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2 06:24:25

经济与管理论文

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传统财务管理的思想、手段和方法,都面临新挑战。本文仅就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发展思路,作一探讨。

一、知识经济对传统财务管理的冲击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而且经济的发展,也出现巨大变化,如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和作用,大大增大;电算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普遍应用,使会计信息处理与传递的速度愈来愈快;企业员工以高智力的人材为主体;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正在加速占领市场。传统财务管理,难以适应这种新形势的要求。针对传统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一些发达国家已采取了相应对策,这些对策很值得我们借鉴。

二、财务管理发展的新思路

(一)知识资产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对象工业经济依靠资本和生产型人才,而知识经济则依靠知识和知识型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企业最主要的资源,知识和掌握知识的员工,将成为企业的主要资产,而企业的创新能力,将成为评价知识资产的主要依据。有人将知识资产定义为:“知识、实用经验、组织技术、顾客关系和专业技能的拥有,这使公司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可见,知识资产涉及企业的竞争力,如商标、专利、商誉、企业文化、经营管理方法等。

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重,明显提高。如美国许多高科技企业的无形资产,已超过50%。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筹划小组,早在1995年3月公布的“财务报表编制”原则说明书中,就将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排列改为: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这充分表明知识资产的加入,使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超过了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使知识资产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对象。因此,必须对传统资产计价方法,进行创新。

(二)建立网络财务

新世纪的财务与会计,面临信息日益集成的严峻考验。企业各信息子系统的分工,正变得越来越模糊。企业应建立网络财务的技术构架,将各个分立的信息子系统,集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网络财务的特点在于:其一,财务与业务的协同。为使企业的业务活动同财务资源相结合,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需要运用网络技术。其二,在线管理。为加强对下属机构的财务管理与监控,及时部署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作出财务安排,通过快捷、准确的在线管理,可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其三,电子商务。这预示着企业财务管理从思想观念到方式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突破。网络财务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信息的关系,变得更紧密,如产品开发活动将会把市场机会与技术可能性,结合为一个商业化过程。有了网络财务,就可以根据瞬息变化的市场状况,重构与分合会计主体,在互联网上及时出具“虚拟公司”的实时报告。

(三)推行财务资源计划

制造资源计划,是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业管理技术的精华。它把企业管理信息,按生产过程的客观规律高度集成和快速处理,为企业的生产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应借鉴发达国家制造业的这一管理经验,在制造资源计划构架的基础上,把与企业管理有密切联系的财务、销售和经营规划等功能,包括进来,才能更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生产成本、销售收入及财务状况,进而达到企业系统的整体优化。

财务资源计划系统是MRPII系统与财务系统的集成。它包括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供应链统筹和全面流程管理等内容。这一系统的运行,能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生产所需的各种物料,并进行加工制造,准时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用户,以满足用户消费的需要。同时,它除编制产销流程中各个环节的计划外,还能把每日的营运资源数据,及时进行归类整理,使管理者随时掌握企业的营运状况,以便采取相应对策。

(四)改进财务报告的模式

传统的财务报表,是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主的报告模式。财务人员通过这三张报表,对企业的资产状况、已获收益、资金营运等财务信息,进行确认、表述和披露。只能定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予以反映与监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信息的使用者,不但要了解企业过去的财力信息,更需了解企业未来的以及非财务方面的信息。尤其是对知识和技术给企业创造的未来收益,更为关注。为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新需求,传统财务报告模式应进行相应调整:1.增设无形资产等重要项目的报表。无形资产是今后财务报告披露的重点,它包括各类无形资产的数量与成本、其科技含量、预期收益及使用年限等内容。另外,还需增加非财务信息,包括企业经营业绩及其前瞻性与背景方面的信息。这些项目所提供的信息,均是信息使用者判断企业未来收益多少与承担风险大小的重要依据。2.增设人力资源信息表。通过编制人力资源信息表,披露企业人力资源的结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技术创新能力、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人力资源收益、成本、费用等方面的信息。3.披露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企业要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消耗资源创造财富的同时,保护好环境,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披露企业有关资源消耗、土地利用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信息,了解该企业应为其行为负多大的社会责任,让信息使用者更正确地认识企业。

(五)实施财务再造策略

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农业为我国的立国之本,传统的经济管理首先应在农业生产当中提供一定的启示。在农业社会中,分散化和小型化是其最基本的组成形式。要想使这种组成形式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在科学合理的经济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传统经济管理对当代农业生产的选择上,要将实际情况和历史经验相结合,从整体的角度出发,从全局把握农业生产的发展,针对生产中所出现的不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更加重视实践的经验,因此现代的农业生产就应在具体的管理行为当中运用适度、协调的思想来发展农业,提升农业生产的水平。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上世纪30年代,在企业管理的领域就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管理学理论。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费雷德里克•泰勒总结实际管理的经验,提出了经济管理应由经验向科学转化的思想。这项理论的提出,表明了在经济管理中过分依赖经验的时代已经过去,企业中迎来了科学化管理的浪潮。在那个时期中的所有管理思想都被称为是古典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各个国家中的管理学家不断进行创新,但其核心思想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由此看来,企业的经济管理是在古典管理理论向科学管理中不断转化而来,在当代的企业经济管理中,科学性是唯一的原则。上世纪90年代,企业中的经济管理不断发展创新,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IT行业中,更是广泛应用到这种科学化的经济管理思想。根据现如今的实际形势来看,世界上各个国家在经济方面的竞争愈发激烈,而经济上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企业上的竞争。因此需要各个企业在传统经济管理的思想上进行创新和拓展,以此来适应现如今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金融管理的启示

从古至今,货币就和金融联系紧密,这也是在市场中的供求关系理论中得来的。在传统的货币管理中,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在于金融活动中的价格指标。在传统的金融活动中,通常情况是以粮食为标准而制定出具体的价格,这种方式也决定了金融活动向农业所倾斜。在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中,对于货币的管理一直是重点研究内容,比如春秋时期所流传的母子相对论,就是提倡市场中所流通的货币是否升值和贬值,都应由国家所规定,但是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后来秦始皇统一货币,严禁私钱的流通,我们可以从货币的管理思想中获得相应的启示。在现如今的社会中,金融活动当中的一项具体内容就是借贷和收取利息,高利贷更是自古以来便存在的一种金融形式。在我国古代,高利贷是当时政府进行经济调节的一种手段,但其往往被用来为政府官员谋私利,对人民进行剥削,造成了经济发展遇到瓶颈。在现代的金融管理当中,要想避免此种问题的产生,就需要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来解决。

四、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工作的推动

在我国经济管理思想的发展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就是将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进行归纳和总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提出适应时展的经济管理方式。在邓小平的理论中,强调对人类文明中的所有成果都要进行借鉴,吸取精华部分适应到新的方法当中,并加快经济管理的体制化改革。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管理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国家的企业经济不断进行改革、企业组织方面也不断进行创新。无论在农业生产、企业管理还是金融管理的环节中,都能做到合理利用已有的资源,充分加强各地区的交流和合作,共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使得我国的经济管理工作呈现出昂扬向上的发展状态。

五、结论

对待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应该采取一分为二看问题的原则。也就是说,虽然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在当代的经济活动中出现了很多的弊端,但其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充分说明了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其本身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和科学性,能够对当今的经济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实践表明,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企业管理以及金融管理中都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在今后的发展中,也要将精华的思想融合到现代经济管理中,让现代的经济活动发挥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中国人求财富,向来如此,且向来不讳言。春节拜年,首要说的就是“恭喜发财!”旧时交往中,如果彼此不是问“您在那里高就”,一定是问“先生在什么地方发财?”时至今日,“福如东海常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副对子,总是和“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并驾齐驱的。所以,不管在什么社会体制下生活的中国人,都自动会想到这样存在我们语言定势中的对财富的向往,都自动会表达这样的向往而不会有丝毫不好意思。

财富之为物质形态,还只是人们心向往之的对象。而人们心向往之形成了可以涵盖一个社会不同阶层,跨越同种文化人们生活地域的共同文化符号,这就已趋近于“形而上”了。再进一步,对使用、改造、更新这样的共同文化符号不但毫不讳言,且孜孜不倦,津津乐道,那就为说明与探讨中国在经济改革过程中的某种文化“底蕴”,提供了社会心理的基础,毕竟使用、改造和更新财富符号,不但在“形而下”的意义上,而且在“形而上”的意义上,成为中国改革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一部分,我暂且称它为“身份经济与身份成本”的过程。

身份作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彼此辨别的最初也是最有力的符号诠释,在任何人的社会都必不可少。在中国,身份长期以来始终是和政治好恶联系在一起:工人是领导阶级,一时,工作服成为人们身份的象征;农民具有深厚朴素的感情,对襟褂子也曾上过台面;当过“全国人民的榜样”,当时,有多少人为了一身“四个兜儿”的军装四处奔波呢?在经济改革成为一切事情向所谓“好”的方向“转变”的象征的今天,一切身份自然也就和经济、财富、代表财富的金钱及其一切衍生产品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这其中,财富符号就显得尤为重要。买什么东西,利用它的什么特性,在追求财富乃至追求财富符号的过程中,退居其次。买香烟,吸香烟,谁都知道其中的弊大于利,甚至很多人也知道在健康层面上,这样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但吸烟,特别是吸某种牌子的香烟,代表了和“财富”有关的价值,所以有某种时刻要贿赂某人,必须起码附带赠送相应品牌的香烟的社会现象存在;明明城市当中的街道已经无法容纳更多的轿车,开轿车不但费时,而且费钱,并且还要担心被偷被破坏,但“财富”的符号不但包涵而且主要通过是否拥有轿车乃至是否拥有什么品牌的轿车来表现,所以,整个汽车行业,希望通过汽车行业来带动经济增长的国家政府加上渴求“财富”符号的“身份消费者”的集团,就要不断制造和更新这样的符号,使其成为整个社会认可的“身份”;现在的“房地产热”中,有多少人是因为自己果真需要利用200平米居住空间给他提供的物理生物心理上的好处,对其价格令人越来越瞠目的“豪宅”趋之若鹜呢?

