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人员自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25 17:13:09

税务人员自查报告

税务人员自查报告篇1

为加强组织领导、统一协调,更好地开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评估工作,我办高度重视、精心部署,一方面制定了详细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专项纳税评估工作方案下发各区局,从组织领导、评估范围、时间进度、工作要求等方面全面部署,明确责任、细化分工,确保此次纳税评估工作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我办建立了纳税评估办公室工作联系机制,相关工作人员分别挂点联系各区局,促进评估工作的上下交流和联系。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深入开展纳税评估

本次专项评估,我办采取由市局发起、区局开展的形式,以零申报、连续亏损、税负偏低以及虽经税务师事务所出具报告汇缴但仍存在疑点的企业为评估重点对象,根据数据来源的不同,分设三个子项目进行评估。各区局评估办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迅速统筹规划,严密部署,稳步推进,将专项评估工作落到实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重点疑点户案头评估工作

各区局根据我办下发的数据来源及有关基础数据,对2009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资料进行认真全面审核,多方面、多渠道收集和掌握纳税人的动态税收信息,结合基础数据进行纵、横向比较和分析,确定相关疑点,拟定重点疑点企业,开展案头评估分析工作,对疑点户2006年至2008年的财务报表和企业所得税申报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实施实地核查,展开深入的评估。在实地核查过程中,评估人员一方面能仔细审阅有关企业的财务帐册资料,审查其有否超标准列支费用、错误核算成本等情况,又能根据各企业的行业特点,有的放矢地重点核查其关键指标和数据,例如对于房地产业,重点核查其“其他应收、应付”等往来科目和银行现金日记帐,审查其有否收取售楼预收款但不入帐的情况;对于铝型材生产行业,重点核查其生产设备的型号、棒径以及用电量、原材料耗用量等基础指标,再结合其申报的生产销售数据来综合对比分析,从中找出突破口。由于措施得当,本次专项评估工作成绩显著。

(二)经税务师事务所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纳税户评估工作

根据我办下发的评估方案和选户分配要求,各区局从2008年度经税务师事务所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企业名单中选取各自管辖的企业开展案头评估,筛选出拟开展评估的企业名单,评估人员对经办的税务师事务所有无按规定、据实为企业出具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报告进行了初步判断,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部分业户的实地核查工作。从各区对选取企业的纳税评估情况来看,税务师事务所在审核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税务师事务所出具的报告内容简单,相当一部分查帐报告都是集中反映企业几个相同或类似的存在问题。部分中介机构只从效益的角度出发,能简就简,能省就省,不去考虑质量、风险、信誉等问题,执业质量状况不容乐观。

二是审核的工作以费用审核为主,至于成本核算等方面的审核基本没有在报告中反映;有的报告所提到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仍沿用原企业所得税的折旧方法;企业列支的个人费用在审核后没有要求企业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三是企业过分依赖税务师事务所的汇算清缴鉴证报告。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对企业财务人员来说是对其一年账务处理工作的一次全面的复查,有的企业在日常工作中比较注重业务的真实性,按自己习惯的财务处理方法处理账务,到汇算清缴时要对照税收政策进行纳税调整,由于业务水平不高,就委托税务师事务所进行汇算清缴,有的是为了安全问题,被税务机关检查发现有问题时,推卸责任,好向老板交代;

四是企业不作账务调整。税务师事务所汇算清缴的审核调整意见企业只作汇算清缴报表的调增调减,企业只关注是否要补税,企业的账务不作调整,这就会出现企业每月报出的财务报表与年度的报送的财务报表有差异。税务师事务所对企业汇算清缴时只注重企业账务中相关的费用(如职工福利费、业务招待费等)的列支和折旧的计提,对企业账册的审查还不够全面。

(三)2008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资料全面审核疑点户评估工作

根据市局税政科《2008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数据审核工作方案》文,以“先经评估后作调整”为原则,各区局对所管辖的企业所得税查帐征收的企业进行年度申报资料审核,审核面达百分之百。评估人员根据基础数据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行业的分布情况,选定疑点户,对疑点企业主要实行落户实地核查为主,实地核查时基本以检查企业的帐册、凭证、报表、合同等经营资料,对不符合企业所得税有关规定纳税人进行相关的纳税调整。

三、总结经验,稳步推进,努力提高税源管理质量

通过开展本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专项评估,进一步强化税源管理,很好地发挥了市、区二级专业评估机构和市、区、基层三级评估岗位的作用,达到了以评促收、以评促管的效果;在堵塞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的漏洞、全面提高征管质效的同时,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纳税人非主观性的错误和问题,提高了纳税人依法纳税的遵从度,达到征纳和谐的目的。总结各区在此次专项纳税评估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主要有几下几点:

(一)纳税评估工作的执法地位不明确。评估人员进行案头分析,对纳税人存在的涉税违法疑点进行推理。但这仅仅是对纳税人违法疑点的一种可能性推理,对纳税人缺乏实质性的约束力,如果要确认纳税人的违法行为,仍要移交税务稽查部门进行查证处理。这样,就会造成纳税评估工作的执行乏力;

(二)纳税评估工作量之大与评估人员编制不足之间的矛盾。由于管辖的纳税户数太多,而评估人员编制严重不足,无法及时、全面对所有的疑点户进行纳税评估。这就需要我们评估人员不断加强学习,更进一步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创新工作技巧,在当前紧张的形势下更好的适应高强度的工作,以使领导宽心、纳税人放心,以求建立公平公正、和谐发展的纳税环境。建议在目前情况下适当调整税务管理员及纳税评估员工作岗位(此建议不妥,可否改为其他建议?);

(三)加强对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管理。建议加强对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及税法、法规宣传,以提高其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及日常税务申报的质量;加强对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业务的监控,对汇算清缴报告严重失实的税务师事务所及相关责任人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以儆效尤。

税务人员自查报告篇2

税务约谈是税务机关在征收管理工作中,发现纳税人的申报纳税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存在异常或疑点后,主动约请纳税人沟通相关征纳信息,进行税收政策宣传,使纳税人主动自查自纠,从而减少税收征纳成本的一种服务工作方式。近年来,随着我省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步伐的加快,涉外经济发展迅速,来湘工作的外籍人员也逐年增加。由于外籍人员具有流动性强、各项收入比较隐蔽、纳税意识参差不齐等特点,其税源监控和征收管理较为困难。作为税源管理的有效手段,税务约谈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加强外籍人员税收征收管理,有效解决部分外籍人员低申报、零申报以及境外收入不申报的问题,省局要求下属各级地税机关普遍实行税务约谈制度。。然而外籍人员税务约谈制度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其深入和推广有很多值得探讨之处,不少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

经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做法的对比和借鉴,结合国情和我省税收征管实际,我们觉得主要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明确约谈的条件

是指哪些案件可以纳入税务约谈的实施范围。一般认为,实施税务约谈的涉税事件,必然是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存在税务问题或税务疑点。由于对全部纳税人进行审查是极其耗费时间和人力的工作,不符合效益原则。在这方面,香港税务局的做法是:税务机关首先抽取调查对象,用抽查的结果来评估应课税款的准确性,发现异常情况则进入约谈程序。考虑到我国纳税遵循度较低,税收违法案件数量较多,而税务管理资源有限,税务机关应当抓大放小。选择影响面较大,较为典型的案件进行约谈。因此,约谈的案件应当以纳税评估作为前提。

我们认为:经纳税评估后,主管地税机关应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外籍人员确定为约谈对象:

(一)未按月进行纳税申报或连续三个月零申报的;

(二)每月申报的工资薪金收入或个人所得税额明显偏低的;

(三)每月申报的工资薪金收入与同国籍(地区)、同行业、同职务、同投资规模外籍人员工资薪金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

(四)年平均工资出现异常的,主要包括:

1、年平均工资负增长的;

2、年平均工资增长率低于任职企业整体平均增长水平的;

(五)申报在华停留时间与地税机关掌握时间不符,居住时间计算不准确的;

(六)申报的应税所得项目不全,境外取得的应税收入或其他兼职单位支付的应税收入没有申报的;

(七)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者或董事长担任直接管理职务,或名义上不担任直接管理职务,但实际上从事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仅以董事费名义或分红形式取得收入,未申报其从事管理职务取得收入的;

(八)其他经主管地方税务机关认定需要进行税收约谈的。

此处应注意的是:约谈制度本身不应当包括纳税评估。

二,注重权利和义务

在税务约谈制度的制定上,应注重被约谈外籍人员权利和义务。

在被约谈人权利方面,从坚持服务型征管和体现公平原则出发,税务约谈制度中应当明确规定被约谈人所享有的权利。我国当前的税务约谈制度就这方面的规定非常少见。加拿大税法规定,如果纳税人接到税务局寄来的评税通知书后对评税税额有异议,经与当地税务局联系仍不能达成一致,就可以在评税通知书发出90天内填写反对通知书,寄回联邦税务局;意大利税法规定,纳税人有权拒绝税务官员的审计,也有权拒绝回答税务官员的问题。但是,未向税务机关出示的证据不能在以后的司法程序中使用;香港税务局在约谈审查过程中,由于要涉及到许多会计和税务方面的专业知识,被约谈人有权聘请专业会计师作为其顾问。

我们认为:税务约谈制度应当明确告知约谈对象税收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利,以及有关的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如:在约谈之前的合理时间有权获得必要通知,税务机关不能搞突袭式的约谈;有申请回避的权利;有权被告知约谈的程序和约谈可能导致的后果;有权就税收专业问题聘请专业会计师或税务作为约谈顾问;约谈过程必须在合理的时间内进行和完成;约谈过程不能采取诱惑、逼迫等不合理的方式;约谈的笔录应当允许该涉税外籍个人过目,并进行修改等;此外还应当允许其有拒绝约谈的权利,但应告知拒绝后果。

在被约谈人义务方面,美国、意大利、中国香港的税法中,一般都明确被约谈人负有合作义务和提供资料的义务。例如,在美国,税务局可以申请法院发传票传唤被约谈人接受询问。法院对税务局提请签发传票要求一般不会拒绝。若被约谈人拒绝,法院可判其“藐视法庭罪”;在意大利,不履行提供资料的合作义务甚至可能导致程序上的不利后果;在我国香港,不履行合作义务将直接影响被约谈人所承担的实体法上的加重处罚的后果。

这类明确的义务和法律后果的规定,对于提高税务约谈的严肃性,加大税务约谈力度很有意义。从而增强约谈制度的潜在威慑力,提高约谈制度的实施效果。对于纳税人的相关义务,我国许多地方性的税务约谈制度都有一些规定。例如,北京市地税局《纳税约谈实施办法》第九条就明确规定:“税务函告、约谈过程中,可根据需要使用《提供纳税资料通知书》,责成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有关涉税资料。”但这类规定对于纳税人的义务规定还比较简单。例如,对于纳税人是否有义务如实回答税务机关的问题;纳税人拒绝回答税务官员的某些问题,提供某些虚假资料是否可以认定为不履行合作义务等没有进一步详细的规定。此外,纳税人不履行合作

义务应当给予何种处理,也没有更为详细的规定。大多数这类规定仅以税务机关立案查处作为主要的后果。我们认为:在外籍人员税务约谈制度中应明确税务机关首先告知约谈对象实施税务约谈的原因,以及违反税收法律法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被约谈外籍人员需要履行如实回答税务机关询问的义务、对税务机关提出的疑问进行澄清并尽量提供证据加以证实的义务;对于外籍个人在税务约谈中可以提出的证据而故意拒绝提出,可以明确规定其应当承担对其不利的认定后果;对于关键问题的回答,如果编造虚假事实进行掩饰、搪塞或提供虚假证据的,税务机关可以停止约谈,进行严厉查处;告知约谈对象税务机关对申报收入不实的外籍人员,可根据税收协定的有关规定进行国际税收情报交换以确定真实情况;对有欠税行为的外籍人员,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通知公安机关阻止其出境。

