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07 12:12:22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篇1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医学影像学专业;磁共振;临床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022-02

随着医学影像设备的快速发展,影像学资料在临床医生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影像学人才,以满足医院的临床需要,国内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开设了医学影像诊断学专业。目前,医学影像诊断专业的在校课程设置已经非常成熟,各大医学院校对学生在医院影像科室的临床实习内容安排却差别很大。相对于影像中心的X线和CT设备,磁共振是近年来才应用到临床的新兴影像学检查设备,临床应用的时间较短,加上磁共振成像设备、成像序列及临床应用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学专业研究生在磁共振影像诊断的临床实习内容安排目前还是处于非常不统一的阶段,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化[1,2]。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科采用磁共振检查等待区检查前患者的准备、扫描间线圈的选择、摆放和患者定位、操作间检查序列的选择、操作及阅片室报告的书写四个阶段的规范化实习教学模式,在多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研究生在磁共振室的第一轮实约安排4个月时间:入科第一天首先由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负责入科培训,告知实习流程,告知学生不允许将任何铁磁性物品带入扫描间,入科换拖鞋。

第一阶段为实习检查等待区患者的准备工作,安排实习时间为1周:

1.接诊、登记、预约、排程并发放鞋套:掌握HIS系统预约、排程的操作步骤。

2.患者检查前的准备:磁共振检查是一项非常特殊的检查,需掌握并严格执行磁共振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杜绝一切铁磁性物件进入扫描间,这是保障医疗安全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点。(1)首先询问患者是否佩戴心脏起搏器、支架,身体是否有钢板等金属内固定材料,佩戴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绝对不能接受磁共振检查;(2)按照患者身体从上到下的顺序检查:义齿、首饰、手表、手机、钥匙、打火机、身份证、磁卡、腰带、胰岛素泵、电极、假肢、膏药及各类针。告知患者及家属将随身携带的检查禁忌症中的所有部件取下;(3)协助将轮椅、病床上的患者转移至磁共振室专用无磁检查床,杜绝轮椅、病床、氧气瓶进入扫描间;(4)用金属探测器检查无报警声方可允许患者及家属进入检查等待区。

第二阶段为实习扫描间患者的准备工作,安排实习时间为1周:

1.放置线圈。(1)掌握颅脑、四肢关节、脊柱、腹部、盆腔等常规检查部位所需要的线圈,根据检查部位选择合适的线圈,选择原则是形状及大小合适、最大可能地接近检查部位、患者舒适;(2)磁共振线圈是精密部件,要轻拿轻放,注意保护插头不要摔碰,注意连线不要卷折;(3)再次确定患者及家属无随身携带禁忌物品(尤其是心脏起搏器),将患者带入扫描间。

2.摆位:协助患者躺在检查床上,将检查部位放置在线圈中间,双手放在身体两侧(不要交叉),系上安全带。

3.定位。(1)掌握颅脑、四肢关节、脊柱、腹部、盆腔等常规检查部位的中心,把定位线定在检查部位的中心;(2)告知患者检查过程大约需要的时间、检查过程中会有噪音、检查过程中要保持不动、医务人员会在检查结束协助其下床;(3)为患者佩戴耳塞或耳机,将患者送入磁体中心,关闭扫描间大门。

4.检查结束协助患者下床,关闭扫描间大门。在与患者的整个接触过程中,要耐心、热情和细心,患者上、下床时要嘱患者小心坠床,患者行走过程中要嘱患者小心滑倒,防止患者坠床、滑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以确保保障医疗安全。

第三阶段为操作间学习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操作,安排实习时间为2周。目前国际、国内各大医院应用的磁共振设备主要是由美国GE公司、德国Simens公司和荷兰Philips公司生产,设备场强多为超导型1.5T和3.0T。

1.熟悉磁共振成像序列的原理及其临床应用。目前三大磁共振生产商开发的已经成熟应用于临床的成像序列主要有自旋回波序列和梯度回波序列。因为涉及到专利问题,各大磁共振设备生产商对序列的命名是不一样的,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这部分内容在校期间开设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和《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学》已经讲授过,实习的内容主要是各序列的临床应用,能够正确选择应用合适的成像序列来显示病变,这是获得优秀的、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以及能正确诊断疾病的前提。

2.熟悉医院应用的磁共振设备的操作:同样因为专利问题,目前美国GE公司、德国Simens公司和荷兰Philips公司生产的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操作界面差别是非常大的。因为每个部位磁共振检查的时间平均大约为10分钟,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患者要保持不动,所以要熟悉检查操作界面,保证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佳的图像来完成检查:(1)RIS系统调入患者信息,通过对讲机与患者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及检查部位,以防检查患者及检查部位错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2)选择成像序列和成像断面方向:科室将每个部位检查常规应用的序列已经存放在各个文件夹中,拖动常规序列至检查界面中开始检查。但是在检查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前面已经检查完成序列的图像随时做适当的调整,实现检查个体化,以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3)打印胶片:调节已经获取图像的黑白、对比,合理排班后打印胶片。

