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1 06:52:17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第1篇

1.准确把握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

数学课程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对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要求。课程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总体目标涉及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个方面的要求。就每个学段的要求而言,总体目标中提出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学段目标中都分为相同或相似的几个方面阐述,但随年级提高要求有所不同。以“解决问题”能力为例,第一学段的要求是: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第二学段的要求是: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由此可见,《数学课程标准》对各项要求是一个分层次、分项目、纵横联系紧密,逐渐提升的目标和要求体系。我们只有细心研读课程目标,才能深入领会其中的要义;只有领会了其中的要义,才能明确每一个阶段的工作方向,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2.走进学生。

学生走进教室时并不是一张白纸。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建构主义理论也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只有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掌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才能做到准确、恰当地预设,才能确保有效教学的开展。如,“角的认识”一课课前调查发现,学生有这样一些疑问:角是不是羊角、牛角的角?是不是元、角、分的角?是不是角落的角?是不是三角形的角?是不是物体上的角?是不是只要有一个转折点的就是角?角一定是又直又尖的吗?为什么很多物体上都有直角?等等。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现实学情,才能设计出实用的、有价值的学案。变教案为学案,学案可以是板块式的,应该简练和精当。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对每一节课如何组织、引导仔细加以考虑,在头脑中形成很深的印象,但不必写得过于细致。只要把教学的思路加以设计即可,在课堂上真正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还学生思维的空间,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的不同认识是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资源。

3.对教材、教辅材料应有充分的解读。

对教材的吃透,对教辅材料的解读,是备课前的重要内容。新课标教材的编写内容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用教材教”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需要在课前对教材有一个全面、深度、系统的解读。而对教辅材料的解读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对年青教师深入研究教辅材料对于备课时的练习设计难度、深度与广度的把握会起到很大作用。

首先,教师要对教材的全部内容有清晰的认识,放入小学阶段性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从而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进而明确学生学习需要的基础,以及为下一阶段学习做好铺垫。

其次,把握好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难点。明确教材中最主要的内容,贯穿全局、起核心作用之点,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理解、掌握或运用上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必要的启发,引导和疏通。解读教材中的教材分析、教学建议,包括教材中的每个信息、提示语、练习等,把握好教材设计的意图。如理解教材中插图的编写意图,为什么用这样的插图?有什么作用?怎么用?经过研究,我们会发现每个插图都能形象地介绍所学内容,指出了与知识相关联的实际问题,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对学生增强感知,建立表象,进行形象记忆,促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助、互补、和谐发展。有时,还可以配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

4.科学处理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在深钻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科学地处理教材。要在《课标》要求的前提下,以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为中心,从纵、横两方面对教材进行处理,其中“纵”意指知识的“线”,即知识的内在联系,“横”,意指知识的“块”,即横向联系。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优教学方法,选编典型习题,写出具体可行的教案,设计好板书及课堂小结。

当然,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注意三维目标要全面,课堂预设要充分。设计案例时,要加强学生的互动探究能力的培养。

5.加强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回顾和梳理,是教师对教学价值进行沉淀、过滤、剔除、保留的过程,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一旦放开,真正活起来,就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可变因素,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发难”、一个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

6.备课要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一般来说,重点内容的主要特征一是应用广泛,二是与以后学习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比如,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最直接的基础,又是解答应用题组成判断的重要概念。无疑,它在全册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和作用,是全册教材中的重点。

难点,就是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有的内容纵横交错;有的内容本质属性比较隐蔽;有的体现了新观点和新方法;有的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呈现了较大的差距,等等。这种内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心理特征来确定,才能达到有效备课的最佳效果。

7.备核心环节。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第2篇

一、备课的首要任务是吃透教材

老师备课必须弄清知识的发生、发展进程,了解其间所蕴含的思想方法,知道教材为什么要那样去写。每一段话、每一幅画、每一个例题的作用是什么。此外,熟读教参书和有关资料,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的、高效的教学过程。这样你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驾驭者,主导地位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否则,就会处于被动、无奈、任由学生支配的地位,主导地位就会落空。

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节,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实验很容易得出定理及其证明方法,老师应紧扣不放,因为“为什么要作平行线”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所以要利用感性认识,反复强调解释,让学生真正理解,因为平移角相当于作平行线,因为我们只学过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作平行线,就可以将几个角转化为一个平角,这样分析讲解,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为什么这样做,而且渗透了化归的数学思想,为学生学习证明提供了方法和思路。本节课的另一难点是定理证明的书写。由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是学生首次遇到的比较规范的证明书写,老师只能要求学生了解的证明过程的几个部分。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何写最为规范、严谨,给学生一个初步的印象,学生会模仿就行,不一定非要学生上黑板板书和正确无误地写出。防止因要求过高使学生产生“几何头,代数尾”这样传统的几何难学的心理感受。

