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教案范文

时间:2023-11-29 07:47:15

秦兵马俑教案篇1

现代教育理念提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教师转型为支援者、参与者。可是通过对众多课例的观察,这个要求还有待实践。出于多种原因,许多教师仍然以满堂灌的教育模式控制课堂的话语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给予的关注极少,课堂教学重知识的习得而非学习能力的习得,重结果而轻过程,在评价方式上也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可以这样说,学生成为一个容器,离开了老师,学生便无法自己吸纳知识,成了被教师的落后教育模式绑架的“被学习者”。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一点,教师可以运用“支架式”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支架式”学习方式,即在学习伊始就为学生提供操作的框架和学习范例,让学生在范例的引导下掌握学习方法,当学生熟稔之后,再撤去这些“支架”,放手让学生自己规划学习的方式和内容,搭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支架”,循序渐进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那么,如何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让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一、“支架式”预习,让学生有章可循

预习在中高年级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高年级教材的篇幅、选材及信息量涉猎广泛,要想达到课堂教学预设的目标,如重点词句的理解,文章写作手法的感知与内化,思想内涵的提炼与升华,仅靠两到三个课时的集中讲解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借助预习的手段将学习空间及时间向课前延伸。预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可是,尽管我们深知预习的重要性,学生的真实预习水平却不能让人满意,他们情愿写十分钟不动脑筋的作业,也不愿做一分钟的深刻思考。教师要以这种思维惰性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一份学习预案,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如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预案:(1)认识课后的所有生字,做到不借助音节也能认读,并使用工具书为生字组词;(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读出感情;(3)画出课文中你认为重要的生字词或句子,并进行批注;(4)从写作方法来看,你有什么发现?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在查阅各种补充资料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

这样的预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预习的主线和范例,学生既明确了预习的内容,也逐渐内化了预习的方法,有章可循。

二、“支架式”阅读,让学生有线可抓

阅读感悟,在众多的课堂中流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看似热闹,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却毫无裨益。教师需要精简教学预设,从整体着手,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共同思考,衍生出主线式的话题。如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当学生汇报交流了预习成果之后,教师可对重点段落的学习进行提示:(1)课文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秦兵马俑的三大特点的?你能结合具体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吗?(2)课文的谋篇方式给了你什么启示?(3)读了整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这样搭建整体支架,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明确学习同类型文章的思路,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整体布局,给学生梳理出清晰的框架,再遇到同类型的文章时,教师就可放手让学生自学了。

课文是个性化的,当然也要有个性化的解读,这样才能将课文学得更透彻,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入。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各种指导性支架,如《秦兵马俑》一文的特色是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语言生动,描写细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课文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兵马俑的特点?如果没有这些方法,你觉得效果一样吗?”在对比中,学生领悟到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对展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必不可少;通过辨证的剖析,感悟到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支架式”拓展,让学生有法可用

适度拓展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素养的提升,为他们的学习打开一扇窗,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增加人文底蕴,使他们透过窗子看世界,拓宽他们的语文视野。

支架式拓展,在课堂上主要应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留白,在留白处做文章,挖掘出更多的内涵。如学生了解了众多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品之后,教师可提问“兵马俑还会有怎样的神态”,带领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仿照课文的语言模式刻画出自己心中的兵马俑。另外,课文的构段方式也可以生长出拓展点,如“学习课文总分式的结构,介绍一处景点”等。

在课外,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迁移式的创作。如学完《秦兵马俑》后,教师可以展示丰富的秦兵马俑辅助资料,引导学生说说还想了解哪些秦兵马俑的知识,使他们继续关注相关知识,使学习有持续力。

当然,我们还是应坚持以学生的兴趣为主,这样,在他们的心中,语文才是有趣的。

学生掌握预习之道之后,教师可以逐步放权给学生,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主导自己的学习,让学习方案更完善,更适合自己,更利于执行。

秦兵马俑教案篇2

关键词:秦;汉初;丧葬文化;民俗艺术;图式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074-02

丧葬文化是民俗文化的一种与紧密相关。而民俗艺术是人们在生活劳动中创造并反映生活习俗的记录形式,它是区域化的民间风俗文艺形式。

一、“秦”丧葬文化中艺术品的工艺与图式在民俗文化中的价值

“秦”初期是我国区域化民族特点的形成时期,春秋时期秦国本是迁居西北的养马部落“非子居犬丘,好马及蓄,善养息子”①,后因穆公助周襄王攻蜀有功封为伯“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②,这一时期推崇周礼。在融合西北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同时又接受了中原主流文化的改造,确立了秦民族的民俗文艺大致发展基调。我们可以从这一时期出土的陪葬艺术品中找到端倪,发现其视觉图式所蕴含的民俗气质。

首先关注的是秦初期青铜文化的造型特点,如曾侯乙墓葬出土的随葬礼器、实用器中具有很高工艺水平“蟠虺纹铜尊盘”③,用当时最先进的失蜡法铸造而成,基高0.33米,口沿宽度0.62米,盘净高0,24米,纬度0.58米,纵深0.12米,器型不光是大,其工艺流程繁琐世间罕见。其纹样图式内涵凝聚了这一时期秦式青铜器的庄严霸气与美好祥和之文化气势。然后同一时期出土的采桑宴乐攻战纹铜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造型考究,其中纹饰图案分三个层次,这些图式纹样反映了当时秦人射猎忠武的民俗属性,而采桑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当时秦国重视农业,加之尚礼重乐等民俗特点,应合当时社会核心价值重礼制崇尚乐文化.

秦后期礼崩乐坏,秦人用法家思想改造体制加强了国力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依靠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与血腥的征服最终重塑了乾坤统一中国。当时夹带着西北人大气尚武的民俗艺术元素开始盛行于世。秦在继承和发展了周以来的丧葬文化后,结合当时民俗艺术中的写实手法,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一时期丧葬文化艺术的集大成者体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的――始皇陵寝,其中以陪葬兵马俑④为代表,兵马俑无论从历史文化价值与美学造型特点都堪称神品。先是陵寝的构建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规格之高世之罕见。再就是始皇陪葬兵马俑气势宏工艺精湛让世人惊叹。兵俑是用陶土仿真人大小烧制而成,陪葬马俑品,也是如此炮制,制作工艺全手工,无模具使用痕迹,兵俑形态各异高矮不一,样貌也各有不同,完全真人比例堪称绝品,其中有胡人模样的兵俑,衣冠按等级区分,有无冠士兵发型也很有意思,衣装盔甲上染有颜色,由于时间久远大都以脱落。所有兵马俑的编排都按照当时秦国军队实际建制构造,它包括了兵种、战车、马匹、军官等。由于那时民间艺人完美精湛的技艺以写实的手法再现秦兵马俑的雄伟风姿,因此为世界民俗艺术留下了不朽杰作,也使我们能通过陶俑的原形来发现遗失在历史长河中真实的人文场景,了解秦在统一中国后武功之辉宏,始皇运用其军事强权已达到唯我独尊的地步。当然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展示了秦国大统后独特的民俗艺术特点与风土人情。

