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2-11 02:00:18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篇1

【摘要】针对高等学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特点,笔者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工作,在“价值回收―再购置”环节设计了成本补偿制度,使设备拥有部分自我再生能力,能够持续使用和更新,有效缓解了学校的资金压力。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是高等学校培养高层次人才、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它代表着一个学校的教学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体现着学校的综合实力。大精设备的动态使用管理过程是:购置――使用――价值回收――再购置。目前对大精设备使用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购置和使用阶段,注重购置前的可行性分析和使用中的效益分析,而对价值回收――再购置这个环节比较忽略,表现在注重设备的使用效益,却不考虑设备的成本补偿。设备使用产生的经济效益要么被挪为他用,要么流入个人手中,致使设备在使用期满之后,由于未能完成其价值补偿,丧失了再生能力。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校发展。因此建立成本补偿制度,提高设备的自我再生能力,已成为高校设备管理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出现的新变化

(一)资金来源发生变化

购买设备的资金由原来单一的国家无偿拨款,变为多渠道筹集资金,包括国家财政拨款、社会无偿捐赠、各类政策性融资(如外国政府贷款、世界银行贷款)和非政策性融资(如商业银行贷款、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等等。只要是从融资渠道进入的资金都是有资金成本的,而且到期必须还本付息。

(二)设备功能发生变化

设备功能由以前单纯的用于教学科研,变为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甚至部分设备以科研和社会服务为主要功能。我校是一所工科性质的大学,学校的大精设备具有很强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

(三)使用效益不同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使用设备进行科学研究基本上是无偿的,不会或很少得到现金收益,因此无偿使用设备是必然的。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对外服务可以获得很大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无偿使用设备带来的后果就是,设备损耗了,个人受益了,学校资金压力加大了,其最终结果就是该设备报废之后,学校无力继续购买类似或更加先进的设备,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

针对这些巨大的变化,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采用市场化管理手段,重视成本的回收,初步制定出了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成本补偿制度,试图使这些设备能够完成部分价值补偿,从而使其具备持续再生能力,更好地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二、成本补偿制度的具体应用

成本补偿制度由成本分析、收入分配、专户存储和学校补贴四部分构成。其运行机理如图1所示。

(一)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整个核算体系的基础,它由固定成本分析和变动成本分析两部分组成。这里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套用的是管理会计学上的概念,与管理会计学上严格的成本习性分类是有区别的。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不随作业量发生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变动成本是指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直接费用。

年固定成本总额除以有效工作天数,就是日固定成本。项目使用该设备的时间乘以日固定成本,就是该项目应承担的固定成本。(如图2)

(二)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是指使用仪器设备获得的收益在各个主体间进行分配,将收入合理地分配给学校、二级学院和项目组。学校分配的部分主要用来补偿设备的固定成本,包括设备的日常维修费用,其金额略高于设备的日固定成本和使用时间之积。这样既可以补偿该时间内使用设备的固定成本,又能为学校带来一定的收益。二级学院参与分配主要是因为它承担了仪器设备的管理责任,需要一定的经费进行管理协调。项目组需要承担仪器设备的变动成本,分配给它的份额要足以调动其使用设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增强其自我补偿的能力。

(三)专户存储

学校获得的收入进入设备购置基金专户存储,专门用于该设备或其替代产品的再购置。如果该设备使用期满学校决定不再购置同类设备,则该设备的购置基金经研究可转用于其他设备的购置。

(四)学校补贴

由于高校设备并不是每天都能够带来收益,它还要承担一部分教学和纵向的科研任务,不能完成全部价值补偿。因此,在设备使用期满需要重新购置的时候,仅仅依靠购置基金是不够的,学校还要进行适当的补贴。

三、效果

成本补偿制度在我校施行一年以来,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成本意识增强

尽管在学校内部推广成本观念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是由于我校实行的是集权管理,二级学院的人、财、物管理权限十分有限,因此成本意识比较淡薄。实施成本补偿制度以来,大家认识到设备是有成本的,即使在设备没有使用的时候都会产生固定成本,成本意识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提高了大精设备的使用率

成本补偿制度实施效果的好与坏和设备使用率,主要同用于科学研究和对外服务的使用率密切相关。如果科学研究和对外服务的使用率低,那么设备的自我补偿比例就低。实行了成本补偿制度后,设备使用收益分配的制度化,充分调动了教职工使用设备的积极性,提高了设备使用率。

(三)缓解了学校的资金压力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 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管理;效率

[中图分类号] R19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20-198-03

Discussion about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equipments in the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institutes

WANG Jianyu TIAN Li ZOU Jian

National Institutes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 Beijing 100050, China

[Abstract] Equipments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of inspections an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is one of the chief signs that could measure level of inspec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With the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construction of hard-ware facilities, the type and quantity of equipments in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s institutes innovation are greatly increased. The effective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the equipments is required objectively. 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questi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equipments were analyzed firstly. And some measures which coul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equipments were discussed. These measures could be helpful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level of equipments.