三,规范约谈的内容

针对我省实际,我们认为外籍人员的税务约谈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询问约谈对象有关情况:

1、确认被约谈人的身份。

询问其姓名、年龄、国籍、护照号码、在华供职单位、职务、境外派遣单位等基本情况,询问其境内住房地址、面积、房价等,可以要求被约谈人出示护照、通行证、返乡证等证明其身份的证件。纳税人委托人参加约谈的,必须要求人出示其身份证件及授权委托书;

2、询问被约谈人的经营或收入情况。

包括询问其境内、外收入或所得情况,境外所任职务,境外所在国收入标准、同行业等类似情况收入标准、支付的境内外各类保险费;询问其境内、外收入明细金额等情况;

3、询问被约谈人的纳税情况。

包括询问其境内外相关收入的纳税情况;个人所得税是否由雇主负担;居住满5年的,询问其全球收入情况

4、其他经主管地税机关认定需要进行询问的内容。

(二)税务人员就纳税评估中发现的疑点或问题,要求被约谈外籍人员或其委托人进行解释;约谈对象陈述、举证申报收入明显偏低的原因。

(三)认真审阅纳税人或者人提供的资料,按照要求做好税务约谈记录,交参加约谈的纳税人或者人、税务人员审查并签字。

四,设定约谈的程序

在这方面,香港的做法是由税务局首先书面通知纳税人已被列为受审查对象,并列明有关课税年度和首次会见的时间。在首次会见时,税务局工作人员将取得纳税人的背景资料、商业档案储存情况、纳税人私人支出情况等。然后,税务人员将对有关会计账目、审计和税务的工作底稿进行全面性的审查,如有需要,可再次约见纳税人以进一步获取有关资料和文件。最后,税务人员约见纳税人进行解释和讨论税务审查的结果。如发现偷漏税情况,纳税人就要交出少报的税款,并接受税务局的罚款处理,或提出证据反驳税务局的指控。

结合我省实际,我们认为我省外籍人员税务约谈程序应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一,通知阶段。税务机关应当在约谈前若干天书面通知外籍个人或扣缴义务人,该书面通知应当载明要求外籍个人或扣缴义务人可能需要提供的资料(如账目、会计凭证等)、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约谈的法律后果等。

二,约谈阶段。税务机关邀请外籍个人和扣缴义务人进行约谈。在约谈过程中,税务机关可以就纳税评估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外籍个人和扣缴义务人进行解释。在约谈过程中,对于该外籍个人因为不了解税收政策和税收法规而导致的涉税问题,税务机关可以向其阐明具体的税收政策和税法法规,给予必要的宣传和辅导。

三,审查阶段。约谈结束后,税务机关应当给予外籍个人和扣缴义务人必要的时间进行自查自纠。在自查自纠后,该外籍个人(或其人)要向税务机关提交自查自纠的书面报告,税务机关审查报告后,进入下一环节。

四,整改阶段。根据约谈结果,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如所涉及的纳税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则可以作出结案的决定;(2)对于经过约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主管地税机关要对被约谈外籍人员发出进一步整改的通知,要求该外籍人员限期进行整改,督促其依法重新进行纳税申报。(3)如该外籍个人拒绝纠正或在整改期间仍然拒绝彻底纠正有关纳税问题的,则依法立案查处。

根据实际情况,在纳税约谈后主管税务机关应对同类型、同国籍的外籍人员进行延伸管理,对认为存在类似税收问题的外籍人员通知其进行纳税约谈或重新申报应纳税所得。对已进行纳税调整的纳税人,主管地税机关应按照规定及时补充外籍人员税收管理档案内容。

五,其他事项

税务人员自查报告篇3

[关键词] 情报交换;税收;银行秘密

[中图分类号] D9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5-0157-03

[作者简介] 付慧姝,南昌大学法律系讲师,厦门大学2005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法。(江西 南昌 330047)

经合组织(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财政事务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Fiscal Affairs)于2000年3月24日题为《为税收目的而改善获取银行情报路径》(Improving Access to Bank Information for Tax Purpose)的报告(以下简称2000年报告),旨在促进有关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所拥有的信息进行交换的国际合作。该报告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描述OECD各成员国关于获取银行信息的当前立场;二是就改善为税收目的而获取银行信息的措施提出建议。OECD财政事务委员会密切地关注着对2000年银行报告执行情况的进展,并于2003年发表了同名的进展报告(Improving Access to Bank Information for Tax Purpose: The 2003 Progress Report)(以下简称2003年报告),该报告对各成员国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正式、全面的评估,描述了关于2000年银行报告所设定各项措施的进展情况,指出了还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本文以这两个报告为例,对银行秘密与国际税收情报交换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银行秘密与税收征管

(一)银行秘密的概念以及银行保密义务的意义。银行秘密(Bank Secrecy),在许多国家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根基,作为银行保密义务的客体,是指银行因开展业务或在业务范围内而知悉的有关客户的一切财务及其他有关信息。具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客户的账户信息。有关客户账户的信息包括账户的存款金额、现有金额收支情况、资金来源去向和账户记录等。二是客户的交易记录。包括交易的内容、价格、对方当事人等。三是银行因保管客户的账户而获得的与客户财产状况有关的任何信息。

银行秘密被广泛认定为在保护个人和法人金融事务的秘密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源自这样一个理念,即银行与其客户之间的关系要求银行将所有客户的事务当作秘密来对待。所有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规定银行有权也有义务拒绝向第三方披露客户的信息。由第三方获得这些信息将危及账户持有人的隐私权并潜在地危及其商业和金融福利。因此,银行秘密成为了构建健全的银行体系的一项基本要求,以瑞士为代表的许多国际银行中心,其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固若金汤的银行保密义务制度。如果客户与银行交易的秘密性得不到保证,那么客户们将不可能将他们的金钱和金融事务委托给银行。

(二)银行保密义务对税收征管的影响。过去的经验表明,禁止或限制开放银行情报已成为税收征管和税法实施的障碍。

从国内层面上看,无法获取银行情报将影响税务机关向纳税人确定和征收税款数量的能力。因为获得并分析金融交易的记录,在很多情况下是确定纳税人应税所得的前提。如果金融记录和金融交易因为银行对客户情报的保密义务而被隐匿或是拒绝提供的话,那么银行的保密义务就有可能成为逃避税收的工具。另外,如果纳税人得以滥用对银行秘密的保护而向税务机关隐瞒所得的话,原有的税收制度将被改变。税收负担将被重新分配,因此,劳务所得和不动产所得将比来自地下经济、非法活动或是未披露的资本利得承担更高的税赋。因为后几项所得在无法为税收目的获取银行情报的情况下是可以逃避税收的。它还将加剧遵守税法和不遵守税法的纳税人之间的不平等。同样地,纳税人之间原有的市场竞争秩序也将被扭曲,因为遵从税法的纳税人比在为保护银行秘密而不为税收目的披露银行情报的司法管辖区内得以隐匿收入的纳税人所获得的税后所得要少。还有,无法获取银行情报将显著减少税收收入,政府将不得不考虑是否应减少提供的服务或是因为要借贷资金来资助上述那些服务而导致成本的增加。

在税款征收的问题上,由于要突破银行保密义务这道屏障,披露受银行秘密保护的情报,必须要付出额外的努力,因此税务机关执行的成本也就增加了。这些额外的努力将从其他税收征管活动中挤占宝贵的资源,这样一来,大部分的税收征管工作不得不用更少的资源来完成,这就将使得整个税收征管工作受到更多的限制。

如果越来越多的纳税人意识到其他纳税人通过滥用银行秘密向税务机关隐匿所得或是交易的真实性质,从而成功逃避税收义务,那么纳税人对税收制度公平性的信任就会被破坏。对税收制度公平性的信任对于鼓励纳税人自愿服从税法是很必要的。当认为自己不公平地承担了更多的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数量增加时,不遵从税法的人数很有可能也将增加。

在许多低税的司法管辖区,禁止为税收目的获取银行情报,政府已经发现他们很大程度上被毒贩、有组织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组织所资助。这种模式一旦建立,这些因素的国内影响可能将难以控制,政府诚信度将受到破坏。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将难以在短时期内改观。

从国际层面上看,禁止或限制为税收目的获取银行情报将阻止本国税务机关依照双边税收协定或其他司法互助途径向他国税务机关提供情报。因此,国际合作受阻。另外,无法为税收目的获取银行情报可能由于有害的税收竞争导致资本和金融流动的扭曲。在OECD1998年题为“有害的税收竞争:一个不断凸现的全球问题”报告中指出缺乏有效的情报交换,尤其是银行情报,是认定有害税收实践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一个特定国家的银行秘密法或实践是否促成了有害的税收竞争,取决于其允许为税收目的获取银行情报的程度。无法获取银行情报可能不仅仅是由于正式的秘密法而且可能是由于阻止情报交换的行政政策或惯例。

如上所述,国际贸易的增长和纳税人更多地获取来自其他司法管辖区的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潜在地导致了大量的对他国税基的侵害。

全球化的趋势加剧了上述情况的危害性。技术和资本流动自由化正在为商业交易创造新的、大量的机会。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作为全球化在经济领域的表现,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成为时展的根本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是在全球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下,经济的发展超越国界的藩篱,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空前扩大和深化,逐步达到相互融合状态和过程。资源的稀缺性及其分布的不平衡性与人类消费需要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要求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而经济全球化顺应和体现了这一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4项:一是贸易自由化,即商品和劳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全球性市场日趋形成;二是金融自由化,是指国际间货币与资本的运动;三是投资自由化,是指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获取最大投资收益的流动;四是生产全球化,指的是各种生产要素包括资金、技术人员、信息在全球范围的合理配置。在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有力推动下,作为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经济全球化正以不可逆转之势迅猛发展,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显著而深刻的影响,并逐步向政治、文化等深层次领域渗透。这些机会也更容易为更大范围的人群所获得,比以前更多的纳税人能更容易地利用银行秘密权而逃避依法应承担的税赋。因此,由于无法为税收目的获取银行情报而带来的被滥用的潜在性以及所导致的负面的后果都成指数倍地增长。而同时传统的取得这些交易信息的来源(例如外汇管制)又被取消。税务主管当局更加忧虑的是隐形纳税人的数量(Disappearing Taxpayers)(例如那些将自己的财产和活动通过实体的外衣和外国账户隐藏的人)将增长。一国禁止或限制为税收目的获取银行情报在全球化背景下比以前更有可能地给其他国家的税务主管当局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为税收目的促进银行情报交换的可行性

因为所有OECD成员国政府都意识到了允许政府主管当局为特定法律实施的目的获取银行信息的重要性,因此,所有OECD成员国政府都直接或间接地规定了至少为税收征管目的而获取银行情报的可能性。