推而广之,在自有传统基础上,在政治经济精英的努力号召之下,现代中国社会中,几乎人类的所有活动都在不断地努力使自己成为“财富符号”,印证由此被人所推崇的身份:大吃大喝是“富有”的象征自不待言;一时间,上海知识分子创造出来“知本家”的说法,又何尝不是在把知识通过诠释变成“资本”,变成可以制造财富,因此可以制造令人们尊重的“身份”呢?富有的贪官们未尝不考虑自己的政治生命,未尝不考虑老大一把子年纪,能否禁得起夜夜狂欢的负担,但一旦拥有年轻漂亮的女性,哪怕仅只是形式上的拥有成为和“财富”,“财富符号”和它们构成的“身份”标志的时侯,有那个贪官肯善罢甘休呢?文化教育自然也未能幸免。一纸文凭何以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令人不惧法律的惩罚,不断造假,不惜重金贿赂,难道不是因为人们对文凭与财富乃至财富的符号的期待使然吗?

因为制造、改变、更新财富符号以适应新的社会认可的需求成为如此广泛的社会运动,所以,这样的活动形成了社会经济本身,也为这个社会制造了许多额外的“成本”。说求“财富”符号成为经济活动,这不难理解。看看“房市”、“车潮”、“金银首饰热”,就可以明了其中的“不可抗力”了。但这样的经济活动会制造社会成本,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这样的社会成本会成为社会不堪承受的,这一点国人却并不体会,也不愿体会。

且不说追求富人人手一车,会给中国的有限能源造成何种压力,给环境带来何种破坏;也不必深究文凭泛滥,已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诚信危机与压力;只是看看为了装饰自己“繁荣”身份,中国金融界投入了多少再难回收的资金,就足以令人不寒而栗:明明北京上海广州的空房率已不但超过国际警戒线,而且事实上也超过的银行贷款的最终底线,明明这样制造的潜在坏账已经足以摧毁现存中国整个银行体系,但这个号称实行“市场经济”,要利用“看不见的手”来制衡“看得见的权力”的改革国度却迄今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勇气,去制止,哪怕是去降低如是现实危机的压力。这其中理由很简单:房地产商要的是“财富”,炒作“房地产”的买家要的是吹起来的房地产背后的巨大“财富符号”和这种符号代表的“身份”,而政府要的是大众消费繁荣的表象,换句话说:政府要的是“群体财富符号”和其中蕴涵的“集体繁荣”的身份,也保有自己的执政合法性资源。为保持这样的符号与身份不致破灭,不致失去它们在人们心目中的效力,再多的“身份成本”也顾不得了。

财富与财富符号

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管理一般来讲,就是借由计划、组织等方式来达到指定的目标的过程。从实质上而言,就是管理客体在管理制度的控制卜往管理者指定的目的实施。这个管理是一个过程,它包括为了实现目的而实施的很多活动过程,而这此活动还联系到很多人的关系。

管理自身是非常有特点的,并且在这个管理体系中,人的行为举i1:与道德会收到社会规范的限制与影响,而且在其中,人的心理意识也会受到很多方面的约束。管理与国家的政治运行是分不71=的,这能够在我国许多年来不一样的时代特点中研究出来。所以,管理是一个71=放的管理体系,同时又是复杂的,这是借由体系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企业氛围卜产生反应的。

很明显管理效率是包含在管理里面的,是管理系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有关管理效率的探讨文章不多,能够参考的理论也很少。从前有占典管理学派,现在有现代行为管理学派,尽答探讨管理的立足点不一样,可是它们的目标是相同的。哪种管理的理论成果更突出,那要看实际的运行状况。因为管理成果的不一样,才可以分出它们的管理效率的高低。在操作中,管理活动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投入会出现不一样的产出,这就出现了管理效率的情况。确定管理成效的有效性,或者这样讲,管理活动的收益与使用费用的比例,就是管理效率的定义,这种计算使用实际的数字来计算是有点困难的。

二、企业管理效率

企业的目的就是实现经济收益的最大化这与企业的组织目的是相同的。企业的管理效率是通过企业的经营效益反映出来的。从一个企业的角度考虑而言,如果它的经济效益比较好,那么就有一个管理效率较好的组织。这个管理效率是相对来说的,企业的管理效率的改变是很多要素约束的后果,如果其它要素不改变的时候,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管理效率提升的表现。

1.企业组织效率

企业的组织效率是借由自我改造和发展或者是外在条件的约束,而企业的组织改变来获得提升的。这此活动都是改善或者是更换切组织,来获得更可行的企业组织管理。企业组织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与企业的经济收益。其中,每个企业的员工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为完善企业的组织做出自己的贞献。

2企业管理机制效率

管理体系就是管理系统运行的机制,管理者就是在管理体系的帮助卜让管理者朝一种特定的状态卜运行。某此企业在现实的使用中可以发挥帮助管理朝着目的发展的功能,可是某此企业却做不到。制定管理体系的是企业的领导,管理制度的效率和领导的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制定自己企业的管理制度时,企业的领导应该发散自己的思维,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企业的管理机制。

三、企业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目标就是为了不断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而且经济效益增长质量获得改善,而且还要照顾到社会的经济效益。探讨企业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1.企业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企业管理的改变是由于构成它的要素出现了改变,这此要素可能在有此时候看起来是不懂的。因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一直有两个基木矛盾,在组织中企业的成员很容易产生懒惰的情绪,在一定时期里这种情绪会旱现出一种稳定的情况,致使管理效率在某个时期内没有较多的改变。而在经济体制的改革活动卜,有此全名所有制的企业组织出现了根木性的改变,以符合社会的发展,从而提升了企业自我生存的水平。

而在企业的管理出现改变的时候,企业的经济效益通常也随之改变。确实,只是在作用到企业经济效益的要素不改变的条件卜得出的。但是,在企业经济效益出现改变的时候,也会对企业的管理效率有所限制,只是这种情况我们不容易发觉而已。在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的时候,能够激励企业员工的人心,能够增加企业管理者的自信与勇y,为了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稳定,他们会在很多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这时企业管理的有效性的提升也会得到关注,这样就会促使企业提升自己的管理效率,从而改善企业的管理系统。这种趋向完善的一股劲是内在的,外在条件或许想要让它变得完善,或者是约束它变得完善,但是最终它是自己木身要追求完善的。不论企业经济效益是高还是低,都会促使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改变。

2企业管理对于经济效益的影响

企业的管理效率是借由管理活动中很多是步骤所反映的,企业的管理效率对于经济效益的影响也是借由这此步骤所出现的。可是这此步骤优势在其它管理系统应用中产生的。因此,企业的各方面管理系统的影响就是企业的管理效率对于经济效益的影响。

大体上而言,企业管理的目标就是借由管理能力让组织中的工作人员,让他们依据约定的规范去认真工作,不断坚持,来达到企业目的的完成。倘若企业的管理效果很明泉,那么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有秩序地进行,进而使得劳动生产水平处在比较好的位置,这样一来,企业的生产经营的费用得到明的限制,进而能够促使企业的经营效益的不断增加。反之,倘若企业的管理效率处在较低的水平,没有用的管理资源过剩,而投入的管理经费浪费较多,就会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成木。在这个管理系统中,企业人员不去认真生产,劳动的生产效率木身比较低卜。期中,在约束经济效益的其它要素没有出现改变时,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可能变低。

