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19 06:50:27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篇1

高二数学备课组

2021年2月22日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高二(1)班数学教学工作,由于上学期时间长,所以选修2-2我已经上完了前四章的内容。本学期是高中阶段关键时期,很可能直接觉高考数学成绩的好坏。而高二(1)班同学的数学成绩参差不齐,所以也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数学教研室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严格执行“三规”、“五严”。利用有限的时间,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数学能力方面能有所提高,为2022年的高考做准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二、教学措施

以能力为中心,以基础为依托,调整学生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讲多练,一般地,每一节课让学生练习15分钟左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坚持每一个教学内容集体研究,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的力量,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上课效率。调整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基本模式为:

基础练习典型例题作业课后检查

(1)基础练习:一般5道题,主要复习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过关,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完。

(2)典型例题:一般4道题,例 为基础题,要直接运用课前练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由学生上台演练。例2思路要广,让有生能想到多种方法,让中等生能想到一两种方法,让中下生让能想到一种方法。例3题目要新,能转化为前面的典型类型求解。例4为综合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作业:本节课的基础问题,典型问题及下一节课的预习题。

(4)课后检查;重点检查改错本及复习资料上的作业。

3、脚踏实地做好落实工作。当日内容,当日消化,加强每天、每月过关练习的检查与落实。坚持每周一周练,每章一章考。通过周练重点突破一些重点、难点,章考试一章的查漏补缺,章考后对一章的不足之处进行重点讲评。

4、周练与章考,切实把握试题的选取,切实把握高考的脉搏,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能力的考查,注意思维的层次性(即解法的多样性),适时推出一些新题,加强应用题考察的力度。每一次考试试题坚持集体研究,努力提高考试的效率。

5.注重对所选例题和练习题的把握:

( )注重对“四基五能力”的考察把握,贴近课本;

(2)注重学科内容的联系与综合;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4)注重能力立意,以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察能力;

(5)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设计应用性、探索性的问题;

(6)试题体现层次性、基础性,梯度安排合理,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察,有效地检测对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的程度。

(7)精心选做基础训练题目,做到不偏、不漏、不怪,即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说明的范围和要求。不选做那些有孤僻怪诞特点、内容和思路的题目,做到不凭个人喜好选题,不脱离学生学习状况选题,不超越教学基本内容选题,不大量选做难度较大的题目。

6.周密计划合理安排,现数学学科特点,注重知识能力的提高,提升综合解题能力,加强解题教学,使学生在解题探究中提高能力。

7.多从“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角度,选择典型的数学联系生活、生产、环境和科技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计划、针对性强的训练,多给学生锻炼各种能力的机会,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之目的。不脱离基础知识来讲学生的能力,基础扎实的学生不一定能力强。教学中不断地将基础知识运用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三、对自己的要求——落实教学的各个环节

精心上好每一节课

备课时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备课组分工合作,利用集体智慧制作课件,充分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为教学服务,提高四十五分钟课堂效率。

2.严格控制测验,精心制作每一份复习资料和练习

教学中配备资料应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习题,老师要给予检查和必要的讲评,老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三类练习(大练习、限时训练、月考)试题的制作分工落实到每个人(备课组长出月考卷,其他教师出大练习、限时训练卷),并经组长严格把关方可使用。注重考试质量和试卷分析,定期组织备课组教师进行学情分析,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及时解决,确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

3.做好作业批改和加强辅导工作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篇2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二、教材分析

本册的重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这一册进一步学习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使用小括号,继续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学习,进一步学习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得意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继续培养学生检验应用题的解答的技巧和习惯。第二单元整数和整数的四则运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这样就为学习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第四单元量的计量是在前面已学的基础上把所学的计量单位加于系统整理,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一方面使学生为学习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做好准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4、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下培养学生检验的好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1 .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 加强思想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

2. 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尝试教学,Ji发学生求知欲。

3. 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 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6.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7.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8.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课时安排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72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1课时)

1、混合运算2课时

2、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8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二、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18课时)

1、十进制计数法2课时

2、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3课时

3、减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3课时

4、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4课时

5、除法的意义4课时

6、整理和复习2课时

三、量的计量(6课时)

2、名数的改写4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7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2课时

2、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3课时

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4课时

4、小数和复名数3课时

5、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课时

6、整理和复习2课时

五、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课时)

小管家1课时

六、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0课时)

1、角的度量1课时

2、垂直和平行2课时

3、三角形2课时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3课时

5、整理和复习2课时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篇3

关键词:日本;教育振兴基本计划;方向;目标;措施

2013 年6月14日,日本了内阁会议通过的第二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这是继2008年第一期计划之后的又一期教育振兴计划,它就今后5年日本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成果目标以及基本措施进行了规划部署。①

