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22 00:57:25

篆刻考察报告

篆刻考察报告篇1

张寒月,本名政,字兆麟。1906年6月生于苏州城外黄埭镇。祖父竹云公,是黄埭琳桥刘埂上人,从事服装经营。父月涛,母王氏。兄妹三人中,寒月排行第一。父亲张月涛在苏州齐门外开了一家米行,店号“大顺隆”。父亲雅好书画,信奉佛教,对张寒月日后皈依佛门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张寒月7岁时入私塾读了8年书。15岁时开始自习绘画。他凭着一股兴趣每日临习不辍。有一次,他一口气将家中所有能用来绘画的白纸全画光了,正愁无钱购纸时,得知附近的一家旧木器店因为要糊花窗正在收购画稿,于是他兴冲冲地将自己的画稿送去出售了。虽说所得甚微,但也可用来买些纸画画了。事后,那家旧木器店的伙计告诉他说,凡画要有题款钤印才值钱。于是他回家找来刻刀印石,动手刻出了生平第一方印。

张寒月16岁那年,父亲过世了。他因不擅经商,故将米行转让他人经营,自己决定鬻艺为生,并拜吴中名家吴松柏(汾)先生为师,学习绘画。

1923年,18岁的张寒月在老师徐儆予带领下,来到穿心街“报国寺”皈依印光法师。至关门顶礼后,印光开示:吃素念佛,求生净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心钤不忘,并取“德经”为法名。

从此他一心奉佛,吃斋念经,每日佛事功课尤勤。平时除了绘画便是刻印,以此谋生,并赴各地探访金石古物、名胜古迹。又大量临刻了秦汉古印和明清各家印作。这一时期的功夫,为他日后自觉追求“博取约收”而自成面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他后来布局严正、刀法精熟、形式多样、善于变化的独特印风提供了先决条件。

张寒月父亲的生前好友、书法家鲍南平先生见他如此刻苦自励,心中不胜欣慰,主动提议道:“你无师自学,盲目苦练往往事倍功半,我来介绍你去向上海吴昌硕先生请教吧。”

在鲍先生的热心引见下,张寒月带上习作来到上海山西北路吉庆里,拜见了这位驰名海内外的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吴昌硕先生看过习作后,对张寒月说的第一句话便是要学好汉印,并说“刻印要着重篆法、章法、刀法的相辅相成。一方印,犹如一个人体,必须四肢躯干配置得当,并使之血脉畅通,神完气足。”在大师的指点下,张寒月对篆刻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日日进境,不同以往。吴昌硕先生见此材可造,又修书一封,将自己最得意的篆刻高足、常熟赵古泥先生介绍给张寒月,并告诫张寒月:“切不可满足于像我,要转益多师,自成一家,才算学有所成。”

由于这样的机缘,张寒月拜识了两位篆刻大师。这无疑对他的成长发展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大师的指点、引导,不单使他在技法上有了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认识上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1931年,《寒月有金石文字癖》等21方印作入选苏州书店出版的《古今名人书画金石真迹初集》。赵古泥为他题写了《寒月斋主印存》签头。这一时期,他渐渐声名鹊起,交游日广,结识了王晓仙、张大千、张善子子昆仲,又在张氏座间结识了叶恭绰、张丹斧、王新s等书画篆刻名流。因他品学兼优,大家乐于与他交往,特别是张大千、张善子子昆仲,与他交情日深,张大千常请他代刻篆刻积件,曾特意画了两本册页作为答谢。名师的指导以及与这些高人雅士的交往,使他大开眼界,大长见识,大增心量。正如他66岁时所作的《黄埭十景》印谱序言中所说的“予自幼好尚篆刻,一生以为专业,四十年来志在于斯老而弥笃……”

1939年,张寒月与好友朱竹云、张星阶在城隍庙对门开设了一家“海棠画馆”,经营书画篆刻。出版了《寒月斋主印存》二册,印数1000册,内集印作二百多方。稍后,朱竹云、张星阶去外地谋生,“海棠画馆”由他一人继续经营。三年后又迁至景德路察院场口营业。在这一时期,他又结识了章太炎、萧蜕、吴待秋、陈迦庵、樊少云、王个m、吴湖帆、赵子云、苏乐石等高人名士,见闻日广,艺益精进。

这一时期,是他篆刻艺术的初成阶段,技艺由熟而生,开始出新。尽管尚不能完全脱离吴昌硕、赵古泥的藩篱,却已有新的心法、路数。此外,他又上溯汲取汉印古朴醇厚、博大浑融的气息充实自己,故而其作品已显雍容宽博、丰茂浑朴气象。其实这一风貌在他25岁左右已见端倪,但那时还很少很弱,而此时则已间歇性地反复露面并不断强化起来了。可以说,他的个人风貌在这时已经初步形成。

1947年,因裱画名手华道勤先生介绍,张寒月去上海“静安画廊”专事篆刻,直至解放后重返苏州。期间,他又结交了一大批沪上名家,如邓散木、白蕉、马公愚、朱屺瞻等。

解放后回苏,他继续在察院场口经营篆刻,社会的昌明,生活的安定,使他心情舒畅。在他1950年春自刻的一方《兰痴》白文印印款中记道:“余性喜写兰,索者恒以兰为酬……植兰满园,名种颇多,花时香气扑鼻。好者日来相赏,曾获有‘兰痴’之称……”这一时期,他与吴中书画篆刻界交往频繁,如朱竹云、张星阶、吴似兰、楼浩白、吴进贤、祝嘉、蒋吟秋、周瘦鹃、蔡谨士、沙曼翁等。随着他见闻日广,所悟日深,他的艺术水准也不断上升,应该说50年代是张寒月篆刻艺术风格的成熟期,其作品益发丰茂完博,醇厚庄重。

他在创作中关心的始终是心与印,即人与艺术的最大默契,他的创作是借助篆刻中刀笔浑融的线条来体现自己的心态。所以他很自然地能超越陈法的约束,成于了悟而不假外求,自得心源,正所谓“佛向性中作,英向身外求”。他是通过本心来领悟艺术的内涵,然后付之于刀传之于笔。他常说“法无定法,法为我用”,“下刀时要忘法”,“不管石头喊痛一气呵成”,才能心手相畅神完气足,才能体现自性,达到造化与心灵的凝合。难怪他的作品无论拟秦仿汉抑或效法明清诸家,都能“不即不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而不离自性,自成家数。

考察这一时期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到,尽管他的印风形成之初,是直接师承于吴昌硕、赵古泥二家的面目出现的。然而,在他深入二家之后,并没有被二家强烈的风格成法所局限,而是通过明心见性的修悟,逐步恢复本我自性,通过建立在自性之上的更大范围内向秦汉古印和明清印作中汲取养料充实自己,尤其是对汉官印的平直端庄以及清代吴让之篆刻的丰厚浑朴的意味、赵之谦的平直正大乃至其广博神奇的边款艺术,甚至同代印人中像来楚生、钱瘦铁诸家也兼收并蓄。又大胆舍弃了吴昌硕敲、击、磨、刮造成的支离突兀、刀痕累累的弊端。在作品中突出平和安详、平易端庄、平中寓奇、平直庄重的风格特征。在章法处理上,他决不做过分安排和匠心毕露的刻意巧饰。即便遇上难以安排的文字,也极少强作变化,而是采用随行布字,穿插挪让等手法来加以适当调整,以保持全印气韵的生动、端庄、自然古朴。他的作品能在平实中透出灵动天趣。

在刀法上,他又根据自己的风格特点,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种特殊的“菱角刀”。常规的平口刀,其刀有形状以其钝、锐角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和扁方形。而他的“菱角刀”,其刀背形状为三角形,因其正反两面两个三角形相反相合而其截面成为菱形。这种菱角刀最利于他结合冲、切两种刀法而进行的披刀法,在锲刻时能利用刀面后半部分逐步增强的厚度,入石披擦字口石面,能爽涩兼得,使线条中段圆厚饱满,力量内充,充分体现他独有的“螳螂凸肚”的特色。此外,他又善用刀刃、刀角及向线落刀,转刀披削等其它刀法以增刀法的丰富变化。

在作品形式上,他受赵之谦作品的启发,大胆将人像引入篆刻,使印面与人像相得益彰。如果说赵之谦偶尔为之的汉画像石入印是一种未及深化的尝试,那么张寒月的人像印则是一种有意识的对篆刻形式丰富的探求,并又将视角从古画像转向对当代科学家、艺术家、友人学子和英雄人物肖像入印的尝试探索,诸如吴昌硕、齐白石、赵古泥、吕凤子、周瘦鹃、鲁迅、郭沫若、雷锋、梅舒适、郑逸梅、钱仲联、费新我等。其手法有阴刻,有阳刻,更有浑融无迹的阴明混刻,形神兼具,富有刀情笔致,赢得了同道专家的叹服,广为艺林称道。

1959年秋,他为教育后代不忘苦难而作的《丁刃逃难记》六枚图像组印,又将人物结合山水形式,形简意丰、刀笔相得,是又一件探索印款艺术新路子的力作。这一年,苏州工艺美术局成立“金石小组”,张寒月积极响应,参加小组工作。

1961年9月,“艺石斋”正式成立后,他在工作之余,开始着手创作《鲁迅笔名印谱》。

1962年1月,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组成立,吸收张寒月为会员。同年3月,苏州市书法印章研究组成立,张寒月与王能父、矫毅、钱太初为印章中心组成员,蒋吟秋为组长。

1963年1月,张寒月、蒋吟秋、祝嘉、蔡谨士书法印章展览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1月下旬又转往广州中山公园展出。张寒月作品广获赞誉,得到了郭沫若、胡厥文、钱松岩、亚明、宋文治、陈大羽、田原以及容庚、商承祚等先生的激赏。

1965年8月,赴无锡太湖疗养院参加“省工艺系统”组织的老艺人休养,为期一个半月。期间作诗十多首,以歌颂党和新中国大好河山。

安定幸福的生活,党和组织的关怀,使这位饱受战乱和动荡的老人,激发出极大的创作热情,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二十多年,是他艺术的高产期,如他的代表作《苏州风光》、《黄埭十景》、《西湖十景》、《常熟十八景》等,尤其是《鲁迅笔名印谱》、《西园寺五百罗汉像》都是这一时期所作。此时的张寒月已是国内篆刻的一流名家,吴门篆刻的核心和代表性人物,名重遐迩、蜚声海外。有人曾初略估计,他一生刻印不下三万。

1966年,他所作的《鲁迅笔名印谱》、《虎印》以及《苏州风光》三件印谱在日本东京都美术馆展出。同年,又刻苏州书法家集体书写的《诗词三十首》。

1967年,刻吴进贤书《诗词三十七首》字帖。

1968年,刻费新我魏书《语录》字帖。

1970年,艺石斋停办。张寒月被调入“无线电四厂”做仓库保管员。工作之暇,他又精心重修《鲁迅笔名印谱》。

1971年,张寒月被调入“苏州工艺美术厂”工作。这一时期,他又将印款题材从人像转入园林山水。如他所刻的《苏州风光》12枚组印(吴见山绘),熔书、画、印于一炉,以十分简练的刀法,勾勒出狮子林、拙政园、天平山、虎丘等姑苏佳景,虽仅方寸天地,却有亭台楼阁,山川风月、曲径人影、柳荫鱼水,真是小中见大,细微处见大千世界,凸现了苏州名园胜迹的风采神韵。此外,他又以“小桥流水人家”为题材,借鉴版画艺术,以简洁明快的手法和粗放洗练的刀法把寒山寺旁的枫桥、五十三桥洞的宝带桥以及龙华桥、行春桥等刻画得形神兼具、楚楚动人。

1973年11月,他的《十二生肖印谱》参加“全国工艺美展”。《鲁迅笔名印谱》分别被上海、绍兴“鲁迅纪念馆”和日本仙台宫城县中日友好协会“鲁迅先生显彰会”陈列收藏。