从秦初的以儒家为主杂糅各家思想形成的“以官为本位” ⑤的制度到秦后期的革新变法图强的激情时代。从文化思想到体制变化,这一段时间是中国最为活跃的阶段。丧葬文化作为民俗文化中的一个折射点,它通过独特的视觉艺术图式记录下整体社会价值逐步变迁与传统工艺的高度发展,体现了当时人民生产生活状态的转变,也反映了统治者的治世理念。

二、汉初以来陪葬艺术品中陶俑与帛画的艺术图式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西汉初,是我国民俗文化系统的整合时期,如24节气的形成推延完善、民间风俗形态的定型、不同族群文化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多元饱满。民俗美术的形式也在这一时期得到空前的发展,当时民俗文化中盛行厚葬,虽然汉开国之后六七十年皇帝们都提倡节俭,但在丧葬方面还是相对大方的,从皇帝到贵族在到商人凡是有条件的基本如此(需符合当时社会等级制度),因为当时的陶瓷、家具、衣帛、绣衫、石刻、画像砖、礼器等都充满了人对生后的无限寄托与想象,于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死后的需求,民俗美术迎合当时丧葬流行文化的需要,从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汉初通过文景之治国家经济基础得到了充实,民俗文化也随之发展,与前代相比更为丰富多元。汉人手工艺者的细腻、开朗、精研的气质在汉阳陵出土的陶俑中可见一斑。

汉景帝刘启是汉初的第六位皇帝,他于公元前157年继承帝位,在位时间16年。汉阳陵是他的陵寝,汉阳陵从汉景帝继位开始修建到他死后数年皇后入葬止,建造时间长达28年之久。其中陪葬坑和葬坑出土了大量陶俑、青铜器、壁画、石刻木雕,这些随葬品反映当时西汉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内容丰富。单看出土陶俑就属于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精品。汉阳陵出土的各种陶俑从造型上看有了新的特点,除了形体较小以外,其艺术品级之高可比秦皇陵,秦俑专注于表现尚武与征服的气魄,各类兵种都是男性,而汉阳陵除了兵马俑外有了文官俑、吏俑,还有了温雅奴婢侍从的女俑、少数民族骑马等⑥。从艺术表现形式来讲,独具匠心,创新立异。从做工上看雕刻精致细腻,发现它们每个鲜活生动、神态栩栩如生,由此可以看出汉代雕塑工艺的高超水平。也可以从侧面窥探出文景之治所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的成果,社会物产丰硕人文环境宽松、与北方少数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等,从陶俑脸上的表情能看出人民的心情应该很幸福。汉阳陵陶俑采用翻模加手工雕刻塑造而成。陶俑原先穿着衣服,由于时间久远腐化了,所以现在看到的都是。塑造上面部的刻画细腻,能表现出每个人物个性与神态的差异。躯干和腿部的造型精简,但又能恰到好处的展示出骨骼与肌肉的穿插质感。身体的其余细节部分无不一一细琢精雕,有甚至毛孔肤质等精细处也达到极致,如肚脐、男女生殖器、耳鼻孔等等,另外一些随葬品如衣饰、货币、牲畜俑、珍宝、金属器物、铜簇、弩机、带钩、马衔、“半两钱”、铁矛、戟、剑、陶井、灶、粮食等品种繁杂反映了当时民俗文化丰富。总而言之阳陵陶俑以夸张细腻的浪漫主义手法呈现了那个时代风俗文化图式的多元,展现了一个开放精彩又庄严的艺术形式。

西汉丧葬文化中的帛画其图式特点也具很高的艺术价值,长沙马王堆辛追夫人墓出土的彩色帛画,就代表了西汉当时民俗画的最高水平。其中最典型的要算1号与3号墓中发掘出的“T”字形结构的彩绘帛画⑦,这两幅帛画像是一对双胞胎,长为2米开外,下有四角垂帘,顶部系有彩色丝带环绕方便垂吊,这个应该是辛追夫人出殡时随葬队伍前方引导亡魂的幡。画中所描绘的是关于辛追夫人在死后魂灵如何进入神奇世界过程,上有日、月、升龙和娲神、金乌、神兽、下有蛟龙、神龟、海鱼以及辛追夫人出行、随从迎候、等场景,等图腾符号引领魂灵升入天界的主题内容,充满当时人们对死后灵魂美好向往的传奇色彩;画中线条潇洒用色大胆细腻意境深远,传统民俗艺术中的国宝级珍品。由此可见帛画的极致之美在汉代已有很高的水平了,当然除了墓葬文化外,民俗艺术还在建筑上大放异彩如汉阙宫楼、宗庙佛殿、阁台园林等。总之在汉初逐步形成了品种繁多,内容精彩的艺术文化图式,特别是汉民族文化符号中所独有的丧葬民俗文化,使之领阅汉人细腻、宽怀、仁德之审美特质。

三、秦至汉初丧葬文化发展为汉民族文化图式的形成打下了支撑

秦至汉初丧葬文化发展离不开当时的时代风尚与背景,首先上层建筑的统治理念而言在变化,从秦初克己复礼,尚武重乐的远古主义理想情怀,到秦统一六国推行法家治国,唯吾独尊的高压统治,然后再到汉初修养生息,发展生产的老庄韬光养晦政策,提倡无为而治,通过几十年的发展至文景时期综合实力有显著增强,以至于后来博士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三纲五常”“天人感应”、“大一统”思想,最终被汉武帝确立为治国方略并形成影响后世千年之大统。从重礼到重法,从道家到儒家,一路而来从上而下的时代风向转换影响着汉民族文化的发展。丧葬民俗文化也在这渐进博弈中最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风尚的一个支撑点。然后从中国民俗文化特点上看这一发展,汉民族有内向型的一大特点,它关注的是个体在社会集群中的经验与修身养性,前者教你处事做人,后者则是调息心向使其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生活状态,当然天人合一的解释在不同的时代是不一样的。在秦、汉初的时代几乎所有的贵族、皇想向往长生不老,一则是逃避死亡,二来可永享荣华。于是求仙问道成为那个时代成功人士生前的必然追求,而生后大规模的丧葬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当时王公贵族的直接推动下丧葬文化迎来它的又一个高潮,出现了一批有很高美学标准的墓室艺术珍品,这也使得民俗艺术的创作有了更多展示空间,由于墓室相对封密具有良好的保存特质,使得我们今天能窥视其时代之本原。

