种极大的误解。我们的文化是一种不快乐的文化、缺乏情趣的文化,它非要让那些书读得越多的女人,变得越来越不快乐,缺乏情趣。它让女博士们身先士卒地成为规矩、压抑的代名词,这样的女人,让男人又怎么去爱?

我的家乡对那些只知读死书的人,有一句形象的话叫做“书读呆了”。―个女人,她的可爱不在乎她是小学毕业还是博士后,而在于她是否充满风情、快乐、性感?至于女博士们在什么时候开始丢掉了这些气质,那一定和文化长期以来教导女人要规矩,鄙视性感或者风情有关,而女博士们,中毒最深。

所以,她嫁不出去,和她读多少书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一个女博士执意认为男人就是浅薄,男人就是爱风情或者狂野,而她从心底里看不起这些素质的话,那么她很可能永远嫁不出去。所谓学历影响嫁人的话是一种伪饰后的挡箭牌,关键是她不愿意承认她不够风情,甚至也没有努力打造风情的决心。

博士自我总结篇5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毕业人数

作者简介:杨忠旋(1988-),女,土家族,湖南湘西人,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蒋家琼(1975-),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湖南 长沙 410006)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12-03

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有其自身不同的特点,依照其自身发展规律,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作出适时的调整。[1]本文对美国1999~2010年近十二年层次结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的发展特点及其规律进行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我国快速扩展的高等教育提供借鉴,使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达到相对均衡状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美国高等教育各层次变化状况

1.各层次规模的增长速度变化

1999~2010年美国高等教育的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毕业人数呈现出逐年稳步上升趋势,对于有着高入学率低毕业率的美国,毕业人数的上升说明美国高等教育总体招生规模也有所扩大,见图1。

2.各层次毕业人数增长幅度各不相同

在美国高等教育总体毕业规模扩大,各层次毕业人数逐年稳步上升的大前提下,各层次毕业人数的增长幅度不尽相同。从图1可以看出,拿到学士和硕士学位人数都处于稳定的逐年上升状态。根据表1数据可以看出,学士学位人数从1999年的1237875人上升到2010年的1715913人,学士毕业人数每年的增长率与平均增长率存在较小的差距,硕士毕业人数从1999年的457056人上升到2010年的730635人,硕士人数每年的增长率与平均增长率差距也不大,这说明学士和硕士这两个层次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美国博士生教育向来以严要求、高质量的“金标准”闻名于世,博士毕业人数从1999~2009年这十年除了2001年有负增长情况外大体处于平稳上升状态,只有在2009年在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为了满足紧急的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2]有大幅度扩大,增长率达到134.15%。从年平均增长率来看,博士学位毕业人数增长率最高,其次是硕士层次,再次是学士层次。虽然硕士、博士招生规模的增长率高于学士规模的增长率,但学士毕业人数依然是硕士、博士招生人数总和的两倍,这说明在高等教育成熟的美国,层次失重问题依然存在。

3.各层次毕业人数的阶段增长趋势

学士层次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从1999年到2002年,有小幅度增长,2002年学士毕业人数规模增长率4.38%,学士层次增长最大,2003年到2009年属于平稳增长状态,2009年到2011年增长率有所上升。2010年的学士毕业人数增长率为3.99%,达到次高点。硕士层次整体也是呈稳步上升趋势,并且硕士层次的毕业人数增长率总体高于学士层次毕业人数增长率,2003年的招生规模是硕士层次招生规模中的一次小高峰,达到9.03%,小高峰后呈现增幅整体下降趋势,2006年降至最低点1.77%,2007年开始有所回升,2009年再次回升到5.52%。博士层次规模增长起伏较大,2001年出现-1.66%的负增长情况,2002年到2006年又开始呈现整体稳步增长趋势,2007年有小的波动,2009年,博士层次呈现大幅增长,高至134.15%,2010年趋于平缓。

总的看来,1999年到2003年各层次整体呈上升趋势,2003~2004年达到一次小高峰,2004~2005年增幅有所降低后各层次呈平稳增长状态。除了博士层次在2001年中出现负增长和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因素的影响呈现大幅度增长外,学士、硕士层次整体上基本处于平稳上升状态。从整体增长幅度来看,博士层次增长幅度高于硕士层次增长幅度,硕士层次增长幅度高于学士层次增长幅度,见图2。

二、美国高等教育各层次比例发展现状

1.各层次比例格局发生变化

21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已基本走向成熟,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各层次格局不存在大幅度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各层次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层次规模和数量上有所扩张,各层次间的比例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从图3中可以看出,学士毕业人数规模有明显减少,博士人数规模有相对大幅度的增加。学士毕业人数比例从1999年的71.15%下降到2008年的68.85%,这十年属于平稳下降状态,降幅不大,2009年由于突变因素的影响有三个百分点的降幅,2010年降至最低点65.74%。硕士毕业人数比例增长幅度不大,增减幅度在一个百分点范围内,基本趋于平稳。博士毕业人数情况与学士招生人数情况大至呈现出相背离趋势,博士毕业人数比例从1999年2.58%上升到2008年的2.91%,这十年博士毕业人数属于平稳上升状态,涨幅不大,同样,2009年由于突变因素的影响有三到四个百分点的涨幅,达到博士毕业人数比例的最高峰6.34%,2009年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从大体趋势上来观察,学士毕业人数比例在逐年减少,硕士、博士毕业人数比例在逐年增加,学硕博层次比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正在逐步发生变化。

