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灵笔记范文

时间:2023-10-25 16:31:05

探灵笔记

探灵笔记篇1

ThinkPad的发烧友们都会亲切地称呼他们的爱机为“小黑”。毫无疑问,郭岳绝对不是一般的“小黑”发烧友。从根本上说,他应该是“小黑”最痴心的恋人-在他的书柜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50多台“小黑”和联想集团颁发给他的收藏证书:从ThinkPad PC5140到ThinkPadT41,各种“小黑”版本差不多一应俱全。

黑色时空中的思想

郭岳,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言语不多,颇为清瘦,只有谈到自己收藏的那些心爱的本本,才会将自己的那些心得体会娓娓道来。这也许正适合ThinkPad那种毫不张扬的风格。对郭岳来说,ThinkPad首先最吸引他的就是那种黑色的魅力。黑色代表庄重,代表凝炼,也意味着丰富和永恒。而ThinkPad整体的黑色中,点缀那么一个小小的红色的Track Point,这就像是漫漫的黑色的时空中一星思想的光亮。就在这充满无限诱惑的黑色时空中,埋藏着的正是一种历史、一种文化、一种不可颠覆的价值。

谈到ThinkPad的由来,郭岳的眼神遥远而迷离,仿佛被那漫漫的黑色时空所牵引着………inkPad 700C是第一台以“ThinkPad”命名的笔记本电脑,它的意思是“会思考的笔记本”。而说到ThinkPad这个名字的由来,据说还有一段逸闻趣事。在1992年ThinkPad700C推出之初,如何命名这台笔记本电脑让大家绞尽脑汁。在一次命名会上,当时一位迟到的项目负责人随手把一个封皮上印有“Think”(即“思考”)这个单词的便笺本扔到桌上,便笺本就在空中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这个小小的黑色便笺本在空中划过。随后,有人立即兴奋地喊到:“一个think pad――会思考的笔记本,这就是最好的名字!我们就叫它ThinkPad吧。”ThinkPad也便由此而诞生了。讲起ThinkPad颇为传奇的故事,不知道是出于对词语的迷恋,还是对一种思想和灵感的敬意,郭岳眼里仿佛有一种遥远的神往。

ThinkPad就像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它自己的时空中翱翔。现在的郭岳,从2004年7月开始收集他的第一台IMB笔记本电脑到现在,正乐此不疲地在这个漫漫的黑色时空中遨游,追逐着那个黑色精灵。他的愿望和理想就是挖掘出埋藏在ThinkPad的时空中的一切恒久的价值元素,在这个黑色时空中体味人类的知识、灵感和思想。

最欣赏ThinkPad一以贯之的文化价值

当问到为什么专门收集IBM的ThinkPad笔记本的时候,郭岳的道理很简单:“我看重的就是它的文化价值,我想把这种价值尽最大可能地挖掘出来,而且要呈现出来。不要因为产品的更新换代而忘却这些价值。现在联想公司收购了ThinkPad的全球业务,我对它的未来同样充满信心。”

说起自己的收藏经历,这位清瘦的小伙子开始侃侃而谈:“开始使用ThinkPad也就是近两三年的事情。2004年秋天,我和女朋友到广西柳州探亲期间,也是偶然的机会,去逛二手电脑市场,突然发现了PalmtopPC110这款机型。我兴奋不已,立刻就被那种感觉控制住了。也正是这次偶然的机会,我萌发了收藏所有ThinkPad各种型号的决心。从那以后,我的收藏工作就慢慢开展起来了。”这台二手Palmtop PC110当时开价只要500元,小巧的外形加上非常的成色(特别是还配有十分罕见的底座)让郭岳怦然心动。虽然当时掏钱购买它完全是一时的冲动,但正是这台Palmtop PC110使郭岳开始了他收藏ThinkPad的特殊经历,从此他便一发不可收拾,越收集越痴迷,越收集越喜欢ThinkPad。

郭岳说他自己曾经用过二手的ThinkPad 600系列,对这一系列的键盘手感一直念念不忘:敲打着稳重厚实的键盘,体味着键盘随心而动的感觉,似乎有一股激情澎湃的创作欲望自灵魂深处流淌出来……

郭岳说他自己最珍爱的三台ThinkPad,除了Palmtop PC110,然后就是美名远扬的ThinkPad TransNote和堪称一代机王的ThinkPadA31p了。郭岳的这歉ThinkPadTransNote购买于2005年1月22日,表面采用真皮材质,外观酷似传统的纸质笔记本,属于珍品中的珍品。郭岳收藏的这台真皮版ThinkPadTransNote的外观没有任何损伤(须知ThinkPad TransNote限量版的皮质外壳极容易划伤),并且所有附件(数码笔及配套笔芯、说明书、配套系统恢复光盘、使用教程、端口复制器)俱在,是一款让很多“黑友”都为之倾倒的极品之作。郭岳对这台笔记本自然是呵护有加,经常在闲暇时候就会拿出来摆弄一番,乐在其中。而ThinkPadA31p,据郭岳说购买这台笔记本还有一段曲折的经历:原配的显示屏有黑斑瑕疵,郭岳又辗转从加拿大订购了一块品相完美的屏幕,才算彻底实现一个完满的梦。这台A31p自从去年5月31日到手之后,就立刻成为郭岳的工作用机,其感情不可谓不深。尽管这台A31p厚重异常,郭岳仍然是每天背来拎去,享受着他自己那份特别的快乐。

当问为什么会如此坚定不移地选择收藏ThinkPad,而不是其他品牌的笔记本电脑的时候,郭岳似乎有一种特别的专注与执着:“ThinkPad对我而言,不仅仅是这些适用层面或者技术方面的优良品质,我最看重的其实是它的核心价值,一种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那就是它最初坚定不移的理念和思想,以及它简练、稳重的风格。”

这其实也是一种投资

郭岳说他在收藏ThinkPad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一种发现、寻找和探索的快乐。这种快乐是难以言表的。随着这种乐趣的增加和积累,也自然会有一些功利心产生。当然,这种功利心是值得肯定的,它是探索过程中快乐的增值。因此,慢慢地,郭岳心中就开始在制定一个庞大的计划。他觉得自己的收藏其实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他认为自己其实就是在创造一种独特的经营模

“现在全国各地已经有好多‘黑友’也在开始做这个事情,但是我并不感到有什么不安,反而有一种成就感,有一种引领潮流的快乐。因为只有大家都参与到这个事情当中来,才会形成一种氛围,”郭岳谈到了未来的计划,“我现在慢慢地积累,以后一定会形成一种独特的行业。我现在做的算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吧。比如我现在手头这款PC110在网上已经炒到好几百英镑了……”

