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监护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07 00:05:36

药学监护论文

药学监护论文篇1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策建议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重大课题。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发展加工贸易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非常迅速。1981年加工贸易出口额仅有10.6亿美元,占总出口的比重为4.8%;1994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首次超过一般贸易进出口额;1996年以后,加工贸易出口额已经占我国整个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最主要贸易方式,占据我国出口的半壁江山.但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劳动力成本逐步提高,贸易壁垒日益频繁,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传统加工贸易的发展面临着巨人压力。因此,在保持数量增长的同时,切实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及时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已显得非常迫切。

一、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以及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一)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1.加工贸易增值率增长缓慢

随着我国加工贸易中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比重的增加,加工贸易的增加值理论上说应该不断增大。但事实上,我国加工贸易整体附加值的增长非常缓慢,甚至某些部门出现了增加值率下降的趋势。如200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为25.2%,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而且低于我国制造业1.2个百分点。

2.加工贸易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低,抑制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我国目前开展的加工贸易,不仅技术含量低,中间投入品主要依靠进口,没有实现国内替代,而且对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力度不大,因而很难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变与升级。另外,由于加工贸易实施“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战略,大量进口相关的原料,影响了我国国产相关原材料生产的发展。

3.基于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区域上分布的不均衡,沿海地区开展加工贸易的劳动力优势逐渐丧失。

廉价劳动力优势是支撑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迅速发展以及生活费用的不断提高,劳动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力优势开始削弱。另一方一面,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也制约传统产业发展。随着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日臻成熟,发达国家积极将新技术广泛用于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劳动生产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产业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如果不尽快解决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分布区域上的巨大差异,发掘我国劳动力潜力,并实现科技管理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在加工贸易中的劳动力优势将很快丧失。

(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在目前这种状况下,要想解决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要想使加工贸易健康发展,我们只能通过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使其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并最终实现自主研发和自主营销。因此,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唯一出路和必然趋势。

1.转型升级是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需要

我国目前加工贸易结构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应该说这种结构基本发挥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也比较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然而这种贸易结构却不能长期化。因为尽管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具有比较优势,但面对发达国家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我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不具有竞争优势,也就无法实现比较利益。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比较利益陷阱”,使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我国应该通过采用新技术,对加工贸易进行升级。以新技术产品进人国际市场,使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包含更多的技术含量,增加附加值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真正的竞争优势。

2.转型升级是适应国际产业转移新形势的需要

为了保持国际竞争优势,跨国公司不仅加快了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而且开始将内部服务业和研发中心向外转移,特别是IT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转移。这给我国加工贸易的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国要抓住这一机遇,通过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承接高水平的加工制造环节、内部服务业和研发中心的转移,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二、影响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

(一)劳动力供给

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就中长期来看,在未来10年内,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供给将继续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劳动力优势仍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最大的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在我国仍将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二)技术水平

产业的基础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是决定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水平高低的主导因素,而技术进步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通常情况下,在加工贸易中,跨国公司只向东道国转移适用性技术,其水平等同于或略高于国内先进技术水平。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经过数10年的工业化建设,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但是,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使得我国加工贸易中间产品供应能力增长缓慢,不仅使跨国公司将我国的加工贸易部分置于技术含量较低的链条,而且从技术上阻碍了加工贸易配套产业的发展,制约了加工贸易的技术转移、扩散和技术溢出,从而妨碍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三)体制制约因素

制约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首要体制问题是国有企业问题。在我国,分享着国家大部分要素资源的国有企业,由于机制僵化、市场适应力差,没有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而民营企业则因许多束缚条件尚未成熟,这使得外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这种局面一方面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发展加工贸易可能带来的产业关联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被大幅度抑制。更重要的是,当地经济通过加工贸易逐步积累实力、发展壮大的进程没有显现,加工贸易的多数利益和加工贸易发展进程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

三、加速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改善加工贸易的投资者结构

1.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加工贸易,促进外源型经济与内源型经济协调发展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应积极建立对民营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激励机制,尤其要鼓励和支持科技型、自主知识产权型民营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促进民营企业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逐步实现由“海外接单、大陆生产、香港出口”的传统营运方式向“大陆接单、大陆生产和大陆直接出口”模式的转变,使“候鸟经济”转变为“榕树经济”,促进外资经济与当地经济不断融合,形成民营企业加工贸易群体,促进加工贸易本地化。超级秘书网

2.鼓励欧美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加工贸易

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加工贸易中技术密集型生产的比例远远大于其他投资者,说明即使在相同的生产链条中,大型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加工贸易投资使用母公司先进水平的企业比例最高。因此,应加大对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于我国加工贸易的吸引力度,尤其是技术力量雄厚、规模大、拥有尖端技术产品的欧美跨国公司。

(二)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促进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为加工贸易科研开发成果商业化生产创造基础,是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在加工贸易领域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在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中没有形成水平分工的格局。对此,需要国家在促进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设立具有标志性的部级研究开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持性政策。在制定加工贸易政策时,应将高新技术产业与一般制造业区别对待,鼓励企业利用加工贸易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

(三)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

要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除了在产业链中游精选,从事加工制造链增值大的环节之外,还可进入如下三个产业链的重要延伸领域:一是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提高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二是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配送业务;三是向产业链配套拓展,进入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制造业。

1.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促进加工贸易由OEM向ODM、OBM转变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开发能力,科研开发投入不足是突出问题。因此,应当加强本地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设计中心;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与本地大学和科技中心合作,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快对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自主创新,提升企业从事OEM(委托制造)配套能力;鼓励向ODM(委托设计制造)和OBM(自主品牌加工制造)发展,逐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具有广泛知名度的自有品牌。