第四阶段为阅片室学习规范书写诊断报告,做出正确的磁共振诊断。

对于一名磁共振影像诊断实习医师来讲,学习规范的书写诊断报告是最重要的环节,安排实习时间为3个月。

1.掌握医院PACS报告系统的应用,包括患者的调入、图像的调阅和处理、报告模板的选择及建立、报告的书写、暂存及申请审核按钮;这部分内容可以安排在第一周,学生在已经熟悉报告书写的学生旁边观看、学习,同时完成报告与胶片的装袋工作。

2.掌握颅脑、四肢关节、脊柱、腹部、盆腔等常规检查部位的磁共振报告书写规范。在诊断报告学习阶段,带教教师结合PACS系统及PBL教学法来完成[3~6]。(1)填写检查部位、检查方式、检查序列及断面位置;(2)书写病变的MR影像表现:包括部位、数目、信号、大小、毗邻及强化方式等;(3)形成MR影像诊断结果,包括肯定性诊断、可能性诊断、否定性诊断。

3.掌握报告书写流程。(1)调入并核对患者信息、调阅患者申请单查看患者临床资料(需要时可以借助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查看患者的详细病情资料)、查看患者的历史信息(包括各种影像学资料及病理资料),时刻牢记影像诊断与临床、病理密切结合的原则;(2)调阅患者图像、按照报告书写规范录入报告文字;(3)暂存报告或申请审核;(4)审核医师签名,严格执行报告审核制度,报告必须要取得主治医师以上医师的签名后方可装袋、发放;(5)发放报告单及胶片,患者或家属在登记本上签名。

最后,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磁共振影像诊断医师,还要熟悉磁共振相关伪影的原理及避免、减弱方法。这部分内容在校期间开设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和《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学》已经讲授过,实习的内容主要是认识常见伪影在图像上的表现,并掌握避免、减弱伪影方法,这对提高图像质量非常重要;熟悉磁共振相关伪影在图像上的表现,才能准确识别伪影假象与疾病,取得正确诊断。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完成的。

总之,医学影像学专业的研究生在磁共振室的实习内容包括检查室等待区检查前患者的准备、扫描室线圈的选择、摆放和患者定位、操作间检查序列的选择、操作及阅片室报告的书写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实习内容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经过这四个阶段有序、规范的实习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中,医疗安全教育要贯穿始终,以培养符合临床工作要求的、优秀的磁共振诊断医师。

参考文献:

[1]郭大静,钟维佳,赵建农,等.医学影像本科实习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1):1540-1542.

[2]孙泓泓,白芝兰,王玲珠,等.医学影像学实习课教学改革的设想[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9,18(5):334-335.

[3]王滨,张仕状,董鹏,等.PACS教学系统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06,3(2):69-70.

[4]陈婷,郭大静,钟维佳,等.PBL教学法结合PACS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3):2064-2065.

[5]李耀武,董鹏,王滨,等.高等院校PACS医学影像网络教学系统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09,27(17):58-59.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篇2

关键词: 流程改造;一卡通;系统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121-02

0 引言

传统的医院就诊流程是:患者到门诊排队挂号候诊就诊缴费候诊检验/检查再就诊再缴费取药治疗离院。在自然流程模式下,接诊高峰期无论是挂号、候诊、缴费都会遇到排队时间长和诊查时间短的问题[1],就会产生所谓的“三长一短”现象。而门诊一卡通系统的建立可以达到首次就诊建立患者主索引,用于患者身份的识别和管理,同时可以实现门诊采用医疗卡预缴押金就诊,患者做检验检查或开药等均可从医疗卡预交金中扣除,最后统一结算的方式。

1 系统分析与设计

1.1 患者就医流程改造:改造后的就医流程是:患者第一次来院时免费发放一张医疗卡,在系统中建立患者相关信息的主索引,同时建立患者医疗卡账号及相关费用交易明细表。建卡后患者可以充值,挂号,然后等待就诊,进入诊室就诊时医生下达检验、检查医嘱或开立处方,若患者医疗卡余额充足,则直接从患者医疗卡帐户扣费,若余额不足,则选择不在门诊医生站收费,由患者到收费柜台进行充值,缴费。患者离院或收住院前在收费柜台进行结算、收据打印和退费工作。这种流程的设计如果患者到院挂号时医疗卡内预交足够的金额的情况下,则其就诊过程只是到最后结算时才第二次去收费柜台,这就省去了反复去交费排队的环节,大幅较少了患者的等候时间。其流程图如图1。