郭岳目前正在多方面积极准备,慢慢地明晰和落实他的计划,在不断的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为自己积累经验。年轻就是资本,不断去探索、寻找和发现,这些年轻人应有的品质也应该说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

收藏,是一种讲述历史的方式

郭岳说他要一直追踪ThinkPad的发展。“其实我觉得我收藏的就是一种历史,我还要让这种历史活动起来。历史不是死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激活它,去揭开它,才有意义,才会产生新的价值。”“我收藏的ThinkPad百分之八十都是能打开使用的,有的正在维修。既然是收藏,就应该能够使用。如果我收藏的这些本本不能用,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不过是一堆废品。”

到现在,郭岳已经收集了62台ThinkPad笔记本电脑,他说还有几台正在大洋上漂着,正要抵达他的海岸。说起这些即将到手的本本,郭岳的神情仿佛就在跟随着他那些新的黑色精灵在大海上一起飞翔。

探灵笔记篇2

关键词:日本民族;物衰;情愫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70-02

一、日本民族审美对东山魁夷的影响

日本民族是一个细腻情愫的民族,其艺术渊源即日本民族所特有的“物衰”之美。这种美如同散文:借景抒情,用景色之美反应人内心的美的情愫。它包含了“同情”、“感伤”、“悲叹”、“爱怜”等细腻又感叹人生过短的意义。这种“物衰”之美不仅支配着日本民族精神的方方面面,也同样深深的影响着东山魁夷的作品。受感染的东山魁夷在其画中常常表现那早逝的风景,伤感樱花之早凋,秋色渐如人生之幻灭。基于这一审美传统,他的画中便有了一种象征,载体便是画中的山、石、水、树。画中表现的风景是一种永恒存在,风景的美是不因人生的无常而改变。

东山魁夷的文字中,也传达着对传统美的崇尚与信仰。在《探索日本之美》随笔集中他这样说:“……在艺术的道路上走来,就已经保持了日本人的纯粹性,直至今天依然不变的延续着。所以,日本人长期以来对乡土的传统的热爱是非常执着和强烈的,……我个人心中的憧憬和乡愁,显示着日本人的一种类型吧。”

同时,日本是一个工艺美术大国,细腻的情感使得日本艺术品都带有装饰的风格。东山魁夷的作品也留有浓重的装饰意味。如《日月四季图》中大量运用的金银箔以及极具装饰效果的构图与形式。参看日本的和歌集,其所附画卷极具装饰效果。东山魁夷曾表明,装饰性是日本画美妙的精随。

二、同时代文学家对东山魁夷文与画的影响

东山魁夷认为传递给观众本民族特有的美与情愫是最为重要的,同时代的文学大家川端康成也是这样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中有着浓郁的日本本土佛教因果循环之义,人生不可违的喻意,而这一点也同样深深的影响着东山魁夷的文与画,前者在于表达人世的无常,后者则多以用来留住短暂的美丽。这种情愫与川端康成《雪国》中描述的景色如出一辙,更与《古都》中姐妹俩不同的命运,命运的不可逆转极为相似。在东山魁夷的随笔集《与风景对话》中写到:“如果说是我选择了做日本画画家,不如说是人生使我不得不走上成为日本画家的命运”。在《京洛四季》中他说:“对旅行者来说,不期而遇是最幸运的事,有如生命”。这些都与川端康成有同样的宿命感,和对人世无常的深深体验。三岛由纪夫也对东山魁夷的文与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三岛由纪夫的作品强调力与美,在《京洛四季》中东山魁夷曾用很“钢烈”的文字记述了给三岛由纪夫做插图时的情形,其作画风格也与东山魁夷的风格不同,选用碳条作画,明显带有粗犷,力度的感受。

东山魁夷与同时代的文学家的追求是殊途同归的,都在努力探寻着日本民族特殊的美的情愫与那一份浓浓的乡愁。

三、东山魁夷文与画的关系

在东山魁夷的随笔集《听泉》、《与风景对话》、《北欧纪行》、《探索日本之美》中,文字连接着他画风的形成和把本民族美的情愫确立到作品中的过程。《听泉》中,东山魁夷大量描写小时候对家乡美丽风光和温情的乡愁,从那时起心中便已有了本民族美的情愫。《北欧纪行》中则多次将德国及北欧诸国的风景与日本相联系,确立了本民族之美在心中不可动摇的地位。《探索日本之美》中,终于将寻找到的这份乡愁与日本的传统美联系到一起。《与风景对话》中则又一次坚信了画风与文风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为了连结西方与日本传统自然之美。东山魁夷把日本民族古有的装饰风格与手法相结合,创造出意境空灵而又极富东方禅意的风景画作品。这些绘画不仅仅趋于平面化,而是将西方构图、造形方式及色彩与日本装饰性画风结合起来,溶于一炉,将其日本化。

东山魁夷的文,有的是详尽的作画过程,对我们理解他的作品有着重要意义。如壁画《日月四季图》创作的过程就被收录:“昭和三十四年(1959)十月,宫内厅的高尾经济主管请我为东宫御所画幅壁画。” “……由于位置较高,如果壁画使用过于强烈色彩的话,人们会因为头上的重压感而心情不愉快,以白色本质为主体的房间也会因此而失去平衡。”诸如这样记录性的文字在东山魁夷的文中有许多,为后来者无论是观看,还是保护、临摹其艺术作品都有着极大的意义。

东山魁夷的文还透露着他与文学家一同探讨绘画作品中日本之美问题。随笔集《京洛四季》中,记录东山魁夷为三岛由纪夫做作品插图的随笔,以及两人的谈话和对三岛由纪夫作品的认识与理解,并在东山魁夷所做的插图中可以看出风格明显的有粗犷之风。在《探索日本之美》中,东山魁夷则多次记录了与川端康成的关系。川端康成在文中常常以大量的篇幅来描写日本的风格,在东山魁夷的文章、访谈、随笔中也反应出来对人与自然,人与风景关系的理解。川端康成作品中日本美的细腻与雅致可在东山魁夷的作品中寻到影子,这些文字的记录,作品的风格,都可以找到两位艺术家之间的相似与共同之处。

