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素材范文

时间:2023-11-08 20:06:00

话题作文素材

话题作文素材篇1

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那么关于这次的冬奥会作文要怎么写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2年冬奥会话题作文素材范文,欢迎参阅。

冬奥会话题作文一我是一片雪,怀揣着激情与梦想降落。

我来到了北京。

我经过白雪装饰的四方街,我听见朝气蓬勃的学生们议论着一个词:冬奥会。听天上的长辈们说,冬奥会是人类在冬天追逐梦想的一种形式。那时,黑色眼睛和蓝色眼睛的人们会在冰上舞动身姿,黄色头发和黑色头发的人会在冰上俯身奔跑,白色皮肤和黑色皮肤的人会在银白色的雪道上如飞鸟般掠过,还有许多人会在转播的电视那头欢笑哭泣。现在,我想亲眼看看,于是,我来到了张家口崇礼。

我从远处眺望:崇礼下着雪,整个世界白茫茫一片,远山在早春早晨的薄雾中依稀可见,纤细洁白盘旋的滑雪道仿佛出海的蛟龙,却又宁静安详地相伏于大地。一阵风吹来,我被推到了更高的空中,低头俯视,高大的人类变成了一个个在大地上做曲线运动的鲜艳的小圆点,我想亲眼看看2022年的冬奥会。

或许,我会立足树梢,在苍劲的绿色松叶缝隙中瞭望:看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健儿们挺拔的身姿在雪道上驰骋飞翔,在冲天而出的滑雪板和观众们热血沸腾的尖叫声中,我或许会冲出树梢,和他们共同争夺金银之杯。

或许,我会落进窗边,望着短道速滑的弓箭手们呼啸岀鞘,在0.00001秒的瞬间,暗自期盼会有新的奇迹出现让我惊叹,我会和人类一起欢呼新的世界奇迹。

或许,我会变成一滴水,攀附在明亮玻璃的身旁,观赏中央令人叹为观止的舞蹈。在悦人的音乐中和他们一起翩翩起舞。我会将这些瞬间在脑海里划为重点,在重归天空后告诉我的子孙们,人类的冬奥会是这样曼妙:

冬奥,一个舞台,展现着力量、意志、技巧和自然的美,以及生理上的极限,赢得数以亿计人类的青睐。人类为胜利所鼓舞,为失误而遗憾,为参与而自豪。

希望与梦想充斥了我的眼眶,在2021年的春风中,我变成了水,回到天空,祝愿2022年的冬天,会有希望的雪花落下!

冬奥会话题作文二下午5点58分,国际奥委会主席__在国际奥委会第128次会议上揭晓,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在会议所在城市马来西亚吉隆坡,全国人民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这意味着北京再次创造了一个历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中国体育再次迎来了新的篇章,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残奥会以及青年奥运会的国家,称为“奥运全满贯举办”。这些历史性的时刻分别是:2008年北京主办夏季奥运会,2022年北京主办冬季奥运会,2008年和2022北京主办夏季和冬季残奥会,2014年南京主办青年奥运会。中国能够成功的申办冬奥会,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这样的成功都是值得骄傲的。奥运会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集体竞技性活动,本身就受到全世界的高度关注,这样可以让世界再一次认识北京和中国。而且这也是中国上下13亿人民共同努力的一种成果,是中国进步的证据。北京联合张家口主办2022年冬奥会,还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中国申办的又一个的国际盛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我们少年儿童要进一步了解冬奥会,认识冬奥会,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为冬奥会加油!

冬奥会话题作文三“扑腾!”一声响,我从梦中被惊醒了..我睁开朦胧的睡眼,迷迷糊糊地看见房间出现了一团闪闪发光的东西,瞬间睡意全无,甚至有点紧张害怕,心想难道是外星人来了吗?睁大眼睛一看,原来是一只熊猫,这才走上前仔细一瞧,他身材圆滚滚的样子憨态可掬,可他与普通的熊猫又不一样,最让我惊奇的是他那通体晶莹的冰晶盔甲,手上戴着彩色能量环,酷似一位神气十足的宇航员。这只熊猫的造型好像在哪里见过,怎么感觉这么熟悉呢?咦!“这不正是我国2022年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吗?”

他听懂了我刚才的话,立刻起身飞向了我,浑身发着蓝色的光,正当我看得出神入化的时候,它拍了我一下:“别看啦,你刚才说对了,我确实是冰墩墩,看来我的人气不错啊!我跟我的朋友雪容融玩幸运大转盘,将转到的幸运小使者带来参观冬奥会的运动馆,很荣幸你成为了今天的幸运小使者,你愿意与我一同前往奥运馆吗?”“愿意,愿意,当然愿意了”,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心里像乐开了花。冰墩墩瞬间变出了一辆熊猫飞行机,对我说:“上来吧,我带你一起去奥运馆体验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一路上冰墩墩作为冬奥会的宣传大使给我讲起了有关奥运会的知识,“奥运会这可是全球最重要的运动会之一,它是来自全世界各国家的外国友人,主要是为了发扬奥林匹克主义的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是在重视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各国相互了解、体现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力图世界和平,从而创建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就在我听得乐此不疲的时候,冰墩墩已经把我带到了奥运会运动馆。