数学教学最根本的是让学生获得发展,一位合格的老师不仅要有敬业爱岗的精神和扎实的业务理论,还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当学生提出作∠A=∠B证不出定理时,应该问什么?实际是由于没有平行线,使三个内角难以转化在一起构成一个平角所致。这些既是业务功底问题,也是教学机智问题。如果回答学生“我也证不了”,长此以往,只会给学生带来失望和不信任,学生学习还有什么劲头和渴望。

二、备课要自己写教案,并且要写在每位老师的头脑中

上课时必须先有教案,而且上课者必须自己写出教案。

教案是老师书写的教学实施方案。我们的重点是放在之前的理解,之后的实施上,还是放在中途形成的方案上?考核老师的水平是看他的实施效果,还是看他的教案繁简详略和书写质量?答案应该是明确的。

每位老师只有做到对教材内容烂熟于胸,对教学设计成竹在胸,才能一走上讲台便进入角色。他的讲台上也许见不到教案,但是他的教案在头脑中,他无须照本宣读。

特级教师的教案一本本地出版,许多人捧出了特级教师的教案去上课,却没有出现一批批的特级教师,关键就在于不是“自己的”。

三、备课要从传统的单纯备“教”向备“学”转变,从备知识转向备学生

1、首先要优化教学目的。掌握知识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教学目标应包括学生的智能、体能目标,和精神文明目标等多元目标。

2、要优化教学方法。我们感到方法是为目的、内容服务的,老师的责任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示知识的魅力,点燃他们好奇的火花,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使学生感到全新方法,创新气息和无穷的乐趣。

3、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要求,使未来社会的公民能适应社会发展。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中,一要把握教学目标,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使所有学生的数学基础得到普遍提高。二要实施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必需和充分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时间。

4、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方针提出的培养目标。为此,在备课时要考虑到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几方面都获得发展。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5、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使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中: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使学生学习数学成为一个连续不断地同化新知识,构建新意义的过程。二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三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数学备课中的练习策略

1、练习的选择要紧扣教学目标,目的要求明确。练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组织练习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避免选题的随意性。

2、练习的题型力求多样,搭配合理。数学练习题型一般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作图题、应用题等,它们各有特点,合理搭配使用有助于提高练习的效果。

3、练习的形成力求“新”、“趣”,激发求知欲。实践告诉我们,新颖有趣的练习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的获取知识的状态。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知识之前,设计这样的一组练习,要求每个学生在练习簿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然后量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并将其中任意两个度数报给老师,由老师很快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这一练习学生感到奇、有趣、由此产和了强烈的求知欲,希望老师把这个本领教给他。

4、练习要有坡度,分层进行。学生认识事物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因此设计练习就要有一定坡度。年级较高的学生,坡度可适当大一些。练习不仅要有坡度,且应有层次地进行,老师应根据设计好的几组练习题,按坡度不同分几次给学生进行了练习,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调整教学计划,提高学习效果。

5、适当配置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的题型。

6、注意选配释疑解难,优化思维结构的题型。一个较有深度的数学问题的解决,总受到一些条件或关系的制约,探索问题的途径,必须挖掘问题前提条件和求解结论中蕴含的各种隐性条件和关系,隐性结论和隐性关系是学生学习中的疑点,也是老师教学中的难点,设置铺垫性台阶和搜索多渠道的条件变式是突破思维障碍,走出误区的有效方法。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第3篇

因工作需要,笔者近期对全市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视导检查。在检查中听了近20节课,涉及数学、科学、英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六门学科。不妨先来透视一下现象。

镜头一:教案至上,课堂生成不被关注和利用

在《角的初步认识》的课堂上,新课伊始,教师拿出三角板问学生是什么图形。在学生说出是三角形后,教师追问为什么叫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指出它的三个角。结果学生指的并非是角,而是角的顶点。这时,下面有一位男生没等老师说话就大声喊:“老师,他指的不是角,而是角的顶点。”男生的话引起了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面对突如其来的“炸弹”,教师脸一阴,把嗓门提高八度说:“就你能,还没讲到呢,一会儿再说。”说完又接着自己课前的预设亦步亦趋地往下引导、讲解。

镜头二:教材至上,教学内容不会取舍和拓展

在《Where is my car?》的英语课上,教师固守传统的“教材至上”理念,用照本宣科的方式“教教材”:按部就班地教学单词,一成不变地教学on、in、under的用法。

镜头三:时间至上,教学活动不敢延伸和“越界”

《一一间隔排列》的课堂上,在探究并发现间隔排列中物体个数的规律时,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一个“间隔排列”,然后组织学生观察每组中两种物体的数量,从而发现并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课堂上的这一设计十分精彩,学生创作了丰富的作品,两种物体有的用字母表示,有的用数字表示,还有的用文字、图画、图形等表示。作品中有的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也有的两种物体的数量不相等。就在学生大脑高速运转、专心致志地探索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一句“时间到”逼迫着学生放弃思考,使学生涌动的思维停止运动,以致于后面的交流缺少思维火花的碰撞,浮于表,流于形。

