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与政治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8 18:35:41

时事与政治论文

时事与政治论文篇1

关键词:政治文化;发展;演变

政治史论十四篇是全书论述的重点。《论孙权父子之“轻脱”―――从一个侧面看孙吴政权之性质》,堪称是全书的总纲。此文对孙吴政权的性质作了一个全新的估量,认为孙吴政权与曹魏与蜀汉相似,“而与西晋有异”。作者认为三国统治者的社会阶级都为“寒族,非儒家”,而“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为服膺儒家的豪族”。作者自称立论的方法,“ 依然是陈寅恪先生剖析魏晋时期社会性质的变迁及其表征的方法”,但结论却与《陈寅恪先生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中的看法有所不同。作者立论的依据是什么呢?一是孙吴统治者的阶级出身是寒门;二是孙氏不重儒学与礼制;三是孙氏婚姻“ 不计行辈”;在立后问题上是“因爱登后”、“位以色登”,四是孙氏好驰猎、喜滑稽与酗酒;五是孙吴政权与儒学世族阶层之间的政治冲突不断。所有这些,都言之有据。

《论孙权与儒学朝臣间政治观念的分歧及其斗争》,是对立论依据之五的进一步申述。作者申述的理由有二:一是孙权崇尚法术,与儒学朝臣有思想分歧;二是孙权在实际政治运作中,对儒学朝臣代表人物进行了排斥与镇压。《孙吴后期皇权的运作及其与儒学士大夫之间的冲突―――以孙皓强化皇权及其与士大夫的斗争为中心》,是从孙权的继承人孙亮、孙休推行宗室政治,孙皓强化皇权及其与儒学朝臣的冲突加剧,再进一步说明孙吴政权统治者的社会阶级性,并未因皇帝的更换而发生变化。

《孙权“报聘辽东”及其与朝臣之冲突考论―――兼论孙权的统一愿望及其实践》,研究的重点为外交事件引起的君臣冲突。《孙吴之吕壹事件及其性质考论》,研究的重点在内政方面的“ 校事”制度所引发的君臣冲突。《孙权立嗣问题考论―――从一个侧面看孙权与世家大族的斗争》,则是对于选立太子这一至关重要的选拔接班人问题所引发的“ 二宫构争”事件所作的重点研究。《附:论孙权太子孙登与世族朝臣之关系及其政治境遇》,虽然是人物研究,而实际上是对上述孙权立嗣问题考论的一段追溯与补充。

《张昭政治地位的变迁及其与孙权冲突的原因》,对江北流寓人士代表人物张昭在孙吴政权草创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与地位,对他在对待曹操及孙吴军事战略问题上与孙权的分歧,对其不得为相及其政治地位的下降,以及他的文化性格及对孙吴学术文化的贡献,都作了较全面的分析。《附:孙坚吴夫人事迹考》。作者将此篇作为前文的附篇,可能是从两个方面考虑的:一是“建安七年,吴夫人死,‘ 引见张昭,属以后事’。这一安排对孙权早期统治地位的确立和逐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 吴夫人在有关是否纳质曹操问题决策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是“她说服张昭等人”,最终按照孙权、周瑜的意见,决定“不送质”。

《顾雍论―――兼及吴郡顾氏家风的形成与特质》,分析了江东世族代表人物顾雍为相之原因及其意义,描述了顾雍谨言慎行与刚柔相济的为政作风与政治实践,进而揭示了顾雍在吴郡顾氏门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陆逊与孙权之关系及其政治悲剧之原因考论》。此文不是对陆逊与陆氏家族的全面评价,只是重点探索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陆逊为将之深层政治原因与意义;二是陆逊与孙权之间政治观念的差异及其冲突。

《论诸葛瑾、诸葛恪父子的活动及其对孙吴政局的影响―――以孙吴后期政局变化为中心的考察》,此文考察分析了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琅邪诸葛氏之南徙及其家族门第问题;二是诸葛瑾之谨慎及其与孙权之关系;三是诸葛恪兄弟的轻脱戏弄之事及其文化意义;四是黄武至赤乌年间孙权对诸葛恪的培植及其政治活动;五是建兴年间诸葛恪主持的政治改革、北伐及其失败原因。

《临淮淮阴步氏与孙吴政权之关系述论》,此文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步骘在孙吴的活动及其士人品格;二是孙权步夫人争后及其对孙吴政治的潜在影响。《附:全公主对孙吴政局变化的影响》,是对前文的补充与延伸。由于全公主是步夫人之女,她“为其母争后,并迫害其对手”;在孙权晚年及孙亮统治时期,她又是政治权力的实际操纵者”,对孙吴后期的政局影响颇大。此书的最后部分是有关孙吴学术文化的专题研究,计四篇。按上述顺序继续编号,《孙吴时期侨寓士人之文化贡献考略》,是从文化传播的视角,论述这些士人的学术文化素养及其学术著述与教育诸方面的业绩。《附:汉末流寓江东之广陵人士与孙吴政权之关系考述》,侧重考察两个方面:一是广陵人士与孙吴政治的关系;二是广陵人士对孙吴的学术文化贡献。

《读〈三国志・吴书・孙和传〉、韦昭〈博弈论〉推论孙吴中期士风的变化与侨旧士风的差异》,这篇论文的写作手法,是模拟唐长孺先生的《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两相比较,视野明显不及唐老宽广;而文章标题亦过于冗长,不如唐老简洁。但作者这种力追前贤的志气、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

三国时期,是天下大势从“合久必分”,到“分久必合”的一个过渡阶段。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史演变的长河来看,“ 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肇始于秦朝,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则经过秦汉交替后一个相当长时段的摸索,到西汉武帝统治时才确立了“ 独尊儒术”的格局。东汉时期,随着豪强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黄巾起义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大扫荡,使东汉王朝走向瓦解。在军阀混战基础上产生的曹魏、蜀汉、孙吴三个政权的统治者,都有吞灭其他对手,重建统一皇权的意向。在“天下大乱”的政治“浩劫”时代,上层统治人物的政治运作与权力斗争,可以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而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历史的前进究竟能起到多少推动作用,却是值得质疑的。

时事与政治论文篇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西方道德哲学通史研究”(12&ZD122)。

作者简介:李育书(1982-),男,江苏滨海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博士。

摘 要:西方近代政治哲学中的政治与道德分离包含丰富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政治不再建立在道德之上,而是另有根基;政府不承担道德职能,政治不得干涉道德等。人们通常主张的政治与道德分离关注的是,政治与道德分属外在事务与内在事务的不同领域,应该互不干涉。这个主张的存在是由于西方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教分离的传统,发达的公共领域和隐而不宣的道德文化土壤为其提供了保障因素,在规范政府行为、保护个人权利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值得肯定。但它既忽视了对政治的道德基础问题的讨论,也忽视了自身得以产生并赖以运行的社会文化土壤,有以偏概全之嫌,存在一定的理论局限。

关键词:政治; 道德; 马基雅维利 ;霍布斯 ;洛克 ; 古典自由主义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3)06-0011-06

在当前的学术研究乃至日常生活中,政治与道德分离都是一句流行话语。但政治与道德分离所指涉的具体内容很少得到正面阐述,人们也很少关注这一话语背后的理论针对性,使得这一主张仅仅成了一句流行话语,其理论意义亟待深入探讨。鉴于此,本文将首先从这一流行话语出发,重点讨论该话语的理论内涵和理论发展脉络,然后分析该话语的社会文化背景,最后讨论其时代意义与局限。