从东山魁夷的画也可以解读其文中思想。当欣赏他的画作时,平行线的构图,平静的水面,以及没有人烟的山林,都可以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1989年《朝云》、1984年《山峡清晨》、1983年《山峡朝雾》等作品,使每个人的心灵为之震撼。这些作品形象往往非常单调,色彩却异常丰富。远看一色,近看变化无穷,象征未经现代工业文明污染的纯洁大自然。其作品保持平面性的同时增强空间感,在装饰性中抒情寓意,格调高雅,充满诗情哲理,表达着散文随笔中描述心灵语句的淡淡伤感。这种特征代表着东山魁夷文中思想的主线——“重视心灵与自然融合,注重心灵境界的净化塑造和提升飞跃。”于是形成了其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质,每一祯风景都是一种心境,自然的风景以充实的生命力映现在东山魁夷的眼帘,使我们在观看作品时获得了“风景打开心灵之门的体验”。指向生命之美的风景如明月一样照拂出东山魁夷的诗心,沐浴心灵的四隅。于是绘画中的每一朵云,每一株树,每一座山峰,每一条河流也都显露着生命,表现着灵性。

东山魁夷的文与画正是由于这种灵性其作品中才会有跳动着艺术灵魂与美的情愫,才会使观者从象征的画面中寻找到与其文中一脉相承的“心象”。东山魁夷其文与其画的关系紧密,画是东山魁夷的精神寄托而文是东山魁夷内心当中细腻情感的转述。

参考文献:

[1]东山魁夷著.唐月梅译.探索日本之美[M].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2]东山魁夷著.唐月梅译.美与游历[M].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探灵笔记篇3

从用户角度看,与以时尚设计和功能创新为亮点的消费类笔记本价格持续下滑不同,更注重安全稳定的商务笔记本价位却起伏不大。因为用户在选择商用笔记本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是产品品质及相关的服务。可以说,产品品质已经成为商务笔记本用户关注的最重要因素。

在盘点每个品牌的精彩表现时,人们不得不提联想。因为联想笔记本不仅在全球取得了高速的增长,在中国的成绩更是令人艳羡,尤其在商用笔记本市场,联想以实力证明,昭阳笔记本是国内商用笔记本领域的名副其实的领袖。

挑战极限,联想昭阳品质行天下

多年来,作为联想产品家族的重要一员,联想昭阳在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销量排行榜上一直名列前茅。2006年,联想昭阳始终关注商业客户的需求,不断推出高品质、高性能的优秀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无论是“零故障”服务都灵冬奥会,还是圆满完成“可可西里科学考察探秘行动”,联想昭阳无不彰显其品质的独特魅力。

2006年2月,在意大利举行的都灵冬奥会上,600多想昭阳笔记本作为唯一专用的笔记本产品不负众望,以“零故障”的完美表现获得了国际奥组委和都灵组委会以及国际各大媒体多方的赞誉。

2006年9月,联想昭阳笔记本又成为“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学考察探秘行动”的专用笔记本电脑设备。在为期 50 天的科学考察中,联想昭阳在被世人称为“人类生命的”的可可西里地区,经历了海拔6000米,8-10级风力、零下20℃、气压超低等恶劣气候的考验,圆满完成任务。联想昭阳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笔记本产品为科考队员们在恶劣环境作业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信息支持。

千锤百炼,卓越品质不是一天炼成的

作为成功的中国笔记本电脑品牌,联想昭阳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塑造了国产笔记本品牌的传奇。尤其是联想整合了IBM全球PC业务之后,昭阳更是获得了顶尖技术与卓越设计能力的支持,成为“高品质商务”的代名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昭阳可靠的品质来源于联想集团强大的研发和技术能力。

在研发创新方面,联想已经具有更广泛和持续的能力。目前,联想集团已经建立了以中国北京、日本东京和美国罗利三大研发基地为支点的全球研发架构,1800多名世界级工程师、科学家和科研精英,组建起全球一体化的研发团队,以及业界先进的研发管理体系。这些都为包括联想昭阳在内的产品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凭借全球研发实力,联想的创新将更加贴合IT发展的最前沿。

同时,联想为保障产品品质建立了世界一流的、24小时不间歇的全球研发运作体系。这其中包括与Intel联合的未来技术中心,与微软、英特尔、蓝戴斯克、IBM、赛门铁克五家厂商联合创立的联想技术创新中心、EMC实验室、可靠性实验室、破坏性实验室、音响效果实验室、主板4CORNOR测试实验室等遍布全球的46个实验室。这些国际领先的实验室都保障联想每一款产品都精益求精。不仅如此,联想在流程控制和原材料采购等方面的努力,为其打造高品质的、更贴合行业客户需求的昭阳笔记本产品奠立了坚实的基础。

相比于向更加时尚和个性化方向发展的消费类笔记本产品,2007年,商业用户仍然会把笔记本以可靠性和稳定性为主的产品品质放在第一位,每个有远见的笔记本厂商都将会紧随用户需求继续努力。而联想凭借着国际化品质、一体化运作,凭借着以中国北京、美国罗利、日本大和为核心的联想全球研发网络,已经占得先机。

探灵笔记篇4

我就这样来到了杨绛先生的家。照顾杨先生起居的小吴对里屋说:“奶奶,客人来啦。”话音未落,杨先生笑吟吟地走了出来。这是怎样一个晶莹剔透的小老太太呵――一双清澈的眼睛,雪白的皮肤,雪白的头发,还有黑色圆弧小西领外套,多么优雅、娴静而有书卷气。这让人想起了钱锺书先生赠她的诗:“取雪白,取花红,与儿洗面作华容。”

杨先生家的客厅,素粉墙、水泥地,木门框的漆旧了,杨先生一家在这里住了三十年。杨先生家藏书不多,他们夫妇读书主要是去图书馆借,他们把图书馆最珍贵的藏书都藏在自己的脑子里了。书柜顶上,摆放着钱锺书和杨绛夫妇的作品全集,还有钱先生和女儿钱瑗的遗照。杨绛先生的全部世界都浓缩在这小小空间里了。

杨先生的椅子在窗边,靠近沙发。我们就这样紧挨着坐下,促膝交谈――

老人当聋子是一种福气

记者:您能听得到我说话吗?

杨绛:我戴了助听器了。戴了助听器,才知道当聋子的福气,因为不管外边多么闹,我耳根清净,啥也听不见。《走到人生边上》我写了两年多,好多次都想放弃了,因为干扰太多。配了耳机后也老不戴,来了客人才戴一戴。

记者:我刚读了您的《走到人生边上》,您在探讨一些人生哲学的问题,同您过去的作品不太一样。

杨绛:我九十多岁了,在等着“我们仨”相会的日子。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我想到了一些问题。以前遇到想不明白的事情,可以问问人,可是现在,可以问的人都已经走了,我决定自己来思考。《走到人生边上》就是这种思考的结果。

记者:我最喜欢您的《我们仨》,它让人默默流泪,现在很少有文学作品能这样打动人心。您将生活中的平常事情,写得这么有震撼力,很难相信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还能有这样的思想和情感爆发力。

杨绛:钱锺书和女儿去世后,我写过三本书,一本书是翻译作品《斐多》,还有《我们仨》和《走到人生边上》。我翻译《斐多》是因为我非常悲伤,需要工作来忘记。我在《斐多》的后记里写了,我要投入我的全部身心,做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也包括后面这两本书。

记者:您是为数不多的还在写薄书的人。现在的人都觉得自己学问很大,要写大部头。可是现代社会需要薄书,您都走在时代的前头了。《走到人生边上》8月才出版,已经印第三次了吧?