[Key words]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s institutes; Equipment; Management; Efficiency

近年来,我国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愈来愈受到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关注[1-2],各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的检验任务也愈发繁重。随着检验人员与工作的增加,食品药品检验机构的仪器设备数量快速增长。仪器设备以成为开展日常检验工作和处理突发事件的重要技术保障,也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撑,同时也是检验机构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CNAS-CL012006的要求,做好仪器设备管理是检验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内在要求[2],同时也关系到各检验机构的检验效率和效益。

1 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制度不健全

食药检机构的实验室管理主要遵循CNAS-CL012006和WHOGPCL的要求,但其中针对仪器设备管理的篇幅有限,内容也不全面[3-4];而且在仪器设备的采购、计量、档案和资产处置时还会涉及并遵循《政府采购法》《计量法》《档案法》和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5-8]。制定适合于自身工作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是将上位法“属地化”的有效途径。但现实是,在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内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还不健全,无法具体指导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

1.2 管理职能不清晰,人员不固定

经调研,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中大多数没有设置独立的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如设备科),仪器设备管理职能分散在不同管理部门中。如此的管理方式会对仪器设备管理工作造成很大困难:首先管理职能不清晰,导致管理的重叠或空白;其次由于缺乏统一领导,管理工作不能形成合力,导致管理工作推进困难;还有如果各管理部门发生人员流动,将导致管理工作的脱节或断档。

1.3 仪器设备重购置、轻管理

“十一五”以来,国家和地方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几十亿元用于各级食药检机构仪器设备的配备[9],尤其是用于LC-MS、ICP-MS和荧光定量PCR仪等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对这些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前是否开展相应的培训,使用时是否需要授权使用,是否按照维护计划定期维护保养,是否按计量计划进行了量值溯源。在一台仪器设备生命周期中,更多地管理工作发生在购置完成后。“重购置,轻管理”的意识不仅会造成经费浪费,而且可能会影响仪器设备出具科学准确的实验数据。

1.4 部分设备使用率低

造成部分仪器设备使用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中根据检验业务的不同会分为若干实验室(检验室),由于各实验室相对独立,极易造成仪器设备共享不够,使用效率低,造成闲置[10];还有些仪器设备随着某个科研项目的结束致使每年只使用几次,进而造成闲置;还有极少数个人或组织将仪器设备独占,人为造成资源的浪费。

综上,目前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对于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无论组织体系、管理制度还是具体管理措施等方面都亟需加强。

2 有效开展仪器设备管理工作

作为我国检验药品、生物制品质量的法定机构和最高技术仲裁机构,我院多次接受WHO专家的评估,在仪器设备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11];并且经过对仪器设备管理经验和方法地总结归纳,于2014年编制成《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管理指南》一书,在食药检机构中推广使用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对于做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供大家思考与讨论。

2.1 建章立制

管理制度是开展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建立了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管理工作才能有章可循,才能有说服力,才能经得起审核。实际上,对于食药检机构基本没有现成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可供参照,“建章立制”需要在管理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但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并不是“无章可寻”,仪器设备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即采购、验收、使用、维护/维修和报废的整个过程,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也应遵循这一生命周期开展,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就是规范和约束管理工作的具体方式和行为。只要遵循以上线索,各食药检机构一定能制定出适合于自身的管理制度。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制度的制定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与上位法相一致,二是要具有可操作性。

2.2 责任落实

责任落实是实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有力抓手,具体来说就是将仪器设备落实到人,将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落实到人。食药检机构应明确一位院(所)领导分管仪器设备管理的工作,协调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有条件的检验机构应设置独立的仪器设备管理部门,条件尚不具备的应指派固定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制定,统筹协调各部门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同时检验机构内各仪器设备使用部门负责人应是本部门仪器设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部门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并为每台仪器设备指定唯一的责任人,负责仪器设备日常使用管理。本文建议检验机构还应成立仪器设备专家组(或相应的技术组织),从技术上审核仪器设备的购置计划、调剂、报废等工作。通过以上方式(参见表1)实现管理责任逐级细分,最终落实到具体部门或人院。管理职责清晰,能够有效防止拖沓、推诿情况,避免出现仪器设备“人人用,没人管”的现象。

表1 仪器设备管理职责

管理层级 管理职责 职责定位

院(所)领导 全面负责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决策重大事项 决策层

仪器设备管理部门(人员) 具体负责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管理层

仪器设备使用部门(人员) 仪器设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参与制定管理制并具体执行 执行层

专家组 对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 指导与监督层

2.3 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是做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仪器设备管理重在落实,而有效地监督检查是促进“落实”的重要手段。在检查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不断地完善管理程序、弥补管理中的疏漏,真正做到仪器设备合理应用和科学管理[12]。以我院为例,依据CNASCL012006、WHOGPCL和院内相关管理制度的要求,我院形成了仪器设备运行管理检查制度。仪器设备运行管理检查通常由质量管理部门、仪器设备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分和相各关业务部分人员协同进行,检查周期为每个季度一次,检查内容涉及仪器设备内务、标识、计量和档案等方面。运行检查多以抽查仪器设备的方式,对于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与使用部门进行沟通;对于发现的不符合项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我院多年的运行检查工作实践证明,对仪器设备管理监督检查能够促进各部门的管理工作,并有效地配合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评审和评估工作。

2.4 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是检验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为促进仪器设备及其管理工作地高效运行,检验机构应有一套科学合理绩效评价体系。仪器设备绩效评价一般包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种方式:定性分析是凭借分析者的知觉、经验并结合对象的信息资料做出的主观性较强的判断;而定量分析是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和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数值的一种方法[13]。其中定量分析数学模型国内学者已进行了很多相关研究[14-15],各检验机构可参考采用。考虑到定性分析操作难度大,往往会消耗较多人力和时间,各食药检机构能够对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成效和不足进行阶段性总结,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绩效评价手段。

2.5 推进共享

推进共享是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共享管理,尤其是大型仪器共享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提升检验检测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规模持续增长,覆盖领域不断拓展,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综合效益日益显现。但是,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部分仪器设备存在部门化、单位化、个人化的倾向,存在闲置浪费现象。国务院了“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明确指出应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共享,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16]。对于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共享使用首先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避免不同业务部门对同类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其次可以提高使用效率,降低仪器设备的空置率;还可以培养一批仪器设备应用人员,构建一支跨领域应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相对于仪器设备日常管理,实现仪器设备的共享是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应建立于扎实的仪器设备管理基础和经验之上。

