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范文

时间:2023-11-24 20:28:15

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

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篇1

南派三叔何许人也?“灵异”“冒险”“盗墓”小说《盗墓笔记》的作者,原名徐磊,也有媒体称之为“中国的J・K罗琳”。

百度上,“盗墓笔记吧”贴子数533万,而以“盗墓笔记”为关键词搜索,找到相关结果1500万。历经五载,《盗墓笔记》第8部完结篇终于12月19日面市,而其前7部累计销量已过千万册。在盗版书、免费书横行的当下,这可是让读者从腰包里自愿掏出的真金白银。曾以外贸为主业的徐磊,其群众基础之夯实恐怕要让很多专职以写字为生的人“羡慕、嫉妒、恨”了。

当当网预售书的图片上,南派三叔在《盗墓笔记》腰封上写了句戏谑的话“连盗墓笔记大结局你都能等到!还有什么能难倒你。”这不仅是因为书迷们执着的5年等待,还因为读者又经受了12月1日、12月16日、12月19日――不断推迟上市的折磨――“盗8”也玩了把饥渴营销。

因“饥渴”,盗8还带动了连载小说杂志《超好看》的销量,这本南派三叔主编的杂志,8月首期50万册被一抢而空。此外,《盗墓笔记》漫画、游戏也营销得如火如荼。除却书籍、杂志、漫画与游戏,网上众多书迷、游戏迷们对《盗墓笔记》影视版更是表示“翘首以盼”。

谈及影视,“盗墓”是个敏感词汇,没法正常通过“安检”。2007年,同题材的《鬼吹灯》据说要拍3部系列电影,其中之一由杜琪峰执导,但时至今日仍无下文。及至比《鬼吹灯》更火的《盗墓笔记》出现――是不是意味着这种国产好故事必须倒手老外来拍,再回头来赚中国人的钱?

窃以为,关键在改编。《盗墓笔记》的改编可以从“探险”“考古”入手,去“盗墓”化。这套貌似卷帙浩繁的小说其实非常适合电影“断章取义”,例如第三部“云顶天宫”就可以拍摄成一部电影,其跌宕起伏的情节、个性迥异的角色、诡谲瑰丽的场景简直就是为电影量身定制。从“探险”“考古”的角度讲,《盗墓笔记》中可以被影视化的章节还很多,没有复杂的文化背景,没有政治争议,能够跨越中西方文化障碍,可独立成章也可延续成篇,故事曲折离奇且利于影像传播。往大了说,也有利于传扬、输出中国传统文化。至于特效,“如今咱也不差钱”,请国外一流团队来做,也是可以期待的嘛。当然,《盗墓笔记》搬上银幕一定要精工细作才能形成品牌。

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篇2

夏天,对于稻米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8月17日还未被定为稻米节前,刘方祺已经带着他的团队,拉开了“夏日之约”的帷幕。从2013年开始,《盗墓笔记》多媒体3D舞台剧以每年一部的节奏,准时在夏季上演。从一开始,他便用“多媒体舞台剧”来定义《盗墓笔记》系列,“我之前做的传统话剧比较多,从《盗墓笔记》开始其实已经不能单纯地定义为话剧了,舞台剧本身可以加入的元素比较多,多媒体、声光电等,所以我们一直把它称为多媒体3D舞台剧。”

《盗墓笔记》中纱幕裸眼3D成像等技术的运用,呈现出了惊艳的舞台效果,也让人们看到了舞台剧的更多可能性。为了最大限度还原盗墓场景,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紧张刺激感,刘方祺和他的团队在新技术的发掘和运用上不断探索,通过将不同技术相互结合,打造出神奇的效果。“这个是我们前期的工作里面耗费最大精力的,需要不停地去试错,因为任何一种新事物的产生都会伴随着问题,可能没有理想状态那么的好,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反复地去研究。很自豪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团队非常善于做这一点,在技术上的革新也相对走在中国舞台剧的前沿。”一次比一次酷炫的舞台效果,让观众的期待值越来越高,到第三部《盗墓笔记・云顶天宫》,技术的运用更为成熟。剧中吴邪被人面鸟举在空中飞翔、掉落等场景得到了精彩的呈现,稻米们的热情完全被点燃,演出几乎场场爆满。

就在大家期待《盗墓笔记4》更为惊艳的呈现时,刘方祺却选择了做单人物剧集《藏海花》,放弃了之前酷炫明快的节奏,安静地讲起了故事。“到了第四年,我们在想,盗墓笔记还有没有别的呈现方式,也想慢下来,想一想我们未来要往哪个方向去走。”

《藏海花》从张起灵的出生开始,讲述他如何变成那个穿着连帽衫、非常沉默寡言的人。在南派三叔的原作中,并没有一本书是完整描述这个人的经历的,所以《藏海花》团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小说,“我们从三叔所有的书里面去找了碎片,找出碎片之后发现其实前后有些矛盾的地方,比如正传里面有一个情节,但在藏海花中颠倒了过来,可能在沙海里面又是另外一个情节,其实是岔开的。我们的编剧非常细腻地把这些线索做了一个整合,让它成为一条很合理的人物成长线,这个过程其实差不多花了有三个月的时间。”有粉丝戏称“三叔在小说里挖了坑,刘导在舞台上填”。对此,刘方祺谦虚地说:“坑不是我们填的,所有的脑洞其实还是来自于三叔自己的创作,我们是在跟他进行了一个长时间的交流之后拿到了很多土,所以我们才能用这些土来填那些坑。可能这些情节在他脑子里还没有写出来,我们的话剧整个进程要比其他形式的《盗墓笔记》长,我们已经进行到比较后面的情节了,所以我们已经到了可以适当补足后面一些情节的时候了。大家一直都想知道的小哥的经历,他为什么会穿黑衣连帽衫,为什么他在《盗墓笔记2》中扮演的那个人叫张秃子,小哥为什么要去杭州和西湖,他怎么会知道自己的血会这么有用等等,关于张起灵的这些细节,我们全在这部剧中解开了。包括其实小哥是一个善良有感情的人,但是他不表达、他把自己的感情封闭起来了,为什么会这样。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细节。我们从这些角度出发,让粉丝明白。”

作为《盗墓笔记》中的灵魂人物,张起灵的身世让稻米们充满好奇,而这次《藏海花》缓慢而细腻的叙述方式也让一些稻米十分感动,但对于冲着刘导炫酷特效、刺激观感的观众则有点不过瘾。导演对于观众的这些反应倒是完全不意外,“我们希望寻求一种呈现故事的方式,做前人没做过的东西,有新的尝试一定会有争议,我们希望把技术变成一种贴合剧情表现的手段,不是说我们故意要降低技术的要求,而是基于藏海花这个故事的风格,这个故事本身决定了不能让技术成为一个非常抢戏的元素,而是应该去贴合人物、去辅助人物去成长。我们希望给观众更多的情感体验,不光是视觉酷炫的体验。我们未来会以《藏海花》这样一种创作方法为基础,再把原来团队的技术优势不断地加入,这样的话才可以达到我们心目中比较完美的舞台剧的需求。”

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篇3

2010年6月18日下午,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马中林和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成建正签署文物移交手续,将被盗卖海外近五年之久的唐贞顺皇后的大型石椁正式移交给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副省长景俊海、省公安厅厅长王锐、省文物局局长赵荣等人出席石椁移交仪式。至此,一起历时近五年追索境外涉案文物的大案终于尘埃落定。五年来,陕西省警方在文物部门的紧密配合下,通过法律途径从境外成功追索回国家一级文物唐代石椁,这在我国尚属首次,也是警方追索流失境外文物的一次成功范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石椁被盗案成功告破,对盗掘、破坏地下文物的犯罪团伙是极大的震慑,犯罪分子作案手段再高明、犯罪行径再隐蔽,也逃不脱警方布下的天罗地网;其次,石椁成功被追回,表明海外已不再是犯罪分子盗卖文物的“天堂”,我国已和一些国家签署了有关打击盗卖或破坏人类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约,境外民间也有许多热衷于保护文物的社团组织,官方与民间共同打击贩卖、破坏文物的卑劣行径,使盗卖、走私文物的犯罪分子如过街老鼠,国外亦无藏身之地;更值得一提的是,石椁回归为我们追索流失境外文物树立了一个好样板,国人应当利用法律的武器,通过司法程序威慑境外非法占有我国文物的古董商贩,迫使他们无条件归还非法占有的中国文物,而不只是用高价回购那些本属于我们自己的文物艺术品,那样不仅耗资耗力,还会更加助长大量的文物流失海外。

为了了解石椁案的侦破经过,向读者介绍陕西警方与文物专家依据照片和文献资料确认杨彬一伙盗走的就是贞顺皇后石椁的详细过程,探索石椁回归的艰辛历程,以及寻访事件背后更隐秘的情节和故事,从中总结有益于保护和追索流失海外文物的经验和举措,让广大读者目睹石椁的全貌、墓室的结构以及精美绝伦的壁画和石刻,我刊记者走访了直接参与石椁回归案件的当事人韩清龙、师小群、呼林贵。

唐贞顺皇后其人其事

唐贞顺皇后武氏(699-737年),又称武惠妃,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侄孙女,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其父为武则天侄子恒安王武攸止。因为武攸止早死的关系,其女自小养在宫中。李隆基即位后,对武氏相当宠爱。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唐玄宗李隆基废王皇后,封武氏为惠妃,宫中礼节等同皇后,武惠妃深得玄宗宠幸。玄宗意欲立其为皇后,但李姓皇室及众大臣恐其成为武则天第二,故极力反对,终未成果。其子寿王李瑁,就是赫赫有名的杨玉环的前夫。武惠妃为了让儿子寿王李瑁继承王位,用尽心机、不择手段、排斥异己,却始终未能如愿。武氏争夺皇后位不成,其子李瑁又未能继承大统,郁郁寡欢,积郁成疾,很早就死去了。武惠妃是玄宗恩宠的第一个女人,念及旧情,追谥为“贞顺皇后”,据文献记载埋葬在“敬陵”,但具置在哪里,一直没有找到。

令在世时集宠幸于一身的武惠妃没有想到的是,她死后不久,玄宗竟将儿媳妇杨玉环占为己有,宠幸有加,公公和儿媳情意缠绵,演绎了一首绝唱千年之久的“长恨歌”。玄宗晚年沉湎于寻欢作乐和女色,重用杨家亲属,几乎将李氏江山断送掉。更为悲惨的是,一千多年后武惠妃的墓竟被一伙盗墓贼用炸药炸开,把安放棺木的石椁盗卖到异国他乡,她的生前身后,真应了那句人人皆知的“红颜薄命”。遥想当年,武惠妃贵为“皇后”,显赫一时,名震天下,而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其人其事由于墓中的石椁被盗而再次名扬海内外。

震动高层的盗墓大案

进入新世纪以来,西安及其周边地区盗掘古墓、倒卖、走私文物的犯罪活动十分猖獗。2006年初,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亲自批示,要求陕西省委、省政府严厉打击文物犯罪活动,其中就点到西安市长安区大兆乡庞留村西侧一座唐代陵墓被盗。根据李长春和陕西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批示精神,陕西省公安厅、省文物局立即在全省组织开展打击文物犯罪的专项行动,对发生在庞留村古墓被盗案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1.05”特大盗掘、倒卖、走私文物案件领导小组和专案组。

经过一段时间侦查,专案组查明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一个以杨彬为首的犯罪团伙,先后纠集20多人,用炸药将庞留村的唐墓炸开盗掘。墓葬的规格让其震惊,尤其是墓葬内一套图案精美的彩绘巨型石椁和墓壁四周的壁画令其欣喜若狂,于是从各个角度对石椁拍照,存入硬盘内,以便走私倒卖。为了盗走巨型石椁和壁画,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该团伙先后6次进入墓葬,采取分解打包方式,将重量达26吨多的石椁拆分成31块,一块块装箱伪装偷偷运出。盗得石椁后,该团伙分批将石椁偷运到广州,后又走私到香港,以100万美金的价格倒卖到美国。

在专案组的辛勤努力下,该案于2006年2月13日成功告破,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收缴文物一百余件,制式猎枪一支,雷管二百余枚,导火索近二十米以及大量的盗墓作案工具。经审讯,以杨彬为首的文物犯罪团伙长期以来在西安、咸阳等地对一些古墓葬进行疯狂盗掘,犯罪活动十分猖獗,庞留村古墓只是盗掘的其中一座。

案件破获后,办案人员和犯罪嫌疑人都不知道该古墓的墓主是谁,仅知道是一座唐代古墓。在陕西省文物工作者的努力下,经过实地勘察、查找各种文献资料、严谨鉴定,最终确定是唐贞顺皇后的陵墓。2007年底,杨彬等犯罪分子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一座隐秘千年之久的唐代皇后墓,在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下,露出了它的真容。(文/辛友)

被盗石椁回归故里

――采访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五大队大队长韩清龙

武惠妃石椁被盗案是如何侦破的?流失国外的武惠妃石椁又是如何被成功追索回国的?

据韩清龙介绍,警方是在2006年2月侦破一起普通文物案件时,抓获了正在盗墓的盗贼。在盗墓贼的住处缴获上百件文物和大量盗墓工具。经过抓获的盗墓贼供述,一个以杨彬为首的特大盗墓走私文物团伙浮出了水面。与普通的盗墓贼不同,以杨彬为首的盗墓团伙达到了专业化程度。他们组织严密,分工明确,装备精良,形成了盗墓、走私、贩卖一条龙,还在西安市建立了专门的文物修复厂。据悉,杨彬原为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影师,下岗后于上世纪90年代末走上了盗掘文物的犯罪道路。杨彬本人也痴迷文物,经常研读文物考古方面的书籍。警方在搜查杨彬住宅时,发现大量文物图文资料,他将这些资料都进行了档案化管理。一些关于壁画的揭取方法,文物色彩的保护资料,令专业人士也惊叹不已。在搜查杨彬的住处时发现了一个移动硬盘,硬盘内有大量在盗墓时拍摄的照片。警方根据照片中一个巨大的石椁和精美的壁画判断所盗之墓是一个高规格的墓葬。2006年7月,西安警方经过周密布控在深圳将企图经香港逃往美国的主犯杨彬抓获。陕西省文物局文物鉴定组通过杨彬拍摄的石椁照片以及对杨彬所盗古墓的现场勘查,参考历史文献记载,确定杨彬照片中拍摄的石椁真实存在,如果追回可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杨彬移动硬盘中的照片成为杨彬盗墓团伙的罪证,也成为警方侦破此案的关键线索和司法机关最终定案的重要依据。2007年底,以杨彬为首的犯罪团伙经过西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分别被处以死缓、无期和有期徒刑。但案件还没有真正结束,因为武惠妃墓中被盗的、已被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石椁还下落不明,不知所踪。

武惠妃石椁被盗案侦破后,主犯杨彬对于石椁是怎样运出西安、怎样走私出境以及落入何人之手,始终不肯交代。但警方一直没有放松寻找石椁下落的工作,通过国内外各种渠道寻找石椁。2009年9月,西安警方得到情报,杨彬盗走的石椁通过香港倒卖到美国一古董商人手上。一位香港人与这美国古董商熟悉。西安警方迅速与这位香港人取得了联系,这位香港人也表示愿意协助警方追索文物。经过这位香港人多次联系,美国古董商同意与西安警方在香港就石椁的归属问题谈判。

2009年11月28日,韩清龙、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程旭、文物征集处处长师小群等到香港同美国古董商委派的人迈克进行了首次谈判。谈判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并不顺利。美国古董商提出归还石椁条件,要我方补偿他的部分经济损失,因为他已经给杨彬支付了200万元人民币,同时要求不能对罪犯杨彬加重刑罚。后来又提出以捐赠形式归还石椁。对此,我方谈判人员予以坚决拒绝,重申该石椁被盗出境的性质,是追索不是捐赠,要求石椁必须无条件归还中国,否则将启动国际司法程序追索石椁。

第一次谈判之后,西安警方又多次与迈克通过电话、电子邮件进行沟通交涉,并邀请迈克到西安进行第二次谈判,警方和文物部门人员陪同迈克对被盗的敬陵进行了实地考察。敬陵被盗现场令迈克很震撼,迈克表示,他回国后将尽快说服美国古董商,促成石椁归还中国。

2010年3月4日,西安警方收到了美国古董商同意将该石椁无条件归还中方的邮件。石椁于3月7日从美国装箱运往中国,4月17日运抵广州港,4月30日,被盗石椁平安运抵西安。至此,流失美国近五年的珍贵文物终于回归中国,追索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韩清龙说,“我方谈判人员之所以态度坚决,要求美国古董商无条件归还石椁,是有充分的法律依据的。美国古董商最终无条件归还石椁于理于法都是最明智的选择。”据了解1995年国际统一私法协会通过的《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规定,被盗文物应该无条件归还被盗国,追索期是75年,中美两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2009年1月15日中美双方还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对旧石器时代到唐末的归类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实施进口限制的谅解备忘录》,按照《备忘录》的规定,杨彬一伙盗卖给美国古董商的唐代石椁进入美国是非法的。美国古董商非法购买石椁已经明显触犯中美双方的《备忘录》,中方完全可以通过国际司法途径追索。