回味以上几节课,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课堂效率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设计教学方案时没有摆正师生在课堂中的位置,没有给学生以最大的思维空间,没有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二是教学过程缺乏交互影响、生成和共鸣。教学应是预设与生成、学生与文本、过程与结果和谐统一、互动共生的过程,为此,笔者提出以下一些改进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弹性设计教案,让预设与生成共舞

要上好一节课,教师往往需花费十倍于它或更多的时间去设计教案。教案,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设计时要掌握以下要点。

因学而教,为学生探究留足时空。以学生为主体,预备充分的探究空间,让学生自由学,生成问题;以问题为主线,构建合理的导学框架,促学生自主学,形成思维;以有效为目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学生自觉学,养成习惯。做到教师的“教”,补位不缺位、到位不越位。

弹性设计,为课堂生成留足余地。设计时,要吃透课标和教材,了解W生和自己,精心安排,对教学行为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大块设计,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全面的把握;预留空白,对教学活动有一个有益、有效的拓展。做到精心但不精细,不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安排得丝丝入扣,让生成无立锥之地。

充分预设,为课堂调控留足策略。设计时,要充分预计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可能提出的问题与争论甚至错误等),要充分预计好“意外”打乱教学节奏、“生成”偏离预设轨道时的应对措施,以便更好地驾驭课堂,让预设与生成共舞。

二、深度挖掘教材,让学生与文本共鸣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学时,教师要灵活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优化处理、充分深度地对教材进行开发创造,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功能和使用价值,演绎课堂精彩。

深研课标,和专家同语。教师要深研课标,在深刻领会其精神的基础上将自己视为一个研究者、学习者,沉下心来细读、细品,想方设法让自己读进去,读出真知灼见;想明白,优化教学策略;走出来,建构教学模式。

深钻教材,和编者同心。每篇教材究竟要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教这些、这样教,是教师拿到教材在进行解读时,首先要发出的究问。答案在哪里?笔者想,一定在编者的身上。教师要领悟编者的意图,从编者的角度去解读教材,挖掘资源,设计教学。

深挖资源,和文本同路。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精心编排的都是大家经典之作。教学时,教师要在尊重作者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本内隐的资源,让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使自己的课堂成为神奇的舞台。

深谙特点,和学生同行。教师要设身处地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儿童的心灵去亲近教材,用儿童的眼睛去发现教材中属于儿童文化创造的那些特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领,让学生与文本共鸣。

三、精心组织活动,让过程与结果共美

一节好课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活动”。教学时,教师要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丰富学生获得知识、习得能力的渠道与途径,给予学生发现、创造的机会与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动手、动口、动脑,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组织课堂活动,要注意以下几点。

明确目标,让学生明白“为何而动”。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及活动价值在哪里,这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首先要思考和明确的问题。只有明确目标,让学生明白“为何而动”,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加强指导,让学生明白“如何而动”。教师不仅要在活动开始前交代清楚活动的要求、程序和规则,更要在活动过程中平等参与,当学生活动出现偏离、混乱、困惑时给予引导。只有加强指导,让学生明白“如何而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参与率。

选准方式,让学生“因趣而动”。恰当的活动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活跃其思维,而且能缓解学生由于紧张的智力活动带来的疲劳, 使学生的心情得到放松,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只有选准方式,让学生“因趣而动”,才能拨动他们的心弦, 活跃他们的思维,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优化评价,让学生“主动去动”。对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对他们的影响非常重要。只有优化评价,让学生“主动去动”,才能提高活动的效率,深化学生的认识,升华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能力,让过程与结果共美。

课堂不只是实现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活动场所,更是师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场所。作为教师,应该把握学科特点,从生命的高度指导教学行为,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认知的收获、情感的体验、生命的感悟。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第4篇

预设表现在课前,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计划,设计、假设、安排,从这个角度说,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可以体现在教案中,也可以不体现在教案中;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或者说教师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

预设是必要的,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效率性。笔者借自己在课前的预设,谈谈预设的作用,如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我是提前这样预设的,每个学生回家做一个活动的角,在驾驭课堂认识角的过程中加以应用。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这样讲解比较抽象,不易理解。让学生拿出自己做的角观察,哪个是顶点,哪个是两条边,这样变抽象为具体。认识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的关系,用学生做的角有边长、有边短比较。简单明了。认识角的大小用活动的角随大随小看的清楚明白。认识直角时,用三角板的直角来对比,就明白什么是直角,再次同时拓展到大于直角的角小于直角的角,再用自己周围的实物认识,如红领巾、钟面、三角板的并画出实物图,并指出各部分的名称,这样对角的认识比较清楚,掌握牢固。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科学启蒙课。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我们要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怎样上好科学课呢?对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其体会,以求教于各位同行。