“滑雪、滑冰、冰球、冰壶等项目,你要体验哪个呢?”我高兴地说:“我想玩滑冰!”话一说完,我才想到自己不会滑冰啊,平时也只有在冬天下雪结冰的时候随便滑滑,更别说穿着溜冰鞋了,我瞬间像个泄了气的气球,冰墩墩好像看出了我的顾虑,“没关系的,有我这个运动健将在呢,你怕什么?跟着我练习,我包你学会。”冰墩墩一边扶着我的手,教我“推推滑、推推滑…一遍、两遍、好多遍”他悄悄地松开手,“扑通”我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就在起身时整个身体根本没法站稳,我又一次摔倒在地,原来这项运动并没有那么简单,身上的痛让我从心里开始想放弃了。但我又不好意思说放弃,这时我想了想那些运动员们都是付出了多少努力,流下了多少汗水,才能拥有掌声和花环。只有永不放弃的精神,才是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我不应该这么一点挫折都受不起,我应该继续坚持着。就这样冰墩墩扶起了我,纠正了我刚才的错误,给我讲解了一些滑冰的要领、技巧,慢慢的我找到了一点感觉,渐渐地速度也快了起来,在冰面上,我如同一只燕子轻盈无比,感觉自己像自由的小飞侠一样。哇!我终于学会了滑冰,冰墩墩为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居然学会了,真好玩!

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幸运小使者的体验就这样结束了,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傍晚冰墩墩用他的熊猫飞行机把我安全送回了家。我们依依不舍地说了再见还加了微信,他微笑着说:“再见!别忘了到时观看北京冬奥会的比赛哦,这可是我们之间的约定。”我说:“一定!一定!”

看着渐渐远去的熊猫飞行机,我仿佛看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圣火在燃烧,我看到了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的外国友人们聚在一起为祖国荣誉的运动健儿们加油、喝彩。此时此刻我也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自豪!也为我们的运动健儿加油!

冬奥会话题作文四冬奥会?在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什么是“冬奥会”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需要好好的了解一下。

原来冬奥会的全称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参与国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欧洲、非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自1924年开始第_届,截至2014年共举办了_届,每四年一届。2018年2月9日当地时间晚上8点,平昌冬奥会开幕式精彩上演。开幕式以“和平”为主题,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两届冬奥会三枚金牌得主周洋出任中国代表团旗手,韩国和朝鲜运动员共同入场,韩国总统文在寅宣布平昌冬奥会开幕。韩国花滑女神金妍儿点燃了主火炬台。2018年2月25日,平昌冬奥会正式闭幕,北京接过奥林匹克会旗。第_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02月04日至2022年02月20日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

了解到这里,我的心已经是心潮澎湃,这是一个多么振奋人心的消息。听妈妈说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和奥运健儿在比赛中的拼搏精神已经震惊了全世界。如今冬奥会的圣火又将在这片东方沃土上点燃,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在期待着冬奥会的到来,同时,这将是又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机会。

我的思绪不禁的飞跃到了冬奥会的会场,幻想着我和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手牵着手,畅游在奥运会场的每个角落。我们在高山滑雪场上一泻千里的驰骋,在速滑道上风驰电掣的赛跑,在花样滑冰场上展现优美轻扬的舞姿。还有冰球、冰壶、雪车……就这样想着,我的心里就美滋滋的。

2022年,希望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来到冬奥会的比赛场馆,一起感受奥运精神的力量,看满满冰雪的赛道,看体育健儿赛场上的英姿,感受到祖国“和平、友谊、团结”的奥运精神,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建设伟大的祖国,让全世界人民感知中国文化的历史悠久和深厚的底蕴,传递我中华奥林匹克精神。

冬奥会话题作文五“北京!”当国际奥委会主席__发出不太标准的读音时,神州大地翘首以待的亿万中国人再次沸腾了!如同14年前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承办权时一样,中国人民在这一刻都沉浸在忘我的兴奋状态之中。北京,成为世界上首次能主办冬季和夏季奥运会的城市!会议结束后,北京市市长王安顺面对央视记者采访,道出五个关键词——高兴、感谢、、敬意、欢迎。

奥运会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育竞技比赛,而是一种用永远不变的信念。作为一名初中生,也许我们还不能像体育健将那样为祖国拿金牌,也没有机会亲临赛场,参与奥运会的服务与接待工作,但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一样可以为奥运出一份力!

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的小使者。冬奥会来临之时,我们用文明点缀城市的每个角落,伸出礼仪的双手迎接八方来客,这样才能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彰显我们的民族文化。

我们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向导。别的国家的人民光临北京看奥运,是我们全国人民的骄傲!作为“小主人”的我们,应该说有礼貌有修养的话,应该用千百倍的热情为客人们服务。比如:做个翻译员,帮外国朋友指路等等,一定能让外国朋友感受到我们中国人的热情,让国际友人回味舒缓的感觉,文明的味道。我们要做一个个的环保小卫士。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实现“绿色的中国盼奥运”的梦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随手捡起垃圾,让我们的城市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让外国朋友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和张家口流连忘返。

不再等待,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伸出双臂,迎接我们的冬奥会!

话题作文素材篇2

凡是去过“肯德基“店的人,都会看见店门口的一座塑像,那是一位外国老人,身穿白西装,样子和蔼可亲,他说是桑德斯上校。他是全世界最大的速食炸鸡连锁店的创始人,一个65岁才开始创业的人!