1.2 医疗卡介质的选择:目前可供医疗卡选择的介质有:磁条卡、IC卡、条码卡、银行卡等。考虑到财务的安全性以及我院专科医院的门诊量较小的特点,IC卡成本在可承受范围内,于是决定采用IC卡作为医疗卡介质。患者办卡无任何押金、手续费,免费发放给患者,但考虑到成本较高,因患者原因遗失或损坏需补换卡时收取相应工本费,以避免患者不重视,将卡随意丢弃,下次就诊再补卡的情况发生。

1.3 各个子系统的设计:结合一卡通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其功能结构图如图2。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篇3

关键词:报告单无纸化;TWAIN;扫描仪;数据库通讯;FTP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2-5240-03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国内很多医院的信息电子化共享工作已进行的比较完善[1],但仍存在部分医技科室检查的报告单由于设备老旧的原因而无法上传到电子病历系统,导致病历不全,医生无法正确诊断治疗的事情偶有发生。为了减轻临床医师负担、缓解病案室存储空间压力,更好地开展病历质量监控,我院质管处及信息中心根据院领导指示,协调病历无纸化项目,实现将目前全院各医技科室老旧仪器的纸质检查报告单电子化,开发设计了纸质检查报告单管理系统。该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将数据库通讯、.NET与TWAIN接口扫描、FTP服务器文件管理、及图片处理等技术相融合,较好地实现患者信息共享,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1 纸质检查报告单管理系统设计与功能

1.1 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为了保存、利用好目前医院各医技科室老旧仪器的纸质报告单,更好地为本院医疗、教学、科研服务,促进信息完整性,且与病人其它就诊检查检验信息对接,院信息中心采用扫描上传的方案实现报告单无纸化管理。完成后的管理系统具有以下功能模块:

1) 登录,医技人员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后才能进入系统。

2) 查询,当患者做完检查后,在系统中由就诊卡号或病案号或姓名可定位到该患者,也可搜索某一指定时间段内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检查信息,如患者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性别、年龄、检查项目名称、检查日期、检查科室等。

3) 检查报告单信息显示:选择某个患者进入报告单界面后,可以查看该患者报告是否已经上传,若已上传,则从HIS数据库和FTP服务器上自动导出已上传的报告单张数和每张检查报告单的上传时间和具体内容;若未上传,则进入扫描上传流程。

4) 报告单扫描:C#调用扫描仪提供的统一的TWAIN接口,在驱动层获取到图片信息并显示。

5) 图片处理:C#调用GDI+提供的Bitmap类对获取到的扫描报告单进行编辑,如放大、缩小、旋转、显示缩略图。

6) 报告单上传:对已扫描编辑完成的报告单,C#调用FTP服务将客户端的报告单以图片方式上传到服务器指定目录下,并且将报告单的FTP文件路径、检查项目、检查时间等信息插入到LIS数据库中。

1.2 系统运行的软硬件环境

服务器Windows Server 2003,客户端Windows xp/Windows 7,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 DevExpress Controls,数据库系统Oracle 9i,Windows系统IIS组件包含的FTP站点,开发语言C# ,C#语言与组件结合可以实现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等各种数据源的高效访问[2],解决报告单管理系统与各种外部数据库接口(HIS、LIS系统等)的无缝结合。

1.3系统的关键技术

1.3.1 C#调用扫描仪

TWAIN协议是图像获取设备与应用程序之间传输图像数据的标准接口,它适用于WINDOWS、UNIX和MAC等系统平台,只要有TWAIN驱动程序,应用程序就可以利用此统一的接口从扫描仪中获取图像[3],即使更换扫描仪也不必对应用程序做任何的改动。

C#调用扫描仪遵循的通讯流程大致为:

1) 加载TWAIN_32.DLL文件并获取接口函数DSM_Entry()将扫描消息发送到数据源管理器;

2) 调用数据源函数DS_Entry()选择数据源,由于客户端可能存在多个TWAIN扫描仪,故通常有两种方式选择数据源:选择默认的数据源和显示选择数据源对话框,由用户来选择数据源,本系统采用后者,如图1,

3) 打开扫描仪,设置图像的参数,如分辨率、图像类型、颜色等。经测试,本系统的扫描仪分辨率为150dpi时能同时满足扫描速度和图片清晰度要求。

4) 向扫描仪发出采集图像信号并开始传输图像。当扫描仪准备好传输数据时,系统调用IMessageFilter.PreFilterMessage()捕获消息循环。

5) 应用程序通过bitmap类获取扫描图像,为图像编辑作准备,并将其显示在PictureBox控件中,如图2。

6) 结束传输,断开与扫描仪的连接。

1.3.2 C#实现FTP文件传输服务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即共享下载站,用来在两台计算机之间相互传送文件。用户可以连接到FTP服务器下载文件,也允许用户把自己的文件传输到FTP服务器中[4]。FTP服务器提供两种登录方式:匿名登录和使用授权账号与密码登录。匿名登录用户对FTP服务器上的文件不能删除和修改,本系统采用授权账号与密码登录实现文件的上传和修改。