一、主要内容

第二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指出了当今日本社会面临的问题,如少子化和老龄化带来的社会活力的降低、经济环境和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不同地区和代际之间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差距的扩大、社会连带关系的淡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传统文化和规范意识的传承困难等世界性问题……对此,该计划提出构建“自立、协同、创新”的终身学习型知识社会,以应对各种现实问题,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该计划同时指出了日本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例如,学前阶段的开销使学生家庭负担过重,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道德教育不力、学生体质下降等问题,高中阶段在减轻学费负担、适应多样化学习需求、与大学阶段有效衔接等方面有待改善,高等教育阶段则需要在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学校管理运营、保障学习机会均等以及提高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加强改革。此外,终身学习方面的问题包括大学接收成年人入学的比例尚低,社会教育机构的质量需要提高,终身学习成果的评价及其应用有待改善等。

二、基本框架

针对当前的社会形势和教育发展状况,日本第二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确立了教育发展与改革的4个基本方向、8个成果目标和30项基本措施,此外还有53个成果指标。在每一个基本方向之下,都有一个或若干个成果目标,每一个成果目标之下又有与之相配套的、作为衡量标准的成果指标以及为实现成果目标而要采取的基本措施。

(一)基本方向之一:培养在社会中生存的能力

此基本方向包括4个成果目标、18个成果指标和13项基本措施。

1.成果目标一:切实培养生存能力

配套的成果指标包括:在国际学力调查中的平均得分处于最高水平;儿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习惯得到改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残疾学生个别指导计划及援助计划的制定率增加;自己同他人、社会的相关意识提高(认为自己有优点的学生、希望成为善解人意的学生、拥有理想和目标的学生以及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的学生比例均有增加);欺侮、逃学及高中退学的状况得到改善(欺侮事件的化解比例增加;逃学及高中退学的比例降低);学生体质切实提高(10年内青少年体质争取超过1985年的水平);学校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得到推进(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并体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学生比例增加;设置保健委员会的学校比例增加;不吃早饭的学生比例减少;学校供餐中使用本地出产食材的比例增加)。

基本措施包括:充实能够培养学生扎实学力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造就学生健康的体魄;综合提高教师的资质能力;增强幼儿教育;推进能够满足特别需求的教育的发展;确定各个学校的监测与改善周期。

2.成果目标二:培养课题探究能力

配套的成果指标包括:学习时间得到更好的管理和调控,高效的学习时间有实质性的增加并得到保障(达到欧美水平);学习环境得到改善;学校的教学体系得到完善和加强(教育课程体系化,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得以实施,课程计划得到充实等);学生、校友、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对教育的评价有所改善;成年入学者增加。

基本措施包括:为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而对大学教育进行根本性的改变;保障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构建适于学生成长的弹性化的教育体系。

3.成果目标三:形成贯穿终生的自立、协同、创造的能力

配套的成果指标包括:研究有关现代与社会课题的人员比例有所增加;体验型活动、读书活动的实施状况得到改善(参加体验型活动的学生数量增加,开展全校统一读书的学校比例增加,制定儿童读书推进计划的市町村②比例增加);学习成果的应用得到改善(能够发挥知识、技能与经验的人员比例增加,参加体验型活动的评价、表彰的青少年数量增加);民间办学者为保证和提高学习质量付出更多的努力(实行信息公开、自我评价的民间办学者的比例增加)。

基本措施包括:推进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学习;促进学习质量的保证与学习成果的评价和应用。

4.成果目标四:培养学生立足社会及职业自立的能力和态度

配套的成果指标包括:儿童学生的前途意识得到提高(对未来抱有理想和目标、认为学科学习对将来走上社会有所帮助的学生比例增加);针对岗位不合适等问题,为改善年轻人的就业状况(就业率、早期离职率等)采取更多的改进措施(初中及高中、大学及短期大学③、高等专业学校以及专修学校的实习状况有所改善;大学及短期大学、高等专业学校以及专修学校的问题解决型学习的实施率提高,大学等机构接收成年人的状况得到改善,女性大学教师数量增加,将毕业生就业状况予以公开的大学增加,就业咨询辅导员和就业咨询室的设置增加)。

基本措施包括:充实终身教育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就业,以及强化基于“产学官”协作④的专业核心人才及高级职业人才的培养。

(二)基本方向之二: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此基本方向包括1个成果目标、12个成果指标和3项基本措施。