四、结束语

企业管理对于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此意义虽然现在没有办法量化,可是真的有非常大的作用。企业的管理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在一个较稳定的状态卜,借由改革企业管理的方式,寻找出存在的问题,而且采取适合这个企业环境的新方式来得以体现。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投入的资金不一定很多,要依据企业的工作人员与技术情况,实施相应的新方式。参考其它企业可行的管理经验与管理技术虽然关键,可是是否可以在这个企业卜实施却不知道。最关键的只有清楚指导自己,坚持创新,才可以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经济全球化对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新的世界性经济运行机制的启动,跨国公司、全球金融机构、世界性经济组织等成为主要角色先后登场,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日益加强。全球范围内的组织国际联合、控制资源流向、影响经济生活、引导文化潮流、操纵信息媒体,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社会生活,也对传统的权力运作带来了挑战。哈贝马斯认为,全球化的经济超出民族国家的调控能力,迫使人们去寻找替代方案——如把迄今民族国家所承担的社会福利职能转让给跨国机构。对于政府来说,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政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家间的相互依赖性既有利于用规则贸易取代强权贸易,从而给予发展中国家自我保护的手段,也将为国际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机会。由于在客观上要求分工的深化与市场规模的扩张,全球化也推动着生产从国内区域间分工向国际分工发展,推动着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在追逐规模效益与分工效益的过程中,跨国公司通过投资活动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协调其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格局,推动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向哪个地区,就会加速哪个地区的发展。同时,全球化也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平等的机会,各国都在力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加速自身发展。因此,全球化无疑拓宽了政府活动的空间和领域。

另一方面,全球化对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典型的后发型国家,中国要成功地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在全球化竞争中立稳阵脚,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得力的政府,求真务实、具有强烈责任感的政府,放眼全球、目标远大、应急有策、精干高效、运转灵活的政府。但现有政府管理体制仍旧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政策的可预见性和法规的透明度不高,依法行政的理念很难植入。从依法治国的理念载入宪法到有法必依成为行政主体的自觉行动,中国的历程十分漫长。另一个严峻的事实是:有法不依、无法可依甚至知法犯法的情况在实践中依然大量存在;凭经验办事、按首长的指示办事、看上级的脸色办事、搞“暗箱行政”等情况在一些地方还屡见不鲜。内部法规大于国家法律,造成垄断经济,即“权力经济”,其主要表现为:市场准入,壁垒限制;长官意志,一言九鼎;行业垄断,为所欲为;法规体系薄弱,程序性法规匮乏。这些表现都与全球化不相容。

第二,政府的实际运作方式还不够规范。在政企关系上,我国政府还未完全从企业活动中超脱出来,权力性干预和管制依然过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滞后,实质性的审批范围过大。在市场机制的培育上,我国政府的依法管理还很不完善,对经济的干预依然过宽,缺乏现代的公共服务观念。在管理队伍上,我们还亟待建立一支懂得并能驾驭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进行宏观调控的政府人才队伍。在管理手段上,政府对经济的控制能力将受到挑战:跨国公司可能通过多种途径绕过东道国政府的控制,可能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环境、法律透明度的高低和劳动力用工制度,随时转移生产和投资。这决定了中国在全球化环境中深化行政改革、建立全球化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求政府从传统的行政命令方式转变为行政指导方式,从刚性行政转变为柔性行政。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管理变革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公共行政理论研究处于空白状态,实践中也一直遵循政治行政一元论(政治与行政不分)和古典的官僚制度(韦伯的科层制理论)。结果,政府往往以政治的方式对待行政(如政策制定),以行政的方法对待政治(如资源分配),并由此导致了一些问题和一定程度上的制度性腐败。更为重要的是,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认为:政府应该提供所有的公共产品,这一理念是导致政府扩大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的重要价值原则;同时,政府是外在于市场的公共权力机制,这一观念造成了政府与市场的脱节,使得政府运作缺乏市场效率,市场运作缺乏公共支持。

相比之下,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是融合了公共理念与市场理念、以追求“三E”(Economy,Efficiency,andEffectiveness,即经济、效率和有效性)为目标的管理改革模式。它极大地突出了市场理念和公众的重要地位。

在强化市场理念方面,新理论将政府纳入整个市场体系中加以通盘考虑,详细评估政府的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公共职能对市场供求的影响;认为应该将公共服务视为重要的市场领域,将政府管理看作是市场机制与公共机制的结合;讨论政府在注重公平与公正的前提下提高资金运用的市场效率,把政府服务的质量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崇尚和推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社区化和社会自愿服务,强调在不同的服务机构间引入竞争机制和市场检验。这样,政府就不再是单一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其管制和审批部分的权力将大规模释放甚至取消。而信息资源的公开程度和提高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度的要求,使政府内部机构变革成为必然。

在政府与公众关系方面,新理论强调顾客取向、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并通过建立企业化政府来提高政府的能力与效率,使公众获得更多高质量的服务。在实践中,全球化使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投资来源的“非本国化”、经营活动的“非本土化”、交换的“电子信息化”以及国际民间组织力量的日益“自治化”,都使公众和公民社会在社会生活中的自治式运作能力、承受各种风险的自主能力大大加强。这对政府管理提出的要求是:加强对社会力量的利用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不再从管理主体的角度考虑如何管制被管理者,而是站在社会与公众的立场上考虑政府如何为公众服务、对部门内部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

在这种背景下,政府管理的变革要立足于国际化竞争,以建立现代公共管理的思维模式为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以政府为核心的开放主体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地谋取社会公共利益。这要求政府具备:(1)全球意识,即开放的公共管理理念;(2)服务和效率意识,即提供高效、公平的服务,更多地吸引外资;(3)风险意识和责任能力,正确地把握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的主动权;(4)应变和整合能力,及时调整管理战略,有效地整合各种因素及利益多元化引起的冲突与矛盾,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而参与全球竞争。(5)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即推进“电子政府”建设,实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行政。

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管理变革的取向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政府如何运用市场法则来进行公共事务管理、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乃是目前面临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借鉴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政府管理应当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一)从以权力为中心向以规则为中心的转变

以权力为中心的运作方式,随意性和无序性较大、公开度低,容易导致暗箱操作、违法行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权力是凌驾于一般公民权力之上的,行政权力支配一切。而在全球化时代,社会环境瞬息万变,社会需求多元化,政府难以继续试图向社会提供垄断。政府应该“转向一种把政策制定(掌舵)同服务提供(划桨)分开的体制”,“选择把自己局限于政策和指导从而把‘实干’让给他人去做”,从而有所为、有所不为。这要求政府必须严格依法行政,政府运作的基本规则应从以往运用行政权力进行强制性干预,转变为通过制度供给引导服务对象按照政府规范实施行为,即由权力行政转向规则行政。

(二)从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政府将不再单纯地限制市场主体的活动,而应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参与和干预经济生活。它在理论上也不再仅仅采取单纯的管理性行政,更应当实施满足社会和公众需求的服务性行政。

在西方,各国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最终选择了服务职能,实现了由过去重管理轻服务、“以政府为中心”,到开始注重公共服务、“以满足公众需求为中心”的转变。在中国,政府管理变革离不开国际公共行政发展的宏观背景和时代的特殊性,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入世的特殊要求。它们预示着政府职能结构的中心将由行政管制的职能逐步转向公共服务的职能,意味着政府施政需要符合公众的意志和愿望、重新设定政府与公众的地位和关系,也表明了政府行为的公众取向和“顾客”中心。

(三)从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转变

全能主义政府实际上就是无限政府。并且,政府取代了社会自治,通过计划手段操纵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这不仅在理论上缺乏科学性,而且在实践上也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从公共行政科学化的角度来说,政府职能应该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原有的“包揽一切”转换到“做市场不能做的事情”,弥补市场的不足。也只有从无限政府转向有限政府,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单一的行政手段转向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综合并用,才有可能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

(四)从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转变

全球化必然对政府行政提出遵循透明度原则的强制性要求。当前,中国政府不断加快网上政府建设,通过互联网公布职能部门的联系方式和办事程序,开设了“政府公报”、“政府信息”、“政府法规”等窗口栏目。不仅如此,政府更应当继续增强信息的公开化程度。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事项外,政府应当公布各项行政法规,特别是那些影响管理相对人权利和义务的行为标准或工作程序。这些做法至少有两个好处:其一,政府能够及时通过各种媒体为公众所知,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其二,确保社会组织和公众个人的信息获取权,使他们能够了解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信息,并参与公共决策过程、监督政府施政。这便是所谓的由暗箱行政转向透明行政。

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1.1目标成本管理的相关涵义界定

目标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重要环节,是一个企业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普遍采用的成本控制方法。目标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年度生产总计划,结合上一年度利润和营业情况,提出本年度有效的成本预算活动,依靠财务手段对产品成本、经营确定、目标方向进行科学估算,重点在分析、控制、考核、评估等一系列成本管理工作中具有实施。一般利润分析法是结合成本和利润对产品价格和市场进行决策,而目标成本管理恰恰是由消费者和从市场情况做根本依据,通过实际调研,得出产品目标利润预估数,拿出产品可能承受的最大成本,是一种成本和利润综合规划的逆向思维方法。目标成本符合现代市场竞争机制,顺应精细化生产方式管理,他是在企业规划的基础上,有效完成企业经营和运作的可靠流程。目标成本管理内容就是对目标成本进行可行性分析,对产品和市场进行评价,继而形成完全能够掌握市场也符合规律的成本实施控制,达到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总目标。目标成本管理核心思想是加强内部资源协调,提高企业生产运营效率,实现成本支出最小化。他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单位,如果仅靠一个部门或者管理部门去操作,则无法达到整合的效果,也起不到成本控制的作用,只有整个企业积极配合,统筹发展,才能建立起良性循环系统,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与企业相关的利益者、投资人,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控制成本,对于产品价值链底端的顾客需求,也要综合考虑他们的见议,在实施成本控制的同时,不能损害消费者利益。