1979年12月,加入著名印学团体“西泠印社”。他的作品大量被国内外报刊、展览介绍,香港《书谱》杂志、台湾《印林》杂志先后为他做专辑介绍,《西泠艺丛》、《人物》、《书法报》、《篆刻》等专业报刊也多有专题评介,又参加了“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国际书法篆刻展”、“首届全国篆刻展”等大型展览,当选为“全国篆刻征稿评比”评委,以及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东吴印社顾问等职。1983年9月、1986年7月、1988年4月、1990年3月先后在杭州、苏州举办了多次个人篆刻展览。

1984年,已八十高龄的张寒月历时两年刻成了巨著《西园五百罗汉像》,其刻工浩繁,图像精细,每方罗汉的面容、身姿、服饰、神态各各不同,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这足见他非凡的定力和超常、独到的艺术造诣。赵朴初见到后大为赞扬,欣然为之书写了题签。

1992年7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张寒月金石篆刻选集》,印数2200册。书坛巨匠沙孟海题写了书名。共收入造像、生肖印、苏州园林室名印等三百多方。

蜚声海外、名重艺林的张寒月先生为人敦厚朴实,有口皆碑。即使在学生和晚辈面前也不以名家自居,总是和蔼可亲,诲人不倦,态度诚恳。数十年来各地有志于斯的学生以及海外朋友,辗转托人介绍前来求学的络绎不绝,苏州周玛和、王永生、朱耀祖,无锡吴觉迟,扬州刘方明,常州史秋鹜,河南孙石人,岳阳陈海源,上海吴融五,福建周哲文等等皆为印坛俊彦。吴中后学更是近水楼台,得到过他指导的晚辈更是不计其数。

1995年12月,由苏州市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东吴印社联合举办的《张寒月九十寿辰师生篆刻艺术展》在苏州市文联艺术家展厅隆重开幕。

正如此展前言中写的:“本展荟萃张寒月先生四十余幅金石篆刻精品和部分学生印作。师生作品神采飘逸,占尽风流,既展示了张先生七十余年艺术生涯的杰出成就,同时也体现了吴门印坛后继有人、群芳争艳的生动局面。”

这位曾名生艺林、饱经沧桑的世纪老人,如今仍蛰居小巷。他深居简出、心如止水、返朴归真,过着极其简陋的“在家出家”式的生活。此情此景不由使人想起台湾文学家、收藏家张寿平先生的那首诗:

风流文采一时革,点检只余石与月。

我识姑苏寒月斋,苦心犹抱前朝石。

师赵摹吴刻石忙,因缘种种印中藏。

篆刻考察报告篇2

1月14日(农历壬子年腊月初八)生于山东潍县(今潍坊市潍城区)。名桂义,字希宁,后以字行。生身父于志符,自幼出嗣三伯父于松轩。

1920年 庚申 民国九年 七岁

入小学,就读养正学堂。从养父于松轩学习书法。其后,在潍县丁氏小学与继志小学读完初小与高小课程,由丁东斋先生启蒙学画。

1928年 戊辰 民国十七年 十五岁

升入潍县县立中学读初中,从刘秩东、侯卓如、张眺三位先生学画。

1929年 己巳 民国十八年 十六岁

与郎淑清女士结婚。

1930年 庚午 民国十九年 十七岁

插班升入北美基督教长老会创办的广文中学读高中,图画课由丁东斋老师教授。

1933年 癸酉 民国二十二年 二十岁

考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得到黄宾虹、潘天寿、汪亚尘、俞剑华、顾坤伯、诸乐三、陆抑非、汪声远、王陶民、朱天梵等先生的指导,系统地学习花鸟、人物、山水、走兽、书法、篆刻、诗词和绘画史论。

1934年 甲戌 民国二十三年 二十一岁

以《十钟山房印举》为范本,临刻秦汉印数百方。

1936年 丙子 民国二十五年 二十三岁

9月,于希宁与徐培基等共同协助俞剑华先校对《中国绘画史》。

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被聘为“上海奇峰国画函授学校”花鸟组组长。

1938年 戊寅 民国二十七年 二十五岁

2月,任教于潍县第一所美术学校“虑远阁画庐”。“于希宁画展”在青岛举办。

1941年 辛巳 民国三十年 二十八岁

任教于青岛市立中学。

1943年 癸未 民国三十二年 三十岁

任教于青岛女子中学,兼教务工作。

1944年 甲申 民国三十三年 三十一岁

4月,为黄宾虹治印“黄山予向”“黄宾虹之玺”。

1947年 丁亥 民国三十六年 三十四岁

绘《白梅图卷》,黄宾虹先生题云:“宋元士大夫纯以书法入画,平寿有道,深明篆刻,此帧得古籀遗意矣。”经黄宾虹先生引荐拜谒白石老人。

1 1月,在北平中山公园举办个人画展。

1950年 庚寅 三十七岁

调入山东师范学院,任美术专业主任、副教授。

1955年 乙未 四十二岁

赴无锡华东艺专从俞剑华先生进修中国美术史。

4月至6月,与刘汝醴、罗尗子陪同俞剑华先后赴河南龙门石窟、巩县石窟、南北响堂山,山西晋祠、天龙山以及江浙一带考察石窟艺术和塑像、石刻、民间绘画等。

1 1月1 0日,完成《略谈石窟浮雕拓片的捶拓工作》研究报告。

1956年 丙申 四十三岁

4月2 7日至5月4日,在俞剑华带领下,与谢海燕、刘汝醴、罗尗子、林树中等赴山西考察晋祠宋塑、五台山及南禅寺的唐代建筑及雕塑等。又赴河北考察望都汉墓壁画等。

6月,与俞剑华和罗尗子赴杭州考察灵隐寺、将军台等地的五代宋元石刻,并考察太平天国壁画。

7月,工笔《玉兰》参加“第二届全国国画展”,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发表《渑池鸿庆寺石窟》《南京栖霞山舍利塔》等文章。

1957年 丁酉 四十四岁

1月,赴山西永济县永乐宫考察并临摹元代三清殿壁画。

山东师范学院举办“于希宁学术考察汇报展览”。《山西永乐宫混成殿建筑及壁画考察报告》发表于《山东师范学院学报》第一期。

专题研究《敦煌千佛洞壁画考察及平面图解说》完成。

1958年 戊戌 四十五岁

山东艺术专科学校成立,任美术科国画教研室主任。

《北魏石窟艺术浮雕拓片选》(与罗尗子合编)由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出版。

撰写《殷周青铜花纹演变初探》。

1959年 己亥 四十六岁

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副主席。

1960年 庚子 四十七岁

7月,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1 0月,《云冈拾遗》发表于《文物参考资料》。

1962年 壬寅 四十九岁

被任命为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副校长。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副主席。

5月,参加“纪念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 0周年全国美术展览会”。

1963年 癸卯 五十岁

1月,山东省文联、山东省文化厅在济南举办“于希宁画展”。

1 1月,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于希宁画集》。

1964年 甲辰 五十一岁

7月,任山东省艺术学校校长。

9月,参加“全国第四届美术展览会华北地区作品展”。

1977年 丁巳 六十四岁

5月,参加“1 9 4 2年以来山东省美术作品展览”。

1978年 戊午 六十五岁

8月,当选山东文联副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1979年 己未 六十六岁

7月,山东省文联、山东省文化厅在山东省美术馆举办“于希宁画展”。

1 1月,赴京出席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当选为第三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1 2月,齐鲁书社出版《于希宁画选》。

1980年 庚申 六十七岁

由辽宁省美协邀请,在沈阳举办个人画展。

篆刻作品《学无止境》参加“第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

6月,当选为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1 0月,任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同月,赴浙江美术学院出席全国素描教学座谈会。

夫人郎淑清女士病逝。

1981年 辛酉 六十八岁

2月,郭味蕖去世十周年,撰《回忆郭味蕖砚长》。

4月,整理书稿《篆刻及其与书画之间的关系》。

1 1月,应邀参加中国画研究院成立大会,并当选为首届院委委员。

与张凤锦女士结婚。

1982年 壬戌 六十九岁

1月,《从创作体会谈笔墨的虚实关系》发表于《美术研究》1 9 8 2年第二期。

2月,《从中国画的用笔谈起》发表于《中国画研究》1 9 8 2年第二期。

3月,出席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创作教学座谈会。

4月,应江苏省美术家协会邀请,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8月,完成《从创作漫谈生活》。

9月,应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邀请,在武汉举办“于希宁画展”,并在湖北美术学院讲学。

1983年 癸亥 七十岁

3月,《于希宁画辑》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6月,向山东省少年儿童福利基金会捐赠中国画作品三十余幅。

8月,由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山东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于希宁画展”在浙江美术学院陈列厅展出。

1 1月,邀请刘海粟先生赴山东省博物馆举办个人书画展,陪同考察青岛、烟台、淄博等地名胜和博物馆。

1984年 甲子 七十一岁

7月,为人民大会堂绘制巨幅中国画《墨竹图》。8月,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于希宁画选》。

1 0月,《雪梅图》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5年 乙丑 七十二岁

5月,应邀赴深圳举办个人画展。

7月,随山东省人大常委会考察团考察长清五峰山等地古代美术遗迹。

1 0月,写成学术论文《道明气充文雄》,发表于《中国书画》第六期。

1 1月,赴杭州参加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座谈会。

1986年 丙寅 七十三岁

3月,《“规格”与“自由”》发表于《中国画研究》第三期。

9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省文化厅、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的“于希宁画展”在北京举行。

为人民大会堂创作《铁骨冰魂》。

1987年 丁卯 七十四岁

2月,任山东艺术学院名誉院长。

9月,将家乡的祖宅大院无偿捐赠给潍坊市人民政府。

1988年 戊辰 七十五岁

3月,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赴京出席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同月,在山东省文艺工作者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当选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5月,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于希宁花卉技法》。

9月,任山东画院院长。

1989年 己巳 七十六岁

2月,赴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月,专著《论画梅》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9月,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首届山东泰山文艺创作奖”一等奖。

1990年 庚午 七十七岁

4月,应邀参加第七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并在风筝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 1991年 辛未 七十八岁

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山东艺术学院联合拍摄电视艺术片《著名画家于希宁》。

6月,为纪念堂创作《白梅图》《凌霄》。

1 2月,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于希宁画集》。

1992年 壬申 七十九岁

4月,赴潍坊出席郭味蕖故居开馆仪式。

9月,作品特邀参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中国花鸟画展览”。

自1 0月1日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 0月至1 2月,应邀赴加拿大多伦多,美国纽约、洛杉矶等城市访问讲学并举办个人画展。

1993年 癸酉 八十岁

1月,“于希宁教授从事艺术创作6 0周年暨8 0寿辰庆祝活动”在济南举行。

作品《巫岫龙柯》参加“全国首届中国画展”并获荣誉奖。

1994年 甲戌 八十一岁

5月,当选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6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于希宁画集》

9月,为祝贺邓小平同志9 0寿辰创作中国画《仁者寿》。1 2月,作品《白梅》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1995年 乙亥 八十二岁

3月,参观城子崖发掘遗址、平陵城遗址及博物馆陈列。

1996年 丙子 八十三岁

1 2月,赴京出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月,《于希宁诗草》由北京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发行,收录诗词作品三百二十余首。

1997年 丁丑 八十四岁

3月,赴京参加潘天寿先生诞辰1 0 0周年纪念活动 。

9月,《荣宝斋画谱·于希宁花卉》《于希宁手拓黄宾虹藏秦汉印拾遗》由北京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8年 戊寅 八十五岁

9月,在山东艺术学院设立“于希宁优秀中青年教师奖励基金”。

1999年 己卯 八十六岁

5月,中国画名家作品精选系列画集《于希宁作品》由陕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8月,作《红梅图》纪念中国抗战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 5周年。