依据新课程标准,树立正确“用教材教”的教材观。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同时发挥本地具体的教学资源优势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有创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唤起学生最佳的科学学习状态。科学课的重不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上,而是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是关心生活,热爱生活,并善于把科学应用到生活中去的一代新人。如在三年级《油菜花开了》一课,由于本地区油菜花比较难找,同时学生的观察经历也缺乏,基于这实际情况,我们灵活运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材观及时进行了调整,把油菜花改为比较常见的菜心花、白菜花,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有利于在观察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科学课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个性。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听说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名言突出了“做”的重要性,深刻地揭示了“探求的意义在于经历”。科学教学延伸渗透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重视课堂的延伸。在注重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科学奇思妙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因此要花时间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观察、实验、栽培、饲养、小制作、小发明、小课题研究、科学知识竞赛、科普知识讲座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己独立思考,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去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课堂教学;异化现象;课堂构建;高效课堂

一、课堂教学异化现象分析

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一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内涵仍缺乏深刻理解与全面把握,对教学本质缺乏理性认识和深度思考,导致课堂教学“异化”现象仍普遍存在。

(一)学习方式的异化

在一节《角的初步认识》的课堂上,课堂导入阶段,教师拿出三角板问学生是什么图形。在学生说出是三角形后,教师追问为什么是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指出它的三个角。结果学生指的并非是角,而是角的顶点。这时,下面一位男生没等教师说话就大声喊道:“老师,他指的不是角,而是角的顶点。”男生的话引起了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情况,教师脸色阴沉下来,把嗓门提高八度说:“就你厉害,还没讲到呢,一会儿再说!”说完又按照教案预设按部就班地往下讲解。

不难看出,这位教师是唯教案是从者。在课堂教学出现“意外”时,这类教师不是敏锐地捕捉和充分利用“意外”中包含的生成性资源,而是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掌控之中,把授课内容及过程引向教案预设的轨道。这样,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对于教师来说,教案是不可缺少的,但并不是唯一的。课堂上,教师不应该唯教案是从,照本宣科,而应当将学生的“疑问”“生成”归入教学目标之中,并对预设的教案进行必要的调整、修改和充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课程教材的异化

在《Unit 4 Where is my car?》的英语课上,教师固守“唯教材至上”的僵化教学方式,按部就班地教学单词:chair、desk、cap、book……一成不变地教on、in、under的用法。整堂课,教师“不敢越教材半步”,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教学内容没有做任何取舍或拓展。

英语教学的特点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英语的魅力,学会将英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如果唯教材至上,只讲书本上有的内容,就会导致课堂枯燥乏味,自己教得费力,学生学得辛苦,教学效果甚微。

教材作为教学的基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教学的唯一依据。在后课标时代的今天,教材更多的要起到平台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打破“教材至上”的观念,要突破教材,根据教与学的需要,大胆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或拓展。

(三)课堂活动的异化

在一节《一一间隔排列》的小学数学课上,教师让学生将两种物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成“间隔排列”,然后让学生观察,从而发现并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事物个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课堂上的这一设计甚是新颖,学生将两种事物有的用字母表示,有的用数字表示,还有的用文字、图画、图形等表示;排列的行列中有的两种事物的数量相等,也有的两种事物的数量不相等。就在学生大脑高速运转、专心致志地探索间隔排列的规律时,教师看看时间,一句“时间到”,然后让学生停止探究,开始向学生讲解教材上的内容。这样,就逼迫学生放弃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停止运转,以至于课堂缺少交流和思维火花的碰撞。因此,对事物间隔排列的规律,学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教师奉行课堂“时间至上”,在预设的时间安排束缚下匆忙完成教学,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合理分配时间,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让课堂教学得到有效延伸与拓展,使得本应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黯然失色。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摒弃“时间至上”的观念,合理安排时间、机智地调整预设、智慧地组织教学,尽可能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感受更多、体验更多、收获更多。

(四)主体地位的异化

在一节《铃儿响叮当》的音乐课上,教师共安排了四大环节:学唱歌曲、表演歌曲、欣赏、小结。其中学唱歌曲环节花去近35分种,教师利用录音机,一句句、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反复教唱。这样的教学方法单一、落后,本该是学生最喜爱、最乐意上的音乐课,却变得索然无味。而且,听到下课铃响,教师却说:“占用大家几分钟的时间。”然后兴致勃勃地继续执行预定教学任务:男女生赛唱、用不同打击乐器编创乐谱、表演歌曲、课堂小结。但每个环节都是蜻蜓点水般点到为止,而没有深入。

纵观这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没有享受音乐,而是声嘶力竭地唱、歇斯底里地演、无可奈何地熬。这样的状况就是教师“唯任务至上”的教学观所致。这种观念使得课堂教条、死板、拖沓。

虽然每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但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特点、学习需求,机械地执行教学预定任务。教师应破除“任务至上”的课堂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控课堂教学的内容、目标、环节、时间、过程等因素,使课堂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二、教学行为失范问题探析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也对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造成影响。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一旦失范,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一)职业角色失范

理念是航标。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回味以上几节课,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课堂效率低。之所以会陷入如此困境,其中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教师教学理念陈旧落后,设计教学方案时没有摆正自己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位置,没有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

