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1 13:17:14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第1篇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拟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背景朗诵线索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第一课时:背景朗诵线索

一、背景介绍(详见参考66面,学生有练习册17面的“课文补注”)只板书提示:3.18(惨案)──3.25(追悼会)──4.1(成文)

────────两星期───────

二、这篇文章感情浓烈,文辞精警,熟诵之,将受益匪浅!

请听本人灌制的录音朗诵。

(因为《记念刘和珍君》预习提示要求:“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体会语言特点”,所以重点讲授:)

三、作者思路和文章的线索──本文重点

可先问学生本文的线索。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法抑制──因而,本文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具体地说: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6部分)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板书: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四、小结:1.学习了朗诵及文字。

2.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作业:思考课后1、2、3题。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一、回顾上节课所讲的“线索”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一、二大部分):发下“一课一练”卷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在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订《莽原》全年

在女师大风潮中“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的校长”

女师大复校“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平时“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援助外交,“欣然前往”,请愿殒身

(作“一课一练”第11题)

──可看出刘是一位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的革命青年。不是“受人利用”。

总之,1、2、3部分侧重与悲痛的忆念、哀悼。

随堂作业:

涉及第一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6、7、8选择题

(也就完成了课后第一题)

课后二大题的1小题

涉及第二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9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2小题

涉及第三部分的课后三大题的1、2小题

“一课一练”卷第10选择题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卫队开枪,府门喋血,虐杀

“文人学者”流言:“受人利用”

罗网,攒射,血污

随堂作业:

涉及第四部分课后二大题的3小题

涉及第五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14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两大部分: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作业:1.课后第五题(背诵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2.思考第四题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一、查课后第五题完成背诵的情况。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三、四大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六部分)

徒手请愿,意义寥寥饭后的谈资,流言的种子

人类历史靠“血战”前行

亲人伤悲

随堂作业:

涉及第六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15选择题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临难从容,干练坚决,百折不回

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足为.....明证。

苟活者……看见……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随堂作业:

涉及第七部分的课后三大题的3小题

“一课一练”卷第3.4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4小题

“一课一练”卷第12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三、四大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三、《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特色

1.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

(以第四大部分即第七部分第二段为例具体讲析)

2.语言警辟、深刻,发人深思。

哲理和诗情的和谐统一(如“真的猛士……”“沉……亡”)

抽象事理形象化(“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

重复含深意(始终微笑着/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说不出话/有要说的话)

作业:做完“一课一练”卷还剩余的作业。

附录

一、《记念刘和珍君》中“徘红”之意义

1.在此文中应解为“浅红”“淡红”方合作者原意。

2.“绯红”的正确释义应为“大红色”(辞海)或“鲜红”(现代汉语词典);

《说文解字》、《广韵》、《康熙字典》均释“赤色”;大冶方言中仍有,也是“很红”义。

二、《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一联:(晓秋选编)

长歌当哭控诉卑劣之徒

热血为证鼓舞奋勇之士

三、又一种板书:

动机和目的:程君正告哀痛烈士揭露敌人唤起民众

│订《莽原》

│内歌颂刘和珍┤女师大风潮│从容勇毅沉勇友爱──崇高伟大

││3.18死难

││府门喋血

│容揭露反动派┤│惨象、流言

│文人学者阴险论调

死难意义

四、补充作业:

用符号法分析下列句子成份:

1.中国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礼堂外徘徊。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这一回在弹而中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密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五、另一教学步骤设计:

1.学生预习;

2.试作课后题;

3.理解难点;

4.背景介绍;

5.放朗诵录音(自制);

6.学生质疑,释疑;

7.重点讲授文章思路和语言特色;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第2篇

2.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通过寻找关键句来理清思路。

3.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教学时数:2第一教时明确目标:理清思路,整体感知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二、解题介绍鲁迅和写作背景三、整体感知⒈配乐(哀婉低沉)朗读,让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⒉课文记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⒊思考完成练习一的第一小题。四、思路分析⒈从文章的题目看,“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君”是本文叙述的主体。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明确:三、四、五节。⒉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交写作作缘由。⒊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⒋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第二教时明确目标:⒈品析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⒉体味作者悲愤交加的感情⒊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教学过程:一、析写作目的⒈齐读第一、二段,思考:本文写作的缘由是什么?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明确:①文中具有提示性的语句是“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②“必要”何在呢?其一是要悼念、祭奠遇害者刘和珍君,正如文中所言:“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其二则在于唤醒庸人,因为“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鲁迅先生为了让人牢记这笔血债,唤醒国人打破这“非人的世界”也“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⒉既然作者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为什么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明确:①青年的血:艰于呼吸视听;②文人学者:悲哀出离愤怒。这样写既揭露了的敌人及其走狗的罪行,又表现了作家的愤怒和悲痛。

⒊质疑解难⑴文章开头作者如此郑重其事的说明本文的写作时间“中华民国十五年”,其中有何深意?明确:含有揭露和讽刺意味。中华民国并非人民的民国,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⑵“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一句,他们指什么人?“快意于我的苦痛”怎么理解?明确:“它们”指反动派。“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的太早,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⑶“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真的猛士”指什么?“惨淡的人生”什么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什么人?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⒋小结二、析记念刘和珍君部分⒈导入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年仅22岁。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殒落了,如一枝傲放的鲜花凋零了。对国家、对民族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巨大的悲剧,鲁迅曾经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刘和珍身上有哪些有价值的东西呢?⒉学生自读第一、三、四、五段,思考归纳:课文记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能认识到刘和珍君是怎样的一位青年?明确:预定《莽原》-追求真理(毅然)“风潮”领袖-敢于反抗事迹〈虑及母校-有远见、有革命责任感(黯然)府门喋血-勇敢坚强、敢于抗争(欣然)难中救助-从容善良探讨:⑴为什么详写府门喋血?明确:①喋血过程:请愿――中弹――未死-头胸被猛击两棍――死掉②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证明那简直就是虐杀,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

⑵假如为刘和珍烈士塑像,你会有哪些设想?

(学生在塑像材料选用、人物姿态、内在神韵等各方面各抒己见。)