中央电视台拍摄“中国画名家—于希宁”系列专题片。

2000年 庚辰 八十七岁

1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于希宁》。

夫人张凤锦病逝。

2001年 辛巳 八十八岁

为北京大学创作《白梅图》。

2002年 壬午 八十九岁

1月2 0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文联、山东省文史馆、山东艺术学院联合举办的“于希宁先生9 0寿辰暨于希宁从艺7 0周年艺术展”在山东省博物馆开幕,并召开了“于希宁艺术研讨会”。

1 2月,北京荣宝斋出版社出版《荣宝斋画谱·于希宁写意牡丹》。

2003年 癸未 九十岁

1月,天津杨柳青出版社出版四开本《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于希宁作品精选》。

2月,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八开本《于希宁牡丹白描写生》。

6月,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大型画集《于希宁画集》(梅花卷、花卉果蔬卷)。

2004年 甲申 九十一岁

与山东艺术学院领导考察新校区。

5月7日至3 0日,中国台湾历史博物馆举办“诗画梅缘—于希宁近作展”,并出版《诗画梅缘—于希宁画集》。

2005年 乙酉 九十二岁

3月2 1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主办的“于希宁捐赠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1 0月,《渴笔白梅》由故宫博物院收藏。

2006年 丙戌 九十三岁

7月1 3日,“于希宁中国画作品捐赠展”在山东艺术学院举行,并捐赠中国画作品6 0件。

在山东艺术学院设立“于希宁优秀学生奖励基金”。

2007年 丁亥 九十四岁

9月至1 0月,创作白梅册页《冰魂颂》。

1 1月,研读《黄宾虹美术全集》并题“宾虹先生画宝,后学于希宁敬书”。

1 2月,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于希宁“山东省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

1 2月2 1日,完成最后一件作品《寒香》。

篆刻考察报告篇3

浙江省龙游县东华山汉墓出土的两枚一套铜质汉印(见图1~图3),最早出现在1999年西泠印社出版的《衢州文物精品》[2]集中,用三帧图片分别展示其套装形态、分装形态和印面形态。因该书为文物精品图片集,图下只注明“汉 铜套印”,对文物本体没有详细的文字说明,更没有介绍文物出土的具体情况。

2013年,曾亲自参与考古发掘的龙游县博物馆朱土生副研究员在整理汉墓资料时,对这套铜质汉印有了新的发现。据朱土生的研究报告[3]称:1992年年初,为配合浙江亚伦公司(原龙游造纸厂)基建工程建设,龙游县博物馆对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华山汉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在约2000平米内清理发掘了12座汉墓,皆为竖穴土坑木椁墓,共出土文物200余件。最令人惊喜的是在M48鲁伯墓中出土了一套保存完好的龟钮铜套印(见图4),大印为“鲁伯之印”,小印刻篆书“鲁尊”(见图5~图7)。经其考证,鲁伯为西汉会稽郡太守。他认为,“会稽太守墓是浙江省内第一次发掘有明确身份的西汉高级别大墓,考古价值不言而喻。精美绝伦的龟钮铜套印在浙江西汉墓葬中也是首次发现,弥足珍贵。”

关于汉代会稽郡守鲁伯的文献记载并不多,最为可信的源头记录,出现在班固《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施雠传》内:“施雠字长卿,沛人也。沛与砀相近,雠为童子,从田王孙受《易》。后雠徙长陵,田王孙为博士,复从卒业,与孟喜、梁丘贺并为门人。谦让,常称学废,不教授。及梁丘贺为少府,事多,乃遣子临分将门人张禹等从雠问。雠自匿不肯见,贺固请,不得已乃授临等。于是贺荐雠:‘结发事师数十年,贺不能及。’诏拜雠为博士。甘露中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雠授张禹、琅邪鲁伯。伯为会稽太守,禹至丞相。禹授淮阳彭宣、沛戴崇子平。崇为九卿,宣大司空。禹、宣皆有传。鲁伯授泰山毛莫如少路、琅邪邴丹曼容,著清名。莫如至常山太守。此其知名者也。由是施家有张、彭之学。”

从《汉书・施雠传》可知:

1.鲁伯里籍为琅琊(琅邪),西汉时期琅琊治所在东武(今山东诸城)。

2.鲁伯长于治《易》,且师承体系非常清晰、显赫,为汉代易学的重要传人。

3.鲁伯曾经出仕,官至会稽郡太守,西汉时会稽郡郡治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辖春秋时越国、吴国故地。汉成帝时领二十六县,人口逾百万,为当时辖境最广阔的郡,隶属扬州刺史部。

4.鲁伯的生卒年虽不详,但大致可推断生于汉昭帝(公元前86―前74年)中期或者汉宣帝(前73―前49年)早期,卒于汉成帝(前32―前7年)晚期或汉哀帝(前6―前1年)汉平帝(公元1―5年)时期,因为《施雠传》中所言的“甘露中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事件[4],有确凿的纪年为公元前51年,鲁伯为施雠的弟子,年纪当小于其师。

检索关于鲁伯的其他文献资料,都为《汉书》的转载流传,并无新意。翻检苏州的地方志书,居然对鲁伯任会稽郡守之事失载。因此对鲁伯其人,除了据原有文献,知其少时求学经历、及长出仕和授学情况以外,对其晚年境遇及生命的最终归宿便失去了历史的线索。龙游县东华山汉墓出土的鲁伯铜质套印,为在历史时空迷失了2000多年的一位汉代人物找到了弥足珍贵的实物征信。

自宋以来,收藏家们便把他们所藏的古印辑录成谱。明、清两代,更有专以汉印为名的印谱,如《汉铜印丛》《汉铜印原》等。但汉印研究专家马国权认为:“这些古印,多数是传世品,大都不是科学发掘所得,不但时代合拍与否令人质疑,而且真伪的判别,也不无问题。这对历史的考证,固然带来许多障碍;就是从艺术的角度考虑,如果囫囵吞枣,两汉不分,魏晋不辨,甚至把南北朝的也划了进去,就必然形成鱼龙混杂,漫无标准。”[5]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龙游县博物馆通过科学发掘所得的汉代“鲁伯”印,显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清人戴启伟著《啸月楼印赏》,认为:“秦汉印章,传至于今,不啻钟王法帖。盖法帖犹藉工人摩勒,非真手迹。唯印章悉从古人手出,刀法篆法章法俱在,虽破坏刻缺,必洞见其血脉。”而鲁伯印所幸保存非常完整,为诠释汉印艺术提供了极为精美的范例。究其可贵之处则有:

1.套印形制完美。鲁伯铜质套印的大印长、宽、高均为1.5厘米,腹中空,一边开有大缺,大缺的空间正好容纳小印,两者相套,翕然吻合,如若天成,可见工艺高超。马国权先生在《汉印概说》中认为,套印在“西汉中期已经出现”,这与我们前面推断鲁伯生活年代基本相同。

2.姓名字表完备。将古印钤纸可知,大印为“鲁伯之印”,小印为“鲁尊”(图7),说明墓主的确切身份是“姓鲁、名伯、字尊”。汉代有文化有地位的人物,在姓名之外往往还有雅号字表,《颜氏家训・风操》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如《施雠传》所述鲁伯的两位大弟子“泰山毛莫如字少路、琅邪邴丹字曼容”。汉代中期开始出现的套印,正好可以用大印面眷署姓名、小印面眷署字表,两相呼应,印信完备。由于班固《汉书》未曾注明鲁伯字表,所以后人转述会稽郡守鲁伯只知其名而不知其字了,两千年后重见天日的这套铜印,终于还其本原。

3.治印古法清晰。古代铜印施治有铸、凿二法。据明代篆刻家甘《印章集说》:“凿印以锤凿成文,亦曰镌,成之甚速,其文简易有神,不加修饰,意到笔不到,名曰急就章,军中急于封拜,故多凿之,以利于便”,“铸印有二:曰翻砂,曰拨蜡。翻砂以木为印,覆于砂中,如铸钱之法;拨蜡以蜡为印,刻文制钮于上,以焦泥涂之,外加熟泥,留一孔令干,去其蜡,以铜熔化入之,其文法钮形制俱精妙,辟邪、狮兽等钮多用拨蜡。”今看鲁伯套印两章印文古朴浑厚,绝无硬器凿痕,细审两章印面凹处深浅匀称、底迹平整,当知所治为铸印古法,出神入化。

4.印文章法别致。汉印的字体,有缪篆、鸟虫书和隶书三种。鲁伯印文用缪篆字体。汉印体系源自秦,西汉初期的印章文字,在秦代“摩印篆”的基础上开始向结构匀称和线条圆转方向发展,字体渐成“绸缪屈曲、笔划饱满”态势,因此汉印开始突破秦印原有“田字格或日子格”窠臼。且看鲁伯套印两章印文,笔划圆润饱满,完全取消框格定制,无论是两字小印还是四字大印,印面皆浑朴周整,堪称汉印缪篆字体艺术成熟的标志。尤为可贵的是,铸印者考虑到“鲁伯之印”四字笔划繁简悬殊,竟出其不意地连破两项常规:一是因字制宜启用朱白相间的办法,将篆体笔划最简单的“之”字用“朱文”入印,使“之”字的留白部分与“鲁、伯、印”三字“阴文”相得益彰、浑然一体、难分伯仲。二是因字制宜破除字格空间,“鲁伯”二字与“之印”二字分居左右两列,因“鲁伯”笔划明显较“之印”繁重,铸印者打破左右均分的基本套路,实行适当的“右扩左缩”,经测量,左右两列的空间占比为4.45.6,使整个印面保持左右轻重均衡、字体笔划粗细均匀。而且因为“鲁”和“伯”两字笔划又相当悬殊,铸印者又打破两字上下之间的空间均格,大胆地将本来“五五分”空间改成“七三分”,再次使印面达成新的均衡。著名篆刻家邓散木《篆刻学》里有“朱白相间印”一节,谓汉印“大抵笔画少者,则以朱文间之;其二字笔画一繁一简者,则取简者朱之,繁者白之。朱白之间,各适其宜,不可强合。”[6]再考察新出土的鲁伯套印,我们发现汉印的艺术成就在许多方面确实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比如鲁伯套印的印文章法,实际上不是“朱文相间”的单独运用,而是各种空间布局变术的融汇贯通与综合运用了。

5.印钮创设精妙。汉印钮式比较丰富,不但有装饰之美,而且还作为品秩之分,对于历史断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鲁伯铜质套印的钮式,大小两印各不相同,大印铸龟钮,形象生动;小印铸桥钮,比较简约。有专家认为龟钮印信的出现源自对龟的崇拜。相传黄帝族发源于中原的天鼋山,黄帝氏族号称轩辕氏,“轩辕”即“天鼋”之音转。鼋即鳖,龟属。《楚辞・河伯》注:“鼋,大龟也。”从考古发掘的资料看,新石器时代的一些文化遗址都曾先后发现龟崇拜的遗存。安徽凌家滩遗址中就曾出土用于祭祀的玉龟。据《礼记・礼运》记载:麟体信厚,凤知治礼,龟兆吉凶,龙能变化。说明古人认为龟具有掌握未来发展的能力。汉代受这种崇拜的影响,更兼认龟为长寿吉祥之物,将龟钮纳入印信体系中,高至王侯、低及百姓,都喜欢用龟钮。卫宏《汉旧仪》:“丞相列侯将军金印紫绶;中二千石,二千石银印青绶,皆龟钮。”鲁伯位至会稽郡守,私印铸以龟钮,应当是合适的。据前人考证,汉印“早期龟身平伏,颈部不伸出,后期则作立状,龟首上昂,背隆起如弓形”出处。鲁伯大印龟钮为龟身平伏,这与我们前面推断鲁伯生活在西汉中晚期的历史断代是基本统一的。

鲁伯铜质套印的钮式还有一个比较特别之处,就是大印开大缺的背侧,开有一个半圆弧形的小缺,大小与小印的桥钮相当,因此佩印的绶带可以从小印印钮的桥孔直接穿过大印的背面小缺,来了一个“一箭双雕”的穿戴效果,可以非常科学而安全地佩戴与保存印信。

清代大学问家龚自珍在《说印》(《定文集补编》卷三)中指出:“官印欲其不史,私印欲其史。”意思是说,官印最好是历史上没有这一官名,可以补历史的缺载,这一官印更有价值;私印最好是历史上有记载姓氏名号的,这一私印更有历史价值。几千年来,私印人名在历史上有记载的一直不多,特别是秦汉魏晋时期,《汉晋印章图谱》仅有“卫青”“贾山”“郦商”“公孙弘”等寥寥数印,而今在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竟出土班固《汉书》所记载的西汉会稽郡太守鲁伯的铜质套印,史学价值、艺术价值非凡,确实弥足珍贵。

注释:

[1]沙孟海.印学史[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87.48.