获取银行情报可大大提高税收主管当局有效实施税法的能力。一般来说,OECD成员国依照OECD协定范本在居住国和来源地国之间对征税权的划分,以居住国征税原则为基础对所得征税。居住地国征税原则的恰当适用就要求税务主管当局在特定情形下获得国内和国外银行所掌握的信息。税务主管当局在特定情形下可能需要从银行获得的信息包括下列这些:有关存取款的信息、印鉴卡以及利息所得。对税务主管当局而言,银行情报在查实纳税人的纳税义务以及税款征收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如上文所述,鉴于银行秘密对一国银行体系稳健发展的重要性,税务机关获取银行信息就不应该是不受任何约束的。向税务机关披露银行秘密的目的应与严格保护以确保信息只用于法律所规定的目的结合在一起。这种保护在OECD成员国包括要求高级官员来批准有关特定账户持有人情报的请求,司法或其他正式程序以获得情报,对滥用或披露情报,以及既滥用又披露情报的官员进行严厉的金钱进行处罚或(并)处刑罚。在许多国家,在税务机关寻求账户持有人的账户信息时,账户持有人会被通知。另外,一旦情报已经向税务机关披露,OECD成员国还建立了严格的程序来保护未经授权而披露的情报。对纳税人权利和银行体系机密性的充分保护对于转型中的经济特别重要,因为他们正致力于建立起健全的银行和税收体系。对未经授权而披露情报的保护对于取得并维持银行和税收体系的信息是必要的。允许税务当局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获得银行情报不会危及情报的秘密性。所有OECD成员国的税务当局都对他们如何使用所有纳税人的信息(包括银行信息)给予了严格的控制。另外,所有OECD政府对于保护税收情报的秘密性,包括对破坏秘密性的严厉制裁都规定了严格的规则。OECD税收协定范本第26条构成了大多数关于情报交换的双边税收协定条款的基础,在该条中也包含了关于依据税收协定由税务当局进行交换的情报的保密性的条款。

获得银行信息可以有几种形式。绝大部分OECD的成员国可通过运用司法或行政程序从银行直接或间接地获取特定纳税人的账户信息。有些成员国的税务当局在特定情形下有权进入银行并直接取得必要的银行账户信息。其他成员国的税务主管当局通过集中的数据库获得银行信息。其他税务主管当局可能通过不那么直接的方式获得,可能需要运用一些正式的途径(例如行政召唤、法庭传唤)以取得这些信息。许多税务主管当局还收到银行自动体系的特定种类的信息(例如支付利息的数额),这大大方便了国内的税收征管并潜在地增加了可与条约伙伴自动交换的情报的种类。这种自动报告制度也有利于纳税人。在有些国家,这种报告允许税务当局为其居民准备纳税申报单(Tax Return),这样就减少了税务执行的成本。OECD2000年的报告集中于依据税务当局提出的特定请求而获取银行信息的情况,也就是直接或通过司法或其他当局获得可能与特定案例相关的信息,而将自动交换银行情报的问题放在运用预提税和(或)情报交互以改善跨境利息流动的研究中进行考虑。

三、为税收目的促进银行情报交换的措施及其执行情况

OECD2000年的研究报告指出为税收目的促进银行情报交换,最理想的是,全部成员国均允许税务机关直接或间接地就税收目的获取银行情报,这样一来,税务机关就可充分履行其税款征收的职责并可开展有效的情报交换。当然,有些国家需要对其法律或实践作更多的修改才可达到这一程度。因此,这些国家需要采取渐进的措施以实现这一目标。OECD财政事务委员会还鼓励各成员国:

(一)采取必要措施阻止金融机构保留匿名账户,并要求确认各金融机构经常性客户和偶然客户的身份,以及确认所开账户的受益人或是交易的受益人。委员会将依赖金融行动工作组(FATF,the 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的工作来保证这些成员国措施的实施。

(二)重新审查任何阻止税务机关获得和向条约伙伴提供的国内税收利益要求,若有必要,可在发出特定请求的情况下,通过修改国内法律、法规和行政惯例以确保能为国内税收目的而取得的情报可以被交换。委员会建议各国在本报告批准3年内采取行动以实施这些措施。

(三)重新审查不允许税务机关为交换目的直接或间接获取银行情报的政策和实践,这些情报是指在税收案件中涉及了受刑事追诉的国际行为,如果有必要可通过修改国内法律、法规和行政惯例的方式来保证对这类情报的交换。委员会也承认实施这些措施可能会在一些国家引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建议那些国家以确认恰当实施这些措施为目的发起对其实践的审查。委员会将在2002年底提出审查计划并在以后分时段地提出。关于在刑事调查中向其他国家提供帮助(包括涉税刑事调查),有些国家通常适用“双重入罪原则”,即在向请求国提供帮助之前,如果所调查的行为发生在被请求国,则该行为必须要构成被请求国法律下的犯罪行为才能提供帮助。在税收领域,如果涉税犯罪的概念相近似,那么这项原则的适用一般不构成对为刑事目的而交换情报的障碍。但是如果请求国与被请求国有关涉税犯罪的概念差异很大,那么请求国在许多案件中要获得对涉税刑事调查非常关键的信息就将不可能了。各国有可能就涉税犯罪的概念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各自的概念可能对其国内税收体制而言又是最恰当的。如果对涉税犯罪概念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在税收领域适用双重入罪原则就会严重阻碍条约伙伴就涉税犯罪问题进行有效的情报交换。因此,委员会将就审查各不同国家的税收欺诈概念以及推进对这个概念的共识,从而开展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1]OECD.Improving Access to Bank Information for Tax Purposes [R].2000.

[2]OECD. Improving Access to Bank Information for Tax Purpose: The 2003 Progress Report[R].2003.

[3]廖益新.国际税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税务人员自查报告篇4

税务工作者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一

一年来,在县局领导的关心下,各同仁的帮助下,我的各方面工作都有了一定的进步,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理论学习方面。

不懂就学,是一切进步取得的前提和基础。平时能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项理论知识。在七月份组织的一个月的脱产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的各项理论知识包括税收、会计计算机、公文基础等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二、坚持思想政治学习,让我的思想理论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一直以来,我始终坚持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各种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各项税收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活动。通过不断学习,使自身的思想理论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思想上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素质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让我的业务技能不断增长,工作能力不断加强。

今年九月份,由于人员的调整,我接手发票管理工作,管理全县××××个纳税户的发票领用、发放、缴销,由于我对这方面的情况知之甚少,所以面临的难度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我克服重重困难,认真专研,不懂就问。一段时间下来,我对××××基本状况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通过实践,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一年以来,我在行动上自觉实践为纳税人服务的宗旨,用满腔热情积极、认真、细致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严格遵守各项税收法律、法规以及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按规操作;平时生活中团结同志、作风正派、不贪污挪用、不谋私利,不参与等违法乱纪行为,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正所谓是“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在取得一点成绩的同时,我也还存在着以下几点的不足:

一是工作中有时魄力还不够,放不开手脚;二是在处理一些事情时有时显得较为急躁;三是对一些业务技能特别是税收法规方面还不够熟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⒈学无止镜,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税收理论知识,着重加强税收法规方面的学习,以适应工作需要。

⒉熟练的掌握各种业务技能特别是计算机操作、税收综合业务等技能才能更好的为纳税人服务。

⒊“学精于勤而荒于嬉”,实践是不断取得进步的基础。我要通过实践不断的锻炼自己的胆识和魄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的对待每一件工作。

总之,短短的一年是我不断成长的一年,也是我对税收事业由熟悉、热爱并愿意为之终生默默奉献的一年。

税务工作者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二

在***局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同志紧密协作,较好地完成了局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素质。

为了能更好地胜任审理工作,***全体同志在平时非常注重政治、业务知识的学习。在日常政治学习中,紧跟形势,注重学习江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十六大”召开期间,组织干部收看、学习江泽民同志作的“十六大”报告,领会其精神实质,牢记为人民服务是国家公务员的宗旨,并将之运用于指导税收工作的实践;同时我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认真学习新颁布的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地方税收法规汇编》,还利用网络下载相关法律、税收政策和与***有关的操作规程,共同学习,使提高干部素质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为了学以致用,我们在日常审理案件时遇到政策业务问题总是提出来一起讨论,及时翻阅有关的文件,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到有关税务网站获取相关信息,在业务理论上做到“与时俱进”,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反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同时还将学习的心得形成文字,今年***共有8篇税收调研文章分别在省、市税务报刊杂志和我局内部刊物《国税***信息》上发表,并对各检查科在平时的***中提出的各种业务问题作出答复,促进了***业务的正常开展。为了加强***业务的指导,做好查前培训工作,按照专项检查工作安排,在***员下户检查前,我们将金融企业相关的所得税税收政策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整理,编写了《金融企业所得税政策法规汇编》,为***员下户检查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今年一年,***三次派出人员分别参加***能手培训、进出口业务培训以及出口退税业务培训,还派出业务骨干参加省局组织的出口企业、烟草企业、电力企业检查,均获得省***局领导的肯定,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了更加丰富全面的税收业务知识,干部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朝着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奋斗目标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二、落实工作目标,制定考核办法。

根据局领导要求,为了明确责任,加强管理,落实各项工作目标,进一步促进“一级***”的规范运行,结合我局实际情况,我们草拟了《南昌市国税***局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从队伍建设、学习培训、遵守纪律、环境卫生、勤政廉政、调查研究、信息报道等几个共性部分进行考核外,还结合办公室、案源、检查、审理及执行各部门的各自工作特点入手进行分级考核、日常考核、不定期考核及年终考核。确定了40项考核项目,细化了考核目标,明确了考核计分标准,规定了考核方法及考核单位,对规范和促进全年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做好本职工作,严把案件审理。

今年全年,***共对330余户税务***案件进行了审理,组织召开了15次审理会,通过日常审理工作,退回各检查科要求补充证据、材料或调查的案件88户次,占整个案卷的28%;直接归档的案卷93户,占全部案件的28.2%.在审理过程中,我们提交了近300余份《审理工作底稿》,审理之后形成了300余份《审理报告》,下发了《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及《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共计近700份。

把好案件的质量关是审理工作的核心,在审理每个案子时我们都要求要做到细致认真,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本职工作,严格审查每个案子的证据是否充分,程序是否到位,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是否确切,定性是否准确。在审理过程,我们力求案卷无差率达100%,发现问题及时退回补正,有的案卷甚至多次退回。例如,在审理江西省石油供销公司这个无税案时,就发现缺少《税务***报告》以及未下达《税务***通知书》等问题。

对证据的审查有两个比较典型的案例:一是对南昌联众科贸有限责任公司证据的审查,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遗漏之处,于是辅导***员深入检查,为国家挽回损失近2万元;二是对南昌市青云谱厦杏三阳摩托车配件部偷税案的审理,发现该个体工商户提供虚假会计资料,企图欺骗我***人员,致使***人员作出错误的判断。我审理人员在对该户的审理时,对每个可疑之处决不轻易放过,终于使企业弄虚作假的行为真相大白。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组织对南昌铁路局机械厂进行了复查,通过复查,我们认为该厂从“应付工资”中列支向职工发油29600元不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调减了***员认定的应补交企业所得税9768元,准确地执行了税法,维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通过对今年案件的审理及查摆会,我们感到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报告制作不甚规范,具体表现在文句不畅,措词不准,未全面反映情况,不按《***工作规程》中的项目制作***报告;2、征求意见稿下发后,企业反馈了意见,大部分***员在形成***报告时无调整说明;3、案卷必备资料短缺情况较多,送达回证无两人以上签名或是代签名;4、案卷资料不够严谨,有少部分***工作底稿及取证资料未盖企业公章,甚至于还出现了***实施日期先于***通知书日期的情况;5、与检查内容相关的期间未进一步落实;6、绝大多数未调取征管分局的征管资料,***和征管脱节,从而不能充分发挥以查促管的作用。7、存在以工作底稿代替证据使用的现象。

一年来,经过***全体同志的不懈努力,***案卷的质量比起上半年有了显著的提高,重证据、讲事实、依法办事的意识在***干部中已逐渐扎根,但是还应进一步加强。实事求是地说,我们查办案件的质量还不是很理想,法律知识的欠缺,如真实、合法、有效证据的采集就目前情况而言,就是个薄弱环节。如果发生税务行政诉讼,胜诉的几率并不很高。要把每一个案子都办成“铁案”,仍需全体人员全面提高素质,尤其补充有关法律知识将是今后要长抓不懈的重要工作。

四、坚持依法治税,推行阳光***.

