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的临摹(七)

时间:2022-09-21 06:14:45

古玺中的官玺较私玺大得多,制作手法也较粗犷。它们的章法较跌宕,是最能彰显古玺风格的形式。由于古玺的制作都带有一定的随机成分,在较大的印面中这种形式因素会较突出地表现出来,因此,对官玺的临摹应以意临为主。这类古玺章法跌宕,对比突出,宽容度大,可以有目的地对原印加以调整。对其线条或出于铸造而圆浑,或因年久而残损朦胧,都要注意见刀。至于古玺的字法,在临摹中要基本保持字形的准确。五大系古玺――秦、燕、楚、齐、三晋,其文字各有特点,各成体系,是不能混用的。要临好古玺,首先要对古玺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古玺临摹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其高古的气韵都应保留甚至强化,一旦将古玺刻得晚近,则俗气必出。

图1为齐系官玺“口口大夫玺”。图2是以古玺创作见长的赵明先生的临作。他将原印比较平和内敛的字势改为外拓的苍劲奔放,增粗线条,突出刀味,对字势进行调整以强化动感。临作对边框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使印面虚实对比更为突出。这是一方非常成功的临作,既得范印所长,又是自家面目。

在古玺印临摹中会遇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对残损的处理。古玺印距今大多两三千年,大多数古玺印有不同程度的残损,这也是古玺有特色的地方之一。临摹中应怎样处理残损呢?我们应该区别对待,对残损使原印增色的可临出,否则可放弃。在篆刻创作中,残损是营造作品氛围、表现金石趣味的重要手段,从学习阶段就有意识地领会残损技法及相应效果,对将来的创作非常重要。理性的残损决不是乱敲一通,其残点的形状、位置、程度都是合理且必要的。残损的三种基本形态点残、线残、面残在古玺印中都有不少例子,尤以点残为多。我们在临摹中可有意识地选择范印,尝试以制作法如击、凿、刮、磨等来表现,求得近似效果。在临摹汉印、流派印时,也有类似的问题,处理宗旨与古玺印相同。

2.秦印的临摹

这里讲的秦印包括战国秦系古玺及秦统一中国后的秦印。目前,考古及印学研究中还没有区分二者的可靠方法,加之二者风格的延续性与一致性,可以将其统一对待。

秦印形式上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带有界格。一般是每字一格,也有个别两字合占一格的合文出现。在制作工艺上,秦印多出于刻凿,线条坚实,生气凛凛,时出机趣。

秦印的临摹多采用意临形式,刻凿而出的秦印也有一定的宽容度和随机性,特别是在界格形式中,多种不安定的因素可以在界格的稳定包容作用中得到化解,所以秦印反而不宜刻得太工整。秦印临摹中,怎样表现率真的作风是一大难题,对原印亦步亦趋不行,设计太巧妙也不行。秦印中有不少歪歪得正的作品,险中见平衡,字法则均有一种拙态。可以这样讲,这种拙态塑造得成功与否是秦印临摹成败的关键。秦印的线条和《秦诏版》等秦金文制作方法相同,意趣相近,故而也可参看一下秦金文的字法、线条。在临摹中,用刀的爽劲与朴厚不可偏废。石上刻印,比原印见刀是应该的,但线条不能尖利轻浮,沉着之势不能失。

下面再来看两方秦印临作:

①秦官印“昌武君印”(图3)及其临作(图4)

这方临作在字法上对原印做了一些改动,如“昌”字多了一横以使字法规范,“武”、“印”也小有变化。初看效果尚可,但与原印相比较,临作太平了,字法的古味、拙味没了,徒具秦印形式。比较原印的“印”字上半部“爪”部疏朗,三斜笔分布均匀,下部则较密集,字内对比突出且有趣味。临作此字看似大同小异,但笔画摆平均以后,浅白无味,原印的意趣丧失殆尽。这是临摹秦印常见的毛病,应引起学者的重视。这方临作的线条也较软,偏锋较多,起收也太圆太肉。

②秦私印“侯蒙”(图5)及其临作(图6)

原印有一定的残损,线条形态也多呈尖起尖收,异于常式。这方临作从其线条特点出发,以求得线条虚实上的变化。同时,临作对原印不太合理的印边残损给予修正,较为成功。但这方印主要的缺点是在线条方面,古意有了,但不够饱满,有单薄迟疑之态,与秦印率真自然的线条有很大的距离。

3.汉印的临摹

汉印的总体风格鲜明,但内涵丰富,其典型样式有汉官印、汉私印、汉玉印、汉凿印、汉铸印、汉朱白相间印、汉鸟虫篆印等,每一类中又分若干小的类型,还有大量的偶然作品。面对这样一座艺术大山,确实需要习印者长期发掘。

汉印的章法较为工稳,其变化大都通过字法来调节。在临摹中可变化的余地不是很大。汉印的文字字法自成体系,称为汉印文字,是专门为方形印面量体裁衣而制。艺术价值非常高,而且讲究具体作品各自的统一协调,临摹中可变化的成分也不多。因而对汉印线条的理解与表现,也就成了临摹汉印(特别是初学阶段)的主要内容。

汉印的材质多为铜质,其余如玉、金、银也不少见,但不论何种,都与后世的软质石材有别,其线条不仅受材质的影响,更受制作工艺的影响,如铸印的浑厚凝练,凿印的坚实生辣,玉印的润泽优雅,鸟虫印的活泼流利。这些线条特征在刻刀、印石中的表现会有一些不同古印的质感,更见刀锋,更加隽爽,但也易流于单薄浅白。对于古印中的较模糊的虚的成分,一直是汉印学与表现的一个难点。如何用刀法来表现。的确棘手,不妨看看吴昌硕的汉印式制作,或可受到启发。熟练地表现出汉印的各类线条效果,应是临摹汉印的基本要求。

上一篇:《礼器碑》技法讲座碑帖临摹简述及《礼器碑》... 下一篇:“练习毛笔书法与识汉字\习汉文”是少儿素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