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环保履职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02 09:54:32

供销社环保履职报告

供销社环保履职报告范文第1篇

一、考核范围、分类及内容

(一)、范围:本方案用于对市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和未纳入市安委会的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单位(以下统称被考核单位)及其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情况的考核。

本方案所称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人,包括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第一责任人指被考核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指被考核单位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及分管工作范围涉及安全生产其他分管负责人。

(二)、分类:根据被考核单位职能及对安全生产履职要求不同的情况,按区别对待、分类考核原则,将被考核单位划分为辖区管理、监督管理、部门管理和协助管理等四种类型。具体分类为:

1、辖区管理类。具体包括:全市21个乡(镇、街道)和参照考核的__、__2个工业管理区。

2、监督管理类。具体包括:市安监局、公安局、交通局、建设局、经贸委、消防大队、交警大队、农机局、地矿局、水利局、环保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局、工商局、林业局、旅游局、房管局、供销社、中小企业局、文化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气象局、公路养护公司、地方海事处。

3、部门管理类。具体包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民政局、教育局、物资局、粮食局、商业局、二轻局、外贸局、广电局、体育局、农业局、果业局、畜牧水产局、供电公司、电信分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火车站。

4、协助管理类。具体包括:市监察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财政局、总工会、人寿保险公司、人民保险公司。上述所列部门、单位,根据本年度单位职能变动和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在组织年度考评时作必要分类调整;未列的部门、单位,也应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负责本行业、本部门、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根据本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在组织年度考评时作必要增列。

(三)内容:安全生产履[本篇文章来源于文秘站 -网址为-未经过文秘站网站同意转载此文均为抄袭后果自负]职考核实行责任目标管理考评,主要考核各单位及其责任人履行《安全生产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职责的情况。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责任制度、隐患治理、监督管理、事故处理、宣传教育、事故控制和履行协助管理义务等方面。考核的具体内容、指标和评分标准,按《南康市安全生产履职分类考核表》(见附件,以下简称《考核表》)实施。

二、考评办法

考核工作由市安委会负责实施,从四种类型单位抽调人员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办法如下:

(一)、履职年度时间指20__年1月1日至20__年12月31日。各类安全事故统计年度时间从有关规定。

(二)、考核分单位考核和责任人考核,采取单位考核与责任人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统一组织实施。单位考核分自评和组织考核,坚持自评与组织考核相结合。责任人考核只作自评,不另外进行组织考核。对责任人考核的等级评定参照单位履职考核的情况进行。

(三)、安全生产履职年度考核实行百分制,依照《考核表》加、扣分。每项扣分直至该项标准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三、考评程序

1、自评。各被考核单位和责任人,在20__年1月6日前,撰写好单位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和责任人述职报告,对照《考核表》进行自评,并量化自评得分。

2、考核。考核小组通过听取被考核单位责任人的工作陈述,现场了解情况,查阅有关工作资料和记录,召开由有关部门、企业人员参加的[此文若非在文秘站 =站出现,那均为抄袭,找文章还是到文秘站网,更多原创]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等方式,按照《考核表》评分标准对被考核单位作出量化评分,并提出改正意见。对各考核单位有“日常考核”项的考核工作,由市安委办综合年度内各考核情况,按加权平均方式考核量化评分。

3、评定。市安委会负责召集各考核小组组长召开考评工作会议,综合“日常考核”情况,对各被考核单位和责任人履职等级作出初定,报市政府审定。

三、考核结果

(一)考核结果划分四个等级:90分以上的为先进单位,70~90分(不含90分)的为达标单位,60~70分(不含70分)的为挂牌警告[此文若非在文秘站 =站出现,那均为抄袭,找文章还是到文秘站网,更多原创]单位,60分以下的为未达标单位。责任人考核结果以上述对应分数分四个等级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

(二)对考核评定为先进单位和优秀的责任人,由市政府予以表彰奖励。

(三)被考核单位或所监管职责范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单位和责任人评先评优(奖)资格,并对考核单位及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

1、考核结果为黄牌警告或不达标单位的;

2、发生一起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重特大生产、交通、火灾事故的;

供销社环保履职报告范文第2篇

组织的建立健全只是第一步。社党委的重点是抓好“一个创建,两个活动”,一个创建即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两个活动即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实践活动。广大干部和党员坚持“”和党支部中心小组的学习制度,学习新,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兵团党委六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各支部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实际抓活动载体,亮干部党员身份。棉麻公司党支部开展“我低碳,我环保,我热爱,我快乐”的活动,提升党员和员工的自豪感,形成企业凝聚力。农资公司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进行党的知识和热爱祖国、热爱兵团知识竞赛,党员纷纷表示“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来”。社党委投入10万元排练节目参加师广场文化节,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积极参与。“乐在农工们的心里,笑在供销人的脸上,优秀的供销儿女要放飞理想,追逐梦想……”《供销之歌》响彻云霄,流通企业绽放出夺目光彩。

党员是旗帜。今年4月农场播种关键时刻,为及时调运肥料,肥料厂党员赵林忠、赵文斌,日夜光着膀子扛麻袋、卸肥料。5月的狂风暴雨使7个原料垛子遭袭击面临集体财产损失,党员们冲在第一线,苦干在最前面。党员王存兴率技术小组攻克技术难关,提高产品质量,使成品率由40%提高到50%,同时降低生产成本15万元。无情的车祸使职工马君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党员们带头捐款6300元,人间大爱使马君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我要入党”。供销社许多员工发出内心的呼声。员工丁新萍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员工周娟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党员们发光发热,企业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们硬是在一个高3米、深3米的垃圾场上,建起了有1.5万平方米草坪覆盖的肥料厂,并由建厂初的职均3000元收入提高到了1.5万元。他们引进300万元资金,与有关厂家合作,在生产复混肥、滴灌肥基础上,生产出了适销对路的硫磷胺。他们还计划建立国有股占51%的好又多健康超市,经营好食用菌繁育项目。供销社股份合作制企业体制建立健全时间虽短,但发展势头迅猛,正在健康茁壮成长。

当好人才的“后勤部长”

沈泉涌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人才的竞争背后,实际上是人才环境的竞争。哪一个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善于营造能够干成才的良好环境,那里的人才就不断涌现出来。各级领导干部要视才如金、求才若渴、与才交友,像邓小平同志倡导的那样,当好人才的“后勤部长”。首先要尊重人才。既要尊重专家、学者、教授的知识贡献,又要尊重老一辈人才的贡献,也要尊重中青年人才的作用;既尊重留学归国与海外引进的人才,又要尊重自主培训的人才。其次是放手支持人才干事业,及时把优秀人才放到重要工作岗位上培养锻炼。兼容并蓄,允许试错,以创新精神论英雄,鼓励人才敢为天下先,让在创新创业道路上遭遇挫折的人才倍感关爱和鼓舞,百折不挠,愈挫愈奋,让新思路、新知识、新技术、新企业和新产业获得生长和发育的良好土壤。最后是要满腔热情地关心关怀人才。努力改善他们在学习培训、医疗保健、子女就学、文化需求等方面的条件。

党建传真

166团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多彩

农九师166团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从7月至12月将举办7项有重要意义的活动。一是组织一个由团领导、机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巡回宣讲团深入到基层单位,与职工群众面对面进行主题活动宣讲。二是制作一部反映166团屯垦戍边、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纪实宣传片《蓄势远航》,8月底前与团场职工群众见面。三是集中宣传建团48年来各行各业涌现出的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并汇编入集《锡伯特之星》。四是传唱一首自创歌曲《锡伯特黑土地》,歌曲学唱进连队、进社区、进家庭、进工地、进集市。五是编辑出版宣传册,内容融新疆“三史”、兵团“三大作用”、“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等知识于一体,全团2283户职工户均一册。六是举办“我为团场增光添彩”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会进行全程录制,在团电视站滚动播放。七是进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专题宣传教育。 (张丽梅)

87团百首红歌唱响主旋律

7月26日晚,农五师87团“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暨建团50周年广场红歌演唱赛在该团新建的文化广场举行。由农业连队方队、老年方队、文教卫生方队、民兵方队16支方队组成的千人强大阵容,高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心声,歌唱兵团人保卫国土,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的伟大壮举,歌颂边境团场50年来与分裂势力斗争,与自然灾害抗争,与恶劣环境搏斗的悲壮情怀。《五星红旗》、《祖国不会忘记》、《最美还是我们新疆》、《走进新时代》等近百首红歌,旋律激昂,催人奋进。该团主要领导登台参与,团有线电视台全程录放。 (吕羡林)

71团强化对支部书记的考核和培训

8月12日上午,农四师71团21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在团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参加以“履职胜任带班子、创先争优强核心、凝聚力量促发展”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和闭卷考试,200余名干部,职工聆听和观看了大赛。在演讲中,各位基层党支部书记从工作心得、工作体会、工作方法等多方面展示了党支部书记蓬勃向上、鞠身为民、争创先锋的精神风貌;知识竞赛考察了党支部书记对党的政策、党建工作业务知识以及处理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闭卷考试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兵团团场章程》、《兵团农牧连队党支部书记工作条例》等。 (叶华)

8团“四创四争”助推“创先争优”活动

农一师8团党委以“四创四争”为载体,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一是创建学习型基层组织,在党性修养上争先进。各党支部认真组织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兵团党委六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在广大党员中开展“要求入党为什么、入党以后做么、‘创先争优’为什么”大讨论活动,对党员普遍进行党性教育。二是创建服务型基层组织,在服务群众

上争模范。各党支部开展“服务职工”、“争创服务型党支部”活动,热诚解决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以互助帮扶为主要形式的党内关爱机制。三是创建敬业型党员队伍,在本职岗位上争先锋。机关党员深入“生产一线、工作一线、企业一线”,比工作作风、比工作效率、比工作水平;一线党员比致富能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在本职岗位上创一流业绩。四是创建奉献型党员队伍,在亮牌示范上争标兵。以每周五的“党员奉献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敬老助残志愿服务、实用科技推广献爱心活动,形成党员带头讲奉献的良好风气。 (姜红)

乙烯项目部用“红色”点燃“创先争优”活动

兵团六建天业乙烯工程项目部党支部用“红色”点燃“创先争优”活动。一是看红片。7月以来,项目部结合党课教育与党员集中学习,安排全体党员观看《张恩德》、《伟大的历程》等光碟影片。二是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党员到石河子军垦博物馆进行了一次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党员重温兵团的发展历史,决心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永葆党的先进性。三是读红书,党支部安排党员读贯穿红色健康有益的书,读合理知识结构的书,读建筑施工专业方面的书……党员之间互相推荐好书,定期撰写心得体会或读书感言,在党员大会上学习交流。“红色”点燃了“创先争优”活动的热烈气氛。 (衡平)

塔里木建工集团两个100%加强纪检监察举报工作

农一师塔里木建工集团切实加强纪检举报工作,一是纪委书记100%阅批举报件。今年上半年,该集团获取纪检监察举报36件,所有举报件纪委书记均100%批示办理,对紧急、重大、复杂的件纪委书记参与办理。二是100%回复署实名的举报人。对署实名举报的人,给予坚决地保护,严肃处理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案件。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收到署实名举报人的案件23件,已全部核实完毕,并100%回复举报人,有效地减少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的发生。 (王向如 梁军)

党务问答

考核党员要把定量和定性结合起来

问:现在有一些单位对党员的考核和评议采取打分的做法,请问这样能反映党员的实际情况吗?(刘伟)

答:有些地方把对党员的要求定量化,采取打分的办法。对这个问题要作分析。一方面要看到,对党员的考核和评议,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一些指标做到量化,有利于激发党员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对一个人思想、行为的衡量,不能完全用数量来表示,目标的设置及分值的确定如果不科学、不合理,就不能恰当反映党员的实际。根据一些地方的经验,比较好的做法是,在确定和考核目标时,可以量化的,就提出明确的定量要求;不能量化的,就提出适当的定性要求。评议中,把定量和定性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评价,防止以偏概全,简单地以得分多少来确定一个党员是否合格。 (兵组)

流动党员应参加组织关系所在地支部的民主评议党员活动

问:我团各基层支部将于9月份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请问外出的党员如何参加此项活动? (王芳)

答:流动党员原则上都应参加其正式组织关系所在支部的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开具党员证明信和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的党员,原则上回原单位参加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原单位党组织应提前通知他们按期参加民主评议。确有正当理由和实际困难不能返回的,待他们返回后及时补课。如果流动期间适逢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可以参加学习,接受教育,但不能以此代替回原单位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 (兵组)

党员自行脱党不能长期搁置不处理

问:我支部有1名党员已经几年既不交党费又不参加组织活动,请问对其能长期搁置,顺其自然吗? (周义)

答:根据的规定,党员自行脱党后,党组织应当按规定的程序将其除名,而不能将其长期搁置。有的党员已自行脱党多年,有关党组织却一直未作处理,这是不符合规定的。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党员将组织关系介绍信长期放在袋子里或将组织关系介绍信丢失后一直未报告,成了无组织的党员。对此情况,有关党组织应以负责的态度,主动联系,及时进行教育。经教育不改的,应按规定严肃处理。 (兵组)

民主评议党员无需逐一填写登记褒

问:我支部刚进行完民主评议活动,请问党员是否要逐一填写《民主评议党员登记表》? (王兵)

答:民主评议党员中,除授予优秀党员称号的党员和受到组织处理的党员需要形成书面材料外,其他党员可不逐一填写《民主评议党员登记表》。 (兵组)

对党员提出退党应坚持原则区别对待

问:我支部有一党员提出退党,我们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不知如何处理特请教。 (章文)

答:党员提出退党,党组织首先应弄员提出退党的原因,然后按以下原则区别对待:1.党员如果改变了自己的信仰或理想信念动摇,或不愿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和党的纪律约束,党组织应予以同意,不要强行挽留。2.对那些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消极落后,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党员要求退党,党组织应当及时作出同意退党的决定。3.对犯有严重错误需要的,尽管本人提出退党,也不能按退党处理,而应按和有关规定开除其党籍。4.对某些问题有模糊认识或有一般错误思想的党员提出退党,应当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帮助他端正思想,提高认识。经批评教育,自动撤回退党申请的,应予以鼓励。5.对于平时表现好,只因对某些问题想不通,一时冲动,或因年老多病怕拖累党组织而提出退党,党组织要对其教育,在其有了正确认识,主动撤回退党申请后,可不作退党处理。 (兵组)

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负有主要责任

问:我单位是一个建筑施工单位,每年都有很多农民工党员来我单位工作,请问流入地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责任有哪些? (赵章)

答: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负有主要责任,要加强与流出地党组织的联系,把流动党员纳入本地党员教育管理的整体工作中。(1)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做好外来流动党员身份确认登记工作,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2)加强对外来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将外来流动党员编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组织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3)关心外来流动党员,为他们的就业、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帮助。(4)在《流动党员活动证》上如实填写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等情况,及时将外来流动党员的重要情况反馈给流出地党组织。(5)做好外来流动人员中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党建引领团建党团共建结硕果

胡俊建

农二师33团党委及各基层党支部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机制、新途径,创新党建活动方式,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党团建设均取得可喜成绩。

青年是团场的希望,团组织是培养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主渠道和生力军。为此该团党委要求各基层党支部必须十分重视和支持团组织建设,在全团实施党建带团建战略。他们的具体做法:一是建立健全“两课一会”制度,从政治上对团员青年进行思想引导。两课,即党课,团课,一会即团党委和各基层支部与团员青年定期召开座谈会。该团从团到连队,不管哪一级举行的党课,没有特殊情况,都要吸收团员和青年参加,通过党课,提高团员青年对党的认识,增加团员青年对党的生活的体验。该团党委主要领导和各基层支部书记定期给团员青年讲团课,讲解党同共青团关系的历史,讲共青团的先进性,坚定团员青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屯垦戍边的信念,增强团员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意识。通过与团干部及团员代表广泛座谈,了解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指导团组织在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是严格团组织生活,开展团员评议活动。该团各基层党支部帮助团支部建立起正常的团支部生活制度,每个团员都要积极参加团支部举办的各种活动,定期向团组织汇报自己的学习、工作和思想情况,外出时间长的团员回单位后要主动到团支部报到,汇报外出的情况。每年寒暑假回团场的大学生都要到团支部报到,参加团支部活动。团场和连队要召开大学生座谈会,向他们介绍团场发展和党团建设情况,组织他们参观团史展览馆,勉励他们好好学习,学好本领报效祖国,报效团场。每年年中和年末,各基层党支部都会帮助团支部开好团员评议会,通过评议会,评出先进模范人物,评出差距和不良倾向,订出整改计划。三是推行“两培一选”工程,选拔优秀接班人。两培一选即培养优秀团员作为党员发展对象,培养优秀团干部作为党政后备干部,选拔优秀青年党员担任团组织负责人,实现党组织对团组织建设的指导和引领。近年来,有12名团委干部和团支部书记被选拔到基层领导岗位上来。该团党委还实施了青年干部挂职锻炼计划,挑选团委干部和团支部书记到管理岗位上进行为时半年的挂职锻炼培养,扩大青年干部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

党建带团建党园联建得双赢

娅 萍

连续5年,农一师12团中学党支部被团场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团支部被团场评为先进团支部。多年来,该中学党、团支部联手共建,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培养了党的后备力量,实现了党团组织建设的双赢。

供销社环保履职报告范文第3篇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做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准备工作,研究提出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意见和全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市编办牵头)。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第四批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精简和程序规范,及时对外公布。加强行政许可规范化管理,继续开展建设项目并联许可联动改革试点(市监察局牵头)。

(二)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制定、完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积极稳妥地做好市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准备工作,继续深化职称分类管理改革,不断提高职称评审质量(市人事局牵头)。

(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探索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市监察局牵头)。扩大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试点的范围(市政府法制办牵头)。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四)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引进国内外技术、管理和资金实力强、市场信誉高的战略投资者为途径,加快推进行政性公司和工厂制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重点抓好长岭集团、陕棉九厂、化轻公司、宝嘉应化等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工作。红旗民爆集团、金属材料总公司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工作。全市基本完成工厂制企业公司制改造任务。继续扎实推进国有企业主辅分离改制工作,加快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积极推行外部董事制度,不断规范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市国资委牵头)。

(五)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重点支持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有色金属、煤业化工、机械电子、食品工业对我市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行业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壮大,做大做强一批大集团大公司。在产业整合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好下划企业的遗留问题。加快企业政策性破产和依法破产实施步伐,到年末,全市基本完成车辆厂、电力线路工具厂和北方照明公司等国有企业的破产任务,依法破产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市国资委牵头)。

(六)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建立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做好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工作(市财政局、市国资委牵头)。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和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行为,严格产权交易和股权转让程序(市国资委牵头)。积极探索完善国有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自然资源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机制(市财政局牵头)。

(七)深化公用事业改革。稳步实施盐业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市国资委牵头)。全面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县为主、分类养护、依法管理”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市交通局牵头)。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运营,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管理,继续推进以供热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市城建局牵头)。