杨绛:商务印书馆是第五次印刷了,台湾版是第四次印刷。里面还有一些错字,希望下一版都能改正。

《走到人生边上》关乎精神世界

记者:读了您的《走到人生边上》,以前也读过钱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你们两个人的“人生边上”,意思一样吗?

杨绛:不一样的。他的“人生边上”,说的是人生就像一本大书。他的时间是“当时”,他年轻着呢,那是他最早的一本书,我给他编的。而我的这本,却是九十六岁才出的书。我都走到人生边缘上了,往后看看,就要想一想我活了一辈子有什么价值;再向前看看,他们说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那么灵魂呢?灵魂不死吗?我想看看是不是什么都没有了。

记者:您的这本书谈到灵魂,谈到灵与肉,您能告诉我您在探索着什么吗?

杨绛:我是旧社会过来的“老先生”,还是晚清末代的遗老呢。可是那些为我们这些“老先生”改造思想的“年轻人”也老了,他们显然代表了这个时代的风尚,都看重物质而怀疑看不见摸不着的“形而上”境界。他们下一代的年轻人,更加偏离“形而上”的境界,更偏重金钱和物质享受。他们的见解是否正确呢?我试图摆脱一切成见,从平时不在意的地方,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能够证实的予以肯定,不能证实的存疑,我想通过一步步自问自答,看看能探索多远。

记者:您在书里面讨论“灵魂”问题,我就想,灵魂到底存在不存在呢?

杨绛:不能不承认灵魂的存在,灵魂就是生命呵,名称不同,所指却是相同的。我为什么不用“生命”,而用“灵魂”?我书上讲了,因为命运也称命,生命也称命,这样它会搅乱您的思维。名称不同,所指却是相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看得见的身体,又有一个看不见的灵魂。灵魂虽然看不见,可是一个人有没有灵魂,却显而易见。没有灵魂或没有生命的肉体,不是尸体吗?灵魂尽管看不见,它的存在是肯定的。

记者:您过去的作品都有一个很好的故事,可是现在您却讲起道理来。

杨绛:对,我都走到人生的边上了,但是我不要用哲学的理论,不谈高深的学问,我写的都是很家常的事,用的都是家常话,要求说出来人人都懂。

现在每天写写字、看看书

记者:您现在的生活规律是怎么样的?

杨绛:原来我写《走到人生边上》的时候,时间非常宝贵。我有很多小辈的好朋友,他们对我很好,经常来看我,可是也很占时间。现在书写完了,心也放下来,松松散散地,客人来了可以聊一会儿天,这样客人也高兴。

记者:您还打算写书吗?

杨绛:老人还能有什么“打算”吗?当然,老人可以不负责任地吹牛,若问他要成果,他人都保不定活到几时呢!我就写写字,看看书。

记者:看什么书呢?

杨绛:看看从前读过的旧书。我刚刚仔细用功地读完了《世说新语》的笺注。书的笺注是余嘉锡撰写的,注得非常好,令我大有收获。目前我在读《庄子》,老人读《庄子》,别是一番滋味呢。

记者:读您的书,您把《论语》解读得充满了趣味。

杨绛:《论语》是古书当中最有趣的,你读到的是一句一句的话,看到的是一个一个的人。那里面全是问答,怎么问,怎么答,每个人的性情全都不一样呢。

记者:您练的什么字体?

杨绛:我临王羲之的字,写成了方的;临褚河南的字,又写成了圆的。钱锺书说:“你写字怎么这么笨,不像你的人。”我说:“正像我的人呀!我就是又笨又拙的。”

记者:您很爱美呢,看您穿衣多得体呵。

杨绛:我这件是古董,穿得很旧了。时髦的立即就过时了,过时的又会时髦。我不求时髦,安居中游。时兴长,我就略微短些;时兴短,我就略微长些。不敢为天下先,也不太落后。

记者:您太聪明了,就是说您永远都不会过时吧。

杨绛:差不多(笑)。

他们都喜欢在行距中写小字

与杨先生促膝交谈后的第二天清早,我带着稿件再次来到杨先生的家。这回她没再戴助听器,小吴说她一直都很适应“聋子”的状态。杨先生说:“我们笔谈好吗?”我当然非常乐意。于是,她取过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擦,在椅子上坐下,稿件搁膝盖上,一边读着,一边就在行距空白处写起小如绿豆的字来,又不时用橡皮擦去写过的字,再一笔一划重写。

这种在行距中写小字的习惯,让我想起了钱锺书先生。钱先生去世之后,杨先生整理了他的全部文稿,相当一部分是以蝇头小楷写成的读书笔记。钱先生读书喜欢读很多遍,笔记的行距空白处就会不断添补上新内容。行距写满了,又密密麻麻延伸到纸边空白处。这些手稿零散而残破,特别残破的部分要一张一张地粘衬起来。经杨先生整理出来的手稿就达七万多页,有四十卷之多。她戏称自己是他们家留下来“打扫战场”的,是她使钱锺书先生在去世之后,仍然不断有作品出版。

探灵笔记篇5

一、鼓励自主鉴赏,培养个性审美

尽管美术欣赏几乎是每节美术课常规的内容,但却总是教师在充当鉴赏主体,老师滔滔不绝地解读作品,完全忘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对教师产生极大的依赖性,会不假思索地接受教师的观点,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审美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笔者认为,个性是美术鉴赏最重要的品质。面对相同的美术作品,每个学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审美体验,将审美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为了鼓励学生自主鉴赏,笔者摸索出了一套“背景介绍——学生鉴赏——教师补赏”的鉴赏方式。背景知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际遇和作画的灵感来源等信息,这些信息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鉴赏方向。学生鉴赏是培养其个性审美情趣的关键过程。学生先于教师鉴赏能够有效消除他们对教师引导的依赖性,给自己营造一个独立鉴赏的空间。教师要对学生的鉴赏结果以宽容相待,无论学生的鉴赏是否到位,教师都不要加以指责,让学生大胆地吐露真实感受才是重点。经过学生七嘴八舌的鉴赏后,教师补赏是完成一次鉴赏过程的收尾工作,也是压轴好戏。这样的鉴赏流程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独立的鉴赏习惯,形成个性审美情趣,并且逐步习得鉴赏技巧,增进对美术的感悟。