一、政治不再以道德为根基 (一)马基雅维利:政治不再关心道德

马基雅维利开启了政治实证路径的讨论,把政治限定在治理与权术之上,其政治的主题是如何治理国家。在这一主题下,政治只是关于权力运作的技艺,政治应该关注如何统治,而不必关注道德学说。正如萨拜因在《政治学说史》中指出的:“他写的几乎都是治国之道、兴邦之术、增强国势之策和导致国家衰亡之虞。政治手段和军事措施几乎是他关心的唯一课题,而且他把这种手段和措施同宗教,道德和社会考虑几乎完全分割开来,除非他们直接影响到政治决策。”[1](p.394)因此,对马基雅维利学说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政治决策同道德分离”[1](p.395)。

在马基雅维利的著作中,专门讨论政治的根基的论述并不多。在这些为数不多的论述中,马基雅维利从否定方面论述了道德不能成为政治的根基,“一切国家,无论是新的国家、旧的国家或者混合国,其主要的基础乃是良好的法律和良好的军队”[2](p.57)。当然,长期以来,马基雅维利一直受到种种负面评价,人们认为他主张的政治不讲道德,为了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其实,这种评价混淆了马基雅维利的真实思想和符号化的“马基雅维利主义”,马基雅维利所做的工作只是不把道德作为政治的根基,但绝不等于他是一个专门怂恿人们去作恶的思想家。“总起来说,与其说他是不道德还不如说他是不关心道德”[1](p.394)。

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几乎从来不讨论道德,但在《论李维》中他的兴趣显得稍许改变,开始讨论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德性。长期以来,很多学者认为《君主论》和《论李维》之间存在矛盾,似乎在《君主论》中被束之高阁的道德在《论李维》中又重新登堂入室了,其实不然,两本著作在根本上并无矛盾。《论李维》重点讨论了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共和国公民所具有的道德,偶尔论及君主等政治人物的道德,而且马基雅维利讨论平民道德更多着眼于社会风气和公民精神,政治人物的道德更多时候是他获取成功的累赘,这种道德也许是良好的社会风气所需要的,但绝不是政治赖以建立的基础。马基雅维利倾心于罗马共和国的道德,但他自始就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古代的道德不可能照搬到他所处的时代,因为时代已经发生改变,马基雅维利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变化的趋势,并认识到这种趋势将需要一种新的政治。与倾心罗马共和国道德形成强烈对照的是,马基雅维利对基督教道德显得非常不以为然,他认为基督教道德充斥着羸弱和虚伪,无论是对于政治生活还是对于日常生活都是有害的。“这种生活方式让世界变得羸弱不堪,使其成为恶棍的盘中餐;看到那些一心要上天堂的民众,只想忍辱负重,从来不思报复,他可以放心地玩弄世界于鼓掌。”[3](p.214)就马基雅维利对待基督教道德的态度来说,倒是大大区别于同期的其他思想家,他忽视了基督教道德与现代政治也可以建立一种特定的关系,从这点来看,更加可以说明马基雅维利的确只关心政治技艺,而不关心如何让道德与政治相合作。

(二)霍布斯:政治另有根基

与马基雅维利对政治基础避而不谈的做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霍布斯讨论了政治的基础,他不但不再从德性来讨论政治起源,而且明确把政治建立在理性基础上。

在霍布斯的政治学说中,激情(Passion)与理性(Reason)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利维坦》开篇就讨论激情,认为激情是人的本能,激情主要包括虚荣和恐惧。虚荣让人充满了争斗,于是在自然状态中出现了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人们最大的恐惧是对死亡的恐惧,恐惧的激情让人认识到,如果放任这种战争状态,最终会带来死亡,因此要订立契约建立国家,并把权力交给者。这样,在自然状态中,人们最终在激情的支配下走向了政治社会。

在霍布斯的政治学说中,政治本身是理性的设计,政治的运行规则也是理性。政治是理性的设计,这集中表现在“利维坦”身上。利维坦是人们利用技艺(Arts)制造出来的,是理性的产物。利维坦被创造出来之后,要依据理性规则决定自己的运转,作为利维坦灵魂的者也是依据理性,也即根据自然法来治理这个国家,“自然律是理性所发现的戒条或一般法则”[4](p.97)。因此,政治的运行规则是理性,而且这些自然法是通过人的理性都可以认识的。而最终在霍布斯的政治学说中,理性和激情是能够统一的,激情之所以最终选择了妥协,是因为理性的作用。对此,当代政治哲学家欧克肖特称这种怕死、担心回到自然状态的恐惧是“合理之恐惧”(Rational Fear),“恐惧之激情也伴随着人之想象、预测、盘算等理智之作用,因此恐惧应内含这种理智”[5](p.12), 恐惧的激情背后亦是理性。这样,霍布斯把政治建立在了理性的基础之上。

不但如此,霍布斯还专门批判了政治的德性基础,认为德性不能成为现代政治的基础。霍布斯对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德性观念做了改造,把德性归于虚荣,把颁发荣誉的权力归于者,变成政治权力的附属品,取消了德性自身的崇高地位。而对于亚里士多德以德性为基础区分出三种政体的变体,即君主制蜕变为僭主制,贵族制蜕变为寡头制,霍布斯也不同意把德性纳入政体划分的依据之中,他认为只存在以人数多少来划分的三种政体,不应再掺杂德性的说法,从而取消了德性在政治中的位置。

(三)道德摆脱政治过程中留下的缺口

霍布斯在政治建构中为信仰与道德自由留下了缺口。在《利维坦》第三卷和第四卷中,霍布斯重点讨论了政权和教权之间的关系,主张教权服从政权,但对于信仰自由问题,霍布斯尚显犹疑。一方面,霍布斯认为信仰属于臣民的内在事务;另一方面,他又主张凡是涉及公共话题的信仰应该由者来决定。“内在信仰就其本质而言是无法看到的,于是便也不受任何人间的司法裁判,但由此而发的言行如果破坏了世俗的服从关系,则在神与人之前都是不义的事情。”[4](p.420)他在信仰问题上表现得很是犹疑与矛盾,这就留下了信仰自由的缺口。

斯宾诺莎进一步撕裂了这个缺口。一方面,斯宾诺莎也承认者对公共信仰享有权力,“执掌统治权的人什么事情都有权过问,所有之权都有赖于他们的命令”[6](pp.258-259)。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斯宾诺莎接过霍布斯的逻辑,并以此为武器来论证思想自由,认为对于思想应区分为者难以管理与者不应管理两个层面。在难以管理层面,“强制言论一致是不可能的”[6](p.275),“人的心不可能由另一个人处置安排的”[6](p.270)。在不应管理层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力,而且应该保有自己的思想;思想自由为科学艺术研究所必须。如果当局来管制思想,“其结果必然是,人们每天这样想,而那样说,败坏了信义(信义是政治的主要依靠)”[6](p.275)。斯宾诺莎既主张不应该干涉信仰,也认为者干涉不了信仰,明确了对于那些并不威胁政治的思想,其自身具有独立性内容,不受干涉。这样,斯宾诺莎就在思想自由问题上进一步撕开了霍布斯的缺口,这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确立了政治与道德属于不同领域,也为之后洛克明确提出内外之分打下了基础。

二、政治不得干涉道德 (一)洛克:政府目的与内外之分

洛克对政治与道德分离原则的确立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讨论政府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更为根本的,是对内外之分的确认。洛克认为,政治属于外在事务,宗教与道德属于个人内在事务,它们分属不同领域,外在不得干涉内在,政治不得干涉道德。

讨论洛克政治学说中政府的目的,必须联系洛克的整个社会契约理论。洛克的社会契约理论不同于霍布斯的重要方面在于,洛克的自然状态基本属于自足的状态,人们在自然状态中已经取得了私有财产权。但因为在自然状态中缺少众所周知的法律、缺少公认的裁判者、判决缺少执行力等种种不便,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利,人们才订立组成国家,“这只是出于各人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他的自由和财产”[7](p.80),这样说来,政府的目的只在于保护民众的权利,而不需要增进新的福利。因此,洛克认为,政府的权力行使必须以两个方面为限:一方面是维护国内社会秩序;另一方面是抵御外界侵略,“官长的职责仅限于照顾国家的利益不受损失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不受侵犯”[8](p.28)。除此以外,政治并不关心其他目的,政治不应关心道德事务。