2.以保税区转型和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为中心,发展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业务

物流速度和属地配套服务能力已成为影响外商投资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工贸易价值链向下游产业延伸是今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些都对我国的物流配送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可以保税仓储企业为中心,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中心),赋予其保税区的政策功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设立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赋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内物流企业进出口经营权、国际货代和运输等资格。提高加工贸易的附加价值,提高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竞争力。

3.促进加工贸易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

为了提高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应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增加国内采购和从事深加工结转业务,注重培养前后关联产业的零部件配套能力,通过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延长国内产业链条,形成产业聚集;同时引进国外先进制造业技术,完善加工贸易的产业配套体系和配套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加工贸易需求。

参考文献:

[1]隆国强.加工贸易———工业化的新道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9).

[2]廖涵.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徐冬青.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国际贸易问题.2005.(10).

[4]兰勇,杜红梅.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层次性与路径性探讨.经济论坛.2005.(20).

药学监护论文篇2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的入世,加快了中国医药事业的全球发展步伐。而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医药卫生水平必须与国际接轨,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我们自己,让我国的医药事业更加完善。笔者就药学监护中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做出简要的论述,以及在我国开展药学监护的必要性。

1药学监护概述

药学监护是药学人员提供直接的责任与药物治疗有关的监护,以达到明确的治疗目标,改善病人生存质量的既定结果,主要包括治愈疾病、消除和减轻症状、阻止或延缓疾病进程、防止疾病或症状的发生。

2药学监护在我国医学中的必要性

2.1药物的有效安全性的临床评估在药物的开发过程中,研究人员在药品上市前要对其药效及安全性做大量的临床工作。由于被试人数有限,地域相对集中,难以预测在人群中广泛使用会产生什么样的药物不良反应(ADRs)、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敏反应以及用药差错。加入WTO后,意味着我国药品开发、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都要与国际接轨。对上市药品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再审查和再评估,尽快开展药学监护,建立完整的与国外相应的药物疗效及安全监测体系,为我国医药行业在国际上提供市场条件。

2.2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推进药学监护的发展药物不良反应(ADRs)监测是较初级的安全监控手段,它产生药物有害性的信号,提出某些药物与其使用过程中临床出现的不良事件可能有关的信号[3]。有文摘报道在美国药物不良反应(ADRs)每年有7000 ̄14000例发生,68%的致命药物不良反应(ADRs)被判断是可以预防的,其中药师可避免57%的发生。良好的药学监护制度可避免许多致命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发生,这种监护制度在给药前对临床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评价,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主要途径。

2.3药学监护是推动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因素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药物的使用及经费的控制日益严格,如何有效使用药物,保证用药质量,尽可能减少患者的不必要花费,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是摆在药学专业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2.4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律依据医疗事故鉴定工作不再有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改由医学会负责。这说明此项工作更趋向专业化。药师在药学监护活动中完整地记录了病人的有关健康情况;记录了治疗过程中药物的相互作用;记录了药物对机体个体差异的血液浓度情况;这些将为对药物的作用评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提供了原始的法律依据。

3如何开展药学监护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展,现代医院药学面临着严峻挑战。药师的服务由被动型转向主动型,管理从管“物”转向“人”。面对新的发展与变化,现代医院药学如何转变职能,药师又如何转变观念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将是药师面临的新课题开展药学监护工作。药学监护的开展和深入是医院药学迈出的革命性一步,但每个医院的条件和基础不同,可根据其具体的条件分级开展一、二、三级药学监护。开展医院药学信息工作医院应配备药师负责收集整理药学信息资料,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逐步实现情报手段现代化,建立药学情报资料库,实现档案化管理。药师把药学信息通过医院计算机网络及时传递给用户(药学人员、医生、护士和病人),提供药学咨询服务,可以通过口头、电话、声像设备、文字、自办期刊、设立专栏等途径和方式。现代医院药学已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医院调剂室也应适应这一转变,为患者提供全程的药学服务,不能只局限于准确无误地调配处方,药师要与医生合作,参与药疗方案设计,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从传统制剂向临床制剂转变医院制剂生产已进入高管理成本、低回报的微利时代,因此医院制剂应及时转型,利用医院的药师、技术设备,充分发挥贴近医院临床的优势,开展临床药剂学的研究,开发出适用于临床的疗效好、毒性低、经济效益好的制剂。如设立特色中药制剂、静脉用药配制室,配制肠外营养液(TPN)、化疗药和腹透液等,并提供合理使用、贮存院内制剂的咨询和建议。这种紧紧结合临床开发的新制剂,实现了从生产到开发的转变,强化了医院制剂的服务功能。这些制剂虽然淡化了经济效益,却会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4借鉴国外药学监护,自我完善

在美国,药学学者提出了医院药学变革的新概念即“药学监护”,它的定义简单地说,即是以病员为中心进行药物治疗监护。随着医药科技和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迅速发展,临床上药物治疗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药物上市后的监测,新药评价、合理用药、药物经济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等,促使医院药学事业进一步向面向临床、面向病员的药学监护观念转变,使药剂师的工作从单纯的保障供应向技术功能转化。目前国外临床药师不仅仅停留在药物血液浓度的监测、药学情报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上,还大量开展药物利用研究、药物经济学研究等等。

药学监护论文篇3

[关键词] 数据库;药物不良反应;药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 R95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3(b)-123-02

Establishment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y the hospital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oftware

GUO Qinhui, WANG Nansong, ZHOU Xueqin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Shenzhen 51803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harmaceutical service and to promot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use in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According to in-patient medical record and information of drug use, my hospital electronic pharmaceutical care database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Hospital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oftware. Results: The establishe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database had the advantages of huge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apid inquiry system and report output. 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harmaceutical work and serve patients better.