[2]衢州市博物馆.衢州文物精品.[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16.

[3]衢州市博物馆.衢州文博(内部刊物)[J].2013,5(9):44.

[4]石渠阁,阁名,西汉皇室藏书之处,在长安未央宫殿北。施雠,汉代经学家,大约生活于前100年至1年间,在甘露三年(即公元前51年)在石渠阁同诸儒辩论五经同异.

[5]西泠印社.印学论丛[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88.18.

篆刻考察报告篇4

国画艺术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先生,1954年9月11日出生在吉林省伊通县伊通镇一个农民家庭里。童年时代的因受母亲江南绣画的影响,自幼便对绘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幸的是在11岁时父母因病相继告别了人世。艰苦的生活,曲折的人生道路,筑就了刚毅坚强的性格。在逆境中他潜心磨砺,拼搏进取,使其绘画艺术自成风骨,在国画艺术园地里锋芒初露。

在绘画实践中,使他深刻地领悟到:一个有所作为的艺术家,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踏踏实实地到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探索,吸收万物生灵之精髓。从中淘治情愫,增长才智。面对祖国壮美的山河,而对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人民英雄,其艺术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了提高自己的绘画艺术水平,他如饥似渴的徜徉于绘画艺术的海洋中刻苦学习绘画技法,在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任海洋、何海霞、吴作人、刘海粟、许勇、顾连塘、李泽浩、何宾、韩舒柳等艺术大师的书画取众长,独树一帜。

1983年他考入沈阳鲁艺美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画得到了美院画师的高度评价。

他的作品多表现塞北冰山雪野,江南奇峰异景,高原恬静生活。其画奇特、古怪、健康、创新。无论是奇峰怪石还是花鸟虫鱼在他笔下妙趣横生。观其丹青,如临其境,极富浪漫色彩和现代意识。他倡导艺术创作必须服从于审美视觉和意识观念,并精心研究,探索建构立体美学体系。

在他不辍笔耕,辛勤作画的同时,还尤为注重结师访友,集思广益,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85年以来,他多次出游,历尽千辛万苦,耗尽积蓄,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圣水,挥笔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并多次参加国内的一些重大的艺术活动,他的作品陆续荣获市黑龙江省国家、国际等不同层次的大奖。

1992年2月,他创作的国画“济公送神猫”、“神龙”荣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东方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国际中国画展暨大赛”中荣获金奖。其“济公送神猫”入编《二十一世纪中华画苑掇英大画册》。92年其作品山水画“青山小河”参加92年全国“龙舟杯”书画大奖赛获创意一等奖。其国画“百荷迎春”,参加93年中国首届王曦之、颜真卿国际艺术研讨暨世界书法大会和中国首届“书圣沂蒙杯”国际书画艺术大赛,在14国高手如林的竟争中,艺压群芳荣获个人创新奖。他是在这次大赛中唯一获个人奖的画家,该画还被山东临沂首届“书圣节”国际艺术大展入选。94年三月将其所作的“百荷”、“梅”两幅新作送往台湾参加画展。作品“玉石晓舟”,93荣获国际现代书画大赛铜奖,其作品收入《国际现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20世纪国际现代书画篆刻名家作品荟萃》大型画册。他的“百花争艳图”、“清山函泉图”、“人生龙海图”荣获世界当代书画评论优秀奖,世界现代美术家辞典编委会将其人物传略和三幅作品编入《世界当代书画名家大辞典》、《世界当代名家作品集》。1993年6月,被世界艺术名人评审委员会授予世界优秀书画家荣誉,并荣获世界艺术名人证书,成为世界艺术名人。其书法作品“翰墨生香桓目初视万里”、“精心在一学”、“风雨深清”于93年6月参加河南省举办的爱克华华人硬笔书法中国艺术展荣获优秀奖和展示奖。93年12月他创作的“乡花情趣”、“流沙河”荣获“巴黎铁塔艺术杯”国际书画大赛最高奖。

在精心创作的上百幅作品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品有:“红梅”、“喜雪”、“秩趣”、“黑龙泉”、“黄山莲花峰”、“久生龙海图”{130米长卷“仙女下凡”、“石猴出世”、“青山小河”、“百荷”、“人间仙境”五部分。

因其所画作品集当代国画之大成,艺术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艺术界人士青睐,有的被收编,有的被收藏。如他的国画“群山秋色”91年入编《二十世纪中华画苑掇英大画册》,其人物传记和代表作品载入92年中国美术家名人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收藏,“静静的夜”入编93年中国美术家名人录,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周年所作国画“红太阳”,收入,《中国书画作品精选集》,“青水绿波”入编了《中国青年国画家画集》。“水中梅”入编了《中国现代书画篆刻家作品集》。评借他超越的艺术成就,他的传记和作品均被收在《中国书画家名人大词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山东省临沂洗砚池街王羲之故居,立世界艺术名人碑,已将其名刻入碑文,作品“百花迎春”编入《二十世纪全国中国画家专集》。他所作的近三十幅作品先后被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各界人士及多家艺术馆收藏。

报界、电台、电视台等新闻部门先后对其事迹进行了报道。对其品格、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他如今已是中国美术家协会黑龙江省分会会员。中国现代青年书画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青少年书法家协会研究会员。当代书画家沙龙成员。中国书画家苦禅故里学会会员。世界优秀画家,世界艺术名人。

篆刻考察报告篇5

原名胡克熙,1911年11月出生于山东烟台福山县书香世家。幼承家学,博览群书,酷爱金石书画。读小学时,即为邻里写对联,为书画家刻印章。自旧制师范毕业后,从事教育事业。“七七”事变爆发,弃教从戎。为誓死不当亡国奴,更名“铁生”,历任八路军侦察兵、参谋、军区后勤部长、参谋长;抗战初期,曾深入敌人心脏,予敌严惩;敌寇恨之入骨,悬赏万元加以通缉。抗战胜利后,转到经济战线,长期担任政府经济部门领导工作,有卓越建树。生前曾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杭州西泠印社顾问、上海市书协顾问、上海工业美术设计协会理事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等职。其篆刻书画,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经常参加国内外展览,各地报刊竞相介绍,声誉卓著;八十年代至1997年,曾风行上海及江浙地区,所题店招匾额,居书法家之首,可谓遗一时之风气;1990年至1993年,先后在北京、上海、香港举办大型个人篆刻书画展,于国内外深具影响。1997年逝世。其主要作品有《工业学大庆印集》《胡铁生书画篆刻选粹》《胡铁生千字文墨迹》等。代表作《金刚经》一部存普陀山普济禅寺,《孙子兵法》百幅屏条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其他作品分别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各省市博物馆、纪念馆收藏。

今年是父亲胡铁生102岁诞辰,承蒙上海书法家协会与杭州西泠印社费心主办,“胡铁生篆刻书画展”日前开幕。我先代表94岁高龄的母亲,感谢大家记得我父亲,感谢大家欣赏他的作品。《上海采风》杂志建议我写写带有传奇色彩的父亲,可是一旦提笔,真的不知从何写起,太多太多的记忆,梳理起来不太容易。

记得上小学一年级那年,父亲第一次教我写毛笔字时,送给我一方砚台,砚台的两边是他篆刻的一幅对联:“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从那时候起,他就经常告诫我,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并用颜真卿的名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书写成对联挂在卧室,让我天天看到,感受先贤如何闻鸡起舞勤奋学习的。

在所有以往人生的回忆中,最让我怀念的就是和父亲共同生活的40多年,尤其难忘的是十年中的点点滴滴。他给我精神、学识、修养,那是最为丰沃的养料。对我来讲,其价值是难以估量的,父亲留给我的宝贵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父亲的文化素养、道德观念、独创精神、共产党人的修养,以及他在各种考验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与高风亮节,都是令人敬佩的。他有着轰轰烈烈枪林弹雨的革命生涯,他也有作为一个普通人所难以具备的品德和人格魅力。如果说我在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微小成绩的话,这一切都来自于父亲清澈如水、至高无上的精神熏陶和谆谆教诲。

我们这一代人的感情与我们的父辈们相近,因为从懂事的那一天起耳闻目睹了长辈们勤俭持家、艰苦朴素、吃苦耐劳、无怨无悔的优良品质。在我的印象中,从解放初期直至父亲去世,将近五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家一直延用着父亲任上海市商业局局长时公家分配的那套柳安木家具,尽管油漆早已剥落,饭桌和坐凳也几经修缮。这期间,就连他写字书法用的台子,也只是一块七尺长的旧夹板,用几个旧箱子架就而成。而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却诞生了别具一格的胡体字,这是何等的不易啊!其实,父亲曾两次出任过上海市手工业局局长,管辖着全上海的家具厂(包括所有的红木家具、艺术品雕刻类),也确有下属提议过为老领导订做红木大写字台,但都被他一律谢绝。

回想起父亲的书法艺术,他之所以食古而能化,不断攀登全新境界,并逐渐形成自家独特的胡体面貌,与他经常同众多艺术大家相互切磋、虚心请益、博采众长的艺术实践是分不开的。记得著名画家程十发先生曾对我说:“一个人,如果在艺术才能上表现出你父亲那么高的造诣,他就很了不起了!可是你父亲,不仅仅在艺术上表现出卓越的才能,在军事上,在经济工作中,他也都表现得卓尔不凡,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是啊,从当年悍战胶东、英勇杀敌的老八路,到解放后同时掌管五六百个工厂几十万人的局长,且在经济领域不断创新改革,要是普通人,早已被公务烦扰而分身乏术了。然而他依然抽暇刻苦钻研,创作出了功力深厚别致雅趣的胡体字。就连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迟浩田将军去医院看望他时也感叹道:当年就是看到城墙上日军悬赏捉拿抗日英雄胡铁生的布告而热血沸腾参加了八路军的。

人们赞扬他是铮铮铁骨、字如其人的老干部和艺术家,这使我又想起了一件事:1957年,父亲时年47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那年他参加中国商业代表团访苏刚回国,轰轰烈烈的反右斗争开始了。当时他已是市委候补委员,财办第一副主任,商业局党委书记、局长,是市委重点培养的干部,正处在人生仕途直线上升的重要时期。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柯某某通知他到市委单独谈话,柯某某上来就表扬父亲,工作能力强,有创造性等等,将他和宋季文放在一起,准备提升至上海市副市长。但接着话锋一转,直截了当对父亲讲:“反右开始了,中央对上海有指标,必须完成,你在财办商业系统,给我抓50个处以上干部定为。这场运动中你表现积极,紧跟市委部署,即可担任副市长职务。”但没想到,父亲回答他:“定指标势必会冤枉好人,我们党的作风是实事求是,应该是有一个抓一个,有两个抓两个,没有就不抓。”柯某某听了很不高兴,要求父亲应按市委部署坚决抓,父亲又顶了一句:“柯老,你想过没有,如果我真的按指标抓50个处以上干部定为,财贸商业系统的中层以上,年富力强的干部就几乎没有了。接下去谁来为我们党工作?培养这么多的处级干部,又要花多少时间和代价?那会给工作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啊!”柯听后,大为不悦,说:“老胡你的思想严重右倾,很危险的!”这次谈话不欢而散。此后父亲在反右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保护了大批干部,却因此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撤销所有职务,调任黄浦区任第二书记,使他身心受到沉重打击,导致中风住院。