示例:如材料选用上:有主张用大理石,寓意刘和珍坚贞刚强;也有主张用白玉,寓意刘和珍纯洁无瑕的品质;也有主张用青铜,寓意刘和珍精神万古长青…⒊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惨案“悲愤”感情的句子,并加以品析。示例:①解读“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段话。明确:a、“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御用文人的诬蔑。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消亡,以致“默无声息”了。b、“沉默”有两种含义、两种结果:一是“爆发”,沉默的过程是积蓄力量的过程,是爆发的先兆;一是“灭亡”,甘受压迫,国家、民族更加衰颓下去。作者选用选择复句,启示人们:事情已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也没用,必须起来斗争,表明了作者的斗争意志和殷切期望。②解读“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段话。明确:a、第一句中的“这”指代“三个女子的从容”;第二句中的“这几缕血痕”指的是“三一八”大屠杀。b、“伟大”一词有“赞颂”说与“反语”说。持“赞颂”说的认为这一部分的中心是赞颂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另外在此句中“当…的时候”这一介宾短语使用并不恰当,用了这个介宾短语使句子成了无主句,如删去,就不难理解“这”指代前一句,侧重点是“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主和珍等人的勇敢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持“反语”说的认为这是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这样也就能与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相协调一致。c、“文明”“伟绩”“武功”部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赞颂三个女子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万分悲愤的心情。③解读“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段话。明确:句中的“中国人”是指反动的统治者。鲁迅一向把敌人看得很坏,认为“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他们都不会错。“然而”一转,指出段政府这一次坏到连作者都怀疑了——阴险狠毒之甚真是坏出了格。⒋小结三、析教训意义⒈说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对徒手请愿是什么态度?你怎样理解?明确:不赞成,应改变斗争方式――“大量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作者用煤的形成来比喻牺牲巨大才换来了社会的一点进步,作者以“煤的形成”作比喻,深刻阐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前进一小步,而且“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由此,沉痛地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意在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吃人”的本性,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⒉作者引用陶渊明的诗,用意何在?明确:作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对社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勇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⒊作者是怎样评价烈士死难的意义的?齐读思考。明确:a、高度赞颂——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b、将来意义——“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明确:①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②“苟活者”首先是说自己,因为鲁迅先生严于解剖自己,同时也是为映衬刘和珍等人的勇毅形象。“苟活者”也说那些不敢斗争,暂得偷生的“庸人”,鲁迅先生希望这些人能看到希望,起来战斗,这也是战斗的号召⒋文后作者又说“呜呼,我说不出话,”作者明明说了这么多,怎么又说说不出话呢?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第3篇

1、学习本文以思想感情为线索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写法。

2、学习把简洁的记叙、深刻的议论、强烈的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理解这种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对深化文章主题所起的作用。

3、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进去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

4、学习爱国青年英勇斗争、互相救助、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

教学设想:

1、本文难度较大,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缺乏了解,对文章中曲折回旋的语言不易理解。教学时宜适当向学生作一补充介绍。注意引导其充分预习,搞清疑难问题。

2、重点分析文章的感情发展线索,从而理清作者的思路。

3、课前安排预习:①给课文各段概括大意;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4、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今天的革命胜利是来之不易的,她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些革命先烈们在不同的战场上谱写出了一曲曲英勇的壮歌。今天要学习的《记念刘和珍君》就是鲁迅先生为了记念1925年3月18日在北京为抗击军阀黑暗统治而英勇牺牲的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声讨反动统治者的一篇战斗檄文。

二、补充介绍“三•一八”事件。(略)

三、检查预习,进行新课。

1、检查给各段概括的大意,然后归纳层次。

第三部分,指出“三•一八”惨案的意义所在。

2、文章的思路:

程君请求写文为警醒庸人写文回忆认识刘和珍的过程叙述得到噩耗时的惊愕(不相信)记叙刘和珍等人遇难的经过,控诉暴行总结烈士牺牲的教训对烈士死难意义的评价

统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感情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请求,引起作者对烈士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化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思想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死难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3、讨论问题,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提问: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的请求写起?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无话可说”?

明确: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说明写文章是出自自愿。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出离”愤怒,艰于呼吸视听。

二、“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提醒庸人别忘烈士,唤醒麻木的国民。

四、“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表达愤怒之情,想说而又无话可说。

五、“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不在”“就在”,揭露暴行。

七、“呜呼,我说不出话”——还有更多的话,或是太悲痛不能说;或是还要思索,

不能说;或环境险恶,不便说。

总之,作者对烈士牺牲的悲痛和对反动派凶残的愤恨之情贯串全篇,这是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

四、布置作业:背诵课文二、四段。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听写词语。

二、整体把握课文记叙刘和珍事迹的内容。

提问:课文记叙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可知道刘和珍是怎样一位青年?

明确:课文对刘和珍的记载很简略,集中在一、三、五部分,写了三件事:

猛士

从这三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和珍爱国爱民,爱憎分明,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作者在用语上也是颇有讲究的,如“毅然”“黯然”“欣然”。

三、讨论第一段的有关内容。

提问:文章写于4月1日,追悼会开于3月25日,相距不到一周,作者为何不写“几天前”“一周前”,而要不惮其繁地写“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女师大是尽人皆知的学校,刘和珍遇害之事也震动全国,为何作者还要详细地用“国立……追悼会”作为“那一天”的定语,致使文章开头一句的状语就花去了56字,这是否太罗嗦了?

明确:不罗嗦,而是大有深意的。:用“中华民国”“国立”,不仅表明态度庄重,而且包含了强烈的愤慨之情。以先烈的牺牲换来的“民国”已经“十五年”了,然而,人民受宰割的命运并没有改变,反而愈演愈烈,当局不但照旧杀人,而且杀到了堂堂“国立”大学的手无寸铁的女大学生的头上,甚至公然把“执政府”门前当成了屠场。可见,段祺瑞之流凶残下劣到了何等程度。文章刚开头,用一个长状语,准确地交待了悼念的来由和背景,又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为全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四、讨论第二段的写作意图和难句。

意图:主要是唤醒麻木的国民。

提问:“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是什么意思?

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的革命者,他们在黑现实面前能直接面对,绝不逃避,在敌人的屠杀面前,敢于正视而毫不退缩。这样,他们对敌人的罪行和人民的苦难,有最深切的感受,因此,他们是“哀痛者”——为国家的现状,为民族的前途哀痛。同时,坚定地投身于改革现实斗争中,不象“庸人”那样碌碌无为,,虚度终生,他们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因此,他们又是“幸福者”。

五、讨论第三段的有关内容。

提问:这段写刘和珍,突出了她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么写?

明确:提出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特点。这样写既提出了刘和珍的无辜,从而控诉了段政府的残暴,又表现了作者与她只是在女师大事件结识的,往来很晚,(“直到……直到……待到……此后”),永别又很早,无论当初的女师大事件,还是现在的“三•一八”,与她都无直接的接触,有力地驳斥了了“流言家”诬蔑作者是“后台”的谣言。

板书:始终微笑,态度温和———控诉敌人残暴

直到……直到……此后——驳斥“流言家”污蔑

六、布置作业: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讨论讨论第四段的内容与练习。

1、指名朗读第四段。

2、讨论问题

提问:作者说“我懂得……缘由了”。这个“缘由”是什么?

明确:就是第一句。

衰亡民族沉默缘由

提问:“沉默呵……灭亡”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一是表达作者对人民的鼓励与希望:别再沉默了,否则就要灭亡;

一是表达对统治者的警告:一味的高压,只会导致人民的反抗。

三、讨论第五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问题。

提问:作者为什么对烈士遇害记载那样详细?

明确:以铁的事实控诉反动政府杀害学生的暴行,并且是有组织的屠杀(有拿手枪的),是“虐杀”(“猛击两棍”)。

提问:“当……伟大呵”有什么含义?

明确:“这”指三个女子在枪弹中辗转;“伟大”是“伟大的场面”或“伟大的情景”的省略。这句是高度赞扬烈士的英勇。

四、讨论第六、七段。

提问:作者对学生请愿持怎样的态度?

