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2 23:24:15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医患关系;影响因素;武汉市

一、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在武汉市随机抽取的三甲、二甲、市级、基层四种类型的医院进行。实际接收问卷调查的医院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汉阳医院、梨园医院、第七医院、省荣军医院6家医院以及五里墩街五新里社区、东亭社区、口腔专科社区、工学部校医院4家社区医院。调查对象人数总计1344人(其中包括22份作废的问卷),其中医生559人,患者513人,群众272人。调查显示:在患者看来,导致医患关系紧张最重要的三项原因是:医患沟通存在问题、政府的投入少、医院检查过多。在医生看来,导致医患关系紧张最重要的三项原因是:政府的投入少、医患沟通存在问题、媒体的负面报道多。患者、医生和群众对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看法还是比较一致。将结果汇总可以得出,导致医患关系紧张最重要的三项原因是:医患沟通存在问题、政府的投入少、媒体的负面报道多。

二、主要因素的分析

(一)医患沟通

本次调查的1322人中,有50.3%的人认为医患沟通存在问题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三个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说明医患沟通过程对于医患关系有着重大影响。医患之间缺乏沟通从表面看来双方都有责任,说者应说清楚,听者要听明白,但是分析一下便可以知道,只能由医生承担主要的责任。在对医学的知识理论的认知和掌握上,医患双方的地位是不对等,患者不懂医,因而对自己的病情说不清、道不明是不承担责任,因而对各种医嘱可能听不懂、不明白、不重视。由于医生在医患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要负主要责任。在医患沟通中,对于患者可能说不清自己的病情感受,部分医师不能够耐心细致的提问启发、帮助患者说出自己的症状和感受,畅所欲言地倾其所有,导致了医患沟通不顺畅。很多医生向患者分析疾病诊断、介绍治疗方案时,不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述复杂的医学知识和医学理论以帮助患者理解治疗方案,引导患者配合治疗,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所以,医患沟通是整个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顺利进行的需要。良好的医患沟通体现在理解和尊重,医生要尊重病人,对患者以礼相待,增强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感,提高病人对医嘱的依从性,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加强医患沟通,可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效地减少和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医生在医患沟通中应具备高尚的医德,作为一名医生,首先要有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这是做人之本,更是医生的医德之本,尤其是当今追求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视患者为亲人也绝不能是一句空话,是敬业精神的具体表现。要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求医生必须高度重视医患沟通工作,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实践,积累经验,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不断增强自己的沟通技巧。

(二)政府投入不够

本次调查的1322人中,有47.5%的人认为政府的医疗投入少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三个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医生、患者和群众中认为政府的医疗投入“有点少”的比例分别为51.0%,60%和58.8%,总体比例为55.7%;认为投入“太少”的分别为43.7%,25.3%和25.9%,总体比例为33.2%。该调查结果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医疗投入的状况。据资料记载,2002年,我国卫生总支出占GDP略超过5%,但私人的医疗支出所占比例高于67%。从2000年到2006年,卫生总支出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SARS来袭的2003年最高,为5.62%,到2006年降为4.67%。对于当下的政府投入,必须最大限度做到公平有效地分配,才能真正解决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首先明确投入责任的分配,如果大部分投资责任在地方各级政府,而不是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大头,则很有可能沿续以往医疗资源向城市集中、向高等级医院集中、向城市居民集中、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集中的局面。医疗改革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政府的有效投入和管理,彻底改变有限的资源在不同公民、不同区域间分配不公平的状况;其次需要明确主要用于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地区和较差医院的投入,主要用于缺乏医疗保障的人群的保障投入,重在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最后政府加大投入,如果医疗费用得不到有效合理的控制,大投入都会进入无底的医疗黑洞,“看病贵”问题仍然无解,加重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

笔者认为,就现在公众普遍认为的政府医疗投入少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政府首先要加大医疗投入(不要花太多的钱在那些“面子工程”上,例如世博会),其次就是加强管理,管理好资金的分配,管理好官员的。

(三)媒体的负面报道是影响医患关系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次调查的1322人中,有33.9%的人认为媒体的负面报道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三个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这一问题在对医生的调查中更加突出,达到了44.5%。在问到“您认为媒体报道在目前的医患关系中起到一个什么作用?”时,认为“报道时常片面,不利于医患关系”和“报道比较真实,但容易引起大众对医疗工作者群体的误解”的患者、医生和群众的比例分别为53.2%,77.7%和74.8%,总体比例为68.1%。这些反映了目前的媒体报道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常常带有一定的负面倾向,不但不能很好地改善医患关系,还起到了反面的作用。媒体报道的失真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医学的高风险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医学事故的归因比较复杂,部分媒体缺乏医疗事故处理方面的法律知识,对医疗事故的过错和归因也不够了解,同时新闻报道具有时效性,媒体为占据第一时间发新闻,往往迫使新闻工作者不能细致地了解医患关系的细节,缺乏认真深入的调查、分析和思考,加上医患关系的复杂性,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作出判断,从而失去了报道的客观公正性,背离了媒体报道的宗旨。少数媒体为追求“眼球经济”,走入了“新闻娱乐化”的误区,他们热衷策划各种新闻,只求引起轰动,却不顾后果,并不关注科学常识和客观实际,这就更加剧了医患关系紧张的氛围。批评性报道虽只是新闻报道中的一小部分,引起的社会反响却不容忽视。

笔者认为,媒体应该考虑到其报道的后果及影响,注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善始善终,负责任地做好后续报道,最大限度地接近事实真相,杜绝以偏概全。政府也有责任做好思想工作,引导媒体多报道一些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惩治一些过度“商业化”的媒体对普通事件进行炒作,促进媒体向着透明、积极的方向推进从而增进医患之间的信任。

三、对影响医患关系的几个新兴因素的分析

(一)新型医保政策

本次调查针对新医保政策问题患者方面:53%的患者对新型医保政策的满意程度一般,认为新型医保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压力;28%的患者对新型医保政策不大满意,认为患者的压力依旧很大。医护工作人员方面:54%的人满意程度一般;31%的人表示不大满意。综合分析,在受访的1322名被调查对象中,55%的人表示新型医保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压力,28%的人明确表示对新型医保政策不满意,认为患者看病就医依旧面临很大压力。新型医保政策的实施,旨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出,仅有17%的调查对象对新型医保政策持满意态度。由此可知,新型医保政策对“看病难,看病贵”这种现象仅仅只是部分缓解,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现行医保政策的初衷是全面推进医疗体制改革,降低医疗成本,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定点医院是实施基本医疗制度的载体,参保人员对新型医保政策的不理解直接归结于定点医院,导致了医院和患者之间的矛盾,医生在医疗活动中与患者接触,患者则倾向于将对医疗服务的不满直接针对医生,导致医患关系的恶化。

