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9-30 04:11:55

数据管理制度

数据管理制度篇1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物资公司 200002)

【摘要】在国网系统内部广泛应用信息化给企业监管带来新的挑战和课题,本文试图以高度集成的信息化软件的自身优势和存在的一些管控问题为切入点,对企业系统数据测试、关注信息系统控制及控制数据、利用日志和关联性充分追溯数据源等环节,开展并探讨企业有效的监管方法。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 内部控制 企业监管 财务管理

一、引言

目前,在国网公司内部,信息化系统得到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分公司、子公司通过信息化实施系统,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度整合, 信息化系统在数据分析和业务流程管理等方面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和支持,同时,也给企业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企业在实践中深入分析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的监管方法。一方面,信息化系统对企业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各个模块集成使用,明确各个业务流程之间的相互牵制和控制等措施,但企业监管的设置和内控制度的完善,在信息化系统内是无法完成的;另一方面,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监管的数据来源从单一的财务数据转向采购、销售等业务数据,监管范围和技术性均进一步扩大,增加了企业监管的风险。

二、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监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企业信息化监管的难度

1. 监管对象的系统性。从被监管企业来看,这种系统性主要表现为纵向系统和横向系统。纵向系统是指在整个公司内部实时汇集整个公司本部及其基层单位相关信息,从单个企业监管转向关注整个公司在线、实时财务数据的动态。横向系统是指在单个企业内部,电力销售、物资采购、运检与调度、财务等各个职能模块的整合,从传统的财务数据转向企业业务数据,难度增加。

2. 监管数据来源的多元性难度。首先,随着社会公众对监管期望值的增加,日趋关注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宏观政策的情况,这对监管实践关注的重点从财务收支扩大到企业投、融资决策等各个方面。监管信息来源从财务、业务数据进一步扩展到企业会议纪要、收发文等非财务、业务数据信息。其次,企业监督除了对数据本身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之外,还要对产生数据的信息系统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企业监管,难度增加。

3. 监管信息的复杂性。被监管单位往往因为保密和安全的原因不能提前提供数据,获取财务、业务信息往往滞后;又因为人力资源不足,非数据信息的有效获取较难,例如,对企业会议纪要、合同、业务台账等非数据信息在系统内涉及极少。在监管中往往通过人工阅读或在被监管单位的OA 系统中以检索的方式查找涉及监管方面的信息,这种方式比较耗费时间而且极有可能遗漏相关信息,难度增加。

(二)企业信息化监管存在的常见现象

1. 企业监管的时间和人员难以保证。公司信息化程度比较高,所有的管理和业务基本都实现了信息化,所以对应的信息系统非常庞大。监管人员不仅要在监管前期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数据采集分析任务,还要在短期内全面了解被监管单位所有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在现有人员配置的情况下,很难保证信息化监管的效果,尤其是各软件本身的操作流程还有后台数据的采集,都对监管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短期内很难完成监督任务。

2. 企业信息系统监管发现的问题难以评价。目前,企业信息化监管已经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对企业信息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重点检查并予以评价。然而,目前我国缺乏一些信息系统相关的法规和行业标准,因此评价系统比较难。

三、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监管重点

信息化系统的监管使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环境和内部控制方式发生了变化。相当一部分监管已建立于系统的应用程序中,由系统内自动执行相关检验、核对、判断、监督以及各种功能权限的控制;企业形成了系统控制与管理控制并重、人机控制相结合的综合性控制,内部管理权限的严密性以及关键风险点的设置成为企业监管的重点。

(一)管理制度监管重点

制度管理是企业各信息化系统安全运行、合理高效利用和数据真实完整的重要前提。了解被监管单位各系统相关的管理制度,可以从总体上了解系统的管理运行情况,初步分析信息化系统可能存在的风险控制点。管理制度分析的主要内容如下:

1. 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即管理制度是否足够保证信息化系统运行正常,包括三方面:一是对系统管理员和岗位操作员进行管理的人员类管理制度;二是对信息化的业务操作进行管理的流程类管理制度;三是对硬件设施网络设施、应用系统进行管理的技术类管理制度,重点是基础数据和关键数据的录入和审核制度。

2. 管理制度执行的有效性。每项制度的各项规定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制度之间的相关规定是否统一,每项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二)系统权限监管重点

系统权限主要从信息化系统权限设计与企业的组织架构、各系统角色与权限、各系统用户与角色对应、岗位的职责控制这几个层层递进的方面来进行。各系统一般由财务管理、供应链、人力资源等多个模块高度集成,每一模块都有相应的关键控制点,关注信息化系统权限配置,分析是否存在履行不相容的职责和操作权限。其主要内容如下:

1. 信息化系统权限设计与企业的组织架构、员工职责相结合。信息化系统权限用于系统检查用户操作权限。在各系统用户进行某项操作时,系统需要执行相应事务码对应的功能,该事务码是系统用于检查权限的标识。权限设计是企业整体权限实施的核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

2. 信息化系统各模块划分和权限设置,以及设有期限,重点关注敏感角色的权限配置情况。要有监管系统用户与角色的对应关系表和用户授权结果表,首先需要摸清企业是否应用了超级用户,有哪些人是超级用户,超级用户的权限内容和期限,是否有对应的日志记录可使其被监督;关注拥有多重角色的用户和超级用户。重点监管拥有多重角色的用户的系统权限是否具有可能被逐渐放大甚至有失控的危险,特别关注超级用户是否有可能直接篡改业务数据等行为。

(三)系统运行监管重点

信息化系统运行分析包括运行环境和运维方式两个方面。运行环境是信息化系统运行的载体,信息化运行环境的稳定性、安全性是信息化系统数据信息可靠性的有效保障。运维方式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规模、安全目标和管理体系的匹配程度。

1. 信息化运行环境的构成监管。主要包括应用软件环境、数据库环境、硬件环境、网络环境、安全环境等,其中重点是数据库环境。信息化运行环境监管,主要是了解信息化系统是集中部署还是分布式部署,是由一套软件系统构成还是多套系统软件构成。

2. 信息化系统日常运维方式监管。主要是监管信息化系统运行中的突发事件和重大问题,解决情况和造成的影响。

(四)业务流程监管重点

信息化系统的业务流程基于企业的业务流程,贯穿企业各种业务的各种管理对象,形成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变化过程,是信息化系统的核心内容。

1. 获取信息化系统整体业务流程的规划设计文档、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图,了解信息化系统整体业务流程和各子系统间业务数据的关系,重点关注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控制和关联性,以及核心业务流程与法律、法规和制度的符合程度。

2. 了解信息化整体业务流程和各子系统间业务数据的关系,重点关注信息化系统业务流程处理的对象实质是数据,以及各个子系统之间根据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业务流程关系,利用数据接口进行与流程相对应的数据共享与处理。如了解到物流系统基础数据中的供应商同时也进入财务管理系统,是应付账款的核算单元,在监管中可以在物流系统中抽取供应商明细表核对应付账款中的往来情况。

