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监理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30 05:32:22

拆迁监理总结

拆迁监理总结篇1

论文关键词 房屋拆迁 角色错位 职能

一、城市房屋拆迁的相关概念

城市房屋拆迁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内,经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由拆迁人依法对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及其附属物进行拆除,并对被拆迁人给予安置,补偿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从其定义来看:(1)城市房屋拆迁对象指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的房屋。(2)城市房屋拆迁需经过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3)拆迁行为不仅仅是简单的拆除房屋,而是涉及到各方利益的重新分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按照拆迁的目的,拆迁分为公益性的拆迁和商业性的拆迁。公益性拆迁是以公益目的所进行的拆迁行为,其当事人是政府和被拆迁人。商业性拆迁是以商业目的所进行的拆迁行为,其当事人是开发商和被拆迁人。城市房屋拆迁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有拆迁人(房地产开发商、拆迁施工单位)、被拆迁人、拆迁评估机构和政府部门。政府作为城市房屋的重要主体,在城市房屋拆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重要职能。在城市改造中,政府决定着城市总体规划、土地的利用类型、拆迁补偿标准等,其在城市拆迁改造中扮演者制度设计者、监管者、仲裁者等多重角色,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被拆迁人往往是弱势群体,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时,再加上政府部门处置不当,就会出现“拒迁”现象,成为我们通常所说的“钉子户”。

二、城市房屋拆迁中政府失范行为分析

(一)政府行为越位

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说:“一个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的政府,其职责只是界定产权、保证合约的有效履行及保护个人财产不受到侵犯,除此之外,政府能够做的事情不多”。市场经济要求行政部门精简放权,激发市场经济活力,当好一个“裁判员”。但在城市房屋拆迁工作中,不少地方政府扮演者“全能人”形象,政府职能定位存在着严重的越位现象,该管的没有管好,而是利用手中的权力过多的干预和直接参与拆迁的具体工作,为开发商扫清拆迁障碍。究其越位原因:一方面,政府以较低的土地使用权出让价作为吸引外资的优惠条件之一,并承诺由政府负责整个拆迁工作,保证招商引资工作的成功完成,从而想利用拆迁工程出政绩;另一方面,政府控制着土地资源,决定着谁是拆迁人,在城市房屋拆迁中政府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甚至一些决策者钻政策的漏洞,利用公权设租,诱使开发商寻租,相互勾结,在拆迁过程中损害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工程和自身的利益,利用手中的公权帮助开发商强制拆迁、暴力拆迁等事件这些年来屡见不鲜。

(二)政府监管缺位

第一,对政府主管部门自身的监管。在城市拆迁改造中,政府将自己看作管理的主体,行使管理职能,但对政府主管部门自身的监管则相对较弱,这就为寻租设租行为提供了土壤,个别地方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偏离了方向,不能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而充当了开发商的帮手,甚至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帮助开发商违法强制拆迁,可看出在城市房屋拆迁改造中对政府主管部门公共权力运行的监管有待加强。

第二,对拆迁人的监管。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野蛮拆迁、强制拆迁、暴力拆迁等事件不断被媒体曝光,但这些事件并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普遍,甚至在拆迁的合法外衣下,一些开发商雇佣一些社会闲杂人员介入拆迁活动,在并未达成拆迁协议之前,采取威胁手段使被拆迁人搬迁,使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权、财产权受到严重损害。政府主管部门缺乏对拆迁人的监管,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非法拆迁的帮凶,我国对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制度尚不健全,这个时候更需要政府加强对拆迁人的监管,规范拆迁市场。

第三,对拆迁评估机构的监管。城市房屋拆迁的焦点问题是拆迁补偿金额的多少,由拆迁利益相关者进行博弈最终决定拆迁补偿金额,通常也是拆迁纠纷的核心问题,科学合理的拆迁评估对保障被拆迁人合法权益不受损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政府对拆迁评估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拆迁评估市场存在着许多问题。评估机构混乱无序,许多评估机构并不具备评估的资格而做起了拆迁评估,有些评估机构在利益的诱惑下,做虚假的评估,严重侵害了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评估机构缺乏独立性,通常政府制定补偿标准,甚至直接干预评估价格,在城市房屋拆迁中,通常由政府或开发商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而拆迁中最大的利益相关者被拆迁人被排斥在外,甚至被剥夺了监督的权利。评估结果往往不能够公平公正,与市场价格相差较大,在对拆迁评估机构缺乏有效监管下,不法评估机构在利益的诱惑下与开发商勾结,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将难以得到保障

(三)政府角色错位

在城市房屋拆迁改造中,政府应该是一个中立的裁判者,是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维护者,但现实中的情况是,不少地方政府却抛弃了公共利益代表的身份而与开发商的利益趋同。开发商对政府主管部门开展公关活动,以低价获得城市土地使用权,与政府主管官员分享土地市场价格和拆迁安置费用之间的差额利润。在拆迁过程中,当遇到所谓的“钉子户”时,有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甚至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公权私用,对被拆迁人实施停水、停电等强制手段,配合开发商违法强制拆迁。再者,目前对公共利益缺乏严格的法律界定,商业拆迁的补偿标准高于公益拆迁,一些地方政府故意混淆拆迁项目的性质,商业拆迁打着公益拆迁的旗号,以公益性拆迁补偿标准对拆迁户进行拆迁安置,侵犯了群众的合法利益,追求土地“差价利润”的最大化。一些政府主管部门对自身在拆迁过程中应担任的角色没有准确定位,不能够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正确履行其职能,甚至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若不及时纠正,将丧失政府公信力,对社会造成巨大危害。

  三、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应履行的职能

(一)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进行过八次大的行政机构改革,现阶段进行的是大部制改革。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总的趋势是精简放权、提高办事效率,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个别地方官员仍然不能够转变思想观念,坚持“政府经营城市说”。政府主管部门决定着谁是拆迁人、制定拆迁的补偿标准、干预着房屋的估价等各个方面,使自身在拆迁中的利润实现最大化。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公开招标拆迁人,参考市场价格对房屋评估和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才能更有利于保障拆迁户的合法权益。此外,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对“公共利益”以明确的法律界定,明确界定公益拆迁和商业拆迁,转变个别地方政府官员“拆出政绩”的观念,杜绝一些地方政府以公权谋私利,大肆圈地、卖地,随意拆迁城市房屋的做法。

(二)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能

第一,要加强对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对政府拆迁主管部门的有效监督,保障权力在监督的环境下运行,不为寻租和设租行为创造生存环境。要达到这一目的,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内部纪检监察部门充分发挥作用,而且还要使政府政务逐步公开化、透明化,及时公布拆迁动态,拆迁的性质,拆迁规划,拆迁决策流程,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消除政府寻租的土壤。监察部门要加大对公益性拆迁的审查力度,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到房屋拆迁的“公益性”审查监督中来,对个别地方政府官员为赚取“差价利润”与开发商沆瀣一气,商业拆迁打着公益拆迁的旗号进行拆迁的行为,要坚决打击。

第二,加强对拆迁主体的监管。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在城市拆迁过程中,有责任更有义务自觉地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政府主管部门应准确定位自身在拆迁中的角色,当好一个“裁判员”与监管者,由于政府监管的缺失,开发商违规违章拆迁,暴力拆迁、强制拆迁的事件在拆迁中频发,使被拆迁人的人身权、财产权受到威胁,同时损害了政府在人民群众中心目中的形象。政府部门应坚决打击违法拆迁、暴利拆迁,对于拆迁中群众反映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和回应,满足群众的合理诉求。

