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4 03:41:38

博士毕业总结

博士毕业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相关因素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一方面体现了高等学校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很强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学术型人才,博士毕业生应具备宽厚的专业科学知识和技能,善于梳理和提出问题,具有很强的独立从事研究工作能力,并做出创造性贡献。近期我们对本单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本次调查,对于促进博士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博士培养质量调查的过程与方法

对本单位博士培养质量调查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有:

(一)博士论文质量调查:以每三年为一个时间段、每一时间段选取1篇博士学位论文,选取国外相应学科方向的博士学位论文。学科内部成立专家组,对论文进行评价,形成博士学位论文纵向比较评阅意见综述和博士学位论文中外比较评阅意见综述。

(二)针对应届博士毕业生进行博士质量问卷调查:随机抽取本年度应届博士毕业生(按毕业生总人数30%抽取)进行问卷调查。

(三)针对博士博士生导师进行博士质量问卷调查:随机抽取本单位博士生导师(本单位博士生导师总人数的20%)进行问卷调查。

(四)针对往届毕业博士生进行博士质量问卷调查:在本单位已经毕业的所有往届毕业博士生中,分别抽取已毕业博士总人数的30%进行调查,根据文件要求,抽取时尽可能考虑样本的职称和毕业时间的分布。

(五)博士质量调查访谈:分别对本单位博士生、博士生导师做访谈,并做好记录。

二、博士培养质量的总体评价

(一)对毕业博士知识基础、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分析

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认真分析后认为,本单位毕业博士的知识基础比较扎实、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知识水平较高,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毕业博士的科研能力较强,100%参与导师课题,对课题的贡献率平均达到70%。

(二)对本单位毕业博士的学位论文与国外相应博士论文质量的比较分析

在学位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方面,本单位的博士论文能紧密联系行业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并且基本实现了与国际研究热点的接轨,部分论文甚至具有若干年的超前性。

在对本单位或相关领域的综述与总结方面,本单位的博士论文能较完整地介绍相关领域积累的理论和知识,较好地描述学科的发展动态。但是,可能由于在国外更容易经常参加国际会议并与国际上著名的科学家直接交流,一般国外的博士论文对相关领域理论和知识的总结更加完善,认识和分析也更加深刻。

在论文工作的创新性方面,本单位博士论文一般均能提出2-3个创新点,除影响因素探索和工艺条件优化外,研究工作能够揭示一定的作用机理和反应机理,并且能够为开发新产品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在论文体现的理论基础与专门知识方面,本单位的博士论文能合理地反映博士研究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

在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方面,本单位的博士论文能体现出博士研究生们具有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但是在工作量上,国外的博士论文要更大些,对采用的技术,国外往往需要和其它相关技术进行比较,以便说明本人所选用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这一方面我们显得有所欠缺。另外,欧美国家的博士生似乎更善于利用文献上已经发表的理论或者数据支持他们自己的新发现和新观点。

在论文表达与总结提炼能力方面,本单位的博士论文大都能体现出作者具有较佳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真实描述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的严谨学风,但是从理论高度进一步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的能力略显不足。国外的博士论文更善于指出自己的研究结果和文献上发表的结论和理论之间的差异,因而对后续研究也具有更加重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三)对本单位毕业博士的发展质量的评价

目前毕业的60位博士毕业生当中,78.6%在高校工作,14.3%在研究所工作,7.1%在企业工作,在高校中担任副校长、学院正副院长、学术带头人、正副系主任,在研究所担任正副所长、责任研究员,在企业担任总经理等,这些具有较高职位的人数的比例达80%。并且这一特殊群体的人际关系很好。经调查,毕业博士认为博士就读期间认识的同学和朋友对其本人现在工作是否非常重要的认知度达80%。

三、博士培养质量相关因素分析

(一)导师队伍状况对学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分析

导师的科研成果:导师已有的科研成果与博士培养质量的相关度较大;在较好的科研基础上,博士研究能更加顺利地进行,研究更为深入,成果更为显著;导师的项目和经费并不是越多越好,需要有一个合适的比例,否则人手不够,博士研究生疲于应付导师希望完成的任务,培养质量将受到影响。

导师的国际交流情况:导师是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并且有意识地让自己指导的研究生参预国际交流对研究生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导师经常能将最新的会议论文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有意识地关心相关领域大师级人物研究小组的研究进展,对于活跃学生思维、开阔其视野、产生灵感等无疑有极大的好处。

导师的学术影响力:导师的学术影响力和博士培养质量的关系,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需要和导师指导方式相结合加以论述。如果是单一导师制,导师的学术影响力对博士生的质量影响会比较复杂,总的来讲,导师之前的经历及取得的成绩能很好地激励博士研究生,但是在中国的国情之下,如果导师的学术任职及称号越多,繁忙之下直接指导博士研究生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反而会影响博士生的质量。如果采用双导师制(正副导师),凭借导师学术团队的力量效果应该好得多。

导师的学术水平和道德水平:导师的学术水平和道德水平对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起十分重要的作用。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认为“博士导师对我现在的工作非常重要”的符合度达到86.4%。“名师出高徒”是颠覆不灭的道理。而所谓名师,自然也包括道德水平。

导师遴选制度:本次调查表明,有毕业学生认为应该加强导师的培养和提高,可见导师遴选的重要性。为推动学科建设,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应该就不断修订和完善博士生导师评审原则、申报条件、评审程序、硬性指标确定、评审专家组设置、约束机制等多方面向学校研究生处等有关部门积极建言献策,目的是通过各种实施办法与步骤,促进博士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同时调动了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二)严格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

坚持学位论文“ 盲评”制度。论文的评阅人由研究生处学位办聘请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对匿名学位论文进行通讯评议。所有通讯评议的结果均直接邮寄或密封送达学位办, 并实行一票否决制, 即有一名批阅人评阅结果为不允许答辩, 则学位办组织对论文进行复议。通讯评议全部返回并结果无异议后, 方可组织答辩。

(三)生源状况

生源状况严重影响博士培养质量,是得到较大公认的因素。其中生源的基础课基础差(如某些大专生背景的生源)或专业基础(如专业跨度大的生源)差,被认为是影响培养质量最为严重的因素。