四、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监管有效方法

随着信息系统在上海市电力公司的广泛应用,企业需要全面了解目前常用信息化软件的功能模块结构、设计原理、业务数据处理和流程特点,熟悉软件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通过分析相关系统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企业监管的有效方法。

(一)对各信息化软件系统数据进行测试

在监管实施过程中,可利用信息系统自身的查询、分析等功能进行测试,对获取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与系统自身查询检索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该系统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关联性进行评估,审查有无人为调整数据和有关设置的可能。

(二)对各系统日志进行有效利用

系统日志可以反映操作人员登录、退出和业务操作的过程,能够反映各业务部门职责的设置、审批与复核的情况。通过对日志的监控,可实现不相容岗位和职务的分离以及相关人员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防止越权操作和舞弊行为的发生。如监管人员通过审查系统日志,可了解到相关人员有无进行越权操作以及该业务是否至少由2 个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办理。日志为业务操作行为留下记录,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和依据。

(三)全面关注信息系统控制及控制数据

公司各系统根据输入数据、控制数据及处理逻辑自动执行业务处理,使得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企业的运营管理高度依赖信息系统。企业的内部监管方式由内部控制与各信息系统控制紧密结合,内部控制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信息系统控制的风险。这些重要特征集中体现在:很多内部控制点的控制方法、控制标准已预先制定并嵌入在系统中,这些嵌入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标准一般采用程序代码或各式各样的参数、配置数据等控制数据的形式实现。因此,这些控制数据直接关系着系统控制是否可靠、有效。控制数据分为反映业务处理逻辑的控制数据和反映内控制度的控制数据,对控制数据的检查成为对系统关键控制点检查分析的重要手段。

(四)利用关联性充分追溯数据源

各模块紧密集成,业务流程环环相扣,数据高度融合、共享,数据之间都有着紧密的关联,业务信息与物资、人员、资金信息高度融合,除财务信息外还包括详细的原始业务信息。因此,反映业务活动的数据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各系统数据分析可以直接追溯到各具体业务环节,最大限度地还原每一笔业务的细节信息,从不同角度展现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如物资采购模块中存在以下数据关联:订单、发票、发货单环环相扣,相互追溯;采购过程中发货、开票、付款等业务活动产生的单据和对应的财务模块中的凭证有对应关系,可以相互追溯;物资订单、财务凭证可以直接关联到供应商等主数据。

五、数据挖掘分析在企业监管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企业监管,主要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方法对监管数据进行处理, 最大限度地去除无用数据,提高分析速度,确保监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一致性。主要从数据挖掘的常用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一)分类分析监管应用

分类分析的主要功能是根据数据的属性将数据分派到不同的组中。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运用一定的统计方法从数据库中选出已经分好类的样本数据库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数据属性对没有分类的数据进行分类。

(二)聚簇分析监管应用

聚类分析是一组未明确分类的数据,其主要是根据一些聚簇规则(或数据的相似性)把数据按相似特征归成若干类,即“物以类聚”。它的基本要求是属于同一个类别的数据之间相似性尽可能大,而不同类别数据之间相似性尽可能小,从而发现数据的数据属性和分布模式间的规律,找出对数据的描述。也可以通过当年、当月数据与历年数据比较等,分析出被监管单位数据的真实性及准确性。

(三)关联分析监管应用

关联分析主要是发现数据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挖掘发现一组数据项与另一组数据项的密切度或关联关系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关联数据的分析,检查数据处理是否符合业务逻辑、相关法律法规和内控制度,校验系统内数据的钩稽关系,发现系统控制存在的问题。

(四)序列分析监管应用

序列分析主要发现数据项出现的时间上或序列上的规律,从监督数据库中挖掘出被监管单位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的频繁序列模式,发现检查数据之间的前后( 因果) 联系。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对序列模式加以运用,如,对具有连续取值特征的凭证号进行空号、断号和重号等情况进行检查,从而查出异常现象。

六、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监管的建议

1. 后台数据分析和前台业务分析相结合。公司各业务数据往往是海量数据,盲目分析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有目的性的去找出重点字段,重点表,为深入开展数据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分析后台数据库数据字典,了解字段含义的同时,必须结合前台业务操作,对整个业务流程有所掌握,才能找出数据库中监管所需。因此,只有将前台业务分析和后台数据分析相结合,才能将企业监管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2. 业务监管人员和计算机专业人员相结合。目前企业监管中,信息化监管队伍一般由企业监督人员独自组成,而且人员配置较少。因此,只有将计算机专业人员和具有丰富经验的业务监管人员有机结合,对企业的信息系统、数据字典全面了解,让计算机专业尽可能地为业务监管服务,充分发挥企业监管的作用。

3. 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企业内控等监管相结合。企业监管不仅需要从海量的电子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监管线索,更需要开展企业信息系统的检查,要在识别信息系统风险的基础上,按照信息系统监管对应用控制,一般控制和项目管理的原则,围绕组织管理、开发建设、职责分离、运行维护、安全防范等关键环节,实施监管,将信息系统和数据分析、企业内控等监管相结合,完成在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监管,使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被监管单位信息系统日趋成熟完善,监管人员要充分了解企业海量各系统数据中蕴含的极其丰富、复杂的信息,全面准确地分析被监管单位的经济活动,仅仅依靠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数据检索查询机制是非常困难的,必须探索和创新信息化的监管方法,从企业信息化监管入手,加强内控风险的薄弱环节,筛选对应的系统数据表,这是数据多视角、多方式结合分析的一种企业监管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荆霞 , 张金城 , 黄作明. 基于数据挖掘的审计数据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17).

[2] 王悦. 浅谈会计舞弊在信息化环境下特点及防范[J]. 新财经,2011(6).

[3] 抚苏. 大数据的未来值得期待[J]. 电脑报 ,2013(35).

