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1-27 17:21:55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教学方法;讲授法;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陆续出现并得以应用。纵观我国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在一些文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还是以讲授法为主,同时辅以其它的教学法。《中外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由于受其自身特点的限制,在其课堂教学中教师常以讲授法为主,其稳固的地位不可被其它的教学方法所取代。

讲授法,即讲授式教学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地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需要明确的是,所有的教师在课堂中都要进行讲授,根据其在课堂中讲授所占的时间多少比例的不同,讲授方式即可表现为主导方式又可表现为辅助手段。

本文所指讲授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讲授为主式,同时辅以其它教学方法,共同为教学过程服务的一种方法。讲授法是一种既古老而又应用最广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众多教学方法中受到批评最多的一种。有人批评它是“照本宣科”、“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其导致了学生机械的、被动的学习,抑制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然而这些批评有其片面性,原因在于是否是有意义的学习并不取决于教学或学习的方式,而取决于是否能够满足有意义学习的心理过程和条件。由此可见,接受学习并不一定是被动的,讲授法所受诟病也并非是其本身固有的,而多是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不当或是教学内容自身的问题造成的。因此如果教师能够正确运用讲授法,那么它的确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有效方法,《中外新闻事业史》这门课亦是如此。

一、讲授法是《中外新闻事业史》课堂教学的根本之法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讲授法在教学中主要适宜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中外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即是陈述性知识,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讲授法。

1.讲授法适用于基础知识的传授。《中外新闻事业史》这门课,主要是介绍我国和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新闻事业的发展史,目的在于帮助准新闻工作者了解自己的行业史,从中借鉴前人的经验,吸取教训,其内容属于基础知识的范畴。学生要系统的学习基础知识并为后继的学习做铺垫,而学习这些前人的经验,虽不排除某种创造性,但仍以接受掌握为主,在此基础上再批判求新。因此,学生听教师讲授,即进行传授——接受式学习,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仍然是重要的学习途径。

2.讲授法适用于班级教学。至今,在我国教育教学中采用的主导教学方式还是班级授课制,在高等院校采用大班型授课更是普遍现象,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形式将不会发生较大的改变。虽然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设的课程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较为灵活,一些专业技能训练课采用分组教学和个别化教学,但是象《中外新闻事业史》、《新闻学概论》、《传播学》等这些理论课的教学还是采用大班型集中授课,这样不但可以节省教学时间,节省资源,而且教学效果也不错。

3.讲授法适用于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情景。《中外新闻事业史》这门课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具体的、从没涉及过的知识,教师要向学生传授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学生对于这样的专业知识也有学习的需求。讲授法适用于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情景。在《中外新闻事业史》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讲授法教学,能让学生直接接受教师教给的前人已获得的知识成果,确保学生形成清晰、稳定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也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循序渐进地掌握大量知识。这样能够突出地体现教学作为一种简约的认识过程的特性,反映了人们掌握知识的客观规律。

4.讲授法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由于《中外新闻事业史》这门课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在教学内容、课堂安排、教学时间等方面要严格控制,从而使教学工作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讲授法可控性强,是保障教学秩序、完成教学任务及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有力保证。

二、讲授法在《中外新闻事业史》课堂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讲授法可以表现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不同的形式。在《中外新闻事业史》课堂教学中,主要应用的是讲述、讲解和讲演这三种形式。

讲读这种方式应用不多,它主要用于低年级的一些课程如语文、自然、社会等科目的教学。

在《中外新闻事业史》课的课堂教学中,讲述和讲解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我们把中外新闻事业史的发展轨迹看做一条直线,那么这条线就由无数个点组成,一个个的点就是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新闻媒体及新闻制度等。我们在画线的同时又要描点,所以说讲述和讲解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讲述某一国家的新闻事业史的时候,对于其涵盖的重点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新闻媒体及新闻制度就要进行详细的讲解。比如说讲授美国新闻事业史这一章时,在讲述美国这个国家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轨迹,还要重点讲解一些新闻事件如“曾格案”、“掏粪运动”等;一些突出的新闻人物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本杰明?戴”、“普利策”等;一些影响较大的新闻媒体如“五大报纸”、“四大商业广播电视网”、“两大电缆电视网”、“两家世界性新闻通讯社”等以及美国的新闻制度。

在《中外新闻事业史》课堂教学中,讲演还是时常会用到的。当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一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这就是讲演。比如说讲到“新闻自由”、“新闻体制”等一些问题,可把它们设计成一个个专题,教师进行系统、详尽的阐述。有时介绍某位杰出新闻工作者也会采用讲演这种方式。比如介绍萧楚女,用讲演的方式介绍他的生平、新闻工作经历、对他的评价和他的一些趣事,不仅用语言帮助学生在心中塑造了萧楚女这个光辉的形象,也让学生体会到他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三、在《中外新闻事业史》课堂教学中运用讲授法应注意的问题

在《中外新闻事业史》课堂教学中,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在使用讲授法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要“吃透”教材,并凌驾于教材之上。《中外新闻事业史》这门课内容较多,为此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安排好教学内容,不能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教师的讲授内容还要凌驾于教材之上,不仅要讲出本门课程的精髓,还要能够反映本学科的研究成果及授课教师的个人学术见解,培养学生关注学科发展新动向的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

2.教师要紧扣重点,不求面面俱到。《中外新闻事业史》这门课内容较多,而教学时数有限,所以讲授内容的选择要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求做到面面俱到,但必须重点突出。比如在讲某一国家的新闻事业史时,教师要“轻画线”(简要介绍该国新闻事业的历史沿革),“重描点”(精讲该国的新闻制度,发生的新闻事件,出现新闻人物,有影响的新闻媒介等)。教师在注意教材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同时,要善于选择精当的内容,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

3.教师要提升讲授水平,不能停滞不前。由于《中外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多是陈述式的,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准确,富于趣味性和幽默感。要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尽量讲得生动鲜活,但并非离开讲授内容而一味追求形式变化,而是要做到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讲授水平,不断钻研,不能停滞不前。

4.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互动,不能“满堂灌”。一般史类的课程常被学生认为枯燥、无趣,《中外新闻事业史》这门课也不例外。教师讲授时要注意启发性,激发学生开展积极思维活动,加强师生互动,讲问结合,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教师要把讲授法运用得当,不能把讲授变成“满堂灌”、注入式。

5.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适当采用电化教育手段。在《中外新闻事业史》教学过程中,讲授法虽稳居主导地位,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教学时间、教学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来选择教学方法并且将它们进行有机融合。比如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探究法等等。这样才能弥补讲授法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才能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不足,从而使得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运用的更加合理,也可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现在的高校教育中,注重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在本门课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合理使用电化教育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或电子讲稿的形式进行教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要精良,要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电子讲稿也不能只是教师的讲稿(教案)直接“上墙”。

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向学生提供一些有助于本课程和本专业学习的网站网址。授课教师还可以与授课班级的学生建立起沟通平台,如Q群、本门课的公用邮箱等,随时向学生提供一些业界和学界最新的动向、研究成果等学习资料,随时可以和学生进行在线沟通、交流。这样既便捷,省时;又可以弥补教师在课堂上面向的是全体学生的讲授,很难实施个别化教学,很难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难以实施因材施教的不足。实践证明,教师通过这样的形式把课上课下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不能一味地认为哪种教学方法好,哪种方法教学不好。《中外新闻事业史》的授课教师们要在教学中多思考,多尝试,多实践,发挥讲授法的长处并结合其它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 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创业;新闻;人才培养;课程;项目

教育部将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列为首要任务,要求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作为与传媒行业变化休戚相关、学科专业点规模快速发展的新闻传播学,亟须树立创新创业理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善教育教学资源。

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对传媒业的职业理念和商业模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传媒业随之成为创新集中的高地,一方面媒体机构内部越来越重视内容及管理上的创新开发,另一方面从业者也不断从传统媒体身份转型为创业者,开办诸多自媒体或加入新型媒体机构。这也导致新闻教育和新闻实践之间的张力进一步抬升。新闻教育是退缩回采写精彩的新闻故事这一核心能力的培养还是扩散到对跨媒体、众包、数据新闻等业界新动态的响应?这是新闻教育人才培养目前面临的最棘手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其影响也辐射到相应的课程体系、教材建设、课堂组织等各个方面。综合目前对于新闻教育的各种争辩,我们认为在保持学生的基础能力得到足够培养的同时,应该对整个传媒生态发生的巨变做出响应,提升学生对行业变革的认知能力、提升学生走向社会时的就业竞争力,这就需要将创新创业这一当下传媒界的基本理念和基础思维适度引入到大学新闻教育中来,激活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和行动力。

一、数字技术革命与新闻从业者创业

互联网技术和理念对于传统行业的冲击、破坏和颠覆无处不在,各行各业都在互联网+的重构之中。有学者指出,“数字化彻底冲破了传统媒介一向自守的介质壁垒”,“改写了现有传媒市场的版图和游戏规则,旧有的运作架构和赢利模式日渐式微”。

数字革命在颠覆传统新闻业的同时,也催生出新的分支: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计算新闻(Computational Journalism)、多媒w新闻(Multimedia Journalism)、移动新闻(Mobile Journalism)、超本地化新闻(Hypefloeal Journalism)等应运而生,这些新业态成为整个新闻行业中最具创新性和活跃度的部分。“信息与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及行业的自由化与私有化带来了无限商机。要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抓住发展机遇,媒介企业需要更多创新和创意”“这一变化更可能发生在新兴的创业媒体企业中,而非试图固执地去把正已经破败的旧船”。

在这种大背景下,媒体从业人员更应该要用新思维和新技能全面武装自己,把握新闻业的未来趋势,然而,反观新闻学教育,严重脱节于行业的发展,无法培养出匹配数字化潮流下市场对于新闻人才的需求。2012年6月在智利召开的第一届新闻学研究国际会议(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Journalism Studies)指出目前新闻学教育的薄弱现状:“新闻院校面临着新闻教育质量低、概念混杂、生产力低、知识更新慢、与行业脱节等问题”。而在新闻学院内部,单一的新闻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也在大大降低。根据2013美国年度新闻与大众传播入学状况调查(2013 Annual Survey of Journalism Mass Communication Enrollments),本领域的入学率已经连续三年下滑。

作为新闻教育的重要革新,创业新闻教育是通过培养创新型新闻人才,实现对某些不合时宜的新闻教育理念与模式进行颠覆,以及从教育领域展开对新闻行业发展的自救。事实上,“创业新闻学”的提出,不仅是概念层面上的创新,更是对新闻学教育理念的颠覆,对传统的新闻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冲击与挑战。新闻业也可以盈利,媒体组织也可以像企业一样经营,商业运营的核心原则与游戏规则在新闻行业同样行得通。当然,这就对新闻学教育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传统的新闻理论与实务的基础上,如何将商业法则、创新创业理念有机地融于新闻业中,需要新闻教育领域的不断摸索与探索。

创业新闻(Entrepreneurial Journalism,也称作Media Entrepreneurship,News Entrepreneurship)这一概念的提出,起源于2010年的美国新闻教育领域。2010年1月,纽约城市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杰夫・贾维斯(Jeff Jarvis)召集了一个由三十多位新闻教育工作者组成的研讨会。来自西北大学梅迪尔新闻学院等美国的新闻学院及澳大利亚、北欧和墨西哥的与会人员讨论了新闻学课程设置改革问题,都认同今天的学生需要“理解新闻的经济学”,“将创业精神引入新闻行业十分重要”。会议上,学者们认为记者有必要去理解市场经济和媒体经营,前《星星论坛报》(star Tribune)的编辑麦奎尔(McGuire)提出“记者说‘我不知道如何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创业新闻作为一个崭新的、应用领域的交叉学科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纽约城市大学创业新闻学教育的创立者杰瑞米・开普兰(Jeremy Caplan)认为:“创业新闻学是关于新思想、新收入、新的出版和发行模式,以及探索新闻业可盈利和可持续的新方法的学科”。还有东海岸一所大学的管理者这样定义:“人们创立自己的事业或公司,通过独立的报道和事实发现来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波因特学院研究员马克・布里格斯(Mark Briggs)强调,这是门培养新闻媒体从业者整合独立创业的能力的学科。还有中国学者认为,所谓“创业新闻学”,顾名思义,就是教新闻从业者如何开展基于新闻内容的商业计划,并赚到钱。

通过对21世纪前后新传播科技所引发的一波创业潮的观察,当代美国媒介管理研究者安妮・豪格(Anne Hoag)在2005年首先撰文指出,媒体管理学界应重视新传播科技出现所引发的小型媒体事业的创业行动,同时也尝试为“媒体创业者”与“媒体创业”行动的概念提出定义。“媒体创业者”主要是指“一群掌握传播科技的技术创新者尝试透过技术创新的手段来开展媒体事业,”同时,创业者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也需兼顾到社会责任面向。媒体创业概念与一般创业概念是有差别的,“媒体创业”不仅是一门研究媒体组织如何进行有效管理以获取商业利益的知识,更是探究传媒业如何成功扮演起社会中传递信息之媒介组织的学问。