3 讨论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疾控中心 仪器设备 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313-02

鉴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范围的不断拓展,疾控中心所面临的挑战也变得越来越严峻。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系当中,卫生检测作用显得极为重要。由于医疗仪器设备的管理出现了多元化之态势,导致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已不仅仅是一项较为简单的财物管理工作,而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检测结果是否准确,除了和检验专业人员的能力水平息息相关之外,仪器设备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可见,强化疾控中心仪器设备管理显得极为必要。

1 疾控中心仪器设备管理现状

1.1 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一些疾控中心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纯属纸上谈兵,难以落实到位,造成管理工作漏洞多多,一些科室未能设置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岗位,而一些使用仪器设备的人员没有经过培训,尚不熟悉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导致其管理意识较为淡薄,一部分仪器设备使用者未按规定使用和维护仪器设备,造成仪器设备的故障率急剧提升等。

1.2 管理人员素质亟待提升

因为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和工作态度不积极,甚至规避个人的管理职责,造成一部分仪器设备操作者只懂得依据操作手册来简单地操作仪器,却不指导仪器的工作运行原理及其性能,如果平时维护保养不到位的话,就会造成一部分仪器设备在正常的使用期限内都难以进行工作。

1.3 仪器设备档案信息有待健全

仪器设备档案作为设备管理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仪器设备从采购申请一直到报废为止的全部资料,其建立能够反映出仪器设备的各项参数、性能以及完好状态等丰富的信息,从而帮助使用者了解仪器设备的运行状况,保障检测数据的真实、准确。一些仪器档案因为人员变动等因素没有建档或者虽有建档但资料不全,导致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大量缺失。

2 加强疾控中心仪器设备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形成疾控中心仪器设备管理体系

要形成仪器设备管理体系,就应当大力推行分级管理负责制。仪器设备管理由分管领导、设备管理科室与使用科室等共同负责。设备科是负责设备直接管理的部门,主要是在分管领导的领导之下,负责管理本单位仪器设备的购置、使用与维修、管理等,为此应当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使用科室使设备管理的二级单位,主要是在科主任的领导之下,由专人负责本科室仪器设备的申购、审批、购置、建档、使用、维修、报废等全面管理,并做到定期和设备科开展核对。

2.2 注重疾控中心仪器设备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仪器设备管理是系统化与动态化的过程,应当立足于制度管理,使整个工作有序化、任务明确化、责任清晰化。在设备管理之中,应当规定科学规范的程序,让设备管理的各环节均做到有章可循。在采购设备时,应建立起仪器设备计划管理制度、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办法、仪器设备验收制度、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从而避免由于盲目决策而造成的资金浪费。同时,要逐步建立起仪器设备财产清查制度、仪器设备报废管理制度、仪器设备调拨管理制度等规定,从而防止资产的浪费与流失。

2.3 开展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教育

在仪器设备管理中,人员是最根本的要素。要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并对工作表现优秀的员工作出奖励,对表现不佳的员工开展戒勉谈话,严重的应追究其责任。要定期开展检测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在购买大型仪器设备时,应当要求生产厂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对操作者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与工作原理,解决简单的故障,并依据仪器设备之性能开展定期维护保养。例如,常用仪器设备在使用之后应做到防尘、防污,对于光学类仪器,应做到每周至少通电一次实现防潮与防霉,对于一些有防潮部分的仪器设备应在其内放置干燥剂并定时进行检查更换。

2.4 着力提高仪器设备的经济效益

各家单位除了加强日常设备维护管理之外,还应当建立起医疗设备档案。设备科室与财务科室应当分别从医疗设备的物质形态与价值等内容建立起仪器设备档案,要从设备的采购进单位,一直到最终的报废,开展全方位与全过程监控。将每一台仪器设备的采购、使用、维修与报废等相关资料进行完整记录,从而为仪器设备的管理提供决策的依据。对于达到报废期限的仪器设备,必须严格依据国家所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要全面审查仪器设备的报废手续是否完整齐全,要组织专业人员从技术上作出论证,从而确定仪器设备已经真正失去了使用价值,从而杜绝没有达到标准就进行人为报废。要立足于会计核算,认真监督检查报废医疗仪器设备的整个审批程序、提前报废或者变卖仪器设备的收入情况,从而防止这部分收入出现流失。

3 结论

综上所述,做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是保障疾控中心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内容,各个环节必须要做到责任到位。唯有持续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才能有效避免工作中产生相关差错,以保障患者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有效,并积极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预防疾病能力和检测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繁. 浅谈疾控系统公共卫生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1).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篇4

仪器设备是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必备工具,也是反映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这些仪器设备,使其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结合宁夏大学农学院在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方面的实践和经验,对农学类院校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科学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一、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重复购置情况严重。许多学院实验室的管理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缺少全局认识,一些实验室追求“小而全”的现象还存在。在购置仪器设备时教师往往只根据个人教学和科研的需求或某一个项目的需要,但学院和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在审批时,对设备购置前缺乏必要的调研工作,对本院其他实验室或本校二级学院同类设备的配置情况缺乏统筹安排,导致设备重复购置、闲置浪费现象严重。另外,各学院在资产管理上的相对独立状态,学院与学院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导致性能相同或相近的设备重复购置。

2.闲置率高。随着国家对实验室建设投入资金的大幅度提高,部分实验室为追求仪器设备的档次,弃用相对便宜的国产仪器设备而选用较贵的进口仪器设备,造成了国产仪器设备的闲置;有的实验室采购前论证工作不到位,导致所购置的仪器和实验室所需要的仪器不符或因空间不够等原因无法安装,使用率很低或者长时间放置不使用;仪器设备之间没有共享,各个学院之间的仪器不能相互借用,即使是同一个学院的各实验室也不能实现资源共享,这也造成仪器设备闲置现象比较严重。上述这些只注重购买和使用而忽略了管理,缺乏长远规划和统筹安排,以及重复购置而导致的仪器长期闲置,使用率低等现象,是目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