对此,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医疗体制本身和医疗保险制度的运作。这些问题的产生也是政府职能和责任的一种缺失,在关于政府的医疗投入问题的调查中,90%的调查对象认为政府的投入不足。据2009年数据统计,政府对于医疗的投入占GDP的4.96%。我国的投入还很少,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改革医疗保险体制,惠及人民大众势在必行。新医保的实施必须以政府为后盾,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医疗卫生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有必要加大医疗投入和医疗体制改革的力度,整合并实施覆盖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险体系的经验,统一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不断提高医保覆盖率和医保待遇,努力提升基层医疗资源利用水平。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到管钱与管事分离,严格统筹基金长效监督管理,提高定点机构医疗服务水准,多措并举地方便惠及城乡广大市民。

(二)《侵权责任法》的颁布

随着2010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实施,旨在缓和当前医患关系的社会背景下,《侵权责任法》的颁布给医患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其中规定:(1)一些病历资料成为法定证据,不可被鉴定替代;(2)医疗机构未尽到说明义务的过错;(3)医疗机构未尽到相应诊疗义务的过错;(4)做病历“文章”就是过错;(5)医疗机构保护病历的义务。《侵权责任法》关于手术治疗、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风险说明、替代方案说明义务的规定,把证明这些义务的书面证据,包括知情同意书、告知书、其他经患方签字认可的病历记载等,作为了证明医务人员是否尽到医疗义务的充分必要证据。不再需要通过鉴定来认定,也不可用任何方式的鉴定来替代。《侵权责任法》规定采取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以及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这两种违法行为的侵权法律后果:可直接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新法律中病历变得很重要,这也有可能变成医方和患方冲突的爆发点,对于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埋下隐患。调查中90%的调查者不了解《侵权责任法》,新法律的影响尚未显现,随着法律的不断颁布,以及新医保的深度实施,医护工作者“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患者“有病能看,有账能报”的情况下,医患关系在未来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侵权责任法》刚刚颁布实施,短期内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对普通市民的宣传应该加大,让普通市民以及广大农民能够知道新法律的具体意义,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依法办事”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此外,医患关系的紧张部分原因是由于法律及制度的缺失,应该加快医疗立法,引入监督机制,使医疗“有法可依”,患方就能“依法看病”,医患关系的矛盾就能随之缓和,社会可以和谐的发展。笔者相信,随着《侵权责任法》等法律的相继出台,医患关系会变的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陈强庆.医患关系中信息不对称与传媒作为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1733:1734

[2]高健,李恩昌,王晓燕,梁立智,吴利纳.医患关系现状的媒体因素及对策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4):18~19

[3]沈荣林,姚健,王国平.医疗纠纷媒体报道的负面效应与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06(2):45~47

[4]杨征宇,张秀华.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3):93~94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疗安全;纠纷处理;纠纷防范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671-4954(2010)07-512-03

doi:10.3969/j.issn.1671-4954.2010.07.028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就医观念的改变,医疗期望值的提高,依法维权意识的增强,尤其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后,各医院医疗纠纷有增多趋势[1],小则影响医患关系,影响医院形象,大则引起社会矛盾。如何处理好医疗纠纷,是每一位医院管理者面临的棘手问题,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1突出难点,把握重点,着力抓好认识环节,增强医疗纠纷处理的针对性

1.1弄清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

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很多,从医院角度讲,归结起来不外乎有以下几点[1,2]:

(1)规章制度不落实。有些医务人员缺乏法律意识,落实各种规章制度和诊疗常规不严,工作随心所欲,违规操作,游击习气十足,是引发医院纠纷的主要原因。

(2)技术水平不高。有些医务人员缺乏对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精神,不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学习新技术、新业务,三基知识不扎实,实际工作经验缺乏,一味依赖医疗设备,处理急危重病员能力差,操作不娴熟,措施简单,是引起医疗纠纷的直接原因。

(3)工作责任心不强。有些医务人员缺乏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敷衍,粗枝大叶,处理问题不报告,不请示,自作主张,疏远与患者的关系,是引发医疗纠纷的间接原因。

(4)服务态度不到位。有些医务人员缺乏主人翁思想,说话随意,动辄训人,服务态度生、冷、硬、顶、推、拖,与患者缺乏沟通,使患者产生逆反心理,是引发医疗纠纷的诱因。

(5)告知义务不到位。有些医务人员缺乏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爱伤思想,不主动告知或告知不全面、不准确,重大检查或手术不认真履行签字和告知义务,不注重关注患者的痛苦,不保护患者的隐私,为发生医疗纠纷埋下伏笔。

1.2弄清楚患者在医疗纠纷中思想取向

(1)就诊求医的平等心理。患者是特殊的消费群体,在进行医疗消费时,往往要求医务人员平等对待,要求医院童叟无欺,我花了钱,你就得给我最好的服务。

(2)疾病诊疗过程的知情心理。患者对医学知识都比较缺乏,对所患疾病的发生、治疗、转归知之甚少,就医时都希望医务人员对其多讲一点,多看一点,对诊断、治疗、检查、病情的变化及时告知。

(3)对医疗效果不满意时的维权心理。患者就医常从自身利益出发,希望医院派最好的医师主管,最好的医师手术,采取最佳的方案治疗,取得最好的预后效果,希望自己花的钱与得到治疗效果等值,当治疗效果达不到期望值,或发生不可预知结果时,就会认为自身利益受到侵害,便产生了维权的心理。

(4)在医疗费用过高时的逃避心理。现在医疗消费增长十分快,少则几千,多则几十万,对于那些经济来源少,生活困难的患者,因病返贫,降低了生活水平,又没有好的办法得到补偿,便对医院提出无理的要求,当愿望不能满足时,便产生了通过无理取闹,越级上访,以达到减免或赔偿医疗费用,转嫁困难的心理。

1.3弄清处理医疗纠纷时的重点对象

按照辩证统一的观点,任何矛盾的出现都有其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医疗纠纷也不例外。根据国内学者研究分析。医疗纠纷也有一定规律性[3]:

(1)最易发生纠纷的科室:急诊科室>外科>内科>医技科室>其他科室;

(2)最易发生纠纷的医护人员:医类>护类>技类>药类>其他人员;高职>中职>初级>其他;

(3)在患者方面:住院患者>急诊患者>门诊患者,危重患者>普通患者,急性病患者>慢性病患者,外科患者>内科患者>其他;

(4)职业方面:知识层次越高的患者,对医疗期望会越高,发生纠纷的几率就越高。

1.4弄清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的难点

医院管理者最头痛的问题是纠纷处理越来越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学是一门发展的科学,本身的局限性和疾病的发展不可知性。有些疾病或在实施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并发症,而这往往是发生纠纷的地方。

(2)举证责任倒置。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法律诉讼的若干规定》第四条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行为,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改变了以往 “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4],增加了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3)患者发生纠纷后的非常规行为。部分患者通过无休止上访,无理取闹,纠缠医院,进行拉锯战,扩大影响,形成压力,达到减免费用的目的。使医院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反复调解,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

(4)社会弱势群体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法制还不十分健全,在发生医疗纠纷后,社会往往把患者看作弱势群体加以保护,法院在裁决中也常同情患者,使医院承担责任的几率加大。