对于政治与道德分离,洛克更重要的贡献是确立了内外之分的原则,即政治与道德分属不同领域,政治属于外在事务,道德属于内在事务,政治不得干涉道德的原则。在《论宗教宽容》中,洛克通过讨论政治与宗教之间的内外之别,阐述了思想道德领域的独立性。洛克提出,“必须严格区分公民政府的事务与宗教事务,并正确规定二者之间的界限”[8](p.5); “公民政府的全部权力仅与人们的公民利益有关,并且仅限于掌管今生的事情,而与来世毫不相干”[8](p.8)。洛克认为,宗教事务在其根源上是和者不相干的,虽然在英国国教中,国王在很多时候可以左右宗教,但究其原则来讲,这样的行为是不合适的,也是有害的。同样,宗教也不得干涉世俗政治事务,“教会不应、也不能受理任何有关公民的或世俗财产的事务,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行使强力”[8](p.11)。通过确立政治与宗教的界限,洛克赋予了道德在政治面前的独立地位,“法律的责任并不在于保障见解的正确性,而在于保障国家和每个具体的人的人身与财产安全”[8](p.34)。

其实,以内外之分看待政治与道德关系的思路并非自洛克才开始的,这一传统可以有更为久远的追溯。孙向晨指出,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路德的宗教改革,“路德在神学上所做出的内外之别是现代自由主义内在与外在区别的原型。在这种原型中,内在人因为与上帝的直接关联而处于对外在人的优势中”[9]。甚至在路德的话语中,内在信仰因其属灵性的,在地位上要高于世俗事务,这是近代内外之分的由来,内外之分源于宗教,并且内在要高于外在。对这种内外之分的传统,洛克通过现代政治学说予以确认,并对其内涵予以进一步明确,指出道德也属于内在,内在事务不受外在政治干涉,这是洛克在政治与道德分离问题上做出的重要贡献。

(二)古典自由主义:自由的内在价值与政府职责

对于政治与道德分离问题,古典自由主义者们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对政府职能的界定来表达政府不承担道德职能的立场。他们认为,政府的职责在于确保法律秩序,要让违反法律的受到惩罚,除此以外,政府不应该参与道德。持此观点的思想家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和威廉·冯·洪堡。

在《论自由》中,密尔赋予了自由以内在价值。密尔指出,从实际效果来讲,自由不仅对个人有好处,而且对社会都有好处;但自由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带来了外在的好处,而在于自由本身是有价值的,这种内在价值不是外在政治所能干涉的。对于个人的思想言论自由,“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10](p.112),他人所能做的只能是忠告、劝说甚至避而远之,而不能采取其他措施。同时,密尔认为,哪怕思想需要接受外界影响,也不应该受政治干涉,因为思想的传播是一个自由的市场,在这个自由市场之中,思想言论最终能否得以传播应由社会自主决定,而不是接受政治的干涉。在这里,密尔清晰表达了思想道德不受政治干涉的立场。密尔在《代议制政府》中讨论过社会风俗问题,但他讨论社会风俗并不是要将风俗变成政治,而只是表达了社会风气对于整个社会的重要程度,立法应该与社会风俗行相一致,但这种影响绝不是反向的,让政府来干涉道德。“他的论点是对社会而不是对国家而言”[1](p.780),他对社会风俗的讨论并不影响他坚持政治不得干涉道德的立场。

洪堡也许不是古典自由主义中影响最大的作者,但对于国家职能的界定最为坚定。在《论国家的作用》中,洪堡对国家职能做了更为深刻的界定,他从整体上把国家福利区分为正面福利和负面福利,正面福利是指由政府提供给国民的具体福利事项,其中以物质保障为主;负面福利是政府提供给国民的社会安全环境,并不直接提供具体事物。洪堡认为,提供负面福利才是政府唯一应该的职能,“既防范外敌又防范内部冲突,维护安全,必须是国家的目的,必须是它发挥作用的领域”[11](p.60)。“在不是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权利被另一人所损害的地方,国家任何干涉公民私人事务的尝试都应该受到鄙视”[11](p.37)。洪堡讨论了国家提供正面福利的可能,他认为国家所能提供的正面福利即使是物质保障,也是不应该的,更是低效的,“国家不要对公民正面的福利做任何关照……国家不得为了其他别的最终目的而限制他们的自由”[11](p.54)。国家更不能承担道德职能,提供道德教化,“国家一般必须完全放弃一切直接或间接地对民族的习俗和性格施加影响的努力,除非这作为它的其他必要措施的一种自然的东西,尤其是对教育、宗教机构和奢侈法律等等所有特别的监督,都是在国家的界限之外。”[11](p.109)政府不承担道德职责。

在政治与道德分离的路径上,洛克既确立内外之分的原则,也从政府目的角度讨论了政府应该承担何种目的以及不应承担哪些目的。以密尔、洪堡为代表的古典自由主义者进一步发展了洛克的学说,密尔的自由的内在价值可以看作是对洛克内外之分的进一步细化,洛克论述内外之分主要关注宗教问题,而密尔把它推广到包括道德在内的诸多方面。而洪堡对国家职能的讨论则可以看作是对洛克对政府目的的进一步明确,它细化了政府应承担的职能与不应参与的事项。因此,古典自由主义的最主要贡献是把政治与道德分离的思想具体化为权利,它们为自身划出了不可侵犯的领域,也为政治权力划定了界限,以此来限制政府权力,防止政治干涉道德,侵害思想自由与公民权利。

(三)政治与道德分离的日常话语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时常提及政治与道德分离。具体说来,这一日常话语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政治不干涉道德,二是道德不干涉政治。政治不追求也不干涉道德,政治不是实现道德目的的工具;同样,道德也不是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道德属于个人不可侵犯的领地,政治是公共生活的规则,两者各有领地、互不干扰。人们不会以道德去要求政治,也不会容忍政治来干涉道德。对于政治不干涉道德,古典自由主义已经做了充分的理论说明。对于道德不干涉政治,主要指道德不对政治提要求,不能把道德原则放到政治领域中,防止政治的泛道德化,它的学理说明集中体现在古典自由主义对道德政治的批判上。自由主义认为,以道德要求政治是一种政治乌托邦,它经常以道德的名义侵犯个人权利,最终会带来极权政治,因此,防范道德干涉政治的背后亦是基于对个人权利的保护。这样说来,日常主张政治与道德分离的话语,它以维护个人权利为根本目的,它的立论根基也是“内外之分”,而自由主义的政治学说正是对这一话语的最好说明。因此,每当提及政治与道德分离,人们必定首先想到古典自由主义的种种理论主张。相比之下,政治与道德分离路径的开启者马基雅维利与霍布斯所讨论的政治是否应有道德根基的问题少人问津。

三、政治与道德分离的保障因素 政治与道德分离的主要观点是政治与道德互不干涉,这样的主张在理论上经常受到批评。但无论受到的批评多么尖锐,它还是成了当今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想。这个在理论上经常受到批评的主张为什么能够得以贯彻并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主流思想?这就不能不讨论该思想背后的一系列保障因素。

(一)政教分离的传统

西方长期以来有政教分离的传统。长久以来,政治权力通常只限于世俗事务的管理,教会对精神事务享有解释权和一定程度的决定权,“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政治权力与教会权力相互制约,二者虽常有争斗,但总体上形成了各自在自己的范围内行使权力以及互不干涉的传统。在近代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虽然很多世俗者为了摆脱罗马教廷对政治事务的干涉,曾经试图把教权纳入政权之下,但这一努力并不成功,教权并未被完全纳入政治之下。哪怕在那些建立了国教的国家,君主虽兼任了国教的教会首领,也未能完全实现政治对宗教的统摄。近代民族国家兴起过程中政治对宗教的统摄,其实只是减少了教会对政治的干涉,保证了政治对宗教的独立性,政治与宗教分离的现状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宗教负责精神事务的传统一定程度上保留下来,在这样的传统中,主张政治与道德分离、政治不干涉道德也就不那么让人难以接受了。

