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啊数据

时间:2022-07-15 11:27:33

数据啊数据

数据有的时候非常令人讨厌,满屏的数字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可能仅仅是帮助睡眠。但有的时候,不得不说,数据背后其实还是有一些耐人寻味的景致。比如4月15日的一些数据。

这里面包括了7.7%的GDP增速,M2突破100万亿同比增长15.7%,3月份工业增加值为8.9%,3月份用电量创46个月新低,而人民币兑美元为0.1616—这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至高于以往任何一个时候的水平。加上一个星期前公布的2.1%的CPI,则可以看到一些有意思的地方,这些趣味多半是由不合逻辑带来的。把它们摆在一起,你会发现它们最终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

用电量创新低说明开工不足—官方的解释是对电的利用更为有效率,但鉴于目前没有有效的报道证明任何技术升级的蛛丝马迹,所以还是可以得出工业生产下降的直接结果。实际上前两个月的工业增加值基本上都是9.9%,3月份是8.9%。增加值的概念有点复杂,你可以把它看作经营利润,有点类似于经营总收入减去各项费用之类的意思。如果这个值低,说明利润不怎么高。而正是工业增加值等等的这些“利润”一起构成了GDP—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数据非常奇特,它有三种算法,但是如果说增速是百分之多少的话,基本用的都是生产法。你也可以更简单点理解GDP,它基本可以等同于税前利润—即营业收入减去各项支出后再加上非主营业务收入的净额。

工业增加值下降导致GDP下降,这没有问题。但3月份的M2则有点离谱了。M2是广义货币的意思,你也可以简单点记住它,M1指的是市场上的现金包括支票、活期存款,M2则包括了定期存款和债券,2011年央行还将理财也纳入了M2的范畴。M1是现实购买力,M2是潜在加现实购买力。市场上流通的资金不够时,央行会开始投放货币。比如给一级交易商—商业银行等钱来购买有价证券,这就是所谓的逆回购将钱投放给市场。

有些人会看M2/GDP的比值来衡量货币是不是超发,这个比例实际上没有非常大的意义,并且也没有一个可以比较的中值。另外一种简单的方式可以很容易看出问题所在,那便是GDP+CPI后,再加上1至3个百分点,便大致是M2的增速。如果超过过多的话,就是超发。按照这个公式,合理的M2大概是在12.8%,但实际上3月份的M2是15.7%。

这个数字市场倾向于会首先反应是利好,因为这表明资金更多,但实际上从来就不是什么太好的事情。更加不好的是,一季度中国的M2又超过了世界货币总量的52%了,也就是说,即便美国和日本一直在量化宽松,但是它们的货币投放量实际没有中国多。呃,100万亿人民币真的有点多。

当然这只是一个月的数据,央行向来的传统是第一季度货币会更宽松而随后收紧。如果横竖都要来一场经济改革的话,那么央行就必须在货币投放上谨慎行之。因为一旦货币超发会引起物价上涨,这会让人们顷刻间对改革失去仅存的好感。并且CPI的数据其实还是满可疑的。阿里巴巴根据网上交易情况编制的互联网购物价格指数显示,2月份的物价同比上涨了10.6%。

来看最后一个数据,人民币兑美元,最不可思议的部分来了—人民币在上涨,还是历史高位。4月15日这天其实还发生了一件事,在尾盘的时候全球黄金和白银的价格猛跌,这是一次没有预兆的黑天鹅。这意味着美元兑大部分货币都上涨,但是它兑人民币却跌了。黄金已经从1900美元/盎司的现货价格跌到了1422美元/盎司。

全球的货币宽松已经达成了共识,那黄金作为保值品是不应该持续下跌的;而当全世界都指责中国的货币超发造成通货膨胀并且实际数据也有点不好时,买家却在买入人民币指数—这实在是非常矛盾的,市场一定有什么地方出了点问题。

上一篇:女权主义者的思考 下一篇:郑梦九要进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