明确:作者的态度是有保留的,用煤的形成做比喻来说明观点。但也给了高度的评价:

评价

对陶潜诗的理解:作者引陶潜诗的主要意思是说,用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五、布置做业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第4篇

【实习鉴定表自我鉴定范文1】

如今实习接近尾声。总体感觉,压力挺大,收获也不少。实习期间得到了二中赵光辉老师和本院郑潇潇老师的悉心指导。无以为报,谨此致谢。

总的概括起来,我们的实习生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见习阶段

从9月20日到9月30日是我们的见习阶段,因此这期间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听课,做一些听课记录。那几天赵老师上的主要是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赵老师主要采用了朗诵法和讲解法。在赵老师的课堂上我们丝毫感觉不到文言文的晦涩与枯燥。相反,赵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更让文言文的课堂妙趣横生,其乐融融。我也曾在心里暗暗遐想,要是能够选择,我真想在赵老师的课堂上当一年学生。

二、教案准备及试讲

见习期间我们就开始了教案的准备。我的第一课是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我初步设想是用三个课时来完成,虽然三个课时我自己也感觉有点紧巴巴的。但看到小组里其他同学几乎都是花两到三个课时来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的。我开始有点不太自信自己的教法,怀疑自己这样安排是不是效率低下、没能很好地给文章提取重点的表现。后来经过与赵老师的联系请教之后,赵老师建议用至少四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因为鲁迅的文章语言颇为含蓄,而且逻辑十分严密。只有在老师的细心点拨下,学生们才能掌握它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这时我意识到课时多少并不是最主要的,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内涵,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根本。就这样,我开始坚定自己的教法,开始了第一篇课文教案的准备。

由于自己没有多少实际的课堂教学经验,虽然以前在学校也有许多上台陈述的机会,但我深知中学课堂的灵活性。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十分丰富的。所以我只有严格把好自己这关,熟练掌握文章的每个细节,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更自如地去引导学生的学习。因此,国庆假期我们都放弃了休假的机会,忙于资料的整合,教案的准备。但是小组中没有一个人有丝毫的抱怨情绪,相反都积极投入到教案与试讲的准备当中。

教案的准备是一个逐渐完善,精益求精的过程。每细读一遍总会有新的发现,这样的感觉很好,也让我丝毫没有感到忙碌的疲惫,而仿佛自己全然一探险家,每一次旅行都会发现新的宝藏。

我们的集体试讲是在10月3号那天正式开始的。本院的指导老师郑潇潇老师也为了我们放弃了休假的机会,留在学校给我们做细致的指导,为我们教案的每一个细节做了严格的把关。大到教学思路的修正,小到每一句教学语言的完善。郑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们受益匪浅。在我试讲的时候,郑老师给我的指导意见也让我醍醐灌顶,对我的教学思路的完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正式上课

10月8日,国庆节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便开始了自己第一课时的教学。那天是上午第二节课,出于兴奋、出于期待,我便早早就来到了实习学校,借着早读课时间给学生播放了课文录音,布置了预习内容。尽管假期已经对教学内容有了充足的准备,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做了细致的安排,而且也充分预设了一些学生的课堂反应。但是在正式登上讲台之前,心里还是多少有些忐忑,毕竟只身面对80几双眼睛的注视,以授业解惑的教师身份出现在讲台上还是平生第一次。这时候赵老师和我的搭档给了我许多鼓励,让我稍稍的缓和了紧张情绪。

上课铃声准时响起,我微笑着走上讲台,学生们鼓掌表示欢迎,只听班长响亮的一声“起立”命令,全班同学齐刷刷地站了起来,高声喊道:老师好。这一声老师好完全打消了我的紧张。我第一次深切的感受到自己肩膀上的重量,我决心要给这群可爱的孩子以最多的知识与关怀。第一堂课如期有条不紊地完成了。自我感觉良好。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我上课时全然没有察觉的。在课堂互动中,我提问了几位学生,其中有一个女孩对我的总结的结论有异议。当时我对《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的整体感知是从参与者身份、在这一事件中的角色和鲁迅对不同参与者的评价以及其中包含的鲁迅的情感这几个方面来把握。我把《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中请愿群众的身份概括为学生,那位学生坚持说除了学生之外还有其他的爱国人士也参加了请愿。而我固执地坚持维护自己的结论,因为在鲁迅笔下刻画请愿群众是以学生为代表的,而且鲁迅对这群爱国人士的情感与对学生的情感是一致的。我勉强说服了那位可爱的女生。课下赵老师点评我的课堂的时候就说到了这个问题,在赵老师听起来我当时对那位女生进行了否定。赵老师说其实那位女生的质疑很有道理,我应该给她添加上去。我这样做会打击孩子们今后思考问题、质疑问题的积极性。我很诧异,我当时真的没有在心里否定那位女生的观点,相反还很欣赏那个孩子的质疑精神。而我只固执着维护自己结论的精细,以自己的观点去说服学生,而没有顾及学生的感受。我很惭愧,第二天上课之前我单独找那位女生做了解释,并充分肯定了她的质疑精神。她微笑着包容了我的过失,还恭敬地说了声谢谢老师。

这一堂课使我认识到,课堂最重要的并不是老师能传授给学生多少不变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自己的课堂去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热爱,让他们因为爱语文而去主动学语文,而不是为了学语文而学语文。所以在之后的语文课堂中我非常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尽量给予学生的机会去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我的是引导他们,在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的基础上去纠正他们的缺点与不足。

到今天为止,我的教学任务还没有完全结束。《飞向太空的航程》安排在本周五讲授。前前后后加起来总共上了9个课时的内容,在高一十六班上了四课时的《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时的《别了,不列颠尼亚》、一课时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间由于赵老师工作繁忙,自己很幸运帮赵老师带了重点班的两课时的《记念刘和珍君》。孩子们非常可爱也非常聪明,第二遍教学很明显比第一遍要自如许多,而且根据赵老师的点评我对教案也做了修正。重点班的两课时是我这次实习的其中一个高潮。课程结束孩子们毫不吝惜自己的掌声,不过我深知自己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只是孩子们很懂事,懂得包容老师的缺点,懂得去鼓励他人。

四、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是贯穿于我们实习始终的一项工作。从我们9月20日进校到今天为止,我们始终都没有脱离班主任工作。虽然到今天我们还没有正式组织班会,开展学生教育工作,但是在前段时间我们在课堂教学之余还批改了学生的作文和试卷,尤其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我都是将每一篇作文作为学生的心灵的窗户,透过作文我看到了大多数孩子们在思想上已经逐渐成熟起来了。他们已经能够明辨是非,已经能够懂得去热爱生活,珍爱身边的每一位亲人和朋友。但是有个别同学还是有几分年少的冲动,对生活持有一定的偏激、不满的心态。在改作文的时候,我除了对他们在作文内容上的点评指导之外还通过自己的评语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引导,纠正他们在思想上的偏激之处,鼓励他们树立积极的生活信念。对于个别同学我还在课下做了单独交流。