第三,做好中介机构的监管者。不规范的房产评价机构做出的错误报告甚至是规范的房产评价机构在没有监管条件下的做出的不公平报告,直接损害了拆迁户的利益,导致一系列拆迁暴力事件的发生。因此,加强对房屋估价机构的监督管理势在必行。首先,对拆迁房屋估价机构的评估资格进行审查,严格把关,严厉打击非法中介机构,规范拆迁评估市场。在选择房屋评估机构时,不能让政府或开发商单方面来决定,应该让房屋拆迁中最大的利益相关者被拆迁人参与进来,使最终的拆迁房屋评估报告公正合理。

(三)协调各方利益,保护弱势群体

拆迁监理总结篇2

一、我区拆迁资金管理现状

我区的拆迁工作由区拆迁办牵头管理,区财政负责资金筹集和核算,各街办负责组织实施。拆迁项目概算首先由各街办编制报送区拆迁办审核,再由区政府办转区财政复核,最后由区财政局将复核结果上报区政府审批。拆迁资金的核拨流程是:在区政府批准的概算范围内,由区拆迁办按招投标合同价、拆迁进度及审计报告等制单报分管拆迁工作区长审批,区财政根据区政府审批单核拨给项目实施街办,各街办再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将拆迁资金及时拨付到项目拆迁公司和相关单位。

根据*区财政局2009年6月对观音山、任港、钟秀、文峰、狼山镇五个街办拆迁资金管理工作的调研情况,上述五个街办都能按区财政局的要求做到专户核算拆迁资金,专人登记项目台账,均实行电算化记账,均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大部分在往来科目下按拆迁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但因使用的财务软件不统一,报表数据反映不够直观,资金结算与分析必须借助另行登记的项目台账。经对各街办上报数据统计,20*年至2009年4月底五街办计收到区财政拆迁资金拨款23.35亿元,同期拆迁支出18.35亿元,2009年4月末账面时点余额5亿元。

二、资金管理中的存在问题

1、管理口径不统一。全区年度拆迁计划由区拆迁办统一编制,原则上全区拆迁项目均应由区拆迁办扎口管理,但事实上*开发区的拆迁项目(工业)未纳入拆迁办管理范围;全区年度城建项目计划由区建环局统一编制,原则上全区城建项目均应由区建环局扎口管理,但事实上景区、开发区的城建项目未纳入区建环局管理范围。这种管理体制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不顺,不便于全区统一政策和口径,在政策、制度的执行方面难免存在差异。

2、财务核算软件不统一。各街办拆迁专户使用的财务核算软件各不相同:狼山镇、钟秀两街办使用国强浪潮财务核算软件,观音山、任港、文峰使用乡镇财政信息系统核算软件,而区城司(区拆迁资金专户)使用用友财务核算软件,在科目设置和财务核算体系上存在部分差异,不便于区财政加强对街办拆迁资金的及时监管。

3、对开发区、景区的管理体制不明确。区政府对景区、开发区统而不统的管理现状,难以调动基层人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具体工作中表现为在资金筹集、核算方面存在依赖思想,缺乏主人翁意识,被动应付,不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区财政资金趋紧的形势下,两区只向区财政申请部分城建资金,还有部分直接在公司贷款户中列支,不便于区财政及时掌握项目资金使用的全面情况。

4、相关拆迁政策已不合时宜。在20*年市政府将城建体制下放区级的同时,拆迁管理体制未能按城建体制同步下放;市政府在2003年调整确定的拆迁标准至今仍在执行,显然已不符合现今的市场行情;市拆迁办制定的区位价补偿政策没有适时调整,基层拆迁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拆迁进度;另外,市拆迁办要求区政府在领取拆迁许可证之前首先必须把拆迁资金按招投标价全额汇入市拆迁办指定的专户,且公告期限较长,然后方可按项目合同和拆迁进度分期拨付使用。这种管理模式虽然保证了拆迁资金的安全到位,确保了拆迁户的利益,但增加了区政府的融资成本,影响了区级拆迁资金的合理调度。

5、相关部门对区位价补差资金管理不到位。因观音山地区拆迁安置工作的特殊性,区政府授权观音山街办办理区位价补偿单的填制和下发工作。但观音山街办没有对其开具的530元/平方米的区位价补偿单及时汇总建档,也未报区拆迁安置办备案。这样,在安置程序中,低价位商品房开发公司从安置户手中收取并向区财政提交的补偿单的真实性就得不到准确核实,势必给安置工作中的资金结算带来不便,给审计工作也带来难度。

6、区四大国有公司专职财务人员不足。在市级城建事权下放而人权没有配套下放的情况下,区级相关部门的人员编制都紧,人少事多矛盾比较突出。目前,我区城司财务工作由区财政局人员兼职,开发区总公司和东城公司财务工作由开发区财政局人员兼职,天一置业公司财务人员(区财政局委派一名总账会计)兼职销售部的工作。专职财务人员严重不足,兼职人员疲于应付,管理水平难以提高。加之,下半年约62万平方米的安置工作量将占用兼职人员很多工作时间,日常财务核算和财务分析工作的及时性得不到保证。

7、五大公司注册资本较小,融资额度受到一定限制。2009年4月底,区政府五大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总额为5.28亿元,其中:城司1.18亿元,开发区总公司1.1亿元,东城公司1亿元,景区总公司1亿元,天一置业公司1亿元。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土地市场很不景气,作为我区拆迁资金主要来源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入不敷出,区政府推进“双百双十”项目的资金筹集渠道只能是向银行融资,而目前五大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均已达到80%,再融资受到额度限制。

8、安置房建设滞后,超期过渡费负担较重。20*年起,*市区全部采取向拆迁户提供低价位商品房的拆迁安置方式,主城区承担的低价位商品建设任务很重,经多方努力,到2008年底,*区已完成8000多户的安置工作,较好地解决了最为广大拆迁户所关注的过渡难、安置房建设迟缓不到位的问题。但仍有5000余户群众在外过渡,区政府在今后几年内仍将承受每年约4000万元超期过渡费的巨大压力。少数未得到理想安置的群众在泰然领取超期过渡费的同时依然对政府心存不满。

9、其他相关问题。部分拆迁公司不及时送审,审计、结算工作滞后;非居拆迁成本较高,不确定因素较多;街办城中村改造项目资金筹集难度很大。

三、强化拆迁资金管理的建议

1、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要从原来规划、建设、管理三个环节转变为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四个环节,把城市经营摆上重要位置,积极探索城市发展的新思路。建议市政府要充分考虑区级财力、人力的实情,科学安排拆迁项目,适时合理调整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为区级拆迁工作的顺利实施打好政策基础。必要时应向区级提供对口管理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

2、建议区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区与街道、开发区、景区的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基层财务管理积极性,合理节约拆迁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建议在业务监管上将开发区拆迁项目(工业)纳入区拆迁办扎口管理,将景区、开发区的城建项目纳入区建环局扎口管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3、在年初编审拆迁计划和城建计划环节,建议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权衡可能与需要,增强工作的计划性,既要考虑市里的考核任务,也应兼顾实际需要和财力与人力可能,及时向市政府提出反馈意见,有序推进拆迁工作,摊子不宜过大。

4、在资金筹集环节,市区政府要加快土地上市的运作,确保土地出让金的早日回笼;区财政要充分发挥城市资产的综合效益,走以城聚财,以城兴城的新路子,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突破城市建设瓶颈,创新破难,用活存量资金,适当增加五大公司的注册资本,通过向金融机构融资和吸引社会资金等多种方法,全方位筹措城建资金,切实保障拆迁资金的及时到位。既不能害怕负债而耽误必需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而影响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又要避免盲目举债无力偿还而破坏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相应的投资风险机制和投资约束机制。