[Key words] Databas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Pharmaceutical care

从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药学服务开始,参与到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作为药师服务于临床的一项日常工作,深受国内外医药专家的关注,一个高效、快捷、规范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模式国内外医药学家共同探讨的课题。目前卫生部门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管理不断加强,但在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医护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不够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信息滞后、漏报、轻报、报告不够规范等[1]。为此,笔者尝试根据我院的医疗特点研究建立规范化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模式。

1 运行环境

1.1 硬件环境

奔腾586或以上处理器,64M以上内存,彩色显示器,打印机。

1.2 软件环境

Windows98/2000/XP操作系统,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或以上版本。

2 方法

2.1 不良反应监测架构稿的制定

根据国内外药历模式、国家有关标准,制定不良反应监测架构初稿,征询相关专家意见,制定《疑似药物不良反应申报表》及相关监测终稿。

2.2 《疑似药物不良反应申报表》填写用语制度的制定

为了使用语达到一致性和准确性,在开展咨询前统一各项制度,包括初稿中具体项目的解释、填写方法、用词及有关注意事项。

2.3 《疑似药物不良反应申报表》初稿填写用语标准制定

咨询员到临床进行咨询,根据以往病历记录和填写情况,对填写情况有分歧和难以确定的问题进行讨论、询问医务人员、查阅资料等,制定统一的药物不良反应标准术语填报。

2.4 《疑似药物不良反应申报表》终稿填写用语标准制定

为保证填写用语的统一性和准确性,初稿进行核查(自核、他核)和验收后,寄发给有关的医学专家进行讨论、评定、收集意见整理制定终稿。

2.5 监测模式设计

根据药物使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在考虑易操作快捷简便的前提下进行软件设计,设计出普遍通用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系统,使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管理更加规范化、信息化、方便各医疗单位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和阶段回顾性分析信息交流。

2.6 软件应用及人员培训

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架构终稿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填写用语终稿培训与药品使用相关的医疗、护理、药剂人员,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熟练使用《疑似药物不良反应申报表》,使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填写网络化、规范化。

3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软件的制作

3.1 利用我院信息系统建立我院不良反应检测数据库

首先通过我院信息系统(Visual Foxpro)项目管理器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并在数据库内建立药物不良反应数据表并设立字段,患者基本信息、患者主诉与病史、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过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结果、怀疑及并用药品、诊断与治疗、分析与讨论各字段均可设定为备注型字段,以便输入信息量较大的文本[2]。见表1。

表1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数据表字段

3.2 利用我院信息系统制作向导及编辑表格

运用我院信息系统(Visual Foxpro)的制作向导及表单编辑器分别制作两种样式的表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表单、患者主诉与病史表单、患者检查结果表单、诊断与治疗表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分析与讨论表单。利用表单下方的功能键可以简单地完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各项内容的输入,并能查找及编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各项内容。

3.3 利用我院信息系统输出结果

点击各表单下方的打印按钮可以调用打印选择表单,通过编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各类内容的报表输出[3-4]。

4 讨论

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模式,重点解决的技术关键是建立医院信息系统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快速反馈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内容。

制定医院规范化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模式,方便临床医生、护士及时申报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临床药师收集整理药物不良反应的工作效率,使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得以保证。

药品不同于一般商品,用得不适合就会对人造成伤害,建立一个统一的、规范化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模式能使患者在各个医院就诊用药的资料得以共享,从而避免患者经受不必要的痛苦。

制定医院规范化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模式,达到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规范化、统一化,提高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申报的效率,及时发现新的、严重的药物不良事件,从而方便医院及时对有关药品加强管理,减少及避免同一药品的不良反应群发事件,保护更多的患者用药安全,使临床用药更加有效、合理、经济。

[参考文献]

[1]朱珠,丛骆骆,李大奎,等.临床药师的必备资料――药历[J].中国药学杂志,2001,36(10):706.

[2]王晓杰,钱爱而,邹素兰.SOAP模式药历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药房,2002,13(6):339.

[3]蔡长春,李景苏.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方法[J].医药导报,2007,16(1):90.

[4]苏华,张玉红,王宏斌.医院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医药导报,2009,28(10):1377.

(收稿日期:2010-09-25)

药学监护论文篇4

【关键词】临床药师;神经内科;药学监护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826-02

神经内科不属于内科,而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主要诊治脑部疾病及神经系统性病变等。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临床药师的直接参与对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由于神经内科患者病症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临床药师针对不同的患者病症及临床表现采用不同的药学监护方法,对临床药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1]。本文以神经内科的典型病例为例,探讨临床药学监护的内容、方法及体会,以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临床药学服务。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75岁,因脑梗死、肺部感染住院。入院后进行痰培养未发现明显致病菌,分析原因可能与患者排痰差或不配合取标本有关。由于严重肺部感染,患者曾用哌拉西林等广谱抗菌药物。用药10天后患者仍有发热现象,并出现腹泻,查便正常。经医师们会诊,临床药师提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特点,认为患者可能患上抗生素相关性伪膜性肠炎。建议口服甲硝唑,并停用其他抗菌药物。临床医师接受建议,患者给药,口服甲硝唑,一天后患者腹泻次数减少,二天后腹泻停止。2医学监护