(八)不断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继续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不断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创业辅导、信用担保、信息网络等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市级中小企业再担保机构(市中小企业局牵头)。

三、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九)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扩大以乡镇机构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全市要选择1个县(区)、每个县(区)选择1个乡(镇)进行试点。继续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探索建立有利于教育资金、资源更多地向贫困落后地区倾斜的机制。扩大“乡财乡用县监管”县乡联网试点范围,积极化解县乡“两政一教”债务(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

(十)配套推进其他涉农改革。继续推进兽医管理体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和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市农业局牵头)。稳妥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市级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市林业局、市财政局牵头)。继续抓好陇县、扶风县级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加快社有企业改制步伐(市供销社牵头)。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组织制度创新,制定出台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市农业局牵头)。

(十一)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完善市县两级粮食储备和应急管理体系。完成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任务,以县为单位因地制宜组建1—2个国有或国有控股的粮食购销企业(市粮食局牵头)。

(十二)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市联社履职行为和自营业务。积极推动具有条件的县级联社组建农村合作银行,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稳步推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试点工作。继续做好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人行分行牵头)。

(十三)积极推进扩权强县试点。继续认真抓好凤翔、岐山县的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对扩权强县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支持。继续抓好对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工作,力争使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有新的进展(市发展改革委牵头)。

四、深化财税金融投资价格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十四)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创新各级财政支持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的体制机制。继续认真抓好太白县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继续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建立监督制衡机制(市财政局牵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继续推进所得税、流转税、地方税等税制改革,深入研究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税收政策(市国税局、地税局牵头)。

(十五)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地方金融机构和保险组织改革,进一步完善金融企业治理结构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探索整合地方金融资源,支持已股改银行在宝分支机构加大改革力度。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中小金融企业。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之间以及同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保险体系建设(人行分行、市银监局牵头)。

(十六)推进投资体制改革。以“项目建设年”为契机,根据国家新定目录,调整全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加强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后的监督管理。出台政府投资管理条例,规范政府投资管理和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建立新开工项目报告和公示制度。研究代建制管理办法,扩大代建制范围(市发展改革委牵头)。

五、培育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十七)完善价格调控体系。建立重要商品价格应急监测工作机制,从严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市物价局牵头)。

(十八)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继续做好红旗民爆集团、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忠诚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和秦源煤业有限公司等重点拟上市企业的上市工作,推进具备条件的已上市企业进行再融资。大力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抓住国家推出创业板的契机,培育扶持一批中小型创新型企业到创业板上市。发展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探索扩大产权市场业务范围和交易品种。积极开展债券融资,积极探索优质企业公开发行债券的新途径,争取1-2家大型集团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市工交办、市国资委牵头)。

(十九)加快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深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与劳动就业关系间的衔接、配套,加快解决流动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继续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切实落实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逐步建立健全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制度(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逐步消除由户籍制度引起的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的不合理现象(市公安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人事局牵头)。

(二十)有序发展土地市场。完善土地供应管理,规范土地有形市场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进一步规范经营性用地及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探索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研究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的政策(市国土资源局牵头)。

(二十一)积极培育矿权市场。继续抓好矿产资源整合,加快建设矿业权市场,大力推进煤及其他矿产资源的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市国土资源局牵头)。

(二十二)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按照拓宽领域、增强功能、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和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原则,大力发展现代生产和生活服务业。加大物流企业整合力度,培育一批龙头物流企业(市发展改革委牵头)。

(二十三)继续完善商品市场。完善和规范各类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大力推进涉农连锁企业发展,引导电子商务运营企业整合资源,支持骨干企业发展社区商业(市商务局牵头)。

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十四)健全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研究制定对低收入群体给予适当补贴的政策。研究制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快推行节水型水价制度,实行用水超定额加价、阶梯式水价和差别水价制度。健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加强对污水处理收费使用的监管(市物价局牵头)。

(二十五)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体制和机制。严格执行节能减排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实行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建立并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探索建立落后生产能力退出的保障和补偿机制。建立多元化节能环保投入机制和高效节能环保产品推广财政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完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市财政局牵头)。

七、完善就业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十六)加快就业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覆盖城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健全支持自主创业制度,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健全完善弱势群体就业的长效帮扶机制。强化和完善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积极推行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市人事局牵头)。加快市级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发放工作,继续推进政府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加快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完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管理制度(市房管局牵头)。

(二十七)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和落实各级政府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加快推进工伤保险市级统筹,积极探索建立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制度。切实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土地征收征用与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同步进行的制度,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基本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建设(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继续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市民政局牵头)。

八、深化社会领域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二十八)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体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公办职业院校体制和机制改革,完善鼓励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的相关政策。全面推行学校收费公示制度(市教育局牵头)。

(二十九)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转制科研院所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强化应用技术研究院所与生产企业联合与重组,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市场环境和激励机制,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进程(市科技局牵头)。

(三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制定和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激励文化创新等方面的政策。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放宽文化领域市场准入政策。建立农村文化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继续做好农村电影放映改革发展试点。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企业化转制步伐,做大做强一批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市文化局牵头)。

(三十一)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国家部署,研究制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快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指导各县区健全完善管理、监督机制。健全和完善药品行政监督管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市场监督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全市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及乡镇卫生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市卫生局、市药监局牵头)。积极探索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药品价格定期审核制度,继续解决部分药品价格虚高问题(市物价局牵头)。

(三十二)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加快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现旅游企业管理体制创新(市旅游局牵头)。

供销社环保履职报告范文第4篇

县长薛玉马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全县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战之年。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大力实施“三动三新”战略,按照“两乡五区”发展思路,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新挑战、有效化解新矛盾,在逆境中奋力前行、在克难中重点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4.7亿元,同比下降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6亿元,同比下降33.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3亿元,同比增长15.3%;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910万美元,同比下降7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1亿元,同比增长5.7%;财政总收入完成1.77亿元,同比下降23.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972万元,同比下降2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3177元,同比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425元,同比增长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降幅收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实施了省、市、县11个重点项目。积极组建大唐安峪热电联产新项目公司。多方沟通协调,推动明迈特顺利复产;争取直供电指标,为明迈特节约资金1.26亿元;完成了明迈特2×12MW矿热炉烟气余热发电项目、6万平米原料库项目;推进明迈特与上海百联集团、中国节能公司重组。通航机场手续获华北民航局批复,园区配套110KV中杨变电站建成投运。完成了4.86公里入园一级公路的路基工程、2.2公里的路面铺装工作。建成了晋安通100MW风力发电项目升压站。开工建设了山西国宏光伏发电、九鼎风电、康园泰生态功能性肥料、林坊园食品加工等项目。蓝辉印务在太原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新增“小升规”企业1家,培育“小巨人”企业1家,孵化小微企业212户。

(二)扎实推动农业现代化。2016年,落实各项涉农惠农资金10.09亿元。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8亿公斤。全面完成了2014年度、2015年度新增粮食产能工程以及11处水库维修养护工程。新增设施农业300亩。新建“绛县大樱桃”地理标志基地1500亩。顺利通过了省级出口水果示范区验收。成立了以中国农科院和省级科研机构牵头的产业技术联盟。建成了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流转土地10.6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总数分别达到880个和72家。新建规模养殖场6家。新增“华茸”、“恒大”2件山西省著名商标。

(三)全面加快新型城镇化。成立了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启动了文体中心设计规划、“一横三纵”融资工作。完成了城东文化广场设计规划工作。投资9亿多元的棚户区改造前期工作基本结束,进入融资阶段。改造了卫庄至东梁壁一级公路翼城段。建成了南官庄桥。实施了陈村镇创建全国卫生乡镇工作。建设了保障性住房539套,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640户。完成了农村公路改造工程50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80公里。实施了2个美丽宜居示范村规划创建工作。申报了1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四)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聘请北京大地风景公司编制《绛县全域旅游规划及军工铁路旅游概念规划》。顺利推进绛北大峡谷二期工程、紫云寺二期工程。全面完成了太阴寺环境整治、东华山庙老君楼修缮、柴家坡明代民居维修等工程。成功举办了“花之海·俏运城”绛县赏花登山逛庙会暨旅游招商活动。央视集中播放了《〈赵城金藏〉之四方夺宝》、《〈赵城金藏〉之绛县因缘》等纪录片。《扫街》荣获全国第十七届“群星奖”舞蹈类第一名。全年接待游客53.6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62亿元,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均增长31%以上。

(五)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完成了《绛县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绛县涑水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新增造林绿化1.45万亩。完成县乡道路绿化36.6公里,园林村绿化5个。取缔土小企业20家,拆除、改造燃煤锅炉112台。淘汰黄标车、老旧车717辆。全面通过了环保部摘牌验收。县城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达到275天。“铁腕治污”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县环保工作年度考核全市第五名。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效明显。

(六)全面提高改革开放水平。完成了县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编制公布工作,编制了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取消行政审批事项60项。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新增市场主体1480户。完成了乡镇卫生院、计生站合并工作。县农信社成功改制组建农商行。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大力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工作圆满完成。成功吸引山东风轮车辆公司回乡创业。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浙江义乌众莱日用品公司等企业落户绛县。全县10支招商小分队共外出招商50次,对接洽谈企业33家,签约项目20个,落地项目16个,签约资金108.48亿元,到位资金36.44亿元。

(七)切实增进民生福祉。2016年,全县重点民生支出达13.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92%。完成脱贫人口3265人,贫困村摘帽10个。开展了“献爱心、助扶贫、帮助贫困户享受保险保障”活动,投入保险资金49.38万元。开工建设了政府机关幼儿园二园、职业高级中学实训楼项目,启动了新建绛县中学征地、设计,完成了实验三小征地拆迁。加大投入力度,改革管理体制,力推高中教育,初步形成了你追我赶、良性竞争的发展局面。完成了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启动了县医院改扩建项目规划设计。城镇新增就业29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42%。城区集中供热项目一期工程如期完成,实现供热面积100万平米。落实了高龄、失能老人及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新建了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2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个。“智慧食药”监管平台建成并投入运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了“双下降”,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成功破获4·19特大杀人案。2016年度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排名全市第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县没有发生重大舆情和重大,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扑下身子抓落实、苦干实干加油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驻绛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绛县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县域经济低位运行,9项主要经济指标中5项大幅下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仍需加强;一些企业担保链出现问题,生产经营困难,融资难题亟待解决;财政收支矛盾较大,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短板较多;城乡发展不平衡,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部分农产品价格低迷,“卖难”问题比较突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战略性支柱产业优势尚未显现;雾霾问题日益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环保形势较为严峻;发展环境不优,一些部门和干部作风不实、责任心不强、担当意识不够、行政效率不高,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现象;政府系统一些干部法治意识不强,存在执法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现象,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直面挑战、精准发力,认真解决、不负重托。

二、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全面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起步之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绛县走出经济困难局面的攻坚之年。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三动三新”战略,按照“两乡五区”发展思路,加快建设政治清明、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社会文明的美丽幸福绛县,全力促进经济稳步向好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2017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根据新的统计口径研究设置,外贸出口总额完成18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财政总收入增长9.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上级下达的约束性指标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

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加速淘汰化工、冶金冶炼等行业落后产能,稳妥做好企业债务化解。坚持把去库存和促进新型城镇化、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结合起来,积极运用货币化安置等措施化解房地产库存。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引导金融机构帮助企业优化债务结构。落实国家、省、市惠企减负政策,减少审批环节,推进降成本、减负担。着力补短板,重点是补齐脱贫攻坚这个短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实单位包村、领导包带、工作队到村、干部到户、第一书记到岗和农技人员支撑发展产业“两包三到一支撑”联动帮扶机制。以产业扶贫为支撑,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大力实施“工程二十个专项行动和七十个具体项目”。加大政策兜底力度,全面落实扶贫社会保障政策到村、到户、到人。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推进脱贫线、低保线“两线合一”。对因年龄、伤残、疾病等失去劳动能力的家庭,实行财政兜底,确保如期脱贫。严格落实乡镇党委、政府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全面完成8个贫困村脱贫摘帽、2400名贫困人口脱贫。实施5个村730名贫困人口易地搬迁。做好4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

(二)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紧盯同行业最高水平,持续加大冶金冶炼、化工、铸造和机械加工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力度,做到淘汰低端、提升终端、发展高端。推动大唐安峪热电联产项目开工。推进明迈特重组。促进恒天镁业、晶茂硅、远征等企业复产。发展循环经济,加速化工等企业转型。建设机械制造转型区,通过“接链补环”,连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铸造和机械加工行业协会,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开展“助保贷”业务,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盘活541资源,打造优势、特色品牌,推动541向军工旅游转型;弘扬“工匠精神”,发挥诚信优势,立足541厂房、技术、设备等现有产能,与大运汽车、建龙钢铁等省内外企业开展合作,实现产业配套,打造华北最大、国际一流的铸造和机械加工基地。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建设新型能源集聚区,大力发展晋安通、九鼎、天润风力发电和国宏光伏、沐泽园农光互补、江河生物质能、明迈特余热发电等新能源企业,加快建立产业链条长、配套全、层次高、效益好的新兴产业体系。利用541电网,争取政策支持,加强沟通协调,推动电力企业与大用户企业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全力推进通航产业发展。鼓励、支持星源工贸等企业加快科技研发,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研发新产品,抢占新市场。用好生物有机肥和富硒农产品两大品牌,促进康园泰年产20万吨生态功能性肥料项目建成投产,推动年产1.8万吨富硒农产品项目开工建设。

各位代表,实体经济是我县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离开了实体经济,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关心实体经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的理念,提升服务水平,创优发展环境,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让实体经济这棵大树枝繁叶茂、顶天立地!

(三)着力发展现代农业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按照“统筹协调发展、产业布局合理、区域特色明显、资源环境匹配”的原则,结合各乡镇实际,制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率先在冷口种植100亩蓝莓,在横水、冷口的丘陵地带种植3500亩金针,以先行示范的带动作用、特色产业的规模效应,推动区域主导产业和扶贫事业健康发展。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促进樱桃、山楂、绿色蔬菜、苗木、中药材等产业提档升级。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推进“三品一标”认证,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3万亩、绿色基地1500亩。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争创国家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推进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申报全国樱桃之乡,做好樱桃、山楂2个地理标志巩固示范工作。新建东三涧、下柏、西吴“绛县大樱桃”地理标志基地2000亩。增加露地蔬菜1000亩、温室大棚100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人。新认定家庭农场20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5家。从产品质量、品种选育、物流配送和包装等方面改变苗木供给;借助电商平台,拓展苗木销售渠道,推动苗木行业走高品质、高规格的精品之路。加快与国新晋药等企业合作,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工业,提高中药材经济效益。

夯实农业基础。继续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实施2万亩高产创建项目、2万亩新增粮食产能项目,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8亿公斤以上。实施投资2100万元的新增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和田间水利工程,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启动10个乡镇的农业重点工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施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统筹使用项目资金,建设30个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建设省域特色农产品加工区,支持维之王、金绛、隆立康、林坊园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建基地、扩产能、创品牌、拓市场,积极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绿色食品、特色食品、安全食品和放心食品。

(四)着力发展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

培育新业态。充分利用“旅游+”的模式,大力推进文旅、农旅、工旅等深度融合。建设绛老长寿之乡,瞄准“药养”、“食养”等方向,做活养生养老服务经济。推进文体中心建设,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热点。发展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智慧服务、信息服务、家政物业等生产、生活业,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服务领域。借助《决战忻口》在绛拍摄选景契机,提升绛县对外知名度。

提升新档次。科学编制、全面落实《绛县全域旅游规划及军工铁路旅游概念规划》,着力建设文化旅游融合区。依托绛山绛水等优势资源,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内涵,打造度假养生基地。唱响军工旅游、通航旅游两大品牌,辐射带动滑雪场、太阴寺、东华山森林公园旅游景区和绛北大峡谷风景区,逐步发展多点支撑、线线相连的全域旅游格局。加大投入力度,建设旅游投融资平台,列支配套资金,力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和“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完善宾馆饭店、特色饮食、游客中心、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加强监管,提升服务水平。发展乡村旅游,举办“花之海·俏运城”绛县美丽乡村旅游活动。建成东华山、泰山庙、西吴至沸泉3条旅游公路。

增添新引擎。坚持文物保护与开发并重、传承与利用共生,实施明代建筑郑柴老君殿、清代建筑下庄财神庙等文物本体维修工程,力争县文庙、乔寺碑楼、南樊石牌坊及碑亭等3处国保单位本体维修工程开工建设。引进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加大开发、包装、促销力度,形成绛县旅游拳头产品,叫响省内外旅游市场。积极支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鼓励大学毕业生、中小企业主依托小、散的旅游资源,采取承包经营等方式,尝试发展小旅游产品的开发、经营,推动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跟进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支持本地旅行社、借力外地旅行社,将绛县旅游产品、精品线路推介给客源市场,打造组团绛县两日游,激活旅游经济。弘扬淳朴厚道民风,开展全民素质教育,增强全民旅游意识,营造社会文明氛围,让游客在绛县不仅领略到山水之美,更感受到人文之美。

各位代表,绛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川秀美、景色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我们要着力培育各类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精准施策、持续发力,让文化旅游业成为全县又一战略性支柱产业!

(五)着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推动县城提质改造。加强规划,坚持新城开发与旧城改造并重、功能完善与品质提升并举,积极推进“五城同创”。一是创新县城管理模式,提高县城管理精细化水平。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升环卫社会化服务能力。加强城市管理执法,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二是完善城区路网,优化节点、打通断点、消除堵点。实施“一横三纵”(振兴街、文公路、??国路、健康路)工程。加快建设生态公园东入口综合工程、城东文化广场、县城燃气管道铺设及入户工程。三是加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提升县城品质。继续推进开吉建材市场、南樊镇西堡村、横水镇横南村3个在建项目。加快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限价房和公租房项目。重点实施毛家坡片区、县医院片区、原开发公司片区、规划三路周边片区、和平路周边片区5个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项目。

促进城乡一体发展。继续推进县城集中供热,实施投资1.5亿元的集中供热二期工程,新增供热面积100万平米。继续加大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加快乡镇机关“五小”设施(小食堂、小厕所、小澡堂、小图书室、小文体室)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乡镇。突出重点,建设美丽乡村。每个乡镇要创建3—5个园林绿化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改气、改水、改厕力度,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生活污水综合利用。实施横水镇2个村气化工程。实施一批输变电工程,完成15个村通动力电工程,建设小康电示范县。启动1个省级、1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实施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用好市级专项基金,撬动更多资金投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

各位代表,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抓好县城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在“扩容提质”上下功夫,完善基础设施,提供优质服务,增加承载功能,提高幸福指数,让县城更加平安和谐、美丽宜居!