(5)媒体报道医疗纠纷的不平衡性。新闻媒体在维护患者权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也有一些媒体追逐热点,在没有进行全面细致调查情况下就片面、失衡地报道,把“病人看不起病”等社会深层次问题归结到院方,把医疗纠纷当作热点,大事炒作,使医院处理纠纷复杂化。

2突出原则,把握时机,着力抓好处理环节,增强医疗纠纷处理的时效性

2.1认真做好接待工作

在接待投诉的患者或其亲属时,做到以下几点:

(1)态度和蔼,热情诚恳。要认真接待患者的来访,认真听其陈述,弄清楚投诉的目的,让其产生信任感。

(2)抓住关键,不卑不亢。要坚持原则,公正处事,架起患者与科室、医务人员之间沟通的桥梁,要注意抓住纠纷的关键,做调解工作,在解释过程中做到把道理讲明,把事实说清。不急于答复,不要轻易表态,以免作出错误的解释,成为患者今后和医院交涉的证据,给工作带来被动。

(3)做好登记,收取资料。医院要建立专门的登记本,对每一个投诉的案例,进行认真登记,留下患者的签字申诉材料和联系方式,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地点,以便做深入细致的调查。

2.2认真做好调查工作

调查工作一般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由医疗助理员担任,对一些影响面较大、情况复杂的病例,最好由业务部门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调查分析。

(1)要理清思路,制订调查方式,选择调查的对象和调查的内容及调查对象的先后次序等。

(2)要保护好医疗文书,如患者住院病历、抢救记录、医疗事故鉴定的答辩状、法律诉讼状、相关文献资料等,防止丢失,必要时行封存。

(3)要向患者本人及其亲属或其他见证人员了解情况,向主管医生、上级医师了解情况,并与科主任及时沟通,摸清科室对此事的态度。

2.3认真起草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要坚持公正、公平原则。首先要掌握医患双方的态度。调查报告要包括事情发生的经过、原因剖析、责任区分、处置意见。对于由上级卫生行政部或部门批转的投诉,要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上级报告事实的真相,争取工作主动。

2.4及时做好调解处理工作

处理医疗纠纷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

(1)要做好调解工作。对每一项患者的投诉,认真做好解释,讲清患者所患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及其转归,对于一些通情达理的患者即能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2)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如果医院没有医疗过失或原则医疗错误,调解不通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进行医疗事故鉴定,让专家做结论。

(3)诉诸法律。对直接诉诸法律的医疗投诉,要积极应对,请医院相关专家进行讨论分析。最好是聘请法律顾问参与。

3突出监督,强化教育,着力抓好防范环节,增强医疗纠纷处理的有效性

3.1强化法规意识

(1)要加强法律教育,牢固树立按章办事的工作作风。在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要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义务和责任,即认真履行《执业医师法》等法规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尊重患者的生命权、健康权和知情同意权,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2)加强医疗护理操作常规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打牢“三基”基础,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弘扬白求恩精神,树立救死扶伤、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抵制拜金主义思想,塑造医务人员良好形象。

3.2强化维权意识

(1)要通过正常途径解决医疗纠纷,纠正“私了”思想倾向,既使医疗机构要给患者减免医疗费用,也必须让患者写出书面申请并公证。

(2)要纠正息事宁人错误思想。不要认为发生医疗纠纷是一件丢人的事情,而故意隐匿,要敢于揭丑亮短,从纠纷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于那些不想通过正常途径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写大字报,请媒体曝光,或无理取闹,向上级乱告状等行为患者,要协调有关部门加以制止。

(3)要强化维权意识。对可能引发社会矛盾或民族纠纷的事情,要及时向公安、卫生行政机关或民政部门通报情况,得到协助,防止矛盾激化。

3.3建立有效防范机制

(1)要根据医院的规模,建立专门的医疗纠纷处理机构,适时对纠纷案件进行讨论分析,查找薄弱环节,提出意见和建议。

(2)要配置专职律师或法律顾问,咨询医疗纠纷法律方面的问题。

(3)要为医务人员购买医疗责任险。既可解除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又可以在发生医疗纠纷时,由保险公司出面解决赔偿事宜。

3.4坚持从严治医

(1)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医院要根据《条例》,结合医院的实际,制订相应实施细则,明确严格的奖罚措施。

(2)要建立医疗纠纷定期通报制度。在调查处理完毕后,要适时全院通报,这样做,从近期看可能使一些科室或个人脸面不好看,但从长远和全局看,能起到推动全院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

(3)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医院要建立医院、科室和个人质量监控体系,对监控指标进行量化,并组织职能科室和专家组定期考评,将考评结果与科室的评功、评奖和超劳补贴挂钩,形成人人时时参加质控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李堂林.230例医疗纠纷浅析[J].医院管 理杂志,2003,10(3):228-231.

[2] 王亚平.医疗纠纷形成原因的调查分析[J].解 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2,9(6):228-231.

[3] 孙安乐,朱青峰.举证责任倒置后医疗行为 难点及对策[J].医院管理杂志,2003,10 (1):90-91.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患沟通;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建议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人们的法律观念逐步强化以及社会维权意识的普及,人们对医疗卫生机构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还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不仅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也严重地影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医患矛盾产生有诸多的原因,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医患双方沟通不足,导致缺乏信任和理解,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大环境和方针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改善医患沟通有助于缓解医患关系的紧张,增进双方相互理解和信任。

一、医患沟通研究指标构建

二、医患沟通调查研究数据分析

(一)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问卷发放情况:医务人员100份,患者及家属240份;回收问卷:医务人员86份,患者及家属218份。有效问卷如表2所示。

(二)信度效度检验

1.问卷信度评价。本文问卷内部信度主要是分析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通过对问卷各个维度的可靠性分析,如表3所示,医患沟通认知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881,医患沟通信息的是0.814,医患沟通技巧的是0.754,各个维度的信度都大于0.7,说明问卷的信度较好。

2.问卷效度评价。效度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事物的程度,即测量的准确性。效度分为3种类型: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内容效度是指从内容上看问卷的条目能否反映调查目的,或问卷足否包含足够的条目来反映所测特征。内容效度的具体测评方法足计算每个条目的得分与其所属维度得分的相关性,相关性大,说明内容效度好。从相关系数上看,本次问卷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7,如表4所示,说明问卷的内容效度一般。

3.数据分析。(1)患者及家属调查因子分析。本研究中的KMO与球形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此处的KMO值为0.802,大于0.5,表示适合因素分析。从Bartlett’s球形检验的值为869.522,自由度为190,达到显著,代表母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2)医务人员调查单因素方差比较。本文通过同方差齐性检验发现,医务人员的年龄、性别、学历对各指标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而职称、工作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如图表6,职称不同的医务人员在医患沟通信息上存在着差异,其中护士与护师、护师与主治医生在医患沟通信息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护士与护师在医患沟通技巧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如图表7,医务人员从事工作时间不同,其对医患沟通各个方面存在着差异,工作时间在1年以内与1~5年的两者医务人员对医患沟通认知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6~15年与16~25年、6~15年与26年以上的医务人员对医患沟通信息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工作在1年以内与26年以上的两者医务人员对医患沟通认知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