桑德斯上校退役后身无分文,拿到平生第一笔救济金只有105美元。他问自己:我到底还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呢?我能为人们做出什么贡献呢?他冥思苦想,突然想起一个秘方,那是一个炸鸡的秘方,人人都喜爱它。我何不把这个秘方卖给哪家餐馆,教他们如何制作?

在那以后的两年里,桑德斯驾着自己的那辆“老爷车”,穿着可笑的白西装,踏遍了美国的每一个角落,逢人便推销他的秘方。

他被拒绝了1009次,直到1010次,才听到第一声“同意”。多少年后,“肯德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炸鸡连锁店。

落榜后的名人

3次落榜的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经过27年的刻苦钻研与实践,走遍了长江,黄河流域,参考了800多种医书,写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4次落榜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深入民间进行采访,写出了著名的文学作品《聊斋志异》。

3次落榜的剧作家曹禺,年轻时一心想当医生。报考北京医学院失败后,积极参加戏剧活动,阅读了大量欧美文学和戏剧作品,写出了《雷雨》、《日出》等具有很大的影响的戏剧作品。

4次落榜的严文井,20岁左右,在北京两年中报考了4所大学,均落第。后到北京图书馆当小职员,秉烛夜读,翻译大量外文书籍,成为我国著名作家。

话题作文素材篇3

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夏天的意味全都发生了变化。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惟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

(冯骥才《苦夏》)

“文章似山不喜平”,总有些波折让人更加倾心沉醉于其中。苦夏,也有乐趣。这些乐趣甚至包括“父亲睡在铺了凉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然压死了一只蝎子”这样的恐怖事件。尽管文章的主题与“乡关”的关联并不是特别紧密,但是作为回忆,在故乡的背景之下去谈曾经的过往,依然让人有共鸣的触动。梦里的过去,乡关里苦夏的种种,都是人生回忆的底色。虽然这种快乐很短暂,仅仅添上了一小层的明媚。但是转折后,文章有了更深的体悟。“人生苦短”,但生活仍要继续,且要平和而又坚韧地走下去。这就是《苦夏》教会我们写作的一个技巧。

2. 还记得第一次出远门。五岁的我按母亲的嘱咐,穿过三个村庄和一条哗哗流淌的小河,去到三公里以外的另一个村子,给生病的弟弟抓药。我一个人上路,到那个村子,打听着找到医生,递上药方,抓了药就急忙往家赶,但赶到河边渡口,天还是擦黑了。

过了河,我矮小的身影瞬间就融进了一望无际的庄稼地。在一片接一片的玉米林、大豆田、棉花丛和隆起的坟包间疾步穿行,路上已经稀有人影,风吹着庄稼叶子以及庄稼叶子摩擦我的衣服发出的沙沙声,仿佛蚕儿在咀嚼桑叶。偶尔,癞蛤蟆从脚下穿过,瞬间就隐入了田埂另一边的草丛。一只鸟儿倏地飞起来,并在我的目送下,一直飞向蓝幽幽的夜空深处,飞向银盘似的月亮里去了。因为有月光带着我回家,因为衣服上、鞋子上、脸和手上都沾上了星星点点的月光碎片,我不但没有感到丝毫的害怕,而且到家后很久,心里还被巨大的兴奋和快乐充满着。

(谷禾《有月光》)

这段文字对于每一个有过农村生活经历、体验过赶夜路的人来说,都会在读后有一种畅快的感觉。“梦里乡关”,故乡之上有月光,多么诗意而又安静的氛围。人在其中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自然会分外动人,不管文字的实力怎样,至少袒露出真实而又安静的一种故乡过往。这本身就难能可贵。这段文字很长,对于同学们来说,应该学会像他一样去取材。好的背景,好的出发点,故事即便普通,文章都不寻常。

3. “如今奔忙在这个城市里,月光已经成了巨大的奢侈。这里有灯红酒绿,有忙不完的工作和死气沉沉的子夜,有救护车尖叫着疾驰而过,有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电视节目,有印刷体的天下大事,却唯独没有月光引诱我出门或带我回家,没有星星点点的月光碎片沾上我疲倦的眉头。”

谷禾(《有月光》)

看完这段文字,我们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感慨:也许乡关只有在梦里才显得那么真实。乡村于我们意味着过往生活的载体、联系父母与家族情感的纽带等等。

于中国文人心中,那是他们理想的栖居地,一个安顿疲倦灵魂的场所。随着现代文明的进程,不少人移居都市,在繁忙、闹嚣的都市生活间隙里,在精神与物质的苦苦挣扎、抉择中,他们中有些人已经淡忘了过往,丢弃了自己的“血色”,成了城市的弃儿,心灵的残缺者。这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哪怕这种思索万分地艰难。因为无论是在物质还是精神的层面上,乡村都是人类的根。

话题作文素材篇4

学习高考满分作文的特点,有助于考生在短时间内提高作文得分。下面就来具体谈谈高考满分作文的特点。

一、善用文章题记

题记可以是名言名句,可以是哲理性的语句,也可以是精美的歌词,抑或是辞藻华丽的整句。题记最好能和话题融合贴切,当然如果做不到这么自然,与话题相关亦可。用题记旨在使文章在形式结构上出彩,引出话题。题记一般为有诗意或哲理性的语言。