通过对比1999年和2010年的层次比例情况,可以清晰直观看出这12年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情况,学士毕业比例逐年减小,硕博毕业比例逐年增大(见图4)。学硕博比例从1999年361.82∶100∶9.8变成954.22∶100∶22.41。这说明两个情况,一是美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有大幅度的扩张,虽然学士毕业比例逐年下降,但学士招生人数有所增加,且增加数大于硕博毕业增长人数总和。二是美国高等教育依然存在层次的失重问题,学士毕业人数比例依然是硕博毕业人数比例总和的两倍。2010年学士毕业人数比例相对于1999年毕业人数比例放缓,硕博毕业比例增加也说明美国高等教育层次逐步提高,整体规模向更高层次转变,见图5。

2.各层次男女比例

(1)各层次中男女所占男女总数比例。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比例格局是学士最多,其次硕士,再次博士。在各层次中男女生所占男女总数比例与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存在相似性,从1999年、2010年各层次中男女占男女总数比例的数据来看,存在一个问题,1999年学硕层次中男生比女生所占比例略低,博士层则是男生所占比例高于女生所占比例。2010年学博层次中男生所占比例高于女生所占比例,只有硕士层次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比例,见图6。

(2)男女人数在各层次所占比例。美国高等教育在受到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后,加之个人对教育层次不同的需求,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发生了变化,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各层次中男女生人数的比例。从表2数据中可以看出,1999年,学硕层次的女生比例要高于男生,博士层次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到了2010年,各层次的女生比例都高于男生,特别是硕士层次的女生比例高出男生比例近三分之一,这说明近年来美国女生接受高等教育多于男生。

3.分科类各层次比例

不同学科的层次结构发展变化,既可以反映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又可以体现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总体需求。[4]美国的学科专业分类系统共有38个学科群(一级代码)、362个学科(二级代码)和1265个专业(三级代码)。[5]高等教育学位结构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6],本文选取了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农学、医学、工商管理、教育学、法学、工学、理学几个不同学科专业作为对象,将1999年和2010年这几个不同专业的各层次招生比例作为分析样本进行对比分析,近而发现不同专业的层次结构的发展变化存在一些特点。

(1)农学、理学、文理综合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学科,层次比例的变化幅度不大。理学和作为交叉学科的文理综合,在学士层次上比例还有小幅度的增长,在硕博层次上比例都存在小幅下降趋势,说明美国高等教育在这两门学科上更加注重学士层次的教育。农学存在学士、博士层次比例下降,硕士层次比例增长的情况,作为研究农业科学的农学,是典型的技术应用型学科,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产业部门,肩负着为其他产业部门提供物质基础的重要任务,农学这一学科的作用也相当重要,从1999年和2010年数据来看,层次分布比例变化不大,硕博层次比例增长缓慢,说明美国高等教育在农学这一学科上对人才的培养重心开始向硕士层次上转移。

(2)工商管理、工学作为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二、三产业的学科,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学士层次比例在逐渐放缓,硕博层次比例有一定程度的增幅。这种变化也体现了美国高等教育在不断适应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医学、法学、教育学关系社会民生的学科层次比例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医学专业学士、硕士层次比例都发生了大幅度的缩小,博士层次比例增长迅速。教育学专业学士层次比例下降明显,硕博层次比例都有所增长。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法学专业,1999年,法学专业层次比例最大的是在硕士层次,其次是学士、博士层次,2010年,法学专业的学士、硕士层次比例都有大幅度的缩减,博士层次比例出现迅猛增长,高至80.71%,占据法学专业的五分之四。

(4)根据1999年和2010年各学科层次招生比例的数据来看,美国高等教育不同科类的层次结构总体在向硕士层次转移,比较注重实践经验的农学和作为交叉学科的文理综合,在人才培养方面倾向于学士层次的培养,作为与经济、民生息息相关的法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层次侧重点略高于其他学科,更倾向于博士层次,见图7、图8。

三、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研究的结论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发展变化是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通过对1999~2010年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发展变化情况的研究,得出以下几条基本结论。

1.各层次整体规模扩大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基本成熟,1999~2010年是美国高等教育稳步扩张时期,2010年整体规模较之1999年有一定幅度扩充,各层次毕业人数逐年增多,说明之前各层次招生人数也呈逐年增多趋势,特别是在2008到2009年美国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下,硕博层次的毕业人数有大幅度的增加,远超出了硕博层次的平均增长率,2010年各层次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回归稳步增长。

2.各层次比例发生变化

1999~2010年美国高等教育在整体规模扩充的情况下,各层次比例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学士层次规模逐年缩小,硕博层次规模逐年扩大,学硕比例出现下降,博硕比例攀升。从总体层次规模分布来看,学士层次毕业人数逐年减少,硕博层次毕业人数逐年增加。未来美国高等教育层次比例重心将从学士向硕士层次转变,对人才培养的重心也将向硕士层次偏移。

3.各学科的层次结构相应发生改变

通过1999年和2010年不同学科门类层次比例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实践性较强的农学和专业性不强的理学、文理综合的层次重心在学士层次上;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学科和贴近民生的学科的层次重心将出现上移,重心大体转移至硕士层次,部分学科重心甚至上升至博士层次。

高等教育结构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高等教育结构的建构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7]观察美国高等教育1999~2010年层次发展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层次规模在逐步扩大,各层次的比例重心大体上移,各学科层次结构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也会发生相应改变。然而,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需求不同,探索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途径将是一项永久的任务。

参考文献:

[1]SIR ERIC ASHBY,The structure of high education:A world view[J].High Education,1973,(2):143.