将医患沟通制度纳入到医院的管理体系中,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对医患沟通的形式、内容、要求做出明确规定,使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有章可循。大力培养优秀的医学学生必须注重对医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加强医患沟通技巧、社交礼仪、医学伦理、医学心理等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医院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适当控制医生工作量,通过增加医生数量、减少患者等各种措施,尽量控制医生工作量,保障医疗质量。加强宣传教育,缩小医患之间认知差异。

参 考 文 献

[1]许建国.影响医患沟通效果的原因及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29):30~31

[2]甘华呜,李湘华.沟通[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6)

[3]王锦帆.医患沟通学(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5

[4]陈万思,赵曙明.中国最佳雇主人力资源总监胜任力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10,7(9):1308~1315

[5]NUNNALLY JC.Psychometric theory[m].New York:McGraw-Hill.1978

[6]柳洪周,李春龙,杨国春,岳永奇.新形势下医患关系影响因素的调查报告[J].企业导报.2010(2)

[7]彭建平,谢康.企业管理制度能力评价模型及其有效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3):37~39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编者按:

近年来,郑州七中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积极探索适应时展要求的教育模式,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新课程体系,开展全市首创的学科节活動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学科节成为了郑州七中全体师生共同的节日,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学科文化魅力,彰显了教师智慧风采,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富多彩、激情洋溢的郑州七中首届政史地学科节,领略教师的风采、智慧、魅力,感受学生的青春、活力、激情!

参与人员:全体师生。

活動简介:通过猜谜语活動,开启学生智慧,扩充课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点评:参与猜谜活動,开启智慧人生。

活動二中国文化博览会

表演人员:七年级全体师生。

活動简介:七年级各班分别展示陕西、河南、四川、云南、台湾、海南、内蒙古等十省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使同学们充分体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感悟、认同民族精神。

点评:漫步七中看中国,校园劲吹民族风。

活動三 模拟法庭

参与人员:八年级学生。

活動简介:通过模拟法庭表演,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有效进行普法宣传,让学生了解法庭审判程序,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其知法、守法、护法、用法。

点评:模拟法庭表演,法律与我同行。

活動四 地理寻宝

参与人员:全校学生。

活動简介:“地理寻宝”活動融合了地图知识,需要学生读图、识图、辨认方向,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其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游戏要求三人一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

点评:地理寻宝,趣味无穷。

活動五 校园世博会

参与人员:八年级全体师生。

活動简介:八年级各班分别展示肯尼亚、印度、埃及、俄罗斯、德国、韩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的地理位置、政治体制、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让学生了解、体验丰富多彩的世界多元文化,感悟、认同“地球村”精神。

点评:探索世界多元文化,领略各国民俗风情。

活動六 国际形势讲座

参与人员:九年级学生。

主讲人:龚绍红教授。

活動简介:由郑州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龚绍红为学生作国际形势专题讲座,由郑州七中政史地教研组长王靖主持。讲座目的: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建设祖国的使命感,使其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点评:观世界风云,立报国之志。

活動七 “慧眼看社会”调查报告

参与人员:九年级学生。

活動简介:让学生深入社会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涉及方方面面的社会问题,有医患关系问题、课外班问题、闯红灯问题、环保问题等。该活動能够促使学生了解社会问题,提高观察思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也是对郑州七中新时期思想品德学科作业建设新形式的一次探索和改革。

点评:关注社会万象,亲近服务社会。

活動八 历史人物真人秀和古代服饰礼宾岗

参与人员:七、八年级部分学生。

活動简介:通过历史人物真人秀活動再现重要历史场景、名人经典動作语言等,让学生在感受历史人物魅力的同时认识历史人物在推動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礼宾岗通过展示汉朝、唐朝、清朝的服饰礼仪,活跃校园气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点评:重温华夏历史,领略名人风采。

学科节闭幕

10月17日下午,历时三天的郑州七中首届政史地学科节圆满落下帷幕。郑州七中评出在中国文化博览会、校园世博会、手绘地图比赛、地球仪制作比赛和地理寻宝等活動中获奖的班级和学生并进行了表彰。郑州七中首届政史地学科节让全校师生参与其中,充分体现了崭新的新课改理念。异彩纷呈的开幕式、内容丰富的展板、趣味无穷的地理寻宝、庄严神圣的模拟法庭、强劲的世界风、独特的民族情……充分体现了郑州七中政史地教研组在新课改过程中勇于开拓、积极创新的素质教育新思想。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血压;药物利用;药物依从性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与生活作息和不良习惯密切相关。高血压的治疗不仅要注意降血压,还要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现在高血压降压的控制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本文选取2009年-2010年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和患者的依从性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010年来我院进行就诊的174例高血压患者,患者年龄在36岁~83岁之间,所有患者均为复诊,且病情大于6个月,患者均自愿接受调查。

1.2 方法 对本组报告的174例高血压患者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患者的一般情况,服用的药物及药物服用情况即用药依从性。(1)患者的一般情况:患者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家庭婚姻情况,经济收入等。(2)服用的药物:药物的名称,剂量等。(3)药物服用情况:患者是否能按照医嘱要求的剂量,次数及时间进行服药;是否长期不间断服药;是否完全遵照医嘱不擅自增加或较少药品品种。

2 结果

本组报告的174例患者的调查报告均为有效问卷。其中男性患者82例,女性患者95例;将174例患者分为

本组报告的患者服用药物类别主要为钙拮抗剂,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及中药制剂。另外患者但用一种药物的共有57例,联合两种药物的共有104例,联合三种及以上药物的共有13例。药物的应用情况与依从性的关系见表1及表2

3 讨论

高血压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用药来控制,缓解病情,长期治疗就产生了患者对治疗依从性的问题。依从性是指患者遵循医嘱或医生的治疗建议程度,其包括了治疗依从性,用药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等。本次报告主要研究的是用药依从性,用药依从性是指患者严格遵守医嘱坚持服药的程度[1],其结果对患者疾病治疗情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用药依从性是提高高血压治疗率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控制率的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并发症最经济的手段之一[2]。

影响高血压患者服用药物的依从性因素较复杂。本组报告从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特征,药物治疗方案,人文关怀,社会环境等几个方面探讨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本组报告显示,高血压患者对疾病认识越多,对病情越重视,对不依从而引起的后果越清楚,患者对用药的依从性就越高;此外,高血压疾病是一个长期服药治疗的疾病,家庭收入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也存在着影响,特别是患者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患者对家庭经济状况满意,服药的依从性就越好;医患关系对依从性也产生影响,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医生与患者之间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可提高依从性。药物品种对患者服药依从性也存在着差异,另外,疗程长的患者,药物依从性就较差。