我局拟自20xx年开始在坚持依法治税的同时实施“阳光***”工程。为了配合“阳光***”这个新生事物的正式实施,10月18日***同志为全市保险公司及其下属分理处负责人和财会人员举办了保险业及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这是我局自“一级***”成立以来首次派员外出讲课,也是尝试“阳光***”的第一步。首开先河的反响很好,企业人员表示欢迎,认为这是在税企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又能很好地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是以具体行动实践“三个代表”的真实体现。

五、做好重大案件的移送及听证、复议工作。

全年共向市局重大案件审理委员会移送重大案件28起,协助市局法规科对这些涉税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重大案件进行审理。受理了江西椰岛营销有限公司等6户企业的听证申请,做好了听证的前期准备工作,由于企业要求撤回听证请求,故未举行听证会。对申请复议的江西飞宇制药有限公司组织了调查举证,并及时回复了市局法规科。

六、规范***管理,加强业务指导。

为了理顺***局与各县区局、直属单位的职责,规范管理,加强协调,提高工作效率和税收执法水平,我们草拟了《南昌市国税局***局与各县区局、直属单位工作衔接的暂行办法(试行)》,通过市局反复酝酿和讨论,以正式文件下发,从而更进一步加强了***与各县区局的协调与配合。

为了规范***报告的制作,提高案件查处的质量,我们翻阅了大量的文件和资料,编撰了《***工作指南(之一)》,在4月份分发给6个***科,供***员在办案时借鉴。《指南》从***报告必须反映的十个方面详细地进行了解说,并将处罚的法律依据逐条进行了罗列,同时重申了税务违法案件立案查处标准、***案卷需附的资料及排列顺序,为提高案件查处的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税务工作者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三

在XXX局的正确领导下,XXX全体同志紧密协作,较好地完成了局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素质。

为了能更好地胜任审理工作,XXX全体同志在平时非常注重政治、业务知识的学习。在日常政治学习中,紧跟形势,注重学习江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十六大”召开期间,组织干部收看、学习江泽民同志作的“十六大”报告,领会其精神实质,牢记为人民服务是国家公务员的宗旨,并将之运用于指导税收工作的实践;同时我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认真学习新颁布的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地方税收法规汇编》,还利用网络下载相关法律、税收政策和与XXX有关的操作规程,共同学习,使提高干部素质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为了学以致用,我们在日常审理案件时遇到政策业务问题总是提出来一起讨论,及时翻阅有关的文件,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到有关税务网站获取相关信息,在业务理论上做到“与时俱进”,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反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同时还将学习的心得形成文字,今年XXX共有8篇税收调研文章分别在盛市税务报刊杂志和我局内部刊物《国税XXX信息》上发表,并对各检查科在平时的XXX中提出的各种业务问题作出答复,促进了XXX业务的正常开展。为了加强XXX业务的指导,做好查前培训工作,按照专项检查工作安排,在XXX员下户检查前,我们将金融企业相关的所得税税收政策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整理,编写了《金融企业所得税政策法规汇编》,为XXX员下户检查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今年一年,XXX三次派出人员分别参加XXX能手培训、进出口业务培训以及出口退税业务培训,还派出业务骨干参加省局组织的出口企业、烟草企业、电力企业检查,均获得省XXX局领导的肯定,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了更加丰富全面的税收业务知识,干部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XXX朝着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奋斗目标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二、落实工作目标,制定考核办法。

根据局领导要求,为了明确责任,加强管理,落实各项工作目标,进一步促进“一级XXX”的规范运行,结合我局实际情况,我们草拟了《南昌市国税XXX局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从队伍建设、学习培训、遵守纪律、环境卫生、勤政廉政、调查研究、信息报道等几个共性部分进行考核外,还结合办公室、案源、检查、审理及执行各部门的各自工作特点入手进行分级考核、日常考核、不定期考核及年终考核。确定了40项考核项目,细化了考核目标,明确了考核计分标准,规定了考核方法及考核单位,对规范和促进全年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做好本职工作,严把案件审理。

今年全年,XXX共对330余户税务XXX案件进行了审理,组织召开了15次审理会,通过日常审理工作,退回各检查科要求补充证据、材料或调查的案件88户次,占整个案卷的28%;直接归档的案卷93户,占全部案件的28.2%.在审理过程中,我们提交了近300余份《审理工作底稿》,审理之后形成了300余份《审理报告》,下发了《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及《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共计近700份。

把好案件的质量关是审理工作的核心,在审理每个案子时我们都要求要做到细致认真,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本职工作,严格审查每个案子的证据是否充分,程序是否到位,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是否确切,定性是否准确。在审理过程,我们力求案卷无差率达100%,发现问题及时退回补正,有的案卷甚至多次退回。例如,在审理江西省石油供销公司这个无税案时,就发现缺少《税务XXX报告》以及未下达《税务XXX通知书》等问题。

看了“税务工作者个人工作总结”的人还看了

1.税务稽查个人工作总结

2.税务稽查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3.税务局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4.税务局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税务人员自查报告篇5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税收执法检查制度,加强税收执法监督检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促进税务机关依法行政,维护国家税法的统一和完整,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税收执法检查(以下简称执法检查)是各级税务机关对本级或者下级税务机关执行国家税法的情况,组织实施的检查和处理工作。

第三条执法检查的范围是各级税务机关税收执法的全面情况,其具体内容包括:

(一)税务机关制定、或者与其他部门联合制定的涉税文件是否符合国家税法的规定;

(二)税务机关作出具体执法行为是否符合国家税法的规定;

(三)税务机关所征收的税款是否严格按预算级次入库,是否占压税款;

(四)其他违反国家税法的情况。

在执法检查中,对地方各级人大、政府及其他部门制定的涉税文件是否符合国家税法的情况也应进行了解。

第四条县以上各级税务机关的法制机构(或者承担税收法制工作的机构),是本级税务机关执法检查的工作机构,代表本级税务机关组织实施执法检查。根据工作需要,税务机关内部其他工作机构予以配合。

第五条税务机关开展的各专项执法检查,由有关工作机构提出计划,法制机构进行协调,统一部署实施。

第六条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对执法检查工作的领导,支持检查机构和检查人员开展执法检查工作。

执法检查过程中,被检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积极配合,据实提供情况,不得抗拒和阻挠检查。

第七条执法检查应当依法进行,做到公正客观,实事求是。执法检查查出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切实纠正。

第二章执法检查的实施

第八条执法检查包括国家税务总局统一部署的全国性执法检查、日常执法检查和专案执法检查。

第九条各级税务机关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统一部署开展全国性执法检查。

第十条日常执法检查应作为各级税务机关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主要对本级税务机关直属机构和下级税务机关进行检查。

地方各级税务机关对具体执法行为实施的日常检查,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安排。

第十一条税务机关根据公民举报、有关部门转办、上级税务机关交办等情况确定专案执法检查。执法检查工作机构实施专案执法检查,应报本级税务机关局领导批准。

第十二条执法检查的实施应当组成执法检查组。检查组的组成人员不得少于2人。被检查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得参加检查组。

第十三条执法检查组进行检查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其和收到的涉税文件,制作的执法文书,以及相关纳税人的纳税资料;

(二)询问被检查单位有关人员与检查事项相关的情况和问题;

(三)根据检查工作的需要,延伸检查相关纳税人的纳税情况;

(四)必要时可按法定程序到国库、银行等有关部门就检查事项进行调查取证。

第十四条执法检查组检查过程中进行调查取证,应向被检查单位核对事实,并由被检查单位有关人员签字确认;有关人员拒绝签字的,应记录在案。

第十五条执法检查组实施检查后,应当将检查结果和主要问题向被检查单位说明并听取意见;向其所属税务机关提交书面检查报告。

检查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确定。

第三章执法检查的处理

第十六条凡与国家税法相抵触的涉税文件,税务机关一律不得执行。凡与国家税法相抵触的具体执法行为,税务机关必须纠正。

第十七条对地方各级人大、政府制定的与国家税法不一致的涉税文件,同级税务机关在停止执行的同时,要向其提交请求更正的书面报告,并报告上级税务机关。

第十八条对税务机关制定、税务机关与其他部门联合制定或者其他部门制定的与国家税法相抵触的涉税文件,应由本级税务机关发文废止,并将废止该文的文件抄送上一级税务机关。

第十九条因违背国家税法少征的税款,税务机关应及时补征入库;多征的税款,税务机关应按有关税收法律规定退还纳税人。

混淆入库级次的应及时调整。

第二十条上级税务机关对下级税务机关进行执法检查发现问题的,一般应于检查工作结束后2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并通知下级税务机关限期整改和回报整改结果。

对本级税务机关直属机构进行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一般应于检查工作结束后1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

第二十一条执法检查中发现税收政策、税收征管制度存在问题,检查机关应及时将有关情况向政策制定部门反映。

第二十二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应按规定追究有关税务机关和人员的行政责任;发现违纪问题的,交由税务机关纪检监察部门进一步查处。

税务人员自查报告篇6

第一条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第五条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分别进行征收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协调,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

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第六条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向税务机关提供与纳税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信息。

第七条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无偿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

第八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

纳税人依法享有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控告和检举税务机关、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

第九条税务机关应当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税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税务机关、税务人员必须秉公执法,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礼貌待人,文明服务,尊重和保护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依法接受监督。

税务人员不得索贿受贿、、、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不得多征税款或者故意刁难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第十条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制约和监督管理制度。

上级税务机关应当对下级税务机关的执法活动依法进行监督。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对其工作人员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廉洁自律准则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稽查、行政复议的人员的职责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第十二条税务人员征收税款和查处税收违法案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税收违法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收到检举的机关和负责查处的机关应当为检举人保密。税务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对检举人给予奖励。

第十四条本法所称税务机关是指各级税务局、税务分局。税务所和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并向社会公告的税务机构。

第二章税务管理

第一节税务登记

第十五条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报之日起三十日内审核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办理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

本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和扣缴义务人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的范围和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六条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之前,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税务登记。

第十七条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持税务登记证件,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基本存款帐户和其他存款帐户,并将其全部帐号向税务机关报告。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帐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件号码,并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帐户帐号。

税务机关依法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开立帐户的情况时,有关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予以协助。

第十八条纳税人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税务登记证件不得转借、涂改、损毁、买卖或者伪造。

第二节帐簿、凭证管理

第十九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帐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帐,进行核算。

第二十条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报送税务机关备案。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抵触的,依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款、代扣代缴和代收代缴税款。

第二十一条税务机关是发票的主管机关,负责发票印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缴销的管理和监督。

单位、个人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经营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应当按照规定开具、使用、取得发票。

发票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二条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指定的企业印制;其他发票,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指定企业印制。

未经前款规定的税务机关指定,不得印制发票。

第二十三条国家根据税收征收管理的需要,积极推广使用税控装置。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不得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

第二十四条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保管期限保管帐簿、记帐凭证、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

帐簿、记帐凭证、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不得伪造、变造或者擅自损毁。

第三节纳税申报

第二十五条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

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第二十六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也可以按照规定采取邮寄、数据电文或者其他方式办理上述申报、报送事项。

第二十七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

经核准延期办理前款规定的申报、报送事项的,应当在纳税期内按照上期实际缴纳的税额或者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预缴税款,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税款结算。

第三章税款征收

第二十八条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

农业税应纳税额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核定。

第二十九条除税务机关、税务人员以及经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委托的单位和人员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税款征收活动。

第三十条扣缴义务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对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负有代扣、代收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税务机关不得要求其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

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时,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拒绝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处理。

税务机关按照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手续费。

第三十一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

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第三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第三十三条纳税人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书面申请减税、免税。

减税、免税的申请须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减税、免税审查批准机关审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单位和个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擅自作出的减税、免税决定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第三十四条税务机关征收税款时,必须给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税款时,纳税人要求扣缴义务人开具代扣、代收税款凭证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开具。

第三十五条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帐簿的;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帐簿但未设置的;