(六)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省、市政府取消下放行政职权的承接落实工作。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办事环节,推进投资审批网上办理。加快市场监管、卫生计生、文化旅游、商务流通、城乡建设、城市管理6个领域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继续大力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做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工作。推动维之王等企业商标权质押。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稳妥使用PPP等模式,带动民间资本,形成多元投资格局。抓住融资政策窗口期,充分发挥政府融资平台作用。组建水司,开展涑水河城区段生态湿地公园融资工作。强化政银企对接合作,开展“助保贷”业务。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在全面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有序实施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完善产权交易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深化社保改革。继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大力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促进社会保险全覆盖。巩固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完善医院补偿机制,实施药品流通领域“两票制”。统筹推进财税、土地、城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

(七)着力提升开放发展水平

高效精准招商引资。树立系统化、定向化招商思维,变招商引资为选商引资。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工、新型能源、机械制造、通航产业、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制定和落实招商引资产业政策和规划。开展小分队招商、专题招商、以商招商,做好土地、厂房等要素供给,促进项目落地投产。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在陈村镇打造“双创孵化园”,以“前店后厂”的模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以此为窗口,加大奖励力度,吸引南方出口企业落户园区。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健全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在财税、金融、土地、用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服务,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平台,打造研发团队,申报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效益明显、成效突出的项目。用好企业家培育基金,促进企业家成长。开展干部入企,落实领导包联企业责任制,加大重点企业帮扶力度。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风清气正发展氛围。

加强诚信绛县建设。注重依法守信,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发挥表率、导向作用。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推动建立个人诚信记录,强化应用,奖惩联动,使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强化信用监管,加强电子商务全流程信用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让诚信意识越来越强,让诚信绛县的招牌越来越亮!

(八)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巩固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做好“控煤、治污、管车、降尘”工作。加强燃煤锅炉整治,推进散煤清洁化能源替代。加强对冶金冶炼、化工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改造与监管。加大对排污企业达标排放的日常监管。高度重视重污染天气应对,做好监测预警,强化应急措施。全面开展水污染综合防治攻坚行动。落实《绛县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绛县涑水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完成小浪底引黄绛县水网供水规划的批复工作。加强对重点涉水行业污染防治设施的改造与监管,坚决杜绝工业废水直排。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加强地下水生态保护。全面推行“河长制”。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制定《绛县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着力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引深“铁腕治污”行动,依法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持续开展造林绿化。新增造林面积1.5万亩,继续实施通道绿化工程。严厉打击乱砍滥伐、非法占用林地等行为,加大林木管护力度,保护森林资源。完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县森林防火预警中心。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和商贸流通等重点领域的节能降耗工作,推广使用节能产品,确保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如期完成。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推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推进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就地转化、综合利用。

(九)着力抓好安全稳定工作

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坚持“党政同责、政府首责、一岗双责、企业主责、失职追责”,建立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零报告”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管安全生产必须管职业健康。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切实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

全面整治安全隐患。以遏制防范重特大事故为目标,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建立安全生产防控体系,加强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治理,整治非法超限超载运输,做好电梯、压力容器、娱乐设施等特种设施安全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严格责任倒查制度,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一票否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严厉打击矿山、成品油等领域非法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高度重视防火、防汛、防疫等工作。

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深入开展“平安绛县”建设,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妥善处置各类。做好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工作,依法严惩恶意欠薪行为。严格落实反恐怖工作责任制,全面深化反恐怖斗争各项措施。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持续深入推进打黑除恶、铲除黄赌毒、治爆缉枪“三大战役”专项行动。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及时发现、主动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

(十)着力增强群众获得感

积极扩大就业。实施职业教育培训全覆盖计划,统筹抓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人员、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的就业工作。扎实开展就业援助专项行动,托底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今年城镇新增就业382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984人,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4500人。

加强社会保障。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并轨制度,推进基本医保异地结算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补助水平。全面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安峪敬老院以及10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推进教育事业。继续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三名”教育工程。借力运城中学对口帮扶,推动高中教育加速发展。继续开展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改扩建2所农村幼儿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成政府机关幼儿园二园,建设绛县高级职业中学实训楼,启动新建绛县中学、实验三小项目。

发展卫生与健康事业。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加强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全力推进县乡医疗卫生一体化,不断提升医疗水平。抓住《中医药法》实施的机遇,推动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强化重点疾病防控力度,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全国卫生县城。启动投资3亿元的县医院改扩建项目。落实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支持有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做大做强。完善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项目。

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推进群众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坚持军民融合发展,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落实现役军人优待、复转军人安置等政策规定,加强双拥工作。发展妇女儿童、老龄和红十字会等事业。加强人防、统计、地震、气象、档案、民族宗教等工作。

各位代表,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今年,县政府在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全力办好“10件民生实事”,一是对全县所有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妇女免费进行“两癌”检查;二是为全县怀孕妇女提供免费产前筛查和诊断服务;三是为全县新婚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四是实施75名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五是对40名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进行免费职业培训;六是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50户;七是新建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个;八是改造农村道路50公里;九是免费送戏送电影下乡2960场;十是推进集中供热二期工程,新增供热面积100万平米。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是政府工作必须始终坚守的信念。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坚持党的领导,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政府工作的根本保障。要充分发挥政府系统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格落实“两个责任”,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确保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治县,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稳定、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及时办理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主动接受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落实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加强政府法制机构队伍建设,设立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履职尽责,确保政府所有工作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三)坚持求真务实,建设高效政府。坚持讲服务、讲担当、讲效率,建立和完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确保层层有责、层层负责、层层担责,确保重点工作、重大事项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坚决反对办事拖拉、慵懒散慢、漠视群众、吃拿卡要,努力消除“中梗阻”现象。认真执行“13710”工作制度,加大政务督查、督办、督导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工作理解力、执行力、落实力。推进追责问责制度化、常态化,对不作为、慢作为、不落实行为,要严肃追责问责,坚决整治懒政怠政行为。

(四)坚持“严”字当头,建设廉洁政府。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常态化、长效化,坚决查处隐形变异“”问题。坚持过紧日子,既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又要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有效支出。健全行政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形成有权必有责、有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失职要问责的制度机制,督促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履职尽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供销社环保履职报告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全面履行“保护、惩处、监督、教育”的职能,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督促、协调负责单位及其所属单位扎实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推动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二、机构设置

下列机构为区纪委、监察局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

1、派驻纪检组:驻区教育局纪检组、驻区建设局纪检组、驻区政府办公室纪检组、驻区经济贸易局纪检组、驻区农业局纪检组、驻区民政局纪检组、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纪检组、驻区卫生局纪检组、驻区财政局纪检组、驻区法院纪检组、驻区检察院纪检组;

2、派出纪工委:区直机关纪工委、区教育纪工委、华林经济开发区纪工委、太湖工业园纪工委(其中龙桥、霞林、凤凰山3个街道派出纪工委不在此列)。

三、管理范围

1、驻区教育局纪检组负责区教育局、区文体局、区教师进修学校、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及其所属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2、驻区建设局纪检组负责区建设局、区环保局、区经济开发总公司、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及其所属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3、驻区政府办公室纪检组负责区政府办公室、区人事局、区审计局、区旅游局、区人防办、区局、区外侨办及其所属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4、驻区经济贸易局纪检组负责区经济贸易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投资项目中心、区物价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统计局及其所属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5、驻区农业局纪检组负责区农业局、区委农办、区水务局、区海渔办、区林业局、区供销社及其所属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6、驻区民政局纪检组负责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区残联、区老龄办及其所属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7、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纪检组负责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区计生协会、区科技局、区科协及其所属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8、驻区卫生局纪检组负责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区医院及其所属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9、驻区财政局纪检组负责区财政局、区安监局、区外经局、区交通局、区粮食分局、区贸促会及其所属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10、驻区法院纪检组负责区法院及其所属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11、驻区检察院纪检组负责区检察院的纪检监察工作;

12、区直机关纪工委负责区直机关党工委、区委办、老干局、区委编办、区委党校、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档案局、区关工委、区宗教局、区工商联、区台办、区侨联、区委文明办、区文联、区社科联、区报道组、市广电中心记者站的纪检监察工作;

13、区教育纪工委负责的单位同区教育局纪检组;

14、华林经济开发区纪工委负责华林经济开发区及其所辖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15、太湖工业园纪工委负责太湖工业园及其所辖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区人大、区政协、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区委政法委机关的纪检监察工作由区纪委直接负责,具体日常业务工作依托区纪委办公室进行协调联系。

派驻纪检组所负责单位因工作需要,需重新调整的,由区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

四、工作职责

派驻纪检组具有以下职责权限:

(一)监督检查职责

监督检查负责单位及其所属单位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上级决定、命令的情况;监督检查负责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执行民主集中制,选拔任用领导干部,遵守组织人事纪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勤政的情况。

1、派驻纪检组长参加负责单位行政领导班子会议、民主生活会,参加负责单位年初财务支出预算安排、人事安排、重大资产处置等涉及人、财、物方面的重要会议研究和政府采购、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等重大业务活动。

2、派驻纪检组长应及时向区纪委、监察局报告干部群众反映的负责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3、派驻纪检组有权对负责单位及其所属单位干部奖惩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有权对负责单位及其所属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履行工作职责中发生的问题提出纠正的建议。

4、派驻纪检组有权对负责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执行《》和《行政监察法》情况进行监督。

5、监督、检查负责单位及其所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及时向区纪委、监察局和负责单位通报有关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6、督促、协调负责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研究、制订本系统、本行业预防和治理腐败的规章、制度和措施。

(二)受理检举、控告、申诉和查办案件职责

受理对负责单位党组织、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的检举、控告,受理负责单位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不服处分的申诉;经区纪委、监察局批准,初步核实负责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违纪政纪的问题,参与调查负责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和其它干部违纪政纪的案件及其他重要案件。

1、派驻纪检组对群众反映或在工作中发现涉及负责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违纪政纪的问题以及其他重要情况,直接报告区纪委、监察局领导。

2、派驻纪检组在职责范围内可以受理不服处分的申诉。在承办申诉件过程中,对申诉人不服复审、复议(复查)决定的,直接报告区纪委、监察局领导。

3、经区纪委、监察局批准,派驻纪检组可以对反映负责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违纪政纪的问题进行初步核实;需要立案调查的,由区纪委、监察局依照规定程序办理,派驻纪检组可以参与调查。

4、派驻纪检组负责调查负责单位及其所属单位党员干部和行政监察对象违纪政纪的问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予以决定立案调查,并报区纪委、监察局备案。调查结束后,需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由派驻纪检组提出处理意见,移送区纪委、监察局案件审理室协审后,按照处分批准权限履行处分程序;需要给予组织处理的,由派驻纪检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相应单位党组织提出处理建议。

(三)组织协调职责

协助负责单位党政领导班子组织协调负责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1、协助负责单位党政领导班子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及任务分解,健全和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2、协助负责单位党组织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抓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廉洁自律和勤政廉政教育工作。

3、协助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开展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及机关效能建设工作。

4、协助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开展党风党纪、政风政纪教育,抓好有关制度建设。

五、工作关系

1、派驻纪检组与区纪委、监察局的关系。

派驻纪检组受区纪委、监察局和驻在部门的双重领导,以区纪委、监察局为主。

区纪委、监察局加强对派驻纪检组的指导和检查,并确定一名常委分管派驻纪检组工作;具体业务工作由区纪委、监察局有关职能室负责指导协调。派驻纪检组遇有重要违纪线索,可直接向区纪委、监察局主要领导请示报告。

派驻纪检组长休假、因私请假或因公外出,应事先报告区纪委、监察局领导同意后,办理相关离岗手续。1至3天的,向区纪委、监察局分管常委报告;3至7天或离省出差的,向区纪委分管副书记报告;7天以上或出国、出境的,向区纪委书记报告。

2、派驻纪检组与驻在部门的关系。

派驻纪检组长享受驻在部门领导班子中同级干部的待遇,排名次序按驻在部门同级干部的职级任职时间先后排列。

驻在部门应指定一名干部兼任纪检监察工作,协助派驻纪检组长开展日常工作。

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在研究干部提拔、调整、奖惩等有关问题时,应当事先征求派驻纪检组长的意见。

派驻纪检组长应当接受驻在部门的领导,主动汇报工作;驻在部门领导班子要积极支持其履行职责。

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对本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派驻纪检组长按照工作职责予以协助、配合,有关情况及时与驻在部门领导班子沟通。

派驻纪检组长应当专司其职,原则上不参与驻在部门领导班子的业务分工,不直接负责管钱、管物,其福利待遇由驻在部门负责。

3、派驻纪检组与负责单位的关系。

派驻纪检组应加强对负责单位的协调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对负责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负责单位要指定一名干部兼任纪检监察工作,并报区纪委、监察局备案。

4、派驻纪检组与上级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的关系。

派驻纪检组要根据负责单位的业务特点,主动加强同相应的上级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的联系,取得指导和支持。

六、工作制度

1、挂钩联系制度。区纪委、监察局指定分管常委挂钩联系派驻纪检组工作,并对分管的副书记负责;派驻纪检组长要定期向挂钩联系的常委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并加强与负责单位兼任纪检监察工作的干部之间的挂钩联系,切实履行职责、搞好协调,适时提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联席会议制度。区纪委、监察局每季度定期召集派驻纪检组长召开联席会议,派驻纪检组每季度相集负责单位兼任纪检监察工作的干部召开联席会议。联席会议主要围绕总结部署工作,传达上级精神,交流工作经验,研究需要提交区纪委、监察局及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的事项,针对负责单位及其所属单位在党风政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带倾向性问题的办法和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召开。

3、报送报告制度。派驻纪检组每年要认真做好文书档案、案件档案以及来信来访的收发、登记、整理、归档等工作,并定期向区纪委、监察局报送年度工作计划、阶段性的工作安排、年度工作总结等资料,对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的贯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应及时向区纪委、监察局报告。

4、考核述职制度。派驻纪检组长的年度考核由区纪委会同区委组织部共同实施,考核内容及方式根据区委统一考评标准和纪检监察工作情况确定,派驻纪检组长应就年度履职情况向区纪委、监察局进行书面述职;区委组织部按照派驻纪检组长总数核定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指标并予以单列,考核等次由区纪委提出,报区委组织部提交区委研究决定;年度考核情况由区纪委、监察局向驻在部门和派驻机构通报,并作为干部提拔使用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5、协作办案制度。在案件调查时,遇到人手不足或案情重大等情况,由区纪委、监察局根据工作需要,统一抽调派驻纪检组干部成立办案小组,有效整合办案力量,实行联合协作办案。

6、监督检查制度。区纪委、监察局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特邀监察员、党风廉政监督员、效能监督员、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代表,对派驻纪检组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派驻纪检组要自觉接受区纪委、监察局的监督,同时接受负责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

7、责任追究制度。派驻纪检组干部出现下列情形的,依据有关规定予以责任追究:(1)对负责单位及其所属单位发生的违纪违法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2)重大事项、重要案情不及时请示报告的;(3)对明令禁止的不正之风失察或发现后不制止、不查处的;(4)因监督不力或行为过失,造成严重后果或影响的;(5)对区纪委、监察局部署的工作不贯彻落实的;(6)不服从区纪委、监察局工作安排的。对群众反映派驻纪检组干部有违纪政纪问题的,由区纪委、监察局负责调查处理。

供销社环保履职报告范文第6篇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县人民,拼搏实干、迎难而上,推动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7.4亿元,增长7.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亿元,下降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0亿元,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67元,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增长9.1%。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稳定增势,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形势逐步趋稳。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0亿元,排名全省县(区)第28位。现代农业、服务业稳步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工业用电量达18.35亿千瓦时,增长9.0%;钢铁、陶质砖、玻纤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定增长,三大工业园区实现销售收入659亿元;规模工业利润总额实现扭亏为盈,工业入库税金达3.7亿元,增长62.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8%,排名全市第一。企业经营日益复苏。帮扶企业不遗余力,帮助威玻等16户企业应急转贷1.2亿元,帮助金镭铸业争取到国家专项建设基金6000万元,协调落实直购电、直供气优惠政策帮助川威等企业节约成本6300万元。大企业发展稳中向好,川威集团帮扶及风险化解工作有序推进,建业集团生产经营逐步恢复正常。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新增私营企业139户。项目投资保持增势。扎实开展“项目年”活动,全年实施项目483个,完成投资182.3亿元,增长7.4%。首个PPP(1)项目——连界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积极对接国家和省重点投资方向,争取到中央及省预算内资金9558万元、国家专项建设基金1.4亿元,发行额度12亿元的穹窿旅游(一期)项目收益债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大力实施返乡创业“回家工程”,吸引农民工及农民企业家返乡创办企业125户。积极参加各类投资促进活动,新签约项目52个,到位市外资金119.6亿元。

一年来,我们着力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工业结构逐步优化。深入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利弘陶瓷、白塔二期加快推进,陶瓷传统产业得到巩固提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页岩气累计投产84口井,年产能达14亿立方米,实现税收1.5亿元。金镭铸业、法拉特等企业迈向高端制造,玻纤新材料产销两旺,新型装配式建筑(2)取得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分别提高3.9个百分点、1.8个百分点。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特色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林业产业基地4万亩,建成特色农业标准化基地2.4万亩、标准化养殖场11个。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无花果产业大会产销对接会,无花果公园创建为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无花果酵素、能量棒生产线建成投产,全产业链基本形成。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发展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个、农民合作社41个、家庭农场51个。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编制完成威远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船石湖旅游小镇木兰苑安置房竣工,花田路商业步行街顺利推进;石板河景区完成总体规划和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正在加紧封闭打造。电子商务中心入驻企业达60户,建成电商村级服务网点86个,正威公司被评为“农村淘宝农资上行全国十佳企业”,全县电商销售额达6.0亿元,增长50.0%。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3)9户,汽车4S销售集群区入驻企业2户,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3%。改革创新有序推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钢铁产能120万吨、核减煤炭产能18万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并获得优秀等次。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47万元、创业补贴286万元,支持1220人自主创业。成功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户,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7个,申请国家专利177件,培育省著名商标1件、省名牌产品12件。