当记者问到作为直接参与办案和文物追索的他对此次成功追索回武惠妃石椁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时,韩清龙感慨地对记者说,美国一直在国际上处于强势地位,能够最终使美国古董商无条件归还石椁并承担了部分运费,一方面是法律的震慑,我方准备工作做得好,证据充分,追索力度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司法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日益增强。以前我国流失国外的文物大多通过外交途径或从拍卖会上购回,像这样通过公安机关无偿追索回如此高等级文物还是首次,为我国今后追索非法流失海外文物提供了很好的样板。(文/石晓)

抢救发掘古墓 揭开千年谜团

――走访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处处长师小群

2006年2月13日,唐贞顺皇后石椁被盗案告破,随后警方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石椁的追索上,由于犯罪团伙主犯杨彬拒不坦白,致使当时石椁的追索陷入僵局。为了使已盗古墓免遭更大的破坏,陕西省文物部门对唐代古墓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埋藏贞顺皇后石椁的墓葬究竟是何种情形,又如何确定它就是敬陵呢?这是大家高度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采访了曾经参与对唐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处处长师小群。

2008年9月,经陕西文物局同意,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长安区文物局联合组队,对庞留村西侧被盗的唐代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埋葬石椁的古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兆乡庞留村西侧,地面现存覆斗形夯土墓冢。该墓坐北朝南,墓上有巨大的封土,南北长53米,东西长56米,高19米。当考古队来到这座墓葬时,墓室前的甬道上已被挖开一个约2.5米宽的盗洞,工作人员系着绳子进入墓室,墓室里一片狼藉,散落着盗墓者扔下的矿泉水瓶和撬杠等盗墓工具。该墓墓葬形制为斜坡甬道,长18.5米,宽2.45米,有7个天井,天井井口为长方形,墓道北端至第七个天井长35米,从第三过洞开始为砖券甬道。劫后余存的墓道、甬道和墓室均有壁画,共揭取了68平方米,还发现了犯罪分子盗取石椁时遗留下被破坏石椁的一角。在甬道的顶端,由蓝彩红彩绘画出五彩祥云和仙鹤,墓室东壁为一幅大型全景壁画,绘有大型帐幕、步障、乐舞、郊游的场景,气势宏大,题材前所未见。西壁为一组六扇屏风,左侧三幅涂有红色边框,右侧三幅则没有,其上绘有山水,山水画使用墨笔勾勒,施水墨及淡青绿色,部分残损,其余较完整,十分罕见。南壁分为两部分,西侧原有一幅昆仑奴牵牛图,现在已完全残损,旁边另有两位红衣男装仕女图,保存较好,已被盗墓者揭取,东侧已完全残损,从残留痕迹看应为人物。北壁亦分为两部分,左侧为一男装仕女,身穿青衫,头戴幞头,拱手而立,右侧画下方残损较甚,上方残存六组高杆杂技图,人物姿态各异,亦为首次发现。

当记者问及是否发掘有葬具、随葬器等文物时,师小群表情严肃、语气沉重地说:“除了我们从陵墓中揭取的68平方米的壁画和犯罪分子盗取石椁时遗留下被破坏石椁的一角,以及一些彩绘骑马俑残片、莲花纹瓦当、唇口筒瓦、唇口纹瓦、“西坊”铭板瓦、彩绘胡人俑俑头、彩绘仕女俑头外,文物基本上已被盗一空!”他又说:“这座唐代古墓在唐代可能被盗过,原因有二:第一,《新唐书》卷六“本纪”第六有载:‘宝应元年(762年)建寅月甲申,追册靖德太子琮为皇帝,妃窦氏为皇后。乙酉,葬王公妃主遇害者。丙戌,盗发敬陵、惠陵。’第二,在陵墓开口以南一百米左右,距地下大概七八十公分处,我们发现了一堆碑石碎片,经过清洗之后,看到有两块上面有字,一块上面的字为‘宫’字,另有一块看不清,只看到字的上半部是个‘竹’字头,而地面的封土未动。从这两点说明在唐代这座墓葬可能就被盗过。”

2009年5月,对古墓的抢救性发掘工作结束。这次历时九个多月的抢救性发掘,虽然没有出土特别有价值的文物,但却揭开了困惑史学家们上千年的谜团――贞顺皇后敬陵的所在地。由于武惠妃死时年仅38岁,那时唐玄宗李隆基还没有修建陵墓,因此她被埋葬于长安城北,距离唐玄宗的泰陵有一百多公里。师小群说,在《全唐文》《唐大诏令集》中有把贞顺皇后葬于敬陵的记载,但对于敬陵的位置却没有提及。此次发掘出土的“洎”、“贞顺”、“于兴”、“辞诀”、“明”等哀册残块,与文献中“贞顺皇后哀册文”中的文字相吻合。其中“贞顺”字样的哀册残块(哀册是颂扬帝王、后妃生前功德的韵文,多刻写于玉、石、木、竹之上),“贞”字非常完整,“顺”字只有上边部分,但仍能清晰地辨别出它是一个“顺”字。通过这些表明该墓就是贞顺皇后的陵墓。考古发掘期间,村民还主动送给考古队驻地一盒青石墓志铭,志文:“亡宫柳……陪瘗于敬陵宠”。这个意外的收获,也成为确认该墓为敬陵的证据之一。再加上文献记载、墓葬形制等证据,专家们确定这座被盗的大墓正是湮没千年的唐明皇贞顺皇后敬陵,墓主人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同时也验证了陕西省司法鉴定小组2007年认定杨彬一伙所盗古墓就是敬陵的鉴定结论是完全正确的。(文/魏佩)

大墓的爱与哀愁

――访陕西省文物局文物鉴定组负责人呼林贵先生

一处无名陵冢因一起盗墓案的告破而身份大白。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兆乡庞留村这处墓葬的主人竟是赫赫有名的大唐贞顺皇后――武惠妃。

2010年4月30日,流失美国五年之久的贞顺皇后敬陵被盗石椁成功运抵西安,业界轰动。我刊记者专程走访了主持鉴定工作的陕西省文物局文物鉴定组负责人呼林贵先生。提及事件始末,呼先生依然感慨连连。

2007年1月,负责办案的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二处五大队正式委托陕西省文物局文物鉴定组对犯罪分子拍摄的这些盗掘古墓的照片进行鉴定。未见实物,仅以照片资料作为鉴定依据,在呼先生的从业经历中尚属首次。这种“不合常规”的工作模式对于鉴定专家们来说与其说是一次棘手的挑战,不如说背负着一种因高度关注度而带来的巨大压力,更重要的是所鉴定文物的定级直接关系到对犯罪嫌疑人的量罪定刑。毕竟,这是一起事关重大的被盗案,从中央密电成立专案组到海外成功追回,牵动着多少人的目光和期待。

经过艰辛的努力,鉴定组依据犯罪嫌疑人所拍摄的照片以及后来文物部门的勘察资料,多次到现场比对,证明了照片中所盗掘的就是庞留村古墓,并且确定了其中石椁的真实性及其价值。

石椁运抵西安后,由于没有任何完整资料,文物修复人员只能根据石椁构件的形状、大小和雕刻的图案,并按比例缩小来进行模拟组装,再参考犯罪分子拍摄的照片,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后才组装完成。

2010年5月21日,呼林贵先生和鉴定小组的其他成员一起去看实物,他们对这一天期盼已久。虽然早在2007年已经得出鉴定结论,但当年鉴定结论的逻辑性、严密性以及它的准确性,都需要看到实物后才能尘埃落定。在路上,呼林贵先生一言不发,心情十分复杂,有期盼,有忐忑,有紧张,抑或其他诸多的感受,若不是亲历此次事件的人恐怕是难以理解的。来到石椁面前,他来不及欣赏这件石椁上精美绝伦的壁画,甚至也顾不上对它的赞美和惊叹,而是急于为当年依据照片及其他文献资料做出的鉴定结论,在这件实物的身上找到验证。在经过查看并一一验证后,心情才轻松下来,当年的鉴定结论和眼前的石椁完全吻合,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面前的石椁,令他十分震撼。不论高度还是宽度,这件石椁都是目前所知唐代石椁中最大的,也是彩绘色彩保存最完好的,所反映的内容也最为丰富,对研究唐代的建筑、绘画、陵墓制度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石椁原位于墓室西南部,为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庑殿顶形石椁,其上遍布浮雕、线刻等多种装饰图案,彩绘保存完好,为以往发掘所罕见。在石椁正面,为模拟的门窗、浮雕的花卉,并且以蓝、绿、红等颜色装饰。背、侧面为线刻彩绘的折枝花卉。在石椁内部,椁板上为线刻彩绘的贵妇、仕女像,两人一组,姿态各异,面部等处使用白色粉底,墨线勾勒,并使用红色妆点嘴唇、额头。石椁顶部,则模拟雕刻成庑殿顶的形状,有屋脊和瓦楞,内部涂以青绿色彩绘,有云气、仙鹤等图案。其余如廊柱等处,整体均刻有减地、线刻缠枝花卉,其间还装饰有乐伎、凤凰等图案。

石椁纹饰造型优美、刀法流畅、运笔爽利。石椁上存留的彩绘云、鹤等纹饰,与墓室甬道顶部云鹤纹饰在结构、用笔方面十分相似。

在我们表示想了解鉴定过程中一些印象深刻的细节时,呼先生首先提到了在鉴定中起关键作用的一张照片。这是一张犯罪分子拍摄的石椁上的仕女图,仕女图的背景恰恰显露出了墓室墙壁上的壁画,它们之间形成空间上的印证关系,经过比对,和实际完全相符。这在当时来说,对证明石椁的真实存在以及证明犯罪分子所盗墓葬就是庞留村唐墓,无疑是重大的突破。呼先生还提到,犯罪嫌疑人在拉走石椁时,少拉走了石椁上的一个角,这仿佛就是天意,在后来的考古发掘中找到了这个角,石椁追回后经印证也完全吻合。

敬陵在历史文献中早有记载,但一直没有找到具置,却因杨彬为首的盗墓团伙的光顾,以这样特殊的方式,一层层浮出水面。假设这次的发现不是因为盗墓案,而是正常的考古发掘,从文物保护的角度看,意义可能非同一般。盗墓给文物带来的毁灭性破坏是不可挽救的。当谈及此问题时,呼先生也难掩愤怒与遗憾。犯罪分子专业化的盗掘,对田野文物造成极大的破坏,也对更多的地下文物形成着巨大的威胁,而这些都意味文物保护工作的严峻性和长期性。

该座规模宏大的唐代墓葬在文物部门对其进行考古勘察时,已被盗掘一空,墓室墙壁上的11幅壁画(附表及位置图),其中3幅被毁灭性破坏,3幅被部分破坏,另外5幅被盗。从残留的壁画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它们画工优美,许多题材在以往甚为少见,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比如墓室北壁杂技图下方已完全残损,所示内容可与文献所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百戏盛会相互印证,为首次发现;墓室南壁昆仑奴牵牛图,反映了盛唐时期中国与南亚、非洲的交往情况,为证史的重要物证,非常罕见。

采访结束了,我们和呼先生一样内心复杂。贞顺皇后敬陵的发现与抢救以这样一件“盗墓”的不光彩事件贯穿,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与无奈。保护者与盗墓者的对立,文化责任与一已私欲的较量,都给人们留下很多的思考。大墓从田野的荒草中走近,却已是满目疮痍,人们在为重大考古发现惊喜的同时,更多的却是无法弥补和挽回的伤痛。

保护与合理发掘是文物考古界永远的课题,但地下的文物却是不可再生甚至逐渐消亡的资源。盛世兴藏的大环境大背景给利欲熏心的盗墓分子添加了更多的驱动力,同时,也给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及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验。(文/唐陌楚)

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篇4

阳光下,浩浩荡荡的狩猎队伍疾驰在山中,正追逐一只身受箭伤的狼,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奔逃的狼向路遇的东郭先生求救,被救之后却露出了它的狰狞面目。一位路过的农夫设计将恶狼除掉了。这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名叫《中山狼传》。

在弱肉强食的时代,千乘之国――中山曾与强邻燕、赵、魏、齐等大国抗衡,称王于太行山下。然而除了文学作品中恶名远扬的“中山狼”,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对它却仅有只言片语的记载,岁月的流逝为它蒙上了一层层厚重的面纱,以至被后人称之为“神秘的王国”。

太行山下的秘密

自石家庄向西北行30公里,在平山县三汲乡西陵山南面2公里的高地上,耸立着两座金字塔形的高大土丘。相传:唐朝天寿太子辞京到此出家,后来皇帝派两位丞相来查访太子。丞相见到太子后请他回京,太子不愿而舍身跳崖。丞相在无法复命的情形下,也随同太子殉身。据说附近名叫访驾庄的村子是丞相访见太子的地方;东陵山最高处的“望京楼”,是太子遥望京城的地方。

伤感的故事,随着岁月流逝。但传说毕竟不是真相,厚厚的黄土下究竟深埋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1973年寒冷的冬季,一个惊人的考古发现震惊世人――被岁月精心掩埋的千古秘密终于真相大白。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共发掘了包括两座王墓在内的几十座战国时期的墓葬,调查、清理了灵寿城址,出土文物数以万计。墓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百项重大发现之一。

令人叹为观止的大量精品,镌刻在器物上的铭文,为史籍湮没已久的中山国提供了真实的资料,引领我们走进那段遥远的历史,探访那个勇武豪侠、钟鸣鼎食的国家……

化为灰烬的国王之冢

墓上的封土像山一样高大,广植的树木如森林般茂密,屋宇似宫殿般壮观。中山国王墓经过两千多年风雨的侵蚀,还有南北长101米,东西宽90米,高达16米的土丘。

发掘工作从墓丘开始。20世纪使用的铁铲、铁锹、铁镐、双轮或独轮推车等工具,同出土的修墓工具相比较似乎并无太大的进步。依靠人力来移走这些墓丘封土,是一个枯燥而漫长的过程,考古工作队不得不雇用上百名附近的村民来完成这项工作。他们依次清理了耕土层、乱夯土层、乱瓦层和夯土台面。将封土和填土清理掉后,巨大的墓室呈现出来。墓室平面呈“中”字形,分椁室、东库、西库、东北库四部分,并有南北双向墓道。墓室南面有一个平台,这里有两座车马坑、一座杂殉坑、一座葬船坑。墓室的东北和西北部还有6位陪葬者的坟墓。

深8.2米的椁室平面呈“亚”字形,最外一层为积石,具有鲜虞少数民族特色的积石墓。积石用的石料大小、形状不一,其中还有未曾加工的大河光石。这些杂乱的石料明显产地不一,应该是国王由各地征集而来。使用这些杂乱而笨重的石料在深坑中向上垒砌是很困难的事,其间还填以容易滚动的卵石,这就更增加了砌筑的难度,说明当时构筑墓室的工匠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

每壁积石有里外两层,四角用相互交错叠压。积石四周厚1.5至1.87米,上面与椁室口平齐。用这种方式来封闭四周和顶部是为了防盗,然而在入葬后不久便有了盗墓者的光顾,他们将盗洞一直打到椁室的北壁东段上部,将珍宝洗掠殆尽,并引发了一场大火,无情的火焰几乎将这里的一切都化为灰烬。

考古学家依据留下的蛛丝马迹大致推测其中的结构:积石之内是积炭层,此内是用宽厚各23厘米的方柏木垒起的厚约1.36米的题凑(这是战国时期王、侯所用的棺椁制度,且因地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厚度,按当时的尺制题凑壁厚王约六尺、侯为三尺),题凑室内正中放置木椁。椁内有五层木棺,最外两层为梓木棺;第三层为椴木棺,这是国君或具有相当地位的人才能使用的;最里面的第四、五层棺,是只有国王才能使用的。在这里显赫的王权、丰富的葬品,差不多都灰飞烟灭,面对这巨大的坑穴、无言的黄土,让人生出无尽的沧桑感慨......