5、在资金使用环节,区财政要进一步加强对街办的资金监管。拆迁资金下放到街办管理以后,可以进一步强化拆迁资金的审核工作,对街办财政所(科)的财务管理水平要求也相应提高。区财政应统一全区各街办拆迁资金管理制度和财务核算软件,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程序,更好履行财政管理和监督职能。区政府拨付给街道的19%推进费中只有1%的工作经费可列入街办预算外收入,另18%的调节经费街道应在拆迁项目间调剂使用,特殊附属物的补偿也应在18%的调节经费中列支,区政府不再另行补偿。

6、在工程管理环节,建议相关部门要做实征地、拆迁的前期调查工作,加强协议签订过程中各相关单位的责任落实,缩小协议补偿与实际补偿金额的差距,降低拆迁成本;在确定评标细则时,不能一味强调最低价中标,建议让公正处介入招标评价段的资格审查程序,防止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现象的发生;要充分运用相关政策杠杆引导群众认可拆迁、配合拆迁、主动拆迁,极大地加快拆迁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7、在资金监管环节,建议区拆迁安置办各科室要建立健全拆迁项目台账和项目档案,包括电子表格台帐(特别是安置房购房凭证明细台帐、非居补偿明细台帐、超期过渡费发放明细台帐,530元/平方米区位价补偿台账等),规范审核程序。考虑到安置工作的滞后和复杂,超期过渡费核发的工作量较大,建议除当季调整部分按实结算外,其余均按季定日核发。区拆迁办可于每季末5日前审批好资金申报单,区财政于每季末10日前发放到街办财政所(财务科),以便各街办财政所(科)能定期发放到拆迁户手中,切实保障拆迁户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若因拆迁户的主观原因而延长过渡期的,区拆迁安置办应及时通知停发。

8、在项目结算环节,建议市、区拆迁办要联合推进审计、结算工作。在工程招标资格审查阶段,对不及时送审或不积极配合审计工作的低信誉拆迁公司,要根据不良记录取消其入围资格,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对已审计拆迁项目的管理费,建议由区城司按审计数拨付到各街办,由各街办按项目实施情况把关拨付给拆迁公司,对项目结算不及时的拆迁公司,要研究制定相应的制约和跟踪管理措施,确保已完工项目的及时结算。

9、在拆迁户安置环节,鉴于低价位商品房建设成本与超期过渡费、融资成本、政府补贴等费用之和已逐渐接近普通商品房销售价的事实,建议政府从政策法规上弱化易地安置方式,鼓励货币补偿与产权置换方式,以“拆一补一”,“以新换旧”为原则,根据“拆建平衡,超前建设”的总体思路,以“利民、惠民”为着眼点,逐渐完善我区的拆迁安置配套法规,建立我区依法拆迁的法规基础,打造依法保护群众利益的平台。同时建议区天一置业公司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力量,让销售与财务数据联网,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安置成本。

拆迁监理总结篇3

逐步消除城区平房区、改造旧楼区。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全市旧城区拆迁改造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市旧城区拆迁改造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长:*副市长

副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建委主任

*市政府副秘书长

*市公用事业与房产局局长

*市综合执法局局长

成员包括:市公用事业与房产局、建委(市规划)、发改委、国土资源局、综合执法局、法制办、公安局、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经委、国资委、环保局、局、市中级人民法院。

市旧城区拆迁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房屋开发拆迁办公室,负责全市房地产综合开发建设管理及组织协调的日常工作;制定年度拆迁计划;依据市规划、土地等有关部门规划方案和统计数据,制定2009—2012年我市平房区改造、旧楼房改造以及城市重点发展项目建设需拆迁的区域拆迁工作计划。

三、工作措施

1.统筹规划,有序供地。市规划部门要会同国土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城区内国有土地使用用途总体规划;市国土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和城市发展需要制定好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市拆迁管理部门依照规划、土地管理部门提供的规划和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年度统筹安排。

2.调查摸底,做好测算。在项目拆迁改造实施前,由拆迁管理部门协同土地、各区政府等部门对拆迁区进行调查摸底工作,调查拆迁户数、被拆迁户的家庭人口结构、被拆迁房屋的性质、建筑面积等,做出拆迁成本测算。

3.制定政策,实施拆迁。在我市新的拆迁管理办法未出台前,以市旧城区拆迁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纪要的形式、对目前法律、法规和规章中没有明确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予以明确。

4.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公用事业与房产局负责旧城区拆迁改造工作,其所属的*市房屋开发拆迁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旧城区拆迁改造工作。各区政府是旧城区拆迁改造的责任主体,要成立专门机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人,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报市拆迁管理部门备案。

5.加强管理,签定协议。严格执行拆迁许可证制度,拆迁管理部门要严格审查拆迁相关的规划、计划、土地等使用审批手续是否齐全,严格审查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是否符合拆迁政策规定,对符合条件的方可发放拆迁许可证,并在《*日报》上。在拆迁过程中,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达成一致意见后,签定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实行货币补偿的,协议中应当约定拆迁补偿金额、付款方式、付款期限、搬迁期限和违约责任以及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实行产权调换的,协议中应当约定调换房屋的位置、房屋面积、产权调换差价款的支付期限、搬迁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的金额、支付期限及需要约定的其它内容。

6.规范行为,依法裁决。拆迁人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严禁蛮横拆迁、违法违规拆迁,严禁采取停水、停电、停气、停暖、阻断交通等手段,强迫被拆迁居民搬迁,对出现问题的要追究责任。拆迁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建设部《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和《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的规定程序进行评估和审核、受理行政裁决,对符合受理条件的依法做出行政裁决。

四、工作职责

(一)市房屋开发拆迁办公室:

1.负责贯彻执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负责起草房屋拆迁管理规范性文件和政策咨询工作。

2.负责全市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的综合协调、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工作。

3.负责编制市规划区域内房屋拆迁工作中长期规划和年度拆迁计划。

4.根据全市的年度拆迁计划、拆迁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拟拆迁区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拆迁补偿安置方案。

5.负责《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审批,拆迁公告;延期拆迁的审批;尚未完成拆迁补偿安置建设项目的转让办理工作、拆迁单位资质审查工作。

6.负责受理城市房屋拆迁纠纷行政裁决以及行政强制拆迁的审查、报批工作。

7.负责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审核和监管;协助各区处理房屋拆迁工作,协调城市房屋拆迁超期回迁工作。

8.负责协调土地及相对应的市辖区政府相关部门参加的拆迁区调查摸底、拆迁成本测计工作。

9.负责召集专题会议。对在拆迁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请市政府领导并组织市旧城区拆迁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召开的专题会议,予以研究解决。

10.负责对拆迁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

11.负责城市房屋拆迁档案管理工作和各种数据的综合统计工作。

12.负责全市房屋拆迁从业人员的培训、考试、年审和《房屋拆迁执业资格证书》的发放备案。

(二)各区政府:

1.贯彻执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政策;

2.协助城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做好辖区内房屋拆迁项目的审定;

3.协助城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做好辖区内房屋拆迁的实施工作;

4.负责辖区内房屋拆迁接待和政策咨询工作;

5.负责辖区内房屋档案管理和各种数据的统计工作;

6.协助城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做好旧城区拆迁改造的其他相关工作。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对评估机构的管理。拆迁估价应当坚持独立、客观、公正、合法的原则。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拆迁估价活动和估价结果。房产管理部门应当向社会公示评估机构,供拆迁当事人选择。

(二)严格对拆迁单位的管理。拆迁人应当根据拆迁项目的要求选择具有相应拆迁资质等级的拆迁单位实施拆迁。拆迁区域拆迁单位的选择,拆迁人应依据市旧城区拆迁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标底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并接受监察部门的监督。拆除工程的实施应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履行必备手续。

(三)做好强制拆迁前的准备工作。

1.拆迁管理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受理,下达行政裁决。

2.做好强制拆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裁决、听证、提供周转房或安置房、补偿资金提存证明、被拆迁房屋的公证和证据保全等。