一年来,我们统筹推进城乡发展,人居环境展现新面貌。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47.7%。县城新增建成区1.5平方公里,总面积达2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20万人。吴荣路快速通道一期一标段、二环路西段如期竣工,清溪湿地公园基本建成,城西新区呈现崭新面貌。连界新镇、镇西新区加快建设,改造老旧院落17个、农房610户,建成幸福美丽新村66个,创建省级“四好村”8个、市级“四好村”36个。基础设施不断提升。S308快速通道、成宜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连汪燕铁路(威远段)开工建设,威双路改造(一期)基本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280.8公里,新增40个村通客车。团鱼凼东线、南线供水工程正式供水,惠及沿线14.7万人。整治病害水库4座,实施农田水利工程681处,建成农建综合示范片1个、全域灌溉示范小区2个。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威远河出境断面水质持续改善,城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88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3%,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57天。整改完成12个突出环境问题,通过了环保部西南督查中心后督察。开展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大规模绿化威远、“一增一减一治”行动,城乡环境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我们全力保障民计民生,人民生活获得新改善。脱贫攻坚首战告捷。严格执行“五个一”帮扶机制(4),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低保等扶贫政策,建立了医疗扶贫救助、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扶贫小额信贷分险、教育救助4个基金。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490万元,扎实推进16个专项扶贫计划,贫困村基础设施、产业规模等明显提升。圆满完成16个贫困村退出、4677名贫困群众脱贫的任务,通过了省、市检查验收。社会保障日益健全。全力保障民生支出,75项民生工程和15件民生大事全面完成。狠抓化解过剩产能中转岗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的就业,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1730人。建成县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新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个,新增养老床位650张。建成花塘片区安置房和威达煤业棚改项目,竣工公租房378套。开展“走基层、送温暖”活动,发送棉被8002套、棉衣14926件。各项事业协调发展。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开工建设凤翔中学和4所公办幼儿园,生源地助学贷款连续七年名列全省县级前茅。县级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实现全覆盖,新改扩建镇卫生院2个、村卫生站50个。石坪山歌传承人蒋茂萍被认定为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新店中学等3所学校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梦幻羌寨》夺得全省第二届广场舞大赛冠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狠抓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整改销案重大火灾隐患5起,煤矿行业连续三年实现零死亡。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达92%。圆满完成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舆情监测引导,积极化解问题和不稳定因素,确保了社会稳定。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开展“雪亮”工程试点,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我们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政府形象得到新提升。持续改进作风。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相关规定,长效推进作风建设,强化政府系统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8件17人。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2件、建议231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114件。坚持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完成政府性投资项目合同审查125件、备案219件。优化政务服务。实施“三张清单”制度(5),公开行政机关责任清单6007项、权力清单6111项、行权事项5.9万件。实施企业简易登记改革试点,审批时间缩短到3个工作日。强力推进“放管服”,网上公开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指南,优化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流程,按时办结率、现场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达100%。坚持反腐倡廉。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发挥监察、财政、审计部门职能作用,开展脱贫攻坚、滥发奖金工资补贴等专项督查,查处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政纪处分42人。

同时,气象、邮政、通信、保险、烟草、盐业等事业实现了新发展,人民武装、档案、粮食、供销、史志、保密、民宗、应急、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等工作取得了新进步。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深切关怀的结果,是县委统揽全局、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发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威远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回顾2016年,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传统产业转型艰难,新兴产业支撑力还不强,服务业短板短期内难以改变;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三年负增长,财政保障十分困难;缺乏大项目、好项目支撑,发展后劲还需加强;城乡环境离群众期望还有差距,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环境保护、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维护安全稳定的压力较大;少数政府工作人员群众观念不牢,服务意识不强,担当作为不够。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改进。

二、2017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十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的决策部署,自觉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快、稳中求好”工作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加速转型升级、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丽威远”战略目标,保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战略定力,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综合考虑当前经济形势和各方因素,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7%;农业增加值增长3.6%;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0%。为此,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稳中求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扎实推进“项目年”活动,充分把握经济发展形势,更好地发挥政府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蹄疾步稳、稳中有升。

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坚持领导干部联系企业等五项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具体困难,重点帮扶川威、建业、白塔等企业转型发展。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应急转贷资金、“助保贷”(6)的作用,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协调供电、供气部门对企业实行直购电、直供气,降低生产成本。落实企业上市、新进规模企业、新建技术中心、品牌创建等奖补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力争新进规模工业企业3户。

继续强化项目投资。深化“项目年”活动,全年计划实施项目239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9亿元。扎实推进“四个一批”,突出抓好穹窿旅游(一期)、汽车4S销售集群区、公租房(二期)等省、市、县级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形成更多实物量。精准对接国家、省“十三五”规划重点投资方向,积极争取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领域的项目资金。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融资方式,挖掘民间投资潜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保持财政平稳运行。严格依法治税,狠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税种的税收征管,努力遏制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滑势头。强化预算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调整完善县对镇财政管理体制,保障镇村组织正常运转和公共服务能力。积极争取各类预算内资金、专项建设基金、置换债券等,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缓解调度压力。加强政府债务化解,确保债务余额不超过法定上限。

(二)突出产业兴县,加速转型升级步伐。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六新产业”(7),持续优化经济结构,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推动工业提质增效。实施先进制造强市“三百行动”(8),发展先进制造企业5户、技改传统制造企业6户、培育制造业名优品牌6个。改造提升冶金、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推动白塔等企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等优质产业,加快建设部级页岩气产业示范园,支持金镭铸业、法拉特、东工水电等机械制造企业做大做强,力争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完成1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提高2.5个百分点。完善园区科技、金融、物流等配套设施,科学谋划产业转移承接工作,提高园区产业关联度,形成上下游衔接、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集群。

推动三产提档增速。深入实施旅游发展“1336”计划(9),保护好穹窿旅游资源,加快“九大引擎项目”(10)等景点开发,积极融入川南旅游环线、川渝大旅游经济圈。推进船石湖旅游小镇建设,启动足球训练基地项目,建成花田路商业步行街。推进石板河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度假酒店、漫水广场等重点项目,力争如期开放。推动“全民触网、全企上网”,争创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力争电商销售额达7.2亿元。着力打造城西、城北新兴商圈,推动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培育健康养老、文化体育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

推动农业提优增量。实施“12345”现代农业产业提升行动(11),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做强镇西食品工业园区,努力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川南绿色食品基地。新发展无花果3000亩,巩固无花果万亩产业示范片;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促进无花果产业健康发展。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县和现代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稳定粮食生产,实施100万头“内江黑猪”产业化项目,巩固提升设施蔬菜、茶叶、柠檬等产业规模。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种养大户40户、家庭农场40个、专合组织4个、龙头企业1个。

推动产业融合互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检验检测等生产业,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打通工业品、农产品双向流通渠道。推动“互联网+”发展,促进产业、金融、物流、文化、民生服务等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型业态。鼓励工商资本下乡,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突出改革开放,增强创新发展动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做到创新不止步、改革不停顿,同时注重因地制宜,确保改革接地气、有底气。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三去一降一补”,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5”工作方案。做好川威集团钢铁去产能后续工作,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鼓励支持农民进城购房,探索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货币化安置办法,加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和效率导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林权抵押贷款、供销社综合等改革,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制度改革,力争新发展市场主体1200户。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逐步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制度。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组建经科局、商务局。统筹开展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全国改革试点,同步推进科技、文化、公务用车、事业单位分类、社会信用监管等重点领域改革。

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主动配套成渝,加快融入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以大企业大集团和产业链配套企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开展平台招商、以企招商、精准招商,积极参加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中国西部(四川)国际投资大会等投资促进活动,加快引进一批优质项目,力争到位市外资金132.2亿元,增长10.5%以上。大力实施返乡创业“回家工程”,鼓励引导更多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发展。

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户。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30项以上,引进转化科技成果10项以上。推动“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水平,力争孵化毕业企业5户。实施人才发展“三百计划”,培养一批企业精英、创新人才和创业先锋。

(四)突出城乡统筹,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注重城镇体系的完善和城乡功能的协调,使城乡发展既有特点、更有亮点。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推进蓉昆高铁、连汪燕铁路、成宜高速、井乐高速、资威快速通道等项目,打造川南区域通枢纽;分步改造威连路、内荣路等干线公路,建成威双路(二期)工程,新建农村联网公路56公里、通组公路159公里。配合推进长征渠规划修编,继续实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推进威远河、新场河、越溪河防洪治理。加大中低压配电网、农村电网改造力度,加快风电开发步伐。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宽带乡村”建设,实现行政村宽带网络全覆盖。

加快推进县城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启动编制并严格实施高铁新区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威远河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大力实施县城“五个一”工程(12),加快推进白塔大桥、杨家坝大桥、吴荣路快速通道一期二标段、二环路北段等项目,实现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实施城市“双修”(13),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实施老旧院落整治,逐步黑化旧城道路,城区路灯完好率达95%以上;规划建设花城公园,建成清溪湿地公园、狮子山公园,努力打造城市绿色走廊。

加快打造特色镇村。深化“百镇建设试点行动”,继续完善新连界配套设施,加快建设船石湖旅游小镇,努力打造县域副中心。建设镇西镇祥和广场,优化城镇配套功能,实现场镇和食品园区融合发展,打造商贸物流特色小镇。坚持“保改建”相结合,全面实施“六大行动”(14),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传统村落、院落保护治理,建设幸福美丽新村33个,省级、市级、县级“四好村”分别达20%、25%、30%。

(五)突出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环境保护“世代工程”的意识,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可持续,坚决打赢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攻坚战。

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15)。启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摸清污染源基本情况。实施水污染防治“四大工程”(16),全面落实“河长制”,划定县级水功能区,切实保护饮用水水源;推进威远河流域综合治理,编制威远河水体达标方案,建成连界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推进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力争廖家堰出境断面水质达Ⅴ类标准。实施大气污染防治“五大工程”(17),突出抓好秸秆禁烧、扬尘治理等工作,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处置,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值控制在80毫克/立方米以内,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73%以上。实施土壤污染防治“三大工程”(18),加快建设县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扩容技改工程,推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持续改善全县环境质量。

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工业废弃物综合治理和回收再利用,培育发展页岩气泥浆、岩屑处理等配套环保产业。实施能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动传统制造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种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督促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推进钢铁、陶瓷等重点耗能行业实施技术改造,力争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以上。

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采取强力措施,确保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完善交通标示标牌标线,科学规划一批停车位,加强重点地段、重点时段的交通管控;逐步改造城区农贸市场,新建城北农贸市场,规划设置一批临时市场;开展“五小行业”整治,深化“五乱”治理,专项整治集贸市场、滨河公园等重点区域;加强病媒生物防制;逐步完善公厕、垃圾库等环卫设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监管机制,重点治理村容村貌、河道沟渠、公路沿线,切实解决农村环境卫生突出问题。

实施大规模绿化威远行动。启动“省级绿化模范县”创建,推进“绿化行动”(19),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脆弱地区生态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创新绿化投入、经营、参与机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7.2万亩,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3万亩,完成大规模绿化9600亩。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推进矿山创面植被恢复。加强森林火灾防范,强化有害生物防治,保护好现有林业资源。力争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3%,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0.22%以上。

(六)突出改善民生,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牢记“宗旨意识”,时刻把民生事业放在心头、扛在肩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按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三有”(20)“一低五有”(21)标准,压实工作责任,实行挂图作战,确保3963人脱贫、21个贫困村退出。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整改省督查组提出的问题,精准补差补短。建立完善“六有”平台动态调整、扶贫资料“月清季结”等工作机制,强化巡查督导,严格考核评估,全力推进“五个一批”(22)脱贫攻坚行动。大力实施十一项精准扶贫项目,落实医疗、教育、就业等扶贫政策,注重发挥社会力量帮扶作用,支持每个贫困村至少发展一项特色产业。深入推进十一项脱贫攻坚工程,争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落地,完善交通、水利、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

持续优化公共服务。加快建设凤翔中学,继续改造农村薄弱学校,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支持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筹建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大楼,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展静宁寺儒林院排危抢救性维修工作,积极备战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省第二届农民艺术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改造棚户区1557套。新建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3个,新增养老机构床位550张。扎实开展“践行十爱·德耀甜城”主题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始终坚守安全底线。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矿山、危化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攻坚克难,确保摘掉“全国金属非金属矿山新增30个重点监控县”帽子。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专项整治居民小区消防设施损坏、消防通道堵塞等突出问题。筹建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确保食品安全。

坚决维护和谐稳定。开展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扎实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严防发生。坚持领导接访等制度,积极化解积案,妥善处理涉法涉诉案件。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民间金融风险。畅通维权渠道,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应急救援指挥大平台建设,逐步构建“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管理有重点”的立体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和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突出履职担当,巩固政府良好形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匡正风气,砥砺前行,不断提高行政效能,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强化审计和司法监督,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完善行政决策机制,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政府工作重要事项。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做好政策解读,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重大项目等领域的信息公开。深入开展“七五”普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行政复议、行政首长出庭应诉、“两法衔接”(23)工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推进效能政府建设。强化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发扬“敢挺、苦干、实拼”精神,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持续深入改进作风,巩固“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成果,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双随机一公开”(24)平台,推进新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健全干部正向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完善工作责任、督查问责和第三方绩效评价机制,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

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将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政府工作各个环节。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健全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长效机制,深化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着力构建警示教育常态化机制,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加大对项目投资、公共资源交易、脱贫攻坚等方面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和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供销社环保履职报告范文第7篇

——2017年1月23日在沂水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沂水县县长 陈永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我们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创新突破、拼搏实干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争创强县”目标,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

——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始终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线,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综合发展水平保持全市前列。按可比口径,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9亿元,是2011年的1.5倍,年均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9亿元,是2011年的2.2倍,年均增长16.6%;固定资产投资280亿元,是2011年的2.4倍,年均增长17.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82亿元,年均增长16%;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78亿元,年均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亿元,年均增长13%;完成进出口总额11.3亿美元,年均增长21.5%;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060元和12300元。入围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新获全国文明县城、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等省级以上荣誉23项。

——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始终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加快产业转调,三次产业比例由11.8∶49.3∶38.9调整为9∶44∶47。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坚持招大引强培育新动力,五年引进项目198个,总投资1197亿元;坚持培优扶强壮大主导产业,积极推进企业“二次创业”,实施技改项目718个,完成投资419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351家,高端食品、机械电子、矿产加工、绿色化工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72.3%,万元GDP能耗五年累计降低2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21.5%;坚持创新创造提升综合竞争力,建成部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各类创新平台91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家。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2A级以上景区达到27处,其中4A级6处,2016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山东好客•沂水情长”成为我县独具特色的形象品牌;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到291家;2016年电商交易额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55%;物流业税收2.7亿元,年均增长122%。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累计建成县级农业园区94处,优质农产品基地55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29家、家庭农场345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6家,认证“三品一标”85个。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山区水城魅力彰显。始终坚持城乡统筹不动摇,打造品质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山区水城特色更加鲜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2.3%,比2011年提高8.7个百分点。城市发展更加宜居。实施城建重点项目400余个,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人口40万,城市发展由“东皋时代”迈向“滨河时代”。镇村建设更加靓丽。突出欧陆风格、汉唐风韵、乡村风情三种格调,改造小城镇90万平方米;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硬化路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现天然气镇镇通。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森林覆盖率达到45.1%;大气污染防治向纵深推进,空气质量持续好转;水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出境断面持续达标,圆满完成迎淮考核任务;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广大群众纷纷点赞。

——发展要素保障有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始终坚持创新思路不动摇,着力破解发展瓶颈,打造政策洼地、服务高地。金融创新扎实推进,完成农信社银行化改革,金融机构发展到59家,2016年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28亿元和288亿元,中盛资源在香港上市,“新三板”及其他场外市场挂牌企业11家。探索创新“节地发展20模式”,年均供地4000亩左右,获评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各乡镇、街道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全省第一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县级不动产权证在我县发放。引进青岛保税港区沂水经济合作区,对外开放有了新的平台;沂水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价位居全省第34位,五年提升33个位次。建成全市首家县级生产力发展服务中心;创新开展县直部门联系服务企业工作,解决问题456个;破解瓶颈制约,为124家企业完善了房产手续,新增融资15亿元。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改善步伐加快。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尽心尽力促民富、解民忧、保民安,民生支出占比保持80%以上。就业创业稳步推进,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教育事业全面提升,投资14.5亿元实施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孩子们都搬进了漂亮、安全的校舍;高考一本进线、万人比保持全市领先,2.5万名优秀学子走进了高校大门。卫计事业健康发展,公立医院改革和分级诊疗试点进展顺利,老百姓看病更加方便,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成功争创为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文体事业取得新成效,新建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改扩建图书馆、博物馆,每年公益演出送基层千场以上,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老百姓学习、健身、娱乐活动更丰富、选择更多样。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5万人和95万人,6.9万名困难群众享受到低保待遇;建成全市最大的县级社会福利中心,老有所养得到更好保障。精准扶贫高效推进,创新实施“一载体两分离”机制,3.9万名老乡摘了穷帽、拔了穷根。2000辆公共自行车、500辆电动汽车投入使用;便民服务热线畅通高效;普法宣传和社会综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和市场监管不断加强,城乡居民生活环境、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

——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政府效能不断提升。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廉洁勤政,着力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创新力,政府服务水平逐年提高。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不断强化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查找、及时纠改“”问题,政府公信力全面提升。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政府作风不断转变。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权力事项3000余项。扎实开展万名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解决了大量诉求需求,群众满意度连年位居全市前列。

同时,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粮食、盐务、供销、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保密、新闻出版、防灾减灾等各项事业也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五年来,沂水发展的一切成就,政府工作的一切成效,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社会各界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得益于驻沂单位、离退休老同志的鼎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和社会各界,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各位代表,五年的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把握大势才能赢得主动。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五年的成就充分证明,只有围绕发展大局,顺应发展大势,致力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办好沂水的事情。创新是发展的源泉,敢闯新路才能走在前列。改革创新是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五年的探索充分证明,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求新求变,用改革凝聚动力,用创新释放活力,才能形成引领发展、率先发展的强大势能,闯出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品质是城市的灵魂,以人为本才能创造美好生活。品质城市创造品位生活。五年的变化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品质至上,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才能把沂水建设得更加宜居、更有魅力、更有吸引力,让群众享受到更有品位的生活。实干是成事的法宝,攻坚克难才能展现担当。面对竞相发展的激烈态势,全县党员干部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担当精神。五年的拼搏充分证明,只要我们时刻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就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为民是施政的根本,不忘初心才能继续前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五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把增强群众获得感贯穿于发展全过程,才能在改善民生中赢得民心、汇聚民力。面向未来,我们为民之心永远不能变、永远不会变!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发扬光大。沂水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全部解决,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还在不断出现。加快发展、统筹城乡、补齐短板任重道远;结构优化、动能转换、提质增效任务艰巨;环境保护、安全稳定、公共服务压力加大;简政放权、要素保障、改革攻坚仍需发力;职能转变、廉洁勤政、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此,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直面问题不回避,迎难而上不退缩,竭尽全力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

今后五年主要思路目标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落实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高举发展争先大旗,围绕“走在前列、争创强县”两大目标,树立“突出发展、改善民生、共建和谐”三个导向,强化“发展要素、社会稳定、工作机制、作风建设”四个保障,全力推进“三引一促、新型城镇化、全域旅游、现代农业、脱贫攻坚”五项重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争创全国百强县,加快建设“激情沂水、创新沂水、友善沂水、品牌沂水”,确保与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要发展目标是:按可比口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5%和9%。

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工作至关重要。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沂水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高举发展争先大旗,紧紧围绕“走在前列,争创强县”目标,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应新常态,落实新理念,找准新方位,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9%,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53.8%和42.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安全稳定、节能减排等刚性目标。