如2006年高考福建卷满分作文《圆润锋芒》的题记:“朝阳与落日总是令人感动,只因那一刻它正午的锋芒熔成了圆润的光芒。”这个就是属于哲理性的语句,和话题紧紧相连。

二、善用排比句开头

以排比的句式引出话题,或用经典诗文,或用含蓄隽永的语句,能够使文章开宗明义,而且使文章透着浓浓的文学气息。

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以“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为话题作文,一考生《收藏阳光》的开头写道:“一辨清浊,便过三万六千载;李白蜀道不同的岁月,‘忽忽竟有四万八千岁’;神话中的樵夫一驻足观棋,便已柯烂斧锈,沧桑几度。”这里主要表现的是时光飞逝,生命短暂,以排比入题,简洁概括,气势恢弘。

三、善用小标题

小标题的好处是使文章层次结构分明,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小标题可以用每段的中心词来拟,也可以直接用数字来区分。值得注意的是,小标题的中心词要和话题一致或者相关。

如2004年高考浙江卷满分作文《菊・竹・民族》分别以“菊篇”“竹篇”“民族篇”为小标题,分别阐述“菊”“竹”“民族”各自蕴涵的人文气质和素养,结构清晰,立意高深。

四、学会材料的转化,材料宜用经典

经过积累,许多同学已有不少的素材。但有时候话题常常让人无处下手,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巧妙转化已备素材,将话题尽量引到我们所熟悉的素材上,从不同角度使我们熟悉的素材和话题关联起来,运用好的连接词或者连接句使得转化巧妙自然。我们要学会“以旧翻新”“新瓶装旧酒”。所谓的经典材料是指所引素材最好是充满古典人文韵味的素材,可以化用诗文,可以利用课本上的素材,写出新意。在有限的时间里怎样将自己熟悉的素材用到所给话题里呢?我们平时习惯于用素材来套话题,其实“以旧翻新”的捷径就是“以话题套材料”。

以2004年高考江苏卷话题作文“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为例,一考生预设的素材是“项羽乌江自刎”,项羽和这个话题有什么关系呢?那么我们不妨用话题来套素材。话题是“山的沉稳,水的灵动”,所以“项羽乌江自刎”这个素材既要体现“山的沉稳”,又要体现“水的灵动”。怎么体现呢?我们看这个考生是如何巧妙预设话题的。他以“项王项王奈若何”为题,以项王的才智和勇气以及震撼天地的英雄气概来照应“山的沉稳”;并从反面论述项王缺少了回去休养生息、重整旗鼓的灵动。有了这份灵动,他仍可以保持他的英雄本色,而且成为一个被千古传颂的英雄。最后,以“灵动的水,仍可保持一片蔚蓝;灵动的智慧,仍可造就一个英雄”来结束文章。可见,用话题来套素材可以“以旧翻新”,使我们积累的素材灵活地运用到各种话题中。

五、大胆展开联想,营造作文意境

运用联想的方法,可以联想一幅图景,一种情境,然后置身其中,挖掘内心诗意情怀。用诗意的语言表现所联想的意境,结合话题,扩充文章内容及深度。

如2004年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风雨满楼》中写道:“春景。春天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山也从冬天的银装素裹中慢慢地苏醒,草木发芽,花朵,这一切无不为山染上它春天的色彩,那时它就像是一个懵懂的女孩,矜持中透露着萌动的心,却又是这般胆怯,在水的柔柔呵护下一点一点地展现出自己的风采。那时它是绿色的。”作者将自己融入到这一情景中,细腻地感触着周围的一切,扩充了文章内容。

六、中心务必明确

许多考生喜欢用含蓄的笔调来展现作文的风韵之美,事实上高考是非常标准化的考试,每份试卷的阅卷时间可能只有一分钟甚至半分钟,要想使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看出你的中心和结构层次是不太容易的。最好的办法是时时点题。

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记与忘之间》分三个层次,作者在第一个层次的结尾写道:“铭记耻辱,铭记失败,让勾践重新站起,终成一代伟业!”在第二个层次的结尾处写道:“忘记使命,忘记责任,让她落下不肖子孙这一千古骂名!”在第三个层次的结尾写道:“记与忘,或许只是一种态度,但记与忘之间却决定着兴衰成败。”类似的满分作文还有很多,不难发现这些作文都不会吝啬点题的笔墨,而且通常是在一段材料或标题结尾处以概括性的话语点题,做到了中心明确,层次清晰。

七、立意高深,格调不凡

所谓立意高深,格调不凡,简而言之就是将作文的立意尽量向哲理性强的事物靠拢。比如“文化”“生命”“精神”“民族”“人生”等等。

如2005年高考上海卷满分作文《魂兮归来》就论述了虚华浮躁的表象之下要回归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缺失是不能承受之痛;《何处散发弄扁舟》则是对当今流行文化进行深刻剖析,对诗意缺失的当代生活作出清醒的批判,呼唤古典精神的回归。

话题作文素材篇5

议论文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阐明自己对生活或某一现象的感悟、想法。为了使自己的观点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就要使用充足的论据来进行充分论证。如何多角度挖掘,解读好已有的素材,以此作为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对当前中学生写作显得尤其重要。