此外,在我的脑海中还时常回忆起许多生活上的小事。记得1975年,我还在兰州部队时期,患了脉管炎,于是专程回沪住院医治。当时可急坏了老父亲,他骑着自行车四处寻医问药,托熟人,找朋友。当听说这种病十之八九有可能会被截肢时,他急哭了。父亲曾经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威吓利诱而岿然不动,此时此刻却因怜惜孩子而老泪纵横。

另一件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擅自在父亲下属的上海服装公司订做了一件大衣,事后被父亲得知,对我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借此告诫我们做子女的以后一律不准假借他的名义在他管辖的企业办任何事情。尽管这只是一件小事,定制大衣的钱款照单支付,他却大动了肝火。可见,在父亲眼中,这与“违法犯罪”无异。由此我体会到什么叫做老一辈革命家的清正廉洁。

父亲仙逝已十六载,他的音容笑貌就同昨日刚与我们叙别一般,依旧历历在目,在我们的心中其精神不死,英魂永存。

附录:

方家评价胡铁生

“纪念胡铁生先生诞辰102周年篆刻书画展研讨会”日前在上海笔墨博物馆举行,与会者有作家叶辛、赵丽宏、褚水敖、沈善增、沈嘉禄、葛红兵、姜卫红;画家富华、唐天源、夏葆元、蔡天雄;书法家张森、高式熊、周志高、戴小京、蔡国声、许思豪、杨勇健、李天彪、祝捷、史涌华、管继平;艺术评论家谢春彦、郭晓瑜;媒体人刘国斌、丹长江、顾村言、刘宏毅;企业家卢津源、张融、朱强强等。现将部分精彩发言摘要如下:

叶辛:以前只知道胡老是书法家,没想到篆刻和国画也非常好。我们很早就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且又是改革开放中敢闯敢干有创新意识的老干部,上海的大街小巷,祖国的名山大川,比如普陀山、灵山大佛、天目山等都能看到他题写的书法匾额和摩崖石刻,胡铁生是近现代众多书法家中有独特风格的一位大家。每一位书法家都想创造一种具有自己风格的书体,但这又谈何容易,但胡老经过长时间的勤奋学习和不断的琢磨,从展出中能看出他的字体从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下半期,有过几次明显的渐变飞跃,应该讲八十年代中期形成了他自己成熟的胡体字风格,从76岁所书《千字文墨迹》中能看到典型的胡体风格,从80岁所书的《心经》看胡体字已到了成熟巅峰期。胡老能有这样高的艺术成就,这与他幼承家学,刻苦学习,以及他青壮年时期投身革命队伍的戎马生涯和在工作中无创不特的创造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要学习胡铁生先生铮铮铁骨和书法一致的高尚风格,那些靠官员身份挤入书协的领导要向胡老学习,他才是有资格当书协的领导的典范,他创造的胡体书法,别具风格,代代相传。

赵丽宏:胡铁生先生独创的书法体,已成为上海的文化象征。他的字是有风骨,有人格魅力的,独具风采。他创造的胡体与众不同,个性强烈,我仔细看过《胡铁生书画篆刻》选粹,从这本集子中我看到他的字想起了很多古人,我感到胡体受北碑、颜体赵之谦的影响很深,篆字有金农的风格,也有三国东吴大书家皇象篆书的风格,也有琅琊台的石刻艺术在其中,从这本厚重的集子中能感受到,胡老从小就有临碑帖的深厚功力。这为他日后的融会贯通与众不同打下了坚实基础。他是老革命老干部中很少有的极具个性的书法家,他的篆刻和国画也有很深的造诣,篆刻作品有自己的气息,每一刀都仿佛在写篆字一样,下去就成,很少有修饰,难能可贵。我认为,胡铁生先生在骨子里,在本质上就应该是一个大艺术家、是个文人。如果他没有参加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没有繁忙的经济领导工作,我想他的艺术可能会更上一个新的高的境界。他的艺术生涯中的几次提升,都是在静养,或者靠边站,或离休后出现的,像他这样极具个性的艺术家使我想起了一位古人,李白的《江上吟》诗中对句“屈平辞赋悬明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大意是:屈原的诗同词赋代代相传,如同明月熠熠生辉,楚王建造的小榭楼台却都已经零落倾颓,成为遗迹商丘。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永远活在我的心中,而胡老作为一个能创造一种书体的伟大的书法家,他的艺术比之于他的官员身份更有生命力,更有价值,他的书法也如同日月般熠熠生辉,流芳百世。

富华:胡老比我大14岁,是前辈,老大哥,他是山东来的上海干部中出类拔萃者。我是画国画的,我自己有深切体会,扛枪杆子的要再拿笔杆子并有所建树,谈何容易啊。胡老的书法有自家风格,气势很大,我看没有像他那样枪林弹雨出生入死过来的人,很难写出像他这样大气磅礴,凝练遒劲的书法体。他的篆刻既有传统也有创新,一手写意国画,能全面发展,实在不是容易的事,他在军事、经济、艺术三个领域都有突出的贡献,应为他专门写一本《胡铁生传记》,除了他的革命生涯外,应在书画篆刻艺术方面重点描写他。

张森:我和胡老有20多年的交往,接触很多,胡老创造的个性独具的“胡体”书法,为中国的书法史贡献了一种新书体。尤其令人敬佩和感动的是,他在靠边站期间,在离休后进入古稀之年,在书法篆刻方面所下的钻研功夫比搞专业创作的人花的时间和精力还要多,因此才能有今天这样高的艺术成就。胡老的字,不用看签名,一眼就能看出是他的字,他自创字体,这对大多数书法家来讲是做不到的。字是人格化的体现,胡老自撰对联“笔有风骨,字俱情操”,就是胡体字的真实写照,确实字如其人,胡老吸收优秀传统的碑帖,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写字对胡老来讲是一种爱好,他写招牌从不收人家钱,刻章也是爱好,对艺术是真诚的喜爱、追求。我仔细看过他写的千字文,76岁的老人一口气写完1000个字,无一懈笔,无一率笔,长篇书写仍气贯首尾骨力不衰,结构严谨书墨酣畅,没有扎实的传统功力是根本写不出来的。胡老不为名利,酷爱艺术,对艺术是真诚的热爱。什么叫艺术,能留下来的才是真正的艺术,胡老的书体就是能留得下的艺术,他就是最好的榜样,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沈善增:胡老的书法风格我很喜欢,我写了一幅对子:“刚柔秀拙融铁笔,贤明淳朴道长生”。实际上他创了一个流派,创一个流派很不容易。胡老的独特风格,非常鲜明,他的字模仿很难,可以学得像,神韵却达不到,神韵的学习是很难的。他将行楷用到魏体中去,刚柔相济,魏碑的庄重、水的柔、山的刚,很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不只是形式上的结合,一定有自己的文化底蕴,难能可贵。一般的人难以把握其中的神韵,这是一种长时间实践、摸索、钻研的过程,他把绘画构图的技巧和原理用到了书法每一个字的比例结构中去,把碑和帖完美地结合起来,在看他的字时很难看出是碑还是帖的,若干年后临他字的人会越来越多,他创的这个字体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文化内涵,一般人很难把握他的书法神韵,用作店招、指示牌及公共场所相当好看,这种字体终将形成一个流派,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愈会显出他强大的生命力。

褚水敖:胡铁生先生的书画篆刻,我醉心已久。尤其是他的书法作品,因为远宗秦汉六朝,而又自辟蹊径,独创高格,在中国现当代书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我年轻的时候就有幸观赏过他的许多作品,曾经深受震撼;最近又以仰慕之心,欣赏《胡铁生书画篆刻选粹》和《胡铁生千字文墨迹》。经过仔细揣摩,真是浮想不断,觉得胡铁生先生以铁笔纵横一生,他留下的墨宝弥足珍贵。借鉴这铁笔所创造的独特风采,对于当今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需要学习和研究、继承和宏扬的“胡体”精华,有许多方面,我认为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面,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就是:势。在中国书法史上,“势”的概念居于至高地位。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有云:“古人论书,以势为先。中郎曰‘九势’,卫恒曰‘书势’,羲之曰‘笔势’。”“势”从词义分析,本有两义:一是文体,二是气势、力量、形态。就书法而言,特指业已达到的或有形或无形的形势与力量。综观胡铁生先生的书法作品,尤其是他的魏书,我认为最夺人眼球迷人心魂的即是“势”的第二义:作品的磅礴大气,一种排山倒海的非凡力量,一片云蒸霞蔚的天然气象。《胡铁生千字文墨迹》的“出版说明”说得好:“其独到的胡体魏书,魄力雄强,气象浑穆,非一石一碑所能,人称先生书法:似千军万马严阵以待,又如豪杰搏战气贯长虹:令人奋发,令人向上。”这段话既形象又准确地道出了胡铁生书法的特点与气势,从最本质的意义上,揭示了“胡体”书法之所以能够荡人魂魄的原因。

“势”所呈现的形态以及所显示的力度,贯串其中或渗透其里的,其实是与“势”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字:气。所谓“气势”,有气才有势,气满则势雄。气满势雄,合起来便气势逼人。书法亦然,“胡体”尤其。随意翻阅胡铁生先生的书法作品,你立即会感受到这种沛然莫之能御的逼人气势。比如《胡铁生书画篆刻选粹》所载“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八个大字,是胡铁生先生为纪念上海解放四十周年所书。这八个字无论是每个字的结体运笔,还是整体的章法布局,无不显现雷霆千钧之力与冲云破雾之气。夸张地说,若论魏书气势之雄,舍此而谁?欣赏胡铁生先生的书法作品,必然会想起我们当今的书坛。我们不能不遗憾地看到,处处充满喧闹与浮躁的社会生活,也在我们当代的书法作品里打上了烙印。这烙印的标志之一,是许多作品流露出不正之气。这不正之气在胡铁生先生的铁笔之势面前,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令人叹息的软弱无力,作者应该感到羞愧。我在想,如果当今一些名不副实的书法家们忽然惊心,幡然有悟,能够从胡铁生先生的铁笔之势里汲取经验得到力量,那么,我们今天的书法艺术不是更有发展繁荣的希望吗?