3.仪器报废不及时。仪器设备的报废和再利用是高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学校和学院往往只注重仪器设备的采购和使用,对仪器设备报废重视度不够,有的教师还存在“个人科研经费购买的仪器属于个人所有”的观念,对待报废仪器随意处置。由于使用者对仪器设备报废的忽视、学校报废手续繁琐及学校存放报废仪器的存放地有限,对已达到报废要求的仪器设备的不能及时报废注销,造成待报废仪器随意堆放,存在安全隐患。

4.缺乏仪器设备维修专项资金。仪器设备随着使用年限延长,日常使用的损耗,零部件的老化,易发生故障和损坏。但许多学校只给学院和实验室批准仪器设备购买资金,没有配套仪器设备在使用中的维护和维修经费,也没有成立专业的维修队伍,造成仪器损坏时没有维修经费和专业人士维护和维修,造成仪器设备的闲置浪费。

5.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与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故障的减少,设备利用率的提高,维修费用的降低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但现实中学院设备管理员多数是兼职,人员变更频繁不稳定,学校和学院也对设备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培养不重视,加上职称评定和工资待遇无法与专任教师相比,严重影响设备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6.账目不清。学校人员调动和学院内部实验室的调整,造成仪器设备使用保管归属变动频繁,而仪器设备账面上的信息调整不及时;退休教师使用仪器设备没有及时收回,仪器设备仍旧在其名下,造成管理脱节;有的已办过报废的仪器设备却未将仪器设备上缴学校资产部门,仍留实验室中,造成实验室仪器设备有物无账等。这些原因都造成学院仪器账目不清,账物不一致。

二、农学类实验室仪器设备规范管理的对策

1.建立和健全?x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实现仪器设备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的前提和保障,学校想要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需要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办制度、仪器设备对外服务制度、仪器设备采购和验收制度、使用和维护制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使用管理等制度。使用和维护制度分为:精密和贵重设备使用制度、设备使用登记制度、维修保养制度、仪器设备报废及报废设备再利用制度、设备损坏和丢失赔偿制度等。在建立完善设备管理制度体系的基础上,要加强学校对学院、学院对实验室和实验室对使用人的监督力度,要采用多方法和多渠道的监督手法,层层对仪器设备采购、使用、报废等方面进行监督,加大仪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到位。

2.科学规划,合理论证。加强购买前论证规划是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的首要措施,要全校统筹安排,从全局出发,资产管理部门应切实行使其职责,充分了解学校现有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建立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严格执行审核计划,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重复购置的仪器进行删减,对价值高的,但使用方向单一、利用率不高的设备,进行统筹安排。这样既能大幅度地压缩购入量,避免资金浪费,又能促使学校仪器设备的配置更加合理。

3.开展资产清查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设备资产大清查,掌握好每件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对仪器设备在配置、管理、使用、处置工作中长期滞留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对实验室和使用人变更的设备仪器在学院和学校的设备账目上进行调整;对盘亏的仪器设备说明盘亏原因,责任部门要提出处理意见;对在本实验利用率低但其他实验室或学院可利用的仪器设备可进行调拨;对使用年限长,已损坏无维修价值的仪器设备可申请报废。这样才能进一步规范仪器设备配置、管理和使用程序,提升仪器设备管理水平。

4.提高对管理人员的重视。设置专职或兼职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使每件仪器设备的管理可以责任到具体使用人,这样可解决仪器多且分散不便管理的问题;加强对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养,通过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学习,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建立考核和奖惩机制,提高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待遇,可通过绩效考核等办法,对管理工作成绩显著的人员可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开展。

5.设立维护维修专项资金。设立仪器设备维护、维修专项资金,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仪器设备专业维修队伍。对有故障的仪器设备可及时维修,使仪器设备发挥最大利用率,确保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可根据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定期维护维修,避免事故发生。

6.做好仪器设备报废工作。严格执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报废制度,学校每年2次进行仪器报废工作,对使用年限长、?乐厮鸹滴尬?修价值要及时报废。待报废的仪器设备处置要行技术检测、鉴定区分状态,对于有利用价值的仪器设备要充分挖掘待报废设备的使用价值,进行再次利用;无利用价值的仪器设备则及时处理。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科学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数量稳步增加。高校实验中心是教学的主战场和科研的基本平台,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集教学、科研和技术转化为一体。大型仪器设备是推动高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时是高校开展科学研究的硬件支撑条件。大型仪器的管理和使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重视高等院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从仪器设备购置、设备安装、验收、调试使用、技术资料建档、维护保养、维修和报废等各环节进行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作用,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检验数据。因此,科学管理大型仪器设备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加强购置计划的审查与论证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加强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的论证。把好购置计划的审查论证关,根据学科发展建设规划,教学科研任务,经费来源,技术人员等条件,提出大型仪器购置计划。组织学科专家的论证会,论证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必要性,提出设备购置品牌、技术参数、价格等意见,提交学校会议审批。

2建立仪器设备档案

为了掌握仪器设备的技术状态,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有必要对仪器设备进行动态管理并建立完整的档案。大型仪器设备建档内容主要包括:档案卡、使用说明书、保修卡、合格证、验收表、仪器检定、校验情况记录、使用记录、期间核查记录、仪器损坏、故障、修理记录、仪器维护保养记录、仪器设备存放位置变更记录和仪器设备报废情况记录等。

