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1-08 20:32:51

项目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项目管理培训心得体会篇1

1建立规范的培训管理体系

根据ISO10015:1999《质量管理——培训指南》要求,编制规范的培训流程、制定完整的培训管理体系,是培训机构规范培训活动,确保培训效果的前提。

1.1建立规范的培训流程培训机构在开展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时,首先是要确定培训需求,只有培训需求明确、具体,培训目标才会明确,培训内容的方向才不会发生偏差,所以培训的第一步工作是确定培训需求。在确定培训需求时,要同时考虑组织、岗位和个人三者的需求,因此制定的需求调研方案要全面、科学。其次是设计和策划培训方案,在培训需求明确后,应设计出与培训需求相适应的培训内容、课程模块、教学方式等,设计的培训方案要突出能力培养,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第三是组织实施,在培训方案设计好后,按照培训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为了确保培训方案得以落实,要求在实施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授课教师及教学方式等必须与方案设计要求相符。第四是开展培训评估。在培训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培训座谈及到送培单位回访等方式,对培训效果开展评估,通过评估,查找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以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并加以落实,使培训质量得到持续改进,达到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需要。

1.2建立完整的培训管理体系培训活动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保证培训活动得到顺利开展,必须有完整的培训管理体系作保障。从我中心的实践来看,与培训直接相关的管理体系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培训项目的开发管理。培训项目在项目立项、项目开发、运行管理等方面都必须有管理文件进行规范。二是培训活动的实施管理。培训实施时,对授课教师、班主任、受训学员的活动要有明确的管理要求,对培训实施流程及工作内容有规范的标准要求。三是培训活动的后勤保障管理。培训活动要得到顺利实施,相关的后勤保障必须跟上,因此,要有培训设施及设备管理、培训环境管理、培训食宿及交通管理等。四是培训活动的监视管理。要使培训活动的各项工作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必须要有监视管理,通过对培训活动的重要环节设置监视点并实施监视,才能确保执行情况与管理要求相符,才能使培训效果得到保障。

2落实好各环节的相关工作

如果只有规范的工作流程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没有相关的落实保障机制,要达到提高培训质量、满足生产一线的培训需要,是不可能的。培训活动的相关工作要是不能落实,培训效果仍将得不到保证上。因此,认真落实好各环节的相关工作,是确保培训效果的核心。如何落实好各环节的相关工作,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工作。

2.1制定各环节的工作标准在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培训方案、组织实施培训、评估培训效果时,不仅要细化每项工作的工作流程,还要明确各个工作环节的工作标准,各环节的工作标准是管理人员对相关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的依据。所以,制定的工作标准要求具体、明确、可考核。

2.2明确责任人所有的工作,只有在明确了责任人后,才可能得到较好落实,工作出问题后,也才有办法追究责任,落实整改责任人。根据培训机构的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对培训活动中的每个环节的责任人要加以明确,通过明确责任人,强调责任心,进而使相关工作得到较好的落实。

2.3强调检查与监督培训机构要设置对培训活动的监督检查部门,配置专人按照工作标准,对各环节的培训活动进行检查,对检查时发现的不相符事项,要督导责任人进行整改,从而确保培训各环节的工作落到实处。

3积极开展培训创新

3.1创新培训管理模式,推行培训项目化管理培训项目化管理,是指以培训项目组为单位,来实施培训项目的开发及管理。培训项目组通常由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指导专家等组成;不同的培训项目,成立不同的培训项目组。项目组成员要完成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培训方案、组织实施该培训项目、评估该培训项目的效果的全部工作。培训项目化管理办法,在系统开发和管理培训项目,更加充分利用相关专业人才的优势作用上有明显的效果,对培训项目的持续改进有积极作用。

3.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生产一线合作培养培训机构如何培养出企业急需的人才,培养出的学员到生产一线就能马上发挥作用,必须改变过去与生产一线结合不紧密的情况,加强与生产一线的合作培养。在同生产一线合作培养上,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培训方案设计时,充分听取组织、学员及专家的意见,请生产一线专家参与培训方案的设计,使培训方案紧密结合生产一线的需要。二是聘请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及专家参与培训讲义和培训案例的编写,使培训资料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三是聘请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家走进课堂授课,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地与学员进行交流和传授;四是尽可能地安排学员到生产一线参加实践学习,过去培训机构的实习更多是模拟操作,缺乏现场的真实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将实习环节安排到现场中去,这样在学员学习结束后,便可直接上岗操作。

3.3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从灌输式教学向研讨式教学转变企业员工的培训,要突破现行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重知识,轻技能的转变;要增加教学双方的互动;以弥补学员的能力缺口为中心,注重实用能力的提升;引导学员充分利用网络资料和远程教育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分段式小模块办班模式,将过去需要集中较长时间学习的内容,进行切块、分段安排,以解决企业员工的工学矛盾和学员差异性学习的需求。

项目管理培训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企业大学;“三个对接”;队伍建设

一、引言

“三集五大”改革后,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走上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即“三步走”建成与冀北公司相适应的企业大学。第一步,形成具有冀北特色的管理培训项目和课程体系,打造一支职业化的培训团队,培育一批学者型、专家型、研究型、管理型的品牌培训师;第二步,对课程体系进行改进完善,建立系统、完善、规范、具有冀北公司特色的培训项目体系和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拥有一批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现场实战能力、创新能力的研究团队和课题带头人,形成一系列品牌培训项目和课程,打造专职培训师授课的管理类精品培训课程;第三步,建成冀北公司企业大学,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培训项目,进入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第一方阵,要有一批系统内拿得出、叫得响的品牌课程和知名培训师。

二、 企业大学培训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一)服务公司人力资源战略发展的需要

管培中心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与冀北公司职能部门深度对接,加强纵向沟通,主动协助职能部门开展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专业管理项目开发、各专业比武竞赛集训等工作,打造一支与公司集约化培训模式相适应的师资队伍,真正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助推器和加油站,实现对公司人力资源战略发展的支撑。

(二)引领并服务公司发展的需要

新定位、新职能催生了新认知,管培中心走上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面对“侧重对公司发展战略和管理前沿课题的研究,引领并服务于公司发展”的新职能,明确“建成与冀北公司相适应的企业大学”的战略目标,管培中心与公司要广泛对接,提升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成为“两个价值最大化”的传播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三)提升自身人才队伍素质的需要

人才队伍建设是建设企业大学进程的重中之重。一是要实现全员能力转型,打造一支职业化的培训师队伍,提升培训授课能力、课题研发能力、培训管理能力。二是要提高基础管理水平,打造一支懂管理、能管理、会管理的高绩效团队,增强决策支持能力、统筹策划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三是要深化品牌建设意识,打造一支素质优、口碑好的服务保障队伍,提高服务意识、客户意识、品牌意识。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管培中心需要与自身战略转型的需要紧密对接,深度挖掘内部人力资源,达到内质外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公司经营管理提供管理支撑、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三、企业大学培训师队伍建设的典型做法

(一)创新人才培训机制,打造学习平台,提高核心能力

1.建立上岗、转岗强制培训制度,形成“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转岗”的常态机制。推行持证上岗及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大取证力度,提升专业化水平。