2.1医学监护内容

2.1.1查阅患者病例,参与临床查房,并协助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临床药师根据其工作性质,参与日常的查房工作,能够更好的了解患者病情、用药及护理情况。临床医师的临床经验比较丰富,临床药师则可发挥掌握药物方面的知识特长协助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在本例中,因临床药师的参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才使患者腹泻得到有效制止。

2.1.2提供药物相关信息,保障用药的安全性合理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增强治疗效果、降低药品的不良反应,反之则会引起疗效下降,还会发生异常反应,影响治疗,加重病情。药物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程度不一,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2]。

2.1.3关注缺少预防知识及健康观念的患者神经内科患者多为脑疾病患者,并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对患者进行糖尿病、高血压知识等方面的宣教工作,指导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患者对自身疾病能够有正确的认识。

2.2医学监护方法根据神经外科多样化的病症及临床表现,临床药师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医学监护,比如对于治疗效果不显著的患者,临床药师分析患者疗效不佳的原因,并关注患者全程用药及护理情况,联合临床医师讨论、制定治疗方案,宣传相关用药知识;对于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临床药师重点关注患者用药药剂量及合理用药;对于患者应用安全性较低的药物,临床药师重点关注患者不良反应,并适时调整药物剂量;有特殊用药事项及用药依从性较差的患者,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的宣教,并给予用药指导,使药效能够充分发挥;对于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临床药师注重引导患者对不良反应药物的正确认识,增强患者对临床药师的信任及治愈信心等等。

2.3医学监护的体会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工作应熟练掌握药学方面的知识,培训临床思维,尽可能的了解患者病情、用药情况及相关检查结果,为会诊做好准备;参加会诊时认真听取临床医师介绍患者情况,结合自己掌握的医药学类知识适时、准确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作好记录。通过参与临床会诊让临床药师体会到,参与临床工作是发挥自己在药理学、药剂学等方面的优势,但仅此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大量的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关键是要将药学知识与临床实际紧密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3]。会诊时发现的问题应寻找解决方法,并将会诊内容做好记录,不管最终意见能否被临床医师采纳,临床药师有必要继续对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追踪,以便从中积累经验,帮助临床解决问题。3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1/7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我国不合理用药比例更大,约占用药者的26%,每年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的达20万人左右。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临床药师联合医师进行临床监护,不但可以减少患者支付的医疗费用,还可以减少不合理的用药,突显了临床药师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医疗的发展,患者也对医疗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药学的发展成为必然。临床药学工作模式从传统的药品管理转型为药学技术服务模式,从被动转型为主动,较好的工作模式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而临床药师的工作模式要从传统的药学思维转变为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的临床思维模式,才能够联合临床医师制定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发现并解决临床用药中出现的问题。所以,临床药师扎实的药学知识,注重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思维模式是临床工作的首要切入点。临床药师在参与制订药物治疗方案时,对常用药物禁忌证的熟知和药物不良反应也是药学监护的关键与重点[4]。

目前,临床药学监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作为临床药师,首先要加强专业性的知识学习,形成注重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思维,参与临床会诊时加强与临床医师沟通,针对各种疾病的特点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达到尽可能好的治疗效果。临床药师的成熟需要临床经验来支持,而会诊对临床药师来说更具有挑战性,是临床药师价值体现的一种方式。参考文献

[1]王飞,李毅,匡丽萍.我字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典型病例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1):36-38.

[2]王玲,刘颖,夏贤梅,等.专科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药房,2009,20(26):2078.

[3]朱曼,郭代红,刘皈阳,等.临床药师工作模式和管理体系探索[J].中国药房,2011,22(37):3503.

药学监护论文篇5

【关键词】药师职责;药物;不良反应;文献;监测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413-02

引言:目前医院药物的不良反应呈现每年递增的趋势,药疗事故也时有发生。药师的工作在很多医院也停留在简单的处方调配,药材的采购、保管等工作方面,怎样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疗事故,怎样使最少的卫生资源发挥最大的医疗效应和强化药师的职责就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药学工作也正从传统的以药物为中心的工作模式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医院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对药师要求亦更高。通过引进先进的药学服务理念、积极开展继续教育、树立药师的专业形象、宣传合理用药知识、认真开展用药咨询、深入临床进行药学监护、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方式拓展药学服务的内涵和模式。总之,药师可结合自身特点,联合临床医、护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搞好医院药学服务。

1药物不良反应的文献显示

据文献[1]报道湖北省2005年7-9月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有1312例,涉及24类药物,466个品种;单一用药1009例,合并用药303例;由抗感染类药物引起636例,占首位(48148%),其次为中(成)药(262例,19197%),循环系统用药物(103例,7185%),见表1"(2)1312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发生率前8位的主要为抗感染药物,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为阿齐霉素58例(4142%),其次为左氧氟沙星46例(3151%),头孢哌酮钠40例(3105%),头孢曲松钠20例(1152%),双黄连注射液16例(1122%),头孢噻肟钠!头孢他啶和头孢氨苄分别为15例(1114%)"(3)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见,多表现为各种皮疹!瘙痒,其次为药物热,神经系统损害和消化系统损害等。

据国外报道,6.7%的住院病人会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包括用药错误)。16.2%病人住院是因为药物相关性的,其中治疗失败54.8%,不良反应32.9%,超剂量12.3%,49.3%是可以避免的。[2]

据北京晨报2002年12月22日佟彤报道,我国每年约有500-1000万住院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在CBM的缺省检索栏内打入“药物不良反应”和“药品不良反应”,可检文献5000余条。