(二)教学方式失范

思想是灯塔。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结果。回顾上述的课堂教学,照本宣科、按图索骥、胶柱鼓瑟。出现如此窘境,原因在于教师墨守成规,没能把教学过程演绎成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教师要让静态的文本变成动态的语言、沉闷的课堂变成多彩的舞台、单调的声音变成美妙的“交响乐”,给“干瘪”的课堂注入一泓“活水”,引起整个教学过程的“共鸣”。

(三)教学规律失范

方法是关键。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形态。纵观上述课堂,多数是以讲代学、以问代学、以练代学。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教师没有遵循科学的教学规律,没能使教与学和谐、学与教统一。教师在教学中,教中要包含着学,学里体现着教,二者共处于教学过程之中,进而达到和谐共振的最佳效能。

三、高效课堂构建措施

在课堂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如何摒弃浅薄和浮躁,涤荡积习与时弊,构建高效课堂?

(一)弹性设计教案

要上好一节课,教师往往需花费数倍于课堂的时间去设计教案。在设计教案时要掌握以下要点:

1.因学而教

以学生为主体,预留充分的探究空间,让学生自由学,生成问题;以问题为主线,构建合理的导学框架,促学生自主学,形成思维;以有效为目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学生自觉学,养成习惯。教师做到补位不缺位、到位不越位。

2.弹性设计

设计时,要吃透课标和教材,了解学生和自己,精心安排,对教学行为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大块设计,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全面的把握;预留空白,对教学活动有一个有益、有效的拓展,做到精心但不精细,不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安排得丝丝入扣,让生成无立锥之地。

3.充分预设

设计时,要充分预计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可能提出的问题与争论,甚至错误),要充分预计好“意外”打乱教学节奏、“生成”偏离预设轨道时的应对措施,以便更好地驾驭课堂,让预设与生成共舞。

(二)深度挖掘教材

在教学时,教师要灵活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优化处理、充分深入地对教材进行开发创造,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功能和使用价值。

1.深研课标

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标,在深刻领会其精神的基础上将自己视为一个研究者、学习者,沉下心来细读、细品,想方设法让自己读进去,读出真知灼见;想明白,优化教学策略;走出来,建构教学模式。

2.深钻教材

每篇教材究竟要教什么,为什么要教这些,是教师拿到教材在进行解读时首先要思考的。教师要领悟编写者的意图,从编写者的角度去解读教材,挖掘资源,设计教学。

3.深挖资源

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是编写者经过深思熟虑,精心编排出来的,是众多专家、学者反复审定通过的。教师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的深层资源,让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

4.深谙特点

教师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亲近教材,用学生的眼睛去发现教材中的亮点和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领。

(三)精心组织活动

在教学时,教师要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丰富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的渠道与途径,给予学生发现、创造的机会与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动手、动口、动脑,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目标

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及活动价值在哪里,这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首先要思考和明确的。只有明确了这些问题,让学生明白“为何而动”,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加强指导

教不仅要在活动开始前交代清楚活动的要求、程序和规则,而且要在活动过程中平等参与,当学生活动出现偏离、混乱、困惑时给予引导。只有加强指导,让学生明白“如何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

3.选准方式

恰当的活动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活跃其思维,而且能缓解学生由于紧张的智力活动带来的疲劳, 使学生的心情得到放松,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只有选准方式,让学生“因趣而动”,才能拨动他们的心弦, 活跃他们的思维,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4.优化评价

对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对他们的影响非常重要。只有优化评价,让学生“主动去动”,才能提高活动的效率,深化学生的认识,升华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能力,让过程与结果共美。

课堂不只是实现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活动场所,更是师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场所。作为教师,应该把握学科特点,从生命的高度指导教学行为,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认知的收获、情感的体验、生命的感悟。

参考文献

[1]汪四涯,汪福堂.关于教师备课模式改革的思考[J].云梦教育科研,2004,(03).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第6篇

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二、教学目标: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措施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要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要认真,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年平均每周听课二到三节,促进自己的教学

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第7篇

摘 要:教师要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知;要联系生活设计数学教案,将新知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巩固新知时,要返回生活现实,设计“生活情境”,用生活中的例子对新知进行巩固和应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教育;生活化;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7-0061-01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生活情境入手,将蕴含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数学学习信心。本文对此进行相关研究。

一、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知

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教师备课时要有意识地借助生活现象,将其与相关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在教学新知之前,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切入点”,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进行导入。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现象产生“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从而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例如,教学“认识射线”时,可设计如下情境:拥有神奇口袋的机器猫小叮当从口袋掏出一把手电筒,想看看光到底能照多远。他将亮着的手电筒放在地面上,然后兴致勃勃地去寻找光的终点,可是走了很久,始终没能找到。看着小叮当沮丧的模样,学生们兴致盎然,认为可以把手电筒的光线看成一条射线,并带着“射线有多长”的疑问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