2.推广培训积分制,培训积分与绩效考核、职业发展、能力评价、先进评选挂钩,激发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建立集约化培训组织体系。一是加强培训规划与调研,科学、系统地分析管培中心的发展需要与培训需求,结合《人力资源分析诊断报告》,编写《教育培训规划》与《教育培训2013年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中层干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服务人员的培训方案。二是加强培训组织管理,严格执行“三考”(考核、考试、考勤)措施,进行培训效果评估与分析,合理利用e-MIS管理信息系统培训课件与培训资料。三是加强培训组织保障。人力资源部设教育培训专岗,负责培训方案制订,组织培训项目实施,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各部门设兼职培训管理员,协助培训的组织实施和培训资料的整理归档。四是扩宽培训学习渠道,实施“助理听课制度”,将旁听学习作为正式培训的一种补充手段,鼓励管培中心干部员工旁听公司各项培训课程,深化专业知识,捕捉专业动态,开阔与业内专家的沟通渠道。推行“走出去”与“请进来”活动,加强与公司系统内各单位的业务交流,增进与科研院校之间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打开工作思路与研究视角。

(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打造成长平台,实现中心战略目标

1.岗位对接(兼职)双向进行。“岗位对接(兼职)”是管培中心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一方面是将各管理专业教研室的年轻培训师对接到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资产部的相关岗位,在开展管理业务实践、提升管理能力、积累管理经验的同时,搜集管理类培训素材;另一方面是让各管理部门的中层干部在对应的管理专业教研室兼职主任培训师,主持开展各专业培训项目开发、培训教材编写和前沿课题研究。岗位对接(兼职)将有效盘活管培中心内部的人力资源,加速实现青年培训师和中层干部的“1+1”(1个通用管理领域+1个专业管理领域)能力转型,进一步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

2.内外结合,培养优秀培训师和课题研究带头人。首先从内部挖潜,组建培训项目研发团队,培育项目研发带头人和品牌培训师;其次是外部借力,与知名的专业培训机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培养一批优秀的培训师、课题研究带头人和项目团队,实现课题研究和培训授课两项能力“质”的提升。

3.加强青年员工的培养,引导青年员工与中心共同成长。采取多种方式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青年思想教育,每年坚持对新进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和召开青年座谈会,提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结合工作实际广泛开展“青春光明行进社区、读一本好书”活动、“青春态度征集令”、“五微”活动之一“微演讲”比赛、文体交流等活动,引导青年员工参与企业管理,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搭建成长平台,深化岗位对接,建立青年培训师培养计划,加快青年培训师的成长。

(三)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打造成长平台,激发中心内在活力

创新培训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全员绩效管理办法》、《绩效薪酬管理办法》、《对接(兼职)人员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协调的人力资源开发环境。为了实现青年培训师岗位对接的最大化效果,人力资源部前期加强了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选派有志于在管理培训领域长期发展的青年培训师进行对接,到岗后由各部门资深业务专家进行一对一岗位培训,使青年培训师迅速进入角色、开展工作。在进行相应的薪酬激励和制度保障的同时加强考核评价,进一步激发青年培训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四)创新人才服务机制,打造发展平台,促进中心和谐发展

1.营造“家”文化气氛,凝心聚力,宣扬企业文化。党委、工会、团委等相关部门通过建立摄影协会、羽毛球协会、乒乓球俱乐部等多种形式,组织青年培训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丰富培训师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创造条件,为培训师搭建交流平台,增强对中心的荣誉感、归属感,为中心继续发展增添了精神动力。

2.培训品牌建设以服务公司人才发展战略为前提,坚持满足服务公司发展战略和自身发展的双重要求,打造“培训质量可靠、培训服务可信赖”的培训品牌,大幅提升管培中心在冀北公司发展战略中的综合服务和引领能力。

四、实施效果

(一)通过人才培训机制,加快了培训师能力转型

坚持全员参与,全力推进课题研究工作。举全中心之力,全员参与,不分年龄、不分专业、不分岗位,集中精力,全员投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在现场培训实施过程中达到提升研发能力、授课能力、培训管理能力的目的,形成具有冀北公司特色的培训品牌。开展“全员参与、全员投入”教学培训实践活动。借助培训平台,积极倡导“我来上一课”,每位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高级主管通过精心准备、认真备课,走上讲台,促进每一个岗位的职工都成为建设企业大学的积极实践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各种实践活动成果丰硕。开展了三次覆盖全员的岗位适应性培训,提高了员工的岗位履职能力和工作效率;梳理了管培中心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产管理、后勤管理的重点流程。展开了五次全员制度宣贯活动,使管培中心的基础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开展了中层干部、管理人员、培训师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综合素质。“五微”活动共形成“微成果”14项,使广大员工的授课能力、课题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目前,7名35岁以下年轻培训师走上管理人员全员培训课堂,使年轻培训师在现场培训授课中不断学习、锻炼和成长。

(二)通过人才培养机制,发挥了培训师的最大价值

采取多种方式加强青年培训师队伍建设,加强青年思想教育,每年坚持对新进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和召开青年座谈会,提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结合工作实际广泛开展“青春光明行进社区、读一本好书”活动、“青春态度征集令”、“五微”活动之一“微演讲”比赛、文体交流等活动,引导青年培训师思考和参与中心管理工作,为中心发展建言献策。搭建成长平台,深化岗位对接,建立青年培训师培养计划,加快青年培训师成长,组织青年培训师参与助教听课。“岗位对接”为培训师搭建了难得的成长平台,是挖掘更大潜力、实现更多突破、创造更大价值的重要渠道。5名青年培训师已经迅速成长为管理专业的业务骨干,并且在管理人员全员培训项目中承担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党群建设和行政管理专业的9门课程。8名中层干部成为了兼职教研室的管理咨询顾问,已经开展了集体企业、人才开发模式、财会智库建设等相关领域的前言课题研究。另外,1名培训师经过历时半年岗位对接的锻炼,成长迅速,业绩优秀,被管培中心聘任为管理人员培训部主任助理,进一步促进了“两个价值最大化”。

(三)通过人才服务机制,提升了品牌形象

通过服务与品牌的对接,管培中心提升了“可靠可信赖”的品牌形象。在服务团队的齐心努力下,管培中心“用心服务”的理念得到进一步深化。组织建立了VIP服务系统,实现了个性化服务方案的制订,建立了质量和安全检查制度,坚持服务满意反馈和考评;通过一系列保障措施,突破性、超规格完成了各项服务接待任务,餐饮服务满意率、客房服务满意率、会议服务满意率持续保持在100%。

五、结语

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全面推进培训理念、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和培训管理机制的创新,建立高效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以提高培训师队伍能力素质为核心,大力开展全员培训考试,完善教育培训评估体系,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益;以培训资源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培训师队伍建设,完善培训标准和教材体系,提高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这些做法为公司培养和打造了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大学培训师队伍,有效地解决冀北公司人才培养发展的问题,确保培训品牌建设的可持续性,为建设具有鲜明冀北特色的“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第二十七届北京市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汇编2012卷[M].北京:北京市企业管理办公室出版,2012.