(三)擅自销毁帐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四)虽设置帐簿,但帐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帐的;

(五)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六)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的具体程序和方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

第三十六条企业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的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

第三十七条对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不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扣押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扣押后缴纳应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必须立即解除扣押,并归还所扣押的商品、货物;扣押后仍不缴纳应纳税款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扣押的商品、货物,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第三十八条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责令限期缴纳应纳税款;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税务机关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如果纳税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税收保全措施:

(一)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二)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纳税人在前款规定的限期内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必须立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限期期满仍未缴纳税款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冻结的存款中扣缴税款,或者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税收保全措施的范围之内。

第三十九条纳税人在限期内已缴纳税款,税务机关未立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使纳税人的合法利益遭受损失的,税务机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条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强制执行措施:

(一)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二)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对前款所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同时强制执行。

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强制执行措施的范围之内。

第四十一条本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规定的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的权力,不得由法定的税务机关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行使。

第四十二条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必须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不得查封、扣押纳税人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

第四十三条税务机关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或者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不当,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担保人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四条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者他的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应当在出境前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担保。未结清税款、滞纳金,又不提供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

第四十五条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执行。

纳税人欠缴税款,同时又被行政机关决定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税务机关应当对纳税人欠缴税款的情况定期予以公告。

第四十六条纳税人有欠税情形而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的,应当向抵押权人、质权人说明其欠税情况。抵押权人、质权人可以请求税务机关提供有关的欠税情况。

第四十七条税务机关扣押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时,必须开付收据;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时,必须开付清单。

第四十八条纳税人有合并、分立情形的,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并依法缴清税款。纳税人合并时未缴清税款的,应当由合并后的纳税人继续履行未履行的纳税义务;纳税人分立时未缴清税款的,分立后的纳税人对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四十九条欠缴税款数额较大的纳税人在处分其不动产或者大额资产之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

第五十条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因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或者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者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该情形,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的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

税务机关依照前款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的,不免除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尚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五十一条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退还。

第五十二条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

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第五十三条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和税款入库预算级次,将征收的税款缴入国库。

对审计机关、财政机关依法查出的税收违法行为,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有关机关的决定、意见书,依法将应收的税款、滞纳金按照税款入库预算级次缴入国库,并将结果及时回复有关机关。

第四章税务检查

第五十四条税务机关有权进行下列税务检查:

(一)检查纳税人的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检查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帐簿、记帐凭证和有关资料;

(二)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地检查纳税人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检查扣缴义务人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经营情况;

(三)责成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文件、证明材料和有关资料;

(四)询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问题和情况;

(五)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检查纳税人托运、邮寄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

(六)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帐户。税务机关在调查税收违法案件时,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税务机关查询所获得的资料,不得用于税收以外的用途。

第五十五条税务机关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前纳税期的纳税情况依法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可以按照本法规定的批准权限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或者强制执行措施。

第五十六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的税务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隐瞒。

第五十七条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税务检查时,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当事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情况,有关单位和个人有义务向税务机关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及证明材料。

第五十八条税务机关调查税务违法案件时,对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可以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

第五十九条税务机关派出的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并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被检查人有权拒绝检查。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十条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

(二)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帐簿或者保管记帐凭证和有关资料的;

(三)未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查的;

(四)未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帐号向税务机关报告的;

(五)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或者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的。

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经税务机关提请,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一条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帐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记帐凭证及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三条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四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五条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六条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

第六十七条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除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八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或者应解缴的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除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外,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九条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逃避、拒绝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机关检查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一条违反本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非法印制发票的,由税务机关销毁非法印制的发票,没收违法所得和作案工具,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二条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本法规定的税收违法行为,拒不接受税务机关处理的,税务机关可以收缴其发票或者停止向其发售发票。

第七十三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帐户,或者拒绝执行税务机关作出的冻结存款或者扣缴税款的决定,或者在接到税务机关的书面通知后帮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转移存款,造成税款流失的,由税务机关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四条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罚款额在二千元以下的,可以由税务所决定。

第七十五条税务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涉税罚没收入,应当按照税款入库预算级次上缴国库。

第七十六条税务机关违反规定擅自改变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和税款入库预算级次的,责令限期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第七十七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本法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涉嫌犯罪的,税务机关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税务人员,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八条未经税务机关依法委托征收税款的,责令退还收取的财物,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致使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九条税务机关、税务人员查封、扣押纳税人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的,责令退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条税务人员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勾结,唆使或者协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本法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一条税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或者索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二条税务人员或者,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税务人员,故意刁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调离税收工作岗位,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税务人员对控告、检举税收违法违纪行为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及其他检举人进行打击报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税务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故意高估或者低估农业税计税产量,致使多征或者少征税款,侵犯农民合法权益或者损害国家利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四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的开征、停征或者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以及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的,除依照本法规定撤销其擅自作出的决定外,补征应征未征税款,退还不应征收而征收的税款,并由上级机关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五条税务人员在征收税款或者查处税收违法案件时,未按照本法规定进行回避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六条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第八十七条未按照本法规定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检举人保密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八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

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税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

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又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本法第四十条规定的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附则

第八十九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委托税务人代为办理税务事宜。

第九十条耕地占用税、契税、农业税、牧业税征收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

关税及海关税收的征收管理,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外国缔结的有关税收的条约、协定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条约、协定的规定办理。

第九十二条本法施行前颁布的税收法律与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本法规定。

第九十三条国务院根据本法制定实施细则。

税务人员自查报告篇7

第二条根据案件审理工作的需要,成立我局案件审理委员会,由马龙局长担任案件审理委员会主任,万萍、余升海、熊毅副局长和丁晓满纪检监察员担任副主任,各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为成员;案件审理委员会综合科设在审理股,日常工作由审理股负责。

第三条案件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

(一)、负责审理审理股报送的案件;

(二)、做出审理结论。

第四条案件审理委员会综合科工作职责:

(一)、对各检查科移送的案件进行初审;

(二)、负责向案件审理委员会报送应审理的案件材料;

(三)、承办案件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四)、根据审理委员会作出的审理结论输入CTAIS,并打印税务处理、处罚决定书。

第五条审理委员会综合科受理检查科递交的案件材料后,根据初审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处理:

(一)、认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符合法定程序、适用法律正确,拟处理意见适当的,在《审理报告》上写明审理初步意见,报审理委员会讨论。

(二)、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符合法定程序、适用法律错误或不当或拟处理意见不当的,退回检查科补充调查。

第六条审理股根据需要并经案件审理委员会主任同意,负责定期组织召开案件审理会。

第七条案件审理委员会工作要求:

(一)、案件审理委员采取集体审理的形式审理税务案件。案件审理会议由案件审理委员会主任或主任授权的副主任主持。审理股做好审理会议记录。

(二)、审理股对已初审的案件及时将《税务稽查报告》和《审理报告》通过局域网传递给每位局长。

(三)、案件审理会议须有审理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

(四)、召开案件审理会议时,审理委员会成员若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可委托其他负责人参加。

审理股有关经办人员、税务案件调查人员可列席会议。

(五)、召开案件审理会议时,首先由检查科汇报案情及拟处理意见,再由审理股汇报初审意见,案件审理委员会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最后做出审理结论。

第八条达到重大案件审理标准的,审理股依据案件审理委员会决定,制作《重大税务案件审理提请书》,经局长批准后呈报市局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委员会审理。

第九条集体审理通过后,审理人员应根据案件审理委员会决定,制作《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或《税务稽查结论》,经局长批准后,移交执行股执行。对构成犯罪应当移送司法机关的,由执行股报经市局领导批准后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条本办法由南昌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案件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税务人员自查报告篇8

一份收获。这一年我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一份耕耘。成绩有目共睹,客观上虽然还存在许多不足,如案件数量多,审理人数相对少,案件审理的质量还未尽善尽美,但是有信心在新的一年里,通过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确保在审理每个案件时无遗漏,使我案件经得起推敲,真正将税案办成“铁案”从而以实际行动,为税收事业尽我一份绵薄之力,不辜负各级领导对我寄予的厚望。

股全体同志紧密协作,稽查局的正确领导下。较好地完成了局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学习实践。

股全体同志在平时非常注重政治、业务知识的学习。日常政治学习中,为了能更好地胜任审理工作。紧跟形势,注重学习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召开期间,组织干部收看、学习jzm同志作的十六大”报告,领会其精神实质,牢记为人民服务是国家公务员的宗旨,并将之运用于指导税收工作的实践;同时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认真学习新颁布的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地方税收法规汇编》还利用网络下载相关法律、税收政策和与稽查有关的操作规程,共同学习,使提高干部素质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为了学以致用,日常审理案件时遇到政策业务问题总是提出来一起讨论,及时翻阅有关的文件,做到从实践中来,实践中去”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到有关税务网站获取相关信息,业务理论上做到与时俱进”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反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同时还将学习的心得形成文字,今年我股共有8篇税收调研文章分别在省、市税务报刊杂志和我局内部刊物《国税稽查信息》上发表,并对各检查科在平时的稽查中提出的各种业务问题作出答复,促进了稽查业务的正常开展。为了加强稽查业务的指导,做好查前培训工作,按照专项检查工作安排,稽查员下户检查前,将金融企业相关的所得税税收政策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整理,编写了金融企业所得税政策法规汇编》为稽查员下户检查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股三次派出人员分别参加稽查能手培训、进出口业务培训以及出口退税业务培训,今年一年。还派出业务骨干参加省局组织的出口企业、烟草企业、电力企业检查,均获得省稽查局领导的肯定,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了更加丰富全面的税收业务知识,干部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我股朝着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奋斗目标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二、落实工作目标。

为了明确责任,根据局领导要求。加强管理,落实各项工作目标,进一步促进“一级稽查”规范运行,结合我局实际情况,草拟了南昌市国税稽查局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从队伍建设、学习培训、遵守纪律、环境卫生、勤政廉政、调查研究、信息报道等几个共性部分进行考核外,还结合办公室、案源、检查、审理及执行各部门的各自工作特点入手进行分级考核、日常考核、不定期考核及年终考核。确定了40项考核项目,细化了考核目标,明确了考核计分标准,规定了考核方法及考核单位,对规范和促进全年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做好本职工作。

股共对33户税务稽查案件进行了审理,今年全年。组织召开了1审理会,通过日常审理工作,退回各检查科要求补充证据、材料或调查的案件8次,占整个案卷的2直接归档的案卷9占全部案件的28.审理过程中,提交了近30份《审理工作底稿》审理之后形成了30份《审理报告》下发了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及《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共计近700份。

审理每个案子时我都要求要做到细致认真,把好案件的质量关是审理工作的核心。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本职工作,严格审查每个案子的证据是否充分,程序是否到位,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是否确切,定性是否准确。审理过程,力求案卷无差率达10发现问题及时退回补正,有的案卷甚至多次退回。例如,审理省石油供销公司这个无税案时,就发现缺少《税务稽查报告》以及未下达《税务稽查通知书》等问题。

检查过程中我发现有遗漏之处,对证据的审查有两个比较典型的案例:一是对南昌联众科贸有限责任公司证据的审查。于是辅导稽查员深入检查,为国家挽回损失近元;二是对南昌市青云谱厦杏三阳摩托车配件部偷税案的审理,发现该个体工商户提供虚假会计资料,企图欺骗我稽查人员,致使稽查人员作出错误的判断。审理人员在对该户的审理时,对每个可疑之处决不轻易放过,终于使企业弄虚作假的行为真相大白。