(二)发达的公共领域

西方近代以来,伴随着甚至早于民族国家发展而出现的是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它们可以承担起道德职能,而无需政府承担。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就曾发现,美国虽然不是宗教国家,提倡政教分离,但基督教传统保持得非常好,这背后的原因在于,教会等精神力量更多存在于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之中。其实,目前不仅是宗教力量体现在公共领域之中,道德、文化等力量都寄居于公共领域之中。

公共领域是政府与私人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长期以来,道德事务寄居于公共领域之中,并在公共领域中得到协调处理,而无需政府出面干涉。社会团体、社区、行业公会等公共组织在各自领地内负责自身的道德事项,维持自身的道德风尚,规划自身的道德规章,而不是交由政治权力进行裁断。这样,就保障了道德事务虽不属政府职权范围,仍归属于公共领域之中,具有一定公共性,而不是完全私人性和主观性的。道德事务交由公共领域,既可以防范政治权力的干涉,也可以保证道德事务一定程度的公共性。它既保证了道德事务得到照顾,也防范了道德抵制政治之后可能出现的自由放任,这是西方政治与道德分离能够得以贯彻而不会带来道德涣散的又一保障。

(三)隐而不宣的道德文化土壤

在契约论国家的理论框架中,具有具体道德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被抽象为原子个人,社会成员接受了理论框架的再加工,在再加工的过程中,社会成员的社会关系、道德文化意识都被剥离,形成了一种理论体系内的分离。这是契约论模式的基本逻辑,新自由主义至今仍然在使用,比如罗尔斯的“无知之幕”,虽然现在的自由主义者们已经不再把这一逻辑看作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而是看作一种必要的理论假设。其实,这种忽视文化土壤而订立社会契约的理论框架,其设定的政治与道德分离本身乃是不彻底的甚至是虚伪的,政治理论背后的道德文化土壤并不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点缀,而是每个社会成员自身深深浸染其中的生活方式,政治背后的道德并没有被割裂,这种理论框架所能实现的分离更多只是在政治技术层面的分离。

在实际生活中,社会成员的道德文化背景并没有被剥离。相反,他们共同的道德文化背景保证了政治的顺利运转,这个框架背后的道德文化土壤让这个框架得以发挥作用。在理论框架中,社会成员只是一个个互不相干的原子个人,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他们是享有共同社会文化背景的社会共同体成员,他们所共享的社会道德文化背景保证了政治共同体的顺利运转,“在道德即精神方面,一切都是事先确定和决定了的,而在政治方面,则一切可任凭人们讨论与研究”[12](p.338)。每个成员都是有既定道德文化观念的,虽然这种土壤不能反映到社会契约的逻辑中去,但它是真实存在的,保证了政治的运转。这也是政治与道德分离之所以能够维持背后隐而不宣的秘密。

四、对政治与道德分离话语的评价 (一)时代意义

目前流行话语中的政治与道德分离,其主要内涵是本文讨论的第二层意思,即政治不得干涉道德之意。这一话语虽然对政治与道德分离的内涵的理解并不全面,但有其现实意义。它最大的现实意义在于防范政治干涉道德,有效捍卫个人权利。

一直以来,政治权力为了扩大自身领地,都具有建立意识形态、干涉道德事务的冲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近代以来,西方也曾数次出现政治干涉道德的悲剧,既有政治对道德的侵犯,也有以道德要求政治的悲剧,比如法国革命时期的雅各宾派,虽打着追求道德化的政治旗号,与之伴随的却是政治对个人道德领域的肆意践踏。现在政治对道德的干涉变得更加隐蔽,它经常借用公共利益的名义来装扮自身的道德正当性,以此侵犯个人的道德事务与权利空间。对此,只有借助分离话语的理论框架,才能获得坚定的抵抗立场,因为在分离话语中,哪怕是出于公共利益的目的,政治也无权干涉道德,只有坚持政治与道德分离的原则,才能有效捍卫个人权利。同时,如果道德依附于政治权力,一旦政治权力出现腐败,也将给道德带来严重伤害,道德将因失去支撑而出现迷茫,与此相伴的将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滑坡。因此,我们应该给予政治与道德分离话语以相当支持,对其在维护个人思想自由、防范专制方面的功绩予以肯定。政治与道德分离的话语更多反映了人们对公共权力肆意侵犯个人领域的担心和对政治利维坦的恐惧,它是对个人权利敏感而又脆弱的呵护。每当政治权力试图染指个人道德领域的时候,政治与道德分离的呼声之时代价值就显得尤为突出。

(二)理论局限

近代政治哲学中政治与道德分离话语在捍卫个人权利方面的功绩不容否定,但它也有着不可回避的局限,其局限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它忽视了政治的道德根据,二是它忽视了政治背后的道德文化土壤。

对于政治的道德根据,现代政治学说中已经做了深刻讨论,由此出现了近代政治哲学中的道德政治谱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卢梭、黑格尔等思想家。他们认为,政治是人们理性的体现,应该体现人们的道德理想,而分离话语带来了政治的异化,忽视了政治的善性,使得政治成了自由的束缚。因此,他们主张政治与道德融合,并主张把政治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以政治实现道德追求。虽然在道德政治谱系中对政治道德化追求曾经遭受过这样那样的挫折,但我们不能忽视这一主张背后对现代政治的批判与对政治理想的追求,这是政治与道德分离话语必须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政治与道德分离的第二个局限是忽视了西方政治与道德分离背后隐而不宣的社会文化土壤,即每个社会成员所亲身浸染的道德文化观念。现代政治的契约论框架可以非常简洁地说明政府权力的来源和界限,论证公民权利和义务,但这个框架是建立特定社会文化土壤之上的。社会文化土壤是社会的粘合剂,在没有粘合剂的情况下,原子个人是不足以组成一个国家的,否则就像卢梭说的,“那只是一种聚集,如果人们愿意这样称呼的话,而不是一种结合”[13](p.21),黑格尔也称契约论的原子个人为“群氓”,并质疑“群氓”怎么可以组成政府。桑德尔在批评罗尔斯的“无知之幕”时也指出,“离群索居的个体是不具备选择能力的”,如果没有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契约本身都是难以成功缔结的。政治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不是原子个人,而是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具体的人,政治设计不能跳出历史文化背景,它们二者总是形影相伴的。脱离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而把每个人都装扮成一个处于无知之幕下的原子个人,只是理论上的一相情愿。

政治与道德分离背后的社会文化土壤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这一土壤制约了它的进一步推广。很多国家和地区并不具有政治与道德分离的传统,道德既受政治权力的制约也约束政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道德决定了政治的合法性。而在另一些国家,市民社会公共领域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没有建设自身中立的公共领域的情况下,社会公共力量无力承担道德事务,也会带来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如果主张政治与道德分离,首先要考虑这一主张所忽略的政治的道德基础,同时,分离模式背后隐而不宣的道德文化保障也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M].刘山, 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意]马基雅维利.君主论[M].潘汉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意]马基雅维利.论李维[M].冯克利.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4][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蔡英文.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西班牙]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M].温锡增.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7][英]洛克.政府论(下) [M] 叶启芳, 瞿菊农.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英]洛克.论宗教宽容[M].吴云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9]孙向晨.公民宗教:现代政治的秘密保障[J].复旦学报,2012,(6).