1.2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原则

实施目标成本管理不能只看企业内部,也不能一味的追求少花钱,这并不是成本控制的正确方式,一定要在市场和价格为引导的基础上,通过市场调研有效制定成本策略,形成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石化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如果市场就会形成脱节的经营状态,只有不断满足客户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提升驾驭能力。在进行有效管理的前,要深入市场,研究需求和导向,设计出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品。目标成本管理系统是一个减法,用市场价格减去期望利润。只有充分把设计、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调动起来,围绕产品能力,行使跨职能任务。关键一点是要在科学价值链分析和成本生命周期原则基础上,力争在产品赢利前,延长其生命周期,控制成本达到经济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只有通过各个层面的共同把关,才能完成一个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的目标成本管理活动。

2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做为一级企业,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做支撑,就很难在市场上立足,也不可能会走得很远。企业产品成本太高,得到的效益很低,企业就会出现亏本甚至面临破产倒闭,怎么还能有今后的发展呢,可以说,现代企业成本大小直接关系着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能够制定一个中远期的战略规划才是企业目标经营的方向,战略规划也是衡量企业是否有发展的根本。石化企业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既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是关系到人们生活的产品生产者,完善和加强企业目标成本管理,是最终保证石化企业持久发展的根本源动力。目标成本要细化核算单位,根据生产、经营、销售每一个环节支出和消耗,剔除不必要的生产环节,减少对原材料的浪费,推行标准化管理模式,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目标。石化企业只有充分重视和强化目标成本管理,牢固树立节约资源和效益观念意识,才能为企业长久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目标成本管理在石化企业管理中的措施

3.1牢固树立成本控制意识,不断更新节约理念

现代化市场条件下,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对市场的控制难度加大,市场占有额随时就会发生倾斜。企业要想生存发展,一定要坚决避免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单一产品中,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多种产品相互促进,科学的生产计划是保证产品多样化的根本。企业高层必须树立全面成本控制意识,对企业成本有深刻的分析和认识,不能高高在上,要走进基层,进入一线,了解生产实情,企业内部建立多层次性目标,把成本控制责任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发挥财务人员作用,对运营数据及时进行市场反馈和分析,将成本控制逐级落实到企业生产各个环节。以奖惩促进员工技术创新,鼓励员工节约,形成自上而下的全方位成本控制体系。

3.2企业要不断完善目标成本管理制度

石化企业规模较大,工作系统复杂多变,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目标成本管理实施细则。落实目标成本管理要落实成本控制制度,加强和完善财务分析制度是重要一环,只有不断加强财务控制,才能有效、及时、准确地完成企业各流程运营数据、产品销售利润、企业资产负债率、管理运营和获利能力等项指标科学分析,从而及时看到问题,拿出改进办法。石化企业要根据自身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加强成本控制实时监测,细分目标责任到人头,以目标报告的形式传达到各级运营系统,落实目标成本管理制度。

3.3建立健全完善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

目标成本管理要信息化、科学化、精细化,只有不断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企业成本信息才能够及时准确,为市场决策提供参照。成本控制数据信息由产品价格信息、原材料供应信息、客户进出信息等组成,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完善信息管理、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对顾客需求做出反馈、掌握原料供应状况构成。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是核心,他是连接财务、采购、研发、物流、营销、人力等部门的重要环节,有效指挥能够避免工作和产生上的漏洞,降低企业能耗。

3.4加强目标成本管理监督和反馈

企业要对目标管理执行状况进行考核和通报,通过不同时期的分析数据,找出费用数据和效益指标差距,为下一步目标的实现提供反馈依据。切实加强对各部门、核算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对预算结余状况和生产中的浪费,要进行有效管控,同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不能出现人为贪腐情况,保持企业生产的纯洁性。目标成本管理反馈和纠正是成本控制的后序环节,吸取经验教训能够更好的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4结束语

目标成本管理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是在市场竞争中总结出来的先进经验,可以说,目标管理就是现代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石化企业只有牢固树立成本控制意识,不断更新节约理念,强化成本管理制度,健全信息管控系统,对日常流程有效管理、监督和反馈,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优势,使企业保持永久的持续竞争能力。

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一、社会管理在我国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进行了具有社会管理性质的工作,但并未形成与之相应的理论。解放初期,为稳定全国社会生活秩序,我国政府结合社会的发展曾经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政府调动一切资源完成了工业化体系的建设。1979年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促使整个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形成有序的社会管理局面,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从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分配、住房、城乡关系等领域,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涉及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初步建立了社会管理体系。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管理在我国具体而言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优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的政府“全能”的一种社会管理体制,改变了以前旧中国社会分散的状况;在从业人员管理方面是以国体为单位的经济基础体制;城市人员社会管理是以街道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四基础管理体制是以单位制度、户籍制度、职业身份制度和档案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流动管理。社会管理体制的建立为我国在非常薄弱的经济基础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极大地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的组织动员能力和控制能力。但是,这种社会管理体制也存在固有的缺点,一是所有就业社会人员都由一个个相对封闭的单位所管理与控制,不利于社会的正常流动,使社会缺乏活力和创造力。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制度的不断变迁。二是政府直接管理经济和社会,成为包办一切社会事务的全能型政府,不但行政管理成本很高,而且在把一切权力集中到政府的同时,也把一切责任都集中到政府,社会自身缺乏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机制;这种巨大社会变迁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波及之广、影响之深、势头之猛,在世界现代化历史上是罕见的。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在许多方面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社会变化的挑战,为此对于社会管理的研究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重视,社会管理的概念和理论正在逐步的发展和完善。

二、社会管理的定义

如对于什么是“社会管理”,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学者对社会管理提出了不同的定义,学界对上述四个问题进行了不同解答,对社会管理概念形成了不同的定义,总体而言,国内学者主要从三个层面对社会管理做出了界定,第一种界定从国家管理角度看,有学者将社会管理定义为:国家通过自己的权力机关或授权部门依据一定的规则,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干预、协调、调节、控制等行为,它是政府以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为目的管理行为。第二种界定从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界定社会管理的内涵,认为它实际上是指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的、系统的、规范的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杜会稳定,孕育理性、宽容、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建设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的过程。以上两种对社会管理的定义突出了国家、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地位,但从社会实践角度看,其定义有十分明显的局限性,首先社会管理涉及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实施社会管理的主体也不应局限于国家和政府层面,其次在这种概念定义下国家作为唯一主体凸显的是国家、政府行政管理式的“硬”管理模式,而忽视了国家及各社会管理主体的引导作用。第三类社会管理的定义区分了广义的社会管理和狭义的社会管理,广义上,是由社会成员组成专门机构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事务进行的统筹管理;在狭义上仅指在特定条件下,由权力部门授权对不能划归已有经济、政治和文化部门管理的公共事务进行的专门管理,较前两种定义,第三种定义中社会管理的主体包括了社会成员组成的专门机构,但与前两类定义相同的是,该类定义依然强调社会管理的管理监督方面,而忽视了社会管理中的引导、调节等“软”管理,而且广义和狭义之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实际上,二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第三种定义突出价值诉求和管理目标但没有指出社会管理的内容。基于以上对社会管理概念的分析和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现状考量,我们可以把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即规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控制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平衡社会公正、对应社会风险、促进社会稳定。这七条既是我们所理解的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也是现阶段社会管理所应包括的主要内容。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保护、维护群众的权益,促进社会公正,这是一个价值尺度,没有社会公正,协调利益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就谈不上。没有社会公正,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就难以化解。只有在规范行为、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处理问题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保持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的目的。基于以上考量,我们可以把社会管理界定为:在一定的共同价值和规章制度下,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政府、社会、企业和公众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防范社会风险,维护公共利益,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管理活动。通过这个界定试图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管理的概念和范围,二是社会管理的主体,三是社会管理的目标。

三、社会管理与公共管理、经济管理的概念区分

我国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缺乏相对独立的概念和明确的研究范围,通过上述三种社会管理的概念分析,不难看出其与公共管理的概念是十分相似的,而社会管理未来必将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甚至成为一门专业的学科,这就势必应与其他相似学科进行区分,在现阶段社会管理与公共管理概念相区分是十分必要的,公共管理从产生意义上讲是公共组织的一种职能,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组织和以公共利益为指向的非政府组织为实现公共利益,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与社会管理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二者的相似性在于:(1)公共管理不仅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而且更强调社会公平,同样社会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在维护社会公平的基础上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实现社会和谐发展。(2)公共管理的主体不只限于政府也包含了各类社会组织,同样社会管理的主体也应是多元化的,既包括国家、各级政府、各类社会组织也应包含各类民间组织,市民团体等各类组织参与其中。