组织对南昌铁路局机械厂进行了复查,本着实事求是原则。通过复查,认为该厂从“应付工资”中列支向职工发油2960不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调减了稽查员认定的应补交企业所得税976准确地执行了税法,维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感到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稽查报告制作不甚规范,通过对今年案件的审理及查摆会。具体表现在文句不畅,措词不准,未全面反映情况,不按《稽查工作规程》中的项目制作稽查报告;2征求意见稿下发后,企业反馈了意见,大部分稽查员在形成稽查报告时无调整说明;3案卷必备资料短缺情况较多,送达回证无两人以上签名或是代签名;4案卷资料不够严谨,有少部分稽查工作底稿及取证资料未盖企业公章,甚至于还出现了稽查实施日期先于稽查通知书日期的情况;5与检查内容相关的期间未进一步落实;6绝大多数未调取征管分局的征管资料,稽查和征管脱节,从而不能充分发挥以查促管的作用。7存在以工作底稿代替证据使用的现象。

经过我股全体同志的不懈努力,一年来。稽查案卷的质量比起上半年有了显著的提高,重证据、讲事实、依法办事的意识在稽查干部中已逐渐扎根,但是还应进一步加强。实事求是地说,查办案件的质量还不是很理想,法律知识的欠缺,如真实、合法、有效证据的采集就目前情况而言,就是个薄弱环节。如果发生税务行政诉讼,胜诉的几率并不很高。要把每一个案子都办成“铁案”仍需全体人员全面提高素质,尤其补充有关法律知识将是今后要长抓不懈的重要工作。

四、坚持依法治税。

10月18日我股同志为全市保险公司及其下属分理处负责人和财会人员举办了保险业及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局拟自2003年开始在坚持依法治税的同时实施“阳光稽查”工程。为了配合“阳光稽查”这个新生事物的正式实施。这是局自“一级稽查”成立以来首次派员外出讲课,也是尝试“阳光稽查”第一步。首开先河的反响很好,企业人员表示欢迎,认为这是税企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又能很好地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以具体行动实践“三个代表”真实体现。

做好了听证的前期准备工作,五、做好重大案件的移送及听证、复议工作。全年共向市局重大案件审理委员会移送重大案件2协助市局法规科对这些涉税金额在5元以上的重大案件进行审理。受理了椰岛营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听证申请。由于企业要求撤回听证请求,故未举行听证会。对申请复议的飞宇制药有限公司组织了调查举证,并及时回复了市局法规科。

六、规范稽查管理。

规范管理,为了理顺稽查局与各县区局、直属单位的职责。加强协调,提高工作效率和税收执法水平,草拟了南昌市国税局稽查局与各县区局、直属单位工作衔接的暂行办法(试行)通过市局反复酝酿和讨论,以正式文件下发,从而更进一步加强了稽查与各县区局的协调与配合。

提高案件查处的质量,为了规范稽查报告的制作。翻阅了大量的文件和资料,编撰了稽查工作指南(之一)4月份分发给稽查科,供稽查员在办案时借鉴。指南》从稽查报告必须反映的十个方面详细地进行了解说,并将处罚的法律依据逐条进行了罗列,同时重申了税务违法案件立案查处标准、稽查案卷需附的资料及排列顺序,为提高案件查处的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七、一级稽查”运行一年来的启示。

内设了办公室、案源股、审理股和执行股四个正股级机关单位,1要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局自2001年10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后。并按行业划分设置了六个副科级的检查科,分别负责工业、商贸、金融保险、涉外企业、专业市场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税务检查。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机构设置上存在不足逐渐暴露出来,如缺乏综合业务部门来协调整个稽查工作,不增加机构的情况下可在办公室内设综合业务管理部门,统一安排协调全局的业务工作,进行稽查业务指导,制订并落实稽查工作各项制度,组织业务培训,做好各种业务报表的编报,及时总结“一级稽查”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好局领导的参谋。其次六个检查科按专业化分工有利于专项稽查工作的开展,但同时又制约了稽查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大规模稽查工作的进行,建制上可采取专业化分工,但在人员配备上应考虑业务力量搭配均衡,以利于全局工作的开展。

但人员素质还是参差不齐、业务水平有待更进一步提高。为此要在提高全局人员素质上狠下功夫,2要抓好稽查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尽管稽查局在人员的配备上大专以上学历占93.二级以上稽查员占7并在全市范围内抽调了一批熟悉税收业务、解法律知识、懂稽查操作规程、会运用计算机的人员充实到稽查局。营造一个“比、学、赶、帮、超”学习氛围,采取培训、自学、查前业务辅导、案件查摆会及业务能手帮带等多种形式提高业务素质,同时加大政治学习力度,坚持每星期的政治学习制度,从而使全局人员综合素质上一个新的台阶。

税务行政诉讼案件的数量直线上升,3要加大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监督。近几年来。1999年税务部门的败诉率为6左右,远远高于全国行政机关4平均败诉率,2000年败诉率更上升到8虽然我局无一例税务行政诉讼案件,但仍有一例税务行政复议案件变更原决定,这实际上给我敲响了警钟,因此加大依法治税、依法行政的力度、加大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势在必行。新的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已颁布实施,对执法程序作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要认真学好新的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并用以规范我稽查工作。作为税务机关,依法行政就是依法履行职责,必须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行政,既不能超越职权,,也不能放弃职权,工作失职。作为税务执法人员,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依法治税观,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局自组建以来在案件审理、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税收执法检查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对规范我局稽查执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还应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的修改和完善。实践证明,案件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监督税务稽查人员执法行为有着积极的作用,有效防止了执法随意性发生,今后工作中还应加大案件审理的力度,充分发挥案件审理的重要作用。同时广泛实施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并将这些制度落到实处,结合目标管理考核,经常性的开展案件查摆活动和税收执法检查,力争使我所办的每个案件都成为“铁案”

走出一条适合南昌市经济发展的阳光稽查”新路子。新征管法明确规定了纳税人享有知情权、隐私权、退税权、听证权、行政复议权、行政诉讼权、监督权等权利,4尊重和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对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做出了许多“应当怎样行为”可以怎样行为”及“不能怎样行为”规定,使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得到落实和不受侵害。作为税务稽查部门应充分尊重和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利,稽查过程中应文明查帐、礼貌待人,充分听取纳税人的意见,允许其陈述申辩,将检查结果告知纳税人,同时告知其权利和义务,并为纳税人保密,对纳税人提出的听证请求及时回复,组织好听证会,对检查结论及时予以公示,从而使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落到实处。

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作为省“一级稽查”试点单位。敢闯敢试,进行实践创新,以探索者的姿态开展工作,摸索出一条适合南昌市税务稽查工作的新思路,使“阳光稽查”局得以全面实施。

2.税务稽查工作汇报

为净化道路运输市场环境,维护良好的客运秩序,确保广大市民和旅客出行方便、快捷、安全,在上级领导的指挥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在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队坚持点、面结合,实行24小时监控,严历打击违章违法经营行为,圆满完成了今年“十一”国庆黄金周的各项稽查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黄金周期间,共出动稽查人员462人次,检查车辆782辆,查处违章案件107宗:其中非法营运2宗、不按批准的客运站点停靠11宗、查处黑站点3个、出租车违章13宗,教育纠正公交车违规行为41辆次,车辆证据保存3辆,暂扣牌证31个。另发放临时客运证89个。

二、主要做法

(一)节前净化道路客运环境。

节前,为了净化客运环境,确保节日期间旅客及时疏运,在局、处领导的亲自指挥下,我队于28、29、30日连续三天组织了客运秩序的专项整治行动。本次行动由稽查大队五个大队和部分科室人员共130人组成,重点对流花地区、新白云国际机场、沙太路、窖口站、芳村站、天河站周边等地区实施监控,查处各类违章;重点打击“黑站、票点”、“野鸡车”、克隆出租车,并对不进站、兜圈拉客等违章经营行为进行整治。在行动中,共查处各类违章88宗,其中客车非法营运1宗,不按批准的客运站点停靠23宗,出租车违章16宗,摩托车非法营运47宗,并接处“110”转案9宗。对违章经营者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确保了“十一”期间道路运输市场秩序。

(二)任务明确,各负其责,全力做好节日客运保障工作。

1、为保证节日期间市区的城市公共客运秩序,运政一大队加大了对火车站东广场、天河城、石牌等公交、出租车相对密集地段的巡查,重点打击损害乘客利益的违章营运车辆。另外,为了满足市民节日出行的要求,对于轻微违规的车辆则予以警告和教育,确保运力及时疏导乘客。

2、客运站周边是非法营运车辆较为集中的地方,部份车辆经常在客运站周边兜圈拉客,其中以芳村、窖口和天河客运站附近最为严重,不仅扰乱了正常的营运秩序,而且造成交通堵塞。为此,运政稽查二、三大队、公交一、二大队在节日期间加强了对各自管辖的客运站周边路段的监控工作,有力地打击兜圈拉客行为。在我运政稽查人员的监控和引导下,确保了各客运站及周边的良好运输秩序。

3、节日期间,新白云国际机场的客流、车流比平日明显增多。根据这一特点,运政稽查三大队加强了与机场交巡警的协调联动,按各自的职能监控出入机场的车辆,保证道路畅通无阻;对出租车上客区进行严格监管,重点打击拒载、议价等违章行为。

4、流花地区是我市公路客运站场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日常工作的重点地段。在节日期间,公交一大队根据其职责分工,对该地区实施严密监控,重点打击“黑站、票点”和“野鸡车”,并对火车站东广场的公交、出租车辆进行监控,保障换乘旅客的及时疏导,确保了流花地区的良好客运秩序。

(三)做好旅客运输保障工作。

为了让旅客走得了,走得及时,节前各大队主动联系各自管辖区域站场的主管领导,召开会议,及时了解各站场客运疏导的情况和需要。在节日期间,我队针对清远、肇庆、江门等地出现的客流高峰和运力紧张等情况,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发放了临时客运证89个,确保了旅客疏运的畅通无阻。

(四)全力以赴、夜以继日投入“十一”黄金周工作。

为了做好“十一”黄金周的客运保障工作,在节前,分管领导林广文副局长专门召集各大队领导,开会研究部署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在节日期间,副局长林广文和高辉、吴宏钢、余金泉、赵铁军、张海峰、赵卫等领导均亲临第一线指挥,与稽查队员一起工作。队员们克服家庭困难,不顾炎炎烈日和风吹雨淋,坚持守岗位,任劳任怨,认真查处违章。内勤中队人员坚守岗位,尽心尽责,有效地保障了各大队的个案移交、后勤及宣传信息等工作。

三、存在问题

针对黄金周期间,客运高峰时间长,客流量大,客运市场情况复杂,稽查工作面广、散、多,监控的难度较大的特点,各稽查大队克服人手少、人员较分散等困难,采取加班和延长工作时间等方法克服人手紧张的困难,但在执法工作中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新白云国际机场非法拉客、蓝牌车非法营运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另外机场的硬件设施尚待完善,导乘宣传和指引需进一步加强。

(二)“公铁联运”问题仍然存在。

由于拉客团伙与部分列车工作人员相互勾结,通过在火车上售卖非法客票,再由拉客仔将乘客带往黑站点乘坐野鸡车。因此,流花地区的拉客仔、黑站点屡禁不止,节日期间,这种现象尤为严重,并成为旅客报警投诉的多发地。

(三)“黑站点”拉客、非法售票点现象严重。

虽然各队在9月28、29、30日连续三天对主要站场周边地区的“黑站、票点”进行了严厉打击,但仍然存在不少拉客仔伺机拉客。不少“黑站点”为掩人耳目,采取公交车接驳等方法为其在的车辆拉客,一些非法售票点并设有旅客候车据点,已形成一定规模。

(四)冲卡、抗法现象仍然存在。在窖口、天河等客运站检查违章车辆时队员们多次遭遇强行冲卡等暴力抗法行为,给稽查队员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给执法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对经营者的宣传教育,提高经营者守法经营的自觉性;二是抓好源头管理工作,特别是加强进站车辆的管理;三是加强打击违章经营行为,尤其加大对“黑站点”内违章车辆的打击力度;四是加强与交警等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加大联合执法力度。