10月27日,我组织了学生朗诵比赛参加人员的选拔。很遗憾的是学校只允许每个班选出一位同学参加。虽然十六班报名参加班级选拔的同学不多,只有5个,但是能看出来这5个同学在课下已经做了认真的准备了,有两位同学还选了背景音乐来伴读,表现非常不错。参赛人员的确定主要是让学生当评委民主投票选举产生。在此之前我就查阅了相关朗诵技巧以及评分标准方面的资料给学生传阅,让他们做充分的准备。最后同学们的选举结果与我和其他老师的意见一致。这次班级选拔还算比较成功。通过课下的了解,几位落选同学的情绪并没有因此受到太大的影响。我私下也找了一位与当选者实力相当,但因为普通话原因落选的女孩谈话。她说,看到这样的结果她很安心,因为她不想同伴受到伤害。可以看出来她是个真诚的女孩。我也借机对她的表现和她做了一个当面点评,充分肯定了她在情感渲染以及台风等方面的优点,同时也委婉的指出了她的一些缺点与不足。她欣然接受,而且还承诺以后有机会她还会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总的说来通过这次实习,我得到了一定的锻炼。收获颇丰,感触颇深。赵老师除了几天因为事务繁忙没能去听我的课之外,其余时间都去了,而且课下也给我提了不少中肯的建议,让我意识到课堂教学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个带路者。不过是否能带着学生走好这条路就是对教师个人素质的一个考验。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自己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用一句非常熟悉的话来说就是,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自己拥有一桶水,而且这桶水在现在这个信息通达的社会里还应做到常换常新。当然光有满腹诗书而不能将它很好地表达出来传授给学生也是不行的。所以说,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非常的重要。在课堂引导中要尽量选择一些和学生生活比较贴切的例子作为切入点,那样的课堂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只有自己兴趣广泛,了解的内容广博才能和不同性格的学生有共同的话题,才能更好地走近他们的世界去了解他们,去引导他们。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对学生的爱,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关爱。因为真诚的力量是巨大的,它甚至是不需要用语言去表达就可以自然地流露出来,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这一点也是我在赵老师身上深切感受到的。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虽然我现在还只是初涉教坛,不管在知识储备还是经验积累上都甚为单薄。不过,我已经爱上了这份职业,我会努力。

【实习鉴定表自我鉴定范文2】

20xx年9月9日至10月29日,我在温州市第六中学七(2)班进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实习。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在原任指导老师武老师和班主任孙老师的耐心指导、帮助下,我较好地完成了教育实习任务。

实习期间,在武老师的指导和支持下,我总计听了10节课,上了16节课。总的来说,我能认真备课,所设计的教案规范准确。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好,教学内容能当堂消化、巩固,教学重点突出,明确,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课外辅导耐心细致,批改作业仔细认真,还经常请武老师指出缺点和不足,以不断地提升自己。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上一堂课容易,但要想上一堂精彩的课很难!需要下很大的工夫。在教学之前,我都认真听了指导老师的课。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和技巧!同时我都准备好每次课的详细教案和课件资料,并全部交给指导老师修改。

实习期间,作为实习班主任,每天课间操时维持秩序,监督到位,耐心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师节期间,我在班主任孙老师的指导支持以及学生的积极配合下,筹办了以尊师重教为主题的班刊展览活动,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极大肯定。

在整个实习生涯中,我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受益匪浅,为以后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时间把握不当,不能在有限的45分钟内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常常出现疏漏的地方,给学生造成一定的理解困难。所以,我想,作为一名师范生,要真正走向了工作岗位,还需要自己以后两个月的实习不断地努力实践,追求进步。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44

2001年国家正式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自此课程改革在全国掀起浪潮,基础教育在转变课程观念、结构、理念的同时,需要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革新,改变以往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发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创新需求。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能力,学会学习,更好地适应知识和时代的快速变化。而高中语文作为必要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前都是按部就班,没有创新和灵活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基本靠机械记忆或者接受式学习,难以获得较高的学习能力,以下笔者从两种新的学习方式出发,谈一下如何转变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是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能力

自主就是相对于依赖和被动来说的,以前学生学习都是受教师支配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自己的安排和计划,难以实现自己的需要,但是自主学习就是学生独立掌控和设计的学习,符合个体需求,切合实际水平,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提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呢?

(一)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留余地

以前教师备课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案上基本都是教师怎么说,教师怎么做,但是现在教案的写作要以学生的可能反应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核心,提前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遇到的难题,可能遭遇的困惑,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激发其主体性。例如,在设计《游褒禅山记》这篇古文的时候,这篇古文散文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如果还是按照以前逐字逐句翻译的方式来上课,学生十分被动,难以实现自主学习,但是教师如果在教案设计上以几个连锁的核心问题为导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产生“我要学”的想法,自己主动思考为每一段落的大意和文章的整体结构与思想,就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产生。

(二)自主学习还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错误,但是教师不能批评,只要学生认真参与,专心思考,努力付出了,教师要给予高度评价,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避免学生产生无助感,因此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有效实现自主学习,既不会受挫,又不会产生消极态度。例如,在学习古文《赤壁战》的时候,里面很多陌生词汇和复杂的句式,教师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有很多定语后置句,形式相同,只要稍加点化学生就能自主总结归纳,找出规律,实现自主学习,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及时提供帮助,增强其自信心。总之,自主学习对学生今后的自主独立发展有极大帮助,教师要树立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发掘潜能。

二、探究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改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主要方向

探究学习是一种以问题探究为依托的学习方式,是相对于教师为主导的传递―接受式学习方式而言的,但是探究学习并不是完全抛弃接受式学习,而是侧重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学会主动探究学习内容,获得知识,总结知识点,最终对问题进行有效解答,发展探究和实践能力。高中语文的探究学习方式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一)设置问题

问题阶段是探究学习的第一步,激发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发现问题,产生好奇,形成强烈的求知欲,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支撑。学生只有会问问题,愿意问问题才能进一步深入学习。例如,在学习课文《记念刘和珍君》的时候,鲁迅先生的作品一般都比较难以理解,思想深度和高度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如果直接提出学习要求和任务,学生一定会产生排斥感,甚至觉得自己难以解决。但是让学生自己问问题,就有助于下一步的探究活动顺利进行。比如,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当时其他作家或革命人士关于刘和珍遇难事件的一些记录和评论,然后和鲁迅的相比较,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刘和珍遇难事件意义的理解,又促进他们对这篇课文情感的把握,但是鲁迅先生的情感究竟何别人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比较进行初步揣摩,然后阅读课文,详细深入学习,获得解答。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鲁迅先生一会说自己觉得没什么可写的,一会又说觉得自己该写点东西记念刘和珍君了,前后是不是很矛盾,学生就会想一探究竟。可见,问题的设置对探究学习极为重要。

(二)探究学习需要学生进行计划、研究、解释

既然有了问题,就要围绕问题进行学习活动和步骤的安排、设计、组织、思考等,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提前了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或者容易产生的偏差,对学生M行指导,防止探究活动中止。例如,在探究鲁迅先生对刘和珍的情感的时候,学生一般都比较关注第五和第六部分,但是前面的及部分就不太注重,因为前面直接提到刘和珍的地方比较少,但是作为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存在就有必要的存在意义,教师可以在前四部分比较难的地方和学生一起探究,启发学生理解个别深奥的句子,促进探究学习的成功。