在架设FTP服务时,采用Windows系统Internet信息服务(IIS)组件来完成,这样建立的FTP才能更好地和系统紧密结合,其它客户端也可以连接到FTP服务器根据权限来读取相应的文件。配置完FTP站点的IP地址、端口、主目录、访问权限等信息后,即可在Microsoft .Net Framework框架中操作FTP服务器。本系统的C#操作FTP服务器主要用到以下3个类:

FtpWebRequest类,实现文件传输协议(FTP)客户端;FtpWebResponse类,封装了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器对请求的响应;WebRequestMethods.Ftp类,可与FTP请求一起使用的FTP协议方法的类型。另外,通过设置FtpWebRequest.Credentials属性指定访问的用户名与密码。

1.3.3 系统安全机制

对于系统安全性,实际工作中主要体现在用户权限、数据备份及防病毒三方面。1)控制登录医生权限,科室主任具有管理其他医生登录系统后的操作权限。2)登录系统的密码经过加密后存入数据库,即使第三方截获了加密数据,解密数据也是很困难的,提高了数据安全性。3)患者检查单信息要长期保存,且在故障情况下数据不能丢失,为此对保存患者信息的数据库进行备份与灾难恢复,主要为一周一次的完全备份和每天某个固定时段直接备份到工作站的事务日志备份。4)采用在多台服务器上备份FTP服务器上检查报告单,有效防止了一台服务器瘫痪可能带来的灾难。5)安装防火墙、防病毒软件,及时升级病毒库,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及端口等[5]。

2 临床应用

为做好该纸质检查报告单管理系统上线工作,由信息中心开发及维护人员通过操作演示、实地指导等方式对医技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确保熟练掌握操作流程。

2.1 操作流程

根据检查报告单无纸化控制要求,完成后的纸质报告单管理系统可根据登录的医技人员所在科室查询指定时间内所有做过检查的患者,可查看该患者的报告单是否已上传,上传报告单,浏览编辑已上传过的报告单等。具体操作流程如图3所示,

2.2 实施效果

该纸质检查单报告管理系统经过系统的测试后已在医技科室运行4个多月,由于患者信息可直接从LIS数据库中读取到,医技人员无需填写患者任何其它信息,只要扫描完成后的报告单完整清晰,即可直接上传到服务器,即使报告单是倒置的,也无需重新扫描,点击“左转”或“右转”按钮即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临床医生下载浏览患者完整病历信息。

3 结束语

本系统是根据我院领导指示,质管处病历无纸化方案要求,由信息中心组织开发的适合医技科室部分老旧设备的纸质报告单管理软件。系统自运行以来,完善了患者病历的无纸化目标,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与患者其它就诊信息对接,较好地实现患者信息共享,提高了临床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另,纸质检查报告单管理系统应用时间不长,许多功能仍需拓展和加强,如系统应能批量扫描多张报告单的功能,以提高医技科室管理纸质报告单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新来.论医院内部信息电子化共享的实现[J].中国病案,2013,14(6):39-40.

[2] 李铭,黄静.C#高级编程[M].7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

[3] 需文宪,李常峰.TWAIN协议及其在VB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6(5):125-127.

[4] 冉金绿,曾凡,黄昊.医院临床护理病历的安全保存方案[J].重庆医学,2009,38(21):2669-2670.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篇4

【关键词】 高血压;药物利用;药物依从性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与生活作息和不良习惯密切相关。高血压的治疗不仅要注意降血压,还要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现在高血压降压的控制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本文选取2009年-2010年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和患者的依从性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010年来我院进行就诊的174例高血压患者,患者年龄在36岁~83岁之间,所有患者均为复诊,且病情大于6个月,患者均自愿接受调查。

1.2 方法 对本组报告的174例高血压患者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患者的一般情况,服用的药物及药物服用情况即用药依从性。(1)患者的一般情况:患者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家庭婚姻情况,经济收入等。(2)服用的药物:药物的名称,剂量等。(3)药物服用情况:患者是否能按照医嘱要求的剂量,次数及时间进行服药;是否长期不间断服药;是否完全遵照医嘱不擅自增加或较少药品品种。

2 结果

本组报告的174例患者的调查报告均为有效问卷。其中男性患者82例,女性患者95例;将174例患者分为

本组报告的患者服用药物类别主要为钙拮抗剂,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及中药制剂。另外患者但用一种药物的共有57例,联合两种药物的共有104例,联合三种及以上药物的共有13例。药物的应用情况与依从性的关系见表1及表2