项目管理培训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培训项目;管理者;职业素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培训项目管理者,应当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具备与培训相关专业(工种)的工作经验或教学经验,还应拥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掌控培训进程,更好地为学员服务,为项目服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培训项目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都不达标,就会对培训结果产生不好的影响。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培训工作的需要,笔者认为应当从职业精神、技能方法、管理能力等方面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培训项目管理者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一、职业精神

精神素质是培训项目管理者首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它包括价值观、政治素养、职业精神等。精神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培训项目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精神必然在培训项目管理实践中体现为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原则性、服务意识、团队合作的作风以及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等。当培训项目管理者乐此不疲地对待工作的时候,他们将会直接感染参培的学员,也会使越来越多的人积极主动地面对自己的工作。有句话说的好,认真只能把事做对,用心才能把事做好。

二、技能方法

当前,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员工素质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员工培训的管理再也不能恪守以往的管理办法了,必须运用新的培训管理方法,这就要求培训项目管理者要始终注重锻炼和掌握新的管理技能和方法。比如,现在运用比较多的团队管理法、目标管理法等。当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个培训项目管理者都应当从培训管理工作流程中总结科学的培训管理制度,实施制度化管理。例如,培训师资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培训考核管理制度、现场演练管理制度等。只有将制度纳入培训管理的整个流程,培训管理工作才能走上规范化的道路。现在笔者经常会到中国石化下属单位的实训基地或生产现场组织开展现场教学和技能操作,这会对项目管理者带来较大的压力和挑战。首先需要提前和任课老师对接课程,在开班前再详细交流细节,在出发前再核实演练流程及现场组织。最终这些内容都以表单的形式得到落实和确认,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者对现场教学环节的掌控能力,有效保障了培训质量和实施效果。

三、管理能力

培训项目管理者每天面对的工作可能是千头万绪,其管理能力的内涵也是十分丰富,包括沟通协调能力、组织指挥能力、激励考核能力、危机管理能力、谋划决断能力等。从当前培训项目管理的实践来看,尤其要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是沟通能力

沟通体现了培训项目管理者的亲和力、感召力,是增强培训项目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沟通是发现问题的方法之一,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一句话,不善于沟通就不可能做好培训项目管理工作。

(二)是协调能力

一个项目的实施,涉及到方方面面,有时还会遇到工作冲突。我们要善于协调,整合多种资源和力量,妥善化解矛盾。

(三)是创新能力

无论是培训理念、培训内容,还是培训手段、培训方法,都需要我们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四、结束语

总之,培训管理者从事的是以人为主要管理对象的工作,其各方面的综合素养直接关系着员工培训的效果。每一名培训项目管理者应当在日常的管理实践中不断学习、反复锻炼、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有效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覃容.班主任是企业培训工作的灵魂.现代企业教育,2012(03).

[2]周金堂. 加强培训管理者培训的思考.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02).

[3]刘慧君.提高培训管理者素养探讨.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3(01).

项目管理培训心得体会篇4

1968年,哈钦斯在《学习社会》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学习化社会”的概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使用了哈钦斯的概念,并指出:“如果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而且也包括全部社会(既包括它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它的社会的和经济的资源),那么我们除了对“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检修外,还要继续前进,达到一个学习化社会的境界。”知识经济背景下,飞速变革的社会潮流更是使得个体和组织的持续学习活动成为一种发展的必需。因此,教育与培训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巨大的拓展,教育培训市场也得到空前的发展。

本文以美国培训业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归纳法、分析法、比较法对美国的教育培训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并着重探析了培训管理者在教育培训运行活动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素质技能要求。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总结美国当前培训业的状况,并集中探讨美国培训机构中培训管理者的地位、作:用和素质技能要求,从中得出对我们的启示。由于当前中国存在着广阔的教育培训市场空间、企事业单位对普通员工和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的巨大需求以及社会个体继续教育的需求,因此对走在前列的美国培训业及培训管理者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二、美国培训行业的历史,现状与特点

(一) 美国培训行业的历史

哪里有生产活动,哪里就有对劳动者的培训。早在美国尚未废除黑奴制的时代,对种植园黑奴就开展有简单的培训活动。然而,现代意义的培训活动以及培训业是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的。随着杜威实用主义的推广以及“威斯康星思想”的传播,美国的教育走出了纯粹象牙塔的束缚,高等教育机构以及教育活动本身开始广泛地服务于社会和各产业。

六十年代美国处于技术高速发展时期,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迫使人们更加注重针对新技术的培训,同时产生了行为科学。他们把行为科学运用于工作场所,产生了“参与性管理培训”。这一时期,政府还为职业培训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制定了一些重要法律,如“综合就业培训法”等。“培训、培训、再培训,全面重新安排劳动力”已成为社会趋势,培训可能是美国“第二次浪潮”中最大的产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产业需要不断扩充素质和技能与企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本,因此,美国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的动因并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二)美国培训行业的现状

培训业在美国已发展成为一大产业,培训与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培训是教育的一种形式,因为培训也是培养人和发展个人素质技能的社会活动。然而,培训活动又区别于普通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更具实用主义色彩,同时具有非学历性,即培训活动的最后往往不授予学位或文凭。

培训活动可以分为个人培训活动和企业组织内部培训活动。前者是出于个体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培训活动,包括继续教育、职业培训;而企业组织培训活动则是出于企业发展需求的内部培训活动,通常以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部门为培训组织者,对企业员工进行自主培训或委托社会专门培训机构为之进行培训。

美国培训市场的主体是各种培训组织和机构,包括专业培训机构、普通高校培训项目部门、社区学院培训部以及社会公共职业培训机构等。美国就业与培训管理机构(The Employment and Training Ad-ministration)负责联邦政府就业培训与员工分配项目、联邦给予各州的公共就业服务基金项目以及失业保险金项目,其宗旨是通过提供优质的职业培训、就业与人才市场的信息以及收入保障促进美国劳动力市场的高效运行。

美国教育培训的方法和项目在世界教育市场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除了在本国内展开的普通职业培训和高层管理培训之外,美国的教育培训服务还涉及其它国家,与各国展开广泛的国际培训合作。无论是企业雇主,还是教育机构都对美国的教育培训项目和服务十分青睐,其中颇具市场效益的培训课程包括执行管理者技能课程、战略规划课程、项目控制和分析课程、创造性问题解决方法课程、交际与演讲技巧课程以及二外语言课程等。

(三)美国培训行业的特点

通过对美国培训行业的网上调查和普通文献查阅,笔者总结出美国培训行业的以下几大特点:1、培训主体的多元性。如前所述,培训市场上提供培训的组织和机构多种多样,既有各州政府举办的公共培训机构,又有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举办的职业培训部门,还有众多社会中间组织举办的开设不同培训课程和服务的社会培训机构。2、培训机构专业性强,诸多培训主体在市场上都提供极具专业特色和针对性的培训项目。3、培训活动高度的市场化。作为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美国的培训业完全纳入市场化的机制当中,各培训机构和组织间存在着竞争,同时培训市场也存在着供需双方的互动。4、培训活动的营利性。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卡内基培训组织(CarnegieTraining),卡内基训练组织成立于1912年,目前在全球85个国家与地区都设有分支机构,深受美国Fortune杂志500强中超过425家公司的信任,它靠培训服务赚取巨额的利润。5、培训活动具有合作性。美国有各种以大学和企业合作为目的而设的组织,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兴建的企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地方政府组建的大学一企业研究共同体以及大学自身设立的“工业联合办公室”等。企业只要每年交纳一定的费用,就能成为这些组织的成员,从而可以参加讲座、短期培训,研讨会,并能得到大学的学术期刊、著作以及各种软件等。通过这种方式,企业科研人员可以与大学等保持密切联系,不断更新知识,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6、教育培训层次高级化。“随着高技术产业发展以及高科技在生产中普遍应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美国继续教育培训层次呈现出高移的趋势。美国企业科研人员大多数受过本科以上的教育,有的甚至是硕士或博士毕业生,这决定了为他们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的机构和人员须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准。”7、培训活动的国际化。美国培训机构和组织的项目已深入世界许多国家,国内外培训机构的合作使得美国培训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三、美国培训管理者的定位、素质技能要求