[10][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许宝骙.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1][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林荣远, 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2][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时事与政治论文篇3

一、优化整合时事政治资源的现实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

学生对于时事政治都有较浓的兴趣。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比较间接、抽象;而时事政治资源的内容比较直接、具体,是鲜活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的中学生来说,接受时事政治资源相对容易。发生的国内外时事政治身边出现的鲜活事例是上好思想政治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宝贵素材。时事政治形势具有很强的新鲜感和吸引力,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把时事政治政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视野之内,使之真正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引用时事政治政治,析理论理,事理交融,有利于学生积极探索,掌握理论知识,锻炼分析能力,提高思想觉悟,既增强说服力,又活跃课堂气氛,不但使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看报纸、电视,了解国家大事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种教学途径、形式、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培养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的喜爱之情,唤起他们对政治学科的浓厚兴趣。这样,既拓宽学生的视野,又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2.强化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当代高中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强烈的参与意识促使他们关心时事政治,参与社会生活,因而充分利用时事政治课程资源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中的抽象理论知识。时事政治材料与教材理论之间是相互统一的关系。时事政治材料体现着基本理论,基本理论寓于时事政治材料之中。要理解基本理论,就必须从具体材料出发,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同时将时事政治材料引进课堂,化解了教学难点,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克服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不善于把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的弊病。

实例分析:

新闻背景:2012年,一个又一个“最美”震撼着我们。“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90后”,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让文明的春雨滋润每一片空间,愿道德的和风吹遍每颗心灵。利用这些“最美的人”的先进事迹涤荡学生心灵,同时也可以运用《文化生活》中的“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实例分析;结合《生活与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分析这些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这样的事例既形象又使学生容易理解接受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把时事政治新闻等有关内容引入课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拓宽学生的事业,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以致用。

优化整合时事政治资源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中日“”争端、中菲“南海问题”,我国依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变化,是由历史、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从本质上看,国家利益是决定性因素。这样有助于学生准确认识抽象概念,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拥护党的领导,把理论教学与时事政治政治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运用时事政治课程资源的特点,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1.运用时事政治资源的过程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时代的发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时地引用典型生动或意义深远、振奋人心的时事政治材料,创设一个与时事政治相关的教学情境。

如:“神九”飞天会“天宫”载人航天启新程、香港回归十五年紫荆花开更鲜艳等。

2.运用时事政治资源的时效性,发展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中政治教材阐述部分内容存在相对滞后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捕捉时事政治热点资源,挖掘鲜活的时事政治资源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例如,当前的欧债危机、食品安全问题、国家的经济政策等时事政治,可以很有效地融入高一的《经济生活》教学中,这样,利用时事政治资源的时效性,使学生既能用教材知识阐释时事政治热点,又能依托具体的时事政治热点,理解教材抽象的原理,既能发展教材中相对滞后的内容,使教材内容鲜活起来,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运用时事政治资源的生活性,以热点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

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体,应当尽可能地进行“二次创作”,将思想政治课内容与时事政治教育联系起来,引领学生由对自身的关注,拓展到对社会和时代的关注。时事政治教育紧贴时代的脉搏,突出国内国际重大的热点问题,其内容正是每天发生在学生身边“活生生”的事例,是成长中的高中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将学生感兴趣的诸如美国总统竞选、残酷的中东局势、日本政局变幻等时事政治热点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是贯彻落实“回归生活”原则和要求的重要体现。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今天学生对什么时事政治和社会问题最感兴趣”,并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

4.运用时事政治资源存在的时空性,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思想政治课堂将更加开放和多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时事政治资源存在时空性的特点,拓展政治课堂的时空范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引导学生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做一个关注时事政治的有心人,随时发表见解,评论时事政治要闻。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视野宽了,知识丰富了,课堂教学因此得以延伸,良好的思考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

时事与政治论文篇4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时政教学;时事播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235-01

随着中学政治课程改革的推进,政治强调在生活中学习的理念渐渐深入人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面要致力读书,一面要关心国家大事,这样才是今天的中学生应该具备的眼界。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从课堂教学中渗透时政教学、课前5分钟时事播报、课堂讨论和自由论坛等几个方面来对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时政教学作一些探究。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时政教学

许多教师的时政教学基本上处于集中式和死记硬背的状态,如一学期结束然后将所有的时政资料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记忆、去学习、去背诵。到初三进行集中的热点专题复习,集中进行一些时政练习的分析讲解,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时政教学缺少系统策略的思考,没有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堂中进行不留痕迹的渗透。时政教学要实现高效,并真正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水平,那就务必改变教学方法简单,形式陈旧的现状。实行多元渗透策略,正确处理好集中与分散,把时政教学渗透到日常的每一节课中, 实现从集中到分散,从海量批发到分散零售,从灌输死记硬背到浸润逐步消化的转变,从教学的实践来看,时政教学可借助于思想政治课中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渗透,包括核心知识、边缘知识、背景知识等。

以核心知识的渗透为例,在2007年全国各地遭遇冰冻灾害之时,笔者正上到政治课中关于人生观与价值观部分,其核心知识点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笔者讲述了总理来到贵州视察冰冻灾情时,不顾身边工作人员相劝,执意爬上冰冻的山上视察灾情的时事,大家都在喊:“总理,小心!”,总理回答,“没事的”,一行人向山上挺进。用这样一则时政新闻来创设教学情景,设计题目让学生思考:从这则新闻中读出了什么? 有几位学生很快就能找到课本中关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来进行价值选择与判断的知识点。这样一来,这些知识点在学生眼中就变得非常亲切非常有意义,而且成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了。

二、课前5分钟时事播报

政治课不仅要重视课内所学理论知识,还要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果学生整天只知道埋着头读书,不加思考,不与人交往、不与整个社会接触,其结果只能是书没读好,学生视野狭窄,与社会格格不入,思考能力、社会生活的能力、抗挫折的能力等都会变得低下。为此,在每次政治课正式上课前的5分钟,让班上同学轮流着到讲台上来作一次时事新闻的播报,内容可以是国内外大事也可以是班内或学校的新闻,老师作适当的点评。这样既养成了学生关注国内外相关时政新闻的习惯,同时还大大地锻炼了学生当众的口头表达能力。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强荣誉感等等都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课堂讨论和自由论坛

我们常说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注意对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我们每学期专门安排至少两次课作为时政专题的讨论课,学生可以根据某一个时事热点展开讨论,力争每个同学都至少有一次发言的机会。另外我们还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了自由论坛,在这个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有学生自己组织、确定讨论题目,安排具体流程,学生就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或辩论、 或演说,每个人都争相发言。曾有许多热点问题我们讨论过,以政治为主,也有别的方面的,如:火车票实名制的讨论、由“三鹿奶粉”到“地沟油”到“毒胶囊”一系列事件引发的食品安全的大讨论,通过讨论和老师的引导,学生由一开始的“激愤不已”慢慢变得“理性而冷静”起来。大家不再把目光停留在愤怒与不平上,而是慢慢去思考如何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上来。这样就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水平和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在其中也学到不少,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

在整个的讨论和自由论坛过程中,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但话不宜说得过多,重在引导和鼓励,而且应该在学生表达完了的基础上再作引导,否则会限制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讨论让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慢慢树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时事与政治论文篇5

高中阶段的学生乐于思辨,对新知识、新事物充满好奇。与此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他们不太成熟的辨别能力可能会让他们产生很多困惑与不确定。高中政治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政治导向鲜明的学科。通过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对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时事政治;高中;政治教学