一、同一素材多元解读的现实需求

首先,学生素材积累有限。当代中学生年龄相近,所处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大同小异,接触的教育思想、文艺作品和新闻传媒也大致相同,这些因素造成了中学生几乎趋同的知识结构和素材积累。面对一般话题,学生很快便能确立观点,但支撑观点的材料从哪里来,这是学生时常感到困惑的问题。面对话题作文观点的多样性和学生掌握素材的单一性,学生只能选择一材多用,从不同角度解读素材,为己所用。观点是灵魂,是学生思想的火花,鼓励学生创新并成就学生作文,就必须学会解读素材,解决论证难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因为学生作文素材的缺失而让学生选择放弃观点。其次,学生解读能力受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文理书,当代中学生大部分时间用于多门学科的上课和练习,很少有时间去看一些“闲书”,平时积累的作文素材非常少,没有好的诱因打开他们的智慧之门,引导他们作更好的分析与解读,教师就有必要关注并指导学生进行解读。

二、同一素材多元解读的示例分析

艺术源于生活,学生的应试作文虽然称不上是艺术作品,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写对生活的感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侧重点可以各不相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方位去欣赏庐山会发现千百样的美。同一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会获得多种感受。

例如,以《伤仲永》的材料作为素材,可以论证多个不同的观点。仲永作为一个天才却中途夭折的事例一般运用方向为:天才在于勤奋、天才并非天生、学习的重要性、教育的重要性。如若从其他角度来分析,则又会“别有洞天”。比如:

1.从家长的角度。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愚昧无知的方父,他错误的名利思想,他的“不使学”,间接地扼杀了一个英才。

2.从方仲永的角度。对自己的事要有主见。学习要变“不使学”为“我要学”,随波逐流、整日“环谒邑人”的仲永。由于他“受制于其父”,直接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3.从邑人的角度。“外因对事物发展有重要作用”或者“环境的重要性”。“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如果“邑人”没有这种猎奇心理,不以金钱相诱,或者劝说其父让仲永学,也许不会有这种憾事。方父是罪魁祸首,邑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对可怕的外因共同扼杀了仲永。

这则材料还可以作为以下论题的佐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贪眼前之利,终害己;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对自己的事要有主见;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我手中;业精于勤荒于嬉;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而是勤奋的;外在环境与成才;世上需要千里马,更需有伯乐等。

三、同一素材多元解读素材的方法归纳

“材不在多,会用则灵”。读材料要学会“多角度深思,依论点解读素材”。“多角度深思”便是从实际出发,忠实于生活,换角度思考;“依论点解读素材”就是在证明某论点时,要根据话题迅速找出材料与文题的内在联系,在行文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向话题靠拢,生发材料与话题的契合点,有意识地选取材料中有用部分,适当渲染扩充,结论要紧扣话题,落到话题或论点(分论点)上。具体说,要想依论点解读材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论点的角度来整体解说材料,把已知材料尽量往已定话题上“拉一拉、靠一靠,甚至扭一扭” (但绝不是强扭);其次,针对具体的论点,有目的地,重点地突出已知材料中的某个方面,找准论据与论点的契合点,最后进行适当的议论分析。若能做到这两点,学生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状况。

话题作文素材篇6

[关键词]立足教材延展性阅读以读促写游褒禅山记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7-000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也是他们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发展个性和提升人文素养的过程。

长期以来的应试压力、沉重的课业负担让沉浸在题海中的学生失去了阅读的时间和兴趣,这种现状让学生在平时的谈吐和写作中旁征博引成为了一种奢望,就是教师在课堂上举一些课外的例子,很多时候遭遇的也都是学生一片茫然的表情。因此,教师可以适时地以课文为依托,进行延展性阅读,这样可以从另一个层面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没时间阅读或不知道阅读什么的难题。

如笔者教授《游褒禅山记》时做了下面的延展阅读尝试。

一、 立足课本,深挖可作写作素材的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就是让学生寻找课文中可用作写作素材的名言警句或事实论据。以下是学生延展阅读的成果展示。

(一) 课文中可用作名言警句的句子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适用话题:只有深入思考、广泛探求才有所得。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适用话题:无限风光在险峰;要有志向、有毅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二)课文中可用作议论文事实论据的内容

可用素材一:

王安石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在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定自己的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

此素材可用于如下作文话题与观点:

1.志当存高远。

2.尽志无悔。

3.要成就一番事业,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4.成功,离不开坚定的意志(或志向)。

可用素材二:

王安石曾与四位朋友去游褒禅山的一个山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愈奇”,本来渐可探得奇景,但有一个害怕了,说“不出,火且尽”,结果,大家退出。退出之后,大家才发现,“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但已“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因盲从而后悔。

此素材可用于如下作文话题与观点:

1.做人做事需要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不要盲从。

2.自信是一种良好的素质,盲从则是可悲的行为。要想不盲从,就得有自信。

可用素材三: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生发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其实,不仅做学问应深思慎取,在生活中,做人做事都应如此。

此素材可用于如下作文话题与观点:

1.凡事要深思慎取。

2.不能以讹传讹。

二、 跳出课堂,定向阅读

课后布置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阅读有关王安石其人其言其行(主要是王安石变法)的资料或书籍,完成对王安石其人的立体解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库,增加学生的人文积淀。以下是学生的延展阅读探究成果。

(一)王安石其言

阅读指导:王安石一生中还说过哪些富含哲理的话可以用作写作时的引用呢?