一、加快发展动能转换,推动工业实体经济迈向高端。工业实体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根基。壮大实体经济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发展动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定位产业发展方向,打造高端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集群。

三引一促转换新动能。大力度招商引资。健全“项目+人才”“项目+技术”引进机制,以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央企、上市公司,以及行业领军企业为重点,着力招引高端食品、机械电子、绿色化工等产业龙头和区域总部项目,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产业集群。年内力争引进县外资金180亿元。引进高层次人才。支持企业引进各类人才、创新团队,开展“百校百企百专家”活动,引导企业联姻高等院校,对接高端人才,重点引进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优秀企业家。年内确保引进高层次人才300名以上。全方位引进技术。支持企业搭建创新平台,引进转化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企业与重点院所深度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年内新建研发平台5家,引进转化科技成果、开展产学研合作140项。

二次创业激发新动能。加大扶持力度,优化服务保障,促进本土企业更好发展。着力壮大龙头企业。实施“双20”工程,对20家市“双百”企业和20家县骨干企业予以重点培植;开展深化企业改革攻坚年活动,年内完成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50家以上,力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7%,培育纳税过千万元工业企业30家。加快提升传统企业。开展“百企百项百亿”活动,引导企业瞄准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推出一批竞争力强的主打产品;积极推动实施恒泰纺织染整改造、鲁洲产能整合、昆达生物产业升级、隆大生物饲料酶等180个技改项目。有序淘汰落后产能。用好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节能减排“三个工具”,倒逼“僵尸企业”退出市场、腾出空间,“问题企业”转化整改、再生发展。

创新驱动培育新动能。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抓好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三项培育计划”。年内争创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23.5%。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工程。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支持组建技术联盟,以酶制剂、钛铁分离等领域为重点,实施重大科技攻关,研发一批原创性、支撑性技术成果。争取列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个、申请专利600件以上。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质量打响品牌,以品牌赢得市场。年内新增省级名牌2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

二、推进多元融合发展,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稳住农业农村这个“基本盘”,“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绿色化发展。

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引入工商资本发展园区农业,新建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0处,发展果茶产业基地2万亩,创建市级以上畜牧标准化示范场6个,新建市级以上现代渔业园区3个,建设优质烟叶品牌园区15个。融入旅游元素打造休闲农业,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做好农旅结合文章,新建休闲农业景区3处以上。运用“互联网+”提升传统农业,丰富经营业态,新建农业电商服务示范点18处,确保既“种得好”又“卖得好”。加强农产品品牌策划,年内新认证“三品一标”6个,形成区域品牌竞争优势。

完善配套促进农村繁荣。整合土地治理项目,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3万亩。搞好荒山造林、退耕还林,成片造林4万亩。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新增现代农机装备1万台套。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年内新增为农服务中心4处。推进跋山水库、病险塘坝除险加固工程,满足农业灌溉需求,确保防洪安全。进一步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水平,让“放心水”流进千家万户。

多元经营促进农民增收。探索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模式,实现家庭经营和规模发展有效衔接,新注册家庭农场50个、示范农场10个。促进专业村、合作社、农户联动发展,新增合作社50个、示范社38个。加强政策扶持和教育培训,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鼓励返乡农民创新创业增收致富。稳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共享改革红利。

三、打造转型升级引擎,加速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加快经济转型的新引擎。必须准确把握发展趋势,推动现代服务业业态创新、发展提速。

充分展现全域旅游魅力。深入实施“全景沂水,全域旅游”战略,确保旅游综合指标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全省领先,年内新增3A级景区2处,国家5A级景区创建进入实质阶段,旅游业综合贡献率达到22%。着力构建“一心多线六板块”布局,以旅游小镇集群化发展为着力点,以院东头、泉庄、夏蔚旅游特色镇和四门洞等17个特色村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打造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施“花彩小镇”、天地合生态休闲庄园等25个项目,在城市旅游、乡村旅游打造上实现新突破;加快“红色小镇—桃棵子”、文冠谷等项目建设,培育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等文化旅游新亮点;推进石棚“铂思民宿”、四门洞“星空农舍”等精品民宿建设;投资5000万元,完善“116”旅游道路交通体系,打通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

深入挖掘电子商务潜力。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商业。加强龙头企业和配套服务项目建设,重点推进颐高电子商务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园发展,年内培育交易额过千万元企业8家。完善县乡村电商服务网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服务平台,年内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点70个。深化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年内实现企业上线30家,培育市级示范企业2家;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确保网上开展进出口业务企业达到40家。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60亿元。

全面释放现代物流活力。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农村物流,加快鲁南商贸物流园二期、传宝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构建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环保的现代物流体系。实施“互联网+物流”行动计划,建设交通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管理水平。年内物流企业发展到70家以上,实现物流业税收2.8亿元。

四、坚持建设品质城市,走出新型城镇化特色之路。沂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千年古县孕育了城乡发展的厚重底蕴。必须把新型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着力点,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建成沂蒙北部中心城市,积极推进撤县设市。

丰富两城同建内涵。紧抓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和中等城市培育试点县机遇,实施“以河为轴,两城同建”战略,突出抓好龙湾新城和月澜湾新区建设,投资26亿元,实施6大类64项重点工程。突破龙湾新城。开工建设“一馆三中心”,实施片区开发、道路建设、地下综合管廊配套等工程,年内正阳路沂河大桥建成通车,启动沂蒙山路大桥规划设计,让沂河两岸更加通畅。加速提升东城。加快月澜湾新区商旅水街和亮化美化建设进度;改造提升沂蒙山路、沂河路等6条道路,搞好正阳路、鑫华路等4条道路安全防护工程;实施棚户区改造1595户;稳妥推进房地产去库存。优化城市治理。完善“数字城管”体系,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大力推进城市违法建设治理;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县城和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

拓展镇村宜居功能。启动镇村专项规划,推进保护性开发。搞好城镇建筑改造和旅游特色打造,年内完成建筑改造提升10万平方米,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完善城镇设施配套,加快公共服务向镇村延伸,新建克黄线沂水绕城段,大修改造县乡公路5条44公里,新增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加快户户通硬化路和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质量,年内新增市级美丽乡村103个,实现村村有特色、处处皆美景。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求,完善生态保护建设规划,明晰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推进安全、环保第三方核查治理。持续开展“铁腕治气”。对10家企业工业窑炉实施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完成26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综合治理扬尘、尾气、油烟,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深呼吸”。全面实施“综合治水”。巩固畜禽养殖整治成果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改造提升污水处理工艺,确保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全力推进“重拳治废”。加快危废处理中心和垃圾发电厂二期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实施节能改造项目12个;推进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重点领域节能,圆满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让沂水天更蓝、水更清、生态环境更优美。

五、聚集发展要素资源,再创科学跨越发展新优势。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坚持改革不停顿、创新不止步,破除一切瓶颈制约,聚集一切要素资源,更好地为发展保驾护航。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动态调整行政许可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再削减一批行政许可等权力事项;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三集中、三到位”,用好“网上办事大厅”。深化投融资改革,完善基金运作机制,调动社会资本投资。完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加快供销社综合改革,逐步完成基层社改造提升。做好城市建设用地评价、新型城镇化和中等城市培育等改革试点工作。

强化要素保障创新。推进金融创新,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年内新增贷款55亿元。设立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采取切实措施,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引导企业积极对接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占比,年内争取山东玻纤主板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其他场外市场挂牌企业3家以上。按照节约、集约、高效的原则,最大限度保障发展用地。依托青岛保税港区沂水经济合作区,加快建设机械电子产业园孵化中心、中轻跨境产业园;完善园区发展平台,沂水经济开发区力争进入省级开发区第一方阵。充分发挥生产力发展服务中心平台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

扩大对外开放合作。鼓励轮胎、钻石、农副产品、板材家具、纺织服装等重点出口企业加快走出去,力争出口额过千万美元企业达到15家。鼓励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和经贸洽谈,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引导企业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商城国际化战略,把开放的大门敞得更开,让沂水与国际接轨、与世界互动。

六、更加注重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必须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切实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就业推动创业。年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200人,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推动教育持续发展。投资3.4亿元,新建中小学校4所,改扩建幼儿园10处,完成“全面改薄”和解决大班额三年规划任务;稳步提高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年内建成临沂市机电工程学校。加快建设健康沂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积极开展优生优育服务,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10以内。深入推进文体惠民。提升文化服务设施水平,建设档案馆、党史馆、方志馆;推进文化广场建设等惠民实事,打造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完成百村体育健身工程设施配套,搞好县体校建设。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60元;扎实推进全省社区治理暨养老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建成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处,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把精准扶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一号民生工程,完善“一载体两分离”机制,六条工作线齐头并进,多方发力、合力攻坚。整合涉农资金4.9亿元,实施好旅游、光伏、金融、电商等16个行业和产业扶贫项目。加强项目和资金监管。年内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绝不让一名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

努力营造和谐环境。积极推进“七五”普法,全面建设法治沂水。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沂水建设。坚持“先抓安全、后谋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坚决守住安全“红线”。以“零容忍”态度抓好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统筹做好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广播电视、妇女儿童、残疾人保障等各项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努力让沂水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更加幸福、更有获得感。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发展的重任、竞争的态势、人民的期盼,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本着对党、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加快干、扑下身子务实干,努力将政府各项工作干出激情、干出精彩。

坚持依法履职,建设法治政府。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工作、促进改革、引领发展,依法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依法公开政府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政府的施政始终走在法治轨道上。

坚持为民宗旨,建设服务政府。带着感情联系群众,带着责任服务群众,把政策向民生聚焦、资源向基层倾斜;完善政府班子成员直接联系基层制度,主动深入基层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畅通12345便民服务热线,搭建政府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让政府的服务真正做到群众的心坎里。

坚持担当尽责,建设务实政府。持续改进作风,树立定了就干、干就干好、干就干成的施政新风,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健全督查问责机制,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确定的事勇于负责、雷厉风行、一抓到底,让实干成为干部的行动自觉,让政府的作风在实干中不断得到锤炼。

坚持廉洁从政,建设阳光政府。敬畏权力,严守底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坚决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依法加强审计监督,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到发展最急需、民生最急迫的地方;用制度规范政府行为,切实管好公共资源、公共权力、公共资金,让政府的权力永远在阳光下运行。

供销社环保履职报告范文第8篇

平凉市市长王奋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依靠全市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及“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委四届四次全体会议精神,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克难奋进,基本实现了年度目标任务。

--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认真落实“三重”“三一”工作方案,大力推行“五个一”产业发展模式,促使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增、回升向好。预计到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92亿元,同比增长5%;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完成108亿元、96亿元和188亿元,增长5%、4%和5.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8亿元,同口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亿元,增长9%。

--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明显。以交通项目为带动,统筹推进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78.8亿元,平天、彭大高速和国道312线改造快速推进,平华一级、彬县至华亭等6条省道全线开工,建成农村公路199条1055公里;建设水利工程60处,泾川朱家涧、崇信关河等4座抗旱水库加快建设;±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750千伏变电站扩建等项目进展顺利。

--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提升。扎实开展大气、水污染防治行动,投资20.7亿元,建成了一批环保基础设施,平凉城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23天,泾河、?I河、达溪河水质综合评价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标准,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目标值以内。大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4%。我市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开放开发步伐不断加快。积极“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调整优化特色农业、旅游、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思路和规划,引进签约了华崇灵高速、华亭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任丘节能炉具等项目,全市实施招商引资项目569项,落实到位资金389亿元。组团参加兰洽会、文博会、津洽会等重大节会,加强与天津市对口帮扶协作,成功举办了“金果红牛旅游”走进京津沪系列活动,签订农产品销售协议13亿元,平凉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人民获得感日益增强。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预计全市减少贫困人口8.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8.73%,全国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现场会推广了静宁经验。新增城镇就业3.7万人。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发放各类保障金31.5亿元,受益498.1万人次。39万户群众看上了高清电视,21.6万农户接入高速光纤网络。预计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8.5%,达到25368元和7604元,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因村因户施策,脱贫攻坚纵深推进。紧扣“六个精准”要求,聚焦深度贫困乡村,制定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25条政策措施,实行市级领导联县包乡抓村制度,市级财政列支3000万元支持牛、果、菜产业发展,牛饲养量、出栏量分别达到123.5万头和47.3万头,新植果园22.8万亩、果品产量197万吨,新增设施蔬菜2万亩、蔬菜产量171万吨,推广旱作农业技术232.3万亩、粮食产量108万吨;推行“四个一”培训机制,培训输转劳务48万人,创收88亿元。整合项目资金38.2亿元,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883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2845户1.1万人,改造农村危房7834户,建设撤并建制村通畅工程610公里,建成贫困村综合文化中心70个、日间照料中心74个、电商服务点12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农村低保与脱贫标准“两线合一”,精准认定农村低保对象6.7万户20.98万人,实现了应保尽保。

(二)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力稳增长。建立重大项目“三个一”包抓责任制,联审联批,集中开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499个,其中,新集水库、平凉南铁路综合性货场、义乌商贸城等10亿元以上项目27个,平凉养生商贸城、鑫盛建材、庄浪中医院搬迁、泾川商品交易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等过亿元项目226个。市县两级财政安排5000万元用于项目前期,2086个项目进入国家重大项目库,43个项目进入国省PPP项目库,全市项目库动态保持在5000亿元以上,邵寨煤矿等重大项目前期取得实质性进展;争取国省投资项目133项8.4亿元,融资127亿元。预计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9亿元。

(三)坚持“四化”统筹,着力推进协调发展。把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进程作为有机整体,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围绕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关闭煤炭企业1户、淘汰煤炭产能60万吨,“一企一策”推动33户停产半停产企业复产,华煤20万吨聚丙烯、赤城煤矿、天纤棉业20万锭棉纱项目加快建设,智能立体停车库生产基地、宝马纸业5万吨高速木浆纸、庆华陶瓷二期建成投产,庄浪、泾川等3个光伏项目并网发电,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7亿元,增长6.5%。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新建改扩建龙头企业25户,新登记注册农民合作社919个,新增家庭农场124个;海升超越农业12万平方米智能温室建成投产,泾?I河川区部级蔬菜产业园等一批农业园区加快推进,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6%;天源牧业等生态观光、游园采摘、农耕体验新业态快速兴起,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步伐加快。着眼城乡一体化发展,集中开展棚户区改造“百日攻坚”行动,全市征收历年房屋尾欠2339户,开工改造棚户区8801户,一些长期影响项目建设的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中心城区投资65亿元,实施生态宜居、公共服务、城市安全等建设项目60项,建成过街通道(天桥)3处;六县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6个,开建了一批医院、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集聚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建成省级美丽乡村20个、市县级美丽乡村75个、环境整洁村200个。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全光网城市全面建成,行政村、自然村光纤通达率分别为99.6%和70%;建成市政务云计算中心,电子政务全面推进;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进展顺利,中心城区三维数字模型、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及三维地下管网系统建成启用,“雪亮工程”全国试点启动实施,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广泛。

(四)多措并举,环境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坚决整改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加快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投资7.9亿元,实施平凉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二期和华亭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关停治理城市建成区燃煤锅炉249台1877.6蒸吨,完成平凉电厂4号、6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清理取缔散煤经销点294户,建成城市建成区优质煤专营市场和二级配送网点,淘汰黄标车3280辆;全面推行河长制,投资10亿元,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实施葫芦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依法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规范河道采砂,平凉中心城区、庄浪县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加快推进,华亭工业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平凉、静宁工业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建成主体,全市新建污水收集管网85.8公里;扎实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投资6500万元,综合推进畜禽粪便、秸秆和废旧地膜资源化利用,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企业44户;投资2.1亿元,启动实施全域无垃圾治理,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心城区、华亭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加快建设,5个重点乡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建成投用,省级卫生城市创建通过验收。

(五)深化改革,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市级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5项,市县两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清零。全面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全年新增非公经济市场主体1.6万户,581户个体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积极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新增有效注册商标400个,地理标志商标达到9件。实施平凉工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剥离社会事务职能,强化经济管理和投融资职能,功能定位更加明确。七县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稳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启动实施,累计流转土地99.8万亩。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和水权水价、国有林场、供销社综合改革进展顺利。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兰州银行、银河证券、融兴村镇银行、甘肃省股权交易中心在平凉设立分支机构,华亭、庄浪、静宁3家农商银行成功改制,筹资6050万元分别搭建了农业信贷担保和小微企业“助保贷”平台,全市实现直接融资19.1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2%。

(六)突出普惠共享,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占总支出的84%。省列10件实事全面完成,市列14件实事基本完成。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全面推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入轨运行,城镇职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面实现。强化资金配套,提高保障标准,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增长7.3%,7.3万城乡居民和企业职工享受养老金14.2亿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620元和450元,为463.1万人次报销住院费11.2亿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8%和22.6%,为26万人发放保障金6.1亿元;全面落实“双创”政策,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1%,城镇登记失业率3.5%;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老旧小区改(扩、翻)建31处、受益1.7万人。静宁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认定,陕师大平凉实验中学建成招生,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完成整体搬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分级诊疗模式加快建立,市级儿童专科病区和14个县级、11个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医联体建设全面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扎实推进,打造了海寨沟、?I龙堡、锦绣凤凰等一批特色旅游景点,市博物馆建成主体,建成乡村舞台190个、乡镇(社区)体育健身中心8个、行政村体育惠民工程120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面落实防灾减灾措施,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民族宗教、统计调查、公共资源管理、档案、外事、侨务、地震、气象、人防、地方志、红十字、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的成效,双拥共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等工作深入开展。

一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不移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充分听取各派、工商联以及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办理答复人大代表建议93件、政协委员提案117件。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制度,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加快。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力开展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审计监督和国家监察,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和腐败问题,持之以恒改进工作作风,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各位代表,一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中央、省驻平单位和驻平部队,向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关心、支持平凉建设和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项目投资增量不足,民间投资大幅下滑,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没有达到预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十分突出,政府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经济总量小、质量不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不足400亿元,人均不到2万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仅为全国的三分之一,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农业产业发展层次低,产业链条短,加工转化能力弱,规模、品牌和市场竞争力不强;工业经济薄弱,煤电产业全链式开发和深度加工不够、附加值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发育缓慢,工业投入严重不足,结构单一;文化旅游产业市场化运作滞后,服务业规模层次较低。二是交通瓶颈制约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对外交通缺少快速通道,境内无机场、没高铁,路网密度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大;城市内部交通不便捷、不顺畅,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排污排洪、垃圾处理、供暖供气等设施不配套,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不强;水利基础薄弱,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问题并存。三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全市小康建设整体水平低,还有深度贫困村401个,16.99万人尚未脱贫,增收产业培育不足,“造血”功能不强,稳定脱贫基础不牢固。城乡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较弱,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四是城镇化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弱。对城镇长远发展战略研究不够,规划建设前瞻性不强,特色不够鲜明,功能布局不够合理;山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景观打造不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城市拥堵、停车难等问题突出,综合承载和服务能力不强;经营城市的思路不活、措施不多,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渠道不畅。五是思想解放不够,干事创业活力不足。受传统惯性思维的影响,一些干部站位不高、理念不新、思想保守、安于现状,缺乏改革创新的魄力和能力,抓工作的视野不宽、办法不多,推动发展的意识不强;一些干部不敢为、不会为、不想为,懒政怠政,作风不实,落实不力。六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发展环境营造不充分。“放管服”改革的协同性联动性不够,基层承接能力较弱;营商环境不优,开放程度低;一些政府部门单位主动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高,集成化办事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我们将正视发展中的困难、工作中的差距,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018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2018年是贯彻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视察甘肃时重要讲话及“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认真落实市委四届四次全体会议部署要求,按照“党建统领、‘四化’统筹、交通先行、产业支撑、决战脱贫、决胜小康,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的发展思路,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创新突破,提升运筹能力,弥补短板弱项,加快全面脱贫全面小康进程。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8%,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省上控制目标。