秦至汉初丧葬文化发展为汉民族文化的形成打下了支撑,从一个侧面放映了中国人文在建立之初的脉络,即伴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由上至下之时代气息同时也反作用与它。从丧葬文化渐进的过程中民俗艺术得到了很大发展,进而形成了汉民族文化图式。这种图式的技术层面有一套严格的规范条理顺序,从构思到选材再到具体制作都有,并通过师传关系一代代加以传承完善,丧葬文化与民俗艺术结合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重要遗产,它所创造出了非物质文明成果是代表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它不仅仅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重要形式,也是东方文明的表征。

四、结语

我国丧葬文化中的陵寝石木雕刻、陪葬陶俑、墓室壁画、帛画等都是民俗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而民俗艺术从形成之初就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开底层文明之风气,又接受大众化的改造,因此融入了世俗性喜好从下至上广受欢迎,它是人们在劳动与生活逐步形成的又与人对大自然的图腾与神灵崇拜、生老病死、来生转世等相关联,并通过不同时代特点在形与色的结构上影响着时代风尚与文化演进。

基金项目:1.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文化遗产与视觉文化的交汇:新艺术史的视野”,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0XJ760002;2.重庆文理学院2012年教改课题“大足石刻的视觉图式在高校素描教学中的应用”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西汉 武帝时期.

②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第五.西汉 武帝时期.

③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④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⑤王淳.秦国早期婚姻习俗及其对后世政治势力和政治变革的影响.南都学坛,2008年第06期.

⑥石宁.汉阳陵博物馆藏陶俑概述.文博,2009年第2期,70~73页.

秦兵马俑教案篇3

【关键词】旅游管理 发展 影响

一、旅游管理的定义

旅游管理:旅游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旅游业的探索。包括对旅游企业的管理,比如管理酒店,旅行社等;还有旅游资源的开发,比如在一个旅游城市中挖掘新的景点吸引更多的顾客。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以解决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问题。

旅游管理又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探究,以大学课程为例,旅游管理主要方向分两种:企业管理和旅游规划企业管理包括饭店管理、景区管理、旅行社管理,度假区管理.

旅游规划包括旅游规划与开发、会展等等。由于旅游管理涵盖的层面较多,对于城市的发展也产生了利与弊。

二、旅游管理对城市发展的正面影响

旅游管理若要细致解析就先要从旅游这个方面来看了,一个城市若要发展他的旅游行业就要先从旅游资源入手,以秦始皇兵马俑为例,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奇迹”。由于兵马俑的发掘,西安这个古城如今已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当地为此建造博物馆,并在周边开设酒店以供游客休息,并推出许多纪念品供游客纪念。

秦始皇兵马俑这个旅游资源十分珍贵,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纪念意义,从多方面吸引游客前去,当地也毫不浪费这珍惜的旅游资源,从发掘到扩展,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与酒店业,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西安市的发展。利用旅游业解决了当地的一些资金与就业等问题。当地也开展了许多旅游企业,例如旅行社的建立,培养导游为游客讲解西安这座古城的历史,利用旅行团创造收益,带动了导游这个行业的兴起。同时,由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带动了酒店业的发展。现如今,酒店业是中国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由于旅游业的带动,酒店业也逐渐兴起,当地也开了许多家连锁酒店,既为前去旅游的游客带来便利,又为当地带来额外的收入,可谓一举两得。旅游管理对城市的影响这时就显现出来了,由于西安市在这旅游资源的考察方面十分细致,从人文地理等方面进行深刻的研究,这才大力投资这个旅游项目,先是做了文物出土的保护工作,又合理地规划了旅游项目,创造了旅游产品,宣传工作也十分到位。将旅游管理知识以最大程度地进行运用,很好地开发了这个旅游项目。

若是西安市未能投Y开发这个项目又会有多少人来一睹兵马俑的雄姿,又会有多少人知道这秦始皇做出的壮举。还有在规划方面,因为附近开设了酒店,交通相对便利,也吸引了许多人前去。博物馆的开设也使许多人更加深刻地了解西安古城。从这些方面,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与酒店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带来了经济。

由此可见,旅游管理方面对西安市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三、旅游管理对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

一个城市若要在旅游业做出发展需要做出准备和铺垫,这时候旅游管理的负面影响就显现出来了:

1.旅游资源的探寻。市是由于发掘了秦始皇兵马俑才开始了旅游业的发展,若是一个城市也想要开发旅游业去创造经济,却没有有价值的资源可开发,亦或者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开发,该如何去发展这旅游业。这时,旅游管理的负面影响就显现出来了,一个有价值的资源的探寻,需要用到人力物力,有的城市没有什么特色,也没有什么自然的风光,那么,拿什么去发展旅游业。或者,即使有了可开发的旅游资源,资源的保护修缮、交通的便利与否都直接影响到旅游的开展。

2.旅游产业的规划。一个城市有他特色的资源就有开发的价值,但是,如何去规划开发却是个不简单的问题。例如,一个城市里的乡村民风淳朴,空气清新自然,十分适合长期居住在高楼大厦中每天闻着汽车尾气的城市人去旅游,城市人由于快节奏的生活压力过大,清新自然的生活反而使他们感到慰藉。这个旅游资源就十分值得去开发。但是,农家乐开起来了,有城市人去旅游,但是过段时间就会发现并没有先前那么火爆了,因为什么,城市人虽然放松了自己,却总是不习惯农家乐,居住几天还可以,时间一长就发现与自己格格不入,比如洗澡啊、网络啊等等的问题就出来了。这就是规划的问题,虽然农家乐这个创意很新颖,但是还是要从游客的角度出发,迎合大部分游客的生活习惯去改变虽然可行,但改变却失了农家乐的本质,如此并不适合旅游业的发展。

由于过于执着于开展旅游业却未能修成正果的城市也有不少,旅游管理知识也过于繁多,稍有不慎,丢下个环节,却能将所有准备付之东流。在中国,并不是所有城市都适合旅游业的发展,都有能力去发展旅游业,都能良好应用旅游管理的每一环节。过于追求去发展旅游业,导致衰退的城市也有。旅游业是个新兴产业,也带动不少城市发展,有利必然会有弊。

四、总结

旅游管理作为旅游产业的支柱,其利与弊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旅游管理若要被很好地利用,对于想要开展旅游业的城市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城市所组成,国家要想富强就得发展城市,权衡利弊,发展旅游业是个不错的选择。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演变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资源,合理的利用与开发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旅游管理的每一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旅游管理这门知识还需要人们继续去探究,还有许多的未知数等待人们的发现。

参考文献:

[1]张辉.旅游经济论・旅游高层管理丛书.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4.