3建立使用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工作要坚持专管专用的基本原则。对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要实行专业技术培训和高温高压仪器设备操作培训。建立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网站,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简介、功能介绍、用途情况、简单的操作规程、使用论坛、使用预约等。一是制定操作规程简表,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人员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后,要结合大型仪器维护的相关资料,制定大型仪器制作操作规程。二是制定使用规章制度,学校层面制定的大型仪器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办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实验中心实验技术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大型精密仪器使用规范和大型仪器实验记录本等操作性标准,以便提高大型仪器管理和使用的可操作性。

4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及维修

仪器设备的保养维护是一件经常性的工作。操作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操作指导规程进行维护保养。实验室应建立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设备责任人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认真填写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设备使用人员在使用中或使用后发现仪器设备有异常时,立即停止工作,迅速查找故障。如果无法排除故障,应及时向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报告,安排工程师检修。维修后重新进行检定和校准,检定校准合格后方可再次投入使用。核查仪器设备的异常是否对之前开展的分析测试造成影响,如果有影响,需要告知相关人员重新测试。

5仪器设备的报废

实验室仪器设备损坏无法修复、计量检定达不到要求无法使用时,根据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予以报废处理。仪器设备的报废由实验室提出,经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鉴定确认后,填写仪器设备报废表单,报实验室主管部门批准,并上交仪器设备给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并在报废的仪器设备上做明显的标志,隔离存放。在仪器设备档案中做好报废仪器记录。

6结语

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是各高校普遍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入手,积极探索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的新机制,不断解决新问题,总结积累新经验,大力提升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学与科学研究,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S].国家认可认证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2]王陇德.实验室建设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关丽萍,宋皓.探索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新模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

[4]邹月利,徐雅琴.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科学管理体系的构建[J].广州化工,2011,39(15).

[5]何兰花,王瑞晓.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3.

[6]谢忠.构建平台吸纳精英—分析测试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

[7]郭汝丽.搞好测试中心工作是建设好高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基本保证[J].现代科学仪器2006,1.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实验室;仪器维护;制度;管理

实验室是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教师科研以及为社会提供培训、技术服务的重要场所,又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实践教学环节要在实验室内科学合理的使用仪器设备才能完成,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对学院整体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院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实践教学经费也明显增加,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实验条件,同时对提升仪器设备的科学化管理也相应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思想上重视是前提

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思想上提高对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是搞好仪器设备管理的前提。由于习惯,我国高职院校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部分不太重视实验,总觉得理论比实验更高明、更高深,影响学生不重视实验环节的学习,酿成知识结构的畸形,在这种状态下实验教学长期处于理论教学的附属地位。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用于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不断更新,如果我们实验人员的培训提高和实验设备科学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将仍然滞后于先进、发达国家,这对于我们培养技能型、创新型、和与时俱进的人才是十分不利的,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仪器设备是实验教学基本的技术物质基础,实验室即使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若不能很好地使用、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管理维护,就不能确保这些仪器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必然会削弱其在实践教学、科研工作的作用。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仪器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纳入自己的工作日程,以确保仪器设备充分为实践教学、科研工作以及社会培训服务。我们实验室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学院关于仪器设备管理方面的具体文件,尤其是对新来的实验指导教师、新入学的学生和外来实验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初,认真对他们进行设备使用及管理方面的教育,使大家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爱护仪器、正确使用和管理好仪器设备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人人都对实验室仪器设备倍加爱护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是关键

为了保证实验室贵重仪器设备的安全和有效使用运行,以确保实验室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充分提高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必须制定相应的各项管理制度。比如我学院实验室就制定了一套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如《贵重仪器设备的管理办法》、《常用仪器设备的管理办法》、《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使仪器设备的管理有章可循,基本使仪器设备管理条理化、规范化。制度建立后,如何使这些制度得到很好的执行,比建立制度本身更加重要。我学院实验室尤其注重在这方面抓好落实工作,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

(1).提高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这是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得以执行的关键所在。因为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直接管理并监督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所以作为设备管理人员不但应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管理水平,还应具有强烈事业心。我学院实验人员是经多方考察后录用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工作上都兢兢业业,极其认真负责,不怕苦、不怕累,当仪器设备发生异常情况时,不管是深夜还是其他休息时间,均能随叫随到,及时修理,从未有任何怨言。同时,一旦发现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出现违规操作或违反管理制度,他们总是敢于及时站出来纠正,并进行耐心教育和帮助,让其认识到错误。正是实验人员们这种高度负责的态度,使得大家在进入实验室后都能遵守各项管理制度。

(2).帐物清晰相符,是实验室资产管理的基础

为了更好的提升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实验人员应该建立起一整套的“帐、物、卡”相符的对账系统,对仪器设备进行分类,并对各自型号、规格、状态以及存放地点登记在册。在清点资产时,应建立两种帐册,一是在用的仪器设备,二是不能使用的仪器设备(报废设备)。为了更准确地掌握精密和贵重仪器的使用率和状况,我们为五千元以上的每台仪器配置了使用情况登记本,要求使用者在完成实验后对仪器使用情况及现状如实进行登记。如果发现使用者使用后没有及时登记,设备管理人员就立即要求使用者补上,学院资产管理处每年派专人定期检查五千元以上的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如果发现该仪器每年的使用率没有达到学校规定的使用时数或者几乎没有使用,资产处将会根据具体情况,将该仪器设备调整到其它更需要的部门。为了使用者更方便、更准确地使用好仪器,我们为每台仪器打印了操作说明,用镜框镶好挂在存放该仪器的室内墙上,使用者在使用该仪器时,抬头可见,方便参考。