1.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适用话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 适用话题:学无止境。

3.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 ―― 适用话题:人才的重要作用。

4.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者也。――适用话题:得民心者得天下。

(二)王安石其人其行

阅读思考题:

话题作文素材篇7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知道有了优美的原料可制成美好的器物,不曾见空恃技巧却造出好的器物来。”作为高中生,写作的“优美的原料”来自何处,很大程度来自于所学过的高中课本。

作为高中语文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经典课文的时候,应该引导

学生积累与运用。从积累来说,可引导学生积累课文经典片断,积累作家经典小故事,积累课文中的文化,积累古诗名句。从运用来说,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思考哪些材料可以为哪些话题服务、如何为话题服务,使教材成为学生的“写作源”。

下面以高中语文第二册为例,谈谈如何积累课内写作素材并运用。

第一单元示例

课内素材(一):经典人物

祥林嫂,旧中国一位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她勤劳能干,为了生存,逆来顺受,深受封建制度所害,并且没有任何反抗意识,最终沦为乞丐,孤寂凄惨地死在鲁镇一派“祥和”的祝福中。

翠翠自幼父母双亡,内心无比孤独。虽有外公无微不至的照顾,但外公并不能真正理解她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怀。她的心是封闭的,与外界隔绝的,孤寂的,最终在孤苦中等待。

水生嫂具有勤劳、勇敢、质朴的品质,也具有一般家庭妇女的特点。她守着自己的家庭,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不要离开。当大敌当前,国难当前头时,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并组织妇女参加抗日斗争。

【写作应用】一个人的命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个人的性格、性情的影响。以下素材,可以作为“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人生”“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精神(心灵)枷锁”“生命的尊严”等命题、话题或材料材料作文。应用时要注意使用的角度。

课内素材(二):经典故事

《边城》中渡口撑船老人与他的外孙女翠翠相依相伴。掌水码头团总顺顺的两个儿子都爱上了翠翠,一个大度成全,外出闯滩,因意外而死;一个内心有愧,抛下翠翠出走他乡。故事展现了宁静和谐的边城生活,以及爱情悲喜的真善美。

【写作应用】

这则材料可应用于“和谐”“亲情”“爱心”等命题、话题或材料作文中。我们国家正致力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和谐的社会需要的正是人性中的真善美,而《边城》中体现的这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不正是我们这

个社会所需要的吗?使用这则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从不同的话题角度或命题意图出发,灵活使用。

第二单元示例

课内素材(一):经典话语

鲁迅先生在谈到如何对待民族文化遗产时说:“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写作应用】

这则素材可用于“对待民族文化遗产”“鲁迅伟大的贡献”“选择”等有关的话命题、话题或材料作文中。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是我们对待文化遗产和外来事物时必须恪守的准则。使用这则材料,应该紧扣作文要求进行合理引申,并适当剖析。应用时注意变换角度。

课内素材(二):经典事例

济南市一家理发店的理发工人,拒绝给一个“乡下佬”剃平头,认为乡下佬 只配剃光头。当“乡下佬”碰了壁跑掉以后,一对男女理发师还说:“乡下佬还想理平头,没门!”“也不瞧瞧自己那模样!”??

【写作应用】

这则素材可用于“权力与责任”“歧视“平等待人”等有关的命题、话题或材料作文中。权力是社会赋予的,权力与责任、义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该素材是违背此规律的反面典型,事虽小,折射出的的问题却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的,使用时注意小中见大,论述不可过激。

第三单元示例

课内素材(一):博物学家的小故事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哪只给忘记了。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这个大学生就是查理·达尔文。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就把它命为“达尔文”。

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但他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业,依然热衷于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

【写作应用】

这则素材可用于与“执著”“职业选择”“取与舍“等有关的命题、话题或材料作文中,应用时要注意变换角度。

课内素材(二):课文经典片断

我曾以博物学者的资格参加贝格号巡舰的环球远,在南美洲看到的关于生物的地理分布和现在生物与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回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这样,在五年的时间内,我专心思考这个问题,并且做了一些札记。1844年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写成当时我认为是正确的结论的纲要。

【写作应用】

这则素材适用于与下列话题有关的命题、话题或材料作文:(1)积累(2)开拓(3)认识规律(4)追求(5)成功的秘诀。(6)坚持是胜利的保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因为有了丰厚的积累,达尔文才有惊人的发现。这则材料内涵很丰富,使用广泛。使用时,注意角度转换,注意表达,避免成就感。

第四单元示例

课内素材(一):经典论据

《咬文嚼字》举了如下事例:“郭沫若改台词”“王若虚改‘李广射虎’”“贾岛‘推敲’的故事”“《惠山烹小龙团》的诗句”,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在求学的道路要以严谨的精神,刻苦自励来逐步达到艺术上的完美。