陪葬坑的惊喜发现

失望的考古队员将发掘的目光转向了陪葬坑。在这里,一次一次喜悦的发现,一次一次意外的收获,给了他们付出艰辛后的最好回报。

在战国时代的大墓中,设库室者极为罕见,这也是库室幸免被盗的原因吧。东库位于墓室内的东侧,主要随葬青铜生活用具。由腐朽的痕迹来看,随葬品当时是放在木制的大椁箱中,椁箱使用的木板厚度在12至13.7厘米之间,内外均涂上黑漆,椁箱盖板上还铺有苇席。在顶部还有一层圆形盖木来封闭库室。西库位于墓室内西侧的南半部,随葬有礼乐器、玉石器和陶器。它的结构形式与东库相同,椁箱长5.5米、宽4.4米、高2.5米。东北库在墓室东侧的北部,这里的大椁箱在黑地上还绘有红白两色云雷纹、蟠虺纹。清理完毕未发现任何随葬遗物,究竟是原放之物已腐朽成泥还是根本未放任何物件呢?这些留给了人们一个永远也无法解开的谜。

外藏坑在整个墓地的南部,包括两个车马坑、一个杂殉坑和一个葬船坑。两个车马坑和一个杂殉坑共葬有车10辆、马30匹、颈带金银项圈的猎狗骨架2副,同时出土的还有兵器、便于拆装的帐篷构件等,由此来看还是一位喜爱田猎的君王。

葬船坑中一共有三小一大四条船,船上用于伎乐演奏的编钟、石磬、鼓等一应俱全,这是当时中原地区绝无仅有的将船用来随葬的现象。《吕氏春秋先识》载:“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倚,固无休息,康乐歌谣好悲……”民风如此,似乎国君也未能免俗,即使行船水上,也不忘歌舞相随。

灿烂的青铜文化

按照常理,最好的东西应该离主人最近,盗墓者在椁室中掠走的,应是整个墓中的精华,真难以想象:那部分精华会是什么样子呢?从出土的大量青铜器来看,中山国能吸取多方长处发展自己的文化。中山国的匠师们掌握了高度的青铜工艺技术。其青铜器不仅具有战国时期青铜器的一般特点,更兼具北方民族善于刻画动物形象以及用器便于流动携带的特点。

升鼎最高使用数是9件,只有王才有资格使用。古代不同等级使用鼎的数目和鼎内所盛的食物都有严格规定,中山王也不例外,在他的陵墓中同样出土了9件升鼎,它们按顺序排列,依次缩小。从外形和铜质来看,这9件鼎系临时拼凑合成而非同时铸成,这在同时期其他诸侯国是少有的现象。

九鼎中最大的首鼎重达60公斤,这是中国目前所发现最大的战国时期铜铁合铸器物。它的最珍贵之处在于鼎壁上刻的77行共469字,这是迄今发现的战国时期铭文字数最多的铜器,刻有已佚失的中山国和战国时期的有关史料。

九鼎的使用,反映出中山国已经接受并施行中原周朝的礼制。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中山国已跻身强国之列同周围的大国一起称王。但中山国的九鼎又与华夏诸国不同:九鼎形制成份不一,并非同时制成原配的一套,说明身为国君的,对于反映和维护其统治地位的礼制执行得并非十分严格。再根据鼎中残剩的腐朽肉泥分析,鼎内盛放的肉食与史书记载应放的食物有出入,没有最重要的牛肉而是史书不曾记载的马肉和狗肉。按礼书记载,升鼎仅用于陈设牲肉,并不用于烹煮,可是王九鼎中的首鼎却有烟炱和灶口痕。这些都有悖于中原礼制,说明中山国在发展进程中仍保留有游牧民族的痕迹,并没有严格遵循中原礼制。尤其是升鼎内放置马肉和狗肉,更直接地反映出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

千年古酒犹飘香

“酒,中山王喝的御酒!”一件青铜圆壶内盛的液体散发出浓郁的酒香。

哗然间,又有了一个惊世发现。见识过无数稀世珍品的考古人员,此时也禁不住发出阵阵惊叹:“谁敢尝一尝,看看是什么味。”

盛在扁壶中的酒液大约剩下七八成,重6.7公斤,呈浅翡翠绿色,清澈透明。另一种只剩半壶的酒为墨绿色,重3公斤。

中山国的酒自古就享有盛誉,西晋左思在《魏都赋》中赞叹:“醇酎中山,沉湎千日。”许多同酒有关的历史记载或神话传说都少不了与中山发生联系。

古代传说“有酒千日醉”,在许多名酒之乡都有流传。《搜神记》写道:古代有个叫狄希的中山人,善造千日酒,饮了他的酒,能使人醉千日。一个名叫刘玄石的酒徒,慕名求酒,狄希便给了他一杯酒。玄石一饮而尽回家后醉死过去。三年后,狄希和玄石的家人挖坟破棺,果然见玄石醒来。故事虽夸张,却反映出古代中山酒确实有着很高的声誉。

东汉郑玄在《周礼.酒正》注中说:“清酒,今中山冬酿接夏而成。”清酒是古代酒中佳品。汉代的中山清酒需要半年时间才能酿成,说明中山酒对于酿造的季节和时间要求严格,所以其酒味醇厚,酒性浓烈。

墓内大量酒器中,未倾倒脱盖或器体未曾破裂的酒器里都有液体保存。经过科学鉴定和有关记载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酒都是用粮食酿造的。只是尽管密封得很好,但毕竟已深埋地下二千三百余年,酒精已经挥发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万分之零点五。另外还含有乙醇、脂肪、醣等17种成分。

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它美丽的颜色,是被铜锈染成的呢还是本来就有呢?化验时发现,酒中含有铜、铅、锡、银、镁、铝、锰等多种金属离子,这些都可能是酒呈绿色的原因。但是装有水的密封铜壶中,液体却不是绿色的,如果酒的绿色是金属离子造成的,那对水是否也应该同样有效呢?由于至今尚无科学论断,姑且就把绿色看成是当时的本色似乎更富于浪漫色彩。

墓中所出的古酒,不仅是中国考古发掘中第一次发现的实物酒,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次发现这样古老的实物酒。它不仅为研究中国酿酒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并与盛酒器相结合,也为研究当时的用酒制度提供了宝贵材料。墓中藏酒,虽然经过两千多年,仍能散发出浓郁的醇香之气,足以说明当时造酒业之发达和制酒技术之高超。由此可以想见,中山人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酿造技术,并使之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千年古酒证明了有关中山人造酒的神话传说绝非偶然形成。

陶制礼器

压划纹磨光黑陶,是专为殉葬特制的明器(也称鬼器,是古代专为死者随葬而用陶、铜、石、木等材料制作的器物)。它们的造型非常典雅端庄,纹饰匀称流畅,做工精细考究,在我国古陶中极为少见。

胎质是灰褐色的灰陶。陶土较细,但烧制火候较低,胎质松软。器物轮旋痕十分明显,而且器上所需大小形状一致的附件,如盖钮、器耳、器足等,则用模制;表现动物形象的部分,如飞鸟、鸭首等,为雕琢成形。一件器物的主体和附件分别制成,再黏合一起构成一个完整器物。

这批黑陶虽表面光亮如漆,灰褐色的陶体是用了什么神奇的方法才变成眼前这样既黑又亮、纹饰多姿的外表呢?

奥秘就在于一个很费陶工时间与精力的工序之中。光亮的表面是当陶坯半干时,陶工用硬度较大而光滑的器具反复压磨而成。花纹是用硬度大、尖细而光滑的器具在湿涩的胎面压磨、将图案花纹压成光亮的暗纹而成。所以在磨光和压划纹处至今用手轻轻仔细抚摸和观察仍可发现均有压沟痕迹。然后,把陶坯入窑烧制,将要烧成时再采用浓烟薰染的特殊工艺,最终,有花纹的部位又黑又亮,花纹下的底子却黑而不亮,形成一种典雅娴静的特殊艺术效果。

黑陶鼎的造型仿铜鼎式样。鼎盖花纹规矩细致;第一层为云纹、菱形纹内填波折纹组成的纹饰;第二三层为光亮带和压划的内填波折纹的三角纹,显得规矩而整齐。鼎腹中心装饰着一周六组变形兽纹。头部昂起,双目圆睁,长尾上扬,四蹄腾空,似乎正在快速奔跑。兽纹用压划手法制成,以打磨光亮的黑线作为花纹轮廓,身体和尾巴上填以细细的波折纹。黑亮的兽纹衬托在黑涩的地面上,使这些活泼的小生灵显得神采飞扬。

眼前这些专为中山王死后制作的黑陶都如此精美,他活着时使用的器物又该华丽到什么程度呢?

眩目金玉

对于玉器极为钟爱,这一点我们从其陵墓出土物中就可以看出。墓中一共出土随葬玉器681件。还未包括棺椁内相当数量被盗走的和其世妇、嫔、妻、妾等陪葬墓出土的玉器。如此庞大的玉器数量,足见王对玉的珍爱程度与同期中原诸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极有兴味的是甚至连加工所剩的边角料、残器改制品也都放于墓内。墓中出土的玉器品种极为丰富,有专为安葬所制的,也有其生前长期收藏的,代表了当时玉器设计、琢制的最高水平。

龙形玉佩几乎占出土玉器的四分之一。玉匠的大胆创新和自由变形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观者。白狄族在王时主流已然华夏化,但在意识形态、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仍或多或少留有过去游牧民族的遗痕。体现在这批藏玉上,某些玉器造型、装饰风格都有别于中原华夏诸国。

墓中17件小巧精致的玉兽,均用墨玉琢制,体态相似,但由于玉色黑白相杂,又显出不同个性。身形似蛙,昂首蹲伏,一副随时准备跳跃而起的样子,此种小兽于其他战国墓中还未见到。

专为王死后葬尸所用的玉作中有189枚玉片,均单面抛光或雕琢纹样,因此应是镶贴于棺椁外起装饰作用的。这些玉片用和阗玉制成,形状各异,整体纹样十分简洁,注重布局的匀称,隐起的雕琢技法所产生的半浮雕效果,给人以呼之欲出的感觉,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气势非凡的艺术氛围。一种圆形玉片,用青玉琢制,其厚度仅仅0.2厘米。在稍稍凸起的正面,中心雕琢涡纹,周围为宽莲瓣纹。在薄如纸的玉片上琢刻如此细致工整的图案,中山工匠的高超制玉工艺由此可见一斑。

藏玉中,还有22件用毛笔蘸墨写有文字的玉器,技艺娴熟,具有很高的书法水平。文字虽然简单,但却是研究有关历史的重要材料。

玉人是用玉片雕成的,极具特色。最高4厘米,最矮仅2.5厘米的小玉人的用途又是什么呢?

考古资料表明,中山国在春秋时期还存在着人殉现象,且殉葬者多为婢、妾之属,到了战国时期殉人制度才逐渐废除,然而作为一种长期形成的丧葬观念不会一下子就彻底根除,因此出现了人殉的替代品,这些玉人当属此类,随同其它大量珍贵物品一起埋入墓地,充任着婢、妾、仆佣的角色,以便墓主人在幽冥中能继续过着呼奴唤婢、奢侈豪华的生活。

千古第一图

古人也有建筑设计图吗?如果有,他们的图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椁室的铜版兆域图给了我们答案。

这是一幅用正投影法制成的陵墓建筑平面规划设计图。重32.1公斤,因在墓中经火焚和压砸而破裂,有的地方已凹凸变形。正面用金银片条镶嵌实线构成图形,并附文字注明各部分名称、面积、间距和国王的诏命。文字和镶嵌图形的沟槽与铜版是同模铸成。如此巨大面积的铜版在当时条件下一次浇铸成功,单从技术角度考虑已绝非易事,再同时铸出文字并预留出嵌图的沟槽,就更增加了这项工程的难度。

兆域图最外两周图线上注文“中宫垣”、“内宫垣”,这是墓地的两道围墙。下方沿内宫垣处等距离用银片嵌出四座大小形状相同的宫室图线,自左至右依次是:诏宗宫、正奎宫、执帛宫和大将宫。这些名称对于今天的人来说陌生得有些不知所云,据学者考证,它们是陵园中主持祭祀礼仪、主管祭祀清洁、主管祭祀用物和看守陵墓官员所用的宫室。第三周线平面呈“凸”字形,以细银线构成,线上注文“丘次”,也就是王陵上面封土丘的底边线。

丘次图线之内是整幅图的核心部分,有5个以宽金线构成的正方图形,横向排列,分别为中山王、两位王后、两位夫人的堂位。国王的“诏命”大意是:国王命令相邦司马佣:关于修建墓地及埋葬丘封等各项具体标准已定,可以实施。如果按原定标准修建遇到问题时,可以从扩大方面考虑。按律令须退出墓地的人,若擅自到下葬的地方来者,将犯下不可赦免的死罪。对于不执行国王命令的人,其罪罚要连及子孙。图版中的一件与国王随葬,另一件送文书库府收藏。可知此兆域图是经过中山王亲自审定并随他一起入葬的一块,另一块由于中山十几年后的亡国而不知所终。

兆域图具有地图的特点,如宫垣形同一座小城的城墙,里面有不同建筑的名称、形状、面积、间距、及土丘的边界、高度、坡度等,并有明确的方向和准确的比例。该图在不同部分使用不同的图线来表示,如宫垣和宫室用银宽实线,墓丘底部用银细线,堂用金宽实线,门用“┫┣”符号等。各部分的大小和间距,则以文字标注和按比例缩小相结合的方法表示。透过上述表现手法,使图的内容更清晰、更准确。

中国在制图方面历史久远,但是由于各种图一般都是绘在木板或绢帛上,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腐化成灰而永远不能为人所知,其面貌也成了历史留给后人的一个谜。我们是幸运的,随着王兆域图铜版的出现,终于可以亲眼目睹2300多年前地图的真面目。同时也使我们了解到与经济上的巨大发展和文化思想上的百家争鸣相应,战国时期建筑业的辉煌。

中山猜想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中山土地狭小,人口众多,人民性情卞急、耿烈、刁悍少虑、勇武豪侠,多靠商业投机取利为生。男子相聚在一起游戏、娱乐,放荡冶游、悲歌慷慨,擅长做些精巧别致的东西。他们相貌英俊,相当一部分人从事歌舞杂戏谐谑的职业。这里的女子也有不同寻常的表现,她们一向以美貌闻名,擅长弹奏琴瑟,跳一种用足尖着地为特征而类似现代芭蕾的舞步,凡是富贵人家、各国君王的后宫,不论有多远,都能找到她们的身影。司马迁认为中山人之所以有这些独特的风尚,是因为有商纣王“淫地余民“的遗风。中山南部的沙丘正是商纣王大搞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昼夜淫乐的故地。《太公六韬》说当时相聚乐戏的共有三千余人,如此的场面和气氛,的确不能不对后世产生长远影响。直到汉代,这里依然是交通便利,商业繁荣,人们依然是“民淫好末,侈靡而不务本,田畴不修”。男女都喜爱装扮自己,富贵人家自不待言,就是“家无斗筲”的穷人也是“鸣琴在室”(见《盐铁谈.通有》),琴瑟之类的乐器普及率之高,是其他地区所望尘莫及的。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说中山是个艺术的民族,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那深沉悲壮的歌声、那婉约清丽的琴声、那婀娜多姿的舞步我们已无缘倾听和欣赏了。只有属于两千三百多年前那些精美绝伦的遗物还留在我们的视线中,不时地提醒着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曾经有个叫白狄的民族,建立了一个盛极一时的国家。

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篇5

午夜,行年在A城郊外的一片静得让人战栗的墓地中徘徊。四周林立着破碎的墓碑,在坟茔两侧差不多都矗立着些许高大的松柏,如同魔怪,张牙舞爪般的蠢蠢欲动。坟山上是死一般的沉寂,只有行年的沉重足音的跫然在干空气中荡漾。不过,这可吓不倒行年,他一贯热衷于探险活动,对鬼神一说也是不以为然,在他心中早已筑起科学的堡垒,百毒不侵。但偶尔几声从远方飘来的猫头鹰叫声着实能让人大起疙瘩,不得不打颤。黑暗弥漫在无垠的坟场上,仿佛要把行年吞噬,把他消散于这白骨盈盈处。眺望着远方村庄中昏暗的灯光,行年紧绷的神经才稍稍得以放松,这微弱的光明是行年能聊以的中流砥柱,只有这才把他与其他的孤魂野鬼在分不清界限的境地中隔离开来,成为一个茕茕孑立的人。

寒风凛冽,行年在伸手不见五指中悄然前行,有的地方甚至要匍匐而进。想着自己与铮铮白骨只隔了层薄如蝉衣的土层,行年坚强的心也不由自主地熔化在这黑色恐怖中,抽搐起来。昨日的皓月被乌云严严实实的抑制住,在崎岖的山路上依稀可辨几声猫叫。树叶抖动起来,????地嗫嚅着,犹如在宣读一条凶恶的神谕,而这让人无法抵挡的恐惧正是征兆。