(四)学生的国际交流情况

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加国际交流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交流除有参加国际会议、邀请国外学术团体或著名学者、教授来校讲学等传统方式之外,在电子信息时代,参加学术性的网上bbs讨论,直接与国外学者教授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学术问答也应该属于国际交流,并且应该大力提倡。

(五)师生比

合理的师生比无疑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重要作用。经实践表明,本单位合理的师生比被认为是1:3.5。

(六)导师指导学生情况

导师是否对学生悉心指导对博士培养质量起十分关键的作用。

(七)其他因素

博士质量监督系统如淘汰机制、评估机制、学科布局、图书资源等因素对博士培养质量也有较大影响。

四、建议与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博士生管理制度,特别是学校应加强奖励机制、约束机制、淘汰体制和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

(二)加大对导师的培养和监督力度。博士生导师是否能够真正站在学术前沿,紧跟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在较大程度决定着培养出来的博士的水平,应着力提高导师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应加强考核,对不符合要求的导师应做到能上能下,使博士生导师自觉强化对博士生的指导,确保博士生导师对研究课题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三)提倡设置跨学科课程。做到文理渗透, 体现知识的广博性;要努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开设新学科课程或是专题讲座,使研究生及时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热点问题、前沿内容。对大多数课程取消考试,实行报告结课制度,给博士以充分的实验研究时间。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应该更专业、更深入些,内容上不能太泛,绝对不能是大量地重复硕士所学甚至是本科所学内容,要把专业学习融入到研究中去。

(四)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倾力培养博士生的创新思维与精神。这方面可以学习吸收国外对于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和有益做法:例如,应保证博士与企业界的充分接触。国外博士一般所做的毕业专题是企业的攻关课题,企业会派代表对博士课题组进行定期的问询和答辩,之后企业代表与专家、教授和项目访问学者一起进行评议。

(五)强化学术氛围,加强国际交流,鼓励督促博士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参考文献:

[1]牛智有,廖庆喜.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措施[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10):166-168.

博士毕业总结范文第2篇

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开题报告、论文编写、论文上交评定、论文答辩以及论文评分五个过程,其中开题报告是论文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论文能否进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选题

毕业论文的题目要注重实用,以利用所学的理论、方法等专业知识在企业业务操作中的实际应用为主。可从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在企业实际运作中或者分析企业先行操作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或者是值得学习推广的环节并分析推广的可行性。

建议题目:

XXXX在XX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XX企业XXX的应用分析

XXXX在XX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XX集卡车队提高服务质量途径分析

XX集装箱码头堆场管理岗位提高效率方法分析 XX国际货运公司促销策略研究

XX企业开展业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二、论文格式 建议五段格式,即

一、公司及所分析业务、流程或方法等的简单介绍

二、所写理论知识的介绍或阐述

三、对所要分析的业务、流程及方法等进行分析

四、提出改进措施、建议或者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博士毕业总结范文第3篇

调查耗时长达半年,主要涉及毕业生就业起薪、择业规律、职业适应能力三方面内容。经过数据分析,报告总结出大学生初入职场状况。

1、毕业后,第一份工作起薪凭借什么来定位呢?

这份针对浙江大学XX届毕业生的调查结论显示,学历对起薪有较大影响,学历越高,起薪也越高。另外,性别、地域、行业、单位性质和工作岗位类型都是影响毕业生起薪的重要因素。

2、不同专业,起薪差距相当大。

3、从性别上看,男性与女性起薪差别不大。

本科毕业生男女起薪差距为520元,毕业研究生男女起薪差距为826元。在事业单位或者当公务员,男女工作收入差不多。但如果是在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就业,起薪差别会比较大。 受调查者中,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为2732元,毕业研究生中,硕士生为3721元,博士生为3765元。本科毕业生与毕业研究生相差1000元左右。但是,通过数据也发现,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差距不是很明显。

针对这种现象,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金海燕分析认为,本科生阶段学生接受的一般都是通识教育,或者说是素质教育,针对社会上的产业或行业知识所学不多,入职后上手较慢,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因此相应的薪酬会低一些。硕士研究生对一个行业算是已经入门了,而且去企业的多,薪酬比较高是可以理解的。博士研究生目前看来薪水不是很高,但可以预期的是,它今后的增长曲线会更陡。金海燕说,博士毕业生起薪不是很高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毕业后进高校、研究单位工作的比例最大,这些单位起薪一般都不如企业高,但随着资历加深,博士的科研提成等收入进来后,其薪酬优势会逐渐体现出来。

4、期望与实际薪酬差最高达1393元。

求职前,你对月薪的期望值是多少?调查表明,大学生对薪酬期望还是偏高的。

记者从报告中发现,不同专业背景的毕业生,月薪期望值参差不齐。以本科毕业生为例,浙江大学材化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薪酬期望值较高,均值在4300元左右。信息学院、电气学院和外语学院次之;理学院和人文学院最低,均值在2900元以下。

月薪期望值与实际月薪(不包括年终奖)之间,材化学院、外语学院和教育学院的毕业生差距最大,期望值高于实际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材化学院的毕业生以1393元差值位居第一;理学院、信息学院、人文学院的毕业生较实际,月薪期望值和实际值之间差距在500元以下。

5、期望越高,往往失望越大。

博士毕业总结范文第4篇

一、在研究生选拔上,热爱中医是前提,立足临床是核心

临床型中医研究生培养目的必须是将来能在临床第一线运用中医技术服务大众。在导师选择研究生时,必须强调学生对中医的热爱与自信力,如果没有这一前提,学生就不会主动去学习掌握中医知识与技能,而仅把三年的学位培养作为自己获取高一级职位或留在高一级城市工作的资本,缺乏主动钻研中医基础理论、经典著作和临床技能的动力,也就根本谈不上提高自身中医修养与中医临床能力。临床研究生的培养是为将来担负中医临床工作培养人才,故临床能力的培养是整个学位培养的核心内容,离开了临床这一核心内容的培养,让学生三年的培养周期仅围绕导师的某一课题度过,或做实验,或做流行病学调查,而没有让学生有机会到各个相关科室第一线进行临床管理与诊疗,那三年培养周期结束后可能成为“只专不博”或空有其名的硕博士,其实际临床能力甚至不及长期工作于临床一线的本科生,而由于有硕士学位,这类学生毕业后又往往自视甚高,不肯担任住院级临床工作,不愿从临床第一线做起,猛补自己临床实践能力的不足,而成为类似于“鸡肋”的“人才”,这将影响中医的发展,也是临床中医人才培养的失败。