管继平:我观胡老的书法,受北碑、魏书的影响很大,篆书受天发神谶碑和秦朝李斯篆字碑的影响非常大,行楷书笔势与赵之谦有些相似,并有颜体和北碑的身影,赵是南方人,字较秀气,胡是北方人字更雄强。胡老在八九十年代,在书法界能做到遗一时之风,是非常了不得的。他书法的功力,犹如一首唐诗中形容小李广射箭的神力,“没在石棱中”,如果没有童子功,线条绝不会如此厚重,并且非常扎实。我认为一个书家,形成风格,不是随随便便的过程,他一定有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看胡老的字一看就能感受他有很扎实的童子功,从他的大事年谱中能看到六岁即在严父的指导下练习书法,持续21年后,弃教从军奔向抗日救国的战场。我们练书法的都懂,持续不断的21年的碑帖童子功,为他日后成为开宗立派大师级的人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沈嘉禄:胡铁生先生虽然离开我们多年,但他的书法艺术是中国人的一笔宝贵财富,更是上海的文化财富,应该整理好、研究好、运用好,发扬好。在上海盖一幢楼、造一座桥很容易,但要出一个胡铁生不容易!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文化环境、个人天分及自身努力加上风云际会等综合因素造就的。我建议将胡体字归集,寻找专业公司做成电脑字模,像宋体颜体柳体舒体一样在设计中运用,造福后人,呼唤更多的书法家涌现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

多年前曾看过上海电视台为胡老拍摄的专题片,印象最深的有一个细节,胡老的家门口搁着一块金砖,好像是清代乾隆年间的那种,90厘米见方,乌黑沉郁,皮壳温润,胡老每天上班前总要在这块金砖上用清水写字,时间富裕就写半小时,时间紧张就写几分钟。然后再出门上班,天天坚持不断,这就是千百年来中国的艺术精神,也足见一位令人敬佩的高级干部对中国文化的崇敬。后来我的住房条件改善后也想买一块金砖,跑到东台路古玩市场,在一家大的古玩店里看到堆着数十块,也相当不错,问了价钱,400元一块,我也买得起,但老板说,这批金砖都被日本人买走了。我一听非常失望,我觉得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我们的文化载体正在流失,我们的文化精神是否也在丧失?我再谈一点,改革开放后,上海恢复了许多老字号,还有些受影响的店招也要恢复过去的名号,以书法的形式强调店招就成了时代的需要,胡老在上海是题店招最多的一位书法家,相当的多,而且风格特征鲜明,老远一看就知道是胡老的手迹,神完气足。这是一种富有时代性、标志性和金石气的书体,非常适合书写成招牌,端庄、稳健、遒劲、大气,为上海这座城市增添了文化色彩。那时人们常说深圳是文化沙漠,但我在深圳看到他们非常重视店招,都是请全国著名的书法家写的。就这一点,不能说它是文化沙漠吧。而反观现在,我们上海的店招,越来越洋化,越来越多地使用电脑字库里的字,书法家的印迹越来越少了。店招是一种文化形态,是城市的底色和文化品格,希望有关方面重视。再比如现在上海是全国地铁线路最长的城市,每个站点都有站名,有些站名是请书法家写的,但没有落款,公众不知道是谁的手迹,更多的站名还是用电脑字库里的字,放大后在墙上一挂,缺少个性和文化含量。建议市建交委或地铁公司综合考量,分别请一位书法家来写一条线路的站名,这样就可以在公共空间里展现十多位有代表性的书法家的艺术成就,也可让公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国书法艺术的熏陶。

谢春彦:胡铁生先生是我们非常值得怀念的前辈。他的名字“铁生”,他参加抗日后有过长期的军旅生涯,的确是金戈铁马,他的书法在文化上表现出来的风格,可以用“苍茫劲健”来形容。写字的人很多,但有自己风格的却很少,有的所谓“有风格”也有欺世之嫌,而胡铁生却是典型的独具风格的书法家,是开宗立派的。一个城市不应忘记在文化上做出过贡献的人,胡铁生先生有多方面的艺术兴趣,在艺术上怀有理想,有劲头,有追求,《美化生活》杂志也是他超前的创造,在当时是超前的思想极为解放的,在后对输送美的观念、新的生活方式起到了很大的宣传作用,在当时《美化生活》是非常有影响的非常了不起的杂志。他敢于超前和敢于创新不单在书法艺术上,在他领导下的手工业局下的企业,曾有过许多在全国首创之后各省市随之效仿的故事。还比如陈丹青的恩师木心(孙牧心)出国前在工厂的最底层,就是胡老最早发现并提携重用的。

葛红兵:我看胡老的书法,可用“凛秀”两字形容,这其中既有北碑金石气的高贵,掷地有声,又有南方的秀气,丝绸般的柔,在书法上这两点的结合是难度极高的,胡老却完美地做到了,令人敬佩,赞叹。他把对艺术的追求,与现实的人生工作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是一种人生境界。对我们晚辈,有三方面值得记取:一,字如人,在练字时把心练好,把人格练好,反复体会自己的内心,体会自己的性格,性格若能南北相融,刚柔相济,可能会产生像胡老那样的字。二,对美的追求,对个性、风骨的追求,字练到最后应以风骨见长,胡老确实是字俱情操,笔有风骨,晚辈应认真好好学习。三,胡老当年题写那么多的招牌,全免费,我听后很震惊,他是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是人民的艺术家。学习胡老,要用超然的超越的超功利的态度对待艺术,这样才能有出息。

唐天源:我曾仔细认真拜读过《胡铁生书画篆刻》选粹,从胡老的大事年谱中我看到他6岁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书法,直至27岁投笔从戎参加八路军。中国书法是很重视童子功的,胡老在书法上能有如此大的成就与他深厚的传统功力是分不开的。胡老一生勤勉笔耕不辍,即使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也抓紧时间练习书法,同时广泛涉猎,在绘画、篆刻等多领域均有不凡造诣,终能达到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的艺术境界,成为开宗立派的书法大师。

许思豪:胡老是我最敬重的一位老领导老艺术家,我每年去福寿园,一定给胡老献上花,在他的铜像前我会站很长时间,会想起许多往事。他对艺术的追求是真诚的,从不计较所谓的“书法界的职务”,现在陕西有68个书协领导,真该好好学习胡老的榜样,学习他热爱艺术、攀登艺术高峰的干劲和恒心。作为艺术的追求,作品最后是要拿给历史看的。

蔡天雄:我在工艺美校做学生时就崇拜铁老,他当时称赞了我几句。我作为上海工艺美术大师的任命,离不开铁老的推荐。从铁老身上看到人格魅力,我永远铭记在心。他不求名利,只讲无私奉献,我们不但要学习他书法创作中的创造性,还要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高尚人格。

郭晓瑜:胡铁生伯伯是我叔叔(西泠印社常务副社长郭仲选)的挚友,当年我叔叔介绍我见胡伯伯时讲:你胡伯伯是我们西泠印社的顾问,像他这样有真才实学的老干部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顾问,郭沫若用“铁画银钩,古为今用”八个字高度概括赞扬胡老的书法篆刻艺术,胡老在书法中将“铁画(刚强)银钩(柔美)”的完美结合达到了一种很高境界,他独创的书法体是能够留下来并世代传下去的。能够留得下来的、有积极意义、有传统并能继承发展的,才是好的优秀的艺术品。

卢津源:我十几岁时和胡老住一条街,对门,他是我从小仰慕的老革命中有文化的老干部,我和他的小儿子胡晓申从小一起长大,一直是很好的朋友。七十年代中期我才10多岁,那时晓申在部队当兵。1975年夏天时我在外面乘风凉,胡老把我叫上楼去,让我帮他拖宣纸,帮他磨墨,闲谈中和老爷子讲到古代诗词,说东道西。从此他经常叫我去他书房,一边磨墨写字,帮他拖宣纸,一边聊天。他对我很好,是慈祥的长者,智者。我叫他胡伯伯。有一天他送给我一件书法(隶书),题款津源小友,嘱我好好学习,将来会有出息的。1980年代我已下海,有一天老爷子又送我一幅篆书:“泉源”;旁边题小字的句书是知识的泉源,嘱我做生意不要忘记多读书,多提高。九十年代又嘱晓申送一幅胡体“悟道”给我,当时不太理解,今天想起来“悟道”二字,意义深远,回过头来,九九归一。以我看铁生老人的书法,他写碑贴,对碑贴是有继承、有发展的。我有一个当代博物馆,我经常对年轻人讲,什么叫继承,继承是衣钵,更重要的是发展,发展才是文化的出路,如果不发展文化就会被淘汰。看胡老在魏碑、篆体上有很大的发展和突破,大家称“胡体”字。他在中每天写字量是很大的,据我所知每天几千字以上。我去胡老家的次数太多,每次去都看到他不是在写字就是在刻图章,他有一方常用章“自有我法”,此“法”一指规矩,二指破法,即进入到更高一层的化境,此为不求与道合而自然会于道。从他独创的胡体字来看,确实体现并达到了“自有我法”的境界。他是我一生中最敬重的老革命,最尊重的艺术大家,直到今天我每年去福寿园给父亲扫墓,进大门的第一件事先给胡老爷子胡伯伯鞠躬并献上鲜花,他老人家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永远是我们后代学习的楷模。

篆刻考察报告篇6

英特尔在宁项目取得丰硕成果

1月14日,南京市长季建业先后会见了英特尔全球副总裁、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方之熙一行和美国梦工厂首席执行官卡森伯格一行。英特尔支持的中国并行计算中心与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签约。2009年10月,再次回到祖国的方之熙,领导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的工作,前瞻性地和政府、高校、企业积极展开了多方位的合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季建业表示,南京将全力支持中国并行计算中心项目发展,希望美国梦工厂和南京展开多层次合作,联手南京企业在宁打造大型文化主题游乐综合体。市领导罗群、陈刚分别参加会见。

(南京市侨办综合)

侨商庄克服当选南京市政协常委

在刚刚闭幕的南京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市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南京盛世环宇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克服当选为常务委员。南京市侨商会成员单位中,还有南京侨鸿国际集团董事长傅伟、南京金轮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裁王锦辉同时当选列席委员。

多位侨商的当选,充分体现了南京市对侨务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侨商群体的关心,反映出南京市侨商在参政议政方面、在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和地位日益提高。(徐 静)

苏州市侨联联合市交巡警支队开展文明交通倡议活动

1月6日,在新交规正式施行之际,苏州市侨联联合市交巡警支队,共同启动“传递侨界正能量,共筑和谐新秩序”文明交通倡议活动。苏州市侨联代表全市12万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向广大苏州市民发出倡议:做文明市民,行文明交通,让苏州真正成为美丽天堂、幸福家园!

活动期间,由侨界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市侨联工作人员、市交巡警支队民警共同组成宣传小组,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新交规讲解咨询,举行签名活动等形式,呼吁广大市民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共同创造和维护安全有序、和谐畅通的交通环境。(言 群 周 红)

侨企润和软件上榜中国潜力上市公司100强

1月9日,《福布斯》中文网在上海其2013年中国潜力上市公司100强榜单。南京市的润和软件、三六五网和新联电子三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侨资企业润和软件排在第20位。

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主营业务是为国际、国内客户提供专业领域的软件外包服务,致力于打造专业化软件外包高端品牌。公司以南京为总部及开发基地,在日本东京、美国波士顿、硅谷、新加坡设立了海外控股子公司,在北京、西安、上海、杭州、武汉设立了国内分公司。2011年其主营软件开发和外包服务的销售收入达2.34亿元。公司入选《福布斯》“2011中国潜力企业榜”,并于2012年7月18日上市。(颜军海)

镇江市华商会3人获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

1月21日,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九批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结果揭晓,经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和省财政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镇江市华商会3人获得资助。

此次镇江市共有7人获得资助,其中经市侨办积极推荐争取,华商会佳英特(镇江)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技术总监张美杰、江苏安德信超导加速器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张力平和镇江江大泵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丹青等3人获得资助。入选项目涉及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装备制造、海洋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等领域,共获得资助27万元。(张伯华)

刁伯辉先进事迹入编《领导干部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侨眷刁伯辉同志曾是扬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和宝应县“感动荷乡·十佳共产党员”。退休后,他一直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先后帮助18名贫困学生、9名重症病人、3名特困老人、2名下岗职工,累记经济资助达12万多元。

最近,刁伯辉同志的先进事迹被《领导干部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收录,该书由中共中央党校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编纂。此文成为此次扬州市唯一收录的作品。

(扬州市侨办)

溧阳市侨办一提案被政协评为优秀提案

溧阳市侨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谋发展之道,建有据之言,献务实之策。在元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溧阳市政协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市侨办耿伟主任《关于加强对海外来溧高层次人才创业融资平台建设的提案》,被政协溧阳市委员会评为优秀提案。 (徐 京)

张家港市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建言提交提案

在1月5日闭幕的张家港市人大第十三届二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二次会议上,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踊跃建言献策,并认真撰写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共提交代表建议、政协提案9份。