数据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大数据业务 数据资产管理流程 端到端业务流程

1 引言

2015年,在“互联网+”战略及创新氛围的带动下,三大运营商均已完成大稻萦τ贸【按幽诓坑τ米向外部变现的破局。2016年以后,运营商的大数据业务正逐渐走向规模化和商业化。在大数据业务的规模化商业化运营过程中,运营商面临怎样的挑战,又该如何应对,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运营商的大数据业务运营全流程,从数据资产管理和大数据端到端业务流程两条管理制度流程,详细剖析运营商开展大数据业务所面临的困难,并针对这些困难提供出优化提升的管理建议,以期为后续大数据业务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2 大数据业务管理现状及相关理论介绍

2.1 大数据业务管理现状

运营商在开展大数据业务过程中通常会涉及两条流程支线:数据资产管理流程和大数据端到端业务管理流程。

如图1所示,在大数据端到端业务管理流程方面,大部分运营商已形成了前端部门收集汇总大数据需求,后端部门与外部支撑厂商进行大数据应用功能的具体开发实现的端到端业务管理流程。

如图2所示,在数据资产管理流程方面,大部分运营商仍延续传统的采集存储规则,并未形成针对大数据应用的系统性的数据资产管理流程及制度。完整的数据资产管理是包括针对数据的计划、规范定义、采集存储、提取使用、盘点维护、数据清除环节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而目前大部分运营商的数据管理仅包含采集存储、提取使用、数据清除环节,且现存管理制度不适应大数据业务特征,制度有效性受限。

2.2 BPMMM和数据质量管理评估维度

(1)业务流程管理成熟度模型

业务流程管理成熟度模型(BPMM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是用来评价并提高企业业务流程管理水平的模型,包括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BPMMM的外部结构划分为初始级、可复用级、已定义级、可管理级和优化级五个层级。

BPMMM的内部结构则主要用于判断组织所处的成熟度水平,并分析未来改进方向。内部结构分为成熟度级别、管理领域、关键指标和典型行为。内部结构将外部结构的每一级别细化为战略与组织文化、业务流程管理活动、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及组织管理、知识管理和IT管理六大管理领域,模型进一步将每一个管理领域划分为多个关键指标,用于阐述在该领域所关注的业务流程管理重点,最后将利用各关键指标的典型行为,区分出这些关键指标在不同的成熟度级别中的不同表现,从而判断这些关键指标所处的成熟度级别。

(2)数据质量管理评估维度

在数据质量管理评估维度中,针对数据的改善和管理,主要包括数据分析、数据评估、数据清洗、数据监控、错误预警等内容;针对组织的改善和管理,主要包括确立组织数据质量改进目标、评估组织流程、制定组织流程改善计划、制定组织监督审核机制、实施改进、评估改善效果等多个环节。任何改善都是建立在评估的基础上,知道问题在哪才能实施改进。通常数据质量评估和管理评估需通过以下六个维度衡量:

1)完整性:完整性用于度量哪些数据丢失了或者哪些数据不可用。

2)规范性:规范性用于度量哪些数据未按统一格式存储。

3)一致性:一致性用于度量哪些数据的值在信息含义上是冲突的。

4)准确性:准确性用于度量哪些数据和信息是不正确的或者数据是超期的。

5)唯一性:唯一性用于度量哪些数据是重复数据或者数据的哪些属性是重复的。

6)关联性:关联性用于度量哪些关联的数据缺失或者未建立索引。

3 大数据业务面临的困境

(1)运营商大数据业务运营管理流程成熟度分析

运营商普遍已形成可复用的业务运营管理流程,部分在大数据业务领域较为领先的运营商已经建立了独立的部门甚至子公司对大数据业务进行管理和协调,也有少数运营商建立了大数据业务开展的流程管理规范。但目前各运营商的大数据业务管理规范还较为粗放,未能全面切实地指导大数据业务的开展。并且,仍有大部分的运营商未确定大数据业务开展的组织形式。因此,根据业务流程管理成熟度模型,运营商的大数据业务管理流程目前正处于从可复用级成熟度水平向己定义级成熟度水平过渡的阶段,管理流程水平仍有很大的优化提升空间。

(2)端到端业务管理流程问题分析

运营商大数据端到端业务流程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需求沟通确认、数据建模及提数环节。

在需求沟通确认环节,由于前端业务人员与后端技术人员对数据资源的理解视角及沟通方式存在差异,导致跨部门沟通效率低下,进而导致需求沟通环节冗长、反复。

在数据建模及提数环节,由于数据资产定义及分级分类规范的缺失以及数据质量管控制度的缺失,导致提取数据无法满足建模需求,需调整数据模型并补充提取数据。

除此以外,运营商当前大数据业务需求满足流程缺乏系统的有效支撑,大量工作需人工手动完成,严重影响大数据业务响应速度。

(3)资产管理流程问题分析

数据资产管理流程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规范定义、采集存储及提取使用环节。

在规范定义方面,运营商普遍还未形成公司级的数据资产定义及分级分类规范,直接导致数据开放策略、数据采集存储策略、数据质量管理策略无从制定,影响数据资产长期积累及大数据业务的拓展。

在采集存储方面,绝大多数运营商仍延续传统数据采集存储策略,未依据大数据业务需求制定数据采集存储策略,导致数据采集及存储质量无法满足大数据应用需求,某些大数据需求数据甚至未能采集和存储。

在提取使用方面,运营商普遍未建立完整的数据质量管控制度。从数据质量管理评估的六大维度来看,运营商数据,尤其是传统业务对其质量要求较低的网络域数据,存在数据采集、录入、存储随意导致数据存在不完整、不准确等多重问题,无法满足大数据应用的需求。例如在位置信息方面,小区经纬度信息存在大量的经纬度填反、数据缺失现象,基站名称存在拼音、底直嗦搿⒆址等多种形式并存导致数据可用性差等情况。

4 应对策略建议

本文对运营商大数据业务运营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追溯、分析发现,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公司级数据资产定义及分级分类标准规范缺失、数据质量管控机制缺失及系统缺乏有效支撑三类。接下来,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给出优化改进的思路:

(1)建立公司级数据资产定义及分级分类标准规范

针对需求沟通过程中业务人员与技术人员之间以及不同系统管理人员之间存在沟通协调壁垒的问题,运营商应建立公司级数据资产定义及分级分类标准规范,划定关键数据资产范围、对数据进行统一的分级分类并制定统一的数据操作规范。公司范围内关键数据的规范和统一,将减少业务分析人员针对数据的研究时间,帮助分析人员更有效的决策,并能够弥合业务人员和IT人员之间的分歧,提升跨专业沟通效率。

(2)搭建数据质量管理机制

针对运营商在数据质量方面的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数据建模及提数流程反复问题,各运营商应按照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的步骤,制定适合于本公司的循环迭代式数据质量管理机制,逐步实现数据质量的阶梯式上升。具体来讲,各运营商需要在计划阶段根据大数据业务的特征和需求制定数据质量标准,基于该标准开展数据ETL工作流程,在实施过程中持续监控和度量数据质量水平,发现问题时执行数据质量即时解决方案并将问题进行记录备案。

(3)建立可视化、自主化、模块化的数据流管理体系

最后,针对运营商系统支撑能力弱、支撑效率低的问题,运营商应建立可视化、自主化、模块化的数据流管理体系,通过对产品形成过程的可视化监督强化对大数据产品最终质量的管控,同时通过自主化、模块化的管理模式提升大数据业务的快速响应能力。

1)可视化:业务建模所需的数据从需求端到数据源的数据流及数据血缘关系直观可见。

2)自主化:在清晰定义的数据关系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的自动调度及更新。

3)模块化:专业化模块分工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在各模块之间设置沟通协调人员,确保模块之间信息沟通及时顺畅。

5 反思与结论

随着大数据行业竞争程度的逐渐升级,大数据业务成功开展的决定性因素已经慢慢由数据资源优势转向了应用及运营能力优势上。运营商拥有体量巨大、维度丰富的数据金矿,但如何开采这座金矿、将金矿变成抓得住的价值是所有电信运营商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数据资产管理和大数据端到端业务流程两条管理制度流程,分析了运营商开展大数据业务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优化提升的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1] 曹鲁. 大数据业务在电信运营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新通信, 2016(16): 115-116.