(3).设立“仪器设备报修”记录牌并定期检查,完善仪器维护的自动运行机制

除了强化使用登记措施外,我们还设立了“仪器设备报修”记录牌。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如发现仪器出现不正常现象,除在使用登记本上进行如实登记,将有关情况写在“仪器设备报修”记录牌上,还应及时报告管理人员,以便及时检修。另外,我们还定期对主要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情况进行例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维修。

(4).严格审查“仪器设备报废”情况

有的仪器设备使用数十年,陈旧老化,反复修理多次,在无法再修理的情况下,进行报废处理。首先由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填写报废单,申请报废,再由实验室主任严格检查仪器是否还可维修使用,如确实不能再维修使用,实验室主任才慎重签字同意报废,最后由主管实验室的系领导和院领导签字,送资产管理处申请报废,捋顺资产手续。

三、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并做好维护与检修工作

现在,我们必须立足当前,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物尽其用。为此,我们电气工程系实验室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初步尝试。

(1).建立领先于省内同类院校的平台,自主创新先进技术和实验方法

我们根据自己已具备的研究基础,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和研究现状,建立了一系列创新实验方法,在节能照明电子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河南省高职院校中,唯一获得省科学技术厅批准,并已经挂牌的“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节能照明技术研究所”,吸引很多同类企业技术人员来实验室交流,在省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受到同行普遍赞誉,这为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开放实验室,提高使用率

在仪器设备使用方面我们实行对学院内、外完全开放,实验室除了贵重仪器及其相关资料原件严格、专人管理外,所有场地和仪器设备完全开放,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加大开发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力度,形成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大力采用开放式教学,即以学生为主体,探索研究型自主学习模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题目,选择实验仪器设备,制定实验步骤,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实验指导教师只在提供实验资料、解答实验问题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服务。

实施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实验环境,提供一个预习、动手、再思考和选择其它实验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认识、了解和掌握各种先进实验仪器设备的机会。此外,实验室在保证本系各专业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同时,也尽可能多地接纳本学院其它系部相关电气、电子及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们来实验室进行创新性实验实训,使仪器设备利用率大大提高。

(3).积极开展对社会服务

我们欢迎各企业、事业的研究人员来实验室自己动手做实验外,我们还根据自己的成套电工电子、电力实验、供电实训及电子设备等特色和优势,积极为我们当地的大型企业、供电系统培训了电工、电子技术人员三千余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率,进一步扩大了实验室的知名度。

(4).加强仪器的维护与检修

在千方百计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的同时,也注重其配套的仪器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因为在仪器设备利用率高的情况下,不可避免会导致仪器设备的一些部位出现故障或损坏,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必将影响实践教学进程。这就要求我们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在学生实验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就尽快到场,检修排除故障,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由于仪器都有其使用寿命,最终要进行报废处理,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但有些仪器设备只是由于某些零部件的故障导致整台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只要更换其零件就可排除故障,若提前报废,实在可惜,特别是大型贵重仪器。因此,在更换零部件后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能修则修,提高仪器使用寿命,慎重进行报废处理。

总之,搞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首先实验室每位工作人员都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努力营造一个爱护仪器设备的良好氛围。在建立相关管理制度的同时,必须注重相应配套措施的完善,切实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只要在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相互配合下,认真对待,才能达到真正管理好、使用好仪器设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云 顾永强.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应常抓不懈[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3)

[2] 朱云. 新时期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与使用[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0,(9)

[3] 张丽华.高职院校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与改革举措[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2)

作者简介:张保军(1960-),男,三门峡湖滨区人,电气工程系助理实验师,从事实验实训教学及仪器管理。

The management of the laboratory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ng BaoJun

Abstract: with gradually expand the scale of running school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large quantities of equipment, laboratory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more outstanding.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make equipment maintenance, etc especially important.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篇7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也加大了设备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在食品检验方面,原来连省、市级质检机构都不敢问津的各种色谱、原子吸收等大型检验设备在一些县级机构开始配备,但在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和保养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缩短了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也影响了数据的准确率,本人根据在基层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1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仪器设备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质检总局及省局十分重视质检机构的硬件设施的配备,特别是对食品检验设备的资金投入大幅度提高,条件优越了,一些机构过分追求仪器设备的档次数量,造成了仪器设备的闲置和浪费。有的机构为了追求高档次,弃用相对价廉的国产仪器设备而选用价位偏高的进口仪器设备,有的使仪器设备利用率低,长时间闲置。有的由于技术力量的不足,购入的设备不会使用。有的没使用几年就被淘汰闲置,造成浪费。有的仪器设备虽已办理了报废手续,却未得到及时处理,仍留实验室中,造成实验室有物无帐等等。上述这些重买轻管,只用不管,或重复购置、闲置积压、使用率低、缺乏长远规划和统筹安排,是目前质检机构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最突出的情况。

1.2质检机构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2.1 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各单位都制定了不少关于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如仪器设备采购制度、仪器借还制度、仪器设备使用操作规程、维修保养制度、事故处理办法等等。实际上,这些制度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实际不能严格照章执行,致使仪器设备在使用方面存在着不按规程操作、不记设备使用记录、公用设备出现故障责任不明等现象较为严重。

1. 2.2账务处理不完善,工作效率较低

近几年来,检验机构的投入持续加大,尤其是食品检验方面仪器设备的投入占较大比重。由于设备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沟通不好,新增仪器设备数额大,专业性强,种类多,账目登记工作繁重。在填报固定资产登记单据时,传统的工作方法是由使用单位填写固定资产验收单,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若核实审查不实,易造成管理账目原始性错误,或发现填报错误,需反复进行修改,工作效率较低。致使一些仪器设备管理混乱,账物不符。