二、在研究生培养方式上,学生广泛自学与导师言

传身教相结合,着重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我曾是一名上海中医学院五年制临床博士研究生,感谢我的导师陈湘君教授,她为我设计了一种立足临床,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培养模式。在研究生第一年,我即开始跟随导师门诊随诊,同时导师又推荐我跟随我院内科名家胡建华、姚培发等其他内、外科老中医学习,熟悉常见病及专科病症的中医临床诊治方法。第二年开始,我即赴西医单位专科病房与门诊学习,跟随西医风湿名家陈顺乐、顾越英教授学习专科的西医诊治方法及实验室技术。自第三年开始,我参与完成了上海5家三甲医院119例皮肌炎的中医证型及预后的家庭访问及统计,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了自已中医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的毕业课题设计,同时以此申报国家中管局课题获得成功。在进行科研课题的同时,完成了两年的内科一级科室,包括急诊、心监、功能科室及风湿病专科病房的实习,实习时基本独挡一面地参与床位管理、门诊及科室一线值班等住院医师工作,通过两年的锻炼,临床能力基本达到了高年资住院医生水平。故在毕业后很快适应内科门诊及专科病房工作,顺利晋升主治医师。从我的培养历程来看,除了在导师指导下的中医理论与技能的学习外,更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研究生期间除学校规定的课程外,还借阅了大量的中医著作及本专业西医著作,边学习边实践,将学科的中西医理论基础知识在临床中加以消化实践,逐步提高自己的临床思辨能力。我觉得我的以自学与名家带教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值得推广的,虽然我当时是五年制完成的临床博士生培养,时间相对于三年制的硕士生培养较宽裕,但如果现行的三年制临床研究生的培养参照我的培养内容,将临床实践的时间扩大到两年,并希望能够尽量涵盖所有与专科相关的临床科室的轮转,适当压缩理论课时间,将理论课学习与课题设计与完成的内容穿插到两年的临床实践中,强调学生自学与广泛阅读相关专著的培养内容,这样,或可收到良好效果。

三、在临床技能培养中强调胆大心细、虚心求教,要学会沟通技巧

要培养出一个临床型研究生,不仅要着重培养其胆大心细的工作作风,并要适当培养其沟通技巧,既要能虚心向上级医师请教,更要勇于实践思考。只有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决断力、洞察力,这样才不会失去寻找蛛丝马迹的临床诊断依据的机会,又不会因为纠结于一些不必要的问题而耽误治疗时机。建立良好沟通的前提是每个医生能够做到换位思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一切从病人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自我利益或面子出发,这样一定能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反过来也会提高诊治的正确性并促进诊治的依从性。

四、在毕业课题选题上,做到科研与临床紧密结合,并学会临床病例总结技巧

临床研究生与一般临床医生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已经经历了科研思路的培训和科研技能的培养,对于临床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应该学会带着科研的眼光去看,去钻研,从中总结规律,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对临床病例的收集和撰写也会主动进行归纳总结,而不是流于形式盲目书写。在临床病例总结中,寻找用药有效的规律,或临床现象的规律,从而提高自己的诊治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研课题的申报或撰写高水平的临床学位论文。在此方面的培养上,导师的指导作用相当重要,因为许多临床型研究生多是应届毕业生,既缺乏临床经验,又缺乏科研思路,加上刚开始临床,临务一多,很容易流于形式地完成一般住院医师的病史书写,就算完成临床实习,却又缺乏钻研精神及总结能力,而导师站在自己的高度可以高屋建瓴地为学生指明需要深入研究或总结的临床经验及临床现象,确定目标后让学生围绕相关主题进行文献检索、技术培训及临床病例收集。故培养导师的作用不容小视,其前提是导师必须有一定的科研精神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在研究生培养上能够有一定的时间精力保证。

五、学位考核与平时工作相结合

博士毕业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博士学位论文;国际化评审;评阅意见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235-02

一、国际化评审的重要意义

博士培养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人才素质和科技水平,而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是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博士论文国际化评审,即论文采用全英文书写,主要由外籍专家评审,并采用全英文的方式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对博士论文进行国际化评审,有利于比较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以评审促进博士培养质量和学位论文质量提高,从而培养出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同时国际化评审有利于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国大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因此,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的国际化评审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探索国际化评审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一些高校花大力气建设了一批全英文专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到我国攻读全英文博士学位。有些高校甚至聘请了国际知名外籍教授担任全职教授或兼职博导。这部分博士生毕业全部撰写英文论文。采取国际化评审的方式,更符合这些师生的实际需求。

其次,众多高校与国外高校合作建设了一大批双学位博士生项目。试行博士论文国际化评审,有利于博士生的培养标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同时也吸引了国外优质留学生生源来我国攻读双学位项目。

三、国际化评审的实践背景

此前,国内少数高校曾进行过博士论文国际化评审的尝试[5],但是并未有大范围的实践。国内对博士学位论文的国际化评审方式尚处于摸索阶段,尚待完善和改进。因此,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学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国际化评审实践为借鉴,通过分析和总结,试图为今后国内的博士论文国际化评审探索提供参考。

我校的生物学科近年发展迅速,在教育部第三次学科评估中位列第三,且博士培养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因此生物学科成为我校985三期试点国际化评审的学科之一。本文以该学科进行的博士论文国际化评审为例,通过分析专家的评阅意见,力求从国际专家的评阅意见中总结出先进经验,为今后提高博士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四、评审的侧重点分析

参加评审的既有来自德国、英国、美国等国的欧美专家,也有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亚洲专家,还有来自欧美著名大学的华裔专家,以及国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通过对总计32份国际评审专家的评阅意见的分析,发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评阅的重点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侧重点的不同。