[2] 孙丽弘,赵韩子. 关于移动数据业务精益运营体系建设的研究[J]. 现代电信科技, 2016(1): 29-32.

[3] 金天骄. 运营商大数据业务规划思路研究[J]. 互联网天地, 2015(2): 58-62.

[4] 邵珠峰. 移动数据业务运营支撑系统(MDSOSS)解决方案[J]. 信息系统工程, 2013(7): 38.

[5] 刘洁,王哲. 基于大数据的电信运营商业务精确运营平台的构建[J]. 电信科学, 2013(3): 22-26.

[6] 郭培勇. 数据业务深度运营平台的分析与设计[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11.

[7] 连洁. 基于XPORT的多路数据转发单元的设计[J]. 无线电工程, 2014,44(8): 41-44.

[8] 郭小宁. 数据业务深度运营管理平台的建设[D]. 长春: 吉林大学, 2008.

[9] 杨毅. 一种基于网格优化的空间数据访问与存储研究[J].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4,40(6): 43-46.

数据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互联网+” 图书馆 信息服务 趋势

1 “互联网+”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

在“互联网+”模式运行过程中,大数据时代对于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效果和管理机制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其一,图书馆数据资源较为匮乏,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图书馆中,馆藏图书馆还是以纸质书为主,占据整体管理模型的主导位置。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信息管理模型监管有所升级,但是,数据仓储体系依旧较为落后,图书馆的数据存储中心还没有得到有效重视,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问题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其二,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对象较为有限,在图书馆信息服务项目建立过程中,开放存取理念逐渐得到普及,数据模型和管理维度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管理维度进行细化处理,针对资源整合机制以及服务发展中的不足进行集中处理。

2 “互联网+”图书馆信息服务趋势分析

2.1 “互联网+”图书馆信息服务实现数据资源融合

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要积极践行更加有效的管理模型,正是基于科学化技术的发展和项目管理要求,在嵌入式服务和学科化服务项目中,要结合图书馆的实际需求,建构海量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处理体系。从多元化角度出发,提升管理效果和管控要求之间的完整度。另外,新兴技术的发展对于图书馆科学数据开发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科学化组织和技术应用。

正是基于此,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技术融合,保证技术结构升级的基础上,相关数据能得到有效处理和管控。借助不同的元数据运行模型对数据以及不同学科间的数据进行系y化处理,并践行科学化数据分析和管控机制,确保数据管理维度的最优化,并且保证软件和硬件都能得到有效处理,强化了技术结构之间的融合效率,从根本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科学数据融合。另一方面,主要是借助组织融合对数据进行深度处理和集中管理,从而保证相关数据模型能实现有效的共享和细化处理,图书馆要借助科研机构、政府机构以及地区公益机构等基层管理组织,建立健全系统化的信息交流网络,以保证数据传递和完整性。只有提升数据的共享维度和控制要求,实现有效的等组织跨界合作。

2.2 “互联网+”图书馆信息服务实现数据关联

在“互联网+”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型建立过程中,要积极应用不同的数据处理好融合技术,提升管理机制和管控效果的有序开展,图书馆技术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建构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保证数据关联技术能在科研活动运行过程中发挥其实际价值和重要性。也就是说,科学化检索和数据分析机制已经受到了大众的认可,图书馆要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数据分析机制,并且保证能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直观的数据。我国图书馆在应用数据关联技术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科学数据资源比较有限,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在数据处理以及分析机制建立过程中,结合自身馆藏要求,积极建立更加有效的科学化数据分析机制,并且提升数据之间的映射和连接模型。另外图书馆和科研机构之间的有效互动还比较少,也会导致数据无法得到有效的互动,科研机构以及商业机构之间的合作依旧无法有所突破,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从元数据描述以及数据连接体系出发,建构辨识度更加有效的处理措施。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图书馆进行“互联网+”数据分析和优化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科学数据的管理以及采集进行综合分析,并且严格处理相关数据,提升数据的版权管理力度,积极权衡各方利益,保证数据开发资源以及市场的稳定性。相关管理人员和图书馆项目负责人,要结合自身实际需求,积极践行更加有效的信息处理机制,切实维护管理要求,提升数据交流效果和控制机制,确保管理维度和管理效果的最优化,从根本上推进“互联网+”模式下图书馆信息服务项目的升级,优化整体信息服务框架的实际效果。

2.3 “互联网+”图书馆信息服务实现数据分布式科学发展

在“互联网+”图书馆信息服务项目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针对实际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管控,基于机构间合作进行的数据存储处理业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数据处理价值。传统图书馆信息存储以及交互模型中,科学化数据仓储机制主要是为满足数据保存业务,对于信息数据的共享和复用方面缺乏认知。而在“互联网+”新型服务模型中,要针对实际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控制,提升分布式存储的基本效果,积极落实更加有效的控制模型,针对数据存储机制和应用模型进行系统化控制和综合管理。

在分布式科学发展模型中,要以机构的合作机制作为基础,对数据存储硬件以及设备开销模型进行集中管理,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组织结构和数据维护依据。另外,要结合分布式数据发展模型,积极落实图书管理效果的最优化,并且深度提升政府和公益机构之间的互动参数,也要积极落实合作模型和管理机制,确保科研用户以及服务受众体系之间的完整度。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图书馆服务项目建立和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要针对实际问题建立系统化的管控体系,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控制维度,建构社会经济、文化体系以及服务模式之间的联动,真正实现数据创新驱动形式的建立和落实,保证数据共享机制得以有效落实,为图书馆的综合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贾西兰,李书宁,吴英梅等.“互联网+图书馆”思维下的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J].图书与情报,2016,26(01):44-48.

[2]李超平,毕达,马辛F等.互联网时代的智识自由与社会责任之争――美国公共图书馆互联网过滤相关法案与判例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33(04):55-64.

[3]余凌.“互联网+”背景下的图书馆业务重组内容与方向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6,22(03):79-81,48.