以上笔者对美国教育培训业进行了一个综述,勿庸置疑,美国培训业的今天离不开一大批培训组织或机构中的优秀管理者。培训管理者(trainingdirector)属于组织系统中的特殊管理层,主要负责培训项目的调研、制定、实施以及评估。培训管理者与培训师(trainer)之间有着区别,培训师通常只指在培训活动中对学员(trainee)进行具体培训的人。但在有的培训机构,培训管理者也是培训师,既要负责培训项目和培训活动的管理,又同时肩负着具体的

培训工作,这有助于培训管理者深入了解整个培训过程的情况,以便于对培训项目进行全面管理和综合评估。

美国培训管理者在专门的培训机构中被定位于企业管理层,一个培训机构即相当于一个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培训管理者也是培训机构的经营者,因而除了要对培训行业有专业知识和经验外,培训管理者还要具备普通企业管理知识和技能;在政府公共培训机构中,培训管理者更多具有公共服务性,其对培训活动的管理通常要按照社会需求和政府的部署来进行;在企业中,培训管理者通常属于人力资源部,专门负责企业对员工实施的各项培训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评价;在教育机构中,培训管理者尤为特殊。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培训管理者是隶属于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通常高校有职业教育学院或继续教育部门,负责向社会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例如乔治・华盛顿大学职业教育中心业务主管即负责管理学校职业教育与对外培训活动。

培训管理者首先须具备普通管理者的基本素质技能要求,如具备领导才能、富有团队精神、思路敏捷、谈吐得当、身体健康、爱岗敬业、好学创新、个人操守、适应能力强,等等。培训管理者由于管理的是教育和培训活动,因而更应善于知识管理和组织协调。所谓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就是管理者对本组织内外一切与运行有关的显性、隐形知识进行搜集、整理、应用、共享、保护、增新、拓展、评估的过程。它是市场经济发展到高层次、新阶段的产物,是以市场为核心、通过知识力与各种经营资本及手段的结合,为单位获取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利器。如前所述,美国教育培训活动具有高度的市场性,因此,培训管理者必须具备高瞻远瞩的市场眼光,掌握一切有利于培训项目开发和推行的知识并将其转化为组织机构的系统资源。由于培训活动正朝着合作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培训管理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培训活动涉及市场开发、对外联络、绩效评估等方面,因而培训管理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公关能力是必备的素质。

根据瓦钦斯和马斯克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培训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还包括:1、Continuous(持续不断地学习):2、Collaborative(亲密合作的关系),3、Connected(彼此联系的网络),4、Collective(集体共存的观念);5、Creative(创新发展的精神),6、Capture and Codified(系统存取的方法);7、Ca-pacity bufiding(发展能力的目的)。总之,培训管理者关系着整个培训项目和活动的顺利展开和完成,是培训部门或组织机构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领导核心。

四、对我国教育培训的启示

综观美国的培训业,我们可以发现其培训管理者的突出地位与培训业的发展有着互相促进的关系。随着我国教育市场逐渐打开,培训业也日益兴起,各种名目的培训机构纷纷出现。在我国,培训更多地依托于高等教育机构,培训管理者往往具有高校部门管理者的身份。由于我国的专业培训机构组织群体相对不完善、不成熟,高等教育机构进入培训市场的可能性与发展空间很大。从美国的教育培训业及培训管理者的要求,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一些启示:

(一)培训管理者要正确定位。由于培训活动是市场化的教育活动,因而培训管理者的定位应不同于普通管理者,需要具备综合的教育管理素质和技能,知晓教育活动和教育管理的规律:同时还应注重市场化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品牌化的宣传策略、规模化的发展目标、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人本化的管理与服务意识。

(二)注重培训管理者自身的培训。对培训项目和活动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尤其在学习型社会和组织内,培训管理者的持续学习力往往决定着其能否跟上时代和市场发展变化的形势,从而把握住培训市场的有用信息和知识,使自己的培训项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三)培训管理者应更具国际意识和合作意识。Michad J.F.在“American Business in China:White Paper 2001”(《2001年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中指出:“中国需要使其公民得到良好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能在不断变迁的国内外工作环境中胜任工作。为此,中国政府要从一流国际教育机构引进智力与资源。”目前,随着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逐渐开放,中外联合办学培训方兴未艾。现代培训管理者应具备国际合作意识和双语沟通能力,让中国培训与国际接轨。

(四)借鉴美国的培训项目。根据美国国际商务会员服务中心拥有的培训资源及各种培训经验,具有优势的长短期培训工作领域包括:1、政府及国有企事业管理和政策的培训,也称公共管理培训(MPA);2、企业管理,跨国经营,人才开发培训(MBA),3、WTO与经济发展、企业的机遇及挑战培训,4、会计、审计、咨询、物流、金融、投资、股票方面的培训。

(五)借鉴美国的培训形式和方法。目前在企业培训中颇受欢迎的培训方式包括: 工作室(Workshops),有92%的公司培训采用:讲座(Lectures),有76%的公司采用,案例研究(Casestudies),有69%的公司采用,模拟(Simulations),有61%的公司采用:电脑节目(Computerprograms),有33%的公司采用;录像片(Video films),有33%的公司采用:户外培训(Outdoors),有26%的公司采用。

(六)大力发展远程培训项目。随着网络教育与培训业的迅猛发展,2000年美国K一12网络教育市场营业额达3亿美元。在我国,E-Learning的实施对企业具有的战略意义远远超出了技术和培训的本身,因此,培训管理者应当抓住这一契机,在网络培训市场中占据一个有利地位。

(七)借鉴美国的评估模式。培训活动最终需要评估来检验,评估的成功又需要好的评估模式。在教育训练的评估理论中最常用的是威斯康辛大学的Donald.L.Kirkpatrick教授提出的柯氏四层训练成效评估模式,包括学习者反应层次(ReactionLevel)、认知迁移层次(Learning Level)、行为迁移层次(Behavior Level)和组织成效层次(ResultsLevel),1996年Jack Phillips教授又补充了新的一层,即投资回报测量(R01),从而使柯氏四层训练成效评估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并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五、结语

美国培训业和培训管理者是在美国式背景下产生的,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应当将从中得到的启示与我们的国情和教育培训市场现状充分相结合,摸索出适合我国的教育培训管理模式。培训管理者在培训活动中作用重大,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够胜任培训管理的工作,将培训组织及其培训项目越办越好。

项目管理培训心得体会篇5

中小企业如何建设节约型学习型组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模式出现。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索,许多组织和机构一直在继续。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便是其中之一。

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中国开发区协会、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主办、中国航天下属的中国直播卫星公司作为传播技术支持的企业管理能力建设公益工程在2010年2月正式启动。

¬中国企业管理能力建设工程把培训课堂直接设在企业,解决了传统培训的与工作冲突、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高等问题,满足了企业和个人的自学需求,科学的远程教育体系相当于给企业设置了一个高品质的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的商学院。该项目是一个带有自学性质的通用型企业学习系统,它并不能代替面授式培训和教学,但它是任何企业都应该和可以拥有的基础性学习系统,对企业原来的培训和教育体系只是完美的结构性升级和有效补充,不影响已经有良好的培训教育体系的企业的原有体系和效果。

同时,注册企业用户只需要配置一套卫星或网络接收装置,并交纳低廉的管理服务费即可免费收看全年48天的直播课程。企建工程项目课程全部采用现场直播,主讲专家可与当天参培人员进行实时互动,针对学员提出的管理问题进行实时解答。同时,为规避管理者在工作与学习时间上的矛盾,每次直播课程将重播两次,最大限度降低了企业的学习成本。

“怎么才能建设企业自己的商学院?”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认为,管理培训行业目前极需要有新的模式出现,而新模式必须以打造企业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必须降低学习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这样才能保证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迅速提高。