二、用心感悟生活,累积创新素材

对于初中生而言,美术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凭空臆想,而是基于一定素材积累之后的艺术情愫的释放,也是对已有知识经验的综合运用。

生活是美术创新源泉,更是初中美术教学赖以依托的强大平台,而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美术素材积累。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度,引导学生用艺术的眼光来欣赏生活中的美景,逐步学会从生活中找寻美术创新素材。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积累创新素材,笔者特意给美术课堂增加了一个探讨生活的环节。几乎每节课笔者都会给学生提供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宽泛主题,请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在生活中找寻素材,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那些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美的感悟的事物,然后带到课堂上,与大家一起分享在生活中发现的美。学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记录生活中的美,照片、视频、简笔画、素描、漫画等通俗简易的方式都成了有益的辅助工具。例如在学习初一美术的《身边的物品》这一课时,经过两个学时的学习和引导,我请学生以“喜爱·分享”为主题,彼此分享自己最喜爱的生活物品。由于大家的美术基础比较差,很多学生试探着用素描来表现物品的立体感,同时也用自己熟悉的摄影技术记录物品的原貌,这种简单的分享过程让美术课变得活泼有趣。

三、创设教学美境,激发创新灵感

笔者认为,美术教学重在一个“美”字,如果脱离了 “美”,美术便只剩下“束”,对学生的艺术创新和全面发展都是一种束缚。美术课堂要抓住“美”,着力营造教学美境,充分展示美术的精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会到美术课堂就是一场对美的探索旅程。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为创设教学场景提供了多元化的方法,音乐的渲染、动画的展示和图片的刺激等都有助于营造出一个美好的情境。例如在教初二的《从心底接触自然》这一课时,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多幅四季美景图片,并且配以动听的音乐,景点都是学生熟知的,但是这样的美却是学生不曾感受到的,在音乐的渲染下,每一种色彩仿佛都有了鲜活的生命,静静地渗进学生心里。欣赏了图片,学生还觉得意犹未尽,我便紧接着又展示了教材中的几幅作品,与学生一起探索对色彩和构图的完美配比,感悟四季轮回的奇妙。领略了自然之美,表现自然之美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各尽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各种语言完成了风景创作,一次愉快的创作体验圆满成功。

探灵笔记篇6

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们又该去问谁?嵇康抚琴就死,肖邦英年早逝;唐寅潦倒终生,梵高疯癫至死;郑板桥早就糊涂了,德沃夏克则患上了思乡的绝症。那些星光璀璨的艺术大师们不会给我们答案了,何况是杂草丛生不见大树的今天?就在这样的今天,就在这样的时代,有个女孩名叫美兰,她的故事耐人追寻。在世俗眼里,她可能是幼稚、幻想狂、多角恋(或者更加不堪的修辞)的代表;在艺术境域,她的标签可能是灵性、探索者、孤独症。她是作家安宁长篇小说《艺术学院》的主人公,一名油画老师,一位女博士。

本科毕业那年,江西女孩美兰和刘志国相识相爱,并同时考入北京一所大学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刘志国回到北方家乡的省城做了报社记者,美兰则在刘志国的资助下继续读博。博士毕业后美兰义无反顾放弃留在北京的机会,奔赴了刘志国所在的G城,成为一名艺术学院的老师。两人都是贫寒出身,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完成学业,找到体面的工作,贷款买了房子后即将举行婚礼。

这样看来,这就是一个爱情加励志的青春故事。然而,在这样的故事主干上,还蔓延着茂密的枝桠。这些枝桠,把我们从世俗世界带到了艺术王国;这些枝桠,把我们从物化观察引入了行上之思。

在北京读博期间,美兰的世界里出现了,但是美兰终究放弃了这段世俗眼中的不伦之恋离京北上,奔赴刘志国所在的G城,但是她内心深处无法忘记这个给他带来过无限感动的人;在G城那庸俗不堪的职场乱象中,唐放是唯一能够给她带来灵魂慰藉的人,而刘志国的灵魂堡垒早已在世俗的泥淖中沦陷了。最终,绝望之后归于淡然的美兰辞职离去。她不属于任何人,无论是刘志国,还是和唐放。一座城市,一个学院,一位女孩,看似并不复杂的环境和人物,却指涉着两个截然不同的维度,每一个维度又都是一个含蕴丰富的场阈。一个是物质维度,在这个场阈内,有职称、课题、房子,有谋生计、婚外情、潜规则,有觥筹交错、权色来往、物欲横流;另一个是精神维度,在这个场阈内,有油画、咖啡、公路,有象牙塔、知音台、理想国,有艺术探索、生命本真、灵魂裸裎。

美兰只是一个艺术工作者,并不是多么高大的艺术大师,作品中也没有提到过多么伟大的艺术瑰宝。作者大概只是想透过一个普通艺术学院女孩的一段平凡经历,找寻艺术与生命的本然关系。艺术在这里只是一种生命状态,只是一种存在方式。尽管普通,尽管平凡,这种探索却是对艺术的一种尊崇、对生命的一种礼敬。作者本身就是在艺术学院工作的电影学博士,因此,尽管故事是虚构的,但笔者相信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情感应是非常真实的。

尽管美兰离开了艺术学院,但笔者相信她不会离开艺术。笔者也深深羡慕小说的作者安宁女士,她能以电影艺术为专业,以艺术教师为职业,尽管她的艺术学院可能也有纷乱,也有芜杂,但至少,在那里,可以做艺术的事。

无可否认,拥有高傲的灵魂,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一如文章开头所说,艺术是伴随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的。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控自己灵魂的律动。艺术是肉体融于灵魂的途径,庸俗则是使人失掉灵魂的通道。艺术,可以引导人避开庸俗,使人的灵魂固守生命的家园。故事结尾,美兰奔赴机场要从G城飞往江西,那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返回家乡的航班,也是迷失的灵魂向着生命家园回归的旅程。

探灵笔记篇7

关键词:反思性笔记学习 数学解题 自主学习

好多学习比较刻苦的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做题后做数学笔记的好习惯.虽然整理出大量的数学笔记,但是遇到生疏的问题时往往还是一筹莫展,遇到熟悉的题目,依旧是漏洞百出.其主要原因是:只注重机械的记解题笔记,导致数量多而杂却不重视解题笔记的归纳和整理;只注重解题结果的正误,而不重视解题的思维过程及解题后的反思.因此,要提高解题效果的数学笔记学习,就必须在“反思”上下功夫,促使学生在自己的数学笔记引领下,通过追问和反思,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掌握数学解题反思性笔记学习的方法。