[2]GEOFFREY J.GILES,The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J].Higher Education,1978,(7):131-156.

[3]Date collection:high education statistics[EB/OL].http://nces.ed.gov/.

[4]何晓芳,迟景明,李霞,等.1998-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迁研究[J].高教探索,2010,(3):47.

[5]刘少雪,程莹,刘念才.创新学科布局 规范院系设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10):69.

[6]Marike Faber,Don westerheijden.European degree structure and national reform[M].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2011:16.

博士自我总结篇6

针对中国目前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现状,借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访学之机,深入剖析美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从招生质量、培养过程、心理调节与职业规划三方面对中美高校博士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基于美国高等院校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经验的改进建议,包括充分保障科研生活、改进招生模式、推动课程论文双轮驱动、提供人才培养创新环境与文化建设、建立导师组、服务博士生个性化需求、注重心理调节与职业规划等,以期推进中国工科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为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中美;工科博士生;培养模式;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593;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7)01005605

作为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水平。因此,博士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对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2年5月,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标志着创新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模式的全面启动。可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关键。作为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成功范例,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又是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借2015-2016年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访学之机,进行了实地调研。辛辛那提大学在2015年US News 世界大学排名列200名[1],同济大学排名374名[2]。据2014年US News and World Report报道,辛辛那提大学还位列最具发展前景和创新精神大学第三位。文章将从招生质量、培养过程、心理调节与职业规划三方面对中美高校博士生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基于美国高等院校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经验的改进建议,包括充分保障科研生活、改进招生模式、推动课程论文双轮驱动、提供人才培养创新环境与文化建设、建立导师组服务博士生个性化需求、注重心理调节与职业规划等(图1)。确

立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的总体培养思路,以“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为导向,推动博士研究生参与科技项目的广度和深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同时,抓住质量核心不动摇,进一步推进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为中国高水平创新型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奠定基石。

一、依托全球人才流动环境,吸引并筛选优秀生源

(一)充分保障科研生活

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校早已经认识到高水平人才的竞争迫在眉睫,采用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全球的优秀人才来美国学习和研究。据调查,在美国,博士可以看作工作岗位,博士生一般都能获得2~3万/年的奖学金,是中国博士补助的7~10倍。中国读博通常会面临生活窘迫的境遇,在辛苦搞科研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赚取部分生活费这一现实问题,导致中国高校很难招

到优秀的博士生。相反,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博士生最大的生源国。因而,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吸引和留住优质的生源。毫无疑问,合理提高博士生待遇,缩小美国与中国博士生待遇差距,是解决博士生生源质量的关键。待遇提高,解决了博士的后顾之忧,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有效发挥,进而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事业中去。

(二)改进招生模式

美国博士生招生强调对能力的考察,比起学习成绩,高校更关注学生读博的初衷、科研能力与研究潜质等[3]。一般而言,博士研究生申请者需要参加全美统一考试(GRE),提交大学正式成绩单、学士学位证、英语成绩单(雅思或托福)。除此以外,很多学校要求提交个人早期的研究经历与教授推荐信。如辛辛那提大学需要申请者提供个人陈述证明、个人简历、三封教授的推荐信、个人论文和作品集。这些材料都有助于导师初步了解申请者的研究经历和学术成果,有利于导师对申请者科研能力作出正确评判,筛选出真正对科研感兴趣并具有学术潜力的学生。

而中国博士生招生采用笔试加口试的方式,其中笔试成绩所占比例较重,而笔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外语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并不能代表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复试时也会要求考生提交科研成果、专家推荐信、自我评价等,但是由于缺少较统一的考核标准,加之人为主观因素等,往往无法客^全面考察学生的科研能力。现有的招生模式极易产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为此,急需进一步调整目前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制度,弱化笔试分数的比重,强调本人申请、导师推荐、前期成果、研究计划、入学资格考试、面试等主方位考察相结合的择优录取方式。

二、优化博士生培养过程,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一)增强课程学习,推动课程论文双轮驱动

笔者搜集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航空航天系博士生课程设置计划表,并进行了分类与综合。表1列出了辛辛那提大学航空航天系博士生2015年的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名称及要求。课程要求博士生修满90学分,每门课一般为3学分。课程包括主修课、院系选修课、数学课、博士研究和研讨会。课程学习时间为2~3年。主修课18学分,数学课6学分,占课程学分总数的38%。由此可见,美国博士生教育非常重视基础理论。院系选修课要求在系内有选择地进行,强调学科交叉与连续性。博士研究58学分,占课程总学分的64%,是博士生的核心任务之一。而中国博士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低,课程学习时间短,比较看重。如同济大学航空航天系博士生培养方案(表2)要求学生应修满15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4学分,专业学位课4学分,非学位课4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课程学习0.5~1年。