一、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和荣誉感都呈较快的发展态势。他们乐于思辨,渴望独立的思辨与批判,对新知识、新事物充满好奇。然而,现阶段,我国高中教育阶段的现行教学模式决定了学生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是在课堂教学中度过的。学生对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不甚了解,了解的不透彻、不全面。而且在这些不透彻、不全面的了解中,更多的是源自任课教师的间接经验与较难甄别,而又丰富多彩的的网络信息。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够对学生进行有针对的教育与引导,学生的身心发展将受到影响。把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教学有机结合,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的同时,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作为乐于思辨,乐于发现、探索未知的青春少年的高中阶段的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他们不太成熟的辨别能力可能会让他们产生很多困惑与不确定。高中政治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政治导向鲜明的学科。任课教师通过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通过案例分析等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法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件鲜活的呈现在课堂教学当中。能够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果。同时,对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通过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热情时事政治大都是反映当前一个时期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时事热点问题。这些时事热点问题与相对抽象的政治理论相比更鲜活生动,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充满好奇,他们开始关心政治,探讨社会热点问题,喜欢探索、发现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与真相。他们对别人的意见或教师的讲课,都不愿采取轻信盲从的态度,喜欢怀疑争辩。高中政治课程理论性较强,政治导向鲜明。针对学生的上述认知特点,如果任课教师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政治理论与时事政治有机结合,就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积极主动性与热情。在运用理论分析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过程中,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生动化,让学生爱上政治课程学习、爱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体系。

(二)通过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强调在培养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高中阶段是个体思辨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任课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政治理论与时事政治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找到破解问题的有效路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持续关注时政热点,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将会得到不断的培养与提高。思辨能力的提升是一个个体走向成熟与独立的标志,这也是教育最终极的目标。

(三)通过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教育要坚持学生能力培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脑。任课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政治理论与时事政治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认知的过程中,形成独立分析、系统思考、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样的能力正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的重点培养的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通过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远大理想高中政治课程政治导向鲜明,担负着德育教育的重任。任课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政治理论与反映当前一个时期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时事热点问题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尺度与依据。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塑造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学生爱国情怀和改革创新精神。时事政治不单单是任课教师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设计的内容要素与策略。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的重要路径。与此同时,时事政治也是高考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高考政治科目的试题的命题思路已经由“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和“现实问题立意”。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政治基础知识与理论解决实际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

高中政治课程的教材很多内容又都涉及时事政治。而时事政治又往往反映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此,高考政治试题结合时事政治是理所当然必然选择。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政治课教学中、应对高考的政治课程复习中,都必须紧密联系时事政治。

时事与政治论文篇6

关键词: 时事政治 高中政治 教学应用

1.引言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是常规的教学内容,二是思想政治相关的教学内容,三是时事政治。时事政治是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对于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但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的地位并不高,某些教育工作者不重视时事政治。因此,笔者选择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2.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时事政治内容一般包括时事新闻事件、热点事件及对于时事文章的评论性文章。在课堂教学中,时事政治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讨论性,每一个年级的时事教学重点有所不同。下面就对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时事政治教学问题进行分析。

2.1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某些教师为学生进行时事政治事件的播放与传达,利用社会时事事件引出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或者在课后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这样的应用方法使得时事政治内容缺乏独立性,成了高中政治教学的过渡性内容。

2.2某些高中政治教师虽然将时事政治内容融入高中政治教学中,但大多流于表面,没有针对时事政治内容进行专门的讲解。与此同时,在进行时事政治内容的讲解时,教师的讲解过于随意,不能产生强大的说服性,也不能让学生了解时事政治内容的学习目的。

2.3某些教师经常在课堂上对时事政治事件进行主观化评论,向学生传递他们的主观评价。这样的主观评价或多或少都具有片面性,或者存在错误。这些观点都会影响高中学生对时事政治内容的看法。

2.4部分教师在进行时事政治教学时,想起一个讲一个,不能对时事政治内容进行很好的整合,忽视时事事件之间的联系。教师无法使时事政治教学服务于高中政治教学,造成时事政治教学的力度不足。

3.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时事政治作为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提高有重要影响。下面就对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3.1将时事政治作为政治教学的资源。高中政治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提高,完善自己的政治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能力。在对高中政治课本中的内容进行了解时,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丰富政治知识,促进自身政治教学体系的建立。教师要关注时事事件,利用时事事件对教学资源进行积累与丰富。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多浏览一些新闻性网站,理解社会中发生的最新新闻事件,如新浪网与腾讯网等都是教师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对时事政治内容进行收集与整理,建立自己的时事政治库,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更新。在积累时事政治内容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分析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及学习目标,将时事政治内容与课本内容相结合,为学生打造更有趣的高中政治课堂。

3.2充分利用课前时间进行时事讨论。将时事政治教学融入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时间为学生设立一个时事政治学习的版块。像新闻播报版块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教师将课前三分钟交给学生,安排学生每天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新闻播报,做新闻播报员。在一名学生播报了时事事件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利用三分钟进行讨论,让学生对时事事件进行深入了解。这样的课堂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政治学习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水平。

3.3利用时事政治活跃课堂氛围。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具体的政治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出发,将相关的时事内容融入政治教学工作中,引起学生对时事的关注。比如在讲解有关消费观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今年的反腐事件进行关注,深入挖掘的原因,让学生了解消费观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这样的时事政治教学,与高中政治教学内容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有利于促进高中政治教学效率的提高。

4.结语

高中政治教学对高中学生政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时事政治作为重要的政治教学内容,对高中政治课堂内容的充实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高中政治教师正确利用时事政治促进学生政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敏.浅谈在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经营管理者,2010(19).

时事与政治论文篇7

[关键词]中国政治哲学;宏观理论建构;微观政治主体;述评

政治哲学作为一门“对政治事物的一般性的反思而深入地理解人的生存和世界本性的学问”,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受到我国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近十年来,无论是从从事政治哲学研究的学者人数,还是从政治哲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来看,政治哲学的研究都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政治哲学在当代中国已然成为一门显学。本文以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线索,对近十年来中国政治哲学的研究作一综述和简要评论。

一、从宏观理论建构到以问题为中心的转向

政治哲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激发了诸多学者对当代中国政治哲学进行理论建构的兴趣。

从政治哲学的学理结构角度探讨中国政治哲学的体系。有学者指出,政治哲学的学理结构是从哲学的人学理念推演出伦理学的道德原则,进而再引申出政治价值学说来展开逻辑的。这也就意味着,规定着政治活动的性质、任务和目标的政治哲学之思想来源,是某个特定时代的人学理念和道德原则的政治学演绎和逻辑结论;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哲学体系应该坚持的逻辑起点和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本体论,辨证地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建立起一种既鼓励物质文明,又提倡精神文明的哲学、道德伦理学和政治哲学体系。

从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讨论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有学者认为,价值性和事实性的关系,构成了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任何一门政治哲学的建构,都需在理论内达成价值性与事实性的某种统一;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之路应该从理想性转到现实性,即从经典马克思主义致力于理想社会的理想性政治哲学到依据现实生活的现卖性政治哲学的转变。

从理论综合的角度讨论中国的政治哲学建构。有学者指出,政治哲学是对政治权力的来源及其行使的正当性,以及理想社会模式等问题从根本处进行思考的一门学问;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者来说,一件充满着挑战的理论工作应该是在综合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近现代政治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三大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社会主义现代中国的政治哲学的思想体系与新的传统。

对中国政治哲学进行理论建构是近十年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趋势。这些研究成果涉及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政治价值论、方法论等,对中国政治哲学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这种宏观建构的政治哲学理论体系有着不可忽视的缺陷:一个是玄之又玄,其表现就是在概念中转圈子,从一个概念转到另一个概念;一个是空发议论,其表现是依据某个政治价值,比如公正、自由来批判宏观现象与大制度,而不肯去切实地分析身边的小问题与小制度。