生命科学是一门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实验科学,讲究的是发现未知,各国专家都关注论文的创新性,以及创新的实用价值。不过专家们评阅关注的点各有不同。

(一)欧美专家

欧美专家往往会对论文的研究领域、研究目的、研究策略、实验步骤、实验结果逐一细致分析,指出闪光点。欧美专家关注作者作为独立的研究者,选取合适的实验方法,并熟练运用,使之为解决科学问题服务的能力,并同样看重课题合作研究者对文章的贡献。欧美专家不光看重论文作者作为第一作者完成的研究,也看重作者作为第二甚至第三作者,协助他人完成的相关课题。尤其重视作者是否在本领域内影响因子高的SCI期刊上发表了论文。同时,欧美专家尤其关注英文的写作,特别是摘要和前言的写作。大到文章的结构,语言的陈述,小到图表图例的格式,参考文献的标注,语法和拼写错误等,都会在评阅意见中指出。

(二)亚洲专家

亚洲专家会详细分析作者的写作和实验思路,并同样关注作者的科研水平,包括对所研究领域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和欧美专家相似的还有,亚洲专家同样重视作者在影响因子高的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对论文的写作细节的关注度也和欧美专家类似,也都提到了前言和摘要的写作,用词的准确性,图表图例、参考文献、语法和拼写错误等。不同的是,亚洲专家尤其关注论文的实验部分,设计是否合理,数据是否充分,结论是否有说服力等都是关注的重点。并且,亚洲专家往往会关注作者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三)欧美华裔专家

欧美华裔专家和亚洲专家相似的是,也会详细分析作者的写作和实验思路,并同样重视论文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作者对本研究领域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也是华裔专家关注的重点之一。这和欧美、亚洲专家也类似。华裔专家也重视作者发表的SCI论文,但程度不及欧美和亚洲专家。虽然所有参加了国际评审的博士生都发表了较高水平的SCI论文,但是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华裔专家的评阅意见中提及了SCI论文。而绝大部分欧美专家和亚洲专家都对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有所提及,并把发表SCI论文作为博士生科研水平的重要体现。华裔专家特别重视的是论文的独创性、工作量以及研究深度。华裔专家还重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写作细节如拼写和语法错误等也有提及。不同的是,华裔专家往往会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国内专家

国内专家和国外专家相似的是,关注作者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且关注论文实验的设计和的分析,以及论文涉及的工作量和研究成果的现实意义。和华裔专家相似的是,国内专家一般也会提出对下一步研究方向的建议。和国外专家明显不同的是,评阅意见中几乎不提及作者发表的SCI论文。国内专家会对论文写作上的细节有所关注,如指出图表和图例的标注错误,但是对英文用词的准确性,拼写和语法错误等,未有提及。

五、启发与思考

一方面,多份海外专家的评阅意见提到论文已经达到国外知名高校授予博士学位的水平,这表明国内生物学科博士生的培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同时虽然各国专家的评阅重点有所区别,但是所有专家都特别重视论文的独创性。独创性既包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科学问题,又包括提出创新的观点,使用创新的方法,得出新颖的结论。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博士生培养的重点。

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各高校都对博士毕业有发表一定水平的SCI英文论文的要求,但是,从专家的评阅意见来看,国内博士的英语写作能力尚待加强。除个别专家提到论文作者的英文流利外,其他都曾详细地指出作者用词、拼写和语法的错误。因此今后在博士培养中,撰写英文论文的能力需要作为一个培养重点。目前我校已经开设专门针对博士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旨在提升博士生撰写英文学术论文的能力。

综上,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国际化评审是博士生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必要准备。国内博士论文虽内容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因此,今后应该继续推进和推广博士论文国际化评审,努力学习国外培养博士生的先进经验,提升博士生培养的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马莉萍.浅析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及主要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131-135.

[2]吴太山.匿名批量和国际化评审学位论文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0):123-125.

博士毕业总结范文第6篇

目前我国会计论文主要分为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学术论文又称科研论文、研究论文、专题论文,是会计学界和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及科研人员总结科研成果,送交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学术出版社或学术会议发表或宣读交流的论文。

毕业论文主要是指学位论文。在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完成论文写作。学位论文是各类毕业生或同等学历人员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而写出的论文,即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等。对于学士论文,要求能较好地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技能,解决不太复杂的课题;对于硕士研究生论文,要求能够充分地反映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对研究课题要有一定的见解;对于博士研究生论文,则要求反映作者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在该学科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在理论研究上有突破,形成创造性成果,对会计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外,毕业论文还包括在我国接受高等专科教育财经类学生的毕业论文。版权所有

二、会计论文作用和特点

(一)会计论文的作用

1.会计论文的写作是会计研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会计研究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发展,广大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及会计学者,紧密结合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围绕贯彻执行新《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通过撰写会计论文,对企业会计制度转轨和企业改革(如兼并、破产、关闭、出售、公司制改建、债转股、上市、股份合作制、企业集团)中的财务管理、资金成本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等方面,以及会计新领域(涉及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社会会计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2.会计论文是总结会计经济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发展会计理论,以指导会计实践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我国,有上百家财经类期刊刊登会计论文。中国会计学会秘书处为了总结前一年度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每年还组织前一年度会计学论文评选活动,并将获奖论文汇编成册出版,由此激发了广大会计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热情,推动了会计理论的发展,并以正确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会计改革深入进行。

3.写作会计论文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是考核会计专业人员和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及研究生等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二)会计论文的特点

1.学术性。学术性即科学性,是指在论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严谨的理论体系。会计论文的学术性不仅表现在应用价值上,而且表现在理论价值上。主要表现为:

会计论文的写作目的是建设与发展会计学科领域,描述会计经济活动中某一新的现象、新的发现,对会计学科的发展具有实践上的价值;

在理论上,对新的发明和创造有深入的理性分析,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通过严密逻辑推导,求得规律性认识,丰富原有理论体系或者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2.独创性。独创性是指在论文中对已有理论提出新的见解,展开有理有据的论证,自成一家之言或一得之见,从而使论文具有资料借鉴或应用的价值。独创性并非抛开前人成果,而是在吸收和强化已有学说基础上的创新,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手段、新操作。

博士毕业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韩国大学 研究室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Introduction and Discussion of the Culture of Universities' Research Laboratory in South Korea

(Department of Science &Techn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discusses the management and the culture of the universities' research laboratory of South Korea. Then,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Chinese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and discussion.