虽然黑暗朦胧了行年的双眸,但不远处的一座似从天而降或拔地而起的坟茔却如火焰般扎眼,并且带有一股神秘的磁力,使行年身不由己地向向那不明地走去。不久,他便如神助般快速移到了墓前。行年伫立在它面前,打量着它,不能不说,这是鬼斧神工,这简直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三扇石门被安置于这城郭的前侧,布满了青苔,门框上雕龙刻凤,朱雀,玄武点缀其间,墙上深刻的凸槽很好的说明了它的岁数不下五个世纪,猎猎的狂风欲摇曳它,它却巍然不动,墙角的裂纹便是由此而来,也许还另有缘由。不能不承认,这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岁月的蹉跎带给了他许多难以磨灭的记忆。在这座墓前面,有两根铭柱,上面有些图案与文字,不过早已模糊不清了。行年只好试着像盲人一般认知它,用皮肤的触觉来解读它带给我们的信息。时间一分一秒地逝去,行年也在艰难地作业——这,上面的文字像是繁体字。不过,他早已料到了这一点,但他却无法借助任何工具,仅凭脑中现存的知识来破译这串“密码”。突然,行年感到有一种黏糊糊的稠浆粘到了他的手上,他隐约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借着支荧光笔上的紫外线,观察着这神秘的液体,不过,紫色只能被紫色物品反射,这使得难度陡然加大了,行年把这液体拿到鼻子前嗅嗅,似乎有些腥味。把所有的感知信息联系到一起,在行年的脑中浮出一个令人胆寒的字——血!“啊!这是血!”行年失声叫喊起来。不过,他很快又镇定下来,猜测这也许只是某只野生动物受伤后所留下的血迹。于是,理智又占据了上风,压垮了恐惧。他又大着胆子推开了其中的一扇门,跨步走了进去。里面的空气非常浑浊、潮湿,压抑的令人有些窒息。行年感到四肢僵冷,血液像被凝固住一般,行动似乎不如以前轻捷了,像是被下了诅咒。行年扶着墙往里走,忽然,他听到耳畔传来一阵翅膀扑腾的声音,听起来十分凌乱,似乎并非鸟类,而是像蝙蝠之类的生物。行年拿笔在殿梁上扫射,不经意间,他瞥到了一双巨大的爪子和一个猥琐的鼠头,这肯定了他的猜想,但巨大的爪子是怎么回事呢?“也许是一只大足鼠耳蝠。“行年尽可能的不往鬼怪的一方面想。再往里走,便是一个厅堂,中间俨然放着个石棺,棺盖似乎有几百斤重。刹那间,一片蓝盈盈的火光映入了行年的眼帘,还伴随着叩击声,又有些闪烁的红光,空气好像被某种力量束缚了,使得行年的呼吸愈加困难。他呆立在原地,一动不动,犹如被点了穴,愣了十几秒钟后,又有些类似于嗥鸣的不速之音塞入外耳道。行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大呼一声”救命“,便瘫痪在冰冷的石板上,继而又拔腿疾驰,横冲直撞,冲出了墓地,冲出了森林。不过,行年总觉得有一种目光羁绊着在自己前行的脚步。他回头一望,只看见一个黑影在那可怕的墓地旁飘忽不定。正巧那黑影一转头,与行年的目光不期而遇,行年似乎看到了美杜莎,再一次无法动弹,不过,本能却使他逃出生天。

回到家门前,行年只是一个劲地敲门、拍门,终于行馨来开门了,一看弟弟这狼狈相,便问:“你到哪儿去了?你知不知道,爸爸妈妈一整夜地坐卧不安?”行年怕那魅影尾随而至,便又冲进门,“喷”一声把门带上。待情绪稍稍安稳后,便道出了事情的始末。行馨又好气又好笑,嗔怪道:“你还是不是行年啊?算了,快跟我去见爸妈。”自然,行年挨了一顿臭骂。在床上,行年辗转反侧,惊动了上铺的行馨,行馨斥道:“还让不让人睡呀?真烦!”行年颤颤巍巍地回答道:“姐姐,你明天能否陪我去再探一次古墓?”行馨为了不产生黑眼圈,便敷衍着答应了。行年终于可以安然入睡了。别看行馨娇小,她可是省跆拳道冠军呢!一夜相安无事。

亢奋的神经把行年刺醒了,行年穿好衣服,看看上铺的行馨,她仍在恬睡。于是,行年摇醒了行馨,行馨蒙住头,抱怨道:“怎么了?”忽而回忆起了昨晚的承诺,便哀求道:“等会儿不行吗?”行年斩钉截铁地说:“不行。”行馨拗不过这个比她小一岁的弟弟,便十分不情愿地起来,便警告行年:“行馨穿衣,闲人免进。”行年忘了男女有别,一听这话,赶忙闪到了门外。在这阶段,他也没闲着,整理着包裹,严阵以待。行年还带了大蒜和胡椒粉。准备工作完毕后,行馨也好了,也背着个包裹帅气地走了出来。可行馨一看行年,便觉得他是小屁孩,叹了一口气,说道:“探险家,劳驾您开路吧。”行年也不忘恭维:“老姐出马,一个顶两,手到擒来,马到成功。”顺着记忆中的情形,他们迈上了那条直通向墓地的小径。

沿着迤逦蛇形的幽远小径,他们又来到了那片阴森的墓地。这次是白天来,心情舒缓很多。他们来到了那座宫殿前,这宫殿还是与周围的景物格格不入,投射出一种莫名的怪异。在铭柱上,血迹不翼而飞。这个发现让行年更为害怕。一夜间,血迹不可能毫无踪影。行馨又随着行年进入殿内,污浊的空气没有丝毫的改善,依旧一如既往的摧残着他们的嗅觉神经,又是一种窒息的沉郁。进入到最深处,石棺不变,鬼火难觅。行馨有种被捉弄的感觉,便头也不回的往回走,甩下一句话:“以后,这种事可千万别找我。”行年百口莫辩,如踏针毡,便也垂头丧气地结束了这次失败的冒险。

回到家后,行年歪在沙发上,无聊地涉猎着早已翻阅过的杂志。行馨则在房内闭门不出,准备做个深闺之媛。无奈,行年只好这样耗下去,但他可绝没有把墓地宫殿的事在记忆中束之高阁。他有着一颗无可比拟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创造与发现的源泉,在应试教育下,这种人是百年乃至千年不遇的。无法遏制的冲动让行年决定三探墓地,不把这扑朔迷离的事件弄清楚誓不罢休。

傍晚时分,行年便拿出顶户外帐篷。步履匆匆地出发了。小径上似乎多了许多突起的石砾,卡的他的脚痛苦不已。在离那豪华墓地约二百米处,行年扎下了帐篷,打开背包,准备大快朵颐一番,养精蓄锐,为三探墓地做好充分准备。日薄西山的余晖萦绕在他周围,灿烂的阳光诚然给了他勇气和信心。约莫是十一点的光景,行年探出了头,背起包囊,一钻便又来到了可怖的墓场。从地下微闻传来几声凄惨的哀吟,地面上的石头似乎要被这破土而出的力量掀翻。三三两两的地狱洪声不禁让行年有些头涔涔,他只有念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才能让自己的心不再颤抖,在参差不齐的松树旁,在叶隙间,隐约有绿光射出,直到心底,以一种威慑世人的力量让行年呆若木鸡地驻足良久。俄而,又在这沉寂中复苏,继续前进,周遭十分熟悉的环境又变得十分陌生,进而像初来乍到一般。行年的头皮有些发麻,不过最终还是抵达了目的地。他举起手电筒,一股强光不和谐地照到了铭柱上,上面有是殷红的血液。理智又被糜,麇集到了一旁,然行年深谙“世上无鬼”一说——即使失败了两次。行年不容自己多想,便摸进了墓室。室内烟气氤氲,令人口干舌燥,未几,一声清脆的响声从脚下传来,行年赶忙拿手电筒一照,原来是一段枯树枝,他赧然地摇摇头,暗笑自己的胆小如鼠。又来到了石棺前,?被鸷雒骱霭担?心昴檬值缤惨徽眨?夤砘鸨惚话?萜渲校?跬巡坏谩P心晷判拇笤觥5?驮谡馐保?恢?幽睦锎?匆徽蠖褰派??贝俣?植话病K?⌒囊硪淼靥搅艘谎郏?憧醇?艘煌非嗝驸惭赖墓质蓿?徊还?鞘莨轻揍镜睦瞎帧K?笞诺ㄗ游剩骸澳闶撬?俊蹦枪质薏挥铮?皇堑勺判心辏?馐顾?抻锲鹄础4笤家豢讨雍螅?心甑哪托牡搅思?蓿?阕急冈?贩祷亍R恢钡绞酉呔⊥罚?赝芬煌??枪质藁故堑勺潘??倘缫蛔鹚芟瘛5?绻?焉?羁闯墒蔷仓沟模??植皇撬芟衲兀扛?嗟纳?钪换岚盐颐且愿?玫厮芟褡颂?故咀约骸

劳累的行年回家后,一言不发。行馨也懒得理他。刚才的发现行年着实想宣诉,但一看行馨那耷拉的样子,便又把话咽了回去。第二天午后,行年孑然的出了门,他记得昨天去的路上有一舍草屋,仿佛有人住。他想去调查一下。因为是午后,行年的心情似乎特别好,蹦着跳着来到了那农舍前。他轻叩门扉,无人答应,于是他决定破门而入,呆在屋内等待主人的归来。十分钟过去了,三十分钟过去了,六十分钟过去了,一百二十分钟过去了……就在行年踱来踱去,欲出又止时,门被推开了。进来的是一位爷爷,同样瘦骨嶙峋的身板令人联想起那头怪兽。老人看到有人站在他家里,一惊,脸部略有些扭曲。待行年道明来意后,老人笑了,说:“这一切其实都是他策划的。”这回该轮到行年吃惊了,好久之后,他才拭去了惊讶。老人说他们世世代代都是守墓人,拿的是国家的钱就要尽力为国家做好事,这墓是朱元璋的第十六个皇子——朱权的墓。因解放初期盗贼肆虐,这又是穷乡僻壤,交通不便,于是他便想出了装神弄鬼的法子,别说,这法子虽然荒谬,但盗墓贼心虚,一吓就跑,屡试不爽。但行年看着老人空空的右袖,便问道:“爷爷,这是怎么回事?”老人摇摇空空如也的袖子,苦笑道:“我反正是个左撇子,倒也无妨。这手臂是在一次搏斗中没的。1975年的盛夏,晚上蚊子扰的我无法入睡,我便也懒得睡了,起来时发现一个黑影闪过,我便警觉地尾随他,准备故伎重演。可谁想被他发现了,手起刀落,这手臂便没了,但他不知道,这是座空墓,珍贵文物国家早就被挖掘了,陈列在国家博物馆里了。”行年不解:“既然墓已经空了,你为什么还要守护者它呢?”老人恬然一笑,说道:“怎么就不能守空墓呢?犹言我的名字:朱思源。饮水就要思源,国家让我守墓必定有它的道理。"

望着房屋内简单甚至于简陋的陈设,行年心潮起伏。也许老人并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但他管这叫责任。他守护的不仅是一片墓地,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一脉相传的生命基因,在贫苦的大山中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在繁弦急管的都市中这种资源却早已稀缺。如果人们能汲取些这种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那禹尧之世便也就不远了。

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篇6

关键词:沂南汉画像石墓;建筑设计;画像设计;设计思想;艺术史;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202文献标识码:A

沂南汉画像石墓是东汉晚期石室墓,因墓葬形制之整饬、建筑结构之合理、雕刻技法之多样、画像安排之连贯、画像数量之丰富,代表了汉代石构墓室的最高成就,是汉画像发展鼎盛时期的标志。因此,对沂南汉画像石墓的研究,是研究东汉建筑、绘画乃至思想、文化的一把钥匙。

沂南汉画像石墓曾经三度被发掘:清末发掘的具体情况已不可考;1947年,村民在挖土垫栏时发现墓顶,随后即将墓室填死;1954年,中央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指示华东文物工作队山东组组织力量发掘,完成了拓片制作和照片拍摄等工作。1954年,《文物参考资料》首先报道了沂南汉画像石墓的被发掘①;旋即,该刊又发表了华东文物工作队山东组的简要发掘报告②;1956年,正式的发掘报告成书出版③;1957年,孙作云发表专文介绍沂南汉画像石墓④。这些材料的发表与出版,在学术界引发了一场有关墓葬与画像的学术讨论。

首先是关于沂南汉画像石墓年代问题的讨论。由于沂南汉画像石墓多次被盗,墓中没有出土任何有纪年可考的实物,给墓葬的断代带来了难度。安志敏从墓室构造、画像内容、艺术演进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后说:“沂南石墓的年代,应当晚于汉而早于北魏” ⑤;李文信根据对画像中有关文物制度沿革的研究以及其它细节的比较,认为这座古墓的建造年代可能在西晋⑥;曾昭从墓室结构、画像内容、出土文物、艺术风格等角度,认为沂南画像石墓为东汉末年墓葬⑦。目前,学术界基本采纳了此墓为东汉末年墓葬的论断。

其次是有关画像题材与意义的讨论。孙作云认为,其画像反映了“汉人的升仙思想及与此相关的打鬼辟邪思想”,“升仙是目的,打鬼是手段”,对沂南汉画像石墓题材作出了与《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不同的考释⑧;曾昭随即应对,对一些具体问题分别表示了同意、反对或商榷⑨。再次是对画像中某些具体题材的考释,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沂南石刻画像中的七盘舞》⑩和《关于沂南汉画像》B11!4撕,对沂南汉画像石墓很少再有专文论述,其画像内容往往成为学者撰写他文时参照、引用的资料,如《武库和兰》B12!《大傩图名实辨》B135取R簿褪撬,迄今为止,对沂南汉画像石墓的研究尚处于田野考古学研究、区域研究和分期断代研究一类基础研究层面,没有上升到综合研究的层次。

美国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在对马王堆汉墓进行研究时认为,“帛画不再是一件独立的‘美术品’,而是整个墓葬的一部分”,日本学者土居淑子提出,画像石只是整个墓葬建筑艺术的重要构件B14!1疚恼是因着学者的启示,不囿于发掘报告的考释,而从沂南汉画像石墓墓室的空间尺度和布局设计,从建筑的结构和雕刻的技法,从画像的布局安排及其反映的文化风尚等多方面,抽丝剥茧,多角度展开分析,进行整体的、全面的研究,力求复原历史的真实语境。

一、沂南汉画像石墓的墓室结构设计

(一)空间尺度与墓室布局

1、按居处建筑缩微的空间尺度

沂南汉画像石墓为砖石混合型墓,墓室面积为88.2平方米,体积为326.34立方米,属于中型偏大墓葬。墓内南北长8.70米,东西宽7.55米。墓室由墓门、前室、东西前侧室、中室、东西中侧室、后室和一个东后侧室组成。主轴为南北向,南偏西9度。墓室全由石料构筑。墓门以外东、西两端砌挡土墙,高达墓顶;下砌铺地砖,形成甬道。甬道有斜坡,长1.45米,宽3.94米。甬道和挡土墙都用长方形小砖砌造(图1)。墓门高1.43米,宽2.60米,通过两旁及中间的三根支柱,将门分成比肩的两门。前室面阔两间,进深两间,长1.85米,宽2.84米,高2.80米。室中有八角擎天柱支撑。前室有东、西两侧室,东侧室长1.43米,宽1.51米,高2.45米;西侧室长1.48米,宽1.84米,高2.46米。中室面阔两间,进深两间,长2.36米,宽3.81米,高3.12米。中室南墙中大门与墓门一样,以支柱分为比肩的两门,室中亦有八角擎天柱支撑。东侧室长1.875米,宽1.55米,高2.38米;西侧室长2.34米,宽1.50米,高2.56米。后室面阔两间,进深一间,长3.14米,斗矸制湮东、西两间,东室宽1.035米,西室宽1.025米,高1.87米,同样用支柱分出比肩的两门,后室有东侧室。不同的是,该室不是从后室进入,而是从中室的东侧室向北进入。侧室长3.40米,宽0.94米,高1.48米;侧室偏北有隔墙,后有厕台。后室与五间侧室均比前室、中室高出一个台面,即0.29米(图2)。

墓室建筑是居处建筑的缩微。沂南汉画像石墓墓室比居处建筑尺寸偏小,却又与居处建筑一样,按需要安排各室大小高低:前室为门厅,面积最小;中室为宴饮欢娱的厅堂,面积最大;后室为男女主人停放棺木之所,设计如长方形卧室;五间侧室或为仓库,或设厕所,与后室都是墓主私所,为确保“私密性”,高出前室、中室一个台面。

2、与居处建筑相同的墓室布局

沂南汉画像石墓有前、中、后三个主室,前、中两室又各附有东、西侧室,沿中轴线向两边展开,布局规整,对称的布局是对居处建筑的模仿。中室比前室面积略大,侧室的面积不全一致,加上单列的东后侧室,布局于整饬中见变化。

古代墓葬建筑多模仿居处建筑,所谓“筮宅,冢人营之”(《仪礼•卷十二•士丧礼》)。周代,“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堂’之两旁曰‘夹室’,‘室’之两旁乃谓之‘房’。‘房’不在‘堂’两旁也”(《释名•卷三•释宫室》),“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说文解字•房》)。汉代建筑上承周制。沂南汉画像石墓的前室、中室应为“堂”,作用分别相当于门厅和厅堂。后室才是“正室”,作用相当于主人卧室。前侧室、中侧室共4室都为“夹室”。山东临沂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墓内的石刻题记中,正是把前室称之为“堂”,侧室称之为“夹室”B15!

