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存储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03 13:46:33

数据中心存储方案

数据中心存储方案篇1

凭借开放融合、灵动成长、安全可靠的特性,浪潮数据中心建设理念及其绿色高效的数据中心解决之道备受关注。

浪潮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方案一是“本地数据中心整合+数据无缝迁移”,该方案有两大特色。

首先,虚拟化整合。AS8000所组成的存储资源池通过虚拟化管理平台对设备进行有效管理,这些设备不只是全新购置的存储,还包括客户机房原有的存储设备。这些旧设备不会因为数据中心的建设就弃之不用,反而会因为数据中心的高效管理起到比以前更为重要的作用。新的存储池也将为前端业务系统提供按需获得、即时可取的存储资源。

其次,实现数据无线迁移。引入AS8000之后,为保证客户数据可用以及前端业务持续运行不停机,系统提供的数据迁移功能可以实现异构存储数据无缝透明迁移,使前端应用服务器完全感知不到后端的变化,满足客户数据无缝迁移的应用需求。

方案二是“本地数据中心的存储整合+异地灾备保护”,该方案实现了远程容灾。AS8000 支持基于IP、FC的同步异步数据镜像功能,在网络两端建立异地备份机制。在存储虚拟化构架下,本地与异地端可根据实际需求与预算使用不同种类的存储设备,不受硬件与品牌的限制,在异构存储间建立起本地或远程的数据容灾功能。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级跨应用级容灾方案,保障数据零丢失;支持多站点间的数据同步、异步传输,建立大规模的全局数据容灾系统,当存储节点故障时,可通过备用的数据进行恢复;对于整个故障到恢复过程非常高效;当故障节点修复后,可以快速切换至初始备用环境。

优势:可靠、可扩展、强大管理能力

首先,可靠性。方案中核心产品是浪潮自主研发的存储产品,关键部位均采用了冗余设计和配置。全冗余的SAN网络,实现了服务器端到存储端的高可用性,规避单点故障,实现故障自动切换。从方案整体来看,该建立了虚拟化存储资源池,提供了更多的高级特性,如存储虚拟化、异构利旧存储等。

其次,可扩展性。AS8000存储资源池可以无缝的地接入新的存储设备,并且随着容量的增加,数据存储性能也将呈现直线增加的趋势。

第三,强大管理能力。虚拟化存储平台提供异构厂商存储设备统一平台界面管理,大大减轻了IT管理人员的负担。同时,AS8000可以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具有全方位的故障诊断机制、一目了然的硬件报警措施,极大地降低管理难度,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维护和便利性和系统运行的可控性。

浪潮AS8000存储系统是浪潮云时代DaaS存储产品的先导者,它传承了浪潮活性存储的产品设计理念,增加了云存储的技术内容,根据客户不同数据保护需求,推出的业界领先的数据保护应用平台。

数据中心存储方案篇2

如果有人问谁是2011年中国市场上最活跃的存储厂商,很多人可能会给出一致的答案:戴尔公司。在经历了一系列成功的收购之后,戴尔自有存储业务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而“流动数据”存储理念的提出也让戴尔在存储市场上独树一帜。

戴尔存储更具远见

戴尔2012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戴尔自身的存储业务增长了15%。以EqualLogic为例,该存储产品线持续获得高利润。此外,Compellent存储业务收入实现了97%的增长。2011年,戴尔存储表现出非常强的活力。

过去十年是全球存储市场快速发展的十年。存储从服务器的附属发展到现在,已经能与服务器平起平坐。随着数据量的不断累积,我们在短短几年之内就经历了从GB级时代到TB级时代再到PB级时代的飞跃。存储产品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用来存储数据的盒子,而是具有了更多智能化的功能,成为IT基础架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存储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让将存储业务重心转移到自有存储产品上来的戴尔有了脱颖而出的机会。一系列成功的收购不仅让戴尔获得了全新的存储技术,而且使戴尔积蓄了多年的存储力量得以全部释放。

2011年上半年,戴尔公司曾预测,到2014年,其存储业务的收入将增加一倍,达到 40亿~50 亿美元。戴尔全球副总裁、存储业务总经理Darren Thomas表示:“存储业务是我们的一项关键资产。我们不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销售存储产品的利润也相当丰厚。未来,我们的存储业务将主要围绕自己开发的技术和产品展开。存储业务对于戴尔提高利润率和落实企业解决方案战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戴尔201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包括EqualLogic和Compellent在内的戴尔品牌的存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据记者了解,戴尔自己开发的存储产品的收入已占公司存储业务总收入的80%左右,利润的90%以上,而戴尔与EMC的联合品牌产品对利润率的贡献小于10%。

2011年,戴尔停止了与EMC多年的合作,曾经是戴尔存储中坚力量的Dell|EMC联合品牌的产品将彻底从市场上消失。此次在许多人预料之中的分手并没有引来业界的扼腕叹息,反而被看成是戴尔存储走向成熟的新起点。

戴尔企业解决方案高级副总裁Brad Andersen介绍说:“在中小企业市场上,戴尔自己的存储业务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7%,其中EqualLogic仍然是iSCSI存储市场的领头羊。Compellent已经在47个国家进行销售,自并购之后增加了 20 个新的国家和地区。”戴尔自有知识产品权存储产品收入的快速增长,增强了戴尔在存储方面的底气,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戴尔在中端和低端存储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一次次成功的收购也增强了市场和用户对戴尔存储的关注度。

戴尔存储异军突起不仅得益于存储产品线实力的增强,而且得益于戴尔在整个数据中心领域整体实力的提升。数据中心的演进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理数据中心的优化,第二阶段是建设虚拟化的数据中心,第三阶段是构建云计算数据中心。ESG分析师王丛表示:“戴尔EqualLogic、Compellent等中端存储基于虚拟化、横向扩展等创新技术,因此在数据中心演进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能发挥其技术上的优势。戴尔VIS(虚拟集成系统)的推出有利于戴尔在数据中心虚拟化管理层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齐全的产品线不仅可以让戴尔在存储层面实现横向集成,而且可以在数据中心层面实现纵向集成,从而帮助用户轻松实现系统的整合和资源的调配,达到戴尔‘流动数据’的目标。”