Key words university of South Korea; research laboratory; culture

自1947年首尔国立大学率先在韩国创办首所研究生院以来,韩国的研究生教育经过六十多年来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有众多文献从宏观角度介绍韩国的研究生教育,如从国家战略和科技创新体系角度,但极少从微观角度进行探讨。在研究生教育的众多环节之中,最基本的管理单位是以教授为中心的各个研究室。韩国的教授们在学习美国基础上,结合韩国国情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研究室管理文化。本文结合作者在韩国多年学习的亲身体验,从微观角度介绍韩国研究室文化及其特点,并对我国科研实验室建设或团队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1 韩国研究室的组织结构

本文所指的研究室,指韩国大学普遍存在的,以教授为核心,以硕、博士和博士后为主要成员组成的理工科科研实验室,而不是指我国的比较普遍的由若干名教授组成的各类重点实验室。

如图1所示,韩国大学的研究室一般由教授、房长、数名组长及若干名研究室成员组成。视具体情况,有些研究室有数名博士后,或有数名客座性质的研究员,或聘请几名秘书(相当于中国的助管、助研和助教)。

教授是研究室的核心和灵魂,作为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们的指导教师,为研究室成员们提供研究条件。研究室的责任教授一般为专职教授,按韩国高校有关规定,韩国大学教师由专职教授和兼职讲师组成,但只有专职教授才能指导硕、博士研究生,单独组建研究室。

房长一般为高年级博士生,须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突出的组织协调能力,协助教授管理全研究室的日常工作,如经费管理、项目管理和招生等。

每个研究室按研究方向不同设若干个组,每个组设组长一名。组长为某方向的博士或高年级硕士,须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负责管理本组的学术和日常事务。

组员为一般的硕、博士生,其分组是以个人意愿为基础,由教授根据本研究室的发展方向和项目承担情况综合考虑后确定的。偶尔研究室也有高年级的本科生加入,如教授指导的本科毕业生。博士后和研究员们日常管理受房长节制,但学术地位超然,各自负责自己的学术研究,直接向教授负责。秘书多为临时聘任,向教授负责,协助教授处理日常工作和学术事务。

2 日常事务管理

事务管理以各种会议为形式实现,如博士会、研究室会议和组会等。以韩国汉阳大学某教授研究室为例:博士会为教授主持,博士生参加的高级别会议,讨论本研究室重要的学术事务和其它事宜,如经费分配、奖惩和纳新等。一般事务平时由房长和组长或博士们商议后决定,向教授汇报即可。涉及面广的工作由房长主持研究室会议讨论解决,如纪律制订与宣布、大型学术会议工作分配等。组会由组长主持,讨论本组的学术事务,协调本组负责的科研项目工作。其它特殊事项或重大问题由教授直接管理,研究室成员们在向组长和房长汇报后,可以直接跟教授请示。总的来说,研究室的事务管理按“教授—房长—组长—组员”这条主线进行,教授管理房长,房长协助教授管理各组日常事务,组长负责本组的日常管理。

3 学术研究管理

研究室的学术研究以各种seminar为抓手进行,如新生seminar,全体seminar和小组例会等。各类会议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内容如下:

新生seminar为高年级博士生主持,是以本研究室科研须掌握的专门知识和工具为学习内容的研讨会。韩国研究生3月份入学为主,所以新生seminar常在入学前的寒假提前举行。一般博士生主讲第一次,然后新生轮流发表。①

全体seminar为实验室全体成员参加的,每人轮流作报告的学术报告会。一般一学期1、2次,要求报告人介绍本人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如果研究创新性不够,或者进度太慢,得重新发表,或者面临相应的处罚。

小组例会为某个小组的成员们一起召开,每周固定1~2次,一般由组长主持,但偶尔教授亲自参加并听取组员们的研究进展或项目开展情况汇报。

除此之外,外部学术研究交流也非常频繁,如国际学术会议发表,与公司项目洽谈等。外出学术交流前,研究室由当事人先准备材料,然后经过组长、房长或高年级博士、博士后把关后,才可以对外交流。总的来说,一个研究室的学术研究的组织开展以“教授—博士—硕士”这条主线进行,教授管博士,博士管硕士,分层次地严格管理。

4 独特的韩国研究室文化

韩国教授多从欧美日等教育发达国家博士毕业,带回了西方的先进教育管理经验。但韩国是一个民族性突出的国家,因此,韩国大学的研究室文化有不少独特之处:

4.1 森严的等级文化

韩国大学一般是教授治校,教授是学校的核心。与中国古代的老夫子相似,教授极少跟学生像兄弟或朋友一样地相处。对学生而言,教授是上帝,一个研究室的所有大小事务,完全由教授说了算。教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一般都不敢顶嘴。另外,前后辈文化在韩国是大众文化,不仅是企业、机关有,高校也一样存在。学生之间也等级森严,博士管硕士,老生管新生。学生对教授,后辈对前辈说话都必须用敬语,没大没小在韩国是大忌。

4.2 半军事化管理

韩国研究室作息管理非常严格,对于韩国理工科研究生来说,除新年和中秋三天假期外,基本上没有其它长假。韩国高校基本上都遵循“早九晚九”的模式,早上九点到研究室,晚上九点以后方可离开。另外,研究室一般都有明文或不成文的各类规章或规定,执行到位,管理严格。

4.3 重视学术研究能力

韩国教授因个人能力突出,同时韩国良好的经济为大学提供了物质基础,研究室的项目经费一般都比较充足,几乎所有研究生都参加项目,在项目中锻炼科研能力。

从新生确定要进入研究室开始,就通过新生seminar为以后参加科研项目做知识准备。在随后的学术研究和科研项目中,博士带硕士,熟手带新手,以传帮带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培训。