3.明确下达强制拆迁的部门决定和执行部门。由市政府下发强制拆迁决定,责成市综合执法局执行,市公安局和各区政府配合实施行政强制拆迁。

(四)认真落实责任制。

1.认真落实接待工作。拆迁人要对来访者做到热情接待、耐心细致解释;在拆迁现场设立接待处,落实专门人员,公布接待电话。

2.及时做好的回复工作。凡涉及拆迁方面的件,拆迁管理部门要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书面回复,确保上下沟通,化解矛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拆迁工作结束前,现场办公室不得撤消。

拆迁监理总结篇4

关键词:房屋拆迁,问题,建议

1、房屋拆迁中的实际问题

1、1我国土地征收程序的缺陷

土地征收程序的立法比较简单、粗糙,在许多具体的制度设计上存在漏洞。具体表现在:(1)土地征收目的合法性审查没有纳入程序中。(2)缺少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机制,如在征地范围的决定权、征地审查权、赔偿方案确定权等方面都只规定由行政机关自主决定、具体实施,缺少对行政机关的必要监督,导致行政机关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容易侵害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也会带来行政权力的泛滥,破坏政府和人民的关系,危害社会稳定和繁荣。

1、2土地征收程序中对被征收者的保护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几方面:(1)土地征收程序透明度和公示性不够。如在补偿方案的确定上,是由政府自己核准并实施的,实难保障征收程序的公示性,难以避免暗箱操作行为的发生,因而难以保障被征收者的利益获得公正的保护。被征收者在土地征收过程中缺乏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整个征地过程中,被征收者都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2)行政征用补偿救济手段不完善。此方面不足主要体现在司法救济被排除在救济手段之外。当事人发生争议后,主要通过行政系统内部解决,法院一直不予受理,有很多纠纷经过行政复议程序后,当事人仍对复议结果不服,但状告无门。

1、3拆迁评估方法不够完善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规定“货币补偿的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然而当前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评估方法比较单一,不够完善,拆迁估价普遍采用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主以同一地块上相同房屋的市场价为基础,结合被评估房屋的成本、地段、环境等因素,综合得出房屋的市场评估价。然而,在我国的实际,由于市场价格的不确定,各地不统一以及部分城市由于拆迁量较大,为了加快评估进度,减少评估工作量,这样的评估方法造成评估价格与市场价格相差甚远,往往评估价格要远远低于市场价格。不完善的评估方法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被拆迁人拿着补偿款而买不到新房,促成了他们不愿意搬迁,从而形成拆迁工作的障碍。

1、4拆迁规模过大, 安置房源紧缺

近几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改造力度的加大,城市房屋拆迁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由于某些城市政府急于加快城市改造工作,造成拆迁规模过大的现象,使城市房屋拆迁量呈迅猛上升势头。同时,由于在城市旧区改造,加快城市化进程当中,有些地区因涉及到环境污染,或受土地供给限制,拆迁时要迁出城区以外,另行选址。而选址重建既要有合适的建设用地,又要考虑水、电、道路、交通工具配套等问题,往往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因此,拆迁安置困难非常大,很难实施。另外,受城市规划的限制,拆迁时需要异地安置。部分拆迁是要从区位条件好、地段繁华的地段,安置到区位条件相对差的地段,被拆迁人抵触情绪很大。实施拆迁时,除了合理的安置以外,被拆迁人往往还索要很高的区位补偿,使拆迁陷入长时间的谈判、扯皮,影响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1、5拆迁补偿标准尚不统一

我国城市拆迁补偿的标准不一主要表现在部分地区拆迁补偿款较低,而部分省份的不同城市拆迁补偿标准相差悬殊。如果对被拆迁人所住原房的补偿过低,被拆迁人在购买新房时经济负担过大,超过一般被拆迁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就会暴露出另外的社会问题。我国由于在拆迁评估阶段,对房屋的评估不完善、不合理以及拆迁机构不独立,造成被拆除房屋的评估价较低,因而拆迁补偿费也相应较低。拆迁补偿标准不统一,普遍偏低造成被拆迁人购买新房有困难,又返回来影响拆迁工作,使其不能顺利完成拆迁工作。拆迁补偿标准过低与被拆迁人互相攀比拆迁补偿款,被拆迁户的期望值过高等构成了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一些建设单位为了尽早开工建设,只好采取提高补偿标准和制定奖惩政策等消极的办法来促进居民搬迁。

2、解决房屋拆迁存在问题的建议

2、1加强对房屋拆迁的监督管理

首先,加强对拆迁人的监督管理力度,防止违法拆迁、损害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对无房屋拆迁许可证拆迁、超拆迁范围拆迁、超拆迁期限拆迁、自行评估、克扣补偿款和安置面积、拖延补偿款、超期限安置等违法行为,拆迁主管部门应当坚决制止、严肃查处。其次,加强对被拆迁人的监督管理力度,对乘拆迁之机漫天要价、敲竹杠的,也应及时制止,依法维护拆迁人的合法权益。第三,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要合理监管。补偿安置基金的监管有多种途径,一是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与被拆迁人代表共同监管。二是由专业机构如银行等统一保管,其使用由相关部门和拆迁地区的群众代表共同监管,实行专款专用。但不管采取那种方式,拆迁补偿安置资金应当全部用于房屋拆迁的补偿安置,不得挪作他用。

2、2不断完善房屋拆迁的评估方法

解决城市房屋拆迁问题首要解决的是被拆迁房屋价格的评估,评估必须由房地产评估事务所进行。如果由政府部门或拆迁办指定评估专家或评估机构,即使评估结果是客观公正的,也很难得到被拆迁人的认可。因此,房屋拆迁评估不应由政府指定或由拆迁人决定,而应由多家不同的机构供被拆迁人选择。另外,也可以规定拆迁范围内只能由一家评估机构承担拆迁评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统一评估标准,防止在拆迁评估中标准不一,而引发新的矛盾。其次,诸如大型城市建设拆迁项目要推行房屋拆迁招投标制度。大型城市建设项目,如城市道路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在进行房屋拆迁时具有涉及面广和社会影响大等特点,被拆迁人往往处于弱势。为了保护被拆迁人利益,在拆迁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拆迁项目招投标管理,按照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确定建设拆迁项目的拆迁单位,评估单位和房屋拆除施工单位

2、3应结合实际制定拆迁规模

建议应结合当地实际确定拆迁规模首先是规定城市当年的房屋拆迁面积不得超过当年住宅竣工量的一定比例。各地方可以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数据,通过适度拆迁规模量的测算步骤推算出拆迁量。各城市政府可以根据自己城市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拆迁量。对于拆迁量大而集中的城市,政府还应当适当的加大中低价位商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量,有条件的城市,可以让经济困难的被拆迁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其次,拆迁不能影响居民正常的生活。城市拆迁地块的详细规划方案应当公布于众,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如有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和阻碍城市功能发挥的,应立即进行修正。另外,拆迁形成的刚性需求不能改变房地产市场供求平衡和价格的稳定。同时,拆迁后要能保持良好的城市形象,并且使城市遗产得到保护。最后,拆迁要有轻重缓急,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时间和空间上适度分散拆

2、4补偿标准要进一步合理科学

拆迁监理总结篇5

一、以党风廉政教育为抓手,强化教育导廉

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在深入分析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基础上,街道农花村将以火车站拆迁为工作中心,突出重点开展宣传教育。坚持以村干部、党员、学生及干部家属为重点,分四个层次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在村党员干部中侧重开展“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政绩观”、“如何保增长,促转型”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推行党员干部承诺制,按照“公开亮诺,督促履诺,年终评诺”的程序,使广大群众全方位参与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在一般党员群众中侧重开展理想信念、法律法规和优良传统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法制教育进农村、党员冬训等,力求取得实效。在教育内容上,讲求实际,贴近生活,将重点放在站建成后的设想、发展远景展望、拆迁政策文件及拆迁后的村民就业导向等方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行动支持、拥护站建设。在学生中侧重德育教育,开展以反腐倡廉为主要内容的漫画、讲故事等,引导学生增强廉政观念,奠定终身廉洁做人的品德基础。在干部家属中侧重贤良廉洁、崇尚文明、遵纪守法的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干部家属收看反腐倡廉影视教育片,不定期组织干部家属召开座谈会思廉、说廉、倡廉,并结合每年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向干部家属发放廉政一封信,使其积极影响促进村干部拆迁中廉洁从政。