“流动数据”曾经是Compellent倡导的存储理念。在Compellent并入戴尔后,“流动数据”演变成了戴尔整个存储战略的核心。戴尔企业级存储产品营销执行总监Travis Vigil表示:“所谓流动数据,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将数据以适合的成本存储到正确的存储系统中。原来,‘流动数据’仅指Compellent系列解决方案。现在,‘流动数据’涵盖戴尔所有的存储产品线,不仅包括模块化的存储系统,而且包括文件存储系统。戴尔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处理块数据和并行文件系统。‘流动数据’理念与戴尔存储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以前,戴尔存储并没有一个鲜明、统一的理念做指导,“流动数据”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戴尔在存储市场已经自成一派。

存储只是数据中心整体架构中的一小部分。如今,用户更倾向于站在数据中心的高度去考量IT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无论从理念还是技术架构的角度看,戴尔存储都能与其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相适合。这让戴尔存储在整个数据中心领域变得游刃有余。Darren Thomas表示:“戴尔正在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以便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存储创新将IT从一个僵化的成本中心转变为一个灵活的生产中心。构建‘流动数据’产品组合的目的是,让存储产品达到一定的自动化水平,并且能够不断搜寻客户的最大利益点,而无需等待客户主动采取行动。”

整合不是生拉硬扯

最让戴尔引以为豪的是,所有被收购的存储业务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尤以EqualLogic和Compellent的业务表现最为亮眼。收购EqualLogic之后,戴尔在三年中让EqualLogic的收入增长了8倍。

近几年,存储市场上的并购事件层出不穷。EMC进行的并购主要侧重于市场层面,目的是不断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从而迅速增加公司的整体营收。因此,EMC收购的厂商并不限于存储厂商,而是扩展到了与存储相关的服务器虚拟化、安全甚至是数据分析等领域。NetApp在并购上比较谨慎,其收购侧重于技术层面,主要看有没有新的技术能弥补其现有方案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地想增加业务收入。戴尔在存储领域的收购策略是市场、技术兼顾。2008年2月,戴尔完成了对EqualLogic的收购。当时的市场是FC SAN一统天下,而iSCSI存储才刚刚兴起,用户对这种新兴存储技术还有许多疑问和争论。IDC公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亚太区外部磁盘存储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戴尔以27.2%的市场份额排名中国iSCSI存储市场第一。今天,EqualLogic业务的快速增长以及戴尔在iSCSI存储领域领头羊的地位说明,戴尔别具慧眼。

戴尔整体存储业务的增长得益于其强大的整合能力和独特的企业文化。戴尔公司很早就意识到,如果把业务单纯建立在成本和价格之上,那种优势是不会持久的,因为迟早有人会推出比戴尔的产品更便宜的产品。因此,维护客户以及员工的忠诚度才是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上策。在戴尔刚刚完成对Compellent的收购后不久,记者曾去过戴尔公司北京办公室,发现从前台到办公区的显眼位置都摆放着印有Compellent员工头像的易拉宝。据戴尔公司的公关人员介绍,这些来自Compellent的同事已经成了戴尔办公室里的明星。2011年8 月 22 日是戴尔并购 Compellent 公司6个月的纪念日。在过去半年中,Compellent的客户增加了700多个,销售渠道的规模扩大了 4 倍,员工人数增长超过 60%。

戴尔对被收购公司的重视不仅仅体现在尊重人才这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戴尔在进行产品线整合时也充分考虑到了被收购公司的特色。在服务器领域,戴尔的一贯追求是标准化、通用化。在整合EqualLogic和Compellent的产品时,戴尔并没有一刀切,硬把收购来的产品往标准化、通用化的道路上拉,反而是保证了EqualLogic和Compellent血统的纯正,没有改变其架构,而是将虚拟化、横向扩展、动态分层、精简配置等技术继续发扬光大。

Travis Vigil介绍说:“每收购一个厂商,戴尔都会增加对被收购技术的研发投入。比如,EqualLogic被收购后,其产品的研发人员到现在已经增加了一倍。”戴尔擅长将收购来的不同技术进行整合。举例来说,最新推出的EqualLogic FS7500就是被戴尔收购的Exanet的并行文件技术与EqualLogic存储系统的结晶。

未来,戴尔还计划将通过收购Ocarina获得的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加入到Compellent存储系统中。Travis Vigil介绍说:“戴尔存储目前的策略是,让收购来的各条存储产品线保持相对独立,同时将研发的重点放在文件系统上。戴尔已经将文件系统处理功能加入到PowerVault和EqualLogic两条产品线中,未来还将把文件系统处理功能引入到Compellent产品中。”戴尔现在的许多存储研发工作都是由多个实验室协同完成的。比如,EqualLogic FS7500就是3个实验室协同工作的成果。未来,将Ocarina的重复数据删除技术融入到所有存储产品线中的工作可能要由5个实验室共同完成。

Darren Thomas表示:“戴尔正逐渐成为存储市场上技术与理念的领导者。这一点已为广大客户所接受。Compellent和EqualLogic本身都拥有一批忠实的客户。因此,能够继承这些品牌的优良血统并继续前进,让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对于客户来说,戴尔的‘流动数据’方案不仅包括一系列存储产品组合,而且涵盖了存储设备内部以及整个IT环境中的数据管理和移动。戴尔的‘流动数据’解决方案是应客户需求而生的,旨在让数据在服务器、存储和云之间无缝、自动化地移动。”

戴尔存储是潜力股

在过去6个月中,戴尔的服务器和存储业务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许多人看好戴尔存储,不仅仅因为戴尔存储现在所表现出来的活力,而是更看重其未来的发展潜力。

若论存储产品线的广度,戴尔不比任何一个竞争对手弱。戴尔存储覆盖了直连存储、SAN、NAS、iSCSI存储、统一存储、存储交换机,就连现在比较冷门的产品,比如磁带、对象存储等,戴尔也都在耕耘。在云计算时代,那些曾经在FC SAN时代称雄的存储厂商明显感觉到了压力。这些厂商虽然在金融、电信等领域拥有相当大的装机量,但其现在的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客户旧有设备的升级改造。为了维护现有的客户群,这些厂商只能在原有的SAN设备上进行扩展和改进,而不是采用革命性的技术。现在,新兴的用户群主要来自于Web 2.0、富媒体等领域。这些用户需要的是更具创新性的且能满足其灵活扩展需求的存储产品。王丛表示:“与那些束手束脚的传统SAN厂商相比,戴尔不会背上历史遗留技术的沉重包袱,而是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存储技术的创新中,因此其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大。”