1.成果目标五:培养能够主导社会变化及创造新价值的人才

配套的成果指标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能够创造新价值的人才培养方面:在国际学力测试中的平均得分处于最高水平;不畏艰难失败且勇于挑战的儿童学生数量增加;参加国际科学技术竞赛的人数增加;为培养引领社会的领军人才而实施的跨学科教育课程增加;能参与国际竞争的“研究型大学”10年后增加一倍;大学的国际评价有所提高。第二,在全球化的人才培养方面:学生英语能力得到提高(实现学习指导要领规定的英语能力目标的初中生和高中生比例达到50%;设定毕业生英语能力标准的大学数量及达到标准的学生数量增加,设定毕业生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大学增加);满足英语能力标准(实用英语技能考试准1级⑤、托福网络考试80分、托业考试730分以上)的英语教师数量达到一定比例(初中50%,高中75%);本国学生的海外留学人数以及接收外国留学生的人数均有所增加(2020年本国学生留学海外人数增加一倍);大学教师中的外国教师比例增加;大学的外语授课实施率提高;大学的入学时间灵活化(在普通入学月份以外入学的人数增加)。

基本措施包括:提供促进优秀才能与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高端化的学习机会;通过强化大学院⑥的功能形成卓越的教育研究基地,促进大学研究能力的提升;加强外语教学、留学生双向交流与国际交流以及大学国际化等适应全球化需要的人才培养措施。

(三)基本方向之三:构建学习的安全支撑网

此基本方向包含2个成果目标、12个成果指标和3项基本措施。

1.成果目标六:确保所有愿意学习者的学习机会

配套的成果指标包括:幼儿园的入园率增加;因经济原因而在高中阶段退学的人数减少;国际学力测试中成绩处于熟练水平以下的的人数减少;家庭经济条件及教育环境差异对学力产生影响的状况得到改善;欺侮、逃学、高中退学的状况有所缓解;升学机会及学习条件得到改善(成功申请大学奖学金贷款的人员比例增加,低收入家庭学生中接受学费减免的人员比例增加);社会成年人的入学人数增加一倍。

基本措施包括:实行减轻学生教育经费负担的经济援助;为学习困难者及社会生活困难者提供学习机会等援助。

2.成果目标七:确保安全放心的教育研究环境

配套的成果指标包括:中小学设施的抗震化率提高;被指定为避难场所的学校防灾设施的配备状况得到改善;学校管理下的学生灾害事故受伤人数降低,并争取实现零死亡;为提高学生的危机应对能力而采取相应措施的学校数量增加;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的抗震化率提高。

基本措施包括:通过完善教育研究的环境设施及开展安全教育来确保学校学生的安全。

(四)基本方向之四: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并建立富有活力的共同体

此基本方向包括1个成果目标、11个成果指标和3项基本措施。

成果目标八:形成互助合作的富有活力的共同体

配套的成果指标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中小学及终身学习方面:在所有学区构建学校与社区有组织的联系与互动的机制,例如成立“地区支援学校本部”;地区居民和家长参与的“共同体学校”占公立中小学的比例扩大到10%;居民的社区参与度提高(参加社区活动的儿童学生比例、参加社区学习等活动的老年人比例,有所上升在社会教育场所注册的志愿者人数以及参加学校支援、课外活动的社区居民人数均有所增加);针对所有学校和社会教育场所开展运营状况评估及信息;在所有市町村设立综合型地区体育俱乐部;加大对家庭教育的支援力度(在所有小学学区确保家庭教育的学习机会并由家庭教育支援分队开展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等援助活动,家庭当中的亲子交流及孩子的基本生活习惯得到改善)。第二,在高等教育及终身学习方面:大学与地方性企业及官方机构合作开展的教育课程数量增加;与地方性企业共同开展的研究数量增加;为解决地方性课题而开设的教育课程数量增加;大学对于震灾救援等学生志愿活动的支持得到加强;大学面向社区的公开讲座数量上升、大学校园开放度(体育馆、图书馆等)得到进一步加强。

基本措施包括:为形成彼此纽带和富有活力的共同体而推进学习环境及协作机制的完善;促进高等教育机构作为社区核心的建设;在丰富的社会关系中加大对家庭教育的支援力度。

为了保证以上4个基本方向的改革措施得以顺利实施,日本第二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还制定了8项保障教育环境和条件的基本措施,包括:推进重视一线工作的学校管理运营和地方教育行政改革;健全教师教学指导体制以适应开展细致、优质教学的需要;为实现良好、优质的学习而完善教育设施环境;强化大学的管理职能;推进大学在明确个性与特色的基础上强化研究服务功能;确立大学等机构的财政基础并完善个性与特色的设施;振兴私立学校;强化社会教育的推进体制。

此外,第二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还强调遵循一些共同理念以推进改革,例如尊重多样性,重视贯穿人生不同阶段的教育的纵向连接,加强社会各领域、各部门分担教育角色的横向联合。同时,该计划还强调,国家和地方需担负各自的教育职责,加强联合与协作,国家在维护全国的教育机会均等和提高教育水平上负有最终的责任。国家的具体责任包括:制定教育的基本制度框架;制定全国标准,包括学校设置标准、课程标准、班级编制及教职员工编制标准等;为完善教育条件提供相关支持和帮助,例如收集、分析和全国教育信息数据,为教师工资和教育设施提供国库补助;支援教育教学实践,例如提供指导和建议、开发教学方法、组织研修等;批准大学的设置,为教育部门提供财政支持等;通过构建人际网络和宣传引导来号召全社会参与教育振兴。