(三)探究学习活动还需要学生最后进行反思

反思阶段是探究学习方式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没有反思,就像背课文没有巩固一样,那么探究的过程就会失去意义,学生反思自己探究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教师也及时提供反馈,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缺点,长善救失,不断提高,完善探究学习方式。

(四)探究学习活动离不开学生之间的合作

学生合作可以互相激发,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密切学生的联系,帮助学习及时找到症结所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必然与他人交往,也有助于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要鼓励小组合作,并以小组的学习成果为评价依据,增强小组合作能力。例如,在学习《归去来兮辞》的时候,陶渊明的这篇文章语言流畅优美,蕴藉深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语言赏析,找出自己最喜爱的五句话,小组共同探讨,最后与全班进行分享,这种创新的探究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还能激发语言审美意识,增强语言感受力,培养审美情感。由此可见,探究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实现综合能力的发展。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第6篇

在讲授《孔雀东南飞》一文时,笔者在最后一课时设计了一个问题:导致焦仲卿和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只是干巴巴地说是社会制度、封建礼教所致。继续启发他们: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假设焦仲卿和刘兰芝就生活在你身边,什么原因会导致他们的爱情悲剧?有学生说,是因为他们两家门不当,户不对,焦仲卿是朝廷里做官的人,而刘兰芝只是一般人家的女子,焦仲卿应该和“非富即贵”这样家庭的女子成婚。有学生说,是因为他们结婚好几年了,都没有孩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嘛!这让焦仲卿的母亲心里很不舒服,所以百般刁难刘兰芝,我们村子里就有这样的例子。

还有学生说,是因为他们二人都生长在单亲家庭里,性格上都有缺陷。焦仲卿家里只有母亲,没有父亲,所以母亲很强势,对儿子要求严格,久而久之,养成了焦仲卿懦弱、对母亲言听计从的性格;刘兰芝家里也只有母亲,母亲对女儿宠爱有加,从媒人提亲时,她母亲的话“老姥岂敢言”就可以想象,刘兰芝在娘家就养成了我行我素、倔强的性格,所以嫁到焦仲卿家后,让焦仲卿的母亲觉得她“行动自专由”,老人说话没有了权威,等等。

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在学生基本陈述完自己的观点以后,笔者趁热打铁,又提了一个问题让他们思考:你如何评价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殉情?有了刚才那个问题的铺垫,学生能很快地将这个问题融入生活去思考、回答。有学生说,他们这样太自私了,他们成全了他们的爱情,但让双方的老母亲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悲伤,这让两位老人情何以堪!有学生说,他们这样太不负责任了,儿子为老人养老送终是天经地义的,焦仲卿作为家里的独子,他离开了人世,将来他的妹妹出嫁了,谁为他的母亲养老送终呢?有学生说,他们这样做太武断、太不成熟了,他们可以先离开家一段时间,等焦仲卿的母亲情绪缓和一点,他们再说服她同意让他们在一起,这样既可以争取自己的爱情,又让其他人不痛苦,何乐而不为呢?……在学生兴尽、满足的讨论中,下课铃声响了。

这两个案例启示笔者,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生活是冰山,语文教学仅是其中的一角,生活的内容与语文教学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边界线可以划分,语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又把学习内容还原为生活内容,“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不断继承着人类文化的传统,填充着绵延的精髓。生活引领着语文,语文是生活的小元素,生活是语文的大舞台。

新课程以全方位的视点,倡导大语文观,走大语文路,为学生终生学习和有个性地发展奠定“精神底子”,奠定一种读书的境界,这境界就是语文知识从生活中来,运用到生活中去。王国维把读书分为三种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诗词的境界,是读书的境界,又是生活的境界。宋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感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精神的凝结;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长啸“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是一种天人合一的顿悟;王勃在《滕王阁序》里怅然“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是一种放眼宇宙,辨识有穷与无穷之间哲理的伟怀和气魄;苏轼在《赤壁赋》中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在有限与无限之间彻悟了生命的本源。语文是生活精髓的提炼,生活是语文的反光镜。

新课程改革让教学与生活相统一,练习与应用相统一,让生活作为语文教学的引路者,让学生为追求美好的生活而学习语文,不是为学好语文而感受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认真备课,把握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活”、让学生“活”好,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如果教师死守教案,那么最好的教案也会成为束缚教学的桎梏,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课本的奴隶。课堂灵活地放开一些,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学应实现两个“走向”:一是走向生活,语文教学如果远离了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就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二是走向实践,语文唯有运用于学生的实践中,融合到学生的血液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永恒的精神财富。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第7篇

其实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学中新的灵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谈谈如何对经典课文寻找灵感,迸发激情,每次面对经典都有一种全新的感受,正如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所说:“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

一、 在阅读中寻求灵感

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曾经谦虚地说,他之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普通人要想取得一点点成绩更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有这样才能登高望远,才能在借鉴前人及今人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一步。因此,我们需要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充实自己,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在阅读中思考问题。

在《语文学习报》上读到一篇《韩信的悲惨结局和其个性有关吗》的教学心得,我很感兴趣,结合自己的教学感悟,在第二次教学《史记・淮阴侯列传》时,我以韩信的“忍”与“不忍”为切入点,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和悲剧形象:落魄时,他能忍无赖的胯下之辱,却不能忍南昌亭长之妻的怠慢;他能忍受从齐王的高位一降再降直至淮阴侯的贬谪,却不能忍受“背汉王”的骂名……通过这些分析,第二次教学《淮阴侯列传》我获得了一种全新的体验。

二、 在借鉴经验中抓住灵感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经常向同科教师“取经”,把他们灵活处理课堂的经验及其备课的精华大胆拿来,结合自身特点,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去。

有一次观摩我校卢老师的公开课时,我对他所讲的课题《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产生了兴趣,然后与他探讨,我认为这个题目功过参半。

一个“换”字把多重对比表现得淋漓尽致。看到伽西莫多受刑,不同的人表现不同,即“换”来的结果不同。伽西莫多的一滴眼泪“换”来的是什么呢?围观的群众是麻木的看客,他们缺乏怜悯同情之心,愚昧无知,他们对伽西莫多的外表丑陋进行无情的嘲笑,笑他是笨蛋,笑他愚蠢,大人在笑,孩子们也在笑;男人在笑,女人们也在笑。伽西莫多的养父克洛德,挟持爱斯梅拉达的始作俑者,在看到伽西莫多受刑时的表现是什么呢?“换”来的是逃避。只有爱斯梅拉达,这个应该记恨伽西莫多的人,在他受刑的时候,这位代表着人性的真善美的女子给他送上了救命水!这是“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是“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个题目的优点所在。然而一个“换”字功利性太强了。因为爱斯梅拉达的举动没有任何功利性,是不求报酬的,是没有目的的,只是人性美的自然流露。是爱斯梅拉达的善良唤醒了伽西莫多沉睡的心,是她的行动使伽西莫多热泪盈眶。所以应该是“一滴水换一滴眼泪”!是爱的甘露换来人性的苏醒。爱斯梅拉达是主动的,伽西莫多是被动的,所以是爱斯梅拉达“换来”(唤醒)伽西莫多的第一滴人性的眼泪。