围绕上述思路目标,重点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产业支撑,打好脱贫攻坚战。聚焦精准扶贫,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25条政策措施,确保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四县脱贫摘帽,全市8.15万贫困人口脱贫退出。

集中发展以牛果劳为重点的增收产业。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围绕创建部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泾?I河川区部级蔬菜产业园区和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按照“五个一”产业发展要求,对接落实全省1000亿元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和500亿元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用好3050万元农业信贷风险担保基金和3000万元牛果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推广“国有化农发公司+合作社+农户”庄浪模式,培育壮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产业化联合体,加快推进全产业链开发,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30个,牛饲养量124万头,新植果树经济林20万亩,蔬菜产量170万吨以上,因地制宜培育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性特色产业,“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54%,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9%,新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各100个,新建、改扩建龙头企业25户,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增收产业、贫困户增收项目全覆盖,促使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加强劳务协作,建好劳务基地,健全中介组织,扩大组织化输转,全年输转劳务47万人,创收90亿元。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争取全省1000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专项贷款,改造县乡公路150公里,建成自然村硬化路2600公里、村内主巷道670公里,实施县乡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70公里,改造农村危房7323户,易地扶贫搬迁4064户1.65万人。加快贫困村幼儿园、标准化村卫生室配套完善和综合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大重特大疾病救助和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力度,兜牢社会保障底线。重视解决非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问题,防止出现贫困“死角”。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落实土地二轮承包延期三十年政策,加快实施“三权分置”改革。全面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泾川县要完成试点任务。积极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加快实施农村房地一体化确权颁证工作。紧扣摸清可变资本、选准发展产业、确定承接主体等关键环节,大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有效活化资源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收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半年完成庄浪、崇信两县省市级试点任务,下半年全面推开。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减少农民因灾损失。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

着力激发内力用好外力。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发挥贫困户主体作用,创新扶贫方式,促进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强化控辍保学措施,阻隔贫困代际传递。推行劳动力“四个一”培训机制,提高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加快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农村“三个带头人队伍”建设,典型示范、能人带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强化驻村帮扶工作队作用,完善帮扶工作考评体系,深化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帮扶机制,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开展到村到户精准扶贫,构建大扶贫格局。

(二)突出项目带动,增强发展后劲。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的关键作用,落实重大项目建设“三个一”包抓责任制和清单式管理制度,坚定不移抓大项目、大抓项目,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60亿元以上。

高标准谋划实施项目。按照“八个一批”项目谋划要求,深入对接国家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建立项目前期经费增长机制,突出发展实体经济、壮大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开发、生态环境治理、保障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精心谋划论证,做深做细前期,全市项目储备库动态保持在500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项目占到一半以上。年内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938项,其中,5000万元以上299项,亿元以上217项,10亿元以上23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149项143.6亿元,产业开发项目387项154.6亿元,城建及房地产项目222项160.9亿元,生态环保项目40项10.4亿元,社会事业项目141项46.8亿元,国省投资增长15%以上。

大力度开展招商引资。研究用好陕甘宁革命老区支持政策,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措施,以工业园区(集中区)为主阵地,突出延链招商、以商招商、点对点精准招商,坚持大中小齐抓、引资引智引技并重,着力提高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率、资金到位率、投产达标率。建立重点招商项目全程服务、落地奖补制度,强化跟踪落实,开工建设27万台环保节能炉具制造、45万吨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力促光伏铸锭、3万吨铸造件生产线、城乡垃圾收集处理及发电等项目落地。鼓励支持县区、部门“走出去”、争项目、引投资。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6%以上。

全方位保障项目落地。坚持用市场化的理念运筹项目,发挥财政资金和项目投资的撬动作用,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施一批PPP项目。市级财政列支500万元,组建专门工作班子,聘请专业团队策划规划,以PPP模式强力推进市体育运动公园建设。做大做强惠民、泓源、富民、文旅投等投融资平台,支持重点项目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领域,吸引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有效破解资金难题。用足用活国家和省上支持深度贫困地区用地倾斜政策,着力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土地征用问题,加大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力度,提高土地投资强度。优化审批流程,推行并联审批、集中审批、网上审批,打通项目前期“最后一公里”。

(三)坚持交通先行,加快破解发展瓶颈制约。聚焦基础设施短板,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省支持,全力实施一批交通、环保、水利、电力项目,夯实发展基础。

聚力推进交通提升建设。组建专门班子,加快平凉机场、兰州至天水至平凉动车客运、定平庆高铁前期,协调推进宝中二线、西平二线前期。加快平天、彭大、华亭至泾源高速建设,开工建设静庄高速,华崇灵高速3月份开工,平华一级公路试验段基本建成,推进国道312线凤口至平凉段、彬县至华亭、崇信至方堤口等6条国省道建设,升级改造段家官庄至崆峒等3条普通省道,下决心建设内外联通的快速通道。完成3418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工程前期并启动建设,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奠定基础。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全部淘汰中心城区和县城建成区燃煤小锅炉,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推行河长制,强化泾河、葫芦河等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加快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和城区污水管网配套,3个省级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全面投入运行,开建4个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建成乡镇垃圾填埋场28个、污水处理厂(站)26个。落实畜禽养殖禁养区禁养措施。强化分类指导,做好河道采砂、矿山采石规划,集中改造建设采砂厂,合理有序开采利用。持续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继续开展城镇乡村、景区景点等十大环境卫生治理行动,着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加大环境保护执法监管力度,坚决打击环保违法行为。深入推进“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化改造,大力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促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

提升水利电力保障能力。推进引洮二期静宁城乡供水配套工程、新集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加快白龙江引水工程和崆峒水库改扩建、泾川盘口、庄浪梁河等骨干水源工程前期;开建静宁成纪330千伏变电站,升级改造县区配电网,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350公里。

(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紧盯工业发展“六大任务”,依托园区平台和大型企业,优化存量,扩大增量,加快构建以煤电化冶为主导,农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竞相发展、协调共进的产业体系。

强化工业园区(集中区)平台载体作用。突出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加快推进园区(集中区)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明晰功能和产业定位,配套完善道路、供电、供水、环保、金融等服务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快平凉工业园区“瘦身提质”,实行市区合力共建、项目全市共引、“飞地经济”县区共推、开发建设成果共享,实施配售电改革和增量配电网试点,落实大用户直购电政策,全力争取100万吨电解铝及铝深加工项目落地建设,推动智能立体停车库生产基地尽快量产,建成义乌商贸城三期主体和平凉南铁路综合性货场一期工程,加快天然气支线管道及供气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打造全市产业综合型园区。加快建立华亭工业园区“飞地”税收分成机制,推动六县一区煤化工项目集中布点建设,力争20万吨聚丙烯尽早建成投产,争取开建二甲醚、甲醇扩能及烯烃转化、甲醇汽化渣场项目,打造全市新型煤化工产业园区。静宁工业园区围绕苹果产业开发,大力发展纸箱包装、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配套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建成在全国更有影响力的纸制品包装产业基地。其它4个工业集中区年底前全面完成改革工作,立足发展定位和资源优势,建成各具特色、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全市工业园区(集中区)年内新入园亿元以上项目10个,千万元以上项目20个,完成投资36亿元。

依托大型企业集团扩大总量。按照“稳步扩煤、加快转电、突破化工”的思路,高标准编制煤电化冶产业发展规划,发挥华能、中电建、酒钢等企业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支持企业围绕煤电化冶延链补链、扩大投资、新上项目。建成赤城煤矿,推进五举煤矿减量置换,邵寨煤矿复工建设,加快唐家河煤矿、华亭电厂二期、陇东电力外送通道、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华煤煤制乙二醇、无纺布等4个项目前期,加快建设陇东部级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

支持非煤产业调优结构。建立5000万元市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快编制中国制造2025平凉发展规划,实施红峰蒸汽疏水阀系列产品智能化检测升级改造、虹光磁控管与高频无极灯军民融合项目,推动杭萧钢构、20万锭棉纱等30个项目建成投产,众一兴旺管材、贡禾食品二期等12个项目达产达标,着力提升装备制造、建材陶瓷、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水平。加快建设光伏、碳纤维、生物制药、煤机高端装备产业园,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6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实施企业梯次培植计划,新增中小企业200户以上;落实入规企业户均10万元奖补政策,规下转规上企业10户。

(五)创新城市经营机制,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紧扣城市发展“四个转变”“六项原则”,明确目标方向、聚焦重点关键,着力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县城为节点、重点小城镇为纽带、中心村为基点的城镇体系。

高标准编制城乡发展规划。深入研究城镇发展方向、空间结构、功能布局、产业支撑、风貌特色等重大问题,开展平凉城市总体规划评估,完成平凉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编制,加快城市功能修补和生态修复、海绵城市、泾河水系景观等专项规划编制,全面推进市县“多规合一”城乡统筹总体规划编制,县城、重点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重要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实现全覆盖,持续做好乡村规划修编,形成系统完整的城乡规划体系,实现城镇开发和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管控。

多途径经营运筹城镇。出台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办法,建立重点地段、区域、节点“土地出让+城市设计”制度,调节做优城市环境,凸显开发增值预期,吸引社会资本开发建设。严格实行增量供给与存量挖潜相结合的供地用地政策,加大土地置换和储备力度,健全房地产调控机制和未开发土地调规转向机制,拓宽土地升值空间。整合分散运营的城市资源,将热、水、气、商砼等有形资产和城市品牌、经营权、冠名权等无形资产打包进入融资平台,探索经营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资源的路子,放开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市场,为加快城市发展聚集资金。

加快建设中心城市、县城、重点小城镇。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市级财政列支500万元开展泾河水系景观工程前期,依托泾渭河流域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基地项目,开工建设景观工程一期;放大“棚户区改造+”效应,实施棚户区改造2.7万户,其中老旧小区改(扩、翻)建2.4万户,开建新民北路、永兴路、永顺路、临泾路,建成新科路、天馨路,打通城市“断头路”,改善城市“微循环”;加快配套教育、卫生、文体服务设施,基本建成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开建平凉客运枢纽站、快速客运站,建设公共停车场(库)15处、新增停车位2000个,建成便民市场5处,整治城区人行道,修缮街巷道路,提升火车站、汽车站等重要节点形象。加快县城建设步伐,突出空间形态塑造、历史文化传承、山水特色展现,提升县城品位,尽快补齐供热供气、道路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短板,规划实施一批公园广场、休闲步道和体育健身场所,培育各具特色、协同互补的产业支撑,推进产城融合。突出12个全国重点镇,整体出让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城市管理等权益,加快培育特色小城镇。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加强城区公厕和景区星级厕所建设管理,加快农村厕所“旱改水”步伐。实施“千合农庄计划”项目,建设美丽乡村100个、环境整洁村200个,打造一批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持续抓好城乡重点区域绿化,全年植树造林50万亩。

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结合易地搬迁和棚户区改造,引导农业人口通过打工、经商、创业向中心城市、县城、重点小城镇转移,就近就地市民化。打破政策壁垒,积极推进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在上学、就医、就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加快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加强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培训,引导群众自觉遵守市民公约,提升转移人口城市生活能力,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更好地融入城镇发展。推进华亭撤县设市,全市撤乡改镇10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以上。

(六)打造全域旅游新品牌,做强区域首位产业。挖掘文化资源,讲好平凉故事,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全景平凉。

加快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成立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强化产业规划、综合监管职能。按照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一步到位”原则,加快组建关山大景区管理机构,理顺崆峒山、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管委会运行体制,完成崆峒山景区资源评价,引进实力雄厚、市场运作水平高的战略合作伙伴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经营管理,促使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走出一条资源集成、开放开发的路子。

推进大景区建设。市级财政列支1600万元支持旅游产业发展,高标准编制平凉市全域旅游规划和关山大景区规划,建成泾川至田家沟景区连接公路,开建柳树沟至崆峒山、蔺家沟至莲花台2条景区连接公路,加快实施泾河南岸景观带、中华崆峒养生地养老中心、平凉原生态民俗文化体验区、崆峒生态旅游度假山庄等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项目,开发朝那湫、五龙山-唐帽山等景区景点,扩大旅游景区体量,增强可进入性和驻足性,延长旅游产品服务周期,打造平凉旅游大龙头、大品牌。

培育旅游新业态。突出精品景区、养生产业园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加快创建一批新型旅游景区,抓建安口陶瓷、界石铺红色圣地等一批特色旅游小镇,实施乡村旅游“六小工程”,建设专业旅游村7个。推进崆峒区部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泾川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精心谋划“塑造‘神奇崆峒·养生平凉’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推介活动,办好平凉崆峒养生文化旅游节、国际崆峒武术节等品牌节会赛事,扩大平凉旅游知名度。

促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围绕挖掘崆峒山道源文化、古成纪伏羲文化、西王母远古文化、皇甫谧医学文化品牌资源,抓建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推出一批地域文化精品力作,加快中华崆峒养生地和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推广针灸理疗、国医保健、健康养老等养生服务,开展养生文化旅游商品创意研发,发展具有平凉地域文化特色、创意理念先进、可批量生产的养生文化旅游商品,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

(七)推进“智慧平凉”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创新,打造一批面向政府、企业、民众的智慧应用系统,推进智能应用在各领域全面拓展。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落实“宽带中国”战略,优化骨干网络架构,城乡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100%。推进城乡网络增宽提速,全市互联网总出口宽带扩容至1400G,城市区域网速达到200兆,农村普及100兆,90%的自然村实现光网覆盖,50%以上农户和90%以上城镇家庭接入高速光纤网络。新建4G基站975个,4G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

建设大数据平台。全面梳理整合全市各类基础资源,建设覆盖人口、法人、地理、旅游、信用等资源的全市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服务协同和资源共享。建设集运营管理、应急指挥、综合治理于一体的城市综合运营指挥中心,打造可视化平台,运用大数据对城市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分析预警和辅助决策。投资1.57亿元,实施“雪亮工程”。推进市政务云计算中心扩容升级,加快网上审批及电子监察系统应用,提高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

实施“互联网+”行动。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构建“互联网+”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公共服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精准扶贫等新经济形态。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改建提升乡镇电商服务站和物流配送服务站20个,新建村级电商服务点和物流快递服务点135个,争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国示范市;抓好电商人才引进培养、快递物流体系建设和融资渠道拓展,用好阿里巴巴、京东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鼓励龙头骨干企业自建电商平台,打造跨境电商示范基地,全市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9亿元,增长20%。

(八)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坚持激活内力与借助外力并重,抓住关键环节,破解发展难题,以改革增活力、以开放促开发、以创新促发展。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双随机一公开”;加快推进网上审批系统全流程应用,推行“一网联通、一窗通办”,全面清理取消各种不合理证明和手续,公布审批事项证明清单,最大程度方便企业和群众。积极推动财税金融改革,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全面公开财政和部门“三公”经费预决算;创新投融资方式,发行债券10亿元,直接融资15亿元;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强化金融监管,深化“诚信平凉”建设,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全方位扩大开放开发。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全域开放与交流合作,主动对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培育对外贸易企业和产品品牌,进出口总额增长15%。启动红牛、苹果交易中心建设。加快发展会展经济,促进特色农产品、地域文化产品走进国内外大市场,实现区域、企业、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不断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政务和法治环境,真心实意为非公企业排忧解难,激发非公经济发展活力,扩大民间投资比重。支持保险、担保等社会中介组织发展壮大,发挥“助保贷”等平台作用,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市新增非公经济市场主体1.7万户。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华煤、红峰、虹光等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用长效合作机制,支持平凉中电科、超越农业等创建高新技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支持企业加快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积极注册一批新商标,争创一批省级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推进质量强市。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启动百名高端人才柔性引进工程,鼓励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室),支持高校在我市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发挥甘肃医学院、平凉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各县职教中心作用,推进脱贫攻坚人才保障和煤电化、红牛、金果等“1+8”人才培养工程,多渠道、多形式打造高科技人才、企业家、实用人才三支队伍。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青年创业基地等一批“园中园”,积极争创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支持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人士、乡土能人等重点群体因地制宜创业就业。

(九)保障改善民生,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以上。重视和加强农民工工作,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推进全民参加社会保险计划,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健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医养结合发展模式,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市老年服务中心和市老年公寓建成投用,新建改扩建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100个,为全市3万名8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为65岁以上老年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城乡低保提标政策,做好特困供养对象、孤儿、高龄和失能老人、残疾人生活保障,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围绕打造全国教育扶贫先行先试区,落实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扶持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新建改建校舍10.3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城镇幼儿园16所、新增园位5000个,全力解决城镇“入园难”“大班额”问题;崆峒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规划布局中心城区高中学校;抓好平凉职业技术学院三期、陕师大平凉实验中学续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医保体系,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完善以医联体为主要架构的市县乡村一体化服务体系,支持发展中医药事业,打造陕甘宁三省区区域性医养中心。建成市博物馆新馆,实施乡镇(社区)体育中心10个、村级农民健身工程120个,扶持民间协会和民营艺术团体发展,丰富群众性文体活动,提升全民健康素质。

创新加强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平凉建设,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畅通渠道,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对环境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提高公共安全水平。发展社会组织,推进“三社联动”。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大“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问题整治力度,推动移风易俗。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及“两个共同”示范区创建活动。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保持宗教和睦和顺。加强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工作。加强地震、气象、外事、侨务、人防、老龄、地方志、档案、红十字会等工作。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全面完成2018年各项目标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按照“担当、创新、突破、提升”的工作要求,下功夫解决“知识恐慌”“本领恐慌”问题,认真履职尽责,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大力解放思想,提升改革创新能力。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破除因循守旧、狭隘封闭思想,树立开拓创新意识,改变对原有发展路径、发展方式的依赖,推动思维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破除消极等待、小进即满思想,树立横向比较意识,跳出平凉看平凉,增强赶超进位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破除敷衍塞责、畏首畏尾思想,树立责任担当意识,不回避矛盾,不掩饰问题,不推卸责任,无私无畏促改革、抓发展。