发表是韩国研究生的家常便饭,通过频繁的、各种级别的发表,研究生们很好地掌握了各种学术交流技巧,有很强的学术交流能力。

韩国高校对研究生的毕业要求之一就是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博士要求至少1篇SCI,硕士也要求发表国际会议论文。但一般情况下,教授会在学校和学院的要求上加码,要求多发表若干篇文章,如博士要求3篇以上,硕士也要求发表SCIE文章。

4.4 极重团队精神

韩国极重团队精神的培养,任何事情都抱团行动,一个研究室的人一般都约好一起吃饭、打球和娱乐,极少单独行动。

如研究室成员(包括毕业生)的家庭发生重要事情,如红白喜事,实验室成员都要一齐亲临现场,出资出力,以示支持。

为了加强团队建设,研究室每学期都组织至少一次MT(Membership training),如爬山,外出旅游等。在集体活动中,加深彼此了解,互助互爱,相互协调,共同行动。

另外,韩国研究室非常重视毕业生的管理和感情联络。很多研究室在硕士、博士毕业时,专门有精美的纪念品赠送给毕业生。毕业生对教授和毕业的研究室也充满感情,经常回母校看望教授,也为后辈们提供业界动态等信息,提供就业指导和帮助。

4.5 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在韩国的理工科实验室,极少有女教授,而且绝大部分研究生都是男性,一般都是男人的天下。

当今思想开放的全球化时代,在经济比较发达的韩国出现的这种男女比例失调现象应该说是非常特别的。

5 几点启示

从韩国大学研究室的组织管理特点我们可以看出,有些存在狭隘性,但有些可以为我所用。结合我国国情,笔者向我国的研究生管理和科研团队建设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5.1 严格组织管理

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成功者都靠辛勤的劳动,学术研究也不例外。要想发表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就必须保证一定量的时间投入。但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管理相对宽松,科研团队的组织也自由散漫,没有强有力的组织与管理。我国可以借鉴韩国研究室的管理模式,加强对年轻教师和研究生的监督与管理,在科研时间上保证投入。同时,在重大学术目标的制定和联合攻关的过程中,要加强组织协调,凝聚力量,形成合力。

5.2 不断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目前,中国很大一部分研究生缺少教授的指导,也没有得到前辈的经验传授,总之,未经过系统的学术训练。比较韩国研究室的好的做法后发现,要培养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必须得有好的培养环境。教授得给予学术的指导,至少提供研究平台和科研经费支持。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室得传帮带,老的研究生要系统地培训新生,续传研究长期积累总结的好的经验和作法,节省新生不必要的自学时间,也避免其走弯路和误入歧途。

5.3 加强学术交流能力培养

学术研究时闭门造车是绝对不行的,学术思想只有在交流中才能碰撞出火花。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也可能帮助自己整理所做的研究工作,有利于发表高水平的成果。韩国高频率的、多种多样的发表使研究生们从不畏惧学术发表,也使研究生们形成了良好的交流习惯,培养了很强的学术交流能力,这一点尤其值得中国学习。

5.4 加强团队文化建设

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和交叉,当今很多科技问题已不可能靠某一个人单独完成,必须依靠科研团队。对于团队建设,领头人的选取固然重要,但目前国内过份强调负责人的作用而忽视了整个团队文化的建设。借鉴韩国的作法,以人的感情为基本出发点,培养团队成员的友谊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团队向心力,也许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注释

① 发表为韩国流行的一种学习方式,即发表者以某个学习主题或研究主题为内容作报告,其它人以观众的方式参与学习,或提出质疑和补充的一种教学式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水山.韩国大学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挑战.世界教育信息,2010(9):77-79.

[2] 姜英敏.韩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01(7):14-18.

博士毕业总结范文第8篇

论文致谢词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表示尊重所有合作者的劳动,它有利于促进形成相互帮助的社会风气。致谢提供的信息对读者判断论文的写作过程和价值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那么毕业论文致谢怎么写?下面由博济网为大家整理毕业论文致谢范文5篇,供大家作为书写参考。

【第1篇】毕业论文致谢词

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终于告一段落。在感到欣慰的同时,在此对帮助我、支持我的老师以及专家、学者、同学表示感激。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教授,从论文的选题、构思到最终的定稿的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导师的大量心血。--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平和的为人风范使我受益匪浅。

在论文写作工程中,我参阅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在此向这些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他们在这一领域中所作的大量前期工作和研究结晶给予我许多启发,增加了我的学识,开拓了我的思路。

其次,我还要感谢给予找帮助的同学们!他们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中给我提供了不少帮助,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我受到了许多启发。

另外,更要提前向评审我论文的专家们表示感谢!由于本人时间、精力和能力有限,对本文涉及的领域还留下了许多遗憾,您们的批评和建议将成为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第2篇】毕业论文致谢词(本科生)

感谢在写作本论文时xx大学xx学院对于我的帮助,特别是指导本篇论文完成的危磊老师,更是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

感谢xx学院的青山绿水,教导过我的老师,你们的人格魅力永记我心间。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有你们,我的大学才算完整。寝室的密友,你们的天赋犹如上天恩赐;你们的纯洁就似湖水清澈。感谢考研时的战友,那段光辉岁月不管成败,友情最可贵。

感谢那个神奇的宿舍:在90%时段里和我共进午餐与晚餐的陈“女神”,因为你,原来生活可以更美好;感谢“孙殿”,你的才智与个性将在我心田永流传;感谢王小可,因为你,使我明白一切皆有可能。

感谢柯柯,君君,西西,葱葱,Tracy,有你们这群老乡,让我有家的温暖。感谢祝愿为我电脑付出的技术劳作,阿雅同学无私的歌曲奉献,还有亚男,丽丽,在我伤心时的安慰,以及给予我笑容的你们。

最后,感谢四年的xx时光,海滨的浪漫和纯真。深夜看球的泪水与欢颜;动漫时空里的感动和勇气;寒暑假往返时K201/202列车拥挤空间里的笑声;带我的菌菌编辑和小鹏记者的指导;感谢大学给我丰富的情感经历。

谨以此文献给抚养我20载的父亲,母亲和我光明的未来。

【第3篇】毕业论文致谢词(硕士生)