解题后的“反思”性笔记学习是对解题活动的反思,主要包括对题意理解的反思、试题涉及知识点的反思、解题思路形成的反思、解题规律的反思、解题结果表述的反思以及解题失误的反思等.开展反思活动是认知能力培养的重要形式.若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迁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是一种再创造的学习.通过回顾、思考、总结、评价和调节等思维过程,反思也是学生自觉地对自己认识活动的再认识、思维活动的再思维.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反思还是发现的源泉,是思维训练和优化思维品质的好方法.要做好高中数学解题笔记学习,学生必须要具备反思的能力和养成反思的习惯,经常进行自我诊断和反思。

1、反思所涉及的知识点

高中数学的基本内容是有限的,考试标准规定的基础知识更是有限的,但题目却是灵活多变的.对同一个知识点,命题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或以不同的层面和题型来考查.很多同学在面对新题型时,往往觉得很难,其症结主要是找不到命题者的意图及考查的知识点.由于知识点不清晰,在解题时就无从下手.因此,做笔记后对笔记学习或复习笔记时,应反思题目所涉及的高中数学基础知识,使知识点和题目挂钩,以达到对知识的查缺补漏、夯实基础,优化知识结构的目的,便于知识的消化、贮存、提取和应用。

例1 如图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是侧面BCC1B1内一动点,若P点到直线BC与直线C1D1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的轨迹所在的曲线是( )

(A)直线 (B)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剖析 此题为一道很有新意的题型,符合“在知识的交汇点命题”的高考命题原则.它综合性强,涉及知识点多,是高考的“热点”,也是易错点,作为测试题,区分度较好.整理和总结这种题型的笔记时,学生不仅要“反思”立体几何中点、线、面间的位置关系及有关知识,而且还要“反思”平面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求轨迹或轨迹方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也正是这两大块知识构成了求解本题的依据,一个知识点有误则会造成错选.明确了命题者考核本题的意图,就能依据这两大块知识和有关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清楚本题所考的知识点后,就有了正确的思维起点及解题目标,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解题速度会明显加快,正确率也会明显提高.由抛物线的定义知,答案为(D)。

2、反思所用的解题方法

许多高中数学试题重在考查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灵活性,因此,一题可能有多种解法.在学习和复习做过的笔记时,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一种解法,要养成解题后反思解题方法的习惯,想一想:本题还有其他解法吗?哪一种解法更好?若把某一条件换了,此题又变成什么样的试题?又如何去解答等等.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引导和追问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全面考察问题,摆脱固定的思维模式,发现思维过程中的不足,来完善思维过程及培养思维的严密性.通过反思,探索出新的解题途径,寻求最佳的解题方法,养成“从优从快”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提高解题效率.

例2 已知实系数方程X2+ax+2b=0的一个根大于0且小于1,另一个根大于1且小于2, 求 的取值范围.

剖析 这个题学生往往会想到“根的分布”列出关于、的不等式组,即

但计算比较费时,思路也易混乱.学生对照数学笔记,经过反思,回顾审题环节,找出“题眼”,即“关于a、b为不等式组的几何背景,联系斜率公式”,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便易求得取值范围.于是学生容易得如下解法:

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2所示,其中A(-3,1),B(-1,0),D(1,2).设C(a,b)为可行域内任一点, 的几何意义为直线CD的斜率,由图知,故.

由上可知本题若按常规思维进行,需要教强的推理论证的能力,无疑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快速解答的,特别是在具体的解题情景下更是不易想到。若认真反思,追问自己高中数学最常规的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是教容易联系都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这自然在回顾中反思,在反思中引申,从而打开思维的天窗。

引申 若把条件换为:已知函数在(0,1)内取得极大值,在(1,2)内取得最小值,又如何求的取值范围呢?

通过对函数f(x)求导,将f(x)在(0,1)内取得极大值,在(1,2)内取得极小值的问题转化为研究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问题即变成例2.

纵观本例,以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为突破口,使其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通过讨论斜率使问题获解,充分体现了等价转化和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

3、反思解题思路

解题的关键是从已知和未知中寻找解题的途径.反思解题思路包括对解题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成与败两个方面.学习笔记时,应充分认识在解题时所遇到的困惑,反思解题思路和策略的成功之处,分析他们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概括出思维规律.比较并借鉴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解题思路,熟练并掌握解题技能,积累解题经验,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寻求最佳解题方法,及时总结各类解题技能,优化自己的思维方法,提高解题效率。

例3: 已知椭圆与A(0,-1),问是否存在斜率为k(k≠0)的直线L,使L与椭圆交于两个不同点M,N,且|AM|=|AN|,若存在,求k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剖析 此题多出现在高中圆锥曲线部分关于点对称问题中.学生自己往往做了很多题目,甚至做了一些笔记,有时还是力不从心.若自己死死抓住对称的本质和解题思路,学生自己在推导中不难发现解法是从L的斜率k出发,借助|AM|=|AN|,得出LLAP,P为MN的中点,用k表示P点,再考虑P点在椭圆内 ,从而建立k的不等式.解法关键在于控制P点在椭圆内,从而避开了繁琐的计算.这也是一大类有关圆锥曲线和直线的对称问题处理的关键所在.可见,数学的推理过程就是促使反思发生的方式之一,紧紧把握解题思路,沿思路追根求源。

4、反思解题规律

解完一道试题后,反思解题方法中有无规律可循?解题思路是否正确、严谨?解题方法是否灵活、有创意?怎样解答最具技巧性、且通过最简单几道题的求解,引出一类题的解法,可更有效地强化解题能力,提高解题效率.在做数学笔记时,应该通过反思提练出相应题型的解题规律,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例4 已知关于x的二次方程有两个等根,求证:、、成等差数列。

剖析 本题的常规解法是应用Δ=0得到a、b、c的关系,再整理可得本题结论.仔细观察原方程,发现隐含着“系数之和为0”这一关系,由此,两个等根均为1,再应用根与系数关系进行论证就简单多了。

证明 由,知原方程的两个等根是1,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故、、成差数列。

通过反思,可使学生学会在领会题意方面寻找规律,从而积累更多的解题经验,这也是认知方面的训练,可大大提高解题效率。

5、反思一题多变

在解题笔记中,通过多次的笔记复习引导学生自己多侧面,多角度,多渠道地思考问题,让学生自己多探讨、多辨析解题过程,梳理知识网络、拓展解题规律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学生不仅能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而且能拓宽深化解题思路,探索解题规律,提高思维品质,增强应变能力,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胜利走出题海.这样在数学笔记中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5: 在椭圆上求一点P,使它与两焦点F1,F2的连线互相垂直.