患者用药依从性,不仅是患者自己的问题,也是医护人员与家庭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患者自身,医护人员及家庭成员只有共同努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戴俊明.卫志华.张蓓燕.沈贻谔.傅华.社区高血压病人的药物利用与依从性关系分析[J].高血压杂志.2001,9(1):65-67

[2].沈爱宗.陈飞虎.陈礼明.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药物流行病学杂.2007,2(16):103-106

表1 药物种类与药物依从性关系[n(%)]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这位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的护士瞬间网红,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作“大侠”。中国人有三梦,千年不醒:明君梦、清官梦、大侠梦。为什么我们那么爱大侠?因为他们在众人默默时能够不惧生死荣辱,该发声发声,该出手出手。

医托常年混迹于医院,医生、护士、保安对其心知肚明。一有驱赶,往往会遭遇辱骂恐吓。天天路见不平的医院工作人员不堪其扰,往往采取睁一只闭一只眼的做法,变相地默许了违法甚至犯罪的存在。听从医托的患者或家属,轻者失财,重者延误病情甚至丧命。

在魏则西事件后,大家对百度竞价口伐笔诛:百度控制着普通人接触信息时代的入口,却把路标指向邪恶欺骗的世界。它让人们对互联网世界失去信任,对技术失去尊重,在使用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知识信息获取方式时感到恐惧,加剧了信息占有乃至智识上的不平等。这种对弱势群体对普通大众的经年累月的作恶,是最深的恶。

那么,在就诊室门口的这种经年累月的海是哪个深度的恶?是什么让病患对医生失去信任和尊重,从正规医院就诊室的门口掉头而去?仅仅是信息和智识上的不平等?

广州越秀区人民检察院最近的《医用耗材职务犯罪问题调查报告》提供给我们新的维度。在大众熟知的药品回扣之外,医用耗材腐败已经成为新的趋势。著名心脏病专家胡大一表示,有的医生会诱导该做搭桥手术的患者放支架。很少有病人需要3个以上心脏支架,我国却有不少病人被放了10个以上。某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张某某两年内与3名普通医生共收受供应商回扣超过百万元。深圳市某区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翟某决定试用某医学介入产品,按照行规提取了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的好处费。信阳市某医院骨伤科科室主任马某某,则按照国内耗材30%、进口耗材25%、关节脊柱类耗材20%、创伤类耗材30%的比例,收受回扣。

这些回扣,必然要被转嫁到患者身上。因为这些回扣,医患之间的信任失去了基础。当医托们巧舌如簧时,患者和家属摸摸并不丰厚的口袋,对专业性的比较让位于性价比的考量。在这个意义上,医生对患者进行过度医疗时,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沦为医用耗材和药品经销商的医托。所以,没有采购权的女护士可以侠义执言,而拿了回扣的医生则失去了基本的立场。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大学生寒暑期带薪实习 存在问题 完善对策

两千多年前的诗人屈原发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感叹,除表达了追求真理的意志外,其实也适用于告诫当代大学生,激励他们实践和拼搏,实现“知行合一”。寒暑期带薪实习是学校安排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进一些单位进行学习实践,而由单位支付一定的生活补助,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较大程度上弥补学生专业技能的不足,为学生上岗就业提供宝贵的经验。

一、寒暑期带薪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方面。

部分学生角色转变和适应能力较差。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从课堂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学习和生活环境都有很大改变,无法正确处理与同事、领导的关系,部分学生可能无法完成相应的劳动任务。例如:医学院校的实习生在校期间接触理论、技能训练较多,但是当真正面对病患时,他们可能怯场,无法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同时,某些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对寒暑期带薪实习认识不到位。学生认为自己非正式员工,无需为实习单位的建设作出贡献,得过且过,只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无大局意识。

(二)学校方面。

首先,高校普遍缺少长效的带薪实习联合单位。高校和实习基地并未基地化,每学期高校将重新联系各实习单位,这样既不能长期合作,造成效率低下,使实习生更为分散,更不利于监管大学生,大多数学校在实习生管理方面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其次,不注重培养学生总结经验的能力。实习生往往在带薪实习活动结束后就将自己的实习经验抛在脑后,并没有进行提升和内化,这样使带薪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实习单位方面。

寒暑期带薪实习的学生没被分配到对口专业的相应位置的情况非常普遍。对于实习单位来说,不可能做到让所有实习生的分配岗位都与所学专业完全对口,实习单位往往不会让实习生集中在一些岗位,而为了保障自身利益不受损,会将实习生派往各个岗位进行实习锻炼,以满足自身的建设需要。

二、完善寒暑期带薪实习的对策思考

(一)寒暑期带薪实习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

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和才干,离开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亲身参与,就无所谓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的这个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开展寒暑期带薪实习时,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而不是社会生活的旁观者,要逐渐实现社会化。我们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要把他们作为教授的对象接受社会教育,而且要把他们当做活动的主体,注意发挥他们的作用,而不是包办代替,更要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唱主角,充分锻炼、体验生活、增强自立意识,施展自己的才华。

(二)寒暑期带薪实习要注重巩固成果,强化实习基地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寒暑期带薪实习提供给了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没有社会实践基地就没有社会实践活动的稳定性,没有社会实践活动的稳定性就难以形成社会实践活动的规范性、规模性,不利于大学生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积累。重庆市教委和相关单位、机构给予了高校很大帮助,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和分配岗位不对口的普遍现象,市教委、相关单位联合各实习单位共同着力,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些和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各高校随时关注寒暑期带薪实习岗位的分配,分析以往岗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成功的经验,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反思和提升自我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要利用各种宣传形式,让社会关心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条件和方便,让更多地方或单位自愿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基地建设提供数量和质量保证。

(三)要采取措施鼓励学生认真调研,规范撰写调查报告和实践论文。

通过寒暑期带薪实习,不仅要有学生的自我感受的隐性“产品”,而且要将思想认识层面的东西显性化。所有高校相关部门都必须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社会调查报告培训,如果不进行专业的培训,学生上交的调查报告就可能五花八门,不规范,达不到开展活动的目的。例如,重庆市一些高校就注重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对实习学生进行岗前培训,融合了调查和研究方法、论文写作、开展实践活动的技巧等各方面。

(四)带薪实习要进一步常态化,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数量。

育人工作需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是第二课堂的有效形式。第一课堂之外时间充裕,空间广阔。社会实践不仅局限于寒暑假,还可以利用周末、节日或课余时间,使寒暑期带薪实习常态化;在活动地点上,就近就便,立足校园,环顾四周,进社区。特别是把广泛开展社区志愿者援助行动与寒暑期带薪实习有效结合,让某些贫困大学生在社区范围内开展社会实践的同时充分理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意义;在活动中,突出专业实践和有效服务,如医疗服务、法律咨询、文艺汇演等;在活动组织上,计划明确,措施得当,队伍精干,保障要有力。同时要增加参与实践的学生量,各高校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积极与一些用人单位和机构取得联系,为学生多争取一些的实习机会,让他们学以致用,将自己所学运用于实践。

总之,大学生寒暑期带薪实习是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试验田”。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暑假寒暑期带薪实习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站在我们的肩上触摸社会的脉搏,释放热情,彰显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张跃聪.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8).