[2]陈家刚.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案例.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3]李天元,全新.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4]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经典案例・全国旅游专业系

秦兵马俑教案篇4

一、例语意,强化词语意思理解

【案例】《鲜花和星星》:我最喜欢,夏天魅力的鲜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师:“满”字是生字,注意是前鼻音,第三声,要读得饱满。(教师示范读后,学生跟读)

师:它怎么写呢?能理解它的意思吗?

生1:它由三点水、草字头和“两”字组成,有很多意思。

师:真棒!水多了就“满”到外面了,所以是三点水旁,可不能写成草字头哦!

师:满地的鲜花让你们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2:地上全都睡着花,一朵连着一朵,把整个大地都挡住了。

师:哦,课文的语言都读到心里去了。你能用“满”字说一句话吗?

生3:满地的小草、满桌的好菜、满树的苹果、满车的人……

【反思】

在这个案例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寻找出最具有价值的关键字“满”作为例子,通过解构的方式进行音形的教学,让学生从字面本意入手,引导学生想象“鲜花满地”的情景,激活学生的认知思维,将僵硬的文字转化为鲜活的画面,成为学生内心的影像。最后,以此为基点,开启学生的表达思维,让学生用“满”字进行说话练习,在迁移运用中强化对这个关键字的语意理解。

运用例子进行语意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能够在文本语言中独具慧眼,开掘出最富表现力的关键字词和语段,确保语意教学在最适切的资源下进行;其次,教师要运用聚焦比照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关键字词进行体悟玩味、揣摩对比,领悟例子的表达魅力;最后,依据例子的表达技巧,引发学生模仿表达的欲望,从而实现语意教学由学到用的迁移。

二、例语境,丰富积累言语表达

【案例】《九色鹿》: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

1.依托例子,引导感悟。引导学生细细体会括号中的词语在文本中的表达效果,接着教师去掉这些词语,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在朗读涵咏中对比去掉这些关键字词之后的表达效果落差。

2.发挥例子,强化训练。文中的省略号表示调达似乎还有更多誓言没有说出来,如果不被九色鹿打断,调达还会有什么惊人之语?请你代为想象,补充文中的未尽之言。

【反思】

相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着不同的意思。同理,相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中也有着迥异的表达效果。在不同的语境下选择不同的语言才是语文表达的至高境界。在案例中,教者首先选出文中调达话语里的关键语言,引导学生在细细揣摩中走进语言所形成的特殊语境中,继而在现有的语境浸润下激活学生内在的语言储备和生活经验,倾吐出这个特殊语境下的言语体系,形成对文本留白的想象补充,真正做到了“批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

由此不难看出,语境教学需要教师在整体关照和文本解读的层面上对文本进行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出文本所隐藏的语境价值,引导学生在揣摩品读、想象体验中还原语境的存在,并在语境的促发下创生出富有当下语境的语言体系。

三、例语体,关注强化文体规律

【案例】《秦兵马俑》以说明的方式展现了秦兵马俑宏大的气势。在教学中以关注文体的视角进行教学。

1.找出描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语言,圈画出兵马俑气势恢弘大的关键词,在自我朗读品味的基础上,将语言中有关数字的内容删去,借此体会没有鲜明的数字做依托,文本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

2.扣住“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帅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一句,引导学生想象: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借此,让学生感知说明文中适当的想象对所要介绍的事物起到的作用。

3.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迁移运用,以说明文固有的列数字和适当联想的方式进行表达训练,强化对这两种方法的运用。

【反思】

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创作规律和语言特色。语体教学要求针对不同的文体把握不同的语言表达特点,感悟不同文体下的语言表达风格。

案例中,教师仅仅扣住文本语言以列数字的方式和适当联想的技巧展现了秦兵马俑的盛大与恢弘。在学生对其文本语言的风格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又创设了鲜明的生活情境,在文体语言规律的召唤下进行表达方法的运用,培养了学生在该文体下的语言创生能力。

语意、语境、语体都是语文教学的例子资源。这些元素的教学,既要从整体上把握,更要渗透相关的学法,进行扎实有效的推进,要在精讲多练中形成必要的语言积累,优化言语表达,从而为学生的语言习得、表达历练奠基。

秦兵马俑教案篇5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学生写好习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觉得想要使学生学好作文,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学生要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其次是老师的指导。而老师的指导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觉得小学生的作文指导不能只局限于作文课。我们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倡导的读写“长线”与“短线”相结合是行之有效的策略。阅读教学中,除了因课而设的仿写练笔外,还应在阅读教学中有机渗透与习作相关的习作方法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就有这么一个《习作》:写参观记。看见这个题目,我就想到学生以前写的参观记,大部分都是在写“流水帐”。我在学生参观前也讲参观的方法:1、要有序。2、边看边思考。3、抓住重点景物进行观察。可是大部分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总是令人很失望。我想:可能还是我的方法问题。于是,我这次就琢磨着在这单元的教学中渗透一些习作方法。

一、弄清文本作者的观察顺序

《秦兵马俑》这篇课文着重介绍了兵马俑的两大特点:一是规模宏大,二是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篇课文的观察顺序并不明显。所以,当学生感受完兵马俑的这两个特点后。我问学生:“作者来到兵马俑先感受到那个特点?”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先感受到规模宏大,后感受到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我接着追问到:“由此看出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什么?”有学生回答:“作者的观察顺序是由远到近!”还有学生说:“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从整体到局部。”(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接着,就问学生:“我们还学过那些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学生说:“〈黄果树瀑布〉是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写的。”“〈三味书屋〉是按照方位顺序写的。”……那请同学们记住:“无论到什么地方参观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才会对景点有全面的认识。”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其实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应该是印象深刻的,比老师作文课上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得多。今天又掌握了一种观察与习作的方法。我想,在这里先讲比在作文课上讲效果应该更好。更有说服力。