学生在学习笔记时,可促使学生问问自己该题能有哪些变式.比如

变换1:已知椭圆上存在一点P,它与两焦点F1,F2的连线互相垂直,求此椭圆方程中满足的条件.

变换2:已知椭圆上一点(-3,4),椭圆的两焦点为F1,F2,求ΔF1,PF2 的面积.

反思一题多变,在数学笔记中可以对某个知识点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外延,使知识系统化,同时提高学生的审题,应变能力.重视一题多变训练,提高知识整合,系统扩展,综合运用能力,防止“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丢就忘”的现象发生,真正实现“解一题、知一类、会一片”。

6、反思解题中的失误

学生在解题时可能会出现种种失误,这些失误既有知识上的缺陷和能力上的不足,也有非智力因素影响.这些非智力因素主要表现在答题方法、书写规范、应试的心理调试、时间上的合理安排等方面.因此,学生应认真总结和反思解题中出现的失误,充分利用数学笔记这个学习载体,进行如下反思:自己是否很好地理解了题意?在解题时曾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这些问题又是如何改正的?我的“老毛病”又犯了吗?解这类题的思维模式是什么?通过及时整理,来提高辨析解题正误的能力,努力克服自己在解题中的不足之处和不良习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6 若sinα=m,α为第二象限角,则tan2α的值为

( )

(A) (B)

(C) (D)以上都不对

剖析 在分析此题时,许多学生认为此题容易,他们的思维模式是:

由sinα=m,α为第二象限的角,得

所以.

因此,选(A).

答错了!错在哪里?只有极个别学生意识到题设条件中的m∈(0.1),如当时,1-2m2=0,,tanα=-1,此时tan2α失去了意义,故答案只可选(D).若题设条件中限制,则应当选(A).

学生若能能比较两种思路,反思自己错解的原因,自然能使自己思维的严密性和批判性有所收获.

解题时,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应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认真解答.做笔记过程中应反思题目陷阱所在及其推理是否严密、有无漏洞?反思语言表述是否简明、准确、严谨、完整?解答过程是否优化?哪些思路是盲目中被多余添加的?我的思考和老师、同学的思考有何不同……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改进或纠正,从而提高运用知识的效率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形成,从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学生若能有解题后的“反思”性笔记学习意识,进而养成解题后的“反思”性笔记学习的习惯,善于在反思上下功夫,既可促其牢固掌握“三基”,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同化和深化对问题的本质性理解,又可提高解题效率,同时也是学好高中数学的有效措施之一,更是一种提升自我学习能力的好方法.掌握数学解题反思性笔记学习的方法,还能拓展自主学习的渠道,完善和发展数学素养.

探灵笔记篇8

论文关键词:灵感;生活的积累;外物的触发

灵感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一种常见的思维现象,它客观而又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和思维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神秘的气息。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人提出了灵感概念,并试图对其本质和规律予以说明,认为:灵感由“神”和“气息”两个词复合而成的,意即神的灵气。“灵感”一词在英语里写作inspiration,意思是灵气(spirat)的吸人,它的原始意义也是一种降神术。翻阅我国古代众多的关于本体感受的古代文论,可以找到“灵感”这个词,却没有“inspiration”所包含的特定含义。这说明中西关于灵感的理论,虽然有不同的发展轨迹,都有自己独特的概念形态,但大致是相通的。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西文论中关于“灵感”的言论的比较和分析,浅探“灵感”的产生与获得。

一、西方古典文论视野中的“灵感说”

在古希腊时期,许多人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那他准是接受了“神”的启示。“灵感’,在文艺上的原始意义,指创作时一种神性的着魔,即获得神的启示,写出优秀诗篇”。…(纵观整个西方古典文论视野中的“灵感说”,我们可以将之分为两个阶段,即:在西方文艺复兴以前,主要表现出“神启论”的特征,以柏拉图的“迷狂说”为代表,强调“神灵附体”,神秘不可知;近代“灵感说”则主要表现出“天才论”的倾向,理论建构上以康德、歌德、黑格尔为主,强调人的本质力量,注重后天实践的勤奋、经验的积累。作为人类思想的结晶,他们对西方现代一些非理性主义的文艺思想,如尼采的“酒神精神”、叔本华的“天才”说等学说的提出有巨大启示.但两者都未能对“灵感”的产生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存在着诸多不足。前者以柏拉图为例,他的“灵感说”包括三个方面,即:灵感的源泉主要是“神灵凭附”;“灵感”的表现是“迷狂”;“灵感”的获得过程是在“灵魂回忆”真善美的理式世界。这一“灵感说”的“神”不可见不可知,所赐予的对象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其可遇不可求,不仅充满了唯心主义的神秘色彩,而且无益于创作,否定了人的自由自觉的努力。

黑格尔作为现代“灵感理论”的代表,力图从“外在的机缘”与创造者内在的“自觉要求”相结合的高度去揭示灵感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内在的机制。这是黑格尔较以往的学者高明的地方。但是,黑格尔关于灵感问题的考察,最终还是未能摆脱他的荒谬的“绝对观念”体系的纠缠,因而他在灵感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就最后还是淹没在他的“绝对观念”的无用的体系之中。

二、中国古代诗学中的“灵感论”

与西方以柏拉图为首的一批灵感理论研究者相反,中国古代的灵感理论研究者更注重研究具体的艺术构思过程。特点之一,就是重主体的能动性和情志的抒发。由此产生的概念形式,自然不是那种“神巫交感”的“灵感”,而是“应感”、“兴会”、“性灵”等文艺心理学术语。可见,从“人物沟通、心灵感应”这个基本论点出发,我国的灵感理论得到了不同于西方的独特发展。在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将灵感说与艺术构思联系在一起的是陆机。之后的文论家如皎然、严羽、李贽等也有诸多关于“灵感”的言论,但陆机的观点比较全面而具有代表性。在《文赋》中他详细地描述了灵感现象,即“应感兴会”,指出“灵感”即是刨作时文思最为畅达,感情最为充沛,思维最为活跃,形象最为鲜明的心理状态,说明了激发作家产生灵感的是心与物的相互作用,是物之触动和心之感发的结果。不管从灵感产生的来源(情与境会)、心境(虚静自然),还是从灵感的积蓄过程(勤于思考和读书)来说,中国的“灵感论”都与西方的“神赐天启”说有着本质的不同,我国的文论家将灵感理论与艺术创作实践结合得更紧密,展开得也更充分。但不足之处在于既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甚至只是只言片语的感悟式抒写,也没有对灵感产生的心理作出细致深入的探讨。