[2]郑大俊.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与实务[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3]吕明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效能发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青少年研究,2005(3).

[4]董秀娜.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新论[J].理论界,2005(5).

[5]梁亚民,刘正帅.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8).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媒介实践;科研;健康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35-0022-02 收稿日期:2016-10-21

作者简介:胡言会(1979―),男,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王小娟(1981―),女,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

1.医学生的媒体使用主要是为了满足休闲娱乐需要

申正付等人对安徽四所高等医学院校的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医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和聊天,医学生在满足自身休闲娱乐需要的同时,媒介对他们的“精神麻醉”所带来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2.媒体负面形象对医学生的消极影响较重

作为今后治病救人的“天使”,医生需要在大学时代不断形成时代担当的责任感、乐于奉献的历史感、建构和谐医患关系的使命感。然而当下媒体对医患矛盾的不实报道以及报道之后缺乏事后正能量的宣传和教育,导致医学生对今后的医生职业产生恐惧感。“由于相关教育的缺失,其网络媒介素养储备已经滞后于网络媒介的普及和发展速度,不仅会造成网络媒介的负面作用凸显,也会使作为‘社会公器’的网络媒介的社会形象持续走低。”这呼唤高等医学教育重视医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让学生拥有明辨是非、增强社会理性的能力。

3.频繁接触新媒体,但缺乏伦理道德诉求

调查显示,每天上网 1 个小时以上的医学生占 90%左右,网络论坛、网络通讯、网络游戏、收发邮件等都体现出医学生对网络媒体的强烈认同。但有些情况使人忧,曾有通宵上网玩游戏的经历的医学生占 52%,承认自己有网瘾的占16%;另外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也非常大,甚至将网上的不良行为带到网下,触碰社会道德底线,违公德,人生目标模糊,丧志。

二、确立实践支点,构建教师科研、学生实践、教学改革的立体教育模式

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素质教研室从事媒体研究的教师多名,都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一位老师拥有在国内著名大学从事传播学博士后的研究经历,可以说,教研室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力量满足了需求。不过,凝聚教师队伍、强化师资力量又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打造好师资队伍之后,是从事科研还是从事教学改革的问题困扰着很多教师。事实上,从事科研与从事教学改革两者之间并非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处理得恰到好处,会实现教学相长的意外效果。仅就当下教学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而言,教学相长一词其实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传统的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二是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相互补充与互动。我们在积极推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了将科研转换于教学、将教学改革服务于科研,中间环节就是实践。实践是纽带,是连接不同方面的环节,通过师生的共同实践,以学生为基点,带动科研和教学,从而将成果反哺于学生。具体做法如下:

1.将教师科研作为服务医学生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托和支撑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不唯书、不唯上的精神,教师成立多个指导小组,协助学生进行独立问卷调查,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研究成果。例如,调查报告《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影响:基于四川南充市的调查》主要调查了新媒体下当代大学的人际交往行为,通过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来测量、了解大学的人际交往行为的发展现状和一般影响因素;客观地用4个维度因子来评价大学生的交往困惑,为进一步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建立健康的交往行为提供科学的依据。这一成果不仅是学生了解自身媒介素养的过程,而且作为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篇论文的调查数据被樊九思的硕士论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研究》所引用。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媒体状况,尤其是运用新媒体的行为和心理,才能够准确把握传统教学内容与新媒体传播新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较为精准地开辟出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路径来。

2.以学生为主体,带领学生深入基层进行媒介素养的调查实践活动

这些调查是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分解为学生科研题目,由学生完成,目的在于在科研过程中积极实践,在实践中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媒介素养状况,从而训练学生的媒介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本次系列调查是以川北医学院2016年度开放性实验项目“四川基层健康传播现状的调查实训”为依托,搭建实践平台,大胆放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调查队伍。

学生在实践调查过程中,思考媒介素养问题,形成了系列调查报告以及科研论文。诸如《中国甘肃网的健康传播状况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15年第22期)、《西昌市药品广告对购药行为影响的调查》(《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第12期)、《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官方微博的宣传管理的调查分析》(《中外企业家》2015年第23期)、《医药广告健康知识传播研究:基于华西都市报的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15年第23期)、《医院官方微博宣传现状调查:以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为例》(《生物技术世界》2015年第8期)。这些具体成果均是将科研与教改相结合,教师设计题目和调查思路,学生全程参与,全面主导和参与数据调查、社会实践以及书本知识向社会服务方面的转化。实践证明,学生立足教师科研,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这是行之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方式,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

上文提及了当下医学生媒介素养主要以传统教育方式进行,依赖于课堂的知识灌输和间接感受,缺少亲身体验和感悟。但学生的实践弥补了这一不足,将课堂延伸到了课下,学生带着疑惑,以实践方式调查基层老百姓的媒介素养状况。医学生不仅亲身感受了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而且通过基层老百姓的接触反观自身的媒介素养状况,从而实现了学生动态学习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媒介不仅仅具有满足自身需要的特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借助媒介改变周围的人乃至社会。可以说,学生实践活动的这一支点解决了医学生如何提升媒介素养的教育问题,也解决了医学生如何在课堂上学习媒介素养知识的问题,以及教师教改与科研的矛盾。

3.改革和完善医学课程体系,加强健康传播的课堂教学

以上成果均是学生全程参与完成的,在调查中学生充分考察了媒体与老百姓健康素养的关系,从而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弥补了医学教育对健康传播的某种程度的忽视。健康传播对课堂教学而言,它是能够有效地将医学知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实现最佳结合的一门学科,同时这门学科也适应了医学教育模式由生物医学转向社会医学的内在需要。然而,纵观医学课程教育体系,健康传播在某种程度上“缺席”了。护理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都没有将健康传播学科纳入体系之中,侧重点依然强调媒介对健康知识的传递作用,没有看到媒介对健康传播的作用。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人文素质教研室积极申报川北医学院开放性实验项目“四川省基层健康传播现状的调查实训”,进一步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开辟第二课堂,吸纳各个专业学生参与进来。目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麻醉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计86人参与进来,培训人数达174人次,开设《健康传播的今生与来世》学术讲座2场次。另外,以人文素质教研室为主体,联合预防医学系和护理系,面向全校各专业拟开设健康传播学课程的公选课,学生获得健康传播的理论学习和思考。

三、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展望

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寻找实践基点,将教师科研、学生实践与教学改革三者融合起来,以学生的媒介实践为支点,带动科研与教改,本文称之为“一体两翼”:“一体”就是学生的媒介实践,科研与教改分别是“两翼”,这是川北医学院实践活动提炼出来的有益尝试。