二、以民主法制建设为核心,强化监督维廉

反腐倡廉,监督是关键。拆迁中,将紧扣本村特点和实际,有效地把廉政建设与建立村级民主管理制度、民主决策制度、群众监督制度相结合,自觉接受上级部门和党员群众的监督。

一是抓民主决策的贯彻执行,营造班子的整体合力。在理论学习或日常谈心中,都经常讲团结、说团结,“重大事项议事规则”、“民主和生活会议事规则”长期贯彻实施,组建了村委会人员、党员骨干、村民代表的村集体资产清算及管理小组,拆迁中的重大事项如建房手续不全、低保户、困难户、区划调整历史遗留问题等拆迁重大事项,一律经村“两委会”集体讨论,共同研究,民主决策,使团结在民主、科学、规范的决策过程中得以实现。

二是抓民主管理的扎实细致,切实保障拆迁户民利。将工作做在前面,拆迁前,召开村民民主议事会、党员、村民代表座谈会。走访群众,面对面的与群众交谈,心与心的与拆迁户沟通,广泛征求意见,倾听心声,对反映较强烈的普遍性问题,想法设法与部门协调,多方面维护群众利益。如:公墓搬迁最终确定的补偿办法,拆迁户安置地点的选择等,均是广泛收集的第一手资料,为拆迁工作的稳步推进赢得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是抓民主监督的推进力度,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检查。定期将村务公开制度与拆迁工作相结合,对相关的政策法规,通过公开栏张榜公示,村民大会发放公开信等方式公布拆迁补偿单价和范围,特别是对群众不易理解的有关附属物补偿标准及奖励办法,工作人员热情向拆迁户宣传,积极动员其尽早搬迁,并设立咨询和举报热线,由专人负责解答相关政策,接待来电来访。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将廉政文化标识印制在红色宣传帽上,不仅能参与拆迁谈判过程,更从视觉上给人以直观的警示教育。

三、以规范权力运行为目标,强化制度保廉

反腐倡廉,制度是保证。从历次拆迁中,矛盾焦点主要集中在房屋拆除补偿标准上。对此,我们将拆迁补偿标准明确化、公开操作阳光化、工作内容细致化,按程序办事,切实做到心中明、一口清。坚持同类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单价相同,补偿总价按实际面积核算,不存在额外补助或附属协定,避免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坚决执行旧房及附着物拆除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有关招投标管理条例,所有工程公开、规范操作,并向相关部门备案,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发生的关键,保证了干部的廉洁从政。

四、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目的,强化责任考廉

一是组织落实到位。在街道拆迁指挥部中,下设治安巡逻、违章拆除、资金保障、督促检查、政策宣传、后勤保障、纠纷调处和谈判事务等8个专项工作组,组长分别由村班子成员担任,通过分组明确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到人,各工作组之间也保持密切联系,不断交流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

二是严明工作纪律。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后方能持证上岗,工作期间,胸前要挂有“站拆迁工作人员证”。同时,作息时间以方便拆迁谈判为原则,做到随叫随谈,双休日、节假日照常上班,任何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离开岗位。针对拆迁中可能引发的各类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各工作组按照谁出问题谁负责的原则,主动及时地协调问题,解决矛盾。

三是抓好检查考核。把拆迁工作的具体内容、进度,按要求量化指标,制订具体的检查标准,组织人员进行考核、打分,同时运用好考核的结果,切实将其作为村干部业绩、奖惩评定的重要内容。

四是建立廉政合同制。党总支书记与班子成员在拆迁工作中,开展“两个责任书-----拆迁目标进度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同签”活动,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化,实行一票否决制,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连带责任制”,即一名干部出现违纪、违规问题,所在组全体人员共同受罚,有效地建立廉政责任的共同感和相互监督机制。

拆迁监理总结篇6

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形象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因此在房屋拆迁过程中,如何保护普通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首待解决的问题。城市房屋拆迁不仅关系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而且也与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的公平正义、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密切相关。如何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兼顾城市发展和保护公民在城市拆迁中的私权利,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

(一)《城市房屋拆迁法》的缺失

目前,调整城市拆迁法律关系的法规仍然依据的是《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及相关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而《条例》规定,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或者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由于拆迁涉及居民最主要的一部分私人财产,属于私权范畴,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地方法规来规定拆迁中的民事法律关系,严格地说是不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明确规定,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只能制定法律,即惟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才能对此行使国家立法权。这条规定明显是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越权对公民私有财产所有权进行强制性处置,这是很值得商榷的。

(二)公益性拆迁和商业性拆迁

《条例》并未对公益性拆迁和商业性拆迁予以明确区分。因此,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着开发商打着公益旗号,在严重侵害处于弱势地位的被拆迁人利益的基础上,赚取着高额利润的现象。对于商业性拆迁,是开发商为了赚取商业利润而进行的拆迁,开发商和被拆迁人之间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应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确立拆迁补偿的款项、时间、安置方式等,必须依照商业模式而非现在的公益模式来拆迁。

(三)行政权力的不当介入

《条例》规定,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城市房屋拆迁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同样规定,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不得作为拆迁人,不得接受拆迁委托。从中可以看出将政府部门作为城市房屋拆迁法律关系监督管理者的定位是很明显的,政府部门不得作为城市拆迁的直接参与者。但与此相矛盾的是《条例》又规定,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经当事人申请,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该条款以行政裁决的形式强制干预了民事主体在商业性拆迁法律关系中的平等地位。由此,在现实中不断出现地方政府在现实利益的驱动下,甘当拆迁人的保护伞、权力后盾。

(四)拆迁补偿机制问题

当前各地在拆迁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大多是简单地根据地方政府的规定,而这些规定很多是远远低于实际的市场价值的,没有体现等价有偿原则。现实生活中,开发商在被拆迁人原来使用的黄金地段上建楼赚取高额利润,被拆迁人从繁华地区迁至一般地区甚至郊区,对生活条件的损害是客观存在的。加之,一方面房地产价格在迅速攀升,另一方面拆迁补偿方案执行的却仍是原有标准,货币补偿与商品房价格之间差距甚远,在经济上对拆迁人极为有利,是导致相当一部分被拆迁人无能力购房,造成拆迁工作难度加大和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完善城市房屋拆迁立法的思考和建议

(一)强化省级人民政府审批权

合理控制拆迁规模,城镇房屋拆迁规划和计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规划,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保护规划。要严格限制对确定为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房屋的拆迁。拆迁规划、计划一旦制定后,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凡不符合拆迁规划、未纳入年度计划的拆迁项目,计划部门不得立项,规划部门不得办理规划许可、土地部门不得批准用地、房屋拆迁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办理拆迁许可。确有必要的,要经原批准拆迁规划、计划的行政机关调整拆迁规划、计划,方可审批。