三、“灵感”的状态与特征

关于灵感到来时的心理体验,从柏拉图关于灵感的“迷狂说”和我国古代诗论著作中的一些描述中,如刘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严羽“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可以大概知道:

灵感就象梦境一样,作者沉醉其中,却又难以名状,它突如其来又转瞬即逝,它是创作的最佳状态。在这短暂的体验中,作者沉浸在一片纯净而完善的幸福与自在之中,摆脱了一切焦虑、紧张等束缚,与世界融为一体。这种尽善尽美的境界解决了一直作者困扰的问题而有了豁然顿悟的感觉,因而获得了一种喜悦以至狂喜,伴随着不可遏止的激情。由此观之,灵感状态具有孕育的长期性、出现的突然性、形式的模糊性、消失的瞬时性和结果的创造性等基本特征。

四、“灵感”的生成与获得

在了解了“灵感”来临时的状态后,我们尝试着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这一现象的生成与获得。弗洛伊德、荣格的关于无意识理论为之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意识与无意识的区分,“灵感”这种不受自觉意识控制的力量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无意识被认为是人的智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灵感出现之前,人们对某一问题已有长时间的思考,虽思而不得其解但已触到问题的实质,这些在大脑皮层留下了痕迹,当有意识的思考中止时,无意识的认知活动却仍然继续进行。当人们处于高度放松的时候,在某一刺激的引发之下,长期沉积在无意识中的信息与意识之间沟通,灵感便跳人人们的大脑。由此看来,灵感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显意识到无意识、再由无意识到显意识的过程。

(一)由显意识到无意识——生活的积累

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积累。柏拉图把灵感现象概括为“灵魂在迷狂状态中对于天国或上界事物的回忆和观照”,这里的“天国或上界的回忆”,正是现代意义上作家个人的记忆、潜意识的显现。这个“积累”是多方面的,我们将之统称为“体验”,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体验”的范畴大于“生活积累”,它是融生活经历和生命情绪为一体的,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学是“作家体验的表述”。

从“有意注意”来说,作家可能会为了心中的某一个题材而深入现实生活寻找写作材料,如作家周立波扎根于创作的现实环境体验生活;也可能会为了某一个典型形象而对生活原型进行独特的选择并对其独特的言行举止进行深入的观察,如高晓声笔下的新时期的农民陈焕生,之所以能够成为新旧交替时期的农民典型,就在于作者将当时生活中农民身上的“半新半旧”的思想赋予了这个特殊的角色;而最通常的“有意注意”莫过于阅读积累。

与“有意注意”的目的性和局限性相比,“无意注意”则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和历史积淀性,“无目的观察比有意观察还有效”在通常情况下,“无意注意”可能会被我们很快遗忘,但有特殊感情参与的无意注意会不受意识控制地积淀到无意识之中。它不仅有利于形象的记忆,而且因了感情的独特会使得这一记忆在唤起时独具特色。如,同是对贵族生活的描写,托尔斯泰的笔下充满了矛盾与辩证,曹雪芹则是看透名利的虚空与嘲讽。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界限很多时候是十分模糊的,比如缺失性体验、丰富性体验、孤独体验等,几乎可以说是混合的注意。在实际的文学创作中,更是两者的结合,“有意注意”立竿见影的效果得益于“无意注意”的启发和补充,“无意注意”只有得到“有意注意”的整理、淘汰才能成为形象元素。如韩少功的《暗示》和《马桥词典》所呈现的“知青写作”,即:在苦难的生活中看不到对苦难的抱怨,对人性美的揭示胜过对人性丑的鞭笞,苦涩的记忆里不乏对那~段生活的美好怀想。“知青”体验刻骨铭心,但这种体验在当时绝不是美好的,只是时过境迁,用现今的眼光去回忆,滤去了苦难的外衣,裹上了现今的反思,是作家将“有意注意”融合于曾经的“无意注意”,从而促成了新的体验的生成。

生活的积累当然不只是简单地等于以上所说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它甚至可以是作家所经历所感受的人世万象,比如,随着年龄日益完善的人格,作家平日的练笔,在练笔时激发出的思想火花和在练笔中造就的文从字顺的功力等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讨论。

(二)由无意识到显意识——外物的触发

灵感的来源是艺术家大脑中生活和知识积累的突然泛起,是外物诱发所致。这里所说的“外物的触发”包括来自外界的偶然机遇与来自内部的积淀意识。这两类现象,不仅激发信息的来源不同,而且发生机制也不一样。我们将在下面的内容中具体讨论:

由外部机遇引发灵感是最常见、最有成效的,这类灵感的激发大致可以分为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情形:一、思想点化,如在阅读或交谈中偶然得到某种闪光的思想提示;二、原型启示,如白杨树之于茅盾的

以上四种类型,归结起原因来,便是作家的生活积累与外物之间有一种“同化”优势,即:作家的美感经验并不仅仅是静止地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活跃地与其发生契合,将自己的情态赋予对象,因而即使面对同一事物,作家较他人而言,藉着敏感和积淀,更有一种独特的亲切感和选择的倾向性,从而形成外在物象和内在心象的融合。

来自内部积淀意识的灵感,由于其发生机制深植于人类的潜意识活动中,其表现形态也更为复杂。我们暂时将其分为两类来探讨。一种是由无意遐想产生的思想火花,如作家在散步或郊游等休闲时因沉思或回忆而闪现的灵感,它多是因为心情的放松而使得积淀在无意识中的体验自由涌现,这一类情形还可以是在幻梦中出现,传说作家郭沫若经常从睡梦中跳起,抓来纸和笔记录下梦中偶得的诗句,且都是神来之笔。总之,这种自由的无意想象都是作家在内心宁静时充分调动和依从无意识的结果。与这种轻松心态下产生的灵感相反,我们称之为“潜能的激发”的灵感则是“人脑中平时未发挥作用的那部分潜在的智能在危机状态中的突然激发,如广为人知的曹植作出七步诗的故事等。这种纯粹在无意识中出现的灵感最奇特,也是唯心主义、神秘主义迷雾笼罩最浓的一类,但究其根源,不难发现它仍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它沉淀在我们的无意识之中,在放松或情急之下,意识对这些信息进行自由或快速的梳理和筛选,从而使其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五、结语

上一篇: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范文 下一篇:非正式探险笔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