沂南汉画像石墓各墓室并无榜题,给研究各墓室作用带来一定难度。不妨以相近时期墓葬中墓室榜题为参照。河南南阳唐河县冯孺久画像石墓南夹室东柱刻有“郁平大尹冯君孺久车库”字样B16,与冯孺久墓室布局相近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南夹室内放置了六辆马车和十七匹马,确为车马之库B17!7肴婢媚贡奔惺也⑽薨裉,刘胜墓北夹室放有大量炊馔用具和粮食酒肉,应为庖厨之所。由此看来,汉代墓葬左右夹室一为“车马库”,一为“庖厨所”。沂南汉画像石墓西夹室相当于冯孺久墓的南夹室,为车马库;沂南汉画像石墓东夹室相当于冯孺久墓的北夹室,为庖厨所。值得注意的是,沂南汉画像石墓中室南壁横额西段画像刻画的正是与车马库相关的“出行图”;而横额东段画像刻画的也正是与庖厨所相关的“庖厨图”。这不是巧合,而是汉代阴、阳宅建筑共同遵循的布局规律。

沂南汉画像石墓共有4间夹室,其作用又分别如何呢?甘肃嘉峪关三号墓夹室4间各有榜题,分别是“牛马圈”、“车庑”、“炊内”、“臧(藏)内”B18,4间夹室,把2间夹室的功能细化了,仍然围绕“行”、“食”两方面功能。东夹室的前侧室应放牛马,中侧室应放车具;西夹室的前侧室应为厨房,中侧室应为食品库。

汉墓中有厕所者不在少,且大都位于正室附近,沂南汉画像石墓也是如此。厕所被安排在东“房”,从西夹室的中侧室进入。卫生习惯的进步、放置位置的合理进一步证明了:墓室建筑布局是居处建筑布局的模仿。

(二)建筑结构与雕刻技法

1、巧妙精密的建筑结构

沂南汉画像石墓除甬道为砖砌外,其余为纯石结构。280块大小参差的石料,雕刻成墙壁、屋顶、支柱、斗淼,再依次进行安装。所有石块都严丝合缝。后室东、西两间宽度误差仅0.01米,前室东、西侧室高度误差也是0.01米。石室误差如此之小,可见沂南汉画像石墓勘量、凿石的精确程度和当时高超的建筑技术。

沂南汉画像石墓屋顶均为石条叠砌顶,即用石条自下而上,自大而小,叠砌而上,最后加盖一块方石,形成藻井。具体施工方法又有不同:一种是抹角结构,下端方形四边的中点紧接着上端方形的四角,如前室与前室的东、西夹室采用此类结构(图3)。抹角法构筑屋顶,可以用较短的石材得到较长的跨度,克服了建筑选材受材料长度的局限。另一种是用石条叠涩,大小方石呈阶梯状,层层向上挑出,每级的转角交接处,都有上下左右、互相衔接的榫头,丝丝入扣,紧密结实,沂南汉画像石墓其余各室屋顶均用此类结构(图4)。

沂南汉画像石墓前、中、后三室都有支柱。八角擎天柱只在石室汉墓中发现。只有用大块的石料雕成直立的柱身,再在其上加伸斗,才能负荷石制栋梁与屋顶的重量。砖砌、土砌都不足以荷此巨重。

沂南汉画像石墓前室的八角擎天柱,柱身与栌斗为一块石料雕刻而成。栌斗为一斗两升,有砑傲礁錾⒍贰硇伪舛宽,不能承受屋顶之重,工匠便在两个散斗之间加了一根蜀柱,分担了淼某兄(图5)。中室八角擎天柱,工匠们采取了与前室完全不同的设计方法:斗砣匀皇且欢妨缴,两散斗间的距离却缩短了,甚至减去中间的蜀柱。这样的柱与斗,绝无可能再承担如此重荷。于是,工匠在斗淼牧脚约由狭礁龅构业陌肷砹,作为用来承重的“怼钡难映,既弥补了斗碇短,又使建筑装饰富于变化(图6)。后室直接用斗矸治东西两室,斗碜龇ㄓ胫惺乙恢,因屋顶较低,工匠便略去了柱、础,只用反转的栌斗兼代栌斗、柱、础的功能,结构厚实有力(图7)。

以上可见,沂南汉画像石墓每一块石料的雕刻和安装,都经过巧妙的设计和精密的加工,充分体现了建筑技法的进步和力学结构的合理。

沂南汉画像石墓不仅在墓室布局上模仿居处建筑,在建筑结构上,对居处木构建筑也多有参照。抹角结构的屋顶类似居处木构建筑中的“四角攒尖顶”形式;石条叠涩的覆斗形屋顶又类似居处木构建筑的“J顶”形式。柱下的覆盆式柱础、柱上的一斗二升式斗,都是居处木构建筑常见的建筑构件,沂南汉画像石墓代表了中国石构建筑的最高成就。

2、变化丰富的雕刻技法

沂南汉画像石墓雕刻技法大致可分为五种:a、深剔地平面线刻:物像以外剔地1厘米,物像细部用深浅不一的线刻显出立体感,见于墓门与前室八角擎天柱;b、浅剔地平面线刻:物像以外剔地极浅,物像细部用阴线刻表现,见于墓室四壁;c、平面阴线刻:石面光滑,见于柱础、拱及画像石边饰;d、高浮雕:将物像以外剔地成平面,物像高高凸起,细部层次起伏明显,有强烈的立体感,见于各室藻井中心的植物纹;e、透雕:在高浮雕基础上,进一步将物像的某些部位刻透镂空,见于中室、后室八角擎天柱斗砼缘陌肷砹。

雕刻技法的不同并非无谓的安排,恰恰见出设计的巧思。墓门与前室八角擎天柱采用深剔地平面线刻,视觉效果显著;墓室四壁采用浅剔地平面线刻,保持了室内墙壁平面的完整,服从整体建筑的需要;柱础、斗砑氨呤蔚炔课徊淮τ谑泳踅沟,便采用相对简单的平面阴线刻;而叠砌屋顶之上的藻井装饰,只有高浮雕才能起凸明显,不显单薄;出于功能和装饰的需要,各室要通透而不显沉闷,斗砼缘陌肷砹制作选择了透雕。沂南汉画像石墓的雕刻繁杂而又熟练,画面整饬而又活泼,汉画像石丰富的雕刻技法,是中国石刻从平面走向立体的关捩。

沂南汉画像石墓发掘伊始,石材表面还留有彩绘B19!2握哲妓君祠堂石柱上“取石南山,更逾二年,这(迄)今完工。使师操[(义)、山阳瑕丘荣保、画师高平代盛、邵强生等十余人,(价)钱二万五千”的刻铭B20,对比其它还留有彩绘的汉画像石墓,可知汉画像石的制作是先由“画师”在打制好的石面上勾出底稿,再由石工刻镂,最后施加彩绘而成。因此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画像石脱胎于第宅建筑的壁画装饰。

二、沂南汉画像石墓画像设计

(一)连环相扣的画像布局

沂南汉画像石墓中,画像主要分布于墓门、前室、中室与后室,侧室并无画像,计画像石42块、画像面积442.27平方米。根据石块分割,可以分为73幅画像。这73幅画像,看似独立成章,其实彼此关联。根据其分布位置,大体可以分为四组:

墓门。横额刻《胡汉征战》,支柱刻《神怪》。沂南汉画像石墓在发掘前,墓顶封土较高,当地老百姓称之为“将军冢”。有研究者根据这一线索,再联系墓门横额胡汉征战的题材,认为墓主是一位将军,画像主题是记其生前战功。其实不然,汉画像石上常见胡汉征战题材B21,而墓门支柱刻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等神怪,在汉画像石中也屡见不鲜。因此,墓门题材是汉画像石设计程式化的表现。

前室。进入墓门,首先看到的是前室北壁横额的《大傩图》。将以驱鬼逐疫为主题的大傩图设计在门厅最显眼处,自然有护佑墓主平安的用意。除《大傩图》外,东、南、西各壁横额彼此连贯,与南壁正中共同组成《上计图》:前室南壁横额正中是官署,其下――南壁正中是兵兰和执盾门吏,可见,前室南壁是官署大门的特写。南壁横额的东、西两边,各与东、西两壁横额相连,画面也是官署类建筑。三壁横额上,税驾的马车、卷起的文书、封检的计箧、偕行的“计偕”、端坐的主簿、跪拜的计吏,浩浩荡荡,这是墓主生前重大经历的记录。

中室。四壁横额《出行图》和《庖厨宴飨》、《乐舞百戏图》,似连环画长卷,一气呵成(图8)。从北壁横额东段始至东壁横额止,情节层层推进:北壁横额东段刻轺车、辎车、大车三辆,并骑吏、伍伯,是墓主出行殿后的队伍;往前,从北壁横额的西段到西壁横额,是墓主出行的大队车马,前有斧车开道,从斧车起,第九辆车为墓主的幡车,车系四维,前有伍伯四人、骑吏两人作为导从,从车骑的出行规格,可印证墓主品秩为二千石。南壁横额西段,车马前列已经到了一处传舍,有官员迎接等候,南壁中段表现的,正是在传舍中备马和喂马的细节。再往前,从南壁横额东段到东壁横额,分别是《庖厨宴飨》、《乐舞百戏》,与《出行图》有内在的关联:传舍的官吏迎接到墓主之后,按制供以饮食,宴饮欢娱。沂南汉画像石墓中室四壁横额,用叙事性的笔调表现了墓主生前生活的完整场景。

图8

后室。这里是墓主夫妇安放棺木之所,画像内容设计得富有生活气息。西间刻画兵兰、仆人送馔备马,为男主人专用;东间刻画梳妆用具、侍女捧奁,为女主人专用。

沂南汉画像石墓画像用细腻的叙事语言、连贯的叙事风格,完整清晰地表现出墓主生前的生活。

(二)楚、儒杂糅的文化风尚

沂南在战国时先属鲁国,后又被楚国吞并。因此,沂南文化可以说是楚巫、鲁儒两种文化的结合。

1、奇谲瑰丽的楚风

楚人信鬼崇巫。《楚辞•天问》描绘了一个缤纷绚丽的神仙世界,例如问楚人的传说祖先彭祖:“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囱长?”彭铿即彭祖。《天问》是“屈原放逐,彷徨山泽,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谲,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懑”(《楚辞章句•楚辞卷二•天问第三》)的作品。由此可见,楚“先王之庙”中绘有彭祖的画像。沂南汉画像石墓中室八角擎天柱中部也绘有彭祖像,并且是至今遗留的唯一的彭祖像B22!V患彭祖举掌布道,念念有词,年高德劭,其下有一仙人,两臂两腿密布毛羽,正向上攀援(图9)。

图9人、神的相处之道是娱飨和卜筮,人神的中介便是巫了。除了邀约众神,巫觋的任务还有打鬼辟邪。傩鬼逐疫就是其中的一种。举行傩鬼仪式的首领叫“方相氏”,“季冬之月,……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十二兽皆有毛角……以逐恶鬼于禁中。夜漏上水,朝臣会……黄门令奏曰:‘E子备,请逐疫。’于是中黄门倡,E子和,曰:‘甲作食凶,^胃食虎,雄伯食魅,腾简食不祥,揽诸食咎,伯奇食梦,强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随食观,错断食巨,穷奇、腾根共食蛊。凡使十二神追恶凶,赫女躯,拉女干,节解女肉,抽女肺肠。女不急去,后者为粮!’因作方相与十二兽舞”(《后汉书•志五•礼仪志•大傩》)。湖北随县的战国楚墓曾侯乙墓,墓主内棺两侧就绘有头戴兽面具、手持双戈戟的十二兽形象。

沂南汉画像石墓前室北壁正中,刻有一个头戴面具、身蒙兽皮、顶弓箭、执兵器的“怪物”(图10)。文献记载,“蚩尤……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太平御览•卷七九•皇帝轩辕氏》),此图中怪物,当是蚩尤无疑。汉人又以蚩尤为“方相氏”,“于是蚩尤秉铖,奋鬣被般。禁御不若,以知神奸。螭魅魍魉,莫能蓬旃!”([东汉]张衡《西京赋》)可见,沂南汉画像石墓描绘的执五兵、戴假面、蒙熊皮的怪物,正是汉人大傩的首领――方相氏。

前室北壁横额雕刻了方相氏带领的十二兽逐凶恶的情景。这十二兽虽蒙兽皮,戴面具,却作人追捕恶魔之状。其中一兽为虎头衔蛇,这个怪兽就是“强梁”,又作“强良”,“有神衔蛇、操蛇,其状虎首、人身、四蹄、长肘,名日强良”(《山海经•大荒北经》)。十二兽中,又穿插了许多恶煞。上、下两幅画合而观之,既是一幅《大傩图》的原貌,也使我们弄清了这些奇禽异兽的真正含义。沂南出土气势恢宏、情节完整的《大傩图》,足见楚风对其浸淫之深。

2、深人人心的礼教

发轫于邹鲁地区的儒家学说,其核心是“礼”。沂南汉画像石墓画像构图的匀称规整、气势的浑厚凝重、人物仪态的谦恭严肃,莫不与儒家礼教有内在联系。

儒家对人伦道德的规范,使圣贤、忠臣、孝子、烈女成为汉代画像频繁表现的对象。所谓“上纪开辟,遂古之初……下及三后,H妃乱主;忠臣孝子,烈士贞女。贤愚成败,靡不载叙;恶以诫世,善以示后”([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沂南汉画像石墓中室南壁西段上层的《卫姬辞笄图》正是这种正统思想的表现(图11)。画幅左刻齐桓戴山形冠,颔下飘须,身佩长剑,右手向前略为伸出,似乎想请卫姬起身;卫姬则匍匐于地,头上发束已经散开;卫姬身后立一待女,手中捧一方箧,箧内盛着两根笄。三人均有榜题,分别为“齐桓公”、“卫姬”、“御者”。B23R誓虾夯像石墓中其它诸如尧舜禅让、周公辅成王、狗咬赵盾等题材,无不体现了儒家重名教的礼乐思想。

沂南汉画像石墓前室的《上计图》、中室的《出行图》、《宴飨图》,都不惜长卷、极尽渲染地刻画。中室横额气势恢宏的《出行图》,房屋是静止的,迎候的人屏气敛息,在恭敬地等候,似乎连空气都凝止了。接着出现的却是热闹喧嚣的对比场面:马在奔跑,车轮在滚动,马蹄“得得”的声响和着木车“轧轧”前行的声音,马头上双缨飘动,人在马背或车厢中摇晃。最后,全画的主要人物出现了。他安闲地坐在车中,前面的铺垫抬高了墓主的身价。层层铺垫,正是儒家重名思想的真实写照。大面积的铺排,内容复杂,却能处理得既布满全幅,又互相联系,毫不紊乱;既突出了由礼教衍生的入世性,又花团锦簇,不显孤立。

三、沂南汉画像石墓的生成条件

(一)石材丰富――自然条件

沂南位于山东省中南部沂蒙低山丘陵区。丘陵,当地称“崮”,所谓“沂蒙七十二崮”。这些“崮”都由变质岩、石灰岩和砂岩组成,它们正是建造汉画像石墓的良好材质。距沂南汉画像石墓仅数里之遥的县崮山和界湖山为石灰岩石山,其石灰岩石质与沂南汉画像石墓中所用石料质地完全一致。历史上,沂南北寨村建筑多为石制,当地人也长期以采石为副业。

(二)农茂、工盛、商兴――经济条件

山东早在春秋,就“美金以铸剑戟”,“恶金以铸锄”(《国语•卷六•齐语》),春秋晚期有造铁工匠4000人,汉武帝时,全国有铁官48处,山东就占12处(《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山东人还因冶铁而成巨富,“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至巨万”(《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冶铁业促进了工、农业的变革和进步。土木建筑中,木工的祖师鲁班即鲁国人,规、矩、墨绳、悬陀、水平器都在鲁国得到广泛的使用。两汉时的山东,盐业生产也具规模。汉武帝全国设盐官38处,山东有10多处(《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手工业方面,“鲁缟”轻薄柔软,兖州漆器名扬天下。两汉的山东,占尽了农茂、工盛的先机,商业自然兴盛,“宛、周、齐、鲁商遍天下”([西汉]桓宽《盐铁论•卷一•力耕第二》),甚至有人“荣乐过于封君,势力侔于守令”(《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列传》)。

(三)艺术手段的丰富和技术手段的进步

在汉画像石墓产生之前,中国的建筑、绘画、雕刻艺术已有了较为长足的发展。沂南所属的山东,绘画、雕刻艺术更为发达。紧邻沂南的临沂金雀山西汉墓出土帛画,绘画技法相当熟练,足以表明此地两汉不少画工。秦始皇立石,以山东境内为最多,可见早在秦代,山东工匠就已经掌握了熟练的刻石技术。两汉时,石匠甚至还外出揽活。北京出土的幽州秦君石墓阙残件上,刻有“永元十七年(105年)四月,令改元元兴元年。其十月,鲁工石巨宜造”。郭沫若先生认为:“我们应该把石巨宜肯定为公元一、二世纪之交的名雕刻家”B24!R誓虾夯像石墓产生在东汉晚期,其中有一位位“鲁工”的技术积淀。