【写作应用】

这则素材可用于与“虚心学习”“严谨治学”“相信自己和听取他人意见”“谦虚使人进步” 有关的命题、话题或材料作文中,具体运用时要注意变换角度和语言的表述。

课内素材(二):经典言论

维纳斯正是由于双臂残缺才具有了“丧失“的美感,才有迷人的气质,将维纳斯的缺陷填补复原反而限制了人们的想象的空间,失去了抽象意义上的无比神妙的整体美。

【写作应用】

这素材可用于与“正视缺陷”“创造残缺的美”“优势和劣势”“心态”等有关的命题、话题或材料作文中,运用时要注意中心的广度和深度,结合现实,力求有针对性和教育性。要做到说理辩证,一要辩证地看待缺陷,任何完美的东西都有缺陷,任何缺陷都有可能显示完美,关键是能否唤起人的想象,给人以多方面的暗示;二是考虑不是所有的缺陷填补起来就是完美;三是考虑身体的缺陷

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心灵具有缺陷,我们要用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弥补先天的缺陷。

第五单元示例

课内素材(一):经典历史镜头

一场“鸿门宴”让我们认识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优柔寡断、自大轻敌的项羽;善于用人、狡诈多端的刘帮;多谋善断、临变不惊的张良;老谋深算的范增;智勇双全的樊哙??他们各自的命运也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感叹和思考:历史造就了项羽,时势却成就了刘邦;对项羽,人们只是欣赏而不愿意效仿;而刘邦,这样一个市井无赖,却成就了帝王之业。究竟谁是英雄,这是一个难题,也恰恰给我们的写作提拱了发挥的空间。

【写作应用】

这则素材可以用于“个性”“英雄”“听取别人的意见”“认识自我”“强和弱”“战胜对手和提高自己”“历史与镜子”等有关的话题的写作中。历史是一个宝库,写作时要依据要求,巧妙地引用和变换角度,合理地安排好文章的结构,深入地阐明自己的观点。

课内素材(二):文学家的气节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泽做县令时,有一次,郡里的督邮到彭泽检查公务。郡里派人送信给陶渊明,要求他做好迎接准备,也就是备好礼品,备好美食佳肴,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迎来送往。

陶渊明气得将信撕得粉碎。他大声说:“我决不为小小县令的五斗米薪俸,就低声下气地向那家伙献殷勤?”说完,脱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坐下来写了辞职书,辞官回家。

没有高尚的品德和气节就无法做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举动。陶渊明的故事世代相传,这正是人们对高尚品德和气节的追求和向往。

【写作应用】

气节是一种人生准则,一种道德修养。守节者,诚信无欺,见利思义,将节操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更不要说金钱与虚名。这则素材可用于“品德与气节”“骨气”“物质与精神”“人生的追求”“学会做人”等有关的命题、话题或材料作文中,运用时要注意角度的变换和材料的详略。

第五单元示例

课内素材(一):经典言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写作应用】

这则素材,可以用于“师道”“尊师”“敢为人师”“教学相长”“合作”等有关的话题、材料或命题题作文中,具体写作运用时,要注意变换角度,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扣住话题,合理地确定文体。如写“教学相长”,既可以写成议论文,引用众多材料围绕师生关系,阐明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写成记叙文,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故事来让读者思考,受到教育。

课内素材(二):历史人物

魏徵从李唐王朝的长治久安出发,论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才能“垂拱而治”的道理,劝诫唐太宗积德义、察民心,虚心纳下,善始善终地治理天下。

【写作应用】

这则素材,可以用于“纳谏与拒谏”“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贤明与昏庸”“相信自己的意见和听取别人的意见”等有关的话题、材料或命题题作文中,运用时,要注意角度的变换,说理要恰当,大的方面可以谈对国家对民族的影响,小的方面可以谈学习的变化。写作进要思路清晰,材料有说服力,并注意从不同的方面选择。

课内素材在高考满分作文中的运用示例: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江西考生

语文,汉语中蕴藏的文化。从结绳记事到文字的出现,蕴藏着形象;从诗词的清丽脱俗到散文的柔美飘逸,蕴藏着灵动;从气势磅礴的论文到经典的小说,蕴藏着灵魂。

品味语文,就像细品一杯香茗,温馨的气息沁人心脾;品味语文,就像荷叶上刚沁出的一滴露水,生命的气息传遍全身;品味语文,就像山溪间一股流淌的清泉,纯然、质朴??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带着我的魂来到了濮水边,清幽的月光下,一位孤独的老者,徐徐的背影。只听到一句:“宁拽尾于涂。”来回答请命的使者。他那无所待的逍遥游,他那如大鹏般的志向触动着我的心灵。荣华富贵尤可舍,权势名利尤可抛,这就是庄子,做着“蝴蝶梦”的庄子,醒来之后,物我已两忘,不知是“我”变成了蝶,还是蝶化成了“我”。这棵孤独地守候月亮的树永远竖立在我的心中。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带着我的魂来到了那座失落的大观园。宝钗的可人、练达让人着迷,黛玉那如水的性情让人怜惜,凤姐的泼辣让人钦佩,宝玉的痴情让人心生敬意。一切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天使印入我的脑海,大观园的盛衰也让人看后觉得惋惜,宝黛的反封建勇气可嘉,那段缠绵悱恻的爱情令人伤感。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带着我的魂进入那《边城》的透明之境。闻到了,边城人民质朴的情怀;听到了,边城的大老、二老含情脉脉的情丝;看到了,翠翠等坐在岸边那望眼欲穿、灵动的双眸。那段凄婉哀伤的边城之意化作一股清泉流遍我的身体,牵动着我的神经。人性的透明莫过于此,结局是悲凉的,可又有谁能否认翠翠是幸福的呢?无尽的等待已化作有情的相思泪,挥洒在边城的角落,飘散在每个读者的心间。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涤荡着人性的灵魂,进入至高的精神空间,去品味人性的至纯,去感受人性的高洁,去感受人性的华美、天真??