学者们的定义与诠释虽然不尽统一,但是创业新闻学至少有以下几个内涵:(1)是新闻行业的创新创业活动;(2)强调盈利的正当性与合理性;(3)运用科学系统的商业原则与规则对新闻行业组织采取企业式经营与管理;(4)是对传统新闻业的破坏性创新,依托数字革命下的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平台。

二、创业新闻教育的实践形态

美国是创业新闻学领域的先行者。2010年3月,福特基金授予美国著名的传媒教育机构新媒体研究重镇波因特学院(The Poynter Institute)750万美元用于研究处于危急机中的新闻业,为数字时代媒体的创新模式做探索,创业新闻学成为该机构的重要研究议题。研究员马克・布里格斯编写了《创业新闻学:如何构建新闻业的未来》(Entrepreneurial Journalism:How to build what’s next for news)一书。这本书是创业新闻学教学的启蒙书,也是“教新闻人创业的完全手册”。从分析新闻环境到追逐商业利益,从产生创意到利用新技术,从制定商业计划到面向市场,作者对创业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讲解。这本书为新闻创业提供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路径图,更重要的是,“从实践的、可操作性的、经济的层面而非感性层面,重新探讨了新闻业的未来”。

2010年9月,纽约城市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率先在开设了全美第一个创业新闻学硕士学位(M.A.in Entrepreneurial Journalism),并在2011年正式招生。自此,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密苏里大学、马里兰大学、西北大学、美利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一大批美国著名院校纷纷开展创业新闻学的教育试验,探索新闻学教育的新形式。

目前,美国创业新闻学教育开展的形式主要有四种:专门设立的创业新闻学硕士项目、具有较为系统的课程安排的双学位教育、对新闻系学生设立的创业新闻学课程项目或是提供专业核心/选修课程、设立教育研究机构提供证书教育。

1.专门设立的创业新闻学硕士项目

专设硕士项目以纽约城市大学、美利坚大学为代表。纽约城市大学设立了全美第一个创业新闻学硕士项目,将会在下重点介绍。纽约城市大学与美利坚大学设立的硕士学位有所不同,前者为两年制全日制硕士,后者为20个月的由10门在夜间和双休日面授的课程构成的在职硕士项目。

专门设立硕士项目,面向有志从事媒介创新与创业的人士,招生目标明确,培养方向明确。创业新闻学硕士项目除了夯实学生在新闻实务和行业伦理法规等方面的基础外,提供创业新闻学科的核心课程,将商业运行原则规则、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创业意识与创业实战知识融于新闻业发展中,力图指导学生在旧有的行业中,找到颠覆性创新之处,制造新的变革。硕士项目要求学生紧扣实际,制作商业计划书,鼓励学生出成果,将媒介创新的想法付诸实践。具备跨学科的专业背景、新旧媒体资深的从业经验、丰富的创业经历是授课师资的必要条件。

2.双学位教育

单一的新闻学教育已经很难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双学位教育将新闻学与其他技术或专业学科相结合,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是高校较为普遍的举措。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与校内其他院系、国外名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多种双学位教育,如新闻学与商学、新闻学与法学、新闻学与宗教学、新闻学与计算机科学等。其中,新闻学与商学项目由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与商学院合办,面向对媒介组织与运营管理感兴趣的学生。合格完成5学期课业可以同时获得新闻学理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Science in iournalism)与企业管理硕士学位(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双学位教育的优点在于学生可以同时接受两个学科的教育,实现跨学科、复合型,而各自的课程安排科学合理系统化。但是,“复合性”的专业教育不等于“复合型”的专业教育。两个独立学科自成体系,无法实现有机整合。事实上,学生仅仅是增加了一倍的课程负担,能否将商业原则灵活运用于新闻业,完全依靠学生自己的体悟,而很难实现“1+1>2”的效果。换句话说,创业新闻学是否就等同于新闻学与商学的简单叠加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3.课程项目、专业课、选修课

这一类别主要是对传统的新闻学课程体系的补充,在新闻系学生原有的知识框架上,加入创新创业的新元素,以完善原有的知识结构。这种举措一般来说是临时性的,过渡性的,是在创业新闻学教育的改革刚兴起之初的应急手段。直接在课程列表中增加创业新闻学相关课程,而尚未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的“媒介创业”(Media Entrepreneurship)与伯克利分校新闻学院研究生院教授阿兰・穆特(Alan Mutter)的“创业”(Entrepreneurism)都是各自学院新开设的创业新闻学课程。

而课程项目相对于简单的加课,更具体系性和全面性,目标更多元,对课程设计、师资配备、学生能力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斯坦福大学的“数字媒体创业”(Digital Media Entrepreneurship)项目便是很好的例证。此项目通过带领学生在新闻业破坏性变革下,研究如何利用传统新闻业现有资源、社会网络、数字工具等基础,构建新的数字媒体模型,创立新的商业模式,管理团队,处理新闻价值与企业价值、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利益冲突等矛盾关系。项目配备拥有跨界专业背景和资深媒体从业背景的授课教师,课程内容覆盖转变中的媒介模型、媒体商业模式创新、新媒体分销渠道、商业计划、项目团队建设、新媒体的利基市场等,要求学生以跨学科创业小组(原则上每组包括新闻、商业和科技专业的学生)的形式,开发一个数字新闻项目,制定可持续的商业计划,并展示给专家评审团。整个项目持续10周左右。

4.机构教育

除了新闻学院直接提供创业新闻教育的形式外,一些新闻学研究与教育中心也会对学生和社会提供创业新闻学辅导课程。当然大部分机构仍然与高校新闻学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纽约城市大学的陶氏一奈特创业新闻中心、雪城大学纽豪斯学院的纽豪斯数字媒体创业中心等。前者向新闻媒体从业者、有志申请创业新闻学硕士的人士提供为期15周的高级课程,完成课业颁发结业证书。后者开办相关课程、提供相关资讯,鼓励学生创办企业,为学生提供一对一辅导,帮助学生了解创业公司文化,与创业成功校友取得联系等。

著名的波因特学院也向公众开放“创业新闻学”证书课程(Entrepreneurial Journalism Certificate Program),包括“创业新闻学:收益与营销”“成为创业记者:从构想到实践”“创业新闻学:企业运营”等6个科目,每人收费150美元,完成在线视频课程并通过测试可获得结业证书。

机构教育的独特之处在于,可以向社会公众开放,向媒体从业者提供在职培训,任何对创业新闻学感兴趣的人士也均有机会,无需向大学申请学位资格。

三、创业新闻教育的操作模式:纽约城市大学个案

纽约城市大学设立的创业新闻硕士项目是全美第一个专门为创业新闻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设立的专业硕士学位。其在项目架构、课程设置、师资条件、培养方式和初步成果方面都有瞩目之处,值得我们分析借鉴。本文在此对这一项目进行具体介绍,展示美国创业新闻学教育的内在运行机制。

纽s城市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建立于2006年8月。学院认为,新闻业的未来属于有能力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实施创新计划的企业家们,不论他们是自由职业者、创业者还是传统媒体工作人员。2010年9月,在陶氏基金(The Tow Foundation)和约翰一詹姆斯・奈特基金(John s.and James L Knighl Foundation)的赞助下,学院成立了陶氏一奈特创业新闻中心,该中心成为全国最精良的创业新闻学教育与研究基地。同年,学院设立了全美第一个创业新闻学硕士学位。依托于陶氏一奈特中心,纽约城市大学创业新闻学教育开始启航。2011年,中心开始对外开放第一个奖学金项目(pilot fellowship program),课程从1月持续到5月。2015年冬春学期项目(winter-spring program),意味着该项目已经走到了第五个年头。中心主任贾维斯说:“本项目旨在激发创新,打造一个优质新闻的未来。我们致力于培养下一代的媒体领袖和创业家。”

1.项目架构

创业新闻硕士学制为两年制,共4个学期课程。前三个学期主要学习新闻采写基础和新媒体技术。第四学期开始学习创业新闻学的高级课程。在这学期里,学生将学习商业基础、创业模式、创新思维、现代科技、新闻行业的商业形式等一系列核心课程,在学界导师和业界专家指导下,建立自己的创业项目(startup proiect),并在学期末展示商业计划,通过竞争陶氏一奈特中心的奖金来进一步完善他们的项目,以付诸实践。

同时,第四学期的创业新闻学项目高级课程(共15周),也向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新闻学院其他研究生和有意申请本硕士项目的学生开放,学院也欢迎有深厚的商业、技术、设计和其他相关领域背景并对新闻学和媒介发展有兴趣的人士申请。完成课程学习后,颁发“创业新闻学项目高级课程证书”(Advanced Certificate of Entrepreneurial Journalism program)。

需要指出的是,创业新闻学项目高级课程是包含在创业新闻学硕士两年课程中的一部分,而其他创业新闻学项目高级课程申请者只需要完成这15周的课程,即可获得证书。当然,两者所上的高级课程内容是没有差别的。

2.师资条件

纽约城市大学陶氏一奈特创业新闻中心有8名主要教师,其中2名专任教师,6名兼任教师,分别具有丰富的杂志、报纸、数字媒体、科技等行业的工作背景。

总体上来看,该项目师资力量雄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跨学科专业知识丰富,交叉领域研究较多。单一的新闻学教育已经在学科发展与就业实践中显示出其诸多弊端,将计算机技术、商业、设计、政治学、环境科技等领域融入新闻学,培养复合型媒体人才成为趋势。创业新闻学即为融新闻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为一体的交叉学科,需要教师具备多领域的专业背景。该中心8名教师基本都获得两个以上不同学科领域的学位,跨界经验丰富。如专职教师、中心教育主任杰瑞米・开普兰就同时拥有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学士学位、哥伦比亚新闻学院新闻学硕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商学院MBA学位。此外,兼任导师中,大多具有新闻传播学相关的学习研究经历,不过也有像中心研究主任詹妮弗・麦克法登(Jennifer McFadden),并无新闻学学位,在辛辛那提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在耶鲁大学管理学院专攻金融与创业,不过本着对媒体和技术的交叉领域的兴趣,一直专注于寻找新闻中新的商业模式。

二是多为资深媒体从业者,实战经验丰富。导师多在新闻传播行业(包括传统媒体或新媒体)有多年的实战经历和卓越的成就,在权威报纸、杂志、网站等(包括《时代》《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新闻周刊》和雅虎网站、YouTube等)担任过新闻实务或媒介运营等重要角色(如总裁、CEO、创始人、创始主编、专栏作者等),是资深的媒体从业者,在业界有丰富的经验与扎实的人脉。

三是媒体创业经历丰富,社会资源雄厚。教师们对创业或商业运营显示出浓厚的兴趣,有丰富的媒体创业经历,为创业新闻学的课程讲授和研究奠定实践基础。业界的兼任老师中,很多本身也是创业项目的投资人,不仅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创业指导,还可以直接对接投资,支持学生项目,实现互利。例如杰夫・米尼翁(JeffMignon),他是国际数字广告商RevSquare/Mignon-Media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也是Open Topic和Fuzu Media两个创业企业的投资者。米尼翁是目标受众为儿童的新闻网站的者,在法国联合创办了第一批面向儿童的日报Mon Quotidien和1e Petit Quotidien等,联合创办法国第一家由专业记者和公民记者共同参与的互动式媒介――,它是2007年总统大选中最成功的时政类网站之一。他在巴黎创办媒体咨询公司Formules Presse,并担任联合CEO与创意总监;在纽约协助创立信息图表制作公司5w Infograohics,在华沙创办媒介咨询公司Mediapolis等。这类兼任导师事实上也是一种创业资源。

3.核心课程

创业新闻学硕士前三学期主要学习新闻实务(Craft of Journalism)、新闻伦理与法(Legal and Ethical Issues)、新媒体叙事基础(Fundamentals of Multimedia Storytelling)等必修课,第二、三学期加入分别加入两门选修课,鼓励学生选择商业与经济类报道、其他学科的课程

第四学期的创业新闻学项目由5门核心课程组成:“新闻业的新商业模式”(NewBusiness Models for News)、“商业基础”(Fundamentals of Business)、“新企业孵化”(New Business Incubation)、“技术浸润”(Technology Immersion)和“新媒体学徒”(New Media Apprenticeship)。其主要教授内容、课程形式、学生提交成果分别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梳理的情况来看,这5门课程各有侧重,又部分重合,而其间也包含着有机的内在联系。“新闻业的新商业模式”与“商业基础”有较多重合,又相互补充,加深学生对于新闻业商业运营的了解,通过学习基础的商业原则和概念,探索未来新闻业的新运作模式。这两门课主要都以课堂案例讨论分析为主,并鼓励学生在现实中寻找突破,发现问题,提出方案,评估现有企业。“技术浸润”强调技术支持,通过技术工坊、在线课程等形式夯实学生技术运营能力,从HTML/CSS技术、App制作、SEO以及管理软件等具体技术,到产品设计、用户体验、投放推广、商业与技术整合等高级运营能力。“新媒体学徒”将学生完全置于真正的创业环境下,体验创业公司的氛围,参与到创业公司实际运作中,并通过实地考察,提出对实习公司的改进意见。“新企业孵化”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运用所学知识和累积经验,在学界和业界导师的指导下,发展自己的商业点子,制定商业计划书。学生既可以创立新的媒介运营平台或媒介运作模式,对行业的某些方面形成破坏性创新;也可以为传统媒体运营提供新的产品或战略。