在制定博士生培养方案时,应该增加基础课程的学习,增加课程学习时间,增设交叉学科,并建立专业化体系,推动课程和论文的双轮驱动。

(二)提供人才培养创新环境与文化建设

美国博士生培养方案将研讨会单独列入课程设置,凸显其重要性。首先任课教师列出几个有针对性的主题,然后学生自主选择,在课后查找相关文献和规范,做好主题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演讲。汇报结束,其他学生针对该主题表达自己的见解,并提出疑问,由演讲学生解答。在研讨全程中,任课教师根据每个人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分。显然,这种方式改变了“灌溉式”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参与式教学[4]活动。博士生作为研讨课的主讲人,针对所选的主题,独立思考、层层剖析、综合归纳。此过程完整模拟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博士生探索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博士生的创新思维。

中国博士生培养方案中,应该增加研讨课等开放教学,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科研思路。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分析,实现参与式教学,及时评估学生科研能力基本情况。此外,建议学校定期举办座谈、学术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多参与感受学术自由的氛围。

(三)建立导师组,服务博士生个性化需求

中国博士生培养一般每名博士生配一位导师,而每位导师通常要指导10多位学生。这种培养模式往往导致每名博士生得到的指导较少,不能及时就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沟通,更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美国博士生培养采用导师和研究生指导委员会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每名博士生都能得到专家们的充分指导,有效激发创新潜能。研究生指导委员会通常由导师按照博士生的课题方向聘请3~5位其他实验室的教师组成,导师任主席。指导委员会成员共同对博士生的学习和科研成果负责,包括课题方向的选择、综合考试、论文开题以及最后的论文答辩等。因而,美国博士生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能够得到指导委员会教师的充分指导和交流。

中国高校应该在坚持“导师负责制”的基础上,以学科带头人或者具有科研实力的学者为核心建立导师合作机制。此举能进一步整合组内的优质科研资源,促进科研研讨和经验交流,充分发挥学术群体的整体优势在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同时,外引内扶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引进和培养的力度,推进合作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拓宽教师国际视野的需要,引进国外优质师资,有计划地选聘优秀的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及海外学成的青年学者,培养并储备一批年轻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骨干。同时,通过与美、英、法、加、日等国际名校互派教师,参加国外科研团队的研究和组会,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学术创新水平,力争形成一支创新意识强、梯队结构合理、科研水平高的一流导师合作组,提升导师队伍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科研水平。

将“以博士生为中心”的教学、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为理工科博士生的个性发展、自我设计、创新思想的发展创造环境。按照博士生人才培养要求和博士生的个人特点,因人而异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充分激发每一位博士生的创新潜能。

三、加强博士生自身心理调节,明确以学术为导向的职业愿景

在与美国博士生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中美两国博士生选择科研工作的初衷区别很大。美国研究生选择读博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于科研工作很感兴趣。还有一部分博士生是硕士毕业后参加工作两三年后的再读生,他们在工作中发现自己对于某个专业领域的认识还有欠缺,有求知的激情,最终选择继续学习。他们往往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明确的研究目标。相对而言,中国学生选择读博,很多是因为好工作难找,想逃避就业压力。而很多直博生则是因为本科成绩好,得到了保研的机会,才选择了攻读博士学位。事实上,他们对于自己的研究课题并不了解,也谈不上兴趣浓厚。

有关读博的初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高校的学生对于自身的职业规划还不清晰,不能很好地调节自身的心理。这是本科生、硕士生教育中存在的严重缺陷。在本科生教育阶段,应加强自我认识,明确自身的强项和弱项,探索自己是否适合研究型工作,初步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在硕士生教育阶段,学生应利用学校国际合作平台,争取去国外一流大学交流的机会,如同济大学的中德、中法、中意等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指定专业合作项目及双边合作支持项目、国际会议等。去国外一流大学交流的经历往往能够开拓视野,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深度挖掘自己的内心,明确个人职业愿景,不盲目攻读博士学位。而对于已经步入博士生阶段的学生,也应该鼓励其积极参与国际访学和学术交流活动,如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研究生项目、学校短期访学及国际会议等。博士生参加国外访学,能近距离接触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激发。同时,国外单纯的研究环境,能让博士生去掉内心的浮躁,明确以W术为导向的职业愿景,静下心来好好搞科研。

四、结语

基于“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思路,以“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为导向,经过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对比研究,基于博士生的角度,围绕招生质量、培养过程、心理调节与职业规划三方面提出了以下建议。

(1)合理提高博士生待遇,缩小美国与中国博士生待遇的差距,只有日常生活、科研条件得到充分保障,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进而全身心地投入科研事业中。同时,急需进一步调整中国目前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制度,弱化笔试分数的比重,突出强调本人申请、导师推荐、前期成果、研究计划、入学资格考试、面试等全方位考察相结合的择优录取方式。

(2)在制定博士生培养方案时,应该增加基础课程的学习,增加课程学习的时间,增设交叉学科,并建立专业化体系,推动课程和论文的双轮驱动。同时,增加研讨课等开放式教学模式,调动博士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另外,定期举办座谈会、学术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为人才培养提供创新环境与文化氛围。