这种尝试弥补了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单一模式。一方面,将教学改革与学生实践双向结合、深度融合。教改不是教师一人行为,而是与学生双向互动,最终提升教学效果的活动;教师科研同样可以从学生实践中获得新材料;学生素养在教学与科研的反哺中获得提升,并且转化为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以点带面,拓展教学成果的收益面。本文提出的科研、教改与教学实现的互融互动效果是学生和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晶。通过以上措施,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有了依托,教改活动有了实质基础,科研也获得了实践养分。尤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再消极被动接受教育,而是以主人翁姿态思考和实践媒体素养。例如,口腔医学系学生聂娟、樊琴、郭晏汝等将其实践成果《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官方微博的宣传管理的调查分析》《医院官方微博宣传现状调查》两篇调查报告上报参与第十四届四川省大学生“挑战杯”比赛,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实践活动得到了新的延续。临床医学系学生高兵、罗阳、李淑婷等以《成都市社区居民健康素养与健康传播的关联性分析:以慢性病为例》为题,积极参加“青年中国行”2016年度的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比赛。学生获得更大实践平台的愿望自发而生。

尽管我们进行了尝试性探索,医学生的媒介素养在互动过程中也实现了理想的教育目标,然而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除了健康传播之外,还应该多挖掘能够担负起医学知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重任的课程或知识载体,从而建立多元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形式。又如,如何在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贯穿始终,改变媒介实践活动中大一、大二学生偏多,大三、大四学生偏少的状况,使媒介素养教育长期化。再如,需要开拓多种方式将学生的调查实践成果进行转化。一是向科研成果转化;二是为社区乃至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三是积极协助参与社会成果的转化,服务百姓;四是将学生的成果通过多种形式在校园进行宣传,提升学生的自豪感、价值存在感。医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永远在路上而没有终点的工程,我们的努力和探索也没有终点。

参考文献:

申正付,贺庆功,杨秀木,等.医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分析.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媒介实践;科研;健康传播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

1.医学生的媒体使用主要是为了满足休闲娱乐需要申正付等人对安徽四所高等医学院校的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医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和聊天,医学生在满足自身休闲娱乐需要的同时,媒介对他们的“精神麻醉”所带来的作用也不可小觑。2.媒体负面形象对医学生的消极影响较重作为今后治病救人的“天使”,医生需要在大学时代不断形成时代担当的责任感、乐于奉献的历史感、建构和谐医患关系的使命感。然而当下媒体对医患矛盾的不实报道以及报道之后缺乏事后正能量的宣传和教育,导致医学生对今后的医生职业产生恐惧感。“由于相关教育的缺失,其网络媒介素养储备已经滞后于网络媒介的普及和发展速度,不仅会造成网络媒介的负面作用凸显,也会使作为‘社会公器’的网络媒介的社会形象持续走低。”这呼唤高等医学教育重视医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让学生拥有明辨是非、增强社会理性的能力。3.频繁接触新媒体,但缺乏伦理道德诉求调查显示,每天上网1个小时以上的医学生占90%左右,网络论坛、网络通讯、网络游戏、收发邮件等都体现出医学生对网络媒体的强烈认同。但有些情况使人担忧,曾有通宵上网玩游戏的经历的医学生占52%,承认自己有网瘾的占16%;另外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也非常大,甚至将网上的不良行为带到网下,触碰社会道德底线,违公德,人生目标模糊,丧志。

二、确立实践支点,构建教师科研、学生实践、教学改革的立体教育模式

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素质教研室从事媒体研究的教师多名,都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一位老师拥有在国内著名大学从事传播学博士后的研究经历,可以说,教研室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力量满足了需求。不过,凝聚教师队伍、强化师资力量又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打造好师资队伍之后,是从事科研还是从事教学改革的问题困扰着很多教师。事实上,从事科研与从事教学改革两者之间并非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处理得恰到好处,会实现教学相长的意外效果。仅就当下教学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而言,教学相长一词其实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传统的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二是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相互补充与互动。我们在积极推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了将科研转换于教学、将教学改革服务于科研,中间环节就是实践。实践是纽带,是连接不同方面的环节,通过师生的共同实践,以学生为基点,带动科研和教学,从而将成果反哺于学生。具体做法如下:1.将教师科研作为服务医学生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托和支撑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不唯书、不唯上的精神,教师成立多个指导小组,协助学生进行独立问卷调查,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研究成果。例如,调查报告《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影响:基于四川南充市的调查》主要调查了新媒体下当代大学的人际交往行为,通过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来测量、了解大学的人际交往行为的发展现状和一般影响因素;客观地用4个维度因子来评价大学生的交往困惑,为进一步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建立健康的交往行为提供科学的依据。这一成果不仅是学生了解自身媒介素养的过程,而且作为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篇论文的调查数据被樊九思的硕士论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研究》所引用。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媒体状况,尤其是运用新媒体的行为和心理,才能够准确把握传统教学内容与新媒体传播新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较为精准地开辟出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路径来。2.以学生为主体,带领学生深入基层进行媒介素养的调查实践活动这些调查是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分解为学生科研题目,由学生完成,目的在于在科研过程中积极实践,在实践中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媒介素养状况,从而训练学生的媒介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本次系列调查是以川北医学院2016年度开放性实验项目“四川基层健康传播现状的调查实训”为依托,搭建实践平台,大胆放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调查队伍。学生在实践调查过程中,思考媒介素养问题,形成了系列调查报告以及科研论文。诸如《中国甘肃网的健康传播状况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15年第22期)、《西昌市药品广告对购药行为影响的调查》(《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第12期)、《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官方微博的宣传管理的调查分析》(《中外企业家》2015年第23期)、《医药广告健康知识传播研究:基于华西都市报的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15年第23期)、《医院官方微博宣传现状调查:以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为例》(《生物技术世界》2015年第8期)。这些具体成果均是将科研与教改相结合,教师设计题目和调查思路,学生全程参与,全面主导和参与数据调查、社会实践以及书本知识向社会服务方面的转化。实践证明,学生立足教师科研,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这是行之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方式,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上文提及了当下医学生媒介素养主要以传统教育方式进行,依赖于课堂的知识灌输和间接感受,缺少亲身体验和感悟。但学生的实践弥补了这一不足,将课堂延伸到了课下,学生带着疑惑,以实践方式调查基层老百姓的媒介素养状况。医学生不仅亲身感受了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而且通过基层老百姓的接触反观自身的媒介素养状况,从而实现了学生动态学习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媒介不仅仅具有满足自身需要的特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借助媒介改变周围的人乃至社会。可以说,学生实践活动的这一支点解决了医学生如何提升媒介素养的教育问题,也解决了医学生如何在课堂上学习媒介素养知识的问题,以及教师教改与科研的矛盾。3.改革和完善医学课程体系,加强健康传播的课堂教学以上成果均是学生全程参与完成的,在调查中学生充分考察了媒体与老百姓健康素养的关系,从而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弥补了医学教育对健康传播的某种程度的忽视。健康传播对课堂教学而言,它是能够有效地将医学知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实现最佳结合的一门学科,同时这门学科也适应了医学教育模式由生物医学转向社会医学的内在需要。然而,纵观医学课程教育体系,健康传播在某种程度上“缺席”了。护理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都没有将健康传播学科纳入体系之中,侧重点依然强调媒介对健康知识的传递作用,没有看到媒介对健康传播的作用。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人文素质教研室积极申报川北医学院开放性实验项目“四川省基层健康传播现状的调查实训”,进一步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开辟第二课堂,吸纳各个专业学生参与进来。目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麻醉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计86人参与进来,培训人数达174人次,开设《健康传播的今生与来世》学术讲座2场次。另外,以人文素质教研室为主体,联合预防医学系和护理系,面向全校各专业拟开设健康传播学课程的公选课,让学生获得健康传播的理论学习和思考。