因药物不良反应失聪、失明,致癌、致残、致死的时有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真是猛如虎。

2药物不良反应

2.1药物不良反应概念界定WHO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是:一般是指在正常用量和用法情况下,药物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所发生意外的、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不利或有害的反应。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2004年3月4日、施行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含义解释是: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2.2原因分析:文献[3]浅析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指出,药物方面的原因:有药物的药理作用;药物的杂质;药物的剂量;药物的污染;药物的质量问题;机体方面的原因有:种族、性别、年龄、个体差异、血型、病理状况、营养状况等,给药途径方面的原因有:误用、滥用;给药途径;用药持续时间;药物的相互作用;减药或停药,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他因素如饮酒、吸烟、饮茶及环境因素等也可引发或加重药物不良反应。上述原因中,人的因素是决定性的。检索CBM,在“药物不良反应”检索结果中,查“监测”447篇文献,其中涉及“职责”的内容有文献60余篇,内容有强调商家,药厂、医生、护士职责的,但是多数文献的内容认为应强化药师职责。

2.2医药专业的分工对监测职责的分析:鉴于专业的细分,医师的专长是诊断,其所掌握的药学知识极为有限,众多新药的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不良反应、禁忌证了解不够充分,难免发生选药不合理及配伍不当等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有可能发生药品相互作用的处方占总量的66%,不合理用药处方的不时出现更说明药师应协助医师选药的必要性。药师在药品治疗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分析、判断;或在调配、审方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师沟通,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目的是保证患者合理用药。

3强化药师职责

3.1强化药师职责时代要求: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了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应围绕临床用药进行。

当前医院药师正面临职能的转变,从“以药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不再限于发病和调剂,而是指导合理用药和进行药物监测等。

在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医院药学已与医学、护理学一样被当作临床学科,三者并称为医疗中的三架马车,相互之间缺一不可。而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病人为中心除了技术和物质方面必须得到保证之外,更重要的还应该是体制上得到保证。美国的临床药学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美国药学会(APHA)、美国医药卫生系统药师协会(ASHP)、美国药学学院协会(AACP)等,均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内容及时地进行导向性指导和规范,从而使得美国药师在医院药学服务中开辟出了一条切合自身发展实际的道路,在用药咨询方面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认可,药师第一,牧师第二的赞誉就证实了这一点。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药学服务开展并不理想,药学教育基本上以化学模式来设置课程,专业设置陈旧,人才培养目标狭窄,理论脱离实践严重。每年从药学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主要为药品生产、研发、药检等方面输送,仅仅具备初级药师的能力,而从根本上忽略了药学服务、药学实践、药品在临床对人类的价值,即使部分学生进入了医院,其在医院药学工作中,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临床经验都相对匮乏,且多年来一直从事单调、重复的调剂发药,使得专业知识更趋老化"由于工作环境所限和发药窗口的人为屏障,与医学!护理学的共同语言不多,缺乏与患者必要的沟通与交流,缺少提供药学咨询服务的能力,或根本达不到基本的要求和技能,也使得药师不愿意无能力,或无勇气进入临床从事更深层次的药学服务,从而使得药师在公众和社会的认知度较低。[3]

3.2药品的特殊性质要求强化药师职责:

药品是一类特殊商品,其信息的高科技性和不对称性,使得药品消费者的行为从来就具有被动性。药品非同于一般消费品,患者所能掌握的医药常识远远不足以用来指导药品的合理消费。同时,由于长期以来人们重医轻药的思想根深蒂固,养成了有病找医师的习惯,用药极少去咨询药师,也忽略了药师的作用。并且,药品具有双重性,疗效与不良反应并存。因此,药师应尽快成为公众不可缺少的健康参谋,为患者消费药品提供专业意见和用药知识,指导消费者合理用药,减少和杜绝药源性疾病,使患者能正确消费,避免用药不当而延误病情。毋庸置疑,药品治疗在整个医疗工作中占据首要、主体、关键和决定性的位置,药品收入占医院收支的大部分。因此,协助和指导临床用药即是药学服务的中心。

3.3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就应该强化医院药师职责:

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药学监护(PC)这一概念,它把医院药学的全部活动建立在以患者监护为中心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以改善患者身心健康为目标。医院药师要承担起监督、执行、保护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社会责任。医院药师的工作内容应根据市场的发展加以调整。概括起来,医院药师的职责是: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和适当的剂型;根据药物动力学原理拟定患者的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及药物疗程;沟通医、药、护的制约和协同关系,确保患者和消费者的最大利益,并对医、护、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提供药物信息咨询服务;开展ADR监测,体内药动学监测和分析;建立患者用药档案,并对药物治疗做出综合评价;开展深入的社会药学服务。

药学监护是临床药师开展合理用药活动的产物,也是临床药学的一个飞跃。其目的在于明确药师与患者之间的新型关系的建立,进而也扩大了药师的职责范畴。使药师跳出调剂供药、管药的圈子,走向临床,面向病人,直接为病人服务。作为临床药师其中心任务是保证病人用药合理、安全、及时、有效。药师参与临床将使药师直接与病人建立联系,直接参与制定药物治疗方案,这是药师职能的一个性转变,意味着药师要承担起对病人治疗过程的监护责任药师要从事一系列复杂的监护活动具备以下3项职能:①确定患者目前及潜在的物相关的问题;②解决目前的药物问题;②预防问题的发生。这就要求药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药础和医疗等多学科的知识,才能在提供给病人学服务中达到最高水准。