二、 弄清文本作者究竟观察什么

《秦兵马俑》和《埃及金字塔》两篇课文在描写规模宏大时,有一系列的数据。我就问学生:“作者的这些数据是从哪儿观察到的?”答案有两种。一种是查资料;一种是在参观时看的介绍。接着,我就提醒学生:“我们今后在在参观时别忘了看景点介绍,只有看了景点介绍你才会对所观察的景点有全面的了解,便于你更好的参观和了解景点。”

三、弄清文本作者的情如何表达

我们都知道,景物描写对语言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景物的再现完全靠语言的建造和修饰。写景还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它既是客观景物的文字介绍,同时对景物的描述,必定包含着个人主观审美情趣的偏向。也就是景中要有情。为了使学生能够景中有情。我在课文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秦兵马俑》中,那些个性鲜明的兵俑和马俑,作者不仅写了客观的存在,还写了自己的主观感受。才使得那些兵俑和马俑惟妙惟肖。我首先让学生用“――”划出作者看见的句子,用“”划出作者想到的句子。接着让学生读读这些饱含作者情感的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中饱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学生读后回答“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秦兵马俑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我又追问:“作者的情感是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同学们得出结论:作者的情感是在参观的时候产生的。我立即就出示了几副兵俑的图片,让学生模仿作者写写。写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让学生当一回文章的作者。学生都能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了下来。我就顺水推舟问学生:“那我们在参观的时候除了用眼睛看,还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想!”“想什么?”“参观的时候,脑子里的想法和感受。” “对!这就是真情实感!”最后让学生只读划“――”的句子。问到:“这样的文章你愿意读吗?”“不愿意!”此时 ,我总结到:今后参观时不但要“观”,而且还要会“察”“察”就是认真看的同时,还要调查研究。只有仔细观察思考,对景、物才会有清晰的印象和深刻的理解。进而写出特点来。只有情景结合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四、弄清文本作者的写作思路

三篇课文学完了,我让学生把这三篇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读一读,有什么发现。不难发现,开头都是写景物概貌和位置等,结尾更多的是它的伟大意义。而且,都只有几句话。再让学生看看重点部分作者是怎样突出中心的?“用总分的写作手法突出中心。”这样简单的几个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这类文章的写作思路。为后面的习作教学作了必要的铺垫。

经过以上的渗透教学,使得我的这节作文指导课有点水到渠成的感觉。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读例文《参观龟山汉墓》,然后问学生:“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作者是按照参观的顺序写的。”学生很快回答到。“你从文中看出作者在参观时,他一边……一边……”学生回答:“作者参观时一边观察,一边听导游的介绍。”接着问学生:“我们参观时应该怎么做?”学生总结到:“看、听、思”“那我们怎么看?听什么?又怎么思呢?”学生自己都能总结出来:“看景点介绍,有顺序的看。听导游介绍。边看边思考,也就是当时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对,我们只有用心投入参观,才会发现景点有什么特点,才能象我们的作家一样,写出好文章出来。明天我们这些作家就出去参观,你们准备好了吗?”同学们都胸有成竹的样子。第二天,组织学生去参观时,发现同学们这次不但不象以前那样“叽叽喳喳”,还发现有些同学还带上了小本子。同学们看的仔细,记得认真。只有及少数同学小声的议论着。回来后,我问学生的第一个问题是:“参观后有什么感受?(你觉得“文昌广场”有什么特点?)”同学们都很快总结出来。“你准备重点写那些地方的景物,又是围绕什么特点来写的?”“我准备先写树,它是形态各异”(文昌广场有各种各样的树。)显然,学生是从名字入手的。最后,我又让学生读读例文的开头和结尾,给学生加深印象,问学生:“会开头结尾吗?”学生连连点头。有的学生已经迫不及待的写了起来。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张张自信的脸。这次,学生交上来的作文让我很吃惊。大部分同学都能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虽然语言还是那么稚嫩,但几乎没有看见“流水帐”。文章不但有重点,而且情感也很丰富。就连开头结尾都在模仿课文中作者的写法。我想:学生今后写这类文章应该有路可走了。

秦兵马俑教案篇6

关键字:现代教育技术 语文

引言

进入21世纪,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推动着教育教学的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装备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土壤和工具。新课标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互联网和多媒体等现代化科技手段的投入使用,毫无疑问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语文课上,学生不再只是面对文字去想象。例如:航天飞机什么样子?只看课文里的文字,只怕是学生难以想象出来,找到航天飞机的图片、视频,这一切一目了然,现代技术的运用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一切尽在眼前。

一、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变抽象为直观,易于突破重难点

学《石头书》这篇课文时,学生对化石、雨痕、波痕是陌生的,但当你用多媒体图片和视频,把远古的东西具体形象地展现在他们面前,他们亲眼看到化石、雨痕、波痕之后,便对为何称石头为“书”这一疑惑豁然开朗了,同时教学的这一重难点也就能轻而易举地突破了。

二、运用多媒体拓展知识,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在讲解课文时,我们往往需要一些背景资料,来丰富课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以前光靠老师一张嘴,现在却大不相同,多媒体能够呈现一些鲜活的背景资料,而且展示起来也极为方便,形式丰富多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果极佳。在学《秦兵马俑》这篇课文时,我找了些有关兵马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兵马俑产生的历史背景,并观看气势恢宏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通过图片,把一个个形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兵马俑呈现给大家,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深刻地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高效利用课堂时间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节约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这在低年级教学别明显,低年级学习生字,教师需要板书,而多媒体的运用,教师在课前就可以做好一切准备,减少在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字的结构和笔画,这样既生动又有趣,比老师单纯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四、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感受课文内容

语文课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古诗文,也有先进的现代说明文,又有全国各地的风景名胜。但对我校的学生来说,因为大多数孩子家在农村,去过的地方很少,每次学类似的课文,对他们来说都很陌生,西湖的美,只能靠书上那几幅图画来感受,庐山的云雾有多神秘,只在书上读过,敦煌壁画的精美绝伦,秦兵马俑的气势磅礴也仅限在书本上了解。但有了多媒体,这一切便有了很大改观,一张张真实的图片,一段段精彩的视频,让学生亲眼领略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这些神奇之美,能激发学生对这些地方的向往,因此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文字的意境与内涵,有助于与作者产生共鸣。

五、现代技术教育辅助作文教学

有时让学生写景或小动物,他们都凭想象去写,不知从何下笔,多媒体融图像、音频、视频于一体,动静结合,图文并茂,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写一只小动物,把小动物的图片呈现于眼前,让学生观察它的外形、毛色、眼睛,利用视频资料展现它喜怒哀乐时的样子、动作以及声音,指导学生如何去写、该写什么,这样整个写作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有内容可写,乐于去写,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六、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不是盲目的