二、联系生活揭示规律,设计数学教案,学习新知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怎样让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学好数学呢?这有赖于生活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要联系生活设计数学教案,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事物,找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教师要创造性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融合在一起,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勾勒出“生活画面”,把学生带入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观察、实践来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逐步提高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等能力。要让学生由导入新知时产生的疑问“为什么”入手,一步步地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探索出答案,得出“原来如此”的知识结论。例如,教学“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由于学生已熟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乘宽,因此可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拿出一张呈平行四边形的纸,使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得到一个长方形。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后感悟到: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剪完以后再拼一拼,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并认识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联系。这时候,教师追问:只有这一种剪法吗?还有其他剪法吗?共有多少种剪法?为什么?慢慢地,学生找到了答案: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所以有无数种剪法,只要沿着其中一条高剪就可以。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用画虚线的方式表示剪法,并在平行四边形上标出拼完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最后,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就这样,学生轻松、顺畅地找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其思维过程如行云流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探索出奥秘,感受到探索过程中的无穷乐趣。只有经历这样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才更加深刻。因此,创设生活情境,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有效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而提问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按照科学的探究程序形成清晰的思路。

三、设计“生活情境”,返回生活现实,巩固新知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很少将注意力放在数学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上,以致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解决不了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乐趣和作用。首先,应运用实物创设情境。教学“认识角”时,先拿出学生平时常见的实物,如剪刀、三角尺、闹钟等,让学生指出这些实物的哪些部位构成了角,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然后,教师让学生用三角尺的角在自己的手心上点一点,学生会觉得有些痛,因为角是尖尖的,再让学生摸一摸角的边,是平平的、直直的。学生通过这种实物操作,可以轻松地理解“角有一个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进而识别什么样的图形是角。其次,运用实例创设情境。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以乌鸦喝水的故事导入。乌鸦喝不到水,便采用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向瓶子里丢石子,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这样就能喝到水了。在数学学习上,学生也要学会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因此,由生动的故事导入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l学生产生运用策略去解决一个个数学问题的欲望。

四、结束语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本质,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学习数学、认识数学。学生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教师都要鼓励和引导他们结合实际,去解决一些与知识有关的生活问题,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作者简介:庄梦婕(1987-),女,江苏昆山人,二级教师,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傅旭刚,吴少玲.新课程下小学优秀数学教师提问行为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06).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第8篇

一、“情境”是数学教学亮丽的包装吗?

对教学情境的关注是新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中的核心话题。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于是,在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中,华丽的包装加上精彩的语言,再借助媒体的辅助,“情境”成了扮美课堂的亮点。细细品位有些情境,总让人产生异样的感觉。 在《有趣的图形》教学中,有位教师先用课件出示了一副美丽的森林场景图,然后师声之间展开如下的对话:

师:同学们,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三个可爱的好朋友。大家想认识他们吗?(在学生不知教师所指何物时,课件演示:草地上跳出一个“长方形”、荷叶上蹦出一个“正方形”、树枝上冒出一个三角形、林荫路上跑出一个圆形来……课件演示的同时,教师还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旁白描述)

师:大家喜欢这些图形吗?

生(集体大声地):喜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为什么要从森林里跑出来呢?学生真的喜欢这些莫名其妙的不速之客吗?静心反思,这样的情境除了外表华丽花俏、吸引无意视线外,对于激发学生的有效兴趣、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诱发学生的探究潜力是毫无裨益的。于是,人们不尽要思考:情境只是数学教学亮丽的包装吗?

什么是情境?情境是联系生活现实与数学逻辑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将凝固的课程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命形态的重要载体。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依托情境的创设必须达成以下三个目标,即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探究的积极情感、提供学习的智力背景。鉴于这样的考虑,教师在预设课堂情境时应避免步入“形式化”的倾向,特别关注那些对学生而言是富有现实意义的、同时又与教学内容具有关联的问题事实。把这样的问题事实借助适当的载体呈现课堂现场,便能构建一种真实开放、动态生成的问题情境。

二、“生活”是数学内容唯一的底色吗?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现实”。因此,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课堂里,数学和生活得到了有效的融合与链接。但是,有的数学课堂中,“数学”和“生活”的本末似乎有些倒置,“生活味”在一定程度上淹没了“数学味”。 一位老师上《找规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搭配的价值,组织了如下的教学活动:

(1)引入:出示周一的菜谱(肉丸子、青菜、南瓜)让学生进行一荤一素的搭配,初步感知搭配的意义。

(2)展开:出示周三的菜谱(排骨、黄鱼、白菜、豆腐、芹菜),再让学生一荤一素自由搭配,体验有序搭配的优势。

(3)巩固:出示周五的菜谱(肉丸子、虾、白菜、豆腐、冬瓜),让学生思索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有什么规律?