目前,张家港市有侨界人大代表2名,政协委员16名。市侨办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代表、委员参加各种调研活动,鼓励撰写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积极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市人大代表、侨办副主任姜嵘提交了《关于对市派镇级学校教师同样实施支教补贴》的建议,侨界政协委员凯洋生物科技董事长温尧林提交了《关于吸引张家港籍高层次人才回归并以才引才》的提案。 (张家港市侨办)

苏州吴江区2012年“姑苏领军人才”达12人

继2012年上半年吴江区共有6名高端人才入选2012年第一批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之后,最近苏州市人民政府再次发文确定今年第二批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吴江又有6名在生物、光电缆、新材料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入选。他们将获得相应科研资助,按政策享受到较为优惠的人才待遇。

6名新晋的“姑苏人才”分别是王焱、蒋小强、王俊莅、吴澄、高鞠、施政辉。至此,吴江区范围内共有12人成为带领苏州创新创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领跑者,吴江区入选苏州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的人才总数已达28人。

(吴江区侨办)

西城岚湾社区组织归侨参观新农村建设

去年12月5日,南京市鼓楼区西城岚湾社区“侨友之家”组织社区归侨侨眷前往该市江宁区世凹桃园参观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

世凹桃园坐落于牛首山下,园内道路平坦、绿树成荫、花香四溢,融山、水、林、居为一体,营造了春桃、夏荷、秋桂、冬梅,“四季有花开、步步有风景”的景象。通过参观学习,归侨侨眷进一步开阔了思路和视野,树立了共建幸福社区的信心。

(鼓楼区侨办、西城岚湾社区)

近来,江苏软件园以江宁区紫金(吉山)特区为核心,采取重点区域招人才、海外机构纳人才、信息平台揽人才、重大项目觅人才等多种方式揽才引智。他们组织精干力量赴美、英、中国台湾等地开展“双招双引”活动,建立海外引才的长期稳定渠道;组织人员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紧密联络。至目前,园区累计入选“321人才计划”6人,力争引进领军型创业人才20名。(薛 琼)

1月17日下午,南京市侨办主任朱晓煜一行来到锁金村街道走访慰问98岁高龄的归侨態文愈,并送上慰问金,锁金村街道统战员宋兴平陪同走访。

今年98岁高龄的归侨老人態文愈自1953年归国后成为南京林业大学一名森林生态学专业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南竹北移”、“竹材丰产”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于1990年12月荣获“国际林联工作突出贡献奖”。(锁金村街道)

1月10日上午,苏州市侨办副主任王哲莉在吴中区外侨办、苏苑街道和宝带社区领导陪同下,走访慰问了90高龄的老侨眷夏承燮,向他和亲属表达了新年的祝福,向他们旅居海外的亲友们转达节日的问候,欢迎他们与侨务部门加强沟通联系,有机会回苏州参观考察。(张 辉)

1月10日上午,香港国际书法篆刻学会会长吴任拜访无锡市侨办。市侨办主任何巧凤向来访嘉宾介绍了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和侨务工作开展情况,并就开展侨界文化交流进行了商谈。

吴任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入选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篆刻艺术展、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等,多次在全国及海内外书法篆刻大赛中获奖。

(无锡市侨办秘书处)

1月17日,镇江市华商会副会长、市侨办副主任崔海柱率华商会秘书处一行走访调研本会副会长单位江苏泰茂担保有限公司。崔海柱听取了总经理魏惠晓对公司2012年运营发展及2013年投资设想情况的介绍,与董事长、华商会副会长余惠芳女士围绕公司、商会下一步发展等工作进行了交流,初步达成由江苏泰茂担保有限公司和江苏大学共同主办两场管理及投资讲座事宜。

据悉,江苏大学在江苏泰茂担保有限公司设立MBA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管理及金融专业人才。(张伯华)

篆刻考察报告篇7

理解传播媒介时需要对传播媒介与传播符号、传播形式、传播载体、传播渠道进行一定辨别,即认识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传播媒介与传播符号、传播形式、传播载体、传播渠道的区别在于:首先,传播媒介有别于传播符号:符号是指表达或负载特定信息或意义的代码或手段(如语言、文字、记号等),而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其次,传播媒介不同于传播形式。

传播形式是指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用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如口头传播形式等。一种传播形式可以动用不同的媒介,如大众传播形式中的媒介就有杂志、书籍和报纸;而一种媒介也可以服务于不同的传播形式,但传播形式表明的只是传播活动的状态、方式和结构,而传播媒介显示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实体;第三,传播媒介也有别于传播载体。在传播学中,载体是指某些能传递信息和负载符号的形式或物质,包括符号和媒介两种。传播媒介与传播载体在概念上是种属关系,传播载体是包括符号和媒介在内的大概念,传播媒介是隶属于传播载体的小概念;最后,传播媒介还有异于传播渠道。在传播学中,渠道是指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各种通道,如人际传播渠道等。不同的传播渠道需用不同的传播媒介相配合,而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定型。

从传播媒介的角度看,文学传播与新闻传播的很大区别在于:传播新闻的媒介是比较固定的9和专门的,而传播文学的媒介则呈现为多样化。其主要原因在于文学有时本身就是传播的媒介,而新闻不具备这方面功能。此外,文学传播中,更多的是传播媒介与传播方式往往表现为交叉关系,而很难明确进行分别。从这样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传播文学的媒介与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甲骨文是中国原始文学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广义的文学。在这个意义上,龟甲和兽骨是文学的媒介。甲骨文产生于三千多年前的殷代后期,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当时人们尊尚鬼神,遇事占卜。他们把卜辞刻在龟甲和兽骨的平坦面上,涂红色以示吉利,涂黑色标示凶险。这些文字均以刀刻成,大字约一寸见方,小字如谷粒,或繁或简,非常精致。它们经过几千年沉睡,直到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才被发现。发现地点是河南省安阳城西北五里处的一个村子,那里是当年殷商第20代国君盘庚的故都。是年由于洹水决堤,冲出许多甲骨,人们先是以之为龙骨,用作药材治病。翌年,商人王懿荣对这些甲骨发生了兴趣,他赶到河南收集了许多,带回去研究。后来,刘鄂又继续收集,达到五千多块。于是,便有一些学者将其定名为“甲骨文”。古文字学家对十万余片中的甲骨文进行研究,发现骨甲文字的结构已由独体走向合体,有了形声字,已经成为成熟的文字。在四千六百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被辨识出的约一千七百多个。从甲骨文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看,甲骨文主要是用来记录祭祀、征伐、狩猎、田渔、畜牧、丰稔、出入、疾病、风雨等事宜,有的还涉及经济状况、社会组织与人事等。

这些文字的组合带有文学的性质,因此,龟甲和兽骨可以看作是较早的文学媒介。与此相近,有的民族原始文学是写在泥上,或刻在石头上,这样泥与石头也可视为文学媒介。跟龟甲和兽骨这一媒介相关的还有“典”、“册”问题。从书的角度看甲骨文,这种“书”是否成册,是目前尚待研究的问题。《尚书·多士》云:“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一般认为其中的“典”、“册”,与后来的“简策”之“策”相同,当时刻有卜辞的龟甲骨多是成册的,这一点在甲骨文的出土实物知识得到证明。今人董作宾在《安阳发掘报告》第一期发表的《新获卜辞写本后记》说,他发现了刻有“册六”的龟版,并有穿孔,并认为在殷代可能就有许多龟片串连成册了。又小屯乙编四五二八片,记事刻辞有“三册,册凡三”五字,亦是记龟册的数目。由此可知,殷代之时,为了便于保存及查检,就把相关的刻有卜辞的龟甲兽骨连成册。这种册,自然不同于后来的册叶装,只不过是串连起来而已。因此可以把这种串连成册的甲骨文,称为我国最早的书,或亦可称为龟甲兽骨之书。但因其尚属于档案性质的东西,还不能等同于后来的正式图书,所以可将其视为我国正式图书出现以前的先驱形式或图书的雏形。

这种形态的图书,一直流行到周代初期。《史记·龟策列传》云:“至周室之卜官,常宝藏蓍龟。”《逸周书·史记解》亦云:“龟册是从。”这都是记周代之事。到周代后期,才被其他形态的图书所代替。这也是一种基于龟甲和兽骨的文学媒介。

青铜器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还叫青铜书,其媒介是青铜器。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它们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其中也有夸张、修饰或想象的成分,因而带有特定的文学性。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而变化多样,字形也更加丰富了。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很具有代表性,其铭文共32行,497字(一说492字),是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最长者。《毛公鼎》铭文的字体结构严整,瘦劲流畅,布局不驰不急,行止得当,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

此外,《大盂鼎》铭、《散氏盘》铭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与甲骨文相类似,金文亦为广义上的图书,指刻或铸在青铜器的铭文。它最早产生于殷代后期,一直延用到西汉。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这些文字,在汉武帝时就已被发现,当时有人将在汾阳发掘出的一尊鼎送进宫中,汉武帝因此将年号定为元鼎元年(前116年),以后金文又陆续被发现。宋代文人欧阳修、赵明诚因为善书,而都对金文作过研究和记载。

作为青铜书载体的青铜器主要有食器、酒器及其他生活日用器皿。贵族们为了长期保存文10件或永久纪念重大事件,就用青铜铸造一种器物,将文字刻或铸在上面,常用的鼎、钟、盘等都是其载体。商代青铜器的刻辞很少,到周代就逐渐增多。青铜铭文的字体,前期接近甲骨文,后又用“籀文”,又称“古文”或“大篆”;最晚的用“小篆”或“汉隶”体。青铜铭文,虽然不能算作正式文学,但因其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学价值也被后人视为关仪的文学。

石在许多民族较早的文学里,都发现过石刻的作品,或者叫石刻书、石刻文。先秦时,我国就出现了刻在石头上的作品,这也是我国古籍的一种特殊形态。因为缺乏实物证据,它出现的最早年代已不得而知。流传到现在的石刻,以秦国的石鼓为最早。其上刻有四言诗句:“吾车既工吾马既同吾车既好吾马既宝”。秦国石鼓共十个,唐初在今陕西凤翔县发现,后历经迁移散聚,到1958年,这些石鼓全部陈列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旧箭亭内。这种刻于石上的短文,严格地讲不能算作文学,但从关仪的文学角度,也可笼统地称为石头文学或石头之书。

我国石刻书的正式产生,是东汉末年的“熹平石经”。它由著名学者蔡邕书写。该工作从灵帝熹平四年开始将《易经》、《书经》、《诗经》、《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六经刻于石碑上,于光和六年告成。因是刻在石上的儒家经典,故称为“石经”;因始于熹平年间,又称“熹平石经”;又因用隶书一体刻成,后世称为“一字石经”。后经多次搬迁而遭到损坏,现只有残石存世。“熹平石经”的刻立,对后世影响极大,于是又出现了多种石经,比如《魏石经》。它由著名学者、文学家嵇康等书写,刻了《尚书》、《春秋》、《左传》部分。

因其刻于正始年间,又称为“正始石经”;又因用古文、小篆、隶书三种字体刻出,故又称“三体石经”。“熹平石经”后遭损坏,现只有残石拓片行世。与之相近的是《开成石经》。该经刻于唐文宗开成二年,共含十二部儒家经典,由郑覃以楷书写刻。现完好地保存在西安市陕西省博物馆碑林中。此石经影响较大,五代监本《九经》即以此文为底本雕印。三是《后蜀石经》。该经刻于五代后蜀广政元年至二十八年,包括《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孝经》、《尔雅》、《论语》九种经文,还刻了《左传》的前十七卷。

此石经到宋末时全部被毁,其大略见于明清人的考述中。五代后,还有《北宋国子监石经》、《南宋高宗御书石经》、《清乾隆石经》。前二者均被毁坏,后者还完好地存立于北京。石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当它被运用作媒介,就造成一种特有的文献图书形态,是我国古籍版本的一种特殊类型,在这个意义上,石也就成了文学的媒介。