中端存储市场是戴尔的一个优势领域。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的存储产品架构都是基于20年前的用户需求设计的,因此在性能、可扩展性、可用性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用户的需求。戴尔EqualLogic存储采用的是革命性的横向扩展架构,并且充分利用了虚拟化技术,因此更受云用户的肯睐。

据戴尔公司的统计,一套FC SAN 系统5年的整体拥有成本是一套EqualLogic解决方案的3倍。在服务器虚拟化环境当中,iSCSI SAN已经渐渐成为主流。ESG 对虚拟化用户的调研结果显示,55%的用户为服务器虚拟化应用部署了iSCSI SAN,46%的用户将10Gb以太网作为首选的存储网络。iSCSI SAN正在成为云存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端存储领域,戴尔还有一件利器,那就是Compellent存储。以前,Compellent公司之所以没有向高端发展是因为受到资金等诸多方面的限制。从技术架构的角度看,Compellent存储从现在的中端延伸至高端是不存在技术障碍的。如今, Compellent已归入戴尔旗下,一切阻碍Compellent走向高端的限制条件都已不存在。现在的问题是戴尔公司愿不愿意向高端市场推进。毕竟戴尔存储的主要优势还是集中体现在中端市场。另外,从整个公司的层面看,戴尔还是致力于服务x86服务器市场,而高端存储主要以服务大型机、小型机客户为主,这不是戴尔业务的重点。

时至今日,并购似乎已经成了存储市场的主旋律。12月12日,ASG Software Solutions宣布正式收购数据保护和归档解决方案供应商美国安腾普公司。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独立的数据备份和数据保护软件厂商越来越少。2011年,戴尔虽然在虚拟化管理软件和方案方面取得了突破,但是在存储管理、数据备份、数据保护软件方面一直按兵不动。戴尔已经拥有了比较齐全的存储硬件产品线,按照“木桶理论”推断,戴尔下一步应该在其短板――存储软件上实现突破。这只是时间早晚的事。Darren Thomas表示:“戴尔将继续新技术的开发,并且加强对现有产品的集成,同时还将寻求新的收购机会。业界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合作关系。我们还将继续为戴尔和EMC共同的客户提供支持。EqualLogic和Compellent是出色的解决方案,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我们将把业务重点转向提供使用戴尔自己技术的存储产品。”

虽然迈克尔・戴尔早就表示,戴尔公司已经不再是PC公司,而是转向企业级解决方案与服务领域,但是戴尔的直销模式及其在IT消费产品市场上取得的成功,让戴尔公司身上一直留有很深的销售型公司的印记。在存储领域,用户更信赖那些专业性的技术型公司。因此,除了继续发挥销售上的优势以外,戴尔还应该不断增强技术上的领先性,提升专业度,通过对软硬件以及服务的整合,树立一个专业顾问式的存储解决方案供应商形象。

数据中心存储方案篇3

若论存储新产品的数量,今年的云计算大会不如去年,这主要是因为华为存储已经拥有了比较齐全的存储产品线,现在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丰富和优化。不过从华为存储旗帜鲜明地进入企业级市场后,“存以智用,融以致远”的华为融合存储战略就从未动摇过,而且“智”、“融”的特色越来越突出。

高端存储一年考

传统上,高端存储市场一直是国外厂商的天下,中国存储厂商通常会从中低端存储起步,然后慢慢向高端市场渗透。华为存储从进军企业级市场那天就把高端存储当成了奋斗的目标,不断在技术上推陈出新,并且在一些重点行业领域实现了突破。华为IT存储产品线总裁范瑞琦在云计算大会上告诉记者:“我们的高端存储产品正式面市虽然只有一年多,但已经在运营商、公安、金融、税务、电力、大企业、政府、社保、医疗、交通、石油等20余个重点行业实现了突破,累计销售超过70套。”

Gartner的报告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华为存储取得了中国区出货量第一,全球收入排名第九的好成绩。据范瑞琦透露,在第二季度中,华为存储依旧保持了强劲增长的态势。华为存储整体实力增强的同时,其在一些重点产品线上,比如高端HVS存储、大数据存储N9000等也实现了突破。

在本次云计算大会上,IDC与华为联合了《企业高端存储安全可信白皮书》。IDC在白皮书中建议,企业在选择存储系统时,应重点关注存储系统在硬件架构、数据存储、业务应用三个层面的可靠性。华为高端存储领域经理赵海龙表示:“安全可信、弹性高效是华为高端存储设计的核心理念。从Smart Matrix全冗余系统架构设计到基于全虚拟化设计理念的XVE存储操作平台,再到革命性的RAID 2.0+两层虚拟化数据管理模式、自检测自修复端到端的数据保护机制等。”

在本次云计算大会召开之前,很多业内的记者都在猜测,本次大会上最重要的存储产品是什么?大家一致认为是全闪存阵列。果不其然,范瑞琦在大会上正式了华为首款全闪存高端存储OceanStor 18800F。它具有百万级IOPS、微秒级的稳定时延和“0”硬盘失效率三大特性,此外还具备出色的抗震、抗腐蚀等性能。不过,记者在解决方案展示区没有看到OceanStor 18800F的实物,商业化的产品据说明年才能上市。

大数据存储追求高效

媒资是华为大数据存储解决方案最先落地的行业之一。在本次云计算大会上,华为宣布将与中央电视台共同研发深度节能的大容量存储设备,据称可以比传统设备节省能耗60%~80%。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高清电视、IMAX/3D电影、移动新媒体市场的快速增长,媒体的生产者必须及时提供高清化、多样化的媒体节目,而传统以磁带设备为核心的媒资存储平台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华为可以为媒体提供以N9000系列存储为核心的大数据存储架构。N9000集海量数据的存储、归档和分析于一体,具有极强的横向扩展能力,可支持超大单一文件系统(最大为40PB),实现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与共享。

华为存储的媒资解决方案顺应传统电视媒体向全媒体演进的趋势,以开放、融合的ICT基础架构为核心,全面兼容业内主流的上层应用系统,可提供全台网、高清制作、无带化媒资库、媒体云、网络互联及协同办公等业务支持。华为存储秉承“被集成”的策略,与业内许多知名的媒体应用提供商合作。