在本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此向我的导师xx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本论文的工作是在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李老师以他敏锐的洞察力、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对科学的献身精神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这些使我受益匪浅,并将成为我终身献身科学和献身事业的动力。

在攻读硕士的这三年里,导师不仅为我创造了优越的科研和学习环境,使我得以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自由翱翔,同时在思想上、人生态度和意志品质方面给予了谆谆教诲,这些教益必将激励着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

真诚感谢教研室的xx博士和师兄xx硕士,他们不仅在学术上给我指引,而且在生活上予以帮助,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知识。感谢项目组成员在项目开发中的互助合作,正是集体的努力才使得项目进展顺利。

由衷感谢我的室友同学,他们开创性的研究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无数次的争论和探讨使我的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

衷心的感谢我的父母和其他亲朋好友对我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没有他们对我的关心、鼓励和支持,我无法完成现在的硕士学业。

最后,感谢曾经教育和帮助过我的所有老师。衷心地感谢为评阅本论文而付出宝贵时间和辛勤劳动的专家和教授们!

【第4篇】毕业论文致谢词(博士生)

三年的博士学习生涯即将结束,博士学位论文是三年学习成果的一个总结,而致谢又是对三年经历的一个总结,今将其发于此,以飨众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论文即将梓刻之际,回想三年博士生涯,给我提供帮助的人颇多。最应感谢我的导师孔昭君研究员。首先,感谢他将我纳入门墙。正因于他的接纳,才使我完成了一个科学的门外汉向一个科学的探索者的蜕变。其次,感谢他在我入学之际尽力帮我申请到公费名额。正因为这个公费名额,让我减轻了许多经济上的压力,使我在整整的三年攻博期间有心情坐下来真正做点学问。最后感谢他在我找工作之际,为帮我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费神费力。师恩如海,衔草难报。孔老师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风格、严肃的科学态度、乐观开朗的性格、幽默机智的谈吐深深地令我折服。尤其是他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洞察力,为我论文的选题、撰写提供了关键启发和帮助。

感谢我的家人常年对我的支持和理解!

感谢在百忙之中评审我博士学位论文的各位专家和学者!

特别感谢所有支持过我、帮助过我、批评过我、鼓励过我和理解过我的人们!

最后,感谢岁月与困难对我的磨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我最喜欢的诗句。以此作为结尾,与所有要感谢的人共勉,相信自己,追逐最初的梦想,永不放弃!

【第5篇】毕业论文致谢词(研究生)

岁月如梭,如歌。转眼间,三年的研究生求学生活即将结束,站在毕业的门槛上,回首往昔,奋斗和辛劳成为丝丝的记忆,甜美与欢笑也都尘埃落定。交通大学以其优良的学习风气、严谨的科研氛围教我求学,以其博大包容的情怀胸襟、浪漫充实的校园生活育我成人。值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所有关心、爱护、帮助我的人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与最美好的祝愿。

本论文是在导师李霞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之下完成的。三年来,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导师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赋予我终生受益无穷之道。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几易其稿,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我向我的导师李霞副教授表示深切的谢意与祝福!

本论文的完成也离不开其他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与帮助。在此也要感谢王保民等各位老师在论文开题、初稿、预答辩期间所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管理学院能源课题组为本论文提供的数据和建议,还要感谢同门的师兄师妹们,在科研过程中给我以许多鼓励和帮助。回想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虽有不易,却让我除却浮躁,经历了思考和启示,也更加深切地体会了法学的精髓和意义,因此倍感珍惜。

博士毕业总结范文第9篇

我在称呼别人和被别人称呼的实践中,在观察和思考中渐渐感受和体验到关于博士、教授称谓用法的微妙之处,现总结如下:

1、博士是最高学位,表明获得者有学问,且可以终身。譬如基辛格离开大学步入政界后,我们的媒体仍称他为基辛格博士。我甚至认为,即使一个博士违了法犯了罪,在被判刑治罪那天,他仍是博士。比如我国的法院布告对罪犯的判决一般开头便如此写道:某犯某某,男女,现年多少岁,生于某地,某某文化程度……这文化程度一般写小学、或初中、或高中、或大专、或大学……倘若某罪犯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其文化程度便是研究生或硕士,倘若是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其文化程度便是博士。

2、教授是高等院校教师中的最高一级技术职称,表明获得者很有学问,但不能也不应终身。同样如基辛格当上国务卿不再在哈佛大学任教后,我们的媒体便称他为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而不再称他教授了。假如一个教授违了法犯了罪,在被判刑治罪那天,布告一般会这样写:……某某文化程度,被捕前是某大学的教授或教师。“被捕前”三字颇有意味。因为一个人从犯罪案发被捕到被宣判治罪,必然有段时间过程。而他(她)在案发被捕后,必然已被所在学校撤消了一切职务职称,开除了公职。如同个别领导干部犯罪被判刑之前必然已被开除了党籍撤消了党内外一切职务开除了公职一样。所以到宣判之日他(她)已不是大学教授了。

3、现在教授称谓有泛滥的趋势。比如有的人曾经是大学教授,但在工作调动提干后,当上了处长、局长、厅长、县长、市长等。他已离开了高校甚至离开了高教系统,但在自称(如个人名片)、他称和报道中仍称教授,如“某某市市长某某某教授”,“某某厅厅长某某某教授”。我认为,这是不可取不应该的。是教授便应该在高等院校工作上班,承担和完成本科生教学任务,招收和指导研究生,从事科学技术或学术文化研究。若一个人已不再在大学上班、讲课、研究,他就不再是教授了,他的自称、他称,对他的报道也不应该称其为教授了。而博士则可以终身,如某某县县长(或某某局局长)某某某博士。

4、更令人堪忧和可笑的是,现在有的人从来没在高校当过教师,从来没有评上过教授职称。只因他(她)现在当了较大的官,掌了较大的权,或成了企业家实业家,有较多的钱,或成了明星、名人,有较大的知名度,又与某些大学有点交往,对学校有点资助、支持等,于是便被一些高校聘为客座教授、名誉教授、兼职教授、特约教授,等等。可他们仍从不在学校承担课程讲课等,但却在自称、他称和报道中,称某某(指客座等)教授,有时更简称为某某(指姓名)教授。对这种不合理的事情,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就应该抵制,不称他、不报道他是教授,而称他、报道他是客座、名誉、兼职、特约等教授。因为道理很简单,客座、名誉、兼职、特约(等)教授≠教授。如同封建王朝时代,由于各种原因而被朝廷授予的“同进士”、“如夫人”不等于进士、夫人。