同时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首先社会管理除了具有社会服务功能外,还应具备管理功能,社会管理的行为基础是在一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下的管理过程,其次,社会管理的目的除了维护公共利益外,还具有解决社会问题防范社会风险的内容。另一个与社会管理相似的是经济管理概念,经济管理是指经济管理者为实现预定目标,对社会经济活动或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等活动。它包括两大方面: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管理,二者相似点在于:(1)经济管理内容主要集中于社会的经济活动领域,而社会管理也包含社会经济活动管理的内容。(2)二者的行为主体都包括政府,虽然目前政府经济管理的行政手段呈递减的趋势,却仍然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社会管理与经济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二者的价值取向,经济管理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是强调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强调的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社会管理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是为了公众利益,强调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强调社会共同利益,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社会管理概念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应以社会问题和社会管理目的为导向,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对于社会管理概念的阐释有利于理清社会管理的内涵和研究边界,并以此为基础推动我国社会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第一,构建具有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运行机制,科学设置实习、实验等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方法,实现以解决处理特定行业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为导向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推动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上台阶。第二,将工科特色和经济管理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在课程建设上实现工科品牌优势与经管特色的深度融合,凸显高校特色对经济管理专业的渗透和统帅作用,培养既有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又具有工科基础理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特色的复合型经管人才。第三,以塑造具有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为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关键,整合资源,实现课程建设紧跟特定行业发展方向,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督导与管理、教材建设体系,提升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第四,探索差异化优势的办学思路,打造与重点高校、财经高校相区别的非对称性竞争优势。由于学校办学的行业特色较鲜明,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的主导专业竞争力较强;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般不属于这类高校的主导专业,鲜明的行业特色如果不能被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有效吸收的话,行业特色就会成为行业的累赘。为此,经济管理类专业主动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上向学校的主流特色靠拢,既能借助学校工科的优势资源做大做强自身,也能强化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管类专业与非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差异化优势。

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总体框架

课程建设要突出特色[2]。在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要始终要求立足于特定行业,依托工科行业这块“自留地”来推动专业发展,培养具有解决特定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这即是说,要将工科特色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主导方向,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强调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整体建设,课程建设的各项内容彼此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3]。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推动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工科特色的复合型经济管理类人才,其总体框架可概括为5个方面(图1)。由图1可知,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实现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其总体思路为:(1)优化教学内容,要构建以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2)充实教学条件,要实现以工科特色为主线的教学条件的转变;(3)促进教学过程与考核的科学化,要完善能充分体现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与考核体系;(4)提升教师素质,要塑造具有工科知识背景的经管教师队伍;(5)强化实践教学,要设计工科特色的经管实践教学环节。这5个方面内容共同构成了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从图1能够看出,工科特色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过程与考核、师资建设、实践教学的统一体。其中,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求在适当增加工科类课程的基础上,教师的教学紧紧跟随时展和特定产业发展,充分掌握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的最新前沿与发展趋势。教学条件建设首先要求组织编写具有工科特色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材,着力解决工科特色的经管专业教学的一些共性问题,实现以工科特色为主线的教学条件的转变。教学过程和考核的科学化,要求从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入手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凸显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的典型案例教学作用,并逐步建立以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考核体系。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则强调引进具有工科背景的经管师资的重要性,将派遣教师进修工科类课程、派遣教师到企业调研学习作为解决现有教师欠缺工科知识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实践教学环节,要强化与行业内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并建立具有较高仿真性的模拟实验企业经营管理场景的经济管理实验室。

三、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具体内容

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实现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过程与考核、师资队伍、实践性教学环节共5个方面。

(一)优化教学内容

要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推动课程建设与改革向纵深发展[4]。为培养具有特色的复合型经管人才奠定基础,必须构建以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不断优化教学内容。1.增添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可在保持原有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不变的基础上,适当增添个别体现工科特色的基础课程。笔者所在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近年来为了突出石油化工特色,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如石油化工过程概论等基础课程。2.设置行业经营管理类课程。这是指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反映特定行业特色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如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开设了国际石油经济学、石化商品学等课程,针对市场营销专业、会计学专业学生开设了石化商品学等课程。3.教学内容紧跟行业经营管理最新前沿与发展动态。这主要是追踪学术前沿,实现经济管理类教学内容体系的不断更新,如请行业内企业管理层到校做学术讲座,介绍行业经营管理经验与发展前沿,及时将企业经营管理最新发展动态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如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依托茂名石化公司、中海油西部公司等石油化工企业,聘请这些公司高中层管理者到校为学生做行业经营管理前沿讲座,加深了学生对行业特色的把握,也实现了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的同步前进。

(二)充实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建设包括教材、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硬件设备等诸多方面。为培养具有特色的复合型经管人才,充实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建设条件,实现以工科特色为主线的教学条件的转变,须从教材、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大纲等方面展开研究。1.编写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教材。在课程建设和改革中,教材建设是关键环节,教材选用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质量[5]。因此要积极联合其他同类型工科高校教师,组织共同编写具有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专业教材。2.编写凸显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工科行业特色及其用人规律,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设计,在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等方面,设置明确具体又具有操作性的课程体系与教学进度安排。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积极推动石油化工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制定出了具有石油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为打造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3.编写凸显工科特色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习指导书。要从凸显工科特色的要求出发,结合工科企业经营管理实际需要和行业特色,编写相应理论课程以及实习、实验、实训等实践性教学大纲或实习指导书等。比如,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近年来组织专业教师编写了凸显石油化工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大纲、实训指导计划等。

(三)促进教学过程与考核的科学化

教学过程与教学考核是教学组织实施及其效果检验的关键。要在广泛调研行业经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当前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规律,并依据这些经营管理规律,对教师选聘、备课、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实习教学乃至毕业论文指导与学业成绩考核评定等教学过程和考核体系的诸多环节进行设计,完善充分体现行业特色和企业经营管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与考核体系,促进教学过程与考核的科学化。1.从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入手设计教学过程。要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凝练行业经营管理的主要问题,并以回答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作为教学设计的导向,有的放矢,围绕问题进行教学安排,设计教学过程与环节。当前,在教学方法上不少教师仍以讲授为主,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有待推进[6]。从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入手,要求积极推行探究式、讨论式教学。2.将行业内企业管理经验作为主要教学案例。要在查阅文献资料、走访调研企业的基础上,搜集整理行业经营管理的主要案例,建立行业经营管理教学案例库。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尽可能地采用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案例来进行讲解,以加强学生对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的认识。3.建立以解决行业经营管理问题为中心的能力考核体系。设计以行业经营管理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在授课过程中充分挖掘行业经营管理内在本质,必然要求建立以解决行业经营管理问题为中心的能力考核体系。

(四)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力量。优良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人才保障[7]。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要求“引培结合”,通过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引进工科背景或工作经验的经济管理类师资,推动经管师资队伍朝着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塑造一只具有工科知识背景的经管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1.引进具有工科背景的师资。引进既具有行业从业经验、又有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师资,弥补现有师资队伍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不足的缺陷,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经济管理类师资队伍素质。2.引进具有工科专业背景的经管师资。在引进的经管专业教师中,强调教师原有专业知识具有工科背景。如引进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中,其本科阶段为工科专业。这样,该引进人才对相应课程的理解可能较之于单纯市场营销专业博士毕业生更深刻、更全面。3.派遣教师进修工科类经管课程。教师团队不仅要教好课程,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及时更新知识[8]。这要求采用在职培训、脱产进修等方式,推动现有教师加强对工科类经管课程的学习,以期达到胜任工科类经管课程教学任务的目的。4.派遣教师到行业内企业调研学习。这是指加强与企业的互动,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调研、跟班学习等,以加深经管专业教师对企业管理经营活动的认识,拓展教师知识面。如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要求教师加强继续教育学习,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到周边的石油化工企业进行实践调研、跟班学习,从而加深了教师对石油化工企业的认识,有力推动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建设步伐。

(五)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如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是要从事具体的会计实务与会计管理工作[9],因此必须加强会计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应用能力。为体现工科特色,要一方面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的传统教学机制,另一方面将着力建设模拟行业经营管理场景的经济管理实验室,增强经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工科特色。1.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当前多数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建立了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实习基地,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提升这些实习基地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与周边城市相关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增加企业实习基地的数量。如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与茂名石化等石油企业共建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石油企业工作现场听取公司经营管理人员的讲解,加深了学生对石油行业的理解,推动了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2.建设模拟行业经营管理场景的经济管理实验室。要在充分调研行业经营管理流程、运作模式、决策程序的基础上,建立模拟行业企业经营管理场景的经济管理实验室,推动经管实践教学朝着特色更鲜明、实用性更强、针对性更准的方向前进。

四、结语

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推动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是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谋求非对称性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是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有别于重点高校、财经高校同类专业的显著分界点所在。它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借助本校优势学科资源打造自身特色,并立足于特色做大做强自身。本文结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实践,提出推行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深度融合的课程建设与改革,需要构建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以工科特色为主线的教学条件的转变,完善体现行业经营管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与考核体系,塑造具有工科知识背景的经管教师队伍,设计工科特色的经管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五个方面的建设与改革,将工科特色全面渗透到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培养特色鲜明的复合型经管应用人才,能有效解决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中遇到的困惑。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等一些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的经济管理院系的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实践证明,实现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是增强学生在特定行业的就业竞争力的必然之举,是推动专业发展、提升专业品牌的可靠抓手。当然,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征途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创新还在持续。