三、 在向权威质疑中完善灵感

权威固然有其在某一领域不可动摇的地位和威望,并且博得一定数量的人的拥护和支持,但并不能说他们就没有一点“瑕疵”,人非圣贤,权威们也会多多少少有点“白玉微瑕”。因此,我们应该有“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勇气向权威说“不”。

有一次在徐州听一位特级教师的课,在拓展延伸时我对他的一个说法产生了怀疑。执教者在讲到管仲在历史上的地位时说:“《管仲列传》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第三〉》,可以看出管仲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因为《史记》的列传是按人物的重要性排列的……”听到此处我很诧异,难道是这样的吗?我对《史记》也略知一二,似乎不是的吧!回到家一翻阅资料,果然不是那位特级教师所说的“根据重要性排列的”,而是大体以时间为序,但又不是严格地以历史发展顺序为序。有些列传是合传,上下跨越好几百年呢,如《滑稽列传》。于是在自己的课堂上我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与学生一起研究,从而加深了对《史记》体例的认识。

四、 在坚持己见中拓展灵感

在平时的集体备课中,大家各抒己见,有时自认为自己的看法很独特很新颖,却得不到同事的认同,不妨保留自己的观点,然后查阅资料,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见解。

记得用人教版语文课本时,在对郑愁予的小诗《错误》进行备课时,我对其中的一句“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中的“柳絮”的理解和一同事完全不同,但谁也不能说服谁。我引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写柳絮的《唐多令》来证明自己的看法,她干脆拿来自己买的《红楼梦诗词讲析》给我看。最后还是各持己见,各自按照自己的理解在课堂上进行阐释。尽管这不是教学的重点和考试的考点,但对引导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很有帮助,我在课堂上把这两种观点都列举出来,让学生讨论,虽然最后莫衷一是,但是却使学生加深了对诗歌意象的理解,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探究的热情。

五、 在课堂研究中生成灵感

教师课前的准备往往不能“万无一失”,学生作为变动的群体,在接受新知识时常常会给教师意外的惊喜。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课堂上由学生的积极思考所碰撞出的火花,加以积极的引导,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进而生成灵感。

在教学《陈情表》时,有位学生忽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表,古代臣子向君王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李密在写《陈情表》时还没有到晋朝做官,也就是他还没有和晋武帝形成一种君臣关系,那么为什么称李密写的这篇文章为‘表’呢?并且在文中自称‘臣’呢?”我对此很意外,一时不能解决,就说我们共同研究解决;其他学生对这个问题也很感意外,陷入了思考。过了一会儿,我请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多数学生认为:“臣”在古代是一种谦称,不一定有事实上的君臣关系。我肯定了学生的说法的合理性,并且谈了自己的另一种看法: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但他曾经出仕蜀汉,而今成了亡国贱俘,怕引起晋武帝的怀疑,招致大逆不道的罪名,于是他以进为退,先承认自己与晋武帝是一种君臣关系,以此来消除晋武帝的猜疑,表明自己不去晋朝做官不是为了名节和操行,而是要赡养祖母。

六、 在课后巩固时弥补灵感

再精心准备的教学也难免留下遗憾,对于这个遗憾我们要正视,争取亡羊补牢。应认真写好每次的教后感,让教学成为充满遗憾而又不断让遗憾消失的艺术。

第一次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我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教法亦步亦趋地解析重难点的,课堂虽不活跃但很好把握。再次教学此文时,我认真进行了备课,并且把课后习题也进行了认真思考,果然有了新的收获:描写刘和珍的三个词语“毅然、黯然、欣然”,体现了刘和珍面对生活的选择和考验,可以以此为切入角度;角度既小,又能高度贴合文本,且能真正达到探讨人生选择的目的。于是我抛弃了所谓的“稳扎稳打”,大胆地取舍,做到“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真正使学生参与到了文本的研究中,在阅读中生成问题,在阅读中解决问题。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第8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这种阅读教学的理念向我们昭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应该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和领会、理解和阐释,学会欣赏与评价,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自觉阅读行为习惯。从目前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中职语文教育仍处于“费时、低效、乏味、无聊”的状态之中。造成这一现状原因很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师始终没有打破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对教材对学生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大胆的探索和尝试。而批注式阅读,是一种研究性阅读,是一种以问题研究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核心的阅读实践活动。从某个角度来说,批注式阅读可以矫正中职语文教学的诸多弊端,给语文教学注入一股清新之流。

批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读书的辅助方法,就是在书页的天头、地脚及旁边等处写上批语和注解。古人言:“读书而无评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故评注不可以已也。”古代很多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读书都有作批注的习惯。脂砚斋的《红楼梦》批语已经成为红学家研究这部伟大著作的不可或缺的资料。

批注式阅读是对古代批注的继承和发展。批注式阅读完全实现了学生阅读时的个性化的体验,学生根据阅读的主题,结合自身的特点,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直接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阐释、发现和点评,并直接在课文中圈点勾画,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识的烙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获得自我发展的过程。简而言之,批注式阅读可以使学生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这是一种有思考的阅读,是有深度的阅读,是有个性的阅读,更是一种快乐的阅读!

从形式上来说,批注式阅读常用的方法有:(一)符号批注(加圈点):默读思考,对文本内容中有所感、有所惑、有所疑处,进行圈点勾画。如文句下加浪线,表示精彩处、重要处;文句下加小圈,表示重要的、关键的内容,等等。(二)文字批注:边读边想,在符号批注的基础上,能够围绕重点、难点,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惑和所疑。

从内容上来说,批注式阅读大体有以下几种:(一)识记批注。主要针对有关识记字词方面的内容,如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的词义及注音、成语甚至标点符号等。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生字词较多,教师就必须要求学生做好相关批注。例,“殒身不恤”一词,既要注准“殒”的音,还要标上解释,最好补充上形音相近的“陨”,弄清两者之间的异同,以便学生更深入全面地掌握它们。长此以往,运用联想思维,学生的字词量会不断地增加,字词这一关也会顺利渡过。如:“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此句句末为何不用句号而改用感叹号?教师可提示学生对此做一番批注,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标点符号运用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体味了鲁迅先生对刘和珍等烈士牺牲的特殊情感。(二)质疑批注。主要针对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的阅读障碍并由此产生的困惑或疑问。学贵有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带着问题去读书、去听课,才会真正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质疑式批注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探究精神。如《雷雨》中曹禺先生就有一处疏忽,原著前面的人物介绍中说鲁大海27岁,而课文又写道:“三十年前,鲁侍萍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投河。”据此,鲁大海至少应30岁。这种质疑持之有据,言之成理。(三)感悟批注。主要针对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得到启迪、受到教益的语文内容或语言文字。例,学习《〈论语〉七则》,值得感悟的文字很多。如:“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学生做了评注:“是啊,人与人之间不能缺少宽恕啊,‘恕’字很精辟,他人之心需如自己之心,将心比心,以这样的心态为人处世,岂不到处逢源。”