强化责任担当,提升执行落实能力。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健全正向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层层传导压力,常态化督促检查,确保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大力弘扬务实苦干精神,认真落实“俯身抬头”工作法,全面推行政府工作“三个清单”管理,坚决整肃懒政怠政不作为行为,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实干担当尽责,“钉钉子”、当“工匠”,切实提升抓落实的质量和效率。

规范施政行为,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依法履行职责,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做好人大、政协视察调研意见建议的落实和反馈,建立交办、领办、督办、现场办理机制,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进一步完善政府议事规则及重大决策程序,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公共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政府信息全程公开、全程留痕,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加快职能转变,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向创设良好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大财政对民生、“三农”、社会事业和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公共产品。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严格执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公开承诺、落实回告、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提高服务效能。认真解决群众关切的利益问题,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加强廉政建设,提升拒腐防变能力。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断规范和加强政府系统党组工作。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拓展丰富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实效。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有关规定,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大力整治“”新表现新动向,驰而不息改进作风。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加强国家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供销社环保履职报告范文第9篇

代市长林小龙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二?一六年工作回顾

2016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按照“11366”总体发展思路,凝心聚力,精准发力,较好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目标,为“十三五”奠定了良好开局。

一、以心无旁骛的定力,聚焦在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201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8.4亿元,增长8.2%;实现人均生产总值4.2万元,增长7.3%;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8亿元,增长0.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5亿元,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20.6:39.8:39.6。

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实现工业增加值46.2亿元,增长12%。园区一期提质增效明显,连邦化工挂牌上市,置换企业5家,投试产企业84家,其中规上企业6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实现工业增加值33亿元,增长12.4%。被认定为省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省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通过评审。园区二期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华电、光伏发电项目稳步推进。犁牛坪风电场、珠玑纸业本色纸项目建成投产,彤置富水泥项目顺利点火。乐华陶瓷、绿洲纸模等重点企业技改扩产进展顺利。

农业经济稳健增长。实现农业增加值28.6亿元,增长4.1%。特色农业发展加快,创建4个特色蔬菜新品种示范区、4个花生高产示范片,种植优质稻45.3万亩,收购烟叶23.6万担,畜牧业产值14.3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培育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50家,家庭农场44家。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步伐加快。

第三产业持续兴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4.8亿元,增长8.9%;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7亿元,增长11.2%;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3.8亿元,增长14.8%;实现旅游总收入27.3亿元,增长15.2%。旅游三大片区建设提速,坪田镇被评为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珠玑古巷·梅关古道景区被评为首批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南雄大市场建成开业。完成电子商务“3个1+18”建设计划,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5.6亿元。成立农村电商金融服务中心,移动支付、支农贷款等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二、以迎难而上的气魄,推进了更高水平的城乡建设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实施城镇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精心谋划了135个中心城区建设项目,总投资56.7亿元,在建项目67个。北城大道、崇贤大道建设步伐加快,北城区框架逐步成型。新图书馆、档案馆完成封顶,碧桂园、大福名城等商住项目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及“三旧”改造项目进展顺利。雄州公园建成开园,8条主要街道完成“黑底化”工程,中心城区配套功能更加完善,宜居水平稳步提升。

镇村建设亮点纷呈。完成镇(街道)“十个一”亮点工作185件、村(社区)“四个一”亮点工作791件。珠玑建制镇示范试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推进较快,坪田省级幸福村居工程全面完工,邓坊马战村等4个美丽乡村试点项目正在收尾。安装农村路灯1.5万盏,建成“五小场所”70个,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53个。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信丰(省界)至南雄高速公路列入省高速公路规划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16条旅游公路建设进展顺利,主田旅游大道、富俚至中里洞公路有序推进,国道省道升级改造、农村公路硬底化改造工程扎实推进。电网改造投入资金1.8亿元。农村超高速无线局域网试点建设顺利推进,4G网络覆盖163个行政村,电信光网覆盖75%以上区域。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5万亩。水利项目投资5亿元,治理河道194公里,改善灌溉面积2.4万亩,解决了农村9.4万人饮用水安全问题。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完成造林6.5万亩,重点生态工程、森林碳汇工程、森林进城围城等项目顺利推进,新建2个县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县级湿地公园,实现森林资源“双增”目标,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孔江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通过验收,坪田古银杏森林公园获省批准设立。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得到加强,土地集约节约水平明显提高。强化了畜禽养殖污染减排综合整治,关停景区及环境敏感区域养殖场25家。中心镇污水管网不断完善,全面启动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5个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

三、以持之以恒的毅力,谋求到更加普惠的民生福祉

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万元、1.2万元,均增长10.4%。民生支出21.2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0%。政府承诺的10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发放就业创业资金1083万元,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0.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低保五保、医疗救助、双拥优抚等社会保障支出5347万元,获评省双拥模范市。在韶关各县(市)率先实施老人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车。建成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8个、家庭服务中心2个,社会福利中心开业运营,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实现镇村全覆盖。建成保障性住房100套。投入扶贫资金1.4亿元,实施脱贫攻坚“十项工程”,5208个相对贫困人口脱贫出列。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成功举办第三届姓氏文化旅游节,持续举行“姓氏名都风雅颂”系列文化活动,完成1893个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深化精神文明创建,确定了南雄精神表述语。被列为韶关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县(市),成功创建粤北首个县级市社区教育实验区。申报韶关市科技进步奖5项,申请专利360件。群众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加快,完成42个村小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卫生强市稳步推进,创新医疗共同体、医疗机构结对帮扶服务模式,建立了分级诊疗机制,积极倡导“三减三健”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防控慢性病,医学检验、病理诊断中心挂牌运作,完成47间公建民营卫生站建设,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建设顺利推进。

社会治理持续深化。“平安南雄”建设成效明显,形成综治维稳网格化管理模式,创建省法治镇(街道)10个,创建平安村(居)232个,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得到加强。充分发挥民间理事会、法律援助、人民调解、一村(居)一法律顾问作用,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两违”整治成效明显。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智慧食药监工程建设扎实推进。

四、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打造出更具活力的发展环境

改革创新纵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营改增”试点扩围、商事登记及农村综合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稳步推进。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心城区环卫保洁及周边八个镇(街道)垃圾整治推行市场化。推进新预算法改革,实行零基预算编制,划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不断健全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创新投融资体制,成立交通、水利、新城建设等投融资平台,设立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金,获得政策性银行融资授信30多亿元,申请政府债券项目资金5.6亿元。

开放合作不断扩大。主动融入珠三角,加强了与珠三角区域的交流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经贸、旅游等方面的对外交流往来持续增强。与政策性银行、高等院校的对接合作不断深化。通过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市乡贤反哺工作联络中心、姓氏文化旅游节等平台,进一步凝聚了乡贤、珠玑巷后裔反哺家乡建设的力量。招商引资签约千万元以上项目25个,投资总额达34.1亿元。

政府建设全面加强。加大了重点项目、亮点工作的督查督办力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和执行力有效提升。严惩违纪违法行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显著。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来信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政府决策更加科学民主。坚持依法行政,清理规范性文件83件,备案登记重大行政处罚33宗,按时审结行政复议案件5宗。强化审计监督,完成审计项目20项。

此外,工青妇儿、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武装、人防、统计、供销、粮食、保密、残联、气象、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我们深深感到,在当前的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易。这是市委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南雄经济社会建设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并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还处在欠发达状态,人均GDP、人均财力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产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为落后;农村建设和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城镇规划、管理水平尚需提升;行政审批、社会治理、财税金融等各项改革任重道远,机关作风建设有待加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

二?一七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本届政府履职施政的第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准确把握中央、省、韶关市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建省原中央苏区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县为统揽,积极推动与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全力攻坚“四个重点”工作,推动实现“三个新突破”,加快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向着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迈进。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全力以赴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着力抓实产业攻坚,增强经济实力

强化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加快精细化工、竹纤维、新能源、新材料、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建材等特色工业发展。一是继续推动园区一期提质增效。加快盘活闲置厂房、土地和“僵尸企业”置换,支持企业扩产,完善精细化工产业链条,促进园区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加快污水管网改造、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及专职消防队园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开展“暖企”行动,扶持企业股改上市、增资扩产,提高园区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二是加快园区二期项目引进。完成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和主导产业变更,明确产业定位。做好规划调整,支持绿洲纸模扩产项目入驻园区二期。加快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借助华电、中科院特种精细化学品孵化平台,引进新能源新材料和用热、用电企业,形成新的产业规模。三是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协助中能建集团发展风电、光伏发电。大力发展竹纤维产业,扶持竹制品企业发展,支持韶能集团做强做大本色纸及环保纸模产业,协助绿洲纸模推进第三期扩产项目。彤置富水泥力争二季度实现试产。扶持乐华陶瓷、金叶包装等企业增资扩产。

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一镇一品”特色农业,形成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强化烟叶生产各环节工作,保障烟叶质量。用好对口帮扶单位资源,主动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动特色农产品进入珠三角商场超市。用好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促进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加快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建立互联网+农业模式,推动农副产品销售、消费服务创新。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把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作为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突破口。一是突出抓好旅游文化产业。开展全域旅游投资运营合作,创建省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做大旅游投融资平台,引进社会资本,探索混合型旅游投资开发模式。结合丰富的地方特色人文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完善酒店、旅游公路等配套设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出台星级酒店、特色民宿扶持政策。加强与在线旅游电商合作,培育新型旅游业态。举办好第四届姓氏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提升旅游知名度。二是加快电商、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扶持电商企业发展,打造一批农村电商示范村,依托互联网带动居民创业、就业、致富。支持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完善物流配送、冷链等设施,构建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体系。推动金融服务业发展,支持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建立韶关市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南雄分中心。

构建产业发展保障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更具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围绕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进一步落实市领导和市直单位挂点帮扶企业制度,发挥融资平台、企业服务平台、工程技术研究平台的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制定和落实人才引进、培育政策,优化人才创业就业环境,为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领域提供人才支撑。

二、着力推进城镇提升,改善城乡风貌

强化城镇功能提升。全面落实城镇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城镇风貌和综合承载能力。一是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加快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修编和镇、行政村、自然村规划的编制工作,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二是高标准推进北城新区建设。加快征地拆迁工作。完成新图书馆、新档案馆建设。加快推进北城大道、崇贤大道、回迁安置房、新汽车站以及凌江河生态护岸等项目建设。启动北城小学、北城幼儿园建设及妇计院搬迁前期工作,尽快谋划路网、排污管网、文化体育、绿道系统等配套设施的布点建设。三是提升老城区功能和风貌。加快推进中山广场、河南街等“三旧”改造项目和工矿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房项目建设。启动河南桥片区河滨公园项目建设,完成城区主要道路“黑底化”工程,着力清理雄中西门、河南广场等城市“黑点”,打通雄州大道下城段、下龙沟巷等城市“断头路”。加大城市美化、绿化力度,实施金叶大道、林荫西路、竹园路的绿化升级改造。四是建设特色小镇。根据示范带动、梯度推进原则,选择珠玑镇建设省姓氏文化特色小镇,邓坊、主田、坪田、江头、帽子峰等镇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建设生态休闲旅游小镇。支持其他有条件的镇根据资源秉赋,建设特色小镇;暂时没有条件的镇做好项目谋划和规划管控。

强化城镇综合管理。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建立反应迅速、运作高效、覆盖全面的城镇管理体系。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共建共享推进卫生文明城市建设。各镇加快建立城管队伍,做好镇容镇貌维护工作。继续推进城镇管理市场化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镇管理。鼓励采取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推动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的市场化运营。在现有环卫保洁、垃圾清运市场化的基础上,争取园林绿化管养作业及其余10个镇垃圾收集、转运推向市场化。

强化生态保护。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积极做好封山育林和重点生态工程造林工作。完成新G323线绕城道路、高速公路出口道路、雄州公园林相改造等8个森林进城围城项目建设,升级改造G323线沿线第一层山以及进入重点景区道路沿线绿化。继续完善孔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积极推进青嶂山-小流坑自然保护区、恐龙地质公园申报部级工作。抓实一镇一森林公园、一村一绿化示范点建设工作,将珠玑、坪田、帽子峰等镇申报为森林小镇。力争建成一个部级林下经济示范点。稳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继续做好城乡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土地供后监管机制,清查闲置存量土地,严查土地违法案件,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三、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发展条件

提升交通通达能力。加快推进信丰(省界)至南雄高速公路各专项评估、项目PPP模式实施方案、投资人招标等前期工作,力争2018年开工建设。加快建设旅游公路,开工建设横岭至澜河等第一批9条旅游公路,完成第二批7条旅游公路的各项前期工作。积极推进S342线分水坳至雄州段路面改造工程相关工作,完成城区环城路段征地拆迁,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加快谋划城区南环公路。继续做好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谋划其他省道、县道升级改造,拓宽乡道、村道,全面提升道路交通系统整体通达水平。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及能源保障。加强耕地保护,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加快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和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全面完成村村通自来水任务。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水系连通试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改造等项目,增强城乡水利防洪减灾能力。加强电网建设,完成华电项目接入系统、北城区配网等电网工程。推动西气东输南雄支线管网建设,规范城区天然气管网建设。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着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镇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等重点减排项目,逐步实现污水处理设施镇级全覆盖。加快建设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稳步推进城市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构建规范化、专业化、功能完善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扶持发展高标准清洁生产企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提高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布局优化,加快有线广播电视高清互动和“光网雄州”建设。推进4G网络建设,支持三大运营商加大投资力度,力争年内全市实现光纤网络全覆盖。

四、着力推动农村发展,补齐农村短板

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坚持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林地确权发证工作。搭建市、镇、村农村产权交易流转管理服务平台,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结合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选择25个试点村及其他条件成熟的村,分类实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发展多形式的股份合作,让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改革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出台试点实施方案及考核方案,推动“三个下沉、两个整合”试点工作。推动公共服务下沉,以行政村为单元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将与农村群众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生产生活服务等公共服务下沉到行政村。推动村民自治下沉,以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建立管用的理事会,确保农村公共事务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推动党组织下沉,有条件的村小组或自然村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推动涉农资金整合,整合目标相近、投入方向相同的涉农资金,整合“小、乱、散”和效果不明显的涉农专项资金,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农村公共事务有钱办事。推进农村土地整合,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开展互换并地、有偿流转、入股经营等形式的土地整合。试点开展土地整理,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为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扶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同类农产品生产及家庭农场、合作社开展联合与合作,支持供销社领办专业合作社。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鼓励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支持金友集团申报部级农业龙头企业。加强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的有效对接,吸纳贫困户就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力争实现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二小”场所、电商进农村服务站等行政村全覆盖。加快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抓好“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做好2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庄规划,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污染整治以及美化绿化亮化,建设美丽乡村。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进一步完善扶贫大数据平台,实现各级各部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狠抓产业扶贫,大力推进金融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层层压实责任,强化督查考核,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

五、着力深化改革创新,突破发展瓶颈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市直部门权责清单制度。探索项目直接落地改革试点,最大限度简化审批环节。推行商事登记注册“全城通办”模式,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建立新型市场监管方式。强化信用监管,运用大数据,加强重点领域的市场监管,构建企业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强网络监管,规范网络行为和网上市场经营秩序。健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机制。

深化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深化国地税合作,建立社会综合治税体系。继续推进新预算法改革,完成镇级财政体制改革,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事权与财权相匹配制度。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僵尸企业”出清重组,加强企业负责人的考核监管,规范企业薪酬体系和用人制度。鼓励探索“农村电商+信用三农”模式,打造一站式“售、查、贷”农村信贷投放机制。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创新,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和政府购买服务融资模式,推动重点项目建设。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经济转型升级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激励措施,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鼓励企业依托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和韶关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引导有条件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推进中科院新型特种精细化学品专业孵化平台建设,发挥电商孵化园的孵化功能,加快化工新材料企业和电商企业孵化培育。

深化各领域开放合作。树立开放发展、合作发展理念。主动融入珠三角,在交通、信息、产业、公共服务及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强对接。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对接珠三角强大的消费市场,参与珠三角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与珠三角产业共建和一体化发展。强化对外学习交流合作,鼓励各级各部门开展区域间、行业间全方位的合作交流沟通。支持金融机构建立跨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加强与珠玑巷后裔、外出乡贤的联系沟通,引导和激发他们反哺家乡建设热情,凝聚力量,共同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六、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

落实十件民生实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全力抓好十件民生实事。1.完成城区道路“黑底化”工程;2.完成北城大道和崇贤大道主体工程;3.启动S342线雄州至分水坳改造工程;4.完成新城小学搬迁改造;5.完成雄州体育馆改造;6.基本完成农村超高速无限局域网应用试点建设;7.完成6000个贫困人口脱贫;8.安排1000万元资金新建一批“五小”惠民项目;9.完成63个公建民营卫生站建设;10.完成澜河、百顺、帽子峰等镇农网改造。

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推进中小学校“去行政化”、校长职级制、教师“县管校聘”等教育综合改革。完成12个教育工程项目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文化强市,继续办好“姓氏名都风雅颂”、文化“三下乡”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推进红军长征入粤第一仗纪念公园、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举办第五届全市运动会暨第二届职工运动会,加快灯光球场等体育设施改造。建设卫生强市,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创建部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省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试点,加快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卫生计生“五大中心”及基层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加快县级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推进智慧食药监系统应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加强民生保障。加大财政对民生项目的支持力度,支出增长继续向民生倾斜。推进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就业援助制度和职业培训体系城乡一体化。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加强民营企业社会保险登记和劳动用工登记制度管理,扩大“五险一金”覆盖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完善社会救助救济体系,逐步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和孤儿基本生活等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积极开展双拥优抚工作。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促进社会综合治理水平提升。加强社会面管控,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预防、打击力度,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推进“中心+网格化+信息化”体系建设,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加快人民来访接待厅和基层综治维稳中心、镇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建设市、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完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提升法治惠民实效。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完成气象预警信息中心建设。

此外,继续做好国防、人防工作,加强工青妇儿、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粮食、统计、保密、档案和史志等工作。

七、着力加强政府建设,提升履职水平

建设勇于担当、善抓落实的政府。发展是第一要务,是党和人民赋予政府的历史责任。政府要把这个历史责任牢牢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以不推不躲、不拖不撂的作风勇于担当、勇于担责。市十三次党代会已经确定了全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总体思路和任务目标,能否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关键在于我们的干部是否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善抓落实。政府务必围绕全市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以攻坚克难,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气魄和决心,扑下身子抓落实。政府还要善于抓落实,要以问题为导向,熟悉掌握和运用业务政策,科学合理决策,精准扎实施策,着力解决影响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要以最终的工作成效作为衡量是否善抓落实的标准。

建设敢于创新、务实为民的政府。敢于创新是南雄历届政府的光荣传统和宝贵财富,创新也是新时期的南雄精神。当前,我们正在全力创建广东省原中央苏区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县,这是省委、省政府对南雄的新要求,也是时代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新使命。要牢固树立创新的发展理念,解放思想、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着力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投融资体制机制、科技以及发展模式的改革创新,以改革创新来突破发展瓶颈,激发发展活力。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群众服务要有真挚情怀,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政府想问题、作决策、干事业,要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取信于民,重实干、求实效,真正务得改革发展之实、务得增进人民福祉之实。