(二)强化拆迁市场监管

要有效维护拆迁当事人合法权益,做到依法拆迁、合理补偿、有情安置,必须要有健全的制度并以严格的程序为保障。相关政策法规应当从规范市场、完善监管的角度,制定拆迁代办、估价、裁决等工作规定,明确、细化拆迁审批条件和程序;实施阳光拆迁、提高拆迁透明度,进一步落实拆迁听证、公示、投诉举报、行政裁决和责任追究制;强化拆迁人对被拆迁人的安置补偿义务,完善拆迁评估技术规范,加强对拆迁安置资金的监管和安置房源的落实;要明确规范拆迁代办、拆迁评估等拆迁中介服务机构管理,拆迁管理部门及其关联机构不能从事拆迁中介服务;拆迁中介服务机构必须独立、客观、公正地按相关政策和行业技术规范、依法从事相关中介服务,承担民事责任;通过建立行业自律和惩戒制度,完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以多种形式来达到市场监管目的。

(三)保护被拆迁居民的基本居住权

居住权是人权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通过制度性安排,共享城市建设的成果。构建拆迁安置保障体系具体包括以下五项措施:

1、强化实物安置制度。要将安置房用地纳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针对被拆迁居民的实际需求和购房能力,重点加大定向用于拆迁安置的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建设;拆迁人申请建设项目拆迁许可,必须提供一定比例的中低价位、中小户型安置房源,保证中低收入的被拆迁家庭选择产权调换安置的需要。

2、实行最低单价保障制度。关于最低单价保障制度,全国没有统一的政策,一些地方实行的是由政府制定最低单价。因此,我们的政策是在被拆迁区域内无论原有房屋的结构、区位和成新度,其房屋实际补偿单价不得低于同地区、同用途新建商品房交易平均价格的70%。

3、实行最低总价保障制度。关于最低总价保障制度,全国同样没有统一的政策。

4、实行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在拆迁区域内,经审查,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低收入家庭,要优先纳入廉租住房保障。廉租住房由拆迁人在提供的安置房源中安排,政府按核定建筑造价收购,并纳入廉租住房管理。收购所需资金由各级财政在建设规划费和土地出让金收益中安排列支。

5、细化强制拆迁条件与程序,增强拆迁行政执行力度。

参考文献:

[1] 颜晨,《房屋拆迁中公共利益的界定--浅析《物权法》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新学术》,2007年,第3期,第104-105页。

拆迁监理总结篇7

 

2011年1月19日国务院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同时废止适用了10年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旧条例)。新条例的产生从很大程度上弥补旧条例的诸多不足,比如通常被认为暴力强拆中维护政府特权的霸王条款:旧条例中的第17条的规定:“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如果被拆迁人在行政机关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或者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新条例的产生为规范一直以来政府拆迁中的乱象和行政违法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标志着拆迁进入程序化的阶段。然而,新条例实施两年多了,并未从源头上根本的遏制暴力强拆的发生,放眼中国,暴力强拆事件仍屡见不鲜。暴力强拆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而产生,其实质是政府公权力的实施得不到真正的社会控制,导致政府权力的滥用。暴力强拆的最终结果必然导致政府公信力的缺失、社会秩序的混乱以及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典型暴力强拆案例进行系统分析,从个案中总结出相应的经验,同时研究政府行政强制行为实施的手段和理论依据,将有助于解决暴力强拆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构建秩序理念下的公平、正义、和谐的法治社会出力。

 

一、暴力强拆的典型案例分析

 

综合案例一:2012年4月19日,山西临猗县棚户区的改造现场,发生拆迁方雇佣社会闲散人员殴打居民的恶性事件,致使年过半百的李某当场鲜血喷洒,昏迷入院。2012年8月22日,扶沟县练寺镇大蒲村63岁老汉因不满当地政府的强征强拆,在镇政府跳楼身亡;2012年9月21日,辽宁盘锦兴隆台区村民王树杰及家人与强行征占土地人员发生纠纷,并与现场一民警发生激烈冲突,后民警开枪致王树杰当场死亡,王树杰的父亲也在冲突中受伤。通过上述案例反映出如下问题:第一,在公民遭到不法侵害时,为什么要以如此愤进的方式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他们为何不通过法律手段、司法救济等方式呢?第二,为何在《行政强制法》第十七条第三款明确规定:“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具有拆迁主体资格的行政机关为何还委托由社会闲散人员组成的所谓“保安公司”进行拆迁?第三,《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四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征收部门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然而,在具体的拆迁活动中却往往是由本应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的公安部门来进行的,这样难道不是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属于行政越权行为吗?

 

综合案例二:以著名的上海闵行区暴力强拆案为例,拆迁方给出的赔付条件是每平米761元的房屋重置补贴,以及1480元的土地补贴,被拆迁方潘某480平米的四层小楼只能获得67.3万元的补偿。据了解,被拆迁方所在地区为上海四类地区,类似房屋交易价格早已达到每平米15000元。衡量下,潘某没有在拆迁协议上签字,最终而导致了强拆的一幕。在2006年底启动的虹桥交通项目中,拆迁主体往往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对公民的房屋进行暴力强拆。顾秀琴因不满补偿标准拒绝签署协议,2007年5月18日,其在自家宅基地建的一幢216平方米住房被强制拆除;当然还有潘蓉夫妇以及位于沪青平高速公路旁的东方国贸市场的数百商户都遭到了类似的暴力拆迁。拆迁主体在暴力强拆过程的表现有:采取停水,停电,或是在漆黑的夜晚,强行冲入住户家中,或是拆迁方组织社会闲散人员、保安公司、协警等,对“钉子户”进行恐吓、威逼利诱。

 

对于以上的两个综合案例,首先进行暴力强拆的原因分析;从社会原因来看:拆迁主体与拆迁相对人在安置、补偿等方面存在着不合理现象,严重损害拆迁相对人的合法财产权利。在“土地财政”的刺激下,政府对公民的利益诉求置之不理,导致补偿协议还未签署完成就已经对公民的房屋进行强拆了,这样往往激化了本来存在的矛盾,所以我们就能看到例如公民自焚暴力抗拆的现象。从法律原因来看:虽然各地政府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三令五申的强调保障被拆迁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也明令禁止政府的强拆行为。但在实际运行中发现,强拆行为仍然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是政府在进行行政执法时,没有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且在暴力强拆之后,无从对责任主体进行相应的惩罚,最后导致暴力强拆越演越烈,恶性循环。接着对暴力强拆的类型进行分析;暴力强拆主要是在拆迁主体和拆迁相对人之间的矛盾所发生的种种不合理现象,笔者在深入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主导暴力强拆的拆迁方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主导的非法强拆,他们借助国家公权力实行拆迁。另一种是由民间组成的所谓“拆迁公司”“保安公司”以及开发商主导的强拆,他们动用私权实行拆迁。两种强拆主体虽然不同,但却都是对人民合法权益的非法侵害,由此而成为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一大阻碍。暴力强拆要是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会出现:引起民众的恐慌以及对政府的极不信任,导致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暴力强拆过程中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容易导致社会动荡,人心惶惶,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

 

二、行政强制执行权存在和实施的理论基础

 

(一)行政强制执行权存在的理论基础

 

行政强制执行权存在的理论基础在《行政强制法》第一条的四个立法目的中已经明确的指出,包括对行政强制的设定和规制、对行政机关执法的监督、对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维护、在宪法宪政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行政行为。从行政强制执行权必要性存在的角度出发,行政强制执行权是加强政府对公民、对社会行政管理的必然要求,是打击不法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与安定、服务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是确保行政效率、促进政府高效运行、强化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正如:阿斯曼所言:“行政法应保护人民的权利,以对抗行政权。然而在法律上也赋予行政法定权限,以兹能有效执行其任务。”

 

(二)行政强制执行权实施的理论依据

 