再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班干部做了如下评论:“我的话为什么在班上有时不太具有说服力呢?或许我自身有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吧!我得自身‘正’,同学们才能‘从’啊!”看到孔子说的“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这一段,某一经常违纪的学生发出了如此的慨叹:“哎,我的朋友不少,但是真正对自己有益的朋友不太多啊!我今后要多交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与那些花言巧语、谄媚奉承的保持一定的距离!”(四)联想批注。读书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文章的内容,还应从文章的内容想开去,想到与课文有关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这样阅读才会有大的收获。在学习《邓稼先》一文时,我引导学生采用联想式批注的方法。一学生说:“由邓稼先的事迹我想到了我们常熟支塘走出去的被誉为‘中国核武器之父’、‘中国原子弹之父’的王淦昌老爷爷,在70年科研生涯中,他奋力攀登,取得了多项令世界瞩目的科学成就。他常常以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自勉,总是想着国家,想着别人,他的精神品质与邓稼先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啊!看来,一个人要想成功,不能光从自身利益出发,而必须立大志,找准正确目标,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五)评价评注。这里的评价通常包括两种,一种是对作品中人物的评价;一种是对语言文字的评价,指出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比如在学习韩愈《师说》一文时,我让学生对“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谈自己的评价时,一学生这样说:“韩愈不愧为唐宋家之首,他的散文的语言简洁之极,话少蕴含却非常丰富,寥寥十几个字,把教师的职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达到了文字内容和形式上的完美结合。我今后写作或者是语言表达也要力求达到这一炉火纯青的境界。”在学习曹禺的《雷雨》时,鲁侍萍和周朴园相认后,周朴园依然准确地记得起鲁侍萍的生日以及依然保留关窗的习惯。感于此,班级学习委员这样批注:“周朴园虽然坏事做尽,可谓十恶不赦;对鲁侍萍也是始乱终弃,见异思迁。然而潜意识里他还保留一点对鲁侍萍的眷恋和不舍,从这一角度说,周朴园人性中还是有一点可圈可点的东西。”

当然,按不同的标准来分批注式阅读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在此不一一赘述。

那么,接下来笔者谈谈在具体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要自主钻研文本,做文本阅读的先行者,切勿照本宣科,照搬教案。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只潜心于教师用书的研读而忽视自己对文本的品味和探究,极少有自己的心得体会,那么,这样的教师所指导的批注式阅读也将会失去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去阅读钻研文本,不能要求学生“真阅读”,而教师自己却是“伪阅读”。只有自己去钻研文本,才能对学生的批注式阅读有所帮助,从而以自己的思想去开启学生的思想之门。

(二)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评注空间。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自主阅读,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而教师应做的只是适时加以引导点拨,在学生阅读批注时,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切切实实地读书,品尝文章的原汁原味,并在书中写上自己的点滴感悟、思考、疑惑与收获等。当然,面对中职学生,教师在学生“写”的质量上不宜做过高要求,而应把时间花在如何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上。教师要学会倾听、投入真诚,有时可以展示自己的批注,与学生互砺互补,共同提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学生一旦对阅读有了兴趣,能静下心去体验时,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阅读再也不会成为他们的负担。

(三)注重对学生的评注做及时的反馈和评价。由于批注式阅读注重个体的感悟和思考,学生在批注过程中势必产生许多个性化的观点,也难免有对作品主题认识有失偏颇的现象。这就需要开展对误读式批注的评价,使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误读之处、误读之因,不断内省,修正自己的批注,从而对自己创设生成的“意义”产生新的更为全面的洞察。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叶圣陶语),过程则是让学生在精读、略读、浏览中,不断反复亲历阅读实践,学习并运用这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它重在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充分对话,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方式,来完成从课内到课外的阅读任务。

批注式阅读只是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阅读者用心理解和感悟文本才是阅读教学最为重要的环节。让学生的心灵与文本进行真诚的对话,从而从根本上提升阅读质量,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批注式阅读就像一条纽带,将学生的思维及体验与教材文本联系在一起,和教师的思维体验联系在一起,也从根本上避免了教师对课文的肢解,也回避了课堂不断提问和浮躁作答的现象,也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课堂预设 课堂生成 深入挖掘 弹性预设 灵活调整

什么是预设?我们知道,课堂是思想的聚会,是许多思想的碰撞交织。所以充分预设才能上出好课。预设,也就是备课。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它不需要对课堂情景和教学行为进行完整的预设,其实它只需要描述课堂大体的轮廓,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可能会出现的因素留下空间。它就像一部未经润色的文稿,始终充满悬念。也曾看到一些老师上课时一味按照自己的教案进行,结果使公开课变成了一幕精心准备的“教案剧”,有些预设甚至成了“摆设”。

什么是生成?我们常说,课堂没有预约的精彩。精彩出自每一个教学细节,捕捉一个细节有时就能生成一个精彩的环节,忽略一个细节,有时就可能毁灭一堂精彩的课。课堂生成是一种教学资源,精彩生成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对话、碰撞、共鸣激起的美丽浪花。

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预设了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不是发言的学生太少,出现了尴尬的“冷场”,就是有时候老师问题还没提完,学生已经说出了答案。如何预设好比较中肯的问题,又怎样面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难堪与尴尬,这常常是我们老师将要面临的巨大困惑。

新课程教学改革其实并不排斥教师精心的预设,因为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一堂充满“生成”活力的课,永远不可能离开恰到好处的预设。教师应当把课堂营造成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相统一的一个能够多元发展的过程,只有实现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和谐,我们的课堂才能够“充满生命活力”。那么我们教师怎样才能做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和转化呢?下面用两个案例来展开讨论。

案例一: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学生的一篇随笔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老师,请您不要生气,我想说,我总觉得最近的语文课上得沉闷了些,都不像老师的风格了,听着课总想睡觉。一篇《记念刘和珍君》,您有必要上那么多堂课还不结束吗?我们中的大多数同学远远没有您那样喜欢鲁迅,也很难达到您那样理解的深度。虽然课上您也给我们机会,让我们畅所欲言,可您不觉得那个时代,那样的文字离我们太遥远了吗?让我们对那些遥远的事件发表意见,我觉得倒不如把时间放在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望老师您好好考虑下我的看法和意见。”当初,读了这段话,我的心里颇有些悲哀,甚至有些埋怨。但后来我更在思考:为什么高中课本选取了这篇课文?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会这样远离学生的生活?这样的语文课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了没有?

案例二:有一次我在讲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为了让学生领会诗中豪迈壮阔的意境和苏轼对英雄人物周瑜的仰慕之情,我先引入了学生们熟悉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片头画面:滚滚长江向东流去,激起千万朵浪花。这一雄浑形象可感的画面,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们的魂魄。然后再引入《三国演义》中片头曲的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然后我问学生,你们听了有什么感受?当时学生都有点被这雄浑的画面和音乐震住了,只是觉得震撼而无法表达感受,整个课堂一下子“冷场”了。我也有点僵住了,这时我突然想到备课时候整理的这首诗歌的感情,所以我赶紧适时抛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将它与课文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相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呢?