(3)在坚持“导师负责制”的基础上,以学科带头人或者具有科研实力的学者为核心,建立导师合作机制,进一步整合组内的优质科研资源,促进科研研讨和经验交流,充分发挥学术群体的整体优势在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同时,外引内扶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将“以博士生为中心”的教学、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因人而异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充分激发博士生的创新潜能。

(4)鼓励博士生积极参与国际访学和学术交流活动,如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研究生项目、学校短期访学及国际会议等。国外浓厚的学术氛围,能让博士生消除内心的浮躁,加强自身心理调节,明确以学术为导向的职业愿景,静下心来好好搞科研。同时,近距离接触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激发。

以上系列改革,有利于构建基于国际化的博士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坚信,在基于国际化的博士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保障下,中国一流大学一定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引领中国博士生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参考文献:

[1]辛辛那提大学[EB/OL]. [2016-5-24]. http:///link?url=bP86n11IUsm7ox AvBkQgbg9oqIRkD 26NAn0YDa5Epmiro 2v4UQlz 344urRiMKOdxk 8CwhCsJiXuQPjFS 4OcgYq#3.

[2]同济大学图书馆. USNews 2015全球高校排名同济在中国位列第18[EB/OL]. [2016-5-24] http:///ia/?p=436.

[3]王力虎, 袁竹书. 中美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之比较[J].现代大学教育, 2004(3): 80-81.

[4]黄雨, 包扬娟, 赵宪忠, 杨坪. 推进地质工程专业改革 加快卓越工程人才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 2015(1): 24-27.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status of shortage in innov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in Chinese doctoral education, the authors analysed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innovation ability of American doctoral students through the visiting opportunity to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The paper di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raining mod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doctoral students, including the quality of enrollment, training proces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nd occupation planning.Based on the training experience of innovation ability of American doctoral students,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including providing guarantee for their scientific research in daily life,improving the enrollment mode, promoting the two wheel drive of course papers, providing innovation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for personnel training,establishing tutorial groups, serving for doctoral students’personalized demands, paying attention to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nd occupation planning. This investigation will further advance the reform of training model of doctoral students in engineering in China. Finally, it will lay the cornerstone for improvement of the country’s overall innovation ability.

Keywords: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doctoral students in engineering; training mode; innovation ability; comparative analysis

博士自我总结篇7

在电动工具、户外园艺工具、地板护理产品、太阳能照明、激光及电子度量仪等全系列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方面,锺志平博士始终保持着一种进攻的姿态出现在北美、欧洲、以及澳大利亚等地区的市场上。

当创科集团作为一家高级家居装修工具及建筑工具的世界级的供货商而誉满全球的时候,通过收购实现了创业梦想的锺志平博士此时满身金光,成为了众人的焦点,创业之路K非平坦,锺志平博士用一身勤奋与胆识,走出了一条通向世界的阳光大道。

积跬步以至千里

一次机缘,点燃了一直隐藏在锺志平博士心中的一个创业的意念,1985年,专注於产品生产的锺志平博士和专注於销售的Horst Julius Pudwill先生一起创立了创科实业有限公司。

一中,一西,一产,一销的完美合璧,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锺志平博士实现了他创业的梦想。

梦想演变为现实的过程是必须历经千辛万苦的,在创科集团创立之初,在电器产品及电子业中拥有近10年丰富经验的锺志平博士从原始设备u造 (OEM) 做起。但锺志平博士所面临的困难s一重紧接着一重,“首先是担心接不到订单,当订单下来,人手方面s严重紧缺,当产品出来之後,质量是否能达到别人的标,又成了心里的一大担忧。”锺志平博士说。他每一天需要花费比以前多好几十倍的精力,年销售额s不过几百万,锺志平博士知道,每一个企业都是从小做到大的,而每一个创业的人都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摸爬滚打,在风雨的锤炼中成长起来的,纵使面对着无数困扰,对於未来,锺志平博士仍满怀信心。

“到了第三年,也就是1988年,年销售额才迅速增长至上亿元。”锺志平博士介绍说,“1989年,日本一家公司为创科集团注入了巨额资金,公司的发展又上了一个台阶。” 锺志平博士凭藉着独特的眼光和不懈地努力,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带领着创科集团实现了上市的目标。

2000年,伴随着新世纪钟声的敲响,创科集团进入了新的阶段,锺志平博士开始在美国收购一些别人不愿继续生产的小电子品牌。他说:“当所有人放的时候,你再进去,这才是最好的时机。”锺志平博士接着为“龟兔赛跑”的故事做了一个全新的诠释,“我们的工厂少,跑得慢,我们是龟,西方国家的工厂多,跑得快,他们是兔,但是我们的跑道和西方国家的大型企业的跑道不同,我们在小河里跑,他们在大洋里跑,即使我们跑得慢,s还是有胜利的可能,随着知识、科技的进步,国际市场一体化成了一个必然的趋势,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後,市场的开放,为小河迎进了一大批的兔子,当然,也给了龟一条走向大洋的通道,但是当商场上的兔子不睡觉的时候,我们怎麽办呢?”锺志平博士话锋一转,道:“利用香港金融中心、财务中心的地位,将兔子买下来,带着乌龟跑。”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锺志平博士购买外国一些大的知名的品牌,来带动着创科集团前进。收购行动为创科集团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更增强了创科集团的国际竞力。