中国古代最早的炼钢工艺是用块炼铁(生铁)作原料,经过锻打渗碳,制成块炼钢。西汉中期,发明了“百炼钢”工艺。百炼钢经反复加热、折叠、锻打后,组织致密,成份均匀,杂质减少,但这一时期,百炼钢的原料还是块炼钢,而块炼钢产量低,冶炼效率差。为了突破这种限制,工匠发明了炒钢――把生铁炒成熟铁,再经过渗碳、锻打成钢。炒钢制品制作便捷,性能优越B25!5搅硕汉,人们便用炒钢作原料,反复加热、折叠、锻打成百炼钢。用炒钢锻打成百炼钢后制造出来的工具、武器,质量精纯,性能良好。应用这种技术,可以制造出不同用途的的工具,如凿、錾、镌、斧、锯、撬、锛、锤、削、挫、钎等,工具的刃口部或头部,再采用淬火、冷锻的方法进行处理B26!:夯像石墓从石料的开采到画像石的雕刻,都离不开钢铁工具。越来越成熟的钢铁冶炼技术,是画像石艺术成熟的技术保证。

综上所述,沂南石材丰富的自然地理条件,农茂、工盛、商兴的经济基础,日趋丰富的艺术手段、以炒钢为原料的百炼钢技术的应用,为沂南汉画像石墓的建造提供了可能。

四、沂南汉画像石墓的生成背景

(一)庄园经济的历史背景

东汉政权的建立得益于豪强地主的支持,甚至可以说,东汉政权就是豪强地主政权。所以,东汉庄园经济迅速发展,“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列传》),以庄园为单位的地方割据势力急剧膨胀。沂南汉画像石墓前室与中室的“上计图”B27!“出行图”不惜长卷,正是庄园主现实生活的直接写照。

庄园经济的繁荣使家族式墓葬在东汉形成规模。20世纪90年代,沂南汉画像石墓的东南、正南、西南方向,共发现了5座砖石结构墓葬,距沂南汉画像石墓都不过百米。沂南汉画像石墓所在的北寨村地下,已知还分布着其它东汉墓葬,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墓葬群。沂南汉画像石墓也是北寨村东汉家族式墓葬的主要墓室。

(二)楚巫、鲁儒交接的地域背景

沂南位于今山东省中南部,北临沂水,西近曲阜。公元前255年,楚北伐灭鲁。直至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楚国都领有今山东南部包括沂南等地。沂水县北至今保留着一段齐长城,依稀标志出楚国当年的北界。公元前278年,楚国兵败于郢,先后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寿春(今安徽寿县)。从此,楚国的重心由江汉转向江淮并移至淮海,楚人也随之迁入淮海地区。人们心目中的楚人,不再仅仅是、甚至不再是江汉人,而指向淮海人氏。“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亡秦者皆为淮海人氏,如沛县(今江苏徐州)人刘邦、下相(今江苏宿迁)人项羽。而且,迁入淮海地区的楚人似乎不愿意回归江汉故土,被尊为义帝的楚怀王定都于淮海的彭城(今江苏徐州),自封为西楚霸王的项羽也定都于彭城。所以,汉初刘邦分封诸侯,很自然地将淮海分属于楚国,楚国故地江汉反而划为中央直属的南郡。从汉高祖至汉文帝统治的50多年时间里,沂南一直属于西汉楚国的东海郡。迁徒到沂南(属淮海)的大批楚人,也必然将楚文化带到沂南。沂南所在的淮海地区,既是楚巫文化的消失点,又是汉儒文化的发祥地,形成楚汉文化的交接。同时,沂南在属楚以前属鲁,鲁儒的影响即使在鲁国灭亡之后也不会完全消失。

(三)孝道为先的厚葬风气

汉人谓死如生,作为丧葬和祭祀的场所――画像石墓,一方面要为死者提供灵魂的居所;另一方面,又通过祭祀垂范生者。汉人在其中体验着生与死的嬗变,加固着宗法社会的家族关系。汉代家国一体,忠孝相通,孝廉制度盛行,孝行厚葬受到褒彰,在“世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一•下》)风气的影响下,子孙倾其所有,也要为先人建造豪华墓室。

汉画像石墓的墓主多为富豪或品秩二千石以内的官吏B28!U庑┤松前经济地位优越,死后,朝廷又按规定给予赙赠,谓之“法赙”。根据对沂南汉画像石墓中《出行图》画像舆服的考证,可知沂南汉画像石墓墓主的品秩为二千石,“旧典,二千石卒官赙百万”(《后汉书•卷三十一•羊续传》)。此外,同僚及门生故吏也往往助钱送葬,出钱数随各人所愿,汉代墓碑如《曹全碑》、《张迁碑》等碑阴,刻录门生故吏在丧葬时所出钱数B29!2坏ト绱,汉时富贵人家有丧,乡里还会出力助丧。孝道为先的厚葬风气,给汉画像石墓的建造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

五、结论

总之,沂南汉画像石墓的墓室结构设计体现了与居处建筑相同的设计思想,其画像设计组成了一组组连贯的故事,将楚文化的包容性和儒文化的排他性、楚文化的驳杂性和儒文化的正统性、楚文化的夸张性和儒文化的规范融,是以神性为本的楚文化与以人性为本的儒文化的完美结合,是浪漫主义手法和现实主义手法结合的杰出作品。

同时,沂南汉画像石墓生成于地主庄园经济繁荣的历史背景之下,受楚巫、鲁儒交接的地域背景滋养,由孝道为先的厚葬风气所倡导,它的出现,是其历史、地域和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加上石材丰富的自然条件,农茂、工盛、商兴的经济基础,日趋成熟的艺术手段和以炒钢为原料的百炼钢技术的应用,为沂南汉画像石墓的建造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代表着时代艺术风貌的杰作就这样产生了。(责任编辑:郭妍琳)

① 黎忠文《山东沂南发现石刻彩绘汉墓》,《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5期。

② 华东文物工作队山东组《山东沂南汉画像石墓》,《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8期。

③ 曾昭、蒋宝庚、黎忠义合著,南京博物院、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合编)《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出版,1956年版。

④ 孙作云《汉代社会史料的宝库――沂南画像石墓发掘报告介绍》,《史学月刊》,1957年第7期。

⑤ 安志敏《论沂南画像石墓的年代问题》,《考古通讯》,1955年第2期。

⑥ 李文信《沂南画像石古墓年代的管见》,《考古通讯》,1957年第6期。

⑦ 曾昭《关于沂南画像石古墓年代的讨论》,《考古通讯》,1958年第5期。

⑧ 孙作云《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兼论汉人的主要迷信思想》,《考古通讯》,1957年第6期。

⑨ 曾昭《关于沂南画像石墓中画像的题材和意义――答孙作云先生》,《考古》,1959年第5期。

⑩ 王仲殊《沂南石刻画像中的七盘舞》,《考古》,1955年第2期。

B11 刘铭恕《关于沂南汉画像》,《考古通讯》,1955年第6期。

B12 杨泓《武库和兰》,《文物》,1982年第2期。

B13 孙景琛《大傩图名实辨》,《文物》,1982年第3期。

B14 土居淑子《古代中国的画像石•序》(译文),《汉画研究》,1991年创刊号。

B15 山东省博物馆等《山东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墓》,《考古》,1975年第2期。

B16 南阳地区文物队、南阳博物馆《唐河汉郁平大尹冯君孺人画像石墓》,《考古学报》,1980年第2期。

B17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满城汉墓发掘纪要》,《考古》,1972年第1期。

B18 嘉峪关市文物清理小组《嘉峪关汉画像砖墓》,《文物》,1972年第12期。

B19 黎忠文《山东沂南发现石刻彩绘汉墓》,《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5期。

B20 罗福颐《芗他君石祠堂题字解释》,《故宫博物院院刊》,1960年第2期。

B21!渡蕉汉画像石选集》中,选录胡汉征战的画像石多达十数块,如图55、102、181、205、225、226、253、313、472等。见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汉画像石选集》,齐鲁书社,1982年版。

B22 孙作云《楚辞〈天问〉与楚宗庙壁画》,《楚文化研究论文集》,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

B23 卫姬身后之人应为侍女,榜题写“御者”,似有误。

B24 郭沫若《“乌还哺母”石刻的补充考释》,《文物》,1965年第4期。

B25 李众《中国封建社会前期钢铁冶炼技术发展的探讨》,《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

B26 陈建立、韩汝玢《汉诸侯王陵出土铁器的比较》,《文物保护与科学》,2000年第1期。

B27 沂南汉画像石墓前室东、南、西各壁横额刻画,一直被称之为“祭祀图”,唯扬之水《沂南汉画像石墓所见汉故事考证》(《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6期,第26-40页)认为表现的是“上计”――即每年秋冬,各级官吏自下而上,递呈人口、土地、财政、教育、刑事、民事、盗贼、灾荒等各类表册。笔者采用了扬之水的观点。

B28 罗伟先《汉墓石刻画像与墓主身份等级研究》,《四川文物》,1992年第2期。

B29 蒋英炬《对汉画像石中儒家思想的批判》,《考古》,1975年第1期。

On the Design Culture of Yinan Portrayal Tombs of the Han Dynasty

ZHANG Shi

(Suzhou Art & Design Technology Institute, Suzhou, Jiangsu 215000)

Abstract:The present article does complete study on the Yinan portrayal tomb of the Han Dynasty in the aspects of tomb structure, space size, tomb layout, building structure, carving skill, portrayal layout and content, etc., and analyzes the formation condition for the tomb in the aspects of natural condition, economic basis, artistic approach, technical approach, etc. It points out that the Yinan portrayal tomb of the Han Dynasty are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Chu culture based on divinity and Confucian culture based on humanity; it is not only the masterpiece of the climax of portrayal stones, but also represents the highest achievement of the Han-Dynasty stone tombs.

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篇7

众所周知,陕西关中是西汉王朝的首都所在。西汉11座皇帝陵园分布在成阳塬上和西安市东郊,西汉王朝文武百官、皇亲国戚死后也陪葬在帝陵陵园及其附近。尽管西汉帝陵尚未发掘,但近50年来,在西汉的首都长安城遗址,帝陵礼制建筑遗址、皇家祭祀遗址、皇亲国戚等高级贵族墓及部分中下层贵族墓葬中却相继发现了不少玉器,有些是经过考古发掘出土的,有些则是基本建设工程中或群众生产生活取土中发现的。几十年来,在关中地区的东汉贵族墓葬中也相继发现了若干富有特色的玉器。

陕西出土汉代玉器的突出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种类齐全,包括礼器(即祭玉和瑞玉)、装饰器、日常实用玉器、陈设器(艺术品)、葬玉五大类。

第二,可分为帝王皇室用玉和贵族用玉两个等级层次。帝王皇室用玉,可以确认的有皇后之玺、玉仙人乘天马、圆雕玉鹰、圆雕玉熊、蹲姿玉辟邪、走姿玉辟邪、圆雕戴冠玉俑头。皇后之玺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汉代等级最高的玉玺。仙人乘天马玉雕是汉代帝王追求长生不老,企望羽化升仙思想的最生动的形象写照。带翼狮形走姿和蹲姿的玉辟邪是迄今为止具有明确出土时间和地点的玉辟邪。这些玉器首次以纯艺术的面貌出现,它们在造型上脱离了先秦玉器程式化的藩篱,均是新疆和田上等美玉所雕琢,造型生动,纹样丰富,工艺精湛,总体风格博大豪放,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极高,为汉代玉器的代表作。茂陵陵园出土的兽面形四神玉铺首是汉代帝王陵园建筑装饰品中的经典之作,兽面和四神形象有机结合,其形体之大、内涵之丰富、艺术水准之高也是绝无仅有的,其四神形象,可作为汉代玉器断代的标准器。汉长安城出土的王莽拟封禅泰山的“玉牒”,是考古发现的西汉至新莽时期帝王使用的唯一玉牒。汉代贵族用玉亦不乏精品,建章宫遗址出土的铁芯兽头玉带钩也是汉代玉带钩的代表作。成阳刘家沟出土的谷纹高浮雕螭虎凤纹玉剑首、西安北郊红旗厂汉墓出土的异形玉剑首,均是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汉长城遗址出土的碧玉猪形枕,是迄今所见最大的猪形枕。蒲城贾曲汉代遗址出土的圆雕玉牛,是汉代最大的俏色圆雕玉器。兴平大阜村出土的汉白玉圆雕卧猪,是迄今所见汉代最写实的玉猪。西安山门口出土的一对圆雕玉猪,尽管玉材非上等,但造型之生动,表现手法之绝妙,令人叹为观止。宝鸡东汉吕仁墓出土的玉辟邪器座,气魄之大,可与六朝陵墓前的大型石质辟邪相媲美。汉代贵族墓葬出土的10件玉s(she)形佩,极具特色。汉代s形佩多为龙、螭、凤等神话动物形象。西安皂河出土的龙凤s形佩,为汉代s形佩中的代表作。而窦氏墓出土的双猴s形佩,则是极富现实生活气息的作品。陈请士墓中出土的水晶印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水晶印。汉长安城武库遗址出土的汉代獬(xie)豸(zhi)玉佩,是研究汉代神兽的最珍贵的资料。宝鸡东汉吕仁墓和西安东汉墓均出土了雕刻“五铢”二字的玉冥钱,长安茅坡汉墓出土的狠(jia)豚玉佩,东郊窦氏墓出土的展翅玉凤鸟、猴纹变形龙纹熊纹玉环、戴冠男性玉舞人佩,以及西安大白杨汉墓出土的双鹰纹玉璧均是首次发现。西安枣园南岭汉墓出土的玉璧,是迄今所见汉代最大的琢纹玉璧。成阳龚家湾汉墓出土了汉代最大的琢纹玉圭。汉昭帝平陵出土的圭璧组合,对研究汉代祭祀礼仪制度具有很高的价值。西安井上村新莽时墓葬出土的两件鱼形玉握亦较罕见。

第三,陕西出土的玉器材质来源广泛,帝王用玉均是新疆和田玉。其他用玉,有来自西安附近的蓝田玉,如茂陵兽面四神玉铺首,吕仁墓大型玉辟邪器座,均用蓝田玉雕琢。还有少量的白玉与青海白玉极为相似,如着长裙立姿玉人佩。另外,水晶、玛瑙等材质仍在使用,有的是以石代玉,如长石岩、汉白石等。

第四,陕西出土的汉代帝王皇室使用的圆雕玉器,为汉代玉器中的代表作,出土的数量众多的祭祀用玉,是研究汉代祭祀礼仪最珍贵的实物资料。出土的贵族用玉,也都是研究汉代玉器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以下从陕西出土的数百件汉玉中择取较为典型的作品,与读者共同领略陕西汉玉的迷人风采。

(一)玺印

1,皇后之玺 边长2.8厘米,高2厘米。重33克,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1968年咸阳市北塬韩家湾狼家沟出土。羊脂白玉,滋润莹秀。玉质坚硬致密,纯净无瑕,无任何受沁现象。玺体为正方形,钮为高浮雕匍匐回首状之螭虎,其腹下对钻一系带穿孔。螭虎形象凶猛,体态矫健,四肢有力,眼球外凸,隆鼻方唇,张口露齿,双耳后耸,尾部藏于云纹之中,背部阴刻出一条较粗的随体摆动的“V”形脊线,6颗上齿也以阴线雕琢。玺台四侧面呈平齐的长方形,并琢出长方形阴线框,其内碾琢出4个互相颠倒并勾连的卷云纹,每个云纹均以双阴线与边框相连。阴线槽内尚残留有部分朱砂。玺面镌刻阴文篆书“皇后之玺”4字,字体结构严谨大方,笔画粗细均匀。此件玉玺玉质之精美,螭虎造型之生动,玺文字体之规整大气,雕琢技法之娴熟,都是罕见的。它是皇后身份的标志,属国宝级文物珍品(图1―1,14―2)。

2,雍k玉印 边长2厘米,高1,3厘米,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06年汉阳陵司马道北侧陪葬墓M84墓室西侧盗洞内出土。玉色极白,毫无瑕疵,玉质坚硬细腻,覆斗形钮,钮上对钻一穿,印面方正,其上镌刻阴文鸟虫篆书“雍k(yan)”二字,字体极具艺术性。此印属私印,雍k其人文献缺载(图2-1、2-2)。

3,陈请士水晶印 边长2厘米,高1.5厘米,现安博物院。1 99 1年西安市北郊范南村西汉中期墓M 170出土。白色水晶,纯净无瑕,透明。覆斗形钮,上有一穿,印面方正平整,碾琢阴文篆书“陈请士”3字,字体规整,笔画匀称,通体抛磨光亮。陈请士其人,文献未载,但从其墓葬规模较大、陪葬品丰富分析,他应是一个地位较高的贵族。此为私印,是仅见的一件汉代水晶印(图3-1、3-2)。

(二)玉牒(die) 残长13.8厘米,宽9.4厘米,厚0.94厘米,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1年西安市北郊汉长安城桂宫4号遗址出土。片状青石质,通体磨光,表面黑色,阴刻篆体,朱书。现存29字:“……万岁壹 纪……作民父母,清……退佞人奸轨,诛……延寿,长壮不老,累……封埴泰山,新室昌……”这是王莽为祈求政权稳固,拟封禅泰山制作的玉牒。按照历史文献记载,汉代使用玉牒始于汉武帝,但无出土实物。这件王莽玉牒是迄今所见唯一的一件汉代玉牒,其材质虽为青石质,但仍称之为玉牒(图4)。