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提要:始于70年代末,起步于农村,继而迅速地扩及到城市及所有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中,导致中国社会诸多领域诸多环节的变化,伴随着经济持续的增长和体制的迅速转化,中国社会正发生巨大的结构性变迁。本文拟通过对中国经济中的产权变革的观察,验证关于制度变迁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同时,也对社会结构的变迁同样起着重要的影响,把重点放在后者的论证上。并以三个利益群体为例:农民`国有企业职工和私营企业主,对产权——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做一简要描述。关键词:制度产权资源社会结构产权理论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部分,被许多经济学家所关注,特别是中国改革的实际经验,激发了中国学者把科思.诺思等人的观点应用于中国的实际研究,如:光主编的《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基本目标是“以案例形式进行经验实证研究,对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过程进行实际描述和理论分析,以便回答以下问题:中国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还将会发生什么,现有的理论能否结实?能否以及如何创造新的理论?中国的经验对其他国家有无和有何借鉴意义?”1周其仁的《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2,是通过对国家与民众的相互博弈而确定新的产权结构和制度结构的研究,剖析“在国家职能曾被过度滥用的约束条件下如何重建产权秩序”3,而制度变迁的最终结果也和诺思的观点相一致,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其实制度变迁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必然也会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虽然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制度变迁的相互关系.谁先谁后,难以说明白,但制度变迁作为社会变迁的一维,无疑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把它从许多因素中抽取出来,单独加以考虑,一来为了分析的因素减少有助于对二者的因果关系的讨论,二来也是为了资料搜集的方便。但由于制度的内涵较大,它“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它抑制着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的和乖僻的个人行为。”4所以分析的重点放在了产权制度的变迁上。而产权制度的重要性将在下面的论述中具体加以论述。一、分析框架正如科尔曼在《社会理论的基础》中所言,任何理论的建构,都要经历从宏观到微观以及从微观到宏观的转变,本文虽然没有什么理论而言,但也采用科尔曼的观点,从整体上提供这样一条思路:宏观:产权变迁—————————————————社会结构变迁↗微观:资源的分散与转移—————————心理与行为方式的转变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思路,是因为产权作为经济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环,总的说来是属于宏观层次的,作为对社会结构变迁这样宏观方面的考察,不可避免的要从宏观的视角来进行分析,但具体的宏观方面政策制度的变迁,也只能通过对微观层次的资源与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从而最终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起作用。二、具体分析遵循上面的思路,以下的分析将分四个方面进行:(一)产权变迁产权(或称财产权)是指“不让他人使用一项资产的权利,以及使用`向他人出租或销售该资产的权利。”5所以可以说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权利的集合,而排他性是产权的决定性的特征。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前,我国是以产权的集体占有和国家占有的形式出现,当然这里的产权主要指用于生产的方面。以集体或国家的形式对产权进行管理,虽然对内减少甚至消除了由于排他性所带来的成本,并通过国家的指令性手段取代自由契约,从而达到减少契约签定的交易成本。就是这样的一系列看似节约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却恰恰增加了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首先,国家以指令性手段取代市场的自由调节从根本上就违背了经济运行的规律,因为不管多么精明的国家计划对市场上人们需求的把握也是那么的可笑的。其次,产权的集体占有使国家作为主体对企业的生产的利润和成本负责,没有具体的法人代表为企业负责,所以生产中的浪费和“乘便车”的现象严重,而私有产权中的激励措施更无从谈起了。最后,国家对企业的统一指挥,必然导致国家工作机关和人员的飞速膨胀,各种组织协调活动所花费的成本必然大大提高。同时,产权的重要性更在于它决定了谁掌握经济力量,从而掌握政治权力。产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就意味着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在这样的国家中,社会结构也发生剧烈的变动,人们身份的认同也是根据对产权的占有来实行的。比如,地主,富农,贫农,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等。而不同的社会认同决定了每个人的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从而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和不同的心理行为习惯。所以,“产权又是一切社会价值分配的基础,因此是社会改造的核心。”6这样可以使我们明白,产权的作用并不仅仅对经济领域产生影响,对社会中诸多的影响同样是意义深远的。根据吴玉山的分析7,产权是可分的,当所有权(收益权)和使用权(控制权)分别被国家和私人拥有时,将导致四种不同的组合模式:第一,所有权和控制权都在国家手中,即统制经济;第二,所有权和控制权都不在国家手中,即资本主义;第三,所有权在国家手中但控制权下放到经营者手中,即市场社会主义;第四;所有权在私人手中,但控制权在国家,即国家资本主义。他认为中国大陆的经济改革路径如下:向国家资本主义移动的公非私开┃国有与┃有化隐┃部蔽┃门毛式统制国有经济向市场社会经济————————主义移动初级市场化注释:向国家资本主义移动的过程是私有化过程;向市场社会主义移动的过程是市场化过程。抛开分析中的政治因素问题不谈,综观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也确实和吴玉山的分析有很大的吻合。以市场化过程为例,从原来的国营企业到现在的国有企业,先后经历了下放经营权`承包经营`完善法人代表制度和国家控股的股份制改革。期间,不论政策的怎样变化,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国家对国有企业的产权的占有是不容置疑的,政府希望引人市场机制,通过竞争来提升企业效率,而公有制的性质不变,只会得到维持.在私有化方面,由于国家对私人产权的承认和保护,是很多私人可以投资企业,其结果是带动了私营企业和外商企业的飞速发展。(二)资源的分散与转移产权的变动,不管是私有化进程还是市场化进程,不可避免的引发国家权力从诸多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退出。而原先由国家掌控的资源也随着国家权力的退出而面临重新分配的问题。这里资源的定义是宽泛的,不仅仅指经济资源,其他的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也将被考虑。资源的分散与转移,按照王奋宇的观点8,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有制度结构之外的新的地位群体的出现及占有资源的大幅度上升;二是原有制度结构之内的资源向地方部门与具体单位的分散与转移。第一方面和产权的私有化相关,而第二方面则与产权的市场化进程相联系。按照王的思路,笔者将对资源的具体分散与转移做进一步分析:1.向体制外新的地位群体的转移产权制度的改革中涌现的许多地位群体,要么在改革以前根本就不存在,要么就是具有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社会地位。例如:对私人产权的承认导致私有企业的产生,使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群体有了生存的环境空间;再如,农民在改革以前,由于生活都依附与,手中根本就没有什么资源可言,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直接改变了他们对资源的占有。具体说来,以农民为例,农村经济纯收入及其所占份额在1979年和1982年短短的三年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9年农村经济纯收入(去除税收部分)为773.2亿元,占国民收入总额的比重为23.1%,而到了1982年,农村经济纯收入就变为了2171.3亿元,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更达到了51.1%。9农民占有资源份额的增加,更多的表现在各种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上。随着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过去的农村集体组织作为一级行政单位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农民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自主性有了极大的提高,例如:可以直接参与农村基层选举;可以自主选择各种工商业经营方式等。私营企业的崛起,在经济资源的分配上与国有企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以广东省吴用县为例,1987年私营企业拥有固定资产6625万元,产值23350万元,利润29.7万元,分别是全县二轻集体工业企业的5.9倍,6.3倍和72倍,是全县国营工业企业的1.5倍,4倍和4.7倍。全县私营企业雇工总人数42307人,是全县国营和集体职工的1.5倍。10私营企业主作为一个群体被国家政权和社会民众所承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本身就是对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获取。特别是近年在经济领域的崭露头角,使他们的身影更多的出现在政协和人大中,引起更多的新闻媒介的关注,也是群众对他们关注的间接反应。2.体制内自上而下的分散与转移在市场化的进程中,体制内的资源由以前国家高度集中,到国家权力的下放,尤其是从1984年开始的政府与企业关系,企业与职工关系的一系列的调整,使资源在体制内发生很大的转移。原来的“国营企业”随着国家权力的退出和下放变成了今日的“国有企业”,它可以自主调节企业资源以应付市场的竞争,而不再是指令性经济体制下国家计划的一个生产工具。而国家权力的退出和企业对资源控制的提高的同时,也意味着企业脱离国家的保护伞,政府对企业的义务也渐渐减少。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要自负盈亏,甚至还有破产的可能。而企业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更加合理的分配企业资源,也必然要调整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并直接导致国有职工对资源占有的变化。所以,今天越来越多的职工关注企业的养老`医疗`住房模式的变化,而下岗失业的职工的增多也促使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资源的重新分配在微观上最直接的后果是对不同群体与个人的心理与行为方式的影响,这就是下面要谈到的。(三)心理及行为方式的变迁在资源的重新分配过程中,随着资源占有的不同和多寡,直接导致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式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一切资源的分配由国家计划实行,由于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人作为无产阶级是国家的主人,在经济上国家提倡平均主义。在企业中,职工的生老病死全由国家负责,这一点从下面的一系列口号中可以得知:“农民有土地,工人有劳保”,“社会主义好,生老病死有劳保”等。而市场化的进程使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竞争开始对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调整。更多的职工面临以往所不曾想象的生活压力。就以失业为例,按照官方的数据11,“2000年中国的国有单位在岗职工比1995年减少了3159万人,下降28.1%;城镇集体单位减少了1648万人,下降了52%:两者合计减少了4807万人。”如果我们承认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承认人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那就要承认城市职工心理与行为方式的变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为了避免被社会所淘汰,或者为了获取更丰厚的资源,越来越多的人到各种电大`成人考试和自学考试中去接受新的培训。农民的心态也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模式,是个人对国家及集体的依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对资源的渴求导致他们向具有更高经济效益的产业流动,从而导致不同群体的出现,比如农民工群体。而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民的心态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周晓虹认为12,工厂的体验使农民具有了效能感`创新精神和适应变化的能力`计划性和时间感`对人才的尊重等一系列现代人所具有的素质;极大的拓展了农民生活和工作半径;使农村的文化教育设施和水平都获得了提高;使农民的民主与法制意识具有了明显提高。私营企业主从无到有,从经济资源的获取到政治`社会资源的增加,他们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私营企业主作为私营企业的利益代表,在经济实力扩大后正在努力寻求保护其各项利益的政治后盾”。13而随着社会的认同,他们也更多的参与到社会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四)社会结构的变迁产权的变迁`资源的重新分配和人们心理行为的变化等一系列条件使新的利益群体出现,这里之所以使用“利益群体”而不是使用“阶层”,是因为一个群体要被称为“阶层”,“至少应当包括这么两个特征:一是对自我身份的认定,即对所属群体有归属感;二是对共同利益群体和价值的认可,即存在一个为共同成员认可的价值规范体系。”14而根据这两个特征来衡量,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相同的群体存在着共同的利益,也有着相似的行为方式,但由于传统价值体系的瓦解,新价值体系尚未建立,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着“身份认同危机”。所以,整个社会正处在新的分化整合中。陆晓文最近做的一次调查中15,有9.3%的人认为目前社会不存在阶级和阶层,有57%的被调查者不清楚有哪些阶级和阶层的存在,有5%的人没有回答该问题,即有62.05%以上的人无法或不愿对中国目前阶级`阶层的现有状况作出回答。但是不同利益群体的存在,以及他们各个群体不同的利益需求和不同的行为方式,不可避免的引起社会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如果这个社会的结构不是僵硬的和一成不变的。工人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同,由于工人群体内部的分化,以及社会评判标准的变更,更重要的是工资偏低,面临失业等现实,使他们与以前的较高的社会地位相比,不难看出今日的困境,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工人向政府请愿。而社会为了避免冲突,维持社会的安定,所要做的必然是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对资源的自由支配和心理行为方式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人向工人,知识分子和个体户等群体转移。原来的社会结构对于他们的接纳能力正面临着严重的考验,只有也只能通过结构性的调整,才有可能完成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毕竟中国现在还是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私营企业主群体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可以引用李宝梁关于他们政治参与的研究来简要说明,“尽管从市场先行者的角度来说,私营企业主的政治表现和利益诉求,在经济学意义上可能会有利于市场规范和秩序的建立;但是,在政权组织者和主政者看来,则未必是好事,这可能会削弱他们的某些利益或权威,甚至会造成某些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16三、小结如上所言,中国大陆二十多年的产权改革,不仅仅带来了经济上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迁,社会结构也发生悄然的变化,虽然产权的变革不是社会变迁的所有原因,但产权对社会中各种利益分配`人的行为导向的影响,最终在社会结构的变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本文只是对此的简单描述。