具体来看,5门核心课程设置的特点如下:

一是课程设置科学,逻辑严密。5门课程从逻辑上来看,并非是并驾齐驱的关系。纵向上,从理论到实践的程度不断加深。“新闻业的新商业模式”与“商业基础”更加理论与基础,“技术浸润”显而易见,上升到技术运用层面,“新媒体学徒”进入实战阶段,而“新企业孵化”要求学生完全运用所学创建新商业模式或提出商业战略。而横向上,课程间互动关系强,事实上,以“新企业孵化”课程为主线,其余四门课程都在为其最终的学期成果――撰写新企业的商业计划书服务这一目标服务。“新闻业的新商业模式”“商业基础”“技术浸润”与“新媒体学徒”分别提供新闻业的商业运作情况、企业运营的核心原则、创建与运营企业的技术支持、完全实战环境,培养学生观察新闻业现实,提出颠覆行业的战略与防御方案、评估现有企业运营状况、为自己欲建立的企业撰写技术方案、在真实环境中锻炼所需创业本领,并观照自己的商业模型,一步步完成商业计划书。

二是重视知识掌握与现实运用的结合,注重培养实操能力。首先,课程形式采用的案例分析、实战模拟、走访企业、业界人士分享等都显示了课程设置者对于新闻业创业现实的重视;其次,从课程成果呈现来看,每门课都要求学生最后提供报告,运用所学知识,在现实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估企业,做出分析,对学生的实操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最后,“技术浸润”“新媒体学徒”与“新企业孵化”三门课本身就是实践课程,最终呈现的商业计划书也并非是纸上谈兵,而是可以通过争取陶氏一奈特中心的奖金将商业点子付诸实践,是实实在在的商业实践。

三是强调新媒体平台与互联网技术在创业中的运用。纵览五门课程的大纲可以发现,新媒体、互联网技术等在媒体创业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如“新闻业的新商业模式”第一课就深入探讨了互联网对于各行各业的颠覆,并将“线上创业”单独列为一课,还将搜索引擎最优化作为重点的营销战略讲授;“技术浸润”还突出介绍了移动互联网技术、Facebook等社交网络的市场营销技术。通过创业新闻学项目高级课程,优秀的创业项目在中心的支持下投入运营。

四、创业新闻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空间

2012年12月15日,波因特学院马克・布里格斯在北京发表了题为《全球传播:机遇、挑战与新闻业》的演讲,指出新闻创业成功的六大要素:会和资本打交道、有开放的理念、能推销产品和创意、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媒介图景、会寻找合作伙伴并保持合作关系、能在方法上寻求创新。这些理念已经进入到国内新闻业界和教育界的视野中,以中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为例,笔者在“媒介经营管理”课程中开始试行传媒创业项目的训练。特别是在媒体运营商业化程度高的港台地区,新闻创业教育己开始起步。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媒体理学硕士课程提供选修课“新媒体创业”。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开设了“媒介创新与创业”选修课。辅仁大学传播学院还提出要进一步增进产学合作:要举办微型创业工作坊,鼓励微型创业、SOHO、创意工作经纪人相关研究,和传播微型创业领域的部落客、独立记者、SOHO族建立合作关系;尝试与辅仁大学管理学院合作,共同发展传播类的社会企业等。

目前创业新闻及其教育在中国还是媒体转型中出现的新事物,对于在事业属性、企业运营体制下发展的传媒业来讲,基于从业者个体的职业开发和业态重构是一项全新的挑战。对于创业新闻学是否适合在中国普及,有学者认为:“因为想象在美国那样做个人的新闻事业的环境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表面上看,创业新闻学的理念是不适合中国的”。然而就目前中国的传媒业转型实践来看,虽然规模化、制度化的媒体创业尚未展开,但我们应注意到两个层面的传媒实践及其带来的新闻教育需求变革:

一方面,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传媒行业加速转型,提升新形势下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媒体将在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组织结构等方面谋求创新,诸多传媒机构研发了大量新媒体项目如“澎湃”“无界”“封面”等等,旨在采用新的理念和机制生产及传播内容,以增量的活力带动存量的影响力,这一部分增量空间亟须了解受众需求并能熟悉运用现代传媒市场方式的新闻人才去充实,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是其核心诉求,这将不同于现有的以培养新闻制作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另一方面,201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要求加快发展“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促进创业与创新、创业与就业、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降低全社会创业门槛和成本。部分具有独立品牌意识的传媒人已经进行新闻创业的探索,特别是原生广告和打赏模式等新形态的传媒内容资源补偿模式的引入,给个体或者小团队基于微信等新平台的创业实践带来了运营支撑保障。随着新媒体平台相关投资机制、导流机制和营收机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在互联网领域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将深刻发挥其媒介属性和平台属性,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本运营要素,对此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实操训练会成为新闻教育的新开发领域。因此,传媒创业也将超越新闻业板块自身而对整个社会具有激活效应和通用价值,与之相符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教学建设将具有公民素养教育和公共性色彩,传媒创新创业有望与新闻采集制作一样成为新闻教育的基础性配置。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国际传播体系;国际传播能力;国际新闻传播硕士;新闻教育;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国际传播体系的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高端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自2009年开始,我国在五所知名高校开设了国际新闻传播硕士专业,要培养“新一代的驻外记者”。从项目设立的背景、培养目标以及已得到的国家层面上的重视程度看,我国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具有相当的高端性和特殊性,因此项目建设需具有高度创新的和感想敢试的培养思路。目前,各校的具体培养方案都仍在不断探索中,因此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目前国际新闻传播硕士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总体看来,目前围绕该项目的创新还不够,总体上有“特殊项目不特殊、高端项目不高端、硕士项目本科办、专业性教育‘学术化’”的倾向。具体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

1. 课程数量太多,硕士项目本科化。过度拘泥于全国统一的硕士培养制度,各校都为该项目开出了大量的课程,如人大共开了15-16门课,共34个学分;清华大学29门,共36个学分;北外20门,共34个学分;中国传媒大学22门,共35个学分;复旦大学12门,学分36分。而该项目总共只有两年时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两年学制是个趋势),其中在校学习一年,实习一年。课程数量繁多,使得使学生忙于应付,对每门课都只能浮光掠影,一带而过,无法深入。该项目的培养目标并不要求教师通过独立开课让学生对某一领域的历史、理论和方法都事无巨细地深入了解,而是要结合项目培养目标有选择性地传授各领域的关键知识和技能。一门课程如果能做到深入,不仅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使其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达到以质取胜,以少胜多的效果。

2. 专业课程分得过细,浪费教学资源。这也是造成以上课程数量过多的原因之一。如各校关于“英语新闻写作报道”就分为《初级英语新闻采写》、《高级英语新闻采写》、《初级英语财经新闻采写》、《高级英语财经新闻写作》、《英语特稿写作》、《调查性新闻》等。而实际上一门高强度、高密度的《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完全可以囊括以上所有内容。将授课内容过于细分必然造成内容重复,教师浮于教、学生浮于学,浪费教学资源和学生时间。

3. 纯语言类课程太多,降低了项目层次。如人大分别开出《第一外语》、《高级英语》;中国传媒大学开出《外语语言基础》、复旦大学开出《硕士生综合英语》和《硕士生高级英语》等。这些课程占用了大量教学时间,将本应注重专业教学的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降级为英语语言提高类项目。

4. 公共必修课设置缺乏新意。各校都将 “马克思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作为“公共必修课”开出,而实际上,这些课程在硕士生入学考试中都已经考过。我认为,如果在内容层次上无法与入学考试的内容相区分或提升,这些课程在硕士阶段可以免除,或并入其他课程,如《政治哲学与政治传播》课程中。

由于存在以上问题,目前各校的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给人感觉层次低、目标模糊、教者一头雾水,学者满脸困惑,教师与学生都感觉劳而无当、劳而无功,导致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二、培养三种核心能力:一种课程设计的新思路

我认为,目前五大高校的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的课程设计基本上都没能充分体现未来岗位对学生能力的需求;课程设计模块都是基于传统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等,尽管有些课程从名称看似乎体现了一些针对性,但授课内容有些“绕圈子”,与项目“短、平、快”的实战性和应用性要求不符。

因此,我认为该项目的课程设计思路首先应从“驻外记者”(或者说新时代的国际新闻传播一线的和高端的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何种“核心能力”出发,然后针对这些能力开发出或整合出专门课程。我认为,该项目的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三种核心能力:国际传播能力(外语报道)、新媒体传播能力(技术)和由各科综合知识支撑的宏观逻辑分析能力。其中,前两种能力属于基础能力,处于微观的“术”,而第三种能力则为关键,属于中观乃至宏观的“道”。下面,我对培养这三种能力的必要性分别做一分析论证,然后提出相应的课程设计,供各方参考。

1.国际传播能力――外语报道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生应该已经具备很高外语能力(目前以英语为主)。而以英语为媒介传授的、高强度和高频率的《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和极为广泛的英语阅读可以进一步提升该能力。

目前,对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生的英语能力要求存在着两种“极端”认识。其一,认为“语言不过是一门工具,其他知识更加重要”,因此将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录取的语言要求放得过低,如大学英语“六级”。(还有学校在招生语言要求中,竟将六级与GRE并列,而后者对考生的语言和逻辑分析能力要求远高于前者,这体现有关方面的外行和对高水平入学者的“不尊重”)。我认为,要真正做好国际新闻传播,对语言能力如何严格要求都不为过。其二,过于强调入学者的语言能力,而没有看到纯语言专业背景学生具有的“知识结构单一、视野过于狭窄和微观”的不足。

我认为,以上两种极端观点都有失偏颇,但尤其要克服第一种观点。这是因为,首先,由于项目专业教学语言多为英语,而且今后的工作语言也大多为英语,所以绝不能降低入学者的语言要求;其次,具备了相当英语基础的学生,能较快了解和掌握其他专业知识,而对于英语能力较差的学生,该能力的大幅提高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第三,鉴于人类知识之间的互通性,语言学习得很深很好的学生,已经具备从容获得其他知识的基础能力和时间。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够高,往往是因为其英语语言和文化阅历不够,这也会导致课程整体水平下降,使得随后的英语新闻采访与报道、编辑、评论等课程很难开展。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要招收的既不是单一的语言人才,也不是其他单一专业人才,而是已经具有相当高(如英语专业八级或GRE成绩优秀)的英语(或其他语种)的外语语言和文化素养,并凭借语言获得了开阔的视野,愿意进一步学习新闻传播理论和技能,投身国际新闻传播事业的学生。这类学生外语已经相当优秀,但不一定是语言专业出身。对这样的学生而言,在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阶段,英语(或其他语种)不过是教学和学习媒介,而不是学习的对象,他们因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其他相关科目。

2. 新媒体传播能力――技术

该能力主要通过高强度和高实践性的《新媒体辅助新闻报道》课程来培养。

在2009年全国第一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上,我曾指出,“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深入以及互联网对国际舆论的承载、构建、引领和渗透的日益主流化,互联网上的国际传播战中将出现一个新的战场,即利用社会性媒体实现对目标国年轻网民群体的渗透和争夺,而胜利一定属于精通新媒体本质特征、战略明确和行动迅速的一方。” 鉴于这种趋势仍在不断明显和深化,培养学生利用新媒体,特别是互联网获得新闻线索和数据、采访新闻人物、制作和传播新闻的能力至关重要。《人民日报》社已经对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的培养明确提出了增加新媒体课程的要求:“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乃大势所趋。让学生了解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并传授相关工作技能,为成为全媒体记者打下基础。

我认为,新媒体课程不仅仅包括跨平台的报道技能,还应包括对各种网络社会性媒体的应用。在美国,各大新闻学院都已经开设相应课程,向学生传授如何利用Twitter, Facebook、博客和Skype等获得新闻线索、采访新闻人物、研究新闻主题、和推广新闻等。因此,我国国际新闻传播硕士课程中也应该开设这类课程。

3. 综合知识支撑下的逻辑分析能力

逻辑分析能力属于人才应该具备的核心智能之一,是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SAT、研究生入学考试GRE,GMAT和LSAT,以及我国的MBA联考的主要内容。我认为,培养优秀的逻辑分析能力应该是我国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的终极目标。