三、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展望

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寻找实践基点,将教师科研、学生实践与教学改革三者融合起来,以学生的媒介实践为支点,带动科研与教改,本文称之为“一体两翼”:“一体”就是学生的媒介实践,科研与教改分别是“两翼”,这是川北医学院实践活动提炼出来的有益尝试。这种尝试弥补了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单一模式。一方面,将教学改革与学生实践双向结合、深度融合。教改不是教师一人行为,而是与学生双向互动,最终提升教学效果的活动;教师科研同样可以从学生实践中获得新材料;学生素养在教学与科研的反哺中获得提升,并且转化为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以点带面,拓展教学成果的收益面。本文提出的科研、教改与教学实现的互融互动效果是学生和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晶。通过以上措施,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有了依托,教改活动有了实质基础,科研也获得了实践养分。尤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再消极被动接受教育,而是以主人翁姿态思考和实践媒体素养。例如,口腔医学系学生聂娟、樊琴、郭晏汝等将其实践成果《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官方微博的宣传管理的调查分析》《医院官方微博宣传现状调查》两篇调查报告上报参与第十四届四川省大学生“挑战杯”比赛,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实践活动得到了新的延续。临床医学系学生高兵、罗阳、李淑婷等以《成都市社区居民健康素养与健康传播的关联性分析:以慢性病为例》为题,积极参加“青年中国行”2016年度的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比赛。学生获得更大实践平台的愿望自发而生。尽管我们进行了尝试性探索,医学生的媒介素养在互动过程中也实现了理想的教育目标,然而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除了健康传播之外,还应该多挖掘能够担负起医学知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重任的课程或知识载体,从而建立多元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形式。又如,如何在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贯穿始终,改变媒介实践活动中大一、大二学生偏多,大三、大四学生偏少的状况,使媒介素养教育长期化。再如,需要开拓多种方式将学生的调查实践成果进行转化。一是向科研成果转化;二是为社区乃至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三是积极协助参与社会成果的转化,服务百姓;四是将学生的成果通过多种形式在校园进行宣传,提升学生的自豪感、价值存在感。医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永远在路上而没有终点的工程,我们的努力和探索也没有终点。

参考文献:

[1]申正付,贺庆功,杨秀木,等.医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

[2]赵丁海,蔡磊,卢伟,等.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探微[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持续了近两个月的“八毛门”事件暴露了媒体在医疗纠纷类报道方面的不足。

医疗纠纷是指在一定的始发和诱发原因的作用下,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全部或部分,或是对其服务结果有异议,而对医疗服务的提供方不满,提出各种权益要求,医患双方认识存在分歧,形成的一种暂时的、特殊的医患关系状态的过程。医疗纠纷是一个中性词,它不必然体现法律责任和损害赔偿等法律属性,它只代表着一种责任不确定的争议状态,而真正体现法律意义的应该是其下行概念,如医疗合同纠纷、医疗损害纠纷、医疗事故纠纷等。①在医患矛盾尖锐的当下,尽快健全医德建设中的媒体报道规范,显得格外重要和急迫。

医学题材往往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由于医学知识匮乏,很多媒体从业人员容易偏听偏信,缺乏个人的判断。8毛钱所带来的暂时性病情缓解,却被媒体误报为治愈,须知缓解和治愈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且事物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医学研究发展日新月异,医学领域分工越来越细,很多医务工作者也无法避免出现专业短板,更何况普通新闻记者。

非平衡报道导致新闻失实,“八毛门”事件当中部分媒体只采访了患者家长陈刚,并没有深入采访事件另一方当事人深圳市儿童医院医生和护士,以及采访医学方面的相关专家。面对医患矛盾双方,记者不给另一方说话的权利或者是给的不够,报道怎会全面、真实、公正、准确?

关于“八毛门”事件中“可能要10万元手术费” 的说法,在其他媒体的转载、加工、“润色”后渐渐变成了确凿的数据,甚至有模有样地变成了医生跟陈刚说的具体的手术费用。这种证据不足又不愿实地采访的毛病,不负责任的转载,导致了新闻的失实,以至于引起社会上一连串的不良影响。

与此同时,公众对大众传媒的过分期待容易导致新闻界越位。由于法律规范的不健全和执行者的不公正,公众特别是一些利益受侵害的群体,常常把目光投向新闻媒体,于是当发生利益受侵害的时候,公众希望媒体能够通过舆论监督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过分的期待容易导致新闻界的越位,使一些记者自认为是“救世主”而妄下结论。

“八毛门”事件中记者的所作所为容易让人联想起到另一件有关医患纠纷报道的极端事例,即2007年发生的“茶水发炎”事件,记者乔装成患者,将普通茶水代替尿液送到杭州10家医院检测,结果有6家医院检测出茶水有炎症,即患者有炎症,从而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部分人认为此次新闻策划大快人心,医院的专业性遭受质疑。但舆论主流逐渐倾向于批评记者的职业道德和新闻报道手段,用茶水代替尿液检验,本就是不科学不严谨的实验,同时,被点名的医院没有获得辩解的机会。

医患纠纷的报道规范

当今社会良好的医患关系显然离不开医德的建设,引导社会舆论的新闻媒体更应该在医德建设中有所作为,因此规范医德建设的报道就显得格外重要。

第一,用发展的眼光理解和把握医疗纠纷事件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现代医学不仅范围广且更深入,医学发展高度分化又综合,媒体从业人员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尊重医疗卫生规律,理解医学风险的存在,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不要轻易下结论。

第二,抓住权威信源,看重专家评价

国家相关的卫生机构及新闻机构、大学、医疗学术机构的调查报告等学界的声音和特定领域的专家都是最好的信源,他们可以提供给受众权威的、透彻的事实和解答,提供给受众正确看待事件的参考。②同时,媒体记者不能僵化,不能局限于单一信息来源。

第三,注重报道的平衡性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要求媒体从业人员平衡报道,在医患纠纷的报道中,双方矛盾尖锐,必须给双方事人表达意见的权利。

第四,严格遵守新闻道德规范

审慎地对待新闻事件,深入了解、慎重报道。只有新闻界遵循专业原则,遵守新闻道德规范,保证报道的客观真实,把弘扬社会正义的职业热情投入到理性和客观的报道中,才能促进社会进步和国民人格的健全。

注释:

①高新强:《医疗纠纷成因分析与干预研究》,第二军医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②李希光 孙维静 王晶:《新闻采访写作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

上一篇:计划生育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银行尽职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