中小企业培训面临尴尬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对人才的渴求已经越来越强烈,培养人才已经成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培训也已经成为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然而中小企业却面临着种种培训管理难题。

西安交通大学的学者赵欣在研究中小企业的培训难题时发现,中小企业培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难题:

――中小企业与员工目标不一,且员工需求分散,培训难于计划、组织。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为了取得优势,一般采取差异化战略,将其核心产品、技术、服务以及相应的管理模式区别于同行业其他企业。因此中小企业更需要专门人才,更强调培训的专业性,但对于员工来说,由于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环境和失业压力,他们更愿意参加诸如计算机认证、职称英语等获得劳动力市场广泛认可、通用性较强的培训计划。这使得管理者与员工在培训项目的选择上难以取得一致。另外,中小企业需求多样并且较为分散,不成规模,难于集中安排。

――中小企业管理薄弱,管理人员“按图索骥”,员工消极抵制,培训难以展开。我国中小企业脱胎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乡镇企业,管理基础较为薄弱。人力资源管理及培训相关工作流程、激励制度的缺失、制度流程间不相容现象的存在,使得培训管理无章可循,培训活动步步维艰。

经常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按照“教科书”中的流程制定计划、组织培训,员工则以“工作忙、走不开”为由请假不去;人事部门追求培训到课率,强调要求员工参加,却发现教室里仍有相当比例的空位;那些较为“聪明”的管理者,采用将员工培训出勤情况作为考核指标并且与薪酬挂钩的策略,能明显提高员工的到课率,却对员工身在课堂、心从旁骛的情况无计可施。

――相对于员工的潜在需求而言,中小企业的培训经费缺口很大。中小企业员工与大型企业员工相比,在获得相当水平的薪酬后,缺少的正是与其职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培训。在人员基数较少的中小企业,培训经费少,再考虑到培训相关的间接支出,直接用于员工培训的经费一般都低于规定比例。而且在经济不景气时,管理层会将培训费作为成本费用控制和压缩的对象。可以说培训经费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开展培训工作的瓶颈。

――中小企业与其员工面临更大的培训风险。由于员工数量较少、销售额较低、资产规模不大,中小企业在抵御培训相关的人才流失风险、专业技术泄密风险、培训预期收益风险方面能力很弱。常见的情况是:为员工支付了大额的培训费用,而已完成培训的核心员工却流向了竞争企业或自立门户,这对于中小企业几乎是一种致命的打击。员工参加培训需要投入时间、精力,某些时候还要做出牺牲,比如放弃公共假期、放弃眼前的奖励或晋升的机会等。如果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船小好掉头”的中小企业一旦改变原有计划和项目,则员工辛苦所学将无用武之地,其个人利益受损。

通用型企业学习系统的利与弊

企业在选择培训课程的时候,除了关注学习成本之外,课程的质量和效果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决定。

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该项目名誉主任王忠明介绍说,作为管理培训来说课程是项目的核心。本项目依靠企建工程办公室的强大课程研发能力,通过系统、实用、先进的高品质品牌课程,全面满足企业不同层级管理者的需求。

该项目每年直播48天的课程。课程体系分为“中国经济政策大讲堂”、“企业精英大讲坛”、“名师大讲坛”、“管理通大讲堂”等系列品牌培训课程。旨在满足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的政策解读、知识增长、技能提高的需求,全面提升企业管理层的管理能力。经济政策大讲堂是政策研究者对国家最新政策的及时解读,对于企业的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家讲堂主要是成功的企业家讲授自己的成功经验;名家大讲堂为知名专家学者讲授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两种课程对于开拓思维、更新观念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作用。通用、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是任何一个管理者都需要掌握的,也是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的。管理通大讲堂的课程特点就是先进、专业、实用。它主要想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技能,二是解决当前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难题。这也是目前中国企业最重要、最急需完成的目标和任务。

项目管理培训心得体会篇6

1新认证体系产生的背景

ACGME作为考察和认证美国住院医生项目的非营利性专业组织。为了应对公众和联邦政府对于美国医疗服务和医学教育的安全和质量担忧[1-5],启动了成果计划[6],了6项胜任力要求,并针对现有体系的问题着手建立新的以教育成果为中心的认证体系[7-9]。在这样的背景下,ACGME于2012年正式宣布了新认证方案的实施,并通过前期试点后,于2016年全面投入使用。

2新认证体系介绍

新认证体系的目标是培养21世纪的医生。对项目的认证将基于项目培训的成果,让优秀的项目可以创新,帮助有问题的项目进行改进,并极力地减少认证过程的行政事务负担。

2.1新认证体系的结构

2.1.1年度项目评价和项目自查新认证体系不再对机构和项目进行周期性的认证,而是要求各个项目进行年度项目评价和项目自查。对于培训项目依托的机构,机构审查委员会将认证要求分为了4个部分:(1)机构对其项目进行监管的组织结构及管理人员(例如ACGME、管理办公室等的设置)。(2)确保机构拥有足够的资源,特别是保障住院医生的待遇(如工资、保险等)。(3)住院医生及专科培训医生的学习和工作条件。(4)机构制订的毕业后医学教育的政策和程序。作为核心要求,各个项目主任必须任命一个项目评价委员会,至少包括两名教师和一名住院医生,并且有明文的责任规定。项目评价委员会必须每年至少1次记录对培训课程的正式和体系的考核,并写出年度项目评价报告。年度项目评价内容包括住院医生的表现、教师的培训、毕业住院医生的表现(如认证考试通过率)、项目培训质量、质量改进计划(正式的、有记录的、由全体教师通过的文件)、质量改进实施进展等。项目自查是对项目的综合考察,目的在于寻找项目改进目标和项目环境考察,其目的在于加强项目评价的关联性和有效性,以及促进项目表现超越项目认证的要求。考核由临床能力委员会进行。临床能力委员会由项目主任任命,至少由3名教师组成,并有明确的责任分配文件。项目自查在10年期项目现场考察前12~18个月进行。数据提交期限前6~7个月会提起得到通知。2.1.210年期的项目现场考察现场考察前60~90d会通知项目进行准备。项目需要更新自查报告和年度报告的最新信息,提供自查过程中发现的改进及未解决的问题信息。现场考察有两名以上的专家,考察结束时会对考察结果进行反馈。但是认证仍然由住院医生审核委员会(RRC)决定。2.1.3通过信息平台持续不断的年度监督和认证RRC和住院医生项目机构审查委员会(IRC)以年度数据审查的方式进行持续不断的监督和认证。审查的内容包括每年6月份提交年度更新数据(包括组织管理、资源、教师情况及教学时间、轮转安排);住院医生调查;教师调查;住院医生操作记录和临床经验(RRC会对每个住院医生必须的操作例数和单个科室轮转时间做出规定);学术活动;住院医生专业认证通过率及Milestone等,RRC和IRC通过审查后给出认证决定。2.1.4特别现场考察在持续的认证过程中,ACGME可以对有问题的机构或者项目进行特别的现场考察,至少会提前30d通知。考察可以针对项目选择性的方面,比如从年度数据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项目质量降低的可能原因调查,或者针对投诉进行的调查。考察也可以是一次全面性的,如针对初次申请认证的项目,或者初次认证周期结束时的考察,或者RRC发行项目存在有严重的问题时。2.1.5临床培训环境考察项目(CLER)[10]该项目认为,建立安全的医院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要使住院医生参与到加强安全和医疗质量的过程中来。该项目只针对6个方面进行考察:患者安全、质量改进、交班监督、工作时间监管、疲劳管理和缓解、职业素养。该项目分为3个部分:(1)现场考察;(2)CLER审查委员会;(3)教师和领导力培训。依托机构必须每隔18~24个月进行1次CLER的审查。CLER是IRC和RRC进行认证的重要参考,是使正式认证现场考察周期延长到10年期的重要保障机制。