1.2.3 废旧仪器设备处理欠妥

仪器设备使用多年以后,一些元器件老化、损坏,或由于其他原因,造成仪器设备损坏,不能满足检验的要求;另外,随着检验品种的增加与更新,一些旧的仪器设备已不再需要。对这些设备的处理,前者作为报废或报损,后者则长期在实验室搁置,既占空间,又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久而久之,部件老化、破损、贬值直到报废,造成很大浪费。

1.2.4 新增仪器设备使用率不高

随着仪器设备购置数量的增多,一系列问题也暴露出来,如设备购置论证不充分,造成重复购置;老设备的使用率不够高或设备闲置;由于本身技术力量不足,特别是操作人员的匮乏,不能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潜在能力:设备开放程度不够,使用范围局限受限,造成了国家、单位的投资浪费。

1.2.5 维修力量薄弱

随着仪器设备使用年限加长,零部件逐年老化,出现故障越来越多,加上维修队伍不稳定,维修人员少,使维修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另外,有些单位技术人员少,对于仪器设备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维护,致使不少设备“ 带病”工作,经常出现故障,直接影响使用寿命。

2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仪器设备规范管理的改进措施

2.1.认真落实采购计划,精心组织采购

仪器设备的采购,从制定计划开始就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做到真正的内行有绝对的决定权。以检验计划所需的仪器设备为出发点,成套配置满足检验基本要求的仪器和设备,不但要满足基本的检验要求,还要尽量满足科研需求,尽量做到一套仪器有多种功能和用途。仪器设备的采购计划尽可能详尽,注明所需的型号、规格、生产厂家以及具体的技术要求,并通过上网等方式查阅资料,到兄弟单位参观等形式落实,这样则可为设备的采购提供尽可能的方便。计划制定好以后,要召开技术委员会讨论。这样做的好处是:防止因个人失误造成浪费;也可以避免重复购置,浪费资源。采购应由专人负责,内行采购。实行集中招标采购的形式,以公开、公正、竞争为原则,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节约经费。对于机构自出经费的仪器设备,应采取集中采购,固定几个厂家,采用先试用一段时间,证实确无问题且使用人员掌握其操作和维修方法后,再付款的方式,这样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2.2对公共药品的存放,建立档案管理,不仅要有电子档案,而且要有书面的放在药品旁边,便于查询。做实验不可避免有废液产生,这尤其显示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对此问题,要有专门的废液放置地方,对废液进行分类存放,并说明处理方式(据调查,好多机构都在固定时间统一处理废液),同时,最好对不同的废液贴上标签给予说明,而且要保证安全,许多实验室的事故就是废液引起的。

2.3加强检验机构仪器设备技术队伍建设

检验机构仪器设备技术队伍,是仪器设备的使用者和使用指导者。他们的实验仪器设备操作水平与操作指导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仪器设备正常使用,直接影响检验检测工作完成的质量及出据数据的准确率。为此,很有必要加强技术 队伍自身建设,通过培训与继续教育,不断提高现有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机构制定可操作培训计划,采取岗位上互帮互学与脱岗培训相结合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重视检验室人员的配备,要选拔业务能力强,熟悉仪器设备性能,工作责任心强,敢于管理的人担任负责人。单位逐年选拔优秀的人材充实技术队伍,改变管理人员结构。仪器设备技术队伍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做好检验检测工作。

2.4加强仪器设备管理,确定大型仪器设备专人管理与维护制度。为了加强我所仪器设备的管理,充分发挥各类仪器的使用率,我所大型仪器设备实行专人管理与维护的制度。即由专门的管理与维护人员对大型仪器设备建立仪器使用、维护与保养记录,在记录本封面上写上所必须记录的内容和要求。在各类仪器设备在使用时发现故障须及时汇报,大型仪器设备发现故障还需在记录本上完整记录故障信息、处理情况等。管理与维护人员要按大型仪器设备的要求及时维护,并记录维护情况。记录本在记录满后,要及时上交仪器设备档案室保管。

3 结语:

在实施这些仪器管理进程中,还会不断出现新问题,现在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还不是太完善,需要我们开拓进取,加倍努力,使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这样做会给各兄弟单位带来崭新的检验检测环境,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更好的为产品质量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4)

[2]四平市产品质量检验所质量手册(SPZJ/SC2008)

[3]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高校;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245-02

仪器设备是高校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教学手段大量用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使得设备管理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重要,对设备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高校仪器设备的特点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有了明显增加,尽管设备采购的品目众多,数量巨大,但还有其共同的特点:

1.教学仪器设备更新周期加快。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广泛用于管理、教学、科研等日常工作中,但由于计算机技术的理论和硬件发展速度较快,使计算机平均的升级时间缩短, 稍长时间就可能换代。

2.教学仪器设备系统性强。随着一线上教学教师在科研方面的不断深入,科研过程中各种学科的交叉渗透等,使得对设备的性能、系统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仪器设备的购置朝着综合配套、科技含量高、系统性强的方向发展。

3.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的前瞻性。教学仪器设备不仅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还要具有高校处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 为适应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前提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已形成共识, 教学科研所需仪器设备不仅技术含量高, 系统性强而且要品种多样化, 批量少精度高, 能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二、对高校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要求

基于高校设备所具有的以上特点,就要求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部门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要努力学习业务技术知识, 钻研新技术, 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按轻、重、缓、急和经费投入的可能, 给学校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 保证添置的仪器、设备达到最理想的性能价格比, 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效益。

在掌握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特点的基础上, 要扎实做好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 促进教学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在做好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计划制定、采购、仓储、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核算等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上, 并在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层层负责,合理调配,管用结合,物尽其用,资源共享”的原则, 做到机构健全,人员精干,购置有计划,验收严肃认真,管好、用好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原则。