建设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的政府。法律是治国理政最重要的规矩,政府作为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要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能、行使权利,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要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政府要做好普法、学法工作,了解法定职责、规矩,做到依法行政。要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要按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要加强行政监察和专项资金、重大项目、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减少寻租空间。要建立健全巡察制度,完善工程建设、土地出让、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坚决惩治征地拆迁、“三资”管理、精准扶贫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供销社环保履职报告范文第10篇

县长江志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我县实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第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246”发展战略,以“16”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四大攻坚战,全县经济稳中有进,城乡面貌持续改观,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总体开局良好。全年完成生产总值65.5亿元,增长9.3%;财政总收入10.4亿元,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81.9亿元,增长1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亿元,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2亿元、增长9.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912元、11779元,增长8.4%、8.2%。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基本达到年初预期。

——过去一年,我们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主导产业不断壮大,陶瓷科技创新产业园(标准厂房)开工建设,九州—苏泊尔项目完成一期3万平方米的单体厂房建设,陶瓷及配套企业达76家,陶瓷、新型材料、鞋服纺织三大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超过70%;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达65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0.7亿元、增长9.5%。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与景德镇陶瓷大学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全省首家水性树脂及合成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工建设;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达10家,增幅居全市第一。园区平台更加完善,乡友陶瓷园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建设;新铺设天然气管网15公里,通气企业达26家;盘活清理工业低效闲置用地560亩。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烤烟生产保持稳定,全年种植面积2.81万亩,烟农户均收入达8.23万元;黎明烤烟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行业优秀专业合作社,我县被评为全市烟叶生产工作先进县。香榧产业加快发展,种植区域由宏村镇向周边乡镇扩展,全年新增种植面积3000亩,已签订林地流转合同面积达2.1万亩。生态农业快速发展,黎川有机稻“黎米”纳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加快推进,我县获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聚龙湾现代渔业有限公司被评为全省优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全市益农信息社建设推进会在我县召开,益农信息社县级运营中心被评为全省优秀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文化旅游名声更响。全年新增省3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8个,游客量突破60万人次,洲湖村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和全国第三批美丽宜居村庄,日峰镇被评为全省旅游风情小镇。古城老街、小吃“芋糍”亮相央视;黎川灌芯糖被评为首届中国金牌旅游小吃,京尚陶瓷奶锅荣获江西旅游产业博览会金奖。油画交流更加活跃,在文化部支持下,与中国美院、中国人大画院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成功举办中俄当代油画作品交流展;组织第二批画师赴中国美院学习培训,油画人才队伍实力不断增强。

现代物流和金融业突破发展。赣闽边际现代物流园物流大厦投入使用,与思埠、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巨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昌顺、菜鸟等大型物流企业进驻并开始运营,我县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金融市场释放活力,农商银行、抚商村镇银行挂牌营业,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过桥资金”等政策累计发放资金5.3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融资和产业发展压力。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城乡建设有序推进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完成古城老街安置房(B区、C区)、德心花园农贸市场等一批功能性、基础性城市重点项目,开通县城至南城动车站城际公交专线,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德胜惠民水库主体工程全面完成,丰德线(德胜关至叶竹隘段)改建项目即将完工,完成25户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50公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8座。建设新农村点44个,惠及农户1602户、6189人,新农村建设工作连续九次被评为省市先进。

城乡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初步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完善了城市电网、消防等设施专项规划,县城建成区面积9.47平方公里,绿地率达41.97%,城镇化率达52.25%。强力推进“两违”整治,强化公安、法院、纪检等部门联合执法,加大对“两违”案件的查办力度,坚决做到“四个一律”,有力打击了“两违”行为,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启动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取得了初步成效。大力开展镇容村貌综合整治,出台“1+5”文件,成立乡镇综合执法大队,农村建房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村面貌有效改观。

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积极推行“河长制”“山长制”,洪门水库湖泊生态治理项目开工建设,黎滩河省级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工作得到省市专家一致好评;继续实施封山育林和“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工程,全年完成造林绿化2.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8.65%,荣获全省春季森林防火平安县,我县跻身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过去一年,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营改增”等工作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国有林场改革等相继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精确度居全市第一,我县被评为全省国有林场改革先进县。财税和投融资改革步伐加快,成立了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组建了文旅投、交投、水投等融资平台。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全年为企业减负6325.5万元,我县被评为全省最佳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县。

跑项争资成果喜人。全年争取到洪门水库湖泊生态治理、农村电网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资金达14.83亿元,增长16.2%。特别是途经黎川的鹰梅铁路被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省“十三五”规划,黎川人民热切期盼的“铁路梦”有望实现。

招商引资取得实效。组建7支专业招商团队和15支活动招商小分队,大力开展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全年新引进并开工2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斯尔沃节能、众志检测设备等8个项目主体厂房竣工,嘉逸陶瓷、公爵鞋业等11个项目投产。扎实开展“双返双创”活动,成功举办“互联网+”助推黎川家具产业升级发展高峰论坛。

——过去一年,我们始终牵挂百姓福祉,民生改善不断加快

脱贫攻坚深入推进。出台“1+10+1”精准脱贫政策,大力实施“十大扶贫”工程,组织开展“四进四联四帮”、慈善一日捐和扶贫助销认购等系列活动,全年整合各类扶贫资金1.7亿元,建设产业扶贫示范基地43个,惠及贫困户1000余户,开设村邮乐购电商脱贫站8个,搬迁移民297人,完成危房改造176户。全县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下降至3483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75%。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67.7%。就业扶持力度加大,新增城镇就业2870人,就业率达96.8%。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高于省市标准,我县被评为全省社会救助工作优秀县。保障性安居工程深入推进,751户住房困难群众通过摇号配租住进了新房。龙安、熊村等乡镇中心敬老院全面完工,养老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教育卫生均衡发展。教育事业长足进步,新区小学(二期)投入使用,6个“全面改薄”项目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顺利通过国家评估且成绩优秀。卫生计生事业加快发展,87个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进一步完善。

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在文化部支持协调下,张恨水故居成功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国家京剧院来我县开展公益演出。全民健身中心基本建成。组织送戏下乡60场、送电影下乡1748场,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安装直播卫星户户通12944户,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

其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创新工作成绩显著。全县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均居全市前列,被评为全省专利十强县;环球陶瓷被评为“江西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东鑫电子商务园被认定为“江西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并入选科技部首批“星创天地”备案名单。国防动员与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拥军优属、优抚安置工作扎实开展,我县连续六届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县。精神文明创建深入推进,县国土资源局、地税局等8家单位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党史、地方志办公室被评为全市党史、地方志工作综合先进单位。始终绷紧维稳、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根弦,社会保持和谐稳定。黎川曼谷行动被公安部评为2016年度“猎狐行动”十大经典案例。

——过去一年,我们全力提升行政效能,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推进“三单一网”建设,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主动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09件,办结率、满意率分别为92%和88%。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力配合中央环保督察组、市委扶贫领域专项巡察组的督察巡察工作,并抓好问题整改。进一步强化行政监察、财政监管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全面完成县乡换届离任审计工作。

此外,行政服务、苏区振兴、市场流通、能源通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农机、保险、编制、档案保密、人民防空、后勤接待、慈善公益、防灾减灾、住房公积金、残疾人、老年人、工青妇等其他社会事业和武警、消防、民兵预备役建设等各项工作都有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发展蕴含艰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打下扎实基础的结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理解信任、建言献策的结果,是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全县人民的智慧、心血和汗水,饱含着社会各方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黎川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总量不大、发展基础薄弱仍是我们的最大县情,加快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工业化水平偏低,人才紧缺,企业思想解放程度不高、创新力不足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工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财源税源不足、资金调度困难的问题日益显现,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尚未建立,问题仍然较多;城乡居民增收渠道不宽,部分居民生活还比较困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压力不小;影响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综合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压力传导尚未打通“最后一公里”,部分干部作风不实、执行力不强、不敢担当、不思进取等问题有新的表现,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党的召开之年,是落实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以来中央历次全会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以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大力实施“246”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四大攻坚战,努力在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文化强县和落实民生保障上争当先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四个黎川”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017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达到72.5亿元,增长9.5%;财政总收入达到10.75亿元,增长3.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8.6亿元,增长9.2%;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4.2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5亿元,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064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74元,增长9.3%。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强攻项目,在夯实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新突破

抢抓机遇争项目。认真研究中央政策导向,主动策应“一带一路”、苏区振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昌抚一体化和向莆铁路经济带建设等战略部署,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储备库,精心谋划岩泉国家森林公园、特色小镇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争更多项目列入上级投资计划。加大抚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治理等已申报项目的跟踪力度,尽早落实投资计划。坚持不懈争取鹰梅铁路经过黎川并设站,积极主动做好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创新理念引项目。聚焦补齐产业短板,整合招商力量,以“招大引强、招新引高”为重点,强力推进以陶瓷为核心的六大产业招商。力争全年引进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6个,其中陶瓷产业项目10个以上;实际进资3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300万美元,出口创汇1.42亿美元。大力开展“双返双创”活动,规划建设家具产业园,积极推动黎川家具人回乡发展。

破除瓶颈推项目。完善重点工程建设实施办法、招投标管理办法,健全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着力加强立项、审批、建设等环节的服务保障;做大做强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力度,试行PPP模式,推动项目建设;积极争取用地指标,科学经营土地资源,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加大土地收储力度,保障工程项目用地。扎实推进“一河两岸”景观工程、城市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12亿元。

(二)做强工业,在壮大工业经济总量上实现新增长

加快打造“百亿产业”“十亿企业”。壮大陶瓷等工业主导产业,编制陶瓷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扶持康舒陶瓷、九州陶瓷、环球陶瓷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力争单个企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着力培育打造百亿级陶瓷产业集群,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大企业科技创新。加强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进一步加强与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师大等高校的合作,加快推进产学研基地建设,组建陶瓷产业科技协同创新体,争创部级陶瓷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创建省级水性合成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启动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高新区工作。

加强园区平台建设。坚持以大平台、大建设促进大发展,大力推动园区扩区调区工作,加快推进陶瓷园污水处理设施、工业垃圾填埋场和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工业园区一期管理办法,规范园区企业管理,加大低效闲置用地的盘活清理力度。继续实施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强化企业服务,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大力振兴实体经济。

(三)做特农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上打造新优势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成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大力推进示范园区建设。继续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升企业的规模化、合作化水平。以德胜镇、荷源乡为试点,建设区域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打造产销一体模式。大力开展农村一二三产融合试点工作,建设智慧农业运行中心,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提升农业发展效益。积极开展“绿色生态农业”行动,重点建设一批标准高、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巩固烤烟、食用菌、蜜桔等传统产业,发展香榧、水产、白茶等特色产业,扶持有机稻、有机蔬菜等新兴产业。重点抓好香榧产业发展,扩大种植规模,力争新增林地流转面积1.3万亩、总面积超3万亩;积极创建国家香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黎川分中心,启动香榧产业加工园项目一期建设,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化建设,完成2个以上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力争“黎川草菇”纳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完成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工作。扎实推进重点水库、中小河流治理、农村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乡镇农技推广设施,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认证、检测机制;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警机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四)做热三产,在打造经济增长点上寻求新亮点

着力推进旅游发展升级。积极开展“旅游发展年”活动,启动全域游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古城老街、同胜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等重点景区建设;强化老街综合执法,加强综合管理,认真抓好业态规范,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努力创评国家4A级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力争新增省3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6个,打造2条具有黎川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逐步形成“一心二圈三线”的乡村旅游格局。加大部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的申报力度,争取早日落户我县。

全面打响油画品牌。借助文化部对口支援的有利时机和资源平台,编制油画产业发展规划,启动油画创意产业园二期建设。深化与中国美院、中国人大画院等高校的合作,吸引画师、画家设立工作站,加快油画对外交流试点基地建设;加强本土油画人才培养,加大中小油画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举办首届黎川油画交易会,建立油画销售平台;实施“画说黎川”工程,鼓励油画企业、画师赴俄罗斯、意大利、韩国等地举办油画展,不断扩大黎川油画的品牌影响力。

加快提升物流发展水平。引导陶瓷、家具、特色农产品等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东鑫电子商务产业园、物流大厦电子商务运营中心配套服务功能,加强与京东、思埠、土巴兔、阿里巴巴等电商巨头的战略合作,着力创建省级电子商务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加快赣闽边际现代物流园冷链物流建设,大力发展陶瓷、油画等专业市场。全面完成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打通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大力发展现代金融。加快培育金融市场主体,大力引进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积极推广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众筹、众投等创新金融业态,进一步激发金融市场活力。做大做强融资平台,着手组建供销社投资有限公司,进一步强化融资能力。协同推进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文化与金融合作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五)做美城乡,在统筹协调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促进城区功能新提升。认真抓好城市规划的编制和执行,全面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继续完善专项规划,重点抓好东部区块、西部区块控制性规划和坪山湖修建性详细规划等编制工作。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启动环城交通规划和经四路(中环路)建设,继续实施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大力推进城南水厂、新区农贸市场等重点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城区配套服务功能。继续实施城市棚户区和背街小巷改造,绿化、亮化、美化城区,不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建立城乡管理新秩序。大力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始终保持打击“两违”的高压态势,以铁的决心、铁的纪律、铁的手腕,坚定不移抓好“两违”整治,铲除“两违”毒瘤,切实规范城市开发建设秩序。全面推进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坚持一手抓硬件完善,重点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停车场等建设;一手抓软件提升,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从机关干部抓起,从在校学生抓起,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城市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健全乡镇综合执法机构机制,全面加强集镇、路域、水域、村庄环境整治,规范农村管理秩序。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和旅游功能,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重点规划打造德胜镇、宏村镇等特色小镇。

实现乡村面貌新变化。加大农村路网建设力度,完成丰德线(德胜关至叶竹隘)和8条农村公路危桥改建工程。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环境。实施“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重点围绕“三个沿线、三个连片”,实施15个村的整体规划建设。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将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打造宜居宜游美丽乡村。

(六)做优生态,在加快绿色发展上展现新作为

加快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完成2016年度洪门水库湖泊生态治理项目,积极申报后续项目。加快推进科技示范建设,争创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县。继续实施封山育林和“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工程,完成造林绿化1.5万亩、低产林改造8800亩、森林抚育4.2万亩。积极申报“中国森林氧吧”和休闲体验基地,着手岩泉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和修建性详规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执行新《环保法》,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的监管,严厉打击环保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深入治理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污染,严格控制畜禽养殖规模,不新增畜禽养殖企业。深入开展“净空、净水、净土”行动,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排位居全市前列。

着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全面推行“河长制”“山长制”“路长制”,完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提高生态文明指标考核权重。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责任制度、环境责任离任审计等生态保护责任机制,加快构建县、乡、村、组四级责任体系,强化生态保护责任;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健全完善土地、矿产、森林、湿地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七)做深扶贫,在全面建成小康上取得新成果

强化脱贫督查问责。进一步强化和压实脱贫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制定脱贫攻坚问责办法,加大工作督查和责任追究,把各项扶贫政策真正落实到每一位贫困户。全面完成市委扶贫领域专项巡察问题整改。

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用足用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金融扶贫等各项政策,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重点扶持贫困村村庄整治、特色产业发展、移民搬迁、危房改造等,全面加快脱贫进程。加强资金的使用和监督管理,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和使用效益。

打好精准扶贫“组合拳”。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安居扶贫等“十大扶贫”工程,决战“六个一批”;深入开展结对帮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注重精神脱贫,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确保全县现行扶贫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巩固提升2016年度24个贫困村组整治成果,新增完成23个贫困村组整治,贫困村退出5个、达11个,为2018年贫困村全部摘帽奠定坚实的基础。

(八)做实民生,在增进人民福祉上开创新局面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大民生资金投入,完善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深化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依照“1+6+1”的公办机构养老总体布局,实施湖坊、宏村、德胜等乡镇中心敬老院标准化新建工程;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争引进1个民办养老项目。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规划建设一所医养护专科医院,提高专业化养老服务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进一步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和布局,着手启动新城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建设,完成县职业中专搬迁。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全面改薄”工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推进健康工程建设。全力抓好县人民医院新院规划建设,完成湖坊、宏村等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切实改善群众就医环境。继续完善计生服务管理机制,加强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确保流动人口系统平台应用率、人口个案入库率实现“双百”目标。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重点推进黎川孔庙、洲湖大夫第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快实施营心村闽赣省湖坊区委、洲湖闽赣省军区等6处革命旧址维修工程。深入挖掘板凳龙、话文等民间技艺,积极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隆重举办纪念张恨水逝世50周年文化活动,打响张恨水文化名片;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68周年祭孔活动,提升黎川传统文化内涵。建设公共文化数字互动平台,开展“舞动黎川”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实施“文述黎川”工程,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影响、有特色的文化精品,推动黎川文化繁荣发展。

全面创新社会管理。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底线”,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不定期开展“回头看”,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实行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制度,扎实开展积案化解工作,力促“矛盾化解、案结事了、停访息诉”。加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完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保障群众食品药品安全。积极推进警务制度改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立体化、网格化、系统化、实战化的治安防控体系,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加强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提高征兵工作质量,推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上新台阶。支持法院、检察院工作。支持工、青、妇、老年等事业发展。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工作。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重任千钧惟担当。我们将始终牢记肩上的使命,珍惜人民的信任,继续坚持以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为最高追求,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强化执行力,提高公信力,进一步树立勇于担当、务实高效、勤政廉洁的政府形象。

(一)敢担当,强执行,不断提振精神状态

加快黎川新一轮跨越发展,是本届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迫切需要我们保持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务必树立追求卓越的志气,敢于与强的比、跟快的争、向高的攀,努力在全市、全省发展大格局中创先争优。树立抢抓机遇的勇气,切实抓住并用好国家政策机遇、产业转移机遇、项目落户机遇,促进黎川经济进位赶超。树立敢闯敢试的锐气,敢于担当,直面矛盾,旗帜鲜明地鼓励探索、宽容失误、激发创新,不断拉高发展标杆,以履职尽责的倾力奉献,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二)促规范,强管理,不断推进依法执政

扎实开展“依法执政、执政为民”实践活动。强化决策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坚持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坚持依法行政,继续实行政府顾问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的广泛监督,不断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质量。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加强对权力部门的管控,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及程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重民本,强作风,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坚持替人民用权,受人民监督,从群众最期盼、最需要的事情做起,着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大力推进“放管服”、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严肃治庸问责,治理为官不为,防止懒政怠政,惩处失职渎职,提高行政效能,着力营造更加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

(四)抓自律,强监督,不断加强廉洁从政

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重点项目资金审计,确保权力运行和资金使用安全。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办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上一篇:银行管理层履职报告范文 下一篇:司法局局长履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