作者简介

薛峰(1969-),女,河南省南阳市人。现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理馆员。

作者单位

数据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国有企业;财务管理

在数字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下,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未来企业重要的核心资产就是这些数据资源,企业经营模式和管理绩效将会被它所改变。大数据时代同样也给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大数据时代财务数据处理的改变

企业的核心就是财务数据,它反映了企业资金及业务运转的情况,通过处理财务数据,挖掘财务信息,企业能够不断优化财务管理,减少资金占用进而降低财务成本,为企业谋利。因而,准确有效处理这些大数据,将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富增值。会计数据,是系统性汇录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的记录。而会计数据处理技术,则是指在对上述发生的会计数据采取的各种技术行为,包括采集、存储、加工和传递等。通常来说,会计数据处理技术涵盖了五个方面:首先,是会计数据手工处理阶段,主要是企业财务人员利用各种计算工具收集、储存、加工和传送各种会计数据。其次,是会计数据机械处理阶段,主要是企业财务人员依赖各种电子设备收集、储存、加工和传送各种会计数据。再次,是会计数据电子计算机处理阶段。当诞生电子计算机后,这种快捷的电子设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四是,会计数据网络化处理阶段。随着Internet网络的出现,财务管理部门能够使用大量计算机和包括内网、外网等计算机网络,来进行各种会计数据的处理。最后,是大数据时代会计数据处理阶段。随着近年来兴起的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从技术基础方面奠定了大数据的发展。对比大数据阶段的会计数据处理与以往各阶段,可以发现有了质的更新,包括:大数据阶段,会计数据的结构较为复杂以及涵盖的内容更加丰富;对于会计数据的挖掘和应用越来越重要,分析方法更加复杂精确、更加智能化;但同时如果出现丢失会计数据,带来的威胁也较大。移动计算和物联网等信息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包括数据采集和梳理。这些大数据一般具有4个V和无形粘性等五个主要特征:一是,数据规模大(Volume)。在信息新技术时代,由于数据的产生量非常巨大,数据的衡量超越了以往的GB、TB等单位,而开始采用PB等单位。二是,数据异构的数据(Variety)。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始出现声音和图像等非结构化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与传统的数字等结构化数据交叉带来的复杂性,由于与财务事项的联系紧密,使得会计的处理较为困难。三是,数据产生与处理的实时性(Velocity)。与传统的数据处理相比,物联网时代对时间要求较高,因为财务人员行为与电子设备行为之间需要在较短的时间结束,因此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即时性。四是,价值密度低(value)。由于会计的大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会大量产生,但是有用的数据可能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片段,大数据产生了大量的垃圾信息,因此,大数据的价值密度低。五是,会计数据的无形性与粘性。目前,在物联网上,企业收集、传递和梳理这些大数据时,主要体现为非介质的大数据,很容易被感应器所接收,从而较易能传递,但是会计数据与之不同,它们是无形数据,不易被感应器所接收。而且会计数据是直接粘合在业务数据之中,不能够脱离业务数据而存在。因此,会计数据具有无形性与粘性。由于大数据时代的财务数据具有以上所描述的特点,这对处理财务大数据带来了很高的挑战,包括人员调配和设备的采购。而且,大数据的问题需要整体解决方案来处理,不是简单的唯一方案所能解决,这就要求必须建立一个大数据分析平台,从中不断搜集有用的财务信息。

2目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亟需加强的关键点

2.1国有企业会计法律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目前,国有企业不断健全管理制度和进行技术革新,出现了较好的经营业绩。但与此同时,也暴露了一些掩盖的问题。在当时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监督管理措施不是很到位。从前的国有企业财务会计职能,不仅要进行财务监督,还要监管企业的管理工作。而在国企改革的重要时期,国企的会计职能也相应的在进行调整,表现为其监督管理的职能在逐步弱化。虽然有部分企业在创新相应的财务制度和管理措施,但实施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主要表现为工作方法陈旧,国企会计监督管理较为散漫和无序。因此,国有企业会计法律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2.2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措施不完善

近年来,部分国企为了完善会计监督和控制制度,制定了不少财务监管制度和内控措施,但是这些制度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效果不佳,加上部分员工没有从思想高度充分重视内控制度,被动地遵循内控制度,使得指定的一些管理制度和内控措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有甚者,部分国企内部财务人员利用制度上的漏洞,反而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2.3部分国有企业会计素质有待提高

一般来说,国企财务管理无序的主要原因是会计信息虚假,所以,财务人员个人素质的高下,以及其综合业务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质量。虽然目前国企新招聘的人员素质在不断提高,但总体上看,个人素质仍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会计监督机制实施的难度,也加大了国企财务管理的风险。此外,有少数国企财务人员不重视财务会计监督管理,法律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自我约束意识的缺乏,会直接导致会计工作缺乏主动性,唯领导的意见是从。因此,部分国有企业会计素质有待提高。

2.4会计监督主体不明,权利过度集中

在当前的国企体制中,国企负责人管理单位的财务人员,因而也承担了审批和处理企业的很多支付行为,因此,相关的账务签批必须要经过领导同意才能有效。在这样的体制下,负责人就有可能产生寻租的动机,考虑自身利益而导致扰乱正常的财务行为。由于这种约束力的缺乏,监督财务人员的体制流于表面,而财务集中的弊病导致了国企的腐败发生,不仅干扰了财务的秩序,还严重影响了国企发展。

3大数据时代强化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3.1培育企业决策层的大数据管理意识

在大数据时代,国企决策层的支持,对企业财务工作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决策层对于传统数据分析较为熟悉,依赖模糊的大概数据就可以作出决策,但对于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处理工具较为昂贵,成效不能很明显的显现,这些因素可能会造成企业决策层对大数据管理的怀疑。但决策层要能理解到大数据管理为特征的时代已经到来,不能正视这一趋势,就不能从大数据中快速的识别风险和发掘商机,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将不可避免的处于弱势,而企业意识形态的更新,最大的推动力来自于决策层的决心,只有培育企业决策层的大数据管理意识,并加强组织领导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树立企业的大数据意识。

3.2转变企业财务管理职能

当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财务管理和会计数据的分析,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国企财务人员要能转变自身管理的思路,积极推动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型。但是以往国企财务管理的功能,仅仅局限在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程序,努力为相关者提供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管理会计在国企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范围较窄、层次较低,还处于探索推进阶段。但大数据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将以大数据作为基础,表现为:在企业内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与内部控制等管理会计职责,通过这种方式来是企业的财务工作有效运行。因此,在大数据时代,需要积极转变企业财务管理职能。

3.3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如何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一方面,是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完善企业的网络信息环境,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逐步统一各项数据和信息,继而提升企业财务报告合并的工作效率与质量,最终提升各项财务信息、会计数据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另一方面,是畅通企业其他有用信息的渠道,重点在解决业务信息、客户信息与财务信息的信息集成,并依靠准确的财务信息处理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和财务分析。建议在企业内部设置一个高度集成的财务信息平台,将企业的财务发展和战略决策全部纳入信息平台中,以便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3.4促进财务分析由事后反映向事中控制转型