3 讨论

高血压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用药来控制,缓解病情,长期治疗就产生了患者对治疗依从性的问题。依从性是指患者遵循医嘱或医生的治疗建议程度,其包括了治疗依从性,用药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等。本次报告主要研究的是用药依从性,用药依从性是指患者严格遵守医嘱坚持服药的程度[1],其结果对患者疾病治疗情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用药依从性是提高高血压治疗率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控制率的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并发症最经济的手段之一[2]。

影响高血压患者服用药物的依从性因素较复杂。本组报告从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特征,药物治疗方案,人文关怀,社会环境等几个方面探讨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本组报告显示,高血压患者对疾病认识越多,对病情越重视,对不依从而引起的后果越清楚,患者对用药的依从性就越高;此外,高血压疾病是一个长期服药治疗的疾病,家庭收入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也存在着影响,特别是患者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患者对家庭经济状况满意,服药的依从性就越好;医患关系对依从性也产生影响,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医生与患者之间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可提高依从性。药物品种对患者服药依从性也存在着差异,另外,疗程长的患者,药物依从性就较差。

患者用药依从性,不仅是患者自己的问题,也是医护人员与家庭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患者自身,医护人员及家庭成员只有共同努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戴俊明.卫志华.张蓓燕.沈贻谔.傅华.社区高血压病人的药物利用与依从性关系分析[J].高血压杂志.2001,9(1):65-67

[2].沈爱宗.陈飞虎.陈礼明.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药物流行病学杂.2007,2(16):103-106

表1 药物种类与药物依从性关系[n(%)]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篇5

2013年2月底,弗朗西斯报告公布,此后,英国卫生大臣杰瑞米·亨特下令对2011~2012年内死亡率过高的14家医院展开调查。该调查由NHS医疗主管布鲁斯·科恩爵士牵头,其调查团队对每家医院进行了两天的检查,并对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访谈。布鲁斯报告于2013年7月16日公布。

“我认为,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明确为这些医院提供何种帮助才能实现改进。”科恩指出,“平庸即是不够好。根据此次调查的结果,我已经设定了可以实现的目标,帮助这些医院在未来两年内实现显著的改进。”

调查团队使用两项死亡率指标来调查这14家医院,一是总结性医院死亡率指标(summary hospital-level mortality indicator,SHMI),二是医院标准死亡率(hospital standardised mortality ratio,HSMR)。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SHMI除了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死亡率,还纳入了住院患者在出院30天内的死亡率,是近两年来CQC使用的新指标。此外,医院所处地区的人口基本信息也被纳入考量,例如收治老年患者的医院可能会有较高的死亡率。

布鲁斯报告显示,这14家医院在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11家医院必须实施特殊措施,包括在未来几个月内接受外来的专家与医院资深管理团队一起进行改进,并对改进效果进行监督。另外3家虽然没有强制实施特殊措施,但是被告知必须有所改善(见表1)。

杰瑞米·亨特在国会的演讲中对每家医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包括医院对手术室维护不足,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患者不明原因地进行频繁转移;医护人员工作时间过长,有些甚至连续工作12天没有休息;医患间的沟通不畅且不充分;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和周末的医护人员配置不足;医院管理层对潜在的问题认识不充分等。“我们必须尽快对这些医院采取严格措施,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充分的支持来进行必要的改善。”亨特总结。

CQC首席监察员麦克·理查德斯爵士也参与了此次的调查行动。作为医院监管机构之一,CQC也将改进监管方式。

理查德斯指出,CQC以往应用的监管系统关注面过于狭窄,将进行一些变革(见表2),例如CQC的检查团队由5人扩展至20人,纳入患者、医生、护士和医疗专业人士;检查结果采用学院式评级,分为“优秀”、“良好”、“需要改进”和“不合格”;在医院接受重大检查的过程中,还有可能举行公众听证会。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篇6

【关键词】传染性疾病;疫情报告;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599

根据调查不难发现,我国医疗机构在传染病疫情的控制方面主要表现为报告方式、临床报告人员责任意识、报告制度等方面。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在报告质量方面尚存在一定阻碍,造成疫情报告质量的下滑。报告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传染病的控制效果以及及时性,为疫情的了解与管理提供切实依据。就本次调查结果而言,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点:

1疫情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1.1报告方式的缺陷

在电子化、网络化发展中,不少医疗机构在报告方式上仍旧沿用着传统模式,也就是仅仅采用书面形式报告,在一段时间后汇总所有疫情状况再统一上报。这种报告方式存在一个较大弊端,也就是处理上的不及时。以禽流感为例,在疫情上报方面,时间属于重要因素,只有在第一时间发现携带传染病人群或是将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为阳性的患者找到才能够有效控制住疫情的传播,否则极易出现传染病携带者由于自身活动行为造成更多人被染上传染性疾病情况。换言之,目前部分医疗结构在报告方式上尚处于偏向落后阶段,并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来保障疫情的及时了解,同时在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统一管理方面存在滞后性,应在检测出阳性反应后立即登记并采取有效措施让传染性疾病被更多医疗机构知晓并注意防控[1]。

1.2责任意识的落后

疫情报告属于重要事项,但一些临床医师在此方面的认识程度并不深,存在责任意识落后情况。调查发现,临床医师在传染性疾病疫情上报与控制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为责任心不强、法制意识较弱、对传染性疾病在传播途径以及临床表现方面并没有达到完全了解程度等。传染性疾病通常会让患者存在普遍性特征,一些临床医师只能够看到普遍性,忽略了患者自身年龄、性别等方面造成了疾病特异性,从而并没有将传染病的临床表现与不良反应全面掌握,在这一背景下,传染性疾病的防范可能会出现疏漏点,影响疫情报告质量。

1.3报告制度不完善

调查发现,在传染性疾病的报告制度方,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报告程序以及登记格式都存在较大不同之处,这些项目、环节上的不同造成疫情报告影响了统计时间与效率。同时,报告中缺少患者发病时间现象较为普遍,且在患者出入院等几方面也存在普遍性问题,不少医疗机构并没有登记这些内容。

2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优化措施

2.1改善报告方式

在现代化社会,信息传播除了传统的几种方式外,网络逐渐融入到信息传播媒介中并承担着重要角色。网络化的发展为传染病疫情报告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报告方式,同时也能够帮助相关部门更及时准确的了解到疫情状况以及传染病携带者本身情况,有利于对疫情的研究与控制[2]。具体而言,医疗机构可以通过网络直报方式将传染病疫情信息联网上报,一旦发现较大规模的疫情,统筹部门可通过各级、各地医疗机构的上报信息及时了解疫情分布状况以及携带者可能所处位置,尽可能减少更多人被疾病感染的可能性。

在网络直报方面,相关医疗机构首先应确保疫情上报处于长期联网状态,同时建立相应数据库,除包含有不同传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患者不良反应、实验室检验注意事项等信息方便主治医师判断病情外,还应注意设置患者相关信息登记部分。在疑似传染病携带者信息登记方面,基本信息必不可少,同时还应将其临床症状详细说明,同时将实验室检查结果报告以附件形式上传到数据库。只有这样,当疫情爆发时才能够更及时的调用这些信息,查看临床症状以及不良反应的普遍性,方便了解疫情主要表现,让人们自身加强防范。

2.2完善相关制度

卫生部门在此方面应起到一定程度的监督作用,调查发现,在卫生部门干预下,《全国传染病报告工作规范》[3]的下发让传染性疾病的报告质量有了较大提升。各级医疗机构能够在指导下不断完善自身上报工作并优化报告质量。因此卫生部门还应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在短时间内将相关制度建立健全,让医疗机构有一个合理参照去不断优化自身报告工作。同时,卫生部门应注意对临床医师以及实验室检验人员的培训工作,帮助这类人员优化思想,从基层操作上保障疫情报告质量。同时,医疗机构应加强此方面的督导工作,不仅需要监督,还应注意引导,及时发现医疗机构在操作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对于存在普遍性的问题可统一下发指导方案提升指导效率。

2.3加强人员培训

人员培训不仅在于工作方式以及具体操作上的培训,还应注意对医疗人员责任意识的培训。培训需定期展开,并且注意培训的效率,避免出现形式主义现象,要让医疗人员切实认识到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医疗人员也应注意自身建设,在培训下不断优化自身水平以及责任意识,了解到传染病疫情报告与防控的重要性[4]。同时,由于传染病疫情也是在不断进化与发展的,一旦疫情出现变异应及时告知医疗人员并在短时间内找到控制方法,普及传染病防控方式,提升临床医师以及实验室检验人员操作能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医疗队伍。

3讨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在疫情报告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报告方式以及制度管理等方面。因此在优化上理应重视这两方面的完善,有针对性的提升疫情报告质量,同时加强责任意识,力争将传染性疾病在初期有效控制,保障人们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施界,周丹娜. 徐汇区2009年二、三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2010,17:3272-3273.

[2]胡惠兰,曾义虎,颜艺娜,蒋德青. 昭通市医疗机构2010年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01:68-69.