在语文课上,多媒体的使用也不是越多越好,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以及想象的空间。要适时适度地使用,语文课的重点还是要落到让学生的读和感悟上,文章的许多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观,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我们如果仅在多媒体上简单呈现图案,那就破坏学生的想象空间。文的美,就是给人类提供无限丰富的想象空间,而画面的直观性,容易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多媒体也不能滥用。

传统的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二者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教师应不断地努力,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能力,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秦兵马俑教案篇7

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陕西不但是中国的地理中心,而且在中华文明很长的一段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主流时段和中心地位。陕西是华夏源脉所在,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和建都朝代最多的地方,更是强盛而统一的周、秦、汉、唐等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现代中国革命的摇篮平圣地。这里承载了中华民族的辉煌与荣耀,谱写了中华文叫最集中、最重要、最耀眼的华彩乐章。

陕西历史的悠久及文化发展的完整与连续性是无与伦比的。陕西自然环境非常优越,自古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这里有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蓝田人;有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典范半坡氏族文化;有中国最早也是规模最人的城址杨官寨。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在这里开创了中华文明,仓颉在此创造汉字,后稷在此开启农耕文明,周人在此分封天下、制定礼乐制度――从此陕西成为周礼之邦;秦始皇扫六合一统天下;刘邦在汉水汉中开创了汉家伟业雄图,都城长安与罗马齐名,形成“东有长安,西有岁马”的宏大格局;张骞从这里出发开通丝绸之路;司马迁独领传记史书之;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就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直接孕育了隋唐两大强盛王朝;唐代治世典范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创造了中国古代的巅峰盛世,从政治经济制度到文化艺术、社会风气,都步入了锐意进取的黄金时代。唐代末年政治中心虽然东移南迁,但陕西仍为西北重镇。在陕西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历史文化以强大的惯性、坚韧的生命力不断向前推进,直至中国共产党人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北地区的卓越奋斗,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基础,陕西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雄伟壮丽的篇章。可以说,作为长期支撑中国历史文化的中心,陕西历史的气脉一以贯之、传承不止,也使中国历史的气脉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文物遗存完整丰富

历史的厚爱给陕西地上地下都留下了数量多、品级高、种类丰富的文化遗存,是全国古文化遗存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截至2009年底,在20.58万平方公里的三秦大地上,分布着80000多处文物古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90多处,举凡都城遗址、陵墓庙堂、石窟寺院、革命旧址、民俗民居无所不有。其中古遗址和古墓葬居全国之首。

陕西已发现洛南盆地旧石器地点群等旧石器文化遗存或化石地点190余处,形成了以蓝田猿人和大荔人等为代表的旧石器时展序列。先后发现了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神木石峁等一大批新石器时代遗址。

周原遗址、丰京和镐京遗址大型富室宗庙类建筑、大量青铜器窖藏、大型墓地以及甲骨文的发现,显示出陕西作为周王朝都邑及中心区域所在地厚重的文化积淀。岐山周公庙、眉县杨家村和韩城梁带村等遗址、墓葬的发掘研究,全方位、多层次地提供了研究周代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结构的珍贵资料。

在陕西到处可见秦人轨迹,除秦都雍城(今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大墓,秦都咸阳及宫殿遗址、秦始皇陵及其兵马俑、铜车马坑、百戏俑坑、铠甲坑等外,还有秦代长城以及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和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等。其中被誉为“世界第奇迹”和“20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的秦帝国庞大军阵的缩影――秦兵马俑,场面宏伟壮观,队列整齐森严,立体地再现了秦人所向披靡的宏大场景。

陕西的汉代遗存不仅数量多,远远超过了其他时代,而且规格高、类别丰富、分布范围空前扩大。都城长安是这一时期都城建设的典范,至今平面近方形的城垣大部尚存,长安城郊还发现了明堂辟雍和王莽九庙等遗址。汉中的褒斜道石门遗址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隧道之一。汉代的大型仓储、冶铁、铸钱、制陶以及桥梁遗址等屡有发现,且多遗存至今,诸如华阴京师仓、成阳沙河古桥和西汉造币工厂兆伦铸钱遗址等。

西汉11个帝陵除文帝霸陵“因山为陵”外,其余均有高大的封土和规整的陵园,并配置有仿长安城建制的陵邑。汉代墓葬以咸阳杨家湾汉墓。长安区张安世家族墓、西安交大壁画墓、神木大保当画像石墓等为代表,出土了种类丰富的汉代文物。

西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墓葬在咸阳、西安和安康等地均有发现,其中成阳国际机场北周墓葬群的发现最为引入注目。魏晋南北朝时期陕西靖边的大夏统万城,也是重要的考古发现。近年来,西安北郊陆续发现安伽墓、史君基、康业墓等北周粟特人墓葬,出土的围屏石榻或石棺椁基本反映了入华定居的外来民族的丧葬习俗,引起学界的轰动和重视,将入华粟特、婆罗门等外来贵族墓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陕西已发现隋唐的文物遗存近万处,主要有城邑、宫殿、寺观、窑址、水利、桥梁、墓葬、窖藏、石窟寺、造像碑和佛塔等,以都城和宫殿为大宗,以帝王陵及其陵园石刻为大项,以宗教遗存和墓室壁画为特色。

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唯一拥有百万人口的大都会,由外郭城、皇城和宫城三部分组成。其中的大明宫含元殿基址仍高出地面15米以上,依稀体现出唐代皇宫建筑的宏大气势。九成宫、华清宫、灞桥、东渭桥等遗址,为隋唐时期离宫别馆、道路桥梁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隋唐宗教以佛道为主流且多种宗教兼容并蓄,是隋唐文化开放、繁荣的一个侧面。与此相关的文物遗存很多,如西安的大雁塔和小雁塔、彬县大佛寺、临潼庆山寺等。特别是法门寺佛塔地宫的重开,使佛教界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以及数千件的供佛珍宝再放异彩,令世界瞩目,掀起了唐文化和佛教文化研究的高潮。

陕西已经发掘的唐代墓葬数量居全国之首,西安及附近尤为密集,目前已发掘的墓葬数量近6000座。昭陵、乾陵、建陵、贞陵、崇陵、泰陵等唐十八陵的主陵和陵前石刻,以及让皇帝惠陵、韦贵妃、新城长公主、永泰公主、懿德太子、章怀太子、节愍太子、惠庄太子、高力士等唐代高等级墓葬出土文物,再现了大唐的盛世华章。