行政强制执行权在拆迁领域的实施时,第一,要准确把握行政强制的基本精神,包括:实施行政强制执行权要于法有据、目的正当、手段合理、价值衡平、程序正当、实体正义和权利保障。第二,严格遵循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保障公民自由与权利、依法行政、公开、公正、参与、正当、比例、行政效益的基本原则。第三,强化对行政执行权的监督,包括:对行政执行权的立法规制、对行政执行内容和程序的司法审查、对行政执行手段和方式进行舆论和社会监督。通过法律的权威、司法的审查、公众的监督将暴力强拆的势头扼杀在摇篮当中,在公民自焚事件面前,不再发生正义的相对沉默和法律的苍白无力。

 

三、解决暴力强拆问题的有效建议和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房地产行业一直处于过热的发展状态,随之而来的暴力强拆事件屡禁不止。如何寻求政府在鼓励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和保护人民的利益诉求之间的平衡,成为构建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为此,有必要深入分析行政法视野下政府如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科学合理的行使执法权,贯彻落实“执法为民、服务大局、权责统一”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减少政府与民众的对抗是政府开展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规范和控制政府间的行政强制权

 

“小政府大社会”是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结合中国国情探索的社会结构。早在民国初年,张东荪就提出了“小政府大社会”的国家观,对政府的职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限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然而目前行政权力的极度膨胀使得中国离这种社会结构越来越远。我国虽然在立法中规定了行政强制权,但在实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行政权的滥用,在强拆问题上尤为明显。这就需要从立法,司法,执法等过程中规范和控制政府的行政强制执行权。

 

(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纵观全国各地的强拆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强拆大多发生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拆迁相对人往往不富裕,如果政府能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角度入手,切实从改善民生,关注民生做起,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那么暴力强拆的血泪史将仅仅成为历史而得到遏制。

 

(三)严格审批城市规划报告

 

据材料统计,西方国家的房屋平均设计年限70年,在平均使用年限上,英国为77年,美国为55年。对比之下,国内房屋设计年限50年,但实际使用寿命平均只有30年。这两种落差并不是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而是由各地的房屋拆迁人为造成的。笔者认为,在现行体制下,应该严格审批城市的规划报告,从源头上遏制拆迁的势头,借助欧美及西方国家的做法,严格审批城市规划。在没有拆迁和重建的前提下,那么强拆也就自然不会作为矛盾而爆发。

 

(四)司法监督以及有效的救济方式

 

上文提到,政府的行政强制权被扩大和滥用,那么从实然、应然的角度也应加强对政府的司法监督,包括对政府的执法行为采取事前和事后监督。此外,也应建立有效的救济方式,拆迁前举办听证会对拆迁的具体事宜进行科学论证,对影响到拆迁相对人生活的,要给予基本的物质保障;拆迁中要与拆迁相对人签订合理、公平、公正的协议;拆迁后要对拆迁相对人的安置情况进行落实。同时对拆迁过程中所涉及的违法行为和责任人要及时追究责任并做出处分。

 

本文通过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行政强制法》进行解读,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共利益”概念定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对“公共利益”的界定进行探讨。在现今的理论研究中,对于公共利益还没有哪一位学者明确的做出文义解释。因此在今后“暴力强拆”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借鉴相关学者对于公共利益概念解释的研究方法。例如:董丽娃和李增刚在《论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实现》一文中:通过研究“法律法规中关于公共利益的规定”“公共选择视角的公共利益”“立宪经济学的两个层次”“对于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是帕累托改进还是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对公共利益进行探讨。

 

最后,探索“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结构在中国实现的可行性以及“公共政策科学”“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新型监督制约模式”“引进非政府主体参与决策”等理论在拆迁程序上的运用,期望通过本文的理论研究能为实现宪政道路上真正意义的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应有之义而做出贡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谋划策。

 

拆迁监理总结篇8

首先,就事论事,《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中关于“房屋”的保护,并不是保护房屋本身,而是保护房屋所有人的房屋所有权。保护房屋与保护房屋所有人的房屋所有权,有质的区别。如果法律保护房屋,这个房屋就不能拆除,包括它的所有人也不能拆除这个房屋。就目前我国的法律而言,只有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对象的建筑物等极少数房屋,受法律保护不能拆除。而保护房屋所有人的房屋所有权,则根据不同事项有不同的保护方法。房屋所有权的登记发证,是对房屋所有人权利的确认和保护;房屋的租赁、抵押登记和交易变更登记,是对房屋所有人权利变更和房屋所有人变更的确认和保护。而房屋拆迁是通过评估补偿和提供安置措施来保护被拆迁人的房屋所有权,是基于房屋拆迁实际的一种特殊保护形式。至于《宪法》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是为防止执法机关、执法人员擅入民宅非法搜查而立,保护的是住宅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其次,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第一要务,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要发展就避免不了新建建设项目,新建建设项目就避免不了房屋拆迁,不能因为个别地方在房屋拆迁中存在违法拆迁、侵害被拆迁人权益的事情而“因噎废食”。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了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决定了工厂、学校、医院、商店、住宅等建设项目需要建在有人生活而不是荒无人烟的地方,城市和村镇在建设和改造的过程中也不能只建新房而不拆除旧房,铁路、公路也不能为了避开房屋拆迁而弯来弯去。一句话,该拆的,还得拆。叫停房屋拆迁,不利于经济建设,不利于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无助于保护被拆迁人的权益。

第三,保护被拆迁人的权益,关健在于房屋拆迁是否依法进行,职能部门是否监管有力,补偿标准是否合法合理,安置措施是否及时落实,建设资金是否按时到位,法律救济是否渠道畅通。只有严格而又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依法而又合理的拆迁补偿安置标准,安全而又到位的拆迁和建设资金,畅通而又公正的法律救济渠道,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保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目的,才能在经济建设和被拆迁人权益保护两个方面取得双赢效果。依法

目前,一些地方确实存在比较严重的违法拆迁问题,如个别地区至今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拆迁补偿安置标准,导致一个项目一个价,甚至拆迁人定价;个别单位未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甚至规划红线尚未划出、用地手续尚未批准,即行违法拆迁;有的在拆迁补偿资金不足,安置措施不落实的情况下,匆匆拆迁,结果不仅拆迁中途停止,已拆户长期在外过渡,建设项目也难以按时开工建设;有的地方实行评估公司总额承包,评估公司则降弄虚作假,降低补偿费用,减少安置面积,通过损害被拆迁人的利益来增加自己的赢利,等等。

在房屋拆迁中,相对拆迁人而言,被拆迁人处于弱势,是需要予以特别保护的群体。下面,就房屋拆迁中如何保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谈几点个人意见。

一、建章立制,加强管理

1、建立健全房屋拆迁有关规章制度是保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

建立健全房屋拆迁有关规章制度,是以拆迁法规为依据,在拆迁管理、服务管理、补偿安置、争议调处、监督检查等方面,通过制定具体的政策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依法、公正、规范、有序的房屋拆迁秩序,保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2、加强对房屋拆迁的监督管理是保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

公告拆迁,接受监督。拆迁主管部门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后,必须将拆迁人名称、房屋拆迁许可证发证机关名称和文号、拆迁范围和四至、拆迁期限和搬迁期限、拆迁登记事项和诉权等内容,依法进行公告,接受社会监督。被拆迁人认为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审理期间认为需要停止拆迁行为的,可以作出暂停拆迁的决定。

加强监管,维护秩序。首先,加强对拆迁人的监督管理力度,防止违法拆迁、损害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对无房屋拆迁许可证拆迁、超拆迁范围拆迁、超拆迁期限拆迁、自行评估、克扣补偿款和安置面积、拖延补偿款、超期限安置等违法行为,拆迁主管部门应当坚决制止、严肃查处。其次,加强对被拆迁人的监督管理力度,对乘拆迁之机满天要价、敲竹杠的,也应及时制止,依法维护拆迁人的合法权益。第三,加强对拆迁服务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对无证服务、有证乱服务等行为,要坚决查处,决不姑息。要建立健康、有序的拆迁服务市场。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房屋拆迁服务工作上岗资格培训和后续教育等工作,不断提高房屋拆迁服务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技能,保证房屋拆迁服务工作的公正和拆迁服务工作的质量。第四,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对违法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该管理的不管理、该查处的不查处、不该管的乱管等行政违法行为,要严肃处理,维护房屋拆迁正常秩序。