(4)应用:超市购物(在众多商品中选一瓶饮料、两样主食、三样副食),应该说,整节课弥漫着浓郁的“生活味”。

然而,尽管学生始终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研讨数学,但是研究排列方案时学生为了写下这些菜名、交流排列方案时老师为了板书学生的搭配结果费去了大量的时间。试想,这些时间花的值得吗?整堂课看到的是菜名,说出的是菜名,写下的还是菜名,学生由于这些美味所引起的生理性条件反射可想而知。尽管学生在选择搭配时显示出了灵性和活力,课堂的学习氛围也洋溢民主平等,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数学的应有价值在这种趋向变异的生活化课堂中,显得苍白无力。难道,“生活真的是数学内容唯一的底色吗?

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但并不等于把“生活化”作为数学教学的唯一追求。既然说“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课标语言)那么,数学教学过程就可以实现如下的模型概括: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问题——生活问题。这就是说,数学教学需要一定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但这里的生活化情境应该是有选择的?因为“数学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课标语言),所以,“生活化”应该散发浓郁的数学味,避免步入虚幻空洞和纯粹稚拙的形式化误区。

三、“生成”是顺利执行教案的障碍吗?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机械的执行预先设定的教案,而是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富有创造性和差异性的真实发展历程,从而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立足学生现场思路,灵动组织教学进程,真正满足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需要。可是在实践操作中,很多教师的潜意识里还是信任自己的预设程序、害怕学生的现场生成。他们认为学生在课堂现场的即时生成,会成为阻挡预定方案顺利推进的障碍。 有位老师教学《认识人民币》时,问学生:“小朋友,你们能不能把桌上的人民币分分类?”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各抒己见。

生1:“我是这样分的,纸做的分一类,硬币分一类。”

师:是这样啊,也可以。(老师眼中似乎有些失望)

生2 :“我是这样分的:一分的归一分的,二分的归两分的,一角的归一角的,一元的归一元的……”

师(迫不及待的):“你可能没有听明白老师的要求,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2 的小手依然高举,似乎还有话要说)

生3 :“老师,我是把这种的放在一起(似乎是按版本),那种的放一起。”

师:“可以这样吗?”(老师愈发失望)

生4 :“老师,我是这样分的,把元的分一类,把角的分一类,把分的分一类。”

师(双眼放光):“啊!你说的太棒了,你的想法与老师一模一样,大家给他鼓鼓掌。”(兴奋、激动溢于言表)解读学生的个性化分法,笔者最深的感受是这里闪耀着智慧磨擦的火花、绽放着思维灵动的光芒、喷薄着探索研究的趣味。但是,这些精彩真实的现场生成,由于教师现代设计观念的缺失,被轻描淡写地化为乌有了。对这位教师而言,只有符合他原先预设的分类思路,才是有效的思路,才是教学进程顺利推进的枢纽契机。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人教版 四年级 数学 平行 相交 互相平行

一、探究新知:

1、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1使学生猜想在同一个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一个平面上任意画两条直线有什么特点?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么样的?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

1.2使学生画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

2、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2.1展示各种情况

2.2进行分类

①小组汇报分类情况。

②引导学生分类。

二、场景设计:

1.揭示平行的概念

这几组直线就真的不相交了吗?怎样验证?

在数学上,像这样的两条直线就叫做平行线。(板书:平行线)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行线?

将这两根小棒想象成两条直线,(摆在同一个平面上),它们平行吗?(摆在不同的平面上)现在呢?为什么?

这两根小棒不在同一个平面上,难怪它们既不相交,也不平行。所以,我们还要给互相平行加上一个条件:“在同一平面内”。

现在,谁能完整地说说,什么是平行线呢?

要判断一组直线是不是平行线,要具备什么条件?我们还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小结: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会出现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其中,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揭示垂直的概念

咱们再来看看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

这几组两条直线相交有的成直角,有的是锐角,还有的是钝角。

你认为在这几组相交的直线中哪种最特殊?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

怎么证明这几个是直角呢?

像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怎么样才互相垂直?(出示互相垂直的概念)

如图:我们可以说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还可以怎么说?

直线b和直线a互相垂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也可以说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

小结:我们已经探讨了在同一个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

3.本课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说给同学们听听。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分类活动,认识了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同的位置关系,其中两种比较特殊的是平行与垂直。

三、板书设计:

平行与垂直

两条直线的 不相交---平行

(在同一个平面内)

位置关系 相 交---垂直

四、总结:

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及角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何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如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发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并得出结论?本课主要通过预习观察、合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去感知、理解、发现和认识。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发现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不同情况,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相交情况的想象,对两条直线永远不相交的想象等等。围绕这些目标,我在设计教案时努力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预习的情境,感受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本课在设计导入时,从游戏入手,把学生课堂上将要学习的知识延伸到课前,让学生课前仍两支小棒的位置关系,其实学生在生活中把小棒碰掉在地上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让学生根据两支小棒的位置关系来想象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也是可能的,但真正去扔小棒得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发生平行和垂直的机率很小,于是我让学生在桌子上任意画出两支筷子的位置关系,课上根据所画出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来引入。这样设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另外也是为了让学生养成操作的习惯。在学生自己确定了想法之后,再在小组中交流。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在小组中进行整理,选出不同关系的直线进行展示。

2.以分类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会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