2.2新认证体系的特点

2.2.1促进临床学习环境的创新和质量改进为了在保证项目培训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创新,新的项目认证要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核心要求,包括项目的组织结构、资源或者培训过程的要求。第二部分为成果要求,项目必须细化其住院医生或专科培训医生不同阶段可观察或者可考核的知识、能力、技能或态度。特别是第一部分(非必须要求),要求描述项目为达到核心要求而独有的组织结构、资源或者培训过程。该项目措施使得优秀的项目可以替代或创新其方法方式。2.2.2使认证的重点逐渐向培养结果转移ACGME通过将6项胜任力目标转化为每个专业具体的阶段性目标,使项目主任和教师可以用以对项目整体和单个住院医生进行评价,从而使认证重点从过程向成果转变。Milestone通常划分为5个阶段,并不严格地与住院医生的培训年限相关,只要住院医生达到第4阶段就认为达到可以参加专业认证考试的水平。但是,并不是说住院医生达到第4阶段就可以毕业。单个住院医生的Milestone的考核结果不会提交用于项目认证,但是认证需要项目整体的考核结果。2.2.3提升认证体系效率以减少工作负担新体系改变了过去的认证程序,建立一个持续性认证的认证体系。新认证体系不再对机构和项目进行周期性的认证,而是要求各个项目进行年度项目评价和项目自查,使绝大部分项目减少了工作负担。一般约有96%的项目可以得到持续的认证,4%的项目会遭到警告或者进入观察期,有2%~4%的新申请项目,另外可能会有低于1%的项目会撤销认证。2.2.4促进相关机构的沟通与合作经过15年的协商,新认证体系终于将同时认证医学博士(MD)和整骨医学骨伤科医学博士(DO)的住院医生项目。为此,ACGME将在目前27个专业考核委员会、1个过渡项目考核委员会、1个机构考核委员会的基础上增加1个整骨医学神经肌肉骨骼医学审核委员会和1个整骨医学原理委员会。

3启示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对组织管理机构、培训基地标准、招生办法、培训标准、考核办法做出规定,并计划建立相应的一套信息系统。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的新认证系统对原有系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设计,迎合了医疗系统发展的时代需求,对我国住院医生规培的制度建设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3.1注重培训基地的动态管理

新认证体系从组织管理方面进行变革,鼓励优秀的项目进行创新,同时加大了对潜在的不合格项目的认证审查,尤其是通过在线系统的年度自查,例如对专业认证医生通过率等培训成果的数据收集,保证了项目的培训环境和培训质量。我国已经建立培训基地基本条件相关规定。然而,医院的培训资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的培训人数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培训的结果也可能因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同而产生差异。因此,我国应尽快建立国家统一的认证信息平台,实现对培训项目的实时数据收集和质量监控。

3.2重视住院医生的参与

住院医生作为这个培训体系的“产品”,其亲身体验和建议对培训环境和质量有最重要的发言权。新体系在设计时非常重视住院医生的参与,不仅规定各管理委员会都要有住院医生的成员,并且会通过年度在线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建立住院医生论坛等方式使住院医生尽可能表达和交流其培训体验,促进项目的质量改进。目前我国的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体系中,住院医生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尚未建立完善的信息表达渠道,并未将培训医生的满意度纳入项目管理之中,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3.3重视住院医生培训项目的医疗安全

参加住院医生培训的医生还处于学习的状态。然而,不管在美国还是中国,住院医生的工作量都非常大,还承担部分对本科生或者低年资住院医生的教学工作。美国政府和公众对承担住院医生培训的教学医院的医疗安全担心,使得临床培训环境考察项目(CLER)成为新认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住院医生规培体系也可以参照此体系,加强患者安全、质量改进、交班监督、工作时间监管、疲劳管理和缓解、职业素养这6个方面的管理,在保证培训任务的同时确保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利益。

3.4加强对住院医生培训项目管理者的培训

每年ACGME都会召开年度教育大会,对项目管理者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其内容不仅包括认证要求,还包括培训中如何进行教学、如何进行考核、如何进行项目管理、如何进行质量改进、如何保障医疗安全等多个话题。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还正在建立和完善阶段,很多项目管理者还缺乏相关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急需进行自我提升,否则其培训过程就会回归到以往学徒制式的医学教育。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可以考虑出台政策鼓励住院医生培训项目进行管理和教学的改革创新.

项目管理培训心得体会篇7

TWI项目管理的目标描述

TWI项目管理的理念或策略

TWI项目精益化管理强调“以终为始”“慎终如始”的理念,即在需求明确、方案策划时要系统性考虑培训目标与实现的可行性,强调从实际出发;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将工作指导培训、工作方法培训、工作关系培训分解细化,渗透到工作中;在培训评估与总结过程中,要围绕项目目标和实际工作进行再分析,提出新的目标,形成循环。最终,将TWI项目精益化管理作为一种深刻的培训文化,长期加以实践,充分挖掘和发挥它的潜能。

TWI项目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范围:适用于所有现场培训项目,包括常规性岗位练兵、专项技能培训、应急事故处理培训、技能竞赛集中培训等。

目标:清晰项目目标,加强培训项目精益化管理,确保目标在实施过程得到落实,提高培训有效性和满意度。

TWI项目精益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基本流程

(1)每年2月前,按照国网公司统一格式,下达项目计划。

(2)在项目实施前2-3月,结合学员需求、公司发展要求、主办部门意见三方面,进行项目目标分析与要素确认。

(3)项目实施前1-2月,进行项目方案策划。

(4)项目实施前1月,由人资部主任或培训专责或主办部门负责人、专责进行项目方案审核。

(5)项目实施前20天-30天,下达项目实施计划。

(6)项目实施前15-30天,导师做好与学员的沟通,了解需求,做好教学备课,配合培训中心做好培训现场准备工作。

(7)项目实施前3-15天,学员做好培训前期准备工作,知晓培训时间、地点、内容与目标。

(8)项目实施前3-30天,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做好培训前期准备工作。

(9)项目实施前1-4天,项目实施前确认、演练。

(10)培训项目实施:工作指导培训(JI),导师指导学员如何正确地、安全的、尽责的开展工作,使学员能够快速地掌握工作要领。培训以导师为主,培训中心配合组织实施,控制好培训质量和效果。工作方法培训(JM),导师通过改善工作方法,教导学员通过利用现有人力、工具、材料,在更少的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工作。培训项目实施:工作关系培训(JR),导师掌控学员情绪,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完成培训任务。

(11)培训结束当天-3周内,办理培训项目结束评估、总结与费用结算手续。

(12)培训结束当天-2个月内,做好项目费用结算ERP系统流转完毕。

(13)培训结束后做好重点培训项目三级评估,撰写培训项目三级评估报告。

关键流程说明

(1)项目目标分析――分析培训需求,建构VISA目标

TWI项目目标分析基于培训需求调研报告,培训中心分别对培训对象、培训对象的直属上级、以及上级的上级进行项目需求调研。调研内容一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当前重点工作和工作需求;二要研究、分析业务分管领导对该领域绩效提升的要求;三是掌握技能岗位员工当前能力与企业需要之间的差距。只有基于对培训需求透彻的分析,才会制定出贴合工作实际的VISA目标。

我们认为好的项目目标,应该达成以下效果,简称为 VISA目标:

V――开阔视野

I――更新知识

S――提升技能

A――调整思维、促使行动

即在项目目标落地时,要清楚,开阔学员哪方面的视野、学到哪些新的知识、提升哪些方面的技能、调整怎么样的思维、如何使他们在今后能够有所行动,学有所用。

(2)项目方案策划――以精益化管理的总策划思路,紧密关联培训效果的三个三分之一。

项目方案策划是一个项目计划工作,要对项目的范围进行说明,也是项目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因素。经过实践我们总结出影响培训效果的三个要素,既关联培训效果的三个三分之一。

表 关联培训效果的三个三分之一

第一个三分之一:好的导师,是培训的关键 第二个三分之一:培训组织有效 第三个三分之一:培训管理规范,培训服务周到

1)策划方案中能将培训目标分解到各门课程和各项训练上,即所有目标均须有相应的课程和操作任务来承担,目标可以重复分配,但不能有漏洞。 1)培训开始要有开班典礼、领导讲话环节。开班典礼营造培训氛围,学员了解此项培训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能更好融入、投入到项目当中。 1)自主管理、职责分明。培训班设立班委,职责分工不同,进行自主管理,接受导师统一领导。

2)选择敬业、负责、理论和实践能力强、有一定表达能力,熟悉该领域专业的导师。敬业负责的导师能根据学员情况精心准备。 2)培训中期要书面张贴阶段性成绩测试结果,而张贴效果起到看板作用,提升培训效果与学习氛围。 2)纪律严明、执行严肃。培训班要取得好效果需要有严明的纪律,而在执行过程要保持其严肃性。

3)导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现场经验、工作要求对学员学习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3)培训结束要有结业典礼或总结环节。总结环节一方面让学员代表谈收获,另一方面体现了组织者对学员的关注、鼓励。 3)管理有序、服务周到。培训组织应有序实施,流程控制到位。培训服务到位,对于学员反馈的后勤、学习等问题,落实后回复学员。

(3)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做好培训前期准备工作――“四个到位不可少”

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细致的工作,也是项目实施的开端,在这项工作当中,要做到“四个到位不可少”:计划分解到位不可少:各方沟通到位不可少:文档物品到位不可少:日程检查到位不可少。

(4)培训项目实施

1)工作指导培训(JI)。导师要做好工作指导培训准备,导师分步骤做好工做指导培训。步骤一:安排团队成员;步骤二:介绍操作,导师耐心讲述、解释和说明每一个重要的操作步骤,做第二遍以强调关键点,并能回答学员疑问;步骤三:尝试演示,让学员尝试完成操作并纠正其错误;学员再次操作时,向导师说明重要步骤及自己的理解;步骤四:跟进,让学员独立完成任务,并反复训练,导师应经常进行检查并提问。阶段性训练后,组织考试测验与评比。

2)工作方法培训(JM)。工作方法改善是工作创新的亮点所在,是工作效率提高的关键。如何改善工作方法,在导师指导下,分四步:分解工作;对每一个细节进行提问;开发新方法;应用新方法。向导师提交新方法提议,训练过程中在安全、工艺、质量、数量和成本等方面取得数据支持,并将新方法付诸工作实践。

3)工作关系培训(JR)。员工与企业良好的工作关系能促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实现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如何才能使员工“由于愿意工作”而进行工作?从现场培训角度,分四个方面说明建立良好工作关系的基础。让每个学员知道自身工作进展情况,导师要乐意指出学员工作改进的方法,让他知道导师及公司对他的期望;适当给予表扬,导师应能发现学员的不寻常表现,并在事情保持热度时表扬学员,给予其信心和鼓励;充分利用和发挥每个人的能力,挖掘学员没有被利用的能力,绝不阻止个人的发展;由导师向学员传递企业文化,如导师应告知学员电力企业发展方向,体制变革本质及目标,并与学员一起工作接受变革,传递正能量等。

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1)组织机构

要确保流程得到正常运行,需建立四级培训责任体系,即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参训部门。

(2)各部门主要职责

1)人力资源部为TWI项目精益化管理的责任部门,负责培训项目计划的制定、审核与组织实施,负责培训期间的监督、检查、考核管理。

2)培训中心负责培训项目计划的具体组织与实施,包括项目分析、培训安排,导师选聘、培训场地、实施培训、三级评估,负责培训的总结鉴定并上报人力资源部。

3)实训基地按照培训中心下达的培训方案具体组织实施,落实导师、培训场地、安排学员食宿、考勤等。

4)参训部门按项目培训计划,负责安排参训学员,并做好学员外出学习期间的工作安排,配合开展评估评价。

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1)绩效评价指标与考核管理,公司成立以分管副总经理为组长,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主要负责人、专责人为成员的绩效考核管理小组,负责对培训项目全周期培训情况进行绩效考核。

(2)人力资源部对培训项目各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在培训期间,可通过向学员、导师发放调查问卷、考试考核等形式,对集中培训情况进行考评;培训结束后,可通过对学员所在单位对学员进行现场跟进、跟踪调查、抽查考试等进行调查。绩效考核结果报绩效考核管理小组,人力资源部将评价结果纳入公司业绩考核。

评估与改进

评估方法

(1)评估目的

培训效果的评估,是指在培训项目实施之后,采用一定的形式,把培训的效果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式表示出来。良好的培训评估体系是在工作分析、岗位说明、绩效标准和管理以及培训要素之间的流程管理,这种流程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业绩,并在提高业绩的基础上,逐渐提高绩效标准,进而使TWI项目精益化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真正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2)评估内容和范围

1)问卷调查:向学员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培训后总体反应和感受情况,了解培训项目的设置是否合适,了解培训导师的培训情况,培训中心组织情况。

2)通过现场考问和考试考核,确定学员受训后的行为变化,以判断所学知识、技能、态度对工作的影响。

3)评估范围包括授课导师、培训中心、学员所在单位、学员。

(3)评估项目和标准,评估项目主要包括:

1)授课导师:主要有学员满意度、培训效果分析、任务完成情况、培训教学改革情况等。

2)学员:学员遵守纪律、完成任务、考试考核、团结协作等情况,以及实训基地、授课导师和其他学员的调查。

3)培训中心:主要有学员满意度、培训效果分析、计划执行情况、认真负责态度。

问卷调查,评估标准要达到所有问卷人95%以上。

(4)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类比法和绩效考核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实施培训前后对比,了解培训的效果和质量。通过绩效考核法,掌握培训的实效,掌握实训基地、授课导师的负责态度和工作效率,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

改进方向或对策

(1)加大教育培训投入,特别是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全面整合优化县公司培训资源,建设高标准的实训基地。

(2)实行TWI项目精益化管理,按照P-D-C-A闭环管理的要求定期开展检查、考核,培训情况纳入月度业绩考核。

项目管理培训心得体会篇8

2019年,电务电化公司以集团公司“四会”及改革创新年为契机,紧紧围绕公司年初“四会”既定的目标和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提炼工作方法,教育培训、技能鉴定、特种作业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实效。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教育培训工作紧密围绕公司施工生产经营各项工作,认真落实2019年公司“四会”会议精神和改革创新年活动要求,以试题库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抓手,圆满完成了教育培训各项指标。

1.教育培训总体完成指标

电务电化公司结合公司实际,积极开展各类培训班,并通过内部培训、委外培训方式开展各种培训。截至2019年11月30日,公司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期,培训1116人次,其中81人参加了委外培训教育。2019年共有40人参加了注册类考试(建造师)。2019年培训应届大学毕业生39人,并签订“师带徒”协议39份,发放岗前培训及定级定职书籍39套。对公司11名技术专家开展“导师带徒”,实现传帮带。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业务技能实操培训、理论上机培训考试,较好的解决了现场技术人员的动手能力,掌握应知应会的能力,提升了员工整体业务素质。持证上岗率达到了100%,岗前安全教育培训率达到了100%。