大数据时代要求企业在数据分析中快速分析顾客的需求,以便于更好地由传统成本管理向以顾客为导向转型,从关注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转型,从制造成本管理向产品全成本管理转型。从大数据发展趋势看,作业成本法以其对成本的精确计算和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吸引了众多包括决策者和财务人员在内大多数人的注意力,但其复杂的操作是一个较大的门槛。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确定成本动因,准确计算成本,实现从基于结果的分析向基于过程的挖掘转变。财务人员可以即时收集与生产制造成本相关的不同种类数据,依赖成本控制管理,精确汇合分配成本,研究生产费用构成因素,分辨不同产品的利润贡献差异以利于比较,实现在线过程控制与业务活动绩效评价。

3.5建设大数据财务人才队伍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信息处理技术的提升,对于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财务人员要创新财务思维,即具备超越财务的战略全局观,不再仅仅满足核算反映、财务监督等财务工作,而是具备组织流程规划设计能力,分析业务理解洞察力以及IT系统构架与建设的能力,这些都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大部分国企的财务人员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要求国企要从提升企业大数据管理意识和财务信息化水平两个方面入手,积极建设大数据财务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何雪梅.大数据时代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转型研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4,(5):75-76.

[2]李新华.浅谈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通讯世界.2013,(11):60-61.

数据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风险控制;企业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072-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在会计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实现记账、算账、报账、查账以及部分需要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统计、分析、判断甚至提供决策的过程。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复式记账法、借贷平衡原理作为会计的主要原则没有改变,内部控制的目的也一如从前,某些手工记账的有效组织措施和规章制度仍可沿用,它的应用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会计工作中解脱出来,但会计电算化毕竟是一场技术革命,它不仅改变了数据处理方式,也改变了数据存储方式,同时也给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带来了新的问题。内部控制对象不再单纯是财务人员,而是财务人员和整个电算化系统,会计控制的范围不再仅仅是人员和制度,而是涉及到人员、制度、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以及硬件设备的配置和选购等几个不同领域。这就要求内部管理制度也要与之相适应。

一、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管理控制的变化

(一)内部管理控制形式的变化

会计信息是各单位各部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依据,不准确或错误的会计信息会导致决策的偏差或错误,为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内部管理控制成为会计法规的要求。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资料是由电子计算机按规定的程序生成。为保证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安全,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范,《会计法》作出了两个方面规定:一是会计软件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二是用电子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尽管一个质量可靠的会计软件可以为生成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提供前提条件,但由于技术上、设备上、管理上及操作人员水平等方面的原因,生成的会计资料可能达不到要求,尤其在目前中国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容易因人为因素导致会计资料失真。这也使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和形式发生了变化:(1)原手工记账条件下一些内部管理控制的措施在会计电算化以后作用明显弱化,如编制会计科目汇总表、作证汇总表等平衡的检查,总账、明细账的核对等;(2)原手工记账下的一些内部管理控制措施转移到计算机内进行,如会计平衡的校验;余额、发生额的平衡检查;核算系统之间的数据核对;报表数据的勾稽关系检查等。因此,会计电算化以后的内部管理控制分为以组织管理控制措施为主的一般管理控制和以计算机控制程序为主的系统控制,而组织控制是系统控制的基础和保障。

(二)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内容的变化

电子计算机的引入给会计工作增加了新内容,同时也增加了会计电算化控制措施。如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分析、编程,维护人员的内部牵制,计算机及存储的会计信息的安全保护;计算机的病毒防治;计算机操作员、系统管理员、系统维护人员等新的岗位责任制等等。

(三)内部管理控制的重点发生了变化

内部管理控制的重点将放在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的管理控制、会计信息的输出的管理控制、人机交互处理的管理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的管理控制、审核与监督、安全控制等几个方面。

(四)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

1.不相容职能分离,职责分工原则的重要性下降。采用会计电算化后,由于功能和知识的高度集中,导致职责的集中,原手工操作条件下不宜合并的岗位可以合并,会计人员的减少,使职责分工原则的重要程度下降。某些会计人员可能既从事数据的输入、处理,又负责数据的输出、报送,也熟知内部管理控制的缺陷,这就可能使他们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直接对使用的程序和数据进行修改和操作处理,加大了舞弊和错误出现的风险。

2.输出依据和输出结果不严密。采用会计电算化后,数据的输入可能缺乏充分可靠的记录,未经确认没有附件的数据可能被输入到系统内。在输出方面,有些业务处理结果可能不被打印出来,只有计算机才能阅读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数据。而如何存取、改动数据的命令和程序又集中在同一装置内,如果没有合理的内部管理控制,未经允许擅自存取或改动数据就有可能。

3.数据库安全性。中国的会计电算化软件通常是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的二次开发,有些重要的会计数据和资料均以数据库文件的形式存放。这可能使一些具备一定数据库知识的人可以绕开会计软件的各种控制措施,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直接读写数据库文件,甚至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增删修改等操作,使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内部管理控制

1.组织的内部管理控制。组织的管理控制是通过部门的设置、人员的分工、岗位职责的制定、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控制,其基本目标是建立恰当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制度。将会计电算化工作分为系统管理维护、操作录入、出纳、审核、档案保管等,各操作人员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工作,出纳不得兼任,以达到互相牵制、相互制约、防止或减少错弊发生的目的。其中,较重要的岗位应设置系统管理和审核岗位。系统管理主要负责系统硬件和软件的管理工作,从技术上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包括:掌握网络服务器及数据库的超级口令,负责网络资源分配,监控网络运行;按照主管人员的要求,对各岗位分配权限,对数据的安全保密负责;负责对硬件、软件、数据的管理与维护工作。系统管理岗位应保持相对的稳定,若有变动应办理严格的交接手续。审核岗位主要负责监督计算机及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活动。包括:审查计算机内数据与书面会计资料的一致性;监督数据的安全性、合法性,防止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情况;对系统运行的各环节进行审核。

数据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林权制度改革;数字;林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2014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数字信息技术,而且在各行各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传统的经验式林业管理模式带来的局限性也愈加明显,在现代化的林业发展中阻碍了科学合理的管理,对于林业决策的准确性也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林改称为林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工作,而在林改过程中出现一些数据依据,这些数据给林业发展又提供了数据基础,在日后的林业发展中可以有效地进行资源分析,在进行管理时条理更清晰。

1 林权改革

1.1 林权改革概念

林权从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是森林资源财产权在法律上的具体体现,普遍指的是集体或个人对林地、林木、森林的一种使用权以及所有权。我国进行林权改革主要是对原有的集体林权制度进行的合理改革,实现家庭或者是个人对林地等的承包制,对所有权有明确的指向,有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林业管理新体制得到建立。