3.税务稽查工作汇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我局严格按照《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深刻领会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在税务稽查过程中制作、形成、获得或者掌握的反映与纳税人利益相关的政府信息,我们都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这样的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在我局大屏幕进行公开。2011年,我局从明确政府信息公开责任、建立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和组织体系、构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等基础性工作的开展,加强了政府信息公开的领导,明确了我局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主体,理顺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流程,为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我局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机制

年,我局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由局长王继恒任组长,各党组成员为副组长,机关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关于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办法》,出台了《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程》,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序,使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更加顺畅。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2010年,我局严格按照《市地方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的要求,对我局领导信息、机构设置、主要职能、税收政策法规、工作计划、工作动态、领导讲话、重要会议情况报道、稽查工作规范、人事管理事项、重大项目、政府采购、涉税公告、其他工作等各项工作在我局一楼大厅大屏幕进行公告,主动公开信息27条。

(一)领导信息公开。在我局机构改革后,及时将我局机构改革后领导组成情况和各部门负责人在大屏幕进行了公开,主动公开信息1条。

(二)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能公开。在机构改革后,及时将市局批复的我局机构改革方案进行了公开,包括有我局的主要职能、机构设置情况及其各部门工作职责,主动公开信息1条。

(三)税收政策法规公开。在电子大屏上公开了《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稽查工作规程》、《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开展2010年税收专项检查的通知》、《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关于印发市地方税务局打击发票违法犯罪猎鹰行动方案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法规,主动公开信息3条。

(四)工作计划公开。在电子大屏上公开了《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2010年全市地税稽查工作要点的通知》、《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党组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党组关于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关于印发市地税稽查系统集中清理税收违法举报案件工作方案的通知》等工作方案和计划,主动公开信息5条。

(五)工作动态公开。在电子大屏上公开了《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市地方税务局开展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工作方案的通报》、《市地方税务局关于2010年稽查业务培训工作情况的通报》和《市地方税务局关于2009年度市地税系统规范典型案例评选结果的通报》等,主动公开信息3条。

(六)年度计划总结公开。在电子大屏上公开了《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2009年度工作总结》、《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党组述职报告》和《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报告》,主动公开信息3条。

(七)招标采购信息公开。根据我局2010年政府采购计划,分别在电子大屏上公开了《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监控设备采购公开招标采购公告》及其中标公告和《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室内墙公共部分粉刷公开招标公告》及其中标公告,主动公开信息4条。

(八)人事任免公开。在电子大屏上公开了《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关于王振伟等4位同志初次定级的通知》、《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关于任燕同志晋升高等稽查员的通知》和《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关于李雅芳等21位同志晋升中等稽查员的通知》等任免决定,主动公开信息4条。

(九)重要会议公开。在电子大屏上先后公开了《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关于召开工作会议通知》、《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召开全市稽查工作会议的通知》和《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召开全市地税稽查工作汇报会的通知》等重要会议内容和会议材料,主动公开信息3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按照稽查对象的听证申请,我局先后在电子大屏上对我局举行听证的大方实业有限公司偷税案、河南天运置业有限公司偷税案和荥阳市人民医院偷税案三起案件的听证申请、听证通知、听证结果进行了公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3条。

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识有待于提高。在政府信息公开工过程中,各部门缺乏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自觉性,总是等到政务信息管理员定期催促了才想到了要公示的情况和内容,公开的信息是被动的,而不是不主动的。

(二)政府信息公开情况难以界定。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由于各部门所站立场不同,对该信息是否、是否应该公开总是难以界定,这需要加大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三)建议加大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在2010年度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我局没有依申请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的情况。

4.税务稽查工作汇报

稽查局在创人民满意基层站所中,总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够,与领导和人民群众对我严格要求和希望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发扬成绩,努力克服不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将稽查局创建成为一个人民满意,领导放心,社会称赞的窗口式模范单位。

下面我将稽查局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谨代表**县地方税务局稽查局进行工作述职。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给予批评指正。

副科级设置,稽查局是县地方税务局直属的一个基层单位。专司打击偷税、抗税、骗税。一个税收保障和监督机构。省标准化分局一级单位,省档案化管理二级单位。业务上受县地税局和市地税稽查局双重领导,以县地税局为主。现有干部职工11名,其中党员9名。平均年龄40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市、县主管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政治指南,统领各项工作。全局上下,齐心协力,团结奋进,负重拼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协调发展。过去良好的基础上又取得了新的成绩,迈上了新的台阶,实现了新的突破。今年是稽查局组建以来工作质量最好,处罚力度最大,获得荣誉最多,荣誉档次最高的一年。先后获得了县局业务知识竞赛个人笔试第一名,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去年四月份政风建设百日活动中被评为规范执法先进单位;今年9月被县委授予2002-2006年度县级文明单位;11月份又通过了省、市局一级标准化分局达标验收;刘羊杯中青年门球赛中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同时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12月份又通过了省二级档案管理达标验收。

把着力点放在使广大人民满意方面,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活动中。分别从队伍建设、规范执法、内务管理和基础建设等几个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力求成为执法规范、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基层单位。要求稽查人员秉公执法,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礼貌待人,文明服务,尊重和保护纳税人的权利,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执法,增强执法刚性,两权监督上狠下功夫。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力争把稽查局建设成为人民满意,领导放心,社会称赞的满意站所,放心站所。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活动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拓宽渠道、强化监督

局建立了多层次监督网络。内部以两权监督为主,为最大程度上杜绝人情税、关系税以及吃、拿、卡、要、报等不廉洁行为。侧重监督税收执法监督制约,建立责任追究制。外部不断拓宽监督渠道,设立廉政建设举报箱、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接受纳税人和政府监督;通过向被查对象和纳税人发送政风建设反馈意见表等方法,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纳税人的监督。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地税队伍的政风建设,净化了地税队伍,改善了征纳关系。

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政风建设活动期间。认真开展学习,全面贯彻落实。成立了政风建设领导小组,并制订了政风建设工作计划。开展以比学习、比作风、比执法、比服务为主题的政风建设百日竞赛活动,主动寻找不足,有针对性地落实整改。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效果。县局组织的检查验收中,稽查局被评为政风建设活动规范执法先进单位受到县局表彰。

二、改变作风。

改变过去简单、生硬的工作作风和方法,创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活动中。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穿于稽查工作之中,实施稽查中,除了向被查单位送达查前告知书之外,还附上意见反馈表,接受监督。并尽量做到寓法于情,寓法于理,对一些单位采取预约谈话制,沟通思想,交换意见。使被查单位对我处理结果心服口服。

对纳税单位和个人在税收中需要解决问题和困难,群众利益无小事。总是尽力为他排忧解难。个人所得税的手工计算十分复杂,一些单位经常出错,就利用现有的技术装备,免费为他安装代扣个人所得税的征管软件。既提高了准确率,又减轻了劳动力,深受欢迎。

多次对生活困难的群众进行访贫问苦,此外。先后向岔路等地的帮扶对象送去物品与现金400多元。动员职工向下岗职工捐款500多元。

三、扩大创建。

提高工作质量,创建工作是促进内部管理。提升单位形象的一种有效手段。形成了领导重视创建,专班落实创建,全员参与创建的创建新局面。将标准化分局创建、文明单位创建和档案管理达标创建三个创建工作溶为一体,齐头并进。经过一年来的共同努力,三项创建工作全部取得了成功,达到预期效果。

顺利通过省市领导检查验收,标准化分局创建工作在已创三级的基础上。达到一级标准。成为我县地税系统第一个标准化分局一级达标单位。创建工作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于九月份正式授牌为县级文明单位。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也圆满成功。经过县文指委检查、考核和验收。

档案局的指导和帮助下,档案管理达标创建工作。已经完成了申报、评审、验收等程序,经过县档案局和县局的联合验收,达到安徽省档案管理二级标准。

四、求真务实。

重点稽查,定制审理,严格执行的工作原则,全年共实施稽查130户,无一户有政策性差错。县局组织的年度征管质量考核评比中,全县最好的单位之一。处罚力度方面,全年共对56户税收违法违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了处罚,共入库罚款36多万元,稽查工作中坚持合理选案。处罚率达32%,稽查局成立以来最高的记录,也是全市稽查系统处罚力度最好的单位之一。

五、苦练内功。

一抓廉政建设,内部管理上。要求每一个职工都要做到请客不到送礼不要。秉公执法,为税清廉。二抓工作纪律,实行上班签到指定专人负责,严格出勤管理。三抓形象树立,工作场合着装整齐,挂牌服务。四抓落实兑现,将这些制度与规定,严格落实在行动上,从领导做起,从我做起,相互监督,严格兑现。抓技能培训,兴学习,强素质学习是提高技能,增强素质的唯一途径。大兴学习之风,打造学习型队伍,提高我综合素质,推动税收事业发展的力量之源。长期以来,坚持周五学习制度,既抓政治学习,又抓业务学习。

一税一考的方法,采取一月一税。定领学和主考的责任人。今年,先后进行了10次税收业务测试,均取得优良的成绩。通过学习,职工的业务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春训会上取得了个人笔试第一、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三人参加全省稽查等级考试平均60分,居全市前列。7人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有5人通过了一级。有2人正在接受学历教育,即将毕业。

5.税务稽查工作汇报

而且大幅度提高了税务稽查的准确度。另一方面,总之查帐软件不仅填补了稽查过程中计算机监控的空白。作为稽查人员必须认识到查帐软件不是万能的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即使是再科学再先进的查帐软件,要想用好用活,也要求使用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基本功是开展电脑查帐的根本前提。局的实践表明,积极使用查帐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查账,综合运用其他稽查方法,不失为新形势下促稽查力度、促案件质量、促队伍建设的一条新思路。

一、开发应用查帐软件的背景和动机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会计电算化的迅猛发展。税务稽查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近几年的日常工作中,检查人员常常感到会计电算化带给传统手工查帐模式的强烈冲击。就以往相关案件的实际操作过程来看,对会计电算化企业进行检查时往往会面对以下难题:首先是稽查人员对会计核算的逻辑性与真实性难以判断。很多财务软件允许设置多个帐套,各帐套之间可以相互传递数据,可以对凭证科目和帐册再加以筛选、过滤,这就为企业设置AB账,编制虚假财务报表提供了可能。系统超级管理员还能直接进入任意环节篡改,会计信息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不可更改性。其次是财务数据存储方式灵活,易遭转移和销毁。电子帐套可以存在本机硬盘上,也可通过网络存储在其他硬盘、磁带、光盘中。再次是稽查人员获取企业财务软件的基础信息的渠道过窄,虽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纳税人使用计算机记账的应当在使用前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会计核算软件、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但是税务机关往往因为没有相应的运行环境和人员配置而无法试用。这种情况下想在检查前深入了解财务软件的运用情况就受到相当程度制约。最后是信息化环境下对控管、检查企业财务数据的相关法律依据尚欠完善。征管法》及实施细则没有明确指出税务机关有检查、封存有关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权力。国税发[2003]年47号文虽明确了税务机关有开展电算化检查的权力,但法律位阶低,且对电子取证、电子检查的具体执法程序缺少规定。

局针对税务检查手段滞后于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因此。转变传统稽查思路,创新税务检查手段,从年7月起,将部署地税稽查查帐软件列为跨年度的重点工作之一。一年半来,实践中摸索,摸索中前进,对稽查信息化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执法程序和管理制度。现就软件开发应用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与大家做一个交流。

二、查帐软件的功能特点

其产品已推广应用于全国二十个省(一百多个城市稽查局,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局与该公司联合开发的查帐软件包括数据准备、分析评估、项目检查、帐务检查、成本检测、结果处理、综合管理、帐套管理、基础数据、模型管理、系统功能等11大模块,从每个模块中又散射出若干功能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又包括若干功能菜单,无锡奇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多年税务查帐软件的研发经验。主要具有以下功能特点:

可采集近百种300多个版本的财务软件中的数据;采集数据类型多,一采集范围广。包括:帐务数据、物流数据、工资数据和固定资产数据;提供了多种采集方法。

层层逼近分析技术和模型项目修正。模型分析功能十分强大二提供比较全面的分析方法。

针对不同税种、不同项目提供相关的检查工作表、检查模型和稽查提示信息帮助检查人员完成项目检查。三提供分税种项目化检查平台。

四提供个人所得税和固定资产的专项检查平台

五提供物流数据及成本检查分析方法

加强稽查实施过程监控管理。六提供数据集中管理平台(B/S结构)以实现数据增值应用。

并提供跨年、月分析工具,七可以将企业多个年度的相关数据放在一个检查平台上。以强化工具的分析功能。

加强了分析模型的适用性和软件的伸缩性。对于主要模型的运行结果,八各种分析模型按照行业和不同年度进行设置。内置数据加工功能,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

三、使用查帐软件查帐初见成效

深刻感受到信息高科技对税务检查的有力推动:查帐力度大大增强,案件质量得到切实提高,稽查威慑力明显提升,队伍建设再上一个台阶,经过一年半来的探索和实践。内部管理更为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查深查透案件一提高效率和准确度。

而软件通过科目的名称、凭证的摘要内容、金额等信息,查帐软件所提供的查帐工具和多样化的模型提高了查帐的工作效率。传统的手工查帐只能从海量凭证中单纯凭经验来抽查。运用查找、过滤等删选手段,能快速地将所需要的信息汇总列示,方便了检查人员进行数据处理;利用软件提供提供的指标分析、报表分析、帐户分析、帐户检测、分录比对和存货检测等模型分析功能,迅速发现异常信息,并通过穿透式阅帐功能帮助稽查人员任意透过总帐看明细帐,透过明细帐直接看记帐凭证,省去了稽查人员到企业大量的原始凭证中去翻找这一烦琐的工作环节。

提升稽查威慑力二塑造稽查高科技形象.

进一步强化了查账手段,利用信息化查账工具。可以对多种常用财务软件数据进行导出,也可以多人联合对一个案件同时进行案头分析,拓展了检查的广度和深度。使用软件以前,按照传统的查帐方式对会计电算化企业进行查帐,面对海量的原始单据,调帐费时,费力,如要企业把凭证打印出来可能需要两、三天的时间,一旦遇到企业不配合的情况,工作就难以顺利展开。现在只需带光盘和U盘,稽查人员就可以独立将企业数据采集出来带回去检查,研究,不需要会计从旁协助,企业也不必担心凭证丢失,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查帐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减轻了企业对于税务稽查的抵触情绪,同时也为我稽查队伍塑造了文明,亲和,高素质,高科技的形象。

查账软件对企业的会计分录进行全面检测往往只要用几分钟时间,据一线检查人员反映。而人工检查起码要两天,效率是后者的十倍以上。税务部门能快速、高效、准确地摸清对方的底牌,极大的震慑了那些企图以高科技手段蒙混过关的不法分子。

加强队伍监控三规范稽查业务流程。

加上对各税种、各项目计税依据的归集和对查帐过程的记录与控制,查帐软件的使用过程体现了实施检查的业务流程。使内部管理更为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

规范了各类工作底稿,对检查人员而言。检查内容和范围,统一了各类计算标准,实现定式检查。一些扣除比例、扣除限额预先设置好参数(如业务招待费、计税工资限额、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等)一旦归集好计算依据就可自动计算出结果,可以避免检查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造成的误差,规范检查内容的同时,对稽查人员的业务水平的提高大有帮助。特别是所得税的归集设置的项目,从内容到口径全部与省局的所得税申报表基本一致。这样,对所得税申报缴纳不足的情况,可以直接找出税款差异的原因。

能够以查阅人员的身份查阅最原始的帐册数据,对审理人员而言。从软件应用各模块的记录中可以看出整个查帐过程。审理时就弥补了传统的审理仅审查纸质案卷的缺陷。审理人员可以看出取证是否完整,对“事实清楚“把握更到位更准确,有效地排除差错。

事中、事后的工作过程都会在检查帐套内留下记录,对领导层而言。可以方便局领导监督、检查稽查工作的全过程。另一方面也提醒和督促检查人员须敬业爱岗,工作精益求精。

四提高稽查业务水平

必须具备基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基本的会计电算化知识。检查干部在使用查帐软件的过程中积累和共享查帐经验,稽查人员要想成功地运用查帐软件开展稽查工作。不断接触和加深这些知识的研究和学习,尤其是计算机应用能力,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稽查业务水平。

五降低稽查成本

可减少调帐检查的次数与成本,电子数据比较容易复制、转储。软件查帐减少了单个企业查帐时间,大大降低了税务稽查成本。

六实现数据增值应用

积累的案件数据会越来越多,随着查帐软件的不断应用。查帐软件应提供数据增值利用工具,可以利用这些工具进行各种统计分析,以自动生成相关行业数据,自动修正查帐软件中的相关参数。同时可以将已查案件自动或半自动生成案例库,用以指导类似企业检查或案例学习。

四、开发应用中的几点体会

人员培训,感到上马查帐软件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人、物、财、目标、机器设备、信息等六大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要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标。制度建设等环节必须全程伴随开发过程。这里谈一谈开发应用中的几点体会:

统筹规划开发工作一成立强力领导小组。

带头参与,领导重视。上下一心是做好工作的有力保障。做法是成立了以稽查局长为组长,各分管副局长和市局信息中心主任为副组长,局中层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小组,由查帐能手和业务骨干组成,具体负责项目的测试、应用、二次开发的业务和技术工作。班子成员结构合理,既有综合管理人员,也有专业技术人员,既保证了团队的有效沟通交流,又便于在开发过程中高效灵活地配置人、物、财、机器等各类资源。

尊重软件开发客观规律,领导小组结合实际。科学统筹,将开发应用工作细化成实施准备、实地采集数据、测试应用、测试应用评估、项目实施等五阶段,分解责任,落实到人,有条不紊地予以实施。

边开发、边测试、边修改、边完善,一年多来。分行业、有重点、有针对地对查账软件进行实地测试、应用、比对,充分将稽查经验、方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攻克了财务软件版本繁多、数据接口不统一等难关,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人员培训贯穿始终二重视配套队伍建设。

不仅要有丰富的财会、稽查知识和技能,查账软件应用要求稽查人员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熟悉税收法律法规,而且还应当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掌握数据处理和管理技术。所以我认为“宁可人等装备,不可装备等人“决不能等软件出来后再培训干部。局里从开发起始之日就狠抓配套队伍建设,对人员的培训工作贯穿始终。目前为止,已利用双休日大规模集中培训3次(包括召集市本级全体人员和各县(市部分人员集中培训1次,市本级全体人员单独集中培训1次,检查人员集中培训1次平时,通过演示性培训,小组讨论,赴企业现场实地培训和互帮互学等形式,使全体稽查人员了解了软件基本框架和主流财务软件的运作模式,逐步掌握了查账软件的基本操作,理解了检查模型设置原理、能熟练应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查账技巧。

严格规范执法程序三探索完善相关制度。

对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可以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国税发[2003]47号文明确了税务机关有开展电算化检查的权力。这是电子查帐的主要执法依据。然而以上法律条文对电子数据作为稽查证据所涉及的证据完整性、规范性、安全性以及证据使用、储存和保管等方面的具体操作都缺乏详细指导。局在参考了兄弟单位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征管法》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八条规定税务机关有权检查纳税人的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结合相关法律和本地实际,大胆探索,主动创新,制定了XX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利用查账软件实施稽查的工作程序》见附件1规范了电子数据的调取、保管、归还、存档等多个环节,将利用查账软件实施稽查与TF2006设定的流程相结合,为检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规范执法、严格程序、依法行政提供了有力武器。

科学规避项目风险四采用二次开发模式。

近一半的项目存在开发延期,现代软件工程学实践表明。预算超支等风险因素。为把项目风险降至最低,项目小组决定大胆创新,参照快速原型法(rapidprototyp思想进行二次开发。即首先构造一个具备主要功能的查帐软件原型,然后通过对它不断试用,不断修改,不断扩充完善得到本地化“查帐软件。

以奇星公司原有的综合性查帐软件为原型,这个思想指导下。将稽查问题分析转化成查帐软件业务需求,边试用、边细化、边完善,顺利实现了软件的本地化“此基础上,再进行二次开发,成功开发出工业、商业、餐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等六个行业的专业查帐软件,并在各行业的检查中进行了应用,尤其是餐饮业、所得税汇总缴纳企业的检查中发挥了重要功能。

风险低,这种开发模式前期投入小。非常适用业务需求经常变化的情形,有效跨越了业务人员不懂技术,技术人员不懂业务的鸿沟。

五、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取证是实施稽查的关键环节。查帐软件的电子取证功能集中在数据采集软件上。随着查帐软件的广泛使用,税务稽查工作中。加大电子取证力度,规范电子证据取证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结合以往的数据采集经验,下一步我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规范电子取证工作:

扩大采集范围一强化数据接口。

涵盖了国内外主流非主流的财务软件,目前的数据采集软件已经可以采集近百种300多个版本的财务软件中的数据。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从我局的实践和其他兄弟省市的案例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可采集数据的国外财务软件偏少;二是对采用新型网际网络架构,服务器不在本地的财务软件难以采集数据;三是对企业自行开发,量身定做、结构复杂的财务软件难以采集数据。

进一步加强对国内外财务软件接口的研发力度。将与奇星公司联合。

确保取证全面客观二保护目标系统。

如何划定取证范围,电子取证时。确保取证全面客观是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目前实际操作中只对财务软件中的帐套取证,绝大多数情况下已经能满足检查需要,但必要时建议扩大取证范围。稽查人员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37条的规定对现场可能记录违法行为的物品、数据等证据,经批准后采取封存方式,以备进一步分析。封存前要保护好各种与系统相关的软硬件及设备,避免数据丢失。封存对象可以包括:现场的信息系统、各种可能涉及的磁介质、上机记录、命令记录、内部人员使用的工作记录、现场的各种打印输出结果、传真打印件、程序备份和数据备份等。

三依照法定程序、科学取证

稽查人员提取电子证据后在文书化的证据材料上签字,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证据收集。觉得将来在取证的执行程序上有必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最好由两个人以上进行提取操作。并由在场的当事人同时签字确认;二是提交有关取证过程的文字说明材料,注意电子文档的存贮位置、文件名、文件后缀等细节;三是提取的电子证据来源必须与原始计算机和备份硬盘、软盘的编号一致;四是要确定形成时间,注意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上机时间和实际操作时间之间的差异。

固定证据后,常用的固定电子证据的方式不外是打印和拷贝两种。无论采取哪种取证方式。都应当现场确认,明确电子证据的收集和固定情况,包括:案由;参加检查的人员姓名及职务;检查时间、检查地点及检查顺序;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取证方式及取证份数;参与检查的人员签名;提供电子证据的人员签名。特殊情况下,如收集证据时电子文件遭意外损毁或非法篡改、删除的应及时通知专业技术人员予以协助。

提高证据法定效力四积极开展电子证据检验鉴定。

税务机关在办理涉及电子证据的案件时,理论上电子证据通过鉴定才能成为定案的直接证据。应及时提请法定机构对电子证据进行检验分析。找出电子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客观联系,从而确定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但是目前省内电子证据鉴定尚欠完善,该项工作开展有相当困难。

确保证据安全五精心存档。

上一篇:税务稽查自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税务自查表自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