[3]罗楠,毛志鹏,卢敏,游先祥. 昆明市2007-2011年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状况分析[J]. 卫生软科学,2013,04:224-227.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篇7

近年来,我国局部地区出现了手足口病暴发流行,大部分地区发生了散发病例,严重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对儿童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遏制手足口病暴发流行,在周边县市发病多,疫情处于包围的严峻形势下,我县采取了有效措施,积极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发病率控制在11.6/10万以下,列全市最低,现报道如下。

1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方法

1.1政府主导、领导重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手足口病传播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极易在短时间内造成流行,特别是农村由于人口多。卫生条件复杂等因素,对防控工作十分不利,因此,县、乡政府加强了领导,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具体负责领导防控工作,建立医疗、疾控专业防控队伍,研究制定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拨专款购置了防控物资,县政府多次召开乡镇长会议,安排部署防控工作,加强了督导检查,落实了承包责任制,与各单位各村街签订了责任书,做到了信息畅通、分工明确、具体到人,使整个防控工作有组织有领导,为遏制手足口病暴发流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1.2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的防病知识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宣传由政府组织发动,卫生、宣传、新闻、教育等部门密切协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单、明白纸等形式广泛宣传,加大了宣传力度,疾控员和村医生采取上门宣传、面对面宣传和学校课堂宣传教育,认真讲解手足口病危害、防控意义、防控方法等,提高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争取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号召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个人卫生,加强环境整治,防止病从口入,防控知识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对医疗机构的有关科室医生及疾控机构人员进行手足口病防制、诊断、治疗等知识的培训,重点做好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提高了医疗机构的发现、诊治能力和疾控人员的防控水平。

1.3加强疫情监测,提高疫情报告灵敏度 县、乡、村三级医疗和疾控机构加强了手足口病的疫情监测和及时报告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疫情人员加强了对网上疫情的浏览,及时发现本地和外地报告的我县患者并快速通知所在乡镇的防保站。直报单位一旦发现疫情及时进行报告,无疫情时向疾控中心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加强了与教育部门的配合,认真落实托幼机构和小学学生晨检制度,及时发现病例,并在发现病例后立即动员家长对患儿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加强了学校及托幼机构的爱国卫生活动、疫情报告管理和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1.4快速进入现场,有效控制疫情续发对发现和报告的手足口病疫情,及时进行核实。采取外堵输入内控蔓延的办法,第一时间内快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消毒处理,指导病家处理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餐饮具消毒、不外出、不走亲访友等方法和知识,同时加强追踪性调查,查找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疑似和确诊病例所接触过的玩具衣物等物品,病人所到过的场所及排泄物进行严格消毒,对患者进行严格隔离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扩散和续发病例的发生。

1.5加强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全力做好患者的诊治工作医疗机构强化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实行了预检分诊制度,设立了发热与疱疹病例专门诊室和隔离病房。感染性疾病科、儿科、皮肤科、医院产房、儿科病房严格消毒,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医源性传播。根据患者临床特征,结合流行病学史,对手足口病患者及时进行临床诊断和规范治疗,努力防止死亡病例的发生。

2 体会

2.1普及群众的防病知识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传播途径复杂,预防控制比较困难,只有广泛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实行群防群治才能够实现防控目标。开展健康教育,使群众了解掌握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怎么传播、怎样预防、怎样控制等知识效果十分明显,调动群众的防制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自身保护能力,对手足口病的防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2提高疫情报告的灵敏性严格疫情管理,坚持疫情报告制度。提高县、乡、村疫情报告人员的责任心,发现疫情及早报告,及早采取措施,对控制手足口病疫情十分重要。从“非典”以来建立起来的疫情报告网络系统,组织健全,报告规范,能够准确及时地提供疫情信息,为制定防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在传染病防制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3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和蔓延的有效方法我们在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县、乡、村疾控网络体系职能,重点突出“早和快”措施,对发现的每一例手足口病疫情。疾控人员都能在第一时间快速到达现场,及早隔离患者,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点消毒和防控知识宣传,做到了处理彻底、指导到位,消除了传播机会,最大限度地控制二代病人的发生。实现了预防控制的目标要求。

2.4防控医院交叉感染医院是医疗救治机构。患者、陪护人员、医务人员等人流相对集中密集,不可避免地可能发生传染病相互传播的机会。做好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至关重要。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并能严格执行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设立发热疱疹专室和专用病房,实行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度。严格分诊及时隔离消毒,加强对患者陪人、医务人员预防知识宣传指导是我县控制手足口病在医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3 存在问题及建议

3.1人口流动性大给防控手足口病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外出打工、经商等人员增多,人口流动性加大,对传染病的控制、追踪和疫情控制带来一定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建议从提高居民自我防病意识人手。加大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规范个人卫生行为,提高卫生防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爱护个人和他人的健康,患病及时就诊、主动隔离、主动报告,配合疾控部门共同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3.2接诊医生填足口病报告卡时项目不全、不详细,给防控工作增加难度