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因为我知道刚刚受到《三国演义》片头画面的感染,学生们感受到了长江的壮阔博大,心中自然也腾起了一股豪迈之情,而思绪也翩翩飞起,只是穷于表达,而现在一进行对比,可讲的东西自然就多了。凭着自己对人生、社会知识的积淀和理解,他们也能体味到两首诗歌中那些语句都塑造了长江东流的开阔境界,从中也能体味到自然的永恒、人生的短暂,无论是怎样叱咤风云、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都有同常人一样无法抗拒生命的自然法则,必然被历史的浪涛卷走。仔细品味后,他们也发现了两首诗歌的语言所蕴含的感彩略有不同。《三国演义》的歌词在豪迈中多了几分苍凉。因为“是非成败转头空”,历史上的是是非非、英雄人物的成与败都转眼间烟消云散,而我们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而《念奴娇?赤壁怀古》却在豪迈中充满了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虽然英雄人物死了,但是他们的英名永存,流芳千古,因为“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瑜已死久矣,但人们依然记得那是三国周郎作战过的赤壁啊。

在这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有过回答不出的情况,但是通过联想、比较,又通过我煽动学生把握积极参与、自由表达的机会,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就突然地被调动了起来,最后达到了比预想更加深刻的课堂结论和课文理解。

上面两个案例,从不同方面展示了课堂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第一个案例证明,如果课堂预设不成功,严重脱离学生实际的话,是很难有丰富的生成的,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又成为了一种令人生厌的填鸭式教学。第二个案例说明,要生成精彩必须要做好预设。可见,课堂预设和生成密不可分,处理得好,柳暗花明;处理不好,栽花不发。那么我们如何通过预设来实现精彩的课堂生成呢?

首先,深入挖掘教材,是我们课堂精心预设的基础。只有教师对教材文本有了深入的理解,才能够精心地预设各个教学环节,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才有了可能。

其次,弹性课堂预设,是实现广阔生成的保障。课堂教学的流程、走向是我们课前预设的,关节点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但它不是僵硬的,它可以根据学情而变化的。我们在进行教学流程、教学内容的预设时,要留有很大的调节余地。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获得不同的成果。教学的具体内容是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来调节和生成的。只有那些自由的、富有预见的、情境比较协调的和灵活多变的预设,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生成拥有更多的可能。

最后,灵活调整思路,是完成精彩生成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出错是学生固有的权利,我们要用好错误的资源。正因为学生有错误,才需要我们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有时也会在老师的巧妙组织下生成出教学的智慧,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教育与教学效果。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第10篇

一、文本――对话的根本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是对话者之一”,“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等。虽然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科书编者与文本等多层面的对话,但对话的根本是文本。也就是说就课堂教学而言,不管是隐性的思想的无声交流,还是显性的语言方式的交流,都应该以文本或以文本为中心的辐射范围为对话的依据。

1学生自读走进文本

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学生是读的主体。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前和上课时给足学生自读文本的时间,让学生在略读或精读的过程中感悟和品味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碰撞和情感交流。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方法,比如写读后感、写点评。

例如,学生自读《七颗钻石》就会被小姑娘的爱心打动,会被文中神奇的想象吸引。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评点和记录这些阅读初感。总之,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个体与文本最直接的接触,体现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思想。

2师生共同探究文本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师生共同探究完成对文本的深入学习,应该是阅读教学的第二阶段。这一过程不是教师完成预设的教案,而是以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为目的。

比如学习《七颗钻石》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文章的结尾体现作者的什么用意?为什么作者列夫•托尔斯泰要为大熊星座创作这样一个起源故事?而探究《背影》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认为此文成为经典的理由是什么?

3学生创造超越文本

此环节要在立足文本,精读文本,先入乎其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出乎其外,把文章读活。

比如学完《背影》课文后,只让学生讲讲自己家的亲情故事,是对文本的肤浅拓展,往往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而变成老生常谈的孝敬父母品德教育课。但若是设计成这样的活动:搜索日常生活中,父母最打动你的细节或动作,借鉴朱自清先生的叙事线索和详略安排,进行讲述或写作,则更能在本文学习的基础上,把学生的真情实感调动出来,并强化阅读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能力。再如学完《七颗钻石》后,可以建议学生根据自己要表达的主旨,运用想象和联想为大熊星座编写另外的起源故事。

二、提问――对话的显性形式

提问的主体是学生或者教师。学生可以把解读文本过程中的疑惑,以问题的形式向对话的“引导者”――教师提出;教师也可以以问题的形式,把学生的对话引向深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垫脚石,是课堂教学有序开展的保证。课堂提问不在数量而在于质量。教师的问题设计应该注意横向和纵深两个层次。横向要能涵盖课文内容,纵深要形成问题序列。

比如讲授《最后一课》时这样提问:“透过课文,大家说说看,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分别是怎样的人?文章是怎样通过这两个主要人物体现本文的主题的?”前一个问题是就课文层面上横向展开的,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能够概括出小弗朗士是一个有贪玩、天真、自尊、爱国等性格的小男孩,以及韩麦尔在最后一课上有着自责、悲痛、爱国等复杂情感的高大的教师形象。第二个问题的目的则在于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一个纵深层次的问题。课文写了小弗朗士在战争环境下自然形成的爱国思想,以及韩麦尔自觉主动的爱国情感。以这两个人物为主人公,反映了整个地区人们的丧失母语的悲痛和深沉的爱国情感。

另外,提问还应该形成序列,当然也可能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申。这样学生可以形成整体思维或是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三、多媒体――对话的途径之一

多媒体容量大,形象逼真,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对“莲文化”专题的学习,可以通过网络,找到相关的图片、诗文、莲的名称等等内容,同时教师可以列出相关的网站,建议学生课后继续探究。多媒体的辅助能更好地达到专题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和文本内外广阔的语文资源对话。《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中,师生、文本边展开对话,边用多媒体介绍贾府众多人物的关系以及表现贾府内在环境的黛玉行走路线,都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直观有效。

但多媒体只是辅助手段,它只是对话的途径之一。教学中,应该以学生和文本为中心,要注意运用时机、技巧,避免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形象思维遭到扼杀。

四、留白――对话的拓展

留白是创作者在创作中为了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的“空白”。语文教材本身就含有很多的、有待学生对话补充的“空白”。如《项链》戛然而止的结尾留下了结局的空白。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阅读主体各方面的差异自然带来读者想象的不同。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清新美丽的荷塘月色图,学生进入情境后会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在作者文字的基础上勾勒出各自的诗、情、画、意融为一体的具象的荷塘。

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还要适时、适度地留下“空白”。如学习《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人物描写的空白:作者对刘和珍的形象只是简笔勾勒,留下了艺术空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课外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继续丰富刘和珍的形象。

上一篇:校园安全教育教案范文 下一篇:我的空中楼阁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