对此,有学者着重强调,政治哲学研究在中国刚刚起步,中国的政治哲学研究不是要亦步亦趋地与当代西方学术“接轨”,而是要自觉地形成中国的批判意识与独立视野。中国学者研究政治哲学的基本任务有二:一是批判地考察西方政治哲学的源流,二是深入梳理中国政治哲学的传统。对中国学界而言,今日最重要的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能够始终坚持自己的学术自主性。无论对施特劳斯学派,还是对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共和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等,我们都主张从中国的视野出发进行深入分析和批判性讨论。中国政治哲学的开展,毫无疑问将有赖于重新深入地研究中国的古典文明传统,特别是儒家这一中国古典政治哲学传统。但是,深入地研究儒家和中国古典文明不是要采取理想化的方式,而是要采取问题化的方式,重要的是要展开儒家和中国古典传统内部的问题、矛盾、张力和冲突,以及儒家和中国古典传统在面对现代社会和外部世界时所面临的困难,对此我们并不需要回避、掩盖或否认,恰恰需要充分展开并加以分析。中国政治哲学的开展,同时也必然以日益复杂的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为动力。当代中国已经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现代社会,同时又处于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格局之中,我们对中国古典文明的重新认识和重新开展,无疑必须从现代中国和当代世界的复杂性出发才有生命力。

因此,以问题研究为中心,特别是以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为中心成为了近年来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转向。

二、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政治哲学研究

以问题为导向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对此,有学者认为,当前国内政治哲学界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对当代中国社会类型的准确定位。这不仅在理论上严重影响了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发展,而且在实践上对政府决策和社会治理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发现和确定当下我国社会处于何种类型应是我国当代政治哲学的出发点。该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总体上是属于在根本利益上无对抗、无冲突,但在具体利益追求上体现多元的个性化差异状况,这种差异化主要表现为:(1)差异化的生产关系,即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外资、民营等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生产关系;(2)差异化的政党关系,即一党执政,多党合作;(3)差异化的社会阶层关系一“两个阶级化为十大阶层”,即由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化为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市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因此,差异性社会无疑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所面临的最大现实,其社会类型是“差异性社会”。因此,差异性社会与和谐政治是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基本向度。

有学者指出,当代中国的问题很多,但从政治哲学的视野看,现实的和最重要的原因是权力至上的金字塔式的社会层级结构带来的官本位、权力本位的政府运作体制和政治体制。社会层级结构的讨论和建构虽然不能说是解决当下“中国问题”(当然主要指国内问题)的惟一有效途径,但根据马克思社会层级结构理论,立足社会结构变迁,从学理层面和社会层级结构的讨论无疑可作为破解“中国问题”、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而独特的分析进路。作为凝结和展现当代人社会政治地位‘c全息图”的社会层级结构既是当代中国问题的总根源,也是消解诸多中国问题的着力点,因而社会层级结构分析对诸多社会乃至政治问题就具有相当的解释力,应该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基本论域。

还有学者认为,政治哲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主要动力并非来自西方学术界的刺激,而是来自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发展进入经济起飞阶段之后,政治起飞的任务得以彰显,而政治起飞应该是中国思考的问题意识。因此,中 国政治哲学研究必须直面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难题一政治发展与政治起飞。该学者指出,面对中国发展的政治起飞问题,我们的政治哲学研究应当回答:中国社会的政治起飞如何可能?人类在古代城邦公民政治或君子—大人政治和现代权利政治之外,能否发展出第二种可能的政治(哲学)模式?若能,那么东方政治(哲学)传统能否发展出人类第二个政治(哲学)类型?从当代世界发展看,政治领域的最大特征是西方的霸权与东方的崛起。于中国哲学研究而言,我们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在批判地扬弃中国传统王道政治哲学与西方现代权利政治哲学的基础上,创建新的政治哲学范式?围绕这一问题,我们的政治哲学研究还必须创造性地回答的重大问题有:良好的社会如何可能?在西方主导的世界上我们如何进行政治思考?中国的政治起飞如何实现?

三、从宏观政治制度研究到微观政治主体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中国现代社会日益走向复杂性,这也推进了中国的政治哲学研究以问题研究为导向。正如我们所知,政治哲学所要面向的问题很多,有宏观问题和微观问题之分。近十年来中国政治哲学发展经历了从以宏观政治制度问题为导向到以微观政治主体问题为导向的转变。

有学者认为,政治哲学参与现代中国社会改革,其原初的目的就是解释阻碍中国社会发展与正义的“中国结”。但是,其理论维度从一开始就超越具体的问题之外,而直接深入到“结”之编组的原因与根据。也就是说,直接探讨一般国家政治制度的正当性问题,比如讨论土地的所有权、政府的基本原则,或者立法的正当性基础等此类的问题,不是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实用对策。极其重要的一点,中国在与现代世界,尤其与西方世界对话而制定共同的政治规则时,社会一历史的差异,使中国的政治哲学学者更趋向于选择社会一历史的宏观视野来讨论政治哲学的问题。因此,从政治哲学角度研究宏观的制度问题也就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

有学者从社会现代转型的角度,以(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矛盾为中心线索,把制度放进马克思主义价值学的视野中,集中考察了制度在促进人的自由,形成自由秩序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价值及其实现机制。该论者认为,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全面转型,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问题凸显出来。如果说经济和军事实力属于“硬实力”,而政治价值观属于“软实力”,那么,政治制度建设则是存在于“硬实力”和“软实力”之间。通过政治制度建设,不仅可以将“硬实力”和“软实力”整合起来,而且是“硬实力”和“软实力”提升的根本途径,将推动“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提升机制化。因此,该论者认为,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

与此不同的是,有学者指出,尽管以政治制度为中心的宏观政治研究范式在政治哲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面对高度复杂的现代社会,宏观政治模式也有重大的缺陷:正是在宏观政治哲学那里,政治哲学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另外一种理论哲学,心甘情愿地受“自然科学化”的理论哲学或意识哲学范式的支配。它习惯于抽象掉内在于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和日常生活世界之中的多态化的、多样性的、边缘性的和微观的权力结构和控制机制,把中心化的、宏观的权力运作和国家制度安排等宏观政治活动,以及周期性的经济活动机制,即一种理性化的政治权力或经济权力放大为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普遍的、绝对的规律和力量。对此,该论者进一步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于理性的危机而重新审视日常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的时代,生活在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社会机制日益多元差异,非中心化的微观政治权力和文化权力结构日益发展的时代,自觉地开辟微观政治哲学的领地,显然是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新发展。因而,在当代中国语境中,推进微观政治哲学研究更具有启发意义。

有学者认为,在现代法制社会条件下’提升每一个个体的“政治主体意识”的自觉程度,以形成广泛介入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监督,是实现权力制衡、促成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而这需要有政治哲学层面的深层论证。该论者指出,政治主体分为“社会政治主体”与“政治权力主体”两个层面。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思维的根本缺失是“社会政治主体”认识的缺席与“政治权力主体”认识的强化,致使社会一般成员的政治认知、政治人格及政治参与意识先天不足,更缺乏政治权利意识。因此,当代中国政治哲学要关注微观的社会政治主体研究。

我国著名学者韩庆祥教授指出,马克思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生成论哲学,其主体是人,目的也是人,人是在实践中生成自己与实现自己的。而要真正使人成其为人,能力问题很重要。能力原则能培养人的先进性:第一个先进性是能力本位内在要求公正,有能力的人就希望公正,希望有平等的机会,这种公正,相对于等级而言是先进的;能力本位还会产生第二个先进性,就是它欢迎民主;能力本位还会产生第三个先进性,那就是使人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过去我们的政治行为围绕权力做得太多,今天我们应该围绕能力来组织政治行为、政治活动;把能力原则引入我们的政治活动,用能力而不是权力来增强我们政治的权威及其影响力。以此,当代中国的政治哲学研究应由权力本位的政治哲学走向能力本位的政治哲学,最终的使命就是使政治人在政治行为中真正成其为人,使从事政治活动的人真正成其为人。