医疗机构个别临床医生接诊确诊后,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项目不全,特别是患者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情况不详细(也有是患者故意隐瞒真实姓名和现住址造成的),给疾控机构流行病学调查、追踪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增加难度。建议临床医生增强责任心,详细询问患者有关信息,如实全面地填写报告卡,为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控制疫情提供可靠信息。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篇8

我院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连接许多大型医疗设备,包括CT、CR、DR、US、DSA、MRI、心电、脑电、病理切片等。现总结PACS系统从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放射科的应用情况,并将其优势、问题及对策分析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PACS为深圳安科ASG-340型 PACS,2004年1月开始使用,至今3年多,该系统通过DICOM 3协议连接了放射科的所有影像设备,包括1台飞利浦螺旋CT,1台西门子MRI机,1台DR机,1台CR机,1台数字胃肠机,以及其他科室的诊断设备。

2 PACS优势

2.1 数字图像替代胶片 减少购买胶片及冲洗费用,节省了庞大的贮片空间,减少了胶片管理工作人员,没有了繁杂的借片还片手续[1],不会出现胶片丢失、错放及老化霉变等问题。

2.2 优化放射科工作流程 患者登记扫描影像检查诊断报告报告打印和发送。在放射检查登记室进行登记时,不用打字,只要输入患者的门诊号或住院号,核对PACS调出的患者信息,并生成检查申请记录即可;医师不需等候打片及传递胶片,在医师工作站,医生在专业级显示器上对影像进行读片和疑难病例的讨论,然后签发诊断报告而不需手书报告。最后将统一打印诊断报告和图像胶片分发给患者自己保存。这样,患者在影像科室所做的检查能很快拿到检查结果。

2.3 快速、为患者赢得诊治时间 在临床上,可第一时间得到急症患者的影像资料,避免延误病情。对患者来说,缩短检查时间和次数,减少等候时间,避免在不同医院进行重复检查,从而减少辐射和痛苦程度,快速得到检查结果,赢得诊治时间。

2.4 提高放射诊断准确性 PACS提供传统的手段无法具备的计算机辅助诊断功能,主要包括进行窗宽窗位调节,边缘增强,降噪及镜化、滤波和伪彩等一系列后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缩放、旋转和各种测量;对复查患者可调阅历史图像与其他影像资料,并可对图像进行距离、面积、角度测量及注释标注。所以PACS更容易显示病变[2]。

2.5 方便网络会诊与教学科研 实现科室与科室之间的图像与患者信息的传递和会诊,在影像诊断教学上,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可以抛弃笨重易损坏的胶片,实习时学生可直接在与PACS连接的电脑终端上进行操作,调阅的图像数目及可对比性、可调节性均比以往利用胶片的小班讲课和实提高,极大地提高了阅片实习课的效率和效果。

3 实际运用中PACS系统所面临的问题及防范对策

3.1 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至关重要 PACS系统一旦瘫痪,无法运作甚至丢失影像数据,将给医院及患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3]。尤其是在当前举证倒置的前提下,保护好患者的医疗信息尤为重要。要采用的资格及口令密码验证机制作为一般防范,要害部门实行冗余备份,敏感部门实行检错及自动纠错机制,建立镜像文档及故障恢复功能;限制各类工作站的权限,使用无盘终端;如有必要使用硬盘或外来软件,要确保其无病毒;经常检查和升级病毒检测软件,保证网络运行安全,防止病毒感染及黑客入侵窃取、修改信息,安排专人管理、检查运作的执行情况。

3.2 外部环境的稳定性不可忽视 要保持PACS电源的连续性,电压的稳定性,防止意外停电和电压波动,给服务器配置不间断电源和稳压器。严格控制工作站、计算机房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减少外部环境因素造成设备故障和数据丢失。

3.3 掌握计算机知识 PACS属于一种高新技术,包含许多有关计算机、网络、标准通信协议、存储介质等方面的新知识。 作为放射科医师,没有经过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系统训练。大家的工作又非常繁忙,可供支配的时间有限,使用PACS有较大的难度。所以需要努力学习,了解和掌握有关PACS的基本理论以及应用知识。

3.4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建立PACS系统,可调阅普通放射、CT、MRI、超声、核医学或介入放射等多种影像学图像,如果我们的医师仅熟悉自己所从事的技术,不懂其他影像学知识,则不可能根据多种影像学的表现,作出准确的综合诊断,这是PACS系统对影像科医师自身业务素质的重大挑战。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促进我国PACS的建立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尚文,陈金雄,医学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的临床应用.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531-532.

2 Strickland NH.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filmless radiology,Arch Dis Child,2000,83:82-87.

上一篇:计划生育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银行尽职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