4结束语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了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应围绕临床用药进行。医药药师要强化职责就应深入临床,指导合理用药,开展治疗药物监测(TDM),开展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还要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推广药物利用研究,提供药物信息服务与咨询,以此杜绝防范药物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金丹;耿凤英;1312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实用药物与临床,2006年9(4)251-2

[2]杜文民;王永铭,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药品评价,2006,3(2)88-92

药学监护论文篇6

【关键词】 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病;护理

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 是应用动态血压记录仪测量高血压患者24 h内、每间隔一定时间的血压值的方法[1]。是一种无创性的血压监测,能反应患者全天的血压波动水平和趋势,可获得偶测血压无法得到的多种重要指标参数,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目前已成为高血压病诊断和指导、评价降压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护士掌握患者血压的动态变化规律,结合临床观察,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正确选择给药时间,积极促进有效治疗。2007年5月至2007年10月我科对68 例高血压病人进行了24 h动态血压监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分析

1.1 一般资料 68 例病人中,男42 例,女26 例。年龄48~78 岁,平均63 岁。按世界卫生组织1999WHO/ISH高血压治疗指标确诊为高血压病,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监测前3 天停用降压药。

1.2 监测方法 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北京美高仪MGY-ABP1)进行监测。一般白昼(8∶00~22∶00)为每20~30 min 1次,夜间(22∶00~8∶00)30~60 min 1次,时间从上午8∶00~9∶00至次日8∶00~9∶00。监测期间鼓励病人记录生活日记,有助于分析血压变化的原因。

2 结

血压监测结果见图1。从图1中可看出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曲线为双峰一谷,血压在凌晨0∶00~2∶00处于最低谷,清晨活动后血压急骤上升,白昼基本上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其中6∶00~8∶00和18∶00~20∶00各出现一个高峰期,从20∶00开始血压呈缓慢下降趋势,呈长柄勺形曲线。

3 护

3.1 监测前准备 监测前护士应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是否服用过降压药物及停服降压药物时间,是否患有血液凝固障碍和接受抗凝治疗等,评估患者臂围,选择合适袖带,根据临床评价决定是否应用ABPM。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有利于临床的治疗及护理。

3.2 监测时严格操作规程 首先检查监测仪中的电池必须达到2.8 V以上,清除监测仪中原有数据,在动态血压分析仪软件上新建患者病例,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设定好测量血压时间。为患者配戴监测仪时,先测量两上臂血压,若收缩压差

3.3 监测过程注意事项

3.3.1 嘱患者配戴监测仪后可与日常生活一样,但要注意保护记录盒,切忌碰撞、受压、受潮、不进入有磁场的环境、不接触有磁性物品。

3.3.2 测量期间患者不可自行放松或随意移动袖带,防止袖带松动或滑脱。为患者家属示教袖带的正确配戴方法,万一袖带松动时要及时重新配戴。

3.3.3 压力管避免打折、受压、扭曲或拉伸。

3.3.4 在自动测量过程中,上肢应保持静止放松状态,睡眠时尽量保持平卧位,这对获得准确的血压读数极为重要。

杨颖: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辽宁医学院学报 2008年10月,29(5)3.4 监测结果处理 监测完毕后,回放数据,分析报告。在计算各种参数之前,应对个别可信度较差的原始数据进行舍弃。有效血压读数标准: 收缩压70~260 mmHg,舒张压40~150 mmHg,脉压20~150 mmHg,心率20~250 次/min[2],有效血压读数次数应达到监测次数80%以上。将监测结果送至主管医师处,供医师做出诊断。

4 讨

4.1 动态血压监测的优点

4.1.1 它有助于判断病人是否需要药物治疗。根据偶测几次血压决定是否治疗,是非常不全面也是不科学的。而24 h动态血压能测量人体昼夜不同时间内的瞬间血压,这对于决定高血压病人是否需要药物治疗,显然是优于偶测血压的。

4.1.2 它有助于判断预后。许多预后研究已经显示,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传统的血压测量可更好地预测临床转归[3]。

4.1.3 它有助于评价降压治疗效果。它对决定选择用药、调整剂量和服药时间、调整给药次数和间隔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4.2 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指导作用

4.2.1 指导个体化时间用药。合理的使用降压药,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和消除心脑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在给药时间方面,护士按常规通常在7:00、12:00、16:00左右给患者服药,这显然与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变化的谷峰不完全相符。根据血压出现双峰一谷的时间规律,我们认为患者在6:00、13:00、20:00服用降压药更合理。如按常规时间给药,药物达峰时间不在病人血压高峰期,如此用药无法有效消除病人的血压高峰值,甚至造成过度降压,血压下降过低使病人产生不适感,易导致心、脑、肾血液供应不足,并有引起脑血管意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肾功能不全的危险。显然,常规给药时间对这些高血压病人而言是不合适的。高血压用药提倡因人而异,体现个体化用药原则。因此,根据个体血压的动态节律变化的特点,找出患者血压出现高峰的时间段,对指导用药、治疗、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4.2.2 指导最佳测量血压时间。临床护士为患者测量血压的时间比较有随机性,较难真实的反映患者的病情。而动态血压的双峰一谷规律,为护士安排测量血压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有文献报道[4]∶6∶00~8∶00、12∶00~13∶30、15∶00~18∶00为最佳测量血压时间,这一结论与本文所得动态血压双峰一谷时间大致相符。清晨6∶00~8∶00为不受任何外界影响的基础血压高峰,18∶00~20∶00为白天活动中的血压高峰。重点监测上述2 次时间段的血压,可帮助医生掌握血压波动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更好地控制血压。而老年患者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使血压波动较大,因此对其应在睡前21∶00左右测量1 次血压非常必要,为晚间服降压药提供了依据。

随着动态血压监测技术的广泛应用,该项检查对于全面观察病人的血压、合理安排服药时间、预防并发症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血压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也将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

参考文献

[1] 李桂芹,那开宪,丁枭伟.如何正确应用动态血压监测[J].中国临床医生,2004,32(9):15-17.