华为存储投资两亿元在成都建立了一个亚洲最大的存储兼容性实验室,它保证了华为存储与软件厂商、系统集成商之间良好的互动以及高效的产品集成。华为解决方案领域研发总监李海林介绍说:“我们在存储解决方案的研发方面一直坚持创新、开放和被集成的策略,创新集中体现在存储架构层面,开放主要指面向应用提供开放的平台,被集成则是指我们与行业ISV之间的紧密合作。”举例来说,华为推出的云容灾解决方案就是ICT融合创新的一个典型。它可以实现321的数据复制(业界通常最高能实现41数据复制),非常适合政府机构以及拥有多个分支机构的大型企业的远程容灾。华为的云容灾解决方案通过融合华为在存储、网络安全、服务器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可为客户构建集约共享、管理便捷、安全可靠的容灾系统。

数据中心存储方案篇4

关键词:云存储;气象档案;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 TP3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7-0007-03

Abstract: Meteorological digital archives are the important meteorological data, along with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data, traditional way of storing faces severe challen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 meteorological archives digital picture file, put forward a set of meteorological archives digital images based on cloud storage 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file storage way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cloud storage;meteorological archives; digitization

1 引言

近年来,自动气象站、L波段探空系统和新一代风云气象卫星等气象观测系统快速发展,气象信息系统的通信和存储能力大幅度提升,海量的数字气象资料在国家和省级气象档案馆汇集[1]。在国家气象局的部署下,气象档案数字化建设不断推进,产生了大量宝贵的气象图像档案资源。这些数字化资源种类多、数据量大、访问频繁,且日渐几何状增长[2]。面对这种增长需求,传统存储方式通过扩展物理存储来解决,但这种方式成本高切不利于管理。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存储方案,在原有资源基础之上来解决海量数字化数据的存储问题,以满足气象档案馆持续发展的存储需求。

随着科技发展,云存储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在档案领域中,特别是档案信息资源的海量储存和整合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应用价值和研究前景。本文在分析气象档案馆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最近发展的云存储技术,尝试提出一种基于云环境的新的存储方案。这种把云存储技术运用于气象档案资源信息共享领域的新型档案资源整合模式,无疑具有重大的推广价值和现实意义。

2 气象档案业务现状

2.1气象档案业务

近年来,在中国气象局的统一规划下, 我省开始用数字化扫描仪对气象原始记录资料进行信息化处理,目前全省62个站从建站至今的地面观测原始记录、标准数字化记录和统计整编记录已以数据集的方式存入非实时数据库中, 实时的地面气象记录月(年) 报表和高空气象记录月报表实现台站直接信息化、省级集中机审和存储一条龙处理, 不断地增加新的气象信息源,为建设气象数字档案馆奠定了基本的信息基础。同时,逐步开展对历史气象资料拯救与数字化工作,迄今已完成了历史地面气象观测记录报表数字化,目前正在进行高空观测资料的数字化,已形成各类历史地面气象观测记录报表电子图像文件数据集成果,数据量近5.0TB。

2.2 档案存储面临的问题

面对海量数字化资源,传统数字资源存储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可扩展性差。档案馆数字资源快速增长,存储设备的存储容量受限,导致资源无法长期保存,现有的档案馆数字化建设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如果存储容量一开始设计过大,又耗费资源。

(2)资源冗余、信息孤岛。各档案之间独立保存,资源冗余,档案信息得不到共享。

(3)成本高。软件维护和硬件维修,以及够买新的设备,都需要较大成本

(4)安全性差。档案馆目前的系统安全体系薄弱,容易遭受,同时某一设备故障也会影响整个档案的存储系统。

(5)备份性差。数据备份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同时异地备份和迁移需要更多精力。

3 构建云存储

3.1存储结构设计

气象档案具有保密性,因此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将内部云存储组件部署在省级网络防火墙后,保障数据安全。初期可以利用现有资源降低成本,如已有服务器、硬盘等,待框架搭建好后根据需求进行增加,内部存储结构层次如图2所示。

(1)访问层。主要面向全省各级档案使用人员,用户得到省级的统一授权后,利用标准API接口来访问内部数据。目前主要数据是数字化的图像,以后可根据需求扩展更多类型数据。

(2)应用平台接口层。在本层中部署不同的功能模块满足使用需求,包括数据库接入、数据资源整合交换、虚拟查询等。

(3)基础管理层。基于集群技术、分布式文件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云存储中多个存储设备的协同工作,对外提供统一的服务,是整个云存储的核心。

(4)物理存储层。部署在物理存储和服务器之间的一个虚拟层,可以结合现有的虚拟化设备和服务来进行管理。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摆脱物理存储容量限制,存储硬件的改变对服务器层完全透明,存储设备可以包括光纤通道、SCSI、NAS等。

3.2存储访问方法

内部存储的构建包括控制节点和数据节点,控制节点控制数据节点的存储分配,数据节点根据需求进行配置,通过连接的方式进行访问,不同的存储设备通过软件进行协同,对外部提供数据存储管理和业务访问服务。具体的访问方式包括:webApis具象状态传输、基于ISCSI块协议传输、基于Web协议传输等。可以与现有的虚拟化资源协作,实现软硬件统一部署。

3.3存储可靠性

云存储的可靠性关系到整个所有环节的效率,内部云存储通常利用数据复制、节点备份、等机制来保障可靠性。这里采用信息分布算法(IDA)把文件分成数据分片,这种处理有利于数据重建。具有数据分片能力可以将切片分配到不同位置存储,提高存储系统的可靠性,降低系统运行负荷,减少信息交互。

3.4 存储扩展性

采用FileStorage方式进行存储,这种基于文件级别的存储优点在于同一文件可供多用户使用,扩展性强,成本低。在云存储需要扩容时,只需要安装云端管理软件,并网络交换机相连。当用户端存储负荷增加时,云存储端可以将数据分配到不同节点,提供额外的访问途径,提高读取能力。存储的扩容过程通过在线操作,不影响存储,非常便捷。

4 结论

(1)作为新的技术,云存储概念从提出便成为数据存储领域研究的热点,改变了传统存储模式,而云存储模式由于其高安全性、可控性等特性为气象档案馆建立云存储提供了可行性方案。构建基于云环境的档案存储,为气象数字化档案的整合与共享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将给气象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带来巨大的转变。将云存储技术运用于气象档案资源信息共享领域的新型档案资源整合模式,无疑具有重大的推广价值和现实意义。

(2)云存储作为一种新的存储模式,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等特性,能够很好地解决档案馆海量数字资源的存储和管理,但同时云存储还存在一些不完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可以利用它来提升档案馆数字资源信息服务,但不能完全依赖它,还要结合自身档案体系的特点,实现气象图像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星玉,张静.气象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2011(10):35-36.