该能力可以指微观层面的,也可以指宏观层面的。微观层面的逻辑分析能力指如“迅速判别西方涉华言论和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逻辑谬误并予以反驳”这样的能力。比如说,某些西方媒体和记者一方面批评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另一方面又宣扬“中国对世界资源的威胁”。而实际上,中国通过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减少了数千万的人口,而这自然降低了中国对全球资源的需求,独生子女政策本身就是对“中国”的反驳;又如,西方某些媒体一方面指责中国不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另一方面当中国依法对违法中国法律的英国毒贩判处死刑时,却又指责中国“没有人性”。显然,被西方媒体和记者津津乐道的看似很有说服力的论据彼此间都充满了矛盾,违反了逻辑上的同一律。

而宏观层面的逻辑分析能力,我认为是指经由多方位、系统的和长时间的训练后而具有的高超的,能调动自身具备的一切知识、技能、阅历和经验集中应对和解决当下问题的能力。

该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我认为可以具体到以下几门课程:《跨文化传播》(如中国文化源于农耕社会,因而重视collectivism, 西方文化源于游牧社会,因而重视individualism等)、《新闻传播学概论》(拟态环境理论、黄色新闻、新闻专业主义、意见领袖、议程设置理论、涵化理论等)、《国情与国际关系》(包括中国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美国金融危机、中美和中欧关系等)、《中外新闻伦理》(中美当代新闻实践中的相关案例)、《政治哲学与政治传播》(如民主制度、资本主义、纳粹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以及西方国家的政治传播实践等)、《新闻传播研究方法》(如通过各种科学手段获得可靠数据)等、《英语分析写作》(对以上各门课程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涉及对多方面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这里我冒不谦之虞举一例子予以说明。例子中,【】内的内容是该回答涉及的相关知识。

有一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宴会接待几位来自《洛杉矶时报》的普利策奖获得者。席间,一位获奖者向我们教师提问:“你们觉得新闻业在中国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他的这一问题引起了同桌所有其他外国记者的兴趣,他们都停箸看着我们。

对这个问题,提问者显然早已有他认为“正确”的答案,但他“愿意给中方一个说明自己的机会”。我方如果回答不好,很容易被对方不断追问,最后陷入被动。在座的老师们都将问题推给了我。我思考后几秒钟后,回答说:“我认为,中国的新闻业主要是为了维护公众利益”【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理论】。这是西方新闻界常用的话语,提问者是熟悉的。但是,至于何为“公众利益”,我通过以下具体实例来说明。

2009年初,我在美国时,美国新闻界以及奥巴马总统每天都会对金融危机的不断恶化作实时报道,如美国今天有多少人失业、有多少工厂和商铺关闭等等,这些铺天盖地的报道当然满足了人们的知情权,但无疑也放大了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强化了人们对事态严重性的认知【传播学涵化理论】,有些美国人甚至失去了生的希望,采取极端行为,如在夫妻双方均失业后,面对沉重的经济压力,丈夫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枪杀后自杀【对美国新闻时事的了解】。这种自杀事件当时已经开始不断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之下已有扩散的趋势【美国媒介的copycat效应】。而众所周知,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实际上就是“信心经济”【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对于不断恶化的经济状况,新闻媒体不加区别地广泛报道,由于“自我达成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效应的存在,实际上可能并非那么严重的经济结果真的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心理学知识】。对于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影响,你们美国新闻从业人员是有着深刻体味的。金融危机使得报业危机进一步加剧,更多的新闻编辑记者被裁员【美国报业的现状】。但实际上,这些新闻从业人员以及所在媒体对金融危机“无事不报”的做法,加剧了经济形势的恶化,同时也加速了自己的失业。

而在中国,配合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对关于金融危机影响的报道,中国媒体有意识地减少了报道量【对中国媒体制度的了解】,从而提振了公众信心,遏制了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后来,在一片低迷的世界经济中,中国经济却能基本向好,为引领世界走出危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了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后总结道,“中国的新闻媒体报道事实和真相,但更关注长期的和更大范围的公众利益,因而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理论】

我回答完后,在座的同事、同行都点头表示同意,而那位提问的记者和其他美国记者们在这一富于逻辑、理性并富有现实意义的回答面前,都无话可说。而这种“有理有礼有节”的应对能力的背后实则是一种在“知己知彼”的丰富知识支撑下的逻辑分析能力。

总结而言,以上所列的三种能力互相区别,但也相互渗透,其相应课程可列表如右:

在教学方法上,我认为,鉴于外教对中国国情和立场普遍缺乏了解,以及本项目的主要目的并非在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而是传授实质知识与技能,以上课程,除《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之外,都应该由富有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中国教师用中英双语教授;课程同时使用中文和英文两种教材,辅以大量的英文阅读材料;授课方式以案例分析和讨论为主,突出课程内容传授的目的性和实战性。

三、结语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篇4

很显然,既有的体育新闻教育格局已经不能适应融合的媒体现实,基于传统媒体业态构建的体育新闻教育体系已不能满足传媒业对人才的需求,体育新闻教育的转型迫在眉睫。因此,本文以全媒体时代的媒介变革作为考察体育新闻教育的主要视角和出发点,通过剖析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新要求,归纳出体育新闻教育的特征,梳理其存在的困境,进而对体育新闻教育的时代转型进行理论探讨,以期对我国体育新闻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有所助益。

1全媒体时代及其对体育新闻人才的要求

“全媒体”是指媒体机构通过记者采编活动,运用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等表现手段,通过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的融合接收,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一媒体内容的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n]。当所有的信息传播普遍地以这一方式运作时,就进入了一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新的发展阶段——“全媒体时代”。这使得,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新闻业务流程都呈现出开放、兼容、多元、承接的特征。

1.1媒介形态变革下的体育新闻教育

在全媒体时代到来前后,以体育媒体的形态变革与发展态势为风向标的我国体育新闻教育大致走过了以下3个发展阶段。1.1.1单媒体领跑——以印刷媒体为主的人才培养阶段(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的体育新闻教育将平面媒体——报刊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媒体面向,教学与科研均以采写编评为主,课程设置、动手能力培养也以此为主线,以为印刷媒体培养从业人员为教育重心。此时,被誉为“体育记者摇篮”的上海体育学院第1批毕业生(1989年)全部在平面媒体就业,这与当时体育媒体纸”独大的业界态势分不开。

1.1.2多媒体共存——由印刷向电子媒体转变的人才培养阶段(20世纪90年代)20世纪90年代起,体育新闻专业毕业生开始进入广电媒体,引发了学界与业界对体育新闻教育的审视与评判,由此催生了对体育新闻从业人员的广电媒体道德准则、运作理念与操作技能的需求与规范,对体育新闻教育提出了向广电媒体转变的挑战,也迫使其进行了第一次教育转型。体育新闻教育应时而动,开始进行全面变革,各院校更加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始兴建演播室、虚拟演播系统、播音主持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等针对多媒体业态的实验设施。

1.1.3全媒体盛宴——以媒介融合为主的人才培养阶段(21世纪以来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体育新闻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草根新闻从业者摧毁了传统媒体对新闻的垄断权,并将新闻从说教变为了对话。跨形式、跨手段、跨感觉的全媒体将促使身在体育赛事周围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体育信息的记录者和者,甚至新闻记者往往要依靠他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取信息。这将不只是传受双方位置的简单融合,其势必引起体育新闻教育赖以依存的媒介环境的震动。当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受到新技术的挑战,当主导传播流程的传播者地位受到动摇,体育新闻人才将如何应对这骤然变革的媒介业态?如何处理传统理念与实际操作的冲突?如何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是记者的舞台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7这将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也是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领域的最大变局。

1.2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要求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体育新闻传播活动的“全媒体化”,可以借用世界著名新闻媒体出版集团——美国道琼斯公司的“水波纹”理论进行形象地阐述。当一个重大的体育新闻事件发生时,首先报道的是通讯社,然后是网站,接下来是电视台、系列刊物、报纸,最后还可以将这些信息录入商业资讯数据库,以方便付费用户进行检索。“一条新闻卖7次”不仅道出了全媒体时代的精髓,也对体育新闻学子提出了全媒体型的素质要求。结合体育新闻行业的特殊性,以及融合贯通的业界态势,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要求可表述为技能全面、思维融合、基础宽厚、内外兼备。毋庸置疑,这一要求从思维方式、知识基础到技术运用、能力发展为体育新闻教育打上了全媒体的时代烙印,从人的全面塑造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学理角度来审视这一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要求,可将其归类为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中对人的培养的4个维度:专业技术、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1.2.1技能全面的体育新闻专业技术对体育新闻专业技术最为形象的表述应该是“T”型架构,即以文字、图片、图像、网络新媒体表现形式等报道技术为支撑的专业基本技术,应该做到对赛事赛况准确完美的呈现,对球员、参与者的形象生动刻画,这是对体育新闻人才一般性技术操作的要求,怡似“T”的一横;能够在不同媒介技术中间进行灵活转换,娴熟进行媒介形态、技术与体育赛事赛场动态的无缝组合运用整体表现形式达到传播技术编排设计与体育精神、运动理念的最优效果则是对体育新闻人才专业综合技术的更高要求,这就有如“T”的一竖。这种整体优势突出的专业技术才更能适应媒介融合与体育赛事报道的实践需要。

1.2.2思维融合的体育新闻专业态度全媒体时代,体育报道将更为突显其多种媒介表现形态、立体传播效果的优势和特色,这决定了体育新闻人必须要冲破原有的传统媒体思维和固有的媒体界限意识,以融合性的理念分析、处理、组合体育新闻信息。这意味着,对不断尝试新事物、新概念、新方法的追求,改进现有的方案和规则,找寻和创造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与作品形态,这些敢为人先的新措施与新尝试是对思维能力的不断超越。同时,必须要保持理性思考和批判精神,坚守职业道德、对社会充满责任感、不断满足受众的体育信息需求、积极乐观地面对工作与挑战、加强体育参与与体验等,这些也都是体育新闻人永不过时的专业态度和准则,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报道有深度、有特色,蕴含着理性与批判的光辉。

1.2.3基础宽厚的体育新闻专业知识全媒体时代带来的信息爆炸与共享,不同国家、种族、信仰之间的碰撞,使得体育新闻人在报道体育赛事或事件时要能够运用运动医学、生理学或是其他体育学科专业知识去剖析问题,将高深莫测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报道,把晦涩难懂的专门术语转化成明白如话的大众语言,把枯燥无味的数据转化成活灵活现的视觉形象。这些都建立在体育新闻人对体育专业知识的专杂结合,对新闻传播知识与技巧的融会贯通,以及对观众心理的把握和信息呈现美感的处理等。因此,广博的知识积累和宽厚的人文基础是体育新闻人才的立身之本,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与新闻传播知识是其突围之路,唯有这样才能应对不同的传播环境与态势。

1.2.4内外兼备的体育新闻专业能力内外兼备的体育新闻专业能力具体指,媒介融合实践中能够顺利完成体育新闻报道的信息处理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面对瞬息万变的体育赛场,能够为受众筛选、探寻、鉴别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整合、呈现,帮助受众更加真实、系统、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体育赛事与体育精神M。同时,在全球范围体育交流实践中,能够擅用沟通能力在各种信息、观点、文化背景,甚至是价值观的摩擦与碰撞中,巧妙而准确地传递知识、表达立场与态度、沟通感情和交流思想。最后,对于不断变化的受众需求、赛场环境、工作难度以及不断涌现的新的技术形态和传播观念,能够运用其敏锐的受众需求触觉、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等适应能力予以克服,直至臻于完美,这些都将成为奔跑在体育赛场报道一线的体育记者不可或缺的专业能力。

2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特征

全媒体时代,作为培养全媒体型人才的体育新闻教育应该具备鲜明的特征,以适应这一时代背景对体育新闻人才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对体育新闻教学与研究领域、体育媒介传播实践领域和体育赛事研究领域等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2轮(共计30人次)咨询与访谈,结合教育学、新闻学、传播学和体育学等相关文献,对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从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剖析教育活动,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特征是在对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中得以突显的。作为对时代要求的回应和超越,体育新闻教育在厚基础、重融合的时代性的教育理念引导下,通过融合性的课程设置与开放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呼应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要求,通过考试评价、作业评价、课堂表现、第二课堂、作品评价以及媒体实训等具有弹性的、多元的教育评价对体育新闻人才的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予以检验。虽然,其中还必然包含教学方式、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等其他环节的配合,但突出强调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理念的时代性、课程设置的融合性、实践教学的开放性和教育评价的多元性等特征,而其他环节的完善与改进则隐性地蕴含在这4个特色鲜明的关键环节中(见图1)。

2.1教育理念的时代性

时代性的教育理念是整个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活动的核心,引领着体育新闻教育活动的方向,其突出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与时俱进。专门型的精英、复合型的人才是体育新闻教育为适应不同媒介背景和业务操作需求的产物。然而,体育新闻教育当前所面对的媒体或专业领域正在发生变化,泾渭分明的介质差异正在缩小,报网融合、网络电视台、电子出版物等融合形式层出不穷1变化的实务需要打通隔阂的全媒体技能,融合的媒体需要适应全媒体流程的全能记者。全媒体时代不仅对体育新闻操作流程进行了翻天覆地的革新,同时也从体育赛事报道技术与能力的角度对体育新闻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日益升级的赛场争夺使得媒介技术不断精进、媒体技能不断革新,多渠道、多媒体、多平台的采编流程向传统的体育新闻教育理念发起了冲击,具有鲜明体育特色的全媒体型人才已经成为时代之选。跨媒体的操作、融合性的报道编排才能迎合瞬息万变的体育赛事节奏,适应跌宕起伏的竞争态势,这当然不只是对人才技能层面的要求,而是同时涵盖了知识、能力与专业精神,是对体育新闻人才地的全方位塑造,是极具时代特色的理念更新。

2.2课程设置的融合性

鲜明的融合性特征得益于媒介融合的催促与“大新闻”观的关照,它是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活动的关键,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随着信息技术与新媒体的崛起,网络对于传统媒体的渗透之势愈演愈烈,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马力全开,同质媒体与异质媒体的融合可谓一日千里,这使得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得不将数字技术的发展、媒体功能的精进以及媒介融合的深入等因素考虑到课程编排理念中。因此,面向多媒体态势的融合与全媒体业态的强盛,以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新媒体的融合性特征为基础的课程设置为全媒体型体育新闻人才的打造提供了知识与技能支持;体育特色类课程与专业课程互为支撑,突显体育新闻人才的职业特征与优势,使体育知识与技能特色成为人才竞争的标签跨媒体类、新媒体类课程培养了学生的跨媒体工作能力,使其适应现代传媒业的发展;专业英语类课程使得学生对日益国际化的体育赛事与事件的解读做好了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能够发挥出体育这项国际性语言的魅力;通识类课程与专业类知识的有效融合,起到了良好的“厚基础”作用,培养学生宽厚的人文底蕴与精深的专业知识。

2.3实践教学的开放性

实践教学是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重点,更是人才培养活动的着力点,对体育新闻人才的塑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开放性突显在实验教学体系的兼容并包、实验教学设施的跨界融合、实习基地建设的广泛覆盖以及实践教学的系统有序c媒介融合下的体育媒体最为突显的就是对于信息技术的跟进与结合,全能记者、全媒体型人才的打造都是建立在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基础上的。新旧媒体融合的基础性实验课程、贯通全媒体技能的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课程以及跨校作战的拓展类课程将实践活动的多样性与实习过程的灵活性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实践教学效果得以充分发挥。除此之外,尤其应该突显的是实践教学中体育精神、体育赛事对于新闻技能训练的融合与引导,这不仅是实践教学的重中之中,也必然是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人才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实践类课程的全媒体打造、体育特色实践的丰富多样强化了学生贴近业界形态的动手实践,锤炼了实战演练的意识与技能,使其实践经验得以积累、融合性思维得以形成。创造性地打通全媒体形态的体育新闻实践教学,既兼容并包地吸纳了传统模式的精华,也开放豁达地引进了时代需求的新生力量。

2.4教育评价的多元性

弹性多元的评价体系是全媒体型体育新闻人才个性得以彰显的重要保证,更是检验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成效的有效途径,是人才培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实践性、个性化、融合包容的思维方式是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人才最为引人注目的特质,它们是通过丰富多样的评价形态、多种渠道的评价方式得以实现的。课程学习的定量考核、课外活动的定性评价、实践作品、项目设计与媒体实训考查的定量与定性结合不仅丰富了评价形式,更呵护了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同时,体育赛事、事件或人物作为体育新闻学生的主要关注点,也应该引入评价元素,无论是在作品、作业、考试评价,课堂表现、第二课堂考核,还是媒体实训、校外实践中,都应该以此作为其专业素质考核的中心。这样,不仅检验了学习效果,更是鼓励、引导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重视,起到突显专业特色的导向作用,为时代性教育理念的贯彻、融合性课程效果的达成以及实践教学的重心前移保驾护航。

3全媒体时代我国体育新闻教育面临的困境

3.1教育理念困境:囿于专识、定位失准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理念最直接的体现,体育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的紧密联系,必须在综合考虑社会需求、专业面向以及体育媒体发展的基础上予以制定,尤其应该体现时代性。因而,面对极具变革的全媒体时代,掌握多种媒介技能、具有融合理念与思维方式的跨媒体人才才是应对媒介形态与技术精进的不二之选。但作为体育新闻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体育院校培养目标似乎并不乐观见表1。在列出的11所体育院校新闻学专业中,7所院校提到了“专门人才”或“专业人才”,除此之外,“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等描述是对人才规格的进一步定义,均没有体现出全媒体业态、跨媒体需求对于人才培养导向的影响,没有从培养目标的确立上关注与跟进当下乃至未来人才发展的时代条件,因而无法及时、快速地跟进媒介发展态势,树立全媒体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反观国内外知名新闻院校的改革实践,对于新时代新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最先体现为对于培养理念的变革与培养目标的整合,以此作为人才培养活动的指引。很显然,我国体育新闻教育还停留在传统媒体框架下的人才培养视野中,尚未对全媒体变革与媒介融合的到来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还没有意识到媒体行业调整与行业导向变化对人才培养活动的影响,这已经不能适应媒介发展的现实图景,更无法满足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技能全面、思维融合的要求。

3.2课程设置困境专精有余、融合不足

与中美综合性大学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相比,各体育院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传统、陈旧,整体构成类似,基本上是“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体育理论或项目课”,以媒体种类作为课程设置的主要原则,采用的是大而全的编排理念,其课程内容安排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4方面。(1)缺乏跨媒体类、新媒体类课程,融合类课程缺失。仅有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和西安体育学院开设有1~2门体现网络或传媒新技术类的课程,其他院校均是以传统的报刊、电视新闻业务为重点。(2实践类课程不突出。学生缺

少贴近业界形态的动手实践,缺乏实战演练的锤炼与引导,不利于实践经验的积累与融合性思维的形成。(3)缺乏专业英语类课程。仅有上海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和西安体育学院开设个别体育新闻英语采写方面的课程。(4通识类课程广博不足,“拉郎配”现象明显。与专业类知识缺少有效融合,导致学生“基础不宽,专业不专”。总的来说,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实质上是专精有余、融合不足,在有意识地向融合或是新媒体靠拢的过程中,还仅是停留在对多个不同媒介专业技术知识的灌输,跨学科、跨介质的课程融合没有真正实现,融而未合,课程设置几乎没有体现出融合的特征。

3.3实践教学困境设施陈旧、覆盖不全由于体育新闻专业的建设时间较短,几乎是2000年以后才开始形成规模,国内体育新闻专业现有的实验室等实验教学设施除部分发达城市的院校有所改进外,大部分院校仍是沿用传统新闻传播格局的建设,相对于体育新闻实践的高要求来说,其投入显得异常单薄。实验室建设与使用尚未形成规模,缺少具有融合、跨媒体理念的实验教学平台,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更谈不上与媒体发展同步。从实验室建设较为良好的院校来看,上海体育学院相对较为完备,但其已建成的7个实验室中,仅有媒介创意实验室能够做到网络实践,贴近新媒体教学;

紧随其后的成都体育学院,已建成的5个实验室也皆是为传统媒体实践教学服务;其他建成数量相对较少的院校更难体现对新媒体或是全媒体的跟进。

另外,从实习基地的签约面向和时间维度来看,地处上海与北京有利地缘与媒体条件的上海体育学院与北京体育大学的实习基地建设情况不甚理想(见表2、表3,仍然存在新媒体覆盖不足、层次结构单_、稳固程度不足等缺陷,可想而知,尚不具备如此有利条件的其他院校的情况。

3.4教育评价困境:刚性划一、导向失责

体育新闻教育的评价体系忽视了自身的特殊性,割裂了体育新闻教学与实践的天然联系,套用单一、呆板的理论考试方式检验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养成,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尽管部分院校已经开始注意第二课堂或是实习实践考察的重要性,但囿于定量的刚性考核体系,难以将实习作品、实验项目、运动体验、体育技能掌握等极具体育新闻学科特色的方式作为衡量学生动手能力、业务思维与专业技能习得的标准,过于规范化的指导和考评,束缚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对于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的体育新闻采、写、编、评等专业类课程,以纸笔作答为主的考试消解了新闻作品、项目设计等实践因素的关键性作用,忽视了学生诸如对赛场状况的镜头选择、报道画面的构图设计、报道节奏乃至话外音运用水平的考察和体现,无法有效地贯通体育新闻专业技能,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各个业务流程之间的联系:对于锻炼和培养学生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体育特色类课程,刻板的考试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缺少运动体验与感受将直接导致学生对体育新闻或事件的敏感度降低。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仍然是书本到书本、实践归实践,无法做到对其全面发展的评估与引导^,无法体现其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专杂统一,又何谈应对全媒体时代体育赛事报道要求的不断升级。

4全媒体时代我国体育新闻教育的转型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是媒体图景的狂欢,更是体育新闻教育时代转型的新契机6]。为此,必须将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加以应用,以全媒体变革为基础,将媒介融合嵌入到课程设置中去,将学生的实习实践、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转以及评价体系与方式都按照媒介融合的趋势和要求予以调整,用创新性的融合教育减少改革中的摩擦损耗。只有这样,体育新闻教育的转型之路才会畅通无阻。

4.1体育新闻教育理念转型:培养基础宽厚、思维融合的全媒体型人才

体育新闻教育必须从专精的人才培养理念向厚基础、重融合转变。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工作者面对的将不再只是如何做好单一媒体新闻报道的问题,而是在面对重大体育赛事或体育事件时,如何根据已有的体育专业知识和职业敏感选择最快的传播媒介,平衡不同媒介的要求,有效地进行多层次、递进式传播的问题。从培养目标的角度具化对人才培养理念的改变,引导人才培养方向的转型。结合体育新闻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对培养目标进行系统策划与改进,在突显和贯穿体育特色的基础上,从2个维度入手,以“总体目标一年度目标”和“模块教学体系一专业目标体系”为切入点,构建全媒体型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

4.1.1打造统分结合的纵向培养目标体系总体目标一年度目标根据学生专业素质渐进性发展的规律,在总体目标的统领下,增设各年度阶段分目标,初步提出学生每年度应该达到的知识与能力标准,注意在新闻技能教学之外融入体育知识与专业能力的锻炼,以知识了解到运动体验再到体育行家为渐次目标,为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安排奠定基础,进一步细化和突显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

4.1.2构建协调有效的横向培养目标体系:模块教学一专业目标基于体育新闻专业较强的实践性与专业针对性,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第二课程等社会活动搭配进行,通过模块式的整合方式锻炼、培养体育新闻人才的各项技能,及其与体育特色的有效结合,在引导“体育”与各模块搭配组合的前提下,深化学生的知识习得与职业行为养成,探索各类专业素质在培养目标体系中的位置与形成渠道。这样既有利于依据具体的子目标,设置相应所需要的课程、实践环节以及课外活动,使课程设置有理可依,也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学生根据培养目标的层次与要求进行自主选择,最终形成一个镶嵌式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4.2课程设置转型强化通识教育,打造融合课程

体育新闻教育在面临全媒体时代变革与现实危机的双重挑战下,打造融合课程、加强通识教育和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成为其应对的有效措施。

4.2.1突出前沿,打造融合课程理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衔接关系,遵循体育新闻实务流程与课程设置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对现有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可以考虑将新闻采、写、编、评课程进行相应的合并,打通平面媒体、广电媒体以及新媒体的界限,实现跨介质的融合。删减部分明显不适应目前媒介发展现状与趋势的课程,代以由于媒体融合而急需设置的理论或是业务课程,如融合新闻业务、媒介科技、网络传播、网页设计等的课程,着力打造“大新闻”概念,力求在加快知识更新的同时,为拓宽就业面打下基础。

4.2.2突出特色,强化通识教育体育新闻工作者面对的经常是全球范围内的比赛,会涉及到不同国家、种族、信仰之间的碰撞,因而,必须注重媒介业务课程与人文、社会课程的深层次整合,用专业精神和人文主义素养引领舆论方向只有在知识和业务层面上进行整合,才能使学生对复杂的体育事件、重大的体育赛事做出跨学科分析和跨媒体传播。同时,增设英语类的特色课程,做体育英语类精品课程,形成拳头产品,为做好体育赛事的国际化传播锤炼传播素养,以适应不断深入的媒介融合与全媒体时代的挑战。

4.2.3突出实践,增加实践课程比重以实验室建设为依托,建设适应全媒体形态的体育新闻人才实践课程体系: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的基础性实验课程着力打造学生的基础性技能,并辅以对新兴媒介技术的认识与了解;以贯通采、写、编、评、摄、录、播全过程的综合性实验课程重点强化学生各类媒介技术操作与运用能力,为跨媒体运作打下基础;以新媒体体育传播流程为主线的创新性实验课程实现对多种媒介形态的综合设计与应用,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媒体需求;作为强化课程建设进行跨校辅修的拓展类课程,强调对厚基础、重通识理念的贯彻。

4.3实践教学转型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实践教学重心前移体育新闻教育应该抓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契机,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紧密对接体育传媒行业,将体育新闻实践教学重心前移,缩短学生入职后的适应期,将职业训练与动手操作前移到校内的实践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适应能力。4.3.1推动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构建跨媒体的融合性实验教学平台实验设施已经不只是教育内容的辅助,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成败。在不断完善信息(尤其是体育信息采集、编制功能}的基础上,建设多元设备、多元功能、多元扩展空间的全媒体实验平台,将新媒体实验室的建设融入其中,使全媒体操作与应用成为可能,与媒体实践接轨,前移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校内实验教学成为职业工作的有效铺垫1先进的实验设备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将大大提升学生在技术层面上的理论思考能力。

4.3.2 构建全媒体型体育传媒人才实验教学体系以功能全面的实验中心为基础,构建旨在培养全媒体型体育传媒人才的实验教学体系,打造集基础性、综合性与创新性为一体的实验教学课程系统。充分利用融合性的实验教学平台与实验中心,以新媒体体育传播流程为主线,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实验内容贯通体育新闻采、写、编、评、摄、录、播;实验项目覆盖体育新闻传播全过程,即可模拟或实现从体育新闻、体育赛事、体育广告创意策划、数字化制作到播出的全过程,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全媒体型体育传媒人才。

4.3.3与媒体携手共同打造多层次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中央到地方不同层级的纵向实习带,建构不同媒介、不同形态的横向实践基地,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实践教学网络,为学生深入实践第一线提供不同面向、丰富多样的专业平台,使教师与学生都具有双重身份,为其职业角色提前预热。同时,促成学校与媒体共同设计规划实习基地,联手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这是将人才培养与体育新闻实践融为一体的有效过程。

4.4教育评价转型:由单一的理论考试转变为综合性评估探索弹性多元的评价方法体系,改变传统的以纸笔作答为主定量评价学生的方式,结合媒体实践、课堂表现、第二课堂、作品与项目设计成果等多种渠道,形成主客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

相结合、实证评价和人文评价相统一的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体系。注重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评价中来,突出对体育新闻教学实践特色的倾斜,改革接受性学习为拓展研究性学习、增加体验性学习。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探索综合性全过程考核与评价方法的有效集成。在考试内容、考核方法上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融合性思维、多媒体技术自主设计实验项目,自主完成实验作品,以实验项目和作品的体育传媒特色和设计制作的创新性作为其评判的标准w。在体现学生自主选择性与兴趣发展性的基础上,着重实现体育特色的延伸和拓展,体现体育新闻教育的特色内涵,设立“创新实验学分”或“专业奖励学分”,鼓励学生完成以体育特色为主体的作品创作,对实践能力优秀或是体育特色突出的学生给予免修部分课程的奖励,以此为学生从事体育新闻传播工作创造更大的空间。同时,进行毕业生考核环节变革,改变以往修满学分、通过毕业答辩即可走出校门的简单考核,转变为“1+1”式的综合毕业评估模式。即1次专业素质测评(综合考核学生的体育新闻职业技能与素质和1个毕业设计(综合考量学生实际运用体育新闻技能的水平)。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基础,从综合性、多角度、重应用出发,对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进行全方位的终末评估,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发展给出一定的建议和指导。

5结语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篇5

论文摘要: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是高校新闻传播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使之适应现实、更好地发挥古为今用的作用的关键首先是转换观照模式、强化当代性、将文化史视角和社会史视角引入到教学中来;其次是增加教学手段的技术含量,实现新闻传播史学课程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统一,从而它从“挠头的课程”变为“受欢迎的课程”。

新闻传播史学是研究中外新闻事业、传播学说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既是一门历史科学,又是一门新闻科学,它和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一样,都是新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新闻传播史学与新闻理论、新闻业务课程一样,其课程教学在讲授方法、教授方式上面临着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而新闻传播史学课程作为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各层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其面临的教学方法改进的压力大大高于其他课程。如何适应目前变化的教学环境、改变其难教的现状成为这类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新闻传播史学课程面临的困境

1.体系庞大,知识点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高校新闻传播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传播史学基础课程(含《中国新闻传播史》、《世界新闻传播史》)一直以专业必修课的定位出现,发挥着进行通识教育的功能;新闻传播史学延伸课程(包括媒介发展史、新闻教育史、新闻学术史、广播电视史、广告史等方面的课程)以专业选修课的定位出现,发挥着拓展专门知识的功能;二者共同构筑了对于新闻传播学科学生进行通识知识教育和专门知识教育的平台。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框架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总体脉络和历史沿革,包括重要的新闻媒介、新闻人、新闻事件、新闻作品,重要新闻理论家、新闻研究者和他们在特定时代的新闻学说、传播思想等;从而探讨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本土化特征,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在社会发展、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中作出的贡献以及它与中国社会文化进步的关系。

《世界新闻传播史》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为欧美主要国家在近代、现代、当代以来的重大新闻界活动,美、英、德、意、俄、日等国各个历史时期主要新闻传播媒介(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以及新闻机构的产生发展过程、重要新闻人言论活动等,进而探讨西方新闻思想、传播观念、管理体制、新闻报道的诸多风格等相关问题。

从上述中可以看出,新闻传播史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面临双重的困境:一方面要把庞大体系、众多知识点整合成有趣味的、学生可接受的内容,需要教师知识广博,变“标本”为“活体,’;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及现代化的推进,传统的僵化的“革命化”视角已疏离了今天的现实,必须用新的视角才能解释全球化、信息化语境下的诸多现实及其历史擅变,这需要教师必须做到视角“转型”。

2.教育技术含量高。在教育技术层面上,伴随着新媒体、新兴技术在新闻业务类课程中的普遍应用,学生对新闻业务类课程的兴趣与日俱增,这对新闻传播史学课程的教学形成了挑战。那么,现实的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教学中的课件制作、多媒体应用、网络教学等不再只是一种附属和装饰,而同样成了一种吸引学生、深化教学、提高表达水平的必备手段。

二、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新闻传播史学课程面对庞杂的教学体系、教育技术层面、教学理论层面的挑战如何解决?这是目前这类课程授课教师正在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新闻传播史学课程自身教学方法的改进来转变,具体说就是:在教学内容上重视新闻传播史学的当代性意义,在秉承史学传统品质的同时,将文化史视角、社会史视角引人到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教学当中来。

1.明确新闻传播史学的当代性意义。何兆武先生认为:“通常我们所使用的‘历史’一词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件,一是指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和叙述”,由此构成了历史事实和历史认识:“前者是史事,后者是历史学,有关前者的理论是历史理论,有关后者的理论是史学理论。历史理论是历史的形而上学,史学理论是历史学的知识论。”按照这二者关系的思路,新闻传播史实与认识的关系可以表述为:新闻传播史实是证明曾经发生过事实的有关记载,可以使人们想象再现这一事件的象征,存在于人们头脑、精神世界、文化创造中;新闻传播史认识是对子新闻传播史实的重构、重组。那么如何从当代性的意义对新闻传播史实进行“重构、重组”呢? 当代性是“全部历史的本质特征”。新闻传播史实是构成新闻传播史的基础,对它的认识随着新闻传播史学家思想认识的深化、对史料的理解变化而改变。、新闻传播史学家让新闻传播史成为总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鲜活记忆,那么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授课教师要做的就是使新闻传播史的当代性得以体现。新闻传播史的当代性就是让学生认识到新闻传播史总同当代社会、现世人生息息相关,它对个人生活、人类生存来说是不可分离的,其一切内涵(包括价值、发展规律、形态变化等)都属于当下此刻,新闻传播史是活的现实而非死的标本,是现实之镜而非流逝的旧影。当学生认识到学习新闻传播史是基于现实的激情而非思古的幽情时,教师的激情和学生的兴趣会同时被点燃。

2.重视文化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学。方汉奇先生认为:“新闻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考察和研究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新闻史又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在门类繁多的历史科学中,它属于文化史的范畴,是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新闻事业是文化事业,新闻机关是文化机关,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内的文化方面的范畴。”新闻传播史既然作为文化史的组成部分,那么改变其传统教学中少有文化、少有鲜活思想的状貌就迫在眉睫。

文化是当下的一个关键词。作为应用于新闻传播史学课程中的文化研究方法不仅仅是社会学层面与政治、经济等并列的一个领域的指称,它“更加体现为人类永远追求创造、超越和批判的精神向度”。过去很长时间新闻传播史学课程的教学思路由于受到“革命化范式”的影响,“中新史”一直以“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为主线构筑,形成了单一的阶级斗争史的模式;而“外新史”也以强化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斗争、社会主义阵营新闻事业与资本主义阵营新闻事业的抗衡为主调。这些模式已经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诸多史实。相比较下文化学视角则要敦厚、公允得多,也更有利于论证、阐释诸多史实,因而含有较丰厚文化含量的新闻传播史学也就更令人信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闻传播史学家对新闻传播史本体的追寻,新闻传播史学在内容上逐步摆脱了对政治斗争史、政治思想史的重复和演绎,回归到新闻事业自身过程与规律的探讨上。这表现为由重视报刊形式转向宣传内容、由着重历史沿革转向社会作用、由微观考据转向历史分析的转化。这种逐步以新闻事业自身属性为中心,展示新闻传播思想活动、传播媒介殖变的方法着重探讨新佣事业自身产生发展的过程与规律,彰显了新闻传播的现实影响力,进而显示出了新闻传播史学作为“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现实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这正是我们引人文化学视角的现实语境。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政治说教与宣传在新闻传播史中不再居于独尊的地位,而尝试建构一种文化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它以新闻事业作为本体,以整个世界新闻历史的全局为对象,以跨时间、跨空间和综合多种传播媒介作为方法探讨新闻传播史的价值与规律。

3.关注社会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学。20世纪以来史学研究的一系列新的动向和新的发展总称为“新史学”。引人社会史的视角研究新闻传播史学,则新闻传播史学也会被改造成新史学所共同追求的总体史。李彬认为“社会史范式在新闻史研究中体现为三种融合:新闻传播与社会生活的融合(从新闻解读社会、从社会透视新闻);新闻理论与新闻史的融合(历史渗透理论、理论立足历史);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融合”。那么社会史视角带来的结果如何呢?

社会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学注重的是“社会的整体关系、整体结构,针对的是千百万人的日常生活、历史实践,追求的是一种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总体史”。社会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不仅仅就新闻谈新闻、就媒体谈媒体,而是既关注新闻本体的内在联系也探究新闻与社会的外在关联,如政治经济、日常生活、文化思想、时代心理、社会风俗习惯等。

社会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学在注重新闻本体的多重内涵、新闻传播事业与社会变迁多重关联的同时探讨新闻传播界人物与时代命运的结合,它致力于发掘和展现一种宏观的、有机的新闻传播图景。引人社会史视角不仅使裁闻传播史学课程的逻辑线条更为严谨可信,并且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4.引人相应的教学技术。将“技术”引入到教学中即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通过网络版和单机版的课件中图片、表格、视频等的应用给教学带来了两个好处:一是更加科学地、量化地阐释问题;二是课件生动可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财经新闻评论;经济新闻;目标学习理论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2-0141-02

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是“经济新闻”专业本科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此种能力,国内设有经济新闻专业的高校一般既开设了新闻评论学课程,也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等课程,然而效果却普遍不如人意,毕业之际,多数学生并没有习得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因而其竞争力也就难免不受影响。培养学生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的障碍是什么?又如何去超越障碍?

一、特定的目标:学会写作财经新闻评论

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作为一种手段,其本身并非目的,目的乃在于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目标是托尔曼(Tolman,1932,1942,1951,1959)的目的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在“在托尔曼(1932)的理论中,‘目的性’指的是他确信行为以目标为指向,即‘行为看起来总是具有以下特征:接近于或来源于某一特定的目标对象或目标情境’”,“托尔曼认为环境中的刺激物(如物体、途径)都是达到目标的手段。人们不能孤立地研究这些刺激物,相反地,人们应研究整个行为的顺序,以理解为什么人们要从事某一特定的行为。[1]”

托尔曼的“目标学习理论”中所谓的目标,具有“特定性”的特点,所谓目标的“特定性”是指,“如果某一目标包含了特定的行为标准,那么,这个目标比一个一般目标(如‘尽最大的努力去做’)更可能促进学习,并使人能主动地做自我评价(Locke & Latham1990)。特定的目标可以较明确地说明成功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因而能够提高成绩,同时,由于能够根据明确的目标对行为过程作出直接的评价,所以也能够提高行为者的自我效能感。[1]”

受托尔曼目标学习理论的启发,经济新闻专业设置的“新闻评论学”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金融学”等课程,便不能也不应被“孤立地研究”和看待,而应采取一种整体的系统的视野,将这些课程的学习作为一个整体,视为培养学生某种特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而“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即是其中之一。因此,基于“目标学习理论”,学会写作财经新闻评论,便应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新闻评论学”以及“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等课程的特定目标之一。

二、障碍的归因:财经新闻评论写作的现实困境

经济新闻专业本科生学习财经新闻评论写作的障碍,如果进行归因,主要有以下三个维度。

(一)用不上所学专业知识

尽管国内各经济新闻专业目前基本上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等课程,但本科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由于心中并不清楚这些课程的学习与自己财经新闻评论技能的养成具有何种关联?因此,在学习之时,多数学生心中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该课程便沦为学生只是为了考试通过拿到学分而修的课程。学生们之所以感觉到所学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等课程用不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课程的理论学习与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的实践应用相脱节。一学期下来,学生们往往只是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概念,而对于由概念和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建构起来的系统性的一门课程的理论,并不清楚。

(二)看不懂媒体财经评论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班曾向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咨询办学建议,专家学者们给出的‘药方’是:多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言论范文、全国每年获奖的优秀评论作品、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分析和时政方面的书籍以及文学、政治、法律、哲学、历史、经济、社会学、伦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经典著作” [2]。这意味着,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大量地阅读媒体上发表的财经评论,亦即“平时多读一些评论,特别是注重在不同评论文章中发现别人的新视角、新理论和新论述,长此以往,对提高我们自身的评论水准是大有好处的” [2]。

而学生们在学习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课程时,由于学习时并没有明确而清晰的目标,或者没有学透,因此,对于媒体上发表了的包含经济学或管理学相关专业术语的财经新闻评论,往往看不懂。这不但影响学生阅读媒体财经评论的热情,而且也影响阅读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收益。

(三)写不出财经新闻评论

由于学生读不懂媒体的财经评论,因此,“操千曲而后知声,阅千剑而后识器”,或者通过大量阅读媒体的财经评论来学习和培养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便成为一条走不通的路。

同样由于看不懂媒体上所发表的财经评论,不愿意或者说做不到大量地阅读财经新闻评论,因此,写不出财经新闻评论便成为经济新闻专业学生的技能短板和从事财经新闻评论写作教学的教师的焦虑。

三、渐进的目标:超越财经新闻评论写作的障碍

对现存的障碍进行归因分析,目标自然是为了找到问题的症结,以便超越障碍。按照托尔曼的“目标学习理论”,其所谓的目标,除了具有“特定性”的特点之外,还具有“渐进性”的特点——所谓目标的“渐进性”是指,“逐渐推进的短期目标,较之遥远的长期目标更接近于眼前,可以更快地实现,并且会导致个体产生更加强烈地指向于实现更高目标的动机”。[5]亦即,“逐渐接近目标能够提高动机和自我效能感”。这对于不懂得把长期目标分解成一系列短期目标的人来说尤其重要。具体到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定“渐进性”的目标,通过“渐进性”目标的实现,最终使学生学会写作财经新闻评论,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具体而言:

(一)首先学会写“评论”

作为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构成要素的“评论”,由三个要素构成,即“事情”+“异思”+“说服”。评论不能凭空而发,必须是针对某一件特定的“事情”而发,对此“事情”所发表的看法和观点要不同于一般人的看法和观点,要能够看到或者看出一般人所看不到或看不出的东西来。亦即“评论观点要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3]。因此称之为“异思”。对某一件特定的“事情”发表不同于一般人的“异思”,还必须能够以逻辑论证的方式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异思”。这样的一种能力,才能称之为“评论”,而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议论”。

而这种作为新闻评论写作和财经新闻评论写作之基础的“评论”能力,所涉及到的“异思”和“说服”两大能力,并不是学生在学习《新闻评论学》或《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课程之前不经过训练就已然掌握的,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针对某一件特定事情的“异思”和“说服”能力。

(二)其次学会写“新闻评论”

在一个学期的《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课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评论”能力需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在专门安排设计的几次(例如5次课)专门训练“评论”能力的课程之后,接下来便可以设计安排训练“新闻评论”能力的若干次课程(例如同样是5次)。

“新闻评论”与“评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新闻”二字。这意味着两点:首先,“评论”所针对的某一件特定的事情不一定非得是“新闻”,“旧闻”(包括历史)亦可,但“新闻评论”所针对的特定事情,一定要是“新闻”——毕竟,“新闻评论学是研究大众传媒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主观意见传播的科学” [4]。其次,“评论”所针对的特定的事情的“异思”和“说服”是可以不讲究时效性的,但“新闻评论”,针对发生了的“新闻”的“异思”和“说服”是要讲求“时效”的,因为新闻的特性之一就是“强烈的时效要求”[5]。所以,“新闻评论”训练的是学生针对“新闻”在“限定的时间之内”所做出的“评论”,亦即,“新闻评论”=“新闻”+“异思”+“说服”+“时效”。

(三)最终学会写“财经新闻评论”

在训练和培养学生“新闻评论”写作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再设计和安排几次课(例如同样是5次),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是《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课程最终要使学生学会和养成的技能,较“新闻评论”增加了“财经”的限定和要求,亦即,这不但要求学生评论的对象必须是特定的“财经新闻”,而且要求学生在评论过程之中,要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的财经专业知识进行“专业化”的评论。这等于说:“财经新闻评论”=“新闻”+“异思”+“说服”+“时效”+“专业”。

而“财经新闻”是一个外延颇广的概念(例如包括“金融新闻”、“财贸新闻”、“证券新闻”、“工业经济新闻”、“农业经济新闻”等等),教师一个学期关于《财经新闻评论写作》的教学时间又颇有限,因此,从可操作性上而言,教师必须将“财经新闻评论”再化约为具体某一方面特定的“财经新闻评论”(例如房地产新闻评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学生一旦学会写作某一方面的财经新闻评论,则对于其他方面的“财经新闻评论”写作,完全可以举一反三。

一旦锁定对财经新闻中的某一方面进行评论——例如写房地产新闻评论,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查漏补缺,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房地产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了解“房地产分析的基本经济背景”,“理解房地产市场”,了解“对房地产发展的主要影响”,学习“房地产投资——地块的经济学”,从而不但能够“理解造成房地产活动的原因,以及这些改变将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而且可以“运用宏观经济原理和微观经济原理分析国家、地区、社区和邻里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趋势”[6]。在此基础上,写出高质量的财经新闻评论。

参考文献:

(美)申克(Schunk,D.H.)著.韦小满等译.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赵振宇.新闻评论研究引论——功能、品格、思维、发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廖艳君等.新闻评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张玉川.新闻评论学.前言[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篇7

一、无论实践,还是教学、研究,都离不开理论的思考和积淀

英国作家萨克雷曾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我国的老子也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那么,当细节成为一种习惯,又折射出怎样的一番理念?在赵教授的房间,记者就看到很多剪报,整整齐齐,分类清晰。

问():这习惯是您2001年到了学校工作后开始的吗?

答():实际上当年在媒体工作时就有这个习惯,那时会剪辑一些新颁布的政策和一些好的新闻理论文章,对实践工作有很大益处。现在不同,更多的是剪辑一些好的新闻案例和学术论文,收集资料,书籍、报刊,包括网络的都会有。一些有里程碑性质的新闻事件是我们都该铭记的,比如孙志刚事件,比如“非典”,比如汶川地震、比如北京奥运会等等,这些都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有影响的大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都有新闻工作者的卓越贡献,也是课堂教学的鲜活案例。

:您当年以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身份调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使得您做这一决定的最大动力是什么?

:很多人喜欢问这个问题。在媒体工作了那么多年,很想对自己的实践做一个理论梳理。我在媒体工作时获得过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湖北省一等奖、特别奖,还受到的表扬,有的策划活动还被总结后在全国推广。同时,也写了几本书,如《新闻策划》《应用新闻论》《新闻公关艺术》《与灵魂对话》等,对新闻实践以及一些社会实践进行思考。还出版了一些奖励学的书籍。在媒体工作时,也应邀在大学讲过课,但是这些都不是系统的理论梳理,到高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后会更方便。当然,转行也和当时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发展需要有新闻实践经验的老师有关。这里,我要感谢市委宣传部的支持和新闻学院的抬爱。

:我看到,进入高校后,您不仅出版了两本“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新闻报道策划》《现代新闻评论第二版》),还出版了专著《我们说了些什么――一个新闻学教授的历史回眸》《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和多篇有影响的论文。您的新闻评论课还被评为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教学质量一等奖,这在一个主要以工科为背景的学校里是很难的。从实践者到一名教育工作者、理论研究者,您觉得这个转变中有障碍吗?如果有,是什么?

:做记者和教书肯定是两种不同的职业,虽然都属于新闻的大类。媒体工作做的大量是采访和报道工作,面对的是受众,遵循的是新闻传播规律。到了高校面对的是学生,要按照教学规律办事。但是理论的思考和积淀,无论你从事实践还是教育、研究都是不能缺少的。刚才说过,当年在长江日报工作时,我就发表了一些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及新闻学的一些论文,1992年还被评为全国心理学科普积极分子,这项奖励湖北省只有两个,另一个是精神病防治院的院长。获得这项奖励不是说我做得有多好,而是湖北省心理学界对我的心理学科普工作的肯定。到了高校工作后,我开始思索新闻教育的问题,写了比较多的关于教学包括新闻评论教学的论文。这些思考都来自教学实践,同时又都为教学服务。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老师,教出些优秀学生,远比发表几篇论文、出几本书、做几个课题更重要。

:当年您在课堂上说的一句话,“新闻学博士生不会写消息”引起了轩然大波,这种质疑和您曾是一个新闻实践工作者有关对吗?您觉得学术界赞同吗?

:当年我的原话是“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单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质疑”。经新华社报道后,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热议。这里面折射的是新闻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矛盾问题,而热议则更好地说明了人们对其的关注程度。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中国的新闻学教育还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新闻学生,业界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人才,这两者之间还是脱节的。其实,不仅仅是新闻界,其他学科也有同样的问题,计算机博士不会做程序,医学博士不会看病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曾提出过“三不问”原则,即“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不要问我研究什么”、“不要问我毕业到哪里去”,即不论你读研或读博以前来自哪个学校和专业,不论你在校期间研究的是哪个方向,也不论你毕业以后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进了新闻学院的门,就要按学院培养新闻人才的要求进行学习和生活。如果以前学的不是新闻学专业,就要利用在校期间补上这一课,打好基础,积累就业资本就更是学生应该思考的问题。

而我们老师,无论你带的是本科生、硕士还是博士,除了开启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外,更多的是要让学生深切地了解新闻是什么、新闻工作该怎么做等最基本的问题。还是那句话:实践促进理论研究,理论更好地为实践服务,在新闻学中这点尤其突出和重要。

这里透露一个信息,最近我们学院准备招聘在新闻业务上(纸媒、广电、广告)可以没有博士学位的优秀实践人才为大学老师。我认为,如何对不同的高校人才采取不同的评价、考核、聘用机制,以利于他们成长,发挥作用,这是当前高校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校与媒体采取实质性的措施合作办学,将是以后办新闻学院的方向。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们新闻评论教育的特色

施拉姆当年出任衣阿华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构建学院发展蓝图时曾说过:“我们所要造就的学生是整个大学中最适合于理解和谈论他们所处的那个世界的学生。”而现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评论特色班的同学们,正在赵教授和他的团队的带领下,谈论着我们身处的世界。

:我去您评论特色班里上过一次课,同学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我想知道,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特色教育的“特色”体现在哪里?

:十年前,之所以想到在华中科技大学开展新闻评论特色教育,与我在媒体多年从事新闻评论写作和研究是分不开的。当时我已经在全国的一些报纸,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过一些有影响的评论。我深感新闻评论在媒体报道中的重要性,以及新闻评论对于我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性,也感觉到了新闻评论兴起的趋势。而现在业界对新闻评论的重视、时评的复兴正说明这点。凡事要掌握趋势,趋势背后是规律使然,规律的掌握靠智慧,智慧是从知识中来,知识来自于学习,这个学习就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

当时创办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受到了学校党委宣传部和前校长杨叔子院士的大力支持,这点让我们很感动。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的评论特色教育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先是成立评论团面向全校学生,从中培养特长生;2005年开办新闻评论 方向班,至今已经办了六届;2006年成立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这些都是在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的。

说到我们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课程设置和教师资源配置上都与现行新闻学院不同。我们在大二提前开课,分为两个学期授课,第一学期开始讲《新闻评论概论》40个课时,下学期有80个课时,分别是《新闻评论思想与思维》《广播电视评论》《中外新闻评论比较》《新闻评论名家名作评析》和《社会认识发现专题》(邀请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授课),由五位老师分别授课,还有一门《深度报道》课。在两个学期之间我们安排学生进行一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培养学生观察和解读社会的能力。在课堂上安排媒体工作者为学生上课,同时和媒体合作在《中国青年报》《杂文报》《长江日报》等媒体为学生开辟专版或专栏,与电视台合作办节目。二是将新闻评论的理念与媒体的实践相结合。从2007年开始,我们一直和嘉兴日报进行合作,帮助他们组建新闻评论部,在全国招聘新闻评论部人员,实施“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受到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和高校、媒体的关注和好评。为此,嘉兴日报还在我校从2007年至2012年设立“嘉兴日报奖学金”,奖励优秀新闻学子,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也促进了他们的成长。

:十年了,您觉得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特色教育成功吗?成功在哪里?

:这条路我们虽然走了十年,但是还不能说十分成功,这里有现行教育体制的问题,也有我们的能力和努力程度问题。对于一种教育、对于一个学校,它的成功和自豪在哪里?自然是学生。我们很高兴,这么多年培养出了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目前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嘉兴日报、东莞电视台等媒体工作,中国青年报的曹林和南方日报的周虎城撰写的评论还分别获得过中国新闻奖。另外,我们还为一些高校培养了评论课老师。当然,我们的努力与很多新闻学院的业绩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这也正是我们举办“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特色教育十年会”的一个重要考虑。

:正如你所说,目前我国的媒体越来越受到重视新闻评论,各大媒体不断增加评论版面和评论栏目,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这对我们学校的教育又将产生什么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包括人民日报不断增加评论版面,中央电视台增加特约评论员,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点评和解读,各个省级媒体、都市报、网站都是如此,中国新闻奖还加大了网络评论的奖项,这些都说明了新闻评论在媒体实践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媒体和高校又大量地缺少优秀评论实践和教学人才。高校应该从社会实践的需要出发,调整和加强我们的学科和专业,使之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我们办了这个新闻评论特色班以后,很多媒体和高校向我们要人。这也说明了,学校培养和媒体需要的缺口很大,也无形中增加了我们的责任感和压力。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新闻学院开办新闻评论特色班,以满足这个需求。

最大的愿望就是创办“中国新闻评论学院”

十年,对于人的一生也是一个不短的时间,对于一个付出心血的人来说,则更为珍惜;而对于一个依然展望下一个十年的人来说,又是如何地感慨和懂憬?

:新闻评论特色教育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一直办下去吗?

:我希望它能够坚持下去!新闻评论特色教育是应时代的需要而生的,它也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和壮大起来。我想新闻学院的领导和同仁们会有这种境界和举措。

:您做过那么久的媒体工作,一定知道模仿的力量有多大,您认为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评论特色教育如何才能坚持下去?

:十年过去了,我们很庆幸在新闻评论教育上做出了一点成绩,在新闻评论教育和理论上做出了一点的探索。但是,更多的思考正是新闻评论教育特色该如何坚持下去。目前新闻评论教育方面,全国高校只有本科的教材,还没有关于新闻评论方面的研究生教材。今年,我已经完成了《新闻评论研究引论》,交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另外,我指导的博士生从新闻传播、社会发展和人的认识论三个方面做了新闻评论的博士论文,准备在此基础上出版一套“新闻评论学研究博士论丛”。这样,我们就有一套从本科、硕士和博士不同层次的教材和研究资料了。今年准备申请试办新闻评论方向的专业硕士班。

新闻评论人才的培养,仅靠一个学校办一个新闻评论班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的最大愿望就是创办“中国新闻评论学院”,使其成为专门培养评论员(含深度报道记者)和评论老师的“黄埔军校”。这个学院可以有两种培养模式,一种是依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实施订单式培养,从新闻单位招聘学生进行转岗式的教学培养。另一种则是哪里来哪里去,对现在媒体和高校从事评论写作和教学的人员进行脱岗培训。我们将请国内最优秀的大学教师和媒体评论员担纲授课,学员到媒体和大学进行评论实践。有了这样高规格、专业化、实践性的强化训练,我想是可以缓解目前中国新闻评论人才奇缺的现状的。我希望与有魅力有实力的媒体合作,共同开创这项新事业。

:我们知道您入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研究工程教育部重点教材《新闻评论》的首席专家。今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特色教育10周年研讨会”就要召开,这将是一次怎么样的会议?

:这次会议将邀请10年来对我校新闻评论教育给予大力支持的领导和老师,对于我们新闻评论教育给予关心的媒体和其他高校的人士,还有我们的学生。在我们对他们表示感谢的同时,还要对这十年做一次总结性的回顾并探讨进一步加强新闻评论教育的问题。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 新闻采写 实践教学 双师型教师

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认为,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教育和职业教育,新闻学需要的是实战和实践,在新闻采访写作课堂上,训练的不仅是学生的大脑,还要训练学生寻找故事的嗅觉、观察细节的眼睛、聆听语言和各种声音的耳朵。[1]而长期以来,新闻采访写作课堂面临的问题是灌输式的教学,老师讲,学生记,没有提问,缺少交流,很少布置作业,把双向互动的新闻采写变成单调压抑的静思默听,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批判精神并没有得到充分培养。

就新闻教育而言,其学科的实践性特征和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指向十分明确,实践性教学是新闻传播学教学的本质要求。对于新闻采写课来说,尤其要强调业务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经验的传授,以培养学生在报道、写作和编辑方面的实践技能,因此新闻采写课的教学必须更加职业化和专业化。

一、运用“对话式”练习,培养新闻采写实践能力

笔者在新闻采写课中注重将多年的新闻采编实践工作经验与教学紧密结合,经过努力和尝试来贯彻实践教学的理念,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如在课堂中开展新闻会、个人专访、新闻观察、小组讨论等各类实践教学活动,采用“对话式”练习,在提问、倾听、交谈中向学生传递新闻采写要素、新闻价值理念。

1.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新闻会”活动。如在采访课上以一次火灾为例:“今天凌晨6点,你所在城市的一幢大楼发生火灾,现在是早上8点,你正在赶往现场的路上,思考如何来报道。”

首先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让其思考:需要采访什么人,为什么;第一个想要采访的人是谁,为什么;列出你的采访计划,包括采访对象、采访顺序、采访问题等。第二步,让学生扮演采访者,教师扮演被采访者,一问一答进行现场采访操练,并让学生做好记录。第三步,让学生根据采访记录写出新闻稿件。第四步,师生一起对新闻采访和新闻稿件进行交流讨论。

在交流讨论中,可以通过对话式练习,来帮助学生发现采访和写作中的问题,并启发其去解决这些问题。如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这个问题是否与采访目的或报道主题相关,是否有针对性、有意义,这是否采访对象有资格回答的问题,你对导语满意吗,你的导语是否抓住最核心的事实,你的导语是否能立即吸引读者,你对你的描写满意吗,你对你的直接引语满意吗,你对你的报道角度满意吗,等等。在听取学生回答时,教师还可以不停向学生提问,帮助学生寻找最有力的词语,挤出生动的细节,挖掘好的直接引语,引导学生将采访中最精彩的场面和细节“挤”出来,让学生明白写新闻就是写人的故事,寻找人的声音和画面,这才是最重要的新闻要素和写作要素。教师应该使学生明白,即使是针对很抽象枯燥的采访话题也要设法找到人性的角度,通过生动的动作、引语等细节,人物的轶事、性格等来加以表现,而这样的内容如果没有教师去引导,学生往往会忽略掉。

第五步,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对学生作业提出修改意见,如建议增加新的消息来源,新的报道角度,增加细节和直接引语等,让学生重写作业,学会自我编辑。

通过这样的现场操演和对话练习,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对话中来,吸引到对采访和稿件的分析解剖中来,让教师的问题成为学生的思维模式,启发学生在提问回答中学习采访写作的艺术。这种方法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采访写作能力,培养开放独立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反响很好。

2.引导学生进行“传媒观察”活动。分小组布置学生分析媒体新闻,结合媒体定位对其采访、写稿、编辑等进行评价,在课堂上用5分钟来陈述其观点。

比如在“衡阳电影院火灾”的报道案例中,笔者让学生先分析媒体对这场中型火灾的报道文本,然后对学生提问:报道中出现了几个新闻源?新闻源足够吗?有没有缺失重要的采访对象?通过对话式练习,启发学生对媒体报道提出自己的质疑和批评。在“上海静安高层大火”报道分析中,通过对话式练习,让学生针对这次特大火灾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分析各报的报道有什么特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并评价各媒体报道的优劣。学生既关注了当前新闻热点,又分析报道特点,提高采写技巧,同时增强新闻敏感,并训练分析事件的思维能力,一举多得。

3.在新闻采写课程中应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又称为抛锚式教学,“锚”就是一个与实际情境相关的问题,问题一旦确定,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2]如针对报道中的平衡性原理,笔者选择“邓玉娇案”为“锚”,分析评价各家媒体的报道。对于教师来说,关键一点在于选择确定最新的典型案例,并将案例在上课前发送给学生,在课堂上结合最新的新闻事件,与学生通过对话,共同分析探讨,解剖和练习新闻采访写作的精神和原理。由于寓抽象枯燥的理论于鲜活的新闻事件之中,学生印象深,兴趣浓,自然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4.利用系刊、系报、系网站等平台,指导学生记者进行选题策划、新闻采写、版面设计等,培养提升他们的实践技能。国内外一些知名的新闻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如清华大学新闻采访写作课的“大篷车课堂”,近年来完成了楼兰古国、内蒙古额尔齐纳黑水城、乌苏里江珍宝岛等一系列走在路上的新闻采访实践课。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是国际知名新闻传播院系之一,笔者在该学院参加培训时了解到,该学院开设了一门“传媒工作坊”的本科生课程,在大二、大三的两年时间里每学期都有两个学分,所有学生必须参与策划制作杂志、报纸、电视等,由有丰富媒体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新闻制作任务,制作出来的报纸面向社会发放四千份,电视片则上传到传理学院专门的视频点播平台。学生每个月要完成至少一个任务,由大三学生策划和主导,大二学生参与报道,两学年内要求学生掌握新老媒体的新闻制作流程,对提升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另外,该学校还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比如普立策新闻奖得主工作坊、暑期实习计划、海外交流团、赴北京采访奥运会、到台湾选举实地采访等等。

地方高校没有资金、人力来从事这样大规模、远距离的实地采访,但是利用学校和院系自办的报纸、杂志、电视台、网站等平台,同样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新闻采写活动,在师生共同制作新闻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自然得到大大提升。

二、拓宽培养途径,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笔者认为,新闻采写课程的改革,关键还在于新闻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双师型”教师的培育。

当前新闻传播学教育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科研往往也不是为解决新闻传播的现实问题,而是为研究而研究,研究的选题越来越狭窄,离现实越来越远,以至于新闻学教学和科研与新闻实务界越来越不相干。因此从教育理念上,新闻教育需要实现一系列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以学历为中心转变为学历与能力并重,培养素质全面的教师;以理论为中心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结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3]

具体来说,能不能培养既具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动手能力,既“上手快”又“有后劲”的学生,其中关键又在于能否建立既具备扎实的新闻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新闻专业实践能力和媒体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推行激励机制,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必须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在媒体兼职,担任与新闻业务相关的工作,并使“双师型”教师在职称晋升、教育培训、工资津贴等方面进行倾斜,对于成绩优秀的给予一定奖励,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建立起“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制度,如考核评价、培训教育等制度,更好地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

2.拓宽培养途径,联合办学构建“双师”培养平台。走出学校,走上社会,与媒体、广告公司等联办新闻传播教育,是目前可行的办法,也是国外新闻教育的成功案例。媒体最大的优势是实践,拥有新闻实践人才和成功的新闻实践案例。学校缺少的是有实践经验的人才,而媒体缺少和不足的是学术和理论环境,媒体和学校二者互补互动,学生可更好地发展和随时参与实践,这对教师和学生都大有益处。因此能否成功地开展与媒体等机构的深度合作,这是决定“双师型”教师培育成败的重要一环。

新闻采写课的实践性非常强,一方面,可以采用“高校教师+媒体从业者”的模式,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来自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具备扎实的业务技能,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和教训,以及长期养成的职业敏感、职业习惯、职业道德等职业修养,对于新闻学子而言,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现实的学习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媒体作为实习再教育平台,选派青年教师到新闻媒体参加实践活动,提升新闻实践技能。前期可选派教师参与媒体的新闻采写、新闻编辑等,中后期可参与媒体的专题策划、栏目策划、改版等。

3.可以加强与媒体的深度合作,积极吸收媒体实践经验作为新闻采写课等新闻专业骨干课程教学内容的补充。比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加强合作,根据学科体系和教学要求,主动开出一些专题性课程如经济深度报道、时政报道等,聘请有经验的媒体人员到学校授课;也可以组成教学项目组,由学校教师与媒体人员合作,共写教案,共同备课,合作讲课;还可以吸取媒体经验,有效开展案例教学。新闻教育需要鲜活的案例,当前的新闻教学缺少对案例的全面掌握和审视,尤其缺少对关键环节的了解,难以进行深入的专业化分析,将媒体的成功失败案例引入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4]

4.可以开展科研合作攻关。在科研活动中,地方新闻院系可以更多地关注地方媒体的生存状态,对他们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致力于解决其现实存在的难题,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新闻素养和对媒体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希光主编.新闻教育未来之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41.

[2]李希光主编.新闻教育未来之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49.

[3]周琳.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及途径.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5.

[4]钦海民.拓展新闻人才培养的高平台——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进课堂”项目探析.传媒,2008,6.

上一篇:婴儿护理课程培训范文 下一篇:创新性思维的特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