三、仪器设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特别是2006年迎接教育部对高校评估建设以来,学校每年投入一两千万元设备经费用于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加上日元贷款项目设备的逐步到位,以及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的资助,学校整体实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教学科研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截至2009年底,学校教学科研设备总值由2006年的不足4 000万元达到1.2亿元。但是,我们在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仪器设备管理意识淡薄。现阶段,我校仪器设备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和地方投资,这种投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些单位和个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不够重视,“重钱轻物”、“重用轻管”的问题随之暴露出来;有的认为用本单位创收经费或自己的科研经费购买的仪器设备,可以随意处置;有些觉得设备价格不高,不值得浪费精力管理;这些,都给我们管理带来了麻烦。

有些学院在设备购置时不考虑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一方面,有些大型精密仪器使用效益偏低,存在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对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重视不够、无法做到专人专管;二是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经费明显不足。2010年之前,学校在仪器设备的维修方面没有专项资金支持,一直在谁管理谁使用谁负责维修的模式下运行管理。

2.仪器设备管理缺乏信息化管理。学校使用的仪器设备管理软件所能解决的是数据的分类和统计,而且不能与各学院的仪器设备管理信息联系,无法做到随时掌握各学院的仪器运行情况和管理状况,实际运行中的很多问题如仪器设备的采购、仪器设备数据的采集、分类、学院的重组、设备的流动、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分析等信息仍需解决。对于仪器设备的采购,未采用信息化管理,由于下放了采购权限(各学院根据经费情况自行对设备进行选型,然后学校集中,最后进行政府采购),虽然提高了采购的灵活性,但造成的分散采购,不便于统一管理,甚至重复采购,致使采购成本、费用增加,经费不能充分使用,造成设备使用率低等不良后果。

3.管理队伍不稳定。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历来处于一个不被重视的地位,加之政策和待遇等的影响,使他们的地位和劳动价值得不到应有的承认,造成了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对本职工作产生厌倦情绪,有经验、懂技术的骨干,只要政策允许,就转岗从事教学或行政工作;而新进高层次、高学历人员也不愿从事此项工作,认为没有前途,只要有机会,就会转岗到教学系列或为了离开仪器设备管理岗位而继续深造。

4.仪器设备共享意识缺乏。目前,有许多大型仪器设备处于封闭、半封闭或被“垄断”的状态,形成了一种资源“割据”、“各自为政”的现象,更有甚者,将仪器设备视为私有财产,宁任其闲置,也不让别人使用。这样既导致了大型仪器使用率低,又导致了仪器的重复购置。

四、加强仪器设备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增强管理意识。加强仪器设备管理,建立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出台了《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办法》、《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仪器设备闲置、报废管理办法》、《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管理办法》、《货物类资产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文件,使设备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做到有章可循。并通过教务处组织的每年一次的实验室管理评估和学校进行的两年一次的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估活动,把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2.搞好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仪器设备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还应建立健全一整套切实可行、切合实际的管理体制,通过科学定编设岗,招聘、竞争上岗等措施,逐步实行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的聘任制度,逐步建立起一支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队伍。稳定现有高水平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充分挖掘仪器设备的潜能。

学校规模较大的各单位均配备专职或兼职设备管理员来协助职能部门进行本单位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由于设备管理员队伍人员不稳定、素质参差不齐,为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职能部门定期举办培训班,讲授现代化管理技术、交流工作经验、探讨新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3.搭建设备共享平台,提高使用效益。设备共享平台是在信息时代开展大型仪器共享所采取的最便捷的形式和最先进的技术手段,是关乎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成败的最有效的因素。

通过构建设备共享平台,能够逐步解决大型仪器设备使用信息不顺畅、共享信息不对称的弊端,不仅可以使机组人员充分展现大型设备开放共享、提高利用率的意愿,还能够令意欲使用专业设备的用户及时便捷地找到可以共享的设备来源,真正搭建起机组与用户沟通的桥梁,有效提高设备共享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并增强其开放性、公平性和透明度。

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上,首先要建立设备资源共享的查询系统,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的查询功能,详细介绍仪器设备的规格型号、性能指标、服务范围以及收费标准、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为对外服务、开放共享奠定坚实的信息资源基础。其次,平台还应集成网上预约、网上收费转账、综合效益评价与考核系统等各项功能,使用户能够通过网络非常方便地预约使用各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

对大型仪器设备还要采取“专管共用”的措施,为每台大型仪器确定符合要求的管理人员,制定对外开放的收费标准,鼓励其对校内外人员开放服务;所获得的收入可用于机组人员的酬金和本仪器的日常维护和技术支持。这样,一方面调动了仪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保证大型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得到很好的落实,同时避免了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

4.加强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手段。建立“基于校园网的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办事人员、业务部门、设备部门、财务部门均可通过网络传输、审核、核对、查询设备数据,从而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搭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网络平台”,将对外开放服务的大型仪器设备上网公布,方便校内外人员查询使用,并对使用状况进行网上登记, 根据需要以不同方式、不同渠道向高校师生员工以及社会提供不同类型的仪器设备信息公共服务。通过充分授权或分权,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优化仪器设备资源,有效促进大型仪器的开放共享。

仪器设备的管理是高校实践教学保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重视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在仪器设备的信息化、共享平台的搭建过程中加强规范管理。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狠下工夫,不断研究和探讨更好的管理方法和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促进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使其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提高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高春花.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1):38-39.

[2]张淑玲.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12):148-150.

[3]胡宁.健全制度,加强和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J].实验室科学,2005,(4):130-131.

[4]董振旗,陈桂明,白志成,等.加强仪器设备管理提高教学保障效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128-130.

[5]李莉,高冬梅.加强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07,(3):173-174.

[6]许银华.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3):145-147.

[7]李岱瞳.新时期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初探[J].中国商界,2009,(5):330.

[8]范卫东.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1):99-102.

上一篇:公司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数据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