[2] 蒋纪文,刘齐清,王耀武.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临床研究中的意义[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4(18):489-491.

[3] 董淑清,路凯剑.动态血压24h监测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7):126.

药学监护论文篇7

关键词:肝癌患者;疼痛;药学监护

疼痛是中晚期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癌症疼痛会从心理、生理、精神及社会等方面降低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1]。随着临床药学工作的不断深入,药师逐渐加入到医疗团队中进行药学监护,提供关于药物治疗学方面的建议。近年来,随着治疗手段的进一步发展,理论上合理使用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可以缓解90%~95%的疼痛,但在实际生活中,未缓解的疼痛依然以较高的比率存在。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如何更合理的应用药物来提高癌痛控制的水平的诉求依然是临床药师参与医疗过程的主要任务。开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治疗的方式对减轻患者痛苦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推进临床药学的工作,实现临床药师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药师参与1例晚期肝癌患者的止痛治疗及药学监护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57岁,2014年5月1日因肝癌伴全身多处转移、急性支气管炎入住该院内1科。查体: T36.5℃,P70次/min,R20次/min,BP110/6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左侧颈部有数个淋巴结肿大,最大的约2×2.5cm,质硬,移动度差,左侧腋窝部有2个肿大淋巴结,最大的约1×2cm,质硬,移动度差;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干湿罗音,颈部僵硬,压痛。刺激性干咳2+月,颈部僵硬伴头痛1+月,立位及转换疼痛加重,卧位时减轻,疼痛加重15 d。

2 临床治疗情况

患者入院后立即吸氧,2L/min,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给予20%脂肪乳250 ml、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50 ml、胸腺五肽10 mg、氨溴索60 mg,静脉滴注,1次/d,头孢美唑钠2 g,vi gtt,q12h,连续使用5 d。2014年5月14日头痛缓解不明显,双下肢疼痛麻木,给予鲑降钙素注射液50u,肌肉注射,1次/d,连续使用15 d。2014年6月18日10:00患者躁动明显,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家属反复强调勿须积极抢救及支持治疗,再次拒绝抢救并签字认可,于6月18日10:17床旁心电图呈一直线,临床死亡。

3 癌症疼痛治疗情况

患者入院后陆续口服曲马多片,又联合肌肉注射曲马多注射液分别50 mg、80 mg、100 mg。又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注射液50 mg,口服盐酸吗啡缓释片30 mg,1次/d,连续使用6d;5月31日09:00肌肉注射吗啡注射液5 mg,间隔3~4 h又肌注吗啡注射液5 mg,6月2日吗啡注射液增加至10 mg,患者全身疼痛明显,家属强调"不考虑药品的毒副作用,能止痛就行"。6月7日患者及家属强烈要求请麻醉科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80 ml+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5 mg+盐酸曲马多注射液700 mg+格拉斯琼注射液3 mg,vi镇痛泵,2ml/h,患者还是疼痛,又继续每天间隔6~7 h肌肉注射吗啡注射液10mg以缓解患者痛苦为目的。

6月9日麻醉科医师推荐0.9%氯化钠注射液45 ml+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1 mg+格拉斯琼注射液3 mg,vi镇痛泵,2~3ml/h,患者还是诉疼痛,大喊大叫,立即肌肉注射吗啡注射液10 mg后疼痛消失,以后每次剂量加至15 mg肌肉注射后患者安静下来。药师建议对该患者疼痛进行评估后规范使用吗啡,首先口服盐酸吗啡缓释片30 mg,2次/d,按时给药,逐渐加大剂量,必要时再规范使用吗啡注射液(与处方医师及执行护士沟通,按照药品说明书应该是皮下注射吗啡注射液,均接受),停用舒芬太尼注射液是因为用药过量主要表现为呼吸抑制,用于癌症疼痛是属于超说明书用药,超说明书用药存在比按说明书用药更大的风险。主管医师及家属采纳了建议。经观察,患者疼痛得到有效控制,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4 讨论

临床药师指出;从该患者的综合治疗情况来看,口服盐酸吗啡缓释片30 mg1次/d,连续使用6 d。使用间隔时间不妥,致使患者疼痛未缓解;盐酸曲马多注射液和盐酸吗啡注射液使用无规律,患者诉疼痛才"按需"使用。主管医师及护士在进过共同讨论后均接受了药师的用药建议。对患者实行药学监护后,本例患者疼痛评分、疾病程度、用药依赖都得到有效改善。从本案列可以看出,临床药师参与癌痛患者的治疗过程,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根据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导原则》中关于癌症疼痛治疗用药个体化的规定,对癌症患者镇痛使用吗啡应由医师根据病情需要和耐受情况决定剂量。中晚期肿瘤患者应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时间"为目标进行综合治疗[2]。癌症疼痛药物治疗的主要原则:①口服给药:首选口服给药。口服给药经济、方便,尤其对强效阿片类镇痛药不易产生依赖性,这样便于患者长期用药。若不适合口服给药或达不到止痛效果,可采用透皮贴剂、给药和输液泵连续皮下用药;②按时给药:以往强调按照药物的有效作用时间有规律地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而现在更主张对持续疼痛给予控缓释药物,对爆发痛临时加用起效快、作用强的速释药物;③按阶梯给药:以往三阶梯原则强调按阶梯给药,而现在更主张选择药物的原则是达到最大的镇痛效应、最小的副作用、最好的功能、最高的生活质量;④个体化用药:所用药物剂量是应以能使患者达到有效镇痛为准,不应以各种镇痛药物推荐的常规剂量为标准,也不受药典中规定的"极量"[3]的限制。