三、评价

第二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是在第一期计划的基本方向与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在相当程度上延续了第一期的内容,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了调整和修订。第一期计划提出的有关培养目标的基本方向为:一是尊重个性、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二是培养富有教养和专业性的知识丰富的人,以支持社会发展。而第二期计划则针对迅速变化和日趋严峻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强调了对学生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同时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出了跨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此外,第二期计划还在成果目标之下列出了成果指标,使计划目标变得更加具体明确。与基本措施不同,成果指标是衡量成果目标是否实现的检验标准,具有评估指标的功能,而基本措施则是为实现成果目标而采取的政策举措。第二期《教育振兴计划》不仅制定了规划目标,同时也明确了成果指标,使得计划措施的实施与评估更富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也使第二期计划的内容比第一期更加充实和完备。

注释:

①文中信息均来自文部科学省网站.http://mext.go.jp/a_menu/keikaku/detail/。

②市町村是日本对于市、町、村等“基础自治体”的总称,也是日本基层地方行政单位。

③短期大学是日本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旨在培养学生进入社会后能直接应用的技能,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

④“产学官”协作是指企业、学校及研究机构、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通常情况下,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发展规划以及建立相关制度、给予政策指导和提供经费支持,学校和研究机构负责基础研发和人才培养,企业则负责将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的实际应用开发。

⑤日本的实用英语技能考试分为7个等级,即5级、4级、3级、准2级、2级、准1级和1级,1级为最高级,准1级是仅次于1级的第二个等级。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篇4

29日上午,济南市教育局,介绍济南市2019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相关工作的基本情况。记者获悉,2019年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共计38710人;初中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计划共计7688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共计19249人。普通高中最低录取资格线为362分。“3+4”高等师范教育、“3+4”高等职业教育非艺术类最低录取资格线为382分。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在公布各类分数线的同时,公布全市及市内七区考生成绩一分一段表。

济南市2019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及相关工作基本情况简要通报如下:

一、招生计划及有关资格线

(一)招生计划

1.2019年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共计38710人。

2.初中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计划共计7688人。其中:“3+4”高等师范教育和“3+4”高等职业教育本科计划261人;五年制高等师范教育和初中起点学前教育计划309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计划2481人;三二连读高职计划4637人。

3.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共计19249人。其中:普通中专计划1869人;市属职业中专招生指导计划10610人;市属技工院校招生指导计划6770人。

(二)有关资格线

1.普通高中最低录取资格线为362分。

2.“3+4”高等师范教育、“3+4”高等职业教育非艺术类最低录取资格线为382分。

3.“3+4”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最低录取资格线322分。

4.五年制高等师范教育、初中起点学前教育最低录取资格线为300分。

5.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三二连读高等职业教育最低录取资格线为150分。

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我们在公布各类分数线的同时,公布全市及市内七区考生成绩一分一段表。

二、填报志愿与招生录取工作安排

(一)填报志愿准备工作

1.为科学稳妥的完成2019年中考招生工作,市教育局今天召开了全市中考填报志愿工作培训会,全市各高中阶段学校负责招生工作的校长、主任,有毕业生的各初中学校负责初中学考工作的校长都参加了会议,共同接受培训和指导,尽努力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填报志愿的宣传和指导。

2.市教育局确定6月30日为全市高中阶段学校开放日,届时,各校面向社会全面开放,学生可以详细了解并咨询学校的办学特色、招生要求,合理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高中阶段学校。

3.7月1日-2日全市进行两次模拟志愿填报。要求所有考生都要上网进行两次模拟填报志愿操作,以确保考生熟练顺利地完成填报志愿。

4.针对考生年龄小的特点,特地将填报志愿时间提前一天,使得三次填报时间均有一天在周末,方便家长同考生一起完成填报志愿操作。

(二)招生录取时间及志愿填报

招生录取时间为2019年7月5日至7月25日。填报志愿录取进程分为三个批次,每个批次志愿的填报时间是2天。

今年普通高中学校统一招生逐步深化“分数+等级”的录取办法。符合报考普通高中条件的考生在报考提前公示有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科特殊等级要求的普通高中学校时,须达到报考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科特殊等级要求。

1.第一批次

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5日至7月6日,每天8:00至17:00。考生可根据自身条件填报普通高中,或初中后高等职业教育(含“3+4”高等师范教育;“3+4”高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等师范教育、初中起点学前教育;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三二连读高等职业教育),或中等职业学校。符合报考普通高中条件且具有指标生资格的考生,根据本人成绩及各学校指标生分配数额,可填报一所普通高中学校。学籍为长清区、章丘区、平阴县、济阳区、商河县且符合报考普通高中学校条件的考生,根据本县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有关规定填报普通高中学校。