此外,在语言生活实践中,我体验到教授有较浓的年龄色彩,往往与老年人、壮年人、中年人关联。而博士没有什么年龄色彩,它完全可以与青年人关联。设一个人七岁发蒙,六年小学,六年初中高中,四年大学,三年硕士生,26岁便可能考上博士生。一旦考上博士生,人们一般就可以打马虎眼地提前称他(她)为博士了。因为大部份博士生三五年后都能获得博士学位。即使要严格,那么一般29岁便可以毕业了。博士也可以与中年人、壮年人、老年人关联。按现行的研究生制度和学位制度,中年人也可以攻读博士(生),中年人和壮年人也可以以同等学历的身份申请博士学位(俗称论文博士)。由于博士是终身,故老年人也可以称之为博士。譬如我们今天仍称已是耄耋老人的基辛格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称杨振宁为“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博士”,等等。而一个人升到教授,一般得到壮年时至少得到中年时。这是由教授乃高校教师中的最高职称之性质所决定的,你必须一步步一级级地才升得上来。

博士毕业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二本院校 本科生 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254-01

同志指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以创新文化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实践证明民族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建立创新型国家更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1]。近年来,如何让本科生有效地参与科研,成为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的主阵地,也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培养效果。但,对于以教学为主的二本院校而言,本科生参与科研还是个新生事物。一方面,二本院校本科生扩招规模最大;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博士培养数量的增加,二本院校新补充的青年教师大多具有博士学位,使所在学校的科研实力有所提高。教师科研诉求的增强与研究生数量太少构成了目前二本院校科研工作的主要矛盾之一。

为了有效解决这对矛盾,作为二本院校的一线青年教师,本文作者对二本院校青年教师科研和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总结,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和建议,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了实践,实现了科研和育才双赢的培养效果。

1 二本院校青年教师科研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青年教师科研诉求和科研经费不断提高

近五年来,绝大部分二本院校新进青年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攻读博士期间都接受了较好的科研训练,希望在工作中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很多二本院校的科研项目和经费连年增长,作者所在高校的年度各类科研经费已经上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数量也从五年前的十几项增至2013年的39项。青年教师参加工作后大都积极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它纵向和横向课题,即使没有申请到课题的青年教师一般也会有来自学校的科研启动金资助。

1.2 研究团队的形成受到制约

国内外知名研究团队无不是由导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组成。然而,由于二本院校原来的科研基础比较薄弱,没有形成太多的既有科研团队;青年教师来自不同的院校,科研方向比较分散,教师之间也不易通过紧密合作形成新的科研团队;二本院校的研究生招生数量较少甚至没有招生资格,青年教师无学生可带,短期内很难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科研团队。

2 二本院校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的重要性尚未得到人们的重视

重点工科院校已经把如何让本科生有效地参与科研作为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2]。与之相比,二本院校普遍存在不重视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状况,由于二本院校多为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一直以本科教学为主导。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将本科教学为主导实践为以本科课堂教学为主导,重理论和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2 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的软硬条件明显不足

不重视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的直接后果就是参与科研的软硬条件明显不足。二本院校的实验室多为教学所用的验证性实验平台,对于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有一定的帮助,但多不能用于学生的创新开发。高校一般没有专门用于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的经费,无法搭建专用的创新平台。出于对指导时间和酬金的考虑,一些老师往往对指导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的积极性不高。

3 青年教师科研工作与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有机结合的设想

针对上述青年教师科研和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如下解决思路。

3.1 选拔优秀本科生参与青年教师的科研项目

在自愿的基础上,选拔优秀本科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一方面,虽然让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需要青年老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需要手把手地教他们做事情。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在参与课题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对于其以后从事科研和技术工作有极大的帮助,又使学生得到了这方面的培养,提高了整个学校的办学质量。

3.2 将本科生参与科研与导师制相结合

现在大学普遍实行导师制,青年教师一般都会被安排为导师,从自己指导的学生里选拔学生参与科研更有利于管理和培养。

青年教师可以在指导本科生进行学习时,从大一就开始鼓励学生了解科研,到了大三就可以自然的由看科研转到做科研,直接参与到科研里面了。将本科生参与科研与导师制结合可以使学生在真正做的时候更容易上手,由此更快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3 将本科生参与科研与毕业设计相结合

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设计出现了许多问题,包括题目陈旧,纸上谈兵,抄袭严重等。甚至有知名教授撰文提出废除本科生毕业设计。青年教师可以在本科生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对每个学生所做的内容进行总结,提炼成毕业设计题目,直接作为他们的毕业设计任务。这样,本科生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来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也有经费来解决无法做实物的问题。

3.4 以学校为主导建立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完备制度

要想把本科生参与青年教师科研项目作为培养其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必须以学校为主导建立完备的相关制度。学校可以建立从选拔到考核的长效机制。要有一定的奖罚制度,对优秀的指导老师进行表彰,并给与适当的工作量补贴,来激发青年教师对指导工作的积极性。对于表现优秀的本科生,也可以像研究生一样给他们发一些补贴。

4 实践

作者2011年博士毕业到二本院校任教,有一些在研项目,但没有研究生可带,从2008级和2009级的学生中挑选了8名本科生参与了科研项目。在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实践中要多交流,多鼓励,学生才能做的更好;作为老师不能高高在上,也要深入课题,多发现学生的新想法和新创意,对于课题的高质量完成也非常有帮助,毕竟创意才是最重要的。

5 结语

二本院校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需要学生参与才能形成团队,本科生也需要参与到老师的科研项目中才能更好的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会取得双赢的结果。经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值得同行借鉴。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改进,要形成制度还需要学校层面的支持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任民.高职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

上一篇:毕业一年总结范文 下一篇:毕业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