(三)琢纹大玉圭 高15.3厘米,宽6.4厘米,厚0.8厘米,现藏成阳市博物馆。玉圭是汉代最常见的礼玉,多数光素无纹,少数是由琢有花纹的玉璧改制的。汉代玉圭最常见的用途是祭祀。此圭1 970年咸阳市渭城龚家湾村成阳地区机砖厂汉墓出土。青灰色,片状,尖首长方状,底部欠平齐,亦未抛光,一面琢有花纹,可以看出是由一件大型复合纹玉璧切割而成,另一面磨光,这件玉器正面外区是双身兽面纹,第二区内外缘均有一圈绚纹,其内有浮雕的谷纹,第三区纹饰尚难推断(图5)。

(四)玉璧 汉代玉璧功能多样,有些属于祭祀用玉,有些则是象征身份的瑞玉,有些是建筑装饰用玉,有些是人身装饰用玉,有些则为棺饰玉等。

1 双身兽面云纹玉璧 直径21厘米,孔径8厘米,厚0.5厘米,现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 997年西安市北郊枣园南岭西汉早期墓一号墓出土。青玉,表面呈淡肯色。玉璧形制规整,从璧两面内孔缘至外缘共琢有四圈同心圆阴线纹,在第一和第二丽条较粗的阴线圈内雕琢出桃形卷云纹72个,云纹排列整体有序,线条流畅;在第三、四圈较细的阴线内共雕琢出四大四小8个动物形象,大小动物面部互相对称,后肢互相交叠。大动物头上琢出一对向外伸展并向内回卷的大弯角,宽脸、长眼、大鼻,嘴巴省略掉,两前肢伸出,其爪部位于面部两侧,两后肢向左右延伸。小动物头上亦琢出一对朝外的尖弯角,面部较长,形似狐狸,以流畅的细阴线勾勒出面部轮廓和橄榄形眼,两前肢伸出,其尖爪紧紧贴干嘴巴两侧,后两肢向左右伸展与大动物的后两肢瓦相交叠。此玉璧构图布局和雕琢颇具特色,大小动物相间,并互相对称;大动物面部轮廓以粗线勾勒,小动物面部以细线勾勒,但它们的前肢皆以粗线勾勒,并加饰细阴线。此璧雕刻技法大小相间,粗细相配,加之光影反转使所表现的主题更加突出,层次分明,变幻无穷,富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玉璧玉质上乘,工艺精美,是墓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图6―1、6―2)。

2 双身兽面谷纹玉璧 直径43.2厘米,孔径11.5厘米,厚1.6厘米,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997年西安市北郊枣园南岭西汉早期墓一号墓出土。青玉,表面呈青褐、灰白及浅墨等不同色泽,温润古朴。玉璧出士时破碎为25块,分别位于墓主人胸部和背部。玉璧两面雕纹基本相同。在内孔缘至外周缘雕琢的两圈细线纹之间,共雕琢6组纹饰,依次为圆首尖钩纹、绚纹、谷纹、绚纹双身动物纹及所附的凤鸟纹、圆旨尖钩纹。内圈有圆首尖钩纹24个,外圈有圆首尖钩纹72个。减地浮雕出的谷纹共有344个,谷粒饱满。4组双身兽面纹上下左右互相对称,每组结构风格几乎完全一致。每组双身兽面纹左右两侧各附两只凤鸟纹。从雕琢技法观察,先是以砣具碾琢出双身兽面及凤鸟的基本轮廓,然后再加饰阴线,从而使所表现的兽面及凤鸟层次清晰,形象鲜明。兽面形似牛头,胡须和眉饰均翘起,威风凛凛,身体向左右两侧分开,末端延伸为向外的凤鸟纹。在兽鼻和额头上、兽双身以及凤鸟身冠上分别饰有双弧线、单弧线、网状线等纹饰,线条自然流畅。在玉璧侧面上镌刻篆书“六百六十一”5字,字迹细如发丝。此璧构思奇特,纹样结构复杂,布局合理,层次清晰,主题突出,形象鲜明,是罕见的古玉精品(图7)。

3 蒲纹玉璧 直径18.9厘米,孔径2.9厘米,厚0.9厘米,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1975年周至县城关镇东以看出是由一件大型复合纹玉璧切割而成,另一面磨光,这件玉器正面外区是双身兽面纹,第二区内外缘均有一圈绚纹,其内有浮雕的谷纹,第三区纹饰尚难推断(图5)。

(四)玉璧 汉代玉璧功能多样,有些属于祭祀用玉,有些则是象征身份的瑞玉,有些是建筑装饰用玉,有些是人身装饰用玉,有些则为棺饰玉等。

1 双身兽面云纹玉璧 直径21厘米,孔径8厘米,厚0.5厘米,现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 997年西安市北郊枣园南岭西汉早期墓一号墓出土。青玉,表面呈淡肯色。玉璧形制规整,从璧两面内孔缘至外缘共琢有四圈同心圆阴线纹,在第一和第二丽条较粗的阴线圈内雕琢出桃形卷云纹72个,云纹排列整体有序,线条流畅;在第三、四圈较细的阴线内共雕琢出四大四小8个动物形象,大小动物面部互相对称,后肢互相交叠。大动物头上琢出一对向外伸展并向内回卷的大弯角,宽脸、长眼、大鼻,嘴巴省略掉,两前肢伸出,其爪部位于面部两侧,两后肢向左右延伸。小动物头上亦琢出一对朝外的尖弯角,面部较长,形似狐狸,以流畅的细阴线勾勒出面部轮廓和橄榄形眼,两前肢伸出,其尖爪紧紧贴干嘴巴两侧,后两肢向左右伸展与大动物的后两肢瓦相交叠。此玉璧构图布局和雕琢颇具特色,大小动物相间,并互相对称;大动物面部轮廓以粗线勾勒,小动物面部以细线勾勒,但它们的前肢皆以粗线勾勒,并加饰细阴线。此璧雕刻技法大小相间,粗细相配,加之光影反转使所表现的主题更加突出,层次分明,变幻无穷,富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玉璧玉质上乘,工艺精美,是墓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图6―1、6―2)。

2 双身兽面谷纹玉璧 直径43.2厘米,孔径11.5厘米,厚1.6厘米,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997年西安市北郊枣园南岭西汉早期墓一号墓出土。青玉,表面呈青褐、灰白及浅墨等不同色泽,温润古朴。玉璧出士时破碎为25块,分别位于墓主人胸部和背部。玉璧两面雕纹基本相同。在内孔缘至外周缘雕琢的两圈细线纹之间,共雕琢6组纹饰,依次为圆首尖钩纹、绚纹、谷纹、绚纹双身动物纹及所附的凤鸟纹、圆旨尖钩纹。内圈有圆首尖钩纹24个,外圈有圆首尖钩纹72个。减地浮雕出的谷纹共有344个,谷粒饱满。4组双身兽面纹上下左右互相对称,每组结构风格几乎完全一致。每组双身兽面纹左右两侧各附两只凤鸟纹。从雕琢技法观察,先是以砣具碾琢出双身兽面及凤鸟的基本轮廓,然后再加饰阴线,从而使所表现的兽面及凤鸟层次清晰,形象鲜明。兽面形似牛头,胡须和眉饰均翘起,威风凛凛,身体向左右两侧分开,末端延伸为向外的凤鸟纹。在兽鼻和额头上、兽双身以及凤鸟身冠上分别饰有双弧线、单弧线、网状线等纹饰,线条自然流畅。在玉璧侧面上镌刻篆书“六百六十一”5字,字迹细如发丝。此璧构思奇特,纹样结构复杂,布局合理,层次清晰,主题突出,形象鲜明,是罕见的古玉精品(图7)。

3 蒲纹玉璧 直径18.9厘米,孔径2.9厘米,厚0.9厘米,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1975年周至县城关镇东汉墓出土。玉呈青黄色,有少量沁色。璧两面内外边缘 均磨低一层,壁面上均碾琢出整齐的蒲纹(图8)。

4,乳丁纹出廓双螭延年玉璧(残) 直径15.8厘米、厚0.7厘米,现藏成阳市博物馆。1976年成阳市周陵公社新庄村出土。玉呈青黄色,玉色纯净。此璧下半部残失,两面造型纹样基本相同,内孔缘和外廓缘凸出,璧面浮雕排列整齐的乳丁纹,乳丁纹有扎手感。出廓部分正中镂雕篆书“延年”二字,左右两侧各镂雕一只螭虎。螭虎头部近似梯形,头顶饰有长歧角,四肢前伸后蹬呈屈体行走状,尾部分叉且呈花枝状。螭虎面部、身躯、四肢、尾部均琢出弧线或短平行细线。左侧螭虎肩饰翅羽,“延年”2字表面亦琢出细阴线。此璧虽为残器,但构图严谨,螭虎造型生动,雕琢精致,线条流畅,仍不失为东汉玉器之精一品。此件玉璧原来可能是悬挂在主人的室内墙壁上,以吉祥用语祝福主人长命百岁(图9)。

(五)兽面形四神玉铺首 通高34.2厘米、宽35.6厘米、厚14.7厘米,重10.6千克,现减干茂陵博物馆。1975年兴平县南位公社常道村瓦渣沟汉武帝茂陵园内出线勾勒凤鸟轮廓,并以细线卷云纹和并排短阴线纹表现羽翼乃至绒毛等细部,线条流畅。两面造型纹样相同(图13)。

4,熊纹猴纹变形龙纹镂空玉环 直径8.8厘米,内径4.8厘米,厚0.3厘米,现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2 00 1年西安东郊西汉早期窦氏墓(A组)出土。玉呈青黄色,扁平体环状,内侧透雕二熊、二猴并与四条变形龙纹及云纹相连接。两面纹样相同。一猴作半蹲踞状,身向内侧,扭头外视,右臂上举,左臂垂于身后,屈膝后蹬,以细线勾勒出限、鼻、口等五官。另一只猴子为侧身蹲坐状,以尾支地,尾顶上翘,上肢举起似持一物,一肢屈前,以细线勾勒出眉、眼、鼻、口等五官。一熊呈正面蹲踞状,两前腿直立。另一只熊作翻斤斗状,前双腿支地,臀部碾琢出细线,以示上贴回卷的尾巴。此玉环造型别致,多种动物姿态各异,活灵活现。尤其是将神话动物龙与熊、猴融为一体,别开生面,既有神秘的氛围,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此玉环为组玉佩的一部分(图14-1、14-2)。

(七)兽头铁芯玉带钩(残) 长19.4厘米,现安博物院。1976年西安市西北郊六村堡西梁果村两汉建章宫遗址出土。青白玉,有部分铁锈沁色。它由钩头、钮和形状不尽相同的玉管穿铁芯所组成。前端的钩头上的兽呈回首状,双耳后耸,两只角后耸压在双耳上,兽颈部多处阴刻网纹,其线条纤细均匀,又十分流畅。兽头顶至颈部高浮雕一镂孔拱背之螭龙,作为兽头顶毛发。兽颈内钻孔,穿入铁芯。侧面亦钻细孔,以铁钉钉住。其后分别在铁芯中串以形状不完全相同的玉管,第一节光素无纹,两端各有一凸棱,第二节上共碾琢出11道凸弦纹。两端凸棱更粗,其上有两只圆雕的兔子,探头,长耳贴背,前腿微曲,后腿站直,臀部翘起。兔子前面为凸出的两层方形台面,在其后的柱状圆形钮的短粗管上亦雕出一道凸棱,凸棱上又雕出若干齿棱。钩钮后的玉管与前面的玉管基本相似。从其中露出的一段铁芯观察,玉带钩上还有部分玉管残失。此玉带钩结构复杂,又采用了圆雕、浮雕、线雕、钻孔以及镂空工艺,尤其是玉管上的凸弦纹,雕琢时须将玉管一周多次剔地研磨,才能雕琢出细窄锋利的凸弦纹。玉带钩出土于西汉建章宫遗址,当为武帝时期皇室达官显贵所拥有。但从造型观察,具有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的风格特征(图15)。

(八)玉环首刀 长7.8厘米,现藏陕两省考古研究院。2005年西安市北郊井上村新莽墓葬出土,青玉,玉色鲜润,玉质细腻。玉刀身直背厚,前端呈弧形,两面开刃。环首大致呈椭圆形。两面中部均起脊线,沿脊线向两面抹斜,抛磨光洁,工艺考究。玉刀无任何使用痕迹,应是礼仪性的器具,是汉代玉器中少见的精晶。

(九)玉具剑 汉代玉具剑是天子乃至百官身份的象征,玉具剑由玉剑首、玉剑镡、玉剑wei,玉剑探4个部分纲成。

1 螭虎凤鸟谷纹玉剑首 直径4.7厘米,厚0.8厘米,现藏咸阳市博物馆。1976年咸阳市渭城区窑店刘家沟汉墓出土。白玉,洁白滋润。圆饼状,外面高浮雕一爬行状螭虎,形象极为凶猛,前伸后蹬的四肢和扭曲回转的尾巴十分有力。螭虎身躯绕器身大半周。围绕顶面中心圆孔浮雕一盘旋而上的回首凤鸟,凤鸟长尾后拖并贴在螭虎身上。螭虎前身下有一较宽切割缝,器顶面底部阴刻有若干云纹。螭虎和凤鸟身上除浮雕之外,又碾琢粗细不一走向不同的阴线。玉剑首内面,中心钻一圆孔,围绕圆孔钻出一环形凹糟,底面的纹样以阴线圆圈将其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为网格纹和卷云纹组成的3个变形的凤鸟纹,外区为浮雕带芽的谷纹,外缘雕琢出边轮。此玉剑首玉质上乘,造型手法多样,融高浮雕、浅浮雕、透雕,阴线刻等多种技法于一体,形象生动,工艺高超,令人叹为观止。

2 高浮雕螭虎兽面纹玉剑镡(xin) 长5.5厘米,宽1.3厘米,高3厘米,现安市长安区博物馆。2000年原长安县郭杜镇邓店村西汉中期墓出上。白玉,玉质细腻,抛磨光亮,表面附有铁锈色。玉剑镡卡在铁剑身后端,一面已破裂。上端有凹字形口,下端出锋,中脊凸出,两侧斜收变薄,断面为菱形,中部钻有长方形圆角穿孔。一面高浮雕一曲体爬行状螭虎,螭虎背部阴刻“V”形脊线,四肢或伸或蹬,长尾回卷,形象生动。另一面以脊线为中心,阴线勾勒出一兽面,并以阴线卷云纹与周围阴线框相连,组成一略去嘴巴的兽面纹。

3,螭虎双凤熊纹玉剑wei 通长10.7厘米,宽4.2厘米,厚1.2厘米,銎孔长3,7厘米、宽0.5厘米,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 00 5年汉阳陵司马道北侧陪葬墓363号墓出土,青玉,正面形成了一层较为均匀的灰色包浆,并有少量玻璃光,背而尚能看清它为青玉。除正面一侧长边外有镂空透雕的双凤和螭虎头部外,其基本形状为长方形,两端有卷檐,下带光素无纹的长方形銎,孔内有拉丝痕迹。正面上端浮雕一只屈身回首张望的小熊,熊尾微翘,两前腿向左右伸展。正面主题图案为浮雕的蜿蜒行走状螭虎,螭虎头颈部穿过长边框,回首张望,从颈部至臀部阴刻一条脊线,尾部为扭丝纹回卷,腿部肌肉有力。螭虎头部上下各透雕一只凤鸟,下部凤鸟略大,回首卷体,拖一条造型夸张的长尾,凤鸟头上琢出卷冠,张口鸣叫,上部凤鸟回首卷翅,正面长方形框内还有纤细的阴刻底纹。玉剑wei 构思浪漫奇特,并融多种技法为一体来表现凤、熊、螭虎三种不同的动物形象,使其组成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是一件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玉雕珍品。

4,浅浮雕龙纹玉剑摞 最长7.5厘米、高4.2厘米、最厚1.6厘米,现安博物院。1 972年西安市南郊汉墓出土。青玉,玉质细腻坚硬,温润莹秀,表面有少量褐色斑纹。侧轮廓呈梯形,中部较厚,两侧斜收变薄,截面大致呈梭形。两面均阴刻一梯形压边线,其内采用阴线雕加压地隐起技法浮雕一形态夸张的龙 纹,龙头上有三角云纹状角。龙呈回首状,四肢有力,一条大腿侧转。龙尾一分为二,一条呈L形位于龙口之前。造型生动,表现手法夸张,线条刚劲流畅。上部正中钻一圆直孔,圆孔两侧钻有两斜孔,并与圆孔相通,以便将其安装固定在剑鞘末端。