[2] 中国气象局.气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R].北京:中国气象局,2006.

[3] 郭萍.气象数字档案馆的设计思路[J].新技术应用与现代化管理,2005(2):11-13.

[4] 乔杨.基于内部云存储的图书馆数据资源存储研究[J].晋图学刊,2012(1):11-13.

[5] 高建秀,吴振新,孙硕.云存储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6):1-2.

数据中心存储方案篇5

近年来的一些统计和预测数据,常常使我们惊诧不已:在中国,每年的数据增长率超过60%,未来10年,数据量将增长50倍;在这些数据中,有90%的数据来自于非结构化数据。数据如此迅猛增长,而存储管理员却只增加1.5倍。

因此,自动地、智能化地管理数据便成为大数据时代下的当务之急。

先进技术“流”进戴尔

如果回到三四年前,谁也不会想到戴尔在国内能召开一个有几百个用户参加、多家存储界知名厂商鼎力合作、为期两天的“戴尔存储论坛”。这使我们不得不佩服戴尔高层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敏锐洞察力。从3年多前戴尔收购EqualLogic开始,一桩接一桩的收购案,使戴尔不断壮大存储产品线,增添最新的存储技术,从iSCSI到FC,从低端到高端,从帮人代销到“自产自销”,戴尔正逐渐走进存储的主流阵营,成功地向存储转型。

其实在存储业界,近年来收购案此起彼伏,其中不少原本很有名气的厂商,被收购后,从此销声匿迹,再无声息。不过,我们庆幸地看到,EqualLogic、Compellent这些特点鲜明的厂商在被戴尔揽入怀中后,其品牌依旧保留,特点仍然鲜明,甚至成为戴尔存储的旗帜。

“流动数据”就是这样一面旗帜。

戴尔去年年底收购的Compellent公司,以其流动数据技术而著名,它结合了一套强大的数据迁移引擎、智能软件和模块化硬件,可降低成本最高至80%。流动数据架构提供数据块级别的智能技术,它可以自动将数据放在正确的存储层中,以达到优化性能和最大限度节约成本的目的。戴尔企业级存储产品营销执行总监Travis Vigil表示,戴尔收购Compellent之后,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流动数据是戴尔存储的未来方向,就是把正确的数据放在正确的地方,用适合的成本满足用户的需求。

Travis Vigil认为,戴尔的“流动数据”理念已经在Compellent的理念之上发扬光大了,赋予了新的概念,“我们现在不只是做模块化存储,也要做并行文件系统,未来当我们所有模块化的数据前端都有并行文件系统,在不同的平台或载体上,我们就能实现数据的流动。”Travis Vigil说。

收购多家公司后,如何将它们无缝地融合进公司未来战略和产品策略中,这是所有收购案之后都会遇到的问题。目前来看,戴尔对EqualLogic和Compellent的收购无疑是成功的,Travis Vigil介绍说,EqualLogic加入戴尔3年后,用户数增长8倍;Compellent今年上半年的业绩相当于去年全年的业绩,而原来公司员工的98%都选择留在戴尔。“戴尔收购任何公司后,都会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比如在过去3年中,EqualLogic的研发人员就增加了一倍。”Travis Vigil说。

数据“流向”云端

戴尔不断完善流动数据存储架构,其流动数据解决方案是受客户启发而推出的一项技术,用于无缝、自动化地以最优化的方式将数据从服务器移动到存储和云端,从而帮助用户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成本灵活地将合适的数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通过该解决方案,戴尔致力于通过构建一个流动数据架构,解决当今的存储问题。

根据IDC日前公布的亚太区外部磁盘存储市场2011年第一季度报告,戴尔以27.2%的市场份额在大中国区iSCSI市场排名第一。戴尔中国及香港地区公共事业及大型企业事业部解决方案部总经理李慧表示,正是EqualLogic的强势增长,使戴尔领跑iSCSI市场。在日前召开的“戴尔存储论坛”上,戴尔展出了最新的EqualLogic PS4100/PS6100以及EqualLogic FS7500。这三款产品均使用全新的Firmware 5.1版本,可兼容之前的所有产品,实现无缝扩展,为用户提供投资保护。李慧介绍说,新产品将专注于帮助客户更有效地通过自动化管理不断增长的数据,并实现更高的 IT 效率和灵活性。全新的EqualLogic PS系列平台提供了一个虚拟化存储解决方案,为虚拟化环境带来了一个无缝的存储设施,扩展了戴尔在虚拟化和开放系统领域的存储领先地位。

李慧介绍说,这些新产品的背后,戴尔做了大量的研发工作,例如EqualLogic FS7500产品,其研发共工作就来自三个不同的研发中心,EqualLogic本身的研发中心在波士顿,硬件平台FS7500是在位于奥斯汀的研发中心,而其并行文件系统的技术研发则是在以色列的研发中心,三个不同的研发团队的密切合作,才有了今天的FS7500。

成功案例首都在线提供云计算平台

作为国内较早开展IDC业务的数据服务提供商,首都在线从2009年开始,致力于云计算平台的研发和建设,在高端云计算方面为国内互联网企业提供了全新的运营思路。2011年开始,首都在线采购了戴尔解决方案EqualLogic PS6010/M1000E/M710HD以及Juniper Base EX8208,构建一个高效安全的云计算平台,为首都在线的客户提供稳定的运营平台。

数据中心存储方案篇6

关键词:PKI技术;云存储;出错数据;身份认证;数字签名;AD

中图分类号:TP30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5-0247-03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nd research Status of this subjec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PKI technology. Putting forward the solution of multi-type cloud storage user authentication based on PKI technology and then combining with the PKI digital signature technology and finally takes full advantage of the AD unified identity management and directory of the file access control, so as to realize the data error proof based on PKI technology enterprise class cloud storage.