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作者试图将人权的定义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放在比较能普遍接受的基础上。他将人权定义为人人都可以享有而不会彼此冲突的权利。从这定义出发,可以得出生存权、人身权、隐私权、知情权、言论权以及所有权都属于人权,也讨论了这些人权所受的限制。与人权对立的是特权,如果人人都拥有特权就会引起冲突。人权之所以不能牢固地树立,正是因为有特权。取消了特权,人权便自然来到,用不着去争取。人权又是没有义务的权力,所以有天赋人权之说。

文中讨论了何以以交换为基础的市场制度能导致经济发展。进一步讨论了何以市场制度在人类历史的晚近年代才出现。作者认为是因为过去的特权制度妨碍了从交换中产生并维护共同遵守的规则,理论和经验都证明了人权社会和市场制度是互相推动和发展的。作者回顾了以来80年中的前60年因为战乱,又没有市场,结果既没有民主,又没有科学,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而后20年因为有了市场、民主和科学都有重大进步。中国追求民主科学和确立人权的历程,认为市场是一个极好的老师。但市场是否一定能导致人权和法治的社会,这是尚未有定论的问题。历史经验成功和失败的例子都有。中国政府如有灵活性,中国人民如有耐性,再过几十年中国将进入民主和法制的人权社会。

1、什么是人权

关于什么是人权的问题,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之间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我们需要对人权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所谓“科学”就是它可以不受文化、传统等的影响,它是建立在逻辑基础上的。

科学的人权定义应该是:人人都可以享受,而且不会引起冲突的权利。与人权相对立的是特权。特权是只有少数人可以享受的权利。如果人人都要享受这种权利就会引起冲突。

按照这样的定义,我们可以推断下面的一些权利应该属于人权。

A)生存权是人权。地球上的资源足够让更多的人生存。此人的生存并不排除他人的生存,所以生存权是人权。在大海上飘泊的小船上,食物和淡水供应有限,生存权就不再是人权,而变成特权了。

B)人身不受侵犯。这一点用不着解释。一群人之间彼此不侵犯他人的人身,这当然是不会引起冲突的。相反,团体或个人有权侵犯他人的人身,这必然引起冲突,因此这是特权。但当一个人侵犯了他人的人权,他的行动将被限制,限制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维护一切和他同样的人的人权。

C)隐私权是人权。个人的私事希望保守秘密,不让别人知道。这一愿望并不干涉任何其它人的任何权利,所以可以成为人权。象通信秘密的自由应属隐私权,所以是一种人权。但隐私权受人权保护是有条件的,即个人的秘密不得侵犯他人的人权。通信商量如何杀人,这种隐私妨碍了他人的人权,因而将不受人权保护。

D)思想自由属于人权。这也用不着解释。难道脑子里想问题会碍得着任何人吗?强迫别人汇报自己的思想就是侵犯了人权。当然,一个人不应该有坏思想,不应见财起意,见色起心。但是不能因为某人曾想过要做坏事就给他处罚,因为思想是没有客观证据的。如果没有客观证据就可以处罚人,人权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保障。

E)听和看的自由是人权。因为一个人听和看并不影响其他人的听和看,除非这件事涉及别人的隐私。禁止某种宗教、理论、思想、消息的传播应属对人权的侵犯。

F)言论自由是人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人权;一花独放,一家独鸣则是违反人权。只许可某一特定的宗教、理论、思想的传播,禁止其它宗教、理论、思想的传播是历史上最常见的对人权的侵犯。但享有自由的议论不能教唆别人做坏事,这种言论因为破坏别人的人权而将受到限制。

G)拥有对物所有权的权利属于人权。但对某一特定物的所有权则为特权,因为一物归某甲所有就不能同时又归乙所有。正因为对物所有权的特权,才可以使拥有所有权能成为人权,即任一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些物,这些物不受别人的侵犯。

上面例举了一些最基本的人权。那么什么是特权呢?特权最基本上的属性是人与人的不平等。在法律上规定一些权利只有某一类人可以享有,其他人不能享有,这是最明显的特权。中国古代“刑不上大夫”就是大夫阶级的特权;罗马法规定只有公民能享受法律的保护,而奴隶则不享有,也是一种特权。现代法律已基本做到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的执行上有许多人可以例外,不受法律的约束。这些人就是特权阶级。例如虽然法律上没有规定,但事实上某些人是不容批评的,他们却有权批评别人。批评尚且不容,遑论法律对他们的约束力。现代社会的特权都以隐蔽的方式在起作用,它们不是明文规定的,而是以意识形态及行政权来起作用的。在市场经济中富人往往靠金钱来获得特权。尽管他们很难置身于法律之外,但钱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法律保护,远远超出穷人所能得到的,因而形成一种特权。

2、人权的性质

任何人享有人权并不引起社会的任何方式的成本或代价,它不需要任何人做出某种牺牲。由于这一特点,人权不需要相对应的义务来保证。换句话说,人权是没有义务的权利。一个人加入某一组织(例如某一学术团体),成为其中的一个成员,享有该组织提供的特权,他必须为该组织尽一些义务(例如缴纳会费)。所以这些特权是有义务的,唯独人权却没有义务,因为它是普遍的权利。