(十)s(she)形佩 它是由商周以来射箭勾弦的s(俗称扳指)发展演变而来,是汉代极富特色的贵族用玉,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1,透雕龙凤纹s形佩 长6厘米,宽4.5厘米,厚0.4厘米,现减陕西历史博物馆。1952年西安西郊汉长安城西侧皂河出土。以新疆和田白玉雕琢,浩白无暇,温润莹秀。整体为椭圆形片状,正面中部为半弧形凹面,背面微凸,中部圆孔中镂空透雕一条腾空驾雾的游龙。佩上端为尖状凸起,佩两侧透雕出变体凤鸟纹。中部龙造型十分生动,龙首呈虎头形,龙头顶琢出一回卷长发,眉梢前端有上翘的弧形阴线,四肢或伸或蹬,尾部琢扭丝纹上翘回卷。从其扭丝纹雕琢考察,凹凸线应用十分成功。两侧变体凤鸟纹并不完全对称,两面细部纹样略有差异,正面圆孔上部为一条弧线,尖状凸饰中有一条阴线,龙体上饰有云纹,背面圆孔周边饰一阴线圆圈,并琢有若干条竖向短阴线,龙颈部又饰以花朵纹。此s形佩玉质上乘,构思巧妙,工艺精湛,纹饰流畅,属汉代玉襟巾的精品。

2,透雕双凤s形佩 高7.1厘米、宽4.4厘米、厚0.4厘米,现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1991年西安北郊范南村西汉中期陈请士墓出土。青玉,青黄色,有少量受沁灰白斑和褐色纹理。片状盾形,两面造型略有不同。中心钻一圆孔,正面圆孔下呈弧形凹面,其上阴刻云气纹,两侧和顶部均镂空,其图案为变形且不完全对称的鸟兽纹,表面又随形琢出阴线云纹。背面中孔上下基本上处在一个平面,唯下端略向内收。该佩周边图案抽象,似螭非螭,似凤非凤,它是西汉中期襟形佩中的代表作。

3,透雕螭虎s形佩 长10.2厘米,宽6.3厘米,孔短径1.8厘米,孔长径4.7厘米,厚0.4厘米,现岳庙文物管理处。1982年华阴县油巷新村东汉晚期刘崎墓中出土。白玉,表面多处夹有赭色。轮廓大致椭圆形,正面鼓起,中部钻一椭圆形孔,孔边缘以浮雕加镂雕手法琢出3只螭虎,螭虎头上均琢出长独角。小端的螭虎回首俯视,身躯穿过云洞,后半身和尾部处在佩左侧。大端左右两侧螭虎对面相视,左侧螭虎一条前腿伸出踩在对面螭虎尾部,另一条前腿位于自己面颊上,后半身穿云洞位于佩右侧,右侧螭虎呈C形,一条腿踩在对面螭虎身上,另一条腿爪踩在自己颈部。3条螭虎呈嬉戏奔腾状,正面浮雕的螭虎又用阴线装饰细部。玉佩背面略凹,以弧形阴线和短平行细阴线装饰螭虎身躯尾部及足爪,它是东汉晚期较为典型的鞣形佩。

(十一)玉獬豸佩 直径4.2厘米,厚0.45厘米,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 976年西安市西北郊汉长安城武库第七遗址内出土。白玉,圆形扁平体,形制规整,制作考究。正面边缘勾勒出一圈细阴线,其内以阴线勾勒和镂空透雕技法表现一独角山羊形象,羊呈回首站立状,阴线雕出山羊外轮廓和细部,轮廓外镂空透雕,羊头较长,双目有神,头顶雕出一弯刀状独角,角上有阴线波折纹,右前腿抬起,左后腿弯曲,大尾上翘,肩部碾琢出四层叠压的羽翼,翼尖与胡须相连,山羊脸颊、颈部以及四肢上均勾勒出密集的短细阴线纹,以表现体毛,左侧后蹄旁钻一细孔。背面光素无纹。这枚玉佩中的带翼独角山羊当为汉代文献中记载的神兽獬豸的形象。

(十二)方胜形玉佩 通长2.24厘米,厚0.8厘米,现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2004年西安市南郊岳家寨西安理工大学新校区工地西汉晚期墓出土。白玉,玉色纯净,玉质细腻。其造型较为特殊,两侧面中部均为圆形,上下均为倒梯形,两侧皆为方胜形。中部以短管相连,又可称为双方胜形佩。通体无纹,抛磨光洁,形体虽小,但制作十分考究。

(十三)猪形碧玉枕 长24.2厘米,宽11厘米,高9厘米,现安博物院。1982年西安市未央区汉长城遗址内席王村出土。碧玉,枕呈猪形,近似长方体。猪嘴前端和鼻盘以及臀部均平齐,头部上端为斜面,鼻盘上钻两个浅鼻孔,口缝为一U形折线;眼睛以两个阴线圆圈表示,双耳以压地隐起法雕琢,耳面略下凹。四肢以简略弧形阴线勾勒。腹部平齐,以作枕底。猪背部平齐,以作枕面。臀部居中压地隐起一条锥形猪尾。此玉枕很可能属西汉宫廷高级贵族使用。

(十四)陈设器(圆雕艺术品)

1,圆雕玉仙人乘天马 高7.2厘米,长9.0厘米,底宽3.4厘米,重1 70克,现藏成阳市博物馆。1 965年成阳市周陵公社新庄村汉元帝渭陵建筑遗址中发现。羊脂白玉,纯净无瑕。圆雕,整体形象是玉仙人骑天马。马呈奔跑状,额上的毛发和颈上的鬃毛呈长条状,并以密集的细线刻画,马眼圆睁,炯炯有神。肩部和胸两侧刻出互相叠压的三层羽翅,前膝抬起与前管呈90度,右前蹄踏在球状灵芝类瑞草上。马尾高扬,呈长弧形下垂,并与踏板上云纹球状体相连。马前腿之间有圆雕的蘑菇状灵芝,足踏板底部阴刻云气纹,云气纹为粗线并加较浅的细线互相缠绕。马背骑一羽人,头微昂,隆鼻长目,口微张,双耳较大且上耸,头顶后披有长发,双手伸直。一手摁在马颈部,另一手握一双灵芝草。羽人肩部和腰部均雕琢出羽翼,双腿及双足,神态充满了仙骨道风。羽人实为仙人,脚踏板下雕琢云气纹,寓意为天马行空。此玉雕是汉代帝于求仙升天思想观念的艺术反映,是西汉玉雕中国宝级的艺术珍品。

2,圆雕玉鹰 长7厘米,宽5厘米,翅宽7.1厘米,尾宽2.6厘米,高2.5厘米,重83克,现藏成阳市博物馆。1966年成阳市周陵公社新庄村汉元帝渭陵建筑遗址中出土。玉呈青白色和少量黄色,有部分红璞。玉鹰展双翅呈飞翔状,双腿爪部并拢,收于腹下。玉鹰圆眼,勾喙,目光凶猛。碾琢出起伏并层层叠压的双翅,再饰以长阴线和密集的短阴线,头后和身背上阴刻出“v”形纹饰,以示绒羽。是极为罕见的汉代圆雕玉器的代表作。

3,圆雕玉熊 高4.8厘米,长8厘米,前双腿间距3.5厘米,重1 36克,现藏成阳市博物馆。1966年成阳市周陵公社新庄村汉元帝渭陵建筑遗址中出土。白玉,玉质细腻温润,玉色光亮,有少量红璞。玉熊形体肥壮,四肢短粗有力,足部有阴线纹肉垫,短尾藏于毛发之中,呈蹒跚行走状,憨态可掬,以简练的技法在熊体上雕琢极少的阴线和少许毛发,以少胜多,突显了玉质的色泽之美。该作品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都是艺术精品,无疑是出自宫廷大师级玉工之手。

4,圆雕走姿玉辟邪 高2.5厘米,长5.8厘米,重49.3克,现藏成阳市博物馆。1 972年咸阳市周陵公社新庄村汉元帝渭陵建筑遗址中出土。白玉,有红璞。狮形玉辟邪呈行走状,双目炯炯有神。头顶雕一贴伏之长歧角,面颊上雕琢短阴线纹和圆圈毛纹,肩生双翼。前腿弓支,一侧腿后蹬,尾巴回卷有力,足分四爪,掌 部雕有肉垫。该玉雕采用了镂空透雕、高浮雕和线雕等技法,充分表现了狮形有翼辟邪捕食前凶猛机警的神态,极为罕见。

5,圆雕蹲姿玉辟邪 高5.5厘米,长7厘米,宽4.5厘米,重154克,现藏咸阳市博物馆。1966年成阳市周陵公社新庄村汉元帝渭陵建筑遗址中出土。白玉,有少量红璞。狮形玉辟邪呈蹲姿,头生双角而后伏,颊后披毛,胸肌上浮雕人字形长毛,肩生双翼,翼羽层层叠身大量饰有阴线小圆圈纹以及密集的短阴线纹和毛发纹。整器圆雕外,还采用了高浮雕、镂孔透雕、钻孔、线雕等多种技法。此器虽有部分残失,但造型优美,古意盎然,气度恢弘,属国宝级艺术珍品。

(十五)葬玉

1,玉冶蝉 长6.1厘米,宽2.6厘米,厚0.35厘米,现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1991年西安市南郊曲江水厂北西汉晚期墓16号墓出土。青玉,扁平体,中部较厚。蝉头部略呈弧形,双目外凸,背部起一脊线,碾琢弧线形双翼覆盖蝉身,双翼和尾末端均呈尖形。头顶和颈部碾琢弧形阴线,腹部碾琢阴线三角纹、阴线斜十字纹,以及若干横线纹,琢出蝉腹外轮廓,线条有力。一般认为,蝉象征变形和复活,但从汉代文献分析,死者口中含玉蝉主要意在不朽(图33)。

2,玉五铢冥钱 外廓径2.41厘米,孔径0.75厘米,厚0.09厘米,现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2004年西安市南郊岳家寨西安理工大学新区东汉早期墓9号墓出土。白玉,微透明,玉质细腻。形制仿铜五铢,圆形方穿,两面周边均有凸起廓,正面穿两侧有篆体阳文“五铢”2字,“五”字宽大,竖划缓曲,“铢”字的“金”字偏旁上部呈三角形。另一面光素,抛磨光亮。此玉五铢出土时位于墓主人骨架口部,作为玉(王含)使用。此玉钱具有西汉五铢的基本特征。

3,玉猪握 通长11.3厘米,宽2.6厘米,高3.0厘米,现安博物院。1 977年西安市莲湖区红庙坡东汉墓出土。青白玉,玉色纯净,温润细腻。圆雕,玉猪呈曲腿伏卧状,以阴线琢出圆眼、长眉,以斜刀琢出后伏之叶形大耳及四肢,拱嘴翘鼻。颌下和尾部均呈几何形,其上对钻一孔。臀部平齐呈桃形,腹下平直,以斜刀琢出四肢足爪轮廓。通体抛磨光亮。猪为六畜之首,汉代人认为猪是财富的象征,人死后不能空手而归,双手握猪,其寓意是在阴间世界仍然能拥有财富。

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篇8

――余秋雨《文化苦旅》

在北京的西北角,有一大片废墟。这片废墟如此之大,以至于它在这个车水马龙的城市里看起来有些寂寥。不过,这里却不是一个寂寥的地方,它铭记的是一段难忘的历史。这个地方叫做圆明园遗址公园。

这是一片著名的废墟,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历史课本中,我们都知道这个地方。然而,我们却看不到它的原貌。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1860年(清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大肆抢劫,并一把火烧毁了京西的皇家园林――三山五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圆明园。这就是我们知道的那段历史。在之后频繁的列强入侵和国内动乱中,圆明园屡遭劫难,最后终成了一片彻底的废墟,而今大片的空地和几根屹立不倒的石柱,就是那段时间留下的印记。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原来的园林,后来的废墟,现在公园。古人凭古,今人依然凭古。人们在面对废墟的时候,更容易有一种沧桑之感,心生无数感慨。我们有着漫长的历史,也有着无数的废墟,但没有哪个像圆明园这样,历史的兴旺和民族的荣辱都系于一身,更成如此特殊的一个地方。

废墟的生命力

在人类历史上不乏废墟,有自然灾害导致的,比如,埋葬在火山灰下的庞贝古城、毁于干旱的楼兰古城。而更多的则是人祸,比如圆明园。圆明园的遗址,有的人主张保留,作为历史的纪念,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有的人主张重建,重现当年的辉煌,抚平历史的伤痛。无论保留还是重建,都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法国作家雨果曾将圆明园比作东方的帕特农神庙:“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其实是一个世间独一无二的奇迹,那就是这座名园。”真正的帕特农神庙,也一样命途多舛,最后变成一座废墟。帕特农神庙坐落在雅典卫城城堡的最高处,供奉着雅典的守护神――雅典娜。先是罗马人占领希腊,将神庙改建为基督教教堂。然后土耳其人的“到来”,将它改造为清真寺。再后来,威尼斯军队围攻雅典的时候,这个地方又被作为土耳其人的军火库,一发炮弹命中神殿,弹药爆炸,整个神庙被彻底摧毁。围墙和屋顶都坍塌,精美的雕饰毁于一旦。1801年,以英国额尔金伯爵为首的“淘金客”对体无完肤的神庙进行了最后一次洗劫,他们以“保护希腊国宝”为名,将神庙残存的雕塑一个不留,统统运回英国,只剩下巨大的石柱屹立到今天。

神庙历尽沧桑,见证了雅典的兴衰,希腊人并非不想修复这座神庙。只是工作量巨大,难度颇高,工程立项了30多年仍原地踏步,在无法复原古代建筑技术的情况下,谁也不敢轻易动手。因为雅典人认为,即使把整个希腊翻个“底朝天”,也找不到当年的能工巧匠,从现在的工匠手中制造出来的只能叫做赝品。更有甚者认为,现在的工匠只能维持神庙不倒。

其实,即便神庙修复,有些东西却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流亡的珍宝

每一个去过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或者巴黎卢浮宫的人,都会因那里丰富的馆藏而眼花缭乱。可是有谁想过,为什么这么多不同国家、民族的文物聚于此地呢?“大盗”额尔金伯爵最后还是将石雕卖给了英国政府,从此,帕特农神庙的文物成为大英博物馆里最珍贵的藏品。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并烧毁了圆明园,并将园中珍宝洗劫一空,其中英军的指挥者叫詹姆士・布鲁斯,此人正是额尔金伯爵的儿子。此后,英文派生出了一个新词Elginism,额尔金主义,意思是:文化洗劫。

2009年,佳士得拍卖行公开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这引爆了另外一个长久存在的历史问题:流失文物的回归。但凡在近代有过一段血泪史的国家和民族,都或多或少地遭到过文化的破坏和掠夺:希腊人在被毁的帕特农神庙旁边,建起了一座雅典卫城博物馆。博物馆中的展品,很多是用石膏仿制的,它们的真身,曾在咫尺的神庙内,现在却远在伦敦,纽约,巴黎,柏林,法兰克福……希腊人徒劳地交涉着,因为掠夺者的后裔却从来不打算归还这些文物。同样徒劳的还有埃及人,他们在金字塔旁边建立一座空荡荡的博物馆,坐等那些文物掠夺者们的良心发现。每一个到过金字塔的游客,都见到过埃及人执著的等待,那是他们对文化的守候。要知道,这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有一段文明的血泪史。

怎么对待这样一个地方,是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内心深处是怎么看待自己。中国人也有一样的遭遇。大量的文物流失海外,难以追讨。“强盗们”理直气壮,受害者无处可言。圆明园兽首的一个海外持有者曾大言不惭地说:“世界上所有的博物馆都装满外国的艺术精品,很多是抢来的,这用不着遮遮掩掩。假如这些文物留在原地,由于条件所限,必将损毁,是人类文化的重大损失”,云云。

可是他们却忘记了一点:最早破坏这文化正是他们。而且,要知道这些文物在遥远的博物馆里,只能算是“死去的存在”,而在原始地,则是“活着的历史”。

文化的废墟

中国的历史上充斥着废墟,不过我们似乎并不十分在意这些废墟。很多著名的城市,都是毁了又建,建了被毁,然后再建。比如,七朝古都开封,历史上数次被毁,又数次重建,遗迹摞着遗迹。从战国时期魏的大梁城,到唐代的汴州城,再到五代及北宋时期的东京城,金代的汴京城,明代的开封城和清代的开封城。老树千年,即便是胡杨,也有倒下的那一天。但是它的倒下,并不意味着灭绝。在漫长的历史中被烧毁的那些宫殿,从项羽的一把火焚了阿房宫,到这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宫阙万间都成了土,我们的民族跌跌撞撞一路走到今天。

“前人的踪迹磨灭了就磨灭了,而后人的生活还要继续。”这种对待废墟的态度,反应的也是我们民族的态度:比起断裂的历史,我们似乎更注重眼前的需要。一千多年前,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修了岳阳楼。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某地新修一个公园,还是会加上一个八角的亭子,一个钢筋混凝土的亭子,幻想着这就是我们和古人沟通交流的语言。埃及人不知道法老为什么要造巨大的坟墓,希腊人也不理解雕塑的纹理笔法意味着什么,而我们却清楚地知道,长达一百余年修缮期的圆明园,是清王朝帝王基于享乐用途的皇家园林,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天文数字。而历经沧桑的圆明园遗址,却被赋予了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历史是一个生产、发展、消亡的过程,圆明园遗址铭记着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警示着后人勿忘前耻。弄清楚了这一点,圆明园遗址的重建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上一篇:惠普笔记本范文 下一篇:探灵笔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