1.2 林权改革意义

林权改革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积极意义,对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内容进行填充和修改使其更加完善,让农村的生产力又得到了解放;对于耕地较少的地区,林权制度的改革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广阔空间;由于我国重农思想让农村经济发展的目光只投入到农业发展中,林权改革为林业发展中存在着的体制性问题进行了有效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林业潜能,同时也使得农村的发展实现了农林平衡;林权改革对林地的使用权和拥有权有了明确的指向,原有的山林纠纷得到了有效解决,稳定了农村生活;林权制度改革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应运而生,将资金投入有效地向林业发展靠拢,让农民看到了林业发展的经济前景,愿意把资金投向林业发展中;林权制度改革鼓舞更多农民进行林业生产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林产品,对原有的生态林地进行了有效保护,减少更多的生态破坏,逐步实现生态的良好创建和可持续发展。

2 林权制度改革数字成果在管理中应用

传统林权制度主要是集体林权制度,集体林权制度对林业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划分模糊,使得林地纠纷不断上演,导致农民对林业发展没有信心、看不到林业发展的可观前景,以至于林业发展一直受阻,所以林权制度的改革是势在必行。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对我国现有林地面积、林地存在区域、可开发成为林地的地区等等进行准确的考察的计算,因此产生了很多有效地数字成果,这些数字成果在日后的林业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2.1 林地界线管理

林权制度改革得出的数字结果在进行林地界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原有的林权制度导致林地界线划分模糊,因此林地纠纷也不断发生,而林权制度改革中得出的数字结果对每一块林地都有明确的数据统计,让相邻林地之间的界线有了明确的数字界定,在进行林地管理时可以更好地对责任进行有效地划分,避免承包者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2.2 精确林地面积

传统林权制度对林业用地的面积跟不上林业发展的步伐,常常导致记录中的林业面积与实际的林业面积差距大,容易产生一些非法的林地使用,给林地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而林权制度改革进程中会对林业用地进行确切的数据统计,对林业用地有了明确的数字记录,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可以根据这些数字成果进行合理、科学管理,同时也有效遏制林地的非法开采,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方便也是对承包者进行资产保护。

2.3 管理效率提高

林权制度改革得出的精确数字成果,给林地管理人员提供了很好地数据依据。在往后的管理工作中可以对林业用地进行合理安排,在管理工作中不再有盲目、无头绪的现象出现,大大提高了林地管理工作效率,为林地管理人员节省更多时间进行发展林地的其他工作,更好的进行林地建设。

3 林权制度改革数字成果在管理中的作用

3.1 实现管理体制数字化

林权制度改革产生的数字成果,为林地管理部门提供了有效地数据依据。林业部门人员把这些数字成果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创建了完整的林地数据系统,对林地资源进行科学、准确的整合。给林地工作人员在管理中提供了信息服务,实现了林地管理的数据化,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3.2 实现林地管理现代化

林权制度改革数字成果是进行全国林地面积重新调查中的出的森林、林木资源量。根据这些数据林业部门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建立了数据资源库、遥感影像数据库等,在林地的管理中利用GPS、RS、GIS三大先进技术进行林地的定位和面积的随时测量,满足林地管理中的各种数据的采集,实现了人工管理走向智能管理的道路,为林业现代化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依据。

4 结束语

林权制度改革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应运而生,为林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篇章。林权制度改革数字成果为林业管理提供了数据依据,为管理部门建立和完善数据库提供了数字支持。同时也推动了先进技术在林业管理中的应用,逐步实现林地管理现代化进程,走向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匡湘鸾,蒋习林,孙永玉等.林权制度改革数字成果在林业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315,10317.

[2] 唐卫红."3S"技术在个旧市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中的运用[J].林业调查规划,2010,35(3):44-49.

数据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内部控制 建议

一、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的特点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授权与执行、审计线索、会计信息安全、内部控制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变了企业传统的会计工作流程、人员分工、核算方法和信息的形式,会计人员核算的工作量减轻,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显得更加准确、及时,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更加集成和融合。会计人员更多地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在这种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会计控制制度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会计信息化环境下数据的集中处理使会计工作组织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传统会计的组织方式下。企业的会计部门按经济业务的性质分为不同的职能中心或工作岗位,构成一个内部牵制网,很少出现错漏或舞弊的行为。这种职能的分割与人员的分工形成了会计组织控制。而会计信息系统是按照计算机数据处理程序来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数据的处理全部由电子计算机自动完成。会计数据处理方式由手工转为计算机集中处理。这种数据处理的集中性使传统的组织控制功能减弱。与此相适应。会计部门常常划分成数据收集组、凭证编审组、数据处理组(包括数据输入、处理、输出)、财务管理组、系统维护组等。

(二)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的范围更大,控制程序更复杂

传统的会计控制主要是针对交易处理和查错防弊,而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随着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以及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其控制范围相应扩大,企业与外部的信息传递更加频繁,过去边界明确现象逐渐消失,内部控制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因而加大了内部会计控制的难度。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化迅猛发展使得内部控制范围更加广泛,程序更加繁杂。

(三)会计信息化控制手段和方式发生了变化

传统会计控制手段一般都是手工控制。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控制方式和手段由手工控制转为手工控制和程序化控制相结合,原有的手工控制手段有些保留。但需要增设一些包含于计算机程序中的程序控制。一般来讲。会计信息化程度越高,采用的程序化控制也就越多:采用的程序化控制越多,控制技术的复杂性也越大。也就加大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风险。

二、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由管理控制与系统控制共同构成。管理控制由企业自己设定并加以管理,系统控制主要由会计软件系统集成。在当前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管理控制方面

1、对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些企业缺乏内部管理制度,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有些企业领导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购买了会计软件,内部控制也由软件的生产商制定好了,企业只需简单设置并运用即可,所以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或者仅仅只是照抄照搬了其他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没有真正按制度执行。

2、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健全。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规定,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要建立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软硬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这只是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主要方面进行了原则性规定,企业还应该进一步制定相关细则进行完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仅仅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中的四项制度进行了简单规定,没有形成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控制能力非常薄弱。

3、内部控制制度的操作性较差。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是在对企业性质、管理要求、人员配备、软硬件等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后制定的。企业的管理各具特色,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制度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一些企业存在照搬照抄现象,但是在别的企业运行非常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本企业无法操作。严重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

4、内部控制制度滞后于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控制制度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计信息化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也由核算型过度到管理型、集成化的阶段,但有的企业的制度还停留在核算系统的阶段,没有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充实相关制度,出现了与实际脱节的现象。

(二)系统控制方面

1、会计信息系统缺乏兼容性。系统内部衔接性差。目前会计信息系统很难在不同制造商的会计系统和其他管理系统上实现完全的数据共享。会计软件虽然比较成熟,但对于管理型财务软件开发力度尚小,存在的问题依然较多,系统内部衔接性也较差。

2、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随着会计信息系统与管理系统的进一步集成化。会计数据涉及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并与管理数据相结合,数据的存储也集中到企业的管理部门。但目前的会计系统只是在进入系统时加上诸如操作密码和操作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进行控制,实际上还不能真正起到数据的保密作用。会计数据的安全性难如人意。