本批次在一志愿中报考五年制高职、三二连读高职、中等职业学校的考生,如未被录取,在第二批、第三批志愿填报时只能报考上述职业学校。填报了普通高中未被录取的考生,后面批次可填报普通高中或职业学校。

2.第二批次

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14日至7月15日,每天8:00至17:00。未被录取且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根据本人情况及本次志愿范围内学校招生计划,顺次填报三所普通高中学校志愿或一所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录取采用平行志愿的方式进行投档。

3.第三批次

志愿填报时间:7月21日至7月22日,每天8:00至17:00。未被录取且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顺次填报两所普通高中学校及“是否服从调剂”志愿或一所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录取采用平行志愿的方式进行投档。同意在所报普通高中志愿未被录取情况下,可调剂普通高中学校录取的,须表明服从调剂的意愿。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篇5

摘 要:水平教学计划是当前课程教学计划体系与结构的首要计划,不是可有可无的。缺失,使人的发展,偏离了课程要求,也使得课程各水平段间教学衔接无从与出现教学幼稚、简单重复化现象等。缺失的主要原因是认识因素、技术因素及其他因素。当然,有的可能是其一,有的可能是其二,有的则可能是多种。在课程改革下,教师应重构自己的知识、能力等,适应课程与教学发展的需要,分析与落实措施,使计划完善,使教学以课程要求为主线,形成“段段”相接,系统有序。

关键词:水平教学计划;缺失;危害;成因

中图分类号:G807.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2.016

一 前言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实施是基于课程要求(如目标、理念),依地方意见(如省、市),按学校情况(校园体育文化、课程资源、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等)在计划制订后进行的,即一水平段各水平目标的课程内容(或内容标准)[1]和地方意见、学校情况等水平教学计划单元(或模块)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大家皆知,这是实施教学的基本要求。或者说,没有计划的教学是绝对不允许的。但从多方面了解如观摩活动、调研、访谈、检查等获知,当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各水平教学计划存在较大范围缺失的情况。此况令人不安,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 缺失的危害

课程与教学是系统一体的,水平教学计划是体现课程要求的首要计划,是课程走向教学实施的首步。水平教学计划的缺失,实质上就是课程要求与学校实际教学之间出现了系统性重大断裂。或者说,课程要求没有在学校教学层面上得到基本性的全面落实与延续。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造成人的发展偏离课程要求

凡是在一水平段中没有制订相应水平教学计划的,或者说该水平段教学计划制订直接是从单元(或模块)教学计划开始的。对于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有两个问题无法回答:一是学期单元(或模块)教学目标是怎么确定的?另是在完成了一水平段学期单元(或模块)的教学后,课程要求达到了吗?因没有制订水平教学计划,各学期单元(或模块)教学目标的确定就是从教学内容功能为出发点来确定的,亦有随意凑合而成的,这样就不能确定一水平段学期单元(或模块)教学完成后是否完成了课程必须要完成的要求如目标。作为发展人的学校课程之一,这种行为,严重地偏离了课程对此方面的基本要求。这种不确定是教学所不允许的。

(二)使水平段间教学衔接无从

当前课程在“三级管理”下,各水平段的水平教学计划就是基于课程要求,根据地方实施意见,体现学校实际情况的一份工作文件。因没有这,造成一水平段教学结束后,各水平段间的教学无法实现基本衔接,如初中无法与小学教学实现基本衔接、高中无法与初中教学实现基本衔接。教学中“你怪我、我怪你”之声不断。无课程要求的主线贯穿于中小学教学过程之中,这种危害,让人觉得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杂乱无章与随意之感。

(三)水平段教学尤其是高水平段的教学,幼稚、简单重复化现象较为普遍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水平教学计划制订就是体现一水平段教学应要达到课程要求。因缺失,使得一水平段的课程要求都没有达到,那么后一水平段的教学就难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梯度发展,那么只好退而求次,有的还出现放任自流。如此,后面的教学特别是高水平段的教学,幼稚、简单重复化现象就较为普遍。多年下来,高中毕业的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技能?水平又如何呢?……实际上,这是不正常的。这种危害,让人觉得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就是可有可无的及什么人都可以上的了。

三 缺失的主要原因

水平教学计划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其一,认识因素;其二,技术因素;其三,其他因素。

(一)认识因素

水平教学计划的缺失,从认识而言,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不知或不清其含义;另是不明其重要作用。