2007年起,创科集团实施了一项策略性重新定位计划:关闭部分生产厂房,K转移若干生产运作至中国大陆。 2008年创科集团以260亿港元的销售额成绩创历史新高。一个从据守两地的u造商,茁壮成长为一间在产销方面都享有优越地位的国际化企业,而创科集团连续14年的持续增长,更是铸就了创科集团一系列的强劲品牌。这也让锺志平博士对集团的未来倍感振奋。二十多年的辛苦与思索,二十多年的实践和创造,他带领着创科集团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立身风暴,仍能安之若素

在香港,中国人的企业以中小型为主,而西方国家多注重大型企业的发展,中外的经营理念各具优势,锺志平博士和Horst Julius Pudwill先生,一个中国人,一个德国人,中西方的优势互补在他们两人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展现。

文化的差K没有让他们在对公司的管理上产生分歧,而是一种中西方的融合。他的经营理念浓缩为三个”一”。一个公司,一种人,一个目标。锺志平博士讲道:“我们是一个公司,而这个公司就是我们的家,大家都是一家人,我们要将所有人合而为一,形成一股力量,这样才能在竞中赢得胜利,当我们为了公司利润这个共同的目标去努力的时候,我们才能将自己所有的能量释放,创造价值,才能给我们的股东以交代,才能去拓展其它有意义的事。”

创科集团的主打产品包括:电动工具及其配件、户外园艺工具及其配件、地板护理(如吸尘器)等。这些与建筑业息息相关的电子产品在立身於2008年的金融海啸之中,想毫无损是件不可能的事,“但是集团的营销渠道有多条,”锺志平博士说,“公司专门设计了一款DIY工具,在国外市场上很受欢迎。尤其是金融海啸之後,美国很多人失业在家,但是手上有一笔失业资金,空虚无聊的生活让他们总在千方百计地寻找事情来做,而这款DIY户外园艺工具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因此销量很好。”一块蛋糕,工程与家庭各滓话,在销售过程中,实现资源互补,因此,就算风浪再大,锺志平博士都有足虻亩力泰然处之。锺志平博士30多年的电子产品u造经验,加上强大的设计队伍和不断被吸纳进来的人才新力军,不断升级的研发中心,为创科集团在市场上注入新的产品增添了厚重的筹码。

创科集团目前以美国、西欧、澳大利亚、加拿大市场为主,而未开启的中国、东欧、南美等市场所具有的强大力在无形之中让锺志平博士对未来更加坚定了信心。

有人云:“创业难,守业更难。”在锺志平博士看来,奋斗的过程中其实K不存在守业的概念:“做事业不像打球一样,在赢了一个球之後,因为可以知道比赛结束的时间,所以只要守着就能胜利,而企业是没有赢的时候的,自己赢了一个球之後可以退休,但是公司还在,还要继续下去,一代承接一代,所以一定要进攻,要创新,这不是一个守的过程,而是一个创的过程。”预期越高,努力越大;努力越大,预期也会随之越高,在这样的交替作用下,逼着锺志平博士这样的实业家不断向前冲。而他的这种不断创业的理念,不断地推动着创科集团向前迈进。

灵魂里最深邃的三个世界

此时的锺志平博士,正带领着创科集团昂首阔步迈向企业的另一座高峰,忙碌的他在教育、社会服务、工业三个方面依旧不遗N力。“因为这三件事都是我喜爱的,所以做起来很开心。”锺志平博士说。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从先哲流传下来的话在锺志平博士的身上有了更形象地诠释。2006年,他荣获了澳洲纽卡斯尔大学颁发的荣誉博士衔,2007年获香港理工大学颁授的荣誉工商管理博士衔。求学的路K没有在此终止,在拥有了英国华威大学颁授的工程业务管理理学硕士学位後,他仍旧在求学的路上奋斗着,学习成了锺志平博士不可动摇的信念。他说:“以前的时候,只要多努力,每天多花点时间做工就行,但是这种想法在今天的环境下已经寸步难行了,所以,我必须要用知识武装自己。”锺志平博士用自己的行动给年轻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1997年,锺志平博士荣获香港青年工业家奖,作为香港工业总会副主席、职业训练局委员、香港贸易发展局电子及电器业J询委员会主席,在推动工业发展上,锺志平博士不遗N力。为了加强香港与内地的合作交流,锺志平博士率领香港工业总会代表团到广东阳江进行考察,他一方面将阳江的形象传播出去,一方面又将香港的企业家带进阳江,为两地的合作开了个好头,锺志平博士说:“我喜欢将自己几十年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大家能共同进步,推动祖国的发展才是重中之重。”透过简单的话语,笔者看到了一个企业家的那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今年58岁的锺志平博士膝下已经有了两个孙,他很疼爱小孩子,只要是对小孩子有帮助的事,锺志平博士定然会马上去做。而对於给年轻人的建议,锺志平博士总结了16个字:“专注工作,不断创新,做到最好,迎接未来。”他说:“未来不可预知,如果确定了明天可以得到什麽,才努力,是不可能的,只有努力地做到最好,让他人对你产生信任,然後才会有确定的未来。机会是留给有时傅娜说,行行出状元,不要总是摇摆不定,专注才能成功。”

f暇之N,锺志平博士总爱去爬爬山,他常说:“爬山是个排除万难到达顶峰的过程,就跟创业一样,只要脚踏实地,一定可以成功;到达山顶之後,发现其实自己很渺小;爬过很多大高山之後,猛然醒悟,原来一山还有一山高,才知道成功只是阶段性的,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要求,只有不断地攀岩,才能越站越高。”