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药师会更加关注药品不良反应,对于NSAIDs类药物消化道溃疡等不良反应,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恶心等,临床药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提出更丰富合理的药物治疗建议。用药教育的开展也消除了患者对于药物成瘾性的恐惧心理。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用药的药学监护,减少沟通的过程中的抵触情绪,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并能使患者降低疼痛感;提出的建议被采纳,付出的劳动得到医师及家属的认可,对临床药师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临床药师在癌痛中的职责尚有待讨论,但其重要性还是不言而喻的。临床药师能更全面的从了解患者疼痛情况开始到给出更优的药物治疗方案,发挥在癌痛控制中的作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Vainio A,Auvinen A.Symptom Prevalence Group.Prevalence of symptoms among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an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study [J].Pain Symptom Manage,1996,12:3-10.

[2]《中国国家处方集》编委会.中国国家处方集(2010,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555.

药学监护论文篇8

    1.1检测药品的不良反应推动了药学监护的进一步发展

    现阶段来说,我国医药水平检测不良反应的水平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各种监控手段和检测方法都不完善,对于药物所产生的不良信号,其接受情况比较有限。一般来说,大约70%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通过监控的方式有效避免,大约60%的不良反应可以通过医师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科学、完善的药学监护制度能够有效的进行预防,鉴于我国现阶段的医学发展水平和医学具体情况,可以针对医师开具的临床医嘱进行评价和研究,进一步预防药物发生不良反应。

    1.2药学监护的发展可以有效的促进药物经济的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世界接轨,各行各业的发展大幅度上升,在这个大环境下医药学也有了大幅度的发展。随着近年来医疗制度体系的改革不断发展,并得到了越来越多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在体系改革中,对于控制制药经费的力度以及临床药物的使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不管是对药品的使用还是对于用药的质量控制,医师都需要按照医疗制度的相关要求进行,尽可能的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述这些问题是医学界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1.3技术鉴定医疗事故的重要依据

    随着医疗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现阶段,鉴定医疗事故的工作不再是仅行政卫生部门负责,而是由专门的医学会进行专门负责。这充分地证实了医药监护更加趋向科学化和专业化。在开展药学监护的各项活动中,全面、系统地记录各种药物相互之间的作用情况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并积极地评估各种药物的作用,成为了现阶段技术鉴定医疗事故的重要依据和原始材料。另外,药学监护的开展大大推动了药物的科学、合理使用,有效提升了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效果。相应地降低了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同时,有效预防各种药源性病症的发生、发展。在临床上,药源性疾病的发病几率占有较高的比例。通过药学监护的开展,用药的规范、合理,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小的损害,能够有效降低和预防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严格规范医生的用药情况,全面指导患者按要求合理服用药物,能够有效预防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疾病情况得到了有效地治疗,各种临床症状得以缓解和消除,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了患者的生存时间。药学监护还能够大幅度降低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有效地节约了各种药物资源,也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进一步提升了医院和整个社会社会中药师的形象和地位。整体上来说,我国的药学监护事业发展的比较晚、起步晚,基本上处于宣传期间。但是,对着我国卫生事业、医疗事业的继续深化发展,对于药学监护的发展和需求将会日益凸显。

    1.4中药的毒性研究

    通过中药药学监督,能够促进药师进一步研究中药毒性与炮制方法、药物基源、配伍应用、方法服用以及剂量、个体差异的关系,以及代谢过程中的毒性效应与毒性成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降低临床医学上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进一步提升药学监护工作

    面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深入发展,现代医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大环境中,药剂师的工作职能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过去的对“药物”的监管转化成了对“患者”的监管,工作方式也由原来的被动工作的局面转化成了积极主动的工作方式。那么,在这种大环境中药剂师该怎样面对形式转变,全面开展药学监护工作,成为了每个药剂师都必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课题。(1)药剂师需要参与查房工作,全面了解患者的病程、既往病史以及临床诊断,分析判断医生的用药,合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指导并参与整个临床用药的过程中来。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培训,掌握药学方面的综合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水平,真正地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给药方法、给药途径,更好地监控患者使用药物的情况,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2)治疗药物监测开展,利用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相关知识,决定用药量程和用药剂量,监测尿药浓度和血药浓度的检测,从而为患者制定最佳的“个性化”给药方案,从而达到最小的毒副作用、最佳的治疗效果。(3)药物咨询活动的开展,建立患者的合理用药档案。收集各种药学情报,不断积累自身的用药信息,不断指导和提升患者的合理用药以及监护能力,完善临床医学方面的用药信息情报系统,通过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全面加强医药方面的信息交流。并建立专门的监护药学室,全面推动监护药学工作的开展。建立健全药师的临床培训基地,全面规范药师临床制度。现阶段来说,我国已经建立了部分药师的临床培训基地,通过培训基地的建立,能够更好的促进和提升药师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药师的医药知识和能力。尤其是资历较浅、年龄较轻的年轻药师,一定要进行全面的脱岗培训。各个医疗单位必须明确规定临床药师的具体职责,科学、合理的安排多种具体工作,全面推动药学监护工作的开展。

    3结语

上一篇:药学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药学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