唐代以后,陕西虽然失去了昔日辉煌的地位,但仍然有许多重要的遗存,如以青釉刻花著称的耀州窑,代表了北方宋代石窟艺术高峰的子长钟山石窟、肇建于北宋的中国书法艺术宝库西安碑林、万里长城第一台――榆林镇北台、华阴西岳庙、明代壁塑艺术典范蓝田水陆庵、明代西安城墙、明代秦王十三陵、渭南清代李氏家族墓地、大荔的“天下第一仓”丰图义仓和民居瑰宝韩城党家村等一大批珍贵遗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陕西丰富文化遗存的认识。

陕西每年都有很多考古调查和发掘项目,如2009年 陕西考古研究院即对170多个项目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发掘各个时期墓葬800多座,其中亮点很多。且每年都会出现不少具有重要影响的考古新发现,如“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韩城梁带村两周墓葬,发掘大批王侯级墓葬,出土了青铜器、金器和玉器等精美文物。居于“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榜首的杨官寨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时期的超大型聚落环壕,这个相当于4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聚落,也许是中国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城市。陕西考古不但前景无量,不断增加新的文物遗存,而且必定会在推动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提高陕西文化软实力以及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博物馆数量多类型全

陕西博物馆数量众多,一大批著名博物馆饮誉世界。截至2009年7月,陕西省共有各类博物馆164座,数量居全国第一,超过全国各省市平均数的一倍。以全省3700万人口平均计算,陕西省大约每23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也远远高于每60万人口拥有一座博物馆的全国平均水平。此外,由于得天独厚的历史遗存,以一些著名的古迹遗址为依托而建立的博物馆,以及诸多收藏宏富、规模宏大而著称的博物馆,已经在我国乃至国际上形成了广泛而巨大的影响,例如被誉为“世界第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被称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和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博物馆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有“石质书库”之称的西安碑林博物馆,以唐代法门寺地宫出土珍宝为基础建立的法门寺博物馆,全国第一座新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全国首座现代化地下遗址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地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等,它们不仅在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一页,同时也在世界博物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2008年在全国首次开展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评估活动中,陕西省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汉阳陵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共6座博物馆荣获“国家一级博物馆”称号,数量居全国第一;在2009年公布的国家二三级博物馆中,陕西有23座博物馆上榜(二级10座、三级13座),总数也居全国前列。这些均充分说明了陕西博物馆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

由于有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博物馆,使得陕西也成为世界各国政要和名人访华时选定的观光访问的重要目的地之一。1980年以来,全省博物馆接待的世界各国在任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就多达160多位。其中,尤以几任美国总统、法国总统、德国总理、英国女王、日本天皇和首相、俄罗斯总统、几任联合国秘书长等来陕西参观博物馆影响最大,成为一时的新闻热点。

博物馆类型多样化,行业博物馆、民营博物馆异军突起。陕西是我国著名的文物大省,文化遗存遍及全省,如民俗民居、钟鼎彝器、俑群造像、壁画石刻、金银珠玉、丹青书法、陶瓷器皿等。这些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历史文物,作为先民智慧的结晶和沧桑岁月的见证,共同构架起陕西乃至中国文明发展的历程。而这种历史悠久的大跨度特点和文化内涵的异常丰富多样,也造就了陕西众多的博物馆各自与众不同的规模、神韵和风格,从而又在整体上构架起陕西层次门类较为齐备的博物馆体系。目前,全省博物馆中有综合类、文物历史类、科技类、艺术类、名人类、自然类、地矿类、民族民俗类等多种类型,尤以遗址类博物馆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行业博物馆和民营博物馆数量增加,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据统计,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的提倡和政策的宽松,全省各行各业以及民营企业、个人兴办的博物馆已达42座,标志着陕西博物馆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刚刚建成开放的大唐西市博物馆,代表了陕西民营博物馆的高水准。

近年来,国家对包括博物馆在内的文化事业的投入进一步扩大,陕西省一批新的博物馆建设项目陆续启动,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咸阳博物院、渭南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壁画珍品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新石刻艺术馆、西安半坡博物馆半景画馆等一大批馆舍的建设,标志着陕西的博物馆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馆藏文物精美绝伦

全省国有馆藏文物超过100万件组,其中珍贵文物11.1万件,国宝级文物123件(组),一级文物7000多件。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这些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文化遗存,作为先民智慧的结晶和沧桑岁月的见证,共同构架起陕西乃至中国文明发展的历程。它们不仅是陕西的珍贵文物,而且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珍宝,是中国历史的精华浓缩和实物见证。

西安半坡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和玉器等精美的文物。彩陶作品中最著名的是人面鱼纹盆、镂空人面覆盆形器、动物纹彩陶盆等,这些文物上原始的刻画符号记录着我们祖先“结绳记事”“契木为文”,为创造我国古文字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尖底瓶应用了力学中的重心与平衡原理,打起水来十分方便。陶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土制乐器,蒸饭用的陶甑,是利用蒸汽的最早实践。

陕西西周青铜器出土数量之大、精品之多。向来为世人所瞩目,被称为“青铜器之乡”。全国共出土大约2万多件,其中陕西地区出土的大约有就近万件。这些出土青铜器保存至今的大约有1万多件,而其中属于陕西地区出土的又有近0.5万件。这两组数字告诉我们,陕西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几乎占了全国的半壁江山。如被学术界誉为“镇国之宝”的青铜重器――何尊、解决了牧野之战(西周取代商代的关键战役)日期千古悬案的著名西周青铜重器――利簋等。

震惊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仅一、二、三号坑就出土了超过8000件的陶俑,已出土的陶俑大多身高在1.78米以上。陶俑的数量之多、形体之大,不但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而且在世界雕塑史上也从没发现数量如此巨大的群体组雕。最能反映秦人尚大尚多的价值观的,还有被称为“青铜之冠”的秦代铜车马、现存最早的调兵凭证秦国杜虎符和改写中国音乐史、文学史的秦乐府钟等国宝重器。