二、依法拆迁,规范服务

1、拆迁人依法进行房屋拆迁活动是保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关健因素。

持证拆迁。持证拆迁的“证”,即房屋拆迁许可证。任何单位因建设需要拆迁房屋的,应持建设项目计划立项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批准文件、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和拆迁方案等资料,向拆迁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拆迁。

按证拆迁。在房屋拆迁中,拆迁人必须按照房屋拆迁许可证核定的拆迁范围、拆迁期限进行拆迁,不得超过批准的拆迁范围或者拆迁期限违法拆迁。确实需要调整拆迁范围或者拆迁期限的,拆迁人应持相应资料,向拆迁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拆迁主管部门批准,重新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并重新房屋拆迁公告。

2、规范的拆迁服务行为是保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因素。

持证服务,“动”“评”分离。从事房屋拆迁服务工作的单位必须具有房屋拆迁服务资质,其工作人员必须具有房屋拆迁服务工作上岗资格。未取得房屋拆迁服务资质、上岗证的单位、人员不得从事房屋拆迁服务工作。同时,应实行拆迁服务“动迁与评估相分离”,动迁工作由具有动迁服务资质的拆迁服务单位实施,评估工作由具有价格评估资质的拆迁服务单位从事,各负其责。动迁单位受拆迁人委托从事动迁工作,对拆迁人负责;评估单位居中服务,如实评估,对法律负责,对评估结果承担法律责任。不得由同一家拆迁服务单位同时进行动迁服务和价格评估工作。

中介服务,依法收费。拆迁评估是拆迁补偿的依据。为保证房屋拆迁价格评估的公正性,拆迁人、被拆迁人不得自行评估,拆迁主管部门也不得进行房屋拆迁评估。此外,动迁单位和评估单位应严格按照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向拆迁人收取动迁服务费和评估费,要坚决杜绝拆迁费用总包或者拆迁补偿安置承包。拆迁服务单位与被拆迁人分同一块蛋糕,吃亏的只能是被拆迁人。

三、标准合理,措施到位

1、符合当地经济状况实际的拆迁补偿安置标准是保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根本所在。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标准是房屋拆迁中最核心的问题,不仅关系到拆迁人和被拆迁人的切身利益,也会对当地的经济建设产生直接影响。偏低的补偿安置标准,损害被拆迁人的利益,影响社会稳定,也造成拆迁难;偏高的补偿安置标准,损害拆迁人的利益,影响招商引资,影响社会发展。

合理的拆迁补偿安置标准,应当符合当地的经济状况实际。衡量拆迁补偿安置标准是否合理,这有一条,“补偿费用与安置成本基本平衡”,即被拆迁人得到的房屋拆迁补偿款,能够支付同等级同面积安置房的购(建)房款;被拆迁人得到的临时过渡费,能够租得起一定面积的房屋。

2、落实拆迁补偿安置各项措施是保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关健所在。

房屋拆迁,拆迁人应当准备齐全拆迁所需资金,按拆迁协议的约定,及时向被拆迁人支付房屋补偿费、装修补偿费、地面附属物补偿费、搬家补助费、临时过渡费等拆迁补偿费用。

同时,拆迁人还应向被拆迁人提供必要的安置措施,并根据具体安置方式,进行安置价格结算。需要拆迁人购买商品房或者建造成套住宅安置被拆迁人的,拆迁人应准备充足的购(建)房资金,及时购买或者建造符合国家建筑规范要求的成套住宅,按时交付给被拆迁人。实行货币安置的,拆迁人应按拆迁协议约定支付货币安置款。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实行宅基地安置的,拆迁人应协助被征地村办理农居点建设用地有关报批手续。

需要指出的是,许多地方把对被拆迁人的补偿安置当作仅仅是拆迁人的责任,似乎与政府无关,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建设项目不仅给投资人带来利润,也给当地带来长期的税收和就业机会,带来当地经济的发展。政府在招商引资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拆迁安置工作,给被拆迁人以一定的政策扶持。如一些地方向被拆迁人提供低价商品房或者经济适用房,对原住房面积较小的被拆迁人实行保底安置政策,对经济特困户由政府给予资金资助,建造农村多层公寓或者提供规划农居点安置征用农村集体土地中的被拆迁人等,缩小了被拆迁人补偿收入与安置支出之间的差距,变“入不敷出”为“基本平衡”。既不加重拆迁人的经济负担,也解决了被拆迁人的安置问题,缓解了拆迁难的矛盾。

四、依法裁决,司法救济

1、依法调解和裁决房屋拆迁争议是维护拆迁双方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

在房屋拆迁过程中,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之间对拆迁补偿形式、补偿金额、安置人口、安置方式、安置面积、安置地点、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宜有争议,在所难免。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申请拆迁主管部门依法裁决,是解决争议的有效途径,也是拆迁双方的正当权利。

裁决工作的目的是保护合法,纠正违法,解决争议。因此,拆迁主管部门受理拆迁争议裁决申请后,应查明情况,进行调解。调解中应充分听取双方的陈述意见,保障争议当事人平等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利。拆迁主管部门应认真核对资料,核实证据。对合法的主张,应予支持,不合法的主张不予支持。做到依法、公正,适用法律平等,以法服人,以理服人。

调解无效,拆迁主管部门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及时作出裁决决定并送达争议各方,不得拖延不办。裁决后需要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实行强制执行前,应当依法向公证机关办理被拆除房屋证据保全手续和拆迁补偿安置款提存手续,拆迁人必须依法向被拆迁人提供过渡用房或者作出安置措施。不能因强制执行而侵害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2、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是拆迁双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手段

1、被拆迁人认为拆迁主管部门或者拆迁人有下述违法行为的,可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1)认为拆迁主管部门违法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认为拆迁主管部门不履行法定监督管理职责,对违法拆迁行为不查处,或者不依法查处的,可向该拆迁主管部门的上级行政机关或者同级人民政府投诉,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3)认为拆迁主管部门违法裁决,或者对拆迁主管部门作出的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认为拆迁人有违法拆迁行为的,可以向拆迁主管部门举报,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2、拆迁人认为拆迁主管部门行政不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3、拆迁双方发生拆迁争议的,可以申请拆迁主管部门裁决,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4、对于已经超过行政复议和诉讼期限,或者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不属于行政复议和诉讼的事项,可以通过信访渠道,向政府和拆迁主管部门反映。

3、加强拆迁案件的审判和执行工作是维护拆迁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人民法院受理房屋拆迁行政诉讼、民事诉讼申请后,应依据国家《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房屋拆迁政策法规的具体规定,及时作出判决。拆迁主管部门申请先予执行或者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作出裁定,履行执行职能。

法律是保护合法、制裁违法的双刃剑。放弃这把双刃剑,就会出现一些极端情况,一是个别拆迁人仗势欺人,非法拆迁,自己搞强制拆迁;二是个别被拆迁人有持无恐,满天要价,达不到私欲就拒绝评估、拒绝签约、拒绝搬迁;三是社会不良势力介入拆迁,以非法手段进行拆迁。而上述任何一种极端的出现,都是有悖于“依法治国”方略,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危害社会稳定的。

拆迁主管部门加强对房屋拆迁的监督检查,人民法院加强对房屋拆迁诉讼案件的审判和执行力度,是建立依法、公正、规范、有序的房屋拆迁法律秩序,维护拆迁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经济建设和全体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措施。

上一篇:护士带教老师总结范文 下一篇:精神病医院护士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