话题作文素材篇8

一、必修教材中的写作素材

(一)熟悉话题――“就地取材”

我们已经使用过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大部分专题充满话题色彩,所选篇目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而且学生对教材内容相对熟悉,只要有“教材意识”,我们就能熟练记忆并灵活运用。涉及话题:体悟人生、古典的乡愁、漂泊的旅人感悟自然、生命的强音、精神支点、黑暗中的心迹、故园音画、颂歌的变奏、仰观宇宙、生命箴言、生存选择、真的猛士、苦难中的尊严、等等。

毫不夸张地说,必修教材内容已经涵盖了高中阶段可能涉及的所有写作主题。而其中的诸多观点会让你茅塞顿开。

(二)整理素材――“靠船下篙”

1.整合主题:必修教材由诸多话题组成,如果以教材顺序逐篇整理,不仅头绪繁多,而且前后重复。综观必修素材,熔物质、精神于一炉,兼顾人生、哲思、自然、社会、文化、历史、审美、人性等命题,我们可以打破专题界限,从以上角度加以整合。

2.兼顾种类:素材不只是事实例据,还应包括理论论据、哲思妙句、精彩片段等。事实例据可作论据,理论论据、哲思妙句可用作文章的观点,精彩片段可从立意、结构、手法、语言等角度加以模仿。

二、选修教材中的写作素材

毫无疑问,选修教材中也有大量的事实例子、理论论据和精彩片段,而且似乎比必修教材更多。

(一)审视教材:选修教材并不是“话题式”结构。《选读》以体类变化为原则,是历史风云的再现;《唐诗宋词选读》以时展为主线,是诗性美的集中展示;《现代散文选读》以文体特性为特点,时感性和理性的融合……

(二)整合素材:选修教材各有特点、面广量大,灵活性较强,似乎难以整理。其实,只要我们稍加思考,就可以按照一定的主题自主整合。如以“短暂与永恒”为主题,可结合《“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和《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这两个专题整理。

三、复习资料中的写作素材

进入高三语文复习阶段,我们将会做大量的练习,其中不乏许多写作素材,做完习题之后,我们可以适时整理。

四、报刊杂志、电视媒体中的写作素材

前几年,在“故纸堆”里打滚、无病的“文化散文”盛极一时。自前年浙江省明确提出对高考中“文化散文”的质疑开始,这类文章正逐步失去“市场”。相反,关照生活、社会的呼声正越来越强烈。

(一)搜集素材――“开眼看世界”

如今是一个信息社会,《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栏目,《杂文选刊》的各类栏目,《文摘报》《望周刊》等有不少很好的新闻报道和线索。 “焦点访谈”等电视节目,也是鲜活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之一。密切关注这些时事新闻,可极大增强作文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二)剪辑素材――“分门别类”

同时,我们可以按主题或其他方法分类整理这些素材,以避免杂乱感。

五、素材的记忆与使用

如此看来,我们并不是写作素材的“贫困者”,只要做一个有心人,我们将是写作素材的“大富豪”。我们怎样才能真正记住素材,并在写作实践中自觉运用呢?首先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即写作素材的整理主要由学生完成,否则收效甚微。在此基础上,提供几种方法:

(一)编制练习――多方立意

如,阅读下面的素材,请用从不同角度立意,并用一句话表达你的观点:

辛德勒原是纳粹分子,他利用与冲锋队头目的关系大发战争横财。在被占领的波兰,辛德勒在他创办的搪瓷厂雇用犹太人作为廉价的劳工。1943年,目睹克拉科夫犹太人遭受血腥屠杀,辛德勒良心发现,便设法尽其所能保护犹太人。战争结束时,获救的1000多名犹太人把一份自发签名的证词交给他,以证明他并非战犯,并打制了一枚金戒指送给他,戒指上镌刻着一句犹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等于救全人类。”(《辛德勒名单》(节选))

角度一:

角度二:

角度三:

(二)课堂讨论――引爆思维

很多学生写“随笔”很好,但一听说要写“高考作文”,立刻就立意平庸、语言干瘪、行作,“武功高手”一下子就成了“粉拳佳人”。为何如此?可能和作文题目了无生趣有关。日常练习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具有内涵的材料加以审读,让学生自觉参与课堂思维风暴。

(三)发散联想――以点带面

让学生由整理的素材出发,进行由此及彼、贯穿古今中外、结合现实与虚幻的联想,并列、对比、递进,使得原素材不再是孤证。

如时事素材:流浪汉犀利而略带忧郁的眼神,以及那原始版的“混搭”潮流,引来众多网友的追捧,“犀利哥”的名字红遍网络。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素材联想。譬如:(1)名著“犀利哥”:孔乙己;(5)“哥”不寂寞:湖北潜江街头有“雪碧哥”、 昆明南窑火车站有“深邃哥”……从古到今,中外兼具,正反并举。什么才是真正的“犀利”?不同才好比较,比较才能深刻。

上一篇:青春作文素材范文 下一篇:小学生作文素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