3、企业对会计信息系统日常维护能力差,会计人员信息化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目前绝大多数财会人员只能进行一般的电算化操作。很难适应日常维护、信息化管理、组织与实施等高层次的会计信息化工作。会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几点建议

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处理同一笔业务的人员既要相互联系,又要相互制约。建立健全信息化模式下的科学、可靠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安全的保证。加强电算化会计系统下的内部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

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应加强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作为会计信息化宏观管理的主管部门,应当从技术的角度就财务软件的数据平台、数据结构、各功能模块、数据传递模式、数据安全与保密等作出统一规定。这样使各种不同品牌的财务软件之间才能实现数据共享,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内部数据安全的进一步完善提供良好的控制环境。

(二)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岗位和操作控制制度

设立会计核算岗位,可以一人多岗,也可以一岗多人,但必须做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岗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不同岗位互相监督、制约,使企业达到防止舞弊和欺诈的目的。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操作的内部控制制度。就为会计信息系统建立了良好的运行环境。各操作人员按规定输入数据。完成各核算模块的运行操作。提供核算系统的各类输出信息,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建立健全计算机硬件、软件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变化及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要对使用中的会计信息系统软件进行修改或升级。对会计软件进行修改、更新或升级必须经过周密计划和严格记录。修改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设置必要的控制,修改的原因和性质应有书面形式的报告。经批准后才能实施修改。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人员不能直接参与软件的修改,所有与软件修改有关的记录都应存档。

(四)建立健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信息化后会计数据的处理分为输入控制、处理控制和输出控制。输入控制,首先要求输入的数据应经过必要的授权,并经有关的内部控制部门检查;其次,在系统中应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验,如总数控制校验、平衡校验、数据类型校验、重复输入校验等。同时,企业应该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安全、可靠。数据处理控制分为有效性控制和文件控制。有效性控制包括数字的核对、对字段、记录的长度检查、代码和数值有效范围的检查、记录总数的检查等。文件检查包括检查文件长度、标识、是否被感染病毒等。输出数据控制一般应检查输出数据是否与输入数据相一致,输出数据是否完整,输出数据是否能满足使用部门的需要,数据的发送对象、份数应有明确的规定。要建立标准化的报告编号、收发、保管工作等。

(五)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的企业内部审计

数据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 水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现状;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X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2-0191-01

1 我国水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水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现状

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发展,水环境监测从每年对河流的手工采样监测,主要满足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写,发展到现在网络化的每天24 h对河流水体的连续自动监测,可水环境质量周报、日报和预警,可对水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基本满足了环境管理的需要。环境监测网络从单一的地方监测网,发展到至今包括国控网、区域监测网、市控网、区县监测网等各种功能的监测网络。近年来,由于水污染的区域化趋势,区域性监测网发展较快,如长江、黄河、珠江、淮河、太湖水质监测网,由国家流域地表水质周报、月报,向区域性的污染防治与控制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环境监测总站就开展了环境监测数据的管理工作,了环境监测数据软盘传输系统,走出了环境监测数据统一管理、规范化管理、系统化管理的重要一步。

1.2 水环境监测数据传输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尽管通过开展河流水质周报,促进了水环境监测数据的传输和信息,但水环境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制度仍不完善,在数据传输的时效性、信息的主动性、环境信息量等很多方面还有待改进,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对水环境监测数据长期和有效的技术。管理规划尽管在早期已实行了水环境监测数据的软盘传输,为监测数据管理规范化、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统一打下了基础,但由于没有长期规划,至今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水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目前,全国环境监测系统中存在多套环境监测数据传输软件,而各个软件则以环境监测要素为单位,各自立网、各为系统,缺乏统一的数据传输管理。在这种形势下,整合各类资源,构建统一的部级水环境监测数据传输平台已变得非常必要。

2)水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各自独立。污染源监测数据与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管理系统没能有机地结合,制约了监测信息的综合利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解释,需要污染源数据支撑,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制约了对环境质量的综合分析,监测数据所隐含的信息没能及时发现和利用。

3)没有形成数据共享。目前我国水环境监测数据是以部门管理为主,水环境监测数据受上下级部门间、不同部门间、环保系统与其他系统间的管理制约,没能做到数据共享,制约了监测数据的传输及利用。

2 建立完善的水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水环境监测数据越来越多,数据系统越来越庞大,同时随着电子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卫星通讯系统的发展,监测数据和信息的传输已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采用任何方式都可以达到监测数据快速有效的传送,但关键是如何对水环境监测数据实行网络化管理,逐步提高数据的共享水平,而建立完善的水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管理制度是关键。

2.1 研究适合我国水环境监测数据的管理模式

由国家组织进行全国、区域、城市的水环境监测数据管理规划,整合目前各个部门和系统独立使用的水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和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环境保护系统的水环境监测数据共享网,逐步实现和完善环境信息的共享化管理。

2.2 建立全国统一的水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

建立全国统一的水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平台,所有水环境监测数据可以按监测周期及时上报,在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内实行数据共享,可参照气象部门的气象观测数据管理模式,所有水环境监测数据以及与水环境相关的数据实行实时更新。通过从水环境监测共享数据网,可及时获取水环境质量与污染源的信息,从平面到空间分析环境质量的变化,以为改善水环境信息技术和表征形式提供基础。

2.3 制定完整的工作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程序文件是支撑监测数据传输网络的基础,是监测数据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监测数据传输网络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重要依据和保证工作质量的主要措施。制定完整的水环境监测数据传输工作程序文件包括水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网络涉及的全部工作内容,其中工作流程是它的核心内容,需要十分明确地规定出开展水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的各个环节。作业指导书是将程序文件的实施过程进一步明确和具体化,用一个、两个或多个作业指导书来完成程序文件提出的工作内容。另外,作业指导书还要列出开展水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的细节和步骤,使用者只需照章实施,从而使此项工作的每一项内容的操作均在可控制范围之内。

2.4 建立水环境监测数据传输考核制度

尽管程序文件全面覆盖了数据传输网络规定的内容,对每一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对各项监测工作按任务书要求完成得好坏的考核,对各种工作程序、作业指导书和表格规定的内容执行情况的检查,对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结果的评定,监测数据传输网络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等,均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来保障,因此还必须建立水环境监测数据传输考核制度。另外,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水环境监测队伍是建设水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网络的人员保证,而监测人员的操作水平、网络结构的熟悉程度、捕获监测信息的能力是网络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所以,还要注重人才在考核制度中的应用。

3 总结

建立完善水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管理制度,可实现水环境监测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业务紧密互动,能有效提升水环境监测数据的传输及利用,对促进我国水环境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及污染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洁.流域水环境监测信息采集交换系统研究与实现[J].现代经济信息,2011,24.

[2]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复查评审[J].水利技术监督,2011,6.

上一篇: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市场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