2.公司试题库建设实现新突破

为进一步挖掘公司内部人才,切实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员工整体素质,支撑和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根据公司相关文件,结合目前公司施工任务不足、人员奇缺的现状,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全员出题、命题工作,出题工作涵盖公司一级项目经理、副总工程师、公司各部门负责人、项目部全体人员、各作业队管理人员、各实体单位管理人员共计672人,收集试题4222道。通过全员出题,使公司员工对业务知识、法律知识、公司规章等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便于进一步规范公司管理,提高人员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目前,试题库组卷已经完成。实现45岁以下员工理论上机考试407人次:其中财务、物资、计划、安质专项业务考试149人,通信、信号、电力、接触网专业技术人员147人,派遣工111人。

3.成功举办公司项目经理培训交流班

2019年在公司主管领导亲自督导下,在各单位、各部门全力配合下,成功举办了项目经理培训交流班。举办项目经理培训交流班,是公司成立以来,规格较高,较为系统性的培训班,参加人员涵盖公司领导、一级项目经理、副总工程师、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各项目项目经理、各实体单位负责人,主会场参加人数达到80多人,同时设置19个视频分会场,有70多人在视频分会场参加会议。培训班从开始筹划到举办,历时近半年时间,光公司各职能部门PPT授课课件制作、审定,word版材料准备,有关项目的制度汇总,项目交流PPT材料制作、审定等等,就历时2个月时间,公司主管领导召集公司各业务部室负责人、项目经理反复开会审核课件,反复修改,最终形成定稿,倾注了公司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和项目经理的心血。这些基础工作的精心准备,为项目经理培训交流班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培训班邀请集团公司发展规划处相关专家及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亲自授课,对于加强公司项目执行力,提升公司项目经理整体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4.开展45岁以下员工实操培训

为了实现公司“541”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规划,选拔优秀人才,公司对348名45岁以下技术人员开展了为期60天的实操培训(国铁部分),从而带动公司技术人员动手能力,使技术人员掌握应知应会专业知识,提升公司员工整体素质。

实操培训分三个批次,通信、信号、送变电、接触网专业分别在兰州枢纽四电集成项目部基地和神华准池维管段基地同步展开实操培训,虽然正值冬季,学员们不畏严寒,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铁道兵精神,为公司树立了正气,增强了员工凝聚力。

5.积极督导开展项目部班子成员授课

2019年,公司督导所属各项目部积极开展10人以下的项目部班子成员授课。截止11月30日,共有13个项目开展了授课,部分项目因收尾或开展实操培训达不到授课条件而无法授课。

6.公司关键岗位、特殊岗位培训取证持续增长。

2019年,公司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四库一平台”建设要求,全力以赴,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关键岗位、特殊岗位证件制约公司资质升级和经营投标需求的问题。委托外培机构开展建筑业“八大员”岗位培训11人,光缆接续操作证复审培训5人。

2019年,有5人参加了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单位安全保密监督管理培训班并取得证书,为公司顺利通过军工涉密资质打下来坚实基础;有1人参加了股份公司第六期总工程师培训班;有2人参加了股份公司 2019 年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提高)、西班牙语(基础)培训班等。

技能鉴定因国家实行技能认定备案制度,2019年暂无开展此项工作。因公司公路机电工程资质升级需要,公司开展委外技能鉴定培训取证30人。

截至2019年11月30日,公司有928人取得了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其中初级工107人,中级工130人,高级工484人,技师165人,高级技师42人。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365人,具有质量检查员资格 88 人,建造师资格73人(其中一级建造师51人,二级建造师22人),持证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为128.9%。

7.秉持“服务经营生产”的理念,做好日常服务工作。

公司培训中心坚持“服务于经营生产”的工作理念,按照“三标一体”管理要求,及时整理、扫描各类教学资料及证件,年内配合项目开工、竣工、安全检查等各项检查活动,年内及时为项目传借各种证件40余次,280份,保证了经营投标证件需求和项目作业人员都能持证上岗,为公司经营承揽、项目开工竣工及质量信誉评价等活动及时提供了服务支撑。

8.出台《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电务电化工程有限公司员工2019-2022年培训规划》,为员工培训指明了方向。

2019年,公司领导审时度势,结合员工结构不合理,人才奇缺的现状,研究出台了公司三年员工培训规划,为公司员工培训提供了根本遵循,为下一步公司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年规划的主要目标是:结合公司“541”战略,配套人力资源规划,选拔优秀人才,并为新员工3年后进入项目部管理层或5年后进入公司机关部室做准备,形成符合公司发展的人才梯队。立足公司长远发展,从优化培训对象与培训类型入手,创新培训形式,拓展培训内容的深度和内涵;同时,将进一步加大培训的管理力度,将培训与激励、绩效考核挂钩,搭建起学习型团队的构架。

二、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对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不足,开展培训工作的主动性不够。

从本年度年各单位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来看,部分单位对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不足,开展培训工作的主动性不够,还存在疲于应付状态,没有完全认识到培训是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是节约成本的最有效手段。

2.部分领域人才断档,急需引进人才或开展培训工作。

当前,公司地铁、公路机电交安领域已逐步进入,但施工人才及其匮乏,表现在没有形成专业化施工队伍,跟其他工程局相比差距很大。公司近几年将主要精力放在大铁领域施工,在地铁、公路机电交安领域没有形成专业化施工队伍,继续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加强人才培养。

三、2020年工作设想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要以公司“十三五人才规划”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集团公司、公司“四会”会议精神以及2020年电务电化公司教育培训工作总体要求,以加强员工能力建设为核心,坚持“分类培训、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推进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员工教育培训质量和效果,不断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继续深入推进员工实操培训,加大员工培训考核。

(二)教育培训内容与任务

1.继续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

(1)加大安全工作培训力度,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培训中心要与公司安全质量监察部紧密结合,协调配合,做好各项目部的安全培训,要督导各项目部认真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公司培训中心要择期举办全公司安全管理培训班,项目部要做好“二、三”级培训,即:项目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和作业队技术人员和劳务工安全培训。

(2)加大导师带徒活动的督导跟踪力度,积极签订“师带徒”协议,制定培养计划,落实师带徒活动各项工作。

(3)继续深入推进员工实操培训,实现各专业室内安装培训、专业内(间)交叉培训、女职工专项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等

(4)进一步完善试题库建设工作,为员工考核提供依据。

(5)加大取证培训力度,服务好公司资质升级、经营管理和施工生产工作。主要做好特种作业人员、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取证工作,确保关键岗位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2.加强督导检查工作力度,实现PDCA式的循环管理。

一是对工地学校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督导和检查,对重视项目建设、重视员工培训培养的工地学校优秀单位(项目部)进行奖励,同时对不能很好地开展项目工地学校建设工作,对人员培训培养缺乏积极性的(单位)项目给予通报或经济处罚。二是对学习培训效果的检查,对职工学习能力、理论水平、操作技能的检查。

(三)继续做好职业技能鉴定站工作及特种作业培训取证工作。

1.从明年开始,国家职业技能认定工作将逐步开展,我们将继续做好职业技能认定报名、申报、考前培训及考试组织、成绩录入及取证工作。

2.继续做好建筑业“八大员”等特殊工种培训取证工作及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管理新程序的调整及数据整理工作。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电务电化公司

上一篇:秋游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基层干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