由于人权不需要尽义务,所以人出生时即享有人权。新生婴儿没有能力履行任何义务,但可以享有人权。正因如此,才有天赋人权之说。

人权是天赋的,所以它不能被剥夺。不可以说这部分人可以享有人权,那部分人不得享有人权。不能有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不让他们享有人权。过去有人把百姓分成人民(享有人权)和国民(不享有人权)。这样做实际上是否定了人权。因为如果我们可以把一个人从人民划为国民(对阶级敌人),那么每一个人都可能会失去人权保障,这恰好违背了人权是每个人可以享有而且不可剥夺的权利的基本性质。另一种类似的划分人民的方法是人民内部矛盾(仍可以享有人权)和敌我矛盾(不再享有人权)。一个人无论犯了多大的错误,他的人权仍应受到保护,除非有事实证明他以后还可能侵犯他人的人权,因而不得不对他采取防范措施,一般的办法是限制他进入社会的自由。即使如此,他的人权仍必须被尊重,他有权不受打骂侮辱,要让他吃饱饭。

从理论上说,人权是天赋的,它自然存在在那里,用不着去争取。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权问题呢?这是因为少数有特权的人侵犯别人的人权。所以说,人权用不着争取,取消了特权,人权便自然来到。

无论一种理论看来起多么言之成理,如果它违背了人权不可被剥夺的最基本的原则,这种理论应该被视为有害且错误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人权是基本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这才是一切理论的出发点。从实践的理由来看,如果一部分人被认为是犯了“错误”而被剥夺人权,他们迟早会对剥夺他们人权的人施以报复,即剥夺他们的人权。如此怨怨相报,永无尽期,马克思主张无产阶级必须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就是这个意思。孙中山提倡博爱,也是这个意思。自古以来许多哲人提出了人类理想社会的模式,不论这些理想如何不同,它们必须是一个尊重人权的社会。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如果一个社会允许一部分人用特权欺侮另一部人,这个社会不但不是我们的理想,而且它总也不得安宁。

世界上确有极少数坏人,他们私欲膨胀,不惜损人利已,甚至侵犯他人的人权,杀人越货,贩卖人口,绑票勒索,对社会造成重大威胁。为了保证普遍的人权,必须对这极少数人限制他们进入社会的自由,即监禁他们一段时间,这是对他们的人权的有限度的限制。但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减少他们继续作案的可能性。如果他们已经没有这种可能,这种对他们人权的限制便不再必要。要纠正对坏人的报复心理。因为基于这种心理很容易对坏人惩罚过度,对坏人惩罚过度,自己也变成了坏人了。对坏人的惩罚看成是对潜在可能的坏人的警戒,这是有道理的。但惩罚必须恰如其份,更不能以暴还暴,以牙还牙。孔子说:以直报怨就是恰当的惩罚。要使惩罚起作用,还应同时施以爱心。惩罚加爱心是纠正坏人坏事最有效的手段。3、经济发展

迄今为止人类一切的历史阶段中人们无不希望有更丰富的物质享受。这一愿望只有市场制度可以实现。所谓市场制度就是在公平竞争的众多个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各方出于自身利益讨价还价,形成价格。此价格随供需形势而变化,并且引导人们的经济活动,决定资源配置。只要人们仍追求物质享受,市场及价格就是不可少的。这个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结论适用于我们可以想象的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因而适用于未来的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从表面现象看,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使人类摆脱稀缺性。但从深层次看,如果没有了价格人们将无从比较稀缺性,科学技术将失去其发展的方向。所以有用的科学技术必须在市场价格的环境下发展。

上面的论述是微观经济学的推论。离开微观经济学复杂的推导,用最简单的生活逻辑也能看出何以市场制度有助于经济发展。

所谓市场,它是在互相有信息沟通的情况下由无数交换形成的。基于双方自愿的交换能给社会增加财富,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交换的动机是经济利益,只有能同时给双方带来利益的交换才能实现。任何有损一方的交换都将被拒绝。所以一切交换都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即在不使任何人受损的条件下至少有一人受益),除非这种交换影响到第三方的利害(例如生产过程中排放污染)。结果无数的交换带来全社会财富的增加,经济便得到发展。

何以交换带来利益?因为每个人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生产的优势。他可以用自己擅长的产品去交换得到自己拙于生产的产品。铁匠用斧去交换牧人的羊就是例子。在有货币的市场中,不一定要双方直接交换各自擅长的产品,而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发挥每人的专长。一名牙科医生买票坐飞机,他通过用自己擅长的产品为第三方服务所获得的货币去交换飞机的服务。他用不着自己去造飞机,而用治牙的专长得到坐飞机的服务。对造飞机的专家来说,情况也相同。

4、人权与市场

交换既然能为双方带来利益,它必定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事实也确实如此,人类最早的交换已无法考证。但无疑它发生在人类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出现之前。既然交换是自发的,为什么市场制度却晚了几千年,到十六世纪前后才开始缓慢地发展。

零星个别的交换虽然是市场制度的基础,但终究不同于市场制度。从交换发展成市场制度是一个平等成员之间博奕产生规则和维持和改进共同规则的过程。这个过程常被暴力所干扰。尤其是如果参与交换的各方不具有平等地位,一方可以胁迫另一方,或可以欺侮另一方而不受制裁。特别是,如果普通百姓的财产所有权得不到保障,交换就发展不出市场制度来。上述妨碍市场建立的各种原因,可以简单归纳为缺乏人权。从历史看,人权基本概念的出现是与市场制度的萌发同时发生的。中国虽然有非常发达的交换,可是几千年来没有出现过市场制度。这正是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中人权概念的出现远晚于西方。从现实世界看,世界上人权比较得到尊重的都是市场经济国家,而且在市场经济国家中人权都比较得到尊重。反之,人权得不到尊重的国家无例外地都未能建成市场制度。可见市场制度和人权是密切相关的。一旦人有交换的平等权利和在市场上选择的自由,而且这种权利和自由得到可靠的保障,市场制度必然会产生,而且这种制度将推进人类进入到物质极其丰富的社会。

5、中国的经济改革与人权进展

从1978年起2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罕见的辉煌业绩。人均收入增加了约4倍,有几亿人口摆脱了贫困。从人权的角度来看,经济改革的成功是与人权状况的改进相辅相成的。

1911年的孙中山革命即提出反对中国专制皇权和博爱的口号,其实这就是对人权的诉求。只不过当时还没有出现人权这个词。到1919年由学生、教授们发起得到工商界支持的进一步提出了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但是此后的60年间,中国先后发生了无数的内战和日本侵略中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新中国成立,但中国的人权状况并没有改进。尤其是文化革命,是对人权的严重的践踏。红卫兵或群众组织可以随便进入民宅抄家,没收财物,关押平民,甚至处刑。这种情况不但发生在普通百姓之中,也发生在国家的最高领导层之间,、刘少奇、等人遭到人身迫害,直到死亡。在普遍缺乏人权安全的情况下,人们要得到安全的唯一方法是攫取政治权力。所以文化革命是全国城乡从上到下的一片夺权混战,没有人可以例外。到1976年去世,中国经济濒临崩溃。

中国历代专制皇朝的朝廷结构,从本质上看是建立在缺乏人权安全的人际关系之上的。人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必须用尽心计才能保护自身的安全。在一个缺乏人权安全的结构中,人人都将变得阴险毒辣。这不是由于这些人心计不良,而是环境和制度造成的。改革之后这一情况已有了根本性的改善。由于邓小平同志首创的政治改革,建立了领导成员的正常退休制度。20年中有不少领导人退休或因故辞职,他们下台之后仍能和平地生活,这是得到改进的极重要的一个方面。

改革20多年极重要的一条经验是市场推进了人权的改进。与以后的60年(1919-1978)作比较可以看出市场推进人权的极端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试图建立一个平等、富强、幸福的新社会,但由于没有依靠市场,而是依靠中央集权,按照一个预先设想的蓝图,通过计划经济来实现,结果却导致了1976年近乎崩溃的国民经济。改革的20年虽然没有把人权当做首要目标来追求,而是将目标放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结果却出现了人权状况的极大改进。过去旅行的自由是不完全的,农民不得离开其土地(由户籍及粮票控制),城市人民旅行也有许多限制(有些地方要凭证购火车票),更谈不上出国(只有少数政府官员因公可以出国)。现在这些限制几乎都取消了。过去人们没有择业的自由,工作由领导和党组织决定,人象是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拧在那里就定在那里。现在人们有了辞职的自由。过去中国人只有一个主雇,即中国政府。这唯一的主雇决定每一个人是否可以被雇用,以及他的工作性质、地点、工资。现在除了政府有众多的非国有企业,还有外资企业,使人们有了择业的自由。言论自由有了极大改进。过去在的照片上涂抹,可以按反革命罪论处被关押甚至枪毙。现在有不少公开批评的文章和书籍出版。过去人们没有在市场上选择的自由,买许多东西要凭票证,有不少消费与人的身份有关(例如只有高级干部才可以购飞机票或软席卧铺票),现在成了在金钱面前人人平等。最重要的进展是人们开始用法律保护自己,打官司成为时髦活动。近几年来由法庭审判的案子迅猛增加,一方面说明人们之间纠纷增加,社会的非生产性活动上升,但证明人们对法律逐渐恢复了信心。共产党也强调减少党对法院审判的干扰,保持司法的独立性。这一情况与时法院关门,宪法被践踏,作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竟不能援用法律授与的豁免以保护自己的情况相比较,有了巨大的进步。

上一篇:经济与环境论文范文 下一篇:经济与发展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