陕西的汉代的陶俑、瓦当、玉器、铜镜、墓室壁画和画像石等文物,数量与质量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尤其陶俑制作非常发达,出土物的数量、种类及其精美程度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都是数一数二的。从考古实物看,汉代陶俑比之秦代陶俑不但种类更加多样化,而且形象也更加生活化。汉代陶俑既有威严壮观的送葬军队,也有端庄娴淑的宫廷侍女,还有那数量众多的供家居享乐的侍从舞俑以及马、牛、羊、鸡、鸭、猪等牲畜家禽形象。与军阵森严的秦俑相比,汉俑更富于强烈的现实生活情趣。陕西出土的汉代瓦当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国内无可匹敌。图案瓦当的图案有云纹、雷纹、花瓣纹和几何图案等,而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四神纹是其中最负盛名者,是古代瓦当艺术中的珍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陕西遗存了大量的多民族交融的珍贵文物。如北周安伽墓围屏石榻及史君石椁、康业线刻石榻等为代表的文物兼具中西风格,说明以长安为中心的陕西,不但是国内各民族交流融合的中心,同时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舞台。

唐代的陶俑、三彩、石刻、金银器和壁画等盛极一时,其表现出的雄强之势和磅礴大气是中国古代艺术中从未有过的。以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顶官帽实物――三梁进德冠,见证丝路繁荣、再现大唐开放与包容气魄的三彩骆驼载乐俑,柳公权楷书的代表作――玄秘塔碑,顺陵石狮和昭陵六骏等为代表作。特别是陕西出土的金银器和唐墓壁画,无论从出土数量还是艺术价值而言,都可谓空前绝后。如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270余件金器;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121件金银器。全国共出土唐代金银器皿1000余件,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均出自西安及其周边地区。

唐代创建的耀州窑在五代至北宋开始崭露头角,被誉为北方刻花青瓷之冠,也影响了陕西和全国多省份的古代窑业的生产。存世实物量大且精美者众多。元代以降到明清之际,陕西作为西部重镇,仍有大量文物存世,尤其是民居、民俗类文物众多,其中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至今。

在古代特殊的社会条件下,最高度的文化,最精湛的技艺,总是荟萃于都城及其周边地区,从而使陕西一地集文物之盛之精,有甲于全国的美誉,以至人们将陕西称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秦兵马俑教案篇8

那么,教学过程中是让学生天马行空地表达“独特体验”,还是让他们循规蹈矩地接受“价值取向”呢?这两方面的关系该如何处理?教师该怎样把握?这些都需要深入思考,寻找适当的平衡点,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一、鲜明取舍,培育主流的价值取向

这是一个《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段:

师:故事读完了,读了故事,大家能说说你心目中的狐狸和乌鸦是怎样的形象吗?

不少学生说狐狸狡猾、乌鸦爱慕虚荣等。

这时,一名男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他们的说法。我觉得,这是只聪明的狐狸。你看,它多有办法啊,原来在乌鸦嘴里的肉最后让它得到了,它真会想办法,真有主意。这只狐狸多聪明啊!我喜欢这只狐狸。”

有一位同学说:“和这只愚蠢的乌鸦相比,我觉得这只狐狸特别聪明,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乌鸦嘴里的肉骗到了自己的手里。”

(其他学生这时也颇有同感,争先恐后地说。)

师:同学们能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很不错。但是,咱们再想一想,狐狸把自己的“聪明”用在什么地方了?这种做法好吗?

生:狐狸把自己的聪明用在骗小动物上了,这种做法不好。

师:狐狸的确有一个聪明的脑袋,但是狐狸的聪明用错了地方,他没有把自己的聪明用在劳动上,而是用来骗人,像狐狸这种用错了地方的聪明就不再是聪明,而是令人讨厌的狡猾,狡猾是要害人害己的。所以,我们不能像狐狸那样,我们要把自己的聪明用在对人有益的方面。

语文课堂要富有活力,一定要为学生广开言路,重视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的独特见解,接纳“异口异声”。但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依托文本,不能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很显然,这里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我们的社会价值观是相违背的,因为这里的狐狸不只是一种自然界的动物,而是代表着社会生活中的坏人——骗子。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解读,大胆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学生的体验是独特的,课堂是民主、开放的,但更主要的是教师的引导也是及时恰当的。试想,如果没有老师的因势利导,在讨论狐狸是正面角色还是反面角色时,思想上必然引起混乱。文本的价值取向也将无从谈起。当教师面临“这只狐狸特别聪明”这样的质疑,并且随之认同与附和的声音渐渐增多的时候,这位教师非常清醒地明白本节课在学生认识上所要达到的目标。对于“聪明”的认识,就是“教人求真”“教人求善” “教人求美”的过程。在“真善美”的问题上,教师的立场非常坚定,没有学生说什么就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不偏离文本的价值取向。

二、合理引导,培植真正的独特体验

这是《秦兵马俑》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面对这雄伟壮丽的兵马俑,你觉得最应该感谢谁呢?

生1: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秦始皇。如果秦始皇不为自己建造陵墓,就不会留下兵马俑了。

生2: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第一个发现秦始皇兵马俑陶片的农民。

生3: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古代那些制造秦始皇兵马俑的劳动人民。

生4: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考古专家。

生5: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

生6: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这篇文章的编者。

……

(对每种答案,教师都大加赞赏,并让同学们鼓掌表扬。)

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化阅读能力,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课堂创新的一个重要策略。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先且不谈“面对这雄伟壮丽的兵马俑,你觉得最应该感谢谁呢”这一问题设计得恰当与否,就是其对学生回答不加辨析地一味肯定,也是很值得商榷的。这样的“独特体验”已毫无价值可言。

我们说“独特”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的可能仅仅是一般同学不易想到的,有的可能与主题关系不大,也有的可能就真的是“独特”的。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这些“独特体验”加以比较讨论,而不能一律加以肯定。因为如果一味地对学生加以肯定表扬,只能导致他们盲目地追求“与众不同”。这时学生往往对文本缺乏认真思考、用心揣摩,不能静下心来与文本对话,很难提出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甚至有的缺乏对文本最起码的理解与感悟就匆匆举手发言,提出的是刁钻古怪、离题万里的问题。如果对于这样的不同体验,也总是一味地不加辨别地肯定,长此以往势必使学生养成浅尝辄止,不愿倾听别人的发言,总是要迫不及待地表现自己,随意应付等不良学习习惯。教师应对这些发言进行区别比较,该表扬则表扬,不该表扬的让他去思考,稍微吝啬一点使用“你真棒”,让真正的 “独特体验”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教师评价的语言不在多,而在精,不在“夸”,而重在“引”,在关键处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完善学生的发言,达到“更上一层楼”的效果。

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并不是为了肯定和强化学生有时并不那么正确的“独特体验”和看法,而是要让学生对教材有自己的感知和领悟,养成自己独立思考并能调动自己的学习积累,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的习惯。相信,随着学生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独特体验肯定会越来越趋于合理。

上一篇:笔算乘法教案范文 下一篇:踏雪寻梅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