在设计教案时我们大胆地让学生以分类为主线,通过小组分类,汇报,再根据学生分类的不同情况,让学生把思维局限在两个种类中,这样学生会出现找不到家的或找错家的情况,抓住这一时机进行梳理分类,通过班级争论、教师点拨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复杂多样的情况中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通过两次分类、分层理解,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研究意识。这样学生们也经历了一个从个人──小组──全班的逐层递进的过程。学生把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具有一定不可预料性,大致设想有三种。

在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积极讨论下达成分类的共识,即相交一类、不相交一类。这样就顺其自然地引出,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它们互相平行。在这里进一步提出“在同一平面内”,教师利用自制教具进行演示,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从相交后形成的角度来看,让学生找到一种最特殊的情况――相交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从而引出互相垂直的概念。

引导学生用工具验证相交后成直角的现象。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使数学生活化,从学生的身边发现数学知识。找到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进一步在生活中发现垂直与平行。

3.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完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意识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3.1学生根据所画的情况找出两种直线的位置关系,体现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2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体现在小组中进行归类整理,展示分类情况。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第10篇

一、有效预设。激发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新课程理念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就是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根据学情和教材安排特点来灵活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及安排顺序可做一定的取舍和调整,不能把教学内容定得太窄、太死,不能用老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包办学生的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心巾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捕捉促使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契机,例如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当按照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时,发现学生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于是,我就及时调整预案,将原先设计的小步子的提问调整为开放性的问题,

“关于人民币,你知道些什么?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不仅大致覆盖了教科书中的知识点,而且还生成了许多新的课程内容。像有的学生说:我知道10元人民币上画的是;有的说:人民币上还画有桂林山水、三峡风光等很美的风景;有的说:5角、1元人民币上画有少数民族人物像;有的说:拿一张人民币对着光可看到藏在里面的图案,那是防止坏人造假人民币用的,等等。教学这样一调整,不仅学生的直接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了系统化,而且还通过课堂的小舞台,展示了学生们在社会的大课堂里获得的其它知识,学得既轻轻松松,又丰富多彩。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教学设计,只有有效的预设,才会为动态生成的多样化、深层次提供广阔的舞台。

二、运用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使教学富有智慧

数学教学资源包括静态的数学资源(如教材等)和动态的数学资源(如教师的教学机智、突发事件等)。为使数学课程从静态的知识型向动态的生命型转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二度加工”,整合乃至放弃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富有智慧。当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更需要教师在预设中多做一些准备。例如,教学“角的认识”时,让学生选取身边的材料做直角。我们预设学生做直角的方法是多样的:画、折、围、剪、拼、找……都可能出现。如果仅用身边的学习工具展开活动,无疑限制了学生的想像。于是,我们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游戏棒、水彩笔、细绳、直尺、长方形纸、剪刀、三角尺等材料,还为学生提供了钉子板、不规则的纸等材料。课堂实践表明,有效的教学资源为学生个性化的操作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只有有效地开发教学资源,并能智慧地处理,才能成就一节好课。

三、设计不同层次的开放性练习。多角度、多方面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为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教学中强调生成的动态性,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的再创造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这是动态生成的重要保证。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作业有把握地调整和变更,充分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实例,设计每个同学都有参与机会的开放性练习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时,教者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计这样的开放式练习题:“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熟悉的情况,设计一张统计表。”这样,从预设教案到动态生成,学生在“猜想感知一练习验证”的学习过程中,就能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角度、多方面地探索新知,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四、应用发展,开放延伸

不论课堂如何展开,如何推进,它总要有结束。这一环节,重要的是让学生敢于和善于思考、去联想、去猜测,至于结论如何、是否正确已然不是那么重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至少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延仲到蜾后的思考和探索,而且可以延伸到下节课或以后的学习中,其目的是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利学的思维方式。如在学习了《立体形的认识》后,我布置学生问去观察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力体,正方体、圆桂和球状的,并想想这些物体可不可以做成其他形状,为什么?学生完成这个作业的热情很高,并且得到了多种不同的答案。有的学生说,硬币是矮圆柱窬易存放,如果做成长方体或正方体会捌坏衣服的口袋。有的学生说,汽车的轮胎是圆的,如果做成方的,汽车不但开不快,还有翻转的可能。还有的学生说,我想设计一个球形的电视,使坐在任何一个方向的人都能清楚地看到。这项作业不但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更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制定“网柱的体积”一课教学计划时,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可能已经知道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起码要预没两种教学方案:对计算公式未知的学生,该如何引导自主探索?对计算公式已知的学生,又将如何引导进一步确认并追溯公式的来源?同样,当学生把圆柱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后,南于各人的视角不同,推导公式的过程也会有所不同。学生可能将其视作底为(圆)、高为的长方体,也可能视作底为(侧面积的一半)、高为的长方体,还可能视作底为(纵截面的一半)、高为(圆周长的一半)的长方体。教师只有尽可能地预设各种可能,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

上一篇:我的空中楼阁教案范文 下一篇: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