锺志平博士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智慧的人,既能有所满足,又能不断奋发;在他眼中,路无止境,前进亦无止境。不断攀登,不断突破,不断在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中燃烧激情,信念笃定,任风云变幻,自巍然不动。。

【人物简介】

博士自我总结篇8

[关键词] 欠发达省份;师资博士后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12-0011-03

一 欠发达省份实施师资博士后制度的困境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施博士后制度以来,博士后就成为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更好地利用博士后政策,为高校培养高水平师资服务,2005年4月1日,《浙江大学师资博士后管理办法》(浙大发人[2005]15号)实施,浙江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推出师资博士后政策。政策出发点是为了解决新教师选聘中存在的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新补充的青年教师在知识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交叉学科知识欠缺,视野不够开阔,教学和科研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还显不足;二是尽管学校对新进人员实行了人事合同制管理方式,但是“能进不能出”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人才流转机制并未有效建立起来。[1]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4年4月30日,全国共有37所高校实行了师资博士后政策。[2]师资博士后政策打破了高校单一的选聘模式,增强了高校教师聘用制度的灵活性,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促进了人才流动,降低了人才选拔和使用的风险,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我省于1998年获批第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01年获批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到2014年,我省共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3个,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8个,博士后工作对学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可以说,我省博士后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走出了一条符合江西实际快速发展之路。但实施师资博士后制度仍面临不少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受到学科门类不全的制约。从目前实施师资博士后政策高校的层次分析,“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占绝大多数。其中“985工程”高校14所,占37.8%;“211工程”高校18所,占48.6%;地方大学5所,占13.5%。[3]这些“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学科门类相对比较齐全,学校及学科影响力较大,在推行师资博士后制度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处于欠发达省份的江西高校,学科门类相对不齐全,学校及学科影响力相对较小,博士后站较少。截止到2014年底,我省博士后流动站占全国总数的0.86%,博士后工作站占全国总数的2.3%,当年进站人数占全国总数的0.59%。因此,我省的学科状况难以为师资博士后制度的实施提供学科支撑条件,难以为博士后提供高水平跨学科科学研究的平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博士后的招收及博士后人才引进。

二是没有形成比较优势。“根据全国博管会对博士毕业生和愿意从事博士后研究者的动机调查结果,博士毕业后愿意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人员首先考虑的是好课题和充足的科研经费,其次是能跟从著名专家从事科学研究,然后分别是进入好城市、好单位、夫妻团聚等目的”[4]。欠发达地区的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科研条件、生活待遇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均差距大,客观上限制了博士后的招收。发达地区户籍含金量大、优势明显;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可以较好地解决子女上学问题;科研平台层次高、条件成熟、经费充足;学术资源丰富、合作导师力量强大;就业选择余地大、发展机会多。因此,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实施师资博士后制度没有比较优势,博士后向发达地区聚集也成为了常态。

二 欠发达省份实施师资博士后制度的重要作用

1 契合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

我国的博士后制度是国家为了吸引、培养和使用高层次特别是创新型优秀人才而建立的一种有利于人才流动的用人机制。这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有计划、有目的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制度。现行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没有真正建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不能很好地从制度层面解决教师出口通道问题。而师资博士后在站期间具有博士后和教师培养对象的双重身份,出站时博士后可以重新选择工作岗位,达到了各项考核要求也可以选择留校任教。这样既促进了人才流动,又有效降低了人才使用风险,有效解决现行人事管理体制中人员难以流动、退出机制不完善的弊端。

2 成为高校补充师资队伍的重要来源

《博士后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博士后研究人员成为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师资和科研人员的重要来源。到2015年,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引进教师和科研人员时具有博士后研究经历人员的比例达到30%,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科研团队中比例达到10%。最近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2015]87号)提出:到2020年,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新进教学科研人员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士后研究人员比例有明显提高。而目前我省高校师资队伍及科研团队中的博士后人员比例不高,且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单独设置博士后教师招聘启事,进人计划中也没有明确博士后需求岗位。目前,国家启动高校“双一流”建设战略,在此背景下,我省高校对师资的渴求越发突出。博士后作为青年人才的优秀代表,必将成为高校补充师资队伍的重要来源。

3 可以改善高校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

近年来,“学术近亲繁殖”成为了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有调查研究表明76所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师资的“学术近亲繁殖率”在50%以上。高校师资队伍中的“学术近亲繁殖”现象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大学的创新能力。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改善高等学校教师学缘结构,逐步减少和消除“学术近亲繁殖”现象;鼓励高等学校大幅度减少或者不从本校毕业生中直接聘任新教师,并逐步形成制度规范。我国博士后跨学科的招收要求,对于人才的成长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跨学科的招收模式从制度层面规避了“学术近亲繁殖”,保证博士后在站期间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思路和研究领域。无论是从学校学科建设的角度,还是从博士后个人今后成长发展的角度,都比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更为有利。所以高校在引进博士后师资的同时,也在改善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