Key words:PKI technology; cloud storage; error data;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digital signature; AD

信息时代,最宝贵的无疑是用户的核心数据。建立、处理、存储、保护、使用和销毁这些数据,即信息的全生命周期运动,构成了信息时代社会信息流的大动脉。当今信息存储系统朝无限的带宽、无限的容量和无限的处理能力,即“3i”方向发展,提出“Anytime,Anywhere,Anything”的目标,即要求数据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实现任意数据访问.存储产品不再是附属于服务器的辅助设备,而成为互联网中最主要的花费所在。信息技术正从以计算为核心的计算时代进入到以存储为核心的存储时代,网络化存储将成为未来存储市场的热点.而目前的云存储服务是网络存储发展的必然趋势[1]。

但是,因为云存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服务水平等还存在众多问题亟待解决,所以云存储并未出现爆炸式的增长,特别是很多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存储方法,并未用到云存储,企业级云存储用户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用户对于云存储数据安全性的担心,企业级云存储用户和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一种不信任,用户担心自己的数据出错,以及出错所带来的巨大损失。他们最关心的是数据是否完整无误;如果有一套可证明数据出错的完整方案提供给用户,该方案能具体到其出错数据类型、出错数据大小、出错起点、出错终点、出错范围、出错时间、出错原因、出错的损失、责任划分甚至可恢复方案,并且该方案企业级云存储用户和服务提供商之间均可认可,并最终具有法律效应,那么企业级云存储用户和服务提供商之间就会建立信任关系,从而企业级用户会趋之若鹜地把自己的关键数据存放在云端,从而推动云存储技术的发展。综上所述,研究基于云存储的企业级用户数据中出错部分的证明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云计算是指不在本地而在集中的多个服务器组成的计算中心进行运算,由多个服务器同时完成运算任务,从而能解放本地运算功能提高运算效率的一种技术。而云存储是云计算的重要应用,是指将企业或个人的文件或数据集中存储在数据中心而非本地,并按实际使用进行付费的技术[2]。

在国外,很多IT界巨头纷纷推出基于云存储的不同服务,影响较大的云存储产品只有iCloud、SkyDrive、GoogleDrive、Dropbox四家。国内云存储行业也正加速升温,各大IT服务商纷纷推出各种云存储服务。国内的网盘服务发展蓬勃,酷盘、金山快盘、华为Dbank网盘等免费网盘企业的大幅扩张业务。

在国内,云存储也被很多厂商看好,并且很多厂商都纷纷瞄准了这块领域。随着传统的网盘技术已显力不从心,并受到传输速度慢、冗灾备份及恢复能力低、安全性差、营运成本高等瓶颈的困扰,最新应用的云计算储存技术为网盘行业带来了新的革命,相信传统的网盘将逐步被云存储取代[3]。

《2012年中国云存储研究报告》显示,得益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个人云存储市场得以迅速活跃起来。云存储产品与传统存储产品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同步,使用户在任何时间、习惯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PC、手机、平板电脑来访问和共享文档、照片、音乐和其他全面的数字生活,同时能够安全、合理、高效地为用户存储资源。包括新浪、金山、网易、百度、腾讯、华为等在内的多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入云存储市场掘金。可以说目前的个人云存储市场正是“群雄逐鹿”的时代,各家的产品处于体验升级中,用户的使用也在逐步形成。相较于个人云存储市场的火热,企业用户对于云存储的态度则稍显保守。《2012年中国云存储研究报告》显示,企业用户对于数据向云上的迁移的意愿并不强烈。一是由于对云存储产品可用性的疑虑,更多地则是对云存储产品安全性的担忧[4]。具相关数据表明,目前大约有80%左右的企业不愿意将企业内的业务数据放在云存储产品中,究其主要原因是从数据安全性的角度考虑[5]。

我们应当在数据安全性上狠下功夫,让用户敢于把关键文件存放到云端,对云存储产生依赖,真正让云落地,让云存储备份成为企业私有云,使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更与互联网相似,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备份的数据。

目前企业级云存储数据的出错证明及恢复主要通过多种级别的容错技术以及检错纠错技术来实现,如硬盘级、节点级和Domain/Site级的数据可靠性技术,国内外不乏有一些研究文献,其中,文献[9]中提到目前安全云存储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基于密文的数据持有性证明,其中POR方案,在数据持有性证明的基础上,添加数据恢复机制。此方案通过计算散列值等方法主要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以期达到数据的持有性证明;文献[6]中分析了现有的云存储平台在数据完整性检验检测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云数据完整性检测系统IDBRS,设计并实现了基于IDBRS模型的云数据完整性检测系统和数据恢复系统。提到了改进的数据完整性并未涉及云存储用户部分数据出错时出错;文献[7]中提到一种基于Kademlia 的云存储系统数据冗余方案,通过数据的冗余从而实现云存储系统中出错数据的检错和纠错;文献[8]提到一种RS(reed solomon)纠错编码,其具有很强的检错和纠错能力,能够实现从k 个接收到的数据包精确恢复原始数据。文献[9]在云存储环境下构建安全网盘系统时,可在服务器中根据用户需求建立信任域,然后利用公钥基础设施PKI进行身份认证,保证了用户数据的不可欺骗性和不可抵赖性,从而实现存储安全。但这些研究文献并未提出利用PKI技术,实现企业级云存储出错数据证明的详细方案。

2 多类型云存储用户身份认证

云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分布式系统,拥有海量的用户,具有动态性、跨域性等特性[10],它的云存储服务能力为典型的SPI(SaaS,PaaS,IaaS)云交互三层模式:

IaaS用户类型:主要满足开发人员和IT管理员,主要包括计费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网络工程师,备份管理员和防火墙管理员。

PaaS用户类型:主要满足管理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终端用户。

SaaS用户类型:主要满足快速周转的大量企业用户,以及第三方用以支持外包业务处理。企业用户也会要求提供不同级别的权限(角色)用以满足用户工作职能的需要。

在PKI体系中有两种类型的策略:

一是证书策略,用于管理证书的使用,包括证书的审查、私钥的安全以及个人信息的提交方式;将此策略应用于典型的SPI三层云存储服务模式中时,证书的审查针对不同类型的云存储用户设置成非常严格、严格和合格三个策略等级;私钥的安全针对不同类型的云存储用户设置成软硬件保护、硬件保护和软件保护三个策略等级;而个人信息的提交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云存储用户设置成实名和非实名两个策略等级,如表1所示。

二是证书操作管理规范CPS,主要包括在实践中增强和支持安全策略的一些操作过程的详细文档。包括CA的建立和运作,证书的发行、接收和废除,密钥的产生、注册,以及密钥的存储等。将此策略应用于云存储服务模式中时,亦设置成非常严格、严格和合格三个等级,如表2所示。

不同类型云存储用户的访问权限主要分为读、写和执行,它们所获取的具体权限如表3所示。

由于同一层相同类型的云存储用户在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下面,所需要的服务不尽相同,为了满足云存储用户工作职能的需要,我们需要适当的调整证书策略和访问控制权限,这时就需要特权访问,需要设置特定权限用以满足特定用户的特定需求,从而达到灵活处理的目的。

3 云存储用户和服务提供商之间的数字签名

在 PKI 系统中,云存储用户和云服务提供商为了实现相互识别和信任,需要一个具有公信力、申请者都信任的CA签发数字证书,云存储用户使用云服务之前应相互认证身份,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相互认证完毕后,根据云存储用户的具体权限生成服务资源列表,进行本地授权,用户可以与服务资源(SaaS、IaaS、PaaS)交互。最终利用PKI技术平台,实现云存储用户身份认证的证明。为云存储用户和云服务提供商搭建权责明确并相互信任的平台,推动云存储技术的发展。

4 基于AD的统一身份管理

在云生态系统中,云存储用户和云服务提供商的身份认证以及数字签名的问题解决之后,紧接着需要建立统一的身份管理平台,从而解决企业级用户和云存储服务提供商之间由于数据出错而发生的纠纷,并最终建立相互信任的长效机制,而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的AD活动目录服务,使用域的管理,具有方便管理、安全性高、可扩展性强、可冗余性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AD通过域控制器管理域内用户账号和权限,用户只需要域用户账号和密码即可登录系统,并呈现可访问的目录列表。访问快捷方便,权责明确。而Samba 服务器是一种标准的提供 Windows 系统与与Linux /Unix 系统互操作性的开源软件包, 其核心是 SMB 协议。在配置AD服务器的同时,可配置好Samba 服务器,从而解决云生态系统中不同平台、不同环境的问题,使得其具有普适性。由于云生态系统具有跨域性等特性,而AD是针对域内用户进行的管理,如何努力扩展云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扩大AD域的适用范围,使得AD技术能够普适于云存储技术,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5 小结

云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分布式系统,拥有海量的用户,具有动态性、跨域性等特性,云存储技术为典型的三层云存储结构,每一层对应不同需求的用户类型,当把传统的PKI技术应用于云存储出错数据的证明时,首先进行身份认证,就应该相应的建立不同级别、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用户,努力扩展云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扩大PKI安全域的适用范围,然后有效利用数字签名技术,最后利用AD进行统一的身份管理和目录文件的访问控制,从而最终实现基于PKI技术的云存储出错数据的证明。

参考文献:

[1] 陈兰香,许力.云存储环境中可证明数据持有及数据恢复技术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2(2).

[2] 中国云存储行业与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简版―2012年.

[3] 企业云存储何时迎来春天.中关村在线. 2012.04

[4] 2012年中国云存储报告. 报告编号:155074

[5] 我国云存储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产业信息网.2012.09

[6] 林建清.云存储环境下数据完整性检验和出错数据恢复技术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1.

[7] 吴吉义,等. 基于Kademlia 的云存储系统数据冗余方案研究[J].电信科学,2001(2).

[8] Reed I S,Solomon G.Polynomial codes over certain finite fields[J].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1960(8):300-304.

[9] 舒继武,傅颖勋.一种云存储环境下的安全网盘系统的实现方法[专利].清华大学. 专利号:201210176807. 2012.10

数据中心存储方案篇7

如何加速当前信息中心的存储设备,如何在容量和性能之间做出平衡,是目前很多用户所面临的问题。

面对传统磁盘的性能不足,闪存闪亮登场,由于闪存不需要寻道时间,直接通过电信号来读写数据,速度快且稳定,能够自如应对很多需要大IOPS的应用。在IOPS方面,闪存有20倍以上的提升。

例如,阿里巴巴集团为2013年的“双十一”销售活动准备了三个多月,将闪存添加到淘宝、天猫和支付宝网站的核心数据库中。这样,阿里巴巴集团网站实现了从销售到支付流程的流畅扩展,支持了4.02亿次的独立访问。这一数字是日常平均流量的35倍。与此同时,京东商城、新浪微博也采用了闪存来支持大数据量并发访问。

但是,闪存有两个不足让很多数据中心难以接受,那就是容量小、价格偏贵。在一些高端应用中,一些 SSD 阵列供应商提供了 50万到 100万的 IOPS,以及低于毫秒级的响应时间。这些供应商有 Kaminario、Texas Memory Systems、Violin Memory 和 Whiptail。这些产品每GB的价格通常在15 美元 到 20 美元之间。很多用户对于全闪存阵列只能是望而却步,但是提升存储性能的需求又迫在眉睫。

信核数据作为国产存储虚拟化的领先厂商,通过缓存加速技术和自动分层技术,使得用户只要利用一部分闪存,就能加速整个数据中心,让用户投入较低的成本就能获得较大的性能提升。

为了更好地帮助用户利用闪存提升存储性能,在容量和性能之间做出平衡,信核数据为用户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方案。

A方案

在信核存储虚拟化网关里内置PCIe闪存卡或固态硬盘,将存储网关内的闪存作为高性能存储层,并利用用户现有的磁盘阵列充当容量层。根据用户的策略将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数据以及热数据迁移至闪存层,将冷数据迁移至磁盘阵列,实现性能和容量的均衡。