1、含义不知或不清

课程改革至今,说对水平教学计划含义一点都不知的,虽然有些夸张,但确有其人。对此含义存在认识不清的也不是少数。如此,那么不制订就是正常的了。

水平教学计划是指在一水平段中,依各水平目标的课程内容(或内容标准)及其特征,据地方意见,并结合学校情况,将这些水平目标的课程内容(或内容标准),用目标陈述拆(或切)分安排到2年(或3年)4个学期(或6个学期或11个模块)中并预设达成所需课时数的一种教学文件。

清楚了是什么,这是制订的首要。

2、作用不明

在教学实践中,一些人认为水平教学计划是很虚的,可有可无。这种认识是严重错误的。水平教学计划是一水平段目标达成的首次教学规划,不可或缺。重要作用有三。

(1)保证了一水平段各水平目标的课程内容(或内容标准)达成有序

水平目标的课程内容(或内容标准)是学生在一水平段中所要达到该水平目标的基本要求。按此来讲,各水平目标的课程内容(或内容标准)是否达成应到这一水平段结束时再作评定应是最合理的,但仅从这一角度来看,所有水平目标的课程内容(或内容标准)达成都到该水平段结束时再作出评定,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此外,教学是通过一个一个课时来进行的。对于一水平段水平目标的课程内容(或内容标准)达成而言,有的需要课时数很少,有的需要多些。还有,有的安排在水平段前期进行比较适合,有的安排在后期则比较妥当,还有的需周期性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据此,将水平目标的课程内容(或内容标准)达成在一水平段中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成为了必须,也十分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水平段水平目标的课程内容(或内容标准)有序达成。

(2)切实完成学期(或模块)教学目标的明确及达成所需课时数的预设

水平目标的课程内容(或内容标准)是国家对课程一水平段的基本要求,在水平教学计划制订中应以此为基准,并结合地方、学校情况等进行具体明确及达成预设所需课时数。如果水平教学计划只是体现学期(或模块)教学目标的拆(或切)分安排,这是不彻底的,须有拆(或切)分安排后对目标达成所需课时数的预设。这样,学期(或模块)教学目标预设有哪些及达成所需的课时数就一清二楚了。

(3)保持计划体系与结构的完整性

本次课程改革后,水平教学计划是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体系与结构的首要计划。缺少了水平教学计划,显然是不完整的,且存在极大的危害。

(二)技术因素

当前课程在“三级管理”下,每一级的目的与要求是不一样的,或者说要各尽其职。学校就是要基于课程要求,据地方意见,依学校实际情况等对教学计划作出制订并实施。在《教学大纲》下,学年教学计划规定了每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及时数。该计划大家都比较熟悉,所体现的要素也一目了然,尤其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实践已相当完善,各地更有很多此方面的教师用书可参考。因此,计划制订起来要相对容易得多。事实证明,《教学大纲》下的各校教学计划制订还是全面的,水平也是较高的。但至今,仍有不少教师不知“如何制订水平教学计划”。没有掌握“技术”或提供一定“技术支持”是难咎其职的。这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计划制订的难度大幅提高了,而教师相应的知识、能力没有得到重构与发展

水平教学计划体现的主要要素是学期单元(或模块)所要达成的目标及时数。《教学大纲》下的学年教学计划体现的主要要素是学期教学内容及时数,而且这主要是由国家规定的。教师不必为此多去考虑。由一水平段各水平目标的课程内容(或内容标准)到水平教学计划的完成,至少涉及两大块面的事:这些水平目标的课程内容(或内容标准)怎么拆(切)分到学期(或模块)中去?哪些课程内容(或内容标准)要预设达成所需要的课时数?这两大块面问题若解决不好,水平教学计划制订的质量就会不高,甚至会出现很多问题,乃至束手无策而放弃。然而,这里面需要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能力及经验等,有的还很深奥,有的更需学习与研究。殊不知,在《教学大纲》下,很多知识一般的教师是不具备或略知一二,那时拥有的一般都集中在单元与课时教学计划制订等方面。一下子,仍用这点知识去处理相对较难的事,就相形见拙了。不同课程要求下,教师的知识、能力等要得到相应的匹配,这样才能胜任。否则,就无法进行下去了。但知识、能力等重构与发展,一需要明确即哪些需要新学?哪些需要在过去的基础上改进、补充?哪些需要摒弃?另需要时间。仅从至今水平教学计划缺失情况来看,教师知识、能力能否适合课程改革的要求还很难说。从乱象环生的教学来看,很大一批人没有得到重构与发展。十多年下来了,仍是这样,这是很值得深思的。

(2)有关这方面的教师参考资料也少,大多仍是理论层面的指导

当前有关教学计划制订这方面的教师参考资料实在太少,特别是系统的校本案例更是难得一见。大多资料仍是存于理论层面的指导,或偶有不成系统的几例。此形下,教师能或多或少地从中汲取一些思想,不能从中得到具体的制订借鉴。这可能认为,教学计划制订现在是每一学校的事,大家特别是课程改革的引领者不必亲力亲为了;另是可能所订计划水平太差了,无法拿出来交流与学习。本次课程改革,高估了教师是一大不足。对于擅长模仿与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以适合自己教学来说的教师,就是一种缺憾了。要把大多数教师培养成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路还是漫长的。