三 欠发达省份实施师资博士后制度的对策思路

1 以特色学科为重点,实施有限的师资博士后制度

浙江大学师资博士后的做法是除个别专业外,应届优秀博士毕业生(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历者除外)或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博士应聘教师岗位,应先经选拔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纳入学校师资博士后系列进行培养管理。而我省高校虽然在实施师资博士后制度上有强烈的需求,但是由于受到整体综合实力不足的限制,根本不可能参照浙江大学等“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的做法。学科是博士后制度的基础和支撑。我省高校只能在体现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上做文章,实施有限的师资博士后制度。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许多高校的博士后流动站不仅数量少,还分布不均衡,集中在有限的几个学科点,满足不了学校多个学科的整体师资发展需求,机械地将原本没有什么学科关联的拟聘专任教师纳入博士后流动站,会造成资源浪费和南辕北辙的效果;二是从吸引人才的现实性角度出发,由于多数博士毕业生更加倾向于比较有保障的高校事业编制教师,如果统一实施师资博士后制度,可能会限制很多优秀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前来应聘。”[5]还有就是因为特色学科办学历史长、学科实力强,人才集聚效应明显,在吸引人才上有优势,完全具备招收师资博士后的条件,而一些非特色学科要引进博士都难,实施师资博士后那可谓是难上加难。因此,在一些特色学科率先实施师资博士后政策是一种理性选择。我省高校要坚持以特色学科为重点,打破传统观念,拓宽引进人才的渠道,每年单独设置师资博士后招聘启事或将其纳入人才引进计划,对特色学科拟引进的博士,原则上都纳入师资博士后培养对象。

2 以培养质量为根本,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与其他博士后不同,师资博士后是按照专任教师岗位的要求进行定向培养的,在站期间不仅要从事科学研究,而且要适当承担教学任务、协助指导研究生、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等。因此,师资博士后的培养要适应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能力素质要求和学科建设与发展要求,坚持以培养质量为根本,强化绩效考核评价。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避免考核标准过度量化,以免诱导部分博士后为一味达到考核要求而忽视了研究工作的创新性。同时考核评价标准的难度要适中、符合实际情况。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科类别间考核评价标准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建议由学校与各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同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学校制定最低考核评价标准,要求各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结合自身实际,在学校标准的基础上增加学科的标准,在充分论证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考核目标、考核标准及考核方法并纳入协议。这样就有效解决了针对不同学科类别制定科学考核指标的问题。“不合理的和过高的学术要求将部分优秀博士阻挡在师资博士后的门外,或者进站后因考核达不到要求而不能留校工作”。[6]其次要规范考核评价管理,做到全过程监督。严把入口关,并重视博士后进站遴选、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出站评定等环节。要求合作导师和所在学科积极鼓励、创造机会让博士后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学科团队,真正体现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最后要强化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严格按照师资博士后协议来进行考核管理,对中期考核不合格者要进行示警谈话,分析原因,限期改进,或者退出师资博士后培养对象;对期满考核不合格者,按一般博士后办理出站手续,或者作退站处理。对期满考核合格者,接受师资博士后留校任教。考核结果作为奖优汰劣的依据,好的要表彰、奖励、增加资助,差的要受到惩罚。

3 以提升服务为核心,增强从事师资博士后的吸引力

有学者总结了师资博士后制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待遇保障问题。国内博士后薪酬待遇普遍偏低,甚至低于学校讲师待遇,社会保障措施不健全,使他们陷入生活难、住房难、看病难、评职称难的困境。有些高校确定一大批博士后为师资博士后,但最后留下的人却很少,也使博士后们缺少职业安全感。二是身份管理问题。师资博士后的身份既有别于单位固定在职职工,也不同于一般博士后或研究生,身份较为特殊,往往由于工作的流动性质,相当多的高校、院系仍习惯上将他们同一般博士后一起视为“在岗不在编人员”,让他们感觉到地位尴尬,找不到归属感。[7]要改变师资博士后的这种弱势地位,就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充分体现师资博士后的相对优越性。一是要加大投入。长期以来,制约博士后制度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投入不够。我省高校只有尽可能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切实解决好师资博士后的薪酬待遇、住房等问题,才能优化博士后生源。二是要转变思想观念,找准师资博士后定位。从思想认识上切实改变师资博士后“在岗不在编”的定位,要从体制机制、制度政策上确保师资博士后进得去、出得来、留得住,不断加强博士后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能力提升。三是同时抓好硬服务、软服务。一方面在科研平台使用、学科团队融入等方面帮助解决博士后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尽力解决博士后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问题,为博士后参加学术交流、社会活动及科研项目申报等提供有力支持与相应倾斜。只有多管齐下、多部门联动、多元激励,才能提升博士后的单位归宿感、职业安全感、工作成就感,切实增强从事师资博士后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刘继荣.师资博士后制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06).

[2][3][5]许士荣.我国高校师资博士后政策的十年回顾与展望[J].高校教育管理,2015(04).

[4]刘丹华,王晓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博士后招聘与甄选研究――以中西部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上一篇:跟岗自我总结范文 下一篇:数控自我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