四、结束语

诚如马克思所说,在答案中个人的意图和见识起着很大作用,而问题则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因此,综合看来,近十年来中国政治哲学的问题研究转向,特别是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逐渐从宏观理论建构研究转向微观政治主体的研究,既表明当代中国的政治哲学研究逐渐走向深入,也表明了当代中国的政治哲学研究逐渐走向成熟。

时事与政治论文篇8

[关键词]军队院校 政治理论课 研究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J

军队院校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摇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军队院校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保证。因此,作为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摇篮,军队院校在政治理论课教学安排过程中,如何因应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选择一种有助于军校学员积极主动参与并善于探索的教学模式,一种有利于培养军校学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之能力的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建设必须研究解决的时代课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军队院校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保证

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需要大批高素质军事人才。作为高素质军事人才,当代军校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全面素质,在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军事专业、身体心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过硬;要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尽可能成为既精通某一专业又具有广博知识的一专多能的人才;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正确地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只有具备科学合理的综合素质结构,才能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

1.思想政治素质是当代军校大学生素质构成的核心内容。高素质军事人才作为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的重要构成,无论其性质和宗旨的特殊要求,还是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的客观需要,都决定了他们必须具备很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摆在重要的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①当代军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结构是由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等多种要素构成。

2.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军队院校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保证。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有一些新观念。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公正观念等,也有一些失去存在必然性的陈 腐观念,在新的经济条件下滋生蔓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我中心,金钱万能等。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军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既要对广大青年学员进行传统优秀的思想道德教育,又要进行新思想新观念的培育,抵制各种陈腐观念和丑恶现象对青年学员的侵蚀。

3.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素质军事人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保证。只有政治方向坚定,才能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才能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继承,也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看一个军校大学生合格不合格,首先要看在政治素质上过硬不过硬。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是做合格的新型军事人才的最重要条件。如果政治方向模糊不清,就难当大任、难受重托。

4.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素质军事人才抱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的保证。政治立场是指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时所体现出来的阶级性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出,军事人才的政治素质,就是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始终同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这是政治素质的核心所在。”

5.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素质军事人才确立正确的政治观点的保证。当代军校大学生要自觉抵制“军队非党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的政治观点,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履行革命军人神圣职责,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珍惜和维护国家、军队、军人的荣誉,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6.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提高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的保证。当代军校大学生只有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才能有效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政策,围绕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需求,推进军事科技创新和武器装备发展,最终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二、军事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军事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是弘扬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阵地,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保障。但在军事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影响了其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充分发挥。

1.教条化倾向严重。由于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政治性强,尤其是军事院校,高度重视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政治性,强调“三尺讲台无杂音”,因此,有些没有能够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理论课教员在课堂教学中不敢讲、不会讲,存在着教条化的倾向。讲授的内容完全依照教材,就教材讲教材,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只满足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结果将政治理论课上成了一般的文化课、知识课,严重影响了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影响了青年学员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 积极性。

2.教学方法陈旧。有一些政治理论课教员教学积极性不高,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不能够因应教学外部环境和内在要求的变迁而及时转变自身教育教学的观念和方法,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甚至有极个别政治理论课教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够严格要求课堂纪律和考试纪律,破坏良好的学风和考风;还有些政治理论课教员对党的创新理论阐释过于含糊、学术味道太浓,学员理解不透,影响了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效果欠佳。诸如专题讨论、辩论赛、观看影音资料等课堂实践教学方法因其足不出户容易组织,而且基本不需要经费等优势故在实践教学中比较常用,虽然这些实践教学方法符合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但也面临着青年学员兴致不高,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状况。实践教学形式对于青年学员参与热情的高低及最终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基本还沿用传统的模式,缺少更新和特色,尤其是对青年学员学习成果的检验还局限在书面的调查报告、观后感等,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4.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军校学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太重视。关于“大学课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不少青年学员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太重要和一点也不重要。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不专心听讲的、不带教科书的、睡觉的、小声说话的学员大有人在;有的学员认为这种课到期末时临时突击一下就行了,平时认真听讲对自己的前途也没多大帮助,甚至认为是在浪费时间,不如看外语和计算机,多拿几个“证”。

5.教材编写不科学。军事院校现在使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由总政治部指定专家学者统一编写,虽理论阐述透彻,逻辑结构严谨,但是课程体系和内容比较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重复问题相当严重。据统计,军事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学政治课有20%左右的内容是简单重复,不能满足当代军校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从我们在课堂上收集的关于教材的意见来看,广大青年学员普遍认为现行教材理论叙述过多,事例有限,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不容易读下去;而且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够紧密,有空洞之感。教材的不适合也是影响当代军校大学生的政治理论课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研究型教学是增强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所谓研究型教学,是指在在高等教育中,通过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将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在教员的指导下,引导青年学员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研究型教学的特征

1.教员综合性。推进研究型教学,要求政治理论课教员在具有多元知识结构和娴熟教学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不断探讨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并能自觉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指导实践,提高教学效果。有效开展研究性教学,不仅要求政治理论课教员深入了解和学习各个学科与领域的知识理论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还必须对自己所任教学科的学科知识有深入透彻的理解和领悟。

2.学员主体性。与传输式教学模式相比,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中,政治理论课教员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和控制者,而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引导者和推动者,军校学员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学习者、自主建构者、积极发现者和执着探索者。这种教学模型强调发挥当代军校大学生在教学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研究型教学,要求政治理论课教员要精心设计每一个专题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等教学要素,增强驾于课堂教学的能力,有效引导学员完成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以实现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预期效果。

3.教学研究性。研究型教学是将科学研究的要素渗入教学的全过程和教学的各个环节,创设研究式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氛围,让学员在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和环节中来体验与发现知识,从记忆知识转变到发现知识进而运用知识来发展创新思维和品质,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发现前人尚未解决和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用新思路新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思考、判断、质疑、改造、灵活运用以及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和意识。

4.能力素质性。研究型教学的目标不只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积累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在研究式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中,学员参加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在体验和发现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当代军校大学生的能力素质。

(二)实施研究型教学的措施

政治理论课进行研究型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具有重过程、重体验、重参与的特点。它的推进与普及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任课教员在教学中潜下心来进行研究,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充分的利用各种平台与资源,对课堂教学进行延伸与拓展;需要广大青年学员认识并接受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需要教学管理部门认真的研究,并大胆的进行教学组织管理结构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和保障研究型教学的顺利开展。

1.确立学员的主体地位,突出“研究性”

教学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逐步确立军校学员的主体地位,这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方面。教学目标中军校学员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以军校学员立场来体现,而不是以军校政治理论课教员完成教学进度、教学任务来衡量;教学过程中军校学员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更多的参与整过教学,给军校学员广泛的时间与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与积极性,使军校学员由接受型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培养创新意识。

2.尊重政治理论课教员教学自

军校政治理论课教员更多的自不是要脱离教学组织管理部门的约束与管理,而是在教学组织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协调下,军校政治理论课教员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可依据教学日历灵活掌握课堂教学时间安排,而不是完全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进度、教学大纲来组织教学,这样才能突出和确立青年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且有利于课内教学和课外指导。

3.根据教学要求,合理组织教学

军校政治理论课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组织教学对提高学员对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适应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军校政治理论课教员应该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军校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注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突出“少而精”的原则,着重讲思路、讲线索、讲重点和难点,同时要根据现实社会的发展与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勇于创新,包括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练习、课外指导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文是国防科技大学“985工程”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信息化条件下战士学员培养机制研究》(U2011937)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①陈至立.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在教育――学习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体会.光明日报.1999年9月15日

[参考文献]

[1]周耀威.教育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2,(4)

[2]龙跃君.高校研究型教学的价值反思与内涵解读[J],中国大学教学,2006,

[3]施良方等.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孙莱祥.研究型大学的课程改革与教育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6]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幼儿教学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小学舞蹈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