(三)其他因素

本次课程改革从开始至今,一直都存在质疑的声音。不同模式的课程建设,有其优点,也有其不足。这是正常的。但一旦选择了,大家应努力把它做好,而不是说三道四,更不应该成为不订计划的借口。

四 结束语

水平教学计划是课程教学计划体系与结构的部分,是链接课程的首要,不可或缺。缺失则危害极大。有的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的,有的可能是那个原因导致的,有的还可能是多个因素。

在课程改革下,教师应重构自己的知识、能力,以适应课程发展的需要,并针对具体情况分析与落实措施,使计划完善,使教学回到课程要求的这条主线上来,形成“段段”相接,系统有序,为人的发展服务。

注释:

①义务教育课程改称了“课程内容”,而普通高中课程中仍称“内容标准”。本文中故这样称。

参考文献:

[1]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张延峰.制订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教学计划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9,(7).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篇6

以万年县教研室工作计划为导向,以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为载体,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制定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本学期将紧紧围绕“两个提高”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积极开展授课竞赛与教学研究活动,密切关注近年来分配下来的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通过合作、交流、互助等措施,努力提升年轻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不断巩固办学规模和成果,实现我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二、具体措施

1、开学初做好各学科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与措施,并按时按要求完成各阶段各项内容的记载。

2、组织开展好数学优质课竞赛,为教师展示教学风采搭建平台。

3、语文和数学中心教研组要制定好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各中心教研组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拟定好可以研究、便于操作、难度不大的课题,并指导教师扎扎实实的展开研究。

4、积极开展全县竞赛活动的选拔工作,动员有条件的教师积极参加。

5、加强新近分配教师的指导,采取合作、交流和互助的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力争三年内使他们成为教育教学骨干力量。各村完小和年级组要经常开展相互听课学习,课后反思讨论,课间聊课探究,提高教研氛围。

6、编辑第8期《青小教苑》,为中心教研组的研究成果、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等搭建展示的平台。

7、协助教导处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三、每周工作要点安排:

第一周

制定学校教研工作计划,语文和数学中心教研组拟定教研活动计划及安排

第二周

发放《万年县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和实施记载》手册,并制定好其中的各项计划和教学改进措施

第三周

第8期《青小教苑》征稿工作开始,做好入选教师参加县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的准备工作。动员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中心教研组的课题研究

第四周

与教导处教师一起去荷塘小学了解新分配教师和支教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

第五周

与教导处教师一起去史桥小学了解新分配教师和支教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

第六周

国庆节放假

第七周

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全县小学语文和英语优质课竞赛

第十周

与教导处教师一起去乐华小学了解新分配教师和支教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

第十一周

五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和思品、科学统一抽测以及成绩分析

第十二周

征集各学科教学论文,并将优秀论文推荐至县市参评

第十三周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竞赛

第十四周

与教导处教师一起去九龙小学了解新分配教师和支教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

第十五周

与教导处教师一起去下湾小学了解新分配教师和支教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

第十六周

与教导处教师一起去古阳小学了解新分配教师和支教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举行数学优质课竞赛

第十七周

《青小教苑》编辑刊印

第十八周

总结中心教研组课题研究成果,表彰在课题研究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教师

第十九周

《青小教苑》出刊,组织教师参加全县小学语文期末复习经验交流会

第二十周

抽考年级科任教师迎考座谈会

第二十一周

检查教师的《万年县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和实施记载》手册登载情况

第二十二周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篇7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依据课程标准各学段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规定的活动或内容要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学校场地设备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内容的教学文件。它是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全面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克服教学盲目性、片面性和随意性的基本保证。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主要有: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和课时工作计划(教案)四种。现依据课程标准各领域“水平一”的目标及其规定的活动和内容,对上述四种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方法及低年级教学计划试举例如下,仅供参考。

一、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

学年教学工作计划也称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它是以年级为单位,依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对全年教学内容和考核项目的规划,是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其他教学计划的依据。

(一)制订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的思路

小学低年级学年教学计划,是依据课程标准“水平一”各领域规定的活动和内容,选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些教学内容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年中去。然后,再根据学年授课周数、每周授课时数,以及每年级的各项教材及其设定的课时比例,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去。并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确定测试体能和动作技能的项目。