通常数据中心只有约20%的数据是热数据,因此在利用高性能存储来提升这20%热数据的响应速度的同时,还需要大容量的存储来存储、归档剩余的80%的冷数据。因此,信核存储自动分层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存储虚拟化引擎自动侦测用户存储环境中的数据冷热程度,根据算法,将热数据迁移至闪存(即图2中的加速卷),使得前端应用对数据的读写请求得到快速响应,同时将冷数据迁移至磁盘阵列,提升存储利用率。整个迁移过程都是在信核存储虚拟化引擎内完成,可以显著提高用户原有的存储阵列的整体性能。这样既可以省去购买全闪存阵列的费用,又可以提升现有存储资源的存储效率。

A方案在512GB大小的数据块测试环境中,通过信核的自动分层技术,顺序读性能提升了4.88倍,顺序写性能提升了65.97倍,随机读性能提升了35.89倍,随机写的性能提升了171.1倍,在对随机读写要求较高的场景中加速效果尤为明显。

B方案

预算充足的情况下,采购全闪存存储阵列,结合信核存储网关的自动分层技术,并整合整个SAN存储,将闪存作为缓存层,放置在由SAS和SATA组成的较慢存储池的前端,将热数据迁移至闪存,将冷数据迁移至低性能磁盘,从而为整个SAN存储网络提供加速。(如图3所示)

B方案,非常适用于已经部署大量磁盘阵列,并希望通过闪存阵列来提升整个SAN存储网络性能的数据中心。B方案的优势在一些对磁盘容量和IOPS都要求较高的场景中尤其能得到好的发挥,如索引、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分析、虚拟桌面等应用场景。

数据中心存储方案篇8

关键词:数据中心数据存储;网络附加存储;网络存储区域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06-0000-01

SAN Data Storage Solutions Design for SMEs

Hu Zhen

(Jiujiang University,Jiujiang332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and storage technology development,the principle of different storage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are described,summariz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 storage technologies and techniques inheren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Points through technology-based IP SAN iSCSI protocol technology,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P-based network and data storage solutions meet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Keywords:Data center data storage;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etwork storage area

一、引言

随着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发展和推进,企业的各种数据已成为最为重要的无形财产,它为企业管理层的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建立高效可靠的数据存储系统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建立存储系统的资金投入较大,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存储系统是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在分析几种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中小型企业的特点,重点描述选择、设计SAN存储区域网络的要素和方法,为中小企业的数据存储方案的设计提供可行性参考。

二、存储技术介绍

(一)DAS。传统的直接存储的模式DAS是直接将存储设备连接到服务器上。它是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存储架构,各种存储设备通过IDE接口、SCSI接口等输入I/O总线,通过一台应用服务器连接在网络上,存储设备与服务器之间通过传统的I/O总线进行数据访问。它缺点在于当存储容量增加时难于扩展,而且当服务器出现故障等异常时,会造成数据的丢失。(二)NAS。NAS是把存储设备连接到现有的网络上提供数据和文件服务,NAS将存储设备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连接,它不需服务器也不依赖操作系统,而是采用一个面向用户设计的、专门用于数据存储的简化操作系统,内置了与网络连接所需的协议。因此,使整个系统的管理和设置较为简单。但NAS对局域网的依赖性就很大,从而对网络带宽和服务器的CPU的性能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了很多。另外,NAS的可扩展性也不是很好,这些都给NAS的应用发展带来障碍。(三)SAN。存储区域网络SAN,SAN作为一种配置网络化存储的解决方案,最常见的光纤通道存储区域网络是由SCSI、光纤通道接口、交换设备、网关、路由器等连接组件构成。在物理布局上与普通的局域网的物理布局类似,但在接口上主要以FC、SCSI等为主。通过以上几部分组件加上附加的存储设备和独立的SAN服务器,就构成一个SAN存储系统。

在SAN存储网络里,所有的数据都是在高带宽的网络中进行高速传输,SAN存储实现的是直接对物理硬件的块级存储访问,大幅提高了存储的性能和扩展能力。

三、SAN在中小企业数据存储中的应用

(一)实际需求:某企业的ERP数据存储的硬件容量预估为2000G。考虑到公司后续将上邮件服务器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总容量规划为5000G,即5TB。以满足该公司的未来五年的发展对数据存储系统的需求。总体要求数据存储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采用硬件冗余方式防止单点故障、良好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可行的远程容灾备份功能。(二)存储方案的选择:SAN架构及特点集成了网络连接存储和存储区域网络的优点,将传统的SCSI协议映射到成熟的TCP/IP协议上,来解决SCSI块数据在IP网络上传输问题。基于IP的SAN利用成熟的IP网络技术上构建一个共享存储环境,较好的实现了数据共享和远程访问的双重存储需求。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认为基于iSCSI协议技术的IP SAN存储模式更适合中小企业的数据存的需求。(三)方案的设计。根据企业的需求并结合当前的网络存储技术的对比分析和研究,本文提出了基于iSCSI协议的IP SAN网络存储技术解决方案,以解决中小企业对数据存储的应用需求。本解决方案应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网络环境部分,采用100/1000Mbps以太网网络,保证客户端对SAN存储服务器的数据进行高速存取。2.存储硬件部分,也就是IP SAN存储服务器,它直接和千兆以太网网络环境中,并通过iSCSI协议在传统IP网络中为客户端提供数据存取服务,这是整个存储系统的解决方案的关键技术所在。根据公司数据存储业务的需求,该服务器应该配置5TB容量的磁盘阵列,考虑到企业的未来发展对数据服务器存储的需求,IP SAN服务器还应具有容灾备份和可扩展功能。

根据上述的总体设计要求,基于IP SAN技术的存储系统设计的架构图如下图所示。

四、结语

从构建的某中小企业的数据存储系统的应用状况和系统测试来看,该解决方案很好的实现了数据共享、存储空间共享及统一管理还要远程备份容灾的多项功能,它完全可满足该企业至少是未来五年的数据中心的存储要求。做到了平台统一、管理简化,确保了数据高可用性,提高了系统性能。同时,秒级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提升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容灾能力。该方案为全新解决思路为中小企业数据存储建设提供又一更好的解决之道。

参考文献:

[1]杨浩谰,黄开莉.存储区域网技术研究[J].通信技术,2003,(143)

[2]冯园园,韩洁.基于SAN网络的文件存储技术研究与实现[J].微计算机应用,2008,4(23)

上一篇:数据分析解决方案范文 下一篇:公务车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