写本文学的媒介写本,是指用笔写在不同书写材料上的书。这是自周代至唐末五代我国古籍和文学文献的主要形态。包括以下种类。竹竹写本,即用笔写在竹简上的书。为补甲骨卜辞、青铜器铭文阅读与使用上的不便,从周代末期,开始以竹简为书写材料。用墨在竹简上书写的书叫“简策”。以往有人认为简策书是用刀刻或用漆书写的,从大量出土实物可知,这是一种误解。古代所谓“漆书”之“漆”,是指墨黑如漆,而不是用漆所写。所言“刀”,是古人用来在竹简上削刮错字的,而非指用刀在竹片上刻字。“简策”的形制是,一根竹片叫“简”,将许多简编连起来称为“策”。编连简一般用两道带,也有三至五道的。编带道数的多少,根据简的长短而定。其带有的用丝绳,有的皮带。用丝绳编连的简策叫“丝编”。晋荀勖《古文穆天子传序》云:“古文《穆天子传》者,太康二年,汲县民不凖盗发古冢所得书也,皆竹简素丝编。”《南史·王僧虔传》又云:“楚王冢书,青丝编。”均说明简策有“丝编”。用皮带编连的简策称“韦编”。《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简策是卷子装,即最前面的两简正面不书写,背面写上书名和篇名,这两根简习称“赘简”。

篆刻考察报告篇8

关键词:汉字;字形;字义;20世纪;现代设计;中华文明

中图分类号:H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80-03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地创造出来的,它是记录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特殊符号。现今,汉字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的载体,汉字的发展演变就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进步的历程。

20世纪,是一个世界文化相互冲击的时代,而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其他国家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在整个20世纪,现代设计理念在全球迅速崛起、发展。为了汉字字形、字义的发展更加适应我国的发展现状,就需要对其进行新的理念设计,而要建立完善的现代汉字设计字体体系,就需要设计者们站在更高的高度,并本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原则,对其进行合理地设计,引导汉字的字形、字义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古代汉字的发展演变历程

我国最古老的正式文字公认地是从甲骨文开始的,随着历史的变迁,我们可将汉字的演变过程大体归纳为“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虽然我国现今普遍使用楷书,但是我国的汉字仍是未完全定型的。

甲骨文是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被公认的我国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是古人刻在龟甲或是兽骨上的文字,大部分都是象形字,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而形声字,即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形成的,由表示意义的意思符号即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音符号即声旁相组合而形成的,大约只占甲骨文的1/5。

金文就是指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我们也称其为钟鼎文。相比较甲骨文,金文的文字象形程度更高,文字的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而金文应用的年代也很长,从商的早期到秦灭六国,约有1200多年,特别是,据容庚的《金文编》记载,金文的字数一共有3722个,而其中可以识别的就有2420个。

篆书,分为大篆、小篆,其中,小篆就是秦灭六国之后所统一的文字,是对大篆简化而衍变形成的。小篆字体优美,从古至今,一直都被书法家们所青睐。

隶书基本上是由篆书演变而成的,是对小篆进行的简化,把其圆滑的线条、笔迹变得平直、方正,从而提高了汉字的书写效率。

楷书就是现今我国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它是顺着汉字的演变历程演变而来的。与隶书相比,它更为简化,书写效率也较高。

此外,我国的汉字书写形式还有草书、行书等。对于草书、行书及楷书,现今人们还是比较了解的,也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用的字体。

二、现今我国传统汉字的发展现状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与基础,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象征,从公元4世纪开始,汉字就开始相继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等地区,并成为这些国家之间交流的共通语言及其自身的公用文字。而且,随着汉字在这些国家的传播,我国的法典制度、儒家文化等也相继传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方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于汉字的字形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改革,汉字的简化和书写的高效率为我国文化向外传播奠定了基础。但最近的几十年,我国汉字设计的工作者,对于汉字的字形结构、字形与字义的联系等方面所做研究和创新都比较少,而且20世纪又是一个世界文化相互猛烈冲击的时代,其他国家文化的传入,使得我国汉字向着一个不良的发展方向演变。比如说,离我们较近的日本,虽然西方文化对其冲击较大,但是日本的现代文字设计者仍然十分重视对于汉字的创新,且经常举行汉字设计的国际性设计竞赛,其汉字发展对于我国汉字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比如某些广告、包装上,其汉字的设计风格,带有明显的日本特色。

三、我国古代汉字字形与字义的关系

汉字是据义而构形的表意文字,古代汉字的造字原则就是根据汉字所要表达的意义来进行对其字形的构造。

最早的形象字,古人使用图画的方式而将所需表达的事物进行描画,反复使用,并将语言中的音、义联合起来,从而在长期的使用中形成了固定的形音义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具体物象的绘制已经不能满足古人对于语义表达的需求,我国的汉字就出现了在象形符号上添加上新的符号,或是单纯地采用符号来构造汉字的字形的造字的方式,许慎的“视而可识,察而见意”就是对这种方式的具体解释。

总的来说,汉字独特的根据字义来构造字形的方式,使得汉字的字形与字义有着直接的联系,我们单纯地从汉字的字形就能探求到汉字的字义。

四、汉字简化对汉字形义关系的冲击

我国对于汉字的简化,并不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从宋元以后,汉字就逐渐地被大量地简化,由于繁简字、异体字的存在,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汉字体系显得十分臃肿。所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就十分重视对于文字的改革工作,并开始了以简化字为主体的汉字简化、规范化的改革工作,这是我国汉字发展史上对其形体构造的一次大的改革,这次改革对汉字的形义关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比如说,我国某些汉字的楷书体原由很多部件构成,且这些部件之间还存在着某些的联系,但是当将其减少笔画,成为简化字时,它原先的字形所表示的字义已经不够完整了。比如“声”字,其原意是用手拿着小锤子,敲击发声,甲骨文的形体是由“磬”“耳”“口”来组成的,这些组成形象地表示了发音体和接受体及其字的意思,但是,在楷书体时,汉字已经演变成了“”,而现今就是“声”,仅仅保留了左上角,其他的部分已被隐去,要想真正地从字形上探求这个汉字的意义,我们只得经过几个阶段的推敲才能得到。

五、汉字的字义对于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作用

(一)可根据字义对字形进行辨别

在我国的汉字中,有4/5以上的汉字都属于形声字,汉字的形旁表明汉字的类别,因此汉字的形旁就为我们理解汉字的意义、辨别汉字的字形提供了积极的条件。

比如“干燥”、“烦躁”、“害臊(表示脸红的意思)”、“鼓(表示喧嚷的意思)噪”等,又比如,“脍炙人口”(脍指的是细小的肉)、“刽子手”、“市侩”(即指人唯利是图)、“大杂烩”等等。这些汉字的字形相似,但其意思却天差地别,所以,汉字的字义对于其字形的辨别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可根据生活常识进行逻辑推理,从而根据字义来对字形进行辨别

汉字是对人们生活的真实反映,是对生活经验的总结。有些汉字只需要我们结合生活实际,根据自身的生活常识,对其进行逻辑推理,就可以知其正误。

比如说,“鸦雀无声”与“欢呼雀跃”,它们都用麻雀的雀,这是存在一定的缘由的,麻雀都是叽叽喳喳地叫,且都喜欢一跳一跳的,所以这里用“雀”,形象生动;而“名声鹊起”,用的却是喜鹊的鹊,就是因为人们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三)根据汉字形成的意义来确定汉字的字形

我国某些词语的形成是具有某些特定意义的,它们可能是因为某个神话、历史故事,或是与某个地方、人物有关,这些都是汉字字形的构造因素。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汉字形成的特定意义来确定这些汉字的字形。

比如“名列前茅”,说的是古代的人行军打仗,前方军队如果遇到敌情,就举起自己的茅草给后方军队以警告,所以其不是“名列前矛”。我们常吃的“哈密瓜”,就是根据盛产这种瓜的地方――新疆哈密来定义的,所以不是“哈蜜瓜”。

六、我国汉字字体演变的基本方向

汉字作为记录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工具,其书写的速度就是连接汉字与汉语的重要的纽带。所以,我国对汉字进行改革的另一原因,就是要提高汉字书写的效率,使其呈现出结构形式的由繁趋简的演变方向,且在体现汉字书写效率的同时,还要保证汉字记录的准确性。

从篆书到隶书,再到楷书,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人民对于汉字的逐渐简化。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就命令李斯等人对汉字进行整理和改革,对大篆进行了简化,从而形成了小篆,并奠定了我国汉字的“方块型”的汉字结构基础。隶书就是由篆书简化而来的,它源于战国,但是隶书是于秦朝所孕育的。隶书的简化,是因为当时我国正处于战乱当中,因军事繁忙,为了快速地记录语言、提高书写效率,从而形成了这种比篆书更为简单、书写速度也明显加快的隶书。

由此可见,汉字在演变过程中,每一处的发展、演变都是当时的人根据自身的需求、社会所处的环境所进行的改变,凸显了汉字对于人的生活的实用性。

所以,对于我国现代汉字的设计,我们的设计者要本着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以提高汉字的书写效率为原则,且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对于现代汉字字形、字义的发展、演变,我们要提高自身的高度,给予其正确性的引导。

七、对20世纪汉字字形、字义发展演变的引导工作

(一)将汉字结构以形声化

汉字结构的形声化,就是指将汉字的结构从由以表意字为主体发展为以形声字为主体。早期的汉字基本是以非形声字为主要内容的。甲骨文时期,其非形声字约有4/5,而形声字仅占了单字总数的1/5左右。但是,到了小篆时期,我国的形声字却发展到了超过4/5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人民对于汉字的认识,不再是仅靠与物象的直接联系,而是凭借形音义来表示汉字意思的。形声体系的形成与完善是我国汉字构型体系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保证区别度的同时,简化汉字

我国对于汉字的改革可以提高汉字的使用效率,但是汉字是我国中华文明的记载工具,我们在简化汉字的同时,还要保证区别度。

如果我们对于汉字过度地简化,这会在无形之中降低字与字之间的区别度,给人们的阅读造成一定的障碍,而且同时,还会破坏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因此,理想的现代汉字的设计状态应该保障汉字之间拥有足够的区别程度,并且还能使得汉字的字形与字义的联系没有受到实质性的损害,在这些要求的基础上,实现我国汉字的简化。这就要求汉字的设计工作者在规范字体的时候,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才能保证自身工作的合理性、有效性。

(三)对我国汉字的设计进行规范

汉字的发展演变是具有一定的社会目的性的,所以汉字的创新要经过使用后社会对于这些汉字的认可,从使用再到社会的公认,这是汉字得到发展、演变的必经阶段,否则,其使用率将得不到保证,汉字不具备社会性能,其使用价值就会降低,同时社会如果对于汉字极具不认可性,就表明这个汉字设计得不合理、不科学。

所以,对于我国设计的汉字要进行严格的规范,才能使得这些中华文明的精髓可以真正地将中华文明精神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何清.浅谈汉字发展的一般规律[J].新闻爱好者,2008,(15).

〔2〕董新秀.字义分析在识记现代汉字字形上的作用[J].读写算,2011,(54).

〔3〕李宗梅,武新文.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形义关系的变化[J].学理论(下),2010,(08).

〔4〕张建徽.汉字字体演变的基本走向:书写效率的追求与抑制[J].文教资料,2010,(12).

〔5〕白淑然.从汉字结构演变透视汉字的发展[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0,(05).

〔6〕韦超现.从传统汉字看现代汉字字体设计的发展与创新[J].美术学刊,2012,(06).

〔7〕吕松一.试论汉字改革[J].群文天地,2012,(06).

上一篇:量房考察报告范文 下一篇:土场考察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