(二)方法和步骤

1.分析研究低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加强计划的针对性

在制订低年级学年教学计划时,教师应对一、二年级学生的情况有尽可能多的了解。一般说来,一年级小学生多数来自幼儿园,他们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队列队形如站队、立正、稍息、看齐、报数、原地转等动作方法,以及踏步、走、跑、跳、投、攀爬等自然动作和活动性游戏等,但对体育的知识概念还不理解。因此在安排一年级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作基础即接受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访问幼儿园教师和检测学生的体能情况以及与学生聊天、询问等了解学生的身体与心理情况。

到了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体育课体验,对课的活动过程、学习与练习方式等逐步了解和熟悉,初步建立起课堂常规意识和习惯,体能、心理适应能力及同伴关系、群体观念等都有明显提高,但也存在某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问题等。这些情况都是制订学年教学计划的有效资源和依据。因此,从了解和研究学生人手,制订学年教学计划,有助于教师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和难易程度,将本学段教材内容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年级中去,对于提高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和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实际意义。

一学期除节假日外,一般按18周计算;国家教学计划规定每周上4节体育课,全年实际上课总时数为:

18(周)×2(学期)×4(每周课时)=144(课时)

144×2(每课时按上两项教材计算)=288(课次)

2.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教学需要,确定各项教材的授课时数。

(三)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示例

1.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各级目标的涵义和要求,选定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的各级目标,是统领和选编各学段教学活动或内容的依据,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首先要悉心研究领会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的指导思想、理念涵义及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依据本学段各级目标要求选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2.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分配好两个学年的教学内容。

如上所述,学段各领域中的教学内容不是教师主观随意安排的,而是依据本学段各领域和水平目标的规定选定的。因此,教师在制订学年教学计划时,应先对所确定的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如: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目标的特定要求,考虑哪些内容适于安排在一年级,哪些内容安排在二年级;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分清哪些教材分别属于哪个目标统领下的内容,等等。掌握好教材的性质、特点及目标属性,有助于合理地把本学段的教学内容在分配到两个年级中时,做到目标明确,分量适宜,难易度符合相应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篇8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依据课程标准各学段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规定的活动或内容要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学校场地设备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内容的教学文件。它是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全面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克服教学盲目性、片面性和随意性的基本保证。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主要有: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和课时工作计划(教案)四种。现依据课程标准各领域“水平一”的目标及其规定的活动和内容,对上述四种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方法及低年级教学计划试举例如下,仅供参考。

一、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

学年教学工作计划也称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它是以年级为单位,依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对全年教学内容和考核项目的规划,是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其他教学计划的依据。

(一)制订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的思路

小学低年级学年教学计划,是依据课程标准“水平一”各领域规定的活动和内容,选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些教学内容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年中去。然后,再根据学年授课周数、每周授课时数,以及每年级的各项教材及其设定的课时比例,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去。并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确定测试体能和动作技能的项目。

(二)方法和步骤

1.分析研究低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加强计划的针对性

在制订低年级学年教学计划时,教师应对一、二年级学生的情况有尽可能多的了解。一般说来,一年级小学生多数来自幼儿园,他们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队列队形如站队、立正、稍息、看齐、报数、原地转等动作方法,以及踏步、走、跑、跳、投、攀爬等自然动作和活动性游戏等,但对体育的知识概念还不理解。因此在安排一年级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作基础即接受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访问幼儿园教师和检测学生的体能情况以及与学生聊天、询问等了解学生的身体与心理情况。到了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体育课体验,对课的活动过程、学习与练习方式等逐步了解和熟悉,初步建立起课堂常规意识和习惯,体能、心理适应能力及同伴关系、群体观念等都有明显提高,但也存在某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问题等。这些情况都是制订学年教学计划的有效资源和依据。因此,从了解和研究学生人手,制订学年教学计划,有助于教师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和难易程度,将本学段教材内容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年级中去,对于提高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和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实际意义。

一学期除节假日外,一般按18周计算;国家教学计划规定每周上4节体育课,全年实际上课总时数为:

18(周)x2(学期)x4(每周课时)=144(课时)

144x2(每课时按上两项教材计算)=288(课次)

2.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教学需要,确定各项教材的授课时数。

(三)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示例

1.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各级目标的涵义和要求,选定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的各级目标,是统领和选编各学段教学活动或内容的依据,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首先要悉心研究领会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的指导思想、理念涵义及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依据本学段各级目标要求选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2.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分配好两个学年的教学内容。

如上所述,学段各领域中的教学内容不是教师主观随意安排的,而是依据本学段各领域和水平目标的规定选定的。因此,教师在制订学年教学计划时,应先对所确定的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如: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目标的特定要求,考虑哪些内容适于安排在一年级,哪些内容安排在二年级;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分清哪些教材分别属于哪个目标统领下的内容,等等。掌握好教材的性质、特点及目标属性,有助于合理地把本学段的教学内容在分配到两个年级中时,做到目标明确,分量适宜,难易度符合相应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

上一篇:入